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8篇

时间:2023-08-20 14:39:21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篇1

【关键词】本源性;入门教学;思维结构; 分化性 ;后继教学

任何学科的入门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尤其数学学科作为一种多分科的课程,每个分科的入门教学也具有这种重要性,而平面几何入门教学改革的实验,为概括数学学科入门教学的一般规律提供了依据.本文通过对入门教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所占地位与特点的分析,提出了搞好入门教学的原则.会对搞好中学教特别是初中教学的入门教学提供一些依据.

1. 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

一般的说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是指某一数学学科起始阶段的教学,起始教学阶段由第一节课开始,到能体现出学科基本结构的部分结束.例如,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阶段,一般到三角形全等部分结束,立体几何的入门教学,则是指《直线与平面》一章;代数是指《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等部分的教学.由于数学学科的划分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进行.而作为教学科目的中学数学课程是由不同的数学学科所组成的的综合体;因此数学学科的入门教学,也包括某些章节起始阶段的教学如何排列组合的起始课.

在中学数学中,有不少的性质相同的问题分散在不同的教学科目和教学阶段中,形成了一条又一条知识链.例如,代数中的列方程解应用题,列不等式解应用题,建立函数关系式及利用函数解决的实际问题,三角几何中的某些应用题,解析几何中建立轨迹方程的问题,就是这样的知识链.由于这类问题的起始部分的教学与入门教学有相似的特点,我们也可以把某一知识链起始部分的教学称为入门教学.例如,把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看成是用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入门教学.

2. 入门教学的特点

如果我们把入门教学的知识结构,思维结构,教学结构中所占地位做一概括的分析;就可以看出,入门教学有如下特点:

2.1 教学内容的本源性。

从总的知识结构来看,入门阶段的教学内容是一个阶段或一个分科教学知识的基础和本原,因而对后继教学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2.2 思维教学的突变性。

从思维结构来看,不同的教学分科具有不同的学科结构.在新的教学阶段中,不仅要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要学习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解题技巧.作为两个学习阶段结合部分的入门教学阶段,就能更强烈的体现出学科结构的变化,因而在入门教学阶段,学生的思维结构必须做适应于这种变化的调整.所以说,入门部分的教学,是学生思维结构发生质变的时期.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初中二年级是逻辑抽象思维的质变时期,是中学阶段运算思维能力发展的转折点,或关键年龄,起始,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仅仅是学生的年龄特征,而且还受到教学内容的重大影响.众所周知,初二年级正是重要的理科教学的入门阶段.所以,上述现象的存在证明了入门教学具有思维结构的突变性的鲜明特点.

2.3 教学过程的相对独立性和起始性。

入门教学标志着一个新的教学阶段的开始.因此入门教学与前一阶段的教学往往没有直接的联系,因而对后继教学又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所以说入门教学在数学教学结构中处于转折点的重要位置.

由于以上三个特点,是入门教学产生了最惹人注目的第四个特点.即

2.4 教学效果的易分化性。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中的分化现象已经引起了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其实,这在入门教学中并不是特例,统计资料说明,入门阶段的教学大都是数学教学的分化点或潜在的分化点.那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由于入门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知识的本源性,因此预备知识的缺陷对入门教学的影响实际上远远的小于对一般教学的影响.所以说,造成入门教学困难的主要因素比哦怒视预备知识的缺陷,而是学习能力的不足 和教学中的失误.例如,大家已经公认思维能力的差异是造成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分化的根本原因,其实这同样是造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分化的根本原因.由于入门教学阶段学生思维结构的发展处于质变时期,因此如果学生思维结构不能及时调整,而教师又没有给于必要的注意和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就会产生难以克服的困难,最终使学生丧失信心造成学习上的失败.从这里可以看出思维结构的调整确实是入门教学中头等重要的任务.

应该指出的是入门教学的易分化性不止具有消极的意义,分化既说明有一部分学生的成绩会降下来,但也表明有部分的学生成绩会升上去,因此,分化既提出了挑战,又提供了机会.其实入门教学中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的矛盾,固然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但更重要的是为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动力.我们知道,所谓思维能力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作为它的表现形式的思维基本结构的变化和调整.因此,思维结构的突变期正好是思维能力产生跃进的时机,加之入门阶段的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学习内容的本源性,因此就容易使成绩不好的学生重新树立新的学习信心.只要处理得当,就可以哈们在学习上产生好的转折.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一个阶段的入门教学,成绩较好的学生跃上去的现象比比皆是.了解了这一点,就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入门教学的重要性,从而把握住这难得的时机,和学生一起去接受新的挑战夺取新的胜利.

3. 入门教学的原则

从入门教学的特点出发,入门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1 使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相适应的原则。

在入门教学中,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总是不适应的,积极的对思维结构做出调整,是入门教学的根本任务.

例如,在初中代数的入门教学中,应当把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促使学生的思维结构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经验型的理论思维过渡当作主要任务,并围绕着这一任务组织教学.如再初一代数不等式一章中,针对“若a

表1

a b -3a -3b-3a-3b的大小

正数如3 正数如4 -9 -12 -9 >-12

零 正数如4 0-120 >-12

负数如-3正数如4 9 -12 9 >-12

负数如-3零 9 0 9 >0

负数如-3负数如-1 9 3 9 >3

进而归纳出a-3b的结论.然后再运用不等式的性质,由a-3b的结果.通过这两种方法的对比,不仅使学生确认性质的正确性,而且还看到提高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是代数学习的迫切需要.

对于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来说.它的根本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迅速的完成从具体思维到借助于几何直观的抽象思维的过渡,以尽快的形成与平面几何接替结构相适应的思维结构.为此在入门教学中就应当把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作为重点.同时注意探索能力的渗透,为过渡到平面几何后继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综合训练做好准备.

实现思维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是很艰巨的任务,但是这是提高数学质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做必需的途径.有的教师想回避这种必要的调整,他们不惜降低对思维难度与水平的要求,用讲解来代替学生的发现,用模仿代替创造,用记忆来代替思考.由于在入门教学中学习的知识的广度和难度都较低,因而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教学课程的进展,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间的矛盾日趋加剧,终究会阻碍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的发展.因此,我们经常发现学习上大的分化点经常出现在入门教学的后期或后继教学的前期.这些是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

3.2 使入门教学成为有意义教学的原则。

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D.P.Ausnbel)根据学习材料的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过程分为有意义学习过程和机械学习过程,概括的说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要能够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既要求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具备建立联系的可能,又要求学生本身又建立新知识与原有能知识结构联系的心向,由于在入门教学阶段的相对独立性与教学内容的本源性,这种联系往往是不明显的潜在的,因此入门阶段的学习最容易成为机械学习.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出现,在教学中除了要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信心以外,还要采取入下的措施:

(1)补缺.在入门教学中,要有计划的补上学生在预备知识上的缺陷,这是搞好入门教学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我们在入门教学正式开始之前,要对入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夯实入门教学的基础.

(2)渗透.在前一个教学阶段及早的位下一阶段的入门教学创造条件提供背景做好铺垫,从而使入门教学由一个良好的基础.例如在代数式的教学中,注意用代数是表示数量关系的训练,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提供条件.

为了搞好平面几何的入门教学可以在初一代数教学中加强推理论证的训练.《中学数学试验教材》在实验几何和论证几何之间安排了“几何和简易逻辑”,从而为推理论证的教学创造了条件,对于学生思维结构的调整起了促进作用,因而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所有的这些,都是“渗透”这种教学方式的成功应用.

(3)类比和对比.类比的出发点使事物间的相似性,对比的出发点则是事物间的相异性.类比和对比都是解释新旧知识间的联系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运算时,可以与算术中的运算进行类比,在立体几何教学中注意与平面几何知识向类比等等,都是加强新旧知识联系的有效措施.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在入门教学中,为了提高新旧知识的可辨性,在比较时要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差异,如要突出有理数运算中的符号法则,要比较代数方法与算术方法解应用题在推理列式时思考方法上的区别等等.

(4)系统化.任何一门科学总是要通过系统化的方法把已经获得的各种理论知识――概念和原理构成一个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数学入门教学中可以通过建立知识体系的方法来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如在有理数的教学中,列出数系发展表;在立体几何入门教学中,弄清线面关系的分类系统都是典型的例子.

3.3 使入门教学程序化的原则。

这是实现上述两项教学原则的保证,也是设计入门教学具体方案的依据.

(1)在教学内容上要选取最基本最一般最本原的材料,即贯彻不断分化的原则.正如澳苏伯尔所指出的:当学科内容按不断分化的原则加以程序化时,该学科的最一般和最概括的观念应该首先呈现;然后循序渐进的呈现细节和特点.奥苏伯尔的这一观点和布鲁纳课程结构理论,赞克夫“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及“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原则”是相吻合的.《中学数学试验教材》重视通性通法的研究,在这一方面也做出了成功的尝试.

根据上述观点可以把学科的基本结构分解成最基本的单元,让学生尽快掌握这些单元进而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笔者在宁阳一中实习的时候发现,现在流行按题型分类组织教学活动,这应该是不妥当的,这样的做法是形式主义,繁琐哲学的表现,他用非本质的表面的特征来混淆对问题实质的概括,是形成题海战术的根源之一,在发展学生能力的角度来看是不可取的.

(2)在教学程序上,首先要建立起适应新的学科结构的思维框架,要多次的反复不是重复,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规律.如果再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中,对每一道应用题,都要让学生找数量关系,并习惯通过设未知数进而把未知当作已知的分析方法.

(3)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要尽早的让学生进入入门教学的核心部分,尽早的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必要时可以暂时放弃非关键部分的知识,要考虑到反复的应用是巩固和深化知识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不能老师停留在一个教学层次上,因为学生对新知识还不熟练而停滞不前.另一方面,对于核心部分的教学,却要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自己能体会理解掌握基本的方法和思想.例如笔者在实习期间在三角函数积化和差公式入门教学中,采用了提早进行推理论证训练放慢教学进度,让学生自己体会公式推导的技巧和思想,并多次让学生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措施,许多基础比较差的学生都能熟练的掌握该公式的推导与运用,还有的学生自己用同样的方法巩固了自己以前并不熟练的正余弦公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见,正确的入门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还能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与激情.

4. 入门教学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显而易见,入门教学的作用就是引导学生从旧的学习层面走向新的学习层面,其中当然步伐对新知识的掌握,然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才是搞好数学学科入门教学的关键.入门教学实施学生进入另一种知识层面和思维方式的关键,对后继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入门教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后继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上,更表现在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大好时机上.无论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针对目前教学中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这样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就更具有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编著《智力发展与数学学习》 科学出版社

[2] 江苏省邗江县教研室 《初中数学分化点的初步调查和分析》

[3] 邵瑞珍等 《略论课堂学习的性质与基本过程――澳苏伯尔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评介之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2年第6期

[4] 孙瑞清《平面几何教学中关于几何逻辑和论证的实验》 数学通报 84年第4.5期

[5] 张乃达,王左芬《突出学科的基本结构,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平面几何入门教学的尝试》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篇2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文化基础;难点;方法;内容选取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普及以及社会的发展,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课程已逐渐进入中小学课堂,从而对大学计算机基础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必须适应社会的发展。根据教育部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关于进一加强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意见”(白皮书)中的精神,我校从2004年起,对本科生进校后的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进行了改革,在全国率先将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设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提升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设计、建立和完善了大学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完整解释了教指委白皮书的要求,即应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硬件结构与组成原理;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和一些重要概念;了解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多媒体等技术的应用领域、基本概念和相关技术;掌握计算机基本应用技能。”

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对高校第一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有一些体会。以下就该门课程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谈一点我们的认识和处理方法。

1、课程的教学的难点及处理方法

1、教学的难点

课程开设初期,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觉一个“难”字。总结起来,在教学上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范围广,知识点多。为了适应大学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应再从“零起点”开始的发展需求,并符合教指委“白皮书”的精神,“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对原“计算机文化基础”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包括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概述、硬件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基础、网络技术基础、信息安全、程序设计与软件工程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及信息检索等。涉及的知识范围广,知识点多。要将各领域知识融会贯通,并以浅显的语言教授学生,需要教师做出相当的努力。

(2)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虽然目前计算机及信息技术课程已进入中小学课堂,但从连续三年对进入我校的一年级新生入学时的计算机基础水平的测试和调查发现,入校新生在这一方面的基础相差较大,原因主要应有两方面:

其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不是高考科目,也非中考和初考科目,各中、小学对该课程不是很重视,所安排的课时较少。越是到毕业班,要求越是不到位。

其二,由于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城市中重点中、小学和一般中、小学之间的计算机教学差距悬殊。特别是在广大中西部农村地区,除部分学生在网吧上过网之外,中小学生在校期间,基本上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更谈不上接受系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从2005年对入校新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表明,只有31.17%的学生在中学课堂上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知识,有30.42%的学生通过在网吧上网,学了一些基本操作。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仍占有一定比例,而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也基本停留在能够进行简单操作上。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知识大多数掌握的都不系统。

以上两大难点从我们2004年对学完该门课程的学生进行的一次问卷调查也可以看出。表1是对部分调查问题的统计结果。

3、对难点问题的解决方法

能否解决好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将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对“难讲”问题的解决。首先,该门课程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俗话讲: “深入浅出”。如果对所讲授内容没有一定程度的较为深入的研究,就不可能用浅显的语言向学生阐述相应的知识。但每位教师的研究领域是有限的,难以对课程中涉及的所有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为了保证教学质量,除了教师本人努力、自行编写教材之外,我们还采用了相互讲授、集中备课的方法。由在某一领域做过较深入研究、并编写了教材中相应章节内容的老师向全体授课教师讲授该章节主要应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包括内容的选取、深入的程度、讲授的方法以及可能碰到的问题等。

通过以上的努力,基本解决了教师“难讲”的问题。这点从表2的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出。

(2)对“难学”问题的解决。考虑到入校新生的现状,我校在将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提升为“大学计算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较大幅度调整的同时,并没有立即取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而是采用了以下的处理方法:

在开学的第一周,对所有入校新生进行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摸底考试。通过考试的学生,可免修该课程,未通过考试的则必须修读20学时的“计算机文化基础”;

“大学计算机基础”从第4周开始上,与“文化基础”并行开设。由于“大基”课程起始两章的内容没有实验,而“文化基础”课时较少,这样使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先了解一些计算机的基本操作。(3)建立立体化的教学环境。①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除正常的课堂讲授外,对部分内容采用了现场实际操作(如程序设计、信息检索等部分)、课堂演示(如操作系统、多媒体等内容)、视频录像(如硬件系统结构等)等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并建立一定的感性认识。②构建内容丰富的教学网站。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在加强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的同时,还开发了丰富的网上教学资源,形成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网站主要栏目有:“在线课堂”,“知识百问”,“走进计算机”(含计算机学科体系介绍、发展历程、技术动向、主要应用方向及技术指标等),“课堂习题”,“网上答疑”,“模拟考试”,BBS等。另外,还开设了“学生优秀作业”展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连续两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能够认可,59.39%的学生认为既学到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又掌握了一定的实际操作方法,近半数学生对课程的内容较为满意,认为无收获、不满意的仅为6.72%。

二、是否需先修计算机文化基础

如前所述,我校在开设“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的同时,为了兼顾入校时计算机基础较弱的学生,仍然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是否必须要这样呢?可否能够使学生直接进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呢?

目前对这一问题有持肯定意见的,也有持否定意见的。为了对学生负责,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我们针对“文化基础”和“大学计算机基础”两门课程的开设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赞成取消“文化基

础”课、直接上“大学计算机基础”的学生仅占8.41%,这部分学生是在中学期间接受了较为系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教育并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条件。

据此,应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目前条件下,断然取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取消如Office、基本文件操作等基础性内容,而直接面向刚刚高中毕业、对计算机知识知之甚少的学生开设知识范围较广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为时尚早。这一点从2004年和2005年我们对入校新生进行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摸底考试通过率平均仅为30%也可证明。

三、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分类分层次教学。另一个是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是否必须或是能够掌握现有教材中9~10个方面的内容?

1、关于分类分层次教学

“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计算机公共课程,在我校是全体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由于不同的专业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不同,学生入校前在相关方面的理论基础也有差异。如果使用材、学大纲,很难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为此,我们编写了三类相应的教材,分别面向理工类、经济管理类及文医类专业。这三类教材的主要区别体现在:

面向理工类专业:按照教指委“白皮书”中较高要求编写教学大纲,有相对较为深入、系统的理论描述。

面向经济管理类专业:按照“白皮书”中一般要求编写教学大纲。在教学的知识点上与理工类专业相近,但更关注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内容相对浅显。如操作系统部分,就直接以Windows 2000为蓝本来讲解,较少涉及更深入的理论描述;

面向文医类专业:采用以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为主,仅讲授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同时,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根据专业特点,更侧重了如多媒体技术等与专业发展结合较紧密的内容。

2、教学内容的选取

无论是面向以上哪个层次,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中都涉及了从系统与平台到计算机应用技术四大领域基础层次的内容,知识点较多。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认为教学内容太多和满堂灌的学生共占了34.69%。是否每一类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将所有相关知识全部掌握?是否可以有选择的加强和弱化部分内容?

从两年的教学实践上看,过多的知识点及相对较少的授课和实验学时,使得大多数的内容都如蜻蜓点水般涉及一点但却无法深入,最后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每样知识都似乎了解了一些,但却没有很好的理解,也就是说没有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

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或是增加授课和实验学时,或是在内容的选取上进行一定的精简。表2是我校针对理工科学生的一项问卷调查的部分数据,由表中可以看出,学生认为较难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较多的集中在程序设计部分。分析原因,应该是我们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中讲授程序设计,目的并不能也并不想达到让学生学会程序设计,只是讲授一些基本概念。在无法讲授程序设计语言的情况下讲程序设计,内容难免显得空洞。

在难以增加授课和实验学时的情况下,将部分在今后的进一步学习中还会必修的内容(如程序设计基础)做一定的删减,并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调整各个知识点的比例,应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篇3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课程体系

自20世纪80年代初,世界制造业进入一个发展停滞、缺乏活力的萧条期,几乎被人们视作夕阳产业。90年代以后,计算机等电子技术在该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制造业注入了生机。如今,机电一体化产业以其特有的技术带动性、融合性和广泛适用性,逐渐成为高新技术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成为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机电一体化专业,以满足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据笔者初步调查,浙江省办有工科类专业的高职院校几乎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与此同时,“高薪急聘数控操作人才”之类的招聘广告屡见不鲜,从人才市场和企业反馈的信息也表明,社会对高质量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从近些年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数量上看,应基本能缓解当地企业对该专业人才的急需,不至于供需严重失衡,问题出在供非所求。高职院校内部在该专业培养目标与定位、专业建设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内容及条件等方面存在问题。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的再构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界定

(一)内涵

传统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主要指机械与电工电子及电气控制这两方面的一体化,并且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当前科技发展的态势特别注重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以及电子计算机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就是利用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等)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的技术。机械技术可以承受较大载荷,但不易实现微小和复杂运动的控制,而电子技术则相反,不能承受较大载荷,却容易实现微小运动和复杂运动的控制, 使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机电一体化的目标是将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实现完美结合,充分发挥各自长处,实现互补。与其相关的学科应包括机械工程学科、检测与控制学科、电子信息学科三大块内容。

(二)本质

机电一体技术的本质是将电子技术引入机械控制中,也就是利用传感器检测机械运动,将检测信息输入计算机,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由此来控制执行装置。开发计算机软件的任务,就是通过输入计算机的检测信息,计算得到能够实现预期运动的控制信号。另外,若是一件真正意义上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则其应具备两个明显特征:一是产品中要有运动机械;二是采用了电子技术,使运动机械实现柔性化和智能化。

(三)作用与系统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大作用是扩展新功

能,增强柔性。首先,它是众多自动化技术中最重要的一种,如实现过程自动化(PA,即连续体自动化)、机械自动化(FA,即固体自动化)、办公自动化(OA,即信息自动化)等。其次,机电一体化技术又是按照用户个人的特殊需求来制造、提供产品这一当今最高级供贷方式的关键技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系统主要是由机械装置、执行装置、动力源、传感器、计算机这五个要素构成,如机器人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机电一体化系统。

二、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与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一)专业定位模糊,需准确定位

由教学计划可看出,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基本上按“既懂机又会电”来定位,但实际上机械与电子本身各自为两大学科,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面非常广,让一名高职高专生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系统地掌握两大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是不现实的,也没有这个必要。前述的理想化定位,往往造成“机不太懂、电也不太通”的尴尬局面,失去了该专业应有的特色,达不到培养目标。从理论上来说,其定位应以机为主、电为辅,或者电为主、机为辅均可。由于许多机械类专业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等一般也强化了电子和计算机等方面的应用,使它们没多大差异,体现不出自己的特色,实际上行不通。因此,机电一体化专业应定位在“以电为主、机为辅,机、电、计算机三足鼎立”为宜。

(二)“双师型”教师队伍力量薄弱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仍很低,专业理论教师不能指导实训教学,实训教师基础理论薄弱,不能讲授专业理论课的现象还较普遍,必须采取加强培训或从企业聘任兼职教师等途径加以解决。

(三)教学实验、实训条件落后,实践训练水平有待提高

总体看来,各高职院校虽具备一些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实验条件,但基本上都是以验证性、演示性为主,很少具有本专业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缺乏融合机与电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实验或综合性课程,影响了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训设施也大大落后于当今企业,实践训练水平不高,应采用与企业合作等方式尽快提升层次。

(四)适应新技术发展的课程体系有待构建

现行的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明显偏重于机械方面,这与当前该专业所处于的“机、电、计算机”三大块内容三足鼎立的实际格局很不适应。因此,在课程体系构建时应突出电气控制、计算机应用的地位。

(五)体现当代工业发展水平的专业教材有待突破

目前高职院校所采用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大多没有充分体现出现代机电行业的发展水平,内容陈旧、落后,且各门课程之间相互独立,相关知识未能有机地渗透和融合在一起,也未能充分考虑与中职教材的很好衔接。

三、专业改革与课程体系构建

(一)设立若干个专门化方向

高职教育要保持其自身的特色,必须强化专业方向,充分考虑与地方经济的紧密结合。与此同时,为妥善解决学生择业范围广与针对性强这对矛盾,可设以下几个专门化方向: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门化;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专门化;数控加工技术专门化:工业机器人专门化。通过设立专门化方向,可完成有针对性的就业前培训。当然,也可根据各校实际情况并结合企业对本专业的人才需求,另行设置其他专门化方向。

(二)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高职高专课程体系设置应从职业教育的特点着手,按职业岗位群应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来进行。要以知识应用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打破原有的学科课程体系和“三段式”课程设置体系,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整合,充分考虑与中职的衔接,坚决避免重复。文化基础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知识则根据职业岗位群有针对性地设置专门化教学模块,建立一个宽广、针对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知识平台。在课程体系设置中,主体框架思路如下:

第一,将培养目标分解到每一教学模块单元,确定每一教学模块单元所承担的功能,应培养的知识和能力,相应的配套实践教学环节,每一教学模块单元主干课程的内容组成,每一课程要传授的知识、能力以及考核学生的方法。

第二,对各个教学模块之间相互重复与交叉的知识,应进行优化组合,加以综合化改造,强调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和衔接,坚决取消重复的教学内容。综合化课程要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

第三,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考核相互结合,可采用“讲练式”现场教学和“启发式”等主动型教学方法。

第四,整个课程设置不讲求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强调针对性和应用性。

根据上述框架思路,专业课程体系由综合化系列课程和专门化模块课程两部分构成:

1.综合化系列课程

机械制图:包含原机械制图内容,增加计算机辅助绘图(AutoCAD)内容,融入公差与配合部分,使学生将制图、尺寸标注和公差标注融为一体。

机械设计基础:包含工程力学、机械原理和机械零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内容。本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机械工程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

控制工程基础:包含电工与电子技术、电器控制PLC、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等内容,使机械中常用的电、液、气控制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本课程完成机械控制方面初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机械制造基础:包含金属切削机床、切削原理与刀具、机械制造工艺和机床夹具等内容,将加工工艺和工艺装备知识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本课程完成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初步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

传感器技术:主要包含检测各种物理量的传感器的种类、原理和应用。

计算机应用技术:主要包含计算机原理、信息处理、编程三大部分内容,以完成计算机应用方面的初步知识和能力培养。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主要包含机电一体化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控制方法和策略、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例等。本课程要做到综合性、实用性、实践性强,完成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培养。

2,专门化模块课程

该模块主要根据设立的几个专门化方向,同时结合本专业的发展状况、趋势以及当地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一般在毕业实习时完成。该模块的主要任务是有针对性地完成就业上岗前的培训,为就业上岗做好充分准备,必须突出实践性与综合性。

条件具备的院校在校内完成该模块。具体操作时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专门化合作组,由学生自愿选择参与哪个合作组。每个合作组完成一个子课题,各子课题可以是同一大课题下的子课题,也可以是独立设置的子课题,合作组之间可以是互相协作的关系,也可以相对独立。子课题按性质不同分以下三类:开发设计型、制造加工型和设计制造综合型。如开发设计型可结合学生的能力安排某个总成的设计,或者某个控制系统的电路制作,或者某个控制系统的程序编制等;制造加工型主要是根据已有的设计,完成零件的机加工、装配和调整工作;设计制造综合型则完成一个简单机电一体化产品或其中一部分设计与制作的全过程。为使学生较全面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应以设计制造综合型为主。

新生入学进行专业教育时即可介绍专门化模块课程的大致情况,以便增强学生日后学习的目的性、主动性和针对性。该模块要求指导教师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课程开发充分结合合作组的内容,以实例、设计制作指导书的方式进行。如浙江师范大学高等技术学院设立的精雕技术专门化方向,要求学生独立编程并在数控精雕机上自行操作,最终完成一件精美的雕刻产品。由于强化了专门化方向,学生拥有社会急需的其他学校毕业生所没有的一技之长,深受企业欢迎。

师资、设备等条件尚不具备的院校可与企业合作,把专门化模块放到企业中实施,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根据企业情况一起完成模块课程开发与教学工作,这样可同时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三)实践教学课时设置原则

实践教学课时安排要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保量”原则。在课时数量上应占整个教学计划总课时的40%及以上,以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二是“适时”原则。根据各个教学模块单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及时跟上教学实践环节,强调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增强实践教学的时效性和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篇4

一、知识的导入要形象直观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为主。首次的认知对后续的学习十分重要。由于机械基础这门课比较抽象,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就要形象直观,最好能举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生活中能经常看见的,他们又很想了解里面的原理或解决其中的问题的例子或模型导入新课。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他们急于想知道你举的例子所揭示的内容。你教授一段知识就透露点信息,他们就会跟着你的思路走,寻找最终的答案。例如带传动部分我们可举出手扶拖拉机、跑步机、滚筒洗衣机、油泵、颗粒饲料机、缝纫机、碎石机、扫描仪、纺织机、奥迪汽车等例子,让他们观察出带传动部位的彩色图片。问这些带都是什么类型的带,手扶拖拉机、跑步机经常会出现防松、打滑现象是什么原因,用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奥迪汽车的带传动在什么位置上起什么作用,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了,学起来就轻松愉快,做到了寓教于乐。

二、知识的讲授要深入浅出

1.以结论或口诀为纲

读书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越读越厚,一是越读越薄。对于教讲知识的我们,当然更喜欢“越教越薄”,这就要求教师的思路清晰,善于归纳和总结,能把复杂的内容转化为纲目了然、脉络分明、学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这样学生只记结论或口诀就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再加以深化充实,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创设情境,运用实例模型导出知识点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技校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创设情境,启迪思维,引导学生参与教学。例如讲“棘轮机构的组成”“棘轮机构的类型”“棘轮机构的特点”等教学内容,可让学生用模型自己演示归纳总结出答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传授的知识活起来,将较深的知识通过实例模型浅显化。

3.多媒体教学,视频演示

多媒体教学是将知识深入浅出的好方法,通过视频让学生能直观地观察到。例如能观察到带传动、螺纹的加工、轮系传动等过程,为知识的讲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设置适度的教学目标和适合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

技校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他们对机械缺乏一定的感知认识,尚未掌握应有的读图知识,再加上课程本身的枯燥、知识点多等,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应考虑到这些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应根据难易程度对所讲授的知识内容细化,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大多数学生觉得努努力就能达到教学目标,而不是觉得“高”不可攀,否则,会事与愿违,打消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模式的设置上应以职业为导向,采用模块化教学模式,将每一节课都打造成一个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所学的知识。

四、用实例贯穿全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篇5

(1)原有知识结构不完善。根据苛勒的“完型---顿悟”说,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部构造完型,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主体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可见认知结构的形成尤为重要。认知结构的形成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之一是学生的素质,特指知识文化素质。学生的知识素质不高,再加上后天不努力,必然导致对所学内容的掌握不足,也就没有办法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这个方面的缺陷尤为明显。(2)对新知识的掌握不足。对新知识的消化、吸收将影响下一个学习内容的学习,知识混乱不仅不利于教学的正向迁移,反而会导致负迁移。影响教学中知识掌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就主观方面来说主要包括:学生的智力、认真程度、努力程度、身心状态、个体的学习态度等。对于中职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学习动机、学习欲望不强,并且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养成了不刻苦、不努力的学习习惯,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非常短暂,以上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巩固练习不够。根据学习效果与学习动机的关系,学习效果不好将会使得学习动机降低。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先难后易的课程,刚入门的时候有大量理论要学习,通常刚刚入门的教学不好教,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好,而且由于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和练习时都需要计算机和财务软件的结合,平时,除了上课以外,同学们很少有机会进行练习。

2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教育心理学关于促进迁移教学的策略之一就是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由于教学对象的知识结构不同,如果按照统一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是没有办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内容设置不合理将会导致学生厌学、教师教学进度受阻。(2)教学手段、方法选择不恰当。不同的教学表现形式,学生获得的知识的量和质并不相同,通常会计电算化的课程都是在机房完成的,在机房教学是大多数选择,但是还应该加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辅助,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机房教学中教师无法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还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不够直观的缺陷。(3)模块和模块之间的教学引导不够深入,不够具体。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各个模块之间相互脱离比较明显。各个模块之间的教学迁移得不到实现。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通常先是学习单一模块,接下来再进行综合模块的学习。这里存在两个大问题:1)会计电算化的引入课程中,阐述各个模块的联系时不够深入,不够形象,很多学生没有达到宏观上的把握;2)在进行单一模块教学时,教师对该模块与各模块的关系的教学不够深入、不够具体,没有达到知识的进一步细化、加强。

3如何促进会计信息系统中的迁移教学

3.1提高学生知识的数量和质量

由于认知结构对迁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促进会计信息系统中迁移教学的关键就是提高学生知识的数量和质量。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查缺补漏,复习基础会计知识。我们在进行会计电算化教学之前,要摸清教学对象的会计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然后进行查缺补漏,完善学生的会计基础知识的机构,回顾基础会计中的基本原理、记账规则、重要会计分录的编制等等,为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做好准备。(2)引入与现实贴近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好新知识。会计电算化操作性比较强,考察学生的计算机和会计知识,99%的同学都不具备两方面的能力。所以在这门课程上学生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不分先后,大部分学生都想在学习上被认可,所以当学生表现很积极时,教师只要加以适当的鼓励、引导,将会使得很多同学喜欢这门课程,学好这门课程。

3.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多用案例教学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另起炉灶,从外部装进新知识,而要把儿童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3.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相似性是影响迁移的因素之一,前后的学习内容的相似性将会提高迁移的效果。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该根据相似性来设置教学内容,将相似的内容尽量放在一起。

3.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篇6

[关键词]车辆工程 电工电子学 模块化授课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10-02

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电工电子学》教学内容与现代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的完美结合,有必要对模块化授课体系进行研究。

一、电工电子学授课内容

以模块化教育模式的两种流派的主要思想为依据,结合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所需的电学基础,打破学科体系,实施电工电子学课程授课内容的全新组合,体现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以高层次工程技术能力培养为准则,对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授课内容进行模块化组合,重视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模块的重新组合,凸显电工电子学课程经典理论知识点在汽车电子技术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以适用和实用为原则,重新整合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知识结构,形成与工程技术应用相一致的授课内容。电工电子学课程的传统授课内容如下: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①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② 电路模型;③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④ 欧姆定律;⑤ 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⑥ 基尔霍夫定律。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

① 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② 储能元件和换路定则;③ RC电路响应;④ RL电路响应。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

① 正弦电压与电流;②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③ 单一参数的交流电路;④ 电阻、电感与电容元件串联交流电路。

第五章:三相电路

① 三相电压;② 负载星形联结的三相电路;③ 负载三角形联结的三相电路。

第六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①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② 交流铁心线圈电路;③ 电磁铁。

第七章:交流电动机

①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构造;②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③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路分析;④ 三相异步电动机转矩与机械特性;⑤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⑥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⑦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⑧ 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

第八章:直流电动机

① 直流电机的构造;② 直流电机的基本工作原理;③ 并励电动机的起动与反转;④ 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⑤ 并励(他励)电动机的调速。

第十四章:二极管和晶体管

① 半导体的导电特性;② PN结;③ 半导体二极管;④ 稳压二极管;⑤ 半导体三极管;⑥ 光电器件。

第十五章:基本放大电路

①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②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③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④ 射极输出器;⑤ 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⑥ 场效应管及其放大电路;⑦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十六章:集成运算放大器

①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②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③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④ 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⑤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测量方面的应用。

第二十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

① 脉冲信号;② 基本门电路及其组合;③ TTL门电路;④ CMOS门电路;⑤ 逻辑代数;⑥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综合;⑦ 加法器;⑧ 编码器;⑨ 译码器和数字显示;⑩ 数据分配器和数据选择器。

第二十一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① 双稳态触发器;② 寄存器;③ 计数器;④ 由555定时器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和无稳态触发器。

第二十三章: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

① D / A转换器;② A / D转换器。

二、模块化授课体系及案例分析

(一)模块化授课体系构建

以工程技术应用的实际需求为准则,将电工电子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与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体现授课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授课内容分割为如下模块:

1.基础元件知识模块

这部分内容包含了《电工电子学》的第一章和第三章内容,引入的汽车电子技术知识为:① 电阻的分压网络在汽车电路中的应用;② 特殊电阻在汽车上的应用;③ 电容在汽车上的应用。

2.半导体器件知识模块

这部分内容包含了《电工电子学》的第十四章内容,引入的汽车电子技术知识为:① 三极管开关电路在汽车电子电路中的应用;② 三极管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及其在汽车电子电路中的应用。

3.磁路及电磁器件知识模块

这部分内容包含了《电工电子学》的第六章内容,引入的汽车电子技术知识为:① 点火线圈;② 汽车继电器的典型应用。

4.交流电路知识模块

这部分内容包含了《电工电子学》的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

5.发电机和起动机知识模块

这部分内容包含了《电工电子学》的第七章和第八章内容,引入的汽车电子技术知识为:① 刮水电动机;② 汽车空调用鼓风电动机;③ 电动车窗电动机;④ 电动门锁电动机。

6.集成运算放大器知识模块

这部分内容包含了《电工电子学》的第十五章和第十六章内容,引入的汽车电子技术知识为:① 刮水电动机;② 汽车空调用鼓风电动机;③ 电动车窗电动机;④ 电动门锁电动机。

7.数字电路知识模块

这部分内容包含了《电工电子学》的第二十章、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三章内容,引入的汽车电子技术知识为:① 汽车门钥匙开关或门开关闭锁、开锁动作;② 汽车防止键锁闭;③ 汽车转向灯闪光器;④ 汽车刮水器间歇控制器。

(二)案例分析

案例:在进行电工电子学课程基尔霍夫定律讲解时,融入汽车电子技术中“电阻的分压网络在汽车电路中的应用”知识,并以图1所示的汽车传感器电路中常用的直流单臂电桥――惠斯通电桥为对象,分析电桥四个桥臂电阻变化对桥臂电流及电压特性的影响,即可以对基尔霍夫定律的基础知识进行学习,又可以进行如图2所示的汽车进气歧管绝对压力传感器(电阻应变计式)工作原理的讲解。

采用类似的模块化授课方式,不仅可以开拓学生视野,而且有利于加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通过理论知识与专业技术模块化讲授,可以有效地实现从传授知识为主到培养主动能力为主的转变,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解惑为主的转变,从以培养共性为主到以培养个性为主的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

三、结论

以模块化教育模式的主要思想为依据,结合车辆工程专业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所需的电学基础,实施电工电子学课程内容的模块化组合,形成与工程技术应用相一致的授课内容。构建了车辆工程专业电工电子学课程的模块化授课体系,引入汽车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的讲解,有利于学生对电工电子学专业应用知识理解的加深,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问题方面的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郭朋彦,牛金星,高玉国.电子控制技术在车辆工程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1,(4).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篇7

[关键词]农机培训,知识储备,工作质量,多种措施

中图分类号:F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089-01

一、前言

现代农业的发展以及各方面农机化的投入,使得农机培训工作成为农村农机化、科技化推广的基础性工程。农民作为农业领域的主力军,是农机化推广的主要人群,也是农技培训的主要对象。但农民因为自小获得知识的途径少而知识储备差,对技能的掌握存在一定的局限;农机培训者也由于前途考虑等导致师资力量少,农技培训工作陷入尴尬境地。由于其对国家,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升农技培训工作质量便成为当务之急。

二、农机培训工作的现状

农机培训工作是农村推进农机化事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是国家大力发展和普及科技化的重要工程,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时期下新农村的重要内容。现代农业的发展是新时期下农业生产加工环节的综合性科技化发展,农业现代化便成了农机广泛使用的标志;国家也在大力推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无论是下达专项科技导入的官方文件,还是督促下级有关部门农村工作的推进,都表示国家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有关部门在此项工作的推进中也采取了有用的措施:在当地开展农机培训的指导会,将农机的相关内容和基础知识公布于农民知晓;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给农民提供获取相关知识的途径。相关部门针对农机管理、技术人员培训,利用各种农机工作会议机会,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开展相关活动;以农机具购置补贴为契机,指导人员进行相关的证件考取,促进安全意识等的提高;政府给的补贴也极大的激发了公众购买农机的热情,使得农民能真正在学习和实践之间,将知识吸纳使用。

三、农机培训工作的问题

通过对农机培训工作特点的研究分析,以及一些生活中经历的观察理解,笔者发现了现今农机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培训对象的先天不足

农民是农机培训工作的主要对象,但是农村中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大都是知识储备低的人群,很少有经过专业培训的经历。文化程度和素质程度低变成了严重制约农机化工作推进的因素。农民通常对于学习的理论知识具有排斥性,也因基础薄弱而倍感艰难,学习的效率差。没有深入研究的热情,导致学习的成果半熟不透,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制约因素。

2,培训力量的后天不足

农机讲师为代表的专业人士较少,使得农机培训工作在推进的过程中,缺乏师资力量的推动力。师资力量薄弱,培训便缺乏推进的动力。很多挂名农机培训师的技术人员还缺少从事教学技术素质和业务经验。并且大多数教师专业知识甚少,掌握的知识也满足不了快速更新的新时期下的知识需求。有关部门也没能及时有效的组织沟通交流机会,教学水平缺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3,培训内容的有待提高

科技知识更新速度快,农技培训工作中所依据的培训知识,大都落后于时代要求。农机培训业务基本停留在普通机械上,对农村建设各类新进先进的技术培训保留在技术指导性上,缺乏系统全面培训,时代农机推广工作难以全面开展。且部分教学组织存在基础设施落后的现象,缺乏办学的相关支持。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使得官方投入的资金支持有所差异,周而复始,差距拉大,制约了农技培训工作总体水平的提高。

四、农机培训工作的对策

对农机培训工作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后,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术领域的教学质量。有关教育机构要能对现有的教师力量进行考核培训,促使农机教师不仅要对现掌握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还要尽可能应对社会及行业的发展,与时俱进,学习新型农机知识。农机教师不仅应该懂得各种农机的熟练操作,还应知道如何更好的与学员沟通,毕竟培训对象具有特殊性。应该加强思想道德方面的修养,强化安全意识的培育,才能以身作则,以更好的方式感染学员,提高培训质量。也可以选择引进资深的农机培训师,把稳师资团队的先进性。

2,强化基础设施的建设

农技培训工作的成本高,想要高质量的培训的成本更高。国家在此方面的支持力度应该尽可能的增加,加大经费的投入,使得有关部门能及时开展各项措施;扩大教学的培训规模和质量,建设专门的培训基地,使得农机培训工作的整体水平上升;加大教育设施的改造,创新教学的模式,为实践性教学模式的高质量推进提供高质量的配套设施;配置农机培训的工作岗位,将农机培训工作更加细化,更加质化,将学习更加落到实处,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3,提高教学内容的质量

农机培训知识复杂多样,实际操作性强,教育模式应该更加创新,运用媒体教学,实际操作式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营造出强烈的学习氛围,让学员真正愿意去学,愿意去真正学深。优化农机培训的工作模式,健全相关的制度支持,优化教学的思路,及时提供现今的新型农机知识作为教学的基础。避免教育的空泛化,也避免教育的学院式,尽力在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间取得平衡,真正培训出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彰显出农技培训工作的高质量。

五、结束语

随着新时期下的时展,农技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提高质量便是其不断推进的内在动力。文章点明了时代对其高质量的需求,以及其在推进中做出的各方面的措施;也说明了培训对象及培训者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以望农机培训工作能在质量推进的路上获得有利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高莉.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质量提升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1).

[2] 孙继华.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质量提升思考[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5(11):80-81.

[3] 黄启杰.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质量提升思考[J].科技风,2015(16):265-265.

[4] 邓志强.对新时期农机培训工作的思考[J].当代农机,2015(5):69-70.

有机化学入门知识篇8

中学教师讲解热机原理时,只能借助实验室配备的内燃机模型,其缺点是:模型不能实际应用,即无法正常运转,因而无法让学生实际感知热机的动态工作流程,无法实际测量热机的功率和效率,无法与现代测量仪器如传感器连接;功能单一,无法进行教学探究。

发明内容

本项目发明了1种全透明无活塞的教学蒸汽机(原理见图1,实物见图2),包括蒸汽发生器、补水器、集水器、喷淋头、工作室、供水器;其特征在于:蒸汽发生器、补水器、集水器、工作室通过导管依次连通并形成一个循环回路,这些导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本项目发明的蒸汽机中,蒸汽发生器、补水器及工作室均为透明密闭容器,集水器及供水器均为透明敞口容器。集水器的位置高于工作室。蒸汽发生器的进水管伸入容器底部,出气管设置在蒸汽发生器容器内上部。补水器的进水管口在容器内中上部、出水管口伸入容器底部。工作室的蒸汽进气口设置在工作室内上部,出水口及进水口均设置在工作室内下部。在工作室的正上方通过三通连接1个导管,在该导管上设置1个阀门并在出口处连通1个喷淋头。工作室还外接1个带阀门的扩展接口。

调试时,首先在供水器、集水器中加入水,打开阀门8,让水从喷淋头中流出,水流经工作室最终落入供水器中,关闭阀门8。打开阀门4、6、16、11,让水流入补水器和蒸汽发生器中(若补水器中的水不能自动流入蒸汽发生器,可以先关闭阀门4,用热源给补水器加热,水就会流入蒸汽发生器中)。当蒸汽发生器1中的水为其容积的1/3时,关闭阀门4、6,加热蒸汽发生器,待蒸汽发生器中水沸腾,经过阀门11的出水导管管口有蒸汽出现后,关闭阀门16、11,打开阀门8,让水通过喷淋头喷淋在工作室的正上方,打开阀门13,供水器中的水流入工作室中,关闭阀门8、13,调试完毕。

工作流程和工作原理:打开阀门16、11,工作室中的水,在高温高压水蒸气的作用下,沿出水导管流入集水器中,关闭阀门16、11。打开阀门8,让水通过喷淋头喷淋在工作室的正上方,工作室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工作室中气压减小,关闭阀门8,打开阀门13,供水器中的水流入工作室中,关闭阀门。再打开阀门16、11,如此循环往复,低处供水器中的水,不断地被提到高处的集水器中,这一过程实现了热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项目的创新点或改进点

设备全透明,便于教师讲解,利于学生观察热机的动态工作流程、理解物理知识的具体应用方法;无活塞,结构简单摩擦小;水循环,环保无污染;可连续工作,能实际测量该热机的功率和效率;可人为调节操作节奏,控制热机的功率和效率;扩展接口与传感器结合,即时测量物理量数值,图像由计算机自动处理,工作原理一目了然。

现实意义

学生可动手操作热机,用传感器即时测量物理量数值,实际测量热机的功率、效率,感知热机的动态工作流程,加深理解物理知识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本发明可用于学生探究热膨胀及应用,汽化及其影响因素、沸点与压强的关系,液化、液化条件及利用液化获得低压,大气压强的存在,虹吸现象,蒸汽机原理,提高热机功率的措施、提高热机效率的措施,热力学第二定律,能量耗散,传感器原理及应用等教学内容。

项目的使用情况

该设备已用于实际教学,用于讲解和帮助学生探究热膨胀的应用、汽化及其影响因素、液化条件及液化获得低压的应用、大气压强的存在、虹吸现象、热机的共同特点、提高热机功率与效率的方法和措施、热力学第二定律、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等知识。

该设备引入传感器,使数据的测量与处理变得十分简单,学生可以将主要精力转移到对物理知识的感知与理解、对物理过程的分析与构建上来,实现了操作技能培养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

学生的反馈信息表明,在辅助理解物理知识和应用,以及物理过程的分析与构建方面,该设备有非常好的效果。

该项目获得第2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科教制作类一等奖。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