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8篇

时间:2023-09-07 09:18:57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篇1

根据公司的统一安排项目部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组建管理型项目经理部进行项目管理。管理型项目管理模式的根本在于:以成本管理为中心.以合同管理为纽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了看到项目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到实际工程中,也就是说能够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目标。项目部可以根据项目工程特点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一体一级。组织机构设置为“三部一室”:工程技术部、合同部、安质部、办公室。应尽力避免一体多级管理模式。某工程项目部前期设置局指挥部、公司指挥部、工区(南岸一工区、北岸二工区),项目部职工200多人,每一级都有完整的“三部一室”。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效果并不理想,工作多有互相推诿。经公司整合管理机构后,实行一体一级.人员减少近三分之二,经保守测算,组织机构整合后该项目职工工资节约近千万元.不仅工资成本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以前的2倍以上。现场施工主要采用劳务分包方式,由各协力队伍组建施工作业队。项目部主要起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作用。

二、实施制度化,完善管理化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工程经济管理必须以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保证。任何一项制度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公司制订了《项目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变更索赔管理办法》、《项目管理考评办法》等办法,现已实施。办法涉及现场管理、物资管理、机械管理、周转材料管理、劳务分包管理、财务管理、非生产性同定资产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调概变更索赔管理、党群工作管理等共十三项内容。这些办法的出台,理顺了公司与项目部的关系,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权力、义务,规范了项目管理.能起到有效促进项目生产经营的作用。

三、成本核算、控制、分析、考核工作精细化

1、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测算

为进一步加强在建工程项日的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承包机制,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公司应统一承接项目的责任成本编制方法及计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施工设计图,项目招投标文件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资料进行测算,编制过程中务求做到科学合理,相对先进可操作性强。

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析

编制成本控制计划后,为了确保成本发生在可控状态下,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成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通常可以将这些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四个方面。

(1)组织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属于组织措施的范围,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要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费用,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技术措施

从投标时技术方案的设计、项目开工前施组设计到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同方案的比较等.技术措施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技术方案,这样就要求不同职能部门发挥各自所长.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认证。例如,桥梁上部结构连续梁常用施工方案主要有挂篮悬浇施工法、支架现浇法等。如果仅从技术方面考虑。两种方案均能满足要求。但从施工期、成本等角度考虑。以上两种方法未必是最佳方案。如将现浇连续梁方案变更为小箱粱预制、架设方案,因预制时间不占用关键线路时间.工期可以大大缩短。项目固定支出可以大幅度降低,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施工方案经济比选,选择相对最佳方案,做到既满足功能需求,又能节约工程成本。

(3)经济措施

在众多的措施中最易被人接受和采取的措施是经济措施。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成本管理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①经济杠杆措施。在项目实施阶段,安全、质量、工期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一项工程只有在安全、质量、工期都保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运用经济措施来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呢?这就需要项目部建立严格、系统的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让全体职工都负有一定的责任,相应地让职工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例如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可以专门对成桩质量没立一套奖惩措施,被评定为I类桩的奖多少,被评定为Ⅱ类桩的可以不奖不罚,杜绝出现Ⅲ、Ⅳ类桩,如果出现,也一样要严格兑现罚款。这样质量事故风险与具体施工管理人员有了直接的利益关系.施工:管理人员就对各自责任有了正确的认识,职工主动性自然会得到充分调动,给项目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②另一层面的经济措施是指管理人员应通过计划统计手段对经营成果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成本偏差原因分析和未完工程施工成本测算,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可能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对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4)合同措施

以合同为根本的依据进行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合同措施是由为重要的。合同措施不仅是指参加合同谈判、修订合同条款。合同措施的运用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加以考虑:①对内劳务分包合同,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甲乙双方的责权利.项目部应尽可能合理地将工程风险转嫁给乙方,约束乙方使之在合同执行中尽心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②对与业主的合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合同条款,包括投标文件、招标文件、招标补遗书等,认真划分承包商与业主的责权利关系,寻找变更索赔点。加大变更索赔力度,以此来增加收入,为项目创造更多效益。

3、工程项目考核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目前公司制定的《项目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变更索赔管理办法》、《项目管理考评办法》等考核办法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建议加大执行力度,个人认为应该加强过程考核工作,避免事后算账,避免算后无人承担或无力承担的现象发生。

四、正确理解成本与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

个人认为,项目施工成本与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是不对立,但统一的关系。搞好安全、质量本身就是一种成本投产出的过程,投入的是比例很少的措施费,但产出的足较大的社会效益,安全质量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行为。或者说是一个方面,安全、质量出了问题,就要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甚或是产生较坏的社会影响。在当前的桥梁施工外部环境下,进度往往提到政治高度来看待,对业主来说,进度上去了,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减少了资金的占用时间。对承包商来说,进度快。大多数情况下,成本可以大幅度减少。但是一畏的赶进度,也可能导致过高的成本,比如支架、模板、赶工奖励等投入,是否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了最合理的优化配置。赶进度增加的如模板、支架等投入很有可能超出节约的间接费成本,这样就得不偿失,因此,要经过经济方案分析比选。当能有时是为了社会效益而进行赶工,就另当别论。

五、合理调配、利用各类生产要素

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施工项目控制目标实现的保证,必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与技术。经过对控制指标及生产要素的过程控制与动态管理,促进了责任成本管理相关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不断充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更具操作性。同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长足提高。造就和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项目经理和一只能干会算的经营性职工队伍。为企业经营和发展增添了后劲。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工程经济人员既要懂技术、会管理,还要厂解法律、涉猎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应此,公司应建谚定期培训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既要多组织公司内部培训,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更高层次的学习。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试想.如果职员业务素质或责任心达不到要求,那么。公司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都是一纸空文,执行起来必然失败。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篇2

【关键词】 施工安全措施 项目安全计划 异同分析

1

1.1 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以下简称安全措施)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下简称施组)中的重要内容。它是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依据工程施工的总体部署和目标定位,结合施工特点,环境条件等,为使整个工程施工从开始至竣工对保证施工过程安全,有序,高效进行而作出的有针对性的安排。从这个意义来看,施工安全措施主要针对施工过程。即有向相关方承诺又有对内安排部署的约束作用。

1.2 项目施工安全计划(以下简称安全计划)----也称为施工安全目标管理计划,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中,此项为现场安全管理分项中的“保证项目”。同时,安全计划作为项目管理规划体系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组成部分。它的目的是为达到合同要求和施工管理目标,依据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与企业施工项目标准化要求,结合工程特点、施工方法与资源配置对整个施工现场安全控制活动作出的系统、科学的实施计划。它除了对相关方的宣示承诺作用外,主要作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文件。

2.本文在简要叙述它们基本意义的基础上试对二者作粗浅的对比分析。

2.1 编制目的与作用。

相对而言,安全措施的编制目的是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内容是针对施工过程制定相应的技术与管理措施,表现为对物的状态、人的行为和施工操作的规定,对象为分部分项施工过程特别是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而属于项目管理规范范畴的安全计划是在确保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下,规定安全技术措施实施的措施如何得到落实,强调企业内部管理的系统关联性及各层次管理的持续改进与绩效评价。故其更注重企业内部管理标准化相关规定的贯彻,突出为达到现场安全管理目标在施工活动中的控制职责、程序、方法和步骤的描述。

2.2 制定依据与程序.

2.2.1 施工安全措施是施组的一部分,其制定依据主要分为:工程资料,工程施组及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相关的标准规范;相应的企业标准。它的编制一般在项目负责人的主持下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编制,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批。特殊工程由现场和企业技术管理层会同编制,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体现了以施工技术为主导的、以施工安排为重点的管理活动内容。

2.2.2 安全计划的制定依据应为:工程施组;企业管理标准化文件,如企业对施工现场管理控制规定的职责程序、方法步骤及要点等,它突出了企业对施工控制活动规范化的要求。其制定程序:一般由项目负责人主持、项目管理班子成员参与制定。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现场与企业内部相关部门根据自身职责范围程度不同的参与。施工企业此类标准化管理文件的制定与实施体现了以现场为主体,企业各层次、各部门的合力,即项目管理层负责对计划的贯彻实施,企业管理层监督指导,体现了企业职业安全健康标准化管理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基本要求。

2.3 编写内容。

2.3.1 工程施工安全措施是从保障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工程按期合格交付出发,对物的状态与人的行为及环境影响诸方面采取的有针对性的措施。从物的状态分析,措施的制定大体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保障施工正常进行的设施设备。如模板支撑架体构造设计、起重设备和其它施工设备的选择、安装拆除使用要求等,这些对施工质量和工期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是确保施工作业安全的设施设备,如安全网、防护栏、各种限位与过载保护设施等,这些设施设备是否到位和正确有效的使用,同样关系到工程的正常进行和作业人员安全健康。

2.3.2 从人的行为即管理活动的目的与特点分析,现场的管理活动内容之一,就是为使这些设施设备正常发挥作用而进行的一系列管理控制活动。如对设施、设备,对作业部位、人员的检查,对遵守相应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方面的管理控制活动等,它体现了通过质量安全控制活动保障合同目标实现的目的。

2.4 安全目标管理规划是在施组安全措施的基础上以实现现场安全目标、推动企业管理规范化为出发点,以推动管理标准化为手段,规范现场目标控制活动所编制的更加细化,更具操作意义的实施性文件。具体分析,就是根据企业目标管理要求、现场管理目标定位,以施工安全措施落实为着眼点和落脚点,从资源的配置,控制程序,企业管理制度的执行,绩效的检查等都用’计划’作出一套较为科学、规范的规定。反映做什么,谁来做,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怎样检查评价等。总之,它的编制是以规范的、可评价的管理行为保障目标的实现。

3

3.1 依据管理学的基本原理,目标是有层次的。项目施工管理中安全目标是组织管理行为的阶段性目的,目标是管理控制活动实施的前提。在中设有”目标管理”子项,规定在项目施工中要根据企业和项目管理实施要求,首先确定包括施工安全控制的各项管理目标,形成互相支撑、有机联系的施工管理目标体系。

3.1.1 安全管理目标是此目标体系一个重要方面。只有明确了管理控制目标,才能有计划的动员各种资源,运用相应管理手段,遵循管理程序,使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这个目的在安全计划中亦是如此,目标是计划的与前提,有关法规,规范,制度是计划制定的基础,计划是实现目标的安排部署。在此方面,二者均体现了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

3.1.2 在工程投标过程中,二者均有对外宣传和对相关方承诺以争取中标的作用。项目安全计划除遵从上述基本要求外,还要根据控制目标和施工部署,运用现代管理方法,遵循企业贯标管理规定和内部运行要求,对实施这些部署进行有针对性的、可度量考核评价的具体安排。

3.1.3 在贯标运行与绩效考核方面,安全计划的实施规范化更适用于企业管理的持续改进与绩效考核。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篇3

根据公司的统一安排项目部需要结合实际的工程特点和合同要求.组建管理型项目经理部进行项目管理。管理型项目管理模式的根本在于:以成本管理为中心.以合同管理为纽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以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为了看到项目管理工作的作用发挥到实际工程中,也就是说能够提高项目整体管理效率,提升企业劳动生产率的目标。项目部可以根据项目工程特点采用“扁平化”管理模式,实行一体一级。组织机构设置为“三部一室”:工程技术部、合同部、安质部、办公室。应尽力避免一体多级管理模式。某工程项目部前期设置局指挥部、公司指挥部、工区(南岸一工区、北岸二工区),项目部职工200多人,每一级都有完整的“三部一室”。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但效果并不理想,工作多有互相推诿。经公司整合管理机构后,实行一体一级.人员减少近三分之二,经保守测算,组织机构整合后该项目职工工资节约近千万元.不仅工资成本大幅度降低,工作效率、人均劳动生产率达到以前的2倍以上。现场施工主要采用劳务分包方式,由各协力队伍组建施工作业队。项目部主要起管理、监督、协调和服务作用。

二、实施制度化,完善管理化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

工程经济管理必须以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为保证。任何一项制度都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即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公司制订了《项目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变更索赔管理办法》、《项目管理考评办法》等办法,现已实施。办法涉及现场管理、物资管理、机械管理、周转材料管理、劳务分包管理、财务管理、非生产性同定资产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调概变更索赔管理、党群工作管理等共十三项内容。这些办法的出台,理顺了公司与项目部的关系,明确了各自的责任、权力、义务,规范了项目管理.能起到有效促进项目生产经营的作用。

三、成本核算、控制、分析、考核工作精细化

1、工程项目责任成本测算

为进一步加强在建工程项日的管理,完善企业内部承包机制,有效控制成本费用,提高项目的综合效益,公司应统一承接项目的责任成本编制方法及计费标准。依据国家有关工程造价的法律、法规,施工设计图,项目招投标文件及相应的技术规范、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等资料进行测算,编制过程中务求做到科学合理,相对先进可操作性强。

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分析

编制成本控制计划后,为了确保成本发生在可控状态下,取得施工成本管理的理想成果。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实施管理,通常可以将这些措施归纳为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合同措施等四个方面。

(1)组织措施

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属于组织措施的范围,如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要各级项目管理人员都负有成本控制责任。组织措施是其他各类措施的前提和保障。而且一般不需要增加什么费用,运用得当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技术措施

从投标时技术方案的设计、项目开工前施组设计到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同方案的比较等.技术措施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技术方案,这样就要求不同职能部门发挥各自所长.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认证。例如,桥梁上部结构连续梁常用施工方案主要有挂篮悬浇施工法、支架现浇法等。如果仅从技术方面考虑。两种方案均能满足要求。但从施工期、成本等角度考虑。以上两种方法未必是最佳方案。如将现浇连续梁方案变更为小箱粱预制、架设方案,因预制时间不占用关键线路时间.工期可以大大缩短。项目固定支出可以大幅度降低,因此,这就需要我们重视施工方案经济比选,选择相对最佳方案,做到既满足功能需求,又能节约工程成本。

(3)经济措施

在众多的措施中最易被人接受和采取的措施是经济措施。管理人员应对施工成本管理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①经济杠杆措施。在项目实施阶段,安全、质量、工期对项目经济效益产生直接影响.一项工程只有在安全、质量、工期都保证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如何运用经济措施来确保安全、质量、工期呢?这就需要项目部建立严格、系统的奖惩制度,严格兑现,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让全体职工都负有一定的责任,相应地让职工能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例如在钻孔桩施工过程中。可以专门对成桩质量没立一套奖惩措施,被评定为I类桩的奖多少,被评定为Ⅱ类桩的可以不奖不罚,杜绝出现Ⅲ、Ⅳ类桩,如果出现,也一样要严格兑现罚款。这样质量事故风险与具体施工管理人员有了直接的利益关系.施工:管理人员就对各自责任有了正确的认识,职工主动性自然会得到充分调动,给项目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②另一层面的经济措施是指管理人员应通过计划统计手段对经营成果进行数据分析,通过对成本偏差原因分析和未完工程施工成本测算,发现一些潜在的问题。可能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本的增加,对这些问题应以主动控制为出发点,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4)合同措施

以合同为根本的依据进行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合同措施是由为重要的。合同措施不仅是指参加合同谈判、修订合同条款。合同措施的运用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加以考虑:①对内劳务分包合同,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甲乙双方的责权利.项目部应尽可能合理地将工程风险转嫁给乙方,约束乙方使之在合同执行中尽心尽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②对与业主的合同,在合同执行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合同条款,包括投标文件、招标文件、招标补遗书等,认真划分承包商与业主的责权利关系,寻找变更索赔点。加大变更索赔力度,以此来增加收入,为项目创造更多效益。

3、工程项目考核

建立切实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广大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目前公司制定的《项目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变更索赔管理办法》、《项目管理考评办法》等考核办法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建议加大执行力度,个人认为应该加强过程考核工作,避免事后算账,避免算后无人承担或无力承担的现象发生。

四、正确理解成本与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

个人认为,项目施工成本与安全、质量、进度的关系是不对立,但统一的关系。搞好安全、质量本身就是一种成本投产出的过程,投入的是比例很少的措施费,但产出的足较大的社会效益,安全质量管理也是成本控制的一种行为。或者说是一个方面,安全、质量出了问题,就要付出高额的成本代价。甚或是产生较坏的社会影响。在当前的桥梁施工外部环境下,进度往往提到政治高度来看待,对业主来说,进度上去了,可以加速资金的周转、减少了资金的占用时间。对承包商来说,进度快。大多数情况下,成本可以大幅度减少。但是一畏的赶进度,也可能导致过高的成本,比如支架、模板、赶工奖励等投入,是否根据工程特点,进行了最合理的优化配置。赶进度增加的如模板、支架等投入很有可能超出节约的间接费成本,这样就得不偿失,因此,要经过经济方案分析比选。当能有时是为了社会效益而进行赶工,就另当别论。

五、合理调配、利用各类生产要素

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生产要素。生产要素是施工项目控制目标实现的保证,必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力、材料、设备、资金与技术。经过对控制指标及生产要素的过程控制与动态管理,促进了责任成本管理相关制度的贯彻与落实。不断充实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之更加切合实际、更具操作性。同时,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得到了长足提高。造就和培养了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项目经理和一只能干会算的经营性职工队伍。为企业经营和发展增添了后劲。

六、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是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对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工程经济人员既要懂技术、会管理,还要厂解法律、涉猎财务等方面的知识。应此,公司应建谚定期培训制度,加强业务培训,既要多组织公司内部培训,也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加强更高层次的学习。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试想.如果职员业务素质或责任心达不到要求,那么。公司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都是一纸空文,执行起来必然失败。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篇4

关键词:组织设计;工程造价;影响

建筑安装工程造价是以施工图纸,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劳动组织、工程洽商、设计变更、施工合同文件等为基础编制的。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先进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尽量做到少投入、多产出,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运用。

1 在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施工阶段是工程建设中最重要的阶段,施工阶段的投资占工程建设投资的65%以上,在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每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采取的一系列技术组织措施,包括:保证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保证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保证进度的技术组织措施,环境污染防治的技术组织措施、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实现减少利润损失,降低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只有坚持科学的施工程序和合理的施工顺序,明确分部(分项)工程或专项工程施工方法,对主要分项工程明确施工工艺要求;对易发生质量通病、危险性较大、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较高的分项、分部(子分部)工程等做出重点技术和管理措施。另外,根据建筑产品的地区性、工程施工场地状况、地理环境、水文、地质、气候、及所处地区的技术经济条件等,科学配备资源,合理布置现场,实现均衡施工,达到合理的经济技术指标,确定出合理的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同样影响着施工方案的优化。技术措施是以经济措施作保障的,要做出一个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技术人员还必须借助于工程概预算知识,熟悉定额涵盖的内容。对工程的每一部位都做到心中有数,掌握准确的基础资料,确定科学的成本分析方法,制定必要的风险控制措施,选用较经济的施工方案,以达到控制施工造价的目的。如在施工布置、设计合理而施工方案不同的情况下,除方案本身的优劣外,工程造价计算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施工方案的优选。施工方案中应将定额中不包括而在生产实际中必然发生的经济问题反映在施工方法和技术措施中。

2 工程造价管理与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关系

工程造价管理是与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和环境管理等同时进行的,是针对整体施工目标系统所实施的管理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要协调好与进度、质量、安全和环境等的关系,不能片面强调成本节约。工程造价的节约是在保证质量达到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工期合理、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文明施工无污染。只有在合理的质量、工期、安全和环境管理水平下,才能保证造价合理;要保证工程造价、施工工期、工程质量、安全和环境的统一,就必须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根据工程地点气象状况,工程水文地质状况,工程施工区域地上,地下管线及相邻的地上、地下建筑物情况,当地建筑材料、设备供应和交通运输等服务能力状况,当地供电、供水、供热和通信能力状况等,合理确定施工流向、施工顺序、施工段划分、施工方法、施工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各施工段的劳动力、工期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环境保护保证措施、文明施工保证措施、季节性施工措施等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各个环节,找出它们的最佳结合点。要真正做到少投入、高效益,使施工组织设计不但在工期、质量、环境、工艺上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而且要为降低工程造价做出更大的贡献。

3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达到提高工程质量,提高生产力,缩短施工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的目的。

施工组织设计是工程技术人员运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预先设计的一套运作程序和实施方法。要达到控制工程造价,首先选择优良的施工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应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其中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利用工程特点,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采用先进适用的符合本企业实际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等是形成新的、更完善的方案主要手段,必然会降低各种资源消耗,提高工效,加快施工速度,缩短工期,提高工程质量。对工程造价的控制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4 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

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是合理确定工程造价的关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过程中,应转变单纯为施工组织技术服务的观念,将技术服务从经济的观念贯穿于编制过程的始终。由于参加编制施工组织的技术人员要对整个工程各个分部、分项、重点、关键和难点的施工方案、方法及其措施全面分析,合理确定措施耗量的摊销,以求施工组织设计的准确性、经济性、实用性和全面性。

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由企业技术负责人牵头,技术、生产、经济、财务、等分管负责人同时参加方案的编制,调动广大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编制出一个既符合技术,又符合经济规律和效益要求,并有利于合同管理的综合技术经济文件。

施工组织设计文件应在工程开工前完成编制和审批。经过审批的施工组织设计,是组织工程施工活动的重要技术经济文件,应向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交底。要着重作施工规划交底;规模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专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应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和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应实行动态管理,实施中因工程条件或其他相关因素发生重大变化,要随时进行调整,及时补充完善,使其自始至终真正起到指导工程施工的作用。

5 结语

要编制合理的工程造价,必须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使其既懂技术、懂政策、又精通预算商务且懂法律的专长和作用。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建筑施工组织设计时,除应符合《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还应把建筑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有机的结合起来,二者是密切联系,相互确定的关系。通过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而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同样影响着施工方案的的优化,从而使工程造价降低,为企业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黄展东.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2]丛培经.工程项目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篇5

[关键词] 战略成本 基本思想

战略是对全局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趋向所作的谋划,是指导全局的计划和策略。战略成本管理包括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从成本角度分析、选择和优化企业战略;二是对成本实施控制的战略。战略成本管理思想是关于战略成本管理理论构架的概括与总结,它决定着战略成本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展开的基本思路。战略成本管理思想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

管理成本要从成本发生的源流着手,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成本管理措施的着力点也应该是成本发生的源流。构造战略成本管理方法措施体系的重点要放在成本发生的源流上,要针对成本发生的源流进行设计。成本发生的源流包括时间源流、空间源流和业务源流。从成本发生的角度来看,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发生的三大源流的交汇点。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企业可资利用经济资源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包括劳动资料的技术性能、劳动对象的质量标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产品的技术标准、企业的组织结构、职能分工、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文化、外部协作关系等。这些因素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方式构成了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是成本不断降低的源泉,代表了成本管理的源流管理思想,它同时是现代管理“不断改进”思想在成本领域的综合体现。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公司成本结构,改变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条件。WWw.lw881.com

降低成本可以两种方式实现,一是在既定的经济规模、技术条件、质量标准条件下,通过降低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措施降低成本。这种方式的成本降低以现有条件为前提,是日常成本管理的重点内容。降低成本的第二种方式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在既定条件下,成本改善会有一个极限幅度,在这个幅度内,改进的逐步增加最后可能会达到收益递减点,最后使得降低成本变得异常艰难。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的成本改进有赖于新的技术和新的观念,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为进一步的成本降低提供了新的基础。这是成本持续降低的潜力所在,更多地具有战略性,是战略成本管理中的重点。大多数情况下,企业为削减成本所做的努力是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更多的成本改善,而不是改变成本发生基础条件的途径。

二、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

战略成本管理的属性决定了在成本管理领域所采取的战略措施、所采用的管理方法要与企业的基本战略相匹配,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要与产品的寿命周期阶段相匹配,同时所采取的各种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战略成本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核心展开,企业可以采取的基本战略有多种,不同的战略对成本和成本管理有不同的要求。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企业,企业战略的重心是成本,企业战略主要体现为战略成本管理,两者趋于一致。采用差异化战略和目标聚集战略的企业,如何实现差异化和目标聚集是核心,战略成本管理要有助于差异化的实施和目标聚集,不应以成本为理由妨碍差异化和目标聚集。企业的发展阶段不同,其目标和战略重点也不同,所要求的管理战略也不同,成本管理措施的构造与选择要与企业的发展阶段相适应。成本是多种成本动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的战略措施对成本动因的影响各不相同,有可能引起不同方面的成本发生反向变动,为了避免战略措施之间的冲突,所采取的各种管理战略措施之间要协调配合。

三、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

成本管理中存在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成本管理措施如何融合到具体的业务过程和管理过程之中,使成本管理措施能够得到顺利实施,使成本管理方法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成本自身的特征和成本管理的特点要求将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融入到管理过程与业务活动之中。成本是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影响成本的各项因素,引起成本变化的各项动因,分散在各部门、各生产经营环节。实施成本管理必须要控制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因为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成本的发生过程。但是,按照企业的职能分工,生产经营过程由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管理,分属不同的经营管理系统,成本管理不能直接干预生产经营活动。这种矛盾构成了成本管理的两难困境,也就是成本管理对企业各项活动实施控制的必要和无能为力之间的矛盾。在这种困境下,如何实施成本管理,如何使成本管理的方法措施发挥作用是成本管理无法回避的困难选择。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实质上是针对这一矛盾提出的。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措施是那些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活动过程之中的方法措施,只有将成本管理的理念、方法、规章制度融入到各部门的业务管理和业务过程之中,融入到企业各成员的头脑之中,才有可能变成真正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成本管理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应用机制要优先于成本管理措施与方法本身。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需求量的不断增大,建筑工程越来越多,同时建筑行业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因此,各大建筑企业想得到不断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建筑工程的进度控制及管理,保证建筑工程按合同规定的期限施工以及竣工,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及公司盈利。为完成建筑工程一系列的控制及管理目标,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及相关单位必须进行全方位的有效管理,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以确保工程项目进展合理、可控。下面我们对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管理措施进行阐述,供参考。

一、影响工程项目进度的因素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有诸多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有人的因素、材料的因素、技术的因素、资金的因素等多方面。其中,人的因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要从多方面进行严格控制。

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可以对影响工程进度的人的因素进行分类:

1、投资方

一般情况下,投资方往往在签订合同时压缩工程施工工期。因工期压缩可能出现施工质量降低等问题,进而影响整个工程项目进度的实现。因此,在签订合同时,要综合考虑工程施工合同价对整个项目工期的影响。施工前,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合理组织、精心安排,对工期形成有效控制。

2、设计方

设计文件是设计方多专业协作的产物,工程设计不仅要满足使用要求,同时也要讲究美观和经济效益,并考虑施工的可能性等,这一切决定了设计阶段的进度管理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为确保工程进度目标的实现,设计阶段需形成完整的设计进度控制目标体系。

3、施工方

施工方配置的管理、技术人员若不能满足施工需要,管理水平低、经验不足,致使工程组织混乱,则将使工程不能按预定进度计划完成。为保证工程进度,施工方必须采用动态的进度管理,细化各项控制目标,重视过程控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因此,对应于进度目标的各级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及管理尤为重要。

二、工程施工进度计划详述

1、施工进度计划分为施工总进度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应根据施工部署的完工顺序,将各项工程分别列出,在控制的期限内进行各项工程的具体安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是按照施工总进度计划编制的具体实施计划,它的内容包括编制说明、风险分析、资源需要量计划、进度计划图及控制措施。此类计划编制的主要依据包括施工图纸、施工材料、环境条件、目标责任书、施工方案、总进度计划、预算要求以及天气等约束条件等。单位工程进度计划必须详细制定,施工过程中可依实际情况,在不违背总工程进度的情况下有所修改。

2、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程序:在实施进度计划的过程中,收集实际进度数据,包括时间数据和造价数据,如有数据偏差,则要按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如无偏差则仍按原计划实施。计划完成后要形成数据报告,及时编写控制报告并上报。落实施工进度计划,应根据总计划的安排,按照单位工程施工计划的要求,合理安排并实施季、月、周、日计划。

3、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记录和检查,方法有:横道图法,网络计划法,实际进度前锋线法、S型曲线法等。实际进度前锋线是利用时标网络,对照计划进行检查,绘制的表示当前进度的折线,它是一种动态记录和检查进度计划执行情况的方法。检查的内容主要为查看施工周期,资源利用情况,材料充足情况、成本情况等。检查后,应提出施工进度报告。

4、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依据进度计划检查结果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调整。调整的内容包括: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工作关系、施工内容、资源供应等。施工进度计划的优化与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采用的原理、方法相同,包括:工期固定与资源均衡调整、工期成本调整、仅调整工期、资源有限与工期最短调整。

三、工程进度控制管理的措施

由于工程进度控制的影响因素复杂、具有不确定性,需要根据动态控制的原理不断进行检查、对比和分析,找出最优方法,然后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控制。进度控制的主要措施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合同措施、管理措施、经济措施和信息措施等。

1、组织措施

确定进度控制人员,明确其工作内容和职能。落实各阶段进度控制计划和流程图的编制。加强与业主和监理的联系,保证他们对实施进度计划的支持。

2、经济措施

依各阶段的工期目标与编制的进度计划,分解项目任务WBS,编制资源投放计划。定期将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进行比较和分析,以资源投放量来控制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

3、技术措施

对施工组织、其他不可预见因素与设计变更进行技术评审,采取科学方法制定进度计划,进度计划执行过程中,利用网络图等控制进度和资源投放,对施工计划进行及时监控和修订。

4、合同措施

可采取分段发包以缩短工期。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工期进度要求、相应的奖惩措施。

5、管理措施

进度指令、进行施工进度考核,通过监督、指导、激励、协调、检查等方式进行进度控制。

6、信息措施

收集和报告制度就是建立进度信息,通过实际进度的与计划进度的动态比较,形成并定期提供施工进展报告,通过计算机信息系统现在完成以上工作内容。用计算机辅助工程项目管理,将工程信息技术与项目管理相结合,大大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益,工程项目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得以提升。工程建设管理各方信息用因特网进行交流,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得以提高。

总之,施工进度控制是技术性要求较强的工作,需要系统性地综合考虑。项目的进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要有专业的管理人才,更要掌握各种计划的编制工作,要制定详细科学的实施方案,注重科学性、安全性,要经常检查、分析和调整进度计划。保证施工在合理的预期计划中顺利进行,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工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杨劲.工程建设进度控制.中国建筑出版社.[J].2011.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篇7

【关键词】建筑成本;项目管理;成本控制

1、项目成本管理的提出

项目实施中,由于不可预见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设计条件的变化、地质情况的变化等问题,引起工程变更进而影响造价控制目标。特别是隐蔽工程,一般占工程造价的比重较大,建成后基础以下部分一般不能直接看到,如缺乏完备的现场签证手续,势必增加工程结算的难度。另外,由于定额调整、征地拆迁费用提高、利率变化等因素影响,工程建设项目概算,不但动态投资随着政策性变化而随之调整,静态投资不进行调整的情况也是很少的。调整的幅度一般都在20%—30%左右。因此,对工程变更与现场签证的审核,是施工合同成本管理的重点。一般性变更由甲方现场代表起草,交施工负责人及工程指挥部领导审批,报主管首长批准后实施。对某些引起造价较大的变更,应先做概算,召开建设方、承建方和设计方参加的联席会议,从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论证商定,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文字纪要备案。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对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采取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对工程项目采取全过程成本管理是一种全新的建设项目成本管理模式,强调建设项目是一个项目造价决策和实施的过程,建设项目造价的确定和控制也是一个过程,人们在项目全过程中都需要开展对于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工作;参与全过程成本管理的相关利益主体构成了一个利益团队,他们必须明确责任并分工协作,才能做好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的管理工作;管理的目标是降低和消除项目的无效和低效活动,从而减少资源消耗与占用;全过程成本管理中的建设项目造价确定是一种基丁活动的建设项目造价确定方法,这种方法将一个建设项目的工作分解成项目活动清单,然后使用工程测量方法确定出每项活动所消耗的资源,最终根据这些资源的市场价格信息确定出一个建设项目的造价。

2、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依据

(1)工程承包合同。施工成本控制要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围绕降低工程成本这个目标,努力挖掘增收节支潜力,以求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施工成本计划。施工成本计划是根据施工项目的具体情况制定的施工成本控制方案,既包括预定的具体成本控制目标,又包括实现控制目标的措施和规划,是施工成本控制的指导文件。

(3)工程进度。对工程施工进度报告提供了每一时刻工程实际完成量,工程施工成本实际支付情况等重要信息。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正是通过实际情况与施工成本计划相比较,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别,分析偏差产生的原因,从而采取措施来改进以后的工作。此外,进度报告还有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隐患,并在事态还未造成重大损失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损失。

(4)工程变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工程变更是很难避免的。共程变更—般包括设计变更、进度计划变更、施工条件变更、技术规范与标准变更、施工次序变更、工程数量变更等。一旦出现变更,必然导致成本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施工成本控制工作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因此,施工成本管理人员应当通过对变更中各类数据的计算、分析,随时掌握交更情况,判断变更以及变更可能带来的索赔额度等。 除了上述几种施工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依据以外,有关施工组织设计、分包合同文本等也都是施工成本控制的依据。

3、严格施工合同管理

施工合同是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依据,一经签订便受到国家法律保护。签订严密的施工承包合同,同时在施工中加强合同管理,才能保证合同造价的合理性、合法性,减少履行合同中甲、乙双方的纠纷,维护合同双方利益,有效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在合同签订后,要做好合同文件的管理工作,合同及补充合同协议及至经常性的工地会议纪要、工作联系单等作为合同内容的一种延伸和解释,必须完整保存,同时建立技术档案,对合同执行情况进行动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积极主动措施。

4、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

(1)组织措施。组织是项目管理的载体,是控制力的源泉。组织措施是从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方面采取的措施,如设置一个强有力的工程项目部和协作网络,落实施工成本管理的组织机构和人员,明确各级施工成本管理人员的任务和职能分工、权利和责任,负责项目的施工技术、施工进度、合同实施与管理、财务管理等;编制本阶段施工成本控制工作汁划和详细的工作流积图等。

(2)技术措施。运用技术纠偏措施的关键:一是要能提出多个不向的技术方案;二是要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道路,确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工艺技术,在实践中,要避免仅从技术角度选定方案而忽视了对其经济效果的分析、论证。

(3)经济措施。工程管理人员应做好成本预测和成本计划,编制资金使用汁划,确定、分解施工成本管理门你,对施工成本管理目标进行风险分析,并制定防范性对策;核算实际发生的成本,对工程后期的成本作了分析与预测,做好成本的动态管理;对潜在问题可能引起未完工程施工成木增加的问题,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5、抓好材料设备的投资管理

在工程建设中.组成工程造价的材料,一是主要材料,如构成工程实体的钢材、木材、水泥等;二是辅助材料,如氧气、乙炔气、锯、砂轮等手段材料。因为材料费在工程中一般占预算费用的70%,占直接费的80%左右,所以在工程造价的控制中,材料价格的控制是主要的,必须合理确定材料价格,并在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合同控制材料用量。市场经济为材料的供应提供了多种渠道,而且材料的品种繁多、价格不一,零售价、批发价、出厂价、季节价等之外还有折扣比率。在坚持以大渠道供货为主,市场白行采购为辅的情况下,要求采购人员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同时,应货比三家、价比三家,反复比价格、比质量、比运距,才能购得满意的材料和设备。加强现场管理,合理堆放,减少搬运,减少仓储和摊销损耗等。材料消耗要严格执行材料消耗定额,通过限额领料的办法来控制。改进施工技术.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合理降低材料的消耗,并坚持余料回收、努力使材料的损耗率降低到最低水平。

6、结语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研究如何以高效益地实现项目目标为目的,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项目按其内在逻辑规律进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适应内部及外部环境并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项目目标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左仕镔. 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探讨[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8(04):95-182.

合同管理的方法与措施篇8

从目前房建施工的总体情况上看,虽然房建施工质量较之以往有了显著提升,但在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管理制度不健全。现阶段,我国房建施工管理体系并不完善,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足,并且质检也缺乏应有的权威性,由此直接造成了大量了房建工程质量不达标,房屋倒塌等事故时有发生,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危及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是管理力度不足,由此导致了管理功能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施工管理形同虚设。为了进一步提高房建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这不但有助于确保施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并且还能推动我国建筑业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加强房建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措施

在房建工程中,影响施工质量的要素主要有人、机、材料、方法和环境,这五大要素又被称之为4M1E。想要有效提高房建施工质量,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五大要素进行管理和控制。下面本文就此展开详细论述。

2.1房建施工中人的管理与控制

按照房建施工的特点,并遵循合理分工、密切合作的原则,建设一支综合素质高的管理和施工队伍。为了进一步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应当加强安全和质量方面培训及考核。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同时,应当指派专业的质检人员负责施工质量检查工作,并建立完善的质量自检体系,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对施工现场各道工序进行质检,将检查过程和结果录入到工程日志当中。此外,要严格执行“五不施工”的规定,以此来避免重大质量问题的发生。

2.2房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管理与控制

根据房建施工的技术要求和工艺特征,合理选用施工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的性能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做好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工作,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率。同时,建立健全人机固定制度、机械设备保养制度、机械设备运转记录制度、机械设备安全使用制度等,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确保机械设备始终处于最佳状态,不会因机械故障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3房建施工中原材料的管理与控制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是保证房建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具体做法如下:在材料采购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采购计划,按照施工合同的要求优选信誉好的材料供应商,确保材料供应及时、质量可靠。小批量材料采购可由采购部门进行采购,大批量材料采购应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在材料验收环节,应由现场质量人员严把验收关,认真检查材料的质量报告,确保材料三证俱全。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试验,并制作试块进行抗压试验,只有在确保试验合格的前提下才能进行混凝土施工,从而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在材料保管阶段,应合理堆放进场后的材料,不同类型的材料禁止混放,针对水泥、钢筋、金属构配件等主要材料,要做好防潮防雨工作,保证材料质量不受影响。

2.4房建施工中施工方法的管理与控制

在房建施工过程中所采用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措施、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检测手段等被统称为施工方法。若是其中某个环节发生问题,都可能对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所以,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施工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施工企业要充分结合房建工程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编制质控体系,并明确项目管理机构的指责和施工管理要点;在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的过程中,必须协调好质量、进度、成本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质控措施,以此来保证工程质量、进度、成本目标的实现。房建施工组织设计应当重点针对各种施工质量通病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并对新材料、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进行严格规定,除了要符合国家现行规范标准的要求之外,还要满足设计要求;在施工正式开始前,应当针对工程中的重点环节和关键部位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会同现场监理工程对方案进行审查,这有助于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2.5房建施工中环境的管理与控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