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乡村旅游的概念8篇

时间:2023-09-05 09:32:59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的概念篇1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但是少有人研究特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对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rise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and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creasing,people began to explore the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but very few people studie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analysis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was proposed.

key wordsrur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则区域发展较快,反之亦然。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实施,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负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例如: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过度膨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特定乡村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作一探讨。

1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 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9]。

3.2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space bearing capacity,rsbc)。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 establishment bearing ca-pacity,eebc)。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 environoment bearing ca-pacity,zebc)。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 mentality bearing capacity,smbc)。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5参考文献

[1]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 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 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7] 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乡村旅游的概念篇2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但是少有人研究特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对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rise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and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creasing,people began to explore the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but very few people studie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analysis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was proposed.

Key wordsrur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则区域发展较快,反之亦然。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实施,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负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例如: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过度膨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特定乡村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作一探讨。

1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 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9]。

3.2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Space Bearing Capacity,RSBC)。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 Establishment Bearing Ca-pacity,EEBC)。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 Environoment Bearing Ca-pacity,ZEBC)。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 Mentality Bearing Capacity,SMBC)。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5参考文献

[1]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 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 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7] 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乡村旅游的概念篇3

摘要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人们开始探讨旅游环境承载力,但是少有人研究特定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对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分析,提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关键词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abstract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rise of rural tourism and the tourism industry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and people′s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creasing,people began to explore the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but very few people studied specific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based on the existing analysis of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ourism environment, the concept of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of rural tourism was proposed.

key wordsrural tourism; environmental carrying capacity; concept

资源与环境是人类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资源丰富,环境优良,则区域发展较快,反之亦然。近年来,乡村旅游的兴起以及旅游业的空前繁荣,使人们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可持续发展战略广泛实施,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同时各种负效应也随之出现,并逐渐显示出其巨大的潜在威胁。例如:对旅游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旅游景区的粗放式经营;旅游设施建设的过度膨胀;环境质量的急剧恶化等。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威胁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重要基础和载体的旅游环境承载力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特定乡村旅游形式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作一探讨。

1承载力理论

承载力这一概念首先是由帕克和伯吉斯在1921年提出来的。指某一特定环境条件下(主要指生存空间、营养物质、阳光等生态因子的组合)某种生物个体存在数量的最高极限,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某种生物个体可存活的最大数量。lrmi和clem a.tisdell对承载力概念的起源进行了探索,认为在人类生态学和生物学领域承载力概念最早可追溯到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

在北美、南美及亚洲草原地区,由于草地开垦、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土地开始退化,因此为了有效管理草原和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一些学者将承载力引入到草原管理中,于是提出草原承载力、最大承载畜牧量等相关概念。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于是一些学者又提出了土地承载力概念。美国的allan在1949年将土地承载力定义为:“在维持一段水平并不引起土地退化的前提下,一个区域内能永久地供养人口数量及人类活动水平。”

20世纪50~70年代,国外许多学者探讨了土地承载力的计算依据,并认为:土地承载力是确保不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前提下,土地生产潜力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量。mmillington等应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法,以各种资源对人口数量的限制,计算了澳大利亚土地资源承载力。后来,很多学者从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等不同方面,对全球承载力问题进行了综合研究。因此,了解承载力理论以及其计算方法,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

环境容量是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的概念,主要是指环境单元可容纳某种事物的量,后来人们在研究旅游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关系时引入了这个概念。在早期的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人们普遍使用了旅游环境容量这个概念,用以表示旅游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的游客容纳量。此后,各国学者和研究人员分别从各自不同的研究角度丰富和完善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1]。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环境发展对旅游活动有着很强的反作用,环境容量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表达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崔凤军在旅游环境容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旅游地环境的现存状态和结构组合不发生对当代人及未来人有害变化的前提下,在一定时期内旅游地所能承受的旅游强度,丰富和发展了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和内涵[2-3]。

目前,大部分研究人员将旅游环境容量概念等同于旅游环境承载力,或将环境容量定位于环境承载力的一个分量指标。总的来说,相对于旅游环境容量,在旅游环境问题研究中使用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个概念更加科学、合理。首先,旅游环境承载力更能体现出旅游活动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而环境容量作为一个环境学和生态学概念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环境发展的主动性;其次,旅游环境承载力更加强调了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因此,本文在研究中采用了旅游环境承载力这一概念。

3国内外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

3.1研究概况

承载力用于旅游研究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旅游环境承载力是某一旅游区域范围内,在不破坏生态环境、满足游客最低游览要求(心理感应气氛)的情况下,该旅游区域所能容纳的游客量。包括物质承载力(自然环境和设施能够容纳的最大游客数)、心理承载力(在没有选择新的游览地之前,游客心理上所能容纳的最低的游览体验)、社会承载力(居民能够接受的游客的行为和人数的最大值)和经济承载力(在当地经济发展的前提下,能够容纳的最大旅游行为)。

旅游环境承载力(或旅游环境容量,国外旅游承载力)是由拉佩芝(lapage)在1963年提出,但没有深入研究。直到1971年,利姆(lime)和斯坦奇(stankey)对旅游环境承载力问题提出进一步的讨论,关注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人才越来越多,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的领域也越来越广。大致经历了2个阶段:第1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科学理论,注重从理论的角度研究;第2阶段旅游环境承载力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应用在旅游地实际管理中[4-6]。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闲暇时间增多和休闲意识增强,使旅游成为日常消费活动。大量游客涌入,旅游地由于本身旅游资源特性,基础设施不完善和管理不当导致环境问题的出现。这些环境问题得到管理者和学者的重视。赵红红、刘振礼和金键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计算进行了最早的探讨。保继刚和楚义芳等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了深一步的研究。中国学者对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2类:第1类计算旅游地最大游客数;第2类景区承载力分级、评价。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对于旅游承载力的涵义、指标体系的建立、定量估算模型以及实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研究的方法从最初的定性研究发展为通过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手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研究的范围也从单纯考虑旅游目的地、自然环境承载力发展为权衡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综合承载力[7-9]。

3.2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旅游环境承载力更成为衡量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旅游规划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变化性也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并通过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型来动态监测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变化。但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中也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一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体系仍没有完全统一,其指标体系的构建缺乏普遍应用意义。虽然不同的学者因为研究的角度不同而对2个概念还有所争议,但是从目前国内大多数的实证研究来看,实际上研究的都是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即研究的侧重点大多放在旅游点区的游客数量方面。二是目前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一些测算模型大多为静态模型,对游客的特点和景区的类型、分布状况等因素考虑较少,缺乏普遍适用性。不同性质的旅游资源地在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瓶颈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环境承载力的量测中应该体现这些差异性,这在目前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三是目前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多是针对旅游景点或旅游城市,缺乏针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尤其是缺乏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测算和指标体系的建立。乡村旅游地可以说是一个大型的旅游系统,其中集成了观光、休闲、体验、娱乐等各种功能的旅游点区。各个旅游点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具有很强的关联效应。

4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

4.1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特征

4.1.1时空分异特征。从时间分布上看,旅游活动具有季节性。特别对于乡村旅游季节性更明显。由于乡村旅游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社会经济因子、当地居民的心理因子和管理者的水平等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有规律的变化。因此,由这些影响因子决定的资源空间承载力、经济设施承载力、社会心里承载力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也都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由上述承载力分量所决定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就具有时间分布特征。

从空间分布上看,首先由于乡村旅游资源是由各种类型的旅游景点组成的旅游系统,各种旅游景点在规模、质量、区位等方面不尽相同。这样,在整个系统内部,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非均匀性和差异性。其次,由于作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基础的自然环境其生态恢复力、敏感性等特征存在空间差异,社会经济环境和社会心理也存在区域性差异,这样就会出现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性差异。综上2个方面,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具有空间分布差异性。

4.1.2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除了受旅游地空间规模、自然环境、地域差异等内在因素的影响以外,还要受到乡村居民素质、当地政府政策、乡村环境恶化等外在因素的影响。这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具有不可控性。

乡村经过多年的发展后现在已不像以前是个简单系统,而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旅游只是乡村多种功能中的一种。乡村各种功能之间具有互动性,任何一种功能活动的变化都要影响到其他的功能活动。例如,乡村的农耕活动是为乡村的各种活动提供基础性资料,如果乡村中的农耕活动增多,就会增加对于土地、人员的需求,在土地、人员数量规模不变的情况下,就会减少转为旅游的农耕规模和人员数量的水平。

4.1.3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乡村的性质差异性决定了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限制性因素的差异性。一般来说,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主要包括资源空间承载力、乡村旅游设施承载力、乡村生态环境承载力、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等要素。这些要素共同作用,决定着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对于不同性质乡村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起主要决定作用的要素也会不同。例如,对于观光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乡村生态承载力。对于体验式乡村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是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当地居民心理承载力。

4.2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构成

旅游环境承载力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按照国家旅游局2003年的《旅游规划通则》,结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城市旅游环境的特点,笔者认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由以下4个承载分量构成。

4.2.1资源空间承载力(resource space bearing capacity,rsbc)。相对于单个风景旅游区而言,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一般而言,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大小和质量水平直接决定着其旅游环境承载力。不论是何种类型的乡村旅游,资源空间承载力都是旅游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决定因素。

4.2.2经济设施承载力(economg establishment bearing ca-pacity,eebc)。经济设施承载力是指乡村旅游接待设施规模的大小。乡村旅游接待设施主要包括供水、供电、住宿和交通运输等设施。供水、供电和交通等设施属于乡村基础设施范围,依赖于乡村的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住宿设施主要为旅游活动服务,其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是经济设施承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

4.2.3生态环境承载力(zoology environoment bearing ca-pacity,zebc)。生态环境承载力是指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环境不会发生不可接受的破坏条件下所接纳的游客数量。生态环境承载力对于乡村旅游的影响非常大。因为乡村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以自然环境作为重要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方式。例如,土地承载力、水环境承载力、固体废弃物承载力等。

4.2.4社会心理承载力(society mentality bearing capacity,smbc)。旅游活动本身也是一种促进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交流的过程。乡村旅游一方面会将旅游目的地的景色和文化展现在来自不同地域的游客面前,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旅游目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民俗文化产生冲击。旅游活动超过一定的强度不仅会造成游客旅游质量的下降,还会引起当地居民的排斥和反感。社会心理承载力主要表现在这种不断交流过程中的游客满意程度和当地居民对旅游活动的认知水平2个方面。

4.3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概念

通过总结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成果以及根据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特征及构成得出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概念为:反映乡村旅游地当地居民、当地环境、旅游者三者和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特性总和。这一定义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所研究的对象是乡村旅游。二是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要,可分为明确需要和潜在需要。明确需要是指那些为人们所公认的、不必明确表达的、大家都知道的需要。潜在需要指那些必须要加以分析、研究、识别才能够确定的需要。三是当地居民的认可度。即当地居民对发展乡村旅游所持有的观点或承受能力。四是特性是指乡村旅游所特有的性质。五是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动态性。游客需要、当地居民认可度、当地环境会随时间而变化,这就意味着对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需进行定期评审。六是优良、和谐的乡村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受益对象不仅是旅游者,还包括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员工、社会投资者、当地政府等。

5参考文献

[1] 保继刚.颐和园旅游环境容量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1987,7(2):32-38.

[2] 崔凤军.论旅游环境承载力——持续旅游发展的判据之一[j].经济地理,1995,15(1):105-109.

[3] 崔凤军.旅游环境承载力理论及其实践意义[j].地理科学进展,1998,17(1):86-91.

[4] 刘玲.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m].北京: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20-130.

[5] 翁钢民,杨秀平.国内外旅游环境容量研究评述[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3):39-44.

[6] 卢松,陆林,徐茗.旅游环境容量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6):77-83.

[7] 曲小溪.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乡村旅游的概念篇4

(河南师范大学 旅游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摘要:乡村旅游诸多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科学理论体系与理念引导的匮乏。论文通过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个分支,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最后,根据论文构建的研究框架,强调了乡村旅游理论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理论问题;基于休闲与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提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理论架构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产业体系

中图分类号:F 590.6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4.390X(2015)01.0016.06

收稿日期:2014.07.09修回日期:2014.09.09网络出版时间:2015.01.0713:06

基金项目:国家旅游局规划项目“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建构研究”(13TAAG015);河南师范大学部级项目培育基金资助项目“中国乡村旅游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11.521)。

作者简介:陶玉霞(1972—),女,河南浚县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学基础理论与乡村旅游方面的研究。

网络出版地址:http://cnki.net/kcms/detail/53.1044.S.20150107.1306.004.html

A Study on the Tree Model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TAO Yuxia

(College of Tourism,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7,China)

Abstract:The problem of rural tourism roots in the lack of guide of scientific theory system and long?term concept. Through the empirical research and logical analysis, the paper merges the research dimensions and classifies them for five branch systems, including root system of dynamic mechanism, the ground coordinate three?dimensional system, the image structure and generating system, industrial structure canopy system, environmental constraints system.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clarifies the internal logic and structure factors of th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constructs tree model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ramework, i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t theoretical problems which we need to pay attention to on the research of rural tourism theory, and based on the needs of the national leisure times and the context of development doctrine philosophy, it pus forward the proposal to construct the rural tourism industry theory system.

Keywords: rural tourism;theoretical system;tree model;industrial system

近三十年来,国内外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广泛,关于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和产品开发、乡村旅游的经济贡献与文化影响、乡村旅游与城乡统筹及新农村建设的关系、旅游乡村的建设模式或规划途经、乡村旅游国际比较与借鉴等研究硕果累累。但大多是关于具体经营模式、问题与实践对策的研究,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与内涵等方面。

熊凯首先引入了乡村意象概念[1],黄洁探讨了“乡土情结”这一乡村旅游内在驱动力的重要性[2],彭兆荣从人类学视角分析了“乡村空间”与“乡村概念”在当下乡村旅游中的逻辑关系[3],可惜这一理论分析近几年没有深入下去。REICHCLE ARIE强调“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4],何景明基于国内外研究的比较总结对乡村旅游概念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5],王艳平、陶玉霞分别从认知过程与发展目标等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概念二层级说[6]、三级概念说[7],刘英杰[8]、陶玉霞[9]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尝试构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体系。但这些研究对旅游实践发展的导引力度作用不大。

第1期陶玉霞: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建构研究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第9卷

SHARPLEY指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本质就是本地化(Localization) ,并确保开发力度在环境与社会承载力之内[10]。马波认为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11]。BROHMAN提出乡村旅游发展的现实正在摧毁本地化的基础[12]。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旅游飞地”、“旅游孤岛”、“新殖民主义”[13]、乡村景观城市化、传统文化异化、乡村性消解等旅游后现象令人担忧。乡村在旅游开发中作为农业生产载体的时代正在成为过去,代之而来的是审美对象和消费空间角色的转换,加上寻租行为潜流暗涌,资本绑架了政策和规划[14],促使中国大地正在生发现代历史上第二次“山乡巨变”,经历着一次空前绝后的重构[15]。这一系列问题根源于乡村旅游产业体系不完整,缺乏前瞻性理论的指导,从而使发展目标、开发层次、客源市场的定位与产品体系研发等方面迷失了方向。

在理论研究方面,学界对乡村旅游的需求机制、形象生成与演变、环境因变影响因素、问题分析的整体框架与维度等关注不够。从研究趋势来看,近些年对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少,着眼于系统性理论研究的成果几乎没有;研究成果大多偏重于对具体问题的个案评价和分析,微观的研究缺乏严谨性和理论深度,宏观的论述缺乏系统性和发展理念。总的来说,学术界对乡村旅游尚缺乏整体系统性和多维结构深度的认识,乡村旅游研究的理论体系建构尚属空白。

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建构是广泛和深入开展乡村旅游研究的基础, 乡村旅游系列概念的明确与结构框架的规范,也决定着实践的导向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同时,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一、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一)研究方法

通过对搜集文献的分析综合,整理出乡村旅游研究7个维度42个向度,据此设计了114个问题,以成都市锦江区三圣花乡五朵金花、北京门头沟爨底下村、河南辉县郭亮村三个旅游地及游客作为调研对象,采用实地调查 (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结合、历史资料对比) 的方法, 对乡村资源的禀赋与特征、乡村游客的动机取向与行为认知、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生产与经营管理、乡村游客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乡村旅游的时空发展与变迁认知、乡村的文化意象与现实感知、乡村旅游环境制约与影响因素、乡村旅游体验满意度及旅游地经济、文化、生活生产、社会结构、景观特征变化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三圣花乡位于成都城区东部,面积12 km2的5个村子依托传统花卉产业分别打造了花乡农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5个主题景区,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餐饮娱乐、商务会议等于一体,人称“五朵金花”。爨底下村位于北京西90 km门头沟区斋堂镇辖区西北部的深山峡谷中,现有500间74套明清时代的四合院、三合院民居,是我国首次发现保留比较完整的山村古建筑群,文化遗存丰富,被誉为北京地区的“布达拉宫”。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辉县西北60 km的沙窑乡太行深处海拔1672m的高高悬崖上,村落为依山势而建的平民石屋三合院聚落景观,先有走出大山的唯一通道天梯,后有“世界第九大奇迹”郭亮洞,是集旅游、度假、写生、影视拍摄于一体的著名景点。三地分别位于西南区大都市郊区——环城游憩带、华北大都市周边山区——大都市周边、华中深山区——小城市辐射的边远山村聚落区,乡村旅游发展比较成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调查中向三地游客各发放问卷500份, 分别回收472 份、463份、478份, 删除问题样卷, 得到有效问卷438 份、421份、440份, 有效率分别为93%、91%、92%。通过对问卷等调查资料的综合分析,根据问卷反映效果与spss因子分析,剔除低效率问题28个,留下86个问题计38项具有研究价值的研究向度,并结合访谈情况与专家咨询认可度,将研究维度统一为动力机制根系统、地面坐标三维系统、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产业结构树冠系统、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五大系统,基此厘清乡村旅游发展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构架要素,建构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要素

乡村旅游研究的首要任务是求证其存在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其次是在需求本质之根基上探讨乡村旅游成长起来的形象结构与系统生成原理及大众认知的反向重构;第三是从理论层次全面把握由乡村旅游形象树干系统生发的发展要素树冠系统,包括客体、主体、媒体各个向度的研究维度;第四是根据其历时空间的需求与供给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纵向发展、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的变迁规律及影响因素;第五要清楚认识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这五个子系统形成了建构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五大系统,在此基础上就能够整体把握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对乡村旅游做一全面理性的系统认知。

1.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

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原动力探究是乡村旅游研究的哲学根基,其实质是探讨乡村旅游的本质。历史文献和调研数据显示,在乡村旅游的动力系统中,人们的亲土心理结构与田园精神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动力源。随着历史演进和意识建构的作用,人们对乡村旅游的根性诉求和乡村认知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探讨乡村旅游的意识建构与文化传播功能便成为目前美丽乡村旅游与建设必要的关注点。

2.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

分析乡村旅游形象的心理召唤结构,厘清乡村旅游发展的价值依据,是进行乡村旅游研究的另一哲学根基。大量文献表明,关于乡村的诗歌等的艺术描绘,塑造了或淡泊宁静或朴野天籁般的乡村意象,并在历史阶段与人们的亲土心理同构,生成了独特的心理召唤结构。但是,现代乡村旅游的媒体传播,已然在重塑着乡村的现代形象与结构,影响着人们对乡村的现代性认知。从历史阶段到现代世界纵向时间轴的角度探讨人们对乡村价值的发掘与认知规律,分析当下乡村游客的乡村旅游诉求与认知变化,将成为指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政策与实践依据。

3.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乡村旅游形象是促使乡村旅游者前往旅游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又是乡村旅游业借以宣传和吸引游客的符号。乡村旅游形象以乡村旅游资源为载体,但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又以其形而上的旅游形象得以实现,二者以载体系统和符号系统相互联系相互区别而存在。因此,可以说乡村旅游产业的三个构成要素均以乡村旅游形象这一主干为支撑相互联系在一起,而现代乡村旅游业又建立在乡村旅游者与旅游资源互动互赖的基础之上。这样,主体系统乡村旅游者、客体系统乡村旅游资源、媒体系统乡村旅游业,这三者就构成了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结构的要素系统,是为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系统。

4.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厘清事物发展变迁的脉络是格物致知的根本路径。根据文献分析和实地考察我们发现,乡村旅游本质内涵与发展外延在时间、空间和层次上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从时间范畴探讨历史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源、概况、特征与社会心理和文化影响,对于在社会公平、文化冲突、发展哲学等语境中预测乡村旅游从城市及周边到偏远乡村向并荒野扩张、从“农家乐”阶段向高端小旅游模式升级等未来发展趋势十分重要。乡村旅游现展的历程表明,不同的乡村旅游认知、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对乡村重构带来的影响应当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5.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

国内外学者很少研究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制约因素。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和研究表明,首先,关于乡村旅游发展的理念,包括对乡村旅游的本质认知,对乡村旅游发展的文化、经济、伦理、生态、政治目标的认知,决定着乡村与旅游发展的健康与否。其次,乡村旅游的文化性认知及其变异是影响乡村和旅游存在、发展、重构的空气,空气的稀薄或污浊不清均会造成乡村与旅游发展的羁縻或病态。第三,回归诉求、旅游生活方式、游憩时代、城市化进程这些社会背景是培育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土壤。第四,坚实的经济支撑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不竭水源,旅游对乡村来说只能是锦上添花的事情[15]。第五,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百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国家政策导向的支持是乡村旅游茁壮成长的营养肥源,而大游憩背景下乡村小旅游发展模式则是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生态保障。这几个方面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

二、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

综上所述,可得如下结论:乡村旅游的需求动机是乡村旅游发生的根源,是乡村旅游存在发展的哲学基础,即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探讨乡村旅游形象的形成、变迁与接受,分析乡村旅游的形象结构与大众认知构成乡村旅游形象干系统,是研究乡村旅游需求心理与行为特征的基础;乡村旅游客体、主体、媒体各个产业结构要素及其研究向度构成了乡村旅游这棵大树的繁枝茂叶;格物致知的基础工作是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对事物高屋建瓴的把握,是明了乡村旅游的纵向变迁、横向扩张与层次升级,构成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任何事物都有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环境制约与因变要素影响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方向、模式、质量和效果。这五个子系统构成了乡村旅游理论体系内在逻辑与架构关系的五个维度。基此,笔者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如图1,并描述了各维度的主要研究向度。每个维度的研究向度又是开放性的,即随着实践和研究的深入,研究的向度还可以相应增减和修正,在示意图中用“……”表示。

乡村旅游动力机制根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历史传统积淀与中国人的田园精神、人的亲土习性与心理结构、人对乡土的哲学认同与回归诉求、现代旅游的社会背景与人性异化、全球化文化冲突与民族社会的身份认同、乡村旅游的文化建构功能开拓等。

乡村旅游地面坐标三维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纵向变迁:历史—现在—未来;乡村旅游横向扩张:城市—乡村—荒野乡村旅游层次升级:农家乐—乡村旅游—乡村游憩、乡村旅游与乡村重构等。

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干系统。梳理各种影响要素与因变历史,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核心在于乡村意象的历史生成与环境因变,主要研究向度有起源—历史与演变、地域与文化差异、个体特征与总体形象、个人诉求与大众认同、积淀的理想与现实的接受等。

乡村旅游客体系统。旅游客体系统即乡村旅游资源的研究向度主要有乡村旅游资源的内涵与内容、乡村旅游资源的属性与特征、乡村的意象与形象、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建构与经济开发禀赋、乡村旅游资源的审美要素与休闲向度、乡村旅游资源的基础——乡民与传统、乡村旅游资源的生态系统与发展空间等。

乡村旅游主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者的动机取向与行为特征、实现乡村旅游的条件与障碍、乡村旅游的期望与感知、乡村旅游体验与影响、乡村旅游过程中的身份认知与诉求等。

乡村旅游媒体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产品与生产、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与宣传、乡村旅游产品生产的动机与效应、乡村旅游的经营与管理、乡村旅游经营者的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乡村旅游开发的目标与性质演化等。

乡村旅游环境制约因变系统。主要向度有乡村旅游的发展理念—阳光、乡村旅游的文化变异—空气、乡村旅游的经济支撑—水、乡村旅游的社会背景—土壤、乡村旅游的政策支持—肥、乡村旅游的生态:乡村小旅游与乡村大游憩等。

三、结束语

(1)基于实证分析与系统论原理构建乡村旅游的理论体系,从根本上理顺乡村旅游的五大系统,能够为乡村旅游研究提供规范的框架体系,为其发展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路径引导。

(2)研究发现,乡村旅游产业结构树冠模型系统关于客体、主体、媒体研究维度的确定比较复杂,尚需要更多实证分析的确证和支持;乡村旅游形象结构与生成系统的研究在学术界尚属空白,涉及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这一研究对于确立乡村旅游发展方向、形象定位、产品设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具有系统性和综合性的产业实践架构的体系构建,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的建构恰为之提供了构建思路。

图 1乡村旅游理论体系树模型示意图

(3)研究还发现,乡村旅游发生发展的哲学基础研究,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生产动机、身份认知与主体变迁研究,乡村旅游形象的意识形态建构功能与认知变迁研究等都是影响乡村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理论问题,需要引起学界与政府相关部门足够的关注;政府基于乡村旅游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和建设引导将决定乡村未来完全不同的命运。

(4)本研究框架的构建对促进学界科学认知乡村旅游研究的整体系统性,发现研究缺失或不足,启发研究思路,拓展研究视野,开拓研究维度,提升研究的理论高度与哲学深度,矫正研究理念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但作为建构性的研究维度体系的理论框架不是针对每一个问题的具体研究,只求达到提纲挈领、抛砖引玉、发微探幽之目的。

(5)我国诸多乡村旅游后现象的发生正是根于乡村旅游定位不科学、战略性产业架构体系缺失造成。基于国民旅游与休闲时代的形势和发展主义哲学语境,根据本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实地调研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构建乡村旅游产业架构体系主要包括乡村自足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文化意识形态系统、乡村旅游产品研发与质量控制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管理系统、乡村旅游产业经营系统、乡村客流控制系统等子系统。

参考文献]

[1]熊凯.乡村意象与乡村旅游开发刍议[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9,18(3):70.73.

[2]黄洁.从“乡土情结”角度谈乡村旅游开发[J].思想战线,2003,29(5):24.26.

[3]彭兆荣.旅游人类学视野下的“乡村旅游”[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7(4):2.7.

[4]REICHEL A, LOWENGART O, MILMAN A. Rural tourism in Israel: service quality and orientation[J]. Tourism Management, 2000, 21(5): 451.459.

[5]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18(1):76.80.

[6]王艳平.乡村旅游需要二级概念[J].旅游学刊,2006,21(5):6.7.

[7]陶玉霞.旅游的空间公平问题与乡村旅游的三级概念[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2):120.123.

[8]刘英杰,王伟伟.乡村旅游概念体系的新思考[J].理论界,2006(4):79.80.

[9]陶玉霞.乡村旅游内涵结构分析与概念体系构建[J].农业科学研究,2014,35(2):21.25.

[10]SHARPLEYRICHARD. Rural Tourism and Sustainability——A Critique[C]//DEREK HALL, LESLEY ROBERTS,MORAG MITCHELL. New Directions in Rural Tourism. Aldershot: 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3:38.53.

[11]马波.乡村的力量 乡民的立场[J].旅游学刊,2011,26(10):5.6.

[12]BROHMAN J. 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3(1): 48.70.

[13]左晓斯,刘小敏,缪怀宇.城乡移民与乡村重构[J].广东社会科学,2011(6):183.193.

乡村旅游的概念篇5

引文: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分布着约45000个乡镇级行政单位,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开始发展乡村旅游至今。根据国家旅游局数据:我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已经达到3亿,占全国出游总量约三分之一,旅游收入达到400多亿元。全国拥有的乡村农业旅游示范点359家,黄金周等旅游旺季期间全国城市出游居民约70%选择乡村旅游,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直接带动接近2000万人的就业。十八提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让乡村旅游更加成为了乡村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是随着乡村旅游发展的成熟问题也日益明显。改变传统的营销理念和传统的营销卖点,探究新阶段乡村旅游的核心,让乡村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成为乡村旅游营销的核心问题。

一、概念阐释

(一)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出现可以追溯到19世纪,当时人们为了躲避蓬勃发展的工业为城市带来的污染和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并依托现代交通带来的乡村可到达性的提升,在欧美等发达地区的山区乡村出现了最早期的乡村旅游。现在国际上乡村旅游在欧洲的法国、意大利、德国,美洲的美国、加拿大,亚洲的日本,中东地区的以色列等过都走上了规划发展的轨道。

中国最早的乡村旅游产业一般被认为以1987年四川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等为代表。随着生态旅游发展、旅游脱贫致富等观念的引入,以都市近郊乡镇为主的乡村旅游近二十年发展迅速,现在我国拥有2万多个旅游景区(点)其中一半分布于乡村。

乡村旅游的概念在笔者查阅的文献中众说纷纭。国外较为较典型的定义是英国Gannon和Bramwell &Lane分别做出的。前者认为乡村旅游是指农民或乡村居民出于经济目的,为吸引旅游者前来旅游而提供的广泛的活动、服务和令人愉快事物的统称。后二者认为乡村旅游不仅是基于农业的旅游活动,而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它除了包括基于农业的假日旅游外,还包括特殊兴趣的自然旅游、生态旅游,在假日步行、登山和骑马等活动,探险、运动和健康旅游,打猎和钓鱼,教育性的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以及一些区域的民俗旅游活动。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加以诠释。何景明比较国内外学者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和理解,认为“乡村性(rurality)”应该是界定乡村旅游的最重要的标志。林刚基于对20个乡村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得出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域,以乡村田园风情、农业生产活动、农家生活和民俗文化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的休闲、观光、游览及度假活动。

(二)幸福和幸福产业

幸福在心理学上的解释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 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在哲学对幸福的解释中,中西方哲学大家大致分为三派:个人快乐、精神快乐、集体快乐。笔者认为幸福是个人在不同的背景、不同时间下,拥有不同定义的非常主观的概念,应该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人在做不同的事时对其是否幸福分开讨论。此外,各学科的科学家都对幸福进行了定量的研究,但是由于幸福的主观因素太大笔者认为也很难有有效的方法实现。笔者仅从旅游业中的幸福出发,认为旅游幸福包含了旅游者对旅游行为的幸福感和目的地居民的幸福感,由此与幸福导向产业的概念不谋而合。

由于传统追求物质财富最大化的产业带来的三大危机:人与自然冲突的生态危机、人与人冲突的社会危机、人与自身心灵冲突的精神危机。广东省第一十一次党代会报告在全国首次提出的:大力发展健康服务、节能环保、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幸福导向型产业。

幸福导向型产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构成是多元化的发展是全方位的,它具有经济与社会双重意义,以产业转型摆脱传统汗水经济为物质基础,逐步满足人从物质基本到精神生活各层面的需求。幸福导向产业包涵内容广泛,如生命健康产业、绿色低碳产业、时尚创意产业、智慧化社会管理云服务、智慧文化产业等。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中对旅游业的发展做了两个战略定位,一是深刻阐述了旅游的经济功能,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二是强调了旅游的社会功能,提出要把旅游业建设成“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更让旅游业成为幸福导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体验营销

当今最著名的社会思想家之一阿勒夫.托夫勒在他1970年出版的《未来的冲击》一书中预言到:“服务经济的下一步是走向体验经济,商家将靠提供体验服务取胜。自1982年两位美国学者Holbrook与Hirschman在其开创性的经典论文中将体验概念引入消费及营销研究领域开始,这一概念逐渐成为理解消费者行为的一个核心概念。

体验是一个包含了多重含义的词,指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经历。施密特博士认为体验营销就是企业以商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围绕着顾客创造出值得回忆的活动。笔者认为,休闲游憩活动的核心一直就是体验,在旅游营销中,体验既是名词也是动词,指消费者体验旅游产品这一过程,也只消费者留存于记忆中的体验这一经历。体验营销让商家除了看重商品的经济利益使用价值之外,更加看重了商品的内涵,不以传统观念将顾客看作完全理性的人而是感性与理性兼顾既权衡利弊也会有感情上的冲动的决策者来看待。

施密特将体验营销分为:(1)知觉体验(2)思维体验(3)行为体验(4)情感体验(5)相关体验五个方面。此外国内学者也对体验营销的概念做出过自己的诠释。体验营销包涵个性、情感、文化、环境、服务五个方面--以个性体验作为体验营销的基石,以情感体验作为体验营销的主线,以文化体验作为体验营销的载体,以环境体验作为体验营销的纽带,以体验服务作为体验营销的关键。

二、乡村旅游营销问题

乡村旅游在中国发展至今虽然逐步成熟但是由于传统产业结构单纯以经济为导向的弊病导致在科学与可持续的营销规划方面也是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缺乏创新和定位准确的卖点

乡村由于缺乏专业的旅游规划团队和营销团队的系统规划策划往往存在调研不够深入细致,从而营销空洞抄袭现象严重。导致乡村旅游定位趋同严重,以同一个大中型城市为客源地中心城市的一定范围内的乡村旅游产品,往往都不具备能让顾客产生强烈品牌感的“拳头产品”、“名牌产品”、“精品产品”。

旅游产品的独特性是吸引游客做出旅游决策的重要原因,由于乡村旅游定位不当而导致的与市场需求不符导致乡村旅游目的地游客较低的回头率。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认为,营销是“有盈利的满足需求”所以旅游作为一个产品,确定其准确的独特的核心卖点,是将这个产品从产业链最始端开始打造的方向,到产业链最终端将其推向市场的宣传点都起到指导性作用并且需要始终坚持的产品的灵魂。一个旅游产品拥有合适的,独特的,面向市场需求的灵魂和方向从非投机的长期利益和可持续发展来看都是其在产品整个营销过程中需要严格把关并且加以锻造的第一要点。

(二)乡村旅游城市化现象严重

国内外学者虽然在乡村旅游的概念定义方面有诸多争议,但是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一致被认为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竞争力与吸引力核心。乡村以其独特的生产方式、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满足了游客对乡村的向往与好奇。

首先乡村旅游作为乡村经济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义务责无旁贷。但开发者是基于对乡村旅游最大的客源市场――城市游客的旅游需求的了解不足,国内很多乡村将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用以极力打造城市般繁华现代的“新农村”,而导致“乡土气息”的丧失。

其次摆脱都市的生活压力、嘈杂、污染,让自己的身心能够在儿时记忆中美好的大自然中得以舒展正是当代大部分人对于乡村旅游及其热衷的出发点,也是乡村旅游不被很多当地百姓甚至当地领导所认识和了解到的一个非常之重要的核心卖点。

此外,乡村旅游经济导致的当地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城市化对于当地人民的生活发展本来是利大于弊,但带来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外来思想对当地淳朴思想的入侵也使乡村的淳朴民风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游客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最后,乡村大量进行城市化设施的营建也导致了乡村旅游成本的飙升,而乡村旅游的廉价性也是很多旅客选择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原因之一。

(三)环境与法律意识薄弱

乡村旅游所依靠的资源就是乡村相对于大都市的拥挤与喧嚣而言干净未被污染的自然环境,纯天然的新鲜农作物,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乡村历史遗迹和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这些乡村旅游区别于其它旅游模式的特色产品是非常脆弱并且难遇再生的。

法规管制力度的不当,旅游规划营销的不科学,对于客源市场的无节制的开发等都可能导致乡村原本脆弱的生态文化平衡的环境带来不可逆的破坏。并且对于当地人发展旅游周边产业的管理不规范法规不严明也会导致乡村旅游场所出现乱搭乱建,秩序混乱,胡乱要价,恶性旅游促销拉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也降低了乡村的形象。

(四)乡村旅游对内对外交流不够(调研不全面深刻)

乡村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设计旅游产品期间往往出现与外界交流不足的问题。交流是两方面的,很多乡村因为埋头发展自己满意的乡村旅游而忽略了对于周边主要城市为首的客源市场需求的调研,单一的发展自己的产品导向经济,认为只要有好的产品就能吸引到顾客,忽略了营销的基本原理,从而由于交流的不够丧失了把握住真正客源市场的机会。

除了对外交流的不够对内交流也是乡村旅游产品打造需要注意的一个要点,因为不对乡村本地的旅游资源潜力和当地人民对旅游开发的意见进行深度理解才能发掘出地方的特色和发展的路线。很多乡村一味的效仿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景点,景区,而忽视了本地的地情从而导致当地的旅游发展远远达不到预先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的预期。

(五)其它问题

笔者认为以上四条为现今乡村旅游营销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并不是说乡村旅游只存在上述问题。专业人才匮乏;领导本位利益意识严重;旅游与当地第一,第二产业发展的矛盾;偏远交通基础设施不便的乡村开发旅游问题等都是现今乡村旅游的发展问题但是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此处就不加全面细致讨论。

三、乡村旅游发展以幸福为卖点的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一)传统营销转变为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现在中国乡村旅游高速发展了二十余年,部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就高达三百五十多个,是一个乡村旅游产品过剩的时代。特别是当今的信息化和市场化程度如此之高,同类旅游产品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旅游者是旅游产业的主题,谁赢得了客人谁就赢得了市场。要想赢得游客就要先使游客满意更好的满足需求,在体验经济时代消费者更受重情感因素的影响,改变传统的营销思路更加注重游客在景点的旅游体验就变的尤为重要。

1.旅游是满足人们更高层次需求的产品

旅游对于人来说不是生活必须的要求而是更高层次的情感的满足。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情感归属;尊重;自我实现的需求。顾客消费的不是具体的产品或者资源,而是付出了自己的时间、情感、行动通过旅游而获得的真实的体验。

所以单纯的产品满足顾客的观念忽视了顾客旅游的初衷是想得到或身心放松或寻找回忆或体验刺激等对于经历的渴望的需求。体验营销迎合了当代游客的心理诉求。

乡村旅游的概念篇6

一、乡村旅游新解读

(一)定义及特征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客源市场,满足旅游者的观光、休闲、度假、娱乐、购物、学习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具有以下四个特征:

1. 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是乡村性

乡村性是乡村旅游产品区别于其他旅游产品的根本特征,乡村文化、乡村环境所蕴含的乡村气息是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吸引力。

2. 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在城市,且具有区域性特征

乡村旅游对城镇居民产生较大的吸引力,且这种吸引力一般产生于乡村所处的周边城市。

3. 乡村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从乡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以及农村环境都可以被挖掘、被开发形成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产品。

4. 乡村旅游具有较高的重游率

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放松的一种重要方式,旅游者一年中需要多次造访乡村旅游点,寻找不一样的休闲体验。

(二)发展现状及问题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乡村旅游获得了快速发展。据2007年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发展乡村旅游 促进新农村建设”讲话中提到“全国已建成的两万多个旅游景区(点),一半以上分布在农村地区”。2004年和2005年,由国家旅游局倡导,共创建评定了359家“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010年和2011年,由国家农业部和国家旅游局共同组织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共评定推出7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20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乡村旅游也面临一些问题。总体来看,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旅游产业规模小、发展特色不足、体验性活动少、文化品位不高、教育功能缺失、服务质量较低、品牌定位趋同、乡村城市化等问题。

(三)发展趋势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趋势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特色化

越来越多的乡村旅游点开始追求基于地域特征的特色化开发经营,在乡村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更多地注意融入乡土文化,甚至是创意文化的元素。

2. 规范化

从国家到地方,都在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经营管理。从2004年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创建到2010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的创建,以及各地星级农家乐的评定等等,都体现出国家和地方对乡村旅游规范化发展的重视。

3. 规模化

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开始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当中,改变和影响着原本分散、弱小的乡村旅游企业和组织的发展。

4. 品牌化

旅游品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受到重视,从开发创意到产品设计,再到市场营销的过程中都始终保持着对旅游品牌的关注。

二、乡村旅游开发提升策略

(一)理念优化

乡村旅游开发的理念至关重要,很多景区(点)开发理念落后,旅游产品、服务等不符合游客需求或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导致景区游客稀少,旅游发展达不到理想的状态。乡村旅游开发的理念包括很多方面,这里重点就以下三方面进行探讨。

1. 充分了解城市游客进行乡村旅游的动机

旅游动机是一个人外出旅游的主观条件,包括旅游者身体、文化、社会交往、地位和声望等方面的动机。一般认为城市游客进行乡村旅游具有五个方面的动机,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释放工作压力、渴望获得宁静、愉悦心灵和挑战自我。这里再概括提出四个追求,即“求新”、“求异”、“求特”、“求健康”。城市游客进行乡村旅游追求的是一种新的旅游体验方式;追求一种区别于城市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差异化体验;追求能够引起其强烈兴趣的特殊人和事件;追求获得身体和心灵的一种健康状态。明确了解城市游客的旅游动机,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旅游产品,提供相应的服务,从而保证乡村旅游开发的成功。

2. 要转换思维,从城市游客的角度想问题

准确把握城市游客对乡村旅游体验的价值诉求,提供满足城市游客旅游期望的产品和服务。一般来讲,城市游客希望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获得舒适、方便和卫生的旅游体验,这包括舒适的用餐环境、住宿条件、方便的交通条件、旅游信息获取和干净现代的卫生设施。另外,城市游客对于旅游参与活动体验的期望还可将其概括为“不劳而获”、“有惊无险”和“一波三折”三个方面。“不劳而获”,在这里不是贬义词,而是指一般游客都希望体验具有趣味性的、不需要耗费太多精力就可以有所收获的乡村参与性活动,比如水果采摘、蔬菜种植等。在这类活动中要根据城市游客的体力情况设置参与方式,不宜设置劳动强度高、耗费体力大的活动。“有惊无险”是指游客期望旅游活动过程中能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且这种情况是处于安全可控的范围内。“一波三折”是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要有丰富的参与体验,在项目设计中要将简单的过程复杂化,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

3. 概念第一,要做有概念的景区

概念不仅仅是一个创意,更是一个主题,是一个景区发展的灵魂。在乡村旅游开发中要注意对景区(点)进行概念包装,以好的概念设计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打造有概念、有内涵的景区。例如,北京市怀柔区雁栖镇水岸山吧度假村,以北京年轻白领为目标对象,依托雁栖镇的山水林木,设计自然性和时尚性于一体的山吧,山上木屋称为氧吧;餐厅叫餐吧;嬉水的水池叫水吧;游乐的秋千叫荡吧,用时尚的理念包装纯朴的天然景观获得了成功。

(二)产品优化

现阶段,很多乡村旅游景区面临旅游产品老化、粗糙,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需求,在旅游市场竞争中逐渐趋于劣势。这就需要对旅游产品进行优化设计。

1. 发掘旅游过程中不被人重视的小元素

一般认为,旅游产品是旅游经营者提供给旅游者购买的完整的旅游经历,它包含吃、住、行、游、购、娱等六大要素。很多乡村旅游开发者也根据这六大要素进行乡村旅游产品的打造,其实这其中还有一些元素可以被开发,而且能开发成很好的产品。比如“教育”或者说“学习”,学习教育同样是乡村旅游开发中应当重视的一个方面。人渴望获得知识、对于未知世界总是充满好奇。广大乡村地区有很多动植物资源、丰富的大自然课堂远比学校课本上学到的东西要多和真实。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游客,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群体、学生市场,开发相应的课外实习基地、大自然趣味室等户外参与性学习型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在教育学习型乡村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台湾很多农业园区做得比较好,并且成立了台湾生态教育农园协会。

另外,对于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景区,应该对旅游参与流程中七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学”的重要性进行再认识、再构造。例如,对于一个主要经营乡村餐饮的景区,要把“吃”的元素做足,做出特色,做成吸引游客的核心元素。

2. 创新产品设计,对旅游产品进行不断地深化和提升

乡村旅游产品的类型一般有观光游览型、休闲娱乐型、参与体验型和复合型等。当前,多数旅游产品停留在自然田园观光、农家餐饮等方面,体验性、参与性活动项目少。对旅游产品进行深化和提升需要不断融入新思路,逐步提升和完善旅游产品参与内容。

例如,当前各地涌现出的市民农场乡村旅游产品,走市民认种菜地、农民代种蔬菜的模式,旅游参与内容包括游客亲自到菜地进行种植、采摘等劳动体验和农家餐饮两大方面。在这个基础上,可以设置全球眼视频监控系统,为城市游客提供网上参与活动,可实时关注蔬菜的生长情况,吸引游客对项目的持续关注,增加重游率。再进一步设计可以构建一个交换平台,实现不同游客之间的物物交换,进一步增加游客的参与兴趣等。

3. 锦上添花,创意助力旅游产品变革

有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点)在经历自然环境打造、乡土文化挖掘之后,开始关注创意文化元素,从创意策划到特色景观建设,再到创意旅游纪念品设计,乡村旅游开发的全过程都在或多或少地融入创意设计的元素。

例如,台湾南投县溪头妖怪村的旅游开发中就充分发挥了创意文化的作用。原来仅仅依靠卖土特产品的景区商业点依靠创意化的设计和包装,用妖怪的主题包装策划整个商业街,形成了一个台湾中部旅游目的地热点。其发展经验可以概括为一个主题创意盘活了一个商业街,带动了一个旅游景区,成长为一个旅游热点。

(三)营销优化

旅游营销是乡村旅游发展当中的重要一环。很多景区在开发之时面临客源不足的问题。有效扩大客源市场规模,需要对旅游营销进行优化和提升。

1. 形象制胜,打造旅游形象,形成旅游品牌

形象识别是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具有良好旅游形象的景区可以获得游客的更多关注,对游客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例如,浙江省衢州市七里乡在农家乐开发营销中就通过策划、选聘旅游形象大使活动,成功进行了一次旅游公关营销活动,在衢州市农家乐旅游市场上树立了鲜明的形象。

2. 因地制宜,优化营销渠道,抓住重点媒介

乡村旅游营销过程中,要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营销方式和渠道。在乡村旅游营销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电视广告、网络和口碑营销等的作用。一般来讲,乡村旅游营销也具有区域性的特征,乡村旅游企业或联合组织要重点在本地区和邻近地区城市电视媒体(包括旅游频道)上刊登旅游广告,这样较为经济和有效。旅游网络营销选择要根据企业规模大小确定,较小的乡村旅游点可依靠村集体或者乡镇集体组织在本地旅游官方网站或者全国乡村旅游网站进行捆绑营销;有实力的大型乡村旅游景区可进行本企业旅游官方网站的建设。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要重视游客的口碑效应,多争取回头客。

3. 借鸡生蛋,与景区、高校及演艺团体等单位进行合作

乡村旅游的概念篇7

乡村旅游最早始于19世纪末的欧洲。乡村旅游的基础是乡村性[1]。然而随着乡村城镇化进程的凶猛推进以及乡村旅游商业化、“飞地化”[2]现象的加剧、村落的空间的衰退、“乡愁”记忆的丧失,使得乡村旅游赖以生存的乡村性逐渐被稀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毋容置疑,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以及乡村性保护应成为现今研究的重要议题。

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内涵认知研究

“Rurality”是作为rural的派生词于18世纪产生,意思是说“之所以成为乡村的条件”。乡村地理学者很早就开始关注乡村性的研究,他们用乡村性来定义乡村并将乡村区别于城市,认为每个区域都可以看成是城市性与乡村性的统一体,乡村性强的地区就是乡村地域,城市性强的地区就是城市地域,两者之间不存在断裂带,城乡之间是连续的。

2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描述与评价研究

由于有最早期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概念的认知,国内外一些知名旅游学者开始对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进行特征描述,这些都可以提炼出乡村性作为乡村旅游的本质所在。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描述之外,能够简化、落实成模型从而为需要更精确测量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很有必要的。国外学者通过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构建来做评价研究很少。而在国内,随着乡村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开始着手研究、探索。

近几年学者们开始不断关注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评价。不同学者研究角度不同、观测的尺度和对象不同、侧重点不同,导致构建的乡村性指标的差异,但很多都存在相通之处。基本提到了乡村地域、乡村环境、乡村文化、乡村经济、乡村社区参与、可持续发展等基础指标。

3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保护研究述评

乡村性日趋退化的现状,使得乡村旅游处于一种自我矛盾的发展中,这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如何让乡村旅游重回它的本质,即如何维护中国传统乡村的乡村性,这不仅仅是乡村旅游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我国乡村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

自乡村性提出以来,在乡村旅游发展领域一直受到认同。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内容从最初的概念内涵、特征描述、到后来的评价和保护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研究视角和切入点都不断深入和细化。开始有从行为学、心理学、地理学、景观学视角的考察研究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切入点开始到考虑到乡村旅游地本身、旅游者、甚至是村集体。从研究方法来看,体现从起初阶段的定性描述方法为主,到近些年发展阶段定性方法和定量研究并重,不断以定量方法,构建合理、精确模型研究。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研究总体来说仍然不是很充分的。

4 乡村旅游乡村性研究的展望

我国为什么要强调和挖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这和国家的悠久的农业历史有关以及和传统的审美观有关。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看似是认知概念性的,操作性不是很强。但乡村旅游发展到蓬勃阶段的现今,更离不开乡村旅游乡村性的研究,因此还需进一步拓展。

4.1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研究的社会化的转向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引导,“美丽乡村”、“乡村记忆”、“乡愁”等正从政策层面渗透到学术研究,乡村的社会化研究趋势也带来了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社会化研究进一步加强。乡村意象、乡村感知等应该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不仅要从游客视角、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本身视角考量,也要从当地的乡村居民来考量,甚至是整个村集体角度来考虑。

4.2 进一步加强理论深度的挖掘

旅游研究的理论来源丰富,包括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历史学、管理学等众多领域,其中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研究地理学地位特别重要。这些领域的一些相关理论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的理论依据。

乡村旅游的概念篇8

关键词:国内;乡村旅游;开发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国内有关乡村旅游的定义较多,何景明和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05期)认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

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一)传统的乡村旅游

出现在工业革命以后,主要源于一些来自农村的城市居民以“回老家”度假的形式出现。虽然传统的乡村旅游对当地会产生一些有价值的经济影响,并增加了城乡交流机会,但它与现代乡村旅游有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传统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在假日进行;没有有效地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没有给当地增加就业机会和改善当地的金融环境。实际上,传统的乡村旅游在世界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都广泛存在,在中国常常把这种传统的乡村旅游归类于探亲旅游。

(二)现代乡村旅游

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迅速,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明显区别于回老家的传统旅游者。现代乡村旅游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旅游的时间不仅仅局限于假期;现代乡村旅游者充分利用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和建筑、文化等资源;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的贡献不仅仅表现在给当地增加了财政收入,还表现在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还给当地衰弱的传统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现代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具有现代人特色旅游者迅速增加,现代乡村旅游已成为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手段。因此非常有必要分清这种“回老家”的旅游或者传统的乡村旅游与现代乡村旅游的区别。目前我们谈论的乡村旅游是指现代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开发分析

(一)乡村旅游开发现状

我国各地的乡村旅游开发主要以农业观光和休闲农业为主,目前正向以观光、考察、学习、参与、康体、休闲、度假、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型方向发展,其中国内游客参与率和回游率比较高的乡村旅游项目是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民俗风情旅游;以收获各种农产品为主要内容的务农采摘旅游和以民间传统节庆活动为内容的乡村节庆旅游等几个方面。

(二)乡村旅游开发类型

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逐渐呈现出产业的规模化和产品的多样化。国外一些与乡村旅游相关的旅游主要有:农业旅游、农庄旅游、绿色旅游、一般指偏远乡村的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旅游和区域的旅游等。

综合国内乡村旅游的现状和其它学者的研究成果,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1.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2.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

3.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4.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三)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乡村旅游经营和开发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品牌效应差,文化内涵挖掘不够。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普遍缺乏规划和策划,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开发中城市化倾向明显。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此外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多以专项旅游产品出现,如观光果园、观光茶园、高科技农艺园、多功能花卉园、休闲渔场等,与其它景区和自然资源结合程度不够,旅游从业人员中农村人员偏少,旅游收益主体不以农民为主。而发达国家开发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尤其是偏远地区农民的收入,一般以小型开发为主,农户为参与主体,旅游收入只是对当地农民收入的一种补充,这与我国的乡村旅游有较大的区别。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2]何景明;国内乡村旅游研究:蓬勃发展而有待深入[J];旅游学刊;2004年01期

伍卓;彭小月;;刍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之路[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李华敏;乡村旅游行为意向形成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5]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