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8篇

时间:2023-06-22 09:12:58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篇1

1 建立规范化、定量化证候诊断标准是证候深入研究和多中心协作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的研究,探讨了一些疾病证候量化诊断的方法,对指导临床,促进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86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证候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简称《标准》),使证候诊断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但是《标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标准》是非定量化的,可重复性、可交流性较差。受到医者水平、学术流派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病人在不同单位、个人处理时,辨证可能随个人主观倾向而偏倚,使多中心协作研究缺乏共同的基础。②《标准》把中风病中经络分为5个证类,中脏腑分为4个证类,基本上是2个证候和3个证候的组合,如气虚血瘀证、风火痰上扰清窍证等。受证类诊断术语的约束,临床工作中对有些病人难于进行证类的归属。1988年1月~1991年6月我们曾应用电子计算机中风病证候诊断软件对210例中风病人进行了追踪调查[2],平均每个病人进入调查时发生3.16个基本证候,急性期平均每例变化4.9个证次,共出现58种组合形态。说明不可能用少数固定的证类概括多数中风病人,也不可能用一个证类概括一个病人的全过程。③《标准》缺乏等级可分辨性,不可能客观地记述证候的增减、进退,难以进行证候动态演变的研究分析。因此对中风病证候进行深入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规范化、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

应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应用量表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并要求量表具有特异性、可靠性、敏感性、可行性、规范性、可计量性、可推广性等特点。本次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和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首先由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提出了一个中风病证候诊断专家经验量表。然后应用多元回归、对应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线性映射等多种数学方法,对3026例中风病人、200例假中风病人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筛选出——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建立了每个证候的量化诊断标准和数学模型。应用电子计算机可以迅速作出6个基本证候的量化诊断,并进行基本证候之间的随机组合。经过对1663例中风病人进行前瞻性检验,证候可辨率为95.79%,达不到证候诊断标准的70例也均有相应的分值。同时应用基本证候随机组合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动态地反映中风病人的真实病机,为中风病证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2 证候具有疾病本身所决定的特异性、阶段性、动态演变性3个基本特征。

2.1 以病统证、提高证候诊断的特异性

每个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病理,有一定的发展演变规律,包括了邪正斗争的全过程,是由不同的阶段,也就是不同的证候组成的。证候是呈现于外的综合性、特征性的总结,是邪正斗争在特定阶段总的形式,是认识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对证候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一方面是研究证候的共性,如探讨气虚、阳虚、阴虚等证候的实质,这对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是探讨不同疾病证候的特异性,这对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对1663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出血、脑梗塞患者,进行了影像学诊断和证候诊断同步调查,研究分析了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证候组合形式、组合形态与出血、梗塞等病变性质,左、右、双侧等病变侧位,脑出血区域、脑梗塞血管系统等病变部位,出血量、梗塞范围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病变性质、范围对证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病变部位对证候有一定的影响。脑出血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脑梗塞,以3证及其以上组合形式为主,风、火、痰在各种组合形式中的地位高于脑梗塞。脑梗塞阴虚阳亢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脑出血,证候组合形式以两证组合及单证存在为主,在组合形态中痰瘀互阻的地位高于脑出血。混合中风介于两者之间。左侧病变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右侧。跨区出血风证,原发脑室出血火热证、血瘀证、阴虚阳亢证,脑干出血气虚证,丘脑出血痰湿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 其他部位。梗塞血管系统对证候无显著影响。脑出血的出血量与风证、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脑梗塞的梗塞范围与痰湿证、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过探讨证候与脑病理改变的相关关系,提高了中风病证候的病理诊断水平和特异性,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2.2 对证候阶段性的横断时限界定是保证证候研究科学性、准确性的基本条件之一

证候是动态变化的,与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显著的关系,选择研究对象时所处的病程阶段不同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特别是中风病的证候变化多端,比如,风证在中风病发病时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分别为11.24%、80.76%,1周后则变为4.27%、21.30%。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没有人对研究对象作病程阶段的限定,这无疑是造成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不一致和一些很好的经验在其他单位不能得到重复验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首次限定发病至进入调查时间≤72h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1663例患者中≤24h的951例,占57.19%,平均(25.91±20.1)h,基本上可以反映中风病始发态的证候特征。通过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证候组合阵形图、证候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中风病证候的发生组合规律,为深入认识中风病的病因学、发病学,客观评价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2.3 研究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才能全面地、完整地认识一个疾病的证候特点

疾病的病理基础决定了它有一定的传变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疾病的病能和病势,把握其发生和发展规律,截断其恶化趋势,是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治疗思想的体现。病能和病势是由疾病各个阶段的证候体现的,所以研究疾病的发展规律实际上就是研究证候的演变规律。过去由于缺乏客观的、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使追踪研究证候的动态变化受到限制。本次研究在建立了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对733例中风病始发态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7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到病变性质的影响;求得了不同时间序列6个基本证候逐阶转移概率和高阶转移概率。研究分析了6个基本证候在急性期各个阶段的地位和意义,为预测证候由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或由始发态一步进入各个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深入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的病因病机提供了依据。

3 证候深入研究要注意对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中医学认为,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病证的变化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一邪气致病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可以导致疾病的多变性和证候的多态性。所以在辨证论治时十分注意整体观念和素体、新感、宿疾等因素对辨证的影响。在中风病证候研究时,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一方面对证候影响因素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研究对象均为未用药或未正规用药的患者,伴发疾病评分和既往史评分均控制在5分以内,排除了药物、并发症对中风证候的干扰。另一方面,研究分析了年龄、性别、职业、伴发疾病、既往史对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患者痰湿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女性;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证、火热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中青年组显著高于高龄组,提示中风病高龄患者在辨证治疗中要高度重视气虚证和痰瘀互阻的病因病机,而在中青年组要重视风火相煽;职业对中风病证候无规律性影响;伴发疾病和既往史对证候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有显著的影响,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进行证候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评价时,要注意这些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4 证候研究在方法学上与国际临床研究的要求接轨问题

近年来,国际上对临床研究的要求更严格。可信的结论必须是覆盖面大、大样本、多中心协作的,设计周密,观察指标明确,研究对象选择严格合理的前瞻性研究,且资料需经电子计算机进行科学的统计学处理。进入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

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作了两个特别报告[3,4],对国际脑血管病研究现状做了总结,除在流行病学部分摘录了中国的资料外,没有中医药的内容。这固然和我国的一些研究资料未能进入国际资料库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研究方法学的缺陷,作为中医诊断治疗疾病基础的辨证诊断未能得到承认,中医疾病诊断也还没有列入CCD、ICD。因此,从中医药学术走向世界的需要出发, 中医证候学的研究在方法学上,亟待与国际临床研究的要求接轨。本研究在前瞻性科研设计下组织了12个省市的23家医疗单位、大专院校协作攻关,样本数量达到6763个。应用DME的方法统一标准、统一研前培训、填写统一的调研表,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统一的资料处理,基本符合了国际临床研究的要求,这在中风病证候学研究上尚属首次,对中医证候学研究也是一种探索和尝试。中医证候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难度很大。现在一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有了相当程度的普及,具备了组织联合攻关的基础和条件。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医证候学研究必然会出现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国医药学报,1986,1(2):56~57

2 王顺道.中风病证候的研究.医学理论与实践.1991,5(4):3~4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篇2

1 建立规范化、定量化证候诊断标准是证候深入研究和多中心协作研究的基础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中医证候诊断规范化的研究,探讨了一些疾病证候量化诊断的方法,对指导临床,促进科研工作和学术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986年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制订了《中风病中医证候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1](简称《标准》),使证候诊断有了一个基本的框架和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原则。但是《标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①《标准》是非定量化的,可重复性、可交流性较差。受到医者水平、学术流派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病人在不同单位、个人处理时,辨证可能随个人主观倾向而偏倚,使多中心协作研究缺乏共同的基础。②《标准》把中风病中经络分为5个证类,中脏腑分为4个证类,基本上是2个证候和3个证候的组合,如气虚血瘀证、风火痰上扰清窍证等。受证类诊断术语的约束,临床工作中对有些病人难于进行证类的归属。1988年1月~1991年6月我们曾应用电子计算机中风病证候诊断软件对210例中风病人进行了追踪调查[2],平均每个病人进入调查时发生3.16个基本证候,急性期平均每例变化4.9个证次,共出现58种组合形态。说明不可能用少数固定的证类概括多数中风病人,也不可能用一个证类概括一个病人的全过程。③《标准》缺乏等级可分辨性,不可能客观地记述证候的增减、进退,难以进行证候动态演变的研究分析。因此对中风病证候进行深入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建立规范化、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

应用数学方法进行表述,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之一。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应用量表的方法进行疾病诊断,并要求量表具有特异性、可靠性、敏感性、可行性、规范性、可计量性、可推广性等特点。本次研究,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和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首先由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提出了一个中风病证候诊断专家经验量表。然后应用多元回归、对应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线性映射等多种数学方法,对3026例中风病人、200例假中风病人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筛选出——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阴虚阳亢证,建立了每个证候的量化诊断标准和数学模型。应用电子计算机可以迅速作出6个基本证候的量化诊断,并进行基本证候之间的随机组合。经过对1663例中风病人进行前瞻性检验,证候可辨率为95.79%,达不到证候诊断标准的70例也均有相应的分值。同时应用基本证候随机组合的方法能够准确地、动态地反映中风病人的真实病机,为中风病证候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基础。

2 证候具有疾病本身所决定的特异性、阶段性、动态演变性3个基本特征。

2.1 以病统证、提高证候诊断的特异性

每个疾病都有其特定的病因和病理,有一定的发展演变规律,包括了邪正斗争的全过程,是由不同的阶段,也就是不同的证候组成的。证候是呈现于外的综合性、特征性的总结,是邪正斗争在特定阶段总的形式,是认识疾病的途径和方法。对证候进行深入研究,目前一方面是研究证候的共性,如探讨气虚、阳虚、阴虚等证候的实质,这对认识和发展中医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是探讨不同疾病证候的特异性,这对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对1663例经CT或MRI确诊的脑出血、脑梗塞患者,进行了影像学诊断和证候诊断同步调查,研究分析了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证候组合形式、组合形态与出血、梗塞等病变性质,左、右、双侧等病变侧位,脑出血区域、脑梗塞血管系统等病变部位,出血量、梗塞范围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病变性质、范围对证候有非常显著的影响,病变部位对证候有一定的影响。脑出血风证、火热证、痰湿证、血瘀证、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脑梗塞,以3证及其以上组合形式为主,风、火、痰在各种组合形式中的地位高于脑梗塞。脑梗塞阴虚阳亢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脑出血,证候组合形式以两证组合及单证存在为主,在组合形态中痰瘀互阻的地位高于脑出血。混合中风介于两者之间。左侧病变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右侧。跨区出血风证,原发脑室出血火热证、血瘀证、阴虚阳亢证,脑干出血气虚证,丘脑出血痰湿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 其他部位。梗塞血管系统对证候无显著影响。脑出血的出血量与风证、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脑梗塞的梗塞范围与痰湿证、气虚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经过探讨证候与脑病理改变的相关关系,提高了中风病证候的病理诊断水平和特异性,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了客观依据。

2.2 对证候阶段性的横断时限界定是保证证候研究科学性、准确性的基本条件之一

证候是动态变化的,与疾病的不同阶段有显著的关系,选择研究对象时所处的病程阶段不同可能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特别是中风病的证候变化多端,比如,风证在中风病发病时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分别为11.24%、80.76%,1周后则变为4.27%、21.30%。在以往的研究中还没有人对研究对象作病程阶段的限定,这无疑是造成对中风病因病机认识不一致和一些很好的经验在其他单位不能得到重复验证的原因之一。本研究首次限定发病至进入调查时间≤72h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1663例患者中≤24h的951例,占57.19%,平均(25.91±20.1)h,基本上可以反映中风病始发态的证候特征。通过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证候组合阵形图、证候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中风病证候的发生组合规律,为深入认识中风病的病因学、发病学,客观评价病因病机提供了理论依据。

2.3 研究证候的动态演变规律才能全面地、完整地认识一个疾病的证候特点

疾病的病理基础决定了它有一定的传变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疾病的病能和病势,把握其发生和发展规律,截断其恶化趋势,是中医学治未病的预防治疗思想的体现。病能和病势是由疾病各个阶段的证候体现的,所以研究疾病的发展规律实际上就是研究证候的演变规律。过去由于缺乏客观的、定量化的证候诊断标准,使追踪研究证候的动态变化受到限制。本次研究在建立了证候量化诊断标准的基础上,对733例中风病始发态患者进行了为期4周的7次追踪调查。结果显示:证候的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组合形式、组合形态是动态变化的,随时间序列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并受到病变性质的影响;求得了不同时间序列6个基本证候逐阶转移概率和高阶转移概率。研究分析了6个基本证候在急性期各个阶段的地位和意义,为预测证候由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或由始发态一步进入各个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深入认识中风病急性期的病因病机提供了依据。

3 证候深入研究要注意对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中医学认为,体质与发病,体质与病证的变化都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同一邪气致病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可以导致疾病的多变性和证候的多态性。所以在辨证论治时十分注意整体观念和素体、新感、宿疾等因素对辨证的影响。在中风病证候研究时,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一方面对证候影响因素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研究对象均为未用药或未正规用药的患者,伴发疾病评分和既往史评分均控制在5分以内,排除了药物、并发症对中风证候的干扰。另一方面,研究分析了年龄、性别、职业、伴发疾病、既往史对证候得分均值、发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男性患者痰湿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显著高于女性;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得分均值和发生概率与年龄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风证、火热证的均值和发生概率,中青年组显著高于高龄组,提示中风病高龄患者在辨证治疗中要高度重视气虚证和痰瘀互阻的病因病机,而在中青年组要重视风火相煽;职业对中风病证候无规律性影响;伴发疾病和既往史对证候的均值和发生概率有显著的影响,二者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在进行证候的深入研究和新药开发评价时,要注意这些影响因素的质量控制。

4 证候研究在方法学上与国际临床研究的要求接轨问题

近年来,国际上对临床研究的要求更严格。可信的结论必须是覆盖面大、大样本、多中心协作的,设计周密,观察指标明确,研究对象选择严格合理的前瞻性研究,且资料需经电子计算机进行科学的统计学处理。进入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和美国国立

神经精神疾病研究所作了两个特别报告[3,4],对国际脑血管病研究现状做了总结,除在流行病学部分摘录了中国的资料外,没有中医药的内容。这固然和我国的一些研究资料未能进入国际资料库有关,但更重要的还是研究方法学的缺陷,作为中医诊断治疗疾病基础的辨证诊断未能得到承认,中医疾病诊断也还没有列入CCD、ICD。因此,从中医药学术走向世界的需要出发, 中医证候学的研究在方法学上,亟待与国际临床研究的要求接轨。本研究在前瞻性科研设计下组织了12个省市的23家医疗单位、大专院校协作攻关,样本数量达到6763个。应用DME的方法统一标准、统一研前培训、填写统一的调研表,并应用电子计算机进行统一的资料处理,基本符合了国际临床研究的要求,这在中风病证候学研究上尚属首次,对中医证候学研究也是一种探索和尝试。中医证候学是中医理论体系中的精髓,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难度很大。现在一方面做了大量的临床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和检测手段有了相当程度的普及,具备了组织联合攻关的基础和条件。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中医证候学研究必然会出现突破性进展。

参考文献

1 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风病中医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国医药学报,1986,1(2):56~57

2 王顺道.中风病证候的研究.医学理论与实践.1991,5(4):3~4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篇3

1.门诊临床诊疗能力的培养:皮肤性病学是一门形态学科,其病种繁多,仅常见病、多发病就达数百种,且患者多在门诊就医治疗,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是在门诊,门诊临床技能实践时间安排相对要长。为使专业学位研究生迅速掌握皮肤性病的诊断和治疗原则,我们采用导师负责制的带教方式,帮助学生认识和鉴别形形的皮疹。看过一定数量的患者后,要求研究生练习书写门诊病历,描述基本皮损特点,提出自己的诊疗意见,并由导师进行讲评,使其在较短的时间内熟悉皮肤性病门诊诊疗流程。掌握皮肤性病检查的基本方法;准确辨认和描述基本的皮肤损害;采用准确的专业术语书写完整的门诊病历;掌握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尤其是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包括如何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如何根据皮损类型选择药物剂型,如何根据病情确定用药时间、次数及疗程等;了解皮肤病急症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措施,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具备皮肤性病科初级医师的工作能力。

2.皮肤性病相关检查和治疗能力的培养:皮肤性病科相关检查和皮肤病理技能的学习是提高研究生临床能力的重要环节。协助上级医师进行皮肤组织病理取材,掌握皮肤活检技术,了解皮肤组织病理学标本的制作方法,并通过参加每周1次的系统讲课和皮肤病理阅片学习,逐步掌握常见皮肤性病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将临床与病理知识相互结合,提高其自身的临床诊断水平。在真菌室、激光室、治疗室和性病实验室各轮转1个月,掌握真菌镜检、培养及常见真菌菌种鉴定的方法;了解淋球菌、梅毒螺旋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衣原体、支原体、蠕形螨、疥虫和其他特殊细胞学等的检查方法。掌握换药、皮损内注射、液氮冷冻、二氧化碳激光、氦氖激光、光动力、光疗、激光美容等门诊常用基本操作技术、主要治疗原理、适应证和禁忌证等。通过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基本技能培养,使他们能迅速提高对皮肤性病的诊疗水平。

3.管理住院患者的临床能力培养: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认真学习15项核心制度、医师法和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并在上级医师的指导下,通过主管患者进行临床基本技能的训练。包括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专科检查、书写完整的住院大病历、首次病程记录、病程记录、病例讨论记录、会诊记录、抢救记录及其他各项记录。甲级病历达到90%以上。通过主管患者,掌握病房常见皮肤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由于皮肤病与全身疾病密切相关,要求研究生轮转部分内外科病房,扩大知识面,提高对皮肤病相关系统性疾病的诊疗水平。

二、建立完善的带教制度,加强研究生临床思维训练

规范的临床带教制度是提高培养研究生临床能力的重要保证。教研室指定教师选择典型病例或疑难病例,进行每2周1次的教学查房,通过汇报病例、床旁询问病史、检查患者和讨论总结,做到知识与众人共享、互相取长补短,培养研究生的临床诊疗思维方法,以及和患者沟通的能力。

三、完善和加强临床技能考核

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具有一定的临床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为了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教研室制定了专门的考核制度,并下发《专业学位研究生科室及科内轮转考核手册》,对每位研究生轮转的各部门都有明确记录。该手册包括门诊诊疗患者人次、主管住院患者人次、书写病例数、参加学术活动记录等。并在毕业前一个学期进行临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选择皮肤科常见病,进行询问病史、体格检查、书写门诊和住院病历,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措施的描述。

四、培养结束后取得的成效

通过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2年的上述临床技能培养,在毕业前的考核中,所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均初步掌握了皮肤性病学的基本皮肤损害和检查的基本方法,并能采用准确的专业术语书写完整的门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初步掌握了常见皮肤性病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能正确合理使用药物,尤其是外用药物使用原则,包括如何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如何根据皮损类型选择药物剂型,如何根据病情确定用药时间、次数及疗程等;了解皮肤病急症的诊断、治疗和抢救措施;也初步掌握了皮肤病各种临床激光、光动力等治疗的适应证和操作方法,使他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初步具备了皮肤性病科初级医师的工作能力,并能单独进行常见疾病的诊疗。

五、总结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林病研究法;森林保护学专业;贵州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7016102

1 引言

《林病研究法》是森林保护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认识和提高森林病理学操作技能的课程,同时也是森林保护、林业、园林专业学生以及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等相关工作的科技人员在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森林病害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森林病理学的科学研究及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林病研究法》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其中理论与实验学时数比例为1∶1,是着重于森林病理学研究的原理和方法讲解,偏重于操作技能的课程。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使学生掌握森林病理的基本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贵州大学从2013届森林保护专业开始增设了《林病研究法》。借鉴以往《林病研究法》、《植病研究法》等课程的教学内容[1,2],就《林病研究法》的研究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提出如下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意见,以期与广大同行进行交流、探讨寻找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

2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程部分内容重复

目前《林病研究法》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林木病害的调查方法、林木病害标本采集和制作、文献的查阅和方法、培养基的制备、林木病原真菌的基本研究方法、林木细菌病害的研究方法、林木病毒病害的基本研究方法、林木线虫病的基本研究方法等。以上部分内容如林木病害标本采集和制作及文献的查阅和方法等在《森林病理学》理论和实验课程中已开设过,在《林病研究法》中重新开设存在重复。

2.2 课程实验内容不足及落后

《林病研究法》理论和实验课程缺乏如“柯赫氏法则”的验证过程;针对林木病害的研究多集中在病原真菌的研究,就林木细菌和病毒病害的研究较少,且未开设植物健康及病组织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实验内容。

2.3 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尽管实验课程中包含了病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但均作为独立、单一的实验课程,所采用的实验材料也不同,破坏了病原菌分离鉴定的系统性和连续性,不利于学生对整个流程的理解。同时仍然沿用传统的实验教师课前准备实验材料、试剂和仪器等操作,学生上课时进行相关的观察试验后,完成实验报告。这样的教学方式偏离了生产实践,学生仅进行了部分实验内容,缺乏对整个实验流程的理解,因此造成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教学效果差。

2.4 学生考核方式存在不科学性

目前《林病研究法》实验课程采取90%实验报告成绩+10%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成绩评定主要依据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存在部分同学为了取得高成绩抄袭其他同学的报告,甚至编造实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良学风,同时也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课程改革对策

目前贵州大学《林病研究法》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等仍存在很多问题,急需进行课程的改革。针对本课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3.1 课程内容的改革

删除原《林病研究法》实验课程中与《森林病理学》课程重合的部分,如林木病害标本采集和制作、玻片标本的制作、文献的查阅等。添加“柯赫氏法则”的验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病原微生物(真菌、细菌)等内容。共设置为6个实验内容分别为:实验一,林木病害调查的方法(1学时);实验二,林木病原真菌的分离和鉴定(4学时);实验三,“柯赫氏法则”的验证(4学时);实验四,林木病原真菌的分子鉴定(4学时);实验五,林木病原细菌及病毒的形态观察(2学时);实验六,林木病原线虫的识别、分离和培养(1学时)。

3.2 整合部分实验内容形成连续、系统性实验

将培养及制作、林木病原真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整合,使学生熟练掌握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过程;利用分离、纯化后的病原真菌继续进行“柯赫氏法则”实验,使病原真菌分离和“柯赫氏法则”有机结合,形成连续、系统性实验,使实验最终结果依赖于每一步实验的成功,通过系统的实验锻炼学生严谨的思维,增加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对课程和科学研究的兴趣。将病原真菌DNA提取、PCR、基因产物回收和测序、序列比对分析等几个部分整合为一个部分,使学生熟悉分子鉴定病原真菌的整个流程,可以独立完成病原真菌的分子鉴定。通过实验内容的整合,不但可以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同时通过连续性实验,增加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系统认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3 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如采用网络教学,提前将实验文字、视屏资料上传网络,学生通过自学提前了解实验原理及操作步骤,实验课上可以独立完成实验操作,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不断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的能力[3~5]。对于涉及经费较多的实验采取教师演示,学生观摩的模式,完成实验过程的学习。对于一些尚无法完成的实验,采取多媒体等方式展示实验原理和过程,使学生对最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初步的了解。

3.4 课程教学环节改革

让学生参与实验准备和实验结束后的整理工作,如实验前实验材料的准备、器皿的清洗、灭菌等工作,试验后实验用品的整理和器皿的洗涤等。通过实验前后工作的参与,一方面可以提高教辅人员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实验前后的相关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教学过程中不涉及的知识,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可以提前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做事认真的态度,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3.5 成绩评定机制改革

实验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三个部分,改变以往仅依赖实验结果好坏来评分的方式,既要包含学生学习的态度,也要包含实验操作、记录的准确性。对于实验结果失败,但态度端正、操作认真且能准确分析原因的同学在减分基础上给与相应的加分,综合评定学生成绩,重在培养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对于实验报告抄袭、不认真的现象,要求学生重新完成实验报告,确保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有所收获。采用这种考核方式不但可以约束实验纪律,使学生自主完成实验,同时也能锻炼学生对一件事情从一而终的态度,培养良好的习惯。

4 结语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主要手段[6],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变化,需要课程内容不断更新的同时,教学方法、手段也必然随之提升。《林病研究法》实验课程改革有助于不同等级学生的需求,促使学生具备实践应用的技能。实验课程内容的改革可以使学生了解最新的实验技术,有助于学生系统的掌握某一阶段性实验,增强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教学手段和教学环节的改革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为毕业后从事科学研究奠定基础。成绩评定机制的改革去除以往以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论成败的惯性思维,激发学生对实验过程的思考,使学生敢于尝试新的想法,正视实验过程。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教书,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达到即教书又育人的目的。因此,为达到这一目的仍需要所有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彩霞,金 静,张茹琴.《植病研究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青岛农业大学为例[J].农业教育研究,2014(2):14~16.

[2]薛 煜,刘雪峰,项存悌.林病研究法[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2013.

[3]侯世英,周 静,李昌春,等.“电工学”实验课程自主实验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4):492~494.

[4]王利霞,张登高.浅谈自主实验对培养学生的作用[J].科技信息,2009(5):155~168.

[5]姚彤炜,曾 苏,蒋惠娣,等.研究性自主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开设与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8):1~2.

[6]刘凤泰.关于实验教学改革的问题[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4):6~10.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篇5

关键词:证候系统生物学;慢性乙型肝炎;基本概念;研究思路;技术方法

中图分类号:R51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6-1130-05

目前,我国慢性肝炎以慢性乙型肝炎为主,在严重危害我国公民身心健康的传染性疾病中高居首位。中医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进展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证”进行辨证论治,行之有效,但由于对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严重阻碍了疗效的进一步提高。运用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的理论与技术构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平台,建立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系统生物学的系统研究方法、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主要证候(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的系统生物学基础,形成完整的上述慢性乙型肝炎主要证候的系统生物学研究结果,提升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机制研究的能力和水平,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必要性。

1 基本概念

证候系统生物学是综合运用中医证候学和现代系统生物学的理论与方法的新交叉学科。中医证候是中医认识、诊断疾病,据此遣方治疗和观察疗效的基本概念。“证”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空间、时间的本质特征,“候”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空间、时间的情况、现象、信息流,“证候”是疾病本质与现象的统一体,藏于内的“证”通过现于外的“候”而反映出来。通过辨析疾病外在的现象(候)就能把握疾病内在的本质(证),这一过程即“辨证”。有鉴于此,现代中医临床上,“证”与“证候”又常通用。疾病的本质极其复杂,反映疾病本质的现象变化莫测,加上人们的认识手段、方法和能力总是有限的,故“辨证”的结果通常不是唯一的,其准确性亦须实践检验。证(证候)是致病因素(单一或综合)与机体相互作用的综合反应状态,是对人体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空间、时间)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以及治疗反应等病理生理状态的高度概括,它反应了疾病变化的个体性、阶段性、动态性和方向性。

中医针对慢性乙型肝炎病程进展的不同阶段所出现的“证”进行辨证论治,行之有效,体现动态化、个体化特点,但由于对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缺乏全面、系统和深入地研究,严重阻碍了疗效的进一步提高。随着系统生物学技术不断成熟和飞速发展,为揭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的系统生物学基础和提高临床疗效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和机遇。

根据人类基因组计划创始人莱洛伊・胡德(Leroy Hood)的定义,系统生物学是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所有组成成分(基因、蛋白质等)的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如遗传的、环境的因素变化时,分析这些组分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也就是说,系统生物学不同于以往的实验生物学――仅关注个别的基因和蛋白质,它要研究所有的基因、蛋白质等组分间的所有相互关系。同时,通过整合各组成成分的信息,以图画或数学方法建立能描述系统结构和行为的模型。系统生物学的理想就是要得到一个尽可能接近真正生物系统的理论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生物系统的行为,而且可以用来预测该系统受到干扰后未来的行为。它的技术平台为组学,即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和计算机生物学。

2 科学意义

运用系统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的理论与技术构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系统生物学研究平台,建立慢性乙型肝炎证候系统生物学的系统研究方法、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主要证候(肝郁脾虚、湿热中阻、瘀血阻络、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的系统生物学基础,形成完整的上述慢性乙型肝炎主要证候的生物学研究结果,提升中医药防治慢性乙型肝炎机制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至少可解决如下重大科学问题。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篇6

目的探讨典型多媒体教学病例库在妇产科本科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生123人,按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61人和对照组62人。以异位妊娠为研究疾病。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观察多媒体教学病例库在教学资源不足情况下,对实习生认识疾病特征、建立临床思维及掌握相关理论及新进展中的作用。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实习生结束对研究疾病的实习后试卷考试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实习生的总分数(57.09±3.49vs49.54±6.21,P<0.05)、病案分析(19.23±2.12vs16.32±5.67,P<0.05)、基本知识(18.53±2.32vs14.62±4.54,P<0.05)、基本理论及新进展(18.53±2.32vs14.62±4.54,P<0.05)各单项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典型多媒体教学病例库在妇产科本科教学中具有弥补教学资源不足的作用,使学生在短期内对疾病的特征有立体的、多方位的理解,对本科教学具有很重要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典型病例库;医学生;医学教育

随着医患关系的变化,伴随医学生人数急剧增加,教学任务加重,示教患者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锐。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建立,可以通过采集典型病例的视频资料,文字、图片、影像学资料、动画和摄像材料,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引导,以多媒体交互为形式的教学手段,层层深入演示疾病的发展,剖析症状体征的表现,培养学生良好的临床思维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局面。因此建立妇产科基本病案库,依据常见妇科疾病临床表现特点,每一种疾病收集4-8例病例,每例病例反应出疾病的某一特征,试图通过4-8例典型病例,囊括该疾病的全部临床特征。在临床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实习医师先通过基本病案库中典型病例的分析,认识疾病、诊断疾病,逐渐培养良好的临床思维[1-2]。本研究是在妇科基本病案库建立的基础上,分析实习学生通过对基本病案库中典型病例的分析、处理后对疾病特征的认识、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思路、临床处理的策略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基本病案库在教学资源补充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2年8月至2015年12月在妇产科学临床实习的五年制中国医学生123人,按随机方法分为研究组61人和对照组62人。以异位妊娠为研究疾病。

1.2研究方法

研究组实习生对基本病案库中5例异位妊娠病例进行病史询问(代教老师作为标准化患者)、查体(模型),得出可能的疾病谱,并提出需要做哪些检查,代教老师给出相应辅助检查的结果及影像学图片,学生提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并提出鉴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最后提出处理意见。5例病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针对不能回答的问题查阅文献、了解相关进展。带教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分析过程中的疑问进行引导。5例异位妊娠囊括不同临床特征的同一种疾病,包括破裂型异位妊娠、输卵管妊娠流产型、未破型异位妊娠、药物流产后腹痛、间质部妊娠。对照组实习生由带教老师带领床边对1-2例术后异位妊娠或异位妊娠保守治疗患者进行病史询问、查体(模型),得出可能的疾病,并提出需要做哪些检查,带教老师给出相应辅助检查的结果,学生提出初步诊断及诊断依据,并提出鉴别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最后提出处理意见。病例分析过程中学生针对不能回答的问题查阅文献、了解相关进展。带教老师可以针对学生分析过程中的疑问进行引导。对异位妊娠病例的分析后,两组实习生接受同一命题考试:包括病案分析、异位妊娠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研究进展。对两组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x_±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一般情况

两组实习生的年龄21岁~23岁,研究组年龄22.13±1.02岁,对照组年龄22.09±1.11岁,经t检验两组年龄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实习生性别比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学生临床思维建立的作用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考试总得分均数比较:命题总分数6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50分~59分,平均57.09±3.49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49分~59分,平均49.54±6.21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实习后考试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临床病案分析题得分均数比较:病案分析总分数2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18分~20分,平均19.23±2.12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13分~20分,平均16.32±5.67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病案分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学生学习兴趣及医学理论的影响比较

研究组和对照组基本知识题得分均数比较:基本知识总分数2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16分~19分,平均18.53±2.32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10分~19分,平均14.62±4.54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题得分均数比较: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总分数20分,研究组实习生得分16分~19分,平均18.53±2.32分;对照组实习生得分10分~19分,平均14.62±4.54分,经t检验两组实习生基本知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建立的意义

妇科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的建立是研究组成员在日常工作中依据真实病例筛选出能够反应疾病某一特征的病例,选择病例数依据疾病本身的特征,比如本研究所采用的异位妊娠5个病例分别代表了不同分型异位妊娠的特征。通过不同特征典型病例的分析,使学生能够立体的理解疾病的特征,通过几个典型病例的分析后使学生对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有了全面的理解,不同病例其诊断思路和鉴别诊断不同,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的学习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有理有据的完成诊断和鉴别诊断,临床思维逐渐建立。本研究中实验组学生由于接触到更多的实际病例,通过不同特点病例分析,临床思维更活跃,在病例分析中明显占据优势,与对照组学生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不同病例的处理策略制定中,学生必然提出各种方法,其中不乏完全脱离常规治疗的方法,也暴露出学生思维的局限性和灵活性,也因此提出可能的研究进展,使学生在临床实习中了解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多个不同特征典型病例的分析使学生懂得医学的复杂性、规律性,可探索性,因此提高学习兴趣。研究结果也显示经过多个典型病例分析后学生对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研究进展都有了明显改善,相对于缺乏多方位讨论条件的对照组同学,实验组同学更具有探索精神,而对医学的兴趣和责任感是一个医学生最需要的品质[1-2]。但Faramarz等人的随机选取的临床病例纳入病例库未能显示其在医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考虑与病例的优选有关[3]。通过研究认为典型病例库的建立,对临床教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在弥补临床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但是建立典型病例库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典型病例必须具有代表性、侧重性,病例库病例必须能够囊括疾病的全部临床特征、不同的治疗方案,尚有不能解决的临床问题。通过不同临床特征的典型病例的分析,学生在病例资源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对一种疾病有比较全面、立体的认识。典型病例库建立过程中经过多次、多层次医师的讨论,严格筛选,在临床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1-2]。

3.2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的应用及发展

将建立的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应用于临床教学,将典型病例多媒体资料用于理论授课中,加强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临床见习、实习阶段,将典型病例提供给医学生,并积极配合PBL等自主学习方式,加强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建立好的多媒体教学病例库放到教学网页上,使医学生在课后学习及复习阶段能够通过网络查询到学习的病例资料,可极大方便学生对临床知识的学习[4-5]。未来多媒体将在临床教学及教学效果评价中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6]。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多媒体典型教学病例库需要不断丰富、调整和扩充,其中一部分病例组建考核病例库,用于临床能力考核。在考核过程中,将某一真实病例的多媒体资料作为考题发放给学生,比较试卷考试更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今后需要建立针对住院医师、专业型研究生及主治医师的典型病例库,弥补临床教学中病例不足的问题,重点训练不同阶段医学生、研究生及主治医师的临床思维和临床科研思路。

作者:王淑珍 翟妍 刘军 李金凤 桑翠琴 蒋英 王秋曦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参考文献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篇7

“证”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反应状态。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已被视为实现中医药规范化,客观化乃至科学化的重要环节。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刘建勋研究员首先提出了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拟临床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其研究团队以冠心病作为切入点,采用多因素、多靶点的方法干预模型动物的生理过程,建立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利用模型动物的特点和优势,深入分析疾病证候的现代机制和生物学特征,进行治疗相关病证中药新药的研究与评价。相关研究成果在本刊连续5期相继发表系列研究论文,得到了广泛的反响。以下是中医药学不同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分别表述个人观点:

王庆国(教育部“证候与方剂基础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市“证候与方剂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副校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医疾病病机演化规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它随着外界环境的不同而发生变化。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传统中医病机的认识逐渐向微观化方向发展;同时对病机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在微观上、深层次上认识机体生物活动特点,更加准确的揭示病机演化的本质,促进达到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统一。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3期发表的“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痰、毒、瘀”病机演变规律的实验研究”一文中,作者首先采用模拟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将高脂饮食与冠状动脉血管内皮损伤二者有机的结合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并进行病机规律的分析以指导临床诊疗。通过对血脂代谢、炎症反应、血液功能动态变化的分析提示,单纯的痰证、瘀证或毒证都不足概括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病机的发展规律。可以认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病机发展规律在于“由痰致毒、致瘀,痰毒瘀三者互结,损伤心脉,气血运行不畅,发为心痛”。扩展了中医胸痹的病机认识。此研究采用现代医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从微观角度分析冠心病病理机制,并结合对中医传统致病因素的认识,提出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痰-毒-瘀”的病机演变规律,其思路和方法都值得借鉴。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所研究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病理生理及客观检查指标的变化应与临床相关病证密切相关,否则对病机的微观分析将毫无意义和价值。

史大卓(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转化或转换医学(translationalmedicine)是近年来国际医学健康领域出现的一个新的学科,即从实验室到病床(benchtobedside),再从病床到实验室(bedsidetobench),实现“基础-临床”循环往复的研究模式,简称为“B-to-B”。B-to-B模式不仅应用于疾病的诊断与机制研究中,同样也运用于新药研发过程。在转化医学过程中要求基础实验动物模型是有多个方面与临床相关疾病相似的病理改变,相似度越高则由实验室转化临床的效率就越高。因此,对实验动物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第3,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功能的改善作用”,“痰瘀同治方对痰瘀互结证冠心病小型猪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2篇论文,实验不仅采用临床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方法作为致病因素,并且在模型评价过程中以临床冠心病诊断的方法为中心,通过心肌酶谱、心脏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分析观察实验动物冠心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这不仅为冠心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实验载体,同时也使中药新药临床前评价的数据和结论更有临床参考价值,缩小实验研究向临床转化的距离。因此模拟临床的动物实验研究,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中医药领域。此研究所建立的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冠心病模型也值得推广和广泛应用。

吕爱平(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讲座教授):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中医学对疾病诊断和处理的特点。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中医临床实践的深入,如何将疾病证候的变化特征以更客观的现代医学实验室指标来阐述,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但是在基础实验研究中,通过建立与临床相关疾病证候相似的动物模型,并以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研究对象,分析证候发展过程中客观实验室指标的改变将有助于证候本质的认识,辨证与辨病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的结合;同时也进一步提高基于证候分类的疾病治疗疗效。在《中国中药杂志》2013年第38卷24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小型猪模型中医证候评分的影响”一文中,实验的设计和思路比较新颖、独特,实验采用模型临床四诊辨证的方法并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致病因素的认识,从体重指数、脂质代谢、血液流变学,心功能和心电图改变等对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进行证候评价,并建立证候诊断标准,基本符合中医痰瘀互结证的特点。因此以临床病证特点为参照,根据实验动物病理、生理情况,将临床病证的表现通过适当的转变以应用于动物模型中进行评价,将有助于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发展。因此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的建立促进此方面的研究,而该模型的建立和发展同时也进一步促进疾病过程中证候变化本质的研究。

孙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将来的临床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病证结合进行中药临床前有效性评价的方式收到了越来越多的接纳。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建立要求具备现代医学病理学模型和中医证侯学模型两方面的特点。但是由于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目前存在的诸多不足导致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多采用西医疾病,或者单纯中医证侯的模式进行。在《中国中药杂志》2014年第39卷2期发表的“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痰瘀互结证冠心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的改善作用”和“痰瘀同治方对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影响”2篇论著中,则克服了以上中医模型不足和缺陷,值得推荐。通过高脂饲料喂养和冠状动脉血管内壁球囊损伤双因素的刺激方法,建立中国小型猪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模型,用于中药新药的临床前评价。在评价方法中,一方面围绕与中医证候相关的因素如血脂代谢的异常、血液流变学的异常等进行评价。另一方面以冠心病病理过程为中心,评价中药复方干预对心肌缺血过程的影响。通过以上两部分的密切结合,可以全面的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特点。同时也与当前中医临床辨证与辨病结合的发展一致,更加密切联系临床。不失为一项高起点、高标准的中药复方临床前评价研究工作。本文来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篇8

基础医学病例研究教学作用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必经过程,基础医学包括生理、解剖、病理、药理及微生物和寄生虫学等。这些课程量大且内容多,知识抽象,特别是刚入校的职业学校医学生,学习困难大,死记硬背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的长期发展就会导致学生对医学学习失去兴趣,也失去探索医学奥秘的动力。长此下去,不但影响临床课程的进一步掌握,更会导致将来开展临床工作后,在医疗实践工作中照搬生套,没有建设性开展医疗工作的能力。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在基础医学学科中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模式。病例研究是近些年被广大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病例教学就是通过设置典型病例,在该病例中将临床症状以常见方式展现,通过分析临床病例来和基础医学理论相联接。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在病例分析中穿插理论教学知识点,使学生在头脑中把相应的知识点通过临床症状建立联系,产生深刻印象,建立大脑反射模式,形成病例判断分析程序,为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习惯。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将病例教学法更深入开展,加重病例教学在课堂中的比重,侧重学生病例研究能力,通过研究病例来消化基础医学理论,让学生形成立体的基础医学理论模式。

一、以往病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病例教学方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展,但是教师应用起来参差不齐。现在编写的中职及高职教材都强调将知识点活化运用,往往都要求引用病例在教材中,特别是一些职业学校的教材,病例更是占教材内容相当篇幅。但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主导应试教学,强化学生掌握常规固定知识点。病例只是部分学生在课后随意阅读的内容,毫无实践应用价值。有时教师也受教学学时限制,无法开展病例教学,更谈不上病例的深入研究。例如,中职病理教学,教材要求学时72学时,72学时中既要完成基础病理学内容,又要完成病理生理学内容,每堂课内容知识点遍布,教师总感觉一直在讲,学生一直在听,但每每下课时都是仓促收尾。更深一步存在的问题,就是现在的中职基础医学教学注重知识点的细化掌握,考试内容固定死板,学生必须掌握教材的条条内容,才能完成考试。这种现状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无法抛开期末考试成绩来开展病例研究。

二、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实践开展状况

病例教学中,病例是教学的核心,学校倡导基础医学教学以病例研究为主导。病例研究在教学中的开展首先要求病例设置要科学、合理。我校要求基础医学解剖、生理、病理学科建立专业病例库,每节教学内容完全围绕病例研究来开展。建立病例库要求专业教师将知识点梳理后,寻找、选择、设计病例,让知识点潜藏在病例中,让学生通过浅显易懂的临床症状,深入追寻其内在原由根理,从而通过自主探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完成医学教学目标。病例库的建立激发教师到临床工作中寻找典型病例,将典型病例与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结合,对典型病例进行适当的编撰,并紧扣病例设置问题,对病例灵活应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每个知识点用病例串联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典型的具体病例,经过精心设计、推敲,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开分析研究,既融合知识性,又要有一定趣味性,让学生的兴奋点能紧紧的围绕在学习中,从而让学生学会概括知识要点,便于深刻理解和把握。

病例研究方法在我校实践开展效果显著的原因,除了专业设置课程病例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试内容完全以病例形式设置。学校自2002年成立无纸化考试系统后,无纸化考试覆盖基础医学全部学科。题库最早建立中,病例题比例只占10%~25%,近几年通过病例研究教学后,病例题量已经提高到总题量的80%~90%。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将病例研究结合到考试应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关注力,也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集中到病例的采集、设计、应用中。

三、病例研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形成的灌输式教学,枯燥被动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2009年,基础医学等科目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率高达35%。2010年,我校在2010级护理班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病理科目中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法,为对比教学效果,应用两种教学方法在同一年级专业学生中开展教学,最后通过学生的卷面得分情况,来探究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在医学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2010级护理10个中专班分成两组,5个班仍是采用传统理论讲授法进行教学,另5个班则教师授课全程以病例研究为主导。病例研究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在教学中侧重教授学生研究能力,通过研究病例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点。期末考试应用相同试题考试,采用病例教学法的教学班不及格率为11%,而另5个班的不及格率则为32%。通过对比,应用病例研究教学模式来开展基础医学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更能实现培养有创造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医学基础学科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四、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可增强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基础医学教学中不断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掌握的基础医学理论解决临床医疗实践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对开展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促进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开展教学中,不再只局限于传授书本上的规则和理论,而是将各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精心设计在病例中,创造出让学生身临其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找到因果关系。我校通过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应用病例研究教学模式,使基础医学教师不断增加了临床实践愿望。3年来,共有6名教师到本市三甲医院临床实践,在实践中教师通过经历的临床病例,把基础医学理论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活化,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五、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普遍反映,医学是一门难学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教学的意识差,通过病例研究教学模式的开展,学生在课堂中要分析讨论病例,这就促使学生要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查资料、查参考书籍,等等,这些方式都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这种学习学生印象深、记得牢,而且也会活学活用,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董青生,冯驰,杨溢.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结合病例教学在临床生化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初步应用.华西医学,2013,(0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