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8篇

时间:2023-07-31 09:21:03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1

兴十四村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保证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坚持做精第一产业,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

(二)坚持做大第二产业,农区工业实现产业化

现代化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兴十四村发展产业化大项目奠定了基础,同时靠产业上项目又是拉动人口聚集的重要途径。兴十四村采用高新技术、利用当地资源,狠抓花亭生物植酸酶生产项目、富华科技有限公司有机大米及杂粮生产项目、兴十四村大煎饼加工项目、酶制剂生产项目和富华有机肥厂有机肥生产项目等五项投产项目和玉米深加、300亩连栋智能温室和万栋棚室果蔬供应基地、石头造纸、生物质能源秸秆压块及马铃薯深加工项目等五个招商项目,增强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坚持做活第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兴十四村仓储、旅游等第三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全村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物流仓储产业、旅游培训产业、运输服务行业等产业不断发展、繁荣,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城镇化

(五)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生活实现城市化

(六)坚持加强组织建设,村务管理实现民主化

兴十四村通过抓好党建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生不变的追求,每个班子成员都做到了严于律己做模范,在各项工作中叫得响、过得硬,说了算,定了干,多大困难都不变,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争当模范先锋,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兴十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经验

兴十四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到了“四个一”,即“一条好思路,一个好支书,一个好支部,一套好制度”。

(一)一个好支书

一个村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带头人。在兴十四村,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就是这个人。首先,他有一心为民的政治素养。“不让一人受穷,不让一户掉队,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是付华廷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也是他的政治追求。40多年来,他带领兴十四村民艰苦创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次,他有以身作则的领导才能。付华廷始终“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干”,对自己“约法三章”,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家属不搞特殊化。多年来,他把自己招商引资奖金和讲课费全都交给了村里,用于村教育、养老等公益事业。第三,他有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多年来的高负荷工作透支着他的身体,他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症等多种严重疾病,但仍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以上。付华廷凭着这种“苦干实干拼命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一个好支部

兴十四村始终坚持强化党组织建设,打造团结干事的党支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五个好”为标准,全力打造团结务实、战斗力强、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领导班子。一是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非常突出。以村党总支书记为代表的全村党员干部,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时时处处争当模范先锋。村党总支成员几十年所有的节假日从未休息过,付海廷、王士明和王振玲等一大批党员干部,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极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困难灾害面前,不当孬种!”这是对兴十四村党员干部的最真实写照!二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非常明显。兴十四村始终注重用“争先创优”活动统领基层组织工作,积极打造学习型、创业型、民主型村班子。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始终做到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定期到村民家中走访,坚持“五不准制度”,坚持组织党员在各自的“服务区”内做好各项工作,坚持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坚持实行村务公开制度,通过村民大会对全村党员、干部实行民主评议,让农民来评价干部、监督干部,进一步提高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父老乡亲对党员和班子非常信赖。兴十四村党总支带领党员干部对自身一切从严要求,为群众始终真心诚意地办实事、办好事,村党员干部和两委班子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村领导班子换届改选,从来不设侯选人,只发给村民一张白纸,村民要选谁凭的是自愿。40多年每次都是原任班子成员当选。兴十四村已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妇联等国家一些部委以及黑龙江省交通厅、省委党校等部门也都把兴十四村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培训基地。

(三)一条好思路

经过多年的集体经济实践和摸索,兴十四村根据本村实际,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以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为保障,依靠高度水利化和机械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集中连片种植,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依靠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进而实现农村新型工业化;依靠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使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依靠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向兴十四村聚集,村集体经济增加对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实现公用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

首先,兴十四村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难以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劳动力、资金、人才、技术、品牌、管理、市场八个要素的整合,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其次,集体经济发展为村集体增加了积累,反哺农村,帮助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民素质提升。第三,使多数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少数农民种地,多数农民不种地。这样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金和土地入股分红以及国家给的“一免两补”的同时,还能通过到企业打工成为产业工人,发展规模种养或到家庭农场、合作社、温室大棚成为农业工人,从事第三产业成为工商业户,实现多渠道、多元化增收。

(四)一套好制度

兴十四村制定了涵盖了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制成手册,发到每个村民手中,定期组织学习,且对全体村民一视同仁。始终坚持村民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把村民按居住地划成10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有责任心的妇女任组长,协助村干部宣传政策法规,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小事就地解决,大事及时解决。对所有村民实行星级化管理,村民自发成立检查小组,对每家每户进行定期检查,落实村规民约,星级评定结果与村民福利挂钩,激励引导村民做文明人,形成了“群众管群众,不让干部操心”的良好局面。村里还组建了治安联防队、安全防火队,有效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了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村里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篮球队;开办了农民书屋、文化大院;每年还开展“孝心少年”、“孝心儿媳”等评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兴十四村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部级文明村。

三、兴十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启示

兴十四村这个始终未分田到户、始终走集体化的老典型,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为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启示一:兴十四村的发展活力能够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立足于集体经济发展现实,始终注重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兴十四村摆脱了农民的狭隘意识,不安于现状、锐意进取,把每一次成功作为新的起点。面对成绩兴十四人没有陶醉和自满,而是不断创新和超越。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兴十四村始终充满活力。反观有些农村,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习惯于“等、靠、要”,村屯面貌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大变化;也有一些资源条件比兴十四村好的村,小富即安,满足于衣食无大忧,缺少进取心和危机感,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广大农村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应该认真学习兴十四村这种不安于现状、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超越自我、争创一流,扎扎实实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2

一、兴十四村发展的主要成就

兴十四村已经成功走出了一条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民职业化的正确道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三农”问题,保证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一)坚持做精第一产业,农业生产实现现代化

兴十四村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数量与质量效益并重、注重农业技术创新、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走上了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2014年,兴十四村2.4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取得了特大丰收,粮食总产量3265.5万斤,设施农业总收入达到5400万元。同时,现代农业示范带动效果不断增强。吸引了县城乃至辽宁、齐齐哈尔、大庆等地130多户农民来兴十四承包大棚,示范带动周边300多户农民从事棚室产业,带动周边近2000多人实现就业,带动周边6个村、10000多人,实现年人均增收近6000元,特别是带动了全县乃至周边现代农业的大发展、快发展。

(二)坚持做大第二产业,农区工业实现产业化

现代化大农业的快速发展,为兴十四村发展产业化大项目奠定了基础,同时靠产业上项目又是拉动人口聚集的重要途径。兴十四村采用高新技术、利用当地资源,狠抓花亭生物植酸酶生产项目、富华科技有限公司有机大米及杂粮生产项目、兴十四村大煎饼加工项目、酶制剂生产项目和富华有机肥厂有机肥生产项目等五项投产项目和玉米深加、300亩连栋智能温室和万栋棚室果蔬供应基地、石头造纸、生物质能源秸秆压块及马铃薯深加工项目等五个招商项目,增强村级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坚持做活第三产业,实现农村经济多元化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带动下,兴十四村仓储、旅游等第三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全村产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物流仓储产业、旅游培训产业、运输服务行业等产业不断发展、繁荣,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四)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农村发展实现城镇化

一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城镇化建设奠定了经济基础。2014年,兴十四村按照创建美丽乡村的整体要求,加快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农村城镇化示范典型,推动了新农村建设。目前,全村人口已由原来的不到2000人发展到11600多人,按照兴十四村5万人口小城镇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了解决新增加人口住房问题,兴十四村把原来的旧房子全部拆迁,在已建村民别墅136栋的基础上,四年来新建公寓楼34栋、52万平方米,配套建设了车库、仓房、商服,同时完善了上水、下水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扩建了水源热泵取暖项目,全村住宅全部采用水源热泵取暖并安上太阳能热水器,小城镇建设实现了低碳、节能、环保。建成了兴十四学校高中教学楼、食宿楼,文化宫,幼儿园,医院,计划生育辅导站,五保供养中心和10万只规模生态养鸡场项目。2014年新修筑村内水泥路面30000平方米,新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公益事业配套进一步得到完善,全部实现了城镇化。

(五)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农民生活实现城市化

2006年以来,兴十四村一直是全国文明村。兴十四村以全国文明村创建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不断丰富创建活动,突出文化惠民,引领社会新风尚,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兴十四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23万元增长到了2014年的7.6万元;全村人工松林面积达到1.5万亩,森里覆盖率达到40%,别墅区内森林覆盖率达90%;兴十四学校全校师生总数达到600多人,实现了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五年一贯制;村民实行退休制,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社保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村民保障标准不断提高,医疗、养老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利用兴十四文化广场、村史展览馆等文化设施,开展兴十四旅游节、篝火晚会、广场舞、扭秧歌、篮球赛等文体活动,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推动了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兴十四村民集体观念不断增强,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新风尚。

(六)坚持加强组织建设,村务管理实现民主化

兴十四村通过抓好党建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全体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把“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一生不变的追求,每个班子成员都做到了严于律己做模范,在各项工作中叫得响、过得硬,说了算,定了干,多大困难都不变,以身作则,时时处处争当模范先锋,真心诚意地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二、兴十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主要经验

兴十四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到了“四个一”,即“一条好思路,一个好支书,一个好支部,一套好制度”。

(一)一个好支书

一个村要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带头人。在兴十四村,村党总支书记付华廷就是这个人。首先,他有一心为民的政治素养。“不让一人受穷,不让一户掉队,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这是付华廷常挂在嘴边的话,这也是他的政治追求。40多年来,他带领兴十四村民艰苦创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其次,他有以身作则的领导才能。付华廷始终“做给村民看、带领村民干”,对自己“约法三章”,请客不到、送礼不要、家属不搞特殊化。多年来,他把自己招商引资奖金和讲课费全都交给了村里,用于村教育、养老等公益事业。第三,他有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多年来的高负荷工作透支着他的身体,他患上了糖尿病、糖尿病合并症等多种严重疾病,但仍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以上。付华廷凭着这种“苦干实干拼命干”的无私奉献精神,带领全村人走上了致富之路。

(二)一个好支部

兴十四村始终坚持强化党组织建设,打造团结干事的党支部,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奠定了组织基础。村党总支始终坚持以“五个好”为标准,全力打造团结务实、战斗力强、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领导班子。一是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非常突出。以村党总支书记为代表的全村党员干部,在集体经济发展中,时时处处争当模范先锋。村党总支成员几十年所有的节假日从未休息过,付海廷、王士明和王振玲等一大批党员干部,也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极强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困难灾害面前,不当孬种!”这是对兴十四村党员干部的最真实写照!二是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非常明显。兴十四村始终注重用“争先创优”活动统领基层组织工作,积极打造学习型、创业型、民主型村班子。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全面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始终做到了“五个坚持”,即坚持定期到村民家中走访,坚持“五不准制度”,坚持组织党员在各自的“服务区”内做好各项工作,坚持实行民主决策制度,坚持实行村务公开制度,通过村民大会对全村党员、干部实行民主评议,让农民来评价干部、监督干部,进一步提高村党组织的战斗力。三是父老乡亲对党员和班子非常信赖。兴十四村党总支带领党员干部对自身一切从严要求,为群众始终真心诚意地办实事、办好事,村党员干部和两委班子得到了群众的真心拥护和全力支持。村领导班子换届改选,从来不设侯选人,只发给村民一张白纸,村民要选谁凭的是自愿。40多年每次都是原任班子成员当选。兴十四村已被确定为全国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国妇联等国家一些部委以及黑龙江省交通厅、省委党校等部门也都把兴十四村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教育培训基地。

(三)一条好思路

经过多年的集体经济实践和摸索,兴十四村根据本村实际,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思路:以农民思想道德建设为保障,依靠高度水利化和机械化,实现土地规模经营和集中连片种植,加快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依靠本地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进而实现农村新型工业化;依靠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使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依靠一二三产业发展带动人口向兴十四村聚集,村集体经济增加对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的投入,实现公用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推动城镇化加快发展。

首先,兴十四村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实现了农业产业化,从根本上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难以对接的问题,促进农业生产所需的土地、劳动力、资金、人才、技术、品牌、管理、市场八个要素的整合,提高了土地使用率和产出率。其次,集体经济发展为村集体增加了积累,反哺农村,帮助解决医疗、教育、住房等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民素质提升。第三,使多数农民从土地中走出来,少数农民种地,多数农民不种地。这样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金和土地入股分红以及国家给的“一免两补”的同时,还能通过到企业打工成为产业工人,发展规模种养或到家庭农场、合作社、温室大棚成为农业工人,从事第三产业成为工商业户,实现多渠道、多元化增收。

(四)一套好制度

兴十四村制定了涵盖了村风、民俗、婚姻、家庭等内容的村规民约,制成手册,发到每个村民手中,定期组织学习,且对全体村民一视同仁。始终坚持村民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把村民按居住地划成10个小组,每组选出一名有责任心的妇女任组长,协助村干部宣传政策法规,解决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等,小事就地解决,大事及时解决。对所有村民实行星级化管理,村民自发成立检查小组,对每家每户进行定期检查,落实村规民约,星级评定结果与村民福利挂钩,激励引导村民做文明人,形成了“群众管群众,不让干部操心”的良好局面。村里还组建了治安联防队、安全防火队,有效维护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为了丰富农民业余生活,村里组建了秧歌队、腰鼓队、篮球队;开办了农民书屋、文化大院;每年还开展“孝心少年”、“孝心儿媳”等评选活动,形成了良好的道德风尚。兴十四村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部级文明村。

三、兴十四村发展集体经济的重要启示

兴十四村这个始终未分田到户、始终走集体化的老典型,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为深化农村改革和发展带来新的启示。

启示一:兴十四村的发展活力能够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立足于集体经济发展现实,始终注重对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兴十四村摆脱了农民的狭隘意识,不安于现状、锐意进取,把每一次成功作为新的起点。面对成绩兴十四人没有陶醉和自满,而是不断创新和超越。正是这种永不满足、积极进取的精神,使兴十四村始终充满活力。反观有些农村,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习惯于“等、靠、要”,村屯面貌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没有大变化;也有一些资源条件比兴十四村好的村,小富即安,满足于衣食无大忧,缺少进取心和危机感,阻碍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广大农村要实现快发展、大发展,应该认真学习兴十四村这种不安于现状、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超越自我、争创一流,扎扎实实地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3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崖口村 SWOT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2-0042-03

一、基本情况

崖口村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至今仍实施集体劳作的一个村子,被外界称为是珠三角唯一的“”。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崖口村形成了“一村两制”的模式。所谓一村两制,即包括处于核心地位的集体制度,实施按劳分配,以及为了保障集体经济的运转而利用的市场机制。其中3000亩水稻田是集体制度的核心体现,实行工分制以及自由择业制,而市场机制主要指将开垦出来的滩涂出租出去,利用市场化的经营方式来收取租金收入。

其集体收入主要应用于两大方面:一是对常年亏本生产队进行补贴,以维持集体经济的运行,贯彻“保护弱者,共同富裕”的理念;二是面向全体村民,主要包括租金分红、社会养老保险的购买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

崖口村在这数十年间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迅速走向了致富的道路,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随着最近几年来村民个体理性的提高,逐渐倾向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导致了集体非理性的发生,具体表现为越来越多村民想通过一次性卖地获得高额度的利益。崖口村的集体道路是否能够坚持下去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其未来何去何从也引起了众多学者深思与探索。

二、崖口村集体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

1.1丰富的资源保证了集体经济的正常运行

目前崖口村总共拥有四万多亩的土地,除山林果木、宅基地、道路和河涌外,可耕可种的有三万多亩,其中这三万多亩土地中又包括3000亩基本农田和两万多亩滩涂。相比之下,崖口村周边甚至放眼全国,绝大多数农村都是面临着“人多地少”的困境,基本不存在着这么好的发展优势。

同时,崖口村作为“广东省最美乡村之一”,旅游资源丰富且优质。其拥有着广东省唯一现存的生产队,集体劳作的情景在全国范围也可以说是极少见的。其次,崖口村临海,有着一片百年红树林,还有气势恢宏的五佰罗汉庙及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崖口飘色,这些景观每年都吸引着海内外游客到此观看。

1.2集体经济的发展带来规模效应

崖口村土地统一由村委会管理、分配,这种做法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能带来更多的收益,产生规模效应。目前崖口村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普及率已达到100%,再加上土地的大规模耕作,稻谷总产量逐年提高,生产成本下降,效益提高。

2.劣势

2.1崖口村的生产队难改集体经济中“搭便车”的固有陋习

工分制[ 工分制亦称“劳动日制”,以劳动工分作为计量劳动和分配个人消费品尺度的制度。目前在崖口村所有农活由社员集体完成,社员的收入也根据他们所获得的“工分”计算,崖口大队的“工分制”没有制定每一项农活的明确工分定额,但基本上是根据当天出工的人数平均计算社员的工分,最终将工分折算成人民币。]的记分标准太低,缺乏完善的监督制度,容易放任成员坐享其成、搭便车的行为。“多干少干,干得好坏都无所谓”这样的想法在生产队成员中并不少见。若不能很好解决这种情况,在集体中容易出现成员之间的信任危机,阻碍集体共同感的构建,从而影响整个集体经济的运行。

2.2不重视人才使得崖口村很难长远发展

崖口村人更多地是依靠经验从事,很少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性人才,大多数村民认为专业知识未必比得上经验,并没有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崖口村的这种人才观念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经验是万能的,二是人才的引进以及培养仅局限于农业生产。这两个误区严重阻碍其长远发展。

风险意识过于强烈使得发展模式单一

詹姆斯·C·斯科特在其著作《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中提出:生存取向的农民遵从着“安全第一”原则,他们宁可避免经济灾难而不是冒险地去最大限度地增加其收益,他们宁愿选择回报较低但较稳定的策略,而不是收益高但同时也伴随着高风险的策略。

这一说法在崖口村村民上得到了很好的验证。尽管众多村民都认识到水产养殖业的高收益,但由于害怕天灾或者担心自己技术有限会导致过大的损失而不敢承包滩涂。个人规避风险本无可厚非,但是从集体以及长远的角度来看,应转变发展观念,而不是一直维持着现存这种单一的发展模式。

3.机会

3.1崖口村可借助翠亨新区的建设开发实现产业升级,可持续发展

翠亨新区主体区域为中山市南朗镇,准备将南朗镇打造成一个国际旅游小镇。崖口村大可搭乘政策的“顺风车”,借助中山市政府对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政策的,发挥其靠山面海的地理优势以及大量围垦土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3.2港珠澳大桥的完工将给崖口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崖口村正好位于在建的港珠澳大桥大“A”字交通的节点位置附近,可以预想到,伴随着港珠澳大桥的完工,港珠澳互相往来游客将大幅度增加,崖口村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将成为港珠澳大桥建设的直接受益区,土地将大幅度升值,游客以及投资将增加,将极大地推动崖口村经济的整体发展。

4.威胁

4.1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崖口村集体经济易受市场经济的冲击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不良风气开始在崖口村滋生。现象在崖口村就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据了解,2008年卖地过后,部分村民热衷,严重的甚至倾家荡产。大部分人倾向于将钱用于建房、购车,较少用于投资、储蓄。可见,大部分村民都满足于当前的享乐,很少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其次,崖口村土地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卖地能一次性取得较大的资金收入,从2008年卖地之后,村民更加期待下一次的卖地。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已经渐渐影响整个村子。

4.2国家政策的变动使得崖口村以集体的名义决定土地的用途失去了法理基础

2002年《农村土地承包法》[ 其中第五条规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有权依法承包由本集体经济组织发包的农村土地。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剥夺和非法限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土地的权利。”第三十六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转包费、租金、转让费等,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协商确定。流转的收益归承包方所有,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擅自截留、扣缴。”]的颁布意味着每一个崖口村村民都具有承包集体土地并将它们出租出去的权利,更重要的是,出租所得归承包者个人即村民所有,崖口村村委会无权干涉。既然如此,村民就有法律基础来反对村委会利用集体土地的租金来补贴3000亩水稻也就是集体经济的正常运行了,并且有权利要求村委会将集体土地量化,由有意愿的村民承包,承包所得归村民自己所有。

到今天为止,崖口村并没有因其特殊性而受到国家政策的特殊扶持,相反的,随着近几年来国家对土地制度的修改,崖口村以集体的名义来决定土地的用途逐渐失去了法理基础,其支撑集体经济运转的经济基础——两万多亩滩涂地正在面临着再次被卖给外界的命运,若真有这么一天,崖口村集体经济的解体就不再只是猜测了。

三、基于主成分分析模型下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

本文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对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从若干因素中选取每亩成本、耕地面积、每亩收入、劳动力平均工资、受教育程度、各级政府和村委会对集体经济的重视程度、经营管理这几大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下是利用SAS软件得到的相关系数矩阵的两个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

表格 1 特征向量

根据表格1可以写出第一和第二主成分得分:

PCR1=0.51x1-0.43x2+0.52x3+0.13x4+0.204x5-0.23x6+0.42x7

PCR2=0.28x1+0.19x2+0.12x3-0.33x4+0.58x5+0.54x6-0.13x7

PCR3=0.13x1+0.19x2+0.15x3+0.81x4+0.17x5+0.02x6-0.48x7

PCR4=0.11x1+0.54x2+0.45x3+0.05x4-0.57x5+0.31x6+0.28x7

对于第一主成分而言, 这几个变量所占比重均在0.3以上,说明这四个指标起主要作用,即可以把第一主成分看成是由每亩成本、耕地面积、每亩收入、经营管理所刻画的反映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同理,第二主成分由村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政府和村委会对集体经济的重视程度所刻画的反映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第三主成分由劳动力的平均工资和经营管理所刻画的反映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第四主成分由耕地面积、每亩收入、村民受教育程度所刻画的反映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指标。

3.原因的分析

第一、二主成分所占的比重最大,所以,第一、二主成分是影响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成分,以下对这两大主成分进行简要的分析:

3.1第一主成分的主要因子:耕地面积、每亩成本、每亩收入、经营管理

每个生产队各自的耕地面积有所差别,从数据可以看出,负责面积较大的生产队,总收入一般较高,其中规模效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成本就相应地降低,收入也相应有所提高。

降低每亩成本,提高每亩收入,从而提高整个集体经济的效益,保障每一个集体成员的利益,除了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之外,完善经营管理制度,解决集体行动中存在的“搭便车”等问题也是重中之重。

3.2第二主成分的主要因子:受教育程度、政府和村委会对集体经济的重视程度

目前,文化水平较高的村民都不愿留在本村务农,从事该村水稻生产的大部分是50岁以上的村民,这些村民的受教育程度较低,很难满足经济长远发展的需要。

此外,40多年来,崖口村能够坚持集体经济的发展,领导集团的意志和理念是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四、思考与建议

1.坚持集体经济的底线不放松,维持现有的土地产权结构

崖口村应坚持集体经济的底线不放松,维持相对模糊的土地产权结构不变。尽管崖口村集体经济确实存在着效率不高的事实,但是这些年来其以效率为代价换取来的却是社会的稳定,解决了目前困扰了中国大多数农村存在的比如养老、就业、环境等诸多问题。一旦将产权量化到人,伴随着村民个体意识的提高,集体经济的解体几乎可以预见。“一个低个人化(产权模糊)的农地制度安排相比于一个高度个人化的农地制度安排更有利于农户的社会保障[ 郭亮.集体所有制的主体为什么是“模糊”的?——中山崖口:一个特殊村庄存在的一般意义[J].开放时代.2011, (7)]。”

2.挖掘自身特色以及积极融入市场经济大潮,实现产业优化升级

2.1.以旅游业为主导,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崖口村应深度挖掘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首先,可发展加入“”要素的特色观光农业,比如对外开放集体劳作情形和“大锅饭”等公社活动体验;其次可以相应地发展其他服务业,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和旅游相关的商业,比如销售旅游纪念品、利用其丰富的水产资源发展饮食业等,最后应借助翠亨新区、港珠澳大桥等机遇,利用自身品牌招商引资,解决发展过程中资金不足等问题,进一步促进崖口村第三产业的良性发展。

2.2引进、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人才经济”

毫无疑问,若崖口村真想做到长远发展,实现产业的优化转型,人才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引进外来人才,有利于学习外来先进管理经验,取长补短,为崖口村的发展注入新鲜动力。但是目前崖口村面临着人才匮乏的困境。为此制定一套引进人才的机制就显得格外重要。崖口村首先应树立人才观念,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在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其次,应构筑人才引进渠道,完善待遇、激励制度,科学引进、留住相关人才,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有条件甚至可以自己尝试培养人才;最后,要让“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宣扬集体意识,完善各项基本制度,打造“新崖口”

3.1巩固和加强集体认同感,同时兼顾村民个体合法权利

伴随着村民个体理性的逐渐提高,个人意识逐渐膨胀,崖口村的共同体意识正在逐渐减弱,如果崖口村想维持集体经济制度不变,巩固和加强集体认同感,进行意识形态的投资来规范集体行为是重中之重。崖口村应注重借助各种宣传教育以及活动来营造属于崖口村独有的意识文化氛围,加强组织成员之间的认同感。

同时,也应注重保护个体合法权利。在加强村庄集体认同感和保障村民个体权利之间需要保持一个平衡,既不能过于强调意识形态的统一而忽视村民话语权,步上的老路,也不能维持现状,对村民的价值约束几乎没有,动摇了集体经济的运行。一方面,思想教育活动应该加大力度进行,鼓励村民之间的互助行为,并对先进事迹进行宣传奖励,加强村民认同感;另一方面,在重大事项的决策面前,应保障村民的知情权、投票权,兼顾好个体权利。

3.2制订规范性集体制度,完善监督制度和激励制度,保障集体长久稳定运行

目前崖口村主要需要建立和完善两种互相辅助的制度来规范集体行动,一是监督制度,二是选择性激励制度。

首先是监督制度。这里的监督对象不仅仅只局限于村干部,还应包括集体经济成员。对村管理层的监督主要包括财务上的监督和对村干部绩效的监督,村委会应定期公开集体财务状况和将村民对村干部的民主评价作为干部考核的标准之一,不合格干部轻则批评、减少福利等,重则劝退,以此来防止腐败和公权的滥用、不作为等。对集体成员行为的监督主要包括其是否具有“搭便车”损害集体利益行为,一旦发现相关“搭便车”行为,应采取措施制止。

其次是选择性激励制度。制度经济学的代表者曼瑟尔·奥尔森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提及,为了达到共同的集体目的,选择性激励是一种有效的措施。这种选择性既包括对促进集体发展、增加集体利益行为的奖励,也包括对“搭便车”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的惩罚。

至于具体的激励措施,则可细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两种方式。首先是物质奖励,对于监督对象的积极行为,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从集体收入中给予积极者一定的经济奖励。其次就是精神奖励了,相比之下,精神奖励价值更大,其花费的成本更低,更具有宣传教育性和持久性,因为对积极维护集体利益的成员的公开表扬、荣誉授予等,既可很大地满足被表扬者的“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也可借助该机会鼓励集体成员积极维护集体利益以争取得到同样的精神激励,营造一种共同维护集体利益的氛围。

紧接着是惩罚。一个行之有效的惩罚制度实施的前提在于全体集体成员达成某种共识,并自愿以部分个人权利为代价来赋予某一权力机构具有惩罚违反集体规范的成员的公权力,以此来维护集体利益。首先,崖口村应征询集体意见,通过民主程序比如少数服从多数来科学制订惩罚规则,使其具有公信力;其次,对于“搭便车”等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具体惩罚方式也可分为两种,一是利用道德力量,采取劝告、警告、公开批评等方式,具体视情节严重程度而定;二是利用强制性力量,比如减少个人福利甚至让其退出集体等方式,借助威慑性力量来强制成员遵守集体规则。当然,这两种力量可以综合运用。

五、结 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崖口村低效的集体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矛盾越来越多,无论是内部村民个体理性的不断提高所造成的集体非理性,还是外部市场经济不良影响的侵蚀,这些都阻碍着崖口村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崖口村目前所拥有的发展优势以及未来机遇也是明显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若是能够积极融入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改变发展观念,完善集体制度,把握机遇,实现产业升级,加强集体认同感,在发展中共进退,一个“新崖口”的出现或许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曹正汉,罗必良.一套低效率制度为什么能够长期生存下来——广东省中山市崖口村公社体制个案[J].经济学家.2003,(06)

[2]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3] 郭亮.集体所有制的主体为什么是“模糊”的?——中山崖口:一个特殊村庄存在的一般意义[J].开放时代.2011,(07)

[4]王习明.理念与制度:农地制度变化的机理——2000年以来崖口村公社体制变革研究[J].开放时代.2011,(05)

[5]沈湘平.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矛盾及其解答[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4,(02)

①工分制亦称“劳动日制”,以劳动工分作为计量劳动和分配个人消费品尺度的制度。目前在崖口村所有农活由社员集体完成,社员的收入也根据他们所获得的“工分”计算,崖口大队的“工分制”没有制定每一项农活的明确工分定额,但基本上是根据当天出工的人数平均计算社员的工分,最终将工分折算成人民币。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4

关键词:体验经济;产业化特征;产业发展规律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极大地改变了全球产业发展的形态。在新世纪里,以体验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形态突破了以往的发展规律,体现出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生命力。为了改变我国在现有世界产业结构形态下,追随国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步伐的被动局面,必须结合体验经济内在发展机理的研究,对我国体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首先有必要对于体验经济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体验经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的观点。他同时预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对于体验经济有了详细而全面地阐述。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式。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生产及消费行为产生了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在《体验经济》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

体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体验经济在萌芽状态的理论基础。马斯洛发现,人的需要来自不同的层次,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级需要便成为追求的目标。依据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它们依次上升构成人的需要系统,最后产生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感”,这也是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一般说来,体验经济主张以满足消费者心理感受为主而物质享受为辅的生产消费过程,作为供给方的厂商企业,通过提供或展示设施、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广义性的产品服务,使消费者在一定时段内能充分体验和获得愉悦感受。体验经济所指的产品服务突出了满足千差万别顾客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同时,消费者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扮演了价值创造主体的角色,个体参与、经历以及所获得的体验是价值实现的源泉。

从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体验经济是否能成为一种可替代工业或服务经济的主导性经济形态?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认为,体验经济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且这样的经济形态渗透到了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当中。作为讨论的前提,本文认同以下的看法,即人类社会发展是劳动分工趋于专业和生产过程日益迂回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彼此互相依托、纵横交织的产业网络体系。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在这样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上,形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一系列的经济形态。如前所述,体验经济正是在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过程更加精细、更加注重产品或服务在消费领域被认可的状态下所产生的。

对于体验经济的产业化特征,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汇集了一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但这些并列的形式之间缺乏内在技术联系和空间集中、要素共享等产业化特征,难以形成更具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形态”。本文认为,从我国体验经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体验经济体系当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不仅仅是针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表现成为针对一大批具有相同消费体验倾向和内心感受的消费者群体的经济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娱乐产业。娱乐产业注重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以及动用各种物质手段和心理“攻势”强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性”特点在网络游戏以及“娱乐选秀”活动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强化“体验性”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这两类活动通过颇具传播意义的互联网式媒介和通信媒介的支持,使得消费者的体验在两类看似不同的活动中形成了体验的迁移和共享,网络游戏给予消费者的体验能够在“娱乐选秀”中的某些偶像类人物中得到实现。同样,由于互联网式媒介以及通讯媒介的出现,“娱乐选秀”形成的体验,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得到升华和重复,让消费者尽可能地延长“美好的”体验感受。从这样的产业发展形态来看,在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中出现的经济活动,不仅存在并列的联系,而且从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活动中产生的衍生产品来看,又具有一定的纵向的关系,表现为以“体验的满足感”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体验经济不同表现形态之间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同时体现出了很强的技术上的联系,它综合运用了一切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感觉的技术,而且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技术的进步。娱乐产业作为体验经济典型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只不过这种空间上的集聚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经济或者农业经济在所谓物理空间上的集聚,而是体现在网络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集聚,不能用过往的经验来描述和验证,所以容易得出体验经济在空间上不集聚的定论。体验经济通过网络空间的集聚形成了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分享,正是通过要素间的共享,才形成了体验经济初步的产业化特征。通过技术上的相互促进、要素之间的流动、空间上的集聚,体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仅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上海网络游戏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35%,在其他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下,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

体验经济的发展似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逐步成长起来的。有专家指出,“体验经济主张的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以享受消费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形式,这不能动摇生产资料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决定性地位和存在基础,同时它还要受到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制约”。诚然,体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消费者一定的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社会的整个产业结构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体验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资料的制造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虽然生产资料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点,但生产资料制造行业的提升和优化,需要体验经济的健康发展。体验经济对于配套的服务业也有很好的产业发展的指向性作用,因为体验经济需要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有些体验的感受在于消费者对于配套服务的认可,生产资料往往只是起到“体验平台”的作用。对于体验经济而言,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配套的服务,只是作为体验经济必需的要素之一,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体验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体验经济的发展引领了生产资料的制造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近几年体验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式。从体验经济外在的表象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但这种价值是指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从经济活动循环而言,价值实现仍然遵循一般性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消费定律”。在我们看来,体验经济虽然强调的是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但是体验经济中的价值实现并不是完全按照过去的经济形态所遵循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从体验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角度来看,体验经济是遵循传统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的,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配套的服务经济的范畴,但体验经济核心的要素实现的过程并不是遵循的范畴。具体来说,就是体验经济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不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这一过程不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在体验前、体验中以及体验后的“感觉”。表面上看,由于“感觉”的存在,体验经济要素的投入产出不像以往的经济形态中的要素投入产出那样比较容易估计和计算,体验经济的投入产出更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正是由于“感觉”的存在,才使得体验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的比例相对以往的经济形态有了提高的可能,同时对于消费者“感觉”的把握也成为了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比的关键。从这点可以看出,体验经济确实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顾客主观性效用的存在决定了体验经济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价值规律。

从体验经济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体验经济本身的从业人员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加之体验经济自身也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大多数以体验经济示人的经济形态依然体现出遵循传统投入产出规律的特点,仅仅在企业生产消费的某一些过程中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规律。而且,现有体验经济的应用往往停留在企业营销策划阶段,而没有深入到企业要素生产的各个阶段。正是由于这样的不足存在,体验经济才会被认为依然是延续了传统要素生产的规律,而没有体现出体验经济在价值规律方面应有的突破性,由此使得社会对于体验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误解。体验经济的存在不是对于消费者的“感觉”通过一些所谓的营销噱头就可以把握和引导的,消费者感觉的复杂性决定了体验性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在这个期间,对于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相应的熟悉体验经济的人才,发展体验经济很容易就陷入对于市场营销手段趋于极致的“滥用”。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对于体验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指出,“社会生活之中的消费都是若干个体消费形成社会消费或者个性需求汇集为社会需求,意味着个性化需求向社会化需求的转换。”体验经济中分散的个性化需求是否会成为社会化需求呢?这主要看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特征以及消费者的内在体验。虽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会受到“从众”心态的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验经济的个性化特征以及相应的个性化需求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意味着体验经济对于消费者复杂体验的理解、引导和满足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对于体验经济而言,它更加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通过需求对整个生产的过程实施影响,似乎从这一点来说,依然遵循传统经济的规律。但是,体验经济中的需求对于整个经济形态的影响,相对于以前的经济形态来说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与相对而言发展阶段比较靠近的服务经济相比,依然有一些不同之处。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区别在于:首先,服务经济中的价值创造主体是生产者,而体验经济的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体验经济以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满足作为前提,作为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其次,服务经济强调大规模标准化基础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体验经济则强调人性化和个性化基础上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定制化;第三,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相对于以往的经济形态而言,并没有完全受到传统“理性人”假设的制约,更多地表现出消费者非理性的一面。不过,对于那些服务于生产资料制造领域的配套服务经济来说,还是遵循传统“理性人”假设的。由于体验经济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虽然消费者依然在体验经济形态下理性地选择满足自己“感觉”的方式,但从其内在发展规律来说,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相比,在“理性人”选择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从这一点来看,体验经济是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于服务经济的丰富和补充。”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思量.新产业动力:体验经济.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7.

[2]郭元晞.体验经济的产业化表征.光明日报,2009.7.21.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5

关键词:体验经济;产业化特征;产业发展规律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极大地改变了全球产业发展的形态。在新世纪里,以体验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形态突破了以往的发展规律,体现出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生命力。为了改变我国在现有世界产业结构形态下,追随国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步伐的被动局面,必须结合体验经济内在发展机理的研究,对我国体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首先有必要对于体验经济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体验经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的观点。他同时预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对于体验经济有了详细而全面地阐述。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式。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生产及消费行为产生了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在《体验经济》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

体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体验经济在萌芽状态的理论基础。马斯洛发现,人的需要来自不同的层次,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级需要便成为追求的目标。依据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它们依次上升构成人的需要系统,最后产生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感",这也是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一般说来,体验经济主张以满足消费者心理感受为主而物质享受为辅的生产消费过程,作为供给方的厂商企业,通过提供或展示设施、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广义性的产品服务,使消费者在一定时段内能充分体验和获得愉悦感受。体验经济所指的产品服务突出了满足千差万别顾客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同时,消费者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扮演了价值创造主体的角色,个体参与、经历以及所获得的体验是价值实现的源泉。

从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体验经济是否能成为一种可替代工业或服务经济的主导性经济形态?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认为,体验经济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且这样的经济形态渗透到了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当中。作为讨论的前提,本文认同以下的看法,即人类社会发展是劳动分工趋于专业和生产过程日益迂回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彼此互相依托、纵横交织的产业网络体系。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在这样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上,形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一系列的经济形态。如前所述,体验经济正是在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过程更加精细、更加注重产品或服务在消费领域被认可的状态下所产生的。

对于体验经济的产业化特征,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汇集了一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但这些并列的形式之间缺乏内在技术联系和空间集中、要素共享等产业化特征,难以形成更具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形态"。本文认为,从我国体验经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体验经济体系当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不仅仅是针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表现成为针对一大批具有相同消费体验倾向和内心感受的消费者群体的经济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娱乐产业。娱乐产业注重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以及动用各种物质手段和心理"攻势"强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性"特点在网络游戏以及"娱乐选秀"活动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强化"体验性"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这两类活动通过颇具传播意义的互联网式媒介和通信媒介的支持,使得消费者的体验在两类看似不同的活动中形成了体验的迁移和共享,网络游戏给予消费者的体验能够在"娱乐选秀"中的某些偶像类人物中得到实现。同样,由于互联网式媒介以及通讯媒介的出现,"娱乐选秀"形成的体验,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得到升华和重复,让消费者尽可能地延长"美好的"体验感受。从这样的产业发展形态来看,在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中出现的经济活动,不仅存在并列的联系,而且从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活动中产生的衍生产品来看,又具有一定的纵向的关系,表现为以"体验的满足感"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体验经济不同表现形态之间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同时体现出了很强的技术上的联系,它综合运用了一切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感觉的技术,而且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技术的进步。娱乐产业作为体验经济典型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只不过这种空间上的集聚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经济或者农业经济在所谓物理空间上的集聚,而是体现在网络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集聚,不能用过往的经验来描述和验证,所以容易得出体验经济在空间上不集聚的定论。体验经济通过网络空间的集聚形成了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分享,正是通过要素间的共享,才形成了体验经济初步的产业化特征。通过技术上的相互促进、要素之间的流动、空间上的集聚,体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仅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上海网络游戏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35%,在其他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下,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

体验经济的发展似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逐步成长起来的。有专家指出,"体验经济主张的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以享受消费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形式,这不能动摇生产资料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决定性地位和存在基础,同时它还要受到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制约"。诚然,体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消费者一定的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社会的整个产业结构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体验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资料的制造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虽然生产资料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点,但生产资料制造行业的提升和优化,需要体验经济的健康发展。体验经济对于配套的服务业也有很好的产业发展的指向性作用,因为体验经济需要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有些体验的感受在于消费者对于配套服务的认可,生产资料往往只是起到"体验平台"的作用。对于体验经济而言,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配套的服务,只是作为体验经济必需的要素之一,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体验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体验经济的发展引领了生产资料的制造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近几年体验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式。从体验经济外在的表象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但这种价值是指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从经济活动循环而言,价值实现仍然遵循一般性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消费定律"。在我们看来,体验经济虽然强调的是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但是体验经济中的价值实现并不是完全按照过去的经济形态所遵循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从体验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角度来看,体验经济是遵循传统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的,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配套的服务经济的范畴,但体验经济核心的要素实现的过程并不是遵循的范畴。具体来说,就是体验经济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不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这一过程不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在体验前、体验中以及体验后的"感觉"。表面上看,由于"感觉"的存在,体验经济要素的投入产出不像以往的经济形态中的要素投入产出那样比较容易估计和计算,体验经济的投入产出更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正是由于"感觉"的存在,才使得体验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的比例相对以往的经济形态有了提高的可能,同时对于消费者"感觉"的把握也成为了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比的关键。从这点可以看出,体验经济确实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顾客主观性效用的存在决定了体验经济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价值规律。

从体验经济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体验经济本身的从业人员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加之体验经济自身也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大多数以体验经济示人的经济形态依然体现出遵循传统投入产出规律的特点,仅仅在企业生产消费的某一些过程中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规律。而且,现有体验经济的应用往往停留在企业营销策划阶段,而没有深入到企业要素生产的各个阶段。正是由于这样的不足存在,体验经济才会被认为依然是延续了传统要素生产的规律,而没有体现出体验经济在价值规律方面应有的突破性,由此使得社会对于体验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误解。体验经济的存在不是对于消费者的"感觉"通过一些所谓的营销噱头就可以把握和引导的,消费者感觉的复杂性决定了体验性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在这个期间,对于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相应的熟悉体验经济的人才,发展体验经济很容易就陷入对于市场营销手段趋于极致的"滥用"。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对于体验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指出,"社会生活之中的消费都是若干个体消费形成社会消费或者个性需求汇集为社会需求,意味着个性化需求向社会化需求的转换。"体验经济中分散的个性化需求是否会成为社会化需求呢?这主要看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特征以及消费者的内在体验。虽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会受到"从众"心态的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验经济的个性化特征以及相应的个性化需求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意味着体验经济对于消费者复杂体验的理解、引导和满足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对于体验经济而言,它更加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通过需求对整个生产的过程实施影响,似乎从这一点来说,依然遵循传统经济的规律。但是,体验经济中的需求对于整个经济形态的影响,相对于以前的经济形态来说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与相对而言发展阶段比较靠近的服务经济相比,依然有一些不同之处。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区别在于:首先,服务经济中的价值创造主体是生产者,而体验经济的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体验经济以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满足作为前提,作为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其次,服务经济强调大规模标准化基础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体验经济则强调人性化和个性化基础上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定制化;第三,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相对于以往的经济形态而言,并没有完全受到传统"理性人"假设的制约,更多地表现出消费者非理性的一面。不过,对于那些服务于生产资料制造领域的配套服务经济来说,还是遵循传统"理性人"假设的。由于体验经济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虽然消费者依然在体验经济形态下理性地选择满足自己"感觉"的方式,但从其内在发展规律来说,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相比,在"理性人"选择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从这一点来看,体验经济是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于服务经济的丰富和补充。"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思量。新产业动力:体验经济。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郭元曦。体验经济的产业化表征。光明日报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6

关键词:体验经济;产业化特征;产业发展规律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以来,极大地改变了全球产业发展的形态。在新世纪里,以体验经济为特征的产业形态突破了以往的发展规律,体现出了与新时代相适应的生命力。为了改变我国在现有世界产业结构形态下,追随国外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步伐的被动局面,必须结合体验经济内在发展机理的研究,对我国体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

首先有必要对于体验经济的发展脉络进行梳理。体验经济整体上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名词。20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提出了“服务业最终会超过制造业,体验生产又会超过服务业”的观点。他同时预言: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

美国学者约瑟夫·派恩与詹姆斯·吉尔摩对于体验经济有了详细而全面地阐述。所谓体验经济,是指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为消费者创造出难忘的感受的一种经济形式。传统经济主要注重产品的实用和价格,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生产及消费行为产生了从生活与情境出发,塑造感官体验及心理认同的变化,从而改变了消费行为,为产品和服务找到新的生存空间。他们在《体验经济》中这样描述:“在这里,消费只是过程,消费者成为这一过程的产品。当过程结束后,体验记忆将会长久地保存在消费者脑中。消费者愿意为体验付费,因为它美好、难得、非我莫属、不可复制、不可转让、转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间都是‘唯一’”。

体验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是体验经济在萌芽状态的理论基础。马斯洛发现,人的需要来自不同的层次,低一级需要得到满足以后,高一级需要便成为追求的目标。依据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它们依次上升构成人的需要系统,最后产生的需求是“自我实现感”,这也是体验经济所追求的终极目标。一般说来,体验经济主张以满足消费者心理感受为主而物质享受为辅的生产消费过程,作为供给方的厂商企业,通过提供或展示设施、环境、氛围等在内的广义性的产品服务,使消费者在一定时段内能充分体验和获得愉悦感受。体验经济所指的产品服务突出了满足千差万别顾客心理需求的个性化产品;同时,消费者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扮演了价值创造主体的角色,个体参与、经历以及所获得的体验是价值实现的源泉。

从现有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来看,体验经济是否能成为一种可替代工业或服务经济的主导性经济形态?不同的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回答。本文认为,体验经济正在或者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而且这样的经济形态渗透到了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当中。作为讨论的前提,本文认同以下的看法,即人类社会发展是劳动分工趋于专业和生产过程日益迂回的动态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了彼此互相依托、纵横交织的产业网络体系。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在这样的产业网络体系之上,形成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等一系列的经济形态。如前所述,体验经济正是在专业化分工和生产过程更加精细、更加注重产品或服务在消费领域被认可的状态下所产生的。

对于体验经济的产业化特征,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汇集了一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但这些并列的形式之间缺乏内在技术联系和空间集中、要素共享等产业化特征,难以形成更具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形态”。本文认为,从我国体验经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体验经济体系当中的各项经济活动不仅仅是针对以消费者个性需求为导向的经济活动,而且这种活动表现成为针对一大批具有相同消费体验倾向和内心感受的消费者群体的经济活动。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的娱乐产业。娱乐产业注重消费者的内心感受和体验,以及动用各种物质手段和心理“攻势”强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性”特点在网络游戏以及“娱乐选秀”活动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强化“体验性”的背景下,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这两类活动通过颇具传播意义的互联网式媒介和通信媒介的支持,使得消费者的体验在两类看似不同的活动中形成了体验的迁移和共享,网络游戏给予消费者的体验能够在“娱乐选秀”中的某些偶像类人物中得到实现。同样,由于互联网式媒介以及通讯媒介的出现,“娱乐选秀”形成的体验,通过网络游戏可以得到升华和重复,让消费者尽可能地延长“美好的”体验感受。从这样的产业发展形态来看,在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中出现的经济活动,不仅存在并列的联系,而且从网络游戏和“娱乐选秀”活动中产生的衍生产品来看,又具有一定的纵向的关系,表现为以“体验的满足感”为核心的新的经济发展形态。

体验经济不同表现形态之间的这种横向和纵向的关系在网络技术的应用下,同时体现出了很强的技术上的联系,它综合运用了一切能够提高消费者体验感觉的技术,而且促进了相互之间的技术的进步。娱乐产业作为体验经济典型的表现形式,也体现了空间上的集聚,只不过这种空间上的集聚不同于以往的工业经济或者农业经济在所谓物理空间上的集聚,而是体现在网络空间上的集聚。这种集聚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物理空间的集聚,不能用过往的经验来描述和验证,所以容易得出体验经济在空间上不集聚的定论。体验经济通过网络空间的集聚形成了要素之间的合理流动和分享,正是通过要素间的共享,才形成了体验经济初步的产业化特征。通过技术上的相互促进、要素之间的流动、空间上的集聚,体验经济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仅以上海市为例,2008年上海网络游戏产值36亿元,同比增长35%,在其他产业受金融危机影响的状况下,上海的网络游戏产业出现了异军突起的局面。

体验经济的发展似乎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比较成熟的地区逐步成长起来的。有专家指出,“体验经济主张的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以享受消费为中心的经济活动形式,这不能动摇生产资料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的决定性地位和存在基础,同时它还要受到社会整体生产能力和水平的制约”。诚然,体验经济的发展建立在消费者一定的基本需求满足的基础上,生产资料的制造和配套服务业在社会的整个产业结构当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体验经济的发展为生产资料的制造提供了发展的方向,虽然生产资料的制造具有一定的基础性特点,但生产资料制造行业的提升和优化,需要体验经济的健康发展。体验经济对于配套的服务业也有很好的产业发展的指向性作用,因为体验经济需要服务业的配套服务,有些体验的感受在于消费者对于配套服务的认可,生产资料往往只是起到“体验平台”的作用。对于体验经济而言,无论是生产资料还是配套的服务,只是作为体验经济必需的要素之一,他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构成了体验经济成功的重要因素。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体验经济的发展引领了生产资料的制造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业的发展。

根据近几年体验经济的发展,有人提出了体验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发展形态,有着不同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形式。从体验经济外在的表象来看,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有专家指出,“尽管体验经济强调消费者的价值创造主体地位,但这种价值是指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从经济活动循环而言,价值实现仍然遵循一般性的要素投入和产出消费定律”。在我们看来,体验经济虽然强调的是顾客的主观性效用,但是体验经济中的价值实现并不是完全按照过去的经济形态所遵循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从体验经济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的生产角度来看,体验经济是遵循传统的要素投入和产出的定律的,同样的规律也适用于配套的服务经济的范畴,但体验经济核心的要素实现的过程并不是遵循的范畴。具体来说,就是体验经济的要素投入和产出不再是取决于生产者,而是取决于消费者。这一过程不是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而是取决于消费者在体验前、体验中以及体验后的“感觉”。表面上看,由于“感觉”的存在,体验经济要素的投入产出不像以往的经济形态中的要素投入产出那样比较容易估计和计算,体验经济的投入产出更加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其实,正是由于“感觉”的存在,才使得体验经济条件下的投入产出的比例相对以往的经济形态有了提高的可能,同时对于消费者“感觉”的把握也成为了提高要素投入产出比的关键。从这点可以看出,体验经济确实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对于现有的经济发展规律提出了挑战,尤其是顾客主观性效用的存在决定了体验经济能否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颠覆传统的价值规律。

从体验经济目前的发展来看,由于体验经济本身的从业人员对于消费者体验的内在规律的认识还不够,加之体验经济自身也处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大多数以体验经济示人的经济形态依然体现出遵循传统投入产出规律的特点,仅仅在企业生产消费的某一些过程中体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价值规律。而且,现有体验经济的应用往往停留在企业营销策划阶段,而没有深入到企业要素生产的各个阶段。正是由于这样的不足存在,体验经济才会被认为依然是延续了传统要素生产的规律,而没有体现出体验经济在价值规律方面应有的突破性,由此使得社会对于体验经济有了不同程度的误解。体验经济的存在不是对于消费者的“感觉”通过一些所谓的营销噱头就可以把握和引导的,消费者感觉的复杂性决定了体验性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阶段,而在这个期间,对于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如果没有相应的熟悉体验经济的人才,发展体验经济很容易就陷入对于市场营销手段趋于极致的“滥用”。

随着体验经济的发展,对于体验经济的未来发展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专家指出,“社会生活之中的消费都是若干个体消费形成社会消费或者个性需求汇集为社会需求,意味着个性化需求向社会化需求的转换。”体验经济中分散的个性化需求是否会成为社会化需求呢?这主要看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特征以及消费者的内在体验。虽然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会受到“从众”心态的影响,但从总体上来看,体验经济的个性化特征以及相应的个性化需求应该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意味着体验经济对于消费者复杂体验的理解、引导和满足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对于体验经济而言,它更加强调面向市场的需求,通过需求对整个生产的过程实施影响,似乎从这一点来说,依然遵循传统经济的规律。但是,体验经济中的需求对于整个经济形态的影响,相对于以前的经济形态来说有很大的不同,即便是与相对而言发展阶段比较靠近的服务经济相比,依然有一些不同之处。体验经济和服务经济的区别在于:首先,服务经济中的价值创造主体是生产者,而体验经济的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体验经济以消费者的需求是否满足作为前提,作为价值实现的关键环节;其次,服务经济强调大规模标准化基础上的人性化和个性化,体验经济则强调人性化和个性化基础上的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定制化;第三,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相对于以往的经济形态而言,并没有完全受到传统“理性人”假设的制约,更多地表现出消费者非理性的一面。不过,对于那些服务于生产资料制造领域的配套服务经济来说,还是遵循传统“理性人”假设的。由于体验经济价值创造主体是消费者,虽然消费者依然在体验经济形态下理性地选择满足自己“感觉”的方式,但从其内在发展规律来说,体验经济与服务经济相比,在“理性人”选择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从这一点来看,体验经济是对于服务经济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于服务经济的丰富和补充。”

整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彭思量.新产业动力:体验经济.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7.

[2]郭元??.体验经济的产业化表征.光明日报,2009.7.21.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7

关键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集群;制度

竞争最激烈的集群,是最好的战略据点。如今,这种新的集群竞争,正日益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动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突破点。它虽然带动力强劲,可我们也应看到,并不是每个地区产业集群都发展到较完善程度,集群功能都能充分发挥,相当部分集群还存在简单扎推现象,真正意义上的集群结构尚未建立。这便不得不促使我们去探寻完善集群发展战略的方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落后区域集群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它的先行先试,制度创新,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活力,为集群战略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保障。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具有的功能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改革纵深化的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1]。它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内含着一些独有的特点和内在属性。

1.区域环境优化功能。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统领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功能。因为它能够根据所在区域资源要素的优势与特点,在符合政策层面的基础上,突破原有体制下,各种力量的束缚;能利用思想的解放、创新意识的培养,完善上层建筑保障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摒除内在精神思维约束着的陈旧想法,进而能有效改善试验区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技术创新平台和法律规范。另外,通过创新思维,先行先试,地方政府能大力提高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杜绝人为因素牵制下,导致的限制区域产业发展的地方意识;能培育市场经济高级阶段中,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契约机制,保障区域发展所必须的市场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内生制度创新功能。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决定社会经济绩效的并不是社会的资源存量和技术要素,而在于对这些资源与技术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为社会经济生活与交往提供了一种确定的结构,预见行为可能发生的走向,防止产生凌乱、任意的不利于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恶意行为。正如适合区域要素特征的制度,能有效修正经济参与人的经济行为,防止参与人破坏集群网络;不适合区域要素特征的制度将对社会、企业集群组织带来巨大损害一样。制度使他人的行为变得更可预见,协调着人们的各种行动,建立起信任,减少了人们在知识搜寻上的消耗。对应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于试验区内涵制度创新的特性,它能在中央政府权能的释放下,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制度内生化改革,利用先进区域不断发挥的先发优势,以立为主,把制度创新的累积化成果通过中间媒介传导,辐射到其他区域。在区域推动力上,这种制度创新,充分展现了对经济主体、经济发展载体的服务力量,为区域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促进区域产业模式创新和结构升级。

3.增长极集聚辐射功能。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其《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一文,从产业关系中抽象出经济空间概念,认为经济关系中存在一种受力场经济空间,这种空间有着类似磁极的力场,能发出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使区域总是处于非均衡的极化状态。其中位于高位势的区域就是符合佩鲁模型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在集聚各产业、各部门和周边区域要素资源后,将通过不同的渠道、方式向外扩散,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与此类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场,可导致物质与能量远离平衡位置,当运行机制发生效力时,周围空间就不再是绝对的虚空,而是布满着无数含有极化作用的力线,传递着力的作用。因为它可通过“优良的政策和发展环境,利用经济势能的运行规律,逐步使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资本、信息技术、高级人才和现代经营管理集聚的核心。同时,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展示了其蕴含的市场潜力、资源潜力和经济潜力,从而吸引外部的优势资源,使其集聚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辐射到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加速增长和发展”[2]。

二、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集群也如雨后春笋,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并具备一定规模,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国内现阶段形成的集群在地区发展上还很不平衡,集群内部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经济现象,成为今后亟待我们破解的难题。

1.群内企业缺乏创新力,集群品牌形象受损

从创新角度来看,具有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促进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性知识交流所激发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可以促进产业融合,从而不断促进企业创新。但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集群的网络关系主要由信任和承诺维持,缺乏制度的约束,导致许多问题出现。主要表现为:群内企业过度依赖集群网络产生的知识外溢和技术共享,自身缺乏创新意识,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性的培养。他们认为,自主创新的风险投入过大,一旦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机密暴露,其商业价值就大打折扣。所以,他们自身不愿投入资源搞创新,而是搞机会主义、“搭便车”,抄袭模仿他人产品,坐收渔人之利,结果导致本地企业产品结构雷同,质量低下,最终使整个产业集群的品牌形象受损。

2.对优势资源过度依赖,造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

集群内企业通常会加强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或形成人无我有的独特能力。可是,如果区内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一产业或产品,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路径依赖,造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从而降低产业集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因为当一个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时,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就会较高,而资产专用性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固定资产投入的风险增大,群内企业会无意识地排斥其他方面的能力,导致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市场覆盖面低,创新能力不足。当出现市场需求的重大调整时,群内企业难以转型,便会导致整个集群的衰败。另外,我国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几个大型的推进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集群结构。这种结构造成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过度依赖。他们的产品价值链也只局限于集群内的一些企业,如此循环,容易使群内企业的价值链萎缩,无法与外界形成有效对接,进而使集群内企业的产业价值链出现趋同刚性,影响了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

3.集群发展缺乏政府有效支援,引发集群网络封闭性

产业集群是一个经济系统,一个网络组织,也是一种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的社会资本网络。它具有根植性,基于这种根植性,群内企业与企业间,与社会组织间能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网络关系,使各种资源要素能够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不断提升集群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反之,如果群内企业缺乏开放性,则会出现集群锁定、技术创新刚性和产业发展网络结构刚性,最终使集群丧失活力和竞争力。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与政府缺乏有效的支援存在巨大关系。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分权式改革,地方政府成为享有独立利益的法人主体,加上我国官员晋升主要考核标准是他对地方做出的经济贡献。这些无形中造成各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经济增长,通常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将企业集群限制在其行政边界内,使跨区域的企业集群很难成长并无法保证集群发展所需的配套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健全及完善。另外,随着集群与外界联系的切断,集群与集群间、集群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缺失,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无法引进,最终影响了集群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三、试验区对产业集群发展所起的作用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改革的“实验田”,是一个状的实施特色经济的区域,它的发展必须对全国区域经济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必须在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上先行试点并取得突破;必须通过创造新的发展方式,消除原来起阻碍作用,不适应推进国家生产力和谐布局、社会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它既有全国示范性,又有区域推进性和城市发展个性,在推动区域集群化发展战略上,彰显着无穷的驱动力量。

1.提供了优越的促进集群发展的微观环境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应对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原有单项改革无法适应新形式、新任务、新问题的背景下,为解决我国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而设立的。它的设立对区域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首先,试验区享有中央政府让渡的部分权力,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行体制创新;能够在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引进具有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优势的推进型企业和促进集群网络完善的项目进入试验区,以从源头上解决造成产业集群出现简单扎堆、过度占用资源及“搭便车”等行为。其次,试验区在发展集群战略上,能从增长极功能出发,来构筑区域间相互依存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集群生态系统和生态链,强化集群网络的协调功能。最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从全球价值链上搜寻资源,以不断提高试验区的学习效能和创新能力;能通过对知识的创造和对知识的整合,为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2.调和了集群竞争优势刚性造成的影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个助跑器,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区内政策优势、潜在发展后劲不可避免是各类型企业追逐的热点。在试验区中,政府能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促使企业主动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竞争和合作伙伴。这有效地使区内企业实现了和外界的对接,给集群发展注入活力,并调和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造成的影响。一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显著的促进区域及区内企业发展的能力,能吸引大量的具有同种功能和类型的企业聚集。因此,企业间具有合作关系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以低廉的费用变换合作对象,从而使地理位置固定而产生的资产专用性降低,缩小了资产专用性对企业及集群造成的影响。二是由于试验区区内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企业,其区内优胜劣汰机制展现得非常充分,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弱化了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因为在高度的竞争机制下,企业拥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从而造成要求投资了资产专用性固定资产的企业维持与原有企业的交易关系并不具有必然性。他们为分散风险会多元化地发展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群内企业由于能够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当中,他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合作对象,这无形中就减弱了群内企业价值链趋同刚性的影响。

3.完善集群发展的产业协调配套体系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制度内生化的改革模式,制度创新是其内涵的固有特性。它能把制度创新成果不断累积,形成制度累积创新机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试验区中能吸引大量的大中型推进型企业,这些推进型企业为提升企业竞争力,通常会实行产业环节的分解,专注于企业具有核心能力的部分。同时,在试验区中受过严格训练的管理者和母体公司科技人员,他们在离开原公司后,通常会自主创业,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他们便成为区域集群网络化发展协调配套体系中的一员,为集群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将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构造政府结构,真正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建立起实施新型职能的管理体制。这使政府提高了为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功能。如它能建立、健全适应集群发展的行业协会、研究咨询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减少官办垄断色彩;能培育各类要素市场,解决好产学研合作、信息支持、产业空间布局问题;能完善政府法规体系和服务机构,实现集群企业与外界对接,增强产业集群发展体制等。综上,试验区的设立为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支撑,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春洋.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特征与目标..cn/blog/u/lichunyang/archives/2007/200733016843.htl

[2]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08.

集体经济发展经验篇8

关键词: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产业集群;制度

竞争最激烈的集群,是最好的战略据点。如今,这种新的集群竞争,正日益呈现出蓬勃的发展动力,成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来源,也成为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突破点。它虽然带动力强劲,可我们也应看到,并不是每个地区产业集群都发展到较完善程度,集群功能都能充分发挥,相当部分集群还存在简单扎推现象,真正意义上的集群结构尚未建立。这便不得不促使我们去探寻完善集群发展战略的方法。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落后区域集群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它的先行先试,制度创新,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活力,为集群战略的不断完善提供了保障。

一、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所具有的功能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指“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内改革纵深化的推动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和谐社会为核心,以全方位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先试先行为特征,以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全国意义的改革试验区”[1]。它在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上内含着一些独有的特点和内在属性。

1.区域环境优化功能。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思想的统领下,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优化区域产业发展环境的功能。因为它能够根据所在区域资源要素的优势与特点,在符合政策层面的基础上,突破原有体制下,各种力量的束缚;能利用思想的解放、创新意识的培养,完善上层建筑保障经济发展的促进力量,摒除内在精神思维约束着的陈旧想法,进而能有效改善试验区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技术创新平台和法律规范。另外,通过创新思维,先行先试,地方政府能大力提高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杜绝人为因素牵制下,导致的限制区域产业发展的地方意识;能培育市场经济高级阶段中,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市场契约机制,保障区域发展所必须的市场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内生制度创新功能。以诺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决定社会经济绩效的并不是社会的资源存量和技术要素,而在于对这些资源与技术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为社会经济生活与交往提供了一种确定的结构,预见行为可能发生的走向,防止产生凌乱、任意的不利于社会组织发挥作用的恶意行为。正如适合区域要素特征的制度,能有效修正经济参与人的经济行为,防止参与人破坏集群网络;不适合区域要素特征的制度将对社会、企业集群组织带来巨大损害一样。制度使他人的行为变得更可预见,协调着人们的各种行动,建立起信任,减少了人们在知识搜寻上的消耗。对应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由于试验区内涵制度创新的特性,它能在中央政府权能的释放下,通过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制度内生化改革,利用先进区域不断发挥的先发优势,以立为主,把制度创新的累积化成果通过中间媒介传导,辐射到其他区域。在区域推动力上,这种制度创新,充分展现了对经济主体、经济发展载体的服务力量,为区域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保障,促进区域产业模式创新和结构升级。

3.增长极集聚辐射功能。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其《经济空间:理论与运用》一文,从产业关系中抽象出经济空间概念,认为经济关系中存在一种受力场经济空间,这种空间有着类似磁极的力场,能发出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使区域总是处于非均衡的极化状态。其中位于高位势的区域就是符合佩鲁模型的增长极。该增长极在集聚各产业、各部门和周边区域要素资源后,将通过不同的渠道、方式向外扩散,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与此类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场,可导致物质与能量远离平衡位置,当运行机制发生效力时,周围空间就不再是绝对的虚空,而是布满着无数含有极化作用的力线,传递着力的作用。因为它可通过“优良的政策和发展环境,利用经济势能的运行规律,逐步使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为资本、信息技术、高级人才和现代经营管理集聚的核心。同时,试验区先行先试的示范效应,展示了其蕴含的市场潜力、资源潜力和经济潜力,从而吸引外部的优势资源,使其集聚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又辐射到周边区域,带动区域经济加速增长和发展”[2]。

二、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产业集群也如雨后春笋,在我国沿海地区形成并具备一定规模,带动了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但国内现阶段形成的集群在地区发展上还很不平衡,集群内部也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经济现象,成为今后亟待我们破解的难题。

1.群内企业缺乏创新力,集群品牌形象受损

从创新角度来看,具有相互关联的企业集聚在一起,可以促进科技知识的传播和扩散,尤其是隐性知识交流所激发的新思想、新方法的应用可以促进产业融合,从而不断促进企业创新。但在现实的运行过程中,集群的网络关系主要由信任和承诺维持,缺乏制度的约束,导致许多问题出现。主要表现为:群内企业过度依赖集群网络产生的知识外溢和技术共享,自身缺乏创新意识,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积极性的培养。他们认为,自主创新的风险投入过大,一旦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和机密暴露,其商业价值就大打折扣。所以,他们自身不愿投入资源搞创新,而是搞机会主义、“搭便车”,抄袭模仿他人产品,坐收渔人之利,结果导致本地企业产品结构雷同,质量低下,最终使整个产业集群的品牌形象受损。

2.对优势资源过度依赖,造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

集群内企业通常会加强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即形成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或形成人无我有的独特能力。可是,如果区内资源过度集中于某一产业或产品,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路径依赖,造成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从而降低产业集群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和应变能力。因为当一个产业经过多年的积累逐渐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时,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就会较高,而资产专用性程度的提高意味着固定资产投入的风险增大,群内企业会无意识地排斥其他方面的能力,导致企业规模较小,产品市场覆盖面低,创新能力不足。当出现市场需求的重大调整时,群内企业难以转型,便会导致整个集群的衰败。另外,我国的产业集群基本形成了几个大型的推进型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的集群结构。这种结构造成中小企业对大企业的过度依赖。他们的产品价值链也只局限于集群内的一些企业,如此循环,容易使群内企业的价值链萎缩,无法与外界形成有效对接,进而使集群内企业的产业价值链出现趋同刚性,影响了产业集群的深化发展。

3.集群发展缺乏政府有效支援,引发集群网络封闭性

产业集群是一个经济系统,一个网络组织,也是一种基于社会联系、信任和共享互补的社会资本网络。它具有根植性,基于这种根植性,群内企业与企业间,与社会组织间能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网络关系,使各种资源要素能够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不断提升集群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反之,如果群内企业缺乏开放性,则会出现集群锁定、技术创新刚性和产业发展网络结构刚性,最终使集群丧失活力和竞争力。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与政府缺乏有效的支援存在巨大关系。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分权式改革,地方政府成为享有独立利益的法人主体,加上我国官员晋升主要考核标准是他对地方做出的经济贡献。这些无形中造成各地方政府为追求本地区经济增长,通常会实行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将企业集群限制在其行政边界内,使跨区域的企业集群很难成长并无法保证集群发展所需的配套体系和中介服务机构的健全及完善。另外,随着集群与外界联系的切断,集群与集群间、集群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缺失,人才、技术等高级要素无法引进,最终影响了集群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竞争力。

三、试验区对产业集群发展所起的作用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改革的“实验田”,是一个状的实施特色经济的区域,它的发展必须对全国区域经济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必须在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上先行试点并取得突破;必须通过创造新的发展方式,消除原来起阻碍作用,不适应推进国家生产力和谐布局、社会和谐发展的制约因素。它既有全国示范性,又有区域推进性和城市发展个性,在推动区域集群化发展战略上,彰显着无穷的驱动力量。

1.提供了优越的促进集群发展的微观环境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应对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原有单项改革无法适应新形式、新任务、新问题的背景下,为解决我国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而设立的。它的设立对区域发展具有巨大促进作用。首先,试验区享有中央政府让渡的部分权力,能游刃有余地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实行体制创新;能够在试验区产业集群发展的总体框架下,引进具有带动区域产业发展优势的推进型企业和促进集群网络完善的项目进入试验区,以从源头上解决造成产业集群出现简单扎堆、过度占用资源及“搭便车”等行为。其次,试验区在发展集群战略上,能从增长极功能出发,来构筑区域间相互依存的新型产业体系,不断完善集群生态系统和生态链,强化集群网络的协调功能。最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能从全球价值链上搜寻资源,以不断提高试验区的学习效能和创新能力;能通过对知识的创造和对知识的整合,为集群发展提供良好的创新环境。

2.调和了集群竞争优势刚性造成的影响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一个助跑器,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区内政策优势、潜在发展后劲不可避免是各类型企业追逐的热点。在试验区中,政府能不断完善自身的服务功能,促使企业主动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竞争中,在全球范围内寻找竞争和合作伙伴。这有效地使区内企业实现了和外界的对接,给集群发展注入活力,并调和了产业集群竞争优势刚性造成的影响。一是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具有显著的促进区域及区内企业发展的能力,能吸引大量的具有同种功能和类型的企业聚集。因此,企业间具有合作关系的任何一方都可以以低廉的费用变换合作对象,从而使地理位置固定而产生的资产专用性降低,缩小了资产专用性对企业及集群造成的影响。二是由于试验区区内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企业,其区内优胜劣汰机制展现得非常充分,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弱化了交易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因为在高度的竞争机制下,企业拥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从而造成要求投资了资产专用性固定资产的企业维持与原有企业的交易关系并不具有必然性。他们为分散风险会多元化地发展提高自己的能力。最后,群内企业由于能够参与到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当中,他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搜寻合作对象,这无形中就减弱了群内企业价值链趋同刚性的影响。

3.完善集群发展的产业协调配套体系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制度内生化的改革模式,制度创新是其内涵的固有特性。它能把制度创新成果不断累积,形成制度累积创新机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证,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一方面,试验区中能吸引大量的大中型推进型企业,这些推进型企业为提升企业竞争力,通常会实行产业环节的分解,专注于企业具有核心能力的部分。同时,在试验区中受过严格训练的管理者和母体公司科技人员,他们在离开原公司后,通常会自主创业,从而衍生出一批具有紧密分工和协作关系的关联企业。他们便成为区域集群网络化发展协调配套体系中的一员,为集群发展提供动力。另一方面,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将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原则构造政府结构,真正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建立起实施新型职能的管理体制。这使政府提高了为产业集群发展服务的功能。如它能建立、健全适应集群发展的行业协会、研究咨询机构和社会中介组织,减少官办垄断色彩;能培育各类要素市场,解决好产学研合作、信息支持、产业空间布局问题;能完善政府法规体系和服务机构,实现集群企业与外界对接,增强产业集群发展体制等。综上,试验区的设立为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提供了支撑,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春洋.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内涵、特征与目标.http://www.whmm.org.cn/blog/u/lichunyang/archives/2007/200733016843.htl

[2]王家庭.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对策研究[J].华侨大学学报,20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