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特殊教育课堂8篇

时间:2023-05-17 09:56:20

特殊教育课堂

特殊教育课堂篇1

开展特殊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深入需特殊教育儿童的内心世界。要知道,需特殊教育的儿童都存在先天或者后天某方面的不足,他们在课堂学习或者堂下生活方面都存在某些困难,需要教师特别注意;而他们的心理状态和其他儿童一样,也是处于天真烂漫的儿童期,有着儿童该有的爱玩,好奇心重,好胜心强等等心理特点,但是由于他们的某些缺陷,他们又要比同龄人更加敏感,这种敏感来源于内心深处的自卑,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照顾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善用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乐观对待生活。

 

由此可见,特殊教育学生的教育方式与一般学生的教育略有不同,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心力来设计,协调课堂,而小学数学需要一定的思维和理解能力,特殊教育教学工作更有难度,所以教学时不能急于求成,要给予学生慢慢接受的过渡时期,也不能死板枯燥,生灌硬输,引起学生的迷惑和恐惧,要循循善诱,先把数学的种子播撒于学生心中,再通过长期的课堂互动和教学,静待种子发芽成长。而如何建立课堂互动教学,才能上好特殊教育的数学课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游戏互动法

 

小学数学知识是一些死板平面的东西,对于促进特殊教育学生的理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的作用不大,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游戏让书本知识变得立体易理解,让学生无需经过复杂的思维就能够轻松理解知识。而且,爱动爱玩是儿童的天性之一,特殊教育儿童也不例外,而且通过游戏还可以开辟一个窗口供特殊儿童表现内心各种情绪,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另外游戏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自动参与的前提下,利于避免儿童由于课堂教学而衍生的种种负面情绪,有助于建立和谐课堂气氛,良好的师生和生生关系。

 

例如,在帮助学生认识数字时,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插入游戏互动例如“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让学生明白到数字的概念:老师是大鸡妈妈,小朋友们都是小鸡,大鸡妈妈有一只,而小鸡有很多只,布满了教室的每个角落;老师当老鹰,挑选一个大朋友出来做大鸡妈妈,保护其他小鸡,老鹰捉到1只小鸡,2只小鸡,3只小鸡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字1、2、3等的理解就会变得容易很多,互动下的教学也不会对他们造成心理负担。

 

二、鼓励互动法

 

特殊儿童的心理智力成长可能会比一般儿童的稍慢些,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成长,作为教师要用发展的目光看待他们,重视推进“最近发展区”教学,激发他们的潜能。而就如上所说,特殊儿童的心理要比一般儿童的要敏感很多,所以教师课堂上可以用鼓励互动法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堂互动,对于学生良好的言行要及时表扬,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和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互动的方式很多,集体,口头,书面,个别等等的表现形式,点头,夸奖,眼神示意,奖励本子,贴红花等具体互动,林林总总,层出不穷。例如,当某小朋友上课注意力老不集中,而在一次举手判断对错的数学活动中,他不经意地举起了手,而且答案正确,这时教师可以用眼神示意,并口头夸奖:“回答得又快又好,真棒”,然后让学生集体为他欢呼鼓掌。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如果他注意力都非常集中,而且经常答对问题,那每一次答对教师都该进行大力表扬。这样的鼓励互动法利于学生不断产生积极学习的正能量,只有他们主动接受,所灌输的知识才能深入他们大脑深处。

 

三、榜样互动法

 

教师没有办法平衡特殊教育儿童间的众多学习能力间的差距,不过教师可以用另一个角度来看待问题,既然教师没办法一个一个地手把手教,为什么不尝试放开手,让能力高的带动能力低的,来促进集体的共同成长。一般教师在教学时是不允许“跟风”情况的出现,认为这是学生自欺欺人的做法,可是在特殊儿童的教育中,我们可以降低对某些“走的特别慢”的学生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上采用榜样互动法,先让他们通过外在模仿再达到内在提高,给他们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变化发展过程。

 

例如在比较数字大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上4和5两个大数字,然后说:“同意4比较大的学生站左边,同意5比较大的学生请站右边。”那掌握能力比较强的肯定立刻站在右边,而某些能力弱的也会跟着能力强的站到右边,经过几轮之后,能力比较低得学生自然也会慢慢掌握。在操作型学习中也是如此,可以让能力强的跟能力弱的一组,树立榜样效应,促进两者数学能力的共同提高。

 

总之,在教育特殊学生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因材施教;成为学生的朋友,懂得学生的精神世界;唤醒学生的自信,挖掘他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建立乐观对待生活的理念,所以,建立良好课堂互动确实是做好特殊教育的第一步。

特殊教育课堂篇2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特殊教育 必要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残障学生的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前我国有数量众多的残障人士,缺乏健康的身体,失去了很多快乐,因此针对残障学生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广大民众的关注。国家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用来改善特殊教育的状况,特殊教育工作者也在积极寻求提高特殊教育学校课堂学习效率,促进残障学生健康成长的方法。语文教学是特殊教育的一部分,下文对特殊教育语文课堂的教学进行初步的分析,希望对特殊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有一定的帮助。

1特殊教育语文的含义

残障学生在认识世界、与人交往等方面存在着更多的困难,特殊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这些孩子认识自我、认知世界,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自食其力,语文教学不仅仅是对汉语语言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古诗文等语文知识的教授的过程,更是对学生情感、心灵的教育过程。通过对优秀文章、传统文化的学习,来熏陶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2特殊教育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2.1语文教学对于学生具有启智功能

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语文教学的形式决定了它的教育功能,可以帮助特殊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帮助学生启发智慧,将语文教学作为特殊学生的重要课程,有效提高特殊学生的对社会的认知水平、文化素质。

2.2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学可以促进特殊人群与社会融合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没有人能够脱离社会独自存在,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工具。特殊人群因为自身的缺憾,与社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语文教学能够提高特殊人流沟通能力,促进他们与社会的融合,对特殊人群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2.3语文教育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结合

语文教学是人文性是工具性的完美结合,不仅传授学生汉语语言的写作技巧、修辞手法、古诗文等语文知识,更通过优秀文章、传统文化的教授,熏陶学生的思想品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还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的措施

3.1将多种教学手段融入语文教学

由于学生比较特殊,传统的教学手段在特殊教育语文课堂必然是行不通的,特殊教育语文课堂必须摒弃传统教学固定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实施差异化教学,因材施教,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的合理应用,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时注意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理解,使语文学习更高效。

3.2让语文教育回归生活

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必须让教学活动回归生活,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特殊教育针对的都是听力、视力等有障碍的学生。对于听障学生来说,他们主要通过视觉、触觉、味觉、嗅觉等途径来感受生活,传统的讲课方式并不完全符合他们学习的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受教育者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为学生创造感受自然、社会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发学生对学习、生活的热情,为他们以后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还应该注意学生生活实践能力的锻炼。实际教学中,注重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并鼓励学生将自己对于生活现象的观察理解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积累生活素材,锻炼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比如在《多彩的春天》章节内容的学习时,正值春天来临之际,教师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观察春天到来之前万物状况,回想冬春交替之时树木、花草等事物的变化,学习课堂内容的同时,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也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3.3坚持鼓励式教育,注意学生的心理健康指导

特教学生经常会因为身体上的缺陷受到或多或少的歧视,这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颇大,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中,不少学生会产生自卑心理,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自暴自弃,不愿意与他人交流沟通,不愿意敞开心扉。因此,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以鼓励式教学为主,多赞扬学生。对于学生的进步,要毫不吝啬的赞扬或夸奖,对于他们的错误也要寻找适当的方式委婉批评,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此外,教师应该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意识的变化,在课堂中适时利用教学素材如《张海迪和她的妹妹》,鼓励学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幸,针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给予一定的疏导,使他们摆脱心理上的困扰。

4结语

语文是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适用于特殊教育,教师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采取适用于特殊人群的教学模式。特教语文教师应注意,语文教学不应该只关注教学功能,还应该承担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职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残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特殊教育的真正职能。

参考文献

[1] 徐卫东.撒播心灵的阳光――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探讨[J].黑河教育,2012(12).

[2] 鞠明岩.特殊教育语文课堂教学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

特殊教育课堂篇3

关键词:特殊教育;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22-0247-01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与进步,在这样的大趋势大环境下,中国的特殊教育学校的重要性也不断凸显起来,对特殊教育的改善政策不断地在落实,地方政府对特殊教育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为了使残疾学生智障学生也能接受良好的适合自身情况的教育,很多地区都打造了坚实的教育平台,不但帮助家长排除烦恼,为社会解除负担,更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

1.根据学生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

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要保持有效性,则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特点,教师应当发挥一个引导的作用,找到合适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以提高学生弱项为训练主线。在课堂上,教师在改进自身教育方法的同时,还要注意督促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效率,注意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通学校里的学生,但在教学哲学的本质上,都是相通的,教师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各种特点,从而调整自身的教学方法和内容,打造一个完整系统的有机教学,对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生成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案。

例如针对聋哑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自然要摒弃或者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因为教育聋哑学生的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教师在教育聋哑学生的开始阶段之前,应当建立一个短期或者非长期的教学规划,之所以不能建立长期的教学规划,是因为对聋哑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会存在较大的变数,不过在教学的具体实践工作中,明确教学目标是非常有必要的。聋哑学生的课堂模式应当以体验式课堂学习为主,使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仅限于用眼睛看,动手实践的必要性对聋哑学生而言是无可取代的,聋哑学生在用眼睛看和动手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自然会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最大程度上地减少聋哑缺陷给自身学习造成的困难。同时。聋哑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更能充分地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促进培养自身的学习创造力[1]。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教学方法都能有效提高残疾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只要根据学生特点,制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自然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

2.利用多媒体教学,补偿学生缺陷

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非常广泛,特殊教育的教师也要顺应时代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最大程度上去提高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将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各种文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展示出来,这种传输信息的方式已经完全不再局限于以往的线性存储和展示方式。以往的线性方式对于特殊教育而言具有很强的局限性,因为音频文件无用于聋哑学生,视频文件无用于盲人学生,线性方式无法进行覆盖式的通用教育,所以提升的教学效果有限。對于综合各种文件的多媒体多元化展示,这些弊端将不复存在,在多媒体信息教学的过程中,每种特点的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教师也能利用多媒体进行覆盖式的教育,从而降低备课工作量,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学习与进步[2]。

在特殊教育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用效果有很多,比如可以有效地激发残疾学生对学习知识的兴趣与动力,又比如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效果,还可以帮助残疾学生扩充学习渠道,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等等。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地补偿学生学习缺陷,比如视觉残疾学生可以借助听觉媒体,听觉残疾学生可以借助视觉媒体,这样便可以充分发挥剩余完整器官的代偿作用,最大程度上补仓缺陷。补偿缺陷是很多特殊教育学校办学的宗旨与目的,通过补偿缺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激发潜能扫除障碍,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得以实现,多媒体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特殊教育课堂篇4

 

游戏教学法把游戏和教学相融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在教学中穿插游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和欢快的活动中,甚至在激烈的竞争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教材中的内容,或者学到必须掌握的课外知识。游戏教学法将游戏与教学巧妙地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原因

 

曾经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都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课桌旁,这样的课堂不仅气氛沉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增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学效率低,而且长此以往会令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到学校,不愿意上课,甚至有的学生一看到老师上课就喊“肚子疼”等。

 

智障儿童由于身心发展受限,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抽象思维欠缺,对所学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差。如果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授课,往往事倍功半。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游戏是儿童活动的中心。他认为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因此,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游戏来进行教学,便成了特殊教育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此我开始尝试给学生上游戏教学课。

 

二、怎样组织与设计特殊教育课堂上的游戏教学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

 

游戏教学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之一,要想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注意时机的选择。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这时可以把游戏教学法运用在课前;为了巩固之前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缓解之前学习给学生带来的疲惫,可以在课堂中间穿插游戏教学;为了泛化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游戏教学也可以放到课后进行。

 

2.教师在游戏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游戏教学也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教师不仅要懂教育学相关理论,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适时适当组织和设计游戏教学;教师备课要充分,每个单元每节课都要给学生预留出游戏的空间,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教师要确保随时随地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地做好游戏前材料和场地的准备;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游戏教学的组织与设计,鼓励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要通过讲述或演示,使学生明白游戏规则;教师要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并及时调控;教师要在游戏教学结束后及时总结游戏情况,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

 

3.注重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

 

游戏是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是游戏的目的,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内容的选择要围绕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行设计与组织,游戏内容一定要与学生当前所具备的实际知识与能力水平相符合,要扬长避短,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方法

 

1.游戏气氛要浓

 

为避免游戏教学出现枯燥的现象,可以伴有音乐,可以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或玩具,可以分组进行,激发学生游戏的热情。

 

2.游戏准备要充分

 

比如音乐、头饰等。

 

3.游戏规则要讲清

 

弄清规则是玩好游戏的前提,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办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

 

4.游戏要有一定的奖励机制

 

为使游戏教学长期有效,建立一套奖励机制是很必要的。同时,奖励机制要注重全面,要能挖掘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5.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特殊教育课堂上游戏教学的不断观察、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

 

第一,游戏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易理解、容易进行的游戏项目。智障儿童意志力薄弱,不能持续做一件事情,所以游戏项目设计一定要贴合学生实际,贴合学生发展需要。另外,智障儿童行为动机偏低,容易产生自卑感,简单些的游戏项目更容易使学生建立自信。比如抛接球、传球、击鼓传花等,这些游戏简单易学,深受学生喜爱,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穿插在教学任务里。

 

第二,游戏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之前带领学生做过一个“跳房子”的游戏,结果学生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由于学生不具备单脚跳的能力,所以游戏不欢而散,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

 

第三,游戏教学要注意时间的安排。由于智障儿童能力有限,他们的学习持续时间较短,记忆力较差,应用能力较低,所以游戏教学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之一,其用法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宗旨。

 

第四,游戏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要在生活中游戏,同时游戏也要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为学生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础。智障儿童缺乏辨认的能力,分不清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借由游戏教学正好可以教会孩子一些生活的技巧和解决生活中难题的方法。

 

第五,游戏一定要具备某种教育目标,或促进学生生理发展,如手眼协调、身体平衡、语言发展等,或促进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等,最终通过游戏,为其走向社会,回归主流奠定基础。智障的孩子与人沟通有障碍,包括语言上的障碍及非语言上的障碍,游戏教学必须注意这一点。

 

第六,游戏前一定要讲清楚、说明白游戏的规则、任务的分配、具体玩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玩此项游戏。对智障儿童来说,有时说得越多越适得其反,所以教师不妨多做些示范,一定要教会。

 

第七,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游戏的兴趣。智障儿童存在注意力分散现象,思维缺乏独立性,但是如果有老师和他们一起,效果会好很多。

 

第八,游戏要在不同情境中多次泛化。学生掌握方法以后,要经常变换每个人的角色与任务分配,以便学生真正掌握游戏的玩法。智障儿童缺乏后设认知,抽象思维能力差,迁移能力差,所以一个游戏要反复多次。另外,智障儿童思维刻板,不会变通,所以要经常变换场景、角色来进行巩固。

 

第九,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不要单纯追求游戏的效果而忽略游戏的作用。游戏虽好,但是如果一味玩耍,就失去了其教育意义。比如,在复习新学的生字时,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的苹果树,把写有生字的小苹果粘到上面,然后告诉学生:谁能读对苹果上的字,苹果就送给他,苹果后面更有神秘礼物。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最后每名学生都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小粘贴。这种游戏的目的性很强,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也较充分,放在复习单元里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十,游戏教学要注意分组的技巧,要使学生优势互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初学抛接球时,我让有拍球基础的学生带着拍球基础稍差一点的同学,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就都在抛接球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第十一,游戏教学要遵循目的性、趣味性、多样性、可应用性等原则。

 

四、游戏教学的具体案例

 

感统教学“抛接球”单元,学生熟练掌握抛接球技巧后,在拓展延伸部分,我给学生加上了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游戏之前,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老师手里拿着一个球,谁想和老师玩抛接球?”同学们都举手时,我说:“大家都想和老师玩抛接球,谁先玩?谁后玩?今天老师就教你们一个帮助大家做决定的小游戏。”首先,我给学生介绍了什么是“石头、剪子、布”;其次,我又给学生讲解了游戏规则,学生两两一组,采用车轮战,最终谁赢谁先玩;再次,我找程度好的学生和我配合进行示范表演,然后让生生间尝试表演,老师从旁指导。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我又教学生多人之间玩这个游戏的方法,最后再把游戏放到生活情境中反复应用。比如,大家都想听一首歌,意见不统一时;再如,班级就一架电子琴,都想弹,谁先弹……经过反复,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个游戏,并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效果很好,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教会了学生一些生活的技巧。

 

游戏教学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从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增加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游戏教学益处多多,我会将这种教学法一直坚持下去。

特殊教育课堂篇5

一、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原因

曾经的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都是老师教,学生学,教师站在讲台上,学生坐在课桌旁,这样的课堂不仅气氛沉闷,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增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教学效率低,而且长此以往会令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不愿意到学校,不愿意上课,甚至有的学生一看到老师上课就喊“肚子疼”等。智障儿童由于身心发展受限,他们的注意力分散,抽象思维欠缺,对所学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差。如果按照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来授课,往往事倍功半。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说过,游戏是儿童活动的中心。他认为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孩子们从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中获得学习。因此,选择那些学生感兴趣,能吸引学生注意的游戏来进行教学,便成了特殊教育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式,由此我开始尝试给学生上游戏教学课。

二、怎样组织与设计特殊教育课堂上的游戏教学

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

游戏教学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之一,要想让它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注意时机的选择。如果学生没有及时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这时可以把游戏教学法运用在课前;为了巩固之前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缓解之前学习给学生带来的疲惫,可以在课堂中间穿插游戏教学;为了泛化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游戏教学也可以放到课后进行。

2.教师在游戏教学中扮演的角色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游戏教学也要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教师不仅要懂教育学相关理论,也要了解儿童心理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适时适当组织和设计游戏教学;教师备课要充分,每个单元每节课都要给学生预留出游戏的空间,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游戏中;教师要确保随时随地就地取材,因“材”施教地做好游戏前材料和场地的准备;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游戏教学的组织与设计,鼓励所有学生参与教学;教师要通过讲述或演示,使学生明白游戏规则;教师要参与到游戏教学中,并及时调控;教师要在游戏教学结束后及时总结游戏情况,对学生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价。

3.注重游戏教学内容的选择

游戏是教学的一种方法,教学是游戏的目的,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游戏内容的选择要围绕教学的最终目的进行设计与组织,游戏内容一定要与学生当前所具备的实际知识与能力水平相符合,要扬长避短,充分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

三、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方法和具体案例

(一)游戏教学的方法

1.游戏气氛要浓。为避免游戏教学出现枯燥的现象,可以伴有音乐,可以戴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学具或玩具,可以分组进行,激发学生游戏的热情。

2.游戏准备要充分。比如音乐、头饰等。

3.游戏规则要讲清。弄清规则是玩好游戏的前提,教师要充分运用各种办法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游戏规则。

4.游戏要有一定的奖励机制。为使游戏教学长期有效,建立一套奖励机制是很必要的。同时,奖励机制要注重全面,要能挖掘每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四、在特殊教育课堂上进行游戏教学的注意事项

通过对特殊教育课堂上游戏教学的不断观察、摸索和实践,我总结了几点注意事项:第一,游戏的设计一定要符合智障儿童身心发展特点,一定要选择孩子感兴趣、易理解、容易进行的游戏项目。智障儿童意志力薄弱,不能持续做一件事情,所以游戏项目设计一定要贴合学生实际,贴合学生发展需要。另外,智障儿童行为动机偏低,容易产生自卑感,简单些的游戏项目更容易使学生建立自信。比如抛接球、传球、击鼓传花等,这些游戏简单易学,深受学生喜爱,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穿插在教学任务里。第二,游戏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我之前带领学生做过一个“跳房子”的游戏,结果学生积极性虽然很高,但是由于学生不具备单脚跳的能力,所以游戏不欢而散,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第三,游戏教学要注意时间的安排。由于智障儿童能力有限,他们的学习持续时间较短,记忆力较差,应用能力较低,所以游戏教学作为众多教学方法之一,其用法要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宗旨。第四,游戏要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要在生活中游戏,同时游戏也要为生活服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或为学生更好地生活打下基础。智障儿童缺乏辨认的能力,分不清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借由游戏教学正好可以教会孩子一些生活的技巧和解决生活中难题的方法。第五,游戏一定要具备某种教育目标,或促进学生生理发展,如手眼协调、身体平衡、语言发展等,或促进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增加学生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等,最终通过游戏,为其走向社会,回归主流奠定基础。智障的孩子与人沟通有障碍,包括语言上的障碍及非语言上的障碍,游戏教学必须注意这一点。第六,游戏前一定要讲清楚、说明白游戏的规则、任务的分配、具体玩法以及如何在生活中玩此项游戏。对智障儿童来说,有时说得越多越适得其反,所以教师不妨多做些示范,一定要教会。第七,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最大化地激发学生游戏的兴趣。智障儿童存在注意力分散现象,思维缺乏独立性,但是如果有老师和他们一起,效果会好很多。第八,游戏要在不同情境中多次泛化。学生掌握方法以后,要经常变换每个人的角色与任务分配,以便学生真正掌握游戏的玩法。智障儿童缺乏后设认知,抽象思维能力差,迁移能力差,所以一个游戏要反复多次。另外,智障儿童思维刻板,不会变通,所以要经常变换场景、角色来进行巩固。第九,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不要单纯追求游戏的效果而忽略游戏的作用。游戏虽好,但是如果一味玩耍,就失去了其教育意义。比如,在复习新学的生字时,我设计了“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上一棵大的苹果树,把写有生字的小苹果粘到上面,然后告诉学生:谁能读对苹果上的字,苹果就送给他,苹果后面更有神秘礼物。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最后每名学生都得到了自己喜欢的小粘贴。这种游戏的目的性很强,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练习也较充分,放在复习单元里也是顺理成章的。第十,游戏教学要注意分组的技巧,要使学生优势互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游戏带来的乐趣。比如,在初学抛接球时,我让有拍球基础的学生带着拍球基础稍差一点的同学,这样他们的注意力就都在抛接球上,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第十一,游戏教学要遵循目的性、趣味性、多样性、可应用性等原则。

五、游戏教学的具体案例

感统教学“抛接球”单元,学生熟练掌握抛接球技巧后,在拓展延伸部分,我给学生加上了一个“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游戏之前,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老师手里拿着一个球,谁想和老师玩抛接球?”同学们都举手时,我说:“大家都想和老师玩抛接球,谁先玩?谁后玩?今天老师就教你们一个帮助大家做决定的小游戏。”首先,我给学生介绍了什么是“石头、剪子、布”;其次,我又给学生讲解了游戏规则,学生两两一组,采用车轮战,最终谁赢谁先玩;再次,我找程度好的学生和我配合进行示范表演,然后让生生间尝试表演,老师从旁指导。当学生掌握到一定程度,我又教学生多人之间玩这个游戏的方法,最后再把游戏放到生活情境中反复应用。比如,大家都想听一首歌,意见不统一时;再如,班级就一架电子琴,都想弹,谁先弹……经过反复,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个游戏,并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学效果很好,成功地完成了教学目标,也教会了学生一些生活的技巧。游戏教学既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又能锻炼学生的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不仅能调动课堂气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能从中学会与人合作、与人沟通,增加学生的自信,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带来的乐趣。游戏教学益处多多,我会将这种教学法一直坚持下去。

作者:李巍巍 单位:黑龙江省黑河市特殊教育学校

参考文献:

[1]毛曙阳.儿童游戏与儿童文化[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特殊教育课堂篇6

我们都知道,提问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可是它依旧有着他独有的价值,有句古话说的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提问成为了教学中最有效的方法。因此,语文课堂提问,不仅能够让学生进行思考,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积极性。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而言,不管是在智力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不如普通学生,所以通常都会导致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降。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展开提问,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的效率。因此,本文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课堂中提问技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问的有效性,从而让课堂的效率可以得到提高。

1.更新教育理念,给学生提问的权力

其实吧,语文就是一门艺术,只有让学生通过提问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让学生理解语文真正的蕴意。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通常都是以灌输为主,讲得多、问的少,而学生听的多,答的少,由此导致了语文课堂的质量一直很差。如果想要改变这一现象,首先就需要改变教学理念,给学生提问的权力,通过提问了解文本的意义,即便是他们的理解、认知能力差,但是只有合理的在语文课堂中进行提问,就可以更好的开发出学生的潜在能力,从而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老师需要让学生自己提问,进而让自己的思维得到训练。

2.精心设计问题,切入提问要点

2.1根据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提问。在进行教学时,学生的兴趣是首要考虑的,因此,需要重视课堂中的兴趣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了解的更透彻。如《小壁虎借尾巴》的教学中,提出如下问题:小壁虎向那位借了尾巴,结果如何?使其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好奇心,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再次进行提问,让他们一直处于思考的环境中,进而体会到语文知识的乐趣。

2.2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紧抓疑难点进行提问,让语文课堂中的问题得到解决。如在《船长》的课文中,提出一个能够总结全文的问题,哈尔威船长是什么样的人?让学生理解到他内心的想法,进而熟知文本的大致内容。

2.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通常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思维能力都较为差,经常无法明确自己的答案,并且特别容易受到老师与学生的答案影响。而这样的话,就需要老师在提问的时候,重视思维的训练,使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提出各种想法,使其探索到问题的思路,进而让自己的思维得到提高。

3.把握提问时机,选好提问方式

对于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提问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说老师在教学的时候,把握好时机,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文本的核心显现出来,进而使学生理解其中的意义。语文课堂提问时机有如下几种:最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碍时,针对性的提问;积极的进行自我评价等。总之把握好时机,选择合适的提问方法,让提问发挥出应有的价值。比如同一个问题进行不同的提问,我相信会有不同的呈现效果。

4.及时给予反馈,采取多元评价

一般,学生通过努力思考回答出问题的时侯,最想要的就是老师的评价,毕竟课堂教学是师生两个人的活动。如果想要获取教与学最好的结合,就一定要对信息进行反馈,详细的了解教学情况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从而及时进行调整,使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并且老师的评价一定要是公平公正的,才能让学生清楚知道自己那里需要改进。但评价方式也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是口头鼓励或者物质鼓励,甚至是一个微笑,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给予的关爱。在《新课标》中曾提出"实施评价,应该是老师的评价、学生自我的评价、学生之间的评价。"进而让学生在评价中,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的优点。

5.创设问题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特殊教育课堂篇7

摘 要 由于特殊学生的身体存在缺陷,在特殊学校内开展体育教育存在着种种困难。尽管如此,在部分体育特殊教育课堂教学实践中,任课教师仍能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课堂教学。此外,还根据学生的特点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创新。

关键词 体育特殊教育 课堂教学 实践 创新

开展体育文化活动不但能够让残疾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而且还使得残疾学生与人交流和沟通。残疾学生在体育方面的兴趣得到了培养、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也可以得到提高。

一、课堂教学实践

在部分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聋生与盲生相比,他们更加热爱参加体育运动以及上体育课。在同学中有42.1%觉得上体育课能够让他们更加愉快,在聋生中有36.8%觉得体育运动还可以让他们更加自信。盲生的行动不如聋生方便,唯恐别人嘲笑,没有合适的运动器材,害怕在运动过程中受伤。盲生需要在别人更多的帮助下才能进行体育活动等。与聋生相比,盲生不喜爱上体育课的原因也在于此。如果使得盲生得到过分的关注,从而聋生又被忽略在一边,这样聋生在诸如排球、山羊等许多运动上就被限制了。

将盲生和聋生融合在一起上体育课,学生的数量比较大。在班级管理和课堂的组织方面比较困难,部分的教材使用不对就会引起一些安全事故。盲生不能看见,而聋生不能听到,这就可能导致发展突如其来的危险时,未能及时地将其处理。

但是从少数单项的运动来看,盲生和聋生融合在一起上体育课又是个特比好的方式。例如每种关于跑方面的训练、跳绳比赛等一些体育项目都可以结合训练。聋和盲生结合在一起可以相互帮助和相互提高,这样还可以为教练节省很多精力。如果长期配合,可以为比赛引跑打下很好的基础。

在所有调查的学校中,仅有30%的城市学校和17.6%农村学校有较齐全的体育教学大纲。体育教学大纲部分得到实施的状况为城市学校的90%和农村学校的70.6%。在特教学校中的体育教材并不是系统完整的,而且,普通学校的体育教材在部分特殊学校也得到沿用。城市中学校的30%和农村学校中的11.8%是自己编写体育的教材。采用普通学校的体育教材和自编体育教材相结合的学校中,城市的学校占40%、农村的学校占35.3%,无体育教材的学校则是农村学校的23.5%。尽管如此,从整体看各学校体育课的开设情况还是比较理想的,只有11.8%的农村学校下雨的情况下不上课以外,其他学校体育课的课时每个星期都至少安排2学时之上。各学校在体育成绩考核的标准方面,有较强的自主性,普通学校的标准被一些学校作为参考标准进行考核,而大多数学校的考试内容和标准都是自定的,自定标准的在城市学校中占55%,在农村学校中占52.9%。重要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农村学生的疏于养成体育活动的习惯、社会各界宣传的力度和范围没有涉及、器材的缺乏、场地的局限、体育文化氛围不够等因素。

二、创新之处

(一)教学活动的多样性

将盲生和聋生融合在一起上体育课的时候,在聋生的帮助下盲生都可以开心、踊跃地加到聋生所参与的运动,例如:接力跑、越野跑自然、地形跑、短跑等体育项目。而篮球、门球、乒乓球、足球这些球类运动也可以参与。还能基本完成投掷和技巧这些项目项目。像“大鱼网”、“找朋友”、“丢手绢”这些需要合作的体育项目和游戏是盲生最热爱的。从游戏中他们体验到了欢乐和自信,同时合作性和创新性得到了培养。

(二)盲、聋融合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性

要提高将盲生和聋生融合在一起上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更加成效,我们要在原先的基础模式上、在组织形式上去想办法开展出更加适合盲聋合一的课堂教学。这样才能在既使聋生学习不受到影响,同时也能使盲生得到进步。例如在跑的教学过程中,就有8种引导方法可以去采用。鼓声、掌声、哨声三种引导可以运用在短跑中。长绳、皮筋、短绳、自行车牵拉这四种可以在中长跑中加以运用。为了让盲生清楚地区别队友的目标,在跑的项目中可以运用不同的乐器发出不同的声音,以此使盲生在区分方面的能力得到锻炼。例如,当一队用笛声来指引时一队则运用鼓声来指引。运用这样的方式,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素质,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愉悦了学生身心。

(三)体育课堂教学融合盲与聋的所得

不管是盲还是聋缺陷的学生对于课堂表现内容之上,经过一年多的交流学习与合作,身体上的素质和技能、学生的意志与品质、人际交往、各种良好的素质与品格都得到了全面的发挥。尤其是对于全盲的学生们这种上课的效果最为明显,过去,通常上体育课都是站课,而如今,这些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带领之下,积极主动地去联系跑步和球类的活动。而对于聋的学生们,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学生们有了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体育课能够亲自教盲的学生们各种体育动作,并且能够给及时地传达教师的教学教育意图,从而能够纠正盲生们在体育动作上的错误,并且能够及时地解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因此,盲生们在动作之上的协调性与技术性都体现出来非常大的进步。克服了盲生们的自卑感,自信心有了较大地提升,品质与意志也变得坚强。

(四)盲、聋的充分融合的形式

使得体育课课堂教育的模式,体现出较多的优点,例如:如此能够培养起聋学生们的责任感,使得盲学生们的体育水平与运动水平都有所提高,提高了盲学生们在课程上的负荷以及体育锻炼的密度。使得他们的畏惧之类的心理得到了较好的服,学习到了非常多得活动技巧,例如篮球、足球以及各种游戏,而这些都是平时的课程中所不能够学习到的。

(五)提升起残疾学生们在运动方面的意识

学校在特殊教育方面开发出了较多途径。在学校的体育教学和健康教育之中,不断地去向学生们灌输学生们在体育锻炼意识,为学生们营造出浓厚的运动的氛围。感召所有的学生们,使他们能够形成充分和全面的体育运动意识。不少学校也积极地组织体育活动兴趣小组以及各种体育活动俱乐部。各个学校还在各个季节开展运动会以及体育节日,并且邀请学生的家长们、社区领导。部分学校还邀请体育界的重要人士前去参加,从而能够形成大家都热爱体育、都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的氛围。并且定期地对残疾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以及机能进行检验,开设特定的体育活动方面的理论课程与保健课程。并且将前述几门课程同体育解剖学和生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使得学生们对他们的身体在结构以及功能,甚至残疾的状况方面有着更加清晰和明确的认识。如此使用科学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比较正确地掌握在体育锻炼方面的良好方法。进而促使学生们能够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从而将学生们残损的程度减到最低程度,最后能够为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六)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课就可以运用盲生和聋生融合在一起上体育课的教学模式

这可以使盲生和聋生在体育水平方面得到提高、身体素质得到好地锻炼、运动的兴趣得到好地培养、身体健康也能得到保证、终身体育的发展得到比较大的促进。这个教学模式既适合只有全盲的学生的学校选用,也适合生源较少、师资力量比较缺乏的一些学校选用。并且个别化的体育教学,例如田径中的长跑、短跑和越野这样的项目选用也比较合适。

三、总结

在特殊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尽管存在着诸多困难,但很多教师仍能结合学生情况开展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残疾学生形成了体育锻炼意识,增强了身体素质,掌握了体育锻炼的技巧。

参考文献:

[1] 刘美奋,张华,于美刚,赵世飞.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特殊教.2006(9).

特殊教育课堂篇8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课堂;生命教育;渗透

特殊教育教学工作主要是针对在生理、心理有不同程度缺陷的残疾儿童进行教学,这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存在个性上的不同,而家长对待这些孩子的过程中个性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而众多家长因孩子的残疾没有正面、积极的态度来对待,使其还在情绪心理上都缺乏一定的人文关怀,学校教育也没有让学生强烈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造成学生对生命认识的缺乏。

一、寻找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亮点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生命并尊重生命,才能让学生不断热爱生命。这种生命化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教学思想是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其进行恰当合理的鼓励和赞美。因为这种鼓励和赏识给学生带来的是快乐和支持,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而且对于特殊教育群体的孩子更需要关爱和鼓励,所以要善于积极发现学生的亮点和优点,并去鼓励和赞美。

二、拓展教学视野,让学生体验丰富多样的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需要通过学生在自我实践和体验中不断感受和领悟完成的。所以,语文课上老师应组织活泼、有趣的活动,来创设情景教学,带领学生在情感中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爱,并从这种体验中培养自己对生命的认识,建立自己的思维能力,形成一定的判断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通过语文不同教育阶段的内容特点来安排创设情境教学,激发和丰富学生在生命教育教学中的人格感悟和品质的养成。

三、引导学生正视障碍,并注重对个性差异的关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