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8篇

时间:2023-08-12 08:24:33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篇1

【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20-02

随着世界气候趋暖、经济飞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交通突发事件亦悄然伴随而来,且频发。灾害的频繁发生,死伤人数的上升,受灾范围的扩大,所产生的巨大的影响,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甚至可影响到一个国家政治局势的稳定。减少灾害的发生或降低灾害的影响是减灾救灾的主要工作,但由于灾害的发生具有不可预测性、不可控制性、突发性、紧急性,因而相对可控的医疗救援是目前降灾的主要手段也是研究热点之一。

灾害发生后涌现出大量有关灾难救援方面的研究,如灾难救援预案编写及急救框架的构建。但是大部分研究仍停留在灾难救援过程中不足及救援后的经验总结[1]。由于灾害本身特质及灾害发生地的地理环境差异及社会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故灾害导致灾难差异是必然存在。灾害后的医疗救援因其区域性、脆弱性不同具有极大的差异,忽略区域性的特点,使得总结的经验教训在推广过程中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及高效性。脆弱性是自然环境变化和人为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耦合的产物,灾害所在区域的系统脆弱性和致灾因子风险性的共同作用影响区域性的受灾程度[2]。总体而言相同的致灾强度或致灾因子作用下,灾情随脆弱性的增强而加重。

灾害学中,灾害作用于人类社会产生灾难,灾难的灾情大小取决于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致灾因子的危险性及承灾体的脆弱性,其中承灾体的脆弱性是衡量灾害破坏程度的重要因素。脆弱性主要强调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在受到灾害影响时抗御、应对和恢复的能力,侧重灾害产生的人为因素,是指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某孕灾环境内特定承灾体面对自然灾害表现出的易于受到伤害和损失的性质(图1)。因而脆弱性包括两点内涵:①强调灾害系统所产生伤害的程度;②强调脆弱性为系统在遇到灾害之前就存在的状态,依据内涵可将承灾体的脆弱性分为社会脆弱性及理化脆弱性。其中承灾体的脆弱性研究对灾前医疗资源的配置及灾后救援策略部署的确定对救灾和减灾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承灾体脆弱性等级评价是灾前医疗资源的配置及灾后救援物质分配的基础和关键。

1 灾害的理化脆弱性

灾害的理化脆弱性是指区域内和社会结构性要素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和破坏的特征,总体而言是某一具体地区自然社会环境的脆弱性,内容包含致灾因子及孕灾环境。孕灾环境包括区域内地理位置、地质结构、土壤构造、山体组成、水源分布、气候规律;致灾因子包括人为致灾因子及自然致灾因子。自然致灾因子如台风、地震、洪水、海啸、泥石流、山体滑坡,人为致灾因子包括城市火灾、交通事故、海难、病害、战争、动乱。由于大部分理化脆弱性具有自然属性,由此类研究可以得知人类的脆弱性与他可能暴露的物理灾害、频率、暴露程度及决定于系统对冲击的敏感性之间的关系。如海南是自然灾害台风高发区域之一,受台风影响的区域,脆弱性总体是增强的趋势,但随机和偶然性较大,脆弱性的区域分布规律性不强,相邻区域脆弱性相差很大,区域性台风的破坏具有明显差异。台风的破坏力除与台风等级、台风波及范围、活动特征、路径及强度的变化密切相关外,同时与台风登陆区域和路径区域的孕灾环境的脆弱性同样密不可分。2011年台风“纳沙”和“尼格”对海南的社会生活、种植业、旅游业造成巨大冲击,据不完全统计,海口市、三亚市、文昌市、临高县、昌江黎族自治县等地301.3万人受灾,28.7万人紧急转移安置,农作物受灾面积62千公顷,绝收12.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9.9亿元。由于各地地质结构的特异性及排泄系统的内在脆弱性,次生灾害如城市内涝、局地山洪、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具有区域性的特点。

2 理化脆弱性衡量方法及评估

理化脆弱性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理化脆弱性具有特质:①区域化;②多元化;③复杂性;④分布不均匀。因而衡量理化脆弱性包括自然灾害相关一般性参数:如发生频率、致灾等级、灾害范围、包括灾害暴露地区的环境脆性等。但不同的灾害涉及到区域性理化脆弱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地震或台风时房屋、道路结构脆弱性对灾害程度评估至关重要,而对于旱灾其内在脆弱性影响较小。

在评估理化脆弱性时需要考虑到具体灾害,及灾害过程中可涉及到的脆弱性。①历史灾情: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出主要灾害类型,并进行相关死亡率、相对或绝对经济损失率的运算,综合体现宏观区域的脆弱性。以全球尺度灾害风险评估的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RI)和多发区指标计划(HOTSPOTS)为代表,这两种方法数据获取方便,计算简易,其中DRI能反映全球灾害数据库中有记录的大、中尺度灾害人口损失的风险。②指标体系:在脆弱性机制和原理不完全明了的情况下,指标合成是目前脆弱性评估的常用方法,指标的内容包括一般性的脆弱性指标。继美洲计划后,针对不同空间尺度的承灾系统,衡量不同灾种的脆弱性指标体系大量涌现。③灾损曲线:并非所有历史数据都有记录,指标方法目前不够规范化且评估结果缺乏可信度,脆弱性曲线为脆弱性评估提供了新的思路[3]。

3 灾害的社会脆弱性

社会脆弱性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社会的各种资源在灾害暴露过程中的受影响程度,即灾害后社会的破坏程度及恢复速度。是一种特定类型灾害的频率与强度的破坏力函数,是从人类系统内部固有衍生出来的,从灾害学角度分析主要是承灾体的内在特质。社会脆弱性为一个系统在遇到灾害之前就存在的状态(社会结构性要素),而且被认为是灾害发生之前人为可以调节和控制的脆弱性。从灾害外部的观点来看主要是探讨人类社会或社区受灾害影响的结构性因素。结构性的要素包括:人口结构组成、产业链模式、社会经济条件、社会制度、医疗救援、人群灾害意识等。社会脆弱性中影响因素的权重在不同的灾害中有不同的差异。如车祸与交通构架状况、交通车辆管理及交通法规相关,而在台风发生时上述内容对脆弱性影响有限。同样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力资源被认为是双刃剑,一方面财富与人口的集中会加剧灾害的损失,一方面充足财源和充足人力支援有利于加大防灾设施、投资力度,改善社会的减灾体制,从而增强社会抵御灾害的综合能力。

4 社会脆弱性衡量方法及评估

社会脆弱性主要是探讨人类社会或社区受灾害影响的结构性因素,区别于理化脆弱性自然和非可控的影响因素。此类研究认为脆弱性是从人类系统内部固有特质中衍生而出的,是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特定时间和特定的区域所具备的政治、经济及制度的能力所决定,具有多层次且多面向的特点。其中主要的社会脆弱性影响方面包括人口组成、产业结构、社会制度、医疗救援、民众的救灾意识等,上述主要的影响因素在一定的时间内交叉相互作用和影响,呈现出相当的复杂非线形关系。已有的研究证明人口密度、人均产值、地均GDP三要素数值与社会脆弱性间显著的反相关关系。相对于一般性的社会要素,灾害的医疗救援脆弱性是重要但缺乏探讨的。

5 灾害医疗救援的脆弱性

灾后医疗救援是灾害后最主要的救援力量,其医疗救援链及医疗救援资源的脆弱性在整个灾害救援过程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医疗救援链的脆弱性包括:医疗救援指挥系统脆弱性、医疗救援队伍脆弱性、医疗资源配置脆弱性、医疗单位地理构架的脆弱性、医疗救援队伍管理与衔接脆弱性、公众医疗救援知识脆弱性。在医疗救援链的各个环节均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脆弱性,其中医疗救援队伍的脆弱性包括救援人员组成的脆弱性,如医疗救援人员与其他专科医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对伤员的检伤分类和紧急处置,对受灾者的整体化处置超越任何一个专科,因而在构建急救队伍应当遴选有经验全科医生或者是将不同专科的医生进行整合使急救队伍的整体能力得到提升。并且人员整合过程中尽可能的减少队伍的人数,因为提高医疗救灾队伍精炼性可以减少救治环境的危险对医务人员的危害。

灾害后医疗救援以群策群力的形式开展,由政府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医疗救援网络的构建及各个医疗单位和卫生部门的有效的衔接及合理的调度指挥是降低救灾指挥脆弱性重要手段。医疗救援设备脆弱性和医疗救援药物储备脆弱性,物资和设备的需求依据大批伤员病情及具体数量而定,数量和标准远超于日常工作,物资和设备的脆弱性在于储存和补给的速度和质量。良好的物资和设备的储备降低救灾链的脆弱性。公众的救灾和备灾意识是衡量社会脆弱性的重要标准,灾害发生时区域性医疗救援的有限和外源的救灾缺乏的条件下,公众的自救知识和自救能力将在救灾的黄金72小时内发挥巨大且不可替代的作用[4]。灾前救灾意识培养及救灾技能的普及是对有限救灾资源的补充,也是降低群体脆弱性的有效手段。依据当地灾害特点及脆弱性特点,医疗机构科学布局、整合医疗资源、优化管理模式及预案演练,从各个方面入手才能有效的降低医疗救援的脆弱性。

脆弱性研究有利于建立多维度,多领域联合、协作的灾害医疗救援体系。根据实时的灾害救援情况,通过修正数学模型的参数,我们能够迅速调整响应等级,提供最恰当的人力和物力投人到救灾行动中,实现灾害医学应急救援的成本一效益、成本一效率最大化。把本区域的理化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标记为理化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构建基于区域性的灾前理化脆弱性和社会脆弱性评价基础上的数学模型。根据实际情况,可把反应一个系统脆弱性的各要素再分解成若干级指标体系,建立反映该系统脆弱性的一个综合指标体系,即系统脆弱度,可包括一级指标体系、二级指标体系等,甚至可以建立六级指标体系。

总而言之,脆弱性分析的五个原则为:①脆弱性分析与评估必须是以地方为基础;②分析上所需要的知识必须是具有弹性(跨学科);③灾害的影响必须是多元且相互作用的,而非单一与独立的;④该研究必须能容许系统下不同的适应能力(每个不同个体具备不同的适应能力);⑤生产出的信息必须具备历史性与前瞻性。人类能够做到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灾害降临之前,构筑一道坚固的公共卫生防御屏障,而这一道屏障必须是科学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吕传柱,吕佳荷,王丽萍等.构建海南省灾害医疗救援体系的设想[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8,24(11)728-31.

[2] Turner, B. L., 2nd, R. E. Kasperson, et al. "A framework for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ustainability science."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3). 100(14): 8074-9.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篇2

极端气候是一种发生于特定时期之中的发生于统计分布以外的各类十分罕见的气候变化,一般分布于统计曲线两侧的10%之内。极端气候变化引发的气候灾害变化对于人类经济活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依据世界气象组织的一项评估,以往100年以来,全世纪平均地面的温度已经提高了0.3至0.6摄氏度,而且今后世界气候提升之速率要比以往100年更快,而且将达到近1000年来的最高水平,而且在温室气体趋向于稳定之后的数十年之后,该变暖趋势还会加以延续,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世界性的极端气候状况有所发生,从而极大地影响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我国不仅深受极端气候的影响,而且还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干旱、暴雨、低温、台风和沙尘暴等极端气候每年均会导致相当程度上的经济方面的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而且主要集中于脆弱性相当强的农业经济领域之中。农业领域的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体系中面临的最大灾害,如果出现了大面积的极端气候,对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威胁。这就需要对我国农业经济领域受极端气候影响的情况加以分析与研究。

 

1 极端气候概述

 

所谓极端气候,主要是指在特定时期之内出现在统计以外的十分特殊的气候变化状况,这种气候普遍分布于统计曲线的两侧,具备了突发性与灾害性等非常鲜明的特点,而且十分容易影响到当地的农业,其所造成的气候灾害会对农业经济活动会产生极为严重之影响。各类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会极大地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生产从而对人类正常的生活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我国自古以来就是首屈一指的农业大国,但同时也是深受极端气候影响的国家之一,长期以来就以农业产业而著称于世。比如,暴雨、洪水、台风以及低温、沙尘暴等气候均有可能导致人员的巨大伤亡以及重大经济损失,而以上影响往往又集中于农村经济领域之中,这样一来就对我国的农业生产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

 

2 我国极端气候的主要特点

 

依据我国自1949年建国以来的气候状况来看,我国的气象灾害具备了以下七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就时间与空间来观察,几乎每一年都有灾害。在六十多年以来,要么是先旱灾再涝灾,要么是先涝灾后旱灾,旱涝两灾交错出现,而且干旱与涝灾、冻灾、台风以及干热风等气象灾害之中,水灾与旱灾害的频次出现得最为显著。

 

二是具有区域性的特点。我国北方地区旱灾较多,而南方地区的涝灾相对较多,干旱地区主要分布于黄淮地区和黄土高原等,其主要特征是受灾的面积相当广泛,干旱所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洪涝则主要发生在珠江三角洲流域、长江流域、淮河流域以及东北的松花江流域等地区。那些干旱年份里,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往往更强,一般七月份开始就已经全面控制了江淮地区且相当稳定,亚洲大陆在北纬40至50度的上空盛行比较强的东、西向环流,妨害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进程,造成了冷、暖空气的交汇相当少,以至于难以产生锋面雨,江淮地区出现了显著的干旱行情。凡是暴雨成灾的年份,副热带高压的势力往往不强,一般到了六月底至七月初,副热带高压的脊线位置往往会停留于北纬25度以南等地区,而亚洲大陆的北纬40至50度空中所盛行的是南北向的经圈环流,导致来自北方冷空气会持续爆发进而南下,而江淮地区恰恰是冷暖空气相互交汇之处,这样一来就会造成锋面雨带比较长时间地停留于此,进而出现了显著的雨涝灾害。

 

三是具有交替性的特点。不同的极端气象灾害会交替性地加以出现,比如,旱、涝灾害会交替地出现,要么是先旱灾再涝灾,要么是先涝灾后旱灾,要么是两头旱灾而中间是涝灾,要么是两头涝灾而中间是旱灾。

 

四是具有持续性的特点。相同的灾害往往在诸多情况下会连季地出现,比如,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1966年至1968年、1971年至1974年就出现了连续两年或者连续三至四年的干旱,而1998年至1999年则连续两年出现了洪涝灾害等。

 

五是具有弱质性的特点。我国农业属于弱质性产业,其生产力水平十分滞后,抗灾防灾能力相当差,大多依赖于靠天来吃饭,所以农业经济对于自然环境所产生的变化以及各类灾害的敏感程度比较高,而灾害效应则相当强。据统计,我国大约有超过三分之一地区的农业GDP位于天气敏感区域之中。

 

六是具有规律性与周期性的特点。在通常情况下,我国的极端气候灾害以黑龙江爱珲至云南腾冲之间的连线为分解界。这条线以东的气象灾害的种类相当多,而且频率也非常高,从地域分布来加以表现的话,南方主要是涝灾而北方主要是旱灾,黄淮平原与东北平原则是旱灾经常出现的区域,洪涝灾害则主要集中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之中,极为严重的低温冻灾多出现于东北三省,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着十分重大的风暴威胁,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及华南地区的极端气象灾害可能性最大,也就是危险的程度是最高的。诸多统计资料已经证实了极端气候灾害的发生具备了十分模糊的周期性特点。

 

七是具有发生的无法回避性以及随机性。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属于自然现象而不是人为的,所以说是难以加以避免的,而且从极端气候灾害的个体来看则具备了极大的随机性。

 

3 极端气候灾害对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影响

 

农业经济中的农作物产量往往是各类自然因素以及社会经济因素一起产生作用之结果。极端气候灾害当前依然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深入研究极端气候灾害是怎样影响我国农业经济显得极为迫切。我国由于各类极端气候灾害而导致的粮食减产数量非常惊人。依据统计,我国1983年至1998年之间的15年时间里,因为粮食损失而造成的总产量损失大约达到了10%之多,这就意味着,我国每一年至少有400亿公斤的粮食为极端气候灾害所吞没。依据一项统计,我国农业经济由于极端气候灾害而减产的峰值年份主要有1961 年至1963年、1966 年至1968年、1974年至1976 年、1982 年至1984年、1988年、1994年、1997年至1998年、2008年至2010年等。从1961年至1972年是由于极端气候灾害造成农业作物损失的第一个高峰期,每一年的平均农作物损失达到了790万吨之多,从1978年至1988年则是我国粮食损失逐步上升的时期,每一年的平均农作物损失达到了1800万吨之多。从1994至1998年则是我国农作物损失的又一个高峰时期,每一年的平均粮食损失达到了3400万吨之多。从2008年至2010年则是近年来我国农作物损失的峰值期,每一年的平均粮食损失达到了3900万吨之多。也就是说,自从1985年以来,我国由于极端气候灾害而导致的粮食减产数量一直处于高位震荡的状态,而粮食减产的数量则在持续提升,这样一来,就对我国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4 我国农业经济易受极端气候灾害影响的原因

 

中国一直处于全世界季风性气候最为明显、自然灾害发生得最为频繁的区域之中,而农业产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之中的首要产业,其所具备的先天脆弱性很容易导致受到极端气候灾害的巨大影响。一是我国的农业经济是运用生物有机生长性机能将自然界物质与能量切切实实地转化成为人类基本生活资料以及原材料的部门。我国农业生产的一大特征是以经济再生产、自然再生产为前提,我国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特点是以动物和植物为主要对象,而以土地则是最基本的生产性资料,运用露天作业等形式来取得各类农产品并且产生相应的经济效应。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农业生产过程主要是对自然过程之中的自然环境以及自然因素具备了非常大的依赖性,而我国的农业生产则会受到自然条件之影响,极易受到各类自然灾害之影响,其生产效能之优劣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于自然因素特别是气象因素,有鉴于此,我国农业经济具备了不稳定性的特点。二是由于我国的地理条件非常复杂,生态环境的基础相当薄弱,因为气候条件往往是多变的,各类计算灾害频频出现,成为全球最易受极端气候灾害影响的一个国家。

 

5 我国农业经济应对极端气候的对策

 

就当前我国所实施的重大水利工程来考虑,为了能够切实保障水利领域的安全,应着力强化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的投入工作,不断拓展我国的水利设施建设,从而确保我国的水利基础抗水、抗旱以及防洪等功能能够得到落实。要运用健全水利设施来持续提升我国农业抗灾方面的能力。鉴于我国的地理条件较为复杂这一特点,除了需要选择与培育抗涝灾、抗旱灾的相应农产品品种之外,还应当依据本地气候的具体状况来健全我国农作物的分布结果,选择最为适合于当地农业经济实际的农产品加以培育,或是由当地的农业经济、农业科技专家来选用最为合适的农作物,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培育。在当前的极端气候之中,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是影响区域最为广泛与普遍的两种灾害类别,尽管以后的气候变化具备了极大的不确定性,但提升气候变化以及评估机制,落实防灾举措还是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可以立足于农业保险以及农业再保险,更好地防范极端气候对于我国农业经济所产生的各类风险。在此基础上,还应当积极争取政府部门的财政资金投入,从而把农业生产能够集中于某些区域之中,努力落实到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实现有效防控极端气象灾害与恢复农业经济发展的目的。

 

6 结 语

 

总的来说,我国的农业经济属于弱质性产业,十分容易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尤其是极端气候这一因素的影响。鉴于我国一直以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应对极端气候造成的各种不良影响。我们一定要依据极端气候对于农业经济造成影响之成因,从多个不同方面逐步健全应对之策,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真正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篇3

[关键词]湘西自治州 旅游 地质灾害 防治 对策

[中图分类号] 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7-295-5

1湘西自治州旅游资源类别、特点与旅游风景区的规划、分布

1.1湘西自治州旅游资源类别与特点

湘西自治州旅游资源类别繁多,总体可分为自然风光、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分类。其中自然风光可再分为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四个主类;人文景观可再分为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四个主类。每一个主类又可细分为若干亚类。每一个亚类又由若干基本类型组成。具体见插表1“湘西自治州旅游资源分类表”。

湘西自治州的自然旅游资源以精、奇、小、散为特点。漫长而平淡的地质年代抹去了早期的地理光华,使湘西自治州的绝大多数山和水显得是那么的普通、平常和无趣,但经沧海桑田、大浪淘沙而存留下来的每一处自然景观又无不是自然精华的高度浓缩,千姿百态、鬼斧神工;它们星散于湘西的山山水水,绽放成朵朵自然景观奇葩。

湘西自治州的人文旅游资源以湘西所特有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为特征。从史前先祖居住的洞穴到现代建筑,从饮食到服饰,从语言到文字,方方面面,点点滴滴,处处均记录下了土、苗、汉的民族文化,处处均打烙下了湘西风物、风情、风貌痕迹。

湘西自治州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高度融合、相互依存的原生态文化是区别于其他旅游文化的根本。湘西的自然旅游资源虽精又奇,但小而散;人文旅游资源虽厚而博,但因无文字传承,原始的民族特色正逐渐消亡,正逐渐通俗化、现代化。又由于武陵山脉的阻隔,长期以来,湘西奇丽的自然旅游资源成了穷山恶水、匪盗窝居的代名词;博大精深的人文旅游资源成了保守、小器和落后的反面教材。但随着现代社科研究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人们发现,湘西的自然旅游资源虽小而散,文化旅游资源虽脉络混乱不成体系,但这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竟是高度的相互融合,这里的每一个洞穴、每一条河谷基本就有一个传奇,这里的每一处自然风光都是一段文化传承。这里的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之间是如此地相互依存而不可分割,这就是在国内外其他地方消亡已久或正在消亡的原生态文化,其巨大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终于逐渐被世人领悟和接受,从此后,每一年旅游的、考察研究的人们络绎不绝。现在,这里的山水文化和人文文化正涓涓成溪汇流入酉水、峒河、武水,构成了湖湘文化的重要分支—沅、酉水文化。湘西自治州的各类旅游资源正以其特有的风姿欢迎着四方宾朋—“为了你,我等了千年”。

1.2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的规划与分布

根据湘西自治州自然旅游资源小而散,但具与人文旅游资源高度融合、相互依存的原生态文化特点,在各行政县(市)内,按地域特征将若干个分散而独立的自然景观整合在一起,规划成一个景区,一边加强景区内旅游硬件设施建设,一边大力挖掘和开发当地人文旅游资源,让游客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能够体验和感受浓郁的地方民族文化、风情,使人们游有所得,费而不悔。湘西自治州主要旅游风景区具体规划见插表2“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规划表”。

插表2 湘西自治州主要旅游风景区规划表

湘西自治州各民族的祖先主要由土著和移民组成。土著主要为苗族和土家族,其中苗族的历史起源可追溯到史前的蚩尤时代,土家族可追溯到伏羲时代,为躲避汉民族的侵扰和战乱,多以族群形式遁居于大山深处,其中土家族多分布在湘西自治州北部和中部的龙山、永顺、保靖和古丈境内,苗族多分布于湘西自治州南部和中部的花垣、吉首、凤凰、保靖、古丈和泸溪境内。居住区多以分散、偏僻、蔽塞为特点,历史文化多呈原生状态。

湘西自治州地处我国中南部,自古就是进出川、渝的门户,历史上的每一次改朝换代,总伴随着一次地区或全国性大移民。由于武陵山脉的阻隔,移民们多数沿沅江航道进入武陵山区,然后再逆水而上,进入湘西腹地,定居于沅江及其一、二级支流(主要有酉水、白河、武水、峒河、万溶江、沱江、洗车河、泗溪河等)两岸阶地或山间盆地内。移民们带来了发达地区先进的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与定居地的山水融为一体后形成了湘西自治州特有的人地合一的古镇文化,如沱江古镇、里耶古镇、王村古镇等。

湘西自治州主要自然旅游资源为山地风光和水域风光,景点以特殊地质地貌、原始自然生态、河谷、瀑布为主要形式,旅游方式主要为漂流、探险、观光、避暑、考察等;人文旅游资源主要为历史文化古镇,它们均匀的分布于湘西自治州境内主要河流两岸平地内,旅游方式主要为观光、休闲、购物、考察等。

2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类别及分布

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貌以河流、盆地和山地为主,多数地域地质环境脆弱,易发生地质灾害,威胁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安全的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泥石流和地面(岩溶)塌陷等。

根据湘西自治州地质灾害区划结果,境内旅游风景区均处于地质灾害高、中易发区内,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类别及区划具体见插表3。

3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的活动特点及危害

3.1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的活动特点

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条件,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活动特具如下特点:

(1)地质灾害诱发因素以自然因素为主。由于旅游风景区一般情况下受到严格保护,为维护其自然形态,景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度较弱,风化、强降雨等因子便成了诱发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

(2)风化作用是诱发风景区地质灾害的特殊因子。旅游风景区内的景物多数包括岩层、石柱、峰丛、钙华(钟乳石)、化石、崖壁、建筑类和纪念类文物(主要指岩石、金属、木质类建、构筑物)等,它们常年于地面,在风、水等自然力长期作用下,景物表面被风化,其内部结构及矿物成分被破坏,形成风化裂隙,强度被软化,最终导致景物崩塌。

(3)自然景观地质灾害活动强度远大于人文景观地质灾害强度。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人文景观多数位于盆地、阶地等地势平缓、开阔的地貌形态上,地质环境稳定,加之景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一般受到严格控制,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较小,其强度较微弱。而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自然景观以各类岩石形态、洞穴、河谷居多,景物点多面散,多数处在悬崖、陡坡、洼地、孤峰、峡谷等地质环境十分脆弱的地形地貌上,这类地形地貌本身就极易诱发地质灾害,加之特殊的景物形态,更是加重了地质灾害发生频率。

(4)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以小规模崩塌为主,兼有滑坡、泥石流、岩溶塌陷等多种类型。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主要集中在自然景观,而自然景观一岩石类(包括石钟乳)和峡谷、崖壁地貌类景物为主,由于岩体长期受风化、重力作用影响,极易发生危岩崩塌;同时,在悬崖、陡坡、洼地、河谷等地貌单元上也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另外,湘西自治州部分旅游资源位于岩溶发育区,在地下水文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条件下(特别是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可能发生岩溶塌陷。

(5)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的发生在时间上具不对称性。每年四~九月中的强降雨期是地质灾害高发期。而其他时间段地质灾害相对低发。

3.2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的危害特征

据调查,地质灾害对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危害情况十分严重,具体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危害风景区旅游观光景点、景物安全。危害景点、景物安全的地质灾害主要有二种方式。第一类是景点、景物位于地质灾害影响范围内,地质灾害发生时,直接推覆、损毁、破坏景点、景物。第二类是由于风化和重力的长期作用,使景物本身的内部结构和强度发生变化,引起景物表面发生脱落、腐坏或锈蚀,最终导致景物被损毁。

(2)危害风景区旅游设备、设施安全。风景区旅游设备、设施主要有交通线路、观光道路、观光索道、观景台、宾馆旅社及游乐设备设施等。为满足旅游观景之需要,大多数旅游观景设备、设施被建于悬崖、陡壁、孤峰、峡谷等地质灾害高易发的地貌类型上,极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危害。

(3)危害游客人身安全。由于风景区内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过多的岩石类景物景观,小规模、突发性的危岩崩塌和滑坡发生频繁,严重危害游客人身安全。

4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对旅游活动的影响评估

4.1地质灾害危害程度评价

随着湘西自治州旅游业的开发和发展,地质灾害对旅游活动的危害和影响逐渐显露。湘西自治州旅游业出现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本世纪初才开始旅游资源大范围开发,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旅游业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不严重,总体而言,目前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对旅游活动危害较轻。

由于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风景区旅游设备设施建设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扩大,人类活动日趋频繁,地质灾害对旅游活动的危害和影响呈逐渐扩大之势,特别是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日渐严重。通过对湘西自治州旅游业发展与地质灾害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分析,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可划分为三类:

Ⅰ类-危害程度较严重型,在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类别中,滑坡、崩塌虽然总体规模较小,但发生频率频繁、分布范围广,特别是风景区旅游设备设施建设过程中和地质环境脆弱的自然景观景区内,滑坡、崩塌的危害程度较严重。

Ⅱ类-危害程度一般型,在风景区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土、废石和废渣,它们往往未经专门处理,若堆积地方选择不当,在强降雨等极端气象条件下,易产生泥石流危害。另外,当风景区内或周边地质环境发生自然变化时,也可能发生泥石流。在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内,泥石流发生频率较少,规模较小,但可能发生泥石流的范围较广,其危害程度一般。

Ⅲ类-危害程度轻度型,在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存在大量喀斯特地貌,该类地区人类活动不频繁,其水文地质环境保持较好,虽偶有岩溶塌陷发生,但危害程度较轻微。

4.2地质灾害危险程度分区

根据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种类、分布范围、危害程度和发展变化趋势,结合旅游风景区景点观赏与游人活动区域范围的特点以及景区内居民分布和生产活动区域等综合因素,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总体可划为较危险、一般危险和无危险三个分区。

较危险区:有里耶景区内的八面山旅游观光景点、湾塘及火岩景区、猛洞河景区、坐龙峡景区、边城景区、双龙石栏杆景区、德夯景区和两头羊景区。上述景区以高山、孤峰、峡谷、崖壁、瀑布、跌水、激流等为观光对象,旅游观光时有登高、探险、漂流等方式。一方面,由于地形地貌特殊,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多发,特别容易发生危岩崩落,危及游人安全;另一方面,旅游观光方式极端,存在高危险性;再一方面,该类景区旅游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一旦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救护困难。

一般危险区:有洛塔景区、皮渡河景区、洗车河景区、公山景区、不二门景区、小溪景区、红石林景区、古苗河景区、南华景区、凤凰山景区、八公山—天星山—三门洞景区、沅江景区、天桥山-军亭界景区。这类景区地质环境较稳定,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低,且强度较小;另外,由于该类景区以自然生态保护和喀斯特特殊地貌为观光对象,以游玩、避暑为主要旅游方式,潜在危险性较小。但景区多为自然景观,观光区域面积大,无完善的旅游安全设备设施,自然性不确定因素较多,旅游时具一般危险性。

无危险区:有里耶景区内的里耶古镇景点、王村景区、老司城景区、乾州景区和沱江景区。该类景区位于山间平地,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灾害发生概率低,既有的地质灾害,也多以地下水汲取过度所引起的低强度、小规模、小范围内的地裂缝、地面塌陷为主,对旅游安全不构成重大危害;另一方面,上述景区在湘西自治州多属繁华地区,安全设备设施较齐全;再就,在此类景区旅游,多以观光、休闲、考查为主,旅游观光无危险。

5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对策

5.1地质灾害防治非工程性措施对策

由于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分布范围广而、散,旅游资源多而杂,景物景点多而小,其中自然景观以特殊的沉积、构造、地质地形地貌为主,风景区内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地质灾害危害的防治对策措施,要根据景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并结合旅游活动人员的流动性、分散性、季节性和广泛性等特点综合制定。应坚持以地质灾害防治为主、以保护环境为主的对策措施,本文就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防治非工程性措施对策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地质灾害基本知识科普宣传,提高地质灾害的自防意识和自救能力。具体办法如下:

①在旅游线路图和景区门票设计上,标出景区的地质灾害种类、易发地点、重点灾害点,并加以简要说明,使旅客事先对景区地质灾害现状有个具体了解和心理准备。

②在游览道路和景点有危险的地方,竖立明显的地质灾害类型标记。

③定期组织旅游区管理人员、导游人员以及车、马、轿、船等运载工具使用人员进行地质灾害科学预防知识和自救技能的培训学习。

(2)选择合理的旅游时间和安全的旅游线路。

(3)在风景区内认真贯彻执行水土保持法和生态环境保护法。

(4)建立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加强灾前预报服务。

(5)建立旅游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6)建立、完善和落实风景区旅游安全督查制度。

(7)强化和完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职能,避免政出多门,空来空去,有政策有措施而无监督与落实。

5.2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性措施对策

5.2.1确保旅游营地安全的工程性措施

在旅游风景区内应修建有为游人提供食宿的宾馆、酒店、旅社、购物超市、医院等服务性基础设施,这类基础设施是财产集中和人员集散地,应有较好的安全性。一方面,为观景、避暑、休闲之需要,旅游区服务性基础设施往往修建于峰顶、崖顶、谷底或河畔等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貌体上,在规划、修建时应有足够的工程措施,以防治地质灾害对建(构)筑物的危害;另一方面,服务性基础设施在投入使用后,要配备完备的保安设备设施及措施,以保证人员、财产安全。

5.2.2确保公路及游览大道通行安全的工程性措施

为方便游客顺利、快捷地进入旅游区,湘西自治州各旅游风景区均修筑了公路使风景区与国道、省道或县道相连,部分风景区内还修建了游览大道,这些为满足旅游功能之需要而修建的景区公路及游览大道多数没有经过交通部门进行正规的规划设计,路面狭窄,线路崎岖,沿途地质环境复杂,极易受到地质灾害的危害,其中崩塌、滑坡地段可采取外坡护坎、内坡支挡工程以稳定路基,尽可能减少对高陡松散斜坡的大方量开挖,部分悬崖陡壁路段宜架桥或搭桥通过。

5.2.3确保栈道、索道、览桥、观景台等旅游行人、观景设施安全的工程性措施

为旅游观景或探险之需要,湘西自治州大部分自然景观旅游区都修建了大量的栈道、索道、览桥、观景台等行人、观景设施,这些设施多数建于景区内的高危部位,必须有完善的工程性措施以确保它们的安全。

5.2.4预防地质灾害危害,确保景物、景点安全的工程性措施

独特的景物、景点是旅游风景区得以存在和开发的基础,是景区的生命和核心,应特别加以保护。湘西自治州部分景物、景点地质灾害威胁严重,应在不损害景物、景点和观光效果以及景区整体自然生态前提下,对这类灾害进行专项工程性治理。

总之,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在进行地质灾害工程性治理时应遵循科学原则,要请有资执且实践经验丰富的旅游资源开发、勘察设计部门对景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综合的、整体的规划设计方案,对每一项具体的工程性措施及实施部位要进行专门的岩土工程勘察,应有客观的、实际的岩土工程参数,然后由有资执、有能力的施工企业负责施工,以确保工程质量。

6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治流程

为确保湘西自治州旅游事业健康、安全、有序地发展,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作为湘西自治州地质灾害的一个特殊类群,应对其进行专门的管理,本文对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与防治工作流程规划如下:

第一步:建立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机构

确定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旅游管理部门为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的两大行政主体,两大行政主体应抽调专职人员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下辖的地质环境管理办公室内组建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小组,集中办公,专门负责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的具体事务。另外,由于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机理复杂,从基础调查到监测、预报,再到预防治理,技术性和专业性极强,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小组应有专门的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专家参与其中。再者,在湘西自治州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内应设专门的地质灾害管理办公室,在各风景区要设专职的地质灾害管理岗位,要有具体的领导负责、要有具体的人员实施。

在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小组内,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具体职责为根据旅游风景区实际情况,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范规程,制定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灾害区划、监测预报、防治方案的技术性措施,并督查所有技术性方案、措施的有效性、符合性及落实情况;旅游管理部门具体职责为根据旅游风景区实际情况,委托有资执的勘察、设计、施工单位执行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制定的,并通过相关部门或专家组审查通过的地质灾害管理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并对具体实施质量负行政管理责任。

州一级的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全州范围内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的宏观规划和凤凰沱江景区、里耶景区、猛洞河景区等国际级、部级且知名度高、影响范围广、事关湘西自治州形象的重点风景区的地质灾害管理的具体事宜。县(市)级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小组主要负责本县(市)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的具体事宜。设于各级旅游管理部门内部的地质灾害管理机构及人员则是地质灾害管理技术方案实施的具体组织与管理主体。

第二步:进行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和区划

由有资执的地勘单位对湘西自治州境内所有风景区进行全面的基础性调查,调查内容应包括灾害点位置、类别、规模、危害程度及危险性等,调查时应遵守相关地质灾害调查规范、规程,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以调查成果为依据,进行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区划。由于湘西自治州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旅游风景区范围和规模不断变化和扩大,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和区划应跟随风景区范围和规模变化和扩大而不断补充和完善。

第三步:建立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建立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应坚持专业性监测、预警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方针。其中对危害景物、景点安全的地质灾害和由景物、景点自身存在所引发的地质灾害学术性强,技术要求高,应以专业性监测研究为主;危及人员安全和旅游设备设施安全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应以群测群防为主,风景区所有工作人员是群测群防的主体。风景区地质灾害预报预警方式除了人工当面告知游客之外,可通过电台、电视、互联网等媒介在旅游信息中告知游客。

第四步:制定、完善和落实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是制定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和落实风景区地质灾害非工程性防治措施的主体;旅游管理部门一方面是落实风景区地质灾害工程性防治措施的主体;另一方面,旅游管理部门各级各类工作人员应积极参加由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组织的风景区地质灾害科学预防知识和自救技能的培训学习。

第五步:建立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系统

在湘西自治州地质灾害管理系统中开发和设置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子系统,将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纳入湘西自治州地质灾害管理总体规划布置,最终实现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的技术化、规范化、动态化、常态化和制度化。

7结论与建议

(1)旅游业是湘西自治州主要的经济支柱之一,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面广点散,大部分自然旅游资源地质环境复杂,地质条件脆弱,易发生地质灾害。

(2)目前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总体上为点多面散、规模小,危害程度整体偏低态势,但其中部分风景区或景物、景点地质灾害隐患严重,已危及人员和旅游设备设施安全,制约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3)随着湘西自治州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规模、频率、危害程度、危险性呈逐渐扩大趋势,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健康、安全发展,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进行调查和防治。

(4)强有力的行政管理体系和有效的技术措施是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实现有效管理的两大支柱。

(5)目前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程度薄弱,死角和盲区较多,已有的资料数据不能全面反映灾害点的具体情况,在选择和制定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管理的技术性措施之前,应重点完成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基础调查研究工作。

(6)在湘西自治州地质灾害区划中,旅游风景区多数被区划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和次重点防治区。由于旅游风景区的特殊性和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危害和影响的严重性,建议对湘西自治州旅游风景区地质灾害进行专门的区划。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篇4

一、全面整合教材,把握课标要求

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打破课本的章节顺序,重点以我国区域为背景,讲解主要的气象灾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沙尘暴。提炼出四点课标内容:①运用地图说明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分布;②结合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环境特点分析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③结合地理环境特点分析同一灾害对不同地区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④针对重要的气象灾害提出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法及防灾减灾措施。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握课标的要求,针对课标的要求选取典型的配套习题训练。

二、重点分析灾害的成因,把握本质

气象灾害的复习和自然地理联系比较紧密,在分析讲解时,成因是重点。下面以台风和寒潮为例举例分析。在讲解台风时,可从台风是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入手,分析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从而分析出台风的三个结构及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这样,学生在掌握台风形成的三个条件基础上很容易分析出形成台风的地区在哪里,非常简单地理解了台风的形成和分布,而不用去死记硬背台风的知识点。

三、危害和措施体现差异性、区域性

自然灾害的减灾措施虽有共性,但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不同的自然灾害强调其减灾重点。①时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其减灾措施除了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遭灾时的抗灾。②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广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海啸等,其减灾措施除平时的防御措施及预警外,应强调灾后的救援。③时间跨度小、影响范围小的自然灾害,如泥石流、滑坡等,其减灾措施重点是工程、生物措施的实施。④同一灾害的不同地区措施要有差异,如洪涝灾害不同的河段措施不同:

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四、辩证地看待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在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好处。

(1)台风:①携带大量淡水资源,缓解旱情;②在一定程度上降温,缓解酷暑;③维持着地球的热量平衡;④增加捕鱼产量(使江河湖海底部营养物质上泛,鱼饵增多,吸引鱼群聚集)。

(2)沙尘暴:①加大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延缓全球变暖趋势;②中和酸性气体,降低北方酸雨发生概率;③形成黄土高原;④给海洋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篇5

关键词:东海县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概述

地质灾害指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近年来,随着东海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规模与强度不断加大,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不但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破坏东海县的地质环境资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海县的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因此,对该地区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法的研究是有必要的。

2、地质背景

2.1气象水文

东海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雨较为丰沛,属暖温带,以海洋性气候为主,兼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65.6mm,多年平均气温13.6℃。降水主要集中在早7~8月份,约占全年总量的50%左右。常年平均气温14℃,全年无霜期达225天,年平均日照2394小时,年平均降水913.0mm,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2.2地形地貌

东海县地处沂蒙山脉的延伸部与淮北平原的交界地带。西倚马陵山脉,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与北部是丘陵地带,中部是平原坡地,东部是沭南洼地,西部和北部多为岗岭沙土,东部主要为黑淤土,并含有一定的盐、碱成分。境内主要山脉,西北有羽山、北有磨山、南有牛山、安峰山、房山等。地势北、西高,南、东低,地面相对高差最大250.0m,平均坡降约4%~5%,羽山是区内至高点,海拔269.5m,最低处位于温泉镇南缘刘湾一带,海拔23.0m左右。

2.3地质构造

区域构造单元位于扬子地台北部边缘,与华北地台相邻,地处郯庐断裂带东侧,为大别一苏鲁超高压变质带东段南部地区,构造形迹较为丰富。区内无较大断裂通过,未见活断层,地质构造较稳定。

3、地质灾害现状及成因

3.1地质灾害现状

东海县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崩塌和滑坡。截止2011年底,通过现场踏勘,共发现崩塌地质灾害点49处,占地质灾害总数的85.9%,以中小型规模为主,其中中型规模2处,占4.1%。崩塌地质灾害隐患点6处,占10.5%,规模为小型。滑坡地质灾害点2处,占3.5%,规模为小型。从地域上看,主要分布在东海县中西部低山丘陵地区,其中东海县西部的安峰山、房山、平明山、磨山、羽山等地比较密集,涉及乡镇主要有双店、桃林、山左口、洪庄、温泉等。综上统计,东海县地质灾害点具有灾害点分布多、规模小、分布集中、稳定性差、危害程度小等特点。

3.2成因

自然地质环境条件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控制因素,大气降雨因素、人类工程活动则是地质灾害发生的诱发或触发因素。根据资料显示:东海县境内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受自然地质环境条件(如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岩土体结构构造条件)影响外,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破坏了原始斜坡的自然平衡,在遇到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时,引发了地质灾害。据资料统计,东海县地质灾害中,有80%以上的地质灾害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

3.2.1降雨因素

东海县境内地质灾害大部分发生在雨季,主要原因是降雨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及其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由于长时间的降雨会使得地下水位升高,对岩土体产生浮托作用,同时因降雨形成的坡面流水体不断地冲刷坡脚或浸泡坡脚、削弱坡体支撑,使得土体饱水软化,抗剪强度降低,不利于斜坡的稳定。

3.2.2人类工程活动因素

东海县近年来人类工程活动非常强烈,建房、道路修筑等活动增强,切坡或开挖坡脚现象普遍存在,由此产生大量的高陡边坡,在降雨等作用下易产生边坡失稳的情况。另外东海县中西部低山丘陵地区露天采石现象较普遍,且开采方法落后,采矿形成的采矿区和采石形成的临空面也是产生地面塌陷和崩塌的重要原因。

4、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4.1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领导责任制

由县政府统一领导,乡(镇)政府、村(居民)委员会层层负责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有专门常设机构,配备专业管理人员,统一负责管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设、交通、水利等相关部门,按照各自分工职责做好本部门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将地质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和防治工作落实到具体单位,明确具体负责人。

4.2搬迁避让与治理工程

对危害公共安全,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破坏地质环境资源,治理或搬迁避让费用远小于预期损失的灾害体,进行有计划、分期、分批实施搬迁避让和治理工程。对东海县域已有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点及隐患点,都采取相应的治理工作,逐点进行详细勘察,提出具体的治理方案,彻底排除隐患。对一般治理灾害点,可采用较简便的方法,以消除较明显的险情为基本要求。

4.3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体系建设

4.3.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预警网络建设。根据本县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地质灾害隐患点(区)的危险性和危害性,由地质灾害监测人员,根据地质灾害防御培训宣传掌握的经验、技术和监测设施观测信息,逐级向上级本门每个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预警信息。东海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接收群测群防监测点、乡(镇)府的、受威胁群体的预警信息,逐级。各乡(镇)政府将东海县地质灾害防治中心或下发的预警信息,传输给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体。紧急情况下东海县地质灾害防治指挥中心可直接对受威胁群体预警信息。整个群防群测灾害预警网络要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每年根据地质灾害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完善群测群防网络,做好监测网络中所有监测点的维护工作,并根据运行情况,不断进行补充完善。

4.3.2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建设。建立科学的信息采集、传输、数据处理和智能分析系工作流程,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使地质灾害防治更具针对性。建立应急反应系统,包括防灾预案制度、险情巡查制度、汛期值班制度、灾害速报制度、应急调查、应急处置制度,并落实相应职责。

4.4地质灾害空间信息系统建设

建立基于GIS系统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建立数据获取、分析、信息“一条龙”的工作框架,形成完善的全县地质灾害监控空间信息网络系统,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动态查询、公众自由查询、适时查询信息系统,使各级政府机构及一般民众能够通过互联网查询任何一个小区域的地质环境情况、地质灾害历史和致灾隐患点的分布、危险性和可能的危害范围,并定期向社会及公众地质灾害防治信息。为防灾减灾和决策指挥系统服务。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篇6

关键词: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双精管理

【分类号】S76;F326.2

0 引言

现代林防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以人为本, 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并以现代化防治技术为依托的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不能把现代林防简单地理解为 现代化的林防。现代林防是现代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林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 是发展现代林业的重要保障。

1 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

1.1生物灾害即少数生物偶然抢占生态位,导致原有生物种群之间的共生、竞争和原始协同等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超出了生态系统自身恢复能力,导致人员、物资、环境等产生损失。

1.2造成生物灾害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有其它灾害造成的生态系统抗逆性降低,导致有害生物快速增殖泛滥成灾,如洪灾后的疫病流行等。

1.3造成生物灾害的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传播,造成生物灾害危害范围扩大,如疫情随着人类的活动而传播。人类造成的环境污染、过度开采资源、使用高毒广谱药剂等,导致生态系统破坏,产生生物灾害。转基因作物的基因污染。

1.4生物灾害属于自然灾害,除了具有一般自然灾害的共同点外,还具有周期性、突发性、扩散性、区域性、社会性、时间性、可控制性等特点。许多有害生物生命周期短,繁殖率高,形态多变,监测治理难度大,绝大多数有害生物可以随气流、水流、动物迁徙、人为活动和本身的迁飞等迁移,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数量巨大的群体造成危害。

2 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特征

2.1科学性。林业生物灾害的管理,必须遵从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按照林业有害生物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和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因地因时制宜,因害施策;按照生态健康原理,培育健康森林,或恢复受灾森林的健康。

2.2系统性。无论从生态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林业都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具有自然系统、人造系统、概念系统、动态系统、开系统、目的系统、行动系统、对象系统等系统的形态和特点,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系统是林业这个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具有林业系统的所有特征,要进行高效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就必须运用系统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进行科学管理,实现林业生物灾害可持续控制。

2.3政策性。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开展管理活动,为了使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活动规范化,就必须制定相关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法律法规、技术规范、防治标准,实现林业生物灾害高效防控。

3 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现状

3.1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组织结构现状。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组织结构,属于混合职能型结构。从外部看,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组织属于林业行政管理机构中的一个子机构,属于职能型机构。从内部看,省级以下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组织为了节约管理成本、高效运行,则采用的是综合管理,属于简单型结构。对外检疫又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

3.2我国现行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机构职能。主要有辅助决策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指挥职能、监督职能。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现状和趋势,做出科学的判断,制定高效、快捷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作业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保证政府在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中指挥的主动性和权威性。

4 我国灾害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4.1林业生物灾害管理方面。林业生物灾害的危害性不象水灾、火灾、震灾等那样激烈,在一瞬间就能造成明显可见的、惨烈的、直接危及人类生命安全的危害,也不象农作物生物灾害那也直接危害经济与财产安全,因此,林业生物灾害的特点,对经济、生态、社会安全危害的严重性,以及林业生物灾害监测预防、治理的重要性,人们认识不到位。林业生物灾害扩散责任无法追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立法上解决这一问题。这就导致了目前我国危险性林业生物灾害防不胜防。对于这些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大家都在疲于奔命于防治,却疏于管理,对检疫对象大门洞开,根本就没有人追究管理者和传播扩散者的责任。

4.2监督监管方面。目前我们实行的防治目标管理指标体系更多的还是约束行业自身业务工作的指标,资金管理不科学,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缺乏约束力,操作性和实用性不强,没有成立部级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纵向监督指导机构,有时还不能全面反映基层的实际工作情况,影响基层的工作积极性;现有防治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林业体制改革要求,不同所有制形式的经济组织难以进入防治市场,没有形成社会化防治服务机制,防治市场化缺少必要的管理机制、防治技术及配套标准;缺乏引导社会关注和参与防治工作的有效机制,群众发现林业生物灾害举报困难,难以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化防治格局。地方政府对林业生物灾害的危害性、管理措施等认识上的偏差,地方政府往往为了局部、短期利益,对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施加干扰,影响了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5 改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的对策

5.1建设现代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应当吸取国际上有益的灾害管理模式和经验,结合我国的现实,从法律、机构、人员、社会意识、民众技能等多个方面和灾害监测、预警准备、快速反应、救灾和重建等不同环节,加快我国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系的建设,增强社会整体的防灾减灾、灾害防御和救助能力,构筑起一个从政府、林业、媒体到民间组织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综合性的林业生物灾害现代管理系统。

5.2科学认识林业生物灾害和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特点,定期或不定期系统分析林业生物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和管理工作内外环境,根据不同时期,突出不同的侧重点,科学制定计划,系统地进行管理。就当前而言,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应该打破计划经济管理观念和模式,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紧跟林权制度改革步伐,突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社会性、系统性、政策性、计划性,系统地开展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完善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的政策法规,加强计划管理,促进林业生物灾害管理社会化。

5.3促进体制改革,提升社会地位。突出林业生物灾害管理工作的社会性,促进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体制改革,实行纵向垂直管理,将事业单位改革为行政管理单位,严格实行公务员管理,全面提高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人员素质和行业的社会地位,促进林业生物灾害管理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6 结束语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是国家减灾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制约,目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仍存在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 张国庆.灾害管理理论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2-23.

[2] 李云南.生物灾害管理理论研究与生物灾害精确管理[J].现代农业科技,2011(3):20-23.

[3]纱太成.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篇7

地质灾害是危害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自然灾害,具有危害性大、破坏性强、难预测等特点。当前,地质灾害的种类多样化,其中最为主要的地质灾害有:火山、地震、山体滑坡、地面塌陷、水土流失、崩塌等,这些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对自然环境造成较大影响,而且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如图1所示,是我国2008年至2014年间,因崩塌滑坡所造成的死亡人数。从2008年汶川大地震,到玉树地震,表明我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每年因地质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数百亿元。图12008年至2014年间,我国因崩塌滑坡所造成的死亡人数纵观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有着显著的特点:

1)地质灾害的诱因是多方面,其发生、发展及治理,主要随着人类活动、地理环境利用等的开展而出现。也就是说,人类在矿产开发、森林利用、大型水库建设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对自然环境形成了一定影响,这也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

2)地质灾害防治具有地域性、公益性等特点。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所面临的地质灾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如,在我国南方,雨水季节,则特别需要防范山体滑坡、洪涝等地质灾害;而在我国西南方,是地震较为活跃的地带,地震防治工作是重点。

3)地质灾害往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生命财产安全。并且表现为:估损难、续发性强等特点,这也就强调狠抓落实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要性。

2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必要性

在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稳定的发展大环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全前行的重要支撑。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大、影响面广,且难于防治。如何在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大能力范围内防治地质灾害,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地质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首先,地质灾害爆发具有突发性、持续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地质灾害的发生,是人类活动与自然作用的结果,人类日益频繁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形成了较大影响。为更好地维护自然环境,稳步推进文明社会进程,应狠抓落实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将各方工作落到实处,进一步强化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除地震)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多达300-600亿元,积极推进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显然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工作,表现出显著的必要性。其次,地质灾害可预报、可监测,这也就强调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当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在地质灾害防范上,已取得了诸多的科技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但是,地质灾害防治关乎一个国家、地区的稳定发展,关系到人民百姓的生产财产安全,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逐步强化并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体制,强化地质灾害预测及应急处理能力,最大程度地降低地质灾害对社会发展、人民群众财产安全的威胁。

3地质灾害有效防范的工作策略

地质灾害防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强调工作稳步推进,扎实开展,全面落实各方工作。在笔者看来,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重点,在于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在法制上、监管上和制度上,全面深化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确保工作落到实处,维护社会稳定发展。那么,具体而言,地质灾害有效防范的工作构建,应切实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3.1进一步夯实政府的主导地位,强化职能部门的防治效力

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大、防治难度大,这都强调防范工作思的推进,应强化政府为主导下的工作开展。首先,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职责,在防范工作中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切勿出现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工作现状;其次,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纳入到各级政府的工作序列之中,明确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地质灾害的防范工作,应做到“统筹规划、统一组织”,无论是在人员配置,还是在资金支持方面,应做到应保尽保,并建立地方主要领导直接领导制度,确保地质灾害防范工作的有效开展。

3.2推进法制建设,强化监督管理力度

当前,我国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处于被动状态,这很大原因在于法制建设进程缓慢,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特别是在依法治灾等方面,缺乏可操作性的法律依据。因此,在深化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之下,我国要积极推进法制建设工作,通过完备的法律依据,强化监督管理力度。在地质灾害监管方面,应做到统一部署、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对地质灾害易发地区要进行信息监测,做到监测全天候、责任不落空。

3.3逐步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保险制度,推行分级管理模式

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性是巨大的,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强调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保险制度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当前,我国在制度建设方面,应强化制度在预灾、保灾、补灾和监灾等方面的功能。首先,为配合当前的制度建设需求,应建立各种制度和措施,确保制度的有效实行;其次,要在科学合理的原则之下,对地质灾害进行“等级”划分,并推行分级管理模式,确地质灾害保险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4结论

自然灾害具有的主要特点篇8

关键词: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

自然灾害是指以自然变异为主因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印发的《国家综合减灾“十一五”规划》,中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近15年来,中国平均每年因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约3亿人(次)受灾,倒塌房屋约300万间,紧急转移安置人口约800万,直接经济损失近2 000亿元。自然灾害救助的公共性、公益性特点以及中国现阶段自然灾害严重的现状, 使财政公共支出的基础性地位显得更加迫切。在自然灾害救助方面, 特别是突发性特大灾害发生后,只有国家才能组织调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救助。尤其在依靠群众、集体的力量, 通过生产自救,仍无法解决困难时,国家要给予必要的救助和扶持,这是国家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保障作用的具体体现。本文就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的公共支出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公共支出的政策进行分析。

一、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现状

目前, 中国财政支出对自然灾害的救助有抚恤和福利支出中的救灾支出进行专项资金救助, 也通过抚恤支出、农业支出、科技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以及政策性补贴支出的一部分进行救助, 另外在遇到紧急特殊的自然灾害时, 还可以通过中央和地方专项储备基金进行补助。这些救助共同构成了中国财政的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1.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的对象是社会中的弱势和特殊群体。近年来财政用于优抚和社会福利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且稳定在2%左右。但是与中国现阶段的物质文化需求和国外相关国家相比, 比重仍然较低。由于优抚和社会福利支出是由抚恤支出、离退休费、社会救济福利费和救灾支出四部分组成, 从这个方面来讲: 还不能对救灾支出的总体情况有一个比较肯定的认识。

2.财政的救灾支出增长速度与自然灾害的直接经济损失。从总体上看, 救灾支出在总量上呈现的是一个上升的趋势, 但总量和增长速度却极不稳定, 且有些年份呈现负增长。1991 年中国救灾支出为22.51 亿, 到了2005 年已经达到62.97亿, 但是同时救灾支出的增长速度在有些年份却呈现负增长。笔者认为, 救灾支出的多与少与当年的灾害严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 但也反映出救灾支出的不稳定性。

3.国家救灾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的比重。即使加大了救灾支出的投入总量, 但对于直接的经济损失而言, 国家在有限财力情况下所能解决的仅仅是“临时性”和“紧急性”的特殊救助, 受灾单位和个人承担了主要损失, 也说明中国的灾害管理在相当程度上还处于低水平的自发状态。国家救灾占损失比重基本维持在2%~3%左右, 对损失的弥补只能是“杯水车薪”。但还是保持着较高的死亡率。另外中国的现代农业体系尚未建立, 仍然“靠天吃饭”, 因而农业灾情严重也是中国自然灾害的一大特点, 这更制约了农业的发展。

二、当前中国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存在的问题

1.各级政府财政投入责任不明确。自然灾害救助涉及的利益主体比较多,在不同的利益渠道下利益主体会做出不同的行为。作为中央政府,试图让地方政府在自然灾害的预警、防治中加大投入,以建立健全完善的预防机制,来减少自然灾害发生后中央财政专项救助的数额;而地方政府却往往将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的结果就是当遇到重大自然灾害的时候需要中央财政拨出更多的资金来进行救助。这样的尴尬局面直接导致了自然灾害救助的不足和不及时。

2.财政资金投入不规范。中国在用于自然灾害救助的财政支出的资金有很严重的不规范性。用与灾害预防方面的资金远远低于救助灾害方面的资金。如果政府能够调整资金投入比例,增大自然灾害预防方面的资金投入,不仅可以减少灾害救助方面的资金投入,而且能够减少资金总量的投入。从而达到用最少的钱取得最好的效果这样的目的。因为有准备比没准备好,不充分的准备比不上充分的准备。对于自然灾害的防治,有效的预防是减少灾害的有利方法。目前,中国还没有自然灾害预防的专项支出,即使有也是临时性的,轻预防重救助的财政指出问题比较严重。

3.二元的财政供给模式导致城乡间差距明显。中国实行的是城乡分割的财政政策,城市地区的各项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更多的把资金投入到了自然灾害的预防上;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由于各项基础设施落后,财政用于自然灾害的救助支出主要用在救济上,而对预警和防治的投入相对比较少。这就造成了在遭受同样的自然灾害条件下,农村地区的受害情况往往比城市地区的受害情况要严重得多。灾后的重建工作也要大大地难于城市地区。

4.针对突发事件的组织体制不完善。目前中国在突发事件应对组织体制领域过于分散,制度化水平低。各级政府下属的专门应急办公室只是一种协调性机构,还不能真正具有统一组织、指挥和协调各种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在诸如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还存在以部门职能为中心的部门主义倾向,缺少单一的应急指挥组织管理系统。

三、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财政投入体制的政策建议

1.建立灾害救助专项资金项目,明确界定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对灾害救助专项资金的管理权限,建立与财政收入体系相适应的灾害救助专项资金管理模式。长期以来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都没有安排防灾救灾专项资金,防灾救灾资金主要依靠国家拨款、动用政府行政首长预备资金和社会募捐资金办法来解决。这种财政支出结构存在着明显弊端,客观上加大了资金筹措和调度的难度,行政效率低,不利于防灾救灾工作的正常进行。要提高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各级政府就必须统筹安排财政支出,设立防灾救灾专项资金,确保在自然灾害降临时有足额资金应急调配,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全国性的或大范围的自然灾害应该坚持以中央财政支出为主、地方财政支出为辅的支出结构,而对于局部性的、地方性的自然灾害应该坚持以地方财政为主、中央财政为辅的支出结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应当共同承担起自然灾害预防支出的责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