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民营企业经济8篇

时间:2023-06-28 10:01:13

民营企业经济

民营企业经济篇1

一、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法律地位

民营经济,是指由民营企业运作和发展所形成的一种经济格局。民营企业,是指自然人投资持股量达到控股程度以上的企业,包括自然人独资企业。在中国,就政策角度来说,在1978年以前的相当长时间内,民营企业从而民营经济是作为国有企业从而国有经济的对立面而严加限制甚至禁止的。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对民营经济认识的逐步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相关法律和政策逐渐放松。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必须实行适合于各种经济成分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条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个体经济”范畴。

1988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只有这样做,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同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写到:“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从此,民营经济的范畴不仅扩展到“私营经济”,而且以私营经济为主要内容。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6条中指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由此,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由“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进一步成长,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民营经济将逐步成为中国民族经济的主体力量。

二、发展民营经济与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要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客观上要求解决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形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在民营经济不发展的条件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会遇到种种困难,换句话说,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机制。

第一,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在直接关系上,需要解决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行政性产权关系,二是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行为边界和约束机制。行政性产权既是传统计划经济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也是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职能定位、行为边界和约束机制难以完善的经济原因。国家所有制实际上是政府所有制。由于政府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行政系统,所以,每个上级行政机构都是财产的所有者,每个下级行政机构都是财产的管理运作者,而相对于整个政府系统而言,国有企业又只是财产的经营运作者。这种格局决定了国有企业从而国有财产不仅是政府行政部门的经济基础,而且是政府行政部门运作的主要内容。由此,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各种行政机制直接监管国企运作以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国企也努力通过行政机制从政府部门争取资金,技术、人员、债务减免、市场准入等一系列“优惠”,由此,形成了行政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复杂联系,也决定了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是一项极为困难也极为艰巨的系统工程。

政府部门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行政主体,其政策和行为本应面向全社会各种经济主体,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种经济成分。但是,在行政性产权严重存在的条件下,政府行政部门的法规政策既不协调又时常相互矛盾,由此引致了一系列不符合“三公原则”也不利于职能转变的现象产生:

其一,一些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立足于为国企服务,或者将由此形成的法规政策贯彻于非国有企业,或者忽视公平地为其他经济成分服务。例如,投资项目的立项管理本来是面对国有经济部门的,但因没有出台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这方面制度,所以,非国有企业的投资也需按照行政审批权限划分,由政府行政部门层层审批,又如,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经省级政府批准本来是针对国有企业的,但是,因缺乏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相关规定,所以,非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需经省级政府批准。

一些主管部门的设立,只服务于国有经济,不服务非国有经济,结果给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相关活动设立了制度障碍,甚至使非国有财产“流入”国有经济部门。 90年代初,在政府系统内新设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现已并入财政部门)以确认并维护国有资产的权益,随后该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使非国有资产权益的确认和维护处于缺乏政策保障的境地。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根据当时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企业发行股票的申报材料中必需有一份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确认文件,由此,民营企业上市面临一个制度障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负责国有资产的确认不负责非国有资产的确认,而民营企业因没有国有资产又无法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确认文件,所以,无法申请发股上市。为了绕过这一制度障碍,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确认文件,一些民营企业只得将一部分非国有资产“转为”国有资产。又如,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但在现实中,作为土地管理的行政部门——国家土地管理局只为国有土地办理确认等各种手续,不为非国有土地办理这些手续,由此形成了国有土地的权益可以由政府行政系统予以维护、而非国有土地的权益缺乏维护机制的格局。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在城镇建设扩展中,城市政府可利用行政权力以征用费的低价从农民手中将原属集体所有制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然后,再以远远高于征用费的价格将土地使用权(征用费与土地使用权出让费二者的价差可达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出让给房地产开发商,工商企业及其他法人,而农民集体既无权将土地所有权转让给除国有以外的任何主体,也无权在未将土地所有权改为国有的条件下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中国证监会规定,企业发行股票的申报材料中必需有一份由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产权文件,而乡镇企业要取得这一文件,就必需先按照征用费价格将集体的土地所有权转变为国有,然后,再在国有土地估价入股、购买土地使用权和租赁国有土地这三种方式中选择获得这一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在这些现象中,再次发生了非国有资产“流入”国有经济部门的现象。

其二,为了推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又不得不扶持非国有经济部门,由此,又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国有企业而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法规政策。例如,对非国有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而对国有企业的税收则严加监管,使得国企税赋明显高于非国企;又如,国有企业的人事工薪由政府主管部门审定,使得国有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显而易见,在行政性财产关系条件下,要理清行政机构与国有企业(从而国有经济)的关系是极其困难的,要弄清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行为边界也是极为困难的,要形成对这些行政机构的经济社会约束机制更是困难。20多年来的国企改革实践证明,仅靠在国有经济内部改革是极难改变行政性产权关系的,只有大力发展包括民营财产关系和民营经济在内的非国有经济,切断国有企业(及其财产)与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实现经济运行中的财产关系与政府行政关系的分离和分立,才能有效改变行政性财产关系。因此,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步速和程度,将主要取决于民营经济及其他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进程。

第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在中国,直接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按照市场规则展开经济实践程度(包括时间、空间与深度等)和经验积累程度,二是市场规则形成中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程度。1992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实践中,市场规则快速成长,正逐步成长为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机制,但同时,计划经济机制也在强力发挥作用,不仅严重限制(甚至抑制)了市场规则的顺利形成,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计划经济是运用行政机制组织经济活动以实现政府目标的经济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政府经济目标服从于行政目标并导向着经济运行,由此引致如下一些现象发生:其一,由于政府行政机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系统,各个政府部门从不同方面直接或间接地管理着国有企业的各项事务,所以,政府目标通过各级行政系统贯彻到国有企业的结果是,行政目标、行政机制从而计划经济机制不仅成为宏观经济的主导机制,而且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微观运作的主要机制。其二,等级制和等级管理既是行政运行的重要机制又是维护行政关系的重要机制,由此,将行政关系落实到国有企业必然发生按行政等级的权限来管理国有企业的结构(即令各家国有企业按其行政级别分属对应的行政机构管理)。在这种结构中,国有企业的经营运作在严重的行政约束中展开,很难说清究竟应以市场为导向还是应以行政目标为导向。其三,信息封闭传递是行政运行的一个重要机制,也是每个上级监控下级的重要机制,由此,极容易发生两类现象:一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条件下进行“暗箱”操作,并将这种行为延伸至市场操作,使市场运行发生扭曲,二是行为标准依行政等级的高低而界定,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又各有所好,使得国有企业时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行政机制并非经济机制(实际上是一种超经济强制的机制),等级关系与市场经济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分属不同的范畴、无法融合,为此,要改变计划经济机制对企业运作从而国民经济运行的严重制约,推进市场原则的成长,就必须使企业运作切实摆脱行政关系的约束。但在现有国有经济范围内,通过深化国企改革来做到这一点,是极为困难的。改革企业运行机制必须跳出以行政关系为主要框架的国有经济范畴,由此,国有资产应逐步退出完全竞争的产业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应逐步改变为非国有企业。这一进程的实现,既取决于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步速,也取决于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的步速和程度。市场经济是以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才能真正改变计划经济机制支配国民经济的格局,有效推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

第三,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直接受到国有资产调整、企业领导调整、职工就业、企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国企改革难以迈出步子。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国有经济范畴内又举步维艰,与此相比,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是一条现实之路。

其一,对国有企业来说,国有资产的调整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资产存量盘活和资本金(数量和结构)调整。在国有经济范畴内将优良资产向某些国有企业集中,是有可能优化这些国企的资产结构、提高其资产质量的,但就国有资产总量来说,不仅资产存量没有多少改变从而并未真正盘活,而且资本金结构也难有实质性改善。实践证明,国有资产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国有资产的介入。通过将国有资产向非国有经济部门转让来实现国有资产存量的盘活,通过非国有资本向国有企业的注入来实现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并补充国有企业资本金的不足,是国有资产调整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调整国有资产的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发挥民营经济及其他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

其二,国有企业领导的调整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弱化行政机制和企业家市场的形成。从弱化行政机制来说,在现有国有独资范围内,要减弱行政机制对国企领导人的制约是极为困难的。一个可选择的路径是,通过大量引入非国有资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国有独资格局,使企业从基础性财产关系上脱离行政约束。从企业家市场形成来说,只有在非国有资产的基础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遴选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企业家才可能在竞争中成长成熟。显然,离开民营经济及其他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要实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整,使他们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当困难的。

其三,改革开放20多年来,职工下岗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就个量而言,一个国有单位下岗的职工有可能在另一个国有单位重新就业,但就总量而言,国有部门下岗的职工不可能都在国有部门重新就业。因此,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根本出路,是使这些下岗职工在非国有经济部门中再就业。事实上,90年代以来,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主要不是靠国有部门而是靠非国有经济部门解决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大规模的改革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期待它们来解决大量职工下岗的再就业问题是不切实际的。相比之下,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才是基本的政策选择。

其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一资本金的充实和产业选择。对国有企业发展来说,要靠政府财政不断投资来补充营运资本已陷入近乎无望的境地,由此,资本金的充实不得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从非国有经济部门中取得。这一机制决定了,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部门实际上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继续发展必须有效解决其产业定位问题,即国有企业应逐步从竞争性产业中撤出、向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集中,这在客观上要求,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应足以“填补”国有企业从竞争性产业撤出所留下的产业“空位”,否则,国有经济难从竞争性产业中撤出,国有企业在公共品产业中的发展能量也将受到制约。

综上所述,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既是推进体制改革的重要经济力量,也是深化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形成的重要经济条件,就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出路将是转变为民营企业。

三、民营经济与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是各国经济活动的主题。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加速经济发展更是紧迫。小平同志曾精辟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受到资金供给、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秩序等诸多相互关联因素的制约。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与国有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推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资金供给。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由政府财政资金供给为主的格局转变为由居民供给为主的格局。2001年6月,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7.1万亿元,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已达8.5万亿元以上。同时,由于城乡居民每年消费剩余的货币高达1万亿元以上,所以,他们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还将继续大幅增加。与此相比,政府财政收入虽大幅增加,但可用于投资的数量依然相当有限。1998—2000年的3年间,在发行了建设国债的条件下,“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数额突破了1000亿元并在2000年达到2000亿元左右,但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的比重仍未超过7%,在国有经济部门的1.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达到近1600亿元,也仅占10%左右。事实上,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贷款,而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又主要来自于城乡居民存款和各类机构存款。城乡居民将大量资金存入金融机构并通过贷款而转化为投资资金,给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严重隐患:

从实体经济面来看,大量运用贷款资金从事经济活动,不仅引致众多企业普遍存在资本性资金严重不足、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现象,而且,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中大量运用贷款资金从而新建项目一旦竣工,也只能在高负债条件下投入营运的情形频繁发生。高负债运作,在直接关系上,引致三方面情况发生:一是经济行为进入短期化轨道。其内在机理是,贷款资金有着确定的还本付息期限,这决定了企业只有在有限时间内通过经营运作获得充分收益才能按期还款,由此,寻求短期见效的经营对象或投资项目就成为企业营运的一个重要目标。企业运作的短期化极容易扩展为经济运行的短期化,使国民经济发展落入短期化轨道。二是经济活动中信用秩序难以保障。在市场经济中,资本金是企业用以担保其商业信用的基本财产。债务人一旦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且经协调无效就应进入破产程序,破产实际上“破”的是资本性财产。在高负债条件下,企业的资本性资金数量已远不足以抵偿债务性资产的偿还(事实上处于无产可破的境地)。在缺乏资本性财产基础的格局中,商业信用得不到应有的财产关系支持,违约者难以受到财产约束的惩治,要维护和健全信用秩序是极其困难的。三是经济运作缺乏后续资金的支持。资本性财产是企业获得债务性资金的财产基础,高负债意味着企业已失去继续获得债务性资金的资格。这样,在严格实行抵押贷款(或担保信贷)制度的条件下,企业要继续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资金(或通过发行债券从社会获得债务性资金)就极为困难,由此,企业扩展的余地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在大量运用贷款资金进行项目建设中,一旦项目竣工并投入营运,要通过从金融机构借款来解决公司营运中的流动资金短缺或后期工程建设等都将遇到困难。高负债,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企业发展资金已缺乏保障,对产业来说意味着产业发展资金已缺乏保障,对国民经济来说则意味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资金供给方面将难有充分保障。

从金融面来看,城乡居民资金大量以存款方式汇集于银行并通过贷款方式投入实体经济部门,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作造成了三方面问题:其一,防范居民挤兑。1988年,在价格改革闯关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曾面对严重的全国性挤兑风潮,因此,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有着“笼中虎”一说。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运行态势平稳,挤兑风潮没有发生,但居民存款余额从1988年12月的3822亿元增加到2001年底的7.47亿元,无疑意味着一旦经济社会生活中发生不利于稳定的大事件,挤兑风险将更加严重。鉴此,防范挤兑一直是各家银行忧心忡忡并着力采取措施的一个重点。其二,贷款质量不高。各类工商企业存款数额较少而贷款数额巨大,这一方面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通过往来资金账户监控工商企业的信用能力从而继续发放贷款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意味着一旦工商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已放出的信贷资金就将转变为不良贷款。90年代以后,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的沉重负担,因此,化解这些不良债权成为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三,金融资金严重闲置。为了防范信贷资金风险,1995年以后,在实行《贷款通则》的背景下,各家金融机构对工商企业实行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制度,使相当多高负债企业难以继续得到贷款资金,但同时在银行体系中也严重发生了存差(存款大于贷款)现象。到2001年10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9万亿元、存款余额为14万亿元,存差3.1万亿元,这不仅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年利息损失达到2000多亿元,而且意味着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受到明显制约。

要改变城乡居民将货币资金以存款方式汇集于金融机构,就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机制将这些资金有效地转化为资本性投资资金。城乡居民的货币资金转化为资本金的过程,本身就是民营资本增长的过程和民营经济的增长过程,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货币资金由贷款性供给向资本性供给转变的重要机制。

第二,经济效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效率高低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的快慢。90年代中期以前,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资金效率明显高于国有经济部门,固然有着商品供不应求的原因,但也有着非国有经济部门资金运作机制优于国有经济部门的因素。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尽管有一批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马”,也有一些非国有企业进入惨淡经营行列,但就总体而言,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经济效率依然明显高于国有经济部门。从资金--产出角度看,1999年“乡镇企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和“三资企业贷款”余额为9666.2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3734.3亿元的比重仅为10.31%;2000年上述三项贷款的余额为9764.6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9371.1亿元的比重降低为9.83%。但在同期的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从1999年的51.18%上升为2000年的52.66%。非国有经济部门用10%左右的资金提供了5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这足以显示其经济效率的状况。

1998~2000年的3年间,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努力扭转国有企业大幅亏损的局面,使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量在2000年底达到了2100多亿元,相当多的国企扭亏为盈。但是,这种国企解困是在全社会耗费了巨大成本的条件下发生的:其一,减息。1996年5月至1999年6月连续7次降息,1年期贷款利率从12%下降到5.85%,减少了6.15个百分点,按此计算,对国有工业企业来说,2000年仅17019.3亿元的“工业贷款”和27931.2亿元的“中长期贷款”就减少利息支出2764.45亿元,更不用说1996年底国有工业企业盈利数额尚达600多亿元。这实际上意味着在3年扭亏期内,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非但没有提高反而继续呈下落走势。其二,冲账。从1996年起,国有商业银行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一些中心城市的“优化资本结构”,冲减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其数额为 1996年100亿元,此后每年增加100亿元,到2000年这笔资金的累计总额达到1500亿元,银行实际上为国企承担了“1500亿元(1+利率)”的债务负担。其三,发股。 1998年起开始使用1997年度股票发行指标。为了支持国企解困,政府主管部门明确规定,发股指标重点向国企倾斜,由此,3年间国企通过A股发行融入了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而非国有企业发股上市受到严重限制。其四,剥离。1999年设立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剥离出1.4万亿元的不良债权交给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处理,由此,对应减少了国企的债务负担(包括利息)。

不论对国家来说还是对企业来说,经济效率的高低都既反映了也决定着市场竞争力的高低。国有经济部门的低效率决定了,它难以担负入世后在中国市场中层开的国际竞争重任,为此,实现国有经济从竞争性产业中退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已是势在必行。在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产业过程中,对应的市场“空位”将主要由民营经济来填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是实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民族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机制。

第三,经济结构。从产业角度来说,经济结构主要由产业部门结构、产业区域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等构成。尽管目前主要的重化工业、交通通讯、金融等部门依然以国有经济为主,但9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结构调整显示了如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重化工业比较集中且实行国有体制的地区(如东北、西北等)经济效益较低,企业亏损严重;二是为了解决发展所需的资本金和市场机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包括航空、电信、石化、钢铁等)通过在境内外发行股票,迈出了转向民营经济的第一步;三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速度较快,反之,民营经济不太发展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四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设立和发展主要选择了民营方式,风险投资公司也基本采取民营的运作方式;五是民营经济通过投资参股、企业购并、资产重组等途径“入主”于国有企业,推进了这些国企的体制改革。

经济结构的调整离不开资本、技术和机制这三个基本因素作用的发挥,而在国有经济内部要获得足够的资本和技术、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极其困难的。50多年来,中国曾先后进行了6次经济结构调整均未能解决好产业结构协调、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有经济部门中不存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机制。一些人认为民营企业缺乏巨额资金,不能进行大型项目的建设,无力加入重化工业、交通通讯、电力钢铁等部门的结构调整。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实际的。在世界500强中,除中国的企业外,没有1家属国有企业。在城乡居民手中资金充裕的条件下,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来实现这些资金的集中。只要资金集中的机制合适,民营经济就能从事规模巨大的项目建设和企业运作。

民营企业经济篇2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必须实行适合于各种经济成分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条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个体经济”范畴。

1988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只有这样做,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同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写到:“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从此,民营经济的范畴不仅扩展到“私营经济”,而且以私营经济为主要内容。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6条中指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由此,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由“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进一步成长,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民营经济将逐步成为中国民族经济的主体力量。

二、发展民营经济与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要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客观上要求解决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形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在民营经济不发展的条件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会遇到种种困难,换句话说,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机制。

第一,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在直接关系上,需要解决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行政性产权关系,二是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行为边界和约束机制。行政性产权既是传统计划经济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也是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职能定位、行为边界和约束机制难以完善的经济原因。国家所有制实际上是政府所有制。由于政府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行政系统,所以,每个上级行政机构都是财产的所有者,每个下级行政机构都是财产的管理运作者,而相对于整个政府系统而言,国有企业又只是财产的经营运作者。这种格局决定了国有企业从而国有财产不仅是政府行政部门的经济基础,而且是政府行政部门运作的主要内容。由此,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各种行政机制直接监管国企运作以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国企也努力通过行政机制从政府部门争取资金,技术、人员、债务减免、市场准入等一系列“优惠”,由此,形成了行政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复杂联系,也决定了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是一项极为困难也极为艰巨的系统工程。

政府部门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行政主体,其政策和行为本应面向全社会各种经济主体,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种经济成分。但是,在行政性产权严重存在的条件下,政府行政部门的法规政策既不协调又时常相互矛盾,由此引致了一系列不符合“三公原则”也不利于职能转变的现象产生:

其一,一些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立足于为国企服务,或者将由此形成的法规政策贯彻于非国有企业,或者忽视公平地为其他经济成分服务。例如,投资项目的立项管理本来是面对国有经济部门的,但因没有出台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这方面制度,所以,非国有企业的投资也需按照行政审批权限划分,由政府行政部门层层审批,又如,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经省级政府批准本来是针对国有企业的,但是,因缺乏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相关规定,所以,非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需经省级政府批准。

一些主管部门的设立,只服务于国有经济,不服务非国有经济,结果给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相关活动设立了制度障碍,甚至使非国有财产“流入”国有经济部门。90年代初,在政府系统内新设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现已并入财政部门)以确认并维护国有资产的权益,随后该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使非国有资产权益的确认和维护处于缺乏政策保障的境地。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根据当时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企业发行股票的申报材料中必需有一份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确认文件,由此,民营企业上市面临一个制度障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负责国有资产的确认不负责非国有资产的确认,而民营企业因没有国有资产又无法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确认文件,所以,无法申请发股上市。为了绕过这一制度障碍,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确认文件,一些民营企业只得将一部分非国有资产“转为”国有资产。又如,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但在现实中,作为土地管理的行政部门——国家土地管理局只为国有土地办理确认等各种手续,不为非国有土地办理这些手续,由此形成了国有土地的权益可以由政府行政系统予以维护、而非国有土地的权益缺乏维护机制的格局。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在城镇建设扩展中,城市政府可利用行政权力以征用费的低价从农民手中将原属集体所有制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然后,再以远远高于征用费的价格将土地使用权(征用费与土地使用权出让费二者的价差可达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出让给房地产开发商,工商企业及其他法人,而农民集体既无权将土地所有权转让给除国有以外的任何主体,也无权在未将土地所有权改为国有的条件下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中国证监会规定,企业发行股票的申报材料中必需有一份由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产权文件,而乡镇企业要取得这一文件,就必需先按照征用费价格将集体的土地所有权转变为国有,然后,再在国有土地估价入股、购买土地使用权和租赁国有土地这三种方式中选择获得这一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在这些现象中,再次发生了非国有资产“流入”国有经济部门的现象。

其二,为了推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又不得不扶持非国有经济部门,由此,又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国有企业而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法规政策。例如,对非国有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而对国有企业的税收则严加监管,使得国企税赋明显高于非国企;又如,国有企业的人事工薪由政府主管部门审定,使得国有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显而易见,在行政性财产关系条件下,要理清行政机构与国有企业(从而国有经济)的关系是极其困难的,要弄清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行为边界也是极为困难的,要形成对这些行政机构的经济社会约束机制更是困难。20多年来的国企改革实践证明,仅靠在国有经济内部改革是极难改变行政性产权关系的,只有大力发展包括民营财产关系和民营经济在内的非国有经济,切断国有企业(及其财产)与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实现经济运行中的财产关系与政府行政关系的分离和分立,才能有效改变行政性财产关系。因此,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步速和程度,将主要取决于民营经济及其他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进程。

第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在中国,直接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按照市场规则展开经济实践程度(包括时间、空间与深度等)和经验积累程度,二是市场规则形成中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程度。1992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实践中,市场规则快速成长,正逐步成长为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机制,但同时,计划经济机制也在强力发挥作用,不仅严重限制(甚至抑制)了市场规则的顺利形成,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计划经济是运用行政机制组织经济活动以实现政府目标的经济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政府经济目标服从于行政目标并导向着经济运行,由此引致如下一些现象发生:其一,由于政府行政机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系统,各个政府部门从不同方面直接或间接地管理着国有企业的各项事务,所以,政府目标通过各级行政系统贯彻到国有企业的结果是,行政目标、行政机制从而计划经济机制不仅成为宏观经济的主导机制,而且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微观运作的主要机制。其二,等级制和等级管理既是行政运行的重要机制又是维护行政关系的重要机制,由此,将行政关系落实到国有企业必然发生按行政等级的权限来管理国有企业的结构(即令各家国有企业按其行政级别分属对应的行政机构管理)。在这种结构中,国有企业的经营运作在严重的行政约束中展开,很难说清究竟应以市场为导向还是应以行政目标为导向。其三,信息封闭传递是行政运行的一个重要机制,也是每个上级监控下级的重要机制,由此,极容易发生两类现象:一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条件下进行“暗箱”操作,并将这种行为延伸至市场操作,使市场运行发生扭曲,二是行为标准依行政等级的高低而界定,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又各有所好,使得国有企业时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行政机制并非经济机制(实际上是一种超经济强制的机制),等级关系与市场经济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分属不同的范畴、无法融合,为此,要改变计划经济机制对企业运作从而国民经济运行的严重制约,推进市场原则的成长,就必须使企业运作切实摆脱行政关系的约束。但在现有国有经济范围内,通过深化国企改革来做到这一点,是极为困难的。改革企业运行机制必须跳出以行政关系为主要框架的国有经济范畴,由此,国有资产应逐步退出完全竞争的产业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应逐步改变为非国有企业。这一进程的实现,既取决于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步速,也取决于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的步速和程度。市场经济是以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才能真正改变计划经济机制支配国民经济的格局,有效推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

第三,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直接受到国有资产调整、企业领导调整、职工就业、企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国企改革难以迈出步子。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国有经济范畴内又举步维艰,与此相比,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是一条现实之路。

其一,对国有企业来说,国有资产的调整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资产存量盘活和资本金(数量和结构)调整。在国有经济范畴内将优良资产向某些国有企业集中,是有可能优化这些国企的资产结构、提高其资产质量的,但就国有资产总量来说,不仅资产存量没有多少改变从而并未真正盘活,而且资本金结构也难有实质性改善。实践证明,国有资产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国有资产的介入。通过将国有资产向非国有经济部门转让来实现国有资产存量的盘活,通过非国有资本向国有企业的注入来实现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并补充国有企业资本金的不足,是国有资产调整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调整国有资产的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发挥民营经济及其他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

其二,国有企业领导的调整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弱化行政机制和企业家市场的形成。从弱化行政机制来说,在现有国有独资范围内,要减弱行政机制对国企领导人的制约是极为困难的。一个可选择的路径是,通过大量引入非国有资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国有独资格局,使企业从基础性财产关系上脱离行政约束。从企业家市场形成来说,只有在非国有资产的基础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遴选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企业家才可能在竞争中成长成熟。显然,离开民营经济及其他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要实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整,使他们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当困难的。

其三,改革开放20多年来,职工下岗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就个量而言,一个国有单位下岗的职工有可能在另一个国有单位重新就业,但就总量而言,国有部门下岗的职工不可能都在国有部门重新就业。因此,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根本出路,是使这些下岗职工在非国有经济部门中再就业。事实上,90年代以来,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主要不是靠国有部门而是靠非国有经济部门解决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大规模的改革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期待它们来解决大量职工下岗的再就业问题是不切实际的。相比之下,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才是基本的政策选择。

其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一资本金的充实和产业选择。对国有企业发展来说,要靠政府财政不断投资来补充营运资本已陷入近乎无望的境地,由此,资本金的充实不得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从非国有经济部门中取得。这一机制决定了,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部门实际上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继续发展必须有效解决其产业定位问题,即国有企业应逐步从竞争性产业中撤出、向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集中,这在客观上要求,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应足以“填补”国有企业从竞争性产业撤出所留下的产业“空位”,否则,国有经济难从竞争性产业中撤出,国有企业在公共品产业中的发展能量也将受到制约。

综上所述,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既是推进体制改革的重要经济力量,也是深化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形成的重要经济条件,就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出路将是转变为民营企业。

三、民营经济与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是各国经济活动的主题。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加速经济发展更是紧迫。小平同志曾精辟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受到资金供给、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秩序等诸多相互关联因素的制约。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与国有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推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资金供给。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由政府财政资金供给为主的格局转变为由居民供给为主的格局。2001年6月,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7.1万亿元,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已达8.5万亿元以上。同时,由于城乡居民每年消费剩余的货币高达1万亿元以上,所以,他们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还将继续大幅增加。与此相比,政府财政收入虽大幅增加,但可用于投资的数量依然相当有限。1998—2000年的3年间,在发行了建设国债的条件下,“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数额突破了1000亿元并在2000年达到2000亿元左右,但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的比重仍未超过7%,在国有经济部门的1.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达到近1600亿元,也仅占10%左右。事实上,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贷款,而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又主要来自于城乡居民存款和各类机构存款。城乡居民将大量资金存入金融机构并通过贷款而转化为投资资金,给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严重隐患:

从实体经济面来看,大量运用贷款资金从事经济活动,不仅引致众多企业普遍存在资本性资金严重不足、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现象,而且,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中大量运用贷款资金从而新建项目一旦竣工,也只能在高负债条件下投入营运的情形频繁发生。高负债运作,在直接关系上,引致三方面情况发生:一是经济行为进入短期化轨道。其内在机理是,贷款资金有着确定的还本付息期限,这决定了企业只有在有限时间内通过经营运作获得充分收益才能按期还款,由此,寻求短期见效的经营对象或投资项目就成为企业营运的一个重要目标。企业运作的短期化极容易扩展为经济运行的短期化,使国民经济发展落入短期化轨道。二是经济活动中信用秩序难以保障。在市场经济中,资本金是企业用以担保其商业信用的基本财产。债务人一旦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且经协调无效就应进入破产程序,破产实际上“破”的是资本性财产。在高负债条件下,企业的资本性资金数量已远不足以抵偿债务性资产的偿还(事实上处于无产可破的境地)。在缺乏资本性财产基础的格局中,商业信用得不到应有的财产关系支持,违约者难以受到财产约束的惩治,要维护和健全信用秩序是极其困难的。三是经济运作缺乏后续资金的支持。资本性财产是企业获得债务性资金的财产基础,高负债意味着企业已失去继续获得债务性资金的资格。这样,在严格实行抵押贷款(或担保信贷)制度的条件下,企业要继续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资金(或通过发行债券从社会获得债务性资金)就极为困难,由此,企业扩展的余地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在大量运用贷款资金进行项目建设中,一旦项目竣工并投入营运,要通过从金融机构借款来解决公司营运中的流动资金短缺或后期工程建设等都将遇到困难。高负债,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企业发展资金已缺乏保障,对产业来说意味着产业发展资金已缺乏保障,对国民经济来说则意味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资金供给方面将难有充分保障。

从金融面来看,城乡居民资金大量以存款方式汇集于银行并通过贷款方式投入实体经济部门,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作造成了三方面问题:其一,防范居民挤兑。1988年,在价格改革闯关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曾面对严重的全国性挤兑风潮,因此,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有着“笼中虎”一说。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运行态势平稳,挤兑风潮没有发生,但居民存款余额从1988年12月的3822亿元增加到2001年底的7.47亿元,无疑意味着一旦经济社会生活中发生不利于稳定的大事件,挤兑风险将更加严重。鉴此,防范挤兑一直是各家银行忧心忡忡并着力采取措施的一个重点。其二,贷款质量不高。各类工商企业存款数额较少而贷款数额巨大,这一方面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通过往来资金账户监控工商企业的信用能力从而继续发放贷款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意味着一旦工商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已放出的信贷资金就将转变为不良贷款。90年代以后,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的沉重负担,因此,化解这些不良债权成为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三,金融资金严重闲置。为了防范信贷资金风险,1995年以后,在实行《贷款通则》的背景下,各家金融机构对工商企业实行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制度,使相当多高负债企业难以继续得到贷款资金,但同时在银行体系中也严重发生了存差(存款大于贷款)现象。到2001年10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9万亿元、存款余额为14万亿元,存差3.1万亿元,这不仅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年利息损失达到2000多亿元,而且意味着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受到明显制约。

要改变城乡居民将货币资金以存款方式汇集于金融机构,就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机制将这些资金有效地转化为资本性投资资金。城乡居民的货币资金转化为资本金的过程,本身就是民营资本增长的过程和民营经济的增长过程,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货币资金由贷款性供给向资本性供给转变的重要机制。

第二,经济效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效率高低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的快慢。90年代中期以前,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资金效率明显高于国有经济部门,固然有着商品供不应求的原因,但也有着非国有经济部门资金运作机制优于国有经济部门的因素。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尽管有一批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马”,也有一些非国有企业进入惨淡经营行列,但就总体而言,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经济效率依然明显高于国有经济部门。从资金--产出角度看,1999年“乡镇企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和“三资企业贷款”余额为9666.2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3734.3亿元的比重仅为10.31%;2000年上述三项贷款的余额为9764.6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9371.1亿元的比重降低为9.83%。但在同期的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从1999年的51.18%上升为2000年的52.66%。非国有经济部门用10%左右的资金提供了5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这足以显示其经济效率的状况。

1998~2000年的3年间,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努力扭转国有企业大幅亏损的局面,使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量在2000年底达到了2100多亿元,相当多的国企扭亏为盈。但是,这种国企解困是在全社会耗费了巨大成本的条件下发生的:其一,减息。1996年5月至1999年6月连续7次降息,1年期贷款利率从12%下降到5.85%,减少了6.15个百分点,按此计算,对国有工业企业来说,2000年仅17019.3亿元的“工业贷款”和27931.2亿元的“中长期贷款”就减少利息支出2764.45亿元,更不用说1996年底国有工业企业盈利数额尚达600多亿元。这实际上意味着在3年扭亏期内,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非但没有提高反而继续呈下落走势。其二,冲账。从1996年起,国有商业银行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一些中心城市的“优化资本结构”,冲减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其数额为1996年100亿元,此后每年增加100亿元,到2000年这笔资金的累计总额达到1500亿元,银行实际上为国企承担了“1500亿元(1+利率)”的债务负担。其三,发股。1998年起开始使用1997年度股票发行指标。为了支持国企解困,政府主管部门明确规定,发股指标重点向国企倾斜,由此,3年间国企通过A股发行融入了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而非国有企业发股上市受到严重限制。其四,剥离。1999年设立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剥离出1.4万亿元的不良债权交给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处理,由此,对应减少了国企的债务负担(包括利息)。

不论对国家来说还是对企业来说,经济效率的高低都既反映了也决定着市场竞争力的高低。国有经济部门的低效率决定了,它难以担负入世后在中国市场中层开的国际竞争重任,为此,实现国有经济从竞争性产业中退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已是势在必行。在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产业过程中,对应的市场“空位”将主要由民营经济来填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是实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民族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机制。

第三,经济结构。从产业角度来说,经济结构主要由产业部门结构、产业区域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等构成。尽管目前主要的重化工业、交通通讯、金融等部门依然以国有经济为主,但9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结构调整显示了如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重化工业比较集中且实行国有体制的地区(如东北、西北等)经济效益较低,企业亏损严重;二是为了解决发展所需的资本金和市场机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包括航空、电信、石化、钢铁等)通过在境内外发行股票,迈出了转向民营经济的第一步;三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速度较快,反之,民营经济不太发展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四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设立和发展主要选择了民营方式,风险投资公司也基本采取民营的运作方式;五是民营经济通过投资参股、企业购并、资产重组等途径“入主”于国有企业,推进了这些国企的体制改革。

经济结构的调整离不开资本、技术和机制这三个基本因素作用的发挥,而在国有经济内部要获得足够的资本和技术、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极其困难的。50多年来,中国曾先后进行了6次经济结构调整均未能解决好产业结构协调、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有经济部门中不存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机制。一些人认为民营企业缺乏巨额资金,不能进行大型项目的建设,无力加入重化工业、交通通讯、电力钢铁等部门的结构调整。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实际的。在世界500强中,除中国的企业外,没有1家属国有企业。在城乡居民手中资金充裕的条件下,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来实现这些资金的集中。只要资金集中的机制合适,民营经济就能从事规模巨大的项目建设和企业运作。

民营企业经济篇3

近年来,由于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国民经济增长平均水平,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为金融部门的业务拓展提供了同样巨大和广阔的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特别是在扩大农村和城市人口就业、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实现社会专业化协作、培育企业家、进行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优势和作用。据统计,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城乡中小企业已超过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总数的90%,中小企业总产值和实现利税占全国的60%和40%左右,在县级以下经济中,中小企业所占比重更高,已成为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重要支柱;流通领域里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近几年,在每年15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总额中,中小企业占到60%,目前全国工业部门就业人数为1.5亿左右,其中在小型企业就业的有1.1亿,占73%,改革开放以来,从农业部门转移出来的2亿多劳动力绝大多数在小型企业就业。但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和困难,最突出的表现在融资困难,阻碍了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如何扶持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使之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和中坚力量,是一个当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

由于经济体制的一些问题,民间对民营企业投资的活力以及民间投资主体的投资能力都不强,从而引起投资传导机制梗阻,政府投资乘数效应下降,最终形成民营企业投资需求不足的局面。从金融角度分析,在投资方面形成诸多矛盾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民间投资领域限制太多。我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和国家工商局规定13个行业(如金融、电信、航空、卷烟等)、36种国家计划商品的批发业务和41种重要工业品生产资料的零售业务等均不允许民营企业经营。投资渠道的狭窄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企业的获利能力,抑制了民间对民营企业投资需求的增长。

(二)资本市场难以进入。民营企业股票上市和发行债券方面约束较多。一方面是“成分论”问题。民营的法律地位亟待加强,尽管当前有很大改善,但正所谓处于“瓶颈”阶段,故而需要实质性的突破;另一方面是:“入市门槛”问题。“二板市场”之后,这一问题将有很大改观,但如何拓展民间投资的金融衍生品种,是融合民间投资与资本市场的关键。

(三)社会投资需求与民间投资供给的错位。当前大规模进行的工业技术改建、城市化进程及基础设施建设等资本密集型项目正趋向饱和,从而形成了“错位”。再加上政府在部分竞争领域及行业的垄断,进一步挤压了民间投资的发展空间。

(四)信息传导的扭曲和失真。全面、精确、快捷的信息是民间投资成败的重要因素。当前各方面信息服务正日益完善,但信息的畅通渠道和信息的法律效应仍需加强。一方面是政府机构的法律指导问题。政府公开政策信息、技术信息、市场信息还未形成一种良好的机制。另一方面是民营自身信息问题。非规范和非正当行为还很多,财务报表赢利真实性仍面临考验,信用观念需要严格加强,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明显。

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要抓好六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拓宽融资渠道。第一,创建民间金融,丰富融资层次。建立政府出资的扶持民营企业的政策银行、或由社会出资的地方性民营企业内部银行,以“自家人”的角度为民营企业提供“贴身”金融支持;试办民营投资资金互助会,将民间借贷法制化,满足民营企业小额流动性资金需求:发展民营实物融资租赁机构。解决民营企业相关设备更新问题;此外,国有商业银行应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建立信贷激励机制。各金融机构,特别是中小金融机构应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贷款份额,并提供多种形式的配套金融咨询与服务。第二,完善民营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制定法律,规范整个信用担保流程,深化担保公司、再担保公司、担保监管会、银行、政府部门等相关机构的改革,将其形成一个科学的体系,提高担保融资效率。二是政府优惠扶持。一种途径是贷款担保,即政府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为民营企业从商业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提高其获贷机会;另一种途径就是贷款贴息,即政府对民营企业贷款提供利息补贴,从而以较少的财政资金带动较大量的商业投资投向民营企业。第三,优化直接融资条件,融入资本市场。一是发展民间创业投资基金,发行直接面向民营企业的风险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二是打破所有制界限,允许、鼓励并创造条件为民间投资在资本市场进行股权融资。对有一定规定、有技术、有盈利前景的民营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降低入市门槛,进入现有股票市场或即将建立的“二板市场”,还可以发行公司债券。加速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改善经济运行的微观经济基础。

第二个环节:拓展投资方式与领域。第一,运用信贷杠杆,积极促进推行新型投资方式。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政策投资方向,间接调节社会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新技术,可以联合参股的形式由政府及民间资本共同投资,也可以采取“特许权经营”。可主要以两种方式来运行,一是对新建项目采用BOT(建设——经营——转让)方式;二是对建成项目采用TOT(转让——经营——转让)方式。即将建成项目的经营权转让给民营企业经营,在规定的经营期满后再转让给政府。这种方式很适合应用在基础设施领域中的一些基础项目,如地铁、供水等,从而也有利于将社会的投资行为引导至政府的目标上来。第二,推进“新农村运动”,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民营投资。“十一五计划建议”将农村城镇化进程提到了极其重要的高度,以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绝佳切入点,扩大民营投资,更有利于改善城乡结构。投资农村道路电网电信自来水建设在我国当前形式下是最能产生“四两拨千斤”的经济效果的。这些建设除了能把农村地区蓄势待发的巨大需求潜力释放出来,而且还因其项目不是太大,使用的物质投入一般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刺激作用不是太大,使用的物质投入一般以国内生产为主,对国内需求的刺激作用也就比较大。同时,这类基础设施建设劳动高度密集,以使用廉价的农村劳动力为主,正好符合民营企业投资,能够创造许多就业机会,更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减轻城市压力,促进结构调整。第三,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目前中国劳动力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比例不到5%,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新形势的发展,这样的总体劳动力素质显然不适应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加速推进教育产业化,特别是发展民办教育产业,对改善人力资源素质结构,加强技术创新基础、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具有战略意义。尽管当前对物质产品的有效需求表现为不足,但中国居民最舍得投资消费的领域便是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换句话说,如果说当前在很多领域的供求关系都是供大于求的话,只有中高等教育是供不应求的,成千上万人希望缴纳学费来购买接受教育的机会,这种需求是巨大的,而且处于长期的供不应求状态。近年来,较大幅度地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人数,令这一局面有所改观,民办教育的发展也正逞蓬勃之势,但无论是教育资本结构,还是教育体系本身结构,都需要民营企业加入进来极大地进行完善与优化。各种职业学校,技术培训学校、进修学校、甚至高等院校,都可以放宽限制,允许并鼓励民营企业投资的介入。民营企业可以以独资的形式,也可与政府投资联合控股,在制定完善相关法律的前提下,力求将民办教育正规化,学历、学位均受法律保障。特别可以尝试并大力培育民办教育创业基金,重点发展与高新技术,“小、精、尖”产品等初、中级技术人才需要的配套教育,比如专门性技术中等学校;也可与现行高等院校共同着力投资发展某一特殊专业,提高教育发展基金,为产业、产品结构升级提供人才基础保障。金融部门应抓住这一机遇,把信贷服务的触角延伸至联合投资、新兴产业和民办教育等新的领域,获得共同发展。

第三个环节:促进完善民营投资信息服务体系。第一,完善管理与服务机构。发挥信贷智能,促进建设具有较强针对性、专业性的技术咨询和推广机构、中小金融机构等,重点培育多种形式的企业孵化器和高科技工业园等,致力于为民营等中小企业提供创业服务,促进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第二,促进社会中介机构强化服务民营企业意识。特别是培育一些重点面向民营企业的会计、审计、法律事务所,以及资信评估机构等,强化其桥梁作用,行使相关监督职能。逐步协助提高民营企业自身财务报表规范程度、企业信用观念、管理水平即企业竞争力。第三,建立民营投资服务网站。金融部门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促使政府、企业、中介机构等部门与银行信息进行集中,形成一个公开、公平、交互式的信息交流平台。政府部门在经过多方综合分析后,制定动态式的《民营投资产业投资目录》,引导民营企业改进组织机构,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银行部门获取企业经营信息,参考中介机构对民营企业的相关评估,确认企业信用等级,并推介金融服务产品;民营企业更要“敞开胸怀”,将自身信息公之于众,接受社会监督,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致力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

第四个环节:政府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政策扶持。一是制定民营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出台民营企业信贷、税收、财政等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各种生产要素市场,为民营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建立不分行业、不分所有制的民营企业管理机构,对民营企业发展进行宏观指导;三是建立民营企业政策法规体系,明确民营企业权利义务,实现民营企业依法健康发展。

民营企业经济篇4

关键词:民营经济 民营企业 滨海新区

1 基本情况和特点

1.1 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截至2010年底,滨海新区共有个体工商户28654户,同比增长26.63%;民营企业33413家,同比增长15.38%,占全部企业的77.1%;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总额14.06亿元,同比增长50.1%;民营企业注册资金达2905.52亿元,同比增长65.93%。民营经济作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作用不断增强,在部分区域和行业已成为整体经济发展的支柱。

1.2 民营企业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到2010年底,注册千万元以上企业3535家,同比增长30.2%,注册亿元以上的企业969家,同比增长48.62%;民营企业集团达110家,同比增长8.9%。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发展,已成为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力量。到2010年底,在滨海新区634家部级高新技术企业和51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分别占全市的72%和50%),民营企业占70%以上的比例。

1.3 民营企业已成为滨海新区经济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基础。据初步统计,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496.22亿元,同比增长30.4%,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18%。2010年规模以上民营企业纳税141.76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纳税总额的12.2%,同比增长18.2%。

1.4 民营企业产业集聚与带动作用逐步提升。滨海新区民营企业产业结构分布广、层次分明,近年来,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下,配套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为产业配套的民营企业70%左右。各功能区企业间交流协作配套日趋紧密,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

1.5 民营企业已成为社会就业的主要渠道。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民营企业已成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主渠道。2010年,全区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125.8万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4523家,从业人员41.23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的39.92%。民营企业的发展,为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和拉动内需做出了较大贡献。

2 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业层次偏低。民营企业整体产业层次低,技术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而且规模偏小,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少。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龙头企业带动和有序协作配套,协作配套能力和关联效应不强,产业结构需进一步优化。三是发展方式较为粗放。主要从事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产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偏低。四是高端要素比较缺乏。技术、人才等高端要素的缺乏,已成为制约当前民营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瓶颈。五是发展不均衡现象突出。六是发展环境有待改善。集中反映的问题包括准入难、融资难、负担重。

3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建议

3.1 提高政府领导力,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切实强化对民营企业工作的领导,切实关心企业和企业家,鼓励他们进一步增强发展民营企业的信心。要认真分析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形势,在看到困难的同时,更要看到民营企业仍然具有良好的基础,支柱产业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能力。

3.2 强化政府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一是要更加主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发现,了解企业经营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帮助协调解决。尽心尽力为企业争取在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二是要进一步强化经济运行中对各种生产要素的协调,确保企业正常运行。三是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继续实施政策、资金、项目等倾斜措施,引导民营企业全面发展。四是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这不仅是民营企业增强活力的要求,更是经济发展长远的利益和需要。

3.3 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一是抢抓机遇,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园区招商力度,引导关联配套企业向园区集中,优先解决重点骨干企业重建用地。二是政府和部门要进一步协调和推动产业和产品转型和升级换代,引导企业注重强化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从单一的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从加工制造向研发创造、从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三是企业要不断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对外经营能力,实现节能降耗减排,降低经营成本。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四是企业要不断的开创和寻找新兴市场。

3.4 推进担保发展,改善融资环境。一是建立银、政、企工作互动机制。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银、担、企有效沟通机制,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支持民间金融机构。三是加快建立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建立合理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即在银行、担保机构和民营企业三者之间合理分散信贷风险,是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四是建立政、银、企、中介多元融资机制,加快民营企业融资步伐。

3.5 加大扶持力度,推进配套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二是制定和落实民营企业税收政策。三是完善载体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四是大力推进地方产品配套工作。在政府采购中和重大建设项目中,明确和承诺采购地方产品的具体比例,进一步增加大型国有企业在滨海新区内配套的比例,带动民营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妍,朱光应.民营企业财务风险成因探究及其防范[J].价值工程,2011(30).

民营企业经济篇5

刚才,乡长回顾总结了20*年的经济工作,并对20*年的经济工作作了全面、细致、扎实的安排部署,希望同志们回去后认真抓好落实,会议还对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奖励,希望大家见贤思齐,学习先进,科学谋划,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加速我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促进20*年经济建设实现新突破做出更大的贡献。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激发斗志,在回顾总结中振奋精神

刚刚过去的20*年,全乡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坚持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思路,务实工作,在20*年经济较高增幅的基础上,呈现出增速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亮点增多的良好态势,具体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一)经济形势持续好转,体现为“三个稳步提升”。一是经济指标稳步提升,20*年,全乡财政收入完成1358万元,增幅20.1%,民营企业入库税金完成4263万元,增幅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27元,增幅8%,完成招商引资6000万元,增幅100%;二是工业总量稳步提升,全年新上投资3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0个,总投资达9200万元,全乡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余个;三是经济运行质量平稳提升,老企业通过引资、融资、技术引进、合作等方式,大都提高了技术水平,扩大了生产规模,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钨、钼、锌、氟深加工项目上有新突破,拉长了产业链条,做大做强之势已经显现。

(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体现为“四个成效”。一是以“二拆、三化”为重点,四条公路主干线约90公里的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取得明显成效,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明显改观;二是示范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示范村按“三清七集中”和“三化一中心一建”的要求,达到了房屋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服务中心建设、建沼气池的示范村标准;三是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成效明显。完成了22个村80公里的村村通水泥路工程,完成了农村D级危房改造和学校硬件建设,完成了乡卫生院门诊楼建设工程及4个村的人畜吃水工程,实施了67户移民搬迁任务,对18个村的村室进行了新建或改造,建成了2900平方米的敬老院,建成了*幼儿园,完成了519户沼气池建设任务;四是全乡29个行政村的集中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按照“三清七集中”的具体要求,在全乡29个行政村开展了集中整治活动,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初步的改观。

(三)旅游服务业发展持续升温,体现为“三个突破”。一是餐饮、住宿等旅游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的突破。充分利用洛栾旅游快速通道、311国道及龙峪湾、通天峡景点的优势条件,旅游服务业发展实现质和量的进步;二是旅游服务区规划实现新的突破。聘请*园林设计院,对南沟三个村的旅游进行了整体规划设计,为三个村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了蓝图。三是与旅游要素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建设实现新的突破。20*年,在进一步搞好*特产博览中心营销活动的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确定了三个配套项目:投资500万元的旅游纪念品加工基地及自驾游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投资2000万元的嵩坪老年公寓建设项目,投资300万元的庄子旅游宾馆项目。这些项目建成后,必将进一步提高我乡旅游服务的水平和效益。

(四)社会事业协调推进,体现为“三个力度加大”。一是小城镇经营管理力度加大,20*年被命名为*市小城镇管理明星乡镇;二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加大,全乡群众精神面貌有了较大改变,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三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党风廉政建设等项工作力度加大,党的执政能力进一步提高,党风政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成效明显,为全乡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证。

综观20*年的工作,我们得出五条十分宝贵的经验,那就是:一是坚持了咬定民营企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四个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的既定工作思路。二是咬定发展不放松,克服困难上工业项目、旅游项目,以项目促发展。三是党政一班人团结务实、高效廉洁,坚持了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村组干部团结协作,干事创业。四是坚持了重点工作、重点工程6个领导小组负责制和班子成员重点工程分包责任制。五是抓社会稳定和工作认识到位、责任到位、领导到位,将其确实放到第一责任的位置去抓,并把案件交办和限期办结作为解决问题最有效的办法。

二、领会精神,认清形势,从思想上形成合力

县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年全县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是做好我乡今年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概括起就是:“一个统领、三大战略、四个坚持、五个突出”。“一个统

领”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三大战略”就是“工矿兴县、旅游强县、特产富县”,“四个坚持”就是始终坚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动摇,坚持招商引资、项目带动不动摇,坚持科技创新不动摇,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不动摇。“五个突出”就是突出发展工矿深加工业,拉长产业链条,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力促资源类工矿产品初级加工向精深加工和综合回收转变;突出发展非资源依赖型企业,在发展非资源依赖型项目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旅游要素协调发展,增强品牌意识和效益意识,努力提升旅游产业化水平;突出发展第三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在发展商贸流通和文化娱乐业上再上新台阶;突出发展农副特产品加工业,在规模、品种、特色、品牌上做文章,促进农业产业化,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目前,我乡整体经济发展形势良好,民营经济不断状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处处呈现了一派欣欣向荣、文明和谐的繁荣景象,这些成绩的取得,为我们今年经济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我们还要看到目前我乡各方面临的一些问题,主要是:部分党支部战斗力不强,工作作风不实,部分党员组织观念淡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少数村两委不协调,形不成工作合力;农民增收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乡域内大型规模企业少,骨干财源有限;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发展环境不尽如人意;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还很突出,一些历史遗留或深层次社会矛盾和问题亟待解决,影响了我乡发展和稳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影响村级组织运转;乡级财政收入还很薄弱,满足不了当前群众需要;国家产业调控政策及土地的从严控制,环保门槛的增高,也增加了经济发展的难度。虽然这些因素和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乡经济发展,但我们更要看到发展中的有利条件:首先,中央、省、市将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资力度,内外资企业税赋一致,部级贫困县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省委、省政府全力打造伏牛山生态旅游圈,*高速路向*延伸等,为我乡发展经济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其次,我乡地处洛栾快速通道上,紧邻县城,区位优势明显,县工业园区在*兴建为我们创造了更为有利的外部条件。在座的各位务必认清形势,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倍加珍惜当前的发展机遇,高点定位,自我加压,增强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以昂扬的斗志在全乡迅速掀起新一轮发展热潮。

三、理清思路,把握重点,从工作上明确方向

关于20*年经济工作,乡党政班子多次研究,确定了今年经济工作的思路: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统揽工作全局,咬定民营企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旅游开发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四个重点,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团结务实,锐意创新,艰苦创业,为实现强乡富民目标而努力奋斗。围绕上述工作思路,今年我们在推动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围绕工业强乡这个核心,突出抓好民营企业发展。

1、以XX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整合各方面积极要素,构建我乡民营企业发展的新平台。在去年完成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设计的基础上,今年要尽快完成建设规划和环评治理方案,尽早启动一期工程,加速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提高园区对项目的承载能力和吸收能力。强力推进*工业园区的土地资源,载体优势,环境容量,吸引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使之早日成为我乡乃至我县又一个招商引资新平台和项目建设主阵地。

2、拓展招商领域,创新招商方法,不断提高招商实效。一要不断拓展招商领域,把招商的触角延伸到更大的范围,既要重视引进资金,更要重视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人才;既要重视引进资源优势型项目,更要重视引进非资源依赖型项目;既要重视矿产品加工业的引资,也要重视农业和旅游服务业项目的引资。既要重视吸引外资,又要重视启用内资,尤其重要的是启用能人;二要创新方法,重点抓好五个并举:一是走出去招商与以商招商并举,既要安排专人主动走出去,实行全方位多渠道招商,又要善于依靠现有客商凭其自身优势引商上项目;二是诚信招商和诚信养商并举。招商时恪守诚信为本,不欺商,以诚信商,招来后以诚信相待,不失诺,主动积极为其服务,以诚信安商。诚信养商,实为招商。三是专业招商与分散招商并举,今年要借助上级部门在外开展的招商活动“借台唱戏”,大力宣传*的区位优势,提高*的知名度,同时要自行组织一些富有创意、行之有效的招商活动。四是政府招商与全民招商并举。鼓励倡导社会各界人士招商上项目,并对招商者按县委政府政策给予奖励兑现。五是招商项目库建设和优惠政策制定并举。结合产业政策和*优势,做好招商项目的论证入库,避免盲目招商;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进招商的效果。

3、调优产品结构,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目前,我乡工业产品结构不够合理。有色金属初收加工项目多,而有色金属深加工项目少,旅游服务项目少,非资源依赖型项目如农产品加工项目更少,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大敌。从长计议,我们必须做到:(1)特别重视矿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引进,旅游服务项目的引进,非资源依赖型项目的引进,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引进,农业项目的引进。(二)老企业要通过资金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或通过资金技术的合作,调优产品结构,拉长产业链条,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的产品领域,不断

做大做强。(三)在招商引资中,需下大功夫引进高科技、大块头项目,使其尽快成为财源支柱。另外,要重视企业面貌形象和企业文化建设。良好的企业形象面貌体现出企业的精神和品位,企业文化体现企业的内涵。新上企业要把企业形象面貌建设列入计划,老企业要适时改观,新老企业都要注重企业内部及周围环境建设,使职工有一个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对外有一个美好形象。

4、加强力量,强化服务。今年乡党委政府将加强领导力量,加强工作力量,把招商引资项目做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做为全面工作的核心,乡、村、组各级干部,乡直各单位全体干部都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讲大局、识大体,强化全方位服务意识,强化诚心服务意识,强化换位思考意识,服务于企业的建设和发展。同时要教育引导群众,保持纯朴、厚道的本色,支持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

党委政府将继续坚持对贡献大、带动作用强、合法经营的企业负责人给予重奖,在政治上给地位、给名份。

(二)围绕旅游服务这个重点,突出抓好旅游产业化发展。

旅游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围绕旅游发展服务业在我乡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可以说,旅游产业上的每个链条都可以增加群众的收入。为此,今年乡政府将加强领导力量和重视程度,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大力度,完善设施,提高原有景区质量和品位,按照县经济会确定的旅游产业化“六个亿工程”的要求,重点在服务项目上做文章。一是要结合*园林设计院对南沟三个村的旅游规划,严格进行有序开发,要严格按照规划进行建设,避免随意建设和目光短浅行为,对不符合规划设计的建筑一律无条件拆除。二是要理顺管理体制和经营策略。家庭宾馆按照外观朴素自然,内设豪华舒适的标准,加强星级化建设和管理,提高竞争力,尽量扩大规模;在营销方面加强与旅行社合作,探索经营管理模式,提高经济效益;进一步改善*街餐饮和住宿条件,适应旅客需求,增强吸引力,提高入住率,增加效益;三是围绕旅游要素,在项目开发建设上充分利用招商平台,引进旅游项目,多上旅游项目。目前在抓好三个在建旅游项目建设的同时,继续引进新的项目,并提前做好金牛岭水库旅游开发的相关工作,为今后大开发、大效益打好基础。

(三)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突出抓好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的改善,促进农民增收。

新农村建设是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中心和主题。它包涵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实际上,我们过去和现在所进行的工作都归属为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的许多目标任务是需要长期努力才能达到的,但有些目标任务是短时可以实现的。长期目标我们要坚持不懈地做,短期任务要集中力量拿下。今年的新农村建设要抓好干好以下几个重点:一是坚持规划先行。包括民居建设规划、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公益建设规划、社区服务中心规划。各村都要以村或以组、自然村为单位通过村民大会或代表大会规划,为以后的整治、建设打基础。二是继续认真开展“三清七集中”专项治理活动。主要是清洁家园、清理垃圾、建材杂物规范堆放、村庄内残垣断壁的治理。建垃圾池和垃圾集中填埋场。并要形成长效保持机制。三是示范村要按标准建设治理到位。四是全乡建设沼气池1900座。在落实以上四项工作时,各村特别是示范村要依据国家土地法规,进行“空心村”整治。五是要抓好特产及劳务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目前,特产和劳务仍然是许多农民生存的依靠和增收的途径。首先,我们要尊重群众意愿,更加重视外出考察,采取典型引路的办法,加强信息和市场调查,引导农民在特色经济方面扩大规模;在巩固食用菌、板栗、山芋肉、沙梨、芋头、猕猴桃、大路中药材的基础上,依托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各村因地制宜尽量发展能够就地转化增值、适销对路的品种;通过抓信息网络、抓订单、抓基地、抓中介和服务等措施,不断优化调整输出结构,加强科技培训,让农民走最便捷的输出渠道,做最适宜的工作,享受最优厚的待遇,逐步探索中长期培训之路,实现持续增收。六是进一步抓好小城镇建设管理。目前,我乡小城镇一些设施还不尽完善,停车场、垃圾中转站、填埋场、公厕还没有建设到位,*还没有建设到位。今年,要借新农村建设的东风,进一步加强小城镇建设管理力度,要认真搞好南出口和*建设,搞好公厕、垃圾填埋场建设,积极争取项目,筹措资金,有计划逐步解决污水排放等设施,真正把小城镇完善起来。在经营管理方面,要创新机制,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坚决制止脏、乱、差反弹,真正达到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管理。绿化苗木的管理要严格责任制,要与管理人员的利益挂钩,栽得上,保得住,出效果。原大清沟街,政府投资保证管理到位,完善绿化和其它设施,保持街道整洁。总之,对小城镇要管理到位、投入到位、设施建设到位,要保证效果,保持小城镇良好形象,使这个发展平台永远靓起来。

(四)围绕社会和谐这个大局,突出抓好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及经济环境治理工作。

1、稳定工作要盯死。保持社会稳定是各级干部的第一责任。没有稳定和谐的社会秩序和氛围就不可能专心致志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这项工作往往被许多同志所忽视,有些同志为了一个合情合理或合法的目的,而采取了不合法不合情理的方法和途径。出现了影响较大的。这是不正确的,这很有可能形成一种风气,对以后的工作也会产生后遗症,我们要坚决摒弃。在充分重视稳定的同时,我们必须制定强硬的措施,有效的制度和运行机制,明确责任。各种稳定组织和人员必须切实履行职责,硬起手来抓落实抓兑现,并认真宣传落实新的《条例》,确保大局稳定。今后乡党委、政府将把稳定工作做为考核各村、各单位的重要指标予以奖惩。一旦出现不稳定的案事件,一定追查责任,奖惩兑现。各级干部必须抱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一颗爱民之心,处理群众纠纷,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绝不允许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形成不稳定因素。我们要树立抓财务管理就是抓稳定的思想,我乡许多不稳定都是由于财务不清造成的。要采取措施切实解决财务管理混乱,财务前后不接问题,从源头堵住不稳定因素。

2、生态环境保护要抓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要深刻理解并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下大力气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努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要强力推广非氰化物浮选法,从根本上解决钼选矿企业的污染问题。严禁有重污染隐患企业带病生产,禁止引进重污染项目,不允许对污染和破坏生态现象视而不见。各类企业负责人,要正确认识,认真对待环境保护问题,并教育好职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污染治理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作为企业生存的前提条件。通过和科研院校、先进企业联系,寻求根治之策,舍得治污投资,真正把污染治理到位。在企业内部环保设施操作管理上,要教育培训好工作人员,规范操作,并且责任要明确,措施要得力。确保废气、废水、废渣达标排放。对造成污染事故的,要严肃追究企业和当地有关人员的责任。

3、安全生产不放松。安全意识一刻也不能削弱,安全检查一刻不能停止,安全生产一刻也不能放松。在全面抓好各行业安全工作的同时,要重点抓好矿山及尾矿库安全。要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制和机制,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对安全生产的投入;要严格安全执法检查,严格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立安全生产抵押金制度;对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企业要坚决关、停,及时消除安全隐患;要实行严管、重罚,使企业不敢出事故,不能出事故,出不起事故。

4、经济环境治理要抓实。我乡经过近几年的经济环境治理,收到了良好效果,但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四乱”、“四霸”行为仍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着经济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影响着*的对外形象。目前,*乡的经济发展环境与兄弟乡镇相比,反差已经很大,如果由此下去,我们将丧失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乡又是资源匮乏乡,之所以由穷乡发展到今天就是我们创造了一个较好的环境,经济环境也是资源,也是生产力。治不好,谁想来作难,谁想来费钱、受气。为*的长远经济发展考虑,我们要在经济环境治理上下大功夫,必须坚定信心,狠下心来狠抓经济环境治理,对经济发展中的“四乱”、“四霸”行为,不管是谁,不管有什么背景,都要严惩不怠,决不姑息迁就。

(五)围绕组织保障这个根本,突出抓好以党建为核心的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要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继续以争创“五好”乡镇党委,“五好”支部,争创“冷水沟式”村党支部、“杨岳式”党员为载体的双创活动,不断增强全乡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各级领导要率先垂范,当好表率,不断增强谋划发展的能力,抓好落实的能力,统筹协调的能力,带好队伍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二是要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继续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党员干部的勤政廉政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反腐倡廉能力和自身素质,突出抓好案件的查处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杜绝腐败行为的发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风清气正的氛围。

三是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精神文明也是生产力,要做好文明村、文明户的创建,移风易俗,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的诚信、守法意识,促进我乡整个社会风气的改善,民风和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为全乡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强化领导,创优机制,从组织上提供保障。

20*年,我乡的经济任务十分艰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创优机制,转变作风,营造环境,卓有成效地

推进工作的开展。

(一)要强化领导。各党支部一定要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切实解决在党员和党组织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切实让党员思想上受到触动,观念上有转变,素质上有提高。让党组织切实提高战斗力、凝聚力、感召力,真正成为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成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成为发展农村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斗堡垒。乡、村、组各级干部和党员要牢固树立为民意识、谋发展意识、保稳定意识、职责意识,为经济社会发展尽心尽力。支部村委要摆正位置,处好关系,加强团结,搞好协作,把党支部村委会建设成为团结协作的领导集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创优工作机制。我们必须坚持重点和重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半年或全年工作观摩制,领导班子和单位负责人联系重点企业责任制,领导包片、干部包村制,稳定工作分包责任制,领导包案责任制,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首问责任制,工作督查制。在此基础上,再创新一些推进工作的机制,目的在于形成优者上、劣者退,干事创业的受奖、消极怠工的受惩处的工作机制,以机制创新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三)转变作风,真抓实干,营造良好工作环境。乡、村、组级干部要切实解决“四难”问题。坚决克服无所事事、作太平官、维护既得利益的思想;坚决克服推诿扯皮、敷衍了事的思想和作风;克服和改变一些领导干部和同志混日子、混工资,在位多年,江山依旧,工作无起色,争名争利不争工作的现象;克服和改变一些对党的工作和群众利益漠不关心,热忠于吃吃喝喝,拉拉拍拍的庸俗作风;坚决克服在落实工作上打官腔、慢半拍、喊得凶、抓得松的现象;坚决克服浮在上面,不深入基层,凭经验,凭想象,弄虚作假,瞒天过海,以会议落实工作,以文件落实工作的现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关心党和国家的事业,关心群众疾苦,雷厉风行,真抓实干的精神和作风,营造干事创业的氛围和局面,以推进我们的经济和社会事业更好的发展。

民营企业经济篇6

[关键词]油公司国有民营合作方法

当前国内拥有众多的油生产企业,据不完全统计有5000家之多,而其他国家全部加起来还不足100家。众多的生产企业导致了品牌众多,盲目竞争,资源浪费,市场混乱,利润偏低。虽然企业众多,但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是国内两大油巨头,生产了90%以上的基础油原料和70%以上的成品油。民营油生产企业自身不能生产基础油原料和油添加剂,原料完全依靠外购,也主要从这两大企业采购。对于大型国有油企业来讲,民营油企业既是竞争对手,又是散油用户。大型国有企业的为了控制市场,两大企业采用了控制基础油资源的办法来遏制不断涌现的民营油生产企业,但收效不大,因这两大企业,特别是中国石油,基础油资源相对过剩,不能全部转化为成品油。另外,虽然这两大国有企业产量很大,但所生产的油产品主要为常规产品,而很多品种较为特殊的产品则难以提供。两大公司虽然都拥有研发中心,每年都能开发出不少新产品,但实际投入到生产及应用的却并不多,原因就是难以形成批量生产。本文通过对国有、民营油生产企业的特点及经营方式的综述,提出了国有与民营油生产企业有更多的合作领域,能够实现产品的分工生产与营销,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国有企业可以为民营企业提供原料、技术及产品检测,将民营企业转变成产品深加工企业或终端生产企业,成为新产品生产试验基地,由此推动科技进步,实现互赢互利。

一、国有与民营油生产企业的特点

1.生产方面

以中国石油为例,大型国有油生产企业从原料的制备到产品的调和全部具备,拥有全套的生产过程,生产规模大,技术水平高。而且拥有研发中心,有开发新产品的能力。民营企业,绝大部分都是调和型企业,原料依靠外购,技术力量薄弱。如果仅从这方面看,民营油企业则无法与大型国有油企业竞争。但是,大型国有油生产企业虽然实力强大,但多年来生产经营以用量较大的常规油产品为主,如车用油和常规工业用油。这些产品种类不是很多,但用量较大,已经形成了专业化生产调和。有些产品,如变压器油,调和设备必须专用,其他常用油品,也都基本固定了调和设备,避免了不同种类间的污染。调和设备的专用,调和工艺的固定,生产规模的庞大,产品质量的稳定,是大型国有油企业生产的特点。民营油企业虽然在这些方面比不上国有企业,但生产及经营方式灵活多变,能够生产国有企业所缺少的产品。

2.营销方面

国有油企业的产品由于量大面广,终端用户众多,而且分散,因此销售环节较多,大多数产品通过中间经销商销售到用户手里,经销商又有一级、二级和特约之分,只有少数大型用油企业,如汽车制造、变压器生产等,是其直供用户。

相比之下,民营油企业产量有限,用户并不普遍,销售环节较少,直供用户较多,有的民营企业就是依靠几个直供用户赖以生存。

二、油市场经营现状

大型国有企业因品牌知名度高,实力强大,而且拥有资源优势,在竞争中一直处于稳步发展状态。

民营油企业因基础油原料受控,油价的波动对其冲击影响特别明显。民营企业的经营方式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走高端之路,以生产高新产品为主;走低端之路,生产低档产品,甚至是淘汰了的产品,满足一些低档油用户的要求,以低价位参与竞争;以生产非常规油品为主,避免了与大型国有企业的竞争;以生产常规油品为主,采用低价位或灵活手段参与竞争。

究竟走高端还是走低端,生产常规油品还是非常规油品,是民营企业的选择。有的企业认为,走高端销量有限,技术难度大,而走低端销量大,见效快,能够靠走量多挣钱,所以多半民营企业采取了走低端产品的路。但是,低端产品大多是处于淘汰的产品,前景暗淡,而且越来越多的用户都感受到了使用高级油所带来的好处,使高档油这几年的销售比例持续增长。油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油的品种可达500种之多,而车用油和常规工业用油,加起来不到100种,由此可见,避开常规油品与大型国有企业竞争,生产非常规产品来弥补市场的需求是民营企业的明智之举。

2006年油品曾多次调价,而且两大企业控制基础油的销售,使很多民营油企业倒闭。但是,一些以高端产品或非常规油品种生产为主的企业却顽强地生存下来,而且走向壮大。

三、国企与民企的合作方式探讨

1.民营企业可以作为大型国有石油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试验基地

新产品的开发是科研单位的重要任务,也是企业技术力量的标志。新产品的开发要经历调研、实验室研究、中型放大试验和工业试生产阶段。中石油与中石化这些年来开发出不少新产品,申报了多项专利,而且经过有关部门鉴定后评为成果。但是,目前投入生产应用的只是众多的成果或专利中的一小部分,造成了技术积压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用户不够普遍,用量有限,市场难找;

(2)国企生产规模大,新产品不够一定的量难以投入生产;

(3)由于常规油品种类不多,生产装置数量有限,而且有些新产品的工艺要求,现有的装置难以适应;

(4)由于销售系统内产品种类都已固定,新产品不能及时纳入,不能像常规产品那样正常销售运作。

鉴于上述国企、民企的特点,以及新产品开发生产的诸多问题,中石油和中石化可以选择一些条件较好的民营油生产企业,转让生产技术,提供原料及技术指导,作为新产品的试验生产基地,而且可以在该基地完成新产品的中型放大试验和工业试生产阶段,同时还可以依靠民营企业灵活的销售手段及其销售渠道来推广销售新产品。

2.民营企业可以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分支生产机构

即使是常规油产品,大型国有企业也难以保证随时提供所有的品种,只能保证用量大的一些产品,仍有部分产品不能保证随时有货,需要时也要提交计划安排生产,甚至需要生产厂专门调制,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国有油企业,也可以将部分产品委托民营企业生产,以保证及时供货。

3.民营企业作可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异地油品生产及分装基地

成品油通常以包装油形式发送,运费较高,还容易破损,为此大型国有企业如中国石油,在北京等地建有分装厂,从而缩短了包装油的运输距离,减少了破损。但提高生产能力或建立更多的分装厂,将会受到资金和占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选择一些实力较好的民营企业,作为异地生产或分装基地,将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因新建厂而投入的人力、物力与财力。

4.民营企业可作为大型国有企业的经销商

中国石油与中国石化都发展了大批的经销商,但这些经销商大都为销售型的,不具备生产能力。民营油企业则有较多的直供用户,或有着更细致的销售渠道。如果依托这些民营企业生产产品,可利用其销售系统增强自己的销售能力,或者是等于拥有了更多的直供用户。

5.民营企业可作为仓储配送基地

为确保及时供货,在用户所在区域设置仓储是非常必要的。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用户要求实行零库存,随时用油随时购买,等于将库存转移到了供油方,迫使供油方必须加大仓储配送能力。但增加仓储必然要花费大量资金,而民营生产企业多数都具有较大的库容量,如果能将其作为生产分支机构,就可以充分利用其仓储能力,更好地为用户配送油品。

6.作为问题油品的处理基地

成品油必须经检测合格才能出厂,但油品在储运过程中,有可能混入杂质和水分,或者是某些指标出厂时合格,但经过一定时期的存放或运输,有可能变差,用户不能接收。发生这类情况,只能退货换货,给供油方造成很大的麻烦。问题油品还要拉回厂里处理,又要发生运费。如果能将问题油品送入就近的民营调和厂处理,将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如果有自己在当地设置的生产厂,就可将问题油品重新处理合格后销售。

7.应用户的要求对油品质量进行适当地调整

大型油生产厂生产的油品,都是按照有关质量标准生产的,配方与调和工艺都是固定的。而有些用户,因自身设备的特殊条件,有时会对油品质量提出一些额外的要求,如要求更低的倾点、更优的抗乳化性或抗泡沫性,以及对液压油和汽轮机油高清洁度的要求等,对于这种情况,中石油或中石化的大批量生产装置就难以满足要求。但民营生产厂,就可以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油品进行调整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四、结束语

总之,油种类繁多,生产和销售领域广阔,为众多的油生产企业提供了商机。民营油生产企业,应该依靠技术,依靠自身的优势,与中国石油或中国石化这样的大型企业密切配合,是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明智选择。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虽然控制着资源和技术,但应该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生产终端,实现双赢互利。

参考文献:

[1]梁治齐:《剂生产及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宋云昌:《新形势下中国油企业的发展战略探讨》[J].石油商技,2007,25(1),10~12

[3]杨俊杰:《和谐社会建设与油行业》[J].石油商技,2007,25(1),14~17

[4]邱建国:《浅谈油企业的品牌经营》[J].中国石油企业,2007年4月,38~40

[5]张华:走向成熟的中国油市场[J].国际石油经济,2004,12(8),16~21

[6]范文养:国营石油公司油竞争谋略[J].中国石油企业,2005,(Z1),74~76

民营企业经济篇7

关键词:纺织工业;建设;民营企业;经济

2011年是落实我国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的第一年,在离去的五年中,我国的纺织工业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着较快的发展,繁荣了市场,提高了国民收入,提高了就业率,那么目前国内的纺织工业面对着怎样的发展形势呢?

一、如今国内纺织工业所面临的形势

(一)纺织工业面临的有利形势

1.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社会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着新一轮的调整,实体经济发展在国内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在以智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科学技术上孕育着重大的突破,信息技术、新能源革命,这两种方向将主导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的发展,未来无可争议地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国的纺织工业赶上了这个潮流,在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中或许会有新的机遇。

2.国家不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政府将会使用更多的投资来进行民生的改变,调整人们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内需;信贷资金也会将重点放在新兴产业中和中小企业上,方向向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倾斜,为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持。

3.纺织工业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骨干企业以及自己的品牌,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纺织工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不断提升。

(二)纺织工业面临的不利形势

1.自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缓慢,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欠缺。带动纺织工业的出口贸易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国际市场经济形势更加复杂。

2.我国央行对存贷款利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这将对纺织工业中的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造成一定的影响。

3.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结构上存在的矛盾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再加上这几年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扬、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不断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纺织工业的经营成本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

二、如何做好纺织工业的建设

(一)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如今国内外的形势复杂,纺织工业要想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全面复苏,寻求新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措施,而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必然会成为这些措施中的一种。《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纲要》中有“28项关键技术以及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纺织工业要进行这些技术的应用和不断突破,加大功能强、高性能、差别化纤维的纺织品的开发力度,加快企业需求的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升级,依靠科技的能力不断提高纺织产品的附加值。

(二)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纺织工业要建立和扩大集产品研发、现代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检查、信息化推广等多个方面于一体的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并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纺织工业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这种公共服务体系,为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管理水平走向高端水平,形成一个专业的联盟体系,扩大对市场的影响力。同时增强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让纺织工业的整体实力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三)推进减排节能工作

纺织工业要做好减排节能工作,不断淘汰落后的产能,以印染和化纤等工作作为行业的重点,在整个行业中大力推行高效率、高性能、减排节能的新工艺等各种新技术、新装备。让行业的减排节能工作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四)推进产业的转移

要鼓励中西部地区,有条件的地方科学地发展纺织产业,建立出新型的纺织产业集群或是现代化的纺织产业园区。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和根据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特点,进行升级式的产业转移。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建立一个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平台,让纺织工业的区域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

(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在国内外,很多的产业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意识,纺织工业同样要加强自主的品牌意识的建设,加强自主品牌的建设。纺织业中的民营企业要总结其他行业的品牌和本行业中的品牌在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先进经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同时要在行业中形成一种百花齐放、鼓励创新的良性气氛,形成一种良好的、多元化的创意生态环境,努力营造出一个有利于纺织工业品牌元素健康成长的良好公共环境。

三、结束语

如今是个竞争的时代,纺织工业要想在这个时代得到好的生存发展,必须要明白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形式,并为行业量身定做出一套合适的发展路线,特别是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因自身资本所限,更是要有一套合适的发展规划,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彤.纺织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棉麻流通经济,2011(1).

民营企业经济篇8

2011年是落实我国社会发展的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中的第一年,在离去的五年中,我国的纺织工业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有着较快的发展,繁荣了市场,提高了国民收入,提高了就业率,那么目前国内的纺织工业面对着怎样的发展形势呢?

一、如今国内纺织工业所面临的形势

(一)纺织工业面临的有利形势

1.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改革和发展,社会的产业结构不断进行着新一轮的调整,实体经济发展在国内引起了普遍的重视,在以智能、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为主的科学技术上孕育着重大的突破,信息技术、新能源革命,这两种方向将主导世界各国的科技创新以及产业的发展,未来无可争议地会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我国的纺织工业赶上了这个潮流,在未来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中或许会有新的机遇。

2.国家不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这些政策的影响下,政府将会使用更多的投资来进行民生的改变,调整人们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内需;信贷资金也会将重点放在新兴产业中和中小企业上,方向向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领域倾斜,为国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持。

3.纺织工业历经了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产业优势、骨干企业以及自己的品牌,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后,纺织工业的风险应对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不断提升。

(二)纺织工业面临的不利形势

1.自经济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缓慢,经济危机的影响还没有消除,国际市场需求不稳定,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欠缺。带动纺织工业的出口贸易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国际市场经济形势更加复杂。

2.我国央行对存贷款利率和金融机构存贷款准备金率不断上调,这将对纺织工业中的一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融资造成一定的影响。

3.纺织工业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自主创新能力还有待加强,结构上存在的矛盾未能得到根本的解决,再加上这几年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扬、人民币升值、劳动成本不断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纺织工业的经营成本将会出现大幅度的上升。

二、如何做好纺织工业的建设

(一)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

如今国内外的形势复杂,纺织工业要想在这种复杂的形势下全面复苏,寻求新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措施,而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必然会成为这些措施中的一种。《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纲要》中有“28项关键技术以及10项新型成套关键装备”纺织工业要进行这些技术的应用和不断突破,加大功能强、高性能、差别化纤维的纺织品的开发力度,加快企业需求的技术装备的不断更新升级,依靠科技的能力不断提高纺织产品的附加值。

(二)完善公共服务机制

纺织工业要建立和扩大集产品研发、现代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检查、信息化推广等多个方面于一体的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并以这个平台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纺织工业的公共服务体系。通过这种公共服务体系,为行业内的中小企业提供帮助,促进中小企业产品开发能力的提高,管理水平走向高端水平,形成

转贴于 http://

一个专业的联盟体系,扩大对市场的影响力。同时增强中小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能力,让纺织工业的整体实力得到一个质的提升。

(三)推进减排节能工作

纺织工业要做好减排节能工作,不断淘汰落后的产能,以印染和化纤等工作作为行业的重点,在整个行业中大力推行高效率、高性能、减排节能的新工艺等各种新技术、新装备。让行业的减排节能工作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四)推进产业的转移

要鼓励中西部地区,有条件的地方科学地发展纺织产业,建立出新型的纺织产业集群或是现代化的纺织产业园区。东部地区的纺织企业和根据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特点,进行升级式的产业转移。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建立一个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合作和交流平台,让纺织工业的区域结构得到优化和调整。

(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在国内外,很多的产业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意识,纺织工业同样要加强自主的品牌意识的建设,加强自主品牌的建设。纺织业中的民营企业要总结其他行业的品牌和本行业中的品牌在管理、营销等多方面的先进经验,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同时要在行业中形成一种百花齐放、鼓励创新的良性气氛,形成一种良好的、多元化的创意生态环境,努力营造出一个有利于纺织工业品牌元素健康成长的良好公共环境。

三、结束语

如今是个竞争的时代,纺织工业要想在这个时代得到好的生存发展,必须要明白整个行业所面临的形式,并为行业量身定做出一套合适的发展路线,特别是行业中的中小企业,因自身资本所限,更是要有一套合适的发展规划,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