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9-25 11:18:52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教育公平;民族教育;幼儿教育;民族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61-02

幼儿教育是指对0~6岁的婴幼儿进行的教育。幼儿教育作为一个人的启蒙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民族幼儿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0~6岁的少数民族婴幼儿所进行的教育。民族幼儿教育既有一般意义上的学前教育的价值取向,又因教育的对象是少数民族的婴幼儿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它一方面要求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又被赋予了传承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使命。

一、发展民族幼儿教育的动因

1.民族幼儿教育面临的现状。学前教育是社会公共福利事业的一部分,公共性、公益性、福利性是学前教育的基本属性。[1]发展学前教育是促进人终身发展的奠基工程,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更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目前,民族教育发展水平低于全国教育的平均水平,民族幼儿教育同样低于少数民族其他教育阶段的发展水平。[2]同时,民族幼儿教育也是整个学前教育体系中极其薄弱和特殊的一部分,所以发展民族幼儿教育势在必行。另外,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发展的不公平突出表现在数量不足、基本素质不达标等,难以适应少数民族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2.发展民族幼儿教育的意义。民族幼儿教育作为民族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的普及有着重要的作用。从学前教育投入的经济效益来考虑,学前教育的投入就是以最小的投资获得最大的回报。美国芝加哥大学计量经济学家赫尔曼等学者在2005年发表的一项计量统计显示,对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时期是学前教育阶段,而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率,也以学前教育阶段最高;尽快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轨道,才是实现我国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从学前教育对整个教育的发展来看,学前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起点,学前教育公平也是教育公平也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发展少数民族的幼儿教育,是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公平的起点。由于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等偏远地区,重视和发展少数民族的幼儿教育相当于解决教育资源在起点上分布不均的问题。从学前教育对人的发展来看,学前教育是时期是一个人语言、思维、认知等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一个人一生发展速度最快、可促性最强的时期。所以发展学前教育至关重要。少数民族的幼儿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形成很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二、发展学前教育,努力促进民族幼儿教育“本土化”[6]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拥有自己引以为荣的灿烂的文化,促进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是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不可推卸的责任。少数民族需要把自身文化融入主流文化,也需要在主流文化中保持自己独特的文化。这就需要在进行民族幼儿教育的发展中,促进民族幼儿教育的本土化。这既是多元文化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本民族的实际情况决定的。我国少数民族的学前教育具有多元性和特殊性,主要反映在民族意识、民族语言和特殊的自然条件上。民族幼儿教育要获得发展,必须在吸收优秀的主流文化的前提下,发展、弘扬本民族优秀的教育传统。

1.要转变教育观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本土化。①要转变对学前教育的观念。很多人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所以对学前教育采取冷处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学前教育必须要转变观念,要加强政府引导,加大宣传力度,重视学前教育,从根本上转变学前教育可有可无、幼儿教师得不到尊重的局面。②民族幼儿教育的观念要实现本土化。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决定了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发展民族幼儿教育不仅要致力于少数民族幼儿的终身发展,更致力于其民族文化的发展,使少数民族和汉族文化共同繁荣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实践者都要遵循本土化的理念,培养本民族幼儿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其既适应主流文化,又热爱本民族文化。

2.教育的内容要实现本土化。民族幼儿教育不仅要传播主流文化,更重要的是要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文化。在选择民族幼儿教育的内容时既要整合主体民族的优秀文化,充分体现现代性,又要体现民族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把公正、合理、科学的多元文化反映在民族幼儿教育的课程体系之中。民族幼儿教育的课程内容必须与少数民族幼儿的实际相联系,这样就会减少幼儿在同化和顺应中的困难。可以开展使用少数民族语言教学,这样就会更加适应幼儿的认知特点、思维习惯,有利于少数民族幼儿的发展。

3.要实现少数民族的学前教育,要尊重少数民族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由于少数民族的地域、语言、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少数民族的幼儿不同于主流民族的幼儿,所以要尊重少数民族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材施教。①要培养本土化的教师。幼儿教师是实施幼儿教育的引导者。作为幼儿人生启蒙阶段的教师,对幼儿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幼儿教育最好由本土化的教师来推进,他们一方面了解主流文化,另一方面熟识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并且没有语言障碍。所以素质良好的本土化教师,对少数民族学前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②尊重少数民族幼儿的特殊的身心发展规律。由于遗传、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形成的认知特点也不同。对同一问题不同民族的幼儿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些民族的幼儿擅长形象思维,有些民族的幼儿抽象思维却发展比较快。所以,对不同民族的幼儿不能只有一个衡量标准或模式,如果不能照顾到少数民族幼儿认知特点的差异,便会引起幼儿学习困难,扼杀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所以,民族幼儿教育必须尊重少数民族幼儿的差异性,因材施教。

另外,为了实现民族幼儿教育的发展,在教育形式、手段和方法等方面都要推进本土化。只有这样,才更加有利于少数民族幼儿的发展,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教育研究编辑部.2010中国教育研究前沿与热点问题年度报告[J].教育研究,2011,(2).

[2]史大胜.教育公平视角下的少数民族幼儿教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周翠彬.论学前教育公平的立法保障[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5).

[4]辛宏伟,翟宁.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幼儿教育,2009,(6):28.

[5]宋生涛.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6]石猛,彭泽平.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本土化[J].贵州民族研究,2006,(3).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原则;改进

随着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于少儿教育的思维也在逐渐转变,家长和教师更加注重少儿综合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对于表现出良好音乐素养和音乐天赋的少儿,更要注重对其音乐的启蒙教育。当前,西洋乐器受到了少儿的广泛欢迎,社会对于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演奏乐器都有良好的启蒙教育机制,但是涉及中提琴的启蒙教育却较少,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少儿中提起启蒙教育中要注意的问题。

一、中提琴启蒙教育的概念

中提琴发展至今已经有300年的历史,在最初的阶段中提琴是一种独立的乐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音乐的发展,中提琴逐渐成为一种辅质的乐器,但由于中提琴仍具有独特的音乐特性,所以中提琴教育还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新关注。相对于小提琴而言,中提琴体积较大,操作难度较大,因而少儿演奏具有一定的难度,在少儿时期音乐启蒙教学中,通常会采用形体较小的小提琴取代。这种音乐启蒙教育模式忽视了中提琴的重要性,同时也影响了中提琴演奏人才的培养。因此,重新树立中提琴启蒙教育的地位是当前在少儿启蒙教育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原则

(一)启蒙教育的早期性

对于音乐教育而言,少儿接触的时间越早,就越有可以塑造的空间。日本少儿音乐启蒙教育家曾指出,少儿只要具备了母语能力,同样也就具备了学习音乐的才能。因此,音乐启蒙教育要把握早期性,尽早让学生接触到中提琴乐器,从而培养其对于乐器的操作能力。此外,要改变小提琴取代中提琴教育的方式,加强对于少儿中提琴基本功的培养。

(二)启蒙教育的准确性

少儿启蒙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从小培养其良好的音乐习惯,才能提高少儿的综合音乐素养,少儿在刚接触中提琴时,是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的,在启蒙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素养决定了少儿的音乐水平。因此,在中提琴启蒙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一要提高教学方法的正确性,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演奏姿势,尤其是少儿持弓姿势,并保持少儿身体的放松性;二是教师要加强对少儿学习者的督导作用,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启蒙教育的科学性

中提琴是一个演奏较为复杂的乐器,同时对于每一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要求较为严格,只有在特定的阶段进行基础训练,才能够强化中提琴的学习技巧,提高少儿启蒙教育的作用。因此,在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中要理解学习的关键问题,例如在启蒙教学中,要重点突出持弓演奏的手部动作技巧,通过反复练习纠正少儿的不正确姿势,提高中提琴启蒙教育的科学性。

(四)启蒙教育的系统化

启蒙教育需要建立系统化的教育模式,这样才能提高音乐启蒙教育的有效性,中提琴启蒙教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教育模式,按照科学规范的教学方法进行乐器学习,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中要根据少儿的特点,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启蒙教师要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了解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要准确把握作品的演奏风格,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明确少儿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

三、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的改进

中提琴教育是一项基本的乐器教育,对于提高少儿的音乐素养有很大的帮助。当前在我国的少儿中提琴启蒙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了中提琴启蒙教育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的中提琴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下面笔者有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改进建议:

(一)教师要提高教学素质

首先教师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提琴教育是一件乐趣十足的事情,因此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为少儿营造舒适的学习氛围,同时要加强和少儿的沟通,消除少儿对于中提琴学习的畏惧感,提高学习的效率。此外,教师要提高其中提琴教学的理论水平,教师的音乐素质和乐器演奏水平直接决定了少儿的音乐水平,因此教师要提高中提琴基本功的准确性,并通过基本功的训练,提高少儿的演奏技巧。

(二)重视中提琴启蒙教育

中提琴是一种重要的西方古典乐器,也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乐器,在乐队的演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的中提琴少儿启蒙教育中,往往会把中提琴教育和其他乐器教育相混合,甚至出现了轻视中提琴启蒙教育的现象。因此,有关教育部门要重视中提琴教育在音乐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性,加强对于中提琴启蒙教育的重视程度,突破人们对于中提琴认知狭隘的局面,提高中提琴教学的普及度,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西方古典音乐的启蒙教育中。

(三)编著优秀的教材

优秀的教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少儿的学习热情,因此相关的中提琴专家应当结合其演奏状况编写有利于教学的教材和课本,同时加强对于中提琴的研究和改进,适当减少中提琴的体积,增加中提琴的可操作性。此外,中提琴教材要侧重于对基础演奏动作的研究,提高中提琴动作教学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四、结语

中提琴启蒙教育可以提高少儿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为我国的中提琴行业提供人才,但是当前的中提琴启蒙教育中,存在着对小提琴的严重依赖,从而影响了中提琴的教育效果。因此,要着力解决中提琴启蒙教材缺乏、学生数量稀少的现象,并深刻认识启蒙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策略。

参考文献:

[1]柯曦.浅议中提琴初极启蒙教育[J].教育探索,2011(32).

[2]陈燕.音乐艺术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04).

[3]雷霞.谈少儿音乐艺术启蒙教育[J].儿童美育,2009(29).

[4]桂平.我国社会音乐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大众文艺,2011(16).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新形势;少儿艺术教育;建议

2014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艺术教育在教育事业中的地位,使越来越多的人们越发感到艺术教育在少儿成长中的作用。纵观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整体水平,艺术教育仍然是教育的薄弱环节。人们对艺术教育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端正和提高。笔者在群众艺术馆从事少儿艺术培训工作,有责任、有义务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少儿艺术教育,并为其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健康发展。

一、应以战略思维面对少儿艺术教育工作

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今天的少儿,明天的栋梁,祖国的未来。”“少儿艺术教育、少儿文化事业是造就人才的千秋大业。”“教育必须从娃娃抓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系列重要讲话,强调了少儿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以长远的战略思维理念面对少儿艺术教育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年)》“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立志为国家、为人民做贡献的一代新人。艺术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包括艺术课程教育,而且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业余文化活动和校外文化活动。文化(艺术)馆,应抓住有利契机,大力开展少儿艺术教育和培训工作,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一是审美功能。艺术教育能培养少儿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欲望和能力。使正处在成长期的少儿直观接受美育教育和美的事物。二是教化功能。艺术教育对培养少儿道德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的少年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面教育,产生正能量,直接影响其今后世界观的形成。三是认知功能。艺术教育可以开阔少年儿童的视野,发展少儿智力。使渴望求知的少儿,通过艺术教育开发智力潜能,丰富形象思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及更多的了解社会认知世界。所以,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中心环节、基础内容和主要途径,核心是提高人的素质、文明程度和精神境界,促进少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这是任何教育途径所不可替代的。文化(艺术)馆、站应主动作为,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全力抓好少儿艺术教育工作。

二、当前少儿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是少儿艺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有待进一步端正。当前,一些人错误的认为少儿艺术教育就只是学唱歌、跳舞、画画。怕孩子“玩乐”多了影响主科成绩;另一些人则狭隘的把少儿艺术教育当做日后谋生手段,强制学习,孩子负担太重。二是少儿艺术教育方法需要进一步改进。少儿艺术教育“成人化”缺少或没有注重区别个性化和专业化的教学。在教育方法上图简单、省事,受利益驱动而缺少责任心。三是少儿艺术教育缺少特色。在教学内容上有的追求形式忽略深度和质量;在活动规模上追求声势,忽略活动的经常性和灵活性,缺乏脚踏实地办出特色、创出品牌的良好实效。四是有的学校艺术教育被忽略或与社会少儿艺术教育脱节。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没有形成紧密联系而“单打独斗”,缺乏教育工作的社会合力。五是少儿艺术教育“市场化”倾向严重。社会办学五花八门,资质参差不齐,有关部门管理机制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混乱现象。这些亟待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关于进一步抓好少儿艺术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指导思想,遵循教育宗旨

少年儿童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指导思想是:提高广大少儿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基础。少儿艺术教育要从全面培养少儿的综合素质出发。不仅要通过艺术教育给予少儿以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技能知识,更要重视的是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少儿的良好品德。寓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于教学和各种活动之中,培养少儿从小就要心中有他人、有集体、有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不怕困难、勇于创造、团结友爱等良好品德,为“百年树人”打下良好基础。

(二)改进教学方法,开展“个性化”教育

少儿艺术教育必须有利于少儿身心的健康发展,符合少儿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我们需要的是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适应,为少儿所喜爱,并易于接受的艺术教育。它要有民族的、时代的特色,和符合不同年龄段少儿的心理特征和审美能力发展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克服“成人化”的作法,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同时开展活动要适量,避免给少儿造成过重负担,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三)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实施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少儿艺术教育要正确处理普及和提高的关系。学校要严格按教学大纲要求,科学合理安排艺术教育课时。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校外教育机构和文化等有关部门在开展阵地性的艺术教育活动的同时,还要为学校开展活动提供有利条件。既要对多数有各种艺术兴趣的少儿加以辅导做好普及工作,又要对少数有艺术特长的少儿加强培养做好提高的工作。开展课外、校外艺术教育活动是加强少儿艺术教育一个重要途径。文化部门和校外教育机构要积极配合学校在校内的艺术教育活动,抽出一定力量走进校园进行辅导,送文化艺术到学校。组织艺术表演,美术采风和音乐欣赏等活动。实行校内校外联手,形成对少儿艺术教育的强大合力。

(四)艺术教育要讲求实效,办出特色

少儿艺术教育必须从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扎扎实实。提倡以开展经常性、群众性的小型、分散、灵活多样的活动为主,避免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不讲实效的倾向。要根据本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特长和不同文化条件,充分发挥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搞出自己的特色,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五)加强市场化管理,创造健康的少儿艺术教育环境

新形势下,少儿艺术教育工作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艺术培训业的文化市场,满足了一些少儿学习艺术的需要。但也有一些现象,扰乱了培训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加强对少儿艺术培训业的市场管理势在必行。建议对社会上从事少儿艺术培训的师资实行培训考核的“市场准入制度”,对民办的少儿艺术培训单位实行规范化、标准化、常态化管理,为少儿艺术教育事业创造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少儿 舞蹈教育 发展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244-01

舞蹈是一种表现艺术,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审美价值。随着国家教育的全面发展,少儿的课堂之中出现了舞蹈教学。本文分析了少儿舞蹈教学的现状,针对此教学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一、少儿舞蹈教育的发展现状分析

1.违背了少儿的发展规律

少儿舞蹈教育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少儿阶段的舞蹈教学主要集中在腿和腰的训练上,按照一定的发展规律,少儿的舞蹈教育逐步提升。而有些教育机构为了显示教育质量,就过早的开始少儿的腰腿训练,这严重违背了舞蹈的教学阶段以及少儿的发展阶段。有些教师还强行让学生进行训练,一味追求成果忽视了舞蹈本身的发展规律,在前两年的一则新闻报道中显示了舞蹈规律被忽视的后果。

2.舞蹈中的功利观念较强

舞蹈中的功利观念主要表现在少儿的家长上。现今的家长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够多才多艺,就为孩子报了许多的学习班,有舞蹈班、钢琴班、学习补习班等等,全面地促进少儿的发展。但是少儿的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少儿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不强,但是迫于家长的压力,少儿只能认真学习。家长的攀比心理导致孩子成为攀比的对象,如果少儿的舞蹈学习能力较差,就会遭受父母的训斥,家长时刻关注着少儿的学习效果,每日进行检查。家长促使少儿的学习带有超强的功利性,进而影响少儿的思想观念。

3.机构及学校的舞蹈教育理念有误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少儿的舞蹈教育也不再只是一种技能的学习,而是能力的提升。许多少儿舞蹈教育机构,将少儿学习舞蹈的目的定为舞蹈等级的考核,在学校或者家长眼里,舞蹈等级证书就是舞蹈能力高低最好的证明。少儿的天性是玩,好动活泼,但是应试教育理念导致少儿失去了玩耍的时间,禁锢着少儿的思维。小孩不能持有自己的看法和目标,只能听从安排,其的创造力及想象力被应试教育所压制,不得释放。

4.少儿舞蹈教育模式单一

在少儿的舞蹈教学中,许多教师一位按照以往的教学方式展开舞蹈教学。但是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教学资源的更新使得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代舞蹈教育。教师在展开教学时,无法激发少儿的学习欲望,使得整节课堂处于低压的状态,少儿的舞蹈学习兴趣被逐渐抹灭。

二、少儿舞蹈教育的解决对策

陶行知,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曾经说过:想要释放少儿的头脑,首先得让少儿从道德、幻想、成见中走出来;想要释放少儿的双手,就要打破对少儿的一切约束条框;想要释放少儿的嘴巴,就要允许少儿说出自己想说的话;想要释放少儿的空间,就必须将少儿从学校教育中解放出来;应该给少儿留有够大的空间,培养少儿的自觉性,对阵下药,因材施教。当今社会提倡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少儿不仅要拥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要具备较高的道德品质。针对当前的少儿舞蹈教育现状,提出几点改善性的意见:

1.培养少儿的舞蹈学习兴趣

少儿的自我控制力较差,不能够有效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所以舞蹈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从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吸引学生,依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展开少儿舞蹈教学时,教师的教学要求要有所降低,不能要求少儿做到完美。教师在设计舞蹈动作时,可以将正规的动作简约化,充满活泼性以及形象性,能够有效激发少儿舞蹈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将舞蹈中隐含的思想及意义编成一则小故事,运用小故事将舞蹈背后的意义传达出来,学生结合想象展开动作的具体学习。教师还要通过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少儿的舞蹈学习兴趣,组织少儿进行游戏,在游戏中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为舞蹈教学提供基础。

2.教师、家长要积极转变功利学习观念

首先,教师、家长要学会尊重少儿的思想,尤其是家长,如果少儿对于舞蹈学习没有任何的天分及兴趣,家长不能勉强少儿学习舞蹈。家长要细心观察幼儿的发展,寻找适合自己孩子的优势,进行有效地培训。教师要尊重少儿的个性发展特征,立足于少儿的认知规律及发展规律,强化少儿的舞蹈教学理念,不能为追求教学效果而违背少儿的发展规律。其次,教师、家长不能将应试作为舞蹈教学或舞蹈学习的重点,应该全面培养少儿的舞蹈兴趣,让少儿充分享受舞蹈学习的乐趣。最后,少儿的舞蹈学习只是一种精神娱乐的方式,教师、家长要认识到舞蹈教学的目标,以少儿的全面发展为指导理念,积极发展少儿的兴趣爱好。

3.突出少儿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少儿学习的过程中,舞蹈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及少儿的素质教育为目标,认真探索符合少儿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为少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式的教学方式来充分舞蹈教学;给少儿充分的练习时间,来增强少儿的实践训练能力,突出少儿在舞蹈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少儿的身心发展特征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运用合适的教学方式,结合少儿的实际舞蹈基础,展开有效的舞蹈教学;以少儿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目标,加强与少儿的情感交流,提高少儿的舞蹈学习能力,帮助少儿克服心理障碍,让少儿在舞蹈学习中得到美的体验。少儿是舞蹈教育的主体,教师在展开舞蹈教学时应该充分考虑少儿的需求,在满足少儿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对少儿展开有效的舞蹈教学。

结语

少儿舞蹈属于早期教育,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应该把少儿的舞蹈学习当做培养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不能逼迫少儿进行舞蹈学习,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及少儿的成长规律,不能让少儿过早地承受考试压力、学习压力,少儿应该享受玩耍的时光,舞蹈教学应该以培养其兴趣爱好为目标。家长及教师要注重培养少儿完善的人格,激发少儿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少儿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连靖.少儿舞蹈教育现存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山西省太原市少儿舞蹈教育为例[J].黄河之声,2012(07)

[2]许伊娜.少儿舞蹈教育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及发展[J].大众文艺,2012(15)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少儿图书馆;素质教育

同志在全国第四次少代会上指出:“少年时代是美好人生的开端,远大的理想.高尚的情操.良好的习惯.都在这里孕育养成”少年儿童是国家的未来,要重视和关心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从整体上提高下一代的水平。

一、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

其基本内涵是坚持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审美情趣、实践技能和身体、心理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素质教育还要求尊重少年儿童的个性,承认他们的兴趣和性向的多样性与素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造性教育活动,使每个少年儿童都能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创造性潜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对少年儿童,加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更是目下的当务之急。

少儿图书馆在提高少年儿童的素质教育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能够发挥他人无法替代的作用。必须从少儿实际和少儿图书馆实际出发,科学地把握少儿主要特点,正确认识少儿素质教育的现状,是研究少儿图书馆和少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二、少儿图书馆对于提高少年儿童素质教育的优势

1.少儿图书馆公益服务的优势。

少儿图书馆是公益服务性单位,凡是少年儿童只要按照图书馆的规定办理一定的手续或借书证,就可以免费成为该馆的读者。在这里,每一位读者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没有名次之别。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在这里更进一步巩固知识、扩大视野;成绩普通的也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成为另一领域的佼佼者,甚至可以因为在另一领域的优秀促进学习的进步。在这里,每一位学生都是平等的,优秀的。少儿图书馆这样广大的开放性,平等性,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有利。

2.少儿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少年儿童的知识欲求。

这对于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来说,是首先所必须的。一般说来,每一个少儿图书馆都具有结构合理、比例适宜、内容丰富的藏书体系,能够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广泛的知识营养。这个优势是一般教育单位所不可比拟的。在学校里,学生一学期只能面对那么几本书,虽然读好那几本书也十分必要,但从知识面的角度说,毕竟还是存在很大的局限的。更为重要的是,少儿图书馆有许多藏书比学校的课本更具有趣味性、可读性,图文并茂地把动物人格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奥的科学知识通俗化。 所有这些,都与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更加贴近,使之在轻松愉快中获得大量的知识,既开扩了知识视野,又陶冶了情操。

3.少儿图书馆具有良好的优雅的环境,这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读书兴趣和自觉学习是十分有益的。

少儿图书馆不仅有丰富的少儿喜爱的优秀书籍,还拥有优良的环境和优良的服务。少儿图书馆从馆舍的建筑风格到馆内布置,都充分体现少年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特点。同时保持其端庄、宁静、优雅的本色。泰安市少儿图书馆屋舍舍俨然,馆周围花木葱郁、荫幽静谧、馆舍内整洁、活泼、明亮、舒适、宽敞,读者如云,且留连忘返。安静的环境,高度适宜的桌椅,浑厚的学习氛围,吸引了许多少年儿童假期带作业到少儿图书馆来完成。我馆从2005年开始在少儿馆阅览室腾出一块地方和部分桌椅,供孩子们做作业。实践证明,少年儿童在图书馆里既可以看书,又可以做作业;既可以讨论交流,又可以独立思考,并能认真完成假期作业。在图书馆做作业,家长放心,同时,也增强了少年儿童与图书馆的亲密感。

三、少儿图书馆对提高素质教育的作用

1.少儿图书馆重视阅读指导,这有利于全面提高少年儿童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审美情操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

少儿图书馆的小读者,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但认识能力低。他们来到图书馆里,读什么书,往往只是兴趣使然,由于对自身的需要和读书的目的认识不清,盲目性很大。因此,对课外阅读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指导使儿童逐渐地掌握图书的检索、利用方法,进入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的良性循环,这对培养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少年儿童来到图书馆,是到知识的海洋里航行,那么图书馆就应当担当起导航员的使命。

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是根据馆藏图书特点,在充分了解小读者不同年龄、不同个性心理特点的基础上,采取多层次的指导措施。对低幼儿童,采用耐心启发,循循善诱,逐渐培养对图书的阅读兴趣;对小学阶段的少儿,在补充他们课堂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其特长意识;对中学生,在引导他们阅读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书籍的同时,注重激发他们的成才意识。从多方面优化少儿的素质结构。

2.少儿图书馆可以帮助读者挖掘时间潜能,使他们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理论联系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与创造精神。

少年儿童平时功课繁重,课余时间、双休日、节假日是他们到图书馆“充电”的最佳时间。尤其是寒、暑假期,他们一身轻松,能够到图书馆比较从容、比较系统地读书。少儿图书馆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时间,加大对小读者们的阅读服务,发挥自己的独特的教育功能。一方面延长开放时间,提供更大的空间,更舒适的条件,吸引更多的少年儿童到图书馆来阅读学习,另一方面,认真制订假期少儿读书指导计划,指导小读者多读书,读好书。同时,精心组织各类读书夏令营、知识竞赛活动丰富小读者们的假期生活,充实他们多方面知识,并给他们的创造能力提供施展的天地。

3.少儿馆是学校教育的延伸。

少儿图书馆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实体和重要课堂,其藏书提供的知识领域,是任何学校和教师的教学课程无法抵达的领域。党和国家历来重视和强调对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广大的少年儿童也一直在社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少儿图书馆与学校、家庭是整个社会少年儿童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除了提供丰富的藏书供青少年阅读流通外,开发与利用设施设备资源,对青少年进行一些辅导,扩大知识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生态教育 少儿英语 教学运用

一、生态教育的内涵

生态教育又称教育生态化,是在新的教育背景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想。生态教育的内涵是将生态学原理渗透到人类的全部活动范围中,用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的观点去思考问题和认识问题,并根据社会和自然的内在可能性,最优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1]

二、生态教育的主要特征

生态教育注重以生态的视角去探寻教育的本真。在少儿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倾注对儿童的人文关怀,注重师生间的人格平等,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增强教学互动,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创新潜能,为师生间之间和谐共处创造一种平衡发展的生态教学环境。

(一)生态教育的自然性

“绿色”生态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塑造完整和谐的生命。生命的塑造从萌芽自然种子的幼儿时期开始,通过教育使它们生根发芽,在生态塑造的过程中,遵循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可持续的自由发展。

(二)生态教育的和谐性

生态教育的意义在于给予学生身心自由的呼吸,不能压制学生的情感和自由。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尊重和热爱学生,承认个性差异,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三)生态教育的人性化

教育人性化首先承认学生是人,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具有自然性和社会性。人性化的教育要求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和情感需要,进行因材施教、分层实教。人性化的教育在少儿阶段尤为重要,特别是要有耐心的引导一些智力发展迟缓、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以理解和宽容的心态感给予他们帮助,这是“人性化”生态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生态教育理念在少儿英语中的运用

在少儿英语教育中, 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少儿学习英语的心理特点、智力特点和思维特点。将生态教育观运用于少儿英语教学中,注重少儿英语课堂:内容生动、氛围活跃、方法灵活、活动丰富,能进一步促进师生间营造一种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教学氛围。

(一)教育对象与教育者的生态化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发展的人。卢梭曾在《爱弥儿》中写道:“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作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2] 以儿童为基点和起点,运用发展的眼睛正确看待儿童,把儿童当作儿童看待。少儿英语的教学对象主要是十岁左右的儿童,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要尊重他们的自然本性,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按照儿童的需要、年龄、兴趣和爱好等特点,引导儿童在实际生活中自然地获得知识,自由发展。同时,尊重儿童的个性差异,激发儿童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对于教育者而言,在少儿英语教学中,不仅需要专业化的教师,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基础,更需具有活泼开朗的性格,包容心态的优质教师队伍。

(二)教学内容的生态化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一般包括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等等。[3] 教学内容的整体性是生态化教学内容的具体要求。整体性着眼于一个系统的生态域,而不是一个点或链。英语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知识的整体性、系统性,听说读写各点或链作为英语知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学习英语,需要提高他们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能力。在实际少儿英语教学中,通过表演儿童话剧,学唱英文儿歌,做练习口语的相关游戏,讲解英文故事等方式寓教于乐,让儿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增加他们对英语的浓厚兴趣。同时,也要注重英语与其它学科之间的紧密联系,拓宽英语学习和英语运用的领域。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生态化

“每一个人的心灵都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它的形式去指导它” [4] 尊重儿童的本能天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情感需求,按照各阶段儿童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课堂是充分展示学生个性的地方,通过激发儿童的内在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式。在少儿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儿童的一些心理特征,比如:好玩、好动,对一切新鲜事物感觉好奇的心理, 归纳出适合少儿英语教学的规律和方法,如趣味教学法、拍手教学法、激励教学法、情景交际法、诵唱拼读法等,从小培养儿童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爱好,增加他们英语学习的自信心,教学应遵循生态教育的教学理念,发掘英语教学的规律,促进学生自由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四)教学管理和教学环境的生态化

“生态课堂”是指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师生之间和谐融洽地从事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由于少儿具有好奇心强、活泼好动等特点,这就要求教学环境不能仅局限于课堂,还应运用户外环境,让少儿感受大自然,感受和谐美。为了便于管理,同时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就要求少儿英语的班级应该以小班进行教学,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活动的需要对座位的摆放形式随意改变。教具也应多样化,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片、收音机、玩具、模型等教具进行教学,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和直观性。教师定期组织班级英文故事大赛,英文歌曲演唱比赛,话剧表演大赛等,可以邀请外籍教师和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外籍老师的加入可以刺激儿童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爱好和兴趣,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学生家长的参与,也让教师与家长多了一次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教师主动积极的反馈给家长。对于表现好的学生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于另一些表现相对较差的同学,要给予耐心的引导和帮助,进一步构建一个生态、和谐、健康的生态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与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3.

[2]卢梭.爱弥儿[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128-156.

[3]尤金?哈格洛夫. 环境伦理学基础[M].杨通进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篇7

一、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意义

所谓校外艺术教育,是指在学校教学以外所开展的艺术教育形式,其可以充分拓展儿童对于艺术的求知与探索。近几年,校外少儿艺术教育的发展势头如火如荼,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社会艺术教育机构从2010年的2800多家快速增长至2018年的7550多家。校外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呈现如此繁荣火热之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政策方面。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改进美育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也要求建立规范完备的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切实改进美育教学。艺术教育在学龄阶段的重要性多次被强调,因此需要加强推动少儿艺术教育的发展,充分实现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其次,家长方面。随着市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与期望值越来越高,尤其是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人群成为家长后,对于孩子在艺术领域的培养更为重视。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无论是电视媒体、网络媒体还是自媒体方面,都为少儿在艺术领域的特长展示提供了较多的平台,从而也提高了少儿在音乐、绘画、舞蹈、主持、表演等方面学习的热情。家长一方面希望孩子可以在艺术修养和艺术技能上有所收获,另一方面也希望孩子可以通过舞台展示、艺术竞技等经历提高胆量、增强自信,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气质。最后,少年儿童方面。教育家卢梭将儿童期划定为:2到12岁。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2015—2020年中国少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至12岁少儿超过2.2亿,据了解,近几年接受艺术教育的少儿起始年龄在不断降低,中学前的孩子成为艺术培训的主力。从少儿成长规律来看,3至12岁是儿童不断探索自我、认知世界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爱好广泛,艺术敏感度极高,各项身体机能、大脑功能都在不断开发,此时是接受艺术教育培训的最好阶段,也是最适宜的启蒙和打基础的阶段。从学龄儿童压力和课余时间分布来看,中学前的儿童相对学业压力较轻,有较多的时间可以安排课外艺术学习。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是针对少儿在语言表现表演方面的能力所开发的一种新兴的综合性艺术学习门类,主要通过声音、舞台、形体、表达、演出等综合训练,培养孩子良好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能力、语言组织力等,加强少年儿童的参与意识、责任感,从而促进自信心与责任心的建立[1]。主要培训形式可分为小记者、少儿主持人、少儿朗诵、少儿表演等。通过近年来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机构的蓬勃发展与教学成果反馈,我们可以总结出语言类艺术教育模式对于少儿素质教育的成效和意义,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适应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规律,促进少儿语言思维能力的发展。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所提出的人类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学龄阶段儿童(7至12岁)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该阶段儿童能从一个概念的具体变化中抓住本质,并且可以进行群集运算。而语言类的艺术教育,如少儿演讲、少儿主持等不仅对少儿的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事件评价分析能力进行有效的训练,并且在少儿情感表达上有很好的引导作用。第二,打开审美窗口,懂得聆听与再现。审美是人认知、评价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人在理智与情感、主观与客观上认识、理解、感知和批判世界上的存在。对于2至12岁的少年儿童来说,生活情感经历颇少,对于社会和自然的认知不够全面,难以将自己的主观理解与客观存在建立很好的关联性。而语言类艺术教育,如少儿朗诵、少儿话剧、少儿主持等可以通过教学中内容和目标的选择,对少儿的审美意识和能力进行较好的引导,并且通过参与不同的教学模式,让少儿更好地提升学习聆听语言内核和表达自我感受两种能力。第三,提升交流欲望,形成团队意识与责任意识。语言是教育的工具,是沟通的工具,更是传达自我情感、彰显智慧的工具。语言传播也是孩子不断完善社会属性的过程。在语言类艺术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学习目标,如少儿小记者、少儿话剧、少儿主持等需要通过团队协作、语言交流、相互鼓励等方式来完成。在这些教学实践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外向的孩子更善于沟通,也能让其收获互助与责任的意识;而内向的孩子也可以在目标主导的情况下勇敢地与人交流,在跟随团队不断达成目标的喜悦感之下提升自我的交流欲望,形成团队意识。目前,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依然保持火热状态,这与国民素养、家长期望、少儿特性等方面分不开。但由于市场本身的弊端,也让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在实施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

二、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作用下,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机构数量不断增加,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然而,目前我国教育文化市场的相关法规与监管机制还不够健全,难免会出现教育机构良莠不齐的现象。笔者通过对上海多家艺术教育机构的走访与分析,发现语言类艺术教育在为少儿素质教育带来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四个方面,分别是外部监管机制不健全、教学目标不精准、教师资质无考核、教学质量无保障。(一)外部监管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对于少儿校外艺术教育领域的规范制度尚未完善,因此少儿艺术教育的办学门槛相对较低,甚至可以以其他形式注册申办,如教育服务、咨询公司等。这类教育机构的管理部门并非教育部门,而是由税务、工商机构监管。此外,教学场地、学费制定、教材选用等方面也得不到有效的监管。(二)教学目标不精准。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主要针对的人群是2至12岁的儿童。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儿童发展的特殊性,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艺术直觉等多维度进行探讨。市场上较多的培训机构以考级和获奖作为教学目标和教学品质的衡量标准。在这种教学目标的引导下,教师会过分地注重技能训练,忽视了该阶段儿童的情感体验与表达,违背了儿童接受艺术教育的初衷,使艺术教育成为一种应试教育。这些教育现象都属于教学目标不清晰,没有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课程体系、教学大纲。彭吉象在《艺术学概论》一书提到:“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2]。所以,针对少儿的艺术教育目标和教育模式不能是单板、机械、枯燥的,必须针对少儿学习的心理特点、教育规律的特殊性,启发少儿的特长与天性,适应少儿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三)教师资质无考核。校外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机构中的教师队伍大多由专职和兼职教师构成。其中,多数机构的兼职教师占据主要师资力量,这种状态对于教师的管理增加了很大难度。此外,目前校外少儿艺术教育教学资格认定和水平鉴定方面还未做强制性要求,许多培训机构中的兼职教师会聘用一些在校大学生、地方电视台电台主播任教,教师的专业化程度差异悬殊,甚至有些没有经过针对性的少儿教育培训。(四)教学质量无保障。由于市场艺术培训类机构众多,就算是同一门语言类艺术培训课程所选用的教材也各有不同,甚至有的机构都没有教材。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选用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好坏。有些机构应市场的需求开设语言类艺术教育课程后,由于师资力量流动严重,许多教师上岗前未经幼儿教育体系培训,只是简单地将自己在本科学习、工作实践中的知识依葫芦画瓢地传授给少儿,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因此教学质量和学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少儿语言类艺术教育长期发展建议

少儿教育的重要性篇8

在幼儿教育阶段,美术绘画不仅能够释放少儿的天性,还能促进智力开发。对于少儿美术教育来说,要充分结合少儿身体和心理上的特点,通过最基本的绘画技巧,让少儿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少儿的个性化发展。作为少儿美术老师来说,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需要将培养少儿个性发展作为美术教学重点,从全方位、多角度上激发少儿学习美术的兴趣。

关键词:

少儿;美术教育;个性发展;创造力

少儿美术教育主要是培养少儿的绘画兴趣,并教会他们最基本的绘画技巧,激发少儿学习绘画的潜力和热情,开发少儿智力,让他们在学习绘画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在少儿美术教育阶段,个性化的培养有利于塑造少儿的性格、能力以及气质等,因此,在美术教学课堂中,幼儿教师要注重少儿的个性发展,充分挖掘少儿的内在潜能,做到因材施教,在提升少儿对美术兴趣的同时,实现少儿个性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一、少儿美术教育中个性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人与人之间多多少少存在差异和不同,个性化发展才能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才需求。因此,少儿教师要坚持以少儿个性发展为教学目标,开发少儿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特的创新能力,以此来实现幼儿个性全面发展。在我国少儿教育开展过程中,个性化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美术这门艺术本身具有较强的创作性,加上个性发展的理念,能够有效实现美术教学目标。在美术教学课堂上,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加上个性化发展的融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少儿的身心成长。

二、实现少儿美术教育个性发展的途径

(一)美术教学内容要贴近生活

艺术,本身就是源于生活的,贴近生活的美术教学内容能从根本上激发少儿对绘画的兴趣。因此,少儿美术教师要掌握不同阶段少儿的身心特征,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将少儿的身心特点进行充分考虑,教学内容要体现少儿喜闻乐见的题材,通过美术绘画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拓宽孩子的眼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举例来说,在美术课外写生活动中,孩子们对大自然有着极其强烈的好奇心理,喜欢颜色鲜艳的花朵,因此,美术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点,以特色鲜明的梅花作为题材,让学生去自由发挥。在对梅花进行欣赏的同时,并进行提问,“为什么梅花开在树枝上呢?”少儿美术教师还可以利用梅花,引导学生体会腊月寒梅的意境,赋予梅花一定的思想,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绘画创作的热情。作为少儿美术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自由创作,不能限制学生绘画的角度。因此,在少儿美术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少儿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在不断思考、观察以及欣赏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制定适合学生个性化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实现学生的绘画理想。

(二)创新少儿美术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现阶段的少儿教育现状,作为少儿美术教师,要创新美术教学方式,充分发挥游戏优势,将其融入美术教学活动中,让少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各个环节,在体验学习绘画的乐趣中,实现个性化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活动中,少儿美术教师要积极引导少儿借助自己的肢体动作,以此来提高少儿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发散式的思维模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本的内容,利用模型或实物让学生进行全面仔细的观察,在欣赏其他优秀绘画作品的同时,感受绘画的魅力。比如,在学习《乌龟宝宝》这一堂课时,少儿美术教师在展示完小乌龟后,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对小乌龟进行观察,通过仔细观察,让学生对小动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引导他们画出不一样的乌龟宝宝。此外,少儿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美术活动,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能力的同时,敢于表现自己,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还要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并予以奖励,以此来提升少儿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在少儿美术教学活动中,利用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有机统一,在学习绘画技巧的基础上,培养少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提高少儿美术教师的职业素养

在少儿教育阶段,兴趣是其最重要的老师。只有充分调动少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热情,才能让学生在内心深处愿意学习绘画知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相关的美术活动。作为少儿美术教师来说,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模式,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少儿学习绘画的兴趣和热情,从根本上提升美术课堂的吸引力。少儿美术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美术功底,为学生营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开心快乐的情绪下学习绘画。在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少儿美术教师要对学生保持微笑,教学态度要足够的和蔼可亲,并对学生表现出极大地耐心,和少儿成为学习生活中的好朋友,在教学中坚持以少儿为中心,对少儿的想法予以尊重,建立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互动。其中,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对少儿想法的尊重,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轻松状态,不能将教师自己的固定思维强加于少儿的身上,在课堂中尽量营造出丰富多彩的绘画氛围,提升美术教学效果,进一步实现少儿个性化发展的社会需求。

结语

在幼儿教育阶段,少儿美术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坚持少儿教育理念,以少儿身心发展为基础,通过挖掘少儿内在潜力,规划和组织不同的美术学习活动,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给予少儿充分的自由,培养少儿积极创造的能力,从根本上实现少儿个性化发展。

作者:黄志雪 单位:福建省邵武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代静.少儿美术教育对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J].艺术科技,2015(01).

[2]高山.试论在城市少儿美术教学中增加乡土美术课程的必要性[J].宜春学院学报,2010(0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