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对策8篇

时间:2023-09-12 17:01:58

商业银行存款业务的对策

篇1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存贷款业务

一、引言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改革的一项重点内容。自2013年以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不断加速。2013年7月20日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同年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集中报价和机制正式启动,意味着我国已经完成贷款利率市场化。进入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分别于5月和8月两次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最后定于10月24日起放开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上限[1]。从此,贷款和存款的利率管制都取消,金融机构有了自主利率定价权,标志着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基本完成。在这样的改革背景下,尤其在最后一个阶段即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而言,不论是传统业务还是复杂业务都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进而影响银行的盈利状况。

目前我国银行业非利息收入平均占比不足30%,净利润依旧主要靠利息收入[2]。今年,在严格的监管环境和MPA考核的双重压力下,银行规模扩张受到限制,业务结构上将仍旧以发展传统业务为主。因此,研究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变化,分析存贷利差的变动情况,探究商业银行发展存贷款业务的策略,对于商业银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市25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银行,将这25家上市银行分为三类,其中第一类为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即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第二类为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光大银行、平安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第三类为城市商业银行,包括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南京银行、常熟银行、贵阳银行、杭州银行、江阴银行、江苏银行、吴江银行、张家港行、无锡银行和上海银行。选取2013—2016年的数据作为基础,探讨现阶段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存贷利差差异的原因以及发展存贷款业务的策略。

二、2013—2015年上市银行盈利情况和利差水平分析

(一)净利润增长率

总体上,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普遍高于大型商业银行。2014年城市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出现拐点,在此之后呈现逐年上升。然而,对于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2015年开始,二者的净利润增长率均出现大幅度下滑,尤其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2015和2016两年的净利润几乎没有太大变化。从各家上市银行的数据来看,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中,中国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降幅最严重,2016年甚至是负增长,为-3.67%;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从2013年至2016年大多有不同程度下降,但2016年,兴业银行和招商银行的表现不同于其他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增长率则有一定程度提高;而各家城市商业银行每年各有不同。除了北京银行、宁波银行和南京银行上市时间较其他城商行早,业绩表现略好之外,大多数城商行经历了2014和2015两年净利润增长率的下滑,其中张家港行2014年的数据为-27.09%,吴江银行2015年的数据为-21.27%。但从2016年开始,各家城商行的业绩开始有了不同程度的好转。

(二)净利润

总体上,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净利润远远高于其他两类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因其上市时间较晚、规模和分支机构较少等因素,净利润最少。具体到各家银行的数据上,大型商业银行中工商银行的净利润最多,交通银行最少;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招商银行的业绩最为亮眼;城市商业银行中北京银行的净利润最多,且逐年增加,相反吴江银行、张家港行相对表现较弱。

(三)存贷利差

2013—2016年上市银行存贷利差对比情况见表1。从表1可以看到,上市银行的存贷利差总体不高,都低于2.7%。伴随着2014年以来的降息周期,加上利率市场化的演进与完成,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导致存贷利差大幅度收窄,其中大型商业银行利差收窄最为显著。到2016年存贷利差水平已降至低位,收窄幅度较之前放缓。从各家上市银行具体数据上看,虽然城市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总体水平不高,如2016年江苏银行的存贷利差在所有上市银行中最低,但个别几家比如吴江银行相对较高。

三、上市银行发展存贷款业务策略分析

由上市银行的净利润增长率、净利润以及存贷利差情况来看,2013—2016年,银行业净利润增速急剧放缓,盈利下滑,存贷利差收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经济增速下降,宏观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货币政策缩紧。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压力下,实体经济不景气,资产质量恶化,直接影响银行的盈利情况[3];第二,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到初步完成,央行几次下调存贷基准利率,导致存贷利差收窄,银行之间收入增长差距拉大;第三,近年来,金融脱媒、融资渠道多元化和跨业跨界竞争加剧都对传统银行业务产生巨大的冲击。再加上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银行传统业务的客户流失严重。而在这样的宏观和行业背景下,各银行因其发展规模、业务结构和客户情况的差异采取不同的存贷款业务策略,最终造成不同银行之间的分化。

(一)发展存款业务策略分析

首先,总体上,上市银行的平均存款利率水平差别不大,且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意味着平均付息成本随之降低。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平均存款利率最低,然后是股份制商业银行,最高的则是城市商业银行,这主要是因为大型商业银行具有负债规模大、网点多、客户基础扎实等优势,形成了规模效益,存款利率定价不高也能大量吸储。从各家上市银行的具体数据来看,不得不提到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比较特殊的招商银行,其平均存款利率除了2014年略高于农业银行和建设银行之外,其他年份均处于所有上市银行中的最低水平。这应该是与招商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加快战略转型,发展“轻型银行”和“一体两翼”[4],从而优化存款定价和差异化授权机制密不可分。其次,从存款结构上看,结合图1中2013—2016年上市银行存款结构占比情况和各家上市银行的具体数据,不难看出,自2013年以来,大型商业银行的公司存款和个人存款占比相对稳定,变化不大,其他存款则逐渐有所上升。大型商业银行个人存款的占比要高于其他两类银行,尤其是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吸收居民存款能力相对较强。同时,大型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占比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主要是其吸收的居民个人的活期存款远远高于股份制银行。这些情况和大型商业银行规模大、网点分布广、数量多、业务辐射范围大等特点相符合[5];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公司存款占比明显高于其他银行,平均都在70%以上,而个人存款占比则不足30%,2016年更是低于20%。以平安银行最为典型,在25家上市银行中,其公司存款占比最高。而招商银行的情况比较特殊,其个人存款占比在股份制银行中最高,但仍低于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存款占比较高,这一点和大型商业银行的情况类似,但其他存款占比明显高于其他两类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中,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因上市时间早、发展较快、金融服务水平较高,三家银行的公司存款占比较高,且存款结构占比情况接近股份制商业银行。而一些上市较晚的银行如常熟银行仍以吸收个人存款为主,个人存款占比明显高于公司存款十几个百分点。

(二)发展贷款业务策略分析

伴随着经济下行,信贷资金需求减少,加之高企的违约率加大贷款投放难度。表2显示2013—2016年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逐年增大,到2016年底,不良贷款率达到自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大峰值。贷款不良率的上升,不仅严重影响银行的盈利,也使得贷款到期回收面临困难,从而破坏资产负债的平衡。三类银行中,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于其他两类银行,主要是由于农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过高,拉高了整体水平所致。城市商业银行中有一些银行的资产质量相对较好,如北京银行,这是由于该银行严格加强风险控制和管理信贷投向,以不良资产双控和操作风险管控为主要任务,实现规模、资产质量和效益的稳健发展[6]。2013年以来,为了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央行先后六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6%降至4.35%。虽然目前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但从各家银行的贷款定价来看,如图2显示2013—2016年上市银行平均贷款利率比较情况,同样的,商业银行的平均贷款利率水平与基准利率一致表现为逐年下降。这与前文所述的存贷利差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演进而收窄相符。在降息周期的压力下,以解决社会融资问题和降低融资成本的政策为指引,银行下调贷款利率。近年来,大型商业银行平均贷款利率水平下降得最快,导致三类银行的贷款利率差别越来越大,到2016年,大型商业银行与城市商业银行之间的差距扩大到1.12个百分点。但是从贷款总额等数据观察,各家银行的客户贷款总额逐年增加,仅有个别银行在2015年贷款额增长缓慢。

实体经济信贷规模扩大,除了监管力度加强导致资产从表外向表内转移的因素之外,说明目前通过直接融资获取资金的方式仍不能满足企业和个人的需求,以银行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仍是主要渠道。因此,贷款利率下降空间有限。然后,从贷款结构来看,图3中2013—2016年上市银行贷款结构占比情况显示,各类银行的公司贷款比重逐渐缓慢下降,个人贷款和票据贴现的比重则逐渐上升。公司贷款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的公司贷款占比较其他银行大,如吴江银行的公司贷款在所有上市银行里占比最高,体现城市商业银行对本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个人贷款方面,大型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占比略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且远高于城市商业银行,反映出大型商业银行客户多、网点覆盖广的优势;票据贴现方面,城市商业银行的票据贴现占比远远高于其他两类银行,体现城市商业银行为满足资产负债组合管理需要而适度增加票据贴现资产配置。在信贷结构重心上,大多数银行侧重公司贷款或个人贷款一方,仅有个别银行的公司贷款和个人贷款比例趋同,例如招商银行和常熟银行,这和部分银行为应对利差收窄而率先实施银行业务重心下沉、客户结构重心下移的策略相关。再看各类贷款的利率定价,大型商业银行的公司贷款利率稍高于个人贷款利率,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则相反,其个人贷款利率较公司贷款利率高。因为股份制银行的个人贷款审批手续相对便捷,放款速度快,利率自然就高一些。尽管如此,近年来大多数银行的个人贷款总体仍增长较快。个人贷款包括个人住房贷款、个人消费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和信用卡透支。其中,随着居民自主及改善性购房需求增大,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幅度较大;消费升级刺激信用卡发卡量增加,信用卡透支额度和分期付款业务稳中有增。

四、对策与建议

在经济放缓、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业的利润空间被压缩。但是伴随着经济新周期的到来,存贷利差可能企稳回升,则盈利会好转。根据前述利率市场化以来不同类型银行的盈利情况和利差水平分析以及目前发展存贷款业务的策略,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推动其存贷款业务的发展。

1.扩大负债来源,降低负债成本当前,商业银行的存款增长乏力,获客和留客成本加大,必然增加负债成本。银行应进一步扩大负债来源,降低负债成本。首先,树立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不断开发创新性负债产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提高客户服务质量,将特定的附加服务内置于产品之中,如结构性存款、定制理财等,稳定资金,稳定客户。再次,降低资金运营成本,大力发展交易银行和非银同业存款,通过有效的管理方式实现低成本负债。再者,完善内部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存款营销能力。

2.加强风险控制,优化信贷结构首先,由于存款成本上升的压力对利差形成挤压,商业银行应逐渐调整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合理定价,以覆盖成本。其次,加强风险控制,降低不良贷款率,重点提高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再次,调整信贷结构,将贷款投向更具有议价优势的领域。最后,针对个人消费融资需求和个人经营性贷款下降的现状,优化信贷产品,简化准入标准和业务流程,增强个人信贷业务的竞争力。

3.细分市场和客户,提高利率定价能力利率市场化后,随着银行业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对利率的定价能力将直接关系到传统业务的发展情况,影响银行的利润。商业银行应判断宏观经济的形势,熟悉政府政策对利率的传导,提高市场敏感度,做到能够及时调整利率。同时,细分市场和客户,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客户的情况,综合费用分摊、风险补偿、让利幅度等因素来确定存贷款利率水平。

4.结合本行情况,实施差异化经营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同质化严重,最终导致价格战。商业银行应根据当前市场运行环境,结合本行自身的情况,找准市场定位,分析不同层次的客户,实施差异化的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策略。第一,对于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利用规模大、网点多的优势发展可持续负债,增加其他存款。不能一味地下降贷款利率,应针对伴随消费升级,个人贷款增加较多的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贷款定价机制。吸引优质客户提高资产质量,建立风险管理体系。逐渐向国际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以提高盈利能力;第二,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加快战略转型,发挥互联网特色与优势,如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发展“轻型银行”和“零售银行”。传统业务方面,积极开拓客户,拓展各类负债和资产,尤其是个人存款和个人贷款,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利率,提高吸储能力;第三,城市商业银行的客户以中小微企业为主,银行在利率定价中有议价优势,可以保持合理较高的存贷款利差优势。同时,调整资产结构,提高零售贷款占比,立足所在区位,拓展本地客户,走品牌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学祥,赵一迈.利率市场化对城市商业银行的影响与对策[J].菏泽学院学报,2016,(2):83.

[2]谭中明,时红.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J].西南金融,2016,(3):17.

[3]张晓慧.新常态下的货币政策[J].中国金融,2015,(1):22-25.

[4]姜晨.招商银行零售银行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财经大学,2016:3-7.

[5]咬亮.金融新常态下零售银行储蓄存款发展情况研究[J].甘肃金融,2017,(1):29-41.

篇2

关键词:金融产品;存款;营销策略

金融产品的营销策略随着社会的进步在不断发展。由于金融产品的营销是商业银行营销的核心,也是商业银行基本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产品的营销是银行获利的工具,为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各个银行随时都在创新和改进营销策略,这使得金融产品营销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市场经济的模式下,改进和创新金融产品营销策略对提升银行的利益和竞争力有重大的影响。金融产品的市场营销被大多数银行放到了战略高度。

一、基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营销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营销是具体的过程,营销手段和策略都属于其中,而营销策略在其中起指导作用,体现出商业银行的思想。基层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包括:产品策略、服务策略和定价策略,这些策略都应用于基层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诸如,存款、基金等。

(1)产品策略分析。我国具有广大的市场,无论我国众多商业银行有多大,它们任何一家都不能满足市场所需求的全部产品和服务,这就需要各商业银行在巨大的市场份额中,通过分析自身优缺点,选择与自身条件相符合的目标进行经营。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我国最主要的两类商业银行。四大国有银行的目标由国家划分的特别具体,比如中国银行主要的经营方面是外汇,建设银行将投资集中于基础建设和固定资产,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在农业和工商投资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一处。诸如民生、招商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自她们诞生起就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所以找准符合自身条件的市场,集中全力在某一方面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重要工作。比如招商银行将市场定位为运输业和中外合资企业;民生银行则定位与民营企业,这就避免了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产生激烈的冲突,为它们的发展提供了稳定和平的基础。因此,发挥自身优势,选择适合的目标市场,才能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最近几年,各大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要和客户的要求,开发出各种金融产品,然而金融产品具有容易被模仿的性质,所以银行要在金融产品上创新,使它与其他银行有差异。

(2)服务策略分析。金融产品的营销是一种服务,优质的服务是保证存商业银行款营销效果的重要方面。树立整体的服务意识,认清服务的深刻内涵,在软硬件方面的服务做到同行业的前列,对任何一个商业银行的竞争都有着不可小视的力量。在硬件方面,注重对网点和营业厅室内外环境的美化,力求营造整洁的服务场所;在网点内设置“咨询顾问台”,为客户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在服务方面,也就是软件方面,要做到热情、周到,为顾客着想,使每个客户满意的完成他的业务;在显眼的地方公布业务员工号,接受顾客监督;同时加强员工素质培养,使员工熟练掌握金融技能,树立员工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员工服务水平。让客户满意才能发展更多的忠实客户。

(3)定价策略分析。盈利是商业银行的目的,对金融产品定价是银行实现目的的具体措施。金融产品的定价除了要考虑成本外,还要考虑政策法律因素、顾客心理和宏观经济因素等。比如,我国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就是有政策规定的,银行不能自主定价。商业银行应该针对不同客户和不同金融产品的风险度进行定价,要考虑到客户的承受能力,也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定价,增强银行竞争力。下面用存款举例解释说明基层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营销策略:

二、基层商业银行存款的营销策略

(1)存款的产品策略。在制定存款营销策略时,基层商业银行要考虑客户和自身的需要,要对市场竞争进行分析,从而设计出满足客户需求,从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品,争取做到“人有我新,人精我换”。比如,我国商业银行在分析了传统存款业务后,在原有的业务上新开发了“儿童教育存款”、“养老保险存款”、“健康保障存款”、“婚礼存款”等新的存款业务。对于“定额储蓄存单”这类已经定型的业务,我国商业银行经过分析市场变化规律,将其改进为可以随市场变化而变化的“储蓄债卷”,这样“定额储蓄存单”就具备了流动和赢利的特点。另一方面,在发展传统的和代保管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办证券、基金资金帐户,实行证券买卖时资金自动划转;为个人提供投资咨询、信息咨询并开办存款帐户与投资帐户合一的综合帐户,集资金调拨、投资和理财功能于一体;同时减少办理环节,让客户真正感到方便,依此带动存款业务的扩大。

(2)存款的定价策略。在遵守存款利率的条件下,充分利用浮动利率政策,办理不同种类的业务就是商业银行营销策略中的存款价格策略。存款价格策略是商业银行理智的参与市场竞争的手段,并实行公平、合理的金融服务产品价格。商业银行的价格策略是通过理性和智慧参与市场搏击的重要手段,它的作用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增加客户。尽可能的吸引顾客购买是制订价格的最大目标,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现在,短期利润的重要性完全比不上存款量的扩大。第二方面是使利润最大化。自始至终,商业银行的目标是盈利,而实现盈利目标最好的方式就是价格策略。第三方面是对银行用户的费用优惠。如,为留住更多的客户,在每一次商业银行费用改革前,在考虑市场能力后进行存款定价决策后,给予支票帐户、信用卡客户等利率上的优惠或者降低手续费用,增加客户享有的服务。其他银行的金融产品:基金、债券、黄金、外汇等的营销策略与存款相差无几,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

三、结束语

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营销策略关系到银行自身的兴衰,特别是对基础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营销是它们最大的盈利方式,只有做好营销策略的创新和改进,提升银行自身的市场竞争力,才能是银行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 张春霞.2012:商业银行金融产品营销策略探讨[J].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3).

篇3

关键词 冲时点 存款偏离度 影响 对策

一、绪论

2014年9月12日,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联合《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存款偏离度管理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即月末存款偏离度不超过3%,防止银行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商业银行传统的工作模式和思维方式随之发生较大改变。《通知》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经营行为,维护健康金融秩序,缓解月末、季末存款等的大幅波动,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同时,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通知》还将推动商业银行树立科学发展观,不片面追求规模、速度等,走追求质量、效益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二、存款偏离度新政的出台背景及解读

(一)《通知》出台的背景

自营存款是商业银行负债的主要来源,也是资产扩张的基石和营运资金的重要来源,商业银行视存款资金为银行血液。近年来,各商业银行受指标任务、绩效考核、市场竞争等要素要求,在月末、季末、特别是年末指标完成方面存款出现非常强的“冲时点”现象。商业银行存款经常出现月末冲高并增长、月初回落并萎缩,月末存款偏离度较高,季末尤为突出。

然而,银行存款“冲时点”对流动性产生的剧烈冲击是不容忽视的。大量资金在月末集中涌入,形成运用压力,超额备付金迅速增长,低息资产占比加大,而在月初大量资金迅速流失又加大筹资难度。资金来源的不稳定,无法支持资产业务的均衡发展,更是增加流动性风险,使流动性管理者无法很好的适应期限结构,造成业务经营的短期化倾向。“存款偏离度”作为衡量存款波动情况的指标,其出台的背景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从宏观环境来看。商业银行月末、季末的存款“冲时点”严重影响了贷款平稳性和货币供给水平,削弱了宏观政策调控的有效性。季末当月存款暴增而季末后一月存款大跌的“冲时点”行为一方面导致贷款水平波动很大;另一方面严重影响M2的增速,引起了国务院和监管机构的高度重视。以存款偏离度指标来规范“冲时点”行为,可为宏观政策创造较好的外部条件,降低存贷款波动带给货币政策的干扰。

(2)从商业银行自身来看。近些年来,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存贷比考核要求和业绩表现,在每年的关键时点都难以抑制存款“冲时点”的冲动,导致季末存款大量挤入,季初又迅速流失,从而造成其流动性的第一重损失。此外,根据央行的规定,商业银行需要按照季末时点数上缴存款准备金,这样季末虚增的存款基数又带来存款准备金的多缴,从而造成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第二重损失。因此,“冲时点”行为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形成巨大挑战,通过设定存款偏离度指标,可有效避免银行在季初出现流动性的双重损失。

同时,商业银行的“冲时点”行为致使银行采取了各种违规甚至违法的揽储手段,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营成本和流动性管理成本,不利于金融业的健康发展。此外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利差空间缩窄,“冲时点”带来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冲时点”现象愈演愈烈,月末和月初大额资金进出银行,加大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难度。

(3)从政策铺垫角度来看。第一,2011年,银监会即将日均存贷比指标纳入了对银行的考核,但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措施,效果并不理想。第二,2014年7月银监会调整了存贷比监管口径,允许稳定的负债资金替代存款,放松了银行的贷存比考核弱化了时点存款的作用。第三,“存款偏离度”一词最早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是在2014年8月5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多措并举着力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的指导意见》中。《指导意见》第六条指出,“要完善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商业银行纠正单纯追逐利润、攀比扩大资产规模的经营理念”“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偏离度指标,研究将其纳入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扣分项,约束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冲时点’行为”。

在上述外部宏观环境、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政策铺垫的三重因素下,针对商业银行“冲时点”的监管新规也就应运而生了。

(二)存款偏离度新政解读

(1)指导商业银行改进绩效考核制度。《通知》对商业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提出了新要求,即在对分支机构的考核中,要将考核重点向增强存款稳定性转变。如不得设立时点性考核指标,不得设定单纯以存款市场份额或排名为要求的考评指标,分支机构不得层层加码提高考评标准及相关指标要求。相对于为获得时点存款所付出的人力、物力而言,如何增强存款特别是核心存款的稳定性,是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更为艰巨、也更为深远的问题。

(2)约束商业银行违规吸存、虚假增存行为。《通知》中列出“八不得”,要求商业银行不得高息揽存、非法返利吸存、通过理财产品和同业业务倒存、以贷转存等八种手段违规吸收和虚假增加存款。当前,在给定贷存比考核下,在存款利率上限不得突破的情况下,在余额宝、理财通等高收益理财的冲击下,“八不得”对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3)设置月末存款偏离度指标。月末存款偏离度=(月末最后一日各项存款-本月日均存款)/本月日均存款*100%,用来测算存款的波动性。为了督促商业银行加强存款稳定性管理,合理控制月末存款偏离率,银监会在《通知》中规定商业银行存款偏离度不得超过3%。

同时,为防止商业银行在季末通过冲高月日均存款,规避存款偏离度约束,附加限制了季末日均存款的可计入金额,即计算每季最后一月的月末存款偏离度时,“本月日均存款”的可计入金额不得超过上月日均存款*(1+最近4个季度最后一月日均存款增长率的均值)。在存款偏离度的考核下,银行只能通过两种途径来提升存款稳定度,一是减少季末短期存款。二是提高日均存款。

三、存款偏离度新政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一)降低银行“冲时点”冲动

按照商业银行新增贷存比管理政策的要求,贷款投放量主要取决于存款的新增量。存款偏离度指标政策出台前,商业银行“月初贷款增长、月末存款冲时点”的特点还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季末的存款波动相对较大。2014年三季度存款偏离度管理政策出台后,已经对商业银行月末及季末的存款发展模式产生了明显影响,并且在今后这种管理模式将成为管理商业银行存款增长的一种常态,必将打破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将全行存款增长寄希望于在月末、季末冲一下的习惯做法,否则这些机构将受到上级行管理绩效约束及地方监管问责。

(二)促使商业银行研究市场,研究客户,研究产品,回归良性竞争

年度“开门红”及每年12月份对商业银行全年存款的增长举足轻重,存款偏离度管理政策的实施,将会对商业银行在一季度“开门红”、更好保持存款市场份额形成新的外在约束条件。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抢占市场份额;另一方面还需要推动存款总量持续较快增长,使存款发展在一季度及四季度的各个月份保持一个较为合理的增长水平,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各级机构未雨绸缪,统筹兼顾,权衡好存款发展策略。

存款偏离度指标的推出,不仅可以规范商业银行的经营行为,缓解月末、季末存款等大幅波动的现状,而且有利于降低银行的负债成本,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使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趋于规范化,进而推动银行业全面转型。从表面来看,商业银行存款“冲时点”的现象主要是迫于贷存比考核的压力,但更深层次的根源在于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单纯依靠扩大资产规模获取利润的发展模式。“综合性、多功能”业务发展新模式则要求打破存贷款这种传统、单一的业务经营模式,大力发展综合性、多功能性经营模式实现营业收入的多渠道和多元化,真正提高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商业银行应正确转变发展理念

存款偏离度政策推出的目的是推进商业银行实现持续经营、防止银行短借长贷合理匹配资产负债、杜绝银行月末冲时点保障金融数据的真实性,也是对商业银行进一步夯实存款发展基础、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的有力推动。

存款偏离度政策不是让商业银行不要存款,而是应更加注重拓展存款,切实将存款增长从以往的月末最后一两天的冲刺转变成为一项持续长久的工作来抓,做到天天抓,月月抓,重时点,保日均,做好日常存款争揽。同时,商业银行不是不要月或季末存款,而是需要真实有效的存款,杜绝违规吸收存款,确保满足新增贷存比及市场份额提升需求。

(二)商业银行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降低对规模和速度的考核,淡化市场份额考核占比,增强合规管理的考核权重,建立完善存款日均考核机制,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树立审慎经营理念,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科学的指标管理体系,摒弃以月末、季末时点数据进行业绩考核的不科学做法,切实落实月度日均存款的统计制度,并按照月度日均存贷款监测流动性水平、考核存款任务,建立定期的流动性风险分析制度,包括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情况、流动性风险状况以及市场流动性等各个方面,确保存款市场有序竞争和流动性的稳定。

同时,商业银行应注重负债的动态管理,增强吸引稳定存款的能力,不断创新,改进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银行,增强存款的稳定性。

(三)不断改进和完善客户服务体系

在存款偏离度监管制度下,商业银行之间以往时点存款的争夺战正逐渐转化为日均兼时点存款的营销拉锯战,存款的竞争更加激烈,更加白热化。产品是抓手,客户是关键,效益是根本。商业银行要打牢存款稳健攀升的基础,就需要更加重视基础客户,有效客户的维护及营销拓展。

同时,商业银行应不断改进和完善客户服务体系,提高客户的忠诚度,进一步理顺前中后台的岗位职责,通过设定机构绩效考核等各种方式,建立起前中后台相互配合、共同营销及维护客户的客户服务体系,提升基础客户服务质量。

五、结论及建议

全面落实存款偏离度管理政策,从根本上来讲还是要转变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方式,强化提升存款拓展能力和客户服务能力。商业银行应继续围绕产品、渠道、员工、系统等改善经营管理能力,继续创新思维模式,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银行工作的方方面面,逢敌亮剑,方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为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财务管理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篇5

[论文摘要] 近期,央行通过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连续多次调整,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对经济 的调整作用将逐渐显现出来,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战略和盈利能力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商业银行应积极响应央 行的货币政策,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三是应注意调控政策的协同效应问题。我国宏观调控关注多个经济目标,这使得央行在政策的协同和配套上需要更多的艺术性。比如提高准备金率和利率均是紧缩性政策,为了巩固我国宏观调控的成果,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是央行的政策导向,但升息又将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的比价吸引力,加速国际资金的涌入,加剧国内市场的流动性过剩问题。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对流动性的关联影响预计还将显现和强化,这将对准备金率等数量型政策工具的运用产生更多的影响。因此,研究货币政策的协同和配套,谋划取得同向的效应,在我国宏观控制更加注重内在和结构的趋势之下显得更为重要。

四是应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针对目前农村资金存在着一定的“离农”倾向,为鼓励商业银行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加大对“三农”的有效信贷投入,县域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应低于城市行金融机构。比如,目前农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高于其他三家国有商业银行0.5个百分点,高于信用社法定准备金率3个百分点。建议今后应区别各商业银行服务对象的不同,实行差异化的货币政策,合理确定县域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以鼓励进一步加大县域有效信贷投入,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宏观调控;商业银行;影响分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7年5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时决定,从2007年6月5日起提高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这是央行年内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第二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近几个月来,央行明显加大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力度,其背景是什么,对商业银行会产生那些方面的影响?商业银行应如何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措施?这是本文所要阐述的问题。

一、关于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的相关理论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管理一国货币供给的条件下,为了指导、影响经济活动,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目标得以实现,而由国家制定、通过中央银行付诸实施的有关控制货币发行和信贷规模的方针、政策与措施的总称。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必须通过一系列与中央银行业务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来完成,这些措施或手段称为货币政策工具。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和其他货币政策工具。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是最主要的政策工具,包括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货币的调控和影响是非常大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或降低,将带来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资产业务规模的变化,从而对货币供给有重大影响。也就是说,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一般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则金融机构缴存中央银行的法定准备金增加,可供自主运用的资金减少,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削弱,全社会货币供给随之减少;相反,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金融机构向中央银行缴存的法定准备金存款减少,可用资金增加,其放款和投资能力增强,货币供给随之扩张。

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也是货币政策考虑的范畴。通过加息,可调控资产价格,令过热的股市和房屋市场降温。自2006年7月5日以来,央行出台了包括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在内的多种调控措施。特别是2007年5月18日,央行同时推出三项政策措施,即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升息、扩大汇率波幅。政策组合的推出,有利于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加大调控的力度,综合治理经济偏快。上调准备金率旨在降低货币乘数与银行可贷资金规模,抑制货币信贷增速;贷款利率上调以及降低银行存贷利差意在抑制信贷需求和银行的放贷冲动,同时从供给和需求两端为信贷减速;存款利率上调有助于修正过低的实际利率,长期存款利率上调幅度超过短期以及活期存款利率不变有助于减缓存款活期化和储蓄分流的趋势;扩大汇率波幅有助于提高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程度,增强汇率弹性,为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平衡人民币有效汇率创造条件。

二、当前货币政策工具运用的背景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2007年在经济出现局部地区和部分行业过热、通胀上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央行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治理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近期,促使中央银行多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率的主要原因是货币信贷增长偏快。中央银行所担心的是,贷款的过快增长会助长经济的低水平扩张,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准备金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防止经济过热,并由此导致通货膨胀。在当前房地产投资偏快、证券市场持续升温、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既凸现了央行加大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宏观调控的必要性,同时也增加了其政策工具运用的难度。

当前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对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及商业银行经营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对商业银行的影响看:

一是抑制商业银行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根据货币乘数理论,货币供应量为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决定乘数大小从而决定派生存款倍增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商业银行而言,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意味着信贷扩张能力的削弱。

2007年1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42万亿元,同比多增1678亿元。央行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收回流动性,每次调整50个基点,每次收回货币1500亿元,虽然相对于银行十几万亿元的流动性,不能造成实质性的影响。但是如果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利率工具进行流动性和资产价格管理,连续调整累积到一定的时候,对经济的调整作用就将逐渐显现出来。成熟的市场经济一般都会出现利率调整的周期性。近5个月来央行对存款准备金率、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就显示出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的周期。5个月内的第5次准备金率调整,以及两次存贷款利率的调整,除了在银行信贷发放与市场利率基准上将产生实质影响外,更表达了央行在流动性治理上从紧把握的强烈决心,也彻底打消了部分商业银行对央行货币政策严肃性所抱有的侥幸心理。

二是商业银行的资产结构将作出一定程度的调整,并对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方式以及获利能力来看,存贷款利差收入仍然是经营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则意味着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其可以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目前,商业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1.89%,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约在2.55%左右,贷款一年期利率6.39%,存贷款与准备金利率的利差分别为0.66%和3.84%。那么在现有存贷款规模上,经过测算:假设调高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冻结商业银行可用资金1500亿元,按此连续调整四次则减少由于发放贷款而获得的利差收入为3.84%*1500*4=230.4亿元。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存款的综合筹资成本大于存款准备金利率,商业银行缴存存款准备金还需要倒贴部分利息支出,补贴息差支出达0.66%*1500*4=39.6亿元。因此,据此估算,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的调整,将影响商业银行利润达270亿元。

三、商业银行响应央行货币政策应采取的措施

为积极响应央行的货币政策,商业银行应进一步转变经营理念,优化盈利模式,加快金融创新步伐。

一是要管住信贷总量,优化新增贷款投向。当前,在资产价格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有必要控制过度的信贷行为,合理把握信贷投放节奏。同时,要着力优化信贷结构,严格信贷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要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信贷投放,注重提高信贷资金营运效益。据分析,各行业对升息的反应程度由机械制造业到农业依次递减,其中资金较为密集行业的影响度要高于劳动密集型行

业。而作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如建材水泥、房地产、纺织等行业的影响度极其自然地排在了前列。农业、交通运输、水电生产供应行业受影响甚微,这些也恰恰是国家目前产业倾斜及扶持的行业。顺应国家的产业政策,根据各行业受升息影响程度的不同,商业银行在贷款投向上应有所侧重,尤其是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点行业的中长期贷款应该有所抑制,切实提高全面风险控制水平。

二是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在贷款粗放经营受到遏制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应当积极完善风险定价机制,提高贷款综合收益水平。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贷款风险定价日趋重视,致力于开发科学、适用的定价模型,但由于受历史数据积累不够和实际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国内多数商业银行风险定价能力仍然较低。对此,应参照《巴赛尔新资本协议》的技术要求,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建立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内部信用评级体系,准确地对风险进行定价,进而实现对贷款的风险差别定价,以降低信用风险,提高银行盈利水平。

三是增强主动负债能力,合理匹配资产负债结构。存款基准利率的上调,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的吸储能力,但付息负债利率的提高,也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同时,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商业银行的新增存款之中可用资金比例降低,资金来源制约资金运用的自我约束管理体制下,促使商业银行更重视存款工作,以便进一步增强资金实力。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要增强主动负债能力,认真落实差异化服务措施,加快网点功能转型,真正实现客户分层、功能分区、业务分流,在增加存款总量的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另一方面,要根据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合理安排资产的期限、利率结构,将资产与负债在资金种类和数量上的联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保持资金合理流动性的条件下,根据利率变化的预测和资产负债对利率的敏感性分析,及时调整各种不同利率资产和负债的敏感性缺口,扩大利差,达到净利差收入最大化的目标。

四是要加快业务创新,优化经营收入结构。今年5月份的这次加息与之前几次加息的重要区别是央行缩减了银行的存贷利差,特别是中长期存贷利差,压缩了银行贷款利润的空间。多年来,出于扶持国有金融体系的政策需要,中国银行业长期享受远高于国外同行的存贷利差,尽管这一过高的利差水平一直受到质疑和批评,但央行长期保持了银行业偏高的存贷利差水平。此次央行打破多年政策壁垒缩减存贷利差,显示央行抑制信贷增长的坚定决心。对此,商业银行必须顺应银行业务发展趋势,在业务增长方式上从外延粗放型增长向内涵集约型增长转变,在经营结构上由传统的存贷业务结构向资本节约型的综合金融服务转变,在竞争手段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变。

今后,尤其要重视科技创新和业务创新,拓宽金融服务领域,努力增加中间业务收入等非利息收入占比。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愈益频繁,西方商业银行加快了金融服务创新步伐,通过开拓中间业务市场,降低净利息收入占经营总收入的比重,以规避利率风险。如目前发达国家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高的甚至已经超过了60%,而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比重一般还不到10%,大力拓展中间业务是国有商业银行规避利率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国内商业银行要借鉴西方商业银行的经验,通过增大技术投资,加快引进电子技术,提供电子银行服务;通过整合业务流程、调整组织结构,增加基金、保险、代客理财等中间业务品种,来适应和满足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通过服务的全能化,实现客户的多样化和收益来源的多样化,从而有效地分散经营风险。

四、央行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应关注的问题

2007年5月央行三项调控政策的同步推出,既反映央行货币调控思路的重要转变,也显示央行驾驭货币手段更趋熟练和灵活应变,相信对市场和经济的调控效应也将逐步显现。但是,?在存款准备金率成为央行常规性工具的同时,也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是合理掌握货币政策运用的频率和调整区间。准备金率的提高,在意味央行将冻结金融机构更多资金的同时,也必须为此承担更多的利息支出。就商业银行来讲,准备金率的提高,限制了信用扩张,而存款利率的提高,又增加了筹资成本。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运用有必要设定一个合理区间,抑制央行利息支出的增加,同时兼顾商业银行的利益;如果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或存贷款利率,希望也能够相应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利率,适度弥补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新晨

二是进一步加强多种政策工具的综合运用。在当前中国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日益增大、信贷扩张过快、货币投资反弹压力巨大、物价上行风险加剧的严峻形势下,单项政策的效力日趋弱化。因此,应在加强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运用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产业、外贸、金融监管等政策的协调配合,多管齐下实现多目标调控,并借助政策组合集中推出的力量增强政策的综合效应。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负债业务;存款管理

随着1998年中央银行取消贷款限额,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国有商业银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局面基本实现。然而,我国国有专业银行要完成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实现规范的资产负债管理,因银行的资产业务资金来源于银行的负债业务,因此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商业银行的管理当中应具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但在我国国内的商业银行中由于诸多的原因,并没有形成负债业务十分有效的管理体制。

一、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的性质与构成

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化利润为经营目标,以多种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为经营对象,为客户提供多功能、综合的金融企业。商业银行是以追求最大化利润为经营目标,而负债业务发生的成本与相关费用便形成了商业银行的开展资产业务的成本,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最大利润的目标。

(一)负债是商业银行的主要资金来源

商业银行作为信用中介,首先表现为“借入者的集中”,即通过负债业务广泛地筹集资金,然后才可能成为“贷出者的集中”,即通过资产业务有效地运用资金。

(二)商业银行负债的规模和结构决定其资产的规模和结构

负债的规模决定着资产的规模。依法经营的商业银行负债规模越大,标志着资金实力越强,资金运用规模越大;反之,负债规模小的商业银行其资金运用必然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负债的结构可以包括期限结构、成本结构、币种结构等方面。

(三)负债是商业银行满足流动性需要的重要手段

流动性、安全性和效益性是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在三个目标中,流动性目标是前提,只有实现了流动性目标,才有可能进一步实现安全性目标和效益性目标。如果流动性目标难以实现,则商业银行难以生存下来。

二、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的构成

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考察。如果从负债的内容来看,可分为各项存款、各种借款及其他负债。如果按负债流动性标准来分类,则可分为流动负债、应付债券和其他长期负债等。

(一)按负债的内容分类

商业银行负债的构成,若按负债的内容分类,通常分为各项存款、各种借款及其他负债。

负债中的各项存款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财政性存款和一般性存款、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单位存款和个人存款等。

商业银行的各种借款主要包括同业借款、中央银行借款、回购协议等。而向中央银行借款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再贴现,二是再贷款。回购协议是商业银行在出售证券等金融资产时签订协议,商定在未来某日以某一价格购回其金融资产,以获得可用资金的方式。此外,商业银行的负债除上述各项存款及各种借款以外,还有发行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发行金融债券、结算占用他人资金等。

(二)按负债的流动性分类

商业银行的负债按其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负债、应付债券和其他长期负债等。

流动负债是指商业银行将在1年(含1年)内偿还的债务。商业银行发行债券应当按照实际发行的价格总额,作负债处理,记入应付债券,这便形成了商业银行的应付债券。商业银行的其他长期负债,主要包括长期存款、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等。长期应付款是商业银行除长期借款、长期存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项

三、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法规不健全

商业银行对负债的发行等行为对商业银行的运营效益影响巨大,这一系列的行为涉及到一系列政策、法律法规问题,而发行程序中对发行成本、收费、价格方面容易引起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权益纠纷,目前对这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尚不健全。

(二)吸收存款成本过高

造成银行存款成本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银行业组织存款的渠道比较单一,大多靠网点来增加筹资,是被动型的等客上门吸收,缺少从整个地区和银行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考虑,也较少从网点效益来精心打造精品网点;第二,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规模过大,但基础太差,网点人员过多,业务单一,一岗多功能综合办理业务的网点还很少,劳动力组合不合理,造成工资费用支出大而效益产出小。

(三)市场营销机制不够健全

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满足客户,创造市场。由于多年来处于卖方市场和专业垄断,国有商业银行并没有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营销战略:首先,目标市场尚未确立。各国有商业银行在批发业务上面把目光集中盯在大客户、大行业上面,同时全方位铺开个人金融业务,基本实施无差异营销策略,不利于形成品牌优势。其次,客户管理体系尚示建立。包括完善的客户信息系统、科学的客户信息定性定量分析模型、健全的客户经理制度尚未真正建立,客户资源挖掘不深。然后,营销手段较为落后,表现为分销渠道狭窄、促销手段单一、营销策略尚不成熟等,对于价格需求弹性、营销对优质客户的行为导向等并未多作考虑。

四、我国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体制构建

短期来看,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仍将继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还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负债业务管理可从以下角度来完善:

(一)加强负债业务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设

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未完全健全,为新兴业务或品种提供良好的起步环境非常重要,这需要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共同协调,根据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规划和要求进一步研究分析,修改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和操作规程,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效率。

(二)依据存款量标准制定员工考核机制

存款成本过高无法提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效率。因此,可以通过指定科学的存款量界定标准,形成吸收与投入的合理性。同时,科学地组织资金结构,最大限度地使资金产生效益。并且,可以通过改善业务单一的现状,对网点工作人员进行考核,形成合理的劳动力组合,降低由于工资费用而引起的存款成本。

(三)通过客户管理体系的构建完善市场营销机制

由于产品无法满足所有客户的需要,故而可以建立客户管理体系,了解客户信息,明白客户各种需求,确立市场目标,通过各种吸引客户的促销手段,完善的营销策略来获得客户,提高资产负债的效益率,才能把经济资源变成财富,达到由市场盈利到竞争盈利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章彰.解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1.

[2]俞乔.商业银行管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曹清山,邹玉霞,王劲松.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策略和模型设计[J].金融论坛,2005(2).

篇8

存差持续增大,压缩商业银行盈利空间

存差现象在我国银行体系的出现始于1995年,此后呈日益扩大趋势。2001年―2006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存差额分别为3.13万亿元、3.96万亿元、4.91元万亿元、6.32万亿元、9.25万亿元和9.91万亿元;存差占存款余额的比例则分别为21.8%、23.2%、23.6%、26.3%、32.2%和32.4%。

不可否认,存差现象的出现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已开始注重经营的稳健性,注重维持足够的流动性,而且从长远发展来看,存差也应是银行经营的一种常态。但就目前银行体系存在的近10万亿的存差来说,用“稳健”注解已难以服人,在其背后反映出的是银行盈利结构、业务权重缺陷及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

长期以来,我国银行业的主要业务为吸收存款、发放贷款,盈利也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利息收入一般占总收入的70%左右)。近年来,一方面由于社会总体信用状况不佳,出于防范风险以及降低不良贷款比率的压力,银行不约而同地将贷款对象锁定在优质大客户上(通常是大型企业),并对贷款采取一种强约束政策,上收贷款权限,强化贷款责任追究。但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大型企业融资渠道日渐拓宽,尤其是近两年整个金融市场利率不断走低,商业银行的优质大客户凭借资信良好、信用等级较高转而选择发行短期融资券或债券、境内外上市等成本更低的方式融资,不愿意向银行贷款(即所谓“脱媒”现象)。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对工作人员业务考核仍多以吸收存款为依据,实行强激励政策。两方面作用的结果就是存款超速增长与贷款发放困难而出现的存差持续扩大现象,并由此使银行以存贷差为利润主要来源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挑战。

由于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严格的分业经营管制,严禁银行资金流入股市,银行中的存差资金多被运用到银行间市场,用来购买国债和央行票据,投资渠道较为单一。随着存差不断扩大而带来的资金涌入,货币市场出现流动性过度充裕,造成银行间市场利率不断下降,由此导致商业银行资产收益率下降。

宏观调控政策不断调整,挑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近年来,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冷热起伏变化及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在此主要是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变化,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有:

1996年―2002年,中央银行连续8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平均累计下调6.24个百分点,贷款利率平均累计下调7.42个百分点,导致商业银行利差收益下降。

2004年10月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并放宽人民币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和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此次政策调整,由于中长期存贷款利率上调幅度均大于短期,在鼓励居民增加中长期储蓄存款的同时也在引导企业减少中长期贷款,增加流动资金贷款需求。而贷款利率原则上不再设定上限以及允许存款利率下浮则给了金融机构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资金成本和企业风险程度等因素确定存贷款利率,调整贷款结构的更大自由度,为商业银行寻求新的贷款盈利空间提供了条件。

2003年底和2005年3月,中央银行两次下调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由1.89%下调为1.62%再到0.99%。这一政策调整,使商业银行资金上存央行所得的利息不足以弥补资本成本(各银行的资本成本在1.3%―2%左右),由此倒逼出的巨额资金纷纷涌向银行间市场并带动市场利率不断下降。2005年,银行间市场主要产品――央行票据的平均利率水平为1.80%,金融债券的平均利率水平为2%,均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2.25%);短期融资券的利率水平也不超过3%,整个银行间市场出现了存款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倒挂,用吸收的存款去投资银行间产品不仅无利可图,甚至亏本。

2002年底以来我国投资增长过快,一些行业出现生产力过剩,很多产品供过于求,在国家继续对一些热点行业进行宏观调控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大量增多的局面。以房地产投资与住房信贷政策调整为例,中央银行从2006年4月28日起将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5.58%提高到5.85%。对开发商来讲,这意味着融资成本的增加,从而引起房地产商资金链的紧张;国务院办公厅于2006年5月29日转发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规定从6月1日起,商业银行发放的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这将考验房地产商的市场运作能力。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实施有可能引起房价下降,房地产商界的洗牌加速。

2005年底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达到3.07万亿元,占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的14.84%。若不采取相应措施,上述针对房地产投资与住房信贷的政策调整效应有可能使商业银行再次面临不良贷款大规模产生的困境,进而削弱盈利能力。

商业银行

提升盈利能力之对策

在当今银行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一家银行盈利能力的强弱已经能够决定其生死成败。我国商业银行面对复杂多变的行业内外形势,应转变经营理念,重新审视自身优劣势,通过战略转型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

第一,转变经营理念,不断寻求新的盈利路径。

商业银行要提高盈利能力,必须转变经营理念,摒弃传统业务模式和盈利模式,不断寻求新的盈利路径,使利润来源多元化。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商业银行应在总资产中逐步降低信贷资产,特别是风险权重较高的批发业务信贷资产的比重,提高非风险资产比重,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必须在有意识收缩信贷业务的同时,从市场需求出发,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大力开拓中间业务。具体而言,商业银行既要根据自身差别优势选择与大力发展传统中间业务,更要以前瞻的眼光,加强与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管理公司等的业务合作,开展与资本市场密切相关的业务,抢占进入资本市场的先机。

适应贷款市场需求变化,拓展新的贷款业务增长点。随着大企业、优质客户“脱媒”趋势的强化,商业银行传统的以大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信贷市场面临着渐趋收缩的局面。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一般来说自有资金偏少,融资渠道偏窄,又急于发展,这些企业应成为商业银行今后的主要客户群体和主要的贷款盈利来源。况且,从中央银行放开贷款定价限制的政策调整来看,也趋向于鼓励商业银行学会承担高风险从而享受由此带来的高收益。

当然,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仍存在着种种障碍,如信贷风险较大;可供贷款担保抵押的有效资产不足;融资需求频率高、金额小、期限短,对银行信贷人员业务水平、工作效率要求高等,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针对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的特点,提升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定价与风险识别能力,并对经营的组织架构、信贷流程、产品以及服务手段等进行全面的创新。

此外,在现有制度框架下,具备条件的商业银行应积极争取上市重组。商业银行借股票发行与上市,不仅可以实现资本来源的多元化,扩充资本实力,更可以通过迅速提升的资本充足率参与境内外银行间的并购,提升盈利能力。

第二,转变管理模式,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成本与利润、风险与利润都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彼此不能分离。商业银行要提升盈利能力必须转变管理模式,完善成本管理,并根据风险―收益匹配的原则,控制风险,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实行资产负债组合管理。商业银行应改变不适应竞争需要的粗放管理模式,实行以风险资本管理为核心的资产负债组合管理模式,即应建立资本约束观念,在资产组合管理中,保持资产业务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统一,并对资产结构的调整和发展战略起到引导作用;在负债组合管理中,加强主动负债管理,保持负债的低成本,并与资产规模结构协调发展;在资产负债组合管理中,以风险资本配置为基础,选择恰当的中介指标,并通过内部利率调整、绩效考核导向等,实现全行层面资产负债结构的优化。商业银行通过管理模式的转变,可将风险与利润、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股东利益与分支行经营目标结合起来,从而提高银行整体盈利能力。

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商业银行增加盈利无非是在有效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增加收入,因此,商业银行要提升盈利能力,在拓展业务的同时,实施成本领先战略是一个较为有效的选择。为此,商业银行可通过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等,实现资金成本的精细化管理;通过强化费用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费用配置预算、评价机制,提高费用对收入的激励约束效应等,加强营运成本管理;通过健全贷款损失准备制度,加强风险管理,控制风险成本;按照新巴塞尔协议的要求,有效管理资本成本。

加快改革创新,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可主要考虑以下途径:一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董事会管理下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并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特别是境外战略投资者,促进风险管理模式与国际先进银行接轨;二是实现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风险管理体制,从业务风险的源头进行风险控制;三是建立全面风险管理模式,将银行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承担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风险管理的范畴,建立科学的内部风险评级法,逐步建立覆盖所有业务风险的监控和评价预警体系;四是采用RAROC模型来衡量银行经营风险调整后的收益大小,使银行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直接挂钩,并用以评估各业务品种的盈利性,据此分配资本金。

第三,加大科技支持力度,将信息技术融入盈利能力构建。

商业银行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只有有效运用科技资源的银行才能以快致胜、以新致胜。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金融服务创新与客户紧密联系的渠道。商业银行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通过提供增值服务,如电话银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建立起产品服务创新与客户紧密联系的渠道,获取商机,实现利润。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新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商业银行在实现数据集中、全行一本账的基础上,应深入挖掘客户资源,采用商业智能等技术,将跨时间、跨空间、跨部门、跨产品的数据集中在一起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交叉销售与高端销售,服务于优质客户。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信息化。商业银行应重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使信息技术的应用从业务操作层提升到管理决策层,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银行的经营管理和决策体系,实现管理决策的信息化、科学化。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