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09:14: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效的课堂教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新课改 初中数学 自主 高效 教学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在此理念下,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过程,要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索,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情境教学,增强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以优化的情境为主题,以创设情境为主线,“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数学问题背景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充满强烈的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巧妙地创设情境,做数学游戏、讲数学故事、联系实际生活等,培养学生求知欲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自主探究,形成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会思考,开发其发散性思维的教学策略。“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学力,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上全程让学生动脑想、动口、动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合作交流,丰富自我发展潜能
给每一个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师生共建课堂交流大平台,让学生展示个性、能力、成果,在展示中丰富自我,认识自我,奠基自我,实践自我。在进行多向性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平等、民主、有序的群体交流,造就了学生发展的全面性、和谐性。在教学中,通过自学质疑,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小组内合作,自主探索、交流、对话,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获取成功的喜悦,促成学生学力的发展。
四、高效学习,预留学生发展空间
质疑问难,自我展示,答疑解难,自我反馈,求得新的、深入的认识,提出疑问作为新的学习起点。他们的思维得到了碰撞,认识得到了升华,体验得到了丰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学习效果得到了发展。
五、多元评价,学习能力得到升华
学生在参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发展自己的个性。教师要关注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应采取多元化合理的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从而获取高效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众所周知,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达到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必经途径,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具有高超的艺术性。笔者认为高超的课堂语言应该具有较强的号召力、饱满的激情、严密的逻辑性,也应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具体如下:
一、课堂语言应该饱含激情而具有号召力
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于情。”可见富有激情的语言更易感人,更能广泛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内产生一种强烈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使学生身心都高度集中到教学过程中,不致于出现“身在曹营心在汉”的现象。那么,怎样做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呢?
首先,教师应该把握住语言的感情阈值及感情流量。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客观外界信号刺激人的大脑便引起大脑皮层的兴奋,这种信号达到一定“强度”时,感情才能开始发出。这个一定的“强度”即为阈值。因此,要以情动人,就必须有超越阈值的感情刺激信号。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课必须高度进入角色,力争达到“情自肺腑出,方能入肺腑”的境界,从而达到“情见于辞、情发于声、情触于理”之效果,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自己“灼人”的力量,收到感人的效果。
其次,教师应该把握住语言的感彩,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自己语言的抑、扬、顿、挫等方式,体现出不同语言的感彩。同时,根据授课内容的发展,时而低声细语、时而大声疾呼、忽而声色俱厉、忽而婉转动听。这样,以表情、语调作为课堂语言的辅助工具,就使授课内容与讲课激情高度和谐统一,从而达到引人入胜的目的。
二、课堂语言应该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
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语言进行精心组织,应该选择确切、精辟、通俗、常用的字、词、句使课堂语言形象生动而通俗易懂。其次,课堂语言还应讲究语法规则,且言简意赅。竭力使字、词、句等各级语言单位符合约定俗成的语法规则。不说半截句,不含糊其辞,也不拖泥带水。不主次不分明。再次,教师在课堂中举例、取喻都应是学生易于接受且是喜闻乐见的。
三、课堂语言应该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
趣味和幽默可以说是课堂语言的引擎。它们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启迪学生的智慧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们就好像催化课堂的“酶”一样,如果投放适量的话,一定会使课堂的“化学反应”充满活力。
古人说:“启其蒙而引其趣”。这就是说经过启发引导,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语文老师解释成语“欲盖弥彰”时,就可以巧妙地用另一富有趣味的成语典故“此地无银三百两”来说明其意义。这样,学生就在笑声中很自然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思。再如,物理老师可以由一队步兵正步过桥导致桥塌的故事来讲解“共振”的原理。化学老师可以由“坟山鬼火”来解释磷燃烧的道理。这样就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了,把枯燥的知识变得富有趣味。从而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记住了知识,而不把理解记忆知识当成一种负担。当然,我们提倡课堂语言应该富有趣味性,并不是要教师讲一些轻佻、庸俗、油滑、无厘头的笑话,来哗众取宠迎合学生。这样不仅会大大地偏离教学主题,而且也达不到教学目的。
有位名人这样说过:“幽默是智慧的闪现”,这就说明了老师如能恰当地运用幽默语言,可以大大地开发学生智力,很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幽默的语言也好像一串鞭炮,一点就响,一讲就笑,在笑声中绽开了智慧的花朵。因此,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紧张和疲劳,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
四、课堂语言应该推理严密而环环相扣
落实到我们一线教师身上,自己的课堂教学如何把握、如何让自己的课堂行之有效,就是非常具体的。
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不需教。教师所务惟在启发导引……苟若能是,或未足以言教育革命,然教育革命殆莫外之。”这就是说:教的最高境界是达到不需教。倡导“先做后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尊重主体,面向全体”、“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会学生学。达到“教会知识”转向“教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
所谓优质高效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一种高效率的教学,是效果与效率的高度统一。从根本上说,优质高效教学要依赖于老师高超的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艺术,但重要的决定因素却是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积极性。学生愿意学、主动参与意识强,或者是学习积极性高涨,这优质高效教学就有了可能,如果学生不想学、不会学,不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积极的配合,那就不能达到优质高效的教学效果。为达此目的,老师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授之以渔”,掌握灵巧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结合高考,在我们贵州使用的是人教版新教材。该教材采用功能、结构、话题相结合的编写原则,以话题为中心,以结构和功能项目为主线,突出了语篇和语义的教学。在高考中,从严格意义上来讲,阅读理解的考查亦应该包括完形填空。因此,分值已经达到70分(占总分比例为47%),因而便有了学好高中英语成败在于阅读之说。
一、阅读教学存在的状况:
1.采用翻译法
在现实英语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度地重视语言点,对阅读材料逐词逐句地翻译,生怕学生没有弄懂任何一个词、句。这样的阅读教学,教师自认为很扎实,但学生的阅读障碍完全被教师扫除,学生的阅读探究过程完全被教师包办代替。这样的课堂,教师耗时过多,从头讲到尾,而学生被动式学习,失去了学习探究的动力,时间一长,学生也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学生的阅读量、阅读速度、阅读技能和理解能力都受到了较大制约。
2.缺乏足够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指导
在实际的阅读理解教学中,由于新课标教材容量大、课时紧,有的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技巧与方法指导较少。即使有,也只是作一些简单的要求,如读多少?读什么?以及先浏览文章后看问题或先看问题后浏览文章而已。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存在只图阅读数量、不图质量、耗时太多、效率极低的情况,因而难以应对高考的要求。为了赶教学进度,有的教师忽略了指导学生利用各种信息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技能。
二、应对的策略
威廉斯(Eddie Williams.1984)说过:阅读就是一个人看着并理解所写文字的过程。阅读理解教学的两大目的:一是通过具体完整的课文教学,把语音、语法、词汇和句型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二是通过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扩大知识面。
1.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相信学生、大胆放手,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坚决不讲;不能将学生困的过死,对学生总不放心。
2.优化教学结构
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学会如何根据认识的需要去处理各种信息的方法。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课堂的高效。
3.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教学,要突出一个实字,没有花架子
凡是学生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一律不讲;做好学生的引导者、点拨者,让学生自主思考、讨论,教师只负责答疑。把学生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同时,要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课堂效率的提高。
三、实际运用
鉴于此,我在英语阅读课上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把课堂回归给学生,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去发现、去探究。
1.阅读理解的教学过程
英语阅读理解试题的类型主要包括主旨大意、猜测词义、事实细节、推理判断。
(1)学生阅读含有四种题型的阅读材料;
(2)判断每个试题分属哪种类型;
(3)根据答案小组讨论归纳每种题型解题技巧;
(4)老师总结点拨;
(5)再给新的阅读材料进行阅读;
(6)学生分类判断试题类型;
(7)根据解题技巧答题;
(8)同学之间核对答案及讨论;
(9)老师给出标准答案及答疑;
(10)整理阅读材料中的词汇短语。
模式为:“观察―发现―讨论―归纳―巩固―运用”,让学生获得一种自信和成功感,并保持一种主动学习和探究的欲望。
2.成绩对比
我所教的两个班分别是理科实验班和地州班,地州班学生的英语成绩普遍较差,理科实验班相对基础较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成绩有了明显的变化(见下表)。
探究前(满分(40分) 探究后(满分40分)
地州班 18 26
实验班 24 32
3.完型填空的教学过程
(1)认真领悟完型填空的首句,揣测作者的写作思路;
(2)对文章进行盲填;
(3)小组讨论,核对所填答案;
(4)给出选项,再次填空;
(5)小组再次核对答案并讨论;
(6)老师给出标准答案;
(7)老师解答疑问。
探究前(满分30) 探究后(满分30)
地州班 15 21
实验班 21 25.5
从上表中的成绩不难看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在自我活动和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的,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任何高明的教师也无法代替。为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学生的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智慧,启发学生思维,给以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阅读、动脑思考、集体讨论、自我展示、及时反馈信息、及时调控,使师生、生生合作和谐、默契,以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积极主动,阅读兴趣大增,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感悟优质高效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应取决于课程目标的达成度,即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培养方面的受益愈大,则课堂教学的质量愈高,效果就愈好。鉴于此,我的理解是:首先,“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理想。教师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要从本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课,使学生能从中学得到更多的东西,至于用何种方法和手段,则需要我们教师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高效课堂”只有更高,没有最高,课堂教学虽然有“法”,但无定“法”,这正是教师的发展之道,也是教学科研的魅力所在。其次,“高效课堂”是一种教育责任。这种责任要求我们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高质量和高标准地培养人、发展人、成就人。“高效课堂”之“高效”不应该以教师教得如何为衡量标准,而应该取决于学生学到什么,学得如何。从这个意义上讲,课堂教学是否高效要从其效率和效益两个层面来体现、评估。效率就是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受益程度,主要表现在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和课外学业负担方面;效益就是学生所受教育教学影响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重点体现在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学习毅力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面。因此,高效课堂应是努力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这一手段,高水平地达到培养人的目的,高效课堂应是教学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结合。
人才的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把学生当作知识的仓库,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让他们自动地去开启知识的宝库,自我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改造社会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首先深入钻研教材,从教材、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出发,精心设计过程,构建一个优良的、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情感的教学环境,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动”起来;创造一个愉快的、欢悦的气氛,提供一切可能诱发兴趣的条件,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让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讨论、交流谈话,等等。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成功的,从而兴趣盎然地学习,汲取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其次,要不时地创造条件,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尝到学习“甜头”,从内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从而逐步养成自觉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一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设置一个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我实验探讨、生生相互讨论交流、分析形成结论,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浓、自主空间大、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广开思路、大胆创新,把学习的压力变为动力,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成了自我锻炼、互助研究的过程。
总之,高效课堂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将会引起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关注。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究竟如何才能把优质高效的英语阅读课堂落实到实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得阅读者得天下”已经成为广大中学生及高中英语教师的共识。只有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改变教法,传导学生读法,持之以恒,定能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之路越走越宽。
五、自我反思
课堂教学是教师基本素质的一种反映,它拒绝花拳秀腿,无须标新立异;不要刻意求新,不要一味求活,要在求真、求实上下功夫,一切从学生的实际(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发展需求)出发,精心组织和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都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一、增强课堂实效性的思考
实对应着虚,虚就是空,是指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走过场的一些做法。增强课堂实效性就是要尽可能减少课堂务虚的东西,比如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认为是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全新的教学模式,于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一些公开课、示范课、评优课等,走向两个极端:一是每课必探,认为课堂上没有探究就是没有体现出新课程理念。二是每探必全,一节探究式课堂教学一定要有完整的几个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等,这几个因素“一个都不能少”!这种绝对化的认识显然是错误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究竟存在哪些务虚的方面呢?
1.课堂教学务虚的几种表现
(1)课本已有明确结论还需要猜想吗?
高中物理中有些知识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过一部分,如牛顿第一定律中关于亚里士多德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总结学生就已经熟悉并知道其错在何处。如果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生搬硬套探究教学的几个环节,非要让已经知道答案的学生去猜测,一方面这种教法让人极不舒服,有种浑身起鸡皮疙瘩的感觉,另一方面在极大浪费学生的课堂学习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应显然是句空话。这种只会死搬硬套某种教学模式,把教学方式绝对化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
(2)实验是探究猜想的唯一方法吗?
实验之于物理教学与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物理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好物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实验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物理概念、导出规律、掌握理论、正确而深刻地领会物理知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但实验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实验的不确定性,即实验不一定能成功,特别是一些需要“天时”的帮助才能完成的实验,如静电实验等。再如因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等诸方面的因素导致实验的费时性,这一点在中学物理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委托江苏大学举办了首届新课程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其中有一节新课程示范课《探究矢量合成运算法则》,课堂上因为要求学生用实验方法探究力的合成遵守的法则,结果耗时近80分钟,学生一无所获,并未能探究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因当时刚刚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家都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其中有些失误乃至失败也是情有可谅的。但实施新课程改革至今已经有8个年头了,如果现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仍然认为实验是验证猜想的唯一方法,不惜以牺牲课堂教学效益为代价来换取所谓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签,显然是本末倒置、得不偿失了。
正如上文所说,实验之于物理是极其重要的,但实验安排一定要考虑周全。如为什么要安排实验?通过实验想达到什么目的?为达此目的还可以有什么途径与方法?怎样实验?通过实验想培养学生什么?等等。只有这样这些精心设计的实验才能真正发挥实验的作用,才能真正达到通过实验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目的。
(3)新课程就一定要有合作讨论吗?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以及与国外交流合作的不断扩大,在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两种认识:一是如上文所述的认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就一定要满足探究性教学的各种要素,否则就是没有体现新课程;二是认为国外教学都是学生在上课时围成一个圆圈,课堂上就是学生合作、讨论、做游戏等。于是一味模仿国外教学,认为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就必然要讨论、要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事实上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要有其存在的理由,即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要达到什么目的等。合作交流的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显然不能为讨论而讨论。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内容、教学的需要、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学的对象等多种因素思考:有必要讨论吗?有必要合作吗?通过讨论想达到什么目的?采用何种讨论方式才是最有效的讨论合作方式?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通过讨论、合作、交流,达到所期望的效果与效益。
2.务实的课堂教学更应注重文本探究能力的培养——以《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中感抗的教学为例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课堂伊始并没有急于完成课本上的实验,因为如果就这样完成实验,实验就仅仅能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而失去了让学生主动探究的作用,同时也失去了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机会。为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本P37“演示”部分内容,通过文本阅读让学生回答这样几个问题(1)课本上提出观察两种情况下灯泡的亮度,暂不做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猜测可能的情况。(2)说说你猜测的理由,到此再安排实验,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给学生明确的答案。在此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探究。(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4)物体材料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那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能给它起个名字吗?(5)依据所学知识猜测电感线圈的感抗与哪些因素有关?猜测的依据是什么?(6)既然都是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那电感线圈对交流电的感抗的单位是什么?会证明你的猜想吗?
二、提高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有对应着无,有效对应着无效,课堂有效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的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
目前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大量的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造成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教学错位,具体表现有如下几种情形。
1.教学过程中的几种错位
(1)教师服务对象的错位
教材是教学的素材,是为学生的学习服务的工具。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部分教师不顾学情,只备教材及教法,上课时照本宣科,以本为本,按照教材节次段落依次讲解,只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如此课堂其教学效果低下也就不足为怪了。实际上教师的备课不仅是备教材、备教法,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备学生、备学情。每届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如果照搬某个教案而不考虑学生具体的、鲜活的特点,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应牢记自己的服务对象绝不是教材而是学生。
(2)教学方式的错位
自实施新课程以来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有较大的变革,特别是原来“一讲到底”、“满堂灌”式的教学行为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共识,必须予以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多种教学模式不断被挖掘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被完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变相“满堂灌”,具体表现为:一是教师利用教材向学生“灌”,教师安排学生阅读教材,在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记结论、死记硬背;二是利用学生向学生“灌”,教师布置阅读思考题,然后安排个别学生特别是一些优等生回答,答案出来后就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教学,不再过问其他同学是否也掌握,这实际上是利用优等生向其他学生“灌”。这种教学方式上的错位(穿新鞋走老路)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低下。
(3)学习目标的错位
新课程的教学并不排斥应试教育,也不需要忌讳“为了高考”这个话题。但学生的学习决不能仅仅只为高考,教师的教学更不能为了高考而采用急功近利的做法。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仍存在错位现象,表现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结论,忽视或轻视结论的由来、物理过程的分析及方法的掌握等,还有就是课堂教学习题化,在新授课上花时较少,而将较多的时间用在习题上,有点变相“题海战术”的味道(同样是穿新鞋走老路),这样的课堂教学其教学效果又怎么能高起来呢。
(4)实验教学的错位
物理实验之于物理教与学的重要性已是不言而喻,物理实验对于物理教与学的作用也是无需多言。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如下几种错位现象:一是目标错位导致实际教学中变学生实验为教师讲实验,变学生实际动手为纸上做题;二是变探究实验为验证性试验,忽视实验的设计、器材的选择以及实验方案的确定等方面的内容,只是要求学生按照既定的步骤与设计好的方案进行操作,学生的实验能力根本得不到培养与提高;三是用多媒体课件代替实际实验。
2.“以学定教”——物理有效教学的根本
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与收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与获取为重中之重,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根本的出发点,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怎样才能做到真正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呢?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应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和优质高效的效益观。建构“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体系,科学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重心,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从而整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充分做好备学生、备学情的准备工作,确实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学上来。
(2)教学方式的转变
一节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包含四个要素:一是本节课让学生获得什么?获得多少;二是这些内容让学生多长时间获得,即课堂效益问题;三是怎样让学生获得这些,这就是课堂教学方法问题;四是是否每个学生都达成了教学目标。四个方面的问题具体反映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课堂教学方法,所以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而有效课堂教学的方式有: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先教后练、多学少教、以学论教及研学促教等。所有这些方式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学课标、研课标、研方法及课后反思等多种校本培训的手段促使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
三、高效课堂的思考
高对应着低,高效对应着低效,只有效率的最大化或只有效益的最优化的课堂,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课堂”。只有二者的和谐统一,“高效课堂”才能形成。简言之,“高效课堂”至少在教学时间、教学任务量、教学效果等三个要素方面有突破,概括为:轻负担、低消耗、全维度、高质量。有效教学本身就包含着有效与无效、高效与低效的含义,高效课堂是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提出的更高要求。高效课堂的主要特征有: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主动是学习状态,“主动”会激发潜能、乐在其中、带来效益、生成能力;生动性是追求课堂的情感价值,突出“学乐”和“乐学”,学习如饮甘露琼浆,变“怕上学”为“怕下课”;生成性是课堂要敢于变各种“句号”、“叹号”为“问号”。追求“主体多元”,鼓励不同个性的学习见解,让思维激荡思维、让思想冲撞思想、让方法启迪方法。课堂的智慧、、价值尽在“不可预设”的“现场生成”上,一切的预设应服务于“现场”,而不是让“现场”服务于预设。这是新课程改革实施这么多年来围绕着课堂教学效益的进一步研究与思考。在有效教学的基础上怎样才能更有效(即高效)。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低效教学又有哪些表现呢?
1.低效教学的几种表现
(1)低效的教学方式
教师服务对象的错位造成的教学效果的低下;教学方法的错位造成的教学效果的低下;学习目标的错位造成的教学效果的低下;物理实验教学的错位与缺失造成的教学效果的低下等。
(2)在学生的学习态度与方法上的欠缺
新课程的目标分为三维: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比较关注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也许在教案的编写上会有所提及,而实际教学过程中可能对此就比较弱化了。实际上学习是学生为主体,而学习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愿意学、有无学习的兴趣及学习的动力和学习上愿意投入的精力等,这些因素决定了学习效益的高低,且是决定学习效益高低至关重要的决定性要素。
2.高效课堂教学的几个不可或缺的要素
有效教学的关键是以学定教,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所以高效课堂显然是围绕着怎样才能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让上述的行为贯穿到教学的全过程中,为此高效课堂应该包含如下几个要素。
(1)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绝不是仅仅为学生的升学。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只有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才有可能在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及教学过程上想方设法改变自己,才会去尝试新的教学模式,才会去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并进而找到适合于本届学生的最佳教学模式。最终形成以模式为驱动、以导学案为统领、以小组讨论为抓手、以自主合作学习为本质、以“三维目标”为目标、以发展学生为方向的教学模式。
(2)学生积极的态度与情感
学生为主体绝不仅仅是课堂上的学生回答问题、上黑板演算、课堂上的讨论以及课堂上学生的其他活动,更重要的是学生是否愿学、乐学,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主人的愿学与乐学才是学习不竭的动力,才是提高学习效益的最根本措施与方法。
(3)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些手段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比如课堂的引入采用实验激趣方式、设置悬疑问题式、多媒体课件式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引导式、实验探究式、追本求源式及认知冲突式等;还有就是奇特的教学方式,奇特的教学方式自然是相对于正常的教学方式,正常的教学方式包括逆进式、情景式、谈话式、讨论式、启导式等,而非正常式教学方式包括切入式、逆推式、带动式及变换式等。
(4)高效课堂注重“三性二意”
高效课堂的“三性二意”中:“三性”是课堂教学的高效性、生成性与解放性;“二意”是知识的意义与发展的意义。三性中的高效性无需多言,生成性是课堂教学中注重知识的生成,也就是注重结论的来源、过程的分析及方法的学习等。解放性包含三个解放,一是解放学生。让学生从沉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做到让学生愿学、乐学。二是解放教师。让教师从沉重的教学中解放出来,让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特别是研究学生及学生学习的基本情况,从而使得教学课堂更具实效性、有效性及高效性。三是解放学校。如果说高效课堂解放了学生同时又解放了教师,那自然也就解放了学校。
(5)高效课堂的评价注重“三看四看”
“三看”是看学生:一看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人数,二看课堂上学生参与的质量,三看学生的预习笔记。“四看”是看教师:一看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坚持了以学生为中心,二看课前教师是否依据模式备课及依据模式上课,三看课堂上是否体现了三维目标尤其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四看教师的学案、导学案及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从时间上可把高效课堂分为基本模式10+30+5、常态模式10+35及非常模式0+45等,对应着教师引导时间+学生活动时间+目标检测时间)。
3.高效课堂特点纵览
三高: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
三动:身动、心动、神动;
三量:思维量、信息量、训练量;
三学:肯学、想学、学会;
三特点:立体式、快节奏、大容量;
三原色:红色——代表热情,体现出新课改的三维目标要求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黄色——警示色,时时处处提示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蓝色——象征知识的海洋,突出人人学会,落实学习目标。
总之,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教学的基础,在务实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教学的基本目标,而高效课堂则是教师追求的最高目标,为此尚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力争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都具有高效性。
参考文献
一、对课堂教学实效的思考
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教师期待着学生的进步和提高,因为这种进步和提高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肯定;同时,学生也期待着教师的关注和指导,这种关注和指导将转化为日后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师生双方都在期待中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形成教与学相得益彰的良性循环,体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能让我更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学习过程。
我们常说,课堂教学的完成并不意味着教学过程的结束。没有结束的过程,关键就是学生的提问,也就是学生的思考。每节课后,学生的困惑仍然存在,这是应该充分重视的学习状态。新课程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拯救被压抑的激情,要求学生用头脑去学习。在实践中,我选择的突破口就是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困惑提出来。
由于长期的磨合,我的学生渐渐习惯了通过提问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些提问让我看到了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全新的学习状态。最初,浅层次的提问比较多,大多出于对历史情节的好奇,到后来,提问开始反映出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开始提问的风气也不浓,敢于提问的学生也不多。现在,提问已经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在提问中,他们开始关注历史学习的方法,关注老师讲解的合理性,讨论教科书陈述的科学性。因为发现了问题,他们开始争论,有的提问已经对我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但是学生没有论据,因此而求援于老师。因为一个推理而困惑,又因为一个困惑而期待,这个提问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起点。
2.能让我更为全面地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
学生的提问也改变着我的教学。学生提问水平参差不齐,要求深浅不一,涉及的知识内容飘忽不定。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与学生形成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常常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以前的一些积累已满足不了新的求知,弄不好还要出笑话。在这些问题的“催促”下,我不得不大量地阅读各种门类的不同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素养,我的教学也因此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我还不得不深入反思课堂教学过程和内容的合理性。学生的一个提问,可能意味着一个知识体系的漏洞,看似肤浅的问题,可能会揭示出教学过程的失误。
其次,学生的提问也不断地修正着我的教育理念,使我意识到:疑惑仅仅是学生个人的心理状态,只有通过问题提出来才能成为质疑能力。因此,不仅仅要激发学生提问的热情,还要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提问习惯。由于这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重要路径,教师必须善待学生的每一个提问,要探究、讨论并回复,要让学生感受到因提问而得到的收获和喜悦。这样的教学才会有实效。
二、对课堂教学有效的思考
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一切都源于我们老师对学生的爱,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在我看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小组讨论法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
所谓“小组讨论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其实质就是以小组为组织形式,借助小组成员之间的协作,完成特定的任务。讨论的过程重在交流,一般先是通过交流找出个体之间的差异,后经过讨论达成集体共识;讨论的过程又重在合作,通过小组学习,弥补个体在思维、精力、时间和学习方式上的局限性,发挥集体的力量,变“势单力薄”为“人多智广”。具体做法是:
1.有效组合。长期的实践证明:5-6人是小组讨论的理想数字。小组一般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互帮互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各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基础,同时还要注意小组成员的性别协调及性格互补。
2.别具特色,各司其职。为了增强小组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我每次带一个新的班级,总会让他们先为自己的小组起个个性化的组名,希望在组名的感召和激励下,能够吸引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几年来,我的每届学生都表现出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2007届的“群英”、“神话”、“无双”等到2009届的“天道酬勤”、“六鼎记”、“六锅头”、“一塔湖图”等每个组名都不同凡响,别有新意。
这些别具特色的组名,使小组成员首先有了共同的期望和目标,也把学生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变为小组间的竞争,形成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格局。当然,组内成员的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也是至关重要的。我的策略是:每个组员都要担任不同的角色,如组长、记录员、协调员、检查员等,并采用角色定期互换的办法,使每个学生都能担当不同的责任,从而在各种不同位置上得到体验和锻炼,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对课堂教学高效性的思考
课堂教学,有“教”有“学”,大部分老师往往强调“学”的高效,而忽视了“教”的高效。那么,如何使“教”既高效,又使“学”高效呢?我的经验是:学案教学。
导学过程由教师课前设计好本课导学内容。当然既要体现本课的重难点,又要体现本课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根据导学的内容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导学案既可以提前发给学生,也可以当堂发给他们,这视需要而定。首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然后组内讨论,达成共识,对于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组间进行分享学习,各组之间有异议的问题,需要老师及时地给予讲解,最终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要简明———把握脉络和主干
教学目标要科学、适当、简明,一堂课不可能样样都要顾及,否则负担太重,简明的学习目标可以让学生明晰自己的学习任务,减轻学习负担,轻松地把握知识脉络,培养能力。
二、教学内容要简要———抓住重点和关键
根据高中政治课教学的特点,构建简约高效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教师必须在研究领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独特而深刻地解读教材,帮助学生挖掘核心知识,抓住重点,归纳关键词,让学生把知识的“精华”细细品味,从而轻松吸收和掌握。同时还可以通过把握和归纳关键词,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
三、教学情境和选材要有效———少而精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资源和材料非常丰富,如果对情境和素材不加选择,随意创设或者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材料的堆积、情境的滥用,课堂效果就如同在播放一架幻灯机,眼花缭乱、杂乱无章。因此教师要精选情境和素材,有效的情境创设和素材选择必须具有典型性,用材要紧凑,切不可喧宾夺主,不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要与教材和知识相贴切,充分发挥其功效,提高课堂效率。
四、教学提问及语言要简炼———启迪思维
教学是一门艺术,对于一名优秀教师而言,语言表达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课堂提问和语言表达的启迪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效果的生成,并且生动、幽默的语言会引发学生的兴趣,影响课堂的整体氛围,给课堂添彩。那么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精心设计一个个简要、准确、生活化、生动化的问题,通过清新简练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和思考。
【关键字】先学后教,高效,初中物理,教学
先学后教是由江苏泰兴洋思中学首创的教学模式,同时也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大胆变革和创新。突破了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人物以及相关的目的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和深入的学习。让学生不在盲目的学习,而是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下,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容易理解,更能充分产生兴趣。使得课堂生达到高效的目的,高效的首要目的就是要保证课堂效率,不仅要在短时间内达到学习的目,同时也要通过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充分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兴趣性。高效课堂的打造,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形式的变革,对学生而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潜能的助推器。高效课堂的打造,不仅仅是课堂角色的转变,更是应该处理如何高质量的、高效的完成教务内容。同时增强学生对物理课题的兴趣,通过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通过在课堂上,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同时在讨论中交换建议,进行交流,处分展示自我的才华以及知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找的自信。这对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变革后的课堂上,虽然学生和老师的角色并不是刻板的一学一教,但是在本质上仍然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让课堂变成相对宽松的环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思想和动手能力的解放,同时也有利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提高。为了促进学生物理课堂上获得高效的学习效果,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把课堂归还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教师通过课前布置作业,有效的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术上的指导,也可以通过老师在旁避免学生走偏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师为了不教”,“教”是前提、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手段,“不教”是目的,教师应该履行传授知识的义务,学生也有掌握知识的责任,但是叶圣陶先生也强调了“不教”的重要性,“教”的重点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堂上老师侃侃而谈或者重复枯燥的书本知识,而是教师的启发以及引导作用更为突出。何谓“不教”,就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应该拥有独立的学习能力,并且能够独立的解决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教是为了不教”。
二、 充分培养学生兴趣,做到“寓学于乐”
兴趣是最好的导师,学习上的兴趣也是增强学习动力的最好办法,兴趣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并且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掌握知识。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课堂的需要,刻板的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在讲台上按照课本内容传授知识,学生中规中矩的听课形式已经不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初中物理老师在课堂上要想打造高效的学习效率就应该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教师应该通过原有知识的积累和不断地掌握新的知识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的手段激发或者是挖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这也是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必要的条件。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充分的动手和动脑,让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物理的神奇以及物理本身存在的趣味性。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课外布置作业,例如在水浮力和光折射等课程设计上,通过一些小实验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三、划分小组,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物理课不仅有理论课,也有实验课程,教师可以通过划分小组,让每位学生通过动手,并在实验中记录自己的心得体会,同时也应该对产生的物理现象进行记录,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对学生掌握物理知识更有帮助,有利于学生对实验能够记忆的更加准确。教师在是呀暖姐也要耐心的进行辅导,对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技术上的知道,然后让小组之间交流。在学生交流实验经验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对实验内容中集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分类并给与解答。在教师进行解答的过程中,也应该时刻注意每位学生给与的信息反馈,对于不同学生的反馈给与适当的关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意见或建议都是有建设意义的,同时通过教师的争取引导,使得学生对知识把握的程度更加的熟练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也为以后的学习培养良好的习惯。
四、教师应该做好课前备课以及课后思考
在打造高效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在教学课程上、在学生兴趣上做功课,同时应该时刻提升自身的基本专业素质。学生集体的智慧是强大的,要做好一趟高效的课堂,教师就应该充分备课,教师之间也应该加强交流,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便于能够更好的处理突发状况。在课后,教师也应该做好课后的反思,通过反思找出不足和优点。并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发挥有点,避免不足或者减少不足。
小结
“先学后教”就是教学模式上的大胆创新。“先学后教”的出现突破了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带着人物以及相关的目的对所学内容进行探讨和深入的学习。让学生不在盲目的学习,而是通过老师正确的引导下,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能容易理解,更能充分产生兴趣。高效课堂的打造,对教师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教学形式的变革,对学生而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和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激发学生潜能的助推器。高效课堂的打造,不仅仅是课堂角色的转变,更是应该处理如何高质量的、高效的完成教务内容。同时增强学生对物理课题的兴趣,通过物理实验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让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先学后教对打造高效的初中物理教学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参考文献:
[1]孙中武 《和谐高效思维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07-01
【关键词】科学课堂;自主;高效;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不仅仅了解科学知识,而且着重于每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培养以及科学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懂科学”,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读科学”、“听科学”、“记科学”、“看科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需要与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引导被好奇心所激发的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然后与他们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从而实现情感侧面上的“学会”与认知侧面上的“会学”的有机统一。
一、时间保证,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
新课程对教学的要求不同于以往课程的要求,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强调深入到学生的认知世界,通过亲身经历给他们深刻地体验。因而活动多了,学生们更喜欢了,但也给教师们带来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活动的动态生成所带来的不可预测,活动时间的控制难了。如何保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那就必须要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把握好重点,并围绕这个点,做深做透,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让学生获得理智能力的发展。而千万不能浪费时间蜻蜓点水式的面面俱到,让学生跟着你草草收场。此外,还要严格控制活动中的变量,每次只可以有一个变量,让学生从中发现变化,以保证探究体验活动的严密性与正确性。因为假若变量过多,孩子们则会产生混乱,还会分散注意力。另外还必须注意活动的材料,要有选择,否则吸引了学生的所有注意力,就会影响到体验活动的实效。因此与其热热闹闹,丰富多彩,还不如减少两个活动或某些环节,保证充分的时间,把每一部分做透了,做细了,那么学生的收获可能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上的了。
《电磁铁的磁力》一课,引领学生开始关注线圈匝数(或电池节数)的变化对电磁铁的磁力的影响了。线圈匝数在逐渐变多的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哪些方面产生了变化?通过“吸起铁钉多少”的研究,引出“电磁铁磁力的磁力大小”这一现象的观察研究活动。
二、材料充足,学生高效学习的源泉
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上不仅关注教师的“教”,还必须评价学生的“学”。《科学》教材课本里的文字不但少了,而且也没有什么结论性的话语,最具特色的是每一课时,每一单元都由一个个的活动建构,因此,教师所要考虑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行为自然也应该起变化。特别是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考虑的是:这节课需要组织什么样的活动,让学生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学生可能会做些什么?他们需要哪些材料?可能会碰到什么难题?学生可能对什么感兴趣,什么能够引起他们心灵上的震憾?他们会发现什么?可能会得出哪些错误的结论?最终他们又会得到什么?也就是要“用好教材”。如上《电磁铁的磁力》一课就选用什么电池,什么样的导线?教师提供好供学生研究,便于学生通过研究,发现差异,通过实践讨论。《给冷水加热》一课,教科书设计的方法:也是一个简单易操作的方法,同时又是一个可以引出进一步探究活动的方法。它是引发本单元后续一系列活动的基础。所以,在实际的加热活动中,我指导学生不仅要观察冷水是否变热了,更要关注冷水除了温度升高了,还有其他变化吗?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过一儿,水袋会慢慢浮到水面上来。同时,我又让学生进一步观察:“把这一小袋加热了的水放在冷水里,它是沉的还是浮的?”这是引发探究问题的重要现象。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做出解释(或推测)、设计实验研究是接下来的关键。我在这部分教学中通过自学提示以及提供的材料,引导学生正确探究。科学课提倡亲身经历活动的教学理念,教师在实践这个新理念时,一是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材料,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好这些材料的使用效益,真正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实践体验。
三、适时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地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大家也知道科学学习以探究为核心,所以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教师的专业引领与指导显得很重要。该什么时候指导,指导的程度如何?这都是需要教者适时把握的。过早地指导,学生思考得不够成熟,丧失了反思的机会。过迟地指导,学生由于长时间地碰到难题而没有得到解决,会丧失以后探究的信心。教师的指导将是学生对科学产生浓厚兴趣的重要因素。如在上《设计制作小赛车》一课时,当学生做好小车在试车中,就有许多同学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怎样让车是可以跑得更快、更远?”“怎样使车包起来平稳?”……试车中这些同学按自己产生的问题调整着自己原来的方案,并设计制作新的小车,进行试验,试验中发现更多的内容。所以教师应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在学习过程中,对有关需要并不强烈,处于待激活状态的学生,教师要善于组织教学内容,巧妙设疑,引导探索,促使学生产生再需要,以调节他们的学习心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四、主动发现,学生高效学习的特点
“做中学”科学教育就是让所有学生有机会以符合其年龄特点,符合其认知需要,符合科学探究规律的方式,亲历探究自然的过程,在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科学探究的能力,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质。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交给学生一些富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具有开展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并不断扶植和加强学生成为发现者的愿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学生的参与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小学生好奇、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都想摸一摸、玩一玩、做一做,根据学生的这一年龄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尽量满足他们的动手要求。比如在《冷和热》单元中热传递这一内容,我将一小杯热水放入一冷水槽中时,有的孩子就提出“小水杯周围冷水比外圈冷水温度会更高、会更热些”。于是我就请他拿着水温计到前面亲自来测量,来比较,终于他发现水槽中所有冷水的温度水温上升是一致的,没有区别。他得到了满意的答案。在科学活动中,孩子更加主动、积极、创造性地进行探究,还能边实验边记录,并能用较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实验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惯有的旧思维模式,而改用科学的方法去主动探索事物,亲历科学发现的过程,这是孩子们学习科学的能力发展的一大飞跃,在此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都明显得到提高。
五、自主研究,学生高效学习的升华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以学生参与典型经历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以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活动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不同可采取多种多样的类型,给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经历的机会。
1.搜集信息
搜集科学信息资料是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拓展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论证的不可少的学习过程和方式。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便利的机会,因势利导,指明有效的途径,帮助学生拓宽获取信息的渠道,开辟各种信息源。如拓宽课本知识,走进图书馆、阅览室,撷取媒体信息,观看自然科学影视片,收听广播等,摘记信息资料,指导学生建立个人信息卡,摘录“动植物之最”、“气象谚语”、“科学观察日记”等。
2.观察
观察是指导学生运用各种感官和工具对事物在自然条件下,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和描述,从而获得对自然事物的感性知识。是给学生提供直接经验的主要活动方式。适合农村小学生观察的对象十分广泛,如《各种各样的岩石》一课让学生自己搜集一些岩石,他们能把当地常见的砂岩、砾岩、石灰岩带来;教师再提供少量不常见的花岗岩、玄武岩、大理岩、长石等,这样主次结合、展开研究,既突出重点(砂岩等),又兼顾个性(花岗岩等),更培养学生的兴趣:想不到,这些常常被自己忽视的东西,还能派上大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