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8篇

时间:2023-07-24 09:23:41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篇1

在印度经济增幅降至7%-8%的今天,古吉拉特却有望达到11%。也许,古吉拉特就是印度未来的缩影。

“广东模式”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位于古吉拉特的这家名为CEAT的轮胎工厂都不像是印度工厂,更像是一个来自中国广东珠三角的标准工厂。

厂里堆满了来自德国和中国的配件。这些海外进口的橡胶板和炭黑即将被加工成轮胎,经过X射线照射检验后,这些轮胎就会有序地分装到印度各地,或者出口海外。

桑迪普・巴提亚是CEAT的经理,他表示,从购买土地到投产,整个工厂建成只用了24个月。如今,全厂有持续的电力和煤气供应,水资源丰富,当地政府更是提供了最优惠的待遇。

你也可以在附近村庄看到从屋顶伸出的卫星天线,居民墙上也挂有电表。村民们表示,如今村子里大部分青壮年都在小型工业公司工作,收入比原来高出一倍。从村子通往城里的公路由私人运营,共有四条车道。所有的一切都表明,这个乡村正处于明显的工业化进程中。

如今,只占印度人口总量5%的古吉拉特邦,其工业产值却占到了全国的16%,出口总值的22%,经济发展速度早已超越印度的平均水平。正如麦肯锡咨询公司近期所评价的那样,古吉拉特邦现在扮演印度工业化动力的角色,就如同上世纪90年代广东省对中国的意义一样。

“从尼赫鲁时代开始,印度就放弃了甘地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以工业化道路取代之,1991年来的经济自由化改革更是强化了这一点。”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黄迎虹博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在古吉拉特经济模式中,一部分是中国式的大型标签工程,包括炼油厂和港口,另一部分是小型企业网络和外国公司,它们现已在汽车和制药工业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该邦政府最常用的模式,是通过建立经济特区来推动经济增长。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当地政府为经济发展制定了更加简便的劳动法规,畅通的运输公路,可靠的电力供应和有效的政府制度。这些,都是商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但在现在印度的其他地方却很难看到。

塔塔Nano模式

另一个让古吉拉特邦名声大噪的,则是塔塔集团的迁厂风波。

塔塔集团(TataGroup)是印度最大的财团。从2008年开始,该集团旗下的塔塔汽车公司就计划在西孟加拉邦东部的辛古尔(Singur)建立工厂,生产号称世界上最便宜的汽车Nano。

不过,这个计划受到了辛古尔当地农民的激烈抵制。由于建厂土地是西孟加拉邦政府2006年向农民购买来的,很多农民认为补偿太低而拒绝接受,法庭不得不介入中止。最终,在2008年8月22日,塔塔集团宣布,该公司将汽车工厂转移到古吉拉特邦。

在古吉拉特邦,Nano受到了截然不同的待遇。30多岁的农民帕塔和兄弟向政府出售了他们1/3的土地,为塔塔建厂提供方便。他们因此获得了大约43.3万美元的高额土地赔偿,同时,他们也在Nano厂找到了工作。

Nano汽车厂的兴建,也给当地带来了一系列经济效应。附近村庄地价涨了两倍以上,很多村民也因工厂建立找到了工作,即便与Nano厂没有直接联系,当地农民也通过交通运输等周边产业增加了自己的非农业收入。

同样都是向农民征地建厂,古吉拉特邦的举措显然更受欢迎。

“一般来说,征地问题绝非仅仅是赔偿的价格问题,还包括着被征地群体的就业、转业以及生活方式问题,都需要配套去考虑。为此,在一些急功近利的邦及地方政府手段粗糙的征地下,容易造成激烈的社会冲突,导致大量的抗议事件发生。”对此,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黄迎虹博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塔塔在这儿做了一件大好事。”当地一位农民表示。不可否认,这和古吉拉特邦政府的政策有关。对于大型项目的征地问题,他们尽量满足农民的补偿要求。

“2008年之前,印度本国资金大量流向海外发展,然后由国外方面拿地。”印度经济研究专家吴东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印度害怕百姓造反,危及政府政权,一度说外资拿地需要自己与农民谈,先谈妥,后审批。”国际经济出现反弹后,印度政府又转向过去的老路,由政府代替企业出面向一些部落买下土地后,再转手给企业。

古吉拉特邦Nano效应也给印度其他地方政府提供了一种理想模式。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试图扩大“Nano效应”,帮助失地农民成为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不仅如此,印度政府也在起草两部全国性法律,希为安置居民提供最基本的保护。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篇2

[关键词] 杨柳青古镇 运河文化 大院文化 民俗文化 品牌文化战略

天津杨柳青古镇位于天津市西南,是西青区人民政府的所在地,京杭大运河从镇区南部蜿蜒流过。随着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古镇旅游热日渐升温。然而,一个古镇能否长期发展,关键在于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取决于古镇独特的文化。整合古镇各类文化,进行提炼、转化并构建古镇品牌文化是扩大区域产业链、打造古镇旅游经济圈的必要手段。

明永乐年间,京杭大运河的竣工,为杨柳青镇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贾云集,工商业日渐兴盛。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民间文化艺术的兴起,杨柳青年画、杨柳青风筝以及砖雕石刻逐步成为我国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艺术。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传统民居石家大院、安家大院也是杨柳青古镇文化不可或缺的亮点。

由此可见,运河文化、大院文化、民俗文化是探究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核心的基石。

品牌文化的概念来源于企业文化,是企业整合营销的一种战略理念。将品牌文化战略的理念运用于杨柳青古镇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有助于加大杨柳青古镇文化传播的力度,从根本上提升古镇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

品牌文化涵盖了赋予品牌的全部文化表征。以杨柳青古镇为例,品牌文化则表现为古镇整体文化在游人心目中的印象、感觉和附加价值,是结晶在古镇品牌文化中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审美因素等观念形态及经营行为的总和。

推导天津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战略可分两个步骤进行:

一、研究杨柳青古镇的现状,分析其文化表征。

1.杨柳青古镇品牌优势基于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古之有云,“先有杨柳青后有天津卫”。杨柳青古镇早在宋代就已形成聚落,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在明清时期,杨柳青就成为我国北方商贸、民俗文化集散地和漕运、航运业的发源地。其运河文化、大院文化、建筑文化、砖雕文化等民俗文化精彩纷呈。被冯骥才先生称为“斯文小镇”,是古老与现代文明相契相融的经典之作。

(1)杨柳青古镇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蕴深厚

杨柳青年画为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它继承了宋、元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创立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富有感人题材的独特风格。在中国版画史上,杨柳青年画与南方著名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南桃北柳”。作为民族民间艺术,杨柳青年画已走向世界,曾在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泰国、新加坡等国展出。

杨柳青砖雕透窗以民俗花鸟吉祥图案为主,结合图案造型,体现出浓郁的地方区域的民俗特点。杨柳青砖雕石刻兴于清康乾时代,精于道光年间。后装饰于杨柳青朱门大户,它融质朴婉丽为一体,操杨柳青年画之风韵,风格独具地方特色,极富象征意义耐人寻味。杨柳青砖雕可谓是杨柳青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柳青风筝创于19世纪末名扬20世纪初,其间能工巧匠辈出,以风筝魏(字元泰)最为出色,1914年魏记风筝《麻姑献寿》、《天女散花》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名扬世界。

(2)杨柳青古镇古建筑艺术精美,为北方古镇清代民居之典范

杨柳青古镇古建筑艺术的精美集中体现在历史文化价值颇高的传统民居石家大院和安家大院,其中以石家大院为典型代表。

石家大院三绝:牌坊,戏楼,文昌阁;始建于清末(约1875年),至今已有130年的历史。石家宅院共有15进院落,占地6000多平方米。石家大院不仅有其流动的空间结构,具备一般建筑的实用功能,同时也是清末政治、经济、科学、哲学和审美的载体,蕴含了中国古建筑独特的文化潜质,不仅成为北方清代民居建筑文化的代表,而且形成了杨柳青古镇特有的大院文化。它有着“津西第一家”;“华北第一宅”的美誉。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民宅。

2002年西青区政府在相继建成的杨柳青广场等景点基础上,建设了明清街、杨柳青年画馆、御河楼商业街等民俗旅游点。再现了明清时期古镇、古街、古建的风采,与传统的民居大院融合成为一个整体,不仅表现了杨柳青古镇古建艺术的精美,同时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

2.京杭大运河环境绿化工程景观规划的改造,丰富了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的内涵,展现了古老与现代文明相契相融的景象

京杭大运河绿地环境规划改造的主要成果是杨柳青段御河景观带。景观带以四季植物景观和历史文脉为主线,将生态、休闲、观赏内容有机结合,依次形成了“春之声”、“绿之情”、“夏之曲”、“秋之恋”、“冬之韵”的五个景区。

春之声:主景观为乾隆御赐杨柳青园。绿之情:主景观为杨柳青砖雕石刻园。夏之曲:杨柳青年画廊,步云桥,御河人家等。秋之恋:主景观有风筝园。冬之韵:主景观为精武园、精武广场(霍元甲擂台比武铸铜雕及平面线刻迷综艺图壁等)。

通过一系列景观规划改造,杨柳青古镇以绿色为基调,融合运河文化和民俗精华并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形成了崭新的艺术风格和地方特色。

二、依据杨柳青古镇的现状和文化表征,建构其品牌文化战略

1.品牌与品牌文化的特征

(1)品牌体现文化价值,彰显古镇个性。以古镇文化价值的美丽从思想上驾驭游客的心智模式,引导受众的需求。

必须从古镇各类文化的角度加以塑造和提炼品牌,使品牌之中的各个要素中都穿透着古镇文化的内涵。品牌在形式上,以符号为表征,通过古镇品牌名称、符号、图案、色彩、公共关系和广告等多种传播沟通方式,与古镇景观以及民俗延续产品有机结合,向受众传达古镇品牌价值理念,强化品牌个性,促进消费的实现。

(2)品牌文化以古镇文化为主线,深究古镇品牌的内在特质,构建以文化为基础的受众品牌关系。古镇品牌文化具有市场导向特质,古镇品牌的价值不是来源于杨柳青的名称,是杨柳青古镇品牌的市场价值,是受众对古镇品牌的认可。

古镇品牌文化具有文化表征特质,古镇品牌的营销过程又是文化的传播过程。古镇品牌通过名称、古镇民俗文化延续产品的包装、古镇logo、古镇色彩、广告等方式向受众传递产品信息。为达到较好的传播效果,古镇需要用富有文化特质的表征方式进行包装和传播。

古镇品牌文化具有市场竞争特质,古镇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属于差异化竞争战略,构建具有独特品牌文化属性的品牌能使杨柳青古镇在中国甚至世界古镇林立的今天独具个性,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总体来说,构成古镇品牌文化的三个主体是:品牌的物质文化、品牌的精神文化和品牌的行为文化。三个品牌文化主体的建构整合了古镇各类文化的特征,将古镇品牌的市场导向、文化表征、市场竞争等特质准确而精炼的体现出来,为古镇整合营销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根据和指导方向。

2.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战略的建构

依据品牌与品牌文化的特征,杨柳青古镇的品牌文化战略建构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杨柳青古镇品牌物质文化建构

品牌物质文化是品牌文化思想的实物体现,是古镇品牌的表层文化,由古镇的外观形象、应用系统和产品系统等各种物质表现方式构成。它是受众最直观的视觉感受,也是古镇品牌文化在视觉领域的文化表征。

杨柳青古镇的品牌物质文化可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策划:

①杨柳青古镇的外观形象

古镇独特的地里位置——运河文化的延伸。

古镇古建风格——明清时代院套院民居,大院文化的表征。

古镇标志景观——御河景观带、杨柳青民俗广场等。

古镇标准色——依据古镇标志(logo)的创意制定标准色。

户外广告设计——进入杨柳青古镇主干线上的大幅宣传招贴,呼告受众古镇品牌,增强杨柳青古镇品牌的知名度。

旅游服务系统——以标志为统领的景区导视系统。统领古镇识别,方便受众,亲近消费者。

②杨柳青古镇的应用系统

古镇的标识系统——标志(logo)、标准文字、标准组合、标准辅助图形等。

古镇的公共设施系统——以标志(logo)为统领的服务机构识别、医疗机构识别、商业机构识别等。

③杨柳青古镇的产品系统

一般纪念品:如明信片、画册等。

民俗文化纪念品:如杨柳青年画、杨柳青风筝、砖雕拓片等。

以古建、年画、风筝砖雕元素为基础各种延续产品(如t恤、鞋、文具、钥匙链等)等。

这些产品均具有杨柳青古镇本身的可识别性的文化特征。

古镇品牌物质文化的建构可以将古镇的各种文化通过图形的视觉传达形式将其外观形象和应用系统整合起来,为受众提供古镇的整体视觉形象。同时引导受众关注附有古镇标识等设计形象的产品系统,品牌文化的市场导向特征由此表现出来。尽管古镇品牌的物质文化处于品牌文化的最外层,但却集中表现了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在社会中的外在形象。

(2)杨柳青古镇品牌行为文化建构

品牌行为文化是品牌营销活动中的文化表现,包括营销行为、传播行为和个人行为等,是古镇品牌价值观和理念的动态文化表征,是古镇品牌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

杨柳青古镇的品牌行为文化可分为三个部分进行策划:

①杨柳青古镇品牌营销行为。古镇营销行为,是体现古镇形象最直接的方式。它常常通过古镇决策层对外的政策、古镇营销公司员工在营销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古镇居民对游客和投资商的态度表现出来,给游人最直接的感受。

西青区委、区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思路中提出,既要议“经”,也要议“文”,以文兴商,力争将“静”遗产变为“活”资源,将无形资产变为有形资产。将文化的理念融入到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的政府决策,达到良好的招商引资的效果;当地居民也提出了“大力弘扬民族文化,打造杨柳青文化品牌”,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文化交融印象,取得了很好的业绩。

②杨柳青古镇品牌传播行为。杨柳青古镇的传播行为包括广告、公共关系、新闻、促销活动等,古镇品牌传播行为有助于提高杨柳青古镇品牌知名度的和古镇品牌文化形象的塑造。

杨柳青古镇的传播行为从主题、内容到表现形式等方面均不同于一般的促销活动、广告、新闻告之。意在宣传杨柳青古镇外部形象和固有资源的同时,更注重向社会公众表明作为北方历史悠久的古镇所愿承担的社会义务和责任,从而使人们对古镇产生好感和认同,并在公众的内心深处树立良好的古镇形象。

③杨柳青古镇品牌个人行为。古镇品牌是多种身份角色的市场代言人,古镇品牌个人行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家、员工等个人行为;二是古镇居民日常行为。

杨柳青古镇企业家、员工的个人行为,如日常民俗文化制作工艺的演示、服务与销售人员的礼仪等等,都会影响古镇品牌文化形象。好的个人行为会贴近受众,增强外来游客的归属感,提高古镇品牌的信任度。

古镇居民的个体行为也会对游客产生深远的影响。除了居民本身良好的个人风貌,古镇居民群众活动也是品牌行为文化的延伸。如:杨柳青镇的石家大院、杨柳青年画馆、明清街等旅游场所分别举行堂会演出、民间杂耍武术表演、秧歌花会、焰火晚会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均属于杨柳青古镇品牌行为文化建构的组成部分,这些活动应该遵循古镇品牌文化所制定的行为文化的规范,每一种活动都应体现杨柳青古镇的品牌精神文化。

通过杨柳青古镇的营销行为、传播行为、个人行为的建构,品牌文化的动态行为是支撑古镇品牌文化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的行为体现。

(3)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建构

在一种文化体系中,最核心的部分是这种文化的精神和价值观,它构成文化的精髓,掌控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的建构应凝聚古镇品牌的价值观。它会直接影响着古镇的各个方面的发展,决策层的决策、古镇营销策略的制定、管理者的态度和对古镇品牌文化精神的贯彻、员工对古镇品牌文化的执行、产品对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的体现等等。

杨柳青古镇品牌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应分为两个部分:

①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的经济使命:即以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建构为基础,策划古镇品牌文化战略,发展经济,提高杨柳青人民生活水平,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

②杨柳青古镇品牌文化的社会使命:主要表现在杨柳青古镇的社会责任感,整合以运河文化为背景的各类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在保护古镇原有文化的基础上,延续古镇的文脉和历史。用杨柳青古镇特有的品牌文化形式为中华文明的传承贡献力量。

现今杨柳青古镇政府提出了:“环境立镇,文化兴镇,经济强镇,开放活镇”的方针政策。

由此可见,杨柳青古镇的品牌精神文化已经具有了基础定位和发展方向,再加以品牌文化的理念的整合,古镇的品牌精神文化将成为支撑杨柳青古镇经济文化大踏步发展的灵魂。

杨柳青是开放的,杨柳青整体的规划融汇古今,造就了不一样的中国北方古镇,也成就了“津门十大景观”的殊荣。今日的杨柳青在品牌文化基础建设上已经初具规模,如能将品牌文化战略的理念与杨柳青古镇的区域发展结合起来,将充分体现杨柳青古镇品牌在中华古镇文化品牌中市场竞争特质、浓缩古镇品牌文化、精炼古镇品牌形象将为杨柳青古镇的经济文化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陶云彪:雷峰塔文化定位策略及旅游文化根基探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年1月

[2]金彭育:天津房屋历史纵览.中外建筑

[3]bemd h·schmitt:体验营销.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4]frand r·kardes:消费者行为与管理决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篇3

[关键词]元代;蒙古族;服饰探究

蒙古族历史每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变化,在服饰上都有明显的印记,其服饰的演变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紧密相关。元代蒙古族服饰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它反映了蒙古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轨迹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互相影响。

1.传统蒙古族服饰的发展

蒙古族服饰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服饰中最具代表性的服饰之一,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北方草原是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发祥地,失韦、匈奴、鲜卑、契丹、突厥、回鹘、蒙古、女真等许多民族生活在这片广袤的草原上,创造了璀璨、多元的游牧文化。而蒙古族服饰,在其种类、款式、风格、色彩、装饰等方面,与北方草原诸游牧民族以及中原、中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形成丰富、多元、完整的服饰文化。蒙古族服饰积淀丰厚,反映蒙古民族的生存环境、地域特色、、经济发展、民俗礼仪以及审美追求。在发展过程中,融入特殊的民俗内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至今保留着独具特色的服饰风格以及与众不同的民族神韵,成为珍贵的文化遗产。

2.元代蒙古族服饰风格

元代蒙古族服饰以气势恢弘、衣料考究、装饰华贵著称。在其风格、种类、色彩、工艺等方面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达到异彩纷呈、奢华艳丽的程度。元代服饰大致可分为官服、民间服饰和军戎服饰三大类。元代的大一统江山和军事上的扩张,使欧亚大陆驿站异常发达,水路、陆路交通便利,商贾往来频繁,经济繁荣,开阔人们的视野,丰富的物质条件为服饰的发展奠定雄厚的经济基础。元代蒙古族服饰的最大特点是材质豪华、做工精细、注重装饰,然而蒙古袍服的基本形制以及系腰带、配戴帽子和饰物的着装习俗没有大的改变。

3.元代蒙古族服饰特征

3.1元代蒙古族服饰动态特征

服饰的动态特征表现为具象的动态感、抽象的动态感以及随时代变化而演化这三个方面。所谓具象的动态感,是指能够被人们的视觉直接观察、感知,在现实中确实存在的“动”。例如具象的动态感是服饰穿在人体上,随人体运动而动以及服饰受自然环境(风)的影响而动等。而抽象的动态感则是指服饰的构成要素作用于人们的视觉心理所造成的某种“动”,这种动并非像前者那样在现实中具体存在,一般称其为“似动现象”或“不动之动”。例如面料、服装款式造型、色彩、图案等因素的不同搭配组合,会使人们产生节奏、韵律、扩张、收缩、前进、后退、运动等感觉。第三种动态感,主要指服饰随着时

代的驱动而演变的特征。元代蒙古族的服装款式和造型具有典型的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特点,即着窄袖袍、束腰带、穿合、蹬皮靴。其服装疏密相间的形式结构给人以动静相宜的抽象的视觉动感。元代的服饰虽然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饰是一脉相承的,但是随着蒙古帝国的强盛,服饰又有了发展与改进,从而显示出了元代服饰随时代而演变的动态特征。在蒙古汗国时期,服饰种类主要以栖鹰冠、卷云冠、方领式长袍、交领式长袍、靴子为主,在面料、色彩等方面主要以稀有珍皮,青、红、蓝、白色浑然织锦为主,其中各种皮质衣物占据多数。进入元朝以后,蒙古民族服饰在原有的基础上无论面料材质还是服装款式造型都有了新的发展。其中,丝织物的种类更加丰富,在面料色彩、纹样方面增加了黄色金锦、褐色毛呢,衣之绣纹有日、月、龙、凤以及人物花鸟纹等等。服饰方面有前檐帽、钹笠帽、立领大襟袍、短披肩、马褂、络缝靴子等都是在吸收了兄弟民族服饰之优点的基础上发明创造的新款式。款式造型变迁的背后,是民族意识的发展变化。蒙古族服饰的空前丰富,不但体现出本民族服饰特有的一个时代的动态特征,同时也折射出一个民族上升时期的时代精神。

3.2元代蒙古族服饰审美特征

元代是蒙古民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的一个鼎盛时期,当时的蒙古族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有了空前的发展与进步,并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元代的蒙古族服饰,既是当时社会物质文明的产物也是蒙古民族精神世界的展现,是他们审美心理的外化形态,它呈现出了独具蒙古民族特色的审美特征。元代蒙古族服饰的审美特征款式造型、服饰色彩以及装饰图案来体现的。服饰的面料材质是服饰的基本构成要素之一,甚至是基础。不同的面料体现出不同的光泽、质感,使得服饰在穿着效果上大有不同。元代蒙古族服饰的主要面料有皮毛和纺织品。由于蒙古高原地处寒冷,他们在冬季多用大小毛类动物之皮做衣服,从北方地区送来的银狐、玄狐、猞猁、银鼠、紫貂、水獭、香獐、青獭、花猫等珍贵皮毛是他们常用的服饰材料。皮毛的天然光泽及其厚实的属性在制成服装之后,不仅给人以高贵华丽的视觉感受,更是御寒保暖的服饰极品。由于它不仅美观而且极为实用,自然是北方民族服饰面料的首选。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款式和形制虽因所处时代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而略有差异,但他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着窄袖袍、束腰带、穿合、蹬皮靴。这种装束比较适合北方的自然环境:塞北草原气候寒冷,着窄袖袍、束腰带、便于骑射、利于保暖,大漠草原春来草长,浅没肢踵,夏日草茂,深及膝盖,穿合、蹬皮靴宜于行走。从整体上其款式造型非常适合北方草原的自然生态环境,并与之和谐统一。

4.结语

作为重要文化遗产的蒙古族服饰,在元代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形成了独具蒙古民族特色的服饰文化,并显示出独特的审美特征。

本文正是以各种历史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为依据对其各项特征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给服装服饰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篇4

关键词:古典市民社会;城市市民社会

一、两种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

要对古典市民社会和中世纪市民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就不得不先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的比较。

西方古典市民社会指的是古希腊诸城邦国家和古罗马城邦国家的统治部族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组织样式。简言之,古典市民社会是由市民组成的城邦共同体社会。市民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市民,而不是人口和城垣。亚里斯多德曾经指出,“城邦本来是一种社会组织,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就成为一个城邦”。这里的市民指的是那些与城邦政治共同体相关的特定身份和资格。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切不可把市民简单理解成居住在城邦内的所有人或者是达到一定年龄的自由人。之所以这里的市民不是指居住在城邦内在所有人,那是因为居住在城邦内在所有人包含奴隶,而奴隶是不具有人身自由的。可想而知,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人是谈不上其他方面的自由的,尤其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那么为什么市民不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自由人呢?因为自由人中的妇女和那些不属于或未被纳入统治部族内部的成年男性是不具有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古典市民社会中的个体要想成为市民,那么他就必须具备这样一个重要条件,即拥有一般自由人所不具有的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权利。

中世纪西欧市民社会指的是西方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形态。这一时期的市民社会复兴了西方古典市民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制度和思想精华,并对近代市民社会的诸多要素的形成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可以说,这是市民社会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但目前我国哲学界对此阶段却鲜有研究。而对此阶段对近代市民社会的影响更没有作出应有的重视。那么,这个时期市民社会的主体——市民指的又是哪些人呢?可想而知,到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商业经济和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之而起的商业和手工业领域的自由人将会要求获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于是,这些人获得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权利,并最终参与到国家的决策中来,成为新的市民。因此,中世纪西欧市民社会的市民阶层除了封建庄园的奴隶主以外,还包括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

经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些重要信息:一是在这两个时期要想成为市民就必须是自由人,而且这些自由人还应该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地位;二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到了中世纪,市民的群体加大了,融入了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为将来近代市民社会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在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基本含义作了简单的比较分析后,下面将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原因和各自所具有的特征这两个方面做出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两种市民社会的经济条件

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胚芽。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指现实的经济生活。随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在1844年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市民社会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了,已接近于“生产关系”概念。在1845~1846年他们合写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明确指出: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由此可见,市民社会主要属于经济方面的概念。有鉴于此,下面将重点分析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这两个时期的经济对各自时代市民社会产生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是在爱琴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古罗马文明又是在古希腊文明在地中海的殖民地文明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就使得两地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已经开始广泛地使用铁器制成的生产工具。在此情况下,社会产生了比较多的剩余产品。而与此同时,家庭成为了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这就导致个体对原始共同体的依赖性大大地降低。另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古希腊古罗马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的农业生产作物,大部分的地区都种植葡萄和橄榄等经济作物,还有小部分地区还可以种植豆类和大麦粮食作物。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古罗马社会中不同地区具备了交换的条件。因为经济作物之间、农作物之间,以及经济作物与农作物之间可以进行交换。而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家庭与家庭、氏族与氏族,以及他们与周边部族之间都要进行大量的产品交换。加上古希腊古罗马都处于地中海商业贸易的优良位置,由此就促成了发达的分工和商品交换现象。还有就是,在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古希腊古罗马发生了部族之间的战争。这就导致胜利者和被征服部族的混同,以及原有部族与新来部族的混同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原来纯粹自然形成的部落组织受到很大的破坏,血缘因素占据的地位遭到削弱,随之而起的是地域因素地位的不断增强。由此,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血缘关系的被削弱,使原来属于公社的土地逐渐被家庭所拥有,并且家庭享有完整的所有权,而剩余的集体土地演变为城邦的公地。这种独立的家庭私有制,对确立私有家庭之间独立、平等的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大多数平民取得了相应土地的完整所有权,也就摆脱了通过氏族共同体对贵族和早期王权的经济和人身依附,在经济上获得了与贵族阶层相平等的地位。最终,这些平民就成为了前面所说的市民。

在中世纪西欧城市,随着外族入侵的减少,西欧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复苏,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复兴。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城市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得货币代役租部分取代了实物和徭役代役租,使得封建庄园的手工业者获得了外出做工的机会,这就使手工业者在经济上获得自由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庄园主允许手工业者外出做工,这就为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提供了事实上的可能性。这些外出和逃离封建庄园的手工业者不甘做农奴,于是也定居于城市,加入了新兴的经济关系和社区,使得城市成为自由人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中心和独立的社区。这样,一种新兴的经济关系就形成了,即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主平等的经济关系。新的经济关系必然要求城市建立自身的政治制度。于是,城市中的市民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又具有了政治权利,最终成为前面所说的市民。

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可知,形成这两个时期市民社会的经济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市民社会的发展凭借的是家庭私有制的产生,而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凭借的是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三、两种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

由前文可以清楚地知道,西方古典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以及形成的经济条件与中世纪的市民社会是不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将重点分析下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不同经济特征,并在分析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特征。

古希腊古罗马市民社会在经济上形成了私有制经济。这种私有制经济以彼此独立的市民的家庭为基本单位,虽然家庭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但是这些家庭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城邦这一共同体。在这种私有制经济中,社会成员对自身利益的主体资格和意识得到了确立,同时他们对他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私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的公共利益的主体资格和意识也得到了确立。有必要指出,这里的城邦共同体与之前的那些被私人人格化的封建个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是不相同的。这里的城邦共同体在事实和观念中都被看作是经济人格彼此独立和平等的私有者联合体,是共同的保障和事业。封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被私人人格化了,私有者成为了共同体实体的附属物。因此,一般私有者也不过是这个国家君主的附属物,是他们的子民,没有作为共同体的共同主人的资格和观念,有的只是服从的义务。这个时期的人们只能生活在家庭、村落乃至部落这样的社会共同体中,过着没有自由、没有幸福的生活。而处于古希腊古罗马城邦时期的人们则是生活在城市这样的政治共同体中,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且都在努力地去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 封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中的人们,由于只有家庭、村落甚至部落这样的社会共同体而没有政治共同体,因此无法过上幸福而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当人们在拥有私有财产的基础上并自愿组成政治共同体时才能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市民社会在经济方面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时期的新型的经济关系。这一新型的经济关系与当时封建庄园那种依附性的经济关系有很大的区别,它指的是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经济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在这里,本文将把这种新型的经济关系与前文提到的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作一个简要的比较。在这两种经济关系中,居于其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中,农民和手工业者是依附于封建庄园领主的,是一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而在新兴的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中,居于其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依附与被依附的情况。另外,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依附地位的群体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同样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新的经济关系及理念的作用下,城市居民从一开始就追求按平等参与的原则组建属于自己的新的政治和社会共同体。这些政治共同体是以某种全体市民共同争得的由帝王或教俗贵族授予的特许状以及缔结的共同誓约为法律根据,依法进行政治和公共利益结合的政治实体。另外,这些政治共同体是以自治共和的原则建立的,这就为近代西方社会的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从前面两段的对比分析可知,古典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明的城邦共同体。而中世纪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形成了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经济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共和为原则的政治共同体。

至此,对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和比较,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为今后对市民社会的理论特别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第7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菅从进: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论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篇5

关键词:古典市民社会;城市市民社会

一、两种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

要对古典市民社会和中世纪市民社会进行比较研究,就不得不先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作一个简要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一定的比较。

西方古典市民社会指的是古希腊诸城邦国家和古罗马城邦国家的统治部族生存于其间的社会组织样式。简言之,古典市民社会是由市民组成的城邦共同体社会。市民社会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市民,而不是人口和城垣。亚里斯多德曾经指出,“城邦本来是一种社会组织,若干公民集合在一个政治团体以内,就成为一个城邦”。这里的市民指的是那些与城邦政治共同体相关的特定身份和资格。需要注意的是,在这里切不可把市民简单理解成居住在城邦内的所有人或者是达到一定年龄的自由人。之所以这里的市民不是指居住在城邦内在所有人,那是因为居住在城邦内在所有人包含奴隶,而奴隶是不具有人身自由的。可想而知,一个没有人身自由的人是谈不上其他方面的自由的,尤其是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那么为什么市民不是指达到一定年龄的自由人呢?因为自由人中的妇女和那些不属于或未被纳入统治部族内部的成年男性是不具有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至此,我们可以知道,古典市民社会中的个体要想成为市民,那么他就必须具备这样一个重要条件,即拥有一般自由人所不具有的一系列政治和经济权利。

中世纪西欧市民社会指的是西方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形态。这一时期的市民社会复兴了西方古典市民社会文明中的重要制度和思想精华,并对近代市民社会的诸多要素的形成提供了很多宝贵的资源。可以说,这是市民社会历史上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但目前我国哲学界对此阶段却鲜有研究。而对此阶段对近代市民社会的影响更没有作出应有的重视。那么,这个时期市民社会的主体——市民指的又是哪些人呢?可想而知,到了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商业经济和手工业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之而起的商业和手工业领域的自由人将会要求获得与自身经济地位相适应的政治地位。于是,这些人获得了经济上和政治上的权利,并最终参与到国家的决策中来,成为新的市民。因此,中世纪西欧市民社会的市民阶层除了封建庄园的奴隶主以外,还包括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

经过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些重要信息:一是在这两个时期要想成为市民就必须是自由人,而且这些自由人还应该具有独立的经济地位和与之相适应的政治地位;二是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到了中世纪,市民的群体加大了,融入了新兴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为市民社会的发展增添了新鲜的血液,为将来近代市民社会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在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基本含义作了简单的比较分析后,下面将对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形成原因和各自所具有的特征这两个方面做出比较,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分析。

二、两种市民社会的经济条件

1843年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提出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命题,这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的胚芽。这里的“市民社会”主要指现实的经济生活。随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和对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批判,在1844年他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中,市民社会概念进一步具体化了,已接近于“生产关系”概念。在1845~1846年他们合写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创立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明确指出:市民社会“始终标志着直接从生产和交往中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这种社会组织在一切时代都构成国家的基础以及任何其他的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由此可见,市民社会主要属于经济方面的概念。有鉴于此,下面将重点分析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这两个时期的经济对各自时代市民社会产生的影响。

古希腊文明是在爱琴文明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古罗马文明又是在古希腊文明在地中海的殖民地文明等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这就使得两地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在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已经开始广泛地使用铁器制成的生产工具。在此情况下,社会产生了比较多的剩余产品。而与此同时,家庭成为了社会中最基本的生产单位,这就导致个体对原始共同体的依赖性大大地降低。另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古希腊古罗马可以生产出多种不同的农业生产作物,大部分的地区都种植葡萄和橄榄等经济作物,还有小部分地区还可以种植豆类和大麦粮食作物。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古希腊古罗马社会中不同地区具备了交换的条件。因为经济作物之间、农作物之间,以及经济作物与农作物之间可以进行交换。而事实上,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增加,家庭与家庭、氏族与氏族,以及他们与周边部族之间都要进行大量的产品交换。加上古希腊古罗马都处于地中海商业贸易的优良位置,由此就促成了发达的分工和商品交换现象。还有就是,在文明的形成过程中,古希腊古罗马发生了部族之间的战争。这就导致胜利者和被征服部族的混同,以及原有部族与新来部族的混同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原来纯粹自然形成的部落组织受到很大的破坏,血缘因素占据的地位遭到削弱,随之而起的是地域因素地位的不断增强。由此,农产品的商品化和血缘关系的被削弱,使原来属于公社的土地逐渐被家庭所拥有,并且家庭享有完整的所有权,而剩余的集体土地演变为城邦的公地。这种独立的家庭私有制,对确立私有家庭之间独立、平等的地位具有决定性意义。因为大多数平民取得了相应土地的完整所有权,也就摆脱了通过氏族共同体对贵族和早期王权的经济和人身依附,在经济上获得了与贵族阶层相平等的地位。最终,这些平民就成为了前面所说的市民。

在中世纪西欧城市,随着外族入侵的减少,西欧的农业生产得到了复苏,促进了商业贸易的复兴。商业贸易的发展与城市的存在,一方面促进了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得货币代役租部分取代了实物和徭役代役租,使得封建庄园的手工业者获得了外出做工的机会,这就使手工业者在经济上获得自由提供了可能性;另一方面由于封建庄园主允许手工业者外出做工,这就为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提供了事实上的可能性。这些外出和逃离封建庄园的手工业者不甘做农奴,于是也定居于城市,加入了新兴的经济关系和社区,使得城市成为自由人从事工商业活动的中心和独立的社区。这样,一种新兴的经济关系就形成了,即从事商业和手工业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主平等的经济关系。新的经济关系必然要求城市建立自身的政治制度。于是,城市中的市民在经济独立的基础上,又具有了政治权利,最终成为前面所说的市民。

通过前面的比较分析可知,形成这两个时期市民社会的经济条件有很大的不同,古希腊古罗马市民社会的发展凭借的是家庭私有制的产生,而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的形成凭借的是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三、两种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

由前文可以清楚地知道,西方古典市民社会的基本属性以及形成的经济条件与中世纪的市民社会是不相同的。在此基础上将重点分析下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的不同经济特征,并在分析经济特征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一下当时的政治特征。

古希腊古罗马市民社会在经济上形成了私有制经济。这种私有制经济以彼此独立的市民的家庭为基本单位,虽然家庭之间是彼此独立的,但是这些家庭的发展高度依赖于城邦这一共同体。在这种私有制经济中,社会成员对自身利益的主体资格和意识得到了确立,同时他们对他们作为国家的一份子私人利益的前提和保障的公共利益的主体资格和意识也得到了确立。有必要指出,这里的城邦共同体与之前的那些被私人人格化的封建个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是不相同的。这里的城邦共同体在事实和观念中都被看作是经济人格彼此独立和平等的私有者联合体,是共同的保障和事业。封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被私人人格化了,私有者成为了共同体实体的附属物。因此,一般私有者也不过是这个国家君主的附属物,是他们的子民,没有作为共同体的共同主人的资格和观念,有的只是服从的义务。这个时期的人们只能生活在家庭、村落乃至部落这样的社会共同体中,过着没有自由、没有幸福的生活。而处于古希腊古罗马城邦时期的人们则是生活在城市这样的政治共同体中,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的,且都在努力地去创造一种幸福的生活。从上面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发现,封建王朝式国家的共同体中的人们,由于只有家庭、村落甚至部落这样的社会共同体而没有政治共同体,因此无法过上幸福而有道德的生活,只有当人们在拥有私有财产的基础上并自愿组成政治共同体时才能过上最幸福的生活。

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市民社会在经济方面产生了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时期的新型的经济关系。这一新型的经济关系与当时封建庄园那种依附性的经济关系有很大的区别,它指的是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经济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在这里,本文将把这种新型的经济关系与前文提到的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作一个简要的比较。在这两种经济关系中,居于其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中,农民和手工业者是依附于封建庄园领主的,是一种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而在新兴的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中,居于其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不存在依附与被依附的情况。另外,封建庄园式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依附地位的群体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同样有必要指出的是,在新的经济关系及理念的作用下,城市居民从一开始就追求按平等参与的原则组建属于自己的新的政治和社会共同体。这些政治共同体是以某种全体市民共同争得的由帝王或教俗贵族授予的特许状以及缔结的共同誓约为法律根据,依法进行政治和公共利益结合的政治实体。另外,这些政治共同体是以自治共和的原则建立的,这就为近代西方社会的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从前面两段的对比分析可知,古典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建立了以家庭为单位的私有制经济,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文明的城邦共同体。而中世纪市民社会的经济特征是形成了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经济活动的自由人之间的自由平等的经济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共和为原则的政治共同体。

至此,对古希腊古罗马和中世纪西欧城市这两个时期的市民社会作了一个简要的分析和比较,但这并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希望为今后对市民社会的理论特别是黑格尔和马克思等人市民社会理论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上下第7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菅从进:中世纪西欧城市市民社会论要[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4.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篇6

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有:

1、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统治者采取的基本农业经济政策。

2、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农业耕作工具的发明和改进,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是中国古代经济突出的特征之一。

3、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基本形式的自然经济是中国经济的基本形态。

4、历代统治者都制定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并通过调整使生产关系得到改善,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5、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兴修水利。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篇7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著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古代经济发展的特征篇8

一、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演变

土地制度包括土地的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诸方面的关系。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奴隶主阶级国家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原始社会,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也就是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制度是以西周实行的井田制为代表的土地国有制,经济上的井田制和政治上的分封制密不可分,从而共同促成了西周文明的繁荣。春秋时期,随着铁农具的出现、牛耕的推广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田被大量的开垦为私田,加之兼并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在井田上耕种的劳动力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鲁国实行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竞相效仿,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秦国以及其他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从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壮大,自耕农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二、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强调发展农耕,限制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农业为本业,以商业为末业。它是古代中国历代王朝采用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主要指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重农抑商政策与闭关锁国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可从实施阶段、目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比较。

1.实施阶段:前者实施于战国时期,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后者实施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

2.实施目的:前者在于压制商人势力,维护封建统治经济基础;后者在于防御外来殖民势力,维护封建体制。

3.根本目的:两者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前者是要严格控制国内市场和商业活动,后者是要禁止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4.影响:两者都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前者在封建社会初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到中后期则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后者有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中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三、古代三大经济部门的特征

1.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

把握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可从生产模式、生产方式、农业结构等角度着手。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以小农个体经营为主是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精耕细作技术是我国古代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在没有天灾、战乱和苛政的情况下,“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从农业结构上看,以粮食种植业为主,以家畜饲养为辅。中国古代的重大文明成就都是在农业经济发展基础上取得的。小农经济是推动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中国古代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但是,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分工,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它日益成为阻碍社会生产发展的因素。

2.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特征

古代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手工业产生时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在原始社会末期,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所以,手工业的第一个特点是其生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了官营、私营、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产品精美,享誉世界,直到明代前期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明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后来居上,占据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而家庭手工业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它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但技术落后,生产分散,妨碍了市场的发育。这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第二个特点,即官营、私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经济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据特殊地位。第三个特点则是手工业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第四个特点就是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着名的有冶金、丝织和瓷器制造。此外,手工业发展与农业发展紧密结合,并长期受到农业生产的制约,手工业的布局随着经济重心南移而变化也是古代手工业发展的一大特点。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