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常见病防治大全8篇

时间:2023-05-24 08:52:09

常见病防治大全

常见病防治大全篇1

【关键词】 贫血;患病率;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153.2 R 5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7)03-0254-01

贫血是学生常见病之一,会对学生健康乃至身体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韶关市是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研点,自1985年始每5 a进行1次学生健康体质状况调查。为了解韶关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及防治情况,为今后进一步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1995年以来的贫血状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全部资料来源于韶关市历次参与“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检测资料,即1995,2000,2005年分别对6所监测学校(中、小学各3所)7,9,12,14,17岁部分在校男女学生进行检测。

1.2 方法 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工作手册》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工作技术规范》的要求,由专业人员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检测,按WHO推荐标准进行评价。

2 结果

2.1 贫血检出情况各年度比较 1995,2000,2005年韶关市中小学生的贫血患病率分别为7.9%,4.7%和7.3%,均达到《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目标要求。其中1995年与2005年患病率较接近,2000年为最低,3个年度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P=0.009)。见表1。

2.2 不同性别学生贫血检出情况 1995年男女生贫血检出情况相等;2000年及2005年女生贫血检出率均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000=4.09,P=0.043;χ22005=4.66,P=0.031)。

见表1。

3 讨论

贫血是当今世界上四大营养缺乏病之一,在儿童青少年时期极为常见。韶关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的监测表明,学生贫血患病率虽有波动,但都达到《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的目标和要求(贫血患病率控制在10%以下),说明针对学生贫血所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起到了控制的作用。

监测结果显示,韶关市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率呈现女生高于男生、小学生高于中学生的特点。男生贫血检出率低于女生,与全国其他城市调查结果一致[1-3],这与女生青春期来临较男生早,营养需求增大和月经期失血等因素有关。小学生贫血检出率高于中学生,与国内有关报道相似[3]

常见病防治大全篇2

关键词:玉米病虫害;发生;防治新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1050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播种面积广且产量较高,但是近年来玉米受病虫害威胁较严重,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给农户乃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为了缓解病虫害给玉米生产造成的威胁,必须加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利用先进的技术提升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1 常见玉米病虫害概述

1.1 常见玉米病害概述

玉米常见病主要表现在以下3种:玉米大斑病害,其主要由于根部受影响所致,并由根部向上延伸,影响玉米植株整体,根部出现腐烂状况进而全枝枯萎;玉米病毒病害,其主要由昆虫传播影响,分为粗缩病和矮花叶病2种,大多数玉米都是混合发病,且在玉米生长期内均有发病可能性,以苗期最为严重;玉米丝黑穗病害,生长过程中受牙鞘影响所致,受此病后玉米生长受到限制,容易枯萎甚至不开花。

1.2 常见玉米虫害概述

玉米常见虫害主要分为如下3种:玉米蚜虫害,多繁殖于玉米植株背面或幼芽之中,导致叶子枯黄卷翘,严重影响玉米授粉和生长;玉米红蜘蛛害,其多繁殖于玉米叶或熊穗之中进行啃食,导致玉米缺乏生长所需营养物质,导致玉米生长缓慢甚至停止生长;玉米螟害会啃食玉米茎部,造成水分流失,并且其也会对熊穗进行啃食,严重影响玉米的正常授粉。

2 常见玉米病虫害防治新技术研究

2.1 农业方面防治新技术

在玉米病虫害防治中,农业防治新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玉米增产增收提供重要保障。例如在玉米耕种过程中,选择优良品种,以此保证其抗病虫害的性能,以北方玉米种植为例,可选择鑫玉37、伟科702等,并结合地区土壤和气候特征加强新品种的研制。此外,在耕作方式方面,进行合理的轮作土地做深翻处理,以此达到清除病残的目的。并且在有机肥播撒过程中保证其腐熟程度,以此降低细菌滋生的可能性,从而对病虫害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合理施肥及定期除草等常规管理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2.2 化学方面防治新技术

化学药剂的使用时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较为常见的方法,防治效果^好且操作方面,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但化学药剂容易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害,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其科学性。例如在应用化学新技术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方案,在播种后在玉米的出苗期,当幼苗植株达到2 cm时可进行相应的化学药剂防治,通常可采用1000倍液的辛硫磷乳剂(50%)或200倍液Bt乳剂进行喷洒,起到防治玉米病虫害的作用。并且在玉米的叶丝期可采取相应的药剂对雄穗进行滴注处理,通常采用800倍液敌百虫(90%)作为药剂,保证玉米授粉的有效性。

2.3 生物方面防治新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具有较强的环保性,其主要利用自然界优胜劣汰的法则进行病虫害防治,以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为依据,减少对化学试剂的使用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具有较高生态价值。例如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根据自然界的守恒原则,合理运用生物之间的竞争,以此保证防治效果的最佳性,并不会造成新的生态环境危机。比如赤眼蜂对害虫防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喜欢在有害虫虫卵的地方进行产卵繁殖活动,其幼卵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从害虫虫卵中汲取一定的养分,这样一来便破坏了害虫的繁殖,造成其虫卵受损,破坏力明显下降,充分利用赤眼蜂的繁殖特性能够较为有效地保护玉米植株的健康生长。

2.4 物理方面防治新技术

在玉米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玉米种植场地及病虫害的特征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其中物理防治新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物理新技术应用中,可在玉米种植场地周围设置相应的陷阱来消灭相应的害虫。同时如果害虫本质属性为喜好光亮的,可在其活动范围内设置紫外线灯具,对靠近的害虫进行捕杀。但是由于此方法成本较高,建议在大面积种植区域内采用,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增强防治效果。

3 结束语

做好玉米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对我国玉米种植的发展和农业经济的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防治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加深对常见玉米病虫害的了解,并研究新型防治技术,从生物、农业、物理及化学4个方面出发,利用新技术提升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文仁杰.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新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5(6):115.

常见病防治大全篇3

[关键词] 野外作业官兵;常见病;预防与治疗

[中图分类号]R821[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b)-140-01

当前,野外作业仍是试验部队执行武器装备试验鉴定任务的重要手段。为满足试验要求,试验部队测控通信站点大都地处荒郊野岭、高山海岛,那里蛇虫出没、人迹罕至;为把握试验时机,装备试验鉴定任务没有四季之分,寒来暑往、雨雪风霜。官兵们常常要住帐篷、搭锅灶,任务强度大、标准要求高,作息、饮食不规律,工作环境艰苦,生活条件差,野外工作时间长。因此,胃肠道疾病、关节炎、皮肤病、中暑、外伤等都成为了试验部队野外作业官兵的常见病。近年来,随着装备试验任务的逐年加重,对野外试验作业医疗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应依托现有条件,积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疗措施,在有效提高卫生勤务保障工作水平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解除和缓解广大野外作业官兵的病痛,努力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保证任务的顺利完成。

1 深入调查研究,找准常见疾病的诱因

1.1 抽调门诊部医疗人员,组成精干的实地调查小组

主要调查:①平时、执行任务期间官兵的起居饮食情况;②当地和临时驻地(站点)水源情况;③调查当地和临时驻地(站点)的流行病学情况及常见疾病。

1.2 根据野外作业官兵作业的环境,针对患病官兵的病情进行随访

医务人员在进行实地考察的同时,对患病官兵进行巡诊、问诊、查体,针对病情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针对性治疗。

1.3与野外作业官兵进行经常性的座谈

在伴随保障的同时,医务人员也要对野外作业官兵进行经常性座谈,了解官兵的思想动态及官兵的身体状况,查找官兵患病的诱因。

2 强化使命意识,提高医疗卫生人员敬业精神

加强使命职责教育,充分调动、激发各级医疗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爱岗敬业意识,加强为广大基层官兵服务保障(防病治病)的主动性。

3 加强技能培训,采取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3.1 加强业务学习

医务人员要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尤其要加强基层部队官兵常见疾病防治的学习,有针对性地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实践技能,不断探索规律、积累经验,提高治疗质量。

3.2 开展普及培训

利用冬季业务训练间隙,在基层部队广泛组织开展针对野外试验作业常见疾病的卫生知识讲座,努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官兵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3 组织重点培训

对具有医疗常识和单位推荐的官兵骨干进行重点培训,有效弥补医疗力量的不足,将医疗保障延伸到各个基层站点。

3.4 实行定期随诊

门诊医疗卫生人员要定期进行随诊,对当地流行性疾病、疫情、水源进行实地考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

3.4.1 保障食物和饮水安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自备生活用水、蔬菜、米面。否则,医务人员应负责定期检测水质,确保作业人员饮用水安全卫生。

3.4.2 保障临时驻地营区卫生安全营区垃圾应集中处理,必须搭建临时封闭厕所,并对厕所进行消杀处理。做好防鼠、防蚊和灭蝇工作。

3.4.3 做好外业防护劳逸结合,合理安排作息,防止人员过度疲劳,做好降温、防寒药物和防护器具的储备,避免中暑、外伤、皮肤过敏。

3.5 配备常用药品

配备常见疾病的药品及消杀灭药械,并注意讲解用法。常用的有:①消杀灭药械、缓释消毒片、漂白粉、84消毒液、敌敌畏、背负式喷雾器等。②防病治病药品:青霉素、黄连素、氟哌酸、氯霉素、感冒药、眼药、外用药等。

3.6 做好心理疏导

由于野外试验作业条件艰苦、环境单调,官兵容易产生烦躁情绪,医疗卫生人员要坚持和带队干部沟通,随时了解掌握作业官兵的思想动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心理疏导,提高野外作业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确保外业工作的顺利完成。

3.7 加强体育运动,增强官兵的身体素质

常见病防治大全篇4

关键词:农药减量;助剂;激健;效果;安徽省

中图分类号 S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08-77-04

Abstract: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n controlling of diseases,insects and weeds pests of crops with reducing pesticide usage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pesticide reducing agent“Jijian”in 2015,we carried out series of tests on rice,wheat and corn of“Jijian”in Anhu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Jijian”was mixed with insecticide,fungicide and herbicide,it could reduce 50% dosage of insecticide,fungicide,and 40% dosage of herbicide respectively. “Jijian”could promote crop production and also be safe to crop and natural enemy.

Key words:Pesticide reduction;Agent;“Jijian”;Effect;Anhui Province

近年来,安徽省农药使用量持续增长,化学农药的过度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逐步降低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推动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和节药行动的步伐,2015年,安徽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农药半量控害增产助剂“激健”的示范项目,旨在遏制全省农药使用量过快增长的势头,确保到2020年全省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总体目标的实现。

1 试验示范工作背景

2015年,安徽省各级农业部门积极响应农业部、省政府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各级植保技术人员大胆创新,在全省主要粮食作物和部分经济作物上试验示范农药减量控害技术,重点示范推广助剂“激健”的减量控害效果,力争到2020年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总体目标。为落实此项工作,2015年7月7日安徽省植保总站下发文件《关于实施农药半量控害增产助剂“激健”示范项目工作的通知》(皖农植防治〔2015〕22号),部署有关市、县(市、区)植保站在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防治中试验示范农药半量控害示范。各地积极行动,多作物多形式开展试验示范。6月和10月,省植保站组织有关专家分别对五河、凤台农药加“激健”防治小麦赤霉病、水稻纹枯病及稻田化学除草等效果进行现场评估鉴定。

2 试验示范工作概况

2015年,安庆、蚌埠、滁州、淮南、阜阳、合肥、芜湖、六安等8市分别在怀宁、潜山、枞阳、宿松、五河、固镇、淮上、凤阳、南谯、明光、凤台县、潘集、太和、庐江、长丰、无为、金安等17个县(市、区)布点水稻病虫草害防治药剂减量+激健试验示范。初步统计,全省试验示范面积约0.667万hm2。试验作物以水稻、小麦和玉米等粮食作物防治为主,兼顾草莓、茶叶、瓜蒌等经济作物。试验对象有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小麦赤霉病、小麦蚜虫、玉米螟和棉铃虫等重大病虫害,同时开展了稻田化学除草减量控害试验示范。试验示范方式有3种:全程减量控害试验示范、关键期总体防治病虫减量控害试验示范、单一病虫防治减量控害试验示范。

3 试验示范效果

3.1 水稻病虫害

3.1.1 全程减量控害试验示范 无为县在开城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展示范。水稻全生长季节共开展了3次用药。第1次用药8月3日,常量区667m2施20%护城10g、噻呋酰胺15mL;减量+激健区667m2施20%护城5g、噻呋酰胺7.5mL+激建15g。第2次用药8月26日,常量区667m2施20%护城10g、40%稻瘟灵可湿性粉剂100g,50%吡蚜酮20g;减量+激健区667m2施20%护城5g、稻瘟灵40%可湿性粉剂50g、50%吡蚜酮10g+激建15g。第3次用药9月8日,常量区667m2施稻瘟灵40%可湿性粉剂80g、43%戊唑醇10g;减量+激健区667m2施稻瘟灵40%可湿性粉剂50g、43%戊唑醇5g+激建15g。潘集区在当地科技示范园内开展水稻病虫草害全程减量控害试验。全程共设3个示范区。一是减量+激健区,即667m2使用除草剂常规用量60%+激健15g、杀虫、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常规用量50%+激健15g。二是减量区。三是常量区。

结果表明:无为县减量区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和稻曲病的效果与常量区相当(见表1)。潘集区减量区+激健,病虫害发生情况与常量区相当,有效穗数比常量增加0.21万/667m2。减量区(不加激健)病虫情发生指数比常量区高20%,基本苗比对照等量清水区减少0.15万/667m2。

3.1.2 总体防治减量控害试验示范 凤阳县、明光市和怀宁县在水稻主要病虫害发生关键时期,开展了总体防治减量控害试验示范(见表2)。凤阳县示范农药减量50%+激健,纹枯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防效分别达83.5%、56.2%、94.6%、83.5%和93.4%,略低于常量区防效,明显高于减量50%不加激健区。明光市示范农药减量50%+激健,防治纹枯病、稻曲病防效分别为65.85%和67.53%,与常规用量区相对防效差异不显著。另外,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田间发生较轻,防治效果不明显。怀宁县示范农药减量25%+激健,稻曲病、稻飞虱防效分别达86.5%和95%,稻瘟病病穗率仅0.01%,防治效果好。 3.1.3 单一病虫害减量控害试验示范 凤台县、淮上区、无为县、潜山县开展了农药减半防治水稻纹枯病示范。结果表明,减量50%+激健防治纹枯病效果,凤台县、淮上区、潜山县防效分别达78.6%、78.62%、84.7%,与常量防效82.4%、79.76%、87.27%相比略偏低,但防效总体较理想。淮上区、潜山县仅减半区防效为47.99%和76.1%。农药减半后,加与不加减量助剂激健,防效差异显著。

无为县、淮上区、潜山县开展了农药减半防治稻曲病示范。无为减量+激健区、常量区病穗率分别为11%、10.5%,病指分别为4.4和4.0。淮上因稻曲病发生轻,减量与常量病情差异不明显。潜山县减量+激健区防治水稻稻曲病防治效果87.98%,略优于常量防效87.65%,显著高于减半区(不加激健)防效78.9%。

潜山县试验农药减半+激键防治水稻稻瘟病。结果表明,其防效达79.42%,略低于常量区防效84.77%,优于仅减半区。由于本年度试验期内该县稻瘟病重发,可能对防治效果有一定影响。

霍邱县开展了农药减半防治稻飞虱试验。结果表明:药后1d各处理对比不明显,药后3d、7d、14d常量+激健混合施用药效最高,减半+激健助剂后施药不影响药效,且略高于正常施药的防治效果。凤阳县防治稻飞虱农药半量+激健助剂,平均防效为94.6%,与常规量平均防效96.7%相当(见表3)。

南谯区、无为县开展了农药减半防治稻纵卷叶螟示范。结果表明:南谯农药减半+激健区、常量防效分别为72.22%和75.91%。无为县减半+激健区、常量区稻纵卷叶螟为害株率1.2%和0.9%,为害叶率分别为0.3%和0.25%。处理间防效差异小,但药剂用量却减少了50%(见表3)。

3.2 水稻田化学除草 无为县、凤台县开展水稻田减量除草示范。无为县药后15d调查,常量区5叶以下稗草枯死,5叶以下千金子发红,野荸荠发红、枯死;减量+激健区5叶以下稗草枯死,但慢于常量区,5叶以下千金子发红;减量对照区(不加激健)4叶以下稗草发枯、枯死,5叶以上稗草发紫、发红,3叶及以下千金子心叶发紫、发红,5叶以上千金子无效。3个处理区都对游草、丁香蓼、鲤肠无效(见表4)。凤台县设常量区(667m2用千金100mL+稻杰100mL+使它隆30mL)和减量+激健区(除草剂用量减40%+激健),结果表明,减量区禾本科杂草防效92.2%、阔叶杂草防效90.5%;常量区禾本科杂草防效97.6%、阔叶杂草防效94.8%。

3.3 小麦病虫害 固镇县、五河县分别在小麦“一喷三防”中实施农药、化肥减半防治赤霉病、蚜虫等试验示范(见表5)。结果表明:固镇县农药、化肥减半区+激健与常量区蚜虫防效相当、赤霉病防效略偏低,均明显高于农药、化肥减半区。五河县农药减半区+激健与常量区赤霉病防治几乎相等。

3.4 玉米虫害 太和县示范农药减半防治玉米螟和棉铃虫等钻蛀性害虫。方法为: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减量50%+激健防治,10d、20d和30d,株被害减退率分别达90.7%、87.0%和80.9%,均略低于常量10d、20d和30d的防效92.6%、93.5%和85.1%,但高于减半区10d、20d和30d的防效85.2%、84.8%和74.5%。虫量减退率防效,农药减半+激健与常量区防效一致,明显高于仅减半区(见表6)。

3.5 增产效果评价 潘集区、凤阳县在水稻田,五河县、固镇县在小麦田分别开展了减量控害增产效果调查。潘集区实收产量,除草剂常规用量60%+激健,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常规用量50%+激健处理,比常规用量每667m2增加产量33kg。除草剂常规用量60%,杀虫剂、杀菌剂、生长调节剂、叶面肥常规用量50%,比常规用量每667m2减少产量51.6kg。在减量控害的基础上,加激健助剂比不加增加水稻产量84.6kg。凤阳县农药半量+激健区实收测产折13.5%水分,667m2产干稻谷679.5kg,同常规量区667m2产661.1kg,比每667m2增产18.4kg干稻谷,增产2.7%;同半量不加激健区667m2产574.7kg比,增产104.8kg,增产18.2%。固镇县、五河县农药减半示范区小麦产量比常规用量略偏低。

3.6 效益评价 经济效益:明光市防治水稻“三病两虫”(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稻飞虱、稻纵卷叶螟)每667m2农药常规用量区需要农药成本为22~28元,农药减量区农药成本为15~19元,农药使用量每667m2可节约7元左右,农药投入成本可节约30%左右。霍邱调查,在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前提下,单种农药可减少用量40%。同时综合比较投入成本,对价格较高的农药(667m2成本10~12元)用药,农药减量+激健成本降低30%左右;使用价格较低的农药(667m2成本6~8元)用药,农药减量+激健成本基本不增加或降低10%~20%。

生态效益:无为县在全程农药减量示范区调查,20丛稻株中蜘蛛残存量44只,比常量区22只增加100%,天敌保护效果显著。

3.7 安全性评价 试验示范期间,防治农药减量+激健喷雾作业,田间未见药害和其它不良影响。

4 结论与分析

各地试验示范证明,“激健”与杀虫剂、杀菌剂混合使用,可以减少农药50%;与除草剂混合使用,可以减少除草剂用量40%。多数县杀虫剂、杀菌剂减量+激健防效比常量防效略偏低,但差异不显著;部分县除草剂减量+激健防效与常量防效相当,但见效慢于常量。减量+激健防效显著高于仅减量防效。减量+激健既能有效防控病虫草害,又能促进作物增产,全程减量+激健控制产量高于常规用量。农药减量+激健减量控害不仅使农作物生产安全,而且有利于保护天敌。

5 问题与建议

常见病防治大全篇5

【关键词】 视力,低;龋齿;营养评价;沙眼;贫血;学生

【中图分类号】 G 478.2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9-0867-02

为了解海南省海府地区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以便为有效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海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对海府地区9 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常见病、多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取海府地区高中、初中、小学各3所,共调查9所中小学校在校学生15 462名,其中小学生5 264名,初中生5 186名,高中生5 012名。

1.2 方法 按《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检测实施方案》进行健康检查。贫血调查检验项目及其诊断标准均按照WHO推荐的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法,现场采血测定。工作人员根据《中小学生健康检查表规范》[1]进行培训,要求认真填写学生健康体检表。资料经整理后,输入学生生长发育监测信息管理与评价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价。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本次检查的15 462名学生中,视力不良患病率最高,达57.15%;肥胖率最低,为8.16%;龋齿、营养不良、沙眼、贫血患病率分别为35.28%,15.39%,17.60%和13.10%。

2.2 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比较 视力不良、沙眼、贫血患病率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 470.97,303.36,51.63,P值均<0.01);龋齿患病率小学生高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 174.17,P<0.01);营养不良患病率与肥胖患病率不同学段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见表1。

2.3 不同性别学生常见病患病情况比较 表2显示,除视力不良患病率男、女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χ2=0.23,P>0.05),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龋齿、肥胖、沙眼患病率男生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3.72,9.71和16.28,P值均<0.01);贫血、营养不良患病率女生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28.69,207.88,P值均<0.01)。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海府地区中小学生的常见病主要为视力不良、龋齿、营养不良、肥胖与贫血,其中视力不良率为57.15% ,高于2003年卫生部公布的平均水平(25.37%),并随学习阶段的升高呈上升趋势,与国内报道相似[2]。主要由于随着学龄的不断升高,学生的学习负担日益加重,学习时间延长;另外,电视、游戏机、计算机的普及等都使学生的户外活动减少,造成用眼时间与体育锻炼时间差距过大,视力不良的患病率也随着上升。学校应提高学生自觉保护视力的意识,注意用眼卫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纠正学习姿势,并积极利用有限的时间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以增强身体素质,达到预防疾病,特别是预防近视的目的。海府地区中小学生龋齿患病率为35.28%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12%) ,并随学习阶段的升高而降低,且男生高于女生。这可能与小学生常见病中,龋齿患病率最高,乳牙龋发病快、龋患率高[3]及进食含糖较高的精制食品较初、高中生多等因素有关。因此,应加大对小学生龋齿的防治力度,培养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发现龋齿及时填充治疗。结果还显示,中小学生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分别为15.39%和13.1%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62%,9.1%) ;营养不良、贫血患病率女生高于男生, 是由于女生比男生易养成挑食、偏食的习惯、活动较少及追求苗条、盲目减肥有关,也与女生生理特点有关。肥胖、沙眼患病率分别为8.16%和17.60%,高于全国水平(3.18%,6.5%);男生高于女生,可能与家庭经济水平、膳食营养状况、饮食习惯、户外活动、学习负担、个人卫生意识差等有关,其中沙眼患病率随学龄升高而上升,可能是随着生活范围增大,又没有形成良好卫生习惯, 而从初中起住校学生较小学的多,同学之间感染机会增多有关。因此,要纠正学生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向学生家长宣传沙眼的防治知识,对沙眼病人要及时治疗,防止传播。

因此,对学生常见病的预防,重要的是要加强健康教育。各级教育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普查(体检)工作力度,包括对教师、学生和家长3 个方面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尤其是家长和教师要相互配合;加强常见病的防治,做到从小预防,对发现的常见病要及时治疗和纠正,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降低常见病的患病率。

4 参考文献

[1] 殷大奎.学校卫生与防疫管理全书.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2 729-2 733.

[2] 李志强,果春艳.兰州市中小学生常见病现状调查.中国学校卫生,2000,21(3):218.

常见病防治大全篇6

关键词:水稻种植;病害;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S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233095

在黑龙江区域水稻种植常见病害防治过程中,技术部门必须加大力度,利用无公害药物实施防治工作,创新方式与手段,总结水稻病害防治重点,进而完善防治工作,为其发展奠定良好基础[1]。

1 水稻种植常见病害分析

1.1 水稻种植立枯病

水稻立枯病是水稻种植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发病形式分为青枯病与黄枯病2种,其发病机制不同,发病反应也不同。青枯病属于水稻生理问题,一般情况下,发病时间是在水稻秧田期间,病发后秧苗会出现蘑菇形状的结节,发病原因是栽培人员没有利用科学、合理的栽培方式实施工作,并且在秧田期间不能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这对水稻的生长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水稻黄枯病是属于真菌性病害,与水稻青枯病的发病时间一致,在发病的时候,水稻秧苗会出现发育不良的现象,很容易折断,水稻新叶枯黄、萎缩,并且从根部开始腐烂,对水稻的正常生长造成严重影响[2]。

1.2 水稻种植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对水稻生长效率产生决定性影响,主要因为其是主要病害之一,具有危害大、涉及方面广的特点,导致水稻出现产量减少、质量降低的现象。水稻稻瘟病是在水稻全部发育良好的时候发生的,根据发病部位与特点可以将其分为:水稻稻穗颈瘟、水稻叶瘟、水稻苗瘟以及水稻粒瘟,在黑龙江区域最为常见的水稻稻瘟病害就是水稻叶瘟与水稻稻穗颈瘟,农业科技部门必须予以一定重视[3]。

1.3 水稻种植纹枯病

在黑龙江区域,水稻纹枯病是较为常见的,也是水稻种植中主要病害之一,此类病害从稻苗初步生长到稻穗期间都可能发生,尤其在水稻抽穗的时候,极其容易感染此类病害。水稻纹枯病的发病原因就是水稻受到真菌感染,对水稻叶子与谷穗有一定的危害,很容易出现水稻倒伏的现象,对其造成较为不利的影响。水稻纹枯病对水稻的危害程度取决于真菌感染程度、施肥管理程度、浇水管理程度、水稻种植密度与水稻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时,水稻种植区域的气候与温度也会对其产生影响,技术人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防治意识,以便于提升防治管理效率。

2 水稻种植常见病害防治措施

2.1 水稻种植立枯病防治措施

在田间管理的时候,管理人员要对播种时期与苗床整顿使其加以重视,在科学、合理的x择水稻种植品种之后,适当的控制播种数量。在播种水稻之前,技术人员要重视苗床整顿工作,控制苗床的酸碱程度,尽量将其控制在4.5~5.5之间,保证水稻苗能够有效生长。对于药物管理工作,技术人员可以利用营养调理剂、生根药剂等,预防水稻立枯病的发生,一旦发现有感染水稻立枯病的植株,就要喷洒治疗药物,减少危害数量。

2.2 水稻种植稻瘟病防治策略

在水稻栽培阶段,必须科学使用化肥,合理控制氮肥的使用比例。在水稻感染稻瘟病初期,管理人员就要在发病区域喷洒病情控制药物,尤其是周围没有感染病毒的植株,要做好防治工作,保证能够预防病害范围扩大。水稻稻瘟病的治疗药物有:三环唑、稻瘟灵等,技术人员应该根据稻瘟病发生的部位与症状选择药物,合理控制药物喷洒次数,使病情得以控制。

2.3 水稻种植纹枯病防治策略

技术人员在水稻苗移栽的时候,就要对其真菌或是菌核进行清除、销毁,避免出现病害复发的现象。在水稻浇灌时期,技术人员要将浅、湿浇灌体系结合到一起,保证能够给予水稻充足的水分。在管理施肥工作的时候,技术人员要合理控制肥料中氮、磷、钾的含量。水稻纹枯病的治疗药物有:三唑酮、已唑醇等。

3 结语

除以上几种水稻种植病害外,水稻在种植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病害,需要技术人员与防治人员全面分析病害发生原因,制定完善的防治制度,合理控制浇灌尺度,选择能够提升植株抗病能力的肥料,使用无公害水稻病害预防、治疗药物,进而提高水稻种植常见病害预防效率。

参考文献

[1]刘刚.浅析水稻种植常见病害及防治[J].四川农业科技,2014(8):40-41.

常见病防治大全篇7

关键词:水产养殖; 病害; 防治思路

随着水产养殖病害的种类越来越多,爆发的频率越来越快,给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使许多养殖企业和个人丧失信心。笔者将重点分析几种较为流行的病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1 病害的流行趋势

1.1 病害种类多 水产养殖中的病害有许多种,而且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病害的种类也在逐年增加,例如,鲤鱼普遍流行的出血病、三代虫病等;草鱼的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等;虾类的常见病有细菌病、寄生虫病、红腿病等。

1.2 耐药性强 耐药性的增加给病害防治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而且会加大鱼病防治的公害化程度。从车轮虫病到中华鳋病;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到败血症。相同的病害,由于具有了耐药性,而导致用药量加大、用药时间长,同时还需要根据病害的实际情况不断更换药品,然而治疗效果还不是非常明显。

1.3 流行范围广 由于水是流动的,所以病害具有很强的传播性,而导致流行范围非常广泛。许多病害从过去的季节性流行演变成了多季节性甚至是全年性的病害,而且流行的间隔时间越来越短。

2 常见病害的主要类型

2.1 细菌性败血症 对于细菌性败血症,不同地区的称呼也是不一样的,其发病原因是由温和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河弧菌生物变种等多种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引起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腹水病 出血性腹水病、溶血性腹水病、淡水养殖鱼类暴发性流行病等,是鱼类病害中常见的疾病。

2.2 亚硝酸盐 通过呼吸作用,亚硝酸盐经鱼的鳃丝进入血液,降低鱼的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数量,从而减弱了血液的载氧能力。导致鱼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出现组织性缺氧,而且鳃组织出现病变而对呼吸产生严重的影响、缺乏平衡能力,这时鱼的血液为红褐色或者黑紫色,甚至于内脏器官皮膜的通透性也发生了改变,渗透条件能力降低,造成充血,其症状与出血病相似。

2.3 瓜虫病 瓜虫病是一种寄生虫性原虫病,是淡水鱼类中的一种常见病害。几乎在所有的淡水鱼类养殖中都出现过瓜虫病,导致大量的鱼种、鱼苗死亡。淡水小瓜虫病多是由多子小瓜虫引起的。随着水温的变化,小瓜虫生存的时间也发生着变化,在20~25℃或者1℃时,虫体最易感染宿主鱼;而当水温在30℃以上时,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瓜虫病不会发生。瓜虫病的病征表现是染病鱼体表面或鳃上出现白色小点,因此瓜虫病又称为白点病。

3 病害的防治措施

只有推行健康的养殖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产养殖中的病害问题,坚持“以防为主,防止结合”的原则,加强养殖生产管理,保护养殖环境。

3.1 细菌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细菌性鱼病主要有出血病、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以及细菌性败血症等,引起病变的细菌主要是水气单胞菌、黏球菌、弧菌、假单细胞菌等。当水质恶化,而且有适宜的温度调节,这些病菌通过鱼的呼吸经鳃到达鱼的体内,生成病灶。所以保证水的质量,控制好水温是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鱼病的发生。

3.2 病毒性病害的防治措施 水产养殖病害中最严重的类型之一是病毒性病害,这是导致鱼类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主要的水产病有河蟹抖抖病、虾类肌肉白浊病等。主要预防措施有,首先是彻底清塘后,在将鱼放入池塘的7 d前,用精碘再进行一次消毒。这种方式对病毒性病害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其次,在发病季节到来之前,增加2次精碘的使用;如果已经发生病害,使用内服药,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4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基本思路及对策

从水产养殖的实际情况出发,我国水生物病害防治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以实现水产品质量的安全性。

积极争取财政补贴,加快水生动物基本防治的技术开发,同时逐步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使得水生动物疾病的诊断技术产品快速的推陈出新,并加速渔药的研发。

加大健康养殖技术的推广力度,实现以预防为重点的生态养殖。首先,要加强“养鱼就是养水”这个理念的宣传。第二,实现规模化养殖,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积极推广芽孢杆菌制剂、以乳酸菌为主导菌的EM菌剂等微生态制剂,逐步淘汰以化学成分为主的水质净化消毒剂,从而形成健康的生态养殖环境。第三,利用财政补贴等手段,以草鱼出血病灭活疫苗,同时推广、普及工侑四是以水产品出口基地为重点,建设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对于从事水产养殖的企业和个人来说,病害的防治是关系着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防止或解决病害发生或扩散,保证水生动物的水环境,保证水的温度,实现健康养殖。

参考文献

[1] 朱丽娅,普家勇. 水产养殖病害综述. 渔业致富指南,2005(1):49- 50.

常见病防治大全篇8

[关键词] 森林病虫害 防治 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5-0076-01

对森林的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治理是一个病虫控制的系统工程,也就是贯穿森林生产的整个过程,即生产、栽植、养护等,都要运用生态学的理论来调节生态环境,以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等。

一、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原则

内蒙古地区是我国森林工程建设的重要地区,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森林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当前内蒙古地区常见的森林病虫害有舞毒蛾、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落叶松癌肿病、鼠害等,这些病虫害对内蒙古地区的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影响,为此在造林以及护林的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森林病虫害的防治过程,在各种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过程中应该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其中加强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重结合,是森林病虫害防止过程中的基本原则。进行森林病虫害防治,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又要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该要加强预防为主、治理结合的理念,尽量将病虫害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减少损失。在实际的防护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安全的问题。在进行森林的病虫害防治时,由于对象不同,防治治理过程也要考虑当前与以后的双重影响,需要灵活地运用一种或者集中适合森林实际情况的方法。比如保护利用病虫的天敌、运用物理机械和非化学药剂方法进行防治治理等。需要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病虫灾害,要采取不同的对策,用不同措施的长短相补,并且注意实施方法的时间,将进行病虫害防治时尽量做到无公害防治,以保证安全性。

二、防治森林病虫害的措施

1.加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病虫害防治的氛围

森林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社会性质比较强,防治森林病虫害不仅是相关部门的工作,也是社会每个人的职责,在实际的工作中,应该要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宣传,争取各级领导对森林病虫害的重视,同时加强社会的认同。各级森防站应该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如报刊、广播等载体,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点进行宣传。比如针对内蒙古地区常见的森林病虫害,可以加强病虫害的种类、特点、预防措施等方面的介绍,加强民众对当地的病虫害常见类型的了解。内蒙古地区常见的森林病虫害中有一种是落叶松早期落叶病,这种病害是北方地区落叶松人工林普遍发生的叶部病害。无论是幼苗、幼林还是老龄落叶松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病害,这种病害一般以5至20年生的森林的发病率最高,因此在宣传过程中应该要对这种病害的发病危害、特征等进行讲解,让森防工作人员能够针对一些森林出现的病害特征进行判断,从而进行及早发现及早预防,以防在病害严重时再进行预防则为期已晚。

2.加强常见病虫害的研究和防治技术的推广

不同的地区由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均不相同,因此出现的病虫害也不尽相同,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该要因地制宜,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结合,才能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比如针对常见的落叶松鞘蛾,应该要对这种虫害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等进行了解,从而便于森防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了解具体的病虫害。比如落叶松鞘蛾的成虫体长约3 毫米,暗灰色,有绢丝光泽和长绿毛,一般是生活在东北地区,一年发生一代。幼虫于9月下旬开始以针叶做成筒状鞘,过冬之后的幼虫危害最严重,一般说来6月上旬是产卵最丰盛的时期,当落叶松受到这种虫害影响比较严重时会导致针叶变成黄褐色,好像被火烧过一样。加强这种虫害的防治,应该可以采用相应的非化学药剂,例如:苦参烟碱、阿维菌素等药剂;同时采用适宜的树种进行造林,保持合理的郁闭度,可以有效地防治落叶松鞘蛾。

3.加强药物防治与生物防治相结合

药物防治是森林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一种常见方法,常用的药物防治手段都是采用1.2%苦参碱烟碱杀虫烟剂进行了防治松毛虫、舞毒蛾。该药具有速效性好,对环境影响不明显,施药成本低。该烟剂一拉即可以自动燃烧,燃烧过程无明火,燃烧后无余火,比较安全,适合林区应用。而且对低龄幼虫效果更好,烟点距离5米,6天对2-3龄幼虫防效达96%。还可以在树干上涂刷药物,以提高树木对相应病虫害的预防能力。除了采用药物防治手段进行病虫害预防,还应该要加强生态防治,比如利用黑光灯、性引诱剂等诱杀松毛虫、鞘蛾以及舞毒蛾成虫等害虫;根据生态系统中的法则,利用悬挂鸟巢箱的方法来招引燕雀、啄木鸟等食虫益鸟捕食落叶松鞘蛾幼虫、蛀干害虫、松毛虫幼虫等,还要加强对益鸟的保护,从而加强对虫害的防治。

4.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机制的改革

对于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应该要加强防治机制的改革,传统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已经不再适用,在当前的森防工作中,基本的原则是“谁受益、谁防治”,应该要逐步建立森林防治的防治体系,公益林病虫害以及一些重大的危险性病虫害应该由国家进行预防和治理,由于森林防治工作中的经费有限,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加强投入机制的完善,积极调动相关人员的积极性,从而调动相关部门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最终降低病虫害发生的几率。

结语

针对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该要加强预防为主、治理结合的方针的建立,对传统的病虫害的防治工作进行改革。由于不同地区的病虫害具有不同的特征,因此在未来的森防过程中应该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取最合适的防治措施对森林病虫害进行预防,促进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降低各种病虫害带来的经济和生态损失。

参考文献

[1]唐伦忠.生物农药防治落叶松毛虫效果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2(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