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卫生健康调研8篇

时间:2023-09-27 09:24:30

卫生健康调研

卫生健康调研篇1

一、 调研目的

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做好2018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川卫发〔2018〕34号)精神,进一步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调研掌握近年来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情况,督导各机构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和区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决策部署,总结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经验做法,分析存在问题及原因,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对策措施。

二、 调研内容

(一)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基本情况及成效;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四)进一步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考虑和意见建议。

三、调研方式

(一)各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开展自查。各机构根据本实施方案督查内容及有关要求,结合实际展开自查,于10月20日前形成自查报告(附电子版)报送xxx卫生健康局医政股。

(二)开展实地调研。10月20日至10月30日,xxxx卫生健康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研组通过实地调研、访谈交流、查阅资料等方式进行实地调研督导。

(三)形成调研报告。11月5日前,xxx卫生健康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调研组形成调研报告,并适时通报有关情况。

四、实地调研地点

xxxxxxxxxx所属村

xxxxxxxxxxx所属村

五、调研组成员名单

组长:xxx      xxx卫生健康局副局长

成员:xxx      xxx卫生健康局计财股股长

xxx      xxx卫生健康局医政股工作人员

xxx      xxx卫生健康局计财股工作人员

卫生健康调研篇2

1 充分认识做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的重要意义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青少年健康既是青少年自身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全民健身、国民健康的基础。它不仅关系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关系每一个家庭的切身利益和幸福生活,也关系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和国家综合实力。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青少年健康,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是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通过调研可以及时了解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发现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干预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政策与措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也是教育、体育、卫生行政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对促进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科学评价学校教育取得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提高全民族的体质健康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从1985年开始,我国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制度,以每5 a为1个周期,在全国范围内对多民族7~22岁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进行调研,定期公布调研结果。通过前5次调研的实践,我们已经深刻地体会到,定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和发展变化趋势,为我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发展规划和干预政策制定提供客观、科学的依据,而且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各地各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效推进了素质教育的实施。同时,通过调研数据分析与定期公告,促进了全社会对学生健康状况的关心,促进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中央7号文件的制定出台和这几次学生体质调研的结果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既是推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科学化、教学管理科学化,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高的有效手段,更是坚持以人为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运用科学的方法将青少年体质健康作为国家资源加以管理和利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重要举措。对保障和提高青少年乃至全民族健康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

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是中央7号文件印发以来的第1次调研工作,本次调研将是对各地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情况的一次检验。2007年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同时也对我们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央7号文件下发以来,各地认真学习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把加强青少年体育、大力开展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在端正办学思想、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保障体育教学课时、落实学生每天1 h锻炼时间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进展。3 a工作成效如何,学生体质健康是否得到提高,今年的调研将进行初步验证。为此,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提高对本次调研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要把开展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作为贯彻中央7号文件精神的重要体现,作为落实“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决策、科学管理与科学评价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作为调动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重要手段,切实予以重视,认真落实和做好各项工作。

2 认真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调研任务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卫生部、国家民委、科技部、财政部六部委联合制定的《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于2009年9月印发到各地,对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进行了详细安排和部署,也提出了非常具体的工作要求。《方案》是这次调研的法规性文件,各地必须按照《方案》要求开展调研工作,完成调研任务。当前,要按《方案》要求落实和完善现场检测的各项准备工作,教育部门要主动协调体育、卫生、民委、财政、科技等部门,共同确定和完善本省市的实施工作方案,建立调研工作协调机构以及专家组,落实调研工作经费,组建培训调研检测队伍等。特别要重视调研经费的落实、人员培训工作,这是保障调研工作开展与检测质量的关键。

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是一项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工作。调研数据要真正做到为各级政府进行有关方面(教育、体育、卫生、民族事务管理及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就必须保证检测的质量,保证采集的数据准确无误。特别是公布以后,要经得起检验。因此,各地必须严格按照《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开展调研工作。要确保测试各个环节质量要求、确保所采集的数据准确无误,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所有检测人员必须树立责任意识,必须以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检测工作。一定要按照《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要求,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2)要做好现场检测过程中的质量监控。检测现场的检验是保证整个检测工作质量的重要措施,要指派熟悉业务、责任心强、工作细心的同志担任检验工作,严格按要求对检测质量进行检验,保证测试数据的准确性。(3)要做好测试前检测仪器的检查与校正工作。测试仪器是获取资料的直接手段,它造成的误差往往不易察觉和避免。因此,保证测试仪器的正常运行,也是确保检测质量的关键。检测仪器如有故障或损坏,要及时维修或更换。(4)要注意检测过程中的测试安全工作,特别要严格按照调研方案和检测细则要求,做好素质指标测试前的内科项目的筛查工作(作为是否进行体能素质测试的依据)。凡心、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有病者,身体残缺、畸形者,急性病患者或1个月内患过高烧、腹泻等急性病、体力尚未恢复者及正处于月经期间的女生均不得参加体能素质项目的测试。另外,肺活量测量一定要使用一次性吹嘴,血红蛋白测量使用的采血针、龋齿检查使用的探针等一定要使用一次性器械,以防止交叉感染。女生胸围的测量一定要安排女性测试人员进行测量。(5)一定按照统一要求,按时完成检测工作以及数据的上报工作。各地数据上报之后才能对全国数据进行统一处理,任何一个地方延误上报都可能影响全国数据的处理,推迟全国调研结果的公布。总之各地都要对整个检测工作进行周密安排,一环扣一环,确保调研工作进度及结果上报的按时完成。

3 统筹兼顾,全面推进

认真做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具体体现。调研工作要历时近1 a的时间方能完成,要借助调研工作的东风,相互促进,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迈上新台阶。

要重视检测数据结果的开发利用。各地要通过对检测数据的分析,吁请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进一步加大对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投入力度,切实改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基本条件,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保障,进一步创建全社会关心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环境。

要通过检验数据的分析,验证近年来开展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成效与存在的薄弱环节,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职责,分别查找原因。要从体育课的设置、阳光体育活动开展、学生健康教育、学生营养干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体育师资与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建设、公共卫生工作开展等方面查找薄弱环节,讨论制定改进措施与手段。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与全面改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提升体育卫生工作水平紧密结合起来。

要通过检验数据、学生调查问卷的分析,进一步研究学生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针对学生健康状况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加强与改进健康教育的手段和办法,特别是在树立现代健康意识与理念、提高自我保健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等方面的健康教育予以大力改进,将学生体质健康调研工作与加强改进健康教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卫生健康调研篇3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 需求;影响因素;社区居民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31-02

公共卫生服务主要包括对人群传染病、职业病、公害病、地方病和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生存环境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引起的疾病进行综合性预防和治疗。公共卫生服务的最终目的在于确保社会全体成员拥有健康的生活环境,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使之能平等地获得基本的健康权利[1]。

目前,国内有关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居民对卫生保健服务(包括妇幼保健[2,3,4]、传染病防治[5,6]、慢性病保健[7,8]、及健康教育[9,10,11])的需求,内容涉及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率、卫生保健知识需求、知识获取方式、服务方式以及需求的影响因素等。研究认为慢性病患病情况、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是居民预防保健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12],年龄、文化程度、费用支付方式等因素对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方面的需求有明显影响[13,14]。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公共卫生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现有的公共卫生服务无论在服务的项目上还是服务方式上与人们的需求均存在着一定差距。为了解某区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情况,进行此次调查,为开展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卫生服务提供基础性资料。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苏州市某区所辖的4个城市街道的居民,均在社区生活至少1 年,且自愿接受调查者,样本人群为500人。

1.2 方法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入户,采取自填问卷法收集资料。该调查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年收入和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对免疫接种、健康体检、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突发公卫事件处理、健康教育、社区卫生诊断、妇幼保健、慢性病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需求。对每份调查表进行检查、核对,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正和补充。

1.3 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

资料经整理、编码和复核后输入计算机,应用excel 2003和SAS6.12统计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多元统计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65份,回收率为93%。人群的基本情况见表1。调查人群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全部人数的84.9%,可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在城市社区中覆盖广泛。

3 讨论

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需求程度较高的是免疫接种、传染病防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等项目,说明社区居民对于以预防控制传染病发生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认知度较高,需求亦较高,也反映了社区居民对于公共卫生服务的的预防控制传染病功能认识较为深刻。杨兴华[12]等研究表明,社区居民对于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项目存在较高需求。本调查结果也表明,社区居民健康教育、慢性病管理等项目需求程度也较高,提示随着居民健康知识的提高,其对预防控制慢性疾病的关注度较高,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应继续加大对慢性病防控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加大慢性病防治工作力度。90.8%的社区居民愿意前往专门的慢性病干预机构接受服务,提示有关部门可以设置专门的慢性病干预机构,切实解决人们的慢性病管理的需求问题。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分析中得知,健康知识掌握情况是居民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慢性病患病情况、职业、家庭年收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居民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越好,其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也随之增加。此外,居民的职业状况较好、家庭年收入较高也提升了对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水平。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知识,增强健康意识。

从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该区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在加强免疫接种、健康体检、传染病防治和卫生监督等项目服务的同时,应积极拓展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等服务项目的内涵。并可根据情况开展妇女更年期保健、心理咨询、儿童智商测量等服务项目。要利用多种渠道宣传健康知识,加大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和覆盖面,切实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徐林山,程晓明,周召梅等.城市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分类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2):86-88.

[2] 李景风,程巧云,刘喜凤等.社区妇女保健需求调查与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4):424-426.

[3] 曾红友,郭华,邱洁等.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卫生服务妇女保健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304-3307.

[4] 韩煊,洪琦,卢光进等.深圳市宝安区社区儿童保健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11):61-62.

[5] 程均福,张险峰,张瑜等.中小城市外来人口传染病防治需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医学与健康,2007,2(3):1-3.

[6] 薛建斌,戴本南.城市外来居民传染病防治服务需求调查[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7,18(2):53-54.

[7] 田庆丰,崔留欣,韩萍.老年人慢性病的社区医疗保健需求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27(11):1120-1122.

[8] 李迎春,胡传来,陶兴永.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及卫生服务需求现况调查[J].实用全科医学,2005,3(1):61-62.

[9] 朱莉莉,马吉英.健康教育需求隋况调查分析[J].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4(1):43-44.

[10] 莫瑞豪,陈虾,程颖莲.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20(1):67-68.

[11] 庄芹,程晓呜,孙任苓.社区高血压病和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21):57-58.

[12] 杨兴华,关静,梁万年等.社区居民公共卫生、预防保健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5:306-308.

[13] 胡晓玲,李森,张开金.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J].江苏卫生保健,2003,5:41-42.

[14] 曾小敏,宋艳艳,孙振球.城市居民接受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因素调查和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01,18(5):259-262.

作者简介:

顾勤明,男,江苏苏州人,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卫生监督工作。工作单位:苏州市姑苏区卫生监督所。

卫生健康调研篇4

建立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跟踪城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是促进城乡社区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抓手。全国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2008 年全国慢性病总病例数达到 2.6 个亿。专家预测到2020 年,慢性病死亡比例将上升到 85%[1]。实践证明,有效的健康服务管理是降低慢性病死亡率和国家医药费支出的有效手段,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的参考依据。为推进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卫生部制定了工作目标,到 2011 年底,居民建档率农村要达到 30%,城市要达到 50%。到2020 年,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科学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更好地为城乡居民提供基本医疗服务[2]。就此,卫生部出台了《城乡居民健康档案服务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标准》等一系列制度规范,推动了健康档案工作深入发展。为进一步了解我省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研究其管理水平,促进其健康发展,2012年初,笔者随辽宁省卫生厅组织的调研组,深入辽宁省的沈阳、大连、鞍山和盘锦四个城市,即我省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新医改的试点城市,每个城市抽取四家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情况调研。

二、我省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现状与水平

根据 2011 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辽宁省总人口 437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占 62.10%;乡村人口占 37.90%[3]。调研的 4个城市中,共有社区卫生服务站 228 个,乡镇卫生院 320 个,分别占全省 53.8%和 32.9%。

1.取得的成绩

(1)建档率较高。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到 2011 年底,上述四个城市为城乡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达 60.21%,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居民的建档率为 30.03%。沈阳市 118 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健康调查”任务,96 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入户为每位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其中,于洪区陵西卫生服务站,在全社区 64983 人口中开展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他们通过义诊、入户走访、门诊、住院患者信息记录、孕妇产前检查、儿童体检、预防接种等多种途径,在街道、派出所、防保站等部门协助下,建立健康档案 61146 份,建档率达94.1%;其中,高血压人数 11400,建档率 31.7%;糖尿病人数 3409,建档率 56.38%;残疾人数 642,建档率 98.13%。

(2)内容丰富。居民健康档案主要由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接诊记录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等组成[4]。个人基本信息除了有居民个人血压、血糖、身高、体重等信息外,还有既往病史、遗传病史、生活习惯(抽烟、喝酒)、家庭成员等记录。对 18 岁以上的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以及残疾人、孕产妇、儿童等有特殊的健康档案。还有卫生服务站人员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居民合理用药指导记录,有为孩子预防接种、孕产妇定期检查提醒记录。

(3)分类管理。健康档案分为儿童保健、妇女保健、疾病控制和医疗服务等档案。这些卫生服务站将若干份健康档案进行有机的分类,管理规范。其中,儿童保健档案含有出生登记、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健康体检、体弱儿童管理等;妇女保健档案含有婚前保健服务、妇女病普查、孕产期保健服务、产前筛查等;疾病控制档案含有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结核病防治、艾滋病综合防治、职业病报告等;疾病管理档案含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肿瘤、精神病等管理记录;医疗服务档案含有门诊及住院的诊断与治疗、健康体检资料等。

(4)有数据分析。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四个不同城市的 16 家卫生服务站都有资料分析记录。儿童计划免疫“四苗”接种率,2009 年至 2010 年 13 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 1—6 岁儿童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平均接种率达 90%以上,达到规定要求。其中,兴隆台区卫生服务站对居民健康资料分析详细,即 2009 年至2010 年妇科病资料统计显示,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占妇科患病例数78.67%,宫颈类感染占 65.43%,外阴阴道炎占 25.65%,盆腔炎性疾病占 9.26%,妇科恶性肿瘤检出率为 1.98/10 万,子宫脱垂率为1.85%。疾病管理资料分析,高血压病发病率为 27.13%,糖尿病发病率为 5.64%,恶性肿瘤发病率为 0.95%。

2.建档质量与水平

目前我省相当地区质量差、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质量不高。目前,城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卫生站人员上门建档与体检,这种形式采取的机会并不多。我们调研组随卫生站人员走访了一栋居民楼。这 12 户居民中只有 3 户人家“放行”,另 9 户不是家中无人应答,就是拒之门外,有的还冷言相对。二是坐等上门形式建档,即依托居民到卫生服务站就诊时建立健康档案,但由于居民就医愿意到大医院,也造成卫生服务站档案覆盖率较低。三是借助大专院校学生寒暑假上门建档,学生未经专门培训,也是影响档案质量的因素[4]。

(2)不能共享。在实地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居民健康档案只是一次性输入,成为只能反映当时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死档”,资料并不能及时更新与添加,对慢性疾病的追踪、随访,甚至居民个人进行的体检以及住院治疗等所产生的数据不能及时输入。与公安、街道、计生、民政等部门的软件互不兼容,服务站与居民家庭、服务站之间、服务站与大医院之间没有联网,不能达到资源共享。

(3)利用率低。各种不同版本的居民健康档案,特别是各自为政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系统,不但维护费用高,而且利用率低。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将高血压疾病管理软件设计成动态管理,专门聘用人员将社区医师追踪、随访的资料添加到该软件中,而对这项管理的社区医生既不会使用该软件,也不能很好地利用信息化软件去分析病情,仅仅作为一种摆设供上级领导视察与观摩,使管理与实际相脱离。

三、原因分析

造成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建档质量不高,不能共享,利用率低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不能双向交流。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仅着眼于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的管理,不能与 Internet 融为一体。健康档案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互相隔离,只能进行有限的调查和被调查,居民由于得不到有价值的健康卫生信息和有效的基本卫生服务而失去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

2.信息成为孤岛。社区卫生服务站医务人员费尽千辛万苦,走访入户进行档案信息采集,将这庞大数据输入和整理,才形成居民的健康档案。而未与当地大医院的医疗信息系统或体检信息系统相嵌,居民看病或体检信息收集不到,造成动态管理虚设的尴尬局面。没有让居民的健康档案“活”起来,更没有使健康档案发挥保证居民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改善健康护理、推进病人康复的作用。

3.经费不到位。卫生部明文规定,2010 年按常住人口人均不低于 15 元的标准进行专项补助,且资金必须专款专用,要求在每年农村居民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开始之前预拨当年经费的 70%。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有的县区直到 2011 年 1 月才预拨了 2010 年经费的30%。就是这 30%中也有部分变成了乡镇一级的督导检查伙食费和劳务费。

4.保密性不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包括遗传病史、既往病史等个人隐私。但目前好多卫生服务站对居民健康档案的保密做得不够,健康档案不密封保存,结果查询系统也不锁定,没有这方面的规章制度,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随时查阅,造成居民隐私外露。

四、改进建议

要想扎扎实实地作好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就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提高全民健康档案意识。通过宣传使居民认识到健康档案对其健康的重要性和依从性,使之积极配合卫生服务站搞好立档工作,并及时把自身体检资料、到医院就医信息反馈给卫生站医务人员。还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居民健康档案的意识,使各级领导认识到居民健康档案潜在价值,健康档案是制定卫生政策的重要依据。

2.增加政府投入。为保证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应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一是对居民健康体检费用的补助,可结合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给予一定补助。二是对卫生站健康档案工作人员补助,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三是要在设备上加大投入,要将卫生站信息化管理纳入发展规划中,依托大医院 HlS系统,建立全面、动态、对接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网络。

3.培养高素质人才。要高度重视健康档案人员的培养,加大培训力度。一是对居民健康档案内容、管理制度进行培训,要进行信息学和计算机等知识培训,使其提高管理能力;二是对人员进行医学知识的培训,或到高等医学院校进修,提高其解决问题的业务能力;三是引进相关高校毕业生来站工作。

卫生健康调研篇5

关键词:健康中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常州市

中图分类号:C91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1-0122-02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健康与每一个人密切相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对人类发展理念的推行,国内城乡医疗保障机制的逐步并轨,健康公平问题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强富美高”总命题、总纲领引领下,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宏观经济环境,常州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而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是通过国家和社会共同努力,预防和控制疾病与伤残,改善与健康相关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培养公众健康素养,创建人人享有健康的社会。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加快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公共卫生整体实力和疾病防控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经过长期努力,我们不仅显著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而且开辟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与健康发展道路。2016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效率和均等化水平”,给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常州“十三五”规划中也提出:“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二)研究意义

一方面,研究健康中国背景下常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新内涵以及实现路径是对福利经济和社会学结合现有国情的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特别是理论体系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对原有理论体系的完善和补充。另一方面,立足健康中国的大背景研究常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有利于加快城乡统筹,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差距,对现有的卫生管理政策提供一定的研究依据和决策参考意见,并推动实现区域间和谐均衡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推动科技创新与城镇医保并轨的改革,二是促进社会和经济的稳定持续发展,三是促进人民健康公平目标的实现和人民健康权利平等的体现。

二、研究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主要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案例研究这几种研究方法展开。一方面,利用相关书籍、学术文献、专著和网络资源等资料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梳理;收集并分析卫生统计年鉴、卫生服务调查中相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数据资料、政府报告、统计报表等资料。另一方面,在常州地区进行结构性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情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应对策略和措施等。此外,建立数据库,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其次,通过选取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地区进行案例研究,分析科技创新结合城乡间公共信息资源的配置情况,对前期研究得到的激励因素和实现路径进行验证,得到的研究结果如下。

(一)本课题理论界研究的现状

国内理论界研究现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现状和非均等的成因,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实现路径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践研究展开分析。国外理论界研究现状,主要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供给主体研究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新趋势两个方面分析。综合国内外理论界分析,并对近年来国内学界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相关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客观的梳理和评估,以明确已有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处于何种水平,并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实践提供方向、依据与借鉴。关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的研究还存在以下不足:地区间研究多,群体间研究少;制度性研究多,实证性分析少;政府供给角度研究多,公众需求角度研究少等。因此,本研究注重政府行为的实证研究,强化公众需求视角的分析。

(二)健康中国背景下常州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现状分析

卫生健康调研篇6

1.1资料来源

本研究资料来源于两个方面:现有文献资料检索以及现场调查获得的资料。前者包括有关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论文、卫生统计资料和徐州市卫生局现有社区卫生服务研究资料、计划、汇报、总结等。现场调查包括CHSC工作人员的问卷调查、徐州市城区社区居民问卷调查,以及“徐州社区健康管理实验基地”的资料。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分析

通过研究CHSC的健康管理相关文献,理解CHSC的健康管理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了解提高CHSC的健康管理的途径及CHSC的健康管理的研究方法。

1.2.2问卷调查

选取徐州市泉山区两家卫生服务中心(泰山CHSC、和平CHSC),对其CHSC的健康管理现况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中心选取老年组和青年组各200人,两个中心总计800人,进行居民健康素养和满意度调查。回收784份问卷,回收率98%。

1.3调查问卷

居民健康素养和满意度调查问卷,包含三部分:①健康知识调查,总计16题;②健康习惯调查,总计11题;③满意度调查,总计8题。分别反映居民健康知识、健康习惯以及满意度情况。

1.4质量控制

①问卷和调查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设计问卷调查表,专家进行表面效度测试,并进行小范围的预试,并抽取部分问卷进行信度和效度测试。专门培训调查人员,合格后上岗。②借助行政干预,利用及时补查的方法减少无应答偏倚。

1.5统计学方法

以SPSS13.0软件分析,数据比较以x2检验,计量数据比较以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居民健康素养问卷正确率情况

青年组在健康知识正确率总计76.01%(301/396)、健康行为正确率总计72.22%(286/396),均显著高于老年组的55.41%(215/388)、60.31%(234/38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提示,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健康知识教育。

2.2居民对CHSC满意度情况

居民对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传染病防治工作以及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满意度较高。但在健康教育宣传以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较差。提示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以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培养。

3讨论

目前,大多数多于CHSC的研究以及实践均处于探索阶段,更多的是关注于现状调查,卫生人力机构及资源配置,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居民疾病负担以及对存在问题的描述。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虽然有人提出要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加大健康教育的分量,然而在实践中,却难以得到落实。因此,本文研究结合徐州CHSC现状分析,以“健康管理实验基地平台”为样本,调查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功能实施以及存在问题,为改进与优化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决策参考。健康素养是健康管理的目标,通过评价居民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健康信念以及健康技能可以提高并改进健康管理的实施,同时随着居民健康素养提高,也将为建设健康城市奠定基础。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青年组的健康素养明显高于老年组。结果符合杨秀娟,祝成红等人的报道。表示居民健康素养存在很大的年龄差异。在我国,医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还很薄弱,人们医疗知识普遍缺乏,由于个体搜集、吸收和处理医疗信息的能力有限,以及信息传递的不完全和不充分,往往使病患处于医疗信息的劣势地位。期望通过病患自身努力来实现医疗信息的对称是不经济也是不可行的。就我国国情,可以将健康管理作为缓解医患信息不对称的切入点,从而使患者更好地获得所需的信息和相应的服务。健康管理在我国仍是新概念,国内健康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提出还不到10年,初期几乎照搬美国的商业模式,但实践效果不佳,因此借鉴与创新是建立中国特色健康管理的要素。就居民对CHSC满意度来看,居民对计划免疫接种工作、传染病防治工作以及妇幼卫生保健工作满意度较高。但在健康教育宣传以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还较差。

因此,应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工作以及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培养。本文对健康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管理在我市还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公众认知和接受程度欠佳,运作机制尚不成熟,容易出现“检而不管”现象,未及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等。健康管理事业不仅需要相关产业政策的扶持,而且需要与健康管理相配套的措施,涉及医疗预防投入、医疗保险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因此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强尤为重要。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较狭窄,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的高端人群,公众认知度还不高,因此应加强宣传,提高公众认知以及接受度。我国健康管理运作机制还处于生搬硬套模式,很多机制尚不符合我国国情,因此,应加强借鉴与创新的结合,尽快建立符合中国特色的运作机制。对健康管理模式探讨时不能只停留在理论上,还应该积极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做大胆的尝试,灵活运用理论成果寻求适合于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管理模式。及时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管理实行方式,尽早建立起有效的、适合本地区、被管理人群的管理模式。以人为本,加强健康管理,抓预防,治未病,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积极借鉴美国等国家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推进我国健康管理理论与实践及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贯彻57届世界卫生大会的《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的全球战略》及我国“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将健康管理的理念和服务融入卫生(健康)城市工程,为居民的健康以及健康城市的建设做出一份贡献,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综上所述,健康管理不只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方法,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务程序,是一项顺应市场需求而产生的新兴的、行之有效的提高公众健康水平的方法。发展我国的健康管理,是降低慢性病发病率、节约卫生资源、提高人民生存质量的有效途径。

4政策建议

卫生健康调研篇7

关键词:健康教育;卫生习惯;肠道传染病;控制评价

健康教育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为了研究健康教育对连队常见肠道传染病的防治效果,笔者在3年内对8个行政连队进行前瞻性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8个连队中7岁以上的男女常住人口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各连队的基本情况。以XX团场XX连队和XX连队,XX团场XX连队和XX连队为研究连队定期进行健康教育,另外再以xx团场的xx连队和xx连队、xx团场的xx连队和xx连队作为对照连队,研究对象总人数约为8500人。

1.2方法

1.2.1监测疾病类型 在3年内对该8个连队的痢疾(包括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肝炎(甲型病毒性肝炎)三种肠道疾病的发病率进行动态监测,以"三病"作为以上三种肠道传染病的简称,根据团场卫生院、团连队医生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上报的疫情进行统计[1]。

1.2.2健康教育情况 对研究组的连队居民进行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介绍影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戒除不良嗜好,主要让其了解"三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预防和治疗办法,让其明白改善不良习惯,注重家庭卫生的重要性。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组织经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调查。其中连队居民的知识增长率情况以百分制设计卷面进行测试,根据分数评定等级,"良好"为80以上,"较好"为70~79分,"一般"为60~69分,"较差"为40~59分,"差"为40分以下。总良好率根据"良好"和"较好"的总和进行计算。

1.2.3个人和家庭卫生状况 对8个连队的连队居民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改善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其中个人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刷牙、洗脸、洗手、洗澡、零食、饮食、烟酒等行为习惯和嗜好,还有个人的卫生保健意识,身体不舒服时是否及时就医等。家庭卫生情况包括家庭的经济情况、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文化程度等基本情况,家庭的人畜混居、厕所、排水和通风等卫生状况,家庭的饮水、饭菜生熟分开、餐具洗涤、厨房和餐厅、防尘防蝇设备等饮食情况,儿童预防接种、发病及时治疗等家庭卫生保健意识。其中连队居民的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改善状况以百分制设计卷面进行测试,根据分数评定等级,"良好"为80以上,"较好"为70~79分,"一般"为60~69分,"较差"为40~59分,"差"为40分以下。总良好率根据"良好"和"较好"的总和进行计算。

1.2.4数据统计方法 运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肠道传染病"三病"的发病情况 2010年初进行本底调查时,在研究连队和对照连队分别调查4109人和4122人,核实2009年度"三病"分别发生176例和181例,其中研究连队患有伤寒、痢疾和甲肝的人数分别为43例、101例和32例,对照连队患有伤寒、痢疾和甲肝的人数分别为35例、122例和24例。对研究连队进行3年的健康教育之后,我们核实统计研究连队和对照连队2012年度"三病"发患者数分别为78例和167例,其中研究连队患有伤寒、痢疾和甲肝的人数分别为21例、49例和8例,对照连队患有伤寒、痢疾和甲肝的人数分别为31例、115例和21例。可见研究组在健康教育后减少了98例,"三病"总数下降55.68%(χ2=38.53,P0.05),健康教育后研究连队的"三病"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连队的"三病"发病率(χ2=33.24,P

2.2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 8个连队的连队居民在研究前对于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普遍不了解,知识水平较低。90%以上的人不了解痢疾和伤寒可以通过苍蝇传播的,忽视了平时的饮食卫生,没有肠道传染病预防意识等。研究连队居民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为"良好"者6例,"较好"者33例,"一般"者133例,"较差"者388例,"差"者145例,总良好率仅为0.95%。研究连队通过3年的健康教育后,连队居民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为"良好"者101例,"较好"者187例,"一般"者187例,"较差"者81例,"差"者32例,总良好率升到7.04%。可见研究组连队居民在健康教育后,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明显提高(P0.05)。

2.3个人卫生习惯改善情况 对研究连队与对照连队居民健康教育前后的个人卫生习惯改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健康教育前,各连队居民存在饮生水,饭前便后不洗手,生吃蔬菜瓜果等不良卫生习惯。其中研究连队居民的个人卫生习惯为"良好"者33例,"较好"者97例,"一般"者293例,"较差"者201例,"差"者87例,总良好率仅为3.16%。研究连队通过3年的健康教育后,连队居民的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水平为"良好"者121例,"较好"者127例,"一般"者227例,"较差"者121例,"差"者24例,总良好率达6.07%。可见研究组连队居民在健康教育后,个人卫生习惯得到明显改善(P0.05)。就个人卫生习惯改善的具体内容而言,研究连队经过3年的健康教育后,饭前便后洗手者从之前的185例增加到3598例,改喝生水为喝开水者从之前的358例增加到3116例,食水果时洗净再削皮者从之前的225例增加到3109例。而对照连队居民的个人卫生习惯改善情况不尽人意,前后无明显差异。

2.4家庭卫生状况改善情况 对研究连队与对照连队居民健康教育前后的个人卫生习惯改善情况进行调查,发现在健康教育前,有些连队居民的家庭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普遍不好。试验连队通过定期接受卫生健康教育宣传后,家庭卫生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防尘、防蝇设备完好率由原来的33.21%上升至84.84%,生熟食品分开盛装保存率由18.93%上升至72.34%。然而对照连队在3年后卫生状况未得到明显改善,研究连队和对照连队比较,差异显著(P

3讨论

我国是一个以农村、连队基层人口众多的国家,许多连队地区的卫生状况不胜人意。在一些贫困连队,连队居民的经济收入微薄,卫生健康意识淡薄,生活陋习严重,卫生保健知识匮乏,诸如院内柴草堆放杂乱无章,家畜家禽散养,垃圾随处可见等,个人卫生习惯亦不容乐观,在农闲季节,大部分男性都会吸烟酗酒。种种不良习惯,给连队居民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隐患,时刻威胁着连队居民的健康,对于控制肠道传染病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健康教育的意义在于借助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提高健康意识,改善不良生活习惯[2]。同样的,通过在广大连队居民中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使连队居民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连队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解和掌握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技能,改善个人卫生和生活条件,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健康教育对于改善连队人口的卫生健康现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3]。本研究表明,对连队居民进行各式各样的健康教育,有助于其了解健康科学知识,改掉不良习惯,改善家庭卫生,进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主编.传染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胡晓燕.探讨健康教育在传染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107.

[3]肖贵轩,杨坤,刘武垣,等.健康教育对控制肠道传染病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管理,2008,24(4):423.

卫生健康调研篇8

一、农村卫生

(一)开展调查研究,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级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解决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一步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推动我省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二)根据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施行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制定《*省乡村医生注册管理办法(试行)》,组织做好乡医的执业注册工作。组织开展《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的学习宣传,组织对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有关人员的培训,提高行政管理水平。

(三)根据农村卫生工作发展的需要,抓紧制订乡镇卫生院管理制度、镇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方案、农村卫生站的建设标准。

(四)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基层服务水平。组织实施乡镇卫生院长管理知识、乡镇卫生院传染病主检医师和乡村医生传染病防治基本知识培训项目,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乡镇卫生院的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社区卫生

(一)制订《*省*-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和城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并根据需要进行结构和功能改造。按照卫生部颁布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原则与标准,对现有城镇卫生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卫生配置,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服务功能。针对危害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以街道办事处为单位,有计划地实施社区干预,建设健康社区。鼓励社会力量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二)继续通过开展创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活动,产生一批在落实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方针政策、加快健全服务网络、建立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实现基本服务功能、严格监督管理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在社区疾病预防控制与重点人群保健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居民群众广泛认可和拥护的全国及省的示范城区的候选单位。

各地要因地制宜,开展“妇幼进社区”、“中医药进社区”、“健康教育进社区”等特色社区卫生服务。

(三)召开全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现场会。总结近年来我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部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交流各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经验。

(四)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推进全科医师、社区护士和管理人员的岗位培训;组织社区医生参加全科主治医师技术资格考试;加强大中型医院、预防保健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技术指导。组织社区卫生服务骨干人员到社区服务开展较好的地区进行培训考察。

(五)加强对各类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监督管理。做好区域卫生规划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和技术的准入管理;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日常检查指导,定期考核评价。

(六)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扶持力度,各级财政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提供必要的工作经费,帮助其配备基本设备和房屋等设施。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群众基本需求,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具体项目和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落实执行药品“收支两条线”政策中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资金,部分可用于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卫生技术人员补助的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

(七)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理论研究。组织对卫生部政策研究课题“中小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总结;开展社区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成本测算研究。

三、妇幼卫生

(一)围绕我省卫生发展规划妇幼保健目标,进一步加大贯彻实施“一法”“两纲”的力度,加强妇幼保健机构现状和《*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防治方案》等问题的调查研究,全面推动我省妇幼保健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二)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争取出台《*省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根据卫生部《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修订《*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启动和做好产前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许可审批工作。配合卫生部研究制定母婴保健许可和监督管理的规范性措施和要求,完善母婴保健法制建设。

探讨婚前医学检查工作的新思路,争取将婚前医学检查作为执法调研内容纳入*年的工作计划,并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婚前医学检查知识宣传教育普及活动。采取措施规范婚前医学检查服务,落实免费婚前医学咨询等婚前保健工作,提高婚前医学检查水平。

组织全省母婴保健执法检查,重点检查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执行母婴保健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情况,以及医疗保健机构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有关制度措施和出生医学证明管理登记核查制度的情况。

(三)进一步加强妇幼卫生体系建设。在妇幼保健机构现状调研基础上,研究制订我省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具体措施,对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分类管理。深化妇幼卫生改革,开展妇幼保健进社区的试点工作,继续做好我省妇幼保健机构对口帮扶工作。进一步加强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产儿科建设,做好基层群体妇幼保健工作。

强化妇幼保健机构公共卫生职能,落实妇幼保健机构的补助政策。召开全省妇幼卫生工作会议,总结“十五”规划实施情况,部署*年工作,研讨我省“*”妇幼保健事业发展规划。

(四)全面实施母婴安全工程,保障母亲和儿童健康。继续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和流动人口中孕产妇死亡和新生儿破伤风的专项治理。按照*-*年度降消项目工作计划,认真做好*年度降消项目培训、健康教育、专家驻县指导和项目督导等工作。积极做好降消项目*-*年度继续滚动的有关准备工作。总结推广农村住院分娩纳入合作医疗和流动人口孕产妇社区管理模式,提高住院分娩率。

认真做好爱婴医院检查评估和重新确认的有关准备工作,加强对爱婴医院的监督管理。继续组织有条件的妇幼保健机构开展儿童心理卫生保健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继续推广责任制助产的服务模式。认真做好控制艾滋病母婴传播的试点工作。加强对国际和国家妇幼卫生合作项目(生殖健康和计划生育项目,妇女孕前期和孕产期人性化服务试点研究项目、中国育龄妇女营养状况调查项目、儿童早期综合发展项目等)的监督指导。

(五)积极推进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地中海贫血和先天性心脏病的群体防治工作,争取有关部门将控制地中海贫血和先天性心脏病列为专项工作,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实施力度。加强宣传和健康教育,组织好今年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宣传周活动。开展出生缺陷群体监测的试点工作。规范和加强我省产前诊断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服务的管理。研究制订《*省地中海贫血综合防治方案》、《*省先天性心脏病综合防治方案》和《*省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行动计划(*-2010)》。

(六)围绕两纲中期评估,加强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工作。进一步完善妇幼卫生信息“3+1”的上报模式,做好省级质控。加强妇幼卫生三网监测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实行孕产妇死亡登记报告制度。建立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信息统计制度。做好妇女儿童两个纲要中期评估的数据统计、执行报告等工作。

四、初级卫生保健

(一)把农村初保工作与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规划目标,推进初保工作全面发展。重点加大农村卫生投资力度,合理调整和利用现有卫生资源,完善初级卫生保健工作体系。

(二)建立健全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的初保工作机制,召开“*省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初保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三)建立督导制度,加强对初保工作的监督与指导,规范以乡镇、县为单位的初保目标审评认定办法。制定《*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评审认定办法(*-2010年)》、《*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工作督导制度》。

(四)全面开展以乡镇、县为单位的初保审评认定工作。制定下发以乡镇、县为单位的《*省农村*-2010年初级卫生保健规划目标审评认定记录(试行)》,指导各县对乡镇初保工作的审评认定工作。举办各市、县初保办相关人员参加的审评认定工作培训班。

(五)召开全省初保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效,部署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六)做好世界卫生组织*-*年度合作项目的前期工作,并以该项目为依据组织申请省的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七)加快初保工作法制化建设步伐。组织起草《*省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管理条例》。

五、健康教育

(一)组织有关部门,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和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进一步做好我省城乡防控非典、禽流感、流感、流脑等重大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普及防控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预防知识和技能。

(二)继续积极组织实施《*省“亿万农民健康教育行动”规划方案》,加大工作力度,检查督促全省各地“行动”落实情况,组织一次全省“行动”试点互评活动,争取创建更多的“行动”试点,总结推广省、市“行动”试点经验,迎接*年全国“行动”终期评审工作。

(三)加大医院、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力度。与教育部门联合倡导开展创建健康促进学校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营造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社会环境。

(四)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网站建设,把健康教育纳入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制定*省健康教育工作规范,召开全省健康教育学术交流会。

(五)深入开展控烟宣传和评选无烟单位、无烟草广告城市等活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公众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健康相关行为的形成。

(六)积极开展项目宣传活动,组织筹办今年“第十八个世界无烟日”活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