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实践的经验8篇

时间:2023-06-15 09:27:20

社会实践的经验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1

延安时期的群众社会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学习运动,以消灭文盲、改良卫生、移风易俗、劳动教育等为主要内容;以冬学、识字组、剧团等为主要组织形式。其规模之大、覆盖面之广、涉及内容之多都是前所未有的。可以说,党在边区构建了一张各种社会教育组织遍及乡村,甚至渗透到田间地头、灶台饭桌的庞大社会教育网络,教育对象几乎涵盖了每一个年龄段、每一种行业、每一个阶层的社会成员,使得失学儿童和成年农民都能学认字、学算账,了解卫生常识、科学种田技术及党的方针政策。正如美国记者冈瑟?斯坦所言:“边区像个巨大的小学校,其中几乎每个人,老老小小都急切地要学习――如果可能的话,还要教别人。所有一切实际的、具体的、受人欢迎的民众教育办法,能对更多的人起作用,传播知识比学校更有效。”[1]正因为如此,通过社会教育彻底改变了落后现状,使边区呈现出“十个没有”的和谐局面:“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2]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效,与党在边区的实践创新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考察延安时期社会教育的实践特色,总结经验,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一、延安时期社会教育的实践特色

(一)社会教育内容紧扣群众现实需要

任何一种教育形式,只有内容符合教育对象需求、教育方式适应现实环境,才能为群众所接受,才会有效果。边区的现状决定了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广大劳动群众,必须密切联系实际,必须紧紧围绕群众生产生活,解决最紧迫的现实问题。因此,边区政府按照“发展民众教育,消灭文盲,提高边区成年人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的方针,确定社会教育的内容包括文化教育、政治教育、卫生宣传、移风易俗、劳动教育等。遵循“群众需要什么,就教什么”的原则,做到了文化课与社会课、生活课、生产课互相兼顾,文化课有识字、记账、写信、开路条和订生产计划等实用知识;自然课有科普常识等内容;社会课以传播进步思想、移风易俗、道德教育为主;生活常识课以卫生常识、妇婴保健知识、医药知识为主;生产课有施肥、病虫害防治、植棉纺织技术等内容。正因为这些内容与党的中心任务、边区建设和人民需要相结合,群众的学习热情很高,成效显著。

(二)社会教育组织形式符合边区实际

边区的“社会教育是不脱离生产给民众以教育,是一面生产一面学习,学习不妨碍生产的一种教育方式。“[3]其鲜明的实践特色是教育组织形式符合边区实际。基于教育任务繁重、战争形势严峻的现实,党探索创新出冬学、识字组、识字班、夜校、半日校、民众教育馆、剧团、俱乐部等灵活多样的社会教育组织形式,适应了边区居住分散的环境和老百姓“照顾门户”的需要,而且简便易行、成本很低,学制灵活、形式活泼多样,适应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方式,既能识字受教育,又不脱离生产,针对性强,发动组织群众容易,且容易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因而受到乡村民众的欢迎。以“民办公助”形式创办的大大小小的村学,教群众如何种菜、纺织、记账,深受群众欢迎。同时,木刻、戏剧、秧歌剧、社火等艺术形式都成为社会教育的好形式。

(三)教育、教学方法符合边区实际

延安时期的社会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成绩,除了组织形式、教育内容适应了边区实际外,还与实行正确的教学、教育方法有着密切关系。边区的教育也充分考虑了群众中文盲率很高的实际问题,确立了“不忙多学,小忙少学,大忙放学”的教学方针,采用了“小先生”、“民教民”、“丈夫教妻子”等方法。尤其是小先生制的推广,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绥德实验小学五年级女学生刘佩珍,先组织一个家庭识字组,教自己的二嫂和邻家的两个女娃,接着又和另一个同学办起了街头识字班,组织30多个娃娃识字。经两个月,其中8人已识500余字,其他娃娃也学会三四百字。在她的带动下,全市很快办起51个妇女儿童识字组,近1 000人参加[4]。由此,小先生制的教学方法在边区开始推广,这种教学方法既适用分散的农村,也适合小城镇,既可以集中组织,也可以在家庭中推行,因而激发了群众的学习热情,并在短期内取得了成效。

二、延安时期社会教育的经验启示

延安时期的群众社会教育活动丰富多彩,展现出了许多生动感人的学习场面,积累了厚实的经验,其中最突出的是将物质、政治、环境、教育、健康等多层面的民生建设内容都融入社会教育中,而且社会教育与其他层面的民生建设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一)社会教育与改善群众物质生活结合起来

延安时期开展社会教育的首要目的是促进生产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破解最紧要的生存问题。因此,社会教育解决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问题,是一条重要经验。党和边区政府提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社教原则,要求教育厅结合工作需要和各地群众实际编写了《庄稼杂字》《日用杂字》《卫生读本》等实用教材。在具体教育中,坚持学习内容与教育对象需要相结合,如给放牛娃教“放牛”,给卖面粉的教记账方法和“年月日”、“石、斗、斤、两”等重量单位的写法;通过编演如秧歌剧《麻子变工》《务棉》《夫妻开荒》《二流子转变》等,宣传党的富民政策、科学选种知识、精耕细作方法等,宣传变工互助的好处和二流子转变的意义,推广劳模的先进经验等。从而增强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自觉性,激发他们生产的积极性,引导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二)社会教育与提高群众健康状况结合起来

尽快改善边区落后的卫生状况,改变群众的卫生习惯和推广新法接生,是边区社会教育的一项现实任务。边区政府成立后确立了“预防第一”的卫生工作方针,将卫生宣传纳入社会教育体系中,将学习内容直接和群众生活联系起来,借助遍及乡村的社会教育组织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号召群众自觉同各种不良卫生习惯做斗争,派大批干部下乡帮助群众树立卫生观念,养成科学卫生习惯。实践证明,针对群众卫生观念淡薄问题的社会卫生教育效果十分明显,它使群众认识到不良卫生习惯是威胁他们生命的罪魁祸首,因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打井、修厕所、灭蝇灭虱、讲究个人卫生;改造圈棚,实行人畜分居,经常洒扫院落,开始注重环境卫生。同时,举办卫生冬学,利用民教管、卫生干部、妇女干部下乡等办法,宣传新法接生和妇婴保健知识等,也是边区的创新之举,为改变边区婴幼儿死亡严重、妇科病、各种慢性病、传染病严重的落后卫生现状,大大提升边区民众的健康状况。

(三)社会教育与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结合起来

延安时期开创了将教育内容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的社教方式,通过戏剧、秧歌、道情、版画、黑板报等群众文艺形式移风易俗、改造二流子、普及科学常识,既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又传播了新观念、新知识。实践证明,以群众文艺的形式开展社会教育,是文化生活匮乏的边区民众最欢迎的形式,在提高群众卫生观念和科学素养、移风易俗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足迹遍及乡村的秧歌队,在推广互助组、变工等有效生产方式,宣传党的各项政策,提振精气神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同时,戏剧也“是社教的最好工具,不论抗战动员、改良社会风俗、提倡教育,它都是有力的宣传武器”[5]。可见,以群众文艺的形式开展社会教育,达到改善群众健康状况,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双重目的,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独创。

(四)社会教育与营造和谐民生环境结合起来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2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

一、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社会结构转型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方面。

(二)利益多元化的挑战。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在计划体制下,中国社会形成了一个高度均衡、以平均主义为特征的利益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确立了个体利益的合法性,极大地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个体利益凸显以后,中国社会的利益关系从高度均等逐步演变成一个利益多元化的格局,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诉求分化越来越大。面临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利益协调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将日益复杂,协调难度将日益加大。

(三)民生建设带来的挑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发展型社会,在这个发展的新阶段,人们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开始全面快速增长。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公共产品的投入,人民群众享受到的公共服务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目前人们所需要的公共产品还存在着大量短缺,公共服务的有限导致了很多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的凸显。

二、淄博市社会治理创新的做法和主要成效

(一)全面实施“三大工程”,夯实社会治理根基。一是全面实施以网格化走访、网格化服务、网格化代办为主体的网格化治理工程。全市统一设立“镇办―村居(社区)―基础网格”三级网格,将机关干部、“两委”成员、政法干警等下沉到基础网格,一网多格、一格多员、一员多责。截止目前,各级网格员已走访群众110万余户,提供服务60万余次,代办各类事项55万余件。二是全面实施以视频监控全覆盖为主体的信息化建设工程。整合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视频资源,集中建设集信息采集、视频监控、调度指挥等功能于一体的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三是全面实施以市、区县、镇办、村居(社区)四级社会管理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化服务工程。市、区县和镇办建立社会管理服务中心,村居因地制宜建立社区服务中心或服务站(点),整合政法、综治、、维稳、民政、社保、计生等职能部门进驻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7大类90余项服务治理事项全部下放,为群众提供窗口化、一站式、综合。截止目前,各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已接待群众115万余人次,办理业务112万余件。

(二)落地贯通“四大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一是构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系。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科学发展、项目实施的前置条件,建立了市、区县、镇办和重点村居、企业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点工程项目和重要改革事项,进行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全面评估,实现了“被动求维稳”到“主动创和谐”跨越。二是构建社会矛盾排查调解控制体系。全市建设立了由法院、公安、司法等10多个部门组成的社会矛盾化解专项小组,建立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协调会议制度。三是构建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全面推行“六小警务”、“一村一警”做法,全面落实责任民警、日常化巡查制度,完善信息预判预警、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常态化治理、依法严打和社会治安防控“五项机制”,形成了全覆盖、全时段、网格化、数字化“两全两化”的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四是构建社会稳定督查考核奖惩体系。加强量化考核和动态管理,全市建立了“任务分解、责任到人、督导检查、调度通报、观摩评比、打分排名、考核奖惩”责任体系,实现了责任落实、督导、倒查、追究“一条龙”。

(三)完善提升“两大保障”,激发社会治理活力。一是强化法制宣传实践。在全市集中开展“学三法倡四德促五进”法制宣传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干部培训、媒体专栏、知识手册、手机短信、宣讲团等形式进行宣传教育,把法制宣传教育延伸到基础网格、到户到人,让法律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二是强化过硬队伍建设。以品牌政法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从改进作风、提升能力、增强素质入手,在全市机关开展“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争创优秀服务机关”主题实践活动,着眼于打造“认真、专业、务实、廉洁”品牌政法队伍。

三、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建议

目前,通过“三四二”工作格局的设置,淄博市对现有社会服务和治理体系进行了资源的优化整合,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社会管理和服务所存在的资源配置重复浪费和效率低下的问题,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但同时还面临着社会治理的组织和人才基础薄弱、政府和社会的边界需要进一步明晰、为民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推动社会治理创新需要以理念创新为动力,以方式方法转变为核心,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推动社会组织融入基层治理创新。目前我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发展壮大起来。一是改革体制机制,也就是打破“双重”管理体制,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对于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不需要业务主管单位了,直接到民政部门备案登记。二是限期脱钩。就是转变官办社会组织的身份,让社会组织真正回归民间,目前推进的是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三是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四是加大培育力度。现阶段,我国的基层社会组织还处在初级阶段,因而,政府应继续坚持培育和发展的理念,为基层社会组织的成长提供必要的扶持。

(二)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既是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又是社会矛盾凸显期。从大量的社会实践看,当前矛盾纠纷呈现出主体多元化、涉及领域广泛化、诉求反映方式激烈化以及触发低、突发性强的特点。第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大的制度设计和政策框架而言,应当立足于社会公正的理念,切实维护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这样才能理顺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最大限度地化解社会矛盾。第二,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只有大幅度地改善民生,才能够从源头上减小社会矛盾产生的几率,减弱社会矛盾的“烈度”,从而有效地稳住社会的基本面。

(三)提升社会服务效能。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社区,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一要坚持群众观点,始终尊重群众意愿。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首要前提。实施民生工程需要在广泛征求民意、全面摸清需求的情况下实施,这样,民生实事才能真正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才会满意。二要用心用脑用力,沉到一线抓小抓细抓实。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关键所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都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干部只有沉到一线,从细处入手、从小处抓起,把关系群众切实利益的每一件事情都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三要健全完善长效机制,提高广大党员干部为民服务的热情。这是提升为民服务水平的不竭动力。为民服务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不能因干部调整、人员变化而使联系断了线、服务打了折,必须健全和落实长效机制,一以贯之地抓执行,使为民服务成为每一名党员干部分内职责。

参考文献: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3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①。在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既没有成熟的理论支撑也没有成功的先例借鉴,中国共产党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学习、发展以及对西方经济学批判地吸收基础上,带领中国人民开创性地将市场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形成了宝贵的理论创新和独特的实践经验。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中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意气风发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历程,总结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成就和经验,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创新

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的动力”。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是对马克主义政治经学的一次伟大创新发展,也是对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框架的一次超越。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源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商品经济基本原理。经典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论述的是商品生产和流通的一般原理,并没有直接阐述商品经济或者市场经济的相关概念。但究其根源,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市场经济中的生产交换就是商品的生产和交换,因此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高级阶段。

中国共产党正是由对商品经济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开启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并不断拓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问题进行了接续探索。毛泽东作为第一代党的领导核心区分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他提出“商品生产,要看它是同什么经济制度相联系,同资本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同社会主义制度相联系就是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反复思考的基本理论问题。邓小平充分借鉴、吸收了世界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发展的历史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理论,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未讲过的,是适应中国发展实际和时代需求的政治经济学,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突破;江泽民、胡锦涛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使经济活动进一步向市场倾斜,丰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新的时代课题,提出了包括经济新常态理论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这是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贡献。

(2)西方主流经济理论框架的超越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在谋求转型,绝大多数经济体都接受了“华盛顿共识”给出的市场化转型方案,采取“休克疗法”进行私有化转型,但遗憾的是成功者寥寥。市场化转型的失败不是市场化本身的问题,主要是因为“休克疗法”过于激进,导致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保障性制度真空,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引发剧烈的经济波动和衰退。中国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式,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看来不仅低效而且容易滋生寻租腐败行为,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米尔顿.弗里德曼访问中国时就曾向中国官员建议“要一刀砍掉老鼠的尾巴”。而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渐进式市场化改革不仅没有辜负社会主义,而且超越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窠臼,创造性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转型。事实证明,相比于其他转型经济体中国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保持了发展的稳定,甚至在转型之前中国的经济波动还大于其他经济体。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政党稳定性与政府政策的持续性则是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制度保障。中国的实践证明,市场化转型改革不是唯一的模式,渐进式的改革能够在保持社会整体稳定的前提下释放经济活力。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探索

将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就概括为三个“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领导从探索确立市场化改革的目标到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制度化过程,也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过程。

(1)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

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模式,资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帮助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快速建立了现代化的工业体系,取得了20世纪60年代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等非凡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开始显现。邓小平利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提出“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应该表现比资本主义有更好的条件发展生产力。”在这样的立足点上,1982年党的十二大确立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实现了计划经济体制的突破,从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这一阶段,市场调节经济的制度初步形成,通过在农村地区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在产品市场放松价格管制、在国有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改革等举措,初步形成了在政府主导下市场调节经济的局面,实现了计划经济的突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正式开启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阶段。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和确立

在经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的认识也逐步深化。1987年2月,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方法”[7],党的十三大在邓小平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在“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计划和市场内在统一的机制”,在此期间“价格双轨制”、“物价闯关”、“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等实践使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调节作用逐步深化。伴随着改革的深入,姓“资”姓“社”的争论成为了限制改革开放的要害问题。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旗帜鲜明地提出“判断的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这些论述冲破了以往对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教条束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党中央在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勾勒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明确了将“三个有利于”作为检验各项改革举措的根本标准,明确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一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功转轨并得到确立,自此中国经济也伴随着生产力的释放和制度的完善进入追赶提速阶段,中华民族开启了由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阶段。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完善到制度化

进入21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了全新的时代主题。党的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之后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深化改革、完善体制进行了改革部署,明确了要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一阶段,我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资源配置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也更加明确。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取消了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环境等措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2010年,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领跑世界的基础条件。

进入新时代,以为核心的党中央赓续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改革开放基因,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从“基础性作用”转变为“决定性作用”,充分肯定了市场在微观生产分配组合的效率,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现了政府逐步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些转变是新时代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体现,充分显示了党始终根据经济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深化谋求发展的科学定位。在此基础上,党的四中全会进一步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五中全会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表明了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不再是谋求发展的权宜之计,而是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巩固的制度。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验

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建党百年来重要的发展原则。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路径既区别于发达经济体的市场经济又与其他转型经济体的发展策略不同。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是人类共同的发展智慧。中国能够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发展奇迹,秘诀不在于市场化的本身,而应该重点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从前述的实践探索过程可以发现,坚持党对经济体制改革和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验。

(1)党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导

市场调节经济的方式被称作“无形的手”,西方反复周期性爆发的经济危机说明了市场经济并非万能。近年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现两只手的协同,中国的实践证明关键还要依靠党对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导。

首先中国共产党长期连续执政形成稳定的政治环境,使得经济政策得以在实践中长期坚持,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邓小平同志指出“压倒一切的是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历代领导人接续奋斗,但对于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原则始终一以贯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作为执政党,党领导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制度化、长期化,形成了以党的代表大会总结发展规律、党的五中全会谋定五年规划的长期发展战略、党的三中全会研究中期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党的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短期经济落地政策的政治环境。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这种稳定、制度化的政治环境稳定了市场各方的预期,保持了经济政策的持续性,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其次,党的领导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是政府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作为经济的主导力量在宏观层面能够高效调动要素资源,但在微观层面容易导致“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困局。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被广泛接受,但市场调节经济本身存在着“市场失灵”和导致收入分配恶化等问题。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其中党的坚强领导则是纠偏市场失灵,构建社会经济发展应然与实然有机统一的重要力量。从最初的“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党在经济实践的过程中对于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通过完善社会制度形成了当前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有机统一。

(2)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方向

“渐进式”改革和“休克疗法”是两种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模式。主张“休克疗法”的经济学家,如杰弗里·萨克斯等提出发展中国家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必须减少政府干预对市场的扭曲,根据“华盛顿共识”快速建立起经济自由的环境,通过国企私有化、放开行政管制等措施对市场进行解绑,市场力量就会启动,自动完成结构调整、制度完善等目标。倾向“渐进式”改革的经济学家,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和林毅夫等认为,“休克疗法”过于激进,旧的体制破除后新的体制难以在短时间建立,只有循序渐进地将改革与发展结合起来,采取用时间换取发展空间的方式边破边立,才能实现顺利的转型。

选择“渐进式”改革还是“休克疗法”,中国共产党从未停留在理论和“本本”上,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地结合中国国情谋求发展之路。计划经济是中国经济市场化改革的逻辑起点,建立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改革的前提。在这样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带领的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选择了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由实验到全面铺开的渐进式改革路径。

首先渐近式的改革有利于制度的平稳过渡,符合帕累托改进原则。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实质是旧制度消亡并向新制度变迁的过程。而制度作为规范市场主体的规则,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一种成文的规定,转型过程属于强制性制度变迁。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开始于对农村地区和私营经济的解绑,并且逐步扩大到价格体制改革、要素市场化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层面,这种由点到面的渐进式改革满足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的原则,不仅最大程度避免改革可能产生的政治风险,也符合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帕累托改进原则。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能够取得实践的成功,正是因为改革过程体现了强制性和诱致型制度变迁的辩证统一。非正式制度是指社会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正式制度可以由上而下强制变迁,但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非正式制度则需要逐步演进。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就存在着新的正式制度与原有非正式制度不相容的矛盾。渐进式的改革方式保证了新、旧制度间的稳定更替,边破边立的螺旋式上升不仅降低了改革的成本,也减少了改革可能带来的风险。

其次渐进式的改革有利于培育和壮大成熟的市场主体。改革开放过程中,通过先放开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束缚再深入对国有企业改革,渐进式的改革有助于培育与市场化要求相一致的市场主体。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人员管理、生产、销售决策都由政府统一调配,如若采用“休克疗法”对国有企业进行彻底私有化,改革的结果可能如苏东经济体转型时期,大量国有企业倒闭或引发剧烈的社会动荡。因此,中国通过先放开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束缚,由这部分市场主体先发展起来,通过逐步建立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环境,倒逼国有企业改革。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先后经历了扩大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等改革阶段。改革过程中通过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公有制经济也逐步完成了减量提质的改革目标。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4

[关键词]能力,经验,逻辑关系,高等教育。

[Abstract]:Oneessentialelementofabilityformationisindividualexperience.Thelogicalprocessofexperienceisthebasisofone''''spersonality,tasteandabilitylevel,whichistheresultofindividualsocialpractice.Ifhighereducationfocusesonone''''sability,therelationbetweeneducationandsocialpracticemustbestudied,andtheresponsibilityforsocialpracticeandsolvingsocialproblemsinitsdevelopmentshouldbeemphasized.Thusthedevelopmentoftalentstrainingandallthecollegeeducationallinks,whichwillleadthesocialadvance,canbeensured.

[Keywords]:ability,experience,logicalrelation,highereducation.

知识内化为品格,品格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为个体的能力。品格是个体在知识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能力是品格的精神外显,是知识解码后的具体运用。知识、品格、能力,构成个体的总体素质。关于品格理论我们暂不在这里探讨。本文研究的是能力的基本特征及其逻辑关系,由此探讨高等教育对个体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及其对自身导引社会前进的基本方式。

?经验,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笔者所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书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内化后或个体初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结构后走向社会实践,对知识使用范围和方法的表象阶段理解的总和。这部分经验是低层次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指科学研究实践对思维改造、开拓的总和,即思维自觉过程的总和。第一个方面经验是对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既有深化书本概念的一面,也有框正实践前的好奇和无知的举措。经验,是无数次实践筛选出并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重复映象”,它们的重复,表证着实践提示的事物规律性(即科学性),而“映象”本身说明,它们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印证,实践的简单和肤浅,不可能使经验走向二次抽象,即经验的思维创造过程。从思维发展上看,个体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印证后,使知识走向内化,但不是知识创新。如果要进行知识创新,就要在复杂的实践中使思维突破表象限制而走向二次抽象(第一次抽象是前人做完的)。第二次抽象才进入经验的高层次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的经验里尽管知识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但心理上的知识坐标已经产生了应用后的效果,实践使个体承受的感觉和印象,不仅砸实学科知识在思维中的根基,而且可能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带来新的冲动和。正是这无数次的实践的提示,个体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个体三个方面工作的完成,即:①对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总体认识阶段的完成,随着知识的逐渐“解码”,“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n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n经验后去解决与n有联系的m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n1+n2+n3……nn=n的n次经验;

?n1+n2+m1+……mn=n+m的n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n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m工程问题。m和n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m问题单靠转移n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m经验。m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n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走向新一轮品格的准备和能力的升华。

那么,n和m所涉的知识与大学教学有何联系呢?如果把从事专业活动必须有专业知识作为逻辑前提,可以推知,关系式①和②中的n问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毕业生在校所主攻的专业。n所涉知识显然是在课堂教学中被个体掌握,n经验在于使个体通过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知识在解码后很快内化,实践过程还能使这些内化知识淡化为一种对n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后果的预测。从思维科学上分析经验,当它把学科思维淡化为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后,知识便从显意识储存而转化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储存。当在显意识中,知识被忘记,但潜意识中蓄积的知识能量(经验)依然可以使他按部就班地完成n工程的重复过程。这正如多年不游泳的人突然落水遇险,潜意识能量依然使他身心协调地进行泅渡;其实,当初的游泳知识他可能早已经忘掉。

m经验中的非n部分知识则属于另一种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涉及过,它可能有一部分是个体固化处理的知识,也可能是外存的知识,还可能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个体通过对n经验的把握和对m工程的分析,找准彼此间各种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联系后,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成功以后的经验多数是在失败中获得的,它的可贵处在于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补充所需知识并使之走向了新一轮的建构和能力的本质提升。

除上述所论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它是个体批判、逆向、整合三种意识综合利用的结果。间接经验的逻辑关系式是:

?An+Bn+Cn…Nn≈Vn

这里ABC和…N分别代表不同人处理n问题,An即A的n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学习个性、创造个性和阅历上的差异,他们在解决n问题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不同。V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进行分析研究,就可能形成兼有众长的经验Vn。这是一次学习和综合分析过程,综合的过程和结果都表明个体的举一反三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使个体实践经验由表象而转入思维的完全自觉。换言之,思维自觉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并构成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整合、批判还是逆向意识,都依据个体抽象水平来发挥作用。经验层次越高对抽象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是它使个体品格和能力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也是它,让个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个体经验也由单一知识向度而走向了多学科交融的复合经验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复合经验及其特征

本文所论复合经验可从逻辑关系式中看到:关系②和关系③都打破①的单一知识向度,表现出经验的多学科特征。知识的多角度和工程的多学科组合,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条件。就个体或团队来看,这些条件可以量化为五点:①个体或团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互补性;②驾驭科学仪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手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发现、发明次数;③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慎密的逻辑思维;④善于学习和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⑤勇于承受失败并不断追求新知的心理品质。这五点,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内部条件,即个体素质条件(也是品格特征)。从外部条件上看,团队组合和科学技术复杂性,构成工作环境。在学术团队内,知识的碰撞、抵牾和相融同时存在,实践经验和阅历互相补充,使个体之间缩小着知识差距和淡化着学科界限,同时,同一课题又把大家锁在一起,共同的实践展开了个体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所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恰恰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触到新知,此时,个体视野不仅越过了单独从事研究时的局限,使共同活动建立的心理过程超越以往,而且每个成员形成经验后建立的团队经验群的创造力量也是任何“独脚大侠”们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学术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之上。反之,也许会比单独研究还要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善待他人应是学术团队成员的共同品质,也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知识经济越来越否定“独家新闻”的买断,走向专业人员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是不是否定个体的独创性?不,个体独创性是学术团队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个体的独创性,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但是,这种独创性对群体来说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工程”就不存在了,知识经济便会因为专业人员走向“单干户”而停滞不前。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复合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带来的个体独创性与群体知识的多维度的整合。复合经验,当它把专业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就跨越了时代的铁门坎而把社会推向了明天。

?能力的本质分析

“经验即能力”是本文的基本命题。有人说,接受新的研究任务,他没有经验,完全靠创新完成的。其实,没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即使他没有处理新问题的经验,但他有处理其他问题的经验,新的创造必须(也只能)对传统经验进行转移,如果没有经验,还存在完成任务的能力吗?因此,本命题是常识,勿需证明。

以下,我们来分析能力的本质。

从科学史上看,最初的经验是对简单实践的把握。这些实践使人类开始认识某些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最初积累。人们认识到空气的浮力,创造运用氢气球载人,再后来出现飞机,飞机是对氢气球的改造,改造飞机过程又使机械运动向前推进一步。换言之,它是氢气球和人类对机械运动等多种经验的综合。而现代飞机制造,又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经验)加进来,它的功用也由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扩展到军事、农用、客用等多种用途。飞机制造本身就是多种科学知识和多种经验(使用知识方法)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经验是历史经验的总和。继承历史文化,是一种获取间接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但是,当文化传承走进社会实践,个体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活动时,经验又由间接过程回到直接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对历史上知识和经验的重复,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演绎。从二次否定方面分析,即使人们对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也改变了当初的历史条件,带着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有了历史性发展。当新思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并走进新经验后,创造后形成的又一轮新思维便成了更新经验的存在方式。由此周而复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生产力的基本程序。至此,我们可以对能力、经验的本质作如下判定:经验、能力是传承知识走向实践后的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的思维构成新经验,也构成新的知识,使实践者的品格获得提升。

?经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部门。高级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接触生产实践后的经验。传统的高等教育大都关起门来办,特别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他们接触的知识往往脱离社会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知识从书本中走进思维,知识已经转入了“休眠期”而复归表象阶段。特别是工科教育,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从业后的前几年很难说有什么经验,待到知识在实践中解码,许多实践才教会他们进行创造发明。这个过程过长的原因是大学教学距离社会生产实践太远。新时代的大学将肩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不仅要依靠教师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象的主动参与和尽快获得从业的能力。教育改革以来,许多专家开始重视人才的后劲培养,即对工科学生打实理科基础。国家也对学科专业的外延进行了拓宽,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选择。这一切都为未来教育的质量砸实了提高的根基。但是,大学如果仍要象传统大学那样关门来办,人才质量就很难在短时间见到社会效益。让学生在读书中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实践,学生就会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受到主人公教育和积累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果大学生从大三开始利用一定时间接触社会并从社会需要中获得科学研究内容,在教师带领下,边学边干,这样的参与也许他们会很快适应社会需要,所学知识因为以应用为前提,也会尽快解码而内化为品格和能力。过去,工程教育以产品带教学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其原因是不利于学生砸实知识根基和拓宽知识面。但是,教学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高科技生产实践,也是片面的。学生不接触具体生产过程,对未来的新产品开发就不可能有主动性,则经验安出?文科亦然。一个大三的中文学生不会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对社会倾向进行研究和写出引导文章,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去抄写别人的东西。学校应该向社会开门,把改造和发展社会的历史重任带进学校,带给大学生们,让他们参与,让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考去学习,这样才有培养能力可言。这其中,重要的是要创造社会关心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环境,学校应设法让社会各部门参与到教育中来,只有当他们参与到教育中来,学生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才可能有学校有的放矢的社会活动。

高等学校是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和最敏感的神经。只有当学生和教师一起走进社会和参与必要的社会实践,高等教育才能起到“预防、预报、预警”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向导。学生能力才能培养出来。能力,一旦离开社会发展,就会走向萎缩和空想。由此,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应建立在一个教育教学社会化的动态系统之上,这样才会有力地促进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关起门来考察某门课程的书本知识接受效果,这种静态的考察不会使高校在改革中完成它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如何让学生参与?静态授课和动态活动的时间如何安排?应该由各校自主探讨。笔者以为,参与和读书、研究相结合,肯定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此时的学生能力才会是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5

?经验,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笔者所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书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内化后或个体初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结构后走向社会实践,对知识使用范围和方法的表象阶段理解的总和。这部分经验是低层次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指科学研究实践对思维改造、开拓的总和,即思维自觉过程的总和。第一个方面经验是对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既有深化书本概念的一面,也有框正实践前的好奇和无知的举措。经验,是无数次实践筛选出并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重复映象”,它们的重复,表证着实践提示的事物规律性(即科学性),而“映象”本身说明,它们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印证,实践的简单和肤浅,不可能使经验走向二次抽象,即经验的思维创造过程。从思维发展上看,个体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印证后,使知识走向内化,但不是知识创新。如果要进行知识创新,就要在复杂的实践中使思维突破表象限制而走向二次抽象(第一次抽象是前人做完的)。第二次抽象才进入经验的高层次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的经验里尽管知识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但心理上的知识坐标已经产生了应用后的效果,实践使个体承受的感觉和印象,不仅砸实学科知识在思维中的根基,而且可能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带来新的冲动和。正是这无数次的实践的提示,个体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个体三个方面工作的完成,即:①对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总体认识阶段的完成,随着知识的逐渐“解码”,“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n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n经验后去解决与n有联系的m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n1+n2+n3……nn=n的n次经验;

?n1+n2+m1+……mn=n+m的n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n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m工程问题。m和n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m问题单靠转移n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m经验。m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n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走向新一轮品格的准备和能力的升华。

那么,n和m所涉的知识与大学教学有何联系呢?如果把从事专业活动必须有专业知识作为逻辑前提,可以推知,关系式①和②中的n问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毕业生在校所主攻的专业。n所涉知识显然是在课堂教学中被个体掌握,n经验在于使个体通过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知识在解码后很快内化,实践过程还能使这些内化知识淡化为一种对n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后果的预测。从思维科学上分析经验,当它把学科思维淡化为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后,知识便从显意识储存而转化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储存。当在显意识中,知识被忘记,但潜意识中蓄积的知识能量(经验)依然可以使他按部就班地完成n工程的重复过程。这正如多年不游泳的人突然落水遇险,潜意识能量依然使他身心协调地进行泅渡;其实,当初的游泳知识他可能早已经忘掉。

m经验中的非n部分知识则属于另一种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涉及过,它可能有一部分是个体固化处理的知识,也可能是外存的知识,还可能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个体通过对n经验的把握和对m工程的分析,找准彼此间各种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联系后,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成功以后的经验多数是在失败中获得的,它的可贵处在于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补充所需知识并使之走向了新一轮的建构和能力的本质提升。

除上述所论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它是个体批判、逆向、整合三种意识综合利用的结果。间接经验的逻辑关系式是:

?An+Bn+Cn…Nn≈Vn

这里ABC和…N分别代表不同人处理n问题,An即A的n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学习个性、创造个性和阅历上的差异,他们在解决n问题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不同。V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进行分析研究,就可能形成兼有众长的经验Vn。这是一次学习和综合分析过程,综合的过程和结果都表明个体的举一反三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使个体实践经验由表象而转入思维的完全自觉。换言之,思维自觉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并构成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整合、批判还是逆向意识,都依据个体抽象水平来发挥作用。经验层次越高对抽象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是它使个体品格和能力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也是它,让个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个体经验也由单一知识向度而走向了多学科交融的复合经验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复合经验及其特征

本文所论复合经验可从逻辑关系式中看到:关系②和关系③都打破①的单一知识向度,表现出经验的多学科特征。知识的多角度和工程的多学科组合,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条件。就个体或团队来看,这些条件可以量化为五点:①个体或团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互补性;②驾驭科学仪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手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发现、发明次数;③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慎密的逻辑思维;④善于学习和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⑤勇于承受失败并不断追求新知的心理品质。这五点,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内部条件,即个体素质条件(也是品格特征)。从外部条件上看,团队组合和科学技术复杂性,构成工作环境。在学术团队内,知识的碰撞、抵牾和相融同时存在,实践经验和阅历互相补充,使个体之间缩小着知识差距和淡化着学科界限,同时,同一课题又把大家锁在一起,共同的实践展开了个体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所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恰恰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触到新知,此时,个体视野不仅越过了单独从事研究时的局限,使共同活动建立的心理过程超越以往,而且每个成员形成经验后建立的团队经验群的创造力量也是任何“独脚大侠”们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学术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之上。反之,也许会比单独研究还要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善待他人应是学术团队成员的共同品质,也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知识经济越来越否定“独家新闻”的买断,走向专业人员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是不是否定个体的独创性?不,个体独创性是学术团队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个体的独创性,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但是,这种独创性对群体来说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工程”就不存在了,知识经济便会因为专业人员走向“单干户”而停滞不前。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复合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带来的个体独创性与群体知识的多维度的整合。复合经验,当它把专业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就跨越了时代的铁门坎而把社会推向了明天。

?能力的本质分析

“经验即能力”是本文的基本命题。有人说,接受新的研究任务,他没有经验,完全靠创新完成的。其实,没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即使他没有处理新问题的经验,但他有处理其他问题的经验,新的创造必须(也只能)对传统经验进行转移,如果没有经验,还存在完成任务的能力吗?因此,本命题是常识,勿需证明。

以下,我们来分析能力的本质。

从科学史上看,最初的经验是对简单实践的把握。这些实践使人类开始认识某些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最初积累。人们认识到空气的浮力,创造运用氢气球载人,再后来出现飞机,飞机是对氢气球的改造,改造飞机过程又使机械运动向前推进一步。换言之,它是氢气球和人类对机械运动等多种经验的综合。而现代飞机制造,又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经验)加进来,它的功用也由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扩展到军事、农用、客用等多种用途。飞机制造本身就是多种科学知识和多种经验(使用知识方法)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经验是历史经验的总和。继承历史文化,是一种获取间接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但是,当文化传承走进社会实践,个体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活动时,经验又由间接过程回到直接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对历史上知识和经验的重复,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演绎。从二次否定方面分析,即使人们对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也改变了当初的历史条件,带着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有了历史性发展。当新思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并走进新经验后,创造后形成的又一轮新思维便成了更新经验的存在方式。由此周而复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生产力的基本程序。至此,我们可以对能力、经验的本质作如下判定:经验、能力是传承知识走向实践后的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的思维构成新经验,也构成新的知识,使实践者的品格获得提升。

?经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部门。高级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接触生产实践后的经验。传统的高等教育大都关起门来办,特别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他们接触的知识往往脱离社会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知识从书本中走进思维,知识已经转入了“休眠期”而复归表象阶段。特别是工科教育,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从业后的前几年很难说有什么经验,待到知识在实践中解码,许多实践才教会他们进行创造发明。这个过程过长的原因是大学教学距离社会生产实践太远。新时代的大学将肩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不仅要依靠教师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象的主动参与和尽快获得从业的能力。教育改革以来,许多专家开始重视人才的后劲培养,即对工科学生打实理科基础。国家也对学科专业的外延进行了拓宽,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选择。这一切都为未来教育的质量砸实了提高的根基。但是,大学如果仍要象传统大学那样关门来办,人才质量就很难在短时间见到社会效益。让学生在读书中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实践,学生就会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受到主人公教育和积累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果大学生从大三开始利用一定时间接触社会并从社会需要中获得科学研究内容,在教师带领下,边学边干,这样的参与也许他们会很快适应社会需要,所学知识因为以应用为前提,也会尽快解码而内化为品格和能力。过去,工程教育以产品带教学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其原因是不利于学生砸实知识根基和拓宽知识面。但是,教学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高科技生产实践,也是片面的。学生不接触具体生产过程,对未来的新产品开发就不可能有主动性,则经验安出?文科亦然。一个大三的中文学生不会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对社会倾向进行研究和写出引导文章,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去抄写别人的东西。学校应该向社会开门,把改造和发展社会的历史重任带进学校,带给大学生们,让他们参与,让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考去学习,这样才有培养能力可言。这其中,重要的是要创造社会关心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环境,学校应设法让社会各部门参与到教育中来,只有当他们参与到教育中来,学生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才可能有学校有的放矢的社会活动。

高等学校是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和最敏感的神经。只有当学生和教师一起走进社会和参与必要的社会实践,高等教育才能起到“预防、预报、预警”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向导。学生能力才能培养出来。能力,一旦离开社会发展,就会走向萎缩和空想。由此,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应建立在一个教育教学社会化的动态系统之上,这样才会有力地促进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关起门来考察某门课程的书本知识接受效果,这种静态的考察不会使高校在改革中完成它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如何让学生参与?静态授课和动态活动的时间如何安排?应该由各校自主探讨。笔者以为,参与和读书、研究相结合,肯定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此时的学生能力才会是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摘要]构成能力的基本要素是个体的经验,经验的逻辑过程,是个体形成品格品位和能力层次的基本依据。这一切都是个体社会实践的结果。高等教育若强调培养人才能力,就必须研究教育与社会实践的关系,强化社会实践过程和解决社会发展中各种问题的责任感,使人才培养和大学自身引导社会发展的各种教育环节得以延伸。

[关键词]能力,经验,逻辑关系,高等教育。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6

[关键词]能力,经验,逻辑关系,高等教育。

知识内化为品格,品格在社会实践中表现为个体的能力。品格是个体在知识作用下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能力是品格的精神外显,是知识解码后的具体运用。知识、品格、能力,构成个体的总体素质。关于品格理论我们暂不在这里探讨。本文研究的是能力的基本特征及其逻辑关系,由此探讨高等教育对个体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及其对自身导引社会前进的基本方式。

•经验,能力构成的基本要素

笔者所论经验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指书本知识通过实验操作内化后或个体初步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结构后走向社会实践,对知识使用范围和方法的表象阶段理解的总和。这部分经验是低层次实践活动的结果;二是指科学研究实践对思维改造、开拓的总和,即思维自觉过程的总和。第一个方面经验是对学科知识应用的探索,既有深化书本概念的一面,也有框正实践前的好奇和无知的举措。经验,是无数次实践筛选出并储存在大脑记忆库中的“重复映象”,它们的重复,表证着实践提示的事物规律性(即科学性),而“映象”本身说明,它们仅是对知识的一种印证,实践的简单和肤浅,不可能使经验走向二次抽象,即经验的思维创造过程。从思维发展上看,个体已经学过的学科知识在这个阶段印证后,使知识走向内化,但不是知识创新。如果要进行知识创新,就要在复杂的实践中使思维突破表象限制而走向二次抽象(第一次抽象是前人做完的)。第二次抽象才进入经验的高层次阶段。个体在第一阶段的经验里尽管知识的应用仍然停留在表象阶段,但心理上的知识坐标已经产生了应用后的效果,实践使个体承受的感觉和印象,不仅砸实学科知识在思维中的根基,而且可能为改造世界和改造自我带来新的冲动和。正是这无数次的实践的提示,个体驾驭知识的能力也就初步形成了。初级阶段的经验主要表现在个体三个方面工作的完成,即:①对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总体认识阶段的完成,随着知识的逐渐“解码”,“知识的休眠期”渐趋结束;②随着知识的使用范围和方法的基本确定,个体心理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和知识内化为品格;③使用知识初期阶段的畏惧感和好奇心初步完成,从而转入了新一轮的知识幻想和应用联想。尽管在这个阶段里,个体的经验十分有限,但就是这点有限的能力已经能保证个体从事相应的技术工作或开展局部以应用为主的创造发明。教育实践和科学实践都证明,尽管个体在生产实践中,经验总要受着书本概念的掣肘,但他们仍然突破了桎梏,驾驭和改造了某些先进设备。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工科学校强调培养学生的大工程概念和生产实践中的动手能力,而这些都集中表现在毕业生就业后的成就上。但初期经验确实是有限的。个体一旦在生产实践中遇到书本知识无法解决的难题就会仓皇失措,这是因为毕业生理科基础不足或对工程过程的一知半解,他们的经验只能在表象阶段徘徊,感觉和思维不会越雷池一步。这个阶段个体的品格中,已经具备了批判、求异和整合的思维特征,但他们的批判、求异和整合仍然限定在对学校学习的依恋和对实践中各类新知识的懵懂上,此时如果想超越自我,就必须在研究实践的同时,靠自学补充相应的知识,为新一轮经验(思维自觉阶段)的到来,铺垫道路。

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到:①能力是由实践经验构成的,经验是能力结构中的基本要素;②能力以经验积累为依据,通常是不断攀升的可变量;③能力、经验的提升是受个体知识水平(包括实践知识)和知识面限制的,个体的自学能力和自学毅力往往左右着自我总体水平的提高。

•对经验的逻辑分析

经验,是依一定逻辑关系在个体的实践中排列的。在此,仍以工科为例。如果把解决工程n的问题作为个体的第一经验过程,据有n经验后去解决与n有联系的m工程问题时,从经验生成方式上形成下列两个逻辑关系式:

•n1+n2+n3……nn=n的n次经验;

•n1+n2+m1+……mn=n+m的n次经验。

在这两个关系式中,①所标出的经验是一种必然率经验,即主体对实践中出现的可重复过程和结果(或追求的效果)从不知到知再到了然于胸的过程,其知识向度具有单一性和直接性。但是,关系②却不然。关系②是借助主体对n经验的把握转而解决m工程问题。m和n之间,从知识向度上分析,有些方面有直接联系,有些方面有间接联系,也可能有些方面根本没有联系。主体解决m问题单靠转移n经验的方法是不行的,主体需要在这种惑然性中依据实践进行知识调整,最终才能形成m经验。m经验已经具有了创新性特征。较n经验,它已经使个体思维越过了雷池,走向新一轮品格的准备和能力的升华。

那么,n和m所涉的知识与大学教学有何联系呢?如果把从事专业活动必须有专业知识作为逻辑前提,可以推知,关系式①和②中的n问题一般情况下应该是毕业生在校所主攻的专业。n所涉知识显然是在课堂教学中被个体掌握,n经验在于使个体通过生产实践中对知识的“情感体验”,使知识在解码后很快内化,实践过程还能使这些内化知识淡化为一种对n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后果的预测。从思维科学上分析经验,当它把学科思维淡化为对实践过程和结果的把握后,知识便从显意识储存而转化为显意识和潜意识共同储存。当在显意识中,知识被忘记,但潜意识中蓄积的知识能量(经验)依然可以使他按部就班地完成n工程的重复过程。这正如多年不游泳的人突然落水遇险,潜意识能量依然使他身心协调地进行泅渡;其实,当初的游泳知识他可能早已经忘掉。

m经验中的非n部分知识则属于另一种状态。如果在教学中涉及过,它可能有一部分是个体固化处理的知识,也可能是外存的知识,还可能是在课堂上根本没有涉及到的知识。个体通过对n经验的把握和对m工程的分析,找准彼此间各种本质的和非本质的联系后,其成功是完全可能的。成功以后的经验多数是在失败中获得的,它的可贵处在于使个体在实践中自觉补充所需知识并使之走向了新一轮的建构和能力的本质提升。

除上述所论直接经验外,还有间接经验,它是个体批判、逆向、整合三种意识综合利用的结果。间接经验的逻辑关系式是:

•An+Bn+Cn…Nn≈Vn

这里ABC和…N分别代表不同人处理n问题,An即A的n经验。不同的人由于学习个性、创造个性和阅历上的差异,他们在解决n问题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方法都可能不同。V如果能从这些经验中进行分析研究,就可能形成兼有众长的经验Vn。这是一次学习和综合分析过程,综合的过程和结果都表明个体的举一反三能力,正是这种抽象能力使个体实践经验由表象而转入思维的完全自觉。换言之,思维自觉阶段的根本特征就是抽象能力的形成并构成新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整合、批判还是逆向意识,都依据个体抽象水平来发挥作用。经验层次越高对抽象能力的要求就越高。是它使个体品格和能力不断得到丰富和升华,也是它,让个体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个体经验也由单一知识向度而走向了多学科交融的复合经验过程。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是科学教育的核心。

•复合经验及其特征

本文所论复合经验可从逻辑关系式中看到:关系②和关系③都打破①的单一知识向度,表现出经验的多学科特征。知识的多角度和工程的多学科组合,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条件。就个体或团队来看,这些条件可以量化为五点:①个体或团队具有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互补性;②驾驭科学仪器进行科学技术研究的动手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发现、发明次数;③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慎密的逻辑思维;④善于学习和勤于思索的良好习惯;⑤勇于承受失败并不断追求新知的心理品质。这五点,通常是复合经验产生的内部条件,即个体素质条件(也是品格特征)。从外部条件上看,团队组合和科学技术复杂性,构成工作环境。在学术团队内,知识的碰撞、抵牾和相融同时存在,实践经验和阅历互相补充,使个体之间缩小着知识差距和淡化着学科界限,同时,同一课题又把大家锁在一起,共同的实践展开了个体之间多方位、多角度地运用所学,科学技术活动的复杂性恰恰让他们在这些实践中接触到新知,此时,个体视野不仅越过了单独从事研究时的局限,使共同活动建立的心理过程超越以往,而且每个成员形成经验后建立的团队经验群的创造力量也是任何“独脚大侠”们所无法比拟的。当然,这一切又都建立在学术团队成员间的互相搀扶、相濡以沫的同舟共济之上。反之,也许会比单独研究还要糟。学会与人共处,学会善待他人应是学术团队成员的共同品质,也应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

从社会发展角度看,知识经济越来越否定“独家新闻”的买断,走向专业人员的合作是一种发展趋势。这是不是否定个体的独创性?不,个体独创性是学术团队存在的内在根据。没有个体的独创性,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造。但是,这种独创性对群体来说是一种“资源共享”的要求,这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否则,“大工程”就不存在了,知识经济便会因为专业人员走向“单干户”而停滞不前。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复合经验的基本特征是大工程带来的个体独创性与群体知识的多维度的整合。复合经验,当它把专业工作者们联系在一起,知识的生产就跨越了时代的铁门坎而把社会推向了明天。

•能力的本质分析

“经验即能力”是本文的基本命题。有人说,接受新的研究任务,他没有经验,完全靠创新完成的。其实,没有经验的科技工作者没有。即使他没有处理新问题的经验,但他有处理其他问题的经验,新的创造必须(也只能)对传统经验进行转移,如果没有经验,还存在完成任务的能力吗?因此,本命题是常识,勿需证明。

以下,我们来分析能力的本质。

从科学史上看,最初的经验是对简单实践的把握。这些实践使人类开始认识某些事物的规律,从而实现了知识的最初积累。人们认识到空气的浮力,创造运用氢气球载人,再后来出现飞机,飞机是对氢气球的改造,改造飞机过程又使机械运动向前推进一步。换言之,它是氢气球和人类对机械运动等多种经验的综合。而现代飞机制造,又不断地把新技术(新经验)加进来,它的功用也由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扩展到军事、农用、客用等多种用途。飞机制造本身就是多种科学知识和多种经验(使用知识方法)的集合体。由此可以看出,今天的经验是历史经验的总和。继承历史文化,是一种获取间接知识和经验的过程。但是,当文化传承走进社会实践,个体运用这些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活动时,经验又由间接过程回到直接使用过程。这个过程不是对历史上知识和经验的重复,而是一种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演绎。从二次否定方面分析,即使人们对历史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也改变了当初的历史条件,带着新时代的诸多特征和个体的创造性,这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有了历史性发展。当新思维在知识创新中形成并走进新经验后,创造后形成的又一轮新思维便成了更新经验的存在方式。由此周而复始,构成人类社会发展文化和生产力的基本程序。至此,我们可以对能力、经验的本质作如下判定:经验、能力是传承知识走向实践后的思维发展过程。发展的思维构成新经验,也构成新的知识,使实践者的品格获得提升。

•经验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部门。高级人才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大小,取决于他们所具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即接触生产实践后的经验。传统的高等教育大都关起门来办,特别是大学生在学习期间,他们接触的知识往往脱离社会正在进行的实践活动。知识从书本中走进思维,知识已经转入了“休眠期”而复归表象阶段。特别是工科教育,用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他们在从业后的前几年很难说有什么经验,待到知识在实践中解码,许多实践才教会他们进行创造发明。这个过程过长的原因是大学教学距离社会生产实践太远。新时代的大学将肩负起社会发展的重任,这不仅要依靠教师去完成,更重要的是培养对象的主动参与和尽快获得从业的能力。教育改革以来,许多专家开始重视人才的后劲培养,即对工科学生打实理科基础。国家也对学科专业的外延进行了拓宽,使人才能够适应社会各种选择。这一切都为未来教育的质量砸实了提高的根基。但是,大学如果仍要象传统大学那样关门来办,人才质量就很难在短时间见到社会效益。让学生在读书中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特别是与专业有直接联系的社会实践,学生就会在这些社会活动中受到主人公教育和积累社会实践方面的经验。如果大学生从大三开始利用一定时间接触社会并从社会需要中获得科学研究内容,在教师带领下,边学边干,这样的参与也许他们会很快适应社会需要,所学知识因为以应用为前提,也会尽快解码而内化为品格和能力。过去,工程教育以产品带教学是片面的教学方式,其原因是不利于学生砸实知识根基和拓宽知识面。但是,教学脱离生产实践,特别是高科技生产实践,也是片面的。学生不接触具体生产过程,对未来的新产品开发就不可能有主动性,则经验安出?文科亦然。一个大三的中文学生不会评价一部文学作品,不能对社会倾向进行研究和写出引导文章,大学毕业后也只能去抄写别人的东西。学校应该向社会开门,把改造和发展社会的历史重任带进学校,带给大学生们,让他们参与,让他们带着解决问题的思考去学习,这样才有培养能力可言。这其中,重要的是要创造社会关心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环境,学校应设法让社会各部门参与到教育中来,只有当他们参与到教育中来,学生才能参与到社会中去,才可能有学校有的放矢的社会活动。超级秘书网

高等学校是社会最活跃的细胞和最敏感的神经。只有当学生和教师一起走进社会和参与必要的社会实践,高等教育才能起到“预防、预报、预警”的作用,成为社会发展的向导。学生能力才能培养出来。能力,一旦离开社会发展,就会走向萎缩和空想。由此,笔者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应建立在一个教育教学社会化的动态系统之上,这样才会有力地促进传统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转型”。关起门来考察某门课程的书本知识接受效果,这种静态的考察不会使高校在改革中完成它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如何让学生参与?静态授课和动态活动的时间如何安排?应该由各校自主探讨。笔者以为,参与和读书、研究相结合,肯定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此时的学生能力才会是符合社会要求的能力。这个过程也是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7

社会实践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已然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同时,大多数大学生们已经认识到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促进他们对社会的了解,提高自身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现状的认识,实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更好结合,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握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问题,才能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那么,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究竟如何,本研究报告将初步回答这一问题。

为了了解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调查小组以齐齐哈尔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齐齐哈尔大学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情况进行调查,以下是社会实践的现状描述及分析。

一、调查结果的整理与分析

1.频率及类型分析:

(1)大多数同学偶尔参加一次社会实践,少部分同学经常参加和从未参加过,参加社会实践的频率少,参加社会实践的热情不是很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少,学业繁忙,提供社会实践的岗位少。

(2)在社会实践中,71.94%的大学生参加的是短期兼职,因为短期兼职固定工作,时间间断,大部分同学都选择了周末,认为周末兼职不仅利用了课余时间还可以作为日常学习生活的调剂,而一份固定的工作也免去了找工作之忧;固定工作,时间连续,在暑假或寒假这样较长的时间里,有一部分同学在外打工,赚取来年的费用;随即工作,时间不定,这种情况一般是刚来大学的新生,他们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先尝试做一下兼职,大部分时间用在适应大学生活上。46.41%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说明部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较高,志愿服务的观念端正,有着崇高的思想道德情操。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既是大学生本身的一次磨练,增加阅历,认识自我,提高大学生的思想觉悟、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了解当今社会的现状,同时也是一种积极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比如义务支教,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缓冲部分地区教师资源不足的现象,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带去希望,狭义地说,发挥自己的价值;广义而言,则为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着教育事业。同时,少部分同学做个体小生意,说明有一些同学具有自主创业的精神,当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拓宽就业门路,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业就业,鼓励自主创业,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也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

2.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与学业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87.53%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内容与所学专业不紧密相关,可见,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的应用存在脱节情况,知识很难运用到实践中去,57.29% 大学生偶尔用知识但对实践帮助不大,20.72%从未用过专业知识,一方面说明,大学专业结构不合理、学非所好已经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最大障碍。大部分大学生出现未能学以致用的现象,这固然与部分大学生的素质相关,但更是大学教育的“缺陷”造成的。重课堂教学,轻市场实践;重知识学习,轻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差,这是许多高校普遍存在的软肋。另一方面,大学生在知识的吸收角度上存在问题,应改变一下角度,更多的学习思维方式,在实践中变通思考,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

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67.02%没有受骗经历,58.06%相当重视实践的安全问题,并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说明大学生比较重视社会实践的安全问题,具备良好的安全防范意识,并且安全意识和在校的法律知识教育成正比,大学的安全教育逐步先进化、全面化、生活化,使得众多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同时,16.07%的同学有受骗经历,14.19%不是很重视安全问题,甚至有2%的同学几乎不关注安全问题,主要原因是安全观念没有深入其本心,自以为是,社会经验不足等。

4.大学生社会实践态度及需求

(1)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有超过45%的大学生乐于实践,但由于前期准备不足导致在实践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没有提前预料的问题,从而导致实践的结果不尽如人意,这表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在主观上是积

极的,缺乏的是经验与克服客观条件约束的能力。而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同学,有积极认真的态度并且提前做好准备在实践过程中也能灵活应变从而可以收获完备的调查报告。其余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对于社会实践活动处于被动,大部分是迫于学分压力而不得不去参与,更有的不仅态度不积极并且行为上也违背了社会实践的精神,这样的做法是没有意义的,从而失去了学习积累社会经验的宝贵机会。

(2)有将近一半的受调查同学认为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较为丰富,基本上能够满足大学生所需要的社会实践积累,同时也有超过10%的同学认为学校社会实践活动十分丰富,能够满足自己的实践需求。另外也有超过40%的同学认为学校实践活动比较匮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更有8%的同学认为实践活动严重匮乏,无法满足与另10%认为十分丰富的同学产生了对比,这表明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需求标准存在较大差异,学校应该更多的去了解学生们标准尽可能的满足更多同学的需求。

(3)在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目的这一调查中我们可以发现有60%的同学选择了赚钱这一目的,也就是说有较大比例的同学是从经济这一实在利益出发。而也有超过一半的同学认为参加社会实践能够关注了解社会现实,增长见识结交朋友,这些也都是从自身或者为了解社会现状出发,更直观的看就是为未来自身长远发展而做准备。只有较少的超过30%的同学认为能够学有所用,将自己实践学习来的经验运用到为以后社会发展的实践过程中。从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大学生

并没有真正理解到社会实践的最终意义所在,社会实践不仅只是为自身发展的行动,更多的是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去深入去总结去实习。

(4)有超过75%的同学在社会实践中最想收获,工作经验与社会阅历,这表明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社会实践所能带来的自身的提高,也有超过66%的同学想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想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这说明有很多的同学想借助社会实践这个机会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身的能力,为自身以后的发展而不断努力。同时有将近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社会经验可以丰富自身的专业只是,将实践转化为真理与知识,这样是十分难得,而有较少部分的同学想从社会实践中获取报酬,这样的目的虽没有错误,但或许会使自己错过了社会实践中最为宝贵的东西。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面临的问题

1、自身能力不足。58.64%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面临着自身能力不足的问题,一方面,高等教育模式相对后,一贯重视理论教育,忽视了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重视应试教育,忽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不少专业的设臵与市场脱节。另一方面,社会实践意识淡薄,较少的社会实践使之社会实践经验缺乏;缺乏锻炼,自立意识不足,导致动手能力差。

2、时间太短,无法真正进入角色。39.24%在社会实践中很难进入角色,在一份工作上,如果想把握其灵魂,找到工作的技巧,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使其熟练,由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时间较短,没有过多

的适应、练习和总结经验的机会,更无法真正进入角色去体验,所以,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没有预想结果,成为廉价劳动力。59.49%对社会实践没有过多的预想和目标,只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没有看到实践的真正意义,从而没在实践中有所获,只成为了廉价的劳动力,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因此,大学生实践应更多地看重实践的目的,知道自己为什么实践。

三、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议

1、理论知识储备。64.76%的大学生认为社会实践要做好理论知识的储备,理论知识储备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前提,为社会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学好理论知识,用科学的方法实践。

2、心理素质准备。75.94%的大学生认为应有好的心理素质,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一半,因为大部分大学生社会经验较少,面对着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或事,难免会消化不良,也许你不适合这个实践项目,也许你被老板痛批,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勇敢的面对社会,勇于实践。

3、对所要进行的社会实践进行了解 。78.27%认为应进一步了解实践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对社会实践内容的了解有利于你更好地衡量自己,制定更完美的计划,去面对社会实践,更有利于社会实践的完成,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长与进步。

经调查统计分析,我们发现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以短期兼职为主,参加社会实践的安全意识较强,大部分学生乐于实践并想收获工

社会实践的经验篇8

在那个暑假感觉很累很枯燥,每天写呀写,手都写酸了,坐的时间也长与难受,但是特别受人尊重、受人敬仰,从那时我就有了学医的念头,于是第二个学期选择了临床医学这个专业,并有幸的进入西北民族大学,于是进入了大学的生活,迎来了大学里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也是我更加了解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敢于参加社会实践中困难的挑战是一种基本的个人素质与胆识。那几天冻雨四溅,北风瑟瑟触水寒,冰冻几十厘米,我还是进入了社会实践的人群中,想通过再一次亲身体会社会实践给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阅读社会,适应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增长见识;在磨练中增强毅力;在困难重重中挑战自我培养自己的素养;想通过社会实践来拯救自己和别人的差距与不足。 在当今社会,在就业问题中,你会感觉到:无经验者往后排,茫茫人海独徘徊,你没有经验,自然而然做什么都感到陌生而犹豫。

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社会经验,工作经验,我们必须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的社会竞争能力,逆水行舟,背水一站的决心超越自我。在社会实践中培养自己的智慧和技能;在社会实践中成熟,少一点嫩气;在社会实践中多份坚强,少一份脆弱;在社会实践中多了一味工作经验味,少了一味书生气味;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了独立自强,减轻了父母的操心亲戚朋友的担心;在社会实践中找到了又一位良师益友,减轻了老师教学的负担也提升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的互动;在社会实践中自己的一切事物都要自己去解决,增强了自己的自信心,从社会实践中知道了眼高手低的教训,体会了自己的动手能力也警示了自己的不足。

推荐期刊
  • 社会
    刊号:31-1123/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大社会
    刊号:44-1717/D
    级别:省级期刊
  • 社会建设
    刊号:22-1410/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社会福利
    刊号:10-1018/D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