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8篇

时间:2023-07-19 09:28:37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篇1

关键词:古希腊;中国古代;体育文化

古希腊和古华夏分别代表着人类文明的两个源头,因此古希腊体育与中国古代体育有着迥然不同的形态和价值体系。从体育发展的历史来看,体育受到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一、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

二、分析比较

1.古希腊体育的竞争性与中国古代体育的等级性

地理环境是不同民族体育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古希腊与中国古代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两个民族不同的文明和民族性格,并且深深地影响着体育文化的发展。

希腊是一个面积非常狭小的岛国,海运交通便利,商业较为发达。商业贸易的发达使国民的生产关系向契约形式转化,致使森严的等级制度失去了繁衍的依托,从而为民主、宽松的政治制度奠定了诞生的基础。古希腊体育中的赛跑,其特征就是参赛者不论地位高下、年龄长幼,一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同等的条件下跑完相等的距离,最后以成绩显示谁之优劣。

与古希腊所不同,古代中国的四周是高山、沙漠和当时条件下无法跨越的大海,形成一个封闭的状态,而内部的回旋余地又相当的广阔,是发展农业文明的理想条件。农业文明为宗法等级制度的滋生提供了温床。等级制的延续和加强致使任何不遵循等级差别的文化因素不得产生,否则就是对等级制的冲击,也是对专制统治的不稳定因素。

2.古希腊体育的健美性与中国古代体育文化的养生性

在同海上风浪搏斗的过程中,勇敢的希腊海员们充分感到自身力量的重要性。于是肌肉发达、身体健美的形象便成为古希腊人崇拜的偶像。与古希腊体育繁荣相对应的是古希腊高度发达的哲学与科学。古希腊的哲学家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动物和人体的结构,这就使得古希腊体育有着特殊的发展轨迹和审美价值。在古希腊的体育雕塑中,雕塑家们对运动员形体美的把握,已经能够科学地运用数学上的“黄金分割”和解剖学原理,体现了古希腊科学的发展水平。

与古希腊所不同,中国古代体育的形成与定型借助的不是自然科学而是当时的哲学。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人必须与大自然保持协同才能维系生命,维持健康。因此,在中国古代体育中,养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古代养生体育建立在宏观观察和直觉经验的基础理论之上,与建立在以分解、分析方法为主体的实验科学基础之上的古希腊体育大相径庭。

3.古希腊体育的身体教育与中国古代体育的道德教育

古希腊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概念的民族。古希腊社会本质上是一个宗教社会。古希腊宗教特有的神人同形同性特征与城邦公民职责相结合,陶冶了古希腊人独有的人格意识。他们把“自我”视为一种客观化的认识对象,从多方面去论证“人”,他们注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注重体育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古希腊体育中尊重人的个性,追求多样化与矛盾性的文化特征,可以激发民族的扩张力、创造热情和冒险精神,有利于体育教育中对人的个性培养和发挥,然而却缺乏中国式的谦恭待人、稳健温和,易导致物欲主义、享乐主义和个性的过分扩张。

中国古代的传统道德给中国古代体育打上了深深的“道德教育”烙印。以儒家为主体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其主旨精神始终是解决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与古希腊文化的出发点是根本对立的。古希腊文化强调从个人出发,个人与集体呈现出一种松散的状态。而在中国古代,由于传统伦理价值观的作用,单一的个人显得毫无意义,仅表现为一种抽象的存在。求善与道德的一个特征就是自己的行为不能给他人带来否定作用。而古希腊则不同,它是通过竞赛,以其双方形成的胜负结果来肯定胜利者,否定失败者。

综上所述,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不同的地理环境、物质生产方式,孕育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品格,从而形成了古代中国和古希腊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个性。

中国古代体育文化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性,促进了以身心和一、动静结合为特征的东方传统体育形式的发展,然而却削弱了体育的竞技性;

古希腊民族崇尚人的个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公平竞争,对现代竞技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易导致个性主义的膨胀。

参考文献:

[1]颜绍泸.世界体育史研究中的误区:东方体育.体育文史,1990(3).

[2]谢凌宇.略谈中西方传统体育的个性特征.体育与科学,1990(5).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篇2

蒙医药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蒙医药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一蒙医药学基本特点

蒙医药学最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两大特点。

1、辩证施治。人体是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各部分之闯在生理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发病以后局部病变必然会影响到其它部分和整体,而整体变化又必然会对局部发生影响。

2、整体观念。蒙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临床各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

二蒙医药学科发展特点

蒙医药符合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特点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在北方少数民族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蒙医药学科在总体上还相当落后,到解放初仍处于父传子、师传徒、寺庙办教育的状态。我国创办蒙医学专业五十多年来,蒙医药学教育在培养层次上经历了由本科教育提升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师资队伍结构上经历了由老一辈专家创业,中年学者接替,青年科学带头人培养等一系列学科梯队调整;专业方向上经历了由传统文献整理到现代实验研究,辨证论治规律探讨到其机理揭示,病集病例分析到临床试验研究等不同层次上的定位与领域扩展。蒙医药学科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不断与现代医学、药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发展。

1、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特点。蒙药是在蒙医药理论知道下的独特的用药方式,根据疾病的不同症候。按照组方的方法和原则,选择适宜的数种药物,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在一起,并制成一定剂型后使用。蒙医与蒙药不分家,要认真研究蒙药的药性理论与蒙医药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蒙医学科发展也应以维护和提倡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的学术特点进行知识创新为原创,鼓励广泛引进新的相关研究方法,以多形式、多学科开展蒙药研究工作。

2、师带徒传承特点。蒙医药学起初是祖传形式或带学徒办法来传授。蒙医药教育逐步实现了以师带徒教育为主向现代科学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传承名老蒙医经验继承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但师带徒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现代蒙医药学科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3、民族文化特点。蒙医药学是蒙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及临床客观上均存在着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烙印,人们又常称之为传统的医药学、文化的医药学、哲学医药学、北方医药学等。蒙医药学指导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特点,诸如天地相应、寒热、阴阳、五元、五行、三根、七素三秽、六因学说及辨证论治理念等,均是当代自然科学不能完全解释,但却是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乃至人类自身社会关系综合把握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出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特征。蒙医药学既是医药学,又是蒙古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蒙医药学既有自然科学的特点,也具有蒙古民族文化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4、基础与临床不可分割特点:蒙医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升华到理论,然后又运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医疗实践活动。蒙医药学的理论体系是围绕临床现象建立时,一切理论都是为了说明生命活动现象与自然、社会活动的内在联系,调整人在自然和社会某种特定环境下的临床失衡状态。

5、现展特点:蒙医药学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曾经陪伴着蒙古族人民走过几千年岁月,至今仍然是蒙古族人民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蒙医药更是一种技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人类增进健康,防治疾病服务。19世纪初西医学成为主流医学之后,包括蒙医药学在内的各种传统医药学客观上都成为一种补充或代替医学。

三蒙医药学开发研究思路

蒙医药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医药学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独到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好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冲击,蒙医药学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蒙医药学怎样才能在新世纪的科技浪潮中逐步成长,如何面对现代化,面对未来呢?这是我们蒙医界迫切的、限巨的一项任务。下面就蒙医学如何现进行开发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1、改进蒙医方剂及疗术器械:蒙药和疗术器械是蒙医治病的主要工具,是实现医疗目的的最重要手段,亦是蒙医与患者联系的桥梁。因此,蒙药和疗术器械的革新和发展是关系蒙医临床发展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关系蒙医生死存亡的问题。目前蒙药和疗术器械的质和量的标准难以控制,使用相对不方便,疗效相对缓慢等。为了取得更好疗效,为了扩大蒙医药的竞争优势,必须对蒙药方剂及疗术器械进行改进。

2、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学科的方法论对该学科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该学科的模式必须体现其所用的方法论。蒙医药和西医不同的方法论正是两者不同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篇3

蒙医学认为,人的生命节律与宇宙变化节律息息相关。人体是小宇宙,生命体恒动不息,但有始有终。内外协调则康,失调则病,紊乱则危,不相依则亡。蒙医学说特点是指与西医学及其它医学体系相对而言,任何一种医学均以人体及疾病为其研究对象,这是所有医学具有的共性。然而,他们对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方法则不相同,如在研究人体、病理、疾病的诊断和临床治疗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1蒙医学基本特点

蒙医学最基本特点,可概括为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两大特点。一是整体观念。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朴素的唯物主义和古代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指导临床各学科。它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认为人体是一个整体。二是辩证施治。人体是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各部分之闯在生理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发病以后局部病变必然会影响到其它部分和整体,而整体变化又必然会对局部发生影响。

2蒙医学科发展特点

蒙医药符合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特点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惯和体质特点,在北方少数民族防病治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蒙医药学科在总体上还相当落后,到解放初仍处于父传子、师传徒、寺庙办教育的状态。我国创办蒙医学专业五十多年来,蒙医学教育在培养层次上经历了由本科教育提升到研究生教育水平;在师资队伍结构上经历了由老一辈专家创业,中年学者接替,青年科学带头人培养等一系列学科梯队调整;专业方向上经历了由传统文献整理到现代实验研究,辨证论治规律探讨到其机理揭示,病集病例分析到临床试验研究等不同层次上的定位与领域扩展。蒙医学科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同时也不断与现代医学、药学、中医学等相关学科互相影响,相互交叉渗透,共同发展。

2.1民族文化特点。 蒙医学是蒙古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及临床客观上均存在着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烙印,人们又常称之为传统的医药学、文化的医药学、哲学医药学、北方医药学等。蒙医药学指导思想中包含着大量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特点,诸如天地相应、寒热、阴阳、五元、五行、三根、七素三秽、六因学说及辨证论治理念等,均是当代自然科学不能完全解释,但却是蒙古族传统文化对人与自然乃至人类自身社会关系综合把握的理论与方法,体现出深刻的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特征。蒙医学既是医药学,又是蒙古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因此,蒙医学既有自然科学的特点,也具有蒙古民族文化学的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

2.2师带徒传承特点。 蒙医学起初是祖传形式或带学徒办法来传授。蒙医药教育逐步实现了以师带徒教育为主向现代科学教育为主的模式转变。但师带徒教育的基本思想,在现代蒙医药学科发展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承名老蒙医经验继承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和自治区的重视。

2.3现展特点。 蒙医学是蒙古族人民生活的一部分,曾经陪伴着蒙古族人民走过几千年岁月,至今仍然是蒙古族人民医疗保健的主要手段之一。蒙医药更是一种技能,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为人类增进健康,防治疾病服务。19世纪初西医学成为主流医学之后,包括蒙医学在内的各种传统医药学客观上都成为一种补充或代替医学。

2.4基础与临床不可分割特点。 蒙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并在实践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升华到理论,然后又运用理论进一步指导医疗实践活动。蒙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围绕临床现象建立时,一切理论都是为了说明生命活动现象与自然、社会活动的内在联系,调整人在自然和社会某种特定环境下的临床失衡状态。

2.5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特点。 蒙药是在蒙医药理论知道下的独特的用药方式,根据疾病的不同症候。按照组方的方法和原则,选择适宜的数种药物,以适当的比例配合在一起,并制成一定剂型后使用。蒙医与蒙药不分家,要认真研究蒙药的药性理论与蒙医药理论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的规律。蒙医学科发展也应以维护和提倡蒙医与蒙药不可分割的学术特点进行知识创新为原创,鼓励广泛引进新的相关研究方法,以多形式、多学科开展蒙药研究工作。

3蒙医学开发研究思路

蒙医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蒙医学以独特的理论体系,独到的临床疗效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医学的冲击,蒙医学现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蒙医学怎样才能在新世纪的科技浪潮中逐步成长,如何面对现代化,面对未来呢?这是我们蒙医界迫切的、限巨的一项任务。下面就蒙医学如何现进行开发研究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3.1引入现代化的科技手段。 学科的方法论对该学科发展起主导作用,而该学科的模式必须体现其所用的方法论。蒙医药和西医不同的方法论正是两者不同发展过程的根本原因。

3.2改进蒙医方剂及疗术器械。 蒙药和疗术器械是蒙医治病的主要工具,是实现医疗目的的最重要手段,亦是蒙医与患者联系的桥梁。因此,蒙药和疗术器械的革新和发展是关系蒙医临床发展的根本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关系蒙医生死存亡的问题。目前蒙药和疗术器械的质和量的标准难以控制,使用相对不方便,疗效相对缓慢等。为了取得更好疗效,为了扩大蒙医药的竞争优势,必须对蒙药方剂及疗术器械进行改进。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篇4

关于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较多学者认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起了阻碍作用;虽也有一些学者肯定儒家文化的积极作用,但缺乏有说服力的论证。近来,乐爱国教授以其新著《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中华书局出版,2002年12月第1版)对此问题进行了全新的探索。该书以翔实的史料和严密的论证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给了出色的回答。全书共20余万字,分为导论和正文五章。正文的前四章按照各历史时期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关系分别作了论述,既讨论了历代儒家学者对自然、对科技的研究,也具体分析了儒家文化对于科技发展的影响。最后一章则从文化与科技关系的角度对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作了综合性的概述。

从总体上看,《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最大特点是把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比喻成文化母体与科技胎儿的关系,从而把古代文化与科技统一起来。据此,作者在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关系问题上提出了以下两个重要的学术观点:一是儒家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科技内涵。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常常被误解为科学的对立面,或与科学无关。作者认为这是由于对儒家文化缺乏全面了解而造成的。作者根据儒学史和中国科技史的研究认为,儒家文化包含着丰富的科技内涵,其理由有二:其一,儒家经典诸如《大戴礼记·夏小正》、《诗经》、《尚书·尧典》、《礼记·月令》等包含着丰富的科技知识;其二,历史上有众多儒家学者参与科技研究,并作出了贡献,尤以朱熹最为突出。作者认为,儒家文化之所以能够包容科技,是由于儒家的最终目的在于“求道、为学、致用”,而这一切又都必须通过研究自然、学习和研究科技才能实现。

至于孔子反对“樊迟学稼”,以及诸如“奇技淫巧”等说法,作者认为应当作具体分析,不能简单地以此为据来证明儒家鄙视科技。二是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儒学化的特征。以往人们在研究古代文化和科技的关系时,大都将二者割裂开来。作者则认为,科技是在文化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必然受到文化的深刻影响;成长于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之中的中国古代科技亦是如此。作者打破了过去将文化与科技割裂开来的研究方法,重点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深刻影响:一是儒家文化对科学家的影响,中国古代科学家成长于儒家文化的氛围中,他们的人格素质,价值观、学识受到了儒家思想的熏陶,甚至与儒家没有明显的分界;二是儒家文化对科学研究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儒家文化影响了科学家的科研动机、知识基础和研究方法等几个方面。儒家文化这种深刻影响的结果,便是使中国古代科技具有明显的儒学化特征。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科学的许多方面都与儒家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科技中的数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和农学五大学科都具有显著的儒学特征,中国古代的科学是儒学化的科学”。正是运用这种把古代文化与科技统一起的研究方法,通过梳理中国古代科技与儒家文化的密切关系,作者断定:“虽然不能排除儒家文化对于古代科技的发展在某些方面也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负面作用,但从总体上看,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状况看,儒家文化对于古代科学的积极影响是占主导地位的。”

这样也就纠正了以往一些学者以为儒家鄙视科技、对古代科技发展起阻碍作用的观点。乐爱国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哲学与科技关系的研究,著述颇丰,功底深厚。他的《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不只是从一般的逻辑推理上而是立足于大量历史文献的基础上进行立论,从儒学史与中国科技史的结合上进行论证,而且发掘出许多新的研究资料,因而有相当充分的说服力。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潘富恩先生为该书作序,并认为,这部专著“将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的历史发展作了精详的论析,脉络清晰,而多有创建,是一部开拓性的专著”。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篇5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价值取向不明确价值取向问题一直是大学课改以及教师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争论的焦点,根据对“大学课程为谁而设”这一问题而回答将价值取向分为三个方面,即学科本位、社会本位以及个人本位。持“学科本位”的人认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置是为学科自身的发展而设立的,因而在教学中更加强调知识体系的逻辑性以及科学性,对学术上的要求则为更高;而持有“社会本位”观念的人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是为社会的发展而设立的,强调书本知识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结合,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追求学科的实用性而忽视了学科自身所包含的文学修为,如审美意识等;持“个人本位”的人认为,中国古代文学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设立的,强调学生个体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通过知识、价值等的传授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进行塑造,从而培养出一个“真正的人”。不同本位的选择将会造就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因而对学生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但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出现了价值取向不明确的现象,从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明确的向导,降低了该学科的实际价值。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不能够体现时代性西方著名学者詹姆逊曾经说过:“文学研究是一种愿望,探讨这种愿望也许最好从政治和社会角度入手,把它看作一项促成‘历史大联合’的事业”。因而在编著中国古代文学时应该站在社会的制高点,把握整个社会的经济动脉,以独特的政治视角来看待我国古代文学,将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进行无缝衔接。但是,我国古代文学的编著更多的是从社会本位出发,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而服务。所以只是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实用性进行了深度挖掘,并没有在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内容过于陈旧,不能够与时代相结合,从而缺乏青春的气息。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方针不能够与时代接轨我国政府一直以来都在致力于我国文化的建设以及传承,并通过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在2009年年底,我国教育部门针对高等教育的改革提出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新要求;在“十二五规划”的《纲要》中强调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要求“加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质量却不尽如人意,其教学方针的制定脱离了时代的发展,缺乏与时俱进的特征。虽然说现在实行的是素质教育,强调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与培养,但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仍旧强调对规律性以及共性的掌握;仍然以教师为主体,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缺乏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调动;仍然以分数为主要的衡量标准,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新形势、新环境以及新要求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针,从而不能够与时代进行很好的结合。

虽然说中国古代文学是我国高等教育汉语语言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但其因为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人文色彩而彰显着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对我国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文学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意识形态的具体显现,也是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的综合反映,因而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赏析可以对学生进行无形教育,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学科特征上,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播,也是“通古察今”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元素。其实,文化的发展不是对各种不同文化进行叠加,而是对过去传统文化的一个重新审视,通过不断的雕琢形成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新兴文化形式。因而,应该通过改革创新将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时代特征进行紧密结合,体现出传统文化的价值。

建立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指出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因而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还需要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对人民进行有目的的教化作用,以文化为主要核心将各族人民凝聚在一起,为社会的繁荣创造更多有利的价值。因而,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应该围绕“为谁而设”这一问题来构建明确的核心价值体系。其实,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设立不是单从一个本位进行思考的,而是汲取三种观念的长处,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良好的环境。首先,通过对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古代文学知识是这门课程的基础目的;其次,通过文学的熏陶以作品中的优秀人文素养对学生的人格塑造进行辅导作用是该门课程的直接目的;最后,学生将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的文化素养投身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建设中,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积极因素。

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教材如今使用的传统的《中国古代文学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完成的,其编写的核心思想是社会本位,因而与现代社会需求以及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出入。而教材是一个课程的主干部分,对课程的安排与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而探索符合现代时代特征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在探索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在对教材进行定位时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首先是时代的需求,应充分体现出“十二五规划”纲要“传承创新”的特点;其次要反映出大学高等教育的特点,在对知识进行积累的同时还需要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衔接;最后注意选材的延展性,便于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实现与实践。(2)扩展中国古代文学的定义在现在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一直以来都将中国古代文学限制在一个狭隘的空间中,没有与其他文学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造成了“闭关锁国”的现状。其实,所有的文学形式都应该是相互交融的,它们之间都可以联系在一起,因而应该从一个更为广义的角度看待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用这些文学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思想思考当今社会问题,从而发掘出人类的本性。这才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的宗旨,也是其最终追求的目标。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篇6

关键词: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当代建筑

我国的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建筑设计领域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其建筑灵感主要来源于我国所特有的文化和历史,独特的东方特色也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形成。如何在当代的建筑设计中更好地融入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一直是建筑设计师们努力的目标。接下来笔者就对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简单地介绍,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1、中国古典建筑的发展

我国的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古代的建筑设计中,人们比较推崇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早在魏晋南北朝的时候就将园林的设计理念和建筑设计相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到明清时期,这两种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得到了定型,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设计体系。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这和其建筑特点是分不开的。

2、中国古典建筑设计的特点

我国古典的建筑设计不仅完美地展现出其自身的美观性,更体现出建筑设计的实用性。对于古典的建筑设计来说,其特点应该体现在如下的三个方面:首先,宁静、简洁。宁静和简洁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目标,所以在建筑中也会有所体现。古典建筑的这一特性使得建筑即使立于闹市也不失宁静之感。其次,设计的独特性。古典的设计元素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使得古典建筑在设计方面有其独特性,建筑轮廓有着多样的变化。再次,建筑与自然相融。在古典的建筑中,对于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较强,设计师们认为建筑设计与自然环境本身就是相互融合的一个整体,而不是用自然环境来对建筑环境进行修饰。这种相互融合的特点也给建筑设计赋予了一定的意义。

3、中国古典建筑设计手法在当代建筑中的应用

要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传统建筑精神,不但要认真地研究传统建筑,而且更要切实地将它们与现代西方建筑及其理论联系起来,借鉴其中的精华,在当代的建筑设计实践和理论研究中体现中国特色。建筑设计手法作为建筑的语言,是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外显,是我们理解某一设计理论,究其设计思想的有效工具。设计手法是将设计思想这个无形的“空”转化为建筑形态这个有形的“实”的直接手段。对于设计手法的分析研究,可以透析设计理论的实质,设计手法是衡量设计理论和设计思想的参考坐标系。因此要研究传统建筑思想,就要研究其传统建筑设计手法。

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因此也同样受到现代人们的关注。努力在现代的建筑中融入古典的建筑设计手法是目前设计者们的努力方向。

3.1对设计思想的应用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设计思想是整个设计过程的主导。对于古典建筑设计思想的应用能够有效地对现当代的建筑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而这些古典建筑的设计思想,主要通过设计者的设计作品体现出来,人们通过自己的感官对其形成一定的思维意识,将这种设计思维应用到现如今的建筑设计中。这一过程是对设计者的设计思维进行品读的过程。

3.2对布局形式的应用

上文已经介绍了古典建筑设计者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往往将大自然的景观融入到建筑设计之中。因此,建筑的布局形式要备受人们的关注。对于建筑物的高低,应用的色彩都符合建筑的自身特点,符合当时的社会大背景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等等。所以,在对建筑的布局形式进行应用的时候要对建筑形式的核心有着明确的掌握,在总结古典建筑布局形式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现代的建筑中。

3.3对景观设计得应用

中国古典建筑造景常用手法有借景、对景、框景、漏景、障景等,园林造景如撰文画画,有法而无定式,同一景观可用不同构思设计。造景有独特的立意,做到“虽有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就可称为佳作。造景不可忽视动观和静观的景色,通常狭小的庭园以静观为主,动观为辅。遵循“小中见大”的原理,创造出“有限中见无限”的美景,重视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法的应用。在相对较大的园林中,以动观为主,静观为辅,注重空间分割,通过对景、夹景、添景等形式,造成或开郎、或收敛、或幽深、或明畅的空间,使景色更为丰富。

3.4对装饰手法的应用

在古典的建筑设计中,装饰物可以作为建筑的点缀,起到一定得修饰作用,同时也可以单独形成一种景观。因此,对于建筑的装饰手法要严格地要求。在对建筑进行装饰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建筑物的特点和用途,装饰物要符合其特点。对于这一点来说,我国的古典建筑装饰手法做得比较完美。因此,在现代的建筑中,也要对这一特点充分应用。

3.5深入认识传统建筑技术与艺术的融合,促进现代建筑艺术和科技的结合。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产品,它包含有功能、科学技术、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法国作家雨果曾经满怀深情地赞颂巴黎圣母院说:“这个可敬的建筑物的每一个面,每一块砖头,都不仅是我们国家历史的一页,并且也是科学史和艺术史的一页”,此语明确地说明了建筑中科学和艺术的综合性;至于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道路,法国作家福楼拜曾这样说过:“越往前进,艺术越要科学化,同时科学也要艺术化,两者从基底分手,回头又在塔尖结合”。21世纪,人们都期望建筑创作质量的提高,创造出富于时代气息的、属于我们自己的建筑,这就需要同时提高建筑师的科技和艺术水平,使两者在建筑、建筑群、园林景观以至城市等等的“塔尖”处结合。本文研究传统建筑手法的目的之一是分析传统优秀建筑中技术和艺术的融合,以及历代建筑风格、建筑设计手法随技术条件的进步而变化的过程。知己知彼,温故知新,我国建筑师拥有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功底,基于中国文脉的创造力自然会在不自觉中表现出来。这便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手法的最大意义。

4、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的古典建筑,不仅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而且也体现了当时的历史文化和时代背景。在现如今的建筑中,由于其重要的应用价值,受到了当今设计师的重视,并在建筑设计中有所应用。要对古典的设计思想、设计的形式和布局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进行一定的应用。这样才能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不失古典特色的现代建筑。■

参考文献

[1] 白建国.中国传统建筑在现代设计的应用[J].山西建筑. 2013(24)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篇7

一、四大发明及其影响

造纸术: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纸张开始取代竹帛。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唐宋时期,竹纸、皮纸成为主要品种。唐朝造纸术传到阿拉伯,后由阿拉伯传到欧洲。印刷术: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这种方法优于手抄百倍,但是雕版印刷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刻板需很长的时间,存放刻版又要占据大量空间,如果一部书不再重印的话,刻版便成了废物。活字印刷术的出现弥补了雕版印刷的不足。活字印刷是在北宋庆历年间由平民毕升发明的。据《梦溪笔谈》的记载,毕升以胶泥刻字,一字一印,火烧使之坚硬,存于木格之中。这种方法省时、省料,把印刷术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火药: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最早的火药武器有突火枪、火箭、火炮等。宋朝在军事上已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司南”。后来,人们利用磁石指南的特性,制成指南针。北宋时,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对欧洲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说,四大发明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物质、技术上的准备,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精神发明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人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火药传人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的实现,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欧洲人还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自己的活字印刷机,大大推进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1)从科技内容看,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看主要注重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乏实验;(3)从用途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主要有:(1)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长期相对稳定的政治格局为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2)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科技进步奠定了基础,也对科技发展提出了要求;(3)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造船业的进步和指南针在航海上的运用等;(4)各民族间的联系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持续发展与不断加强,也促进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明清以前,中国历代统治者大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中外文化交流繁荣,大量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促进本国科技的发展;(5)教育培养了从事科技文化事业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此外,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与中华民族具有的勤劳、刻苦钻研、重视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以及中国古代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的精神是分不开的。

三、“李约瑟难题”

学习中国古代科技史,不能回避“李约瑟难题”。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以研究中国科技史的杰出贡献成为权威,编著了15卷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他在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后发现:16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以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遥遥领先于当时的西方文明,然而“为什么近代科学和科学革命只产生在欧洲呢?……为什么直到中世纪中国还比欧洲先进,后来却会让欧洲人着了先鞭呢?怎么会产生这样的转变呢?”换言之,“为何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这个疑问被学术界命名为“李约瑟难题”,并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近现代科技与工业文明没有诞生在当时世界科技与经济最发达繁荣的中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精确验证和数理逻辑。传统文化有形象思维和深奥模糊的混沌性特征,诸如道家学说的太极、元气、经络、风水、阴阳等,都普遍存在着“妙处难与君说”的特点;中医虽然神奇灵验却没有西医的化验验证和精确数据。中国古代科学多为经验总结性的应用科学,虽然注重记录现象,也有直觉猜测,但缺少逻辑推理、数理分析和实验验证,因而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中国有四大发明,但未能揭示其原理;有最早最全的太阳黑子和新星爆发记录,却陷入了“天人感应”的臆测而没有建立科学的天文学体系。

其次,小农经济基本不需要科学。几千年来,中国都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对科技的迫切需求。明清时代的农业科技和秦汉时代的农业科技基本相同。所以中国历史上虽然科技人才辈出,但没有社会利益驱动,也就失去了发展动力。因此,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命运,也就可以理解了。

再次,中国古代以儒学为主的教育内容以及科举制度阻碍了科技发明。孔子教学的“六艺”中也有算术,但后来的学校教育却逐渐只剩下“四书五经”。明朝八股文则让科举彻底进入死胡同,没有任何创新精神,造成无数儒生“读死书”,醉心于儒家的义理,而蔑视科学研究。

古代自然科学的特点篇8

(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摘要:本文从生态哲学的角度探讨了冯内古特小说的现实性特点,对其小说阐释的人类无视生态危机最终可能导致悲剧的现实性进行分析,旨在强调审视人类文化、探索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以及自然生态和行为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哲学;冯内古特;现实性;生态危机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57

中图分类号:I0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120—02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44075。

收稿日期:2014—10—18

作者简介:奚晓丹(1978— ),女,河北昌黎人。黑龙江东方学院外国语学部,副教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

生态哲学批评是人类对防止和减轻环境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思想文化领域的表现。自从工业革命以来,西方现代化进程飞速推进。人类在享受现代性带来的舒适便捷的同时,也面临着由急功近利所导致的生态危机。植被砍伐,水土流失,河流污染,物种濒危,种种生态问题使人类越来越意识到“竭泽而渔”和“杀鸡取卵”的发展方式必须停止。著名生态思想家Donald Worster认为当今的全球生态危机,其起源不在生态系统本身,而在于人类的文化系统。[1]要解决生态危机,首先要认清人类文化对自然的影响。国内生态文学批评家王诺支持Worster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研究生态与文学的关系虽然不能直接推动文化的变革,但却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而这种理解正是文化变革的前提。[2]因此,在生态哲学视域下研究文学作品,重审人类文化,探索人类思想和社会发展模式将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和行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作家背景

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库尔特·冯内古特(Kurt Vonnegut, 1922~2007)是一位个性鲜明的后现代主义作家。他从人道主义生存关怀出发,揭示了工业社会中人类生存环境所遭受的破坏与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威胁。在冯内古特看来,由于机械工业的发展,人类已经陷入危险的、自我毁灭的生态环境之中。在小说中,冯内古特将荒诞幽默与科学幻想相结合,对现代文明进行了讽刺与批判,并通过描写人物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问题来探讨科技对人类社会与生活的影响,从而提出关爱人类社会、“形成一种生态社会”的主张。由此可见,在生态哲学视域下研究冯内古特的小说,探讨作家对人类和自然关系的理解,挖掘其作品中蕴藏的生态意识是切实可行并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的。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国外学术界对冯内古特小说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的评论见于美国学者C.D.B.Bryan在1966年发表的《精确的库尔特·冯内古特》。此后,美国文学评论界对冯内古特的研究逐渐升温,评论文章也随之增加,但20世纪后半期的评论大多侧重于文本分析,探讨冯内古特小说中的场景描写与写作技巧,如David Goldsmith 在1972年出版的著作《库尔特·冯内古特:冰与火的幻想家》。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国外学者对冯内古特的研究进入到更深的层次,从多角度研究、分析其小说的内容与主题,如美国学者Todd Davis的《善意的谎言:库尔特·冯内古特作品中后现代时期的道德》。

国内学者对冯内古特的研究略晚于国外,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当时的文章大多是介绍性的,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才涌现出大量的评论性文章。时至今日,国内学者对冯内古特的研究日益增多,从叙事方法、身份问题、女性形象、战争主题、后现代时期的道德观、历史的不确定性等多个角度分析和探讨冯内古特的小说,在促进国内读者对冯内古特作品的理解与接受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总体来说,我国学者对冯内古特小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其黑色幽默文学的特质、审视其如何表现人们在荒诞世界中的理性丧失和其他后现代主义所聚焦的问题等方面。综上所述,国内外学术界对冯内古特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和拓展。[3]

三、冯内古特小说的现实性

冯内古特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也是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小说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于美国的后现代主义,存在着诸多的争议。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难以明确地划分出界线,是最终量变的结果;也有人认为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之间泾渭分明,是质变的结果,是进入信息时代资本主义多种危机的产物;有人把它当作一种艺术倾向;有人把它理解为西方文化的社会现象。但无论怎样,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后现代主义包含着文学现象,它与之前的文学表达有很大的不同。

冯内古特的创作大多以科幻小说为主,其特点在于在充分展现其现实性一面的同时,为读者提供了对内容展开大量想象的空间。冯内古特创作的《自动钢琴》是一部反乌托邦的现实主义小说,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背景,描写了第三次世界大战对美国工业造成的影响,使美国走向高度的机械化、自动化以及集权化。在高度的自动化、集权化和机械化的同时,社会正在迈向一系列破坏自然的现状,这也充分体现了冯内古特作品的现实性特点。

小说《猫的摇篮》是冯内古特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出版于1963年,正是这本书使冯内古特被批判家归入“科幻小说家”之列,也使他成为美国最受欢迎的小说家之一。《猫的摇篮》中的异化思想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只是略被提及,但在这里不得不提及的是,在人类进化的里程碑上机械化、核竞赛、温室效应、地球变暖等为未来生活带来的痛苦主义思索。随着生活的日新月异,新时代、新工业、新技术在给我们带来更多益处的同时,也不断地给我们及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多的灾难,甚至是无法消除的灾难。《猫的摇篮》出版时正值美国二战后科技大发展时期。科技大发展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军队提供了原子弹这样的毁灭性武器。小说中约拿的一句话反映出了中产阶级的观点:“我向布理德博士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在暗示原子弹制造者们都是对人类进行屠杀的罪大恶极的帮凶。”

冯内古特的小说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是技术服务于人还是人成为了科技的奴隶。在科技的统治下人类自身的异化导致了精神世界的毁灭,由此引发了生态危机。我们的精神世界和信仰必须建立在一个生态的、绿色的技术论的基础之上。换言之,单靠说教往往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强大的、正确的科技观,而不是技术统治论;确立科技服务于人、造福于人的切实可行的办法,而不是简单地敷衍了事,纸上谈兵,没有落到实处。

四、研究冯内古特小说的意义和学术价值

本文以生态哲学思想为研究基础,从生态哲学角度探讨冯内古特的小说。冯内古特虽然生存于后现代社会的种种困境之中,但他没有就此接受日益严重的生存危机,而是“苦苦思索,并通过它超高的后现代主义创作手法和深邃的生态思想,为人类的未来寻找合理的出路”。[4]冯内古特的小说透过一个个将荒诞幽默与科学幻想相结合的故事,全方位、多角度地探讨了后现代社会人类的生存环境问题,他用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由人类急功近利所造成的生态灾难,呼吁人们关爱自然,恢复人性。从生态哲学角度探讨冯内古特的小说能进一步理解作家写作的出发点和创作的哲学观。冯内古特对后现代社会生态问题的焦虑、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寻都反映了他具有远见卓识的生态文学观。从生态哲学视角重新审视他的小说对进一步研究和探讨冯内古特小说中的生态观具有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Donald Worster.The Wealth of Nature:Environment History and the Ecological Imagination[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2]王诺.欧美生态文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罗小云.美国后现代作家冯尼格特研究[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