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海外投资的优势8篇

时间:2023-05-26 08:53:13

海外投资的优势

海外投资的优势篇1

[关键词]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垄断优势;政府背景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铜资源的供需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自2000年后,进口铜矿原料及精炼铜占中国精铜消费量的比重基本上在65%以上,平均对外依存度为67%,如图1所示。

中国是个铜资源相当匮乏的国家,铜矿储量占全球铜矿储量的5%左右。中国也是个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保障程度对中国实现工业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铜是国民经济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资源,在中国124个重要行业中,91%的行业与铜有关。中国铜消费量从1999年的155万吨上升至2008年的480多万吨,2001年以后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铜消费大国。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经济总体上仍将保持较快速度的增长,铜资源的保障程度对经济发展和经济安全的影响日益显现。如何利用好国内外两种铜矿资源成为中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走出去战略,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铜企业到海外投资,但海外投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本文在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的基础上,研究我国铜企业海外投资的问题;结合投资理论及国外资源性企业投资经验,深入分析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不令人满意的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变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现状的对策。

二、相关理论回顾

外国直接投资者在母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经营企业,拥有管理控制权,获取持续利润的投资方式称为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有:特定优势论、核心资产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内部化理论及比较优势论等。

海默(steph herbert hymer)指出:跨国公司凭借其特定优势,也即垄断优势,有效地与当地企业竞争,抵消诸多,不利因素,进而获取利润。

核心资产理论认为,跨国公司只有独占核心资产,才能形成垄断优势,借助于垄断优势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跨国,公司才能在国外环境中战胜当地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

英国里丁大学的邓宁(john harry dunning)总结了以前的一些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后,创立了国际生产折衷理论(ecletric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提出了“三优势范式”,即通常所说的三项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它从事国际生产的方式,只有同时兼有这三大优势时,企业才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内部化理论强调,通过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建立跨越国界的内部化组织,借助于协调企业内部贸易来协调企业的国际分工,以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代替外部的市场机制,从而克服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的影响。

比较优势论是上世纪70年代中期由日本的小岛清教授提出的。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即边际产业依次进行。因此,他的这一理论也称“边际产业扩张论”。比较优势论否认垄断优势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作用,认为企业比较优势的变迁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有决定作用。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对外投资企业与东道国的技术差距越小越好;第二,中小企业在制造业投资比大企业更具有优势;第三,该理论强调无论是投资国还是东道国都不需要有垄断市场。

三、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的条件

1.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

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国际贸易不断扩大,国际声誉和地位日益提高,为中国投资海外铜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态势,国际地位提高。从1995年至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9.15%,领先于世界5.98%、发达国家6.63%以及发展中国家3.84%的速度,而且自2003年开始中国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5年,我国gdp超过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位于世界第四,2007年,中国gdp仍位于世界第四,但已是位于世界第三位的德国的99.5%,比2005年提高19个百分点。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金融危机及众多自然灾害的情况下,2008年中国gdp仍高达30.07万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

中国的外汇不断增加,从1993年的211.9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19460.3亿美元,为中国海外铜资源投资提供了外汇支持。见表1。

2.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外交与经贸关系

中国的海外铜资源投资需要良好的国际政治环境和外交与经贸关系。中国铜企业比较容易进入与中国有着良好地缘政治关系的国家,比较容易进入与中国有着良好外交与经贸关系的国家。近年来,我国积极营造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改善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五国签署的在边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的信任和相互裁军的两个协定,使得周边安全环境进一步改善;中国在发展同亚洲邻国关系的同时,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同非洲、拉丁美洲各国的团结合作关系,改善和发展了同西方国家的关系。

四、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的历史回顾

中国企业投资开发海外铜矿资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赞比亚政府将谦比希铜矿项目中标通知书授予中色建设集团。在接下来的十几年内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情况如表2所示。

五、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主体及投资方式分析

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的分类方法把国际直接投资方式分为两大类:绿地投资方式和跨国并购方式。

绿地投资,指直接在海外投资兴建基础设施,进行勘探、开发、运输、冶炼等业务。对于中国来说,这种投资方式,不仅可以获得海外铜矿资源,而且可以带动产品出口、劳务输出,但花费的时间一般比较长,风险也比较大。而对于铜资源国来说,由于可以解决资金、技术缺乏的问题,促进当地铜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因而持比较欢迎的态度。

跨国并购是指收购和合并两种不同的形式。它通过一定的支付手段,把另一国企业的整个资产或足以行使经营控制权的股份收买下来。这种方式能在较短时间里开始生产和经营,还可以便利地利用被收购企业之后的管理人员和市场销售渠道。采用并购的投资方式有利于节约有限的资金,达到与合作伙伴优势互补的目的;也有利于弥补跨国经营经验不足的缺陷,利用合资伙伴的经验和信誉,正常开展经营活动。

资源性企业进行海外扩张明显受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不同的投资方式,关系到资源性企业跨国投资的成败。

从中国铜企业投资海外铜资源的历史来看,投资海外铜资源企业主要是中国有色集团、中国铝业公司、中国冶金科工集团、中国五矿集团、中国中铁集团、中国金川集团、江西铜业集团等几家国有企业。虽说厦门紫金铜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具有民营性质,但其“幕后老板”是紫金矿业、铜陵有色和厦门建发,分别持有45%、35%和20%的股份,其中,紫金矿业与铜陵有色均是国有控股企业。可以说,中国投资海外铜资源的主体均为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

中国企业投资海外铜资源的投资方式以并购投资为主,绿地投资较少。而且,在众多并购案例中,多以购买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初级矿业公司的股份为主。

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意识到投资海外铜资源的重要性,但中国铜企业在这近20年中海外扩张总体缓慢,真正具有重大意义的就是中国有色集团投资开发赞比亚谦比希铜矿及中冶集团投资开发阿富汗艾纳克铜矿,可这两项开发协议签署时间相隔整整10年。

六、中国铜企业海外扩张速度缓慢的原因分析

国家出于稳定铜资源供给、平衡国际收支、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提高企业对价格波动的承受能力等原因而鼓励铜企业进行海外投资;铜企业也因开拓国际市场、获取海外资源、获取经济利益等原因积极响应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并为海外投资做了充足的准备,但为何中国铜企业海外扩张速度如此之慢呢,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全球铜资源分布集中。全球铜资源主要分布在智利、美国、秘鲁、墨西哥、加拿大等南、北美洲国家,这些国家的铜资源储量占全球铜资源储量的59%左右(见表3)。而且,矿床类型多以斑岩型为主,勘探开发相对比较容易,也比较早。这些地区的勘探程度已经非常高,且铜矿资源基本上掌握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及资源所在国的大型矿业公司的手中,中国铜企业难以进入该地区进行绿地投资,因此,多是购买部分上市初级矿业公司的股份。

2.中国海外投资的铜企业具有政府背景。资源性企业进行海外扩张时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巨大,尤其是具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现实中,西方大型跨国资源公司一般是私营企业,而中国对外进行投资的铜企业基本上都是国有控股的企业。国有企业被一些国家尤其是欧美及法制比较健全的拉美国家认定为受政府控制,许多正常商业行为被说成是执行政府意图,被认为是不公平竞争,而恰恰全球铜资源主要分布在这些国家和地区。2005年中海油竞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受阻;2002年中石油放弃竞拍收购俄罗斯斯拉夫石油公司以及2009年中国铝业注资沉陷债务泥潭的澳洲矿产公司力拓集团195亿美元引起澳大利亚政坛千层浪,均与中国公司的国有性质有关。有实力进行海外投资的中国国有企业的国有性质变成了他们海外投资经营的不利因素。

3.中国铜企业海外扩张晚。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化进程中,与世界上其他铜资源消费国相比,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起步晚,1998年才正式跨出国门,投资海外铜资源。正因为如此,在国际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中,中国铜企业跨国投资经验不足、海外投资人才缺乏等问题暴露无遗。

4.中国铜企业没有明显的垄断优势。在相关对外投资理论中,除小岛清教授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否认垄断优势因素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的作用外,其他理论基本上都认为企业具有垄断优势是进行海外投资的必备条件之一。资源性企业进行海外投资是以占有资源为导向的,不存在跨国投资的企业处于或即将陷于比较劣势的情况,也就是说,比较优势理论很难解释资源性企业对外投资的问题。

从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方面来看,跨国投资的铜企业,尤其是进行绿地投资的铜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垄断优势。垄断优势主要包括研究与开发、管理与技术水平、营销技能、跨国公司生产效率、规模经济和相对市场实力等。上述垄断优势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转让的优势和独占技术、商标等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二是无法转让的优势,即规模经济的优势。

与国外铜企业相比,中国铜企业最明显的优势首先是具有庞大的中国消费市场;其次是具有一定的勘探与开发技术优势,这主要是因为中国铜矿成矿条件复杂,矿床类型多,企业形成了处理复杂成矿地质条件的勘探与开发技术。虽然如此,但全球铜矿以斑岩型铜矿为主,该类型铜矿占全球铜资源储量近60%的比例。勘探与开发斑岩型铜矿相对比较简单,从而使得中国铜企业具有的勘探与开发成矿条件复杂的铜矿技术的优势不明显。巨大的消费市场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即可以是中国铜企业的优势,也可以是劣势。凭借庞大的消费市场,中国铜企业可以采取市场换资源的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并击败竞争对手。但反过来,中国正因为必须有足够的铜资源来满足巨大的消费,便容易受制于具有丰富铜资源的国家和企业。总的来看,中国铜企业具有的垄断优势不是非常明显。

七、中国铜企业海外投资的对策研究

为改变中国当前海外铜资源投资的现状,中国铜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淡化国有企业的政府背景。2005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亦被称为“非公有制经济36条”),为民间资本进入资源性行业提供了制度支持。中色集团、中铝、中冶集团、中国五矿、江铜、金川集团等国有大企业可以通过引进民营资本,组建民营资本占比比较大的合资企业来淡化企业的政府背景。具有民营资本参与的铜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相对比较适应市场化、私有化的西方国家制度安排,从而淡化政府背景。

2.实施人才战略,培养、储备跨国经营人才。中国铜企业必须按照国际标准培养复合型的跨国经营人才,迅速改变目前中国铜业职工队伍中普遍存在的人才短缺的问题。培养人才,除选派一些年富力强、熟悉业务、懂管理且有外语基础的人到高校接受系统的培训外,更要重视选派人员到成功的跨国公司学习与锻炼,参与跨国经营的具体业务,从实践中培养才干,积累经验。

3.加快资源性企业的重组步伐。虽然中铝、中冶、中色、江铜等资源性企业在国内称得上是大型企业,但与大型跨国公司相比,基本上不具备投资海外铜资源的规模经济优势。中国资源性企业只有加快重组步伐,尤其是加快具有资金、人才等优势的中央企业与具有技术等优势的地方企业的重组步伐,尽快组建具有规模经济、技术、人才、资金、生产成本等垄断优势的企业,才能真正与西方大型跨国公司竞争,从而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八、结论

本文对中国铜企业投资海外铜资源的现状、问题、原因及条件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改变投资海外铜资源现状的对策,在此基础上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铜企业海外扩张速度比较缓慢,上世纪90年代到现在近20年的时间内仅有两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海外投资。

2.中国铜企业的海外投资方式多以购买上市初级矿业公司的股份为主,而绿地投资较少。

3.中国具有实力投资海外铜资源的企业均为不容易受西方发达国家认可的国有控股企业,而容易被认可的民营企业又不具备同西方大企业竞争的人才、资金、技术、成本等优势。

4.与国外大型矿业公司相比,虽然中国铜企业因起步较晚而不具有明显的研发、管理、技术、规模经济等垄断优势,但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及巨大的外汇储备为中国铜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5.中国铜企业只有通过淡化政府背景、加强人才建设、加快重组步伐等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海外投资现状。

参考文献:

[1] steph herbert hymer. the interational operations ofnational firms: 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d] . mitpress, 1976.

[2] john harry dunning. the ecles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restatement and possible extensions [j ].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spring, 1988.

[3]任淮秀.投资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海外投资的优势篇2

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实施了“走出去”战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进行了对外直接投资,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如海尔、格力、华为、联想等。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量为688.1亿美元,同比增加21.7%,2010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位居全球第五。到2010年底,超过13,000个中国投资实体在178个国家或地区进行直接投资,共有1.6万家境外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3,172.1亿美元。本文选取在中国企业对外投资中具有代表性的投资——海尔的对外直接投资,分析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模式、战略以及如何创造竞争优势。

一、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本文由收集整理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对外直接投资是一国投资者在本国经济体之外的国家的企业经营中获得持久的利益的投资。据stephen hymer的垄断优势理论,作为外国直接投资的参与者,跨国公司应该具有其特有的、当地企业所缺乏的优势,如生产、产品、品牌、技术等优势。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新产品最初在美国推出,服务本地市场并出口国外,最后该产品的生产将迁往国外低成本的地方,并出口回美国。外国直接投资是产品生命周期的一个阶段,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后期,公司进行外国直接投资在他国生产该产品。dunning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则提出了企业从事海外直接投资活动所应该具备的三个要素,即所有权特定优势、区位特定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营销网络、管理能力等;区位优势是投资目的地国家的优势,包括当地特有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市场潜力以及法律和政治环境;内部化优势是指由于不完善的外部市场存在交易和协调成本,企业应通过内部组织进行生产来替代外部市场。上述理论从不同角度阐述了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跨国公司以及投资目的地所应具备的条件。

二、海尔海外投资案例介绍

世界白色家电第一品牌——海尔集团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了“三步走”的国际化发展战略。1999年海尔在美国的南卡州建立了生产厂,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均实现了设计、制造、营销“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经营。目前,海尔在中国、亚洲、美洲、欧洲、澳洲拥有五个研发中心,在美国、欧洲、中东等地设立了21个工业园,在全球还有61个贸易公司、143,330个销售网点。

三、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目的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主要与自然资源、市场、技术和管理技能、战略资本、金融资本和效率有关。

(一)寻求市场。通过外国直接投资建立海外子公司,以扩大国外市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和潜在的消费者购买力吸引了跨国公司的投资,格力选择巴西作为第一个投资目的地的原因之一就是巴西巨大的市场。空调的销售具有季节性,巴西与中国的季节相反,因此巴西市场还能与国内市场的销量相互互补。

(二)品牌溢价、提高竞争力。海尔在美国设厂和研发中心将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品牌转变为“美国制造”,出自美国本土生产的产品更加得到美国消费者的认可,提高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同时也提升了海尔品牌在国际的影响力,有利于巩固中国国内市场及其他海外市场的开拓。

(三)资源寻求。获得其他国家成本低、储量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矿产、金属、石油等是寻求资源类型投资的目的。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主要流入采矿、石油等自然资源部门。

(四)战略资本寻求。一些企业为了保护或加强企业现有的竞争优势、削弱竞争对手,于是进行战略资本型的对外直接投资。通常是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发达国家收购公司以取得其技术、品牌和市场,由此解决了后来者劣势与技术差距等问题。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就是一个例子。

(五)克服政策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出口商有时会受到进口国的政策限制。为了克服美国政府关于产品材料环保标准、能耗指标及进口配额等政策限制,海尔选择直接在美国建厂生产。

四、投资目的国和投资方式

大多数的中国企业,如格力、华为、中兴等都选择发展中国家为第一个海外直接投资的目的地。在进入发达国家市场之前先进入新兴国家的市场,这种做法能够帮助企业获得国际市场的经验。但海尔则实施了“先难后易”战略,即先对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该战略使海尔在欧美市场成为一个有力的市场竞争者,然后进一步在欠发达国家取得成功。

进入国外市场方式包括新建投资和兼并收购现有企业两种方式。海尔选择新建投资,在美国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生产基地来开展在当地的业务。另外一些中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是通过兼并和收购而实现的,例如联想收购ibm的pc部,通过使用ibm的专有技术和知名品牌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市场。

五、竞争优势

(一)细分市场与客户需求。海尔自从1999年进入美国市场后,在美国相继建立了美国总公司、设计研发中心和工厂。美国的白色家电行业里有许多著名的制造商,如通用电气,惠而浦和美泰克。因此,海尔将目标瞄准在当时利润率较低、大型生产商无兴趣涉足的小冰箱市场。美国大学生对小型冰箱的需求较大,由于宿舍寝室较小,大型冰箱不适合,因此海尔将大学生作为目标市场,根据这一市场需求情况,设计了体积小、带活动折叠面台的小冰箱,将冰箱与电脑桌合二为一,在小冰箱市场取得了竞争优势。作为海尔小冰箱的主要客户群体,这些大学生在毕业后也就成为海尔品牌忠诚度较高的客户。

海尔在低端家电行业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开始计划进军高端家电市场。美国高端家电市场的竞争很激烈,大型公司凭借强大的品牌主导了对开门冰箱市场。2006年,通用电器占有美国27%的市场份额;合并的惠而浦和美泰克公司占有30%~50%的市场份额。据估计,通用电器、惠而浦-美泰克、伊莱克斯占美国的冰箱市场的98%。另外,美国的大型家电市场是一个品牌敏感市场,由于冰箱是耐用的产品,消费者认为知名品牌能保证质量。然而,海尔只因小冰箱和空调而被人所知,缺乏高端市场的品牌知名度。

美国的对开门冰箱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海尔发现当时传统的对开门冰箱销量下降,市场趋向于新设计的对开门冰箱。海尔推出了全新设计的卡萨帝法式对开门冰箱。传统的对开门冰箱是简单地由一个竖式隔断将冰箱左右隔成冷藏室与冷冻室,因此冷藏空间虽然很大但是十分狭长,大比萨必须对切后才能放得下。法式对开门冰箱上面是对开门设计的冷藏室,下面是两个大抽屉式的冷冻室。法式对开门冰箱的冷藏间十分大,直径70厘米的比萨不需分割便能放得下。在冷冻室的设计上,考虑到冷冻室日常使用频率偏低,法式对开门冰箱将冷冻室设计在冰箱下部,相较于简单地将冰箱隔为左右两半作为冷藏间与冷冻间的传统对开门冰箱来说,法式对开门冷冻室的设计减少了消费者使用时弯腰的频率;另一个优点就是冷冻室抽屉式的储藏空间便于冷冻肉类,如美国人喜爱的大火鸡能够整只完整地放入冷冻室。原来传统对开门冰箱冷冻室窄长的空间设计使得美国消费者不得不将大火鸡放到地下室的冷柜。海尔通过调研发现了对开门冰箱市场的新需求,于是结合欧美国家客户的生活习惯设计出了受市场欢迎的法式对开门冰箱,取得了竞争优势。

(二)战略定位。波特的一般性战略是关于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时会进行的自我定位,通过定位,企业会采用一般性战略中的收益领导、成本领导和专一化战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生产的过程中,根据自身产品、消费者和市场的情况选择了不同类型的一般性战略。

海尔的小冰箱与法式对开门冰箱采用了不同的一般性战略。某一类型产品的市场中,由于客户经济状况、市场供给条件、生产企业等情况不同,会出现子市场。海尔的小冰箱就是采取了针对小冰箱这个子市场实行了专一化战略。由于实行广泛覆盖战略的大型国际家电生产商不能充分提供符合大学生该特定客户群体所需要的具有特别价值的产品(体积小、兼电脑桌功能),于是在该客户群体中造成了服务不充分。海尔正是发现通用电气、惠而浦等知名白色家电生产商忽略了大学生顾客群体对冰箱的体积及辅助功能的特殊需求,于是通过生产一种冰箱和电脑桌二合一的小冰箱获得了成功,获得先行者优势,并进入了美国白色家电市场。

另外,与小冰箱的专一化战略所不同的是,海尔的卡萨帝法式对开门冰箱则采取了收益优势战略,在欧美市场实施差异化战略,为消费者提供比竞争对手更多的创造价值。海尔的法式对开门冰箱对传统对开门冰箱的空间设计和使用方式进行了革命性的创新。为了克服传统对开门冰箱冷藏室与冷冻室左右竖式分列的空间设计不合理的局限,海尔提供了超大储存容积的对开门冰箱,满足了客户的需求。海尔的法式对开门冰箱技术先进、设计新颖、容积大;即使价格高,依然受消费者欢迎。它为客户提供了比竞争企业有更高消费者剩余的差异化产品,在高端冰箱市场中市场份额不断上升。

除了海尔,还有一些中国企业也采取了收益优势战略。例如,格力将自己定位为收益领导者,为客户提供低能耗、低噪音空调。在巴西,尽管产品的价格相对较高,格力仍以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欢迎,尤其是高端客户;在东南亚的一些招标项目中,即使格力的价格较高,仍然赢过了日本产品。与此相反的是,一些中国企业,如格兰仕,则是采取成本优势战略从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技术与人力资源。在创造竞争优势上,除了创新和品牌声誉,企业要比竞争对手更快地、更有效地开发和引进新的产品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技术研发和专业人才是企业有价值的资源、是企业创造和维持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

为了设计生产出符合美国消费者需求的本地化产品,海尔在美国设立了设计与研究中心,该中心有来自全球的,包括研发、营销和物流领域的专家和研究人员,后来受到欧美客户认同的法式对开门冰箱就是由150余名欧美设计师共同设计研发的成果。海尔的美国研发中心可以帮助海尔了解市场和客户服务,更及时准确地开发满足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在开发过程中,海尔首先调查分析客户的需求,然后进行产品的开发。这种以客户为导向,从客户开始创造价值的价值链是韦伯提出的“逆价值链”,这不同于价值创造从生产开始的波特价值链模型。海尔正是以这种以客户需求为向导的方式设计生产出了小冰箱和法式对开门冰箱。

海外投资的优势篇3

关键词:垄断优势;规模经济;对外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产生背景

垄断优势理论(Monopolistic Advantage Theory)又称所有权优势理论或公司特有优势理论或市场不完全理论,是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独立理论,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海默(Stephan Hymer)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中首先提出的。在20世纪60年代,各国产品和生产要素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垄断,同时投资资本流向呈现多样性,资本不仅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渗透而且资本短缺国家也开始向发达国家输出资本,资本流动的根本动因不再是各国利率的差异。海默认为传统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说明的是证券资本的国际流动,它不能解释二战后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和管理才能的转移,从而提出了垄断优势理论。

二、理论内容

这一理论主要是回答一家外国企业的分支机构为什么能够与当地企业进行有效的竞争,并能长期生存和发展下去。海默认为, 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性和企业的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或根本原因。以不完全竞争为前提的市场不完全性为对外直接投资打开了大门。如果产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市场运行是完全有效的,则对外直接投资就不可能发生,对外直接投资是市场不完全的副产品。由此可见,该理论的两个核心点就是市场不完全和垄断优势。

市场不完全主要表现在政府政策干预经济造成的不完全,产品的差异性、要素市场的独占性等方面;而垄断优势主要包括知识资产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其中知识资产优势包括产品开发和更新能力、先进的生产工艺流程、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技术相适应、雄厚的资金实力、信息优势、国际声望、有独立的销售网络、有自己独立的销售系统等。规模经济优势是指跨国公司在某个工厂的规模经济效益挖掘已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经营数量来减少单位经营成本,获取多厂经营规模节约收益。而当国内市场的容量不足于容纳最大限度获取多厂经营收益的工厂数量时,企业通过向外扩展来开拓新的市场范围,其产品单位成本比本地企业的要低。

三、企业垄断优势的作用机制

(一)知识资产优势的作用机制

垄断优势理论解释了企业为什么可以去国外投资并能够在和东道国企业竞争中获取利益。然而理论中并未解释为什么企业拥有了以上的技术、管理与组织技能、销售技能等一切无形技能在内,成为产品和工艺过程中知识资产优势,就会有垄断优势,这是笔者致力于探讨的问题,通过思考,得出以下几点解释。

第一,该企业以前开发获得这些知识资产时,已支付大量费用。该企业控制这些知识资产,利用它制造高质量产品,并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开发使得这些知识资产所发生的(边际)成本趋于零,或者与投资报酬相比,知识资产成本趋于无限小。第二,知识资产的使用富有弹性,在一个国家应用后,并不排除在其他国家应用。进行直接投资的企业在国外应用这些知识资产所发生的边际成本很低,一旦某项专有技术被开发出来,海外子公司便可以从母公司那里获得这种技术而不支付额外费用。东道国企业要想得到同样的知识资产技能,就需要付出全部费用,东道国企业无法和外国直接投资企业(子公司)相竞争。第三,直接投资企业拥有上述较高水平的知识资产,就能产生差别产品。所谓差别产品,就是和其他同类产品相比较,在质量、包装和牌号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别的产品。这样,直接投资企业对其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量就有一定程度的垄断权力,获得一定数量的垄断利润。跨国公司拥有技术优势,可以说明水平型直接投资现象,即跨国公司在许多国家设厂生产同样产品,以取得产品的多样化垄断。

(二)规模经济优势的作用机制

规模经济优势这是指跨国公司在某个工厂的规模经济效益挖掘已尽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经营数量来减少单位经营成本,获取多厂经营规模节约收益。而当国内市场的容量不足于容纳最大限度获取多厂经营收益的工厂数量时,企业通过向外扩展来开拓新的市场范围,其产品单位成本比本地企业的要低。例如,一个跨国公司指定它的在邻国的子公司生产某一种产品。如果在这个邻国中,销售这种产品的市场容量不够大,不足以使企业达到最适度的规模,也就是大不到最低平均成本的那种产品时,本地企业只能以小于适度的规模进行生产,产品成本必然较高。但是只要那个跨国公司允许子公司的产品除了供应这个邻国的市场外,还可以通过其他子公司在其他国家的市场上销售,那么,这个子公司就有条件以适度规模进行生产,其产品成本比本地的肯定要低,因此,具有竞争性优势。例如汽车的生产。跨国公司可以利用国际专业化生产避免本国和东道国市场对规模经济的限制,利用各国生产要素的差别,通过横向一体化取得内部规模的优势,利用纵向一体化取得外部规模经济的优势,并使之转化为公司内部的利润。

四、对我国境外投资企业的启示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12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分别占全球当年流量、存量的4.4%和2%,2011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名列按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6位,存量位居第13位。据国家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9月,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26个国家和地区的24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525.2亿美元,同比增长28.9%。虽然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数量很多,但是大多企业的规模偏小,投资水平较低,规模效应尚未发生作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有待提升。从投资产业的实际情况看,在海外投资中贸易型企业占比最大,但真正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企业却屈指可数,尚未构建或完善信息沟通网络,在国外市场的开辟中存在一定滞后性。在非贸易型企业中,很少有具备显著垄断优势的工业企业参与对外投资,大多数投资集中在工程承包、交通运输、加工装配等领域。因此可以说,中国大多数企业缺乏自己的特有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需求不一致,如果境外企业仅靠某一项或某几项特有优势,那么它最多只能获得某一时的优势,企业的发展就不能持久,最终结果可能是失败。所以,我们从厂商垄断优势理论的启示中研究如何创造我国企业的特有优势应当成为我国企业对外投资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虽然正逐步走向国际市场,但是最终也是“为他人做嫁衣”。

参考文献:

[1]杨大楷.国际投资学(第四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海外投资的优势篇4

关键词:海外并购 金融支持 金融所有权优势

在后金融危机中国企海外并购活动频繁时期,以往产业资本参与支持的海外并购已力不从心,迫切需要金融资本的加入来解决“资金瓶颈”问题,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的完美结合能更好的促进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顺利完成。在当前跨国并购已逐步替代绿地投资成为中国海外投资最主要形式的背景下,对于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的专门研究已迫在眉睫。本文在理论上以微观企业分析和宏观金融支持相结合为视角分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金融支持问题,为海外并购研究提供理论分析框架。

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理论研究回顾

国外学者有关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的研究较少,主要有Gary C.Hufbauer, Rita M. Rodriguez(2001)《21世纪的美国进出口银行―一条新途径?》收录了美国进出口银行成立65周年的相关研究文章,主要介绍美国进出口银行的经营环境、对美国企业出口的支持作用及所面临的问题等。

国内学者对于海外投资与金融服务支持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

一方面是中国“走出去”战略框架下,将政策性金融服务支持与商业性金融支持相结合宏观总体把握金融服务对于海外投资的支持。严明(2005)在《海外投资金融支持―以中国企业为对象》第一次全面的阐述海外投资与金融服务支持问题,是国内第一部研究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的专著。其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研究对象比较广泛,其所研究的海外投资支持问题主要指“走出去”战略框架下的对外直接投资,包含了对出口、对外工程承包、绿地投资、海外并购等“走出去”内容的总体支持探讨;第一次建立了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此专著理论上沿着钱纳里“双缺口”理论分析思路,在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框架下,建立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需求分析模型,其突出的理论贡献弥补了以往此研究领域的理论空白;对有关概念和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外投资及金融支持风险分析和手段分析,其涵盖内容全面深入;对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客观全面,同时介绍了国外发展情况并予以中国借鉴,提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的发展与战略选择等。

另一方面是单纯从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角度讨论其对于海外投资的支持。佟志广(1996)以中国进出口银行的业务实践探讨了政策性进出口金融支持功能。白钦先、徐爱田、欧建雄(2003)详细介绍了世界各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管理体制并予以比较。虞瑾(2006)从理论论证和最小二乘法实证论证外汇管制放松、国内金融深化、政策性金融支持等三大政策量化指标推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性和影响力,并提出完善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的对策建议。黄人杰(2007)认为政策性资金的运用应当以间接模式为主,通过以少量的政策性资金带动巨量社会资金的杠杆效应,改变商业性机构和社会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分布,提出要进一步研究开发型金融和以市场化方式实现政策性目标的运营机制等问题。

以上文献主要从理论的角度定性分析“走出去”战略框架下的海外投资的金融支持问题,其涵盖的范围较为广泛,不仅包括商品和劳务的对外输出,即对外贸易和对外承包工程等对外经济交往形式,还包括资本的对外输出,即绿地投资、跨国并购等跨国合作经营开发等对外经济交往形式,对于以跨国并购方式的对外直接投资的金融支持的专门研究还尚属空白。同时还发现,以往文献中定性研究居多,主要讨论政策性金融支持的功能作用,及其与其他形式的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研究视角主要在国家战略层面和宏观政策层面。然而对于中国企业自身而言,海外并购过程中何种形式的金融支持是其迫切需要的,如何针对企业金融支持诉求因地制宜地实施金融支持促成企业海外并购,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海外投资金融支持理论研究的应用分析

本文试图将微观企业金融实力融入宏观金融支持分析中,一方面在理论上将严明(2006)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需求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研究中,论证政府与金融部门对企业海外并购支持需求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将企业自身金融优势置于OIL框架下作为企业所有权优势的一部分,将政策性金融和商业性金融对企业的支持通过企业财务金融实力表现出来,表明宏观金融支持有利于增强微观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以此研究海外并购金融支持问题,起到抛砖引玉作用。

(一)海外并购金融支持“双缺口”需求理论

本文借鉴严明(2006)海外投资金融支持需求理论,沿用“双缺口”理论的分析思路,对海外并购的金融支持需求进行理论分析,总结不同类型的支持需求。设在某一时点上,一国的资本数量为Ct。封闭条件下,一国资本供给来源于企业自我资本积累E、金融储蓄S和政府税收T之和。资本需求主要由企业自我资本积累的使用E、社会资本I和政府支出G组成。因此有:

Ct= E +S +T =E +I +GS +T =I +G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将外国资本(仅讨论跨国并购的对外直接投资形式)流动考虑在内,用Ci表示外国资本流入,Cx表示跨国并购对外资本流出,有:

Ct= E+S+T+Ci=E +I +G+CxS+T+Ci =I +G+Cx(Cx-Ci)=(S-I)+(T-G)(1)

通过变形推导得出上式(1),等式左边代表一国跨国并购资本流动情况,等式右边(S-I)表示该国金融部门对企业资金支持(商业性金融支持),(T-G)表示该国政府部门财政支持(政府财政补贴资助及政策性金融支持)。等式(1)说明一国的国际资本(跨国并购)流动与该国国内的资金供应状况和国家财政情况有关,当一国出现资本跨国流动、本国的资本存量发生变动时,本国金融部门与财政部门也相应调整,最终达到国家经济均衡。

当一国跨国并购形式的资本输出大于资本流入(Cx-Ci)>0,金融部门的融资支持与政府部门的财政支持之和必大于零,说明如果出现因企业跨国并购引起的资本输出除了有企业的内源性融资支持,必然会引起金融部门的外源性融资和政府部门的财政资助。

将外国资本流入移至等式右边,等式(1)变形:Cx=(S-I)+(T-G)+Ci(等式2)由于外国流入的资本Ci大多进入国民经济各个实体经济生产流通领域成为生产性资本或准生产性资本来实现资本价值的增值,其以现金形式流入金融系统的量很少,转化为本国对外投资的资本(成为融资来源)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外国资本流入很难有效支持本国跨国并购,Ci趋向0,由此等式(2)可简化为:

Cx=(S-I)+(T-G)(等式3)

如等式(3),当本国进行海外并购的资本输出时,Cx>0,为保持等式平衡,相应的本国的金融支持和政府政策财政支持也增加,且跨国并购规模越大,商业性金融支持和财政金融支持需求也越大。跨国并购资本流动Cx规模受到金融部门融资支持(S-I)和政府部门财政支持(T-G)限制。当金融部门认为当时海外投资风险太大,不愿意承担融资支持而导致商业性金融支持不足时,出现“金融支持缺口”。此时为保持经济平衡,需要财政部门提供财政政策性支持来填补此缺口。相反,如果政府因财政支持力度较弱出现“财政支持缺口”时,需借助民间金融储蓄的力量,调动社会中潜在的商业性金融资源支持跨国并购。若此支持来源因高风险而意愿不强,政府可提供相应的风险保障措施免除商业性金融支持的风险问题。

以上理论分析表明,企业海外并购有强烈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诉求,其规模受限于金融部门的商业性金融支持和政府部门的财政金融政策性支持。

(二)OIL框架下外部金融支持与企业自身实力结合的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分析

海默(1960)在垄断优势论中提到跨国公司一方面自身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另一方面借助其在国际上良好的资信顺利获得国内、外金融市场的融资,而邓宁在OIL框架下概括为企业的融资信用优势和融资成本优势(1983)、金融资产优势(1993)。Jens Forssb・ck, Lars Oxelheim(2008)则将金融要素纳入企业所有权优势中论证其对促成跨国并购的重要性,其将企业金融特有变量总结为企业股票价格销售率、海外上市、负债成本、阿特曼财务危机预警机制、政府补助、税收减让、自由现金流等。Oxelheim(2001)提出支撑所有权优势三大金融策略:获得并保持全球性成本和资本可获得性;获取财政补贴或税收减让以增加自由现金流;实施价值创造为基础的风险管理项目。

由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根据中国企业情况加入融资担保与投资保险服务的政策性支持因素,形成基于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的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理论分析框架。本文认为资金实力是海外并购企业的金融优势的中心,企业需考虑如何最大化利用资本进行海外并购的同时使成本最小化,其中包括资信实力、融资来源和成本、相关政策支持三大要素。企业拥有良好经营业绩形成的资信实力并能获得低成本的外源融资和政府财税政策支持的优势就是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具体而言,资信实力体现在企业控制内部现金流能力(自由现金流)和反映财务风险控制能力的公司信用评级(阿特曼财务危机预警模型Z值)两方面;低成本外源融资表现在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资本性融资(市收率、海外上市)和债务性融资能力(负债成本);政府财税政策支持是使企业获得来自政府的财税支持(税收减让、政府补助)、融资便利及融资担保与投资保险的能力(融资担保与保险);通过内部经营和外部支持结合增强企业的金融实力形成所谓的企业金融所有权优势。

本文认为,对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不应盲目进行金融支持,应以企业自身实力为基础,提供针对性多形式多渠道支持,不仅可保证国家资产安全,而且可以避免由于政府政策支持力度加大使一些本身实力较弱、资信较差的企业逆向选择而所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因此支持思路如图1,对企业自身实力测评基础上,商业性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商业性融资和海外上市融资服务以填补金融支持缺口,政府针对性政策为实力和资信不同的企业提供相应的税收补贴支持和政策性融资支持填补财政支持缺口。

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本文将国内有关海外金融支持理论与国外学者OIL框架下对企业金融因素的研究成果研究相结合海外并购金融支持问题,认为应在企业内部资信实力基础上提供商业性金融支持和政府财税金融支持来增强企业的金融所有权优势,从而促成海外并购。限于文章篇幅,本文在理论视角上为海外并购金融支持研究提供分析框架,为后续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严明.海外投资金融服务支持―以中国企业为对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黄人杰.政策性金融对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的金融支持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07,4

3.陈群.金融支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相关探讨.福建金融,2006,6

4.白钦先,曲昭光.各国政策性金融机构比较.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

海外投资的优势篇5

关键词:上海 东盟 投资 竞争优势 培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上海不仅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也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自从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中国和东盟双边提出要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上海明确地把东盟作为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近年来上海对东盟的投资已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结合上海企业近年对东盟投资的成功经验,探讨上海如何进一步培育对东盟投资的竞争优势。

上海对东盟投资的特点

上海政府重视加强与东盟的经贸、投资合作,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平台力促上海企业到东盟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从2003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始,上海政府就组织上海企业参展博览会,特别是在2006年的第四届博览会上,上海作为博览会“魅力之城”活动中唯一代表中国的城市,借助博览会的平台成功地向东盟展示了上海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并促成了不少投资东盟的项目。

上海对东盟的投资涉及纺织服装、商业零售、食品加工、汽车配件、房地产、国际贸易、农业、矿业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尤其重视对东盟交通通讯、电力能源和海上运输业等基础设施开展大项目投资活动。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上海与越南的合作较多,例如上海市与越南胡志明市的地铁建设投资项目早在2006年就进行了谈判;上海企业还获得越南广宁电厂总额近9亿美元的一期、二期项目。

上海在对东盟的投资中,重视与广西、云南等毗邻东盟国家的省区进行密切合作,意欲借助这些省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更便捷地进入东盟市场。如上海与广西东兴市打造进一步拓展东盟贸易市场的物流平台,推出国际物流园、边贸市场、东兴博览会会展中心、数码港基地、自由贸易区等13个核心建设项目。

在政府推动下较早进入东盟国家投资的国有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01年就在泰国投资建设了中国工业城,其已经建成的棉纺厂、家用纺织品厂和柠檬酸厂,不仅在泰国市场上取得较好的盈利效果,而且其产品还进入欧美市场。

民营企业对东盟投资的意愿日益强烈,民营企业主要对东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进行实体投资,开展跨国生产,以获得产品的竞争优势。典型的如上海东方希望集团及上海华辰之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开发区投资建立饲料厂,将当地廉价的土地资源、原材料和劳动力,与企业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海对东盟投资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在投资项目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提升,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地得到东道国的肯定。上海对东盟的投资方式包括合作开发和加工资源、工程承包、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以及设立工业园区等,并且针对投资的不同产业,有选择地采用适宜的投资方式,以灵活性来保障投资项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上海企业对外工程承包中已不再局限于分包商的角色,总承包项目越来越多,振华重工、上海电气、上海外经、上海城建、上海输变电工程公司、上海建工集团等分别获得多项境外大型工程的总承包资格。

上海对东盟投资存在的问题

上海企业对东盟服务业的投资项目偏少,与东盟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投资合作程度低。上海在东盟投资涉及服务业的项目仍然局限于传统服务业中的商业零售和贸易类项目,在能创造高附加值并大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金融、咨询、软件开发、信息通讯等新兴服务业项目上,鲜有涉足。这种投资现状说明了上海对东盟的投资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充分意识到应该加强对新兴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在投资与合作中增强上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中小企业对中国东盟双边经济合作尤其是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了解不够,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措施。中国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方面早有优惠举措,例如2005年国家就设立了支持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赴东盟投资50亿美元优惠贷款的基金支持项目,然而上海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此了解甚少。

除了一些双边政府支持的大项目,上海对东盟的投资项目大多金额和规模偏小,投资项目之间缺乏联系,使得投资企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此外,投资项目在带动国内相关产品出口、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方面的作用薄弱。

上海对东盟投资竞争优势的培育

(一)加强政府引导且明确重点投资产业

东盟是上海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但目前还未能形成规模,问题主要在于上海企业投资的领域分布广泛,但重点产业不突出。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前往东盟投资的方向,主要是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延长产业链的投资。上海的很多工程建设企业(集团)拥有配套完整、技术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和相应技术,在国内和国外的工程承包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一些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已经有了到东盟开展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合作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口碑。

因此,上海企业应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上的投资合作,这不仅能够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企业能在东道国更复杂的投资环境中得到锻炼,有效培育企业的项目管理人才和跨国经营人才,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延长产业链的投资方面,上海可重点加强纺织服装、机电仪表、家用电器等成熟制造业对东盟的投资。通过这些产业可以带动国内上游产品向东盟国家的出口。此外,这些产品在东盟国家生产出来后,不仅可以开拓东盟市场,还可以开拓更广大的国际市场。

(二)政府为对外投资企业构建投资促进体系和服务机制

上海企业到东盟投资,除了企业要到东道国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信息之外,政府应该为企业获取投资东道国的产业政策、投资鼓励政策、投资热点项目方面的相关信息提供权威的信息和交流的平台,以降低上海企业到东盟投资由于信息缺失而带来的风险。在企业项目的审批机制上,要革除多头审批的繁琐程序,尽快做到“一站式”审批,减轻企业的负担,使好的项目能够及时进入东道国投资。政府要重视对投资项目的监管,特别是要灵活运用监管手段甄别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业绩好坏:对于绩效好的企业,可给予其更多的优惠待遇,如直接提供外汇贷款、降低信贷利率等,通过这些鼓励性的手段使经营绩效好的企业有更多的盈余资金,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动力和保障。政府还可以根据上海地方财政状况,提高对东盟投资企业在财政和金融方面的鼓励程度,尤其对符合国家鼓励投资方向和有潜力的好项目要全力以赴支持,做到支持一个,成功一个。政府还应充分利用多双边经贸联系机制和磋商机制,宣传、推介上海企业,推动落实合作项目。此外,作为发展中地区,东盟国家的投资风险较大,上海政府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和上海地区投资保险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投资尽快建立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体系。

(三)企业应明确自身定位以适应东盟国家细化的市场需求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路径和产业选择方面有着很好的逻辑,这些投资理论也突出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要获得成功,在选择合适的东道国和合适的产业、恰当的投资项目上是很重要的。与进入东盟国家投资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上海对东盟投资的企业在跨国经营和投资战略上经验不足。但是,上海企业在纺织服装、家电制造、机电仪表等制造业上的技术优势恰恰更适应东盟国家的小规模市场这一特定环境。东盟国家对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细化程度高,而且需求富于动态变化,这就更需要上海企业密切关注东盟国家市场不同的产品需求,明确自身的定位,着力发挥上海企业在加工制造业上的技术优势,在具有区位优势的东盟国家设厂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开拓东盟的市场。

(四)企业投资应具有前瞻性以找准商机

东盟十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盟第二梯队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对它们的制造业投资有比较竞争优势;上海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东盟第三梯队的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对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农业、能源、资源、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商机广泛;对于经济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新加坡,上海可着重开展技术寻求型的投资,努力在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上与新加坡达成一些有影响力的投资合作项目;对于富裕的文莱,上海服务型企业可以开发劳务输出型投资项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越南作为东盟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在纺织服装、电力能源开发、港口设施建设乃至医药、医疗器械业上的投资机会都很多。上海企业在这些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并且中国对越南投资的项目已较多,中国企业在对越南投资的过程中已初步构筑起一个商业网络。因此,上海企业应尤其着重考察越南的投资机会,加大与越南在纺织服装、电力能源开发、港口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合作力度。

(五)加强与国内其他省区的合作投资以促进工业园投资形式发展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企业的竞争力也是国内企业竞争力较强的,但是在开展与东盟的投资合作项目方面,与更早就进入东盟进行投资的云南、广西、四川的企业相比,上海企业对东盟国家投资环境的适应性不强。此外,剖析近年来上海对东盟投资的企业结构,不难发现民营企业渐成投资的主力军,而其中有一半项目是外省市(主要是长三角省市)民营企业通过上海开展的对外投资项目。综合这两种情况分析,要培育上海对东盟投资的竞争优势,就要加强其与国内其他省区的投资合作。

从培养竞争优势的长远目标来看,上海应高度重视在东盟国家建设工业园的投资形式。工业园投资项目的资金耗费巨大,风险也更大,但投资项目一旦成功,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回报,也使企业在东道国的融资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大大提高,为企业在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工业园项目的成功可以延长投资的产业链,为更多缺乏独立投资能力又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提供一个进入东盟市场的基地,构筑上海企业在东盟投资的整体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海外投资的优势篇6

关键词:上海 东盟 投资 竞争优势 培育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国实施“走出去”战略以来,在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中,上海不仅是中国吸引外资的主要地区,也是对外投资的主要地区。自从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签署,中国和东盟双边提出要在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来,上海明确地把东盟作为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近年来上海对东盟的投资已进入了一个加速发展的新时期。本文结合上海企业近年对东盟投资的成功经验,探讨上海如何进一步培育对东盟投资的竞争优势。

上海对东盟投资的特点

上海政府重视加强与东盟的经贸、投资合作,通过各种渠道,借助各种平台力促上海企业到东盟寻找合适的投资项目。从2003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始,上海政府就组织上海企业参展博览会,特别是在2006年的第四届博览会上,上海作为博览会“魅力之城”活动中唯一代表中国的城市,借助博览会的平台成功地向东盟展示了上海企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并促成了不少投资东盟的项目。

上海对东盟的投资涉及纺织服装、商业零售、食品加工、汽车配件、房地产、国际贸易、农业、矿业等众多领域,近年来尤其重视对东盟交通通讯、电力能源和海上运输业等基础设施开展大项目投资活动。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上海与越南的合作较多,例如上海市与越南胡志明市的地铁建设投资项目早在2006年就进行了谈判;上海企业还获得越南广宁电厂总额近9亿美元的一期、二期项目。

上海在对东盟的投资中,重视与广西、云南等毗邻东盟国家的省区进行密切合作,意欲借助这些省区的地理位置优势更便捷地进入东盟市场。如上海与广西东兴市打造进一步拓展东盟贸易市场的物流平台,推出国际物流园、边贸市场、东兴博览会会展中心、数码港基地、自由贸易区等13个核心建设项目。

在政府推动下较早进入东盟国家投资的国有企业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例如,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早在2001年就在泰国投资建设了中国工业城,其已经建成的棉纺厂、家用纺织品厂和柠檬酸厂,不仅在泰国市场上取得较好的盈利效果,而且其产品还进入欧美市场。

民营企业对东盟投资的意愿日益强烈,民营企业主要对东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进行实体投资,开展跨国生产,以获得产品的竞争优势。典型的如上海东方希望集团及上海华辰之星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在越南胡志明市的开发区投资建立饲料厂,将当地廉价的土地资源、原材料和劳动力,与企业的设备、技术和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上海对东盟投资的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在投资项目中的主导权和话语权提升,投资项目越来越多地得到东道国的肯定。上海对东盟的投资方式包括合作开发和加工资源、工程承包、绿地投资、跨国并购以及设立工业园区等,并且针对投资的不同产业,有选择地采用适宜的投资方式,以灵活性来保障投资项目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上海企业对外工程承包中已不再局限于分包商的角色,总承包项目越来越多,振华重工、上海电气、上海外经、上海城建、上海输变电工程公司、上海建工集团等分别获得多项境外大型工程的总承包资格。

上海对东盟投资存在的问题

上海企业对东盟服务业的投资项目偏少,与东盟国家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投资合作程度低。上海在东盟投资涉及服务业的项目仍然局限于传统服务业中的商业零售和贸易类项目,在能创造高附加值并大大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金融、咨询、软件开发、信息通讯等新兴服务业项目上,鲜有涉足。这种投资现状说明了上海对东盟的投资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还未充分意识到应该加强对新兴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在投资与合作中增强上海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上海中小企业对中国东盟双边经济合作尤其是投资方面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了解不够,存在信息不对称,从而没有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措施。中国政府在推动中小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方面早有优惠举措,例如2005年国家就设立了支持中国民营中小企业赴东盟投资50亿美元优惠贷款的基金支持项目,然而上海的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对此了解甚少。

除了一些双边政府支持的大项目,上海对东盟的投资项目大多金额和规模偏小,投资项目之间缺乏联系,使得投资企业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此外,投资项目在带动国内相关产品出口、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方面的作用薄弱。

上海对东盟投资竞争优势的培育

(一)加强政府引导且明确重点投资产业

东盟是上海企业“走出去”的重点地区,但目前还未能形成规模,问题主要在于上海企业投资的领域分布广泛,但重点产业不突出。中国政府鼓励企业前往东盟投资的方向,主要是重大基础设施投资和延长产业链的投资。上海的很多工程建设企业(集团)拥有配套完整、技术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和相应技术,在国内和国外的工程承包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并且一些大型工程建设企业已经有了到东盟开展基础设施工程承包合作的成功经验和良好口碑。

因此,上海企业应在政府的引导下,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大项目上的投资合作,这不仅能够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企业能在东道国更复杂的投资环境中得到锻炼,有效培育企业的项目管理人才和跨国经营人才,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在延长产业链的投资方面,上海可重点加强纺织服装、机电仪表、家用电器等成熟制造业对东盟的投资。通过这些产业可以带动国内上游产品向东盟国家的出口。此外,这些产品在东盟国家生产出来后,不仅可以开拓东盟市场,还可以开拓更广大的国际市场。

(二)政府为对外投资企业构建投资促进体系和服务机制

上海企业到东盟投资,除了企业要到东道国进行实地考察获取信息之外,政府应该为企业获取投资东道国的产业政策、投资鼓励政策、投资热点项目方面的相关信息提供权威的信息和交流的平台,以降低上海企业到东盟投资由于信息缺失而带来的风险。在企业项目的审批机制上,要革除多头审批的繁琐程序,尽快做到“一站式”审批,减轻企业的负担,使好的项目能够及时进入东道国投资。政府要重视对投资项目的监管,特别是要灵活运用监管手段甄别企业对外投资项目的业绩好坏:对于绩效好的企业,可给予其更多的优惠待遇,如直接提供外汇贷款、降低信贷利率等,通过这些鼓励性的手段使经营绩效好的企业有更多的盈余资金,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动力和保障。政府还可以根据上海地方财政状况,提高对东盟投资企业在财政和金融方面的鼓励程度,尤其对符合国家鼓励投资方向和有潜力的好项目要全力以赴支持,做到支持一个,成功一个。政府还应充分利用多双边经贸联系机制和磋商机制,宣传、推介上海企业,推动落实合作项目。此外,作为发展中地区,东盟国家的投资风险较大,上海政府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和上海地区投资保险机构的作用,为企业投资尽快建立完善的海外投资保险体系。

(三)企业应明确自身定位以适应东盟国家细化的市场需求

边际产业转移理论、小规模技术理论、技术地方化理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在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路径和产业选择方面有着很好的逻辑,这些投资理论也突出说明了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要获得成功,在选择合适的东道国和合适的产业、恰当的投资项目上是很重要的。与进入东盟国家投资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相比,上海对东盟投资的企业在跨国经营和投资战略上经验不足。但是,上海企业在纺织服装、家电制造、机电仪表等制造业上的技术优势恰恰更适应东盟国家的小规模市场这一特定环境。东盟国家对这些产品的市场需求细化程度高,而且需求富于动态变化,这就更需要上海企业密切关注东盟国家市场不同的产品需求,明确自身的定位,着力发挥上海企业在加工制造业上的技术优势,在具有区位优势的东盟国家设厂投资,建立生产基地,开拓东盟的市场。

(四)企业投资应具有前瞻性以找准商机

东盟十国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上海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东盟第二梯队的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对它们的制造业投资有比较竞争优势;上海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东盟第三梯队的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对这些国家的制造业、农业、能源、资源、基础设施进行投资商机广泛;对于经济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新加坡,上海可着重开展技术寻求型的投资,努力在新兴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上与新加坡达成一些有影响力的投资合作项目;对于富裕的文莱,上海服务型企业可以开发劳务输出型投资项目。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越南作为东盟国家中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其在纺织服装、电力能源开发、港口设施建设乃至医药、医疗器械业上的投资机会都很多。上海企业在这些产业上具有竞争优势,并且中国对越南投资的项目已较多,中国企业在对越南投资的过程中已初步构筑起一个商业网络。因此,上海企业应尤其着重考察越南的投资机会,加大与越南在纺织服装、电力能源开发、港口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合作力度。

(五)加强与国内其他省区的合作投资以促进工业园投资形式发展

上海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上海企业的竞争力也是国内企业竞争力较强的,但是在开展与东盟的投资合作项目方面,与更早就进入东盟进行投资的云南、广西、四川的企业相比,上海企业对东盟国家投资环境的适应性不强。此外,剖析近年来上海对东盟投资的企业结构,不难发现民营企业渐成投资的主力军,而其中有一半项目是外省市(主要是长三角省市)民营企业通过上海开展的对外投资项目。综合这两种情况分析,要培育上海对东盟投资的竞争优势,就要加强其与国内其他省区的投资合作。

从培养竞争优势的长远目标来看,上海应高度重视在东盟国家建设工业园的投资形式。工业园投资项目的资金耗费巨大,风险也更大,但投资项目一旦成功,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利润回报,也使企业在东道国的融资能力和再投资能力大大提高,为企业在东道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工业园项目的成功可以延长投资的产业链,为更多缺乏独立投资能力又有投资意向的企业提供一个进入东盟市场的基地,构筑上海企业在东盟投资的整体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海外投资的优势篇7

【关键词】湖南企业 境外投资 竞争优势

一、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竞争优势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对湖南企业宏观与微观竞争优势的分析,本文建立了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将湖南企业海外投资优势具体分为两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第一个一级指标为湖南宏观竞争优势,其体现为文化与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优势、人力资源的优势、资金融通优势、宣传媒介优势、政府支持等六个二级指标。第二个一级指标为湖南企业微观竞争优势,则其主要表现为较高的企业家素质、装备制造业较发达、境外投资形式多样化等三个二级指标。 

二、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的宏观竞争优势

1、文化与区位优势。湖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黔中郡”、“长沙郡”,唐朝设“湖南观察使”衙署,宋朝设“湖南路”,元、明朝设“湖广行省”,清朝设“湖南省”,名称及疆域至今未变。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历史上湖南文化的代表——湖湘文化,具有忧国忧民、实事求是、通变求新、敢为人先的优秀精神和独特魅力,在全国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优势显著的湖南文化产业。有着长久影响力的湖南历史名人与博大精深的湘楚文化紧密联系,已构筑了湖南特有的文化现象。湖南企业充分融合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给其海外发展注入了文化的灵魂。

一个地区有无区位优势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其交通便利程度上,区位优势常成为某地区企业海外发展的先天优势。湖南地处中国腹地,北靠长江,与湖北隔江相望,属长江中下游开放开发带;南临广东、广西,紧靠沿海开放带和港澳地区,直通货柜车当天可达香港;东接江西,西连重庆、贵州,是南中国沿海开放带和长江流域开放带两大经济地域的连接带。境内有京广、湘黔、浙赣、枝柳等8条铁路干线,里程3100公里;有内河航道285条1.14万公里,已开通至日本、韩国的国际直达运输航线和至南京港外贸运输支线班轮。有国道7条、省道70条,公路有8.8万多公里,其中有15条高速公路共1765公里,“十一五”末将达到3500公里。拥有长沙、张家界两个国际机场和常德、永州、怀化3个支线机场,可直达香港、澳门、曼谷、首尔和国内60多个城市,构成了水陆空互相衔接、纵横交错、通江达海的综合性立体运输网络。

2、产业结构优势。体现一省企业海外投资优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于其所依托的产业优势。在湖南海外投资的企业中,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无一不是与其产业优势息息相关的。湖南产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齐全,基本形成了十大优势产业集群和包括烟草产业群、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群、浏阳的生物医药产业群、岳麓山大学科技园、长沙新材料基地、株洲留学生创业园等在内77个初具规模、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工程机械、钢铁有色、电力机车、卷烟制造等行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竞争优势,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造纸工业等行业具有较好的基础,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省有近3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10位。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商贸、物流、通信、广播影视、动漫卡通、出版、旅游等产业快速崛起,“出版湘军”、“电视湘军”、“体育湘军”、“娱乐湘军”、“动漫湘军”享誉海内外。另外,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尤其在软件、生物医药、先进电池材料等领域独具特色,拥有中部地区惟一的部级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

在产业发展方面,湖南产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湖南文化产业的“个性”、湖南农业的“个性”、湖南制造业的“个性”以及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个性。湖南文化产业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大核心优势文化产业上,形成了有产业规模、有市场主体、有文化品牌与人才队伍的支柱性行业或产品。湖南农业的“个性”主要体现在科技优势、种苗优势、资源优势、绿色优势等方面。湖南制造业的“个性”首先体现为实力的优势。《中国1000制造商》排行榜上,中部地区共有125家企业入围,湖南省共有33家企业入围,占总数的31.3%,居中部之首。近年来,长沙已涌现了一大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如中联、lg、远大、三一重工、长丰等组成的标志性工业企业。同时,未来五年,湖南将着力培育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即现代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集群和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在高新技术产业“个性”方面,湖南具有较强科教实力优势,如自主研发了银河计算机、杂交水稻、碳复合材料等等。

3、资源优势。在农业方面,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渐成气候。湘东、湘中重点发展了蔬菜、时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湘北突出“湖”字特色,重点发展了稻米、优质棉花、油菜、水果、蔬菜和特种水产、水禽养殖;湘南利用“天然温室”优势,重点发展了蔬菜、时鲜瓜果、油茶、烤烟、养殖等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湘西突出“山”字特色,重点发展了草食畜禽产品、优质水果、优质名茶、反季节蔬菜、药材等。洞庭湖区结合退田还湖工程、防护林工程等项目建设,实施湖洲造林,加快杨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纸产业。各林区市县,大力发展竹、木地板、胶合板、纤维板等林产工业。大中城市郊区还重点发展了观赏农业、休闲农业与设施农业。蔬菜、水果、花卉苗木、药材、草食牲畜和特种水产等种养业的区域化、特色化经营特征越来越明显,使得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基地建设也由过去的“一村一品”,逐步转向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

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锑、锰等矿藏资源居国家前列。湖南已发现各类矿产14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0.18%,已探明储量的矿种101种, 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1.63%。湖南省保有储量总量居全国较前位次,全省共有57种矿的保有储量总量居全国前十位,34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前五位。重要矿产中,钨、普通萤石、海泡石粘土、隐品质石墨等居全国之首,钴、钒、锑、重晶石等居全国第二,金刚石位居第三,铅、锌、铌钽分别居四、五、六位。

近几年,在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和人力资源方面,湖南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攻关取得了新的突破。全省有县及县级以上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308个。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3家,部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9家,国家(部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湖南现有普通高校数、在校大学生数和研究生数均列中部第二,在湘院士45人,排全国第八位。湖南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可以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能力。

4、资金融通优势。公司的海外投资需要高资金融通水平作为支持。事实证明,资金融通能力比较好的地区企业对外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支持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湖南省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湖南省中小企业占全省工业企业的99%。为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贷款难问题,2009年4月底,湖南省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了18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重要举措。2009年省财政专项调度、使用期限为两年的支持市州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14亿元资金,省财政已全部拨付到市州。各担保公司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降低担保费用政策,以减轻中小企业融资负担。

另外,湖南省建行、农行、中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下放贷款权限、减少审批层级。省工行还成立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对小企业贷款独立核算,独立审批,单独考核。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等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与中小企业更好地对接。长沙银行推出的产业链系列融资产品已达到20项。省农信社系统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大力推广农村商户联保贷款和最高额循环抵押贷款两个品种,各地贷款均有增加。攸县农信社推出的商户循环贷款,已发放信贷资金2130万元,惠及涉农中小企业300余家。可见,湖南省企业融资机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得到缓和。

5、宣传媒介优势。湖南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巨大优势、出色的传媒和信息传播可以有效促进湖南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成为湖南企业海外宣传的强劲后盾。近年来湖南基本确立了以广电、出版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框架,并初步形成了包括出版、广播影视、报刊、文娱演艺、动漫、网络、文博等在内的产业发展体系,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达82.81万人。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三年保持第一。

湖南媒体机构从间接参与到直接操办展览项目(或经营场馆),既拓展了传统媒体业务,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也利用媒体在策划、宣传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了湖南展览业的快速发展,而湖南展览业的发展又为湖南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08年在湖南长沙举办的国际种业博览会和糖酒会,对湖南企业建立品牌形象,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政府支持优势。政府的重视为湖南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04年,湖南省政府出台了《境外投资资助资金管理办法》。2005年,省政府批准设立了400万元的“湖南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主要向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贴息贷款以及进行劳务输出中介抵押金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对境外资源性开发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此外,企业“走出去”的审批手续也日益简化、便利。

三、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的微观竞争优势

1、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企业家队伍构成不断优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企业负责人的教育程度比较高。湖南省企业负责人研究生以上的占到11.4%,大学本科占到32.4%,即使是高中及以下水平的经营者也是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职称的拥有者,以经济师为常见。从地区的分布来看,长株潭等企业众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对来讲经营者的受教育程度较湘西等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高,仅长株潭企业负责人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有21.3%的比例。

2、装备制造业发达。在湖南省的制造业门类中,装备制造业成长最快,成为湖南制造业中的亮点。在装备制造业内,目前已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和电工电器“三驾马车” 并驾齐驱的局面。在这“三驾马车” 中,工程机械是成长最好,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自2000年上市以来,综合经济效益一直排在全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前10位;三一重工也于2002年7月上市,赢利能力排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湖南汽车工业占全国的比重不大,但有自己的特色,长丰集团是我国高档越野车的龙头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税10.5亿元、利润2.48亿元,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4%、2.1倍和4.7倍。零部件龙头企业湘火炬,近年加快资本扩张,成功进入整车市场。轿车方面有浙江民营资本进入(江南);农用车方面有北汽福田进入(福田长汽);客车方面有“美的”进入(三湘客车);中兴汽车有安徽凯马进入(湖南重汽)。另有浙江民营资本、北汽福田、美的、安徽凯马等外来资本给湖南汽车工业注入新活力。依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竞争方式都取决于所在地的环境与历史,另外当地若有很强的竞争对手,也会刺激企业不断地提升与改进,所以湖南大批实力强劲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对湖南本土企业保持海外投资的优势非常重要。湖南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开放学习、信息共享、创意共生,形成对机会与挑战灵活反应的创业氛围,增强了竞争优势。

3、境外投资形式多样化。从投资的形式看,从境外带料加工到境外投资设厂,从建立网络销售到建立研发中心,湖南省投资形式多样化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湖南企业境外投资方式主要采取两种常见方式:独资和合资。随着境外投资的不断发展,湖南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一,改变了长期以来遵循的“新建投资”模式,加大了购并投资、增资扩股或独资取代合资,同时还采取战略联盟的形式开拓国际市场,如三一重工、有色集团已与国外多家公司联合投资或上市。其二,从单个项目投资转向产业链投资。如三一重工集团、有色集团在海外市场,不仅建立加工企业,还从事销售和售后服务,覆盖生产加工、进出口、转口、销售等各环节的一体化产业链。其三,投资模式呈现多元化:境外注册经营贸易,比如三一重工、中天集团、电广传媒等在“走出去”开始阶段都是采取境外注册经营贸易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加工制造,如神州龙在阿尔及利亚设厂从事服装的加工制造;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如隆平高科在菲律宾设立研究开发中心、三一重工在美国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建立生产基地,如三一重工在美国、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建立加工基地,湖南有色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收购矿山,进行资源开采等;海外上市,如有色集团与国外企业合作在香港、澳大利亚上市、中天集团以子公司中国农机在新加坡上市。

境外投资形式多样化促使湖南企业境外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07年,湖南省累计境外企业151家,合同金额73483.93万美元,中方合同投资47013.596万美元。其中2006年新增38个,2007年新增51个,合计占总数的60%;2006年和2007年合同投资额分别为29000万美元、30414.48万美元,合计占总数的81%。2007年,湖南境外直接投资总额占全国的6.45%,居全国第六,居中部地区六省首位,占中部六省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7.4%。2007年,湖南境外直接投资单个企业投资平均规模573.3万美元,比上年度增长160.5%。

四、结语

“走出去”是培育和壮大湖南省企业的必由之路。要在21世纪全球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成功地进行跨国经营。因此,湖南省须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山去”, 引导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在欧美发达国家兼并收购研发型企业,提高跨国企业的经营质量和产品档次;充分利用湖南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湖南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和水平,使湖南跨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得到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娜玲:湖南企业家队伍现状研究[j].经济师,2008(10).

[2] 熊伟:湖南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方向及政府的应对措施[j].湖南社会科学,2006(2).

海外投资的优势篇8

【关键词】湖南企业境外投资竞争优势

一、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竞争优势评价指标构建

根据对湖南企业宏观与微观竞争优势的分析,本文建立了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将湖南企业海外投资优势具体分为两个一级指标、九个二级指标。第一个一级指标为湖南宏观竞争优势,其体现为文化与区位优势、产业结构优势、人力资源的优势、资金融通优势、宣传媒介优势、政府支持等六个二级指标。第二个一级指标为湖南企业微观竞争优势,则其主要表现为较高的企业家素质、装备制造业较发达、境外投资形式多样化等三个二级指标。

二、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的宏观竞争优势

1、文化与区位优势。湖南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古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设“黔中郡”、“长沙郡”,唐朝设“湖南观察使”衙署,宋朝设“湖南路”,元、明朝设“湖广行省”,清朝设“湖南省”,名称及疆域至今未变。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历史上湖南文化的代表——湖湘文化,具有忧国忧民、实事求是、通变求新、敢为人先的优秀精神和独特魅力,在全国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和优势显著的湖南文化产业。有着长久影响力的湖南历史名人与博大精深的湘楚文化紧密联系,已构筑了湖南特有的文化现象。湖南企业充分融合源远流长的湖湘文化,给其海外发展注入了文化的灵魂。

一个地区有无区位优势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其交通便利程度上,区位优势常成为某地区企业海外发展的先天优势。湖南地处中国腹地,北靠长江,与湖北隔江相望,属长江中下游开放开发带;南临广东、广西,紧靠沿海开放带和港澳地区,直通货柜车当天可达香港;东接江西,西连重庆、贵州,是南中国沿海开放带和长江流域开放带两大经济地域的连接带。境内有京广、湘黔、浙赣、枝柳等8条铁路干线,里程3100公里;有内河航道285条1.14万公里,已开通至日本、韩国的国际直达运输航线和至南京港外贸运输支线班轮。有国道7条、省道70条,公路有8.8万多公里,其中有15条高速公路共1765公里,“十一五”末将达到3500公里。拥有长沙、张家界两个国际机场和常德、永州、怀化3个支线机场,可直达香港、澳门、曼谷、首尔和国内60多个城市,构成了水陆空互相衔接、纵横交错、通江达海的综合性立体运输网络。

2、产业结构优势。体现一省企业海外投资优势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于其所依托的产业优势。在湖南海外投资的企业中,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企业无一不是与其产业优势息息相关的。湖南产业基础较好,工业门类齐全,基本形成了十大优势产业集群和包括烟草产业群、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群、浏阳的生物医药产业群、岳麓山大学科技园、长沙新材料基地、株洲留学生创业园等在内77个初具规模、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工程机械、钢铁有色、电力机车、卷烟制造等行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竞争优势,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造纸工业等行业具有较好的基础,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行业已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省有近30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国前10位。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商贸、物流、通信、广播影视、动漫卡通、出版、旅游等产业快速崛起,“出版湘军”、“电视湘军”、“体育湘军”、“娱乐湘军”、“动漫湘军”享誉海内外。另外,湖南高新技术产业优势明显,尤其在软件、生物医药、先进电池材料等领域独具特色,拥有中部地区惟一的部级软件产业基地、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等。

在产业发展方面,湖南产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湖南文化产业的“个性”、湖南农业的“个性”、湖南制造业的“个性”以及湖南高新技术产业的个性。湖南文化产业的“个性”主要体现在广电、出版、报业、娱乐四大核心优势文化产业上,形成了有产业规模、有市场主体、有文化品牌与人才队伍的支柱性行业或产品。湖南农业的“个性”主要体现在科技优势、种苗优势、资源优势、绿色优势等方面。湖南制造业的“个性”首先体现为实力的优势。《中国1000制造商》排行榜上,中部地区共有125家企业入围,湖南省共有33家企业入围,占总数的31.3%,居中部之首。近年来,长沙已涌现了一大批制造业骨干企业,如中联、LG、远大、三一重工、长丰等组成的标志性工业企业。同时,未来五年,湖南将着力培育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即现代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集群和输变电设备产业集群。在高新技术产业“个性”方面,湖南具有较强科教实力优势,如自主研发了银河计算机、杂交水稻、碳复合材料等等。

3、资源优势。在农业方面,湖南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渐成气候。湘东、湘中重点发展了蔬菜、时鲜瓜果、花卉苗木、畜禽产品和水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湘北突出“湖”字特色,重点发展了稻米、优质棉花、油菜、水果、蔬菜和特种水产、水禽养殖;湘南利用“天然温室”优势,重点发展了蔬菜、时鲜瓜果、油茶、烤烟、养殖等名特优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湘西突出“山”字特色,重点发展了草食畜禽产品、优质水果、优质名茶、反季节蔬菜、药材等。洞庭湖区结合退田还湖工程、防护林工程等项目建设,实施湖洲造林,加快杨树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纸产业。各林区市县,大力发展竹、木地板、胶合板、纤维板等林产工业。大中城市郊区还重点发展了观赏农业、休闲农业与设施农业。蔬菜、水果、花卉苗木、药材、草食牲畜和特种水产等种养业的区域化、特色化经营特征越来越明显,使得农产品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基地建设也由过去的“一村一品”,逐步转向按气候资源条件、按区域、流域连片发展,在矿产资源开发方面,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其中锑、锰等矿藏资源居国家前列。湖南已发现各类矿产14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0.18%,已探明储量的矿种101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71.63%。湖南省保有储量总量居全国较前位次,全省共有57种矿的保有储量总量居全国前十位,34种矿产的保有储量居前五位。重要矿产中,钨、普通萤石、海泡石粘土、隐品质石墨等居全国之首,钴、钒、锑、重晶石等居全国第二,金刚石位居第三,铅、锌、铌钽分别居四、五、六位。

近几年,在教育、基础科学研究和人力资源方面,湖南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攻关取得了新的突破。全省有县及县级以上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308个。拥有部级重点实验室3家,部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9家,国家(部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普通高等教育规模继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湖南现有普通高校数、在校大学生数和研究生数均列中部第二,在湘院士45人,排全国第八位。湖南企业在海外投资中可以充分利用本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能力。

4、资金融通优势。公司的海外投资需要高资金融通水平作为支持。事实证明,资金融通能力比较好的地区企业对外发展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支持企业发展,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湖南省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湖南省中小企业占全省工业企业的99%。为解决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贷款难问题,2009年4月底,湖南省多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若干意见》,研究制定了18条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重要举措。2009年省财政专项调度、使用期限为两年的支持市州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14亿元资金,省财政已全部拨付到市州。各担保公司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降低担保费用政策,以减轻中小企业融资负担。

另外,湖南省建行、农行、中行等国有商业银行下放贷款权限、减少审批层级。省工行还成立小企业金融业务中心,对小企业贷款独立核算,独立审批,单独考核。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等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加快金融创新,与中小企业更好地对接。长沙银行推出的产业链系列融资产品已达到20项。省农信社系统以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中小企业为服务对象,大力推广农村商户联保贷款和最高额循环抵押贷款两个品种,各地贷款均有增加。攸县农信社推出的商户循环贷款,已发放信贷资金2130万元,惠及涉农中小企业300余家。可见,湖南省企业融资机制已经基本建立起来,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得到缓和。

5、宣传媒介优势。湖南在文化产业方面的巨大优势、出色的传媒和信息传播可以有效促进湖南企业在海外的发展,成为湖南企业海外宣传的强劲后盾。近年来湖南基本确立了以广电、出版为龙头的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框架,并初步形成了包括出版、广播影视、报刊、文娱演艺、动漫、网络、文博等在内的产业发展体系,为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达82.81万人。湖南文化产业竞争力在全国的影响不断扩大。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结果,湖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连续三年保持第一。

湖南媒体机构从间接参与到直接操办展览项目(或经营场馆),既拓展了传统媒体业务,创造了新的增长点,也利用媒体在策划、宣传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了湖南展览业的快速发展,而湖南展览业的发展又为湖南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08年在湖南长沙举办的国际种业博览会和糖酒会,对湖南企业建立品牌形象,实施“走出去”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6、政府支持优势。政府的重视为湖南企业海外投资提供了历史性机遇。2004年,湖南省政府出台了《境外投资资助资金管理办法》。2005年,省政府批准设立了400万元的“湖南对外经济合作专项资金”,主要向境外投资企业提供贴息贷款以及进行劳务输出中介抵押金等方面的支持,尤其是对境外资源性开发项目给予重点扶持。此外,企业“走出去”的审批手续也日益简化、便利。

三、湖南企业海外投资的微观竞争优势

1、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湖南企业家队伍构成不断优化,职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湖南省企业负责人的教育程度比较高。湖南省企业负责人研究生以上的占到11.4%,大学本科占到32.4%,即使是高中及以下水平的经营者也是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职称的拥有者,以经济师为常见。从地区的分布来看,长株潭等企业众多、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相对来讲经营者的受教育程度较湘西等经济不发达的地区高,仅长株潭企业负责人中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有21.3%的比例。

2、装备制造业发达。在湖南省的制造业门类中,装备制造业成长最快,成为湖南制造业中的亮点。在装备制造业内,目前已形成了工程机械、汽车和电工电器“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在这“三驾马车”中,工程机械是成长最好,也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行业。自2000年上市以来,综合经济效益一直排在全国1000多家上市公司的前10位;三一重工也于2002年7月上市,赢利能力排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第一。湖南汽车工业占全国的比重不大,但有自己的特色,长丰集团是我国高档越野车的龙头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利税10.5亿元、利润2.48亿元,较上年同比分别增长14%、2.1倍和4.7倍。零部件龙头企业湘火炬,近年加快资本扩张,成功进入整车市场。轿车方面有浙江民营资本进入(江南);农用车方面有北汽福田进入(福田长汽);客车方面有“美的”进入(三湘客车);中兴汽车有安徽凯马进入(湖南重汽)。另有浙江民营资本、北汽福田、美的、安徽凯马等外来资本给湖南汽车工业注入新活力。依据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组织方式、管理方式、竞争方式都取决于所在地的环境与历史,另外当地若有很强的竞争对手,也会刺激企业不断地提升与改进,所以湖南大批实力强劲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对湖南本土企业保持海外投资的优势非常重要。湖南企业通过与国外企业开放学习、信息共享、创意共生,形成对机会与挑战灵活反应的创业氛围,增强了竞争优势。

3、境外投资形式多样化。从投资的形式看,从境外带料加工到境外投资设厂,从建立网络销售到建立研发中心,湖南省投资形式多样化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湖南企业境外投资方式主要采取两种常见方式:独资和合资。随着境外投资的不断发展,湖南企业境外直接投资形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一,改变了长期以来遵循的“新建投资”模式,加大了购并投资、增资扩股或独资取代合资,同时还采取战略联盟的形式开拓国际市场,如三一重工、有色集团已与国外多家公司联合投资或上市。其二,从单个项目投资转向产业链投资。如三一重工集团、有色集团在海外市场,不仅建立加工企业,还从事销售和售后服务,覆盖生产加工、进出口、转口、销售等各环节的一体化产业链。其三,投资模式呈现多元化:境外注册经营贸易,比如三一重工、中天集团、电广传媒等在“走出去”开始阶段都是采取境外注册经营贸易开始;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加工制造,如神州龙在阿尔及利亚设厂从事服装的加工制造;在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如隆平高科在菲律宾设立研究开发中心、三一重工在美国设立研究开发中心;建立生产基地,如三一重工在美国、巴西、哈萨克斯坦等国家建立加工基地,湖南有色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收购矿山,进行资源开采等;海外上市,如有色集团与国外企业合作在香港、澳大利亚上市、中天集团以子公司中国农机在新加坡上市。

境外投资形式多样化促使湖南企业境外投资规模进一步加大,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07年,湖南省累计境外企业151家,合同金额73483.93万美元,中方合同投资47013.596万美元。其中2006年新增38个,2007年新增51个,合计占总数的60%;2006年和2007年合同投资额分别为29000万美元、30414.48万美元,合计占总数的81%。2007年,湖南境外直接投资总额占全国的6.45%,居全国第六,居中部地区六省首位,占中部六省境外直接投资总额的67.4%。2007年,湖南境外直接投资单个企业投资平均规模573.3万美元,比上年度增长160.5%。

四、结语

“走出去”是培育和壮大湖南省企业的必由之路。要在21世纪全球经济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必须成功地进行跨国经营。因此,湖南省须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山去”,引导各类有实力的企业在境外科技资源密集的地区设立研发中心,鼓励在欧美发达国家兼并收购研发型企业,提高跨国企业的经营质量和产品档次;充分利用湖南跨国企业的竞争优势,提升湖南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层次和水平,使湖南跨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得到迅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玲:湖南企业家队伍现状研究[J].经济师,2008(10).

[2]熊伟:湖南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方向及政府的应对措施[J].湖南社会科学,2006(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