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态建设规划8篇

时间:2023-08-27 15:16:53

生态建设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篇1

关键词:生态城市 规划 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城市的概念与特点

1 .1 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代表了当代及未来世界城市的发展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载体。生态城市基于生态学理论,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来协调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使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和谐共处、互利互惠,实现城市又好又快发展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1 .2 生态城市的特征

1.2.1 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既指人与人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又指环境发展和经济社会之间的和谐。根据以往的城市发展理念,人们过于重视物质和经济利益,忽略了自然环境,致使自然环境不断恶化,人类最终也受到自然的惩罚,如:沙尘暴、酸雨、泥石流等。生态城市重视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和谐相处,希望能营造一个充满绿色、爱与生机的人居环境。

1.2.2 持续性

生态城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在保护不可再生资源的同时,重点研发可再生资源,努力实现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

1.2.3 整体性

生态城市的整体性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要协调环境、社会和经济之间的整体关系,谋求共同发展,重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1.2.4 高效性

生态城市的高效性主要提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高效率的流转系统和转换系统。流转系统依靠城市基础设施,保证城市的信息流、能源流、物流和价值流等高效、有序运转,从而提高流转效率,最大程度的减少能源、经济消耗,有效防止城市生态污染;转换系统是指把自然物质转换为经济物质,通过人类对经济物质的利用和消耗,再把经济物质转换为废弃物,生态城市的目标:用最少的自然物质转换为最多的经济物质,并减少废弃物的排泄。产业结构方面表现为第一产业小于第二产业小于第三产业的金字塔结构。

1.2.5 区域性

生态城市具有很强的区域性,它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在一定区域内相互作用的产物。生态城市的很多生态问题都是跨区域的,因此生态城市要加强与周围区域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经济和维护生态环境。

2 生态城市的规划

2 . 1 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规划是指通过综合考虑社会心理与自然生态两方面的因素,建立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最优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人类的创造潜能和生产力,有效提高人类的精神文化水平和物质经济水平。

2 . 2 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城市生态系统不仅是一个由自然、经济、社会相互作用而组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还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所以,在规划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不能只单纯的遵循社会生态原则、经济生态原则和自然生态原则,还要充分考虑复合系统原则。

2.2.1 社会生态原则

人类在某一区域生活、集聚并最终形成城市。人类文化观念的更新与社会行为的进步是城市发展的“助推器”。因此,在规划生态城市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人的需求,以切实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出发点,只有被大多数人支持并接受的生态城市规划方案才能被最终确定。

2.2.2 经济生态原则

城市经济是生态城市规划的物质基础,是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保障。因此,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一定要让规划方案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的方式换取经济的暂时发展,而要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为指导发展城市经济。

2.2.3 自然生态原则

城市的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城市发展的限制因素。所以,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首先,应明确城市自然环境的现状及承载能力;其次,认真研究经济活动及人类生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影响;最后,根据以上两方面的分析结果,再结合城市的阶段性战略目标和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

3 生态城市的设计

做好生态城市的设计工作,使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真正实现城市的生态化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设计,充分体现不同城市的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城市特色和城市形象。在设计生态城市的过程中应主要考虑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3 . 1 城市景观设计

生态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根据不同城市的特色环境,对城市各类自然生态景观加以规划并进行适当的人工处理,构建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另一方面建立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在设计建筑景观时,应在做好建筑景观平面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设计空间天际轮廓线,尤其是在城市的主干道上,对低层建筑与高层超高层建筑进行优化布局;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应重点考虑城市广场、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并加强城市溪、河、湖、江周边的林带和草地建设,使城市的人文特色、生态环境和现展理念完美融合,从而提高城市的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共享性。

3 . 2 城市产业设计

设计城市产业时,应学习发达国家设计生态城市产业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在全面客观地分析城市产业现状的基础上,建立以循环经济为特色、以绿色环保为宗旨、以高效节能为目标、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生态型工业体统。与此同时,城市还应重视文化、医疗、教育、信息、旅游和物流等产业的投入力度,逐步调整和改造现有产业的不足,努力实现城市产业的生态转型。加大清洁生产的审核力度,建立环境信用评价体系,让企业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从而促进城市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3 . 3 城市住区设计

合理应用生态建筑原理,科学设计城市住区。首先,对城市住区进行合理布局。根据城市发展目标和长远规划,综合考虑城市生态环境,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并对住区进行合理规划;其次,坚持节能低耗无污染的原则。通过对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朝向等问题的合理设计,解决建筑物的采光、透气、保暖等问题,从而降低由于取暖和采光等造成的能源消耗。

4.低碳生态城市试点启动

2011年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了24项指标,其中关于资源环境的8项指标中有7项是约束性指标。生态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已经被提到了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未来,中国只有以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为主线,以采用低碳发展模式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为手段,才能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发展和健康发展。

5实例―漳州城市规划建设

构筑“两轴、两带”的生态环境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必须加强自然生态通道的保护与建设,必须预留城市东部的生态发展空间,以保持区域东西向生态通道的连通。两轴:包括北溪西溪在内形成的水域及其沿岸生态轴线。其中北溪是漳州城区北部重要生态通道,是北部区域水气、生物等生态的重要通道。西溪既是九龙江三角洲区域的生态水气通道,同时也是重要的城市景观通道,是重点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地带。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九龙江两侧要划定生态保育区,保留足够生态空间,必须进行严格的建设控制,以保持区域生态通道的贯通。两带:构筑圆山生态通道和云洞岩生态通道这两条生态保护带。圆山生态通道 :以圆山风景区为核心,分别向西南及东北延伸,南部过乌石步水库向南部山脉延伸,北部与芝山公园、马鞍山公园相接,经石牛山、红老山向岩边山方向延伸。云洞岩生态通道 :以云洞岩风景区为核心,南北分别向官浔及天柱山延伸,南接凤山、照镜山与白云山相接,并向官浔方向延伸,北接三峰山、近鸡山与天柱山相接。

6 结语

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制约和依赖而形成的复杂生态系统。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生态环境问题已变得非常严峻。我们在追求经济发展、促进城市文明和塑造城市形象的同时,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极大破坏,因此研究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问题显得愈发重要。本文认真探讨了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希望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能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孙景江,王汝江.小议生态城市规划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6)

[2] 杭云飞.现代城市生态小区的规划设计[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03)

[3] 李彩国.对生态城市的规划设想[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20)

[4] 卓雄标.浅谈高校校园绿化建设的规划与设计[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4)

[5] 曾海祥.初探厂区绿化规划设计的原则[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3)

[6] 宋俊峰,周爱萍.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J]. 甘肃科技. 2011(11)

[7] 张雨薇.探究步行街空间环境质量[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10)

[8] 张建伟,徐克雷.规划设计生态社区[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0)

生态建设规划篇2

关键词:生态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

中图分类号:S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2-0033-01

1、引 言

在联合国“人与生物圈”计划的倡导下,世界上许多城市都开展了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研究。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生态环境建设的探索。1999年海南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建设生态省,2001年吉林和黑龙江又获得批准建设生态省,陕西、福建、山东、四川也先后提出建设生态省。许多城市如上海市、长沙市、宜春市、扬州市、威海市、深圳市等都先后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奋斗目标。

2、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去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决策和管理方法,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经济发达、生态高效的产业。

3、生态城市的规划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规划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1984年,联合国在其“人与生物圈”(MBA)报告中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的5项原则:(1)生态保护战略;(2)生态基础设施;(3)居民的生活标准;(4)文化历史的保护;(5)将自然融入城市。概括地说,生态城市规划要引进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实现城市建设的系统化、自然化和人性化。同时,在规划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

3.1 城市生命支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包括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光、热、水、气候、土壤、生物等)的承载力、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物质代谢链的闭合与滞竭程度,以及景观生态的时、空、量等的整合性。

3.1.1 水资源利用

加大科研力度开发各种节水技术、节水设备;雨、污水分流,建设储蓄雨水的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下水道口采取隔油措施等;保护农田灌溉水;控制农业水源污染,禽畜牧场污染,在饮用水源地退耕还林。

3.1.2 资源开发与利用系统

提高资源合理利用效率,加快资源开发及再生利用的研究和推广。在城市区域内建立高效和谐的物流、能源供应网,实现物流的“闭路再循环”,重新确定“废物”的价值,减少污染产生。实行低水平的能源消耗,优化能源结构与效用。

3.1.3 交通系统

发展清洁能源为燃料的绿色交通系统;车辆发出的噪声被严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减少车辆在市中心及居住区通过;保留特种车辆的紧急通道;提高交通用地的利用效率;发展船运和铁路运输等。

3.1.4 绿地系统

重点建设大型生态绿地、环城绿地、大型交通绿地以及居住区绿地上,强调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城郊绿地的结合性、景观与生态的共融性;在生态绿地的建设上维护和建立城市绿色廊道,保护野生生物栖息环境;保护乡土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拓展城市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3.2 人居环境

城市的表现形式是社区的格局、形态,人作为复合生态系统的主体,其日常活动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好坏起着重要作用。因此生态城市规划中强调社区建设,创造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

3.2.1 生态建筑

开发各种节水、节能生态建筑技术,建筑设计中开发利用太阳能,采用自然通风,使用无污染材料,增加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性;减少建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广泛利用屋顶、墙面、广场等立体植被,增加城市氧气产生量;区内广场、道路采用生态化的“绿色道路”,如用带孔隙的地砖铺地,孔隙内种植绿草,增加地面透水性,降低地表径流。

3.2.2 生态景观

强调历史文化的延续,突出多样性的人文景观。充分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文化潜力(生物的和非生物的因素),以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建设健康和多样化的人类生活环境。

3.3 生态产业

生态产业规划通过生态产业将区域国土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规划和社会经济规划融为一体,促进城乡结合、工农结合、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结合,为企业提供具体产品和工艺的生态评价、生态设计、生态工程与生态管理的方法。

4、生态城市的建设

4.1 转变思想。提高环保和生态意识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发展推行以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失衡战略,从而使城市在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不得不承受由于片面追求发展所带来的代价,如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膨胀等。生态问题大大削弱了我国城市发展的动力,甚至威胁到城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4.2 加快理论研究,制定生态城市指标体系

现在可持续发展到处都在讲。但是,如果没有能够指导可持续发展实践的经济理论和具体的评价指标,又如何知道决策和实践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呢?因此,必须针对我国国情建立一套适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指标体系。

4.3 建立生态城市环境保护新机制

环境质量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条件。环境保护是城市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和生态平衡维持的重要而直接的手段。建立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新机制是生态城市建设的保障。

4.4 重视城市间、区域间的合作

生态建设规划篇3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城市,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新的文化观,是按照生态学原则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

1、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建设

1.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科学内涵就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全、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城市的生态建设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上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原则。

2、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2.1生态规划

生态规划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天,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2.2.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2.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2.2.3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

它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污染控制和保护,而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控制的综合研究与规划,据此进行城市结构调整、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3、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3.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人类的健康;(2)城市环境的持续;(3)两者之间的和谐。

3.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

3.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总之: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实现是个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就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人—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对城市的结构功能、资源利用、生态关系进行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调控,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生态建设规划篇4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科教兴国战略,顺应我国及全球21世纪农业发展的需求,根据__市情,按照《安徽省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和市政府建设生态__总体规划要求,制定__市生态农业建设规划。一、__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__市地处皖东、江淮之间,是典型的丘陵地貌。现辖天长、明光2市(县级),定远、凤阳、来安、全椒4县和南谯、琅琊2区,180个乡镇,2249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31万,其中农业人口332万,占77。国土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其中低山3155平方公里,占23.7%;丘陵8644平方公里,占64.9%;平原471平方公里,占3.5%;圩区739平方公里,占5.5%;湖泊319平方公里,占2.4%。全市耕地面积60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384万亩,占64%;有效灌溉面积480万亩,占80%;旱涝保收面积360万亩,占60%。

作为长三角经济区域的边缘,南京都市圈的组成部分,__市具有承东启西、衔南接北的独特区位优势。京沪、淮南和筹建中的宁西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穿境而过,以合宁、合徐和建设中的蚌宁高速公路及诸多国道、省道为骨干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内河航道直通长江、淮河,距南京、合肥机场分别为60公里和110公里,交通便捷。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程控电话、移动电话覆盖全市,供电、供水、供气能力不断扩大,各类金融机构可直接办理外汇业务。

(一)生态环境状况

__市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夏热冬寒,春温多变,秋高气爽。常年平均气温14.8℃-15.4℃,1月份气温最低,平均0.9℃-1.9℃,极端最低气温达-23.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28℃,极端最高气温达41.5℃。全市历年平均降水日数112天左右,常年平均降雨量980毫米左右,时间分布上春雨适中、夏雨集中、秋冬少雨,地域分布上南部略高于北部。常年无霜期218天左右,初霜出现在11月初,终霜在3月底4月初。

我市土壤共分淋溶、初育、半水成、人为四个土纲和水稻土、黄棕壤、潮土、紫色土、石灰土、粗骨土、石质土、砂浆黑土8个土类。耕地土层深厚,大部分深度在1米左右,土壤较为肥沃,平均养分为有机质1.77、氮0.11、磷0.04、钾1.65,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境内河流纵横,共有淮河、滁河、白塔河等河流37条,高邮湖、沂湖、洋湖、女山湖、七里湖、花园湖、高塘湖等分布各地。全市有大中小型水库1059座,总库容30亿立方米;塘坝12万座,总库容7亿立方米。

全市共有林业用地250万亩(其中有林地21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18,活立木蓄积量800万立方米。

全市共有水面面积220万亩,其中可养水面204万亩;草场面积300万亩,其中天然连片草场80万亩。

(二)农业及农村社会经济状况

全市农作物总播面积在1250万亩左右,复种指数达205%;年饲养生猪500多万头、羊120多万只、禽1亿只;养殖水面面积达115万亩。盛产水稻、小麦、玉米、山芋、油菜、花生、棉花、茶叶、畜禽、鱼蟹等多种农产品,历史上是长江北岸著名的鱼米之乡,有“安徽粮仓”之称,是我国大型商品粮基地、长江流域优质油菜产业带主产区、出口水产品养殖示范区、菜蓝子基地和定远猪商品生产基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常年粮食总产65亿斤、油料8亿斤、棉花36万担,肉类总产35万吨,水产品22万吨,是传统的农业大市。20__年,人均粮食、油料、肉类、水产品产量在全省名列前茅。

20__年全市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达816万亩,占总播面积的66,其中小麦优质化率达76.3、油菜优质化率达86.4、水稻优质化率达76。畜牧业上大力引进推广三元杂交猪,使之已占生猪饲养量的48以上。同时调整畜禽结构,耗粮型的猪禽与食草型的牛羊之比已由8:2调整到了7.5:2.5。全市名特优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8.54万亩,占养殖总面积60。

全市通过承担“星火计划”、“成果推广计划”、“丰收计划”、“沃土计划”、“重点农技推广计划”、等,以及种子工程、水稻旱育稀植、麦油高产攻关、白色工程、畜牧进位工程、渔业致富工程、菜篮子工程、生态家园示范工程等重点项目,大力推广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保优栽培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农作物平衡施肥及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畜禽标准化养殖和疫病程序免疫技术,优质水产品健康养殖和蟹鳜混养技术,农业减灾和救灾配套技术等,适用技术组装配套能力逐步提高,有力地促进了科技成果转化和农牧渔业增产增收。“九五”以来,全市共取得省、市两级农业成果50多项,获奖成果30多项,其中水稻旱育稀植技术引进推广获省农村科技特等奖(第三完成单位)、优质水稻丰产栽培技术推广获农业部“丰收计划”二等奖、杂交油菜“皖油9号”获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蟹鳜混养技术推广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0__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7.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1.8亿元、占52.7;林业产值1.7亿元、占1.4;牧业产值36亿元、占30.6;渔业产值18亿元、占15.3。

农民人均全年纯收入2228元,其中农业收入1332.5元、占59.8,养殖业(畜牧、水产)纯收入275.2元、占12.3,林业收入6.6元、占0.3,其他及劳务收入623.7元、占28.5。

全市农机总动力325万千瓦,农业机械化作业综合水 平达到72。农业信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电脑入乡。全市已有500多个网络用户终端,注册开通农业部全国农村供求信息联播系统“一站通”130个,年均信息利用量近万条,促成网上交易额在千万元以上。已有6个县(市、区)开通了农技“110”信息咨询服务电话,明光市还组织开展了央视农业频道(七套)进村入户工作。

经过近10年的努力,我市小城镇已初显规模,基本实现了积聚和辐射效应,较好地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目前,全市小城镇个数为86个,镇区人口66.3万人,占农村人口19.5,镇区二三产业从业人口31.9万人,占农村从业人口的17.2;镇区占地面积已达3万公顷、各类集贸市场250个;镇区企业已占各类企业的46.9,镇区企业从业人员已占乡村各类企业从业人员45。全市共有农村中小企业74527个(其中农产品加工企业6443家,年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443家),年营业总收入316.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8亿元,上交税金5.38亿元。其中年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达276个,年营业收入达58.7亿元,主要代表企业有天大集团(20__年实现营业收入达12.2亿元,入库税金3342万元)、凤阳水泥总厂、全椒富爵集团、凤阳大庙裴氏石英砂集团、定远三河石膏矿、南谯区乌衣优质米厂、明光市元盛纸业、来安华萃食品公司等。目前,全市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达65.4万人,其中跨省41.5万人。

1997年,我市开始实施江淮分水岭地区综合治理。五年来,共开挖、整修塘坝6800面,改造中低产田25万亩,新增蓄水能力8000多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0多万亩,新建供水设施300多处,打井2455眼,解决和改善了27万人的人畜饮水困难,以女山湖灌区节水改造和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为主的水利骨干工程稳步推进。共完成“绿色长廊”线路和林带建设2050公里、村庄集镇绿化3468亩,低产林改造1.5万亩,小流域和荒山荒坡治理28万亩,新造经果林4.9万亩,发展生态林5000多亩,退耕地造林30万亩,生态防护林体系雏形已初步形成。共修建乡、村道路530公里,其中水泥路面45公里,柏油路面78公里、砂石路面400多公里。

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优质粮油、畜牧、水产、林业、蔬菜五大优势产业。全市已建各类产业化组织439个,从业人员5万多人,带动农户40多万户,其中龙头企业161个(销售收入1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个、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67个),中介组织207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51个、专业农协150多个),有6家企业被列为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4家企业被列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

以绿色食品开发为突破口,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市已开发和申报了15个地方特色产品、7个无公害农产品、24个绿色食品和11个安徽省名牌农产品。初步建立了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确保城乡群众吃上“放心菜”和“放心肉”。制定了《滁菊》、《优质籼稻栽培技术规程》、《蟹鳜混养技术规范》等近10项农业地方标准,对23万亩水稻、5000亩、3000亩蔬菜基地实行了生产监控,农业标准化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加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目前,市、县两级都建立了农业综合执法机构,组建了有近300人的执法队伍,认真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20__年,我市被评为全省农业行政综合执法先进单位和全省唯一的市级全国先进集体。

1999年,我市来安县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20__年,我市各地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当时农业税总额是3.02亿元,人均税负90元。此后,全市通过调整农业税计税面积和粮食常产、农业税改征农业特产税税,全市农业税总额下降为2.7个亿元。20__年,根据中央1号文件精神,农业税下调2.2个百分点,取消农业税附加,我市核减农业税及附加1.1亿元,目前全市尚有农业税1.57亿元,人均税负51元。全市以各种形式流转土地面积67.8万亩,其中耕地流转35.8万亩。20__年我市启动化解村级债务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20__年底,全市化债9324万元,目前尚有村级债务3.5亿元,争取用5-8年时完成村级债务化解工作。

全市已建成户用沼气池8000口,占农户数的1。以沼气为纽带,联动种植、畜禽、水产等产业,开发“水上养鹅鸭,水里养鱼虾”的“塘口经济”,初步形成了“猪-沼-渔”、“猪-沼-菜”、“猪-沼-果”等立体种养模式,从而减少了畜禽粪便对环境的影响。20__年,我市全椒县顺利通过部级农业生态示范县验收。积极推动生态示范区建设,全市已建成生态示范村6个,其中全椒县汊河村、天长市蒲西村、南谯区长洼村、定远县耿巷村先后被授予全省百佳生态村。

农业科技队伍和劳动力素质逐步提高,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全市有180个乡镇设立了基层农技站、农经站、畜牧兽医站、水产站等,农、牧、渔等专业科技人员5000多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300多人,高级职称230多人,中级职称1500多人。农业从业人员中,聘用乡镇农技(经)员500多人、村级农技员1400多人、畜禽防疫员1900多人,科技示范户8.2万户,绿色证书持有人数1万多人。开展了农民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已评审出农民高级技师27人、农民技师184人、农民助理技师682人、农民技术员2251人。建立乡镇科协227个,村级科普组织1413个,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00多个。

二、__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1、水资源短缺,干旱灾害比较频繁。我市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3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为791立方米,只有全国的30,全省的60。据气象部门统计,我市干旱约两年一遇,远远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发生频率。

2、土地利用不尽合理,耕地质量水平总体下降。全市8.36万亩的坡林地由于种植粮油和开发不当,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耕地由于重用轻养,掠夺性经营,生产力普遍下降,全市土壤有机质和钾素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氮、磷含量中等偏高,土壤养分失调;耕层变浅,容重增加,孔隙度降低,物理性状恶化。

3、农田化学投入品增加,农地土壤污染严重。20__年,我市耕地化肥施用量为42.8千克/亩,超过全国、全省 施用水平,不仅成为河流、水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而且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日趋严重。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时有施用,造成面源污染较为严重。随着保护地栽培中的微膜使用,农田残膜污染日益扩大,加剧了农田物理性状的恶化,削弱了农田的抗旱能力。

4、农业结构不尽合理,调整进程波动性大。近几年,我市农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成效,种植业比重有所下降,畜牧、渔业发展加快,但与农业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相比,就自身资源禀赋条件而言,养殖业发展仍显滞后,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国家粮食政策的影响,在种植业内部,粮经种植面积有些年份波动较大,甚至出现大的反复。我市农业优质品种推广覆盖面较大,但生产经营方式较为落后,总体上以传统分散的一家一户生产为主,规模经营不够,生产组织、产销衔接等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农业整体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的发展与我市农业生产的整体水平不相适应,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5、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产业化进程有待加快。我市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但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业经济合作组织运作不规范,与农户的衔接不够紧密,不能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有效对接。

6、农民收入增幅减缓,持续增收缺乏后劲。由于受各种自然灾害、市场因素和科技素质的影响,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增幅下降,少数受灾严重和纯粮种植户的收入出现减少。

三、生态农业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根据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原理,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推动力,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按照资源优化配置、循环再生利用的原则,在大力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农田生产条件的同时,充分发挥区位和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规模化、加工专业化和产品无害化战略,促进农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二)目标

本规划分为三期,即近期20__-20__年、中期20__-2015年、远期2016-2020年。用10-20年的时间,使农业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治理,建立起稳定的农田生态体系,形成完善的农业生态环境预警机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基本实现经济发达、环境优美、文明富裕的现代化的生态农业市。

1、近期目标(20__-20__年)

通过4年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增加,农业经济结构比较合理,资源综合利用显著提高,形成一批科技水平相对较高的生态农业产业,推进生产区域化、品种优质化、经营规模化、加工专业化和产品无害化。初步建立生态农业执法监督机制,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

具体指标:林木覆盖率从现在的16.7提高到20;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由52.5:30.6:15.5调整为50:32.5:16;节水型有效灌溉面积由现在占耕地面积的80增长到83;农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10和12。

2、中期目标(20__-2015年)

建设一批生态农业产业化工程项目,开辟较多的新兴产业生长点和经济增长点,构建区域化生产、优质化品种、规模化经营、专业化加工和无害化产品的生态农业格局,基本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环境问题初步得到遏制,生态农业市建设处于全省先进水平。

具体指标:林木覆盖率从现在的20提高到25;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由50:32.5:16调整为42:38:18;节水型有效灌溉面积由现在占耕地面积的80增长到88;农业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提高15和18。

3、远期目标(2016-2020年)

到2020年,生态农业建设实现了可持续发展。“农民(基地)-高附加值加工企业-大市场”三者紧密、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发展的实体,生态农业产业化已进入良性发展轨道,经济发达,农民富裕,景观秀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

四、生态农业建设中优先实施的重点工程

(一)优势农产品区域发展工程

组织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采取“一个产业、一项工程、一个协会、一批龙头企业、一片示范基地”的举措,尽快把优质粮食、优质油料、畜牧、渔业、蔬菜等农业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加快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重点在水稻主产区建设20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在小麦主产区建设100万亩优质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在南部地区建设200万亩“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建设100万亩优质花生基地,在滁菊原产地保护区建设1万亩滁菊生产基地,在城市中、远郊和传统蔬菜产区建设100万亩商品蔬菜生产基地,在沿湖地区建设50万亩河蟹养殖出口示范基地,规划建立一批畜禽养殖小区。

(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

全面组织实施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和省“食品放心工程”,推行保健栽培、清洁生产、健康养殖和生物防治,努力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建设,市本级近年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重点扶持天长市建设全省农业标准化示范市、明光市和全椒县建设全省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定远县建设全省无公害商品猪生产示范基地。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管理,严肃查处使用违禁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引进示范与环境相容性农药及减少用药量的安全高效精确施药技术,争取到20__年降低高毒农药使用量20个百分点,农作物综合防治率达95以上。坚持并不断扩大畜禽定点屠宰,逐步在全市农贸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加强“菜篮子”产品检验检测,杜绝有毒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积极鼓励申报、创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品牌,20__年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品牌达到30个、绿色食品品牌达到50个、有机食品品牌达到2个。20__-2020年,全面建设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基本实现无害化。

(三)生态家园富民工程

以畜禽养殖业为主体,以农村户用沼气为纽带,联动种植、畜禽、水产等产业,在吸收传统农业经验和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施猪(羊、牛)—沼—粮(菜、鱼、果、菌)模式。20__年,发展户用沼气池3万口,实施面积4.2万亩;2015年,发展户用沼气池10万口,实施面积30万亩。

(四)节水、旱作及“五早”集约栽培工程

节水农业是充分合理利用各种可用水资源,采取水利、农业、管理等技术措施,使区域内有限的水资源达到总体利用率最高、效益最佳。包括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输水系统、田间灌溉、农艺、化学节水增产技术等。旱作农业生产技术主要是通过各种农艺、覆盖、生物、工程和农业化学等方面的技术的综合运用,协调配合土、肥、水、光和热之间的关系,在充分利用雨水的措施上做文章,提高对降水的利用率。包括粮经肥草分带种植、地膜覆盖集雨增墒、秸秆覆盖保持性耕作及抗旱保水剂应用等技术。“五早”集约栽培是我市从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抗灾避灾的农业增产增收技术体系。采用保护地栽培措施,灵活地推行预留带、“五早套”、“套五早”间作、套种技术,充分利用早春温光资源,发展春种粮经作物,达到提早收获上市、提前腾茬复种、多熟高产高效的目的,实现了由对抗性农业向适应性农业的转变。到20__年,推广各类节水和旱作农业技术200万亩,“五早”集约栽培面积200万亩;2015年,区域内农作物分带种植和水资源利用更趋合理。

(五)立体农业开发工程

根据各种农作物、畜禽水产动物、微生物的 生物学特性,开发利用时、空、光、热、水、土等自然资源潜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把种植业、养殖业乃至相关的加工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多物种共处、多层次配置、多级质能循环利用的体系,实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和立体种养的高产高效集约生产方式,推广油/瓜-稻、麦/瓜/豆、林粮、果林牧草—鸭(鹅)—鱼、林经—畜—食用菌—粮(菜)、稻 灯 鸭、稻田养鱼(虾、蟹)、蟹鳜混养等立体种养模式。20__年,推广各类高效立体种养模式20个,面积100万亩;2015年,发展到150万亩。

(六)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培肥地力工程

农牧业废弃物主要是指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等,其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可作为资源进行综合循环利用,达到“资源化、无害化和减量化”的技术目标。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碱化或微生物处理,可作为畜禽饲料过腹还田;畜禽粪便既是沼气的主要原料,又可以进行堆肥处理和有机无机复混肥生产,减少了对农田和环境的直接污染。通过工程、农作和包括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生物措施,进行综合改良,增加有机肥料投入,平衡土壤养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物质能量循环,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到20__年,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0,土壤有机质含量由目前1.7提高到2.0;2015年,农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2.5。

(七)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工程

在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龙头企业建设为突破口,从优势主导产业入手,推进公司连基地带农户、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经营,增强农业结构调整的带动力量,使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循环轨道,农业综合效益显著提高。立足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按照优势产品产业化、特色产品规模化、大宗产品优质化的思路,走特色 规模 档次 链条增效益的路子。培育本地主导产业,加强生产基地建设,积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快龙头企业产业升级,实施GMP(良好的生产操作规范)、HACCP(有害分析关键控制点)、ISO9000(国际产品质量认证)和ISO14001(环境管理标准)体系,实现工业的文明生产、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到20__年,发展10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0个市级龙头企业;2015年,力争发展1-2个部级龙头企业,25个省级龙头企业,100个市级龙头企业。

(八)江淮分水岭生态升级综合治理工程

在巩固“四把工程”综合治理成果基础上,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因地制宜,围绕开发和发展现代草牧业、小果类、杂粮花生类、有机茶、园林草业、生态畜禽鱼等,进行江淮分水岭生态升级综合治理。到20__年,区域内农业发展水平达到全省及周边地区中等水平;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农民人均收入平均年增长7.3;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适应性调整,农业生产初步实现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规模化生产;通过消灭荒山还林、还草、还果,乡镇、村庄、水边路边、田间绿化,使森林覆盖率由目前的20提高到30;完成灌区节水改造等骨干工程,有效灌溉面积提高13。2015年,在实现第一步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现区域治理总体目标任务。

(九)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建设工程

观光旅游生态农业是利用农业自然景观和农村自然环境、农耕和农村文化,吸引游客观赏、品尝、购物、习作、体验、休闲、度假、科普的一种新型的农业产业。它是农业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的延伸和渗透,是城市郊区农业由传统的生产型向现代都市型农业转变的一部分,是新时期农业结构调整、缩小城乡差别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形式。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以城市消费者为市场,以参与为特点,利用农村空间、农业生产和观光休闲活动,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经过改造提高,满足游客的多层次需要。我市要结合琅琊山森林公园、凤阳韭山洞、全椒黄栗树水库、神山寺、来安白鹭岛、天长釜山卧龙公园、定远泉坞山温泉度假村、明光女山湖渔业旅游观光及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整体开发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公园、度假农庄或休闲农场。

(十)生态农业信息管理工程

利用现有计算机技术,建立实用的市域生态农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比较全面的数据库系统,并具有数据库、生态农业全息评价、预测、统计模型管理、图形管理等功能,避免仅凭个人经验及有限信息决策造成的失误,为生态农业的实施和管理决策提供了有用的辅助工具。主要建设重点是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与精准农业技术服务,为生态农业建设提供综合的信息服务支撑。到20__年,初步建立上下贯通、横向相联、功能扩展、操作便捷的覆盖全布的农村经济信息网络服务体系和专家决策支持系统,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窗口服务,为企业宣传、产品交易提供无时空限制的广阔虚拟平台,信息用户终端达到900个;2015年,信息用户终端达到20__个。

五、生态农业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规划实施的领导,强化管理

生态农业是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的协调统一。该项工作应切实摆到了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必须制定与发展目标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从激励群众和保护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规范生态农业建设,使之在法制轨道上健康发展。它包括:

(1)建立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生态农业建设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立有权威的组织管理机构,为此,要成立以市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生态农业市建设领导小组,完善目标责任制,强化各级领导的责任。

(2)组建生态农业办公室,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的协调监督管理机构。

(二)完善政策法规,加强执法力度

包括建立生态环境建设补偿机制、建立农民投劳补偿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地方性的可持续发展法规体系,加强执法,并在规划期内逐步提高环境质量标准。

加强农药、化肥、农膜等使用管理,严格执行控制使用农药,禁止使用剧毒农药,研制、生产和推广无公害生物农药。

针对农业企业主体各方面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合法经营受到法律的约束与保护。

完善契约或合同。要以契约、合同的形式,把龙头企业与农户的责任、义务、权利、利益确定下来,并坚持双方履约守信。

(三)加大规划实施的投入力度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差,尤其是近期效益差,资金筹集的难度大,需要有较多的政府 投入。除国家重点扶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外,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规划区生态环境建设诱导资金、设专项资金,以吸引和带动国内外其他资金的投入。

制定优惠的投资政策,开发多元投入渠道,逐步推广以法律为基础,以效益为机制,采取各种承包经营方式,引导城市企业和居民参加生态环境建设。

完善法律法规和还贷制度,以政府和企业投入为连接点,引导银行投入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如可能,要通过宣传,扩大规划的影响,积极寻找有益的国际援助。

根据项目需求和特点采取不同的拨款方式(无偿赠款、低息贷款、农民小额贷款、资金奖励、企业承包等)。

(四)加大科技投入

根据各生态农业建设分区不同生态环境条件和特点,研究、筛选、培育和引进相适宜的优良树、灌木和草种,合理调整动植物种群结构和优化动植物群落结构。通过试验,开展示范,加以推广。

在条件允许的地方,开展规划区水土资源调查、监测和管理的工作。对气象、病虫害、自然和人为灾害,对农用化学物质的使用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监测、预警,建立规划区生态环境整治的现代化管理系统。

(五)搞好试点,稳步推广

在规划区内的不同生态经济分区,依据先易后难的原则,建立不同类型的生态工程建设示范区特别是高科技生态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技术引导,典型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六)宣传教育,加大公众参与力度

1、系统地组织开展规划区干部专门培训

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水平,是实施规划、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应当有系统地、分期分批地组织规划区内的干部,进行专门培训,以转变观念,提高实施规划的自觉性。

2、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公众参与规划区建设的积极性

以生态农业建设试验区建设为样板,通过技术培训,引导农民特别是妇女、青年及农民企业家,积极参与有益的产业开发及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事业。

生态建设规划篇5

关键词:生态建筑;方案设计;技术策划;新能源等

近年来,全世界许多城市建筑正在按照生态城市的目标进行规划和没计。生态建筑已成为21世纪城市就按住的理想发展模式。生态建筑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调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交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等环环相扣。协同公生,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佳、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既然生态建筑具有如此多的优点,能够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和高级需求,就应该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其发展规模及方向,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建筑规划设计,指导城市建筑逐步实施。

1、生态建筑的概念

1869年,德国生物学家赫赤克尔首次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他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自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生态学叙述发展,并与其它学科相互参透,形成多种边缘学科,生态建筑学便是生态学概念在规划和建筑领域内的体现。所谓生态建筑既是,用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筑设计。它将建筑视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其自身要与自然生态相平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体系:通过设计、组织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序地循环利用,获得一种高效、低耗、少废、少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2、生态建筑的规划设计

建筑规划没计从整体角度把握人类生态系统的结构,以生态为基础进行整体规划和生态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有效协调经济、社会和生态之间的关系。根据自然的本质属性,组织各总能分区,使建筑群的能流、物流畅通无阻:合理确定建筑物朝向、间距、形体、绿化配置等内容。注重场地设计,尊重设计地段内的环境,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力求最小的土方量,减少对土壤的破坏。合理组织交通,减轻地面上各功能区域的相互干扰。根据地形地点,利用建筑周边环境及其本身的形态处理通风和光影关系,组织立体绿化和水体,改善建筑小气候,使人们生活在绿色、具有生命力的生态环境中。在生态建筑规划设计中要把具体建筑看成是城市建筑大关系的一部分,与城市建筑大系统相联系,使建筑内部难以消化的废物成为其它元素的资源。

3、生态建筑的方案设计

生态建筑的方案设计可从如下四个方面来考虑:(1)依照自然环境进行方案优化设计。首先要调研设计地段的各种气候条件,例如温度、相对湿度、日照强度、风力和风向等地域因素。其次是要充分考虑建筑场地,如朝向、地位、地势地貌、布局;评价阴影范围、引导空气流动;顺应自然及保护环境。另外,还要利用自然能源、再生资源,如太阳能、天然冷源、风能、水能等。可在屋面架设太阳能集热器、风力微型发电机。(2)增强自然环境与用者间的联系,尽可能多地将自然的元素引入到使用者身边,这是生态设计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尽可能增加自然采光系数,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建立自然空气循环系统;创造开敞的空间环境,让用者更加方便地接近自然环境,如利用退层设计屋顶花园等。(3)考虑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筑要留有一定的余地,节能资源、减少建筑以及建筑废弃对环境的影响,使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足够的面积已被将来发展。一是再生能源的利用。沼气、水循环系统、垃圾资源化。二是建筑的再利用。比起拆除新建即可大量减少建筑垃圾,又可减少资源的浪费。(4)保护土地和植被,考察建筑地域的生态环境,以便保证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在建筑内外创造的环境。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和环境材料,形成别具一格的当代乡土建筑。

4、生态建筑的技术策略

生态建筑理论的发展时间上短,生态建筑的设讨和建造涉及到众多学科,运转实施起来十分复杂,所以虽然已有一些成功的范例,但从世界范围来看,其设计和建设还没有形成固定的模式。生态建筑是一新生事物,新理论、新材料层出不穷,但并不意味着其设计和建造必须采用高、精、尖、等技术。国外却有一些生态建筑移植了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高新科技,但也不划对传统技术进行改造的做法。对高新技术和传统技术的取舍应视实际情况而定。在发达国家具有良好效果的生态建筑技术,对于中国等发展中国不一定是可行的方案。在生态平衡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不同国家和地区应当结合自己的工业发展水平、建造技术和材料,探索符合各自国情的生态建筑技术和方法。从建筑设计角度看生态建筑的基本技术策略,应当重点考虑规划选址合理,顺应气候条件。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生;选择可循环再生的环保材料、减少环境污染;优化空间组织达到良好的自然通风、采光,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能源;提高材料热工性能,实现建筑隔热、防晒和保温。降低空调能耗等空间设计和构造设计方面的措施。生态建筑是一个技术集合体,诸如节约能源、污水处理、太阳能利用等技术问题,并不是建筑专业的内容,因此就需要多个专业工程师的紧密配合。

5、新能源的利用

太阳能是绿色可再生能源,它资源丰富,既可免费使用,又无需运输,对环境无任何污染。对太阳能的利用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太阳能集热板集热及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集热板集热技术较为成熟,设备材料价格也不昂贵,已在普遍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太阳能最好的利用方式,但目前受技术及材料成本的限制,应用还不广泛。前不久,在清华大学落成了超低能耗示范楼,装置在大楼南外墙的30平方米的单晶硅光电玻璃。能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是一种能发电的玻璃。光电玻璃组件既化为建筑提供了能源,也丰富了建筑空间形式。地热可做为空调系统冬季供热,夏季供冷的冷热源系统,并同时提供生活热水。它就是利用地下土壤、岩石及地下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输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通过埋藏于地下的管路系统与土壤、岩石及地下水进行热交换,夏季,通过对室内制冷将建筑物内的热量搬运出来,一部分用于提供免费生活用热,其余换热到地下储藏起来,冬季把地下储藏的低品位热能通过热泵搬运出来,实现对建筑物供热及提供生活热水。还有风能、生物质能等,建筑师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倡导并推动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6、选择新材料

目前已有三类新材料可供设计选择,一是透明热阻材料(TlM)组合墙,它是一种透明的绝热塑料,可将它与外墙复合成透明隔热墙。二是玻璃材料。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在这一领域陆续出现了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电敏感玻璃、调光玻璃、电磁波屏蔽玻璃等。设计可将它们组合成复合的构造形式,达到生态建筑的保温和采光要求。三是太阳能电材料。在建筑中可用太阳能电池发电为建筑提供能源,既无污染,又无噪音,并由可再生能源提供的燃料。

生态建设规划篇6

一、进一步加深认识,提高落实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的自觉性。要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加强生态省建设的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态建设参与意识,大力营造促进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认真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牢固树立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要紧紧抓住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生态省建设一届一届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真正使海南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探索实施绿色GDP统计方法和考核制度,依托海南生态环境和资源优势,加快生态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生态旅游业和新型工业,走出一条有海南特色的小康之路。

三、建立健全生态省建设的保障体系。要从行政、法律、经济、科技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障和推动生态省建设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加大生态省建设的执法力度,落实生态环境执法责任制。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案件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重点打击违法砍伐森林、违法采矿、违法排污、破坏珊瑚礁和红树林、捕杀和经营野生保护动物的行为。

四、加快解决影响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突出问题。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和中部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工程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重点解决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城镇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要集中工业布局,严格控制和防治工业污染。对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加大监督和整治力度。

五、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使生态省建设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把人居环境建设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加强城乡建设规划工作,大力建设具有海南特色的城镇生态住宅小区和生态文明村。城镇建设要突出体现“三低一高”(低楼层、低容积率、低建筑密度、高绿化率)特色。严格保护江河水环境和地下水资源,保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除草剂,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放心的绿色食品。

六、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的监督。要在继续完善生态省建设立法的基础上,重点加强生态省建设的执法监督,促进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顺利进行。

目录

序言

一、生态省建设进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二、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三、生态省建设的区域布局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五、生态经济发展

六、生态人居与生活质量

七、生态文化建设

八、生态省建设的保障措施

附件1:生态省建设全面建设阶段重点工程

附件2:生态省建设阶段主要指标与预期目标

序言

1999年2月,海南省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发挥海南环境优势、打造海南特色、加快和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大局出发,做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定。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生态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下阶段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省委、省政府提出对《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进行修编,明确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站在新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高度,认真总结6年来的经验教训,充分吸收国内外生态研究和建设的新成果,扩展和充实生态省建设的内涵,进一步明确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以更好地推进生态省建设。

建设生态省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关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海南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形式,其实质是要推动我省走上切合海南实际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建设生态省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是加快发展生态经济,推行节约、环保、高效的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更快地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在发展中注重解决好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打造生态环境优势。三是创建具有海南特色的优美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创造一流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提供一流的生活质量。四是推进生态文化建设,在全社会营造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建设环境的良好风气,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生态省的目标是,把海南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热带生态系统、发达的生态经济体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文化氛围、一流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省份。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生态办对《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进行了修编。修编后的《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贯彻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把生态省建设的目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行了衔接,增加了生态省建设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挑战、区域布局、生活质量等内容,按照产业和环境的关系对产业部分进行了调整,强化了生态省建设的保障措施。《纲要》作为指导海南生态省建设的重要文件,是编制市县、行业、部门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的重要依据。

建设生态省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态过程,在新的时期、新的阶段将有新的、更高的目标要求。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化和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不断涌现,今后还将与时俱进对《纲要》进行调整和补充。

一、生态省建设进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一)生态省建设进展情况。

海南自1999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以来,全省上下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人居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培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6年的建设,全省比较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或控制,建成了一批示范工程和项目,起步阶段的建设目标基本实现。在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全省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一是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通过实施天然林、水边路边城边(“三边”)防护林、椰林、退耕还林、浆纸林等森林保护与林业建设工程,2004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4.9%,生态公益林面积稳定增长;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比例达到8.1%,6年提高了3.37个百分点,增加了12.6万公顷;实施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治理等生态恢复工程,退化地区的生态得到恢复。

二是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通过实施工业污染防治工程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省提前完成了“一控双达标”任务(全省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总量指标之内,全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海口市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并有效地巩固了“一控双达标”成果。环境污染物排放量明显减少,2004年工业化学耗氧量、粉尘排放量分别比1998年减少64%、62%,2004年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44%,比1998年提高了21个百分点。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农业面源污染得到初步控制。

三是生态省产业快速发展。我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积极发展了绿色农业、生态旅游等生态优势产业,发展汽车制造、制药等低污染的清洁型产业,按照排污总量控制、区域控制和浓度控制的要求在西部工业开发区集中发展天然气化工、浆纸业等集约化资源加工业,有力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6年来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9.5%、11.8%、8.1%,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2003年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2004年达到1172美元。

四是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实施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创造性地在全省农村开展文明生态村建设,有效推动了文明生态村、文明生态集镇和文明生态城市三级创建活动。全省建设了4133个文明生态村,占自然村总数的18.3%;城镇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累计批准“半拉子”房地产工程处置面积达1396万平方米,处置了闲置建设用地2.27万公顷;海口市和三亚市先后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海口市还被评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三亚市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

五是公众生态环境意识明显提高。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了以青少年、各级党政干部为重点的公众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6年来有1000多名党政领导干部接受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培训,全省部分中小学校结合地方课程改革开设了地方环境教育课程,各类学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二)生态省建设的有利条件。

1.有利的国际背景。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主题,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已经在全球范围达成共识。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发达国家对产品和服务贸易提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发展绿色经济是突破国际贸易“绿色壁垒”、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2.有利的国内环境。我国率先制定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国家21世纪议程;党的十六大确定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这些为生态省建设明确了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继海南之后,又有7个省份提出建设生态省,生态省建设的理论、方法与模式得到不断创新和发展。

3.有利的省情条件。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环境本底质量好,污染治理包袱小,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生态省建设具有明显的资源环境优势。经过起步阶段6年的建设,生态省建设具有了良好的基础,公众参与生态省建设的意识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全省上下已经形成了以生态省建设促进海南发展的共识。

(三)生态省建设面临的挑战。

1.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海南仍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收入总量较小,难以对生态省建设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一些地区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尽快改变落后面貌,还存在为追求眼前、局部利益而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

2.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还不普及。由于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强,导致决策失误而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事件还时有发生。仍有一些企业缺乏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采用粗放型生产方式导致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在社会生活中不注意节约资源、不自觉保护环境等不文明行为还大量存在。

3.人才和科教等智力支持不足。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科研力量薄弱,基础教育质量不高,职业技术教育和高等教育实用性不强,生态省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和科技等智力支持不足。

由于上述因素的制约,环境与发展的矛盾仍较突出,生态省建设的任务艰巨而繁重,还需要继续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不懈地推进生态省建设。

二、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加快经济发展为主题,以协调发展为根本要求,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活水平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努力打造体制、产业和环境三大优势,加快发展生态经济体系,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全省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生态省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转变“重物轻人”的观念,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必须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自然生态的稳定与平衡;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转变只注重眼前发展和局部利益的观念,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破坏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的观念,实现经济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发展,在加快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强政治文明和包括生态文化在内的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基本原则。

1.遵循尊重规律,统筹兼顾的原则。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统筹兼顾局部与全局、当前与长远、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遵循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在搞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优势,积极发展生态产业,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在发展中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3.遵循统一规划,分类指导,讲求实效的原则。科学制定规划和政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针对各地区、各方面的主要矛盾,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4.遵循政府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推动、引导作用,增加政府投入,同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民间团体和公众的参与积极性,并广泛开展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

5.遵循“依法治省”、“以德治省”的原则。全面开展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加强执法监督,在依靠法制规范公众行为的同时,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全民生态文明素质。

6.遵循不断创新的原则。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创新工作载体,不断开创生态省建设的新局面。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加强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吸收,充分发挥科技对生态省建设的促进作用,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总体目标。

海南生态省建设的总体目标是: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的同时,建立起发达的资源能源节约型生态经济体系,建成布局科学合理、设施配套完善、景观和谐优美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使海南成为具有全国一流生活质量、可持续发展能力进入全国先进行列的省份。具体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适宜绿化的土地全部植树种草,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0%;生物多样性丰富;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得到根本治理;陆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大气、水体、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

──建成具有海南特色的发达生态经济体系。充分发挥海南的资源环境比较优势,大力推行循环经济模式,按照生态功能分区的要求和产业特点合理规划、布局和发展相应的产业,使资源加工业、生态优势产业、生态与经济双赢产业、清洁型产业和环保产业竞相发展,相得益彰,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发达的生态产业体系。

──建设舒适优美文明的人居环境。城镇每户居民拥有一套功能齐全的住宅,供水、能源、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城镇环境得到净化、绿化和美化。农村居住环境实现卫生、清洁、优美、文明。城乡居民享有先进完善的教育、卫生、就业和安全保障。

──形成繁荣的生态文化。健全和完善生态省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与执法监督机制,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生态省建设的积极性,全社会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

(四)建设阶段。

到2020年,海南生态省建设分为起步阶段、全面建设阶段、完善提高阶段三个建设期。

1.起步阶段。1999年到2005年,主要任务是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宣传教育活动,营造生态省建设的良好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建设生态省的共识,使各市县、各部门积极开展生态省建设。集中力量解决烧山、毁林开垦、毁林养殖、毁林挖矿、炸珊瑚礁、破坏红树林、违规排放废水等突出问题,遏制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的势头。推进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和工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开展文明生态村、文明生态集镇和文明生态城市三级创建,建成一批示范区域和示范工程。在全省环境质量和城乡人居环境面貌得到改善的同时,使全省经济快速发展,为建设生态省打下比较好的基础。从进展情况看,到2005年,起步阶段的目标可以实现。

2.全面建设阶段。从2006年到2015年为海南生态省的全面建设阶段,主要任务是: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生态经济发展、生态人居建设与生活质量改善、生态文化建设四个方面的32项重点工程,建设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环境质量保障体系、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生态经济体系、人居生态体系、人口生态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体系。

建立生态安全保障体系,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生态区域绿化、“三边”防护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四项工程。

建立环境质量保障体系,重点推进防治工业污染、控制生活污染、削减农业污染、处置医疗和危险废物四项污染防治工程。

建立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重点实施土地保护与开发整理、生物和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源建设、清洁能源四项工程。

建立生态经济体系,重点发展具有生态优势的产业、具有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的产业、具有资源优势的资源加工业、对环境影响小的清洁型优势产业四类产业。

建立人居生态体系,重点开展文明生态城市、文明生态集镇、文明生态村和文明生态社区三级四类创建工程。

建立人口生态体系,重点实施人口控制、健康与安全保障、文化体育与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四项工程。

建立生态文化体系,重点推进公民生态意识和生态法制教育、生态科学知识和生态法律法规知识普及、生态省建设的社会氛围营造、公众参与机制建设四项重点工程。

建立能力保障体系,重点建设组织保障、法制保障、经济与政策保障、科技保障四项工程。

本阶段前5年重点抓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边、路边、城边三边防护林建设,生活污染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将保障环境质量的污染防治工程列入“十一五”规划的优先项目,重点推进,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快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推广应用清洁能源,培育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优势产业和资源加工业,加快经济发展;推进三级文明生态体系创建,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全民素质,加强城乡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保障食品药品安全,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3.完善提高阶段。从2016年到2020年,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生态省各方面建设的成果,使海南成为具有全国一流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的省份,生态省建设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到2020年,生态省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方式、生态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社会进步五个方面27项指标要达到以下预期目标。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全省人均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以上,达到30000元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000元以上。

经济增长方式指标: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控制在1.4吨标准煤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水耗控制在200吨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SO2排放量控制在10千克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COD排放量控制在5千克以下;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比例达到70%以上。

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森林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60%以上;生态公益林覆盖率达到26%;退化土地恢复率达到90%;主要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标准;主要城镇噪声达标率达到90%;主要江河湖库水质达标率达到98%;近岸海域水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98%;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

生活质量指标:农村饮用水达标率达到90%;无公害瓜果菜基地占总种植面积比例达到90%;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6.6平方米;农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2.9平方米;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

社会进步指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2‰以内;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4.1岁;中小学、幼儿园生态教育普及率达到99%;文明生态村占自然村总数比例达到90%以上。

三、生态省建设的区域布局

生态省建设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区位、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功能特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明确其保护、建设与发展的主要方向,实现合理保护、科学利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一)海洋生态圈。

海洋生态圈范围包括我省管辖的海南岛5米等深线以外的所有岛礁及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其中200米等深线以内的大陆架范围约有83万平方公里。海南岛周围海域有222个海岛,西、南、中沙海域有270多个岛、洲、礁、沙和滩。该区域全年暖热,雨量充沛,干湿季明显,常年风大,多热带气旋,台风频繁,是我国最具热带海洋气候特色、最湿热的海区。该区域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北部湾、三亚、清澜和西南中沙渔场,分布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是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是我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积极发展海洋产业,振兴经济的重要区域。

主要生态功能是:调节气候和净化环境,并为我省发展海洋产业提供资源。区内可划分为三个生态亚区:海南岛沿海边缘热带亚区、西沙与中沙中热带亚区、南沙赤道热带亚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近海过度捕捞,炸鱼炸礁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近海渔业资源衰减,多种传统经济鱼类难以形成渔汛;海洋生物开发水平较低,油气开发利用率低;局部海区出现过赤潮。

保护和发展的方向是:控制海上污染源,保护海洋水质;加强珊瑚礁、麒麟菜、白蝶贝自然保护区和幼鱼幼虾渔业资源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杜绝破坏珊瑚礁的行为;加大渔政管理力度,严格控制近海掠夺式作业方式,推行科学捕捞技术,鼓励远海捕捞;加强南中国海生态环境保护,建立一批珊瑚礁和渔业资源保护区;加快西沙群岛等南中国海岛屿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西沙海洋生态旅游业;加快开发利用海洋油气资源,发展海洋运输业,促进海洋产业的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海岸生态圈。

海岸生态圈包括海南岛5米等深线以内及向内陆延伸10公里范围的海洋与陆地结合带,由河口、三角洲、海岸平原、滩涂湿地、沙滩、泻湖和浅海等地理单元组成,面积约9000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面积的20%。区内生态系统类型较多,重要生态系统有红树林、沿海防护林、内海泻湖和珊瑚礁等。该区域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滨海旅游资源、滨海锆钛矿等矿产资源,港湾众多,建港条件良好,是我省人口密度最高,经济开发活动最频繁的区域,是城镇发展、港口建设、临港工业发展和滨海旅游开发的重要地区。

主导生态功能是:防风固沙、护岸阻浪和维护近岸生物多样性。区内可划分为五类生态功能区:自然保护区与渔业资源保护区、基干林保护带、临港工业与城镇发展区、农林渔业发展区、特殊功能区(如排污区、军事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炸礁挖礁等行为使一些岸段受到不同程度破坏,乱砍滥伐造成红树林面积减少,导致珊瑚礁和红树林的护岸阻浪功能下降,部分生物栖息环境受到破坏;毁林养殖和毁林采矿使沿海基干林带破坏断带,防风固沙能力下降;部分近岸海域受到未经处理的养殖废水、城镇生活污水和船舶废水的污染,海水水质下降;局部海岸地区出现盐碱化和荒漠化。

保护和发展的方向是:建立珊瑚礁、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渔业资源保护区,合理利用渔业资源,严禁炸鱼炸礁和乱砍滥伐红树林、海防林;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加强滨海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滨海工业污染防治;按照“南北带动、两翼推进”的要求,大力发展港口航运业,利用生态环境优势,重点发展清洁型的优势产业,在西部工业开发区大力发展集约型、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资源加工业。

(三)沿海台地生态圈。

沿海台地生态圈处在海岸生态圈与中部山地生态区之间,面积约17000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面积的50%。该区域以沿海平原、台地地貌为主,有少量低丘陵地貌,主要有文昌海积平原区、南渡江中下游河谷平原区、云龙——蓬莱——大路台地区、永兴——临高台地区、王五——加来海积阶地平原区、琼海——万宁沿海残丘区、儋州——昌江丘陵台地区、陵水——榆林沿海平原区等,海拔200米以下以耕地和热作园为主,海拔200米至300米范围内以森林为主。该区域人口密度较高、人类活动较为频繁,是我省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域。

主导生态功能是:农业等社会生产功能、防洪蓄水等水文调节功能。该区域划分为五个生态亚区:琼北南渡江中下游平原季雨林区、琼东平原台地季雨林区、琼东南台地热带雨林区、琼西南半干旱稀树草原区、琼西北台地季雨林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糖、橡胶加工等传统工业对周围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大部分城镇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影响城镇河段水质;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影响地表水质的主要原因;土地沙化有加重趋势;湖泊、河道、湿地被占用导致排涝泄洪功能下降;部分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地力有所下降。

保护和发展的方向是:保护天然林,大力植树造林;合理利用土地,治理水土流失和防治荒漠化;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治理城镇生活污染;加强传统工业的生态化改造,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推行农业标准化、产业化和生态化,削减农业面源污染;合理进行区域分工,大力发展种植业、林业、服务业和其它清洁型的优势产业;推进城镇建设,加快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四)中部山地生态区。

中部山地生态区主要包括中部地区海拔300米以上的山地和部分丘陵,面积约为10000平方公里,约占海南岛面积的30%,由五指山市、琼中县全部,白沙、保亭、乐东、昌江的大部分地区以及三亚、陵水、东方等市县的部分地区组成,是我省少数民族聚居地和主要贫困人口集中地区,也是我省实现小康社会的难点和重点地区。该区域以森林为主,是南渡江、万泉河、昌化江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和主要水源涵养地,是我省的生态敏感区和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属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之一。

主导生态功能是:涵养水源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区域开发利用必须确保这一主导功能不被削弱。该区域可划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要水源涵养区、合理开发利用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重要水源涵养区主要包括规划的尖峰岭——霸王岭、鹦哥岭——黎母山、五指山——吊罗山保护区群,重点要保护热带天然林区,对坡度大于25度的坡地进行封育。开发利用区包括白沙盆地、营根盆地、乐东盆地、保亭盆地和通什盆地内的城镇区和人工生态系统分布区。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过度采伐和毁林开垦使原始森林遭受破坏,森林质量降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调节气候和净化环境等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物种减少,有的甚至濒临灭绝,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和土壤退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主要城镇工业和生活污染影响水源安全。

保护和发展的方向是: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热带天然林进行封山管护,对已开垦的生态敏感区域实施退耕还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工业和生活污染的治理,保障河流源头的水量和水质;调整产业结构,发挥生态优势,发展山区绿色农业、生态林业和森林生态旅游业等特色产业,根据资源条件,发展林、竹、藤制品和具有地方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业;加快城镇化步伐,加强人力资源建设和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积极推动生态脆弱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行生态移民和生态扶贫。

四、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根据不同生态圈(区)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特点和保障生态安全的需要,分区推进生态保护工作。按照各区的主导功能,明确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重点,科学确定不同区域的环境容量和合理分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确保环境污染得到严格控制,生态环境得到恢复。重点保护中部热带天然林和沿海防护林两个生态保障体系,实施天然林保护、重点生态区域绿化、“三边”防护林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四项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提高生态服务功能。重点是防治工业污染、控制生活污染、削减农业污染和处置医疗与危险废物,提高空气、水体环境质量,尤其要解决城镇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的突出问题,保护好饮用水源地,确保水源安全,保持一流的生活环境质量。

(一)生态保护与建设。

1.自然保护区与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加强全省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按照《海南省自然保护区发展规划》,通过清理整顿和新建扩建,高标准建设热带森林、红树林、珊瑚礁等自然保护区,形成由60个规范完善的陆地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组成的全省自然保护区体系,使我省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陆地总面积的比例不低于9%。以山系为框架,有计划地新建或扩大一批自然保护区,重点建设尖峰岭、五指山、吊罗山、霸王岭、鹦哥岭、大田坡鹿等自然保护区,合理规划建设一批生态廊道,将海南主要的自然保护区连片成网。开展自然保护区整顿,明确划定保护区边界和内部分区,实行规范管理,对现有的没有保护价值、不具备保护条件的小型自然保护区,按照法律程序予以取消或改为风景名胜区。加强对西沙群岛等珊瑚礁核心区的保护管理,以三亚珊瑚礁部级自然保护区为基地,研究珊瑚礁恢复技术,促进珊瑚礁的恢复。

加强中部部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根据中部生态功能保护区不同类型区的生态功能,制定分区保护措施,进行分类管理。对重点地区,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封山育林,严格保护;对一般地区,加强生态建设和产业引导,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逐步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改善生态环境。

2.物种和种质资源保护。加强物种和种质资源保护。建设一批珍稀濒危物种和种质资源迁地保存与繁衍基地。加大渔政管理力度,严格控制掠夺式捕捞和养殖方式,加强对幼鱼、幼虾和海龟、玳瑁等珍稀海洋动物重点繁殖地的保护,实行伏季休渔,加强禁渔期管理。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执法力度,严禁非法猎杀、出售、食用野生动物及乱采滥挖野生保护植物。开展生物多样性系统调查和研究,建立生物多样性信息和监测网络,重点建设尖峰岭、吊罗山和鹦哥岭3个生态监测站。

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开展外来入侵物种调查,加强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评估和生态安全研究,制定生物安全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对从省外地区引入外来物种实行严格的生态环境安全风险评估、入境检疫审批和监测监管,加强对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的监督管理,防止外来生物入侵对我省生态系统和本地物种产生不良影响。对引进外来物种、大面积单一品种造林及推广林下产业等进行跟踪监测,加强管理和监督,及时发展和研究解决有关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对已造成生态危害的外来入侵物种采取相应治理措施,保证生态安全。

3.生态公益林保护。生态公益林保护的重点是中部热带天然林和沿海基干林带(含红树林)。按照森林资源分类经营管理的要求,明确划定生态公益林范围。对现有林相较好的热带天然林进行封山护林,对现有天然残次林、灌木林进行封山育林。到2010年,封山育林面积保持23万公顷,逐步提高天然林的郁闭度和林分质量,建成以热带雨林为主体的热带天然林体系,全省天然林覆盖率稳定在19%。将沿海基干保护林带划入生态公益林加以严格保护,禁止各类开发活动破坏基干林带,对基干林带内养殖塘(池)及其他垦植项目实施退塘还林,加快基干林恢复。

4.生态环境建设。建设防护林工程。按照生态、经济、景观功能结合的原则,重点在海边、江河边、湖泊水库周边、城镇周边、村边、路边、田边建设防护林网,对沿海基干林带内种养占用林地实行强制退耕退塘还林。在海边推广椰树和木麻黄混交林,在江河和湖泊水库周边推广竹林,在村边推广热带经济果树林,在路边和城镇周边推广既有防护效能又有景观特色的热带树种。加强城郊环城绿化带、森林公园、风景林区建设和城市道路、河流林带林网建设,体现以乔木树种为主体的森林生态景观及防护功能,形成“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城市生态建设新格局。

实施重点生态区域绿化工程。加强政策引导,因地制宜,科学制订规划,对沙化土地、水土流失地、西部荒漠化土地、25度以上的山坡地等实施造林绿化和还林。

5.生态恢复治理。治理水土流失与荒漠化。重点治理昌化江出海口荒漠化区域,治理儋州、澄迈、文昌等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区域,采用工程措施修建拦水坝淤土填沟,采用生物措施营造水土保持林,种植牧草。采用合理的种植方式,防止水土流失。改造较陡的菠萝地,25°以下垦植的山坡地要按等高线修筑梯田,采用林间间种的方式,并配套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加强矿区复垦。重点对沿海锆钛砂矿、石英砂矿、石碌铁矿、石灰岩矿等采空矿区进行生态恢复。依法强制推广滨海锆钛矿生态化开发模式,避免采矿区生态退化。

(二)污染防治。

1.工业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的重点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加速治理现有工业污染源,严格控制新污染源。按照全省环境功能分区管理的原则,把有限的工业污染源控制在限定区域内,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限定指标内,实现全省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总量控制达标。

实行工业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快工业结构调整,加快水泥、制糖(酒精)、食品加工等企业重组进程,大力推进清洁生产,推进规模化集约经营,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取缔、关停一批布局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污染严重、治理无望的小企业,为大工业的发展腾出环境容量。

加强对现有企业排污监管。严格执行环境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业污染源的监督管理,防止污染反弹,实现全省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巩固“一控双达标”成果。

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染。按照《海南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管理分类名录》和环境功能分区要求,加强新建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管理和审批后的监督,严格执行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严格执行环保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确保新建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规定的标准和总量指标之内。

2.生活污染防治。生活污染防治的重点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污染。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配套建设、综合整治,全面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加快建立城镇集中供水水源地保护区。至2010年,全省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60%,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

防治城镇生活污水污染。城镇和开发区要本着节约、高效的原则,采取多种处理方式,防治水污染。实行节约用水,推广中水回用,推行清污分流,减少污水排放量。按照分散与集中结合的原则,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和管网建设,先行建设市、县政府所驻城镇和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城镇的污水处理工程。提高城镇污水收集率和处理达标率,确保城镇污水处理工程有效运行。至2010年,完成海口、三亚、乐东抱由等城镇污水管网以及琼海、儋州、文昌、东方、定安、澄迈和洋浦等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

防治城镇生活垃圾污染。采取适合海南地理环境特点的处理方式,加快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场)建设。按照资源化、减量化的原则,推行焚烧发电、生物堆肥等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各市县政府应打破各自为政,建立区域化垃圾处理厂(场),实现资源共享。至2010年,完成东方、儋州、昌江、文昌、万宁、五指山和西沙等垃圾处理厂(场)建设,在有条件的城镇推广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解决好垃圾处理厂(场)的二次污染问题。

防治农村生活污染。结合生态文明村建设和民房改造,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使新建的住宅适当集中;结合推广沼气池和改水改厕工作,对人畜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定点集中堆放,利用人工湿地或土壤净化处理系统处理净化生活污水。

3.农业污染防治。农业污染防治的重点是规模畜禽养殖场、农业面源和高位池养殖污染。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强规模畜禽养殖场和高位养虾池的污染治理设施建设。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强畜禽养殖业规划,合理布局规模养殖场。在城镇、水源保护区和风景旅游区周边划定畜禽规模养殖禁止区。合理处置和综合利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废水,通过转化为有机肥料和沼气进行资源化利用。

控制种植业面源污染。加强对农产品种植基地环境质量监测,实行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基地的环境质量公告制度。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按照标准化管理要求,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推广应用低残留、低毒、高效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禁止使用高剧毒农药,尽可能少使用化学农药,逐步实行总量控制。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可降解农膜,减少农业的白色污染。

防治高位池养殖污染。制订全省海岸高位池养殖规划,合理布局和规范管理高位池养殖。对海水交换能力较差的岸段,以及影响饮用水和农田的区域严格控制养殖规模;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技术,从源头减少污染物排放;研究制订养殖废水地方排放标准,加强养殖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引进,有效治理高位池养殖污染。

4.旅游业污染防治。旅游景区要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鼓励中水回用,推行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置,使用清洁型交通工具。山上各类旅游接待设施要配备环保型公厕、垃圾收集装置和简便污水处理设施。旅游酒店要提倡绿色旅游消费,减少用水和一次性用品使用量。严格控制高尔夫球场的农药和化肥用量。

5.医疗和危险废物污染防治。加强医疗垃圾收集与处置。完善海口、三亚医疗垃圾集中处置中心建设,加强规范管理,对全省医疗垃圾实施分区收集、集中处置。合理制订医疗垃圾收集处置收费标准,实施有偿收集处置。

实行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加快建设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理中心,严格执行危险废物产生、交换和转移的联单管理制度,严禁危险废物排放和擅自处置,强制实行全省危险废物集中处理。

加强辐射环境管理。重点要提高辐射环境监测能力,加强对生活社区、学校、旅游区等场所电磁辐射强度的监测。加快我省放射性废物处置库建设,加强对放射源生产、进出口、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放射性废物贮存、转移登记制度,规范放射性废物管理,建立放射事故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6.海洋污染源防治。海洋污染源防治的重点是海上开发项目、船舶和倾废物污染。积极组织实施“碧海行动”计划,在治理陆源污染的同时,加强海上污染的防治。到2010年,80%的岸段海水仍保持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西部工业走廊岸段的规定排污口混合区以外海域水质控制在二类标准以内。

防止海上开发项目污染。加强对海上油气开发和钻探等海洋工程项目的环境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规定处理含油污水和油性混合物,回收残油、废油,防止对海洋环境污染。

加强海洋倾废区管理。严格管理海洋倾废活动,杜绝违反规定的倾废行为,把倾废活动严格限制在已划定的六个海洋倾废区内。对所倾倒的废弃物,海洋主管部门必须在装载之后予以核实。加强对倾废区的环境监测,及时掌握各倾废区的水质变化情况,对不宜继续使用的倾废区应及时关闭。

控制海上船舶污染。加强对海上船舶污染物处置的监督,严格实行《海上船舶防止油污证书》制度,严禁违反规定向海洋排放污染物、废弃物和压载水、船舶垃圾及其他有害物质。实行海上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收费制度,加强海上流动污染源的环境管理。建立海上油污染事故应急处理体系。

防治海洋养殖污染。合理规划布局海洋养殖项目,推广适用技术,防止海洋养殖污染。通过制订优惠政策和加强海域使用审批管理,引导内海泻湖和其它海水交换能力较差的海区内养殖企业与专业户转向发展近海深水养殖业,减轻海水养殖对近海的污染。

五、生态经济发展

按照“分区分类”的原则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推行循环经济,摒弃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充分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受力,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以最小的资源环境代价谋求经济最大限度的发展,走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经济效益高的发展道路,形成具有海南特色的生态型经济体系,实现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抓好新型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和落后生产能力淘汰三个环节。鼓励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技术含量高,能够支撑和带动本行业快速发展的新建大项目。充分挖掘传统产业的潜在优势,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我省优势产品、优势企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构建和完善以大企业为主导、大中小企业专业化分工、产业化协作的产业组织体系。严格控制和淘汰技术工艺落后、高能耗、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浪费资源的产业项目,推进我省产业结构的全面优化升级。

推行循环经济。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和产品生产过程中,努力促进“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传统生产方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降低产品能耗、物耗和水耗,最大限度地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三赢。建设一批循环型企业、生态工业园区,科学规划全省产业链,通过连接和闭合产业链,形成企业之间、园区之间、区域之间共生互动的生态产业体系,逐步建立起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经济体系。

“分区分类”布局发展产业。按照环境功能划分的“重要功能区、生态清洁区和污染控制区”的要求布局产业:在中部重要功能区原则上不发展对环境有明显影响的项目,在洋浦、八所、老城、昌江等西部工业开发区(即污染控制区)内科学发展污染排放达标的资源型加工业。按照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对待不同类型的产业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加快发展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产业;大力发展具有生态、经济双重效益的产业;科学发展带动性强、有资源优势的产业,这类产业能通过合理布局、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手段实现达标排放;发展壮大对生态环境影响小的产业和环保产业。目标是使环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双重效益的生态型经济得到充分发展,实现经济实力的迅速提高。

(一)加快发展生态优势产业。

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优越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发展生态农业的有利条件。发展生态农业要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管理的要求,探索用工业理念发展农业,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管理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完善质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标识和市场准入四项制度,加强生产环节监管,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部级、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和出口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季节差、名特优、无公害”三项特色,树立海南“无公害”、绿色食品品牌。全面推进部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建成强大防疫体系,加大名牌畜禽产品开发力度,加大文昌鸡、临高乳猪、加积鸭、东山羊等传统优势品牌的开发力度。

加快发展远洋捕捞业。海南是全国最大的海洋省,拥有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要成立远洋渔业公司,培养远洋渔业人才,建立远洋渔业发展基金,开展远洋渔场勘测和渔业资源研究。要调整捕捞作业结构,加快渔船更新改造,开发推广新型渔具渔法,控制和压缩近海捕捞,发展外海和远洋捕捞,使海洋渔业由“产量型”转变为“质量效益型”,保证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建设东南亚拖网作业基地、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印度洋金枪鱼延绳钓、南美金枪鱼延绳钓和围网作业基地,在海口市建立渔获产品加工和销售基地。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海南是世界上仅有的几块未被污染的“净土”之一,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带风光和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具有建成热带海岛海滨旅游度假胜地的有利自然条件。要充分发挥海南特有的热带海岛旅游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优势,突出海洋的蓝色生态旅游特色和森林的绿色生态旅游特色,以发展度假休闲旅游为主导,实现旅游产品结构由单纯的观光型向度假—观光复合型转化。重点发展滨海、热带森林、温泉、湖滨等度假休闲和观光旅游。高标准建设南山文化旅游区、兴隆热带花园、兴隆热带植物园、尖峰岭、吊罗山和七仙岭等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山生态旅游区、海口石山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西沙群岛等9个生态旅游示范区。

发展生态型房地产业。一年四季温暖如春的气候、全国一流的空气质量、充足的阳光、湛蓝的海水,以及“健康岛”的品牌为海南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海南发展生态型房地产业要从自然环境、生态型建筑和生态型居住设施三个方面营造优良的人居环境,充分利用山、水、林、海等自然景观资源,在有条件的城市和集镇推广高绿化率、低密度的低层独立式生态型住宅小区。采用生态设计,推广应用综合成套住宅建造技术和节能、节材、节地建筑新工艺、新技术,加强园林绿化,采用绿色空间来阻隔噪声和美化视野,利用海南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在居住小区推广应用太阳能,发展生态型人居建筑。在社区建设生态型的居住配套设施,如垃圾分类收集、市政污水管网、清洁能源、环保交通等,打造中国最适宜人居的房地产品牌,吸引国内外人士来海南安家落户或定期休闲度假。

(二)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双赢产业。

加快发展林产业。海南光温充足,雨量充沛,长夏无冬,温暖湿润,光合作用强,一年四季都适宜林木的生长发育且林木生长快,具有大力发展林产业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以培育本地优质品种为基础,加快林业基地建设,扩大珍贵用材林规模,大力开发名、特、优、新经济林品种,推动森林资源多样化,做大做强林产业。重点发展热带速生丰产林、橡胶林、热带珍贵用材林、热带果木林、热带花卉、竹产业等。

加快推进商品林建设工程。重点发展浆纸林、优质用材林等。坚持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的原则,使生态公益林产生经济效益、经济林产生生态效益;,根据全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制定林地规划,推进商品林基地建设,推行科学的造林、抚育、采伐方式,落实有效的生态保育措施。落实浆纸林用地,加快浆纸林营造,到2008年完成350万亩的造林任务。建立乡土珍贵树种种苗基地,扩大珍贵用材林规模。

生态建设规划篇7

围绕**区建设生态大区、旅游大区、文化大区的目标,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三条主线,依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经济学原理,使发展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逐步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推进农业由数量速度型向结构效益型、由资源外延型向产品系列开发型、由传统城郊服务型向城市生态观光型转变。

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向生产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围绕“乳品、禽蛋、蔬菜、林果、粮油、肉类”六大产业扶优扶壮,调大、调强畜牧业,调优、调特种植业,调新、调增林果业。

1、2003-2005年

以蔬菜、畜禽、花卉等主导产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中心环节,逐步实行种、养、加一体化,农工贸相配套的生态农业体系,将资源优势通过生态农业建设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使区内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业商品率、农产品创汇率和农民人均收入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彻底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农村生产用水,发展以沼气为中心的农村新能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业总产值达到3.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0元,为社会提供100万人次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景点。

秸杆综合利用率>80%,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率达90%,化肥施用强度折纯<280公斤/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65%,农用薄膜回收率>85%,受保护土地面积>10%,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80%,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30%。

2、2006-2007年

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基本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农业主产区和部分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并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管理体系。

秸杆综合利用率>85%,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率达95%,化肥施用强度折纯<260公斤/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70%,农用薄膜回收率>85%,受保护土地面积>12%,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85%,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35%。

3、2008-2013年

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4、2013-2020年

农业生态环境从整体上显著改善,重点区域进入较高水平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阶段。

建设重点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建设三个特色区域,即鲜活农副产品生产区、开发性农业区、都市观光农业区;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并突出五个方面的调整,即种养业上品种调优,养殖业品种比重调强,经济作物比例调高,商品基地规模调大,产、加、销产业链调长。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农户建设,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推广沼气为中心,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动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观光农业等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

1、特色农业

根据市场的需求,围绕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立**辣椒、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种植业。

2、生态畜牧业

创建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把畜牧产业化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突破口,重抓“草(果、粮)-畜(牛、羊)-沼气-水-电-路”六位一体的循环生态模式;搞活生态草业和乳品业;强化良繁体系、防疫体系和饲料体系。

将畜、禽、渔有机地结合起来,连接种植业,巧用食物链,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主导产品,创立名牌,逐步把**建成贵阳市的重要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并把草地畜牧业和草地旅游业结合起来,作为**区旅游的又一景观。

充分利用现有水面,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型养殖、立体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通过优化养殖群落结构和改善饲养技术,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

3、建立农业科技园区

建立持续、高效的新型农业技术结构和生产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持续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展示窗口,现代高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贵阳农业科技示范中心,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先进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和城市农业观光园;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工程”,在良种繁育、农业科技攻关、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农科教结合上有大的发展。

4、农业加工业产业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如制药、蔬菜加工、辣椒加工、乳制品加工、粮油加工等,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5、生态观光农业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多层次、多内涵的农业,它是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村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实现农村经济高效、持续、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并与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相结合,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环境,提供观光旅游,形成农业与旅游项目、服务设施相配套的格局。

6、生态能源、沼气综合开发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沼气、电热、液化气、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大力开发利用农村新能源,这是一项环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

通过实施以户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为重点的农村能源改造,对农村人畜粪便和农用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形成以农户为基本生活、生产单元的生态良性循环,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综合效益;实现农用废弃物资源化、农户家居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公害化、农民生活文明化,降低农民生活用煤用柴造成广泛低空的空气面源污染及生态破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农村沼气普及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建立多种模式,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沼气池建池模式以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并结合改圈、改厕、改灶及村寨公路、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7、加强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

在改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条件的同时,积极推广以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积极推广秸杆速腐、高温堆肥和生物肥料,逐步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用量,加强农膜回收,防治农田污染。

重点工程

1、2003-2005年

(1)贵阳市**优质辣椒示范基地

以**区党武乡、湖潮乡133.33公顷优质辣椒生产示范基地为核心示范区,带动全区形成1333.33公顷优质辣椒生产基地。本项目总投资2136万元。其中拟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86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550万元。可带动农户4000户左右。

(2)特色蔬菜商品生产基地

绿色、有机食品等蔬菜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建在**、青岩、孟关、石板等乡镇的蔬菜专业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色菜、野菜及香细破季蔬菜。

建设专业优质蔬菜商品生产基地400公顷;建设粮区蔬菜商品生产基地1333.33公顷;在**、青岩、孟关、小碧、石板、党武、久安等乡镇,大力推广稻—菜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粮闲地种植大路蔬菜;在青岩、久安、马铃、高坡、石板、小碧、湖潮、孟关等乡镇中具有适宜发展特色蔬菜小气候的村寨;建设特色蔬菜商品基地666.67公顷;在青岩、燕楼、黔陶、党武、湖潮等乡镇建设大头菜商品生产基地1333.33公顷;建设无公害次早菜批发市场10000平方米,总投资1265万元。申请中央

财政资金519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85万元,申请银行贷款89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372万元。可带动农户5000户左右。

(3)优质粮油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主要建在**、青岩、孟关、小碧、湖潮、燕楼、马铃、党武等乡镇的主要坝区,播种面积达到3333.33公顷,投资250万元。

优质油菜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建在全区14个乡镇最佳适宜种植的地带,投资350万元。

(4)花卉商品生产基地

**是贵阳市的城市片区之一,农业由城郊型向城市型转变,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发展花卉种植业,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环境,吸引市民参与观光,既能解决城市居民对花卉需求量的增加,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花卉种植商品生产基地以**河两岸的14个村镇为主,贵溪大道、十里河滩花卉(包括麦翁花卉苗木场、麦达花卉示范场)示范园等示范点,主要辐射带动**、青岩、湖潮、石板、麦坪、党武等乡镇,花卉种植面积666.67公顷、园艺基地266.67公顷。项目总投资2618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58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82万元,企业和自筹433万元,银行贷款545万元。可带动农户2000户左右,从业人数4000人。

(5)奶牛、肉牛、兔、鹅为主的特色养殖商品生产基地

**区可利用草坡面积较大,近几年来实施人工种草达133.33公顷,有条件发展绿色、有机、草食畜禽养殖,特别要扩大**奶牛及特色动物的饲养,用科技含量高的畜产品与加工企业配套发展,形成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其附加值,并以新西兰克尔索公司种羊基地、麦坪种草养畜快繁基地、**奶牛基地为基础,加强畜牧业的品种改良和快繁技术推广工作,发展以奶牛和商品牛、羊为主的生态畜牧业,使养殖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50%左右。

①奶牛产业化建设

奶牛基地建在**镇、**乡、湖潮乡、麦坪乡;奶制品加工厂建在**乡板桥村。总产量为6000吨/年。可带动农户2000户左右。

该项目投资264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32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68万元,企业自筹4460万元,银行贷款560万元。

②肉牛基地主要建在高坡、黔陶、马铃、燕楼等乡镇;养兔基地建在青岩、小碧等乡镇;鹅基地主要建在湖潮、马铃等乡镇;特种动物养殖商品基地建在**镇、**乡、石板镇、青岩镇等,投资500万元;牧草种子基地建设,投资520万元。

(6)特色中药材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位于药用生物资源丰富的黔中经济带中心,以生物资源为基础的制药业发展迅速,**的中药材种植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中药材商品基地建在高坡、马铃、黔陶、燕楼、小碧、孟关等乡镇。计划天麻、银杏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333.33公顷;黄莲、柴胡、大黄、党参等种植面积666.67公顷,努力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及高附加值。

生产基地总投资2841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27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00万元,企业自筹505万元,银行贷款361万元。可带动农户6000户左右。从业人数1.5万人。

(7)农业科技示范园

①高校科学园区建设

高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教学实验与实习基地,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观光农业旅游服务等,与高校和科研所共同建立实验室,充实仪器设备和实验经费,在良种繁育上有大的进展,并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建立入境动植物检疫和新品种引种繁育制度,建立农业病虫害防治系统。针对现代农业科技重点工程,进行农业科研攻关,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培养农业科技与各类管理人才体系。占地1170亩。

②生态农业核心区

分为生态农业示范区(含水田示范区、旱作农业示范区、果园示范区、沼泽示范区、儿童科普教育区,占地34.9公顷)和蔬菜科技示范中心(育苗工厂具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组培技术,占地9公顷)。

③示范区建设

绿色食品优质辣椒、蔬菜、优质果树、草种、生态农业观光的实验基地。占地133.33公顷,项目总投资7822万元,省、市、区级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80%,其余资金通过招商引资获得。

(8)水产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鱼食水稻害虫排除粪便转化为促进水稻生产的有机质,利用能量转换的生态生物链,高效产鱼。发展333.33公顷稻田生态养鱼,投资150万元。

(9)中低产田良与基本农田建设

主要治理**乡、青岩镇、孟关乡、党武乡、湖潮乡境内的中低产田,计划改造中低产田、土666.67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6.67公顷,发展节水农田66.67公顷,投资400万元。

(10)农产品加工业,见生态工业规划。

2、2006-2007年

(1)建绿色食品蔬菜基地266.67公顷,投资120万元。

(2)奶牛产业化经营项目

生态建设规划篇8

围绕**区建设生态大区、旅游大区、文化大区的目标,突出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三条主线,依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生态经济学原理,使发展农村经济与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强化生态保护与建设、改善生产条件、实现资源培育和高效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逐步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努力推进农业由数量速度型向结构效益型、由资源外延型向产品系列开发型、由传统城郊服务型向城市生态观光型转变。

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生产向生产集约化、产业化发展为目标,围绕“乳品、禽蛋、蔬菜、林果、粮油、肉类”六大产业扶优扶壮,调大、调强畜牧业,调优、调特种植业,调新、调增林果业。

1、2003-2005年

以蔬菜、畜禽、花卉等主导产业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为中心环节,逐步实行种、养、加一体化,农工贸相配套的生态农业体系,将资源优势通过生态农业建设转变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使区内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农业商品率、农产品创汇率和农民人均收入都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彻底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基本解决农村生产用水,发展以沼气为中心的农村新能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农业总产值达到3.1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70元,为社会提供100万人次的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的景点。

秸杆综合利用率>80%,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率达90%,化肥施用强度折纯<280公斤/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65%,农用薄膜回收率>85%,受保护土地面积>10%,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80%,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30%。

2、2006-2007年

农业总产值达到3.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000元;基本遏制农业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农业主产区和部分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并形成比较完善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农业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与管理体系。

秸杆综合利用率>85%,农村畜禽粪便处理率达95%,化肥施用强度折纯<260公斤/公顷,农林病虫害综合防治率>70%,农用薄膜回收率>85%,受保护土地面积>12%,受保护基本农田面积>85%,农户清洁能源普及率达35%。

3、2008-2013年

农业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

4、2013-2020年

农业生态环境从整体上显著改善,重点区域进入较高水平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阶段。

建设重点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面建设三个特色区域,即鲜活农副产品生产区、开发性农业区、都市观光农业区;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并突出五个方面的调整,即种养业上品种调优,养殖业品种比重调强,经济作物比例调高,商品基地规模调大,产、加、销产业链调长。以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和农户建设,发展立体生态农业,推广沼气为中心,改善农村能源结构,推动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态观光农业等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农村基础设施等建设。

1、特色农业

根据市场的需求,围绕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建立**辣椒、蔬菜、中药材、花卉、苗木等特色种植业。

2、生态畜牧业

创建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把畜牧产业化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突破口,重抓“草(果、粮)-畜(牛、羊)-沼气-水-电-路”六位一体的循环生态模式;搞活生态草业和乳品业;强化良繁体系、防疫体系和饲料体系。

将畜、禽、渔有机地结合起来,连接种植业,巧用食物链,提高能量利用率,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发展培育主导产品,创立名牌,逐步把**建成贵阳市的重要畜禽产品生产基地,并把草地畜牧业和草地旅游业结合起来,作为**区旅游的又一景观。

充分利用现有水面,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型养殖、立体养殖和工厂化养殖,通过优化养殖群落结构和改善饲养技术,提高水产品产量和质量。

3、建立农业科技园区

建立持续、高效的新型农业技术结构和生产体系,形成具有**特色的持续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使其成为农业现代化的展示窗口,现代高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贵阳农业科技示范中心,生态型安全食品的生产示范基地,现代农业先进信息、技术、品种的博览园和城市农业观光园;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科技工程”,在良种繁育、农业科技攻关、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农科教结合上有大的发展。

4、农业加工业产业

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如制药、蔬菜加工、辣椒加工、乳制品加工、粮油加工等,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

5、生态观光农业

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多层次、多内涵的农业,它是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通过经济与生态良性循环,广泛利用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施工,建立具有农村生产、生态、生活合一的区域,实现农村经济高效、持续、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并与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愿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相结合,在实现高科技、高效益、集约化、市场化的现代经营活动的同时,达到美化环境,提供观光旅游,形成农业与旅游项目、服务设施相配套的格局。

6、生态能源、沼气综合开发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调整农村能源结构,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积极发展沼气、电热、液化气、太阳能热水器、节柴灶、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大力开发利用农村新能源,这是一项环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的建设。

通过实施以户用沼气综合利用模式为重点的农村能源改造,对农村人畜粪便和农用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解决农村能源短缺,形成以农户为基本生活、生产单元的生态良性循环,促进和保护生态平衡,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种植业与养殖业相结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综合效益;实现农用废弃物资源化、农户家居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公害化、农民生活文明化,降低农民生活用煤用柴造成广泛低空的空气面源污染及生态破坏,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农村沼气普及以点带面的形式,以沼气为纽带,与种养相结合,建立多种模式,带动生态农业的发展。沼气池建池模式以养殖—沼气—种植三位一体,并结合改圈、改厕、改灶及村寨公路、饮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7、加强农业和农村环境保护

在改善提高农业生态环境条件的同时,积极推广以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为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增施有机肥,科学使用化肥,积极推广秸杆速腐、高温堆肥和生物肥料,逐步减少化肥和化学农药用量,加强农膜回收,防治农田污染。

重点工程

1、2003-2005年

(1)贵阳市**优质辣椒示范基地

以**区党武乡、湖潮乡133.33公顷优质辣椒生产示范基地为核心示范区,带动全区形成1333.33公顷优质辣椒生产基地。本项目总投资2136万元。其中拟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86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550万元。可带动农户4000户左右。

(2)特色蔬菜商品生产基地

绿色、有机食品等蔬菜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建在**、青岩、孟关、石板等乡镇的蔬菜专业村,生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特色菜、野菜及香细破季蔬菜。

建设专业优质蔬菜商品生产基地400公顷;建设粮区蔬菜商品生产基地1333.33公顷;在**、青岩、孟关、小碧、石板、党武、久安等乡镇,大力推广稻—菜种植模式,充分利用粮闲地种植大路蔬菜;在青岩、久安、马铃、高坡、石板、小碧、湖潮、孟关等乡镇中具有适宜发展特色蔬菜小气候的村寨;建设特色蔬菜商品基地666.67公顷;在青岩、燕楼、黔陶、党武、湖潮等乡镇建设大头菜商品生产基地1333.33公顷;建设无公害次早菜批发市场10000平方米,总投资1265万元。申请中央

财政资金519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285万元,申请银行贷款89万元,企业和农户自筹372万元。可带动农户5000户左右。

(3)优质粮油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优质稻米生产基地主要建在**、青岩、孟关、小碧、湖潮、燕楼、马铃、党武等乡镇的主要坝区,播种面积达到3333.33公顷,投资250万元。

优质油菜商品生产基地主要建在全区14个乡镇最佳适宜种植的地带,投资350万元。

(4)花卉商品生产基地

**是贵阳市的城市片区之一,农业由城郊型向城市型转变,利于观光农业的发展。发展花卉种植业,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环境,吸引市民参与观光,既能解决城市居民对花卉需求量的增加,又能增加农民的收入。

花卉种植商品生产基地以**河两岸的14个村镇为主,贵溪大道、十里河滩花卉(包括麦翁花卉苗木场、麦达花卉示范场)示范园等示范点,主要辐射带动**、青岩、湖潮、石板、麦坪、党武等乡镇,花卉种植面积666.67公顷、园艺基地266.67公顷。项目总投资2618万元。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58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82万元,企业和自筹433万元,银行贷款545万元。可带动农户2000户左右,从业人数4000人。

(5)奶牛、肉牛、兔、鹅为主的特色养殖商品生产基地

**区可利用草坡面积较大,近几年来实施人工种草达133.33公顷,有条件发展绿色、有机、草食畜禽养殖,特别要扩大**奶牛及特色动物的饲养,用科技含量高的畜产品与加工企业配套发展,形成畜牧业产业化经营,以提高其附加值,并以新西兰克尔索公司种羊基地、麦坪种草养畜快繁基地、**奶牛基地为基础,加强畜牧业的品种改良和快繁技术推广工作,发展以奶牛和商品牛、羊为主的生态畜牧业,使养殖业产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50%左右。

①奶牛产业化建设

奶牛基地建在**镇、**乡、湖潮乡、麦坪乡;奶制品加工厂建在**乡板桥村。总产量为6000吨/年。可带动农户2000户左右。

该项目投资2640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032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68万元,企业自筹4460万元,银行贷款560万元。

②肉牛基地主要建在高坡、黔陶、马铃、燕楼等乡镇;养兔基地建在青岩、小碧等乡镇;鹅基地主要建在湖潮、马铃等乡镇;特种动物养殖商品基地建在**镇、**乡、石板镇、青岩镇等,投资500万元;牧草种子基地建设,投资520万元。

(6)特色中药材商品生产基地建设

**位于药用生物资源丰富的黔中经济带中心,以生物资源为基础的制药业发展迅速,**的中药材种植具有明显的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中药材商品基地建在高坡、马铃、黔陶、燕楼、小碧、孟关等乡镇。计划天麻、银杏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333.33公顷;黄莲、柴胡、大黄、党参等种植面积666.67公顷,努力实现中药材种植、加工的高产量、高质量、高效益及高附加值。

生产基地总投资2841万元,申请中央财政资金1275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700万元,企业自筹505万元,银行贷款361万元。可带动农户6000户左右。从业人数1.5万人。

(7)农业科技示范园

①高校科学园区建设

高新农业科技成果展示,教学实验与实习基地,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农业科学技术推广,观光农业旅游服务等,与高校和科研所共同建立实验室,充实仪器设备和实验经费,在良种繁育上有大的进展,并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建立入境动植物检疫和新品种引种繁育制度,建立农业病虫害防治系统。针对现代农业科技重点工程,进行农业科研攻关,建立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和培养农业科技与各类管理人才体系。占地1170亩。

②生态农业核心区

分为生态农业示范区(含水田示范区、旱作农业示范区、果园示范区、沼泽示范区、儿童科普教育区,占地34.9公顷)和蔬菜科技示范中心(育苗工厂具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先进的组培技术,占地9公顷)。

③示范区建设

绿色食品优质辣椒、蔬菜、优质果树、草种、生态农业观光的实验基地。占地133.33公顷,项目总投资7822万元,省、市、区级财政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80%,其余资金通过招商引资获得。

(8)水产基地建设

充分利用鱼食水稻害虫排除粪便转化为促进水稻生产的有机质,利用能量转换的生态生物链,高效产鱼。发展333.33公顷稻田生态养鱼,投资150万元。

(9)中低产田良与基本农田建设

主要治理**乡、青岩镇、孟关乡、党武乡、湖潮乡境内的中低产田,计划改造中低产田、土666.67公顷,建成高标准基本农田66.67公顷,发展节水农田66.67公顷,投资400万元。

(10)农产品加工业,见生态工业规划。

2、2006-2007年

(1)建绿色食品蔬菜基地266.67公顷,投资120万元。

(2)奶牛产业化经营项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