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经济管理系8篇

时间:2023-05-24 08:52:09

农业经济管理系

农业经济管理系篇1

(一)专业定位模糊,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高职教育课程体系应以职业能力、岗位需求为核心,而目前高职院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设置核心课程时,普遍没有深入企业调研,缺乏对各农业企业管理、营销等岗位及岗位群的深入剖析,不了解实际企业管理工作的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由此导致专业定位比较模糊,课程设置特别是核心课程设置的主观性强,主观地认定应学习哪些知识和掌握哪些技能,课程设置明显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课程设置仍然没有摆脱“学科体系”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比较晚,一开始都是在摸索中前进。早期的高职教育都是以学科本位为主要特征,就是强调学科的独立性与重要性,注重在校教育与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生产生活实际。现在很多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依旧没有摆脱这种模式,课程设置大多沿用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的三段式结构,强调知识结构的理论性、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理论学习,轻视学生技能的培养。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适应性与创造性,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完全脱节,从而导致学生很难就业。

二、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一)专业核心课程构建思路

首先,针对本专业毕业生的首次就业岗位(群),分析对应的工作领域(业务范围);其次,由工作领域分析各工作领域包含的工作任务(行动领域);第三,通过对行动领域的分级、归纳、整理、排序,得到本专业典型的基本工作任务(基本行动领域);第四,通过对基本工作任务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得出毕业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知识和专业技能),这是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的基本依据;最后,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从简单到复杂、从专项到综合,参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要求,开发本专业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主干课程体系。

(二)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1.课程设置。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的规格与质量标准,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建构的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公共学习领域:入学教育、毕业教育、安全法制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财经应用文写作、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形势与政策、经济数学。专业基础课学习领域:现代农业基础、经济学基础、公共关系、消费行为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核心课学习领域:农村统计、管理技能训练、农村财务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营销与策划。实践课程学习领域:商务礼仪与形象设计、市场调查与分析、农业投资项目管理、农产品网络营销、沙盘对抗、顶岗实习。拓展课程学习领域:农村金融理论与实践、农业政策法规、现代推销技术、沟通技巧、逻辑思维与口才训练。

农业经济管理系篇2

一、农业经济管理现状分析

(一)经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通过对农业经济管理现状的分析,了解到由于受到环境与管理水平的影响,农村在经济管理上的规范度与严谨度不够,管理制度的设定相对落后,与现代化城市经济管理制度存在着脱轨的现象,经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不够,制度的威严被无视例如,农业经济管理中,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部分财务管理人员未能严格履行制度纲要,R是将相关的财务数据进行记录,并未进行有效的审核与核对,导致经济管理质量下降。

(二)经济管理模式相对之后

由于受到农村发展水平的限制,其经济管理模式大都以人工、手工的方式进行,存在传统的纸笔时代,当然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不断传入农村,经济管理模式得到创新,但是普及力度却不够,不能满足地大物博的中国农业经济发展此外,部分农村引进财务信息化设备却不予以使用,R是闲置一边,还保持着传统的经济管理形式,在财务数据的收集、处理与整合等方面的效率不高,且精确度堪忧,制约着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

(三)缺乏专业的经济管理人员

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专业经济管理人员来参与,但在农村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相对匮乏,再加之原有的财务人员对计算机不够熟悉,财务信息化系统无法正常运行,进而影响经济管理的效率。

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完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旨在缩小城乡差距,保证城乡经济的收支平衡,建立完善的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十分关键农业经济管理制度应从不同层面予以完善与创新,强化农业经济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持与保护力度首先,应针对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现状,对徇私舞弊、私自敛财等现象予以严惩;其次,做好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农业市场运行体系进行有效的完善,强化科技管理服务体系的构建;再者,要打造专业化的经济管理人员,严格规范其经济管理行为,将农业经济的发展推向现代化。

(二)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新时期,为了强化新农村建设,应构建更为专业化的管理团队,保证财务管理人员持证上岗,对原有的财务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除了基本的财务管理课程外,还应建立计算机培训班,具备财务知识与计算机操作能力,提升经济管理专业团队的整体水平新时期,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全面带动了现代社会的电子购物潮,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购物因此,为顺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应积极培养电子商务人才,能够数量掌握电子商务的运行流程,邀请专业的电商专家进行专业化培训,模拟生活中逛淘宝、天猫、京东的方式,及时将农产品上传至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新型的农业经济形式,使得农业经济管理变得更便捷、简单。

(三)实现农业经济管理的信息化

信息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代名词,为了促进农业经济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可将信息化平台与农业经济管理相结合'实现经济管理的电子化,能够利用电子平台及时收集、获取、处理、整合和传播电子信息,将原本的纸质财务账单转化为电子数据,数据在传输与分享上更具优势性,借助电子平台的加密技术,能够保证信息不被窥探,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中,记录着农村的总收入、支出,各类农产品的收入情况、收支均衡度、农业经济增长幅度等等各类财务数据,借助Excel表格等数据处理软件,能够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即可实现对数据的筛选、计算与整合,针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以做出下一步的发展规划同时,为了保证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应及时对系统进行升级与维护,做好系统安全与保护措施,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提升财务信息的机密程度,进而提高农业经济管理水平。

三、结束语

农业经济管理系篇3

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是国家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创办于1958年,自创办至今,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省内同行业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影响力。在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管理系统中,从省级主管部门到各县、乡经管站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80%是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由于历届毕业生在专业技术工作领域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我校的本专业赢得了“黑龙江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2008年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被国家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的专业。我们聘请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及相关农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专业开发与建设,实行资源共享,实行开放办学。从2005年开始,先后有《经济学基础》、《经济法》、《统计实用技术》、《农业技术》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本专业教学团队是黑龙江省省级专业教学团队,有专兼职教师22人,其中专任教师14人,兼职教师8人。团队中有省级专业学会常务理事4人,省级名师2人。我院与全省各县(市)农业局经管站、省内相关农业及营销企业建立了业务协作关系,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院现有农业经济管理、模拟经济法庭、农村经济核算等校内实训室供学生开展综合实训。

二、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措施及取得的成就

(一)采取各种措施,搞好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优化人员构成,二是优化人员素质。在第一个方面努力致力于实现教学团队构成合理化,在第二个方面努力实现教学团队构成优质化。根据这两方面要求采取如下措施:其一,通过实行导师制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能力和水平。其二,支持教师搞好个人基本建设,鼓励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科学研究和教材编写,提高职称结构层次,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与水平。其三,以教研室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督导,形成群体教研合力。其四,根据专业发展和教师个性发展相结合的需要,科学调整师资队伍培养方向,为教师提高专业教学能力营造良好的微观条件。

(二)创新行校结合、校农结合的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管理现代化对农村合作经济管理、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购销与岗位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携手黑龙江省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总站和黑龙江北大荒集团所属企业,采取行校结合、三阶能力递进“4+1+1”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教学过程的三阶段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专业单项技能培训(前4学期)。开设专业基本素质平台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依托校内实训室、校内外实训基地、农村市场开展单项技能实训,专兼职教师共同完成课程标准制订、实训方案策划和课程教学。

第二阶段:专业岗位能力综合模拟实训(第5学期)。开设专业岗位能力综合实训课程,通过ERP软件和企业经营运作、市场营销软件模拟农村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过程及工作任务,将农产品市场调研、成本核算、生产计划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经济效益分析等单项技能贯穿于一体,培养学生具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运作的综合管理能力。

第三阶段:顶岗实训(第6学期)。实训项目包括三部分:农产品营销、农业经济组织产前策划和产中管理。具体内容有农产品市场调查与预测、农产品营销策略选择、农产品收购与推销、农产品经纪与服务、农村经济组织成本与收益核算、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与运用和农业企业经营运作等方面职业岗位实训。按照课程教学拓展到社会的方式,学院和实训单位共同委派教师进行实训指导和管理。

(三)根据农村经济管理流程构建课程体系,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学院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及相关企业联合进行人才市场调研,确定毕业生应职岗位为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人员、农业企业经济核算人员、农产品推销员、农产品经纪与人。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职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岗位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农业经济“产前策划、产中管理、产后营销”流程特点,按照专业课程门类职业化和内容综合化的要求,设置4门专业核心课程:农村经济调研与策划、农村经济核算、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和农产品营销。依照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为设置四个层阶的课程:专业基本素质培养课程、专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专业拓展能力培养课程和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课程。我们的做法主要有:

1.推行案例教学法。我们对理论性培养要求比较强的课程,比如在经济学基础、农村政策与法规、农产品营销、公共关系等课程中全面推行案例分析教学方法。

2.学生自学和教师讲解相结合。我们在农村财税与金融、经济学基础、农村经济学等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学生自学和重点疑难问题释疑讲解等方式,扩大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双边活动比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3.根据职业化要求进行教学内容综合化改革。在教学内容改革中,我们结合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需要,设置了经济学等新的课程门类,对原专业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提高了专业课程内容设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4.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教室和专业模拟教室,通过教学课件将专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与社会经济生活紧密结合,突出课堂教学过程的直观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强化基本技能训练,提高教学效果,进而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实行校企合作,建设专业实训基地体系

1.运用校内外办学资源,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训练。我校利用牡丹江温春双鹤药业公司、农科教服务中心等校办产业实体,作为专业实习场所,开展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在校外,学校与北大荒农业股份公司、牡丹江市郊区大湾村等单位签有实习基地共建合同,这些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可随时接待专业教学和生产实习。

2.运用社会资源,组织专业教学过程。为了增强专业办学的社会适应性,学校组织了农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进行专业教学资源开发工作。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职能是设计开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导专业教学和协调产教结合关系。

3.加强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建立生产实习基地。通过积极做工作,我们和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合作经济处合作,与全省各市(县)经管站之间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业务关系,对搞好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支持条件。同时我们与牡丹江市工商支行、牡丹江财政学会等企业和社会团体建立了稳定的业务联系,为搞好专业生产实习提供了强有利的保证条件。

(五)实行“双线四位”一体化,实现课堂与社会相结合

1.教学内容实行“双线并重”。双线并重,就是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具体做法是聘请行业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提出用人规格和标准,按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根据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的产前策划、产中管理和产后营销的特点组织专业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模拟场景和校内外职业环境中进行学习和参加实践训练。

2.基地建设实行“四位一体”。通过校企合作方式,运用产学研合作关系,将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结合在一起,实行教学做一体化。具体做法有二个方面:一是建立具有高新技术设备的校内教学实验实习基地,保证课堂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动手能力培养能够紧密结合。二是配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第一线的实际需要,通过校外生产实习基地建设,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训与考核、师资队伍培训、教研和科研活动等项工作联系在一起,实行产教结合、政教结合,构建专业实践教学基地体系。

3.评价方法“多证一书”。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在毕业时必须取得毕业证和外语、农产品经纪人、助理物流师等职业资格证书才能毕业。按照学以致用原则每学期选择重点课程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考核,考核贯穿于学期全过程中。其它课程以技术技能性考核为主,理论知识考核为辅,采取平时测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评价。

4.实习实训“产教结合”。按照专业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组织学生到省内和全国各地进行专业顶岗实践,对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强化训练。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服务于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建设需要,利用与黑龙江省农委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处、农村合作经济管理总站系统的业务联系,组织学生到农村经济管理第一线进行顶岗实习;二是利用学生在校学习的第6学期,安排生产实习,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学生到黑龙江省内各市县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地实习,学生边学习边实践,收到了比较好的实习效果。

三、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水平的基本设想

(一)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工作的要求,我们对院、系两级教学管理体制进行了调整,实行院、系两级分工负责制,学院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管理督导组负责对专业办学的宏观指导性调控工作,专业办学的具体管理工作由系负责,以充分调动基层教学管理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在站稳国内专业人才市场的同时,眼睛向外,根据我国加入“WTO”后国际专业人才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动,调整专业服务面向,积极参与国际专业人才市场竞争,提高专业办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

(二)强化专业内涵建设,持续提高专业办学质量

根据专业人才市场需要,坚持实行以“质”保“量”的方针,深化改革、全面改进教学管理工作,争取为“三农”和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具体措施有两个方面:一是继续实施品牌专业发展战略,以营造品牌专业、品牌学生,培养符合农村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的专业职业技术管理人才为出发点,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处理好教与学、教与用、学与用的关系。二是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社会接触层面,加大学生与农村经济发展过程和社会的信息交换量,为学生毕业后能够更好地适应农村商品经济发展需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

(三)抓好师资队伍培训工作

教师是专业办学的第一位资源,是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首要保证,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力量。中、青年教师在我校经济管理类专业中已成为教学工作的骨干和主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已成为专业建设的当务之急,学校应从战略的高度给予应有重视,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专业实践动手能力。结合“五名”(名校、名师、名专业、名学生、名产业)工程建设过程,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采取送出去(送到国内名牌大学进修、国外深造、到社会经济管理部门锻炼等),请进来(聘请兼职教师、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等方式,提高专业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

(四)全面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职业技术教育相对专业学科教育来说是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一场革命,是对传统教育思想、内容和方法的突破和创新。深化教学内容改革,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培养为主线建立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按照理论与实践“双线结合”和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四位一体的指导思想组织专业教学过程,鼓励和支持教师进行专业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提高专业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农业经济管理系篇4

【关键词】新疆;农业经济管理;民族班;教学体系

一、引言

农业一直是新疆的基础产业与支柱产业,农业产值比重也一直高于全国6-8个百分点,新疆“大农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客观上需要较多的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局面更加凸显了培养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因而与全国各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生源总体处于萎缩状态相反,新疆各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规模较大,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重相对较高。新疆高校设置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备系统的农业基础知识与经济管理基础理论,同时掌握农业经济管理基本方法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用于满足各类农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政策研究等工作的需要。但目前多数高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没有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特点设置差异化的教学体系,民族班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与汉族班基本趋同,导致民族班教学效果普遍较差,影响了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因而亟待改革与创新。

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班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合理

根据对新疆多所高校的调查,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基本上是借鉴内地高校的经验,没有体现新疆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多数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名义上存在少数民族与汉族之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太大区别,一些对少数民族来说学习难度很大的课程如计量经济学、数理统计学等依然保留在课程体系中。这种局面不仅增加了民族学生的负担,而且影响了民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利于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适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缺乏专业师资队伍

各高校虽然分别制订了民族班与汉族班的教学大纲,也对民族班的教学提出了许多具体要求,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严格贯彻执行。多数教师既担任民族班教学任务,又担任汉族班同一课程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采用同一课件与同一教学大纲。担任民族班教学任务的教师对民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理解能力缺乏足够了解,对授课内容与讲课速度也没有做相应调整,严重影响了民族班教学效果。大多数教师也不懂民族语言,一些重要术语与关键问题很难准确向学生传达。

3、缺乏民族班专用教材

尊重差异、求同存异,是社会主义新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教材建设的重要原则,但目前市场上鲜有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编写的教材。以塔里木大学农业经济学课程为例,不管是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采用的教材都是华中农业大学王雅鹏教授编写的《现代农业经济学》教材,其它高校也大多采用钟甫宁、孔祥智、李秉龙等知名学者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一是内容上对少数民族学生偏难,二是未能体现新疆农业这一区域特色,让民族学生很难理解与吸收。多数高校的《西方经济学》也统一采用人大版教材,对绝大部分民族学生来说同样太难。

4、教学模式单一

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班的教学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学活动仍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实体背景材料,学生走向田间或企业从事观察、试验的机会较少,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二是在民族班课堂教学中强调现代教学的共性较多,关注文化差异性较少,这是导致民族班课堂教学效果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如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PPT,PPT虽然有利于增加信息量,开拓学生视野,但对民族学生来说,由于其汉语言水平相对较低,无疑增加了学习难度,经常出现观看PPT与听老师讲课顾此失彼的现象。

三、改革思路

1、加快课程体系改革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计划中的集中表现,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班的课程设置首先需要考虑少数民族学生语言差异、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特点,结合新疆社会对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需求,根据“加强基础,突出重点,提高能力”的原则进行。具体思路一是适当减少课程数量,压缩课内总学分,降低民族学生学习压力。同时适当删减一些纯理论性且难度较大的学科,或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民族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汉语水平与学习能力进行选修;二是以农业经济学作为主线,借鉴经济学专业与管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经验,增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且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同时有必要增加各学科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提高民族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竞争能力。

2、重视专业师资力量培养

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提高少数民族学生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对民族学生的心理特征与学习需求的了解与把握则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因此,高校有必要根据本校民族学生的数量有计划地引进或培养一定比例教师,要求这些教师既具有丰富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同时具有长期从事民族教学与管理的实践经验,用于专门负责民族班的教学与管理,从而避免忽视少数民族学生与汉族学生差异、教学与管理方式民族班与汉族班趋同现象。由于新疆高校民族学生中大多数是维吾尔族,因而有条件的高校应该引进或培养一批既懂汉语又懂维语的教师,开展双语教学。

3、编写适用于民族班的专用教材

当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班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适用于民族班的专用教材,尊重不同文化,承认相对差异,是当前国际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理念,也是我国推进教育公平的重要思想,因而编写适用于民族班的专用教材是实行差异化教育的前提。农业经济管理是涵盖农业、管理与经济三大学科的宽口径专业,包含的课程相对较多,加上民族学生相对较少,教材适用范围受限,因而民族班专用教材的建设存在明显的成本过高问题,需要政府给予适当的财政支持。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根据民族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和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共识的特征,应重视基础知识与中国文化背景的介绍,同时在汉族班的基础上降低难度,形式上尽量做到图文并茂,以便于民族学生自学。

4、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结合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民族学生的培养目标,选择适合民族学生发展的科学教学模式,是提高民族班教学质量,培养合格少数民族农业经济管理人才的当务之急。民族班课堂教学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各民族文化的特点、师生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特点,并以此作为提升其教学质量的一大基础。根据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以下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一是PPT教学与和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事实上,传统的板书教学模式在某种程度上更加适合民族学生特点,对一些难度较大,逻辑性较强的理论推导改用板书形式更好,因此在以PPT教学为主的前提下,有必要适当穿插一定课时的板书教学。二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式教学,一方面要求教师参与学生的活动,让教师成为与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伙伴。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参与课程教学,从课程内容中抽取部分相对容易的章节让学生自学自讲或相互讨论,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不仅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同时也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征.民族院校本科教学质量满意度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5:13-16.

[2]王妍莉,马明辉,严瑾.基于Blackboard平台的民族高校混合式教学行动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09:77-82+120.

农业经济管理系篇5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3+1”教学模式一、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积聚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涉及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我国有少数公办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但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一部分高职高专近几年也进入农村经济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单向性,所以效果都不太明显;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所以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知识与能力:

(1)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农村经济管理者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所以应全面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如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环境保护、财政与金融(农村)等。

(2)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除了应该掌握农村政策外,还应该能掌握农业种植技术、了解农作物特点等技术知识,能够及时解决一般的农业技术问题。做到上能写字做文章,下能指导种田插秧,提升农业的管理水平。

(3)必须具备经济管理知识。随着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多种经营业务的开展,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还要能够掌握农村经济管理、财政与金融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农村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能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将本地资源产品加工推销,为农民增收创造机会,根本解决农民的生活水平。

(4)具有融资、财务管理等知识。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要能解决农村融资和财务管理问题,做到精打细算,开源节流,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经济、壮大农村的建设。

所以,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是“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的应用能力为主线的全能型复合人才。

二、独立学院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与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以“懂经济,善管理,会技术”人才培养目标为宗旨来构建的“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梯进型”实践课程体系:

(1)建立“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种类型、五大模块”, 即基本素质类、专业素质类和综合素质类。基本素质类由政治人文体育模块和基础知识及信息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英语、计算机基础、农业信息、农业政策、就业和创业指导等课程。基本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共性”能力问题,即学生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和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准确把握日常人际交往中的交谈技巧等基本能力。专业素质类课程设置是解决人才培养中“个性” 能力问题,体现了专业特色,是针对学生未来就业方向而设置的,它由专业素质基础模块、专业素质技能模块和专业素质拓展模块构成,主要课程有农业经济学、农业管理学、土地资源管理、乡村社会学、植物生产技术、畜牧概论、水产概论、设施农业概论等课程组成,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解决农业产业中基本的技术问题;其中,专业素质拓展模块课程开设主要是根据农村对管理人员的要求,实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而设置,主要课程统计学、农村财务管理、农村会计学基础、农村投资项目评估、农业推广学等课程。综合素质类课程是解决人才培养中“应用”能力问题,主要通过设置实践教学模块来实现,即校内专业实训类课程和校外课程实践环节。主要课程有“农村投资项目评估”、“ 农村会计学”仿真性模拟实训等,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与调查、建立“班村共建”农村、技能比赛等一系列社会活动。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要立足于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必须与农业产业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农民技术需求相适应,培养全能复合应用型人才,才能够满足农村人才市场对多元素的要求,才能够解决农村经济、管理、决策、营销、融资等遇见的实际问题。

(2)设置 “技能化”的课程体系,建立科学的理论教学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要与农村生产经营、实际管理相结合,在体现“农”的专业特色基础上,课程设置的顺序、时间应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将专业理论课程和相对应的专业实验课程、实践课程一一对应,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中技术性问题的能力和农村经济管理能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采用“3+1”教学模式:即三年课程教学和实训加一年社会综合实践,共设置45门课程,其中基本素质类课程15门、专业素质课程19门、课程实训课程5门、社会实践课程6门,具体课程设置如下: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算机基础、英语、数学、体育、农村政策、农村应用文写作、礼仪规范。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网络技术、英语、数学、体育、农村信息、微观经济学;专业技能课程:植物生产技术。课程实训:植物生产技术实践。

第二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时事政治、农村法律法规;专业素质课程:乡村社会学、农业管理学、农业推广学;专业技能课程:设施农业概论;课程实训:设施农业实践。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农村经济常识;专业素质基础课程:农村产品营销学、农村经济统计分析与应用、农村财政与金融;专业技能课程:农村会计学;课程实训:农村会计学全真模拟实训。

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计量经济学;专业素质课程:土地资源管理、农村财务管理;专业技能课程:新农村规划与科学发展、农村干部领导艺术、水产概论;课程实训:农村财务管理。第二学期基本素质类课程:就业与创业指导;专业素质课程:农村投资项目评估、税法、电子商务;专业技能课程:农村经济纠纷处理、畜牧概论;课程实训:电子商务。

第四学年组织学生进行社会综合实践,其方法可采取专题调研和分析、农村市场调查与预测,并撰写毕业论文。

科学的设置“技能化”专业课程体系,才能培养出服务“三农” 经济管理人才,既能做一名农村生产技术人员,又能当好一名“村官”,解决农村一些现实问题。

(3) 突出“分层实践、逐层提升”的“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关键问题的能力既是实践教学设置的目的,每学期对核心专业课和技能课应安排相应的实验、实训课程,形成“梯次型”实验课程体系。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核心内容由以下三大模块组成:①基本技能训练模块:包括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和科学研究基础训练三方面内容;②专业技能训练模块: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如投资项目分析模拟、现代企业经营决策仿真系统等内容;③综合能力训练模块: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

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可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进行“大学生寒暑假回乡公益活动”、“走进千村万户,回乡社会调查”、“中国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等系列调查活动。

三、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注重以下问题

1. 突出专业特色,解决好农村管理课程与经济类课程的平衡问题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必须注重农、经、管知识复合,以系统的观点科学处理好各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根据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在增加农科类课程的门数的同时,使农业技术与管理各门课程与经济类各门课程学时比例合理,突出其专业特色,这样,才能提高和拓展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经济管理素质、知识与能力。在教学内容上,应从各门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入手,进行系列课程优化与整合。

2. 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建设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

农业经济管理系篇6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F303-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1

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可谓是最早开设的一个专业项目,其专业在我做发展过程中为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在今后的几十年中,我国城市化建设会不断的发展,所以这也就影响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生存空间。所以此专业教学体系要根据社会的变化来制定,使培养人才能够满足社会现代的发展需求。

一、创新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体系

传统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体系中,都是根据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学年来进行分配及制定教学体系的,其中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课程专业内容实践及综合实践等。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高校也在不断的扩招,原本不足的教学资源更加拮据,使得部分实践教学无法体系无法正常开展。这也就导致学生在进行实习实践过程中没有制度,只是走一个过程,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所以学校就要根据社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和实践中引进一些具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及设备,比如ERP系统、营销管理系统等等,以提高学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并且学校还可联系社会的发展趋势,科学的增加一些具有实践性的课程,并且根据学校的经济现状创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对农村及企业进行实习,以提高校内校外实践教学的质量。在此基础上还可创建科学、合理、完善的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创新改革完善的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1]

二、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不仅仅是依靠学生或者教师来完成的,它是结合学生、教师、学校及相关企业这三者的综合系统,只有这三方都能够积极对待,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其一,学校可以和外界相关企业或者单位签订协议,将企业中的部分业务进行承包,使学校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企业所制定的要求来完成项目,重视项目的效率。企业能够在此过程中有效降低项目的经济成本;其二,学校可以要求教师的教学质量进一步的提高,对教师制定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并且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奖励或者补贴,从而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及制动性;其三,学校可以对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学生选择优秀的导师,使学生的每项实践环节都有教师的指导,以小团队的方式进行,这样不仅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教师的责任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学校还可建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创新科研基金,多多开设此专业的竞赛活动,创建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且开展有效的法学生创业大赛,以鼓励大学生能够在学习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业及搞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及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2]

三、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改革实践教学形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市场竞争也愈来愈激烈,高校在学生与社会这两者方面的双向选择有着艰难的选择,学生必须要通过实习实践才能够进入社会,而学生的实习实践也是通过社会来进行的。所以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社会在变化的过程中其也要进行适当的调整,创建一些全新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可以适应这个社会。

1.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进入大二的时候,可以在专业课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发展现状增加一些实训类的教学实践内容。在大三的时候可以结合农业企业管理课程、农业企业营销课程等一些相关课程的教学实习,创建并完善实训基地,根据社会的发展来对实践教学进行调整,创建科学、合理的教学实习体系。

2.完善实践教学形式。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集农、经、管三者合一的特点,此专业也非常复杂。为了能够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出应用型、综合型的发展人才,就要采用多种科学的实践教学形式。比如可以邀请城市农业企业中的相关领导及专业到学校进行专题演讲,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或者可以使专业学生到农村或者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使学生能够对此专业有进一步了解;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使学生对农业相关企业和单位进行调查和研究,帮助学生解决自身在实践学习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也使学生能够在大四的毕业论文中增加一些具体实践内容。[3]

3.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中,不仅要突出此专业的培养人才的目标,还要符合现代社会对此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且还要使本专业的特色不流失。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掌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发展趋势,使教学内容具有前瞻性。比如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建设、新时代中的农民经济组织等等。全方面的考虑问题,这样才能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能够跟进社会的发展进程,从而提高专业人才的竞争能力,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使专业人才更好的为地方及社会提供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的进程中,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只有适应社会的变迁,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才能够培养出适应于现社会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就要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学方式及实践体系进行创新和改革,此过程不仅能够使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未来社会中不被淘汰可持续发展,还能够提升此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全方位发展人才。

参考文献:

[1]宋克彬,杨兴龙.社会需求导向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1,22(8):99-101.

[2]崔宁波.农业高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8):215-216.

农业经济管理系篇7

本文选取福建省1978—2010年的货运量、客运量和农业生产总值作为研究对象,对物流运输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作了协整分析[1],并分别对货运量和客运量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关系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2],为福建省今后物流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实证依据和政策建议。

一、指标选取、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选取福建省1978—2010年的货运量、客运量和农业生产总值作为分析指标。物流运输的主要指标有货运量、客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周转量、运输线路长度等。运输周转量虽可以实现货运量和客运量的换算,但运输周转量中包含运输里程因素,体现在数据上则与现实情况产生一定差距。有些文献选取运输线路长度或路网密度作为衡量运输量的指标,但基础设施建设只是设计运输能力的体现,实际运输量和设计运输量存在差异。[3]故本文选取实际货运量和客运量作为物流运输衡量指标。而农业生产总值作为农业经济增长衡量指标,它的权威性和可比性已被广泛认可。本文所使用的样本取自1978—2010年福建省的年度数据,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2011》。[4]以农业生产总值(GDPNY)表示农业经济增长水平,以货运量(HY)和客运量(KY)表示物流运输水平。

(二)研究方法

对所选变量时间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及Granger因果检验,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协整分析方法用于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它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变量之间寻找均衡关系。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它们之间某种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则这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非平稳时间序列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称之为协整关系。在实际分析研究过程中,一般是首先对时间序列及其差分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确定变量的单整阶数,这是进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其次是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变量间存在协整关系是检验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前提;最后对具有协整关系的时间变量序列的因果关系进一步检验分析。

二、农业生产总值与货运量及客运量的实证研究

(一)平稳性检验

利用Eviews6.0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ADF检验法)[5],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为消除时间序列中存在的异方差现象,对各变量进行对数变换,变换后不改变原序列的协整关系。农业生产总值、货运量和客运量等变量的对数形式分别表示lnGDPNY、lnHY、lnKY。通过检验发现,lnGDPNY、lnHY、lnKY各变量都是不平稳的,而对各变量差分一次后,都为平稳变量。各变量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其中dlnGDPNY代表农业生产总值的一阶差分,dlnHY代表货运量的一阶差分,dlnKY代表客运量的一阶差分。

(二)变量协整性检验

由于lnGDPNY、lnHY、lnKY各变量都是一阶单整,故对它们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

(三)农业生产总值与货运量及客运量的回归分析

经检验,农业生产总值与货运量和客运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因此对它的估计不会出现“伪回归”现象。根据以上变量的选取,用最小二乘法对1978—2010年的农业生产总值与货运量和客运量三者进行回归,回归的结果如下:lnGDPNY=3.71lnHY+1.16lnKY(11.78)(3.26)R2=0.983调整R2=0.976DW=1.97F=729.3同时,对该方程产生的残差进行ADF平稳性检验,即EG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如表3。同时观察残差图,不存在序列相关性。货运量、客运量对农业生产总值的解释度约为98%。由该式可以得出农业生产总值与货运量、客运量紧密相关。货运量、客运量与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呈同向变动,当货运量增加1%,农业生产总值增加3.71%,而客运量增加1%,农业生产总值则增加1.16%。

(四)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于lnGDPNY与lnHY、lnKY存在协整关系,故对lnGDPNY与lnHY、lnKY分别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如表4。上表的Granger因果检验表明: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是货运量变化的原因,货运量的变化也是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农业生产总值的变化是客运量变化的原因,但是客运量的变化却不是农业生产总值变化的原因。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农业经济管理系篇8

【关键词】 惠农资金 监管 对策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逐年加大对“三农”的投入,有力促进了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但从强农惠农资金监督检查的情况来看,强农惠农资金使用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仍然存在,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中的违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因此,加强监督管理,政策执行的透明度,确保涉农资金足额、公平发放,建立完善落实强农惠农资金的长效机制,是今后工作中需要认真对待和研究的问题。

1.细究环节,找准惠农资金管理的症结所在

1.1强农惠农政策宣传不够,多数农民和少数干部存在认识盲区 目前,用于强农惠农的项目和资金较多,每个项目的资金较分散,很多农民的信息渠道主要是报纸、电视等媒体和邻里传播,难以了解政策的详细内容。农民对于惠农补贴的种类、标准等不是很了解。出现弄虚作假,套取国家惠农补贴资金的行为,个别地方出现虚报、冒领等违法乱纪行为。在惠农补贴发放过程中,因操作过程不够阳光,宣传不到位、公示方法不健全,导致群众知晓率不高、资金兑现不到位。因为部分农民文化程度较低,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力和认知力较差,更多的是依靠一直以来形成的对政府和干部的信任,多数处于被动等待阶段,抱着有就拿,没有也不争取的态度,让一部分不法人员从中渔利,使农民很难享受到政府的惠农政策资金。

1.2涉农资金投入渠道多,财政预算管理监管失位 许多涉农资金在实践中并没有纳入到财政预算管理的范围,这不利于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容易出现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同时也存在财务管理不规范、不严格的现象。对于专项资金贴补对象确定问题,涉农干部的权力一般都很大,他们对补贴对象的确定具有定夺权,同时对范围、金额也有一定的决定作用。对补贴对象是否符合中央和地方相关文件法规精神的核查,常常缺乏应有的程序和机制保障。这就容易导致强农惠农资金使用过程中未能专款专用、专账专管等现象出现,从而也为涉农资金职务犯罪提供了条件。

1.3职能部门监管缺位和机制缺乏,涉农资金管理盲区多 涉农资金的使用及其管理,从中央到基层的乡镇,甚至到村委会,委托链条过长。对“三农”事务进行管理的机构多,部门杂,管理职能上交叉多,于是有人铤而走险,利用监管盲区犯罪。一些工作人员通过瞒报、虚报、挪用、截留、私分或吃回扣等方式侵吞涉农资金。而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农民则因为维权意识和手段欠缺,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模式,使得对于涉农资金的监督非常困难,加之发案较少,手法隐蔽,一部分人就想方设法侵占涉农资金,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2.量体裁衣,构建惠农资金管理的基本框架

2.1加强政策宣传,让国家惠农政策深入民心 现在基层的很多单位和部门对财政解决专项资金项目申报非常积极。但得到财政的扶助支持后,就不再重视专项资金的管理,不能真正能把项目资金落实到实处。主要原因是政策观念不强,对国家的扶持政策认识不到位。因此,要增强相关部门落实政策的意识。首先是政府的有关职能部门和主管部门要切实强化政策宣传和组织领导,要把强农惠农政策宣传列入单位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宣传措施,并落实到个人;其次是要切实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以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扶贫政策、各种专项资金管理细则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提高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意识和法制观念;再次,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要制定计划,组织本部门的干部职工学习强农惠农政策等规章制度,研究资金管理办法,促进管理措施落实,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落实好每一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2.2实行动态管理,监控强农惠农资金流向 财政惠农资金一般包括项目资金和对农民群众的各类补贴补助资金。涉农资金种类繁多、资金分散,很多难以发挥效应,也不利于乡镇基层财政管理和监督,应根据相关指导意见加强资金归并整合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细化补助对象基础信息的采集和管理,如民政优抚、农村低保对象等;建立涉农资金监管平台,从资金到位、资金使用等方面全程监控,掌握每一笔涉农资金的使用情况。要确保对农民的各种补贴补助资金及时到位,还需建立涉农资金监管平台外部网络,把所有对农户的补助资金在相关媒介上进行公示,补助对象、补助金额都要明细,农民群众可以知晓相关情况。涉农资金监管平台的建立,可有效遏制资金流转过程中的“权力寻租”现象,提高财政惠农资金的到位率和安全使用率。

2.3建立问责机制,提升资金的管理和监督水平 一是要明确责任主体。涉及强农惠农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都是责任主体。包括强农惠农资金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金融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具体组织实施项目或执行补助政策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实施项目的业主单位或个人;二是要严格责任追究。对地方和单位的违规行为,要建立问题台账,问题不解决不从台账上“销号”,并采取通报批评、追回资金、取消申报资格等有力措施。对重复立项、违规挪用、虚报开支、巧立名目等方式套取、骗取国家支农资金的相关责任人,实行责任终身追究,并根据责任大小分别予以处分;三是建立“以补代奖”激励机制。对强农惠农资金管理使用好的地方与单位,可在下年度工作安排时,实行“项目优先考虑,资金从高安排”等奖励手段。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