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实践基本情况8篇

时间:2023-05-19 11:20:09

实践基本情况

实践基本情况篇1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XX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六、参考选题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参考选题如下: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0、当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形势下当地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和谐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色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2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2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构成变化的过程和现状。

23、当地如何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24、当地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

25、对你居住地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

26、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27、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28、对所在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29、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30、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31、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32、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3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34、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35、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36、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37、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38、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解决思路调查。

39、80后员工的职业特点及有效管理

40、80后农民工职业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41、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42、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43、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44、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45、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46、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47、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48、当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

49、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50、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国家投资、规模等)的调查。

51、对你所居住地民间文化社团(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文学、摄影、戏剧等)的调查。

52、对你所居住地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情况的调查(数量、服务内容、典型事例、群众反映等)。

53、对你所居住地居民健身情况(人数、频率、设施数量、群众反映等)的调查。

54、本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55、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56、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情况调查。

57、你所在居住地人口素质情况调查。

58、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59、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宗教信仰情况调查。(包括信仰哪些宗教、比例如何、信仰程度、信仰内容等)

60、调查你家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人员构成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办事效率情况)

61、调查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比如,土地承包过程、宅基地发放、提留征收、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解决的途径

62、调查当地公民权利保障情况(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63、调查你所在地的厂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职工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4、调查当地村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老百姓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5、你所居住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情况的调查。(产生、成员构成情况、有哪些职责、作用、重大事情的决定、是否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

66、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67、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68、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69、家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有哪些、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员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70、当地工资情况调查。(最低工资制度标准、当地收入高的职业、中等收入水平、农民增收减负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71、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72、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73、调查当地对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74、当地社会福利情况调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

75、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76、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77、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78、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79、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0、对你居住地(城镇)房价及销售情况的调查。

81、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2、关于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调查。(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的建立、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加强,公共参与自救能力的提高,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的实现程度等)

83、关于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制的调查。(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关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健全和完善;关于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的责任制到位情况等)

84、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调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整治社会治安、扫除黄、赌、毒;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感化和管理,改进刑事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院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等)

85、家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86、当地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查。

87、当地社会教育机构运行及管理情况调查。

88、调查当地如何运用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89、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90、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有哪些举措。

91、农民对科技致富的认识、态度和投入程度如何。

92、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93、当地政府在带动农民科技致富方面的有哪些措施。

94、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惠农政策(如种粮补贴、养猪补贴等)的落实情况调查。

95、当地企业发展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96、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97、企业员工的住房、工资待遇情况如何。

98、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状况如何。

99、对你居住地人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调查。

100、对你居住地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

实践基本情况篇2

一、指导思想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XX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六、参考选题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参考选题如下: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0、当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形势下当地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和谐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色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2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2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构成变化的过程和现状。

23、当地如何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24、当地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

25、对你居住地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

26、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27、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28、对所在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29、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30、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31、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32、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3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34、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35、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36、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37、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38、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解决思路调查。

39、80后员工的职业特点及有效管理

40、80后农民工职业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41、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42、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43、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44、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45、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46、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47、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48、当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

49、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50、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国家投资、规模等)的调查。

51、对你所居住地民间文化社团(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文学、摄影、戏剧等)的调查。

52、对你所居住地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情况的调查(数量、服务内容、典型事例、群众反映等)。

53、对你所居住地居民健身情况(人数、频率、设施数量、群众反映等)的调查。

54、本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55、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56、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情况调查。

57、你所在居住地人口素质情况调查。

58、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59、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情况调查。(包括信仰哪些宗教、比例如何、信仰程度、信仰内容等)

60、调查你家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人员构成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办事效率情况)

61、调查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比如,土地承包过程、宅基地发放、提留征收、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解决的途径

62、调查当地公民权利保障情况(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63、调查你所在地的厂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职工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4、调查当地村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老百姓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5、你所居住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情况的调查。(产生、成员构成情况、有哪些职责、作用、重大事情的决定、是否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

66、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67、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68、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69、家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有哪些、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员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70、当地工资情况调查。(最低工资制度标准、当地收入高的职业、中等收入水平、农民增收减负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71、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72、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73、调查当地对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74、当地社会福利情况调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

75、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76、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77、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78、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79、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0、对你居住地(城镇)房价及销售情况的调查。

81、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2、关于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调查。(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的建立、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加强,公共参与自救能力的提高,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的实现程度等)

83、关于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制的调查。(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关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健全和完善;关于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的责任制到位情况等)

84、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调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整治社会治安、扫除黄、赌、毒;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感化和管理,改进刑事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院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等)

85、家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86、当地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查。

87、当地社会教育机构运行及管理情况调查。

88、调查当地如何运用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89、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90、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有哪些举措。

91、农民对科技致富的认识、态度和投入程度如何。

92、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93、当地政府在带动农民科技致富方面的有哪些措施。

94、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惠农政策(如种粮补贴、养猪补贴等)的落实情况调查。

95、当地企业发展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96、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97、企业员工的住房、工资待遇情况如何。

98、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状况如何。

99、对你居住地人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调查。

100、对你居住地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

实践基本情况篇3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第一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内容为中心,开展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加强和完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是我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利用研究》成果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具体应用。

通过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加深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的理解,深化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进行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形式和具体要求。

2、暑期老师对自己所代学生进行及时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自己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进行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形式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统一组织和个人自主结合的方式进行,大多数同学可通过自主方式完成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形式:

一是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二是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指导。

以上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结合进行,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具体要求

1、全员参与。全校2009级本科生必须人人参与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进行。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统一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结合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相关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充分占有第一手材料,利用所掌握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以及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进行研究分析,创造性地提出思考和建议。

4、调查对象必须真实、具体。为了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真实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对象(被调查的单位、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表现出来,调查报告须插入自己的实践图片,相关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格式见附件一)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及时通过电子信箱、电话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指导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集中的地区进行走访指导。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时间一般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明确一个主题,以事实为根据,尽量做到内容详实,围绕一个中心问题展开论述(报告题目可参考下面所提供的参考选题),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指导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事项: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自己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封面、封底等格式见附件二)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4)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明确、材料详实、逻辑严密、语言流畅、论据确凿、论证合理。

(5)严禁以各种方式抄袭或剽窃,一经发现该报告判零分,不给予补考机会。

8、对于未参加实践活动、未提交调查报告的学生,按旷考处理并参加下一届重修。

六、参考选题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主要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参考选题如下:

1、科学发展观与我的家乡建设。

2、对你居住地人们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和认识情况的调查。

3、当地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4、对你居住地农村或企业实践科学发展观存在的问题的调查。

5、对你居住地企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调查。

6、对你居住地企业以人为本理念贯彻情况的调查。

7、当地如何发展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8、当地如何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9、调查分析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0、当地农民收入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相关性分析。

11、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研。

12、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调研。

13、新形势下当地低收入群众生活保障问题的调研。

14、当地政府在正确处理先富起来和共同富裕的关系中采取了哪些基本措施?

15、家电下乡情况调研。

16、当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哪些重大举措?

17、调查分析某个村镇(社区)构建和谐村镇(社区)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8、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哪些特色变化。

19、当地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

20、调查所在地区社会治安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

21、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对文化产品的消费能力、鉴赏水平、趋势等)

22、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近年来当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构成变化的过程和现状。

23、当地如何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解决三农问题。

24、当地如何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其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

25、对你居住地企业节能减排情况的调查。

26、调查当地耕地保护情况(基本农田的保护情况)。

27、对当地农村的医疗合作制度调查。(参与方式、建立情况、运行情况)

28、对所在地环境保护情况的调查。

29、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调查。(金融服务机构服务类型、服务职能等)

30、农村产业化经营状况调查。(当地的主导产业、农产品基地、管理制度、龙头企业、利益机制等)

31、你所在的村镇龙头企业发展情况及带动效果调查。

32、记载本地致富带头人的发展历程。

33、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查。(农村道路、通讯、水电气、水利及基本农田改造、环境设施等现状与建设投资总量及结构,当地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等)

34、农业科技服务机构及队伍情况调查。(机构的数量、经费来源、科技人才数量、结构、工资水平等)

35、当地农民被征地的补偿标准调查。

36、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调查。

37、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下岗失业人员就业状况调查。(从事的产业、行业、职业和岗位、收入等情况)

38、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解决思路调查。

39、80后员工的职业特点及有效管理

40、80后农民工职业需求与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41、当地就业服务机构发展状况调查。(中介机构、社会劳动就业保障局等)

42、当地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再就业培训的措施及实施情况调查。

43、你所在乡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情况调查。(校舍、师资、经费保障、学杂费等)

44、当地适龄儿童入学率、失学率、辍学率情况调查。

45、当地中小学学生学习负担情况调查。(现状及改造)

46、当地农村师资水平及工资待遇情况调查。

47、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调查。

48、当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发展情况调查。

49、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发展情况调查。

50、对你所居住地的文化建设设施(社区或农村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等)现状以及发展状况(国家投资、规模等)的调查。

51、对你所居住地民间文化社团(音乐、舞蹈、美术、书法、曲艺、文学、摄影、戏剧等)的调查。

52、对你所居住地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情况的调查(数量、服务内容、典型事例、群众反映等)。

53、对你所居住地居民健身情况(人数、频率、设施数量、群众反映等)的调查。

54、本村矿产资源、水能资源、生物资源、特色农产品、旅游资源、特色民俗资源的开发现状及潜力评估。

55、农村环境污染类型和发展趋势及污染治理情况调查。

56、你所居住地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改善情况调查。

57、你所在居住地人口素质情况调查。

58、调查你家乡的公民对我国基层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选举情况。(比如:选举方式、对选举的态度、参加情况、当选人员情况等方面。)

59、你所在居住地居民的宗教信仰情况调查。(包括信仰哪些宗教、比例如何、信仰程度、信仰内容等)

60、调查你家乡乡镇机构改革情况(人员构成情况、工资发放情况、办事效率情况)

61、调查村民和村干部发生矛盾(比如,土地承包过程、宅基地发放、提留征收、教育经费、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解决的途径

62、调查当地公民权利保障情况(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

63、调查你所在地的厂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职工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4、调查当地村务公开情况(哪些方面公开、落实情况、老百姓满意度、需要改进的方面)

65、你所居住地的基层自治组织(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情况的调查。(产生、成员构成情况、有哪些职责、作用、重大事情的决定、是否定期召开代表大会?了解基层自治组织政策和法律法规情况)

66、当地法院制度建设情况调查(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员、人民监督员、巡回审判、简易程序使用等)

67、当地群众打官司诉讼费用情况调查(诉讼费用收取、支付律师费用、仲裁收费、诉讼费的减免等)

68、当地居民学法用法守法情况调查(最关注哪些方面的法律、了解相关法律知识的途径、利用法律维护自己权益、身边法律遵守情况)

69、家乡家庭收入情况调查。(家庭收入有哪些、基本的收入、家庭成员中收入高和收入低的差距)

70、当地工资情况调查。(最低工资制度标准、当地收入高的职业、中等收入水平、农民增收减负机制、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71、当地社会保障体系调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等机构)

72、当地养老情况调查(养老方式、养老院建设、老年生活状况、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73、调查当地对困难群众救助情况(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等)

74、当地社会福利情况调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等方面)

75、当地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情况调查。(涉及的范围、执行情况、改进方面)

76、当地城镇职工住房情况调查。(居住面积、购房的承受力、困难、希望和要求)

77、创新公民服务体制,改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

78、城乡为群众和基层提供快捷优质服务的方面的调查。(服务型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创新管理制度等)

79、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0、对你居住地(城镇)房价及销售情况的调查。

81、在着力解决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环境保护、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等涉法涉诉中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如何统筹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方面的调查。

82、关于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的调查。(统一高效的应急信息平台的建立、精干实用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应急预案体系的健全,应急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应急管理宣传教育的加强,公共参与自救能力的提高,社会预警、社会动员、快速反应、应急处置、整体联动的实现程度等)

83、关于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责任制的调查。(关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宣传教育、关于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健全和完善;关于加大投入、落实责任、严格管理、强化监督的责任制到位情况等)

84、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调查。(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整治社会治安、扫除黄、赌、毒;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加强对流浪儿童、服刑人员子女的关心教育,强化吸毒人员感化和管理,改进刑事解教人员帮教安置工作;加强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人民法院等基层基础建设;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确保政法队严格、公正、文明执法等)

85、家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

86、当地中小学生暑假学习及生活状况调查。

87、当地社会教育机构运行及管理情况调查。

88、调查当地如何运用邓小平科技教育思想为指导、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89、新农村建设中村容村貌维护和管理的具体措施。

90、新农村建设中乡风文明建设有哪些举措。

91、农民对科技致富的认识、态度和投入程度如何。

92、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研分析。

93、当地政府在带动农民科技致富方面的有哪些措施。

94、新农村建设中各项惠农政策(如种粮补贴、养猪补贴等)的落实情况调查。

95、当地企业发展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96、我看改革开放以来家乡的变化。

97、企业员工的住房、工资待遇情况如何。

98、企业员工的医疗、养老等方面的保险状况如何。

99、对你居住地人们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调查。

100、对你居住地促进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情况的调查。

实践基本情况篇4

一、目的意义

在全区广泛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学习实践活动有关要求的重要举措,是上级部门指导、支持和帮助基层工作的实际行动,是推动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向基层延伸,推动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扎实开展,更好地发挥学习实践活动整体效应的重要载体,是加强党性修养、改进作风、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的具体体现。通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有利于把二、三批次学习实践活动紧密衔接起来,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准确掌握基层实际情况,设身处地为基层和群众着想,带着感情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有利于加强上下联动、左右互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突出问题的解决;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帮助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干部切实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维护和谐稳定、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有利于把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形成的科学发展共识、科学发展思路、富民惠民政策、体制机制成果等进一步贯彻落实到基层,体现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活动成果。

二、主要工作任务

1、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全区各级各部门党员干部要结合本职工作,带着课题和任务,深入农村、社区、学校和“两新组织”等基层单位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当中,了解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的落实情况和实际效果,认真听取基层党员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对照本部门本单位工作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2、帮助抓好学习实践活动。认真指导帮扶单位确定活动主题、搞好学习调研、撰写好调研报告或走访材料、形成分析检查报告或分析检查材料,切实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制定整改落实方案或措施,协调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3、帮助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认真组织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协助基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居)社区党组织,不断加强“两新”组织中党组织的建设,扩大工作覆盖面,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和能力。

4、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和区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和调结构、上水平、促改革的决策部署,用好用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惠民利民的各项政策措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认真做好扶贫济困工作;充分利用本单位、本部门的优势,协调或投入项目、资金、物资等,支持和帮助基层单位解决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深入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努力找准矛盾纠纷症结,立足本单位、本部门实际,积极创造条件帮助解决或协调解决好群众反映的合理诉求以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多办解民忧、增民利、化民怨的实事好事。

三、组织方式和时间安排

全区“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通过所在单位明确基层联系点的方式进行。区直各部门要结合党建扶贫工作队、“四联四帮——党员干部大深入”和“三进六送”及“千名机关干部进社区”等活动,选择一个或多个基层单位开展活动。帮扶社区的按“千名机关干部进社区”活动的安排开展工作;帮扶村的按“四联四帮”、“三进六送”活动开展工作;村、社区所辖学校和“两新组织”由联系该村、社区的单位和各镇乡街道和区教育局党委根据村居社区管辖范围灵活安排,务必做到所有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参学单位都有干部联系帮扶。

“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时间原则从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各单位部门要根据学习实践活动进展情况合理安排时间。

四、有关要求

1、强化责任落实,精心组织实施。“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直接检验和衡量本单位学习实践活动是否真正取得实效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及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开展活动。同时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带头深入基层开展活动。

2、掌握工作进度,按时报送情况。各单位要于2009年11月13日前将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基本情况统计表(见附表1)、人员安排表(见附表2)报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单位每月12日、27日须将工作开展情况(见附表3)以电子邮件形式分别报送区活动办(kxfz@)和区委区政府督查室。

3、强化督促检查,狠抓工作落实。区委指导检查组、分系统指导小组要把各单位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情况作为学习实践活动中的一项重点督促检查内容,认真进行检查指导。要定期了解各单位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进展情况,了解掌握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参学单位党组织、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干部下基层活动的反映,总结和发现典型,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向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提出意见建议。区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区委督查室将根据上报情况定期对“千名干部下基层”活动进行通报。

实践基本情况篇5

1CIPP评价模型内涵

美国著名教育评论学家(DanielLStufflebeam)等[2-5]在20世纪60-70年代提出CIPP评价模型。斯塔佛尔比姆提出,评价最重要的目的不在证明,而在改进(nottoprovebuttoim-prove)。CIPP评价模型包括背景评价(contextevaluation)、投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和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1.1背景评价(contextevaluation)评估问题、需求以及机会[6],本质上属于诊断性评价,研究者通过系统述评、调查、文献评阅与德尔菲法等被评价内容的背景状况,分析被评价内容现存问题和障碍,确定方案目标与方案实际之间的差距。1.2投入评价(inputevaluation)评估方案目标实现所需的条件、资源以及各种备选方案的优缺点,本质上属于可行性评价。为了识别不同方案的优劣,需要可能的人力、物力、成本资源进行统筹分析,同时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等。1.3过程评价(processevaluation)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监督、检查和反馈,目的在于下一阶段的改进与调整,本质上属于形成性评价。研究者在过程评价的环节中应与具体参与人员交流反馈,了解方案实施现状及潜在问题,对修正方案提供有效信息。1.4成果评价(productevaluation)评价方案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程度,本质上属于终结性评价[7]。研究者可搜集与方案相关的人员对结果的评价,并依据定性与定量分析的方法来判断实施方案的成果,决定是否继续沿用、修正或更改。值得一提的是,在CIPP评价模型中,背景评价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投入、过程、成果评价则是在背景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出现。CIPP评价模型属于方案评价,适用于高校课程评价[8]。

2构建《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评价模型

开展教学质量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9]。根据CIPP评价模型,首先确定《基础护理学技能》课程开设、实施的实际需要,以及4种评价环节在《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评价模型中的位置与意义。本课题组根据实践教学需求为前提,将实践教学资源作为保障,以课程实现程度和反思教学为核心,将实际教学成果作为关键,构建出《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评价模型的框架(图1)。在本研究中,CIPP评价模型贯穿始终,不仅对教学绩效结果进行考评,也客观分析了教学开展的背景、投入及教学环节,以“制订目标-组织决策-实施决策-重复(修改)决策”的模式[10,11]不断循环评价,提高《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的质量,保证课程开设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3构建《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评价模型的指标

《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见图2。3.1一级指标的实践教学背景评价在背景评价过程中分析了护理学“三基”学习要求,了解当前医疗护理环境下岗位胜任力的需求,评价实践教学需求,评判课程教学目标设定的合理性,是评价模型构建的前提。(1)宏观层面-岗位需求:以《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的终末目标—护理岗位需求作为教育实施的前提,暨将质量管理的“事后把关”转变为“事前预防、过程控制”。通过文献研究、师生访谈、用人单位反馈等方法来分析现存《基础护理学技能》课程开设及进展的优缺点,评价引入CIPP评价模式是否可以弥补和改进现存问题,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及效果,同时保障本课程的开展与高等护理教育发展契合。(2)微观层面-目标合理:客观分析《基础护理学技能》课程教学目标、重难点的设定,结合院校授课教师和临床护理专家的意见,综合评判课程教学目标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12]。基于背景评价的2个二级指标和5个三级指标,分别对三级指标进行打分、综合判断,形成阶段性评价结果。3.2一级指标的实践教学投入评价投入评价指标在评价模型发挥积极的保障作用。本研究在前期背景评价的基础上,对《基础护理学技能》课程所需的实践教学资源进行充分性评价。包括教学设备、网络教学资源、教学基地、师资力量、学生准备5个二级指标。(1)教学设备:评价实验实训中心现有设备及仪器使用及实验教学经费投入情况;(2)网络教学资源:相对应的包括多媒体教室配比、教室网络覆盖程度、网络教育资源配置情况、网络课程平台开放情况、常用数据库开通情况、多媒体硬软件管理水平。(3)教学基地:通过访谈教学参与者同时结合临床护理专家意见评价校内外教学实(见)习基地情况,评价其是否可以提供充足且有效的实(见)习条件。(4)师资力量:了解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和师生比例情况,评价是否具有实现较好教学效果的可行性;通过教学管理人员(学院教学办、教研室、课程小组相关负责人等)的访谈明确《基础护理学技能》授课的教师应具备何种教学能力,如何评价等;通过教师访谈、教学实际走访,明确《基础护理学技能》授课教师的能力现状。(5)学生准备: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课程行为表现评价学生对《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的态度、对相关基础操作设备及仪器的熟悉程度、评价其是否具备了良好的知识、技能储备。3.3一级指标的实践教学过程评价过程评价指标作为评价模型中的核心内容,评价《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的实际情况,目的在于调整和改进教学活动。作为形成性评价,包括教学实现程度、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考核情况、教学反思情况5个二级指标。(1)教学实现程度:通过课程中走访、随即听课的形式来评价学生的实践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评价《基础护理学技能》教学实际运行情况,总结影响课程运行的环节。(2)教学形式:《基础护理学技能》实践教学形式分为传统授课(教师演示-学生回示)、翻转课堂(学生自学后演示-师生点评)两种,评价师生双方对两种授课形式的接受及掌握程度。(3)教学方法:评价情景模拟教学、综合设计性试验、护理新进展讲座等教学方法是否可以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自主学习能力、专业归属感等核心素养,同时培养教师的综合带教能力。(4)教学考核情况:评价课程考核的形式及内容,也包括师生双方在考核过程中的积极性及原因。(5)教学反思情况:评价课后反思是否紧扣实践教学本身,有无采取多样化的反思形式,教师有无综合了学生评价和教师互评的意见建议,同时评价师生在反思过程中的积极性及原因。3.4一级指标的实践教学成果评价成果评价主要体现在学生和教师两方面,也是评价模型的关键环节。评价教学效果,过去,传统实践教学评价通常采取单项考核,存在评价形式单一、评价结果片面等问题,导致CIPP评价无法重复决策及推动实践教学改进。因此,本研究的成果评价中除关注学生实践能力、教师教学能力有无提升外,更强调师生双方在实践教学中的感受以及第三方评价,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满意度,评价教师的授课满意度、听取实(见)习单位带教老师意见。

4小结

实践基本情况篇6

关键词:实践教学;分层次;过程管理;软件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2-0115-02

Abstract: Aiming at the software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problems,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tudents' learning, hierarchical practice of teaching management is proposed. On the practice teaching to train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apply knowledge of the role, it is expatiated on the contents and forms,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scheme with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management, eventually the efficiency of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management is evaluated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 practice teaching; process management; hierarchical teaching; software engineering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其人才目标定位主要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所以,实践教学管理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软件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包括毕业设计,实习实训,课程实验等内容[1],目前学者们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和过程管理上,如李继光,冯辉等在《增强实践教学手段细化教学过程管理》[2]一文中提出针对工科院校生产实习环节采用多种手段,细化实践教学管理过程;李祥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教学质量保障模式探索》[3]一文中对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质量管理方法与监控手段进行探索;另有一些学者针对实践教学的教学手段和过程监控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4-5]。近年来,很多院校的院软件工程专业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建立了实训基地,并与企业联合进行产学研合作教育,但我们在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下面我们进行详细探讨。

1 目前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实践教学中的学生差异性未被重视

目前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忽略学生自身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发面存在的差异因素。学生在理论课程部分知识掌握程度不可一概而论,面对实践教学中的任务布置,其操作能力和水平也有相当差距,所以教师在实践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欠佳的同学在面对实践教学内容时的处理能力。

1.2 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不到位

没有建立配套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进行任务布置,讲解后就坐等学生遇到问题来进行辅导,或是穿梭于学生之间简单巡查,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监控不够到位,这样就出现一些学生实践操作敷衍了事的情况。

1.3 实践教学评价方法和手段单一

实践教学评价方法单一,只对实践课程结果(学生的实验、实训报告)进行评价,缺乏对实践过程的考评。而且学生的学习效果只由任课教师进行评价,不够全面、公正。

2 分层次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2.1 实践教学内容层次化

分层次教学法之前已经被中小学课程教学普遍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高校教学中采用分层次教学的情况不多。刘利枚,王鹏英等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分层分类教学研究,主要按照学生基础和能力的不同,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法,提高了基础课程的教学效率[6-7]。

而我们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中,面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参差状况,更多是采取个别指导的原则,对于某些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在实践教学中单独辅导,但是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辅导过程中难以照顾全面,我们需要新的途径来解决在实践教学中遇到的此类问题。在软件工程学科的实践教学中应用分层次教学方法,针对实践教学任务,根据教学中掌握的学生基本情况,将学生分为不同等级(根据教学实践,初步将学生分为三类,标准可根据情况自行制定)。如表1所示。

首先为A类同学制定实验要求,针对实验内容进行规定,给以引导性实施步骤,对于这个群体的同学还可以配以延伸进阶练习;在A类方案的基础上,根据往届学生学习的经验,考虑B类同学在完成实践教学内容时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在A的基础上在难点加以引导,并给出指导性的实验步骤,指导教师需要进行抽样考核学生的实验过程实施情况。

对于C类同学,由于基础较为薄弱,布置的实验教学内容以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操作技能为目标,另外,由于此类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靠,直接影响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在其实践内容中包含教师配以基础知识内容的链接,方便其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查阅,此外,指导教师需要进行抽样考核学生的实验过程实施情况。

在教学实施中,以《程序设计》和《综合实训》课程为例,教师布置实践教学任务,为不同层次学生发放不同实践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自行完成任务,期间教师进行课业指导并进行过程的监督。

2.2 实践教学过程考核的层次化

使用层次化的实践教学,必然引致其考核方式的改变,在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日常考核时,并不采用统一标准,根据其完成任务的难易程度来制定评价标准会更符合实际的情况。依据实践教学的组织模式和教学过程的特点,我们把实践课程评定划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课前准备(Prepare)、实践操作(Do)、实验报告(Report)和最终评定(Judge)。对于前三个部分,规范学生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采用适当的管理方法对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并定义了对教学过程中开展的活动和完成的任务进行度量的指标,通过这些指标的量化值来实现对实践课程的考评,使实践课程的考评具有科学性。

1)考核指标

(1)课前知识准备-Prepare

通过对学生实践课程内容准备进行考查,督促学生课前积极准备。

(2)实践操作过程-Do

通过对学生实践过程的考核(包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独立分析解决的过程),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实践操作结果(实验报告或项目报告书)-Report

通过实践结果的考核,使学生再次明确实验目的,整理实验思路和过程,对本次实验做以反思和总结。

2)考核依据

在进行实践课程考核时,将根据情况对考核指标进行加权计算,针对不同部分制定相应考核方式。各任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权值分配或者根据情况增删指标。比如课前知识准备的考核要以围绕实践课程内容的理论知识准备为主;实践操作过程的考核是教师以抽查形式进行的过程考核,查看学生操作过程的准确和熟练程度;实践操作结果的考核则主要是以查看实验报告为主,并根据表2和各项考核指标制定相应的等级标准。此外,我们需要考虑某些学生因个人努力而晋级的情况,还有个别学生因放任懈怠的原因降级的情况。总的来说,A类学生的考核成绩按照百分制进行,难度系数设定为1.0,而B类和C类学生成绩是百分制得分和其难度系数的乘积,表3列出了分层次考核的基本考察要求。

3 分层次的实践教学过程管理评价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建立良好的考核制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的考核结果是对教学工作及时有效的反馈,帮助教师反思教学过程,改善教学质量。分层次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考核标准不能单纯地以学生的最后提交文档作为衡量标准,还要结合课前的知识考查和实践操作的过程考核,过程考核环节主要是依据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解决操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方式上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尽量做到考核的客观性与公正性。

软件学院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课程教授对比,可以看出,采用层次教学法的班级在整体实践能力比传统教学提高了不少。对比结果如表4所示,简化起见,将《程序设计》课程的传统教学班级使用“A-CT”代替,《程序设计》课程的层次化教学班级使用“A-CC”代替;《综合实训》课程以Z代替,其他同前。

通过表4可以看到,层次化教学班(-CC)普遍好于传统教学班(-CT),使用分层次的方法进行实践教学,并加强过程管理和过程考核,对于基础相对弱一些的学生而言,制定较低标准,使其能够跟上教学进度,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亦可在专业学习获得良好的知识拓展;此外,过程考核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过程加强了监督管理,敦促学生积极进行课前知识准备,规范化实践操作内容。教师在该过程中需要积极鼓励学生,避免出现层次划分上造成学生逆反心理,导致对学习产生抵触畏难情绪。分层次的教学基于学生学习差异进行,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考核,在保证学生基本知识掌握的情况下,鼓励先进,激发后劲,是专业课教学改革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付勇智,王文燕,史旅华.普通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0(17):110-112.

[2] 李继光,冯辉,张勇,等.增强实践教学手段细化教学过程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0(6):172-174.

[3] 李祥.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教学质量保障模式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87-90.

[4] 刘勇.试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设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6):170-172.

[5] 彭志平,李绍平,柯文德.高校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9):123-125.

实践基本情况篇7

为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根据区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有关文件精神,通过公开点评,充分掌握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提出努力方向,确保活动真正取得实效,现就开展公开点评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点评方式

点评对象为全局各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由局党委书记进行点评;各处、科室、中队中层领导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由分管局领导进行点评;其他党员干部由本单位党组织书记进行点评,各基层党组织可利用党员大会、工作例会、支部会议等形式对党员进行点评。

二、点评内容

点评要按照创建“五个好”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争当“五带头”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主要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践诺情况等内容进行点评,肯定取得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督促整改提高。

1、对基层党组织点评内容。主要包括创先争优活动组织推进情况;公开承诺事项兑现情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完成情况;为民办实事好事情况;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情况;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等。

2、对党员领导干部点评内容。主要包括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践行承诺的情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岗位工作和其它工作完成情况;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情况;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的情况;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等。

3、对普通党员点评内容。主要包括参加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践行承诺的情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岗位争优的情况;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情况;工作作风情况;存在不足和努力方向等。

三、点评步骤

1、自我小结。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对照创先争优活动提出的要求,深入进行调研,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对前一段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情况、践行公开承诺兑现的情况进行“回头看”,总结成绩,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设想和建议,形成情况小结。

2、领导点评。分管局领导对基层党组织进行点评,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对所属党员进行点评,肯定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今后工作的意见建议;被点评的党组织和党员要作好领导点评书面记录。认真填写《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表》或《党员创先争优活动领导点评表》。

3、落实整改。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整改落实计划,扎实抓好问题的整改,能够及时整改的要及时整改,现阶段无法整改的,要明确整改目标、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采取召开会议、媒体宣传和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公开领导点评情况和整改措施,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四、有关要求

1、落实领导责任。各基层党组织要切实加强领导,做好安排部署,落实点评责任,抓好组织实施,确保每个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都参与到点评中来,努力实现公开点评工作全面覆盖。

实践基本情况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实践性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它教学环节不可替代的。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实践性教学显得更为重要。高职高专院校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和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基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高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等特点。”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应用学科,实践性教学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培养适合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人才,而非理论型、科研型、设计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高职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但是,目前在会计教学中,尚存在着诸多不完善之处,特别是在实践性教学方面缺少规范性标准和要求。传统的会计实践性教学与新时期要求培养“能力强、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等会计人才的目标是不相适应的。如何加强会计实践教学的规范性,也就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部分开设会计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具体包括了河北、辽宁、内蒙、山东、浙江、吉林和江苏等省市的16所院校。

(二)调查方式

1. 问卷调查法

我们采用了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的截止时间是2005年9月。这次问卷调查共设计问卷22份,发放调查问卷20份(其中2份空白问卷留档),收回问卷16份,回收率为80%。问卷涉及到7个省份的16所高职高专院校,调查基本反映了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

调查表共设计了两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为“实践性教学情况”指标,主要是为了从总体上了解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性教学的现状。该项指标下,又分设了“实践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方式和方法、校实验室状况和校外实习基地”等项具体内容;第二部分为“任课教师情况”指标。目的在于了解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会计类专业教师的师资情况。我们分别从“年龄”、“学历”和“会计实践经历”三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2. 询问法

我们对调查问卷填写不详的有关学校,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就此项调查进行了询问式的补充。

三、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涉及的内容有实践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方式和方法、校内实验室状况、校外实习基地和任课教师情况等。下面是本次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实践性教学内容”指标

本指标我们就“会计学”、“会计电算化”、“其他专业”三个专业,分别对 “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及“校外实习”五门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的具体项目是:“随授课进行” 、“集中实习”、“所使用教材名称及出版社”。其中前两项又分为“课时量”和“实施形式”两部分内容。

所调查的16所院校,在被调查的三个专业五门课程的教学中100%安排了实践性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但所安排的课时量高低不等,最高的为36.4%,最低的是32.4%。其中有12所院校在“随授课进行” 和“集中实习” 两个环节都安排了实践性教学内容,占所调查院校的75%。而其余4所院校只对其中的某一环节安排了实践性教学内容。专业课程实习方面, 有93.75%的院校都安排了校内的实习,但在校外的实习中,仅有25%的院校进行了安排。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应逐渐调整会计学的教学计划,逐步提高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计划的比重。专业课要全方位开展实践性教学,把实践性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安排适量的学时,加强学生对凭证、账簿、报表等的实务操作,其目的主要在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具体参见表1、表2、表3、表4。

表1实践性教学方式表

从选用的教材上来讲,版本不统一,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有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有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的、有上海立信出版社的、有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有国际出版社的、有电子工业出版社的,还有自编的。其中选用教材相对集中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的系列教材和高等教育出版社的系列教材,分别占所调查院校的35.7%。

(二)“实践性教学方式和方法”指标

实践性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和岗位的流动性,既要模拟会计核算过程,又要模拟企业的经营运作过程,使学生在仿真的环境中,明确经营活动的来龙去脉以及岗位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本指标按“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两个方面分别对“分岗位模拟”、“综合实习”、“分角色模拟”及“所使用教材名称及出版社”等问题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结果上分析,有多数的院校都“分岗位”、“综合”或“分角色”进行了模拟。具体来说:

1.有一半以上的院校在“手工会计”方面进行了“分岗位模拟”,当中:57.1%的学院设置了“出纳”岗位,50.0%的院校设置了“会计主管”岗位,35.7%的院校设置了“工资核算”岗位,50.0 %的院校设置了“成本核算”岗位,有57.1%的院校设置了“总账报表”岗位。

2.有近60%的院校在“电算化会计”方面进行了“分角色模拟”,当中:64.3%的学院设置了“出纳”岗位,57.1%的院校设置了“账套主管”岗位,64.3%的院校设置了“往来会计”岗位。

在考核标准上,设置了“百分制”和“等级制”两种。从调查结果上分析,多数院校采用了“百分制”的考核方式。

从实训的教学手段来看,采用手工实训的院校达到了100%。在此基础上,仅有31.2%的院校安排了多媒体实训。

表6 实训的教学手段统计表

在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具体采用何种方式进行,最终又将何种方法进行考评,各高职院校可以结合本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既定培养目标和定位下,灵活的加以选择。

(三)“校内实验室状况”指标

本指标设计了如下两方面的调查内容,即:“手工实验室的配置”和“电算化实验室配置”。通过调查,我们得知,绝大多数院校都配置了实验室。其中配置了“手工实验室”和“电算化实验室”的院校各占了81.25%和85.7%。

(四)“校外实习基地”指标

校外实习是一种直接让学生到校外实习基地跟班或顶班参加会计实务工作的实践性教学形式。校外实习一般属岗前练兵,是教学环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综合性实习,其实习内容涉及面广。

调查结果显示, 14所院校有数量不等的校外实习基地,占被调查院校的87.5%,基地共计40个,平均每个院校有2.5个。其中最多的有6个,最少的有0个。校外实习基地(单位)的规模也有大、中、小之分。其中:规模大的有11.1%,中等规模的有77.8%,规模小的11.1%。

我们还对院校与实习基地之间的合作时间做了调查。可见表8:

(五)“任课教师情况”指标

高职院校的教师除了要具备普通高校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外,根据其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同时还要具备实践教学能力和操作演示能力等。因此,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在“任课教师情况”指标下,设计了“年龄”、“学历”和“会计实践经历”三方面的内容。

1.年龄方面

从调查结果上分析,老中青比例为1:3:1的,这说明,在我们的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中年教师是教学的中坚力量,此结构基本上是合理的(最佳结构应为1:2:1)。统计数字见表9:

2..学历

通过调查我们得知,在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大部分的教师为大学本科水平。统计数字可见表10: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们所调查的这14所调查职业院校中,会计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中目前只有一名博士生,硕士生的比例也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这折射出,我国的高职高专院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储备更多的高水平人才是任重而道远的。

3.会计实践经历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任课教师都参加了形式不同的,时间长短不一的会计实践,但仍有12.5%的教师从未参加过任何形式的会计实践活动。这对于日常的教学是极为不利的。(表11)

注: 在统计时,对调查表中部分院校所填写的人数一栏的资料,我们采用了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表12 “双师型”教师的情况表

四、研究的局限性

推荐期刊
  • 实践
    刊号:15-1002/D
    级别:省级期刊
  • 检察实践
    刊号:11-5462/D
    级别:部级期刊
  • 药学实践
    刊号:31-1685/R
    级别:统计源期刊
  • 新闻实践
    刊号:33-1387/G2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