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一体化产业分析8篇

时间:2023-10-02 08:55:53

一体化产业分析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1

关键词:产业链;一体化;知识;生产成本

一、研究假设

参照曾铮(2005)的研究成果,本文借助成本法分析产业链纵向一体化对企业知识生产成本的影响,并运用企业知识生产成本衡量产业链企业一体化的效益水平。本文假定产业链仅围绕一种商品展开活动,产业链内企业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实现这一过程,而产品生产供应过程,则视为产品知识要素投入产出过程,并依据冯彦博(2013)对产业链企业知识属性的归纳,用一条近似倒U型的知识成本曲线,即成本曲线CC表示产业链生产成本。如图1所示,纵轴C表示产业链内不同企业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横轴z表示产业链商品生产的企业分工区段,产业链商品生产过程主要划分为上游企业、中游企业、下游企业依次分工参与的三个不同阶段。分析图1可得,阶段一延伸到阶段二的过程,是产业链生产由上游企业至中游企业的生产转移,也是产业链生产总成本因知识生产要素需求增加而递增的过程;阶段二至阶段三的过程,则是产业链生产由中游企业向下游企业延伸传递,并因知识生产要素需求减少而降低成本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描述产业链内商品生产过程,分析不同生产阶段对产业链成本的需求影响,本文假设产业链商品生产需要经过足够多的生产阶段才能完成,而相应的生产阶段可用参数z表示,z∈[0,1]。其中,0、1分别代表产业链商品生产的起始与终止阶段,即分别表示产业链上游企业原材料供应开始阶段和下游企业商品市场销售结束阶段。产业链生产一种产品所需的生产要素包括显性知识要素、隐性知识要素、非知识生产要素三类,其成本价格分别为P1、P2、P3。其中,非知识生产要素主要指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显性知识要素主要指生产设备、专利技术等可量化的技术知识要素,隐性知识要素是指技术水平较高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同时,在阶段z上生产该阶段单位产品所需要的显性知识需求量为α1(z),隐性知识需求量为α2(z)。本文将产业链产品生产视为在知识生产指数A下,产业链内企业花费一定成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而产业链知识生产指数A主要由显性知识要素价格和隐性知识要素价格的相互关系决定,即

A=A(P1,P2,■)

其中■≥0,■≥0■≥0。由此可以分析得出产业链内生产该产品的单位成本函数为

C(P1,P2,P3,Z)=B×A-1×[P1α1(Z)+P2α2(Z)θ×P31-∈]

式中B代表相关影响变量。由图1可知该函数为连续型函数,可将Z0点定义为一体化前产业链生产成本最高时的生产阶段,且■|z=z0=0。若0≤z≤z0,则■≥0;若z0≤z≤1,则■≤0。根据产业链产品生产知识要素特征可以得到:当0≤z≤z0时,上游企业与中游企业相互间生产合作,可产生知识溢出与扩散化效应,并借助知识显性化传递,增强彼此原有的知识生产能力;当z0≤z≤1时,中游企业与下游企业进行生产合作,可实现知识外部化、内部化效应,推动合作企业间知识传递组合。

如图1所示,从微积分的应用看,产业链生产成本曲线CC与Z轴间的面积可视为整条供应链的总成本。借助积分方法,产业链产品生产总成本可表示为

C总=■C(P1,P2,P3,z)

综合上面单位生产成本公式,可得

C总=■B×A-1×[P1α1(z)+P2α2(z)]θ×P31-∈dz

二、产业链一体化下企业知识生产成本静态分析

(一)产业链一体化下后向生产成本静态分析

产业链内企业是否进行纵向一体化,主要取决于一体化前后产业链总成本是否增加或恒定不变。在此,本文将上游企业与中游企业的一体化联合生产称为产业链一体化后向。

由图2可见,产业链一体化后向使得原有产业链生产成本曲线CC发生改变,并形成新的生产成本曲线CC’。新成本曲线CC’在第一阶段明显高于原有成本曲线CC,而在第三阶段则明显低于后者,这表明产业链一体化后向,提高了上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下游企业生产成本,但下游企业在产业链生产终止阶段1的成本却未发生改变。产业链成本曲线的改变,形成了两个成本区域,即增加的成本区域1和减少的成本区域2,而最高成本位置也由原有的z0点,移动到阶段一和阶段二的边界点z1点。由此,通过产业链生产总成本公式可得

S1-S2=■B×A-1×{[P1α1(z)+P2α2(z)]θ×P31-θ-[P1'α1(z)+P2'α2(z)]θ×P3'1-θ}dz

S1-S2结果是评价产业链一体化后向效率的主要指标。若S1-S2≤0,则一体化后向提高了产业链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表明上游企业充分利用了中游企业的知识资源;若S1-S2>0,则一体化并未提高产业链生产效率,一体化预期目标没有实现。此外,由图2可见,产业链后向一体化后,产业链生产成本最高值为z1点,这表明上游企业和中游企业之间的生产边界需要投入更多的知识资源,以提高两者间产品生产联合效率。

(二)产业链一体化前向生产成本静态分析

同产业链一体化后向相似,本文将中游企业与下游企业间一体化联合生产称为产业链一体化前向。由图3可见,产业链一体化前向形成新的生产成本曲线CC’。新成本曲线CC’在第三阶段明显高于原有成本曲线CC,而在第一阶段则明显低于后者,这表明产业链一体化前向,提高了下游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上游企业生产成本,但上游企业在产业链生产起始阶段0的成本却未发生改变。同样,产业链成本曲线的改变也形成了两个成本区域,即增加的成本区域2和减少的成本区域1,而最高成本位置也由原有的z0点移动到阶段一和阶段二的边界点z2点。由此,通过产业链生产总成本公式,可得

S1-S2=■B×A-1×{[P1α1(z)+P2α2(z)]θ×P31-θ-[P1'α1(z)+P2'α2(z)]θ×P3'1-θ}dz

S1-S2结果是评价产业链一体化前向效率的主要指标。若S1-S2≤0,则一体化前向提高了产业链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表明下游企业充分利用了中游企业的知识资源;若S1-S2>0,则一体化并未提高产业链生产效率,预期目标并未实现。

此外,由图3可见,产业链前向一体化后,产业链生产成本最高值为z2点,这表明中游企业和下游企业之间的生产边界需要投入更多知识资源,以提高两者间产品生产联合效率。

三、产业链一体化下企业知识生产成本动态分析

(一)产业链一体化后向对下游企业的影响

在产业链后向一体化过程中,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发生变化。与图2相比,图4中新增加了生产成本区域S2,该成本区域是产业链后向一体化所产生的溢出成本,同时表明下游企业在产业链结束点1的成本显著增加。从产业链角度看,一体化是产业链内企业转移其自身所承担的产业链生产成本的过程。由此可认为,下游企业新增的生产成本S3包含着中游企业外化转移的成本,也包含在上游企业一体化中未承担的成本。从产业链生产总成本角度看,后向一体化对产业链总成本的影响为

S2-S1-S3=■B×A-1×{[P1α1(z)+P2α2(z)]θ×P31-θ-[P1'α1(z)+P2'α2(z)]θ×P3'1-θ}dz

若S2-S1-S3≥0,则表明下游企业虽承担一部分外部转移成本,但产业链后向一体化达到了联合生产、提高效率的目的,且在增加产业链生产成本的情况下,中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得到了有效的外化转移,从而可见产业链一体化后向是可行的发展方向。若S2-S1-S3<0,则表明下游企业承担了非产业链内的外溢成本,降低了产业链发展效率,提高了产业链原有的生产成本,产业链一体化后向起到了抑制生产的作用,由此可见产业链一体化后向不具有可行性。

(二)产业链一体化前向对上游企业的影响

同产业链一体化后向对下游企业的影响相似,在产业链前向一体化过程中,上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发生变化。与图3相比,图5中新增加了生产成本区域S3,该成本区域是产业链前向一体化所产生的溢出成本,同时表明上游企业在产业链产品生产开始点0的成本显著提高。下游企业新增的生产成本S3,同样包含着中游企业外化转移的部分成本,也包含下游企业在一体化中所未承担的部分成本。从产业链生产总成本角度看,前向一体化对产业链总成本的影响为

S1-S2-S3=■B×A-1×{[P1α1(z)+P2α2(z)]θ×P31-θ-[P1'α1(z)+P2'α2(z)]θ×P3'1-θ}dz

同产业链一体化后向对下游企业的影响相似,若S1-S2-S3≥0,则中游企业的生产成本得到了外化转移,一体化后的产业链生产总成本并未提高,可见产业链前向一体化能够获得生产效率。若S1-S2-S3

四、结论及企业应对机制分析

(一)产业链一体化的最高成本转移

通过对产业链一体化企业知识生产成本的静态分析,本文认为在产业链一体化过程中,成本曲线最高点的转移代表着产业链生产成本曲线的改变,是分析企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成本曲线最高点的移动,一方面表明产业链原有生产成本随一体化后向和一体化前向,分别左移和右移,使得原有产业链生产的重心转移到阶段一与阶段二、阶段二与阶段三的边界点上,转变了原有的产业链生产模式;另一方面,产业链生产重心向生产阶段边界点的转移,推动一体联合生产企业将成本较高的知识生产资源向成本较低企业转移,而生产阶段边界点上知识成本的上升,提高了多用途、共用型生产知识的利用价值。

(二)产业链一体化成本的外溢效应

借助于产业链一体化企业知识生产成本的动态分析,本文认为产业链一体化进程中所形成的知识外溢效应,将会增加产业链生产的不稳定性,影响企业原有的生产成本结构。首先,一体化进程主要为实现经营的规模效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成本外溢的出现,使得原有的一体联合生产成本外化为非一体化的第三方企业,降低了一体化企业成本转移的有效性,同时也提高了产业链生产成本的不确定,使得产业链分工无法维持原有的生产体系,进而产生一定的经济非效率。其次,一体化成本的外溢效应,将影响生产阶段边界点知识资源的集聚,降低了联合生产企业资源的集中利用效率。一体化联合企业为维护联合企业的产业链生产优势,将分配相应的知识生产资源,投入更多知识生产成本,用以应对第三方非一体化企业的生产决策。

(三)产业链一体化的第三方企业分析

一体化的第三方企业,即非参加一体化的供应链内部企业。对第三方企业而言,成本外溢效应的出现将会提高其生产经营成本,造成产业链议价能力、竞争力的丧失。一方面,第三方企业将面临一体化企业形成联合体所带来的产业链生产竞争压力,被迫投入更多知识资源,用以应对诸如自身生产成本上升、市场话语权降低、产业链生产知识断层等问题。此外,一体化过程中知识外溢效应的出现,将促使第三方企业承担不必要的产业链生产转移成本,这将提高第三方生产企业的生产成本,并将第三方企业纳入一体化联合体的影响范围,从而间接实现了产业链的综合一体化目标。

参考文献:

[1]曾铮,张亚斌.价值链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借鉴[J].中国工业经济,2005(05).

[2]Robert C. Feenstra,Gordon H. Hanson. Foreign investment, outsourcing and relative wages[D].NBER Working Paper,1995.

[3]Avinash Dixit, Gene M. Grossman.

Trade and protection with multi-stage production[D].NBER Woking Paper,1981.

[4]冯彦博,刘芹,刘晓玉.基于产业链的企业知识治理结构与要素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10).

[5]干春晖.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2

[关键词]产业一体化,长吉。

长春和吉林是吉林省中部的两座特大城市,空间距离75km,时间距离仅30分钟。两市人口占全省的45%,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以上。其中长春市是吉林省的政治中心,在经济发展上有区位优势;吉林市则具有多样性的资源条件和雄厚的产业基础。

然而无论是长春或吉林,如果仅凭本城市自己的经济总量或综合实力,在国内外都不具备明显的优势。若要提升长吉两市在国内外整体实力,应充分利用长春、吉林两市近在咫尺的区位关系以及地域联系,合理组织两个核心城市以及周边城镇在区域中的分工,实现一体化发展。

实际上,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的想法由来已久,同时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也早已进入实质性的操作阶段,然而之所以长吉两市一体化发展进程较慢,其主要原因在于区域经济不具有强有力的竞争性。而现阶段面临全球化竞争和挑战的大背景下,地区产业一体化程度,则是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必由之路。2010年在《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吉林特色城镇化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明确提出率先实现长吉一体化的目标,宣告了长吉一体化区域发展的全面启动,为提高长吉一体化地区的区域经济实力,如何提高产业一体化程度就成为一体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产业发展概况。

长春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919亿元,同比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产值4400亿元。汽车、农产品加工、轨道客车等已发展成为全市支柱产业。装备制造(不含汽车)、光电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和材料等新型产业呈现出竞相发展态势。

是国内文明的“汽车城”、“电影城”、“科教文化城”和“光电信息城”。吉林市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1亿元,增长17.7%。重化工业是吉林市工业产业特点。拥有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吉林化纤集团、中钢吉林铁合金厂等一批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大企业。主要工业产品2000余种,化工、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占全市工业的70%。

二、产业一体化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其近些年产业趋势来看,虽然长春市产业顶着“汽车城”、“电影城”等光环,吉林市的重化工业在国内外也拥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长吉两市无论在产业竞争力还是综合实力都存在下降的趋势。从实现转变发展方式、“三化统筹”等目标考虑长吉两市的产业仍然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主要有:

产业结构偏重、资源集约化程度较低。第二产业,特别是其中的制造业、化工产业、粮食深加工、能源、材料等重、化行业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能耗和污染压力较大。第三产业中的金融业、高端服务业、信息、商务会展、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部门发育程度较低。第一产业仍以传统的种、养殖业为主,经营单体规模普遍很小,不利于资源的集约利用。

空间格局尚不清晰,区域内部分工不顺畅。长、吉两市已经成为重要的产业基地,但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竞相发展”的制度性矛盾依然存在,导致“恶性竞争”多于“良性互动”,产业结构趋同。连接两地的产业发展轴带和重要节点已具雏形,但总体空间格局和功能定位尚不清晰,区域内部分工不顺畅。

产业发展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制约“三化统筹”。偏重的产业结构以及服务业发展的相对滞后,使得产业发展的就业吸纳能力不足(城镇人口的单位从业率和报酬处于较低水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矛盾”多于“统筹”。长吉两地的产业关联度不高,成为一体化发展的“短板”。产业一体化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内容,而长春、吉林两个城市产业结构趋同,产业链条上的技术关联很少,一体化的内在需求不明显。产业一体化已经严重滞后于长、吉两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的一体化。成为发展的“短板”。

三、长吉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化策略。

1.引导区域一体化发展。

首先,要大力培育长、吉两大产业基地之间的关联环节,特别是其基本经济部门(汽车制造业、石油化学工业)之间的关联,形成产业链条。其次,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培育产业功能区和产业基地之间的关联,形成“核心-”结构,让一体化区域内的各个城镇能够最充分地利用核心城市发展的力量。最后,培育不同产业发展轴带、城镇产业共生区之间的关联,形成联系紧密的产业链网络,实现区域产业一体化发展。 产业发展向高级化转变。

从第一产业角度来讲,应注重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尝试耕地流转制度,扩大单体经营规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倡导发展绿色农业、休闲农业、工厂化农业、特色农业、观光农业和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在减少农民的基础上提高农民收入。利用英俊、泉眼、劝农山、四家、奢岭、齐家、山河、太平、万昌、岔路河、一拉溪、搜登站、大绥河等全省农业产业基础较好的8个节点镇,发展现代农业,重点在岔路河中心节点,建设中国新加坡(吉林)食品合作产业园区,打造世界一流的农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和农业生态新城。建设劝农山无公害蔬菜基地,开发高端、绿色都市型现代农业产业,使之成为供应长吉两市的“菜篮子”。

从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转变。提高科技含量,增强创新能力,做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同时,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有意识地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扩大就业。具体来讲,以长春市汽车产业开发区和吉林市汽车产业园区为主要载体,依托一汽等重点企业,重点发展整车和零部件产业,打造汽车产业集群;以中油吉林石化为依托,带动发展地方配套化工,加快完善以石油化工、生物化工为基础,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汽车配套化学品为特色的化工产业体系,打造石化产业集群;依托大成、中粮、燃料乙醇、天景等龙头企业,建成世界级农产品加工基地;以中国北车集团长客股份公司为龙头,以长春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园、吉林风电核电装备产业园、九台农机产业园为载体,建设独具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鼓励发展承载大量就业的基础服务业,大力培育金融保险、会展、创意设计、现代物流、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具体来说,依托长吉高速公路、长吉城际高铁西段和龙嘉国际机场构筑的现代服务业产业带,重点发展长春综合保税区、总部经济、航空服务、TOD商住、商贸物流等现代、高端服务行业。

培育新型业态。把握科技发展方向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发挥域内科技优势,培育发展潜力大、技术水平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型业态”。近期,重点培育高性能纤维(碳纤维、聚乳酸纤维)、生物化工(多元酸、多元醇、生物丁醇、生物柴油)、平板显示、RFID射频标签、固态照明光源等新型业态,以便在未来的产业扩张当中占据主动。 引导产业联动发展。

从实现“三化统筹”和践行新型工业化的角度,必须强调现代服务业、新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之间的联动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其中的总部经济、金融、中介、设计研发、信息服务、物流、咨询等高端部门引领传统工业部门步入新型工业化,带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以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城镇就业,承接新型工业化和发展现代农业所转移出的劳动力。以发展新型工业夯实现代服务业的扩张基础,为传统农业转型提供物质和技术上的保障。以发展现代农业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为现代服务业和新型工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空间和基础供应。 积极拉动就业。

新型工业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排斥居民就业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遇到的一个难题,在东北地区特别典型。到2020年,长吉一体化区域城镇人口将达到650万左右,城镇化率达到80%以上。与现状416万城镇人口比较,意味着新增200多万城镇人口。因此,通过产业发展增加城镇就业,推动“三化统筹”,意义格外重大。

当前切实可行的举措有:依托区域产业特色,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如为汽车、轨道客车产业配套的小型零部件、纺织、内饰、皮革加工等。为石化、粮食深加工产业配套的包装材料制造。保洁、安保、配送、家政等都市型服务业。

转变发展理念,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激励,挖掘现有产业的就业增量。给与安置就业多的企业以多种优惠政策,从补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转向补贴新增就业岗位。对于食品加工、旅游业、服务业、商务会展和物流等就业潜力较大的行业,在发展理念上就要以就业最大化为目标,成为推动城镇化的有力“抓手”。

在双阳、九台、永吉等转型新城建设劳动密集型产业园区,给与先行先试的优惠政策。一是培育自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二是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吸纳就地转移的农业人口,实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 推进一体化区域“两型”产业体系的发展。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体系,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的压力。执行国家最严格的保护耕地政策,保护并留住生态用地,有限制地扩张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碳权”和污染物排放交易制度。严格限制既没有科技含量、又无就业增量,市场前景充满风险、高耗能、耗水,占用大量工业用地的项目。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大力发展“静脉”产业。

6.引导一体化区域空间统筹。

地区一体化发展的本质是为获得空间效率的节约,并实现空间效益的最大化,要在效率最高的地区集中配置资源,让资源最充分地流动。依托长吉间已经形成并将继续强化的交通走廊建设,培育产业发展轴带和廊道;依托轴带上规划发展的新城、新区和新镇等,培育产业结点;依托现有的各类开发区,合理配置特色鲜明的城镇产业共生区。形成产业基地、轴带(廊道)、城镇产业共生区,层次分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总体空间格局,实现一体化地区空间结构的优化和空间效率的最大化。

四、结论长吉一体化产业发展,就是要通过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新型业态,以及优化区域内部分工,强化产业关联,拉动就业等产业发展策略,使产业发展服务于“三化统筹”,服务于转变发展方式,使产业一体化其成为一体化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依靠政府政策引导、外商投资带动、民间自主发展等途径培育出了数量众多的产业集群,成为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许多省市都有产业集群,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苏州市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共有23个,集群企业有7000多家,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石油化工、汽车零部件、机械、纺织服装、轻工等行业,一年实现的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集群如以昆山、吴江为中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已形成一个以笔记本电脑、集成电路、移动电话、数码相机及计算机零部件为主体的制造产业集群和产业供应链,实现产值约占全国的10%,其中笔记本电脑产量占全国比重约为40%,数码相机产量占全国比重为90%,成为全国IT产品最大的制造和出口基地。产业集群模式已经成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重要依托。与产业集群的繁荣发展相比,作为产业集群相关和支持行业的物流业的发展却是另一幅景象:2005年中国仓储协会对于工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情况的调查显示,在工业领域中,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时,只选择一家物流公司的比例仅为3%。大多数工业企业选择与2家以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占到总体比例的97%,选择与4~10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的比例占到45%,接近五成[1];2009年6月,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受国家发改委委托进行的“物流业发展政策措施研究”调研表明“产业集群制造业急需的增殖服务、一体化服务等方面的物流能力严重不足”[2],“政府需引导物流企业按照集成整合、便捷高效等原则,不断提升一体化服务能力”[2]。资料显示我国的物流企业还不能满足产业集群制造业的要求,许多物流企业的业务有所侧重,综合一体化服务能力欠缺,产业集群制造企业只有选择2家以上的物流企业合作,才能够全面完成公司业务。Porter在其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构建的“钻石”模型表明:相关和支持行业是提升产业链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而物流产业事实上是产业集群内产业群的一个重要关联产业[3]。物流产业作为产业集群支持和关联产业存在的功能单一、整体实力不强等问题势必会阻碍我国产业集群的升级与发展。因此,根据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实际,采用科学的优化组合模式来完善物流服务功能、增强综合一体化服务能力是提升产业集群物流配套服务能力的重要途径。

2研究文献回顾

改变我国物流企业功能单一、服务质量低的问题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相关学者在不同领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但总体来说,相关问题的研究是零散的、不系统的,而就产业集群环境下的相关研究也相对较少。陈畴镛[4]利用Porter[3]的“钻石”模型对产业集群中的第三方物流进行了分析。他认为第三方物流对物流生产要素具有强化作用,第三方物流可以对社会上分散的如车辆运输、仓储设施、物流设备设施等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与优化,从而可以提高第三方物流的综合一体化服务能力,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成果表明:企业化模式可以有效促进产业集群物流服务综合一体化的发展。宋留栓[5]从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广东产业集群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为目的物流合作治理结构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资产专用性的高低决定了物流合作所采取的治理结构,即随着资产专用性的递升应采取更加紧密的治理结构。采取合理的治理结构才能更好促进产业集群物流的发展,进而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陈治亚、陈维亚[6]指出中小物流企业可以通过构建水平一体化联盟来提升企业综合服务能力,并实现规模经济。他们认为,由于物流的功能要素很多,每个功能都具自身的技术经济规模特性,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不可能同时将所有功能要素都做强做专,尤其是成长中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由于资金、人才、管理等的缺陷只能专注于几个具有核心优势的运作层面。对于这一类企业,可以采取水平互补结盟的方式来实现物流资源重组优化。

卢锐等[7]对南京王家湾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指出物流园实际上是扮演一种信息中介的角色。物流园依托其计算机网络资源,搭建了一个虚拟交易的信息平台,为物流需求商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以至于供应链设计与策划等综合物流服务。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物流园区进行统一调度管理,以实现资源的最合理利用。此外,翟丽丽[8]、晏卫平[9]、李艳丽[10]等也在相关领域进行了探讨。总体来说,目前相关研究存在两个问题:就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小、功能单一、不能提供综合一体化物流服务提出了市场交易平台、联盟等资源整合治理模式,但未结合产业集群的背景;对产业集群背景下的配套物流综合一体化服务能力欠缺、服务质量低问题进行了研究,但研究或只提出一种提高综合一体化能力的模式,或提出了多种提高综合一体化物流服务质量的治理模式,但模式结构模糊,在模式的选择问题上只提出一种选择的影响因素。本文在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环境下综合一体化物流的3种模式的具体结构,并从交易特性的3个维度对模式的选择进行了立体分析。

3相关理论介绍

当代西方经济学家威廉姆森[11]从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出发,运用不完全契约下影响交易水平和特征的交易的3个性质(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的性质。他认为在基于市场和企业的交易模式之间存在着一种中间状态的治理结构———联盟结构(图1),联盟结构是交易制度的一种创新与变迁,这种制度安排兼具市场与企业的优势。(协议或者是产权的约束共同发挥作用,或者一种机制促使另一种机制发挥更大的作用),又能克服两者的弊端(科层组织的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中一次易的巨大成本)[12]。基于威廉姆森的这一理论,完整的综合一体化物流可以采取以下3种组织方式:1)市场方式,即若干具有相应核心物流功能,但是核心功能单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自愿衔接或者在相关组织方协调下通过市场契约的形式完成综合物流全程服务;2)企业方式,即以组成一体化大型企业内部管理的形式,形成覆盖全部或大部分物流功能的大型服务网络,也就是说由一家物流功能完整和平衡发展的大型企业来完成综合物流服务;3)联盟方式,该方式处于前两者之间,即通过比市场的外部合作程度更高、合作时期更长远但不及企业内部管理程度的一体化形式完成综合一体化物流服务全过程。3种组织方式具有特点不同的交易组织特征,在进行产业集群物流支持体系的建设中,应因地制宜进行选择。

4产业集群3种综合一体化物流模式

产业集群的显著特点是大量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的集聚以及企业高效率的专业化分工。物流支持系统是产业集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操作中,集群管理部门通过物流园区的模式完成分工不同(核心功能不同)的物流企业的地理集聚,地理集聚带来了集群物流的基础优势,为产业集群物流服务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采取何种组织模式(治理模式)来改变具有地理集聚优势的集群物流企业的无序经营现状,进而提升集群物流综合一体化服务质量、完成集群竞争力的升级逐渐成为产业集群管理者关注的重点。本节将结合威廉姆森[11]的相关理论具体描述3种产业集群综合一体化物流组织模式结构。

1)市场交易平台组织模式。产业集群的物流市场交易平台组织模式是指:通过专门的组织机构,如物流园区管理委员会等,将社会上分散的物流资源集中管理与优化组合,来为物流服务需求商提供综合化的物流服务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各功能性物流提供商是独立的市场参与者,他们凭借企业单一的核心物流服务以完全的市场角色参与市场化交易,在交易过程中接受平台运营商的监督与管理。物流平台运营或管理者则扮演物流功能资源整合与管理者,作为市场交易的中介机构存在于交易过程中,一方面,平台通过市场的导向作用,沟通了需求与供应,既能开发新需求,又能有效促使供给的增加[13];另一方面,根据市场上服务需求方要求的服务水平整合分散的物流资源,为需求方提供相应的综合化物流服务。这种组织模式的组织模型如图2所示。

2)企业组织模式产业集群的综合一体化物流的企业组织模式是指由传统物流功能性公司转化而来的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将企业自身的核心功能从原有公司抽取出来进行资源的重组优化,组建功能平衡的新形式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模式(如图3所示)。这些中小型第三方物流公司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以及新兴的物流设计公司转化而来,尽管随着第三方物流概念的引进在原有业务上进行了一定的拓展与延伸,但是在提供综合化物流服务时,除了原有的核心功能外相关的物流功能往往成为企业提供高质量服务的短板,而基于物流功能的企业重组使企业的综合能力得到广泛的加强,为提供综合一体化物流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基于企业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在物流的组织、管理与控制方面具有其他组织模式不具备的特殊优势。

3)联盟组织模式物流企业联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企业之间,为实现资源共享、成本共担,或者优势互补等特定目标,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同时,通过股权参与或契约联合,结成的较为稳定的集约化物流合作伙伴关系,以达到共同拓展物流市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目标。物流企业组成联盟之后,基础资源得到了跨领域或跨地域的扩展,软件资源得到了完善,优势资源得到互补,各种资源都得到一定的扩充[14]。物流联盟的优势互补效应决定了其在构建产业集群综合一体化物流支持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物流联盟能够使核心功能单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组成结构相对稳定的虚拟结构,而核心功能采取这一相对稳定的结构不仅为产业集群制造企业的综合一体化物流需求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而且能够为联盟成员提供更多的市场机会。联盟成员之间稳固的业务往来形成的稳定关系常常能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产业集群中综合一体化物流的联盟组织方式的结构如图4所示。

5基于交易特性的产业集群综合物流模式的选择

威廉姆森[11]认为,相关交易组织模式的交易特性可以从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以及交易频率3个维度进行分析.本节从这3个维度出发,对产业集群综合一体化物流的组织模式选择进行探讨。

5.1产业集群物流的资产专用性分析

威廉姆森认为资产专用性至少可以分为地点专用性、实物资产专用性、人力资本专用性以及专项资产专用性等。从国内第三方物流的情况来看,国内大部分第三方物流是由传统的运输、仓储等传统的物流功能公司转化而来。这些经过业务拓展与延伸演化而来的“第三方物流”以原有传统功能为核心业务功能为经营的重心,核心功能的资产包括核心功能的实物资产、人力资产以及专项资产等,这些资产具有相对的专用性。在提供综合一体化物流服务的过程中,为了维持这种含有专用性投资的物流合作易,功能单一的物流公司就会有动力去寻找合适的机制来保护它们之间的合作关系。

威廉姆森[11]的启发式模型(HeuristicModel)认为,市场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占有优势,而内部组织则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根据启发式模型,产业集群综合化物流的成本可以分为治理成本和生产成本两大部分,以h表示港口物流的资产专用性程度,设企业化治理成本为gα(h),市场化治理成本为gβ(h);企业化生产成本为cα(h),市场化生产成本为cβ(h)。当h=0时,gα(h)>gβ(h),因为市场化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优于内部组织,而资产的通用性使交易对应变能力的要求降低。随着h的提高,交易对治理结构的应变能力的要求变高,市场的治理成本也会变高。据此,令Δg为企业治理成本与市场治理成本之差,即Δg=gα(h)-gβ(h),(1)ddhΔg<0。(2)如图5所示,当交易涉及的资产专用性较低时,企业化治理成本大大高于市场治理成本,随着资产专用性的逐渐提高,市场化治理结构的这种优势会逐渐丧失。在某一点h=h*上,市场治理成本和企业治理成本相等,随后市场治理成本逐渐高于企业治理成本。

令Δc为综合物流的企业化组织与市场化组织成本之差,即Δc=cα(h)-cβ(h)。(3)另外,市场较企业可以更容易实行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所以Δc是h的减函数,所以有ddhΔc<0。(4)而且企业化规模经济永远不可能大于向市场化时的规模经济,所以,Δc最小时不会小于零,如图5所示。产业集群物流生产的最终目标是Δg+Δc的最小化。图5中的h*构成了将产业集群物流业务在市场和企业之间进行分配的分界点。当资产专用性小于h*时,市场治理占有优势;当资产专用性大于h*时,企业治理占有优势;当资产专用性在h*附近时,就会出现中间组织形式。。基于以上分析,在为产业集群提供综合一体化物流过程中,各个功能单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资产专用性较大。因此,采用联盟一体化与企业化的组织模式比采用市场化的组织模式更具有成本优势。

5.2产业集群物流的不确定性分析

在产业集群的综合一体化物流组织构成过程中存在着高度的内生不确定性和外生不确定性的交易。首先,从外生不确定来看,随着物流市场的繁荣,竞争日益白热化,产业集群物流的需求数量以及需求质量等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变化的复杂环境中;其次,从内部的不确定性来看,在核心功能单一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提供综合化服务而寻求合作伙伴时往往由于“有限理性”而付出更高的成本,以及与合作伙伴在合作过程中由于“机会主义”的存在而可能使合作处于破裂等。联盟这种一体化组织模式在所形成的双方的长期重复交易可以有效地避免机会主义的发生,同时又不必为避免机会主义行为支付额外的成本,而企业化的组织模式更具有一体化管理模式在规避不确定性方面的各种优势。

5.3产业集群物流的交易频率分析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产业集群数量在迅速地膨胀,交易的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而产业集群生产的产品只有通过物流支持系统才能够快速流通,实现产品的价值。作为产业集群与用户交易媒介的产业集群物流必将呈现高交易频率特征。因此,对于涉及高度资产专用性的产业集群综合一体化物流这一大量的、重复发生的交易,构造专用性治理结构能够带来巨大的成本节约效应。综上所述,从反映交易特性的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这3个交易维度分析可以得出联盟以及企业化的综合一体化物流组织模式比市场化更适合在产业集群中应用。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4

内容摘要:本文在回顾廊坊市产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利用区域经济相关理论,在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对廊坊目前确定的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现状、面临的竞争环境及未来的成长性进行了分析,对如何培育壮大五大产业提出了政策建议。文章认为,廊坊的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和成长,应当立足自身发展基础、立足京津冀大背景下的比较优势、立足在各自产业链条中的优势环节,以在区域竞争中实现成长和壮大。

关键词:产业 发展历程 主导产业 评价

廊坊市产业发展历程

由于历史原因,廊坊没有传统工业企业,产业发展多集中于食品、服装、建材、家具、燃气、花卉、水果等一产和三产项目,这使得廊坊没受到转型期中国传统产业结构的束缚,形成了廊坊产业发展的特有的基础。

(一)廊坊产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城郊型、外向型和生态型三个阶段

1980年之前,廊坊的产业发展属于城郊型发展模式,基于“依托京津,服务京津”的基本理念,主要扮演“京津后花园”的角色;1990-2000年,开始实施项目带动招商引资的开发区发展模式,明确“外向型”发展模式;2000年以来,定位于“生态型”发展模式,注重产业升级和集群发展,突出“以人为本”的创新发展理念(见图1)。

(二)廊坊市第一产业发展速度和规模远低于二、三产业

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目前廊坊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15%左右,并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GDP贡献率达50%以上。另一方面,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提升,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逐年上升。以2007年为例,廊坊第一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仅为14%,而二、三产业GDP贡献率分别达到了56%和30%(见图2)。

(三)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从廊坊现有产业构成看,传统、低端类型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企业多属于产业链下游企业,产品缺乏技术含量,初级加工产品所占比重过大。特别是工业产业方面,现有企业多依附京津大企业生产,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终端产品。因此,整个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技术含量不高、附加值不够理想、缺乏核心竞争力,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升级。

廊坊市主导产业发展现状

在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中,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中心环节。主导产业确立后,围绕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关联性专业化部门的配置,才能构成一个结构紧密、特色突出、优化合理的区域产业有机体。通过对区域主导产业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到,研究分析区域主导产业的生成规律,对一个地区科学定位自身未来产业发展方向,以及争取在未来经济区产业分工中占据主导地位具有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而廊坊的主导产业是区域内部产业分工与政府间博弈结果的体现,因此必须立足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才能更有利于廊坊的产业发展。

基于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廊坊目前已确立了自己的主导产业结构,即以电子信息、汽车零配件、金属制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与制造和会展旅游为六大主导产业,以现代物流、金融、服务外包、资源再生及综合利用、新材料、太阳能光伏、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房地产、传统服务业等为辅助产业。

具体分析廊坊的六大主导产业,体现出两方面特点:一是产业定位符合所在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分工要求,符合自身产业发展阶段的要求。在廊坊的六大主导产业中,除了会展旅游外,其余五个都是工业制造业,这一定位符合廊坊的区位特点和发展特点。而廊坊在确立产业发展定位的同时,必须着力提升主导产业的科技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在五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将廊坊培育成京津冀经济区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二是产业规模较小,优势不够突出。廊坊的五大工业主导产业中,除了食品加工与制造业之外,其他产业规模都相对较小,优势不明显;与竞争区域相比,新兴产业和辅助产业的竞争优势也不够明显。

廊坊工业主导产业评价

根据廊坊五大工业主导产业的发展状况,可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食品加工与制造、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和金属制品加工。从现状看,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这三大行业在廊坊已有一定数量的企业,但除个别龙头企业外,单个企业规模都较小。从未来发展模式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现有企业有机成长和招商引资并举将是这类产业发展的主导模式。第二类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从现状看,在廊坊没有很好的产业基础,现有及在建企业规模较大。从未来发展模式看,主要以大规模龙头企业带动为主。

(一)电子信息产业评价

廊坊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产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人才优势、市场优势和综合成本优势,与京津产业关联度较高。通讯及电子信息产业市场规模大,发展速度快,北京、天津两大通讯设备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以台商为主的计算机及电子设备企业开始寻找更低成本的生产基地,这为廊坊发展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计算机及其配件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富士康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华为北方生产基地、中兴北方生产基地、京东方移动平板显示基地等项目落户廊坊,将会对廊坊通信设备及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为廊坊发展通讯设备制造、电子计算机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视听设备制造提供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同时由于全国各地都将通信、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作为主导产业选择发展,未来行业竞争将非常激烈。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产业集群发展的要求,也需要廊坊今后在强化产业配套能力,特别是在吸引配套企业制造方面做出更大的努力。廊坊的电子信息产业到2007年底共有企业68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2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79%,华为、京东方、富士康等重大项目正在开工建设并陆续投入生产。

(二)汽车零部件产业评价

廊坊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具有向京津两大汽车制造基地提供配套的区位优势和相对较低的土地、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企业入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刹车盘、制动钳等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具有发展成为国内主要车型零部件重要供应基地和国际汽车厂商重要采购基地的潜力。但由于汽车行业具有发展前景,廊坊在吸引零部件制造企业方面竞争激烈。汽车零部件产业2007年共有企业100多家,实现总产值120.6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0%,国内外大量汽车零部件项目相继落户廊坊。

(三)金属制品产业评价

金属制品业具有门类众多、产业配套要求低、市场需求大的行业发展优势,廊坊发展金属制品业更具有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具备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在金属结构、压力容器、刀具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但在环境污染、资源消耗方面存在制约。金属制品产业2007年实现总产值66.7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2.8%,在合金刀具、金属构件、金属包装等领域具有较好基础,前进钢铁、建安特金属结构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将带动该行业规模和结构的壮大提升。

(四)食品加工与制造产业评价

廊坊发展食品加工与制造业具有地处京津冀近2亿人口的市场优势,具有较强的农产品资源优势,在粮油、肉类加工和果蔬方面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发展潜力巨大,但深加工环节仍很薄弱。食品加工及制造产业2007年实现总产值369.4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4%,汇福、福成、梅花、廊雪等成为市场知名品牌,大龙头企业与大企业群体并存的特点十分突出。

(五)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产业评价

廊坊发展木材加工与家具制造业具有以北京、天津为代表的华北消费群市场优势,具有人造板材、木制家具和金属玻璃家具的产业优势,华北速生林的快速发展也为人造板产业提供了资源优势,对珠三角家具制造商转移生产基地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产业发展存在着产业链不配套、知名品牌少、设计人才短缺等制约因素。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产业2007年实现总产值121.1亿元,“十五”期间年均递增34%,在我国北方初步确立了大市场、大产业的发展优势。

廊坊市工业主导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主导产业优势仍不突出。2007年廊坊市发展较好的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金属制品、食品、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五大主导产业实现增加值145亿元,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33%。与全国先进地区相比有较明显差距,其中,最大的食品加工与制造产业实现增加值32.8亿元,仅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11%。二是企业单体规模偏小。2007年廊坊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3家,仅占全部工业企业的14.3%规模以上单个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仅为0.87亿元,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23%。县域经济中,各类工业企业平均实现工业总产值仅为276万元,中小企业更占据着极大比重。三是产业集中度较低。优势产业中除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分布相对集中外,其它产业分布都较分散,分散的布局导致了产业链条短、配套能力差,不利于创新开发,不利于先进技术装备的广泛采用和先进管理方式的统一推广,龙头骨干企业难以产生或难以有效发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优势主导产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四是企业管理比较落后。在众多中小型企业中,特别是在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食品加工制造等传统产业领域,家族式、作坊式管理在部分企业仍然存在,现代管理机制没有普遍建立,制约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五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制约产业发展后劲。企业内部科技人员少,科研经费投入不足,致使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弱化,产品过于单一,市场竞争能力不强。各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低水平的产品总量过剩,高附加值、高新产品的结构性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本文认为,廊坊市不宜将金属制品加工业作为六大主导产业之一,主要原因是,金属制品加工业在廊坊的产业聚集程度并不高,缺乏有影响的主导产品,更重要的是,金属制品加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比较大,且治理成本较高,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正是廊坊在京津地区最有力的竞争要素之一。对于另外五大主导产业则应立足产业链条中的优势环节,与京津实现错位发展,在错位中培育壮大竞争优势,推动比较优势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冯建国.区域经济中的政府行为.区域经济研究,1997(4)

2.廊坊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2007

3.李倩雯.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产业选择.中国经济时报,2000-4-26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一体化;内蒙古;产业发展;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9-0088-03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区域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区域合作的范围和领域不断拓展,合作规模不断增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到目前为止,中国区域一体化的合作形式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都已经成为了国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具有重要标志性的形式之一。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形成和发展是内蒙古自治区近些年来所取得快速发展的强动力,同时也看出其发展与内蒙古自治区的整体发展密不可分,息息相关。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如何?三次产业结构水平如何?影响内蒙古产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又有那些?本文试图回答这些待研究的问题。

一、文献回顾

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研究:袁莉(2003),马波、王双(2005),乔颖、孙晓燕(2005)等都对政府在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定位作了研究。主要观点为,政府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应该打破观念的障碍,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服务型的地方政府,以市场改革和社会服务为导向,合理设置地方政府机构,加强协同,构建一体化的协商机制。叶刚(2011)在《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策略探讨》中试图利用产业经济学理论、文化学理论、区域合作理论等相关知识,从呼包鄂经济带具有实现文化产业一体化的条件出发,提出呼包鄂经济带文化产业一体化的原则和策略,从而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王欣、曹晓辉(2012)对呼、包、鄂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指出不仅要解决区域一体化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更要从实践角度去构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良好发展机制,加强三市政府间合作。

随着内蒙古经济特别是呼包鄂三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各界对呼包鄂地区的关注越来越大,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

关于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聂华林、李长亮(2007)在内蒙古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增长理论分析中也认为内蒙古的经济增长不是依靠全区经济的均衡增长实现的,而是以呼包鄂三市形成的蒙中经济圈的快速增长构筑的。张敏(2005)在呼包鄂区域中竞争优势的定量评估一文中认为,呼包鄂地区是内蒙古社会经济发展最好的区域,加快呼包鄂地区的发展不仅对于内蒙古的现代化建设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对中国西部大开发,发展大西北战略具有重大意义。他运用竞争优势理论,比对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科技投入等因素分析了呼包鄂区域所具备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提出了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基本策略。何金玲、李孝(2004)认为根据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内蒙古只能走不平衡发展的路子,构建自己的发达地区,而呼包鄂经济区就是最好的选择。构建呼包鄂经济区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极,需要两方面的力量:一方面,需要国家、自治区把呼包鄂地区作为拉动内蒙古经济腾飞的龙头来看待,加大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呼包鄂地方政府加强协调,达成共识,统一步调,加快一体化的进程。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现状

内蒙古经济在近几年得到了腾飞式的发展,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速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内蒙古的传统产业在不断地加强和巩固,战略性的新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也在飞速发展。针对内蒙古三大产业现状的分析来看,各产业生产总值都在逐年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其中第二产业产值增长速度尤为明显。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在报告中提到,从2007―2012年,内蒙古的地区生产总值由6 423.2亿元增加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5.1%;地方财政总收入由835.5亿元增加到2 497.3亿元,年均增长24.5%;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万亿元,占自治区成立以来投资总量的72%。

内蒙古正经历着几千年未有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结构上,以农牧业人口为主体转变为以城镇人口为主体,城镇化率由50.2%上升到57.7%。经济结构上,以农牧业为主导转变为以工业为主导,工业比重由2007年的43.3%提高到2012年的49.8%;值得关注的是,工业经济迅猛发展并没有牺牲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如今,内蒙古成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五大商品粮基地之一,2012年全区粮食产量首次突破500亿斤大关,达到505.7亿斤;生态保护取得新成绩,10.2亿亩可利用草原全部纳入生态补奖范围,草原植被覆盖率较五年前提升了5.4个百分点。牧业的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牲畜头数连续8年保持在1亿头以上,牛奶、毛绒、羊肉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伴随经济快速发展,内蒙古城乡居民收入同步增长。2012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23 150元、7 611元,均完成了增长12%的目标任务,特别是农牧民收入增长较快,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8%,不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也“跑赢”了11.7%的GDP增速。

从2007―2012 年内蒙古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及其比重关系看,主要呈现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三次产业及其结构变化趋势符合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二是第二产业是拉动内蒙古经济快速增长和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并在“十二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仍将处于快速发展期。

综上所述,内蒙古的三大产业发展各具特色,在结构上不断趋于合理化,使地区经济得到推动和发展。

三、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

为了保证数据的易获性、完整性以及准确性,本文借鉴曲三省等人的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将通过对主要产业的相关指标进行计算并采取主成份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将两者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内蒙古的产业发展情况。

(一)基于因子分析的产业发展水平模型构建

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

X1=a11F1+…+a1mFm+ε1

X2=a21F1+…+a2mFm+ε2

[…]

XP=aP1F1+…+aPmFm+εP

即X=AF+ε(其中:X1,X2,…,XP为P个原有变量,F1,F2,…,Fm为m个因子变量)。

具体的分析步骤:

第一步数据标准化。

第二步计算数据(Xij)np的协方差矩阵R。

第三步:求矩阵R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第四步:对相应指标进行分组并计算因子得分,如下式:

Fj=βj1X1+βj2X2+…+βjPXP

总得分=a1F1+a2F2+…+ajFj(其中ai由贡献率来确定)

(二)内蒙古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选取指标与数据来源:

为了全面系统的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我们需要考查众多对产业发展水平有影响的因素(即指标)。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在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下,以内蒙古区域内28个行业作为数据样本,建立了内蒙古区域产业发展水平指标体系。数据来自2012年内蒙古统计年鉴,部分样本数据是利用年鉴原始数据经过简单计算而得出。同时,为了保证指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里剔除了一些有价值但是数据难以获取的指标。最终选取的指标为:X1区位商;X2产业贡献率;X3资金利税率;X4产品销售率;X5就业吸纳率;X6投入创造就业率;X7产业关联度;X8固定资产总额;X9职工人数。通过计算得出相应的指标值。

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的内蒙古地区28个典型行业因子得分及综合因子排名情况(见下页表1)。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对内蒙古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产业主要是综合评价值位于前八位的产业分别是: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了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在第一组中得分较高。说明相比其他产业而言,这四大产业对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贡献较大,在该地区专业化率较高,是该地区的支柱产业。这与该地区有着丰富的煤炭、稀土等自然资源有关,该地区的自然资源优势推动了能源、冶金等产业的发展。然而,从第二分组来看,该四大产业得分相对较低,说明该地区在四大产业发展方面存在低效率重复建设、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等问题,且大多数产品用于外销,低端产品输出量较大。其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农畜产品加工业是内蒙古的优势特色产业,也是内蒙古天然的资源优势与先进的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一直是带动内蒙古地区整体产业发展的经济动力。

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看能源产业和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明显的优势,这是由于内蒙古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天然的丰富矿产资源所致。另外,装备制造业的效益非常好,因为内蒙古拥有良好的重工业基础和较多知名的重工业企业,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同时可以看出,要想保持该地区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对该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同时还要积极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具体建议如下:(1)要提高竞争力,以新能源产业为重点引导产业发展。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这种支撑作用更显关键;借助内蒙古的能源优势,发展新能源产业可以为该区域产业发展锁定新的增长空间,具有重要战略意义。(2)要做强深加工,以冶金产业为支柱促进产业发展。内蒙古区域产业体系中冶金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作为支柱产业,这是因为以包钢集团为龙头的冶金产业已具备一定优势。(3)要提升附加值,以特色农业为基础拉动产业发展。农畜产品加工具有较持久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这对我区来说很重要。

参考文献:

[1] 汤碧.区域经济一体化模式比较[J].南开经济评论,2002,(3):54-58.

[2] 韩佳.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3] 杭栓柱.内蒙古“十二五”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6

内容摘要:产业集群被证明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方式、新推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新的空间组织形式。这种形式在国外、国内一些地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从产业集群演化升级理论入手,立足辽宁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沈本一体化”的发展之路,以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群 沈本一体化 发展对策

产业集群演化升级的理论基础

(一)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理

对于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机理的研究和阐述,涉及一些观点和学派。最早可以追溯到马歇尔,其在《经济学原理》中,最早提出了外部规模经济的概念。他认为产业集群是由外部规模经济所导致。马歇尔提出,当产业持续增长时,在该区域会出现成熟的劳动力市场、先进的附属产业,产生专门化的服务性行业,以及刺激铁路交通和其他基础设施的改进。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还会引起知识量的增加和技术信息的传播,而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外部规模经济,进而导致了产业集群的出现。

克鲁格曼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性理论,将导致产业集群的外部性分为经济型外部性和技术型外部性。他认为,中间投入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规模扩张这类市场因素带来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可称为经济型外部性:而人力资本溢出、技术扩散带来的溢出效应可称为技术型外部性。这两种外部性都形成了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同时,在集群内企业间市场份额竞争、价格竞争对区域集聚的分散作用,称之为集聚的离心力。克鲁格曼在其理论中强调了产业及其产生的自发性和空间分布的偶然性,也就是说,在一个地方形成什么样的产业集群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

从马歇尔到克鲁格曼的100年间,经济学家研究和关注的焦点是从经济学理论层面解释产业集群,而使产业集群成为政策操作层面的当属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波特。波特在1990年出版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表明一个国家(地区)持久的竞争优势体现在产业竞争力上,而产业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集群的竞争力。产业集群竞争力取决于该地区的要素条件、市场需求条件、关联产业和辅助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

(二)产业集群的主要特征

1.集群的专业化特征。产业集群并非是毫无关联的企业和机构在空间上的聚集,而是有明确的分工内涵。集群的最终产品以一两个产业为主,相关产业为这一两个核心产业服务,具有显著的专业化特征。也正是由于这种专业化分工,才使集群内的企业之间,企业与机构之间产生紧密联系。这种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础上的紧密联系,使集群内部降低了交易费用。实现规模生产,是集群优势之所在。

2.集群的网络化特征。所谓集群的网络化特征是指集群内部各主体之间因为专业化分工而产生的密切的交互作用。这种网络既包括因为各种合同关系而形成的正式网络,又包括因为在长期交往中形成的非合同的稳定关系构成的非正式网络。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非正式网络关系对集群的发展至关重要。这种建立在彼此信任的基础上,在长期非正式的交流、交易与合作中形成的稳定关系,能有效的传递和扩散各种无法编码的经验类知识,有力的推动集群内的创新,增强集群的竞争力。

3.集群的根植性特征。根植性是指经济活动深深的嵌入社会关系之中,与社会密不可分。集群中的企业和机构不仅仅是在空间上接近,更重要的是他们之间强烈的本地联系。这种联系既包括经济上,还包括社会、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其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区域文化的影响。简单的说,集群内主体的行为不仅仅受自身的利益驱动,更受到区域文化氛围的影响甚至决定,也就是说,一个成功集群的最终竞争力来源于其特有的文化。

辽宁产业集群演化升级视角下“沈本一体化”的可行性

产业布局是指产业在一国或一地区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的经济现象。产业布局在静态上看是指形成产业的各部门、各要素、各链环在空间上的分布态势和地域上的组合。在动态上,产业布局则表现为各种资源、各生产要素甚至各产业和各企业为选择最佳区位而形成的在空间地域上的流动、转移或重新组合的配置与再配置过程。

产业布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其中决定区域竞争力与产业布局的先天条件及核心要素为区位因素,后天可以弥补的居于第二位的是区域政策因素。现代区位理论对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三个标准:成本最低、市场份额最大和聚集效益。现代产业布局既是一个市场均衡问题,又是一个区域均衡问题,实质上是成本均衡问题。无论是古典的区位理论还是现代区位理论,距离以及由距离所造成的运输费用,始终是布局问题的关键。现实中具体区位的选择是将上述三个方面标准与区域总体发展的要求结合,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目标,作出产业布局的最终选择。

(一)“沈本一体化”战略的优势分析

沈阳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本溪是全国18个较大的市之一,同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产业关联度强、山水相连、互补性大,无论从自然地理角度,还是从区域经济角度,两市都是相对完整的地域单位,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沈阳和本溪同是满族文化肇兴地,浓郁的满族文化和风情把两市人民融合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两市人民同根同祖,具有相同的历史文化渊源。本溪是辽宁中部城市群中距离中心城市沈阳最近的城市之一,与沈阳区位一体、产业相依、资源互补、人文同缘,是较为典型的“近中心城市”。

(二)辽宁产业集群演化升级是促进“沈本一体化”战略实施的动力

“沈本一体化”不是“一样化”、“同一化”,而是一种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一体化,是利用地域相邻、相近两个城市间的各种生产要素、社会事业及文化,互为融合、互为依托、互为补充和互为流动的联合协作体,并在空间上连绵的区域经济和社会共同发展的现象。辽宁产业集群的演化升级促进了“沈本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并将形成其发展的条件和动力。

从沈阳市发展趋势看。沈阳未来经济发展趋势及战略是打造“大都市圈”,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主动融入国际经济和服务业新一轮大分工格局中。也就是说,以沈阳市作为一定行政区域的核心,辐射并带动周边范围的一些大中小城市,连接成为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城市带和经济带,实现跨越式的大发展。按着这一发展走势,沈阳在未来的发展战略及目标选择必然要打破传统的发展模式,发展成为“总装经济”的中心城市。这就需要解决好产业的集聚与扩散问题,突出其整合带动功能,必定要向周边城市转移非战略优势的产业,这就给本溪发展带来了历史的机遇。

从本溪发展自身现状看。本溪市地处辽宁东部的一个山城,地城面积相对狭小,是发展空间不足的一个腹地型城市,地理位置处在相对劣势状态。在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和辽宁中部城市群发展战略上,本溪只处在边缘,不是先期开发建设和重点扶持的对象,面临着百舸争流、不进则退的巨大压力和挑战。加之本溪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多年来积累了许多历史滞留问题,结构性矛盾也非常突出。因此,随着产业集群的演化升级,本溪必须融入辽宁省经济大循环中,主动与“五点一线”沿海经济联系,主动与中心城市攀亲结缘,全方位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接受“五点一线”与腹地城市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加入辽宁产业集群的演化升级中去。

“沈本一体化”发展战略是利用双重机遇促进两市城市化发展的客观条件,不仅具有时代的必然性,更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沈本一体化”发展对策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立足于保护土地、节约用地、合理用地, 贯彻循环经济理念, 厉行资源节约、环保先行,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对各类开发区用地实行总量控制,严格审批控制起步区规模,注重开发实效,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对招商项目要科学论证,园区进驻项目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注重通过集群配套,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环境保护,贯彻国家“降耗减排”方针,严格控制审批“三高”项目,鼓励发展环保、再生能源产业及旅游休闲、创意产业等清洁型服务业,保护好有限的岸线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实现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与中部城市群及辽西发展的良性互动

沿海经济带、中部城市群和辽西经济区构成了辽宁经济地域系统的三大板块。按照不平衡发展理论以及弗农的梯度开发理论,考虑开发条件的现状与基础,加大“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力度,实施率先突破,符合经济规律。同时,沿海开发需要腹地支撑,辽宁中部城市群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和通过“海陆一体化”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辽西地区面临发挥临海或近海优势实现整体跃升的现实选择。所以,处理好沿海开发开放与腹地的关系,努力实现三大板块互动发展,是实现“沈本一体化”的大前提与大原则。

(三)正确处理“一体化”与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关系

国外产业集群实践证明,产业集群是工业化的产物,同时产业集群能促进工业化发展。要提高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工业产业集群是有效途径。产业园区建设要符合城市化发展的要求,在发展的起步阶段,应主动接受母城服务功能的辐射,防止更多占用园区周边耕地资源。园区发展依托母城,工业园区的发展会推进区域城市化水平,进一步强化母城的区域中心功能。另外,母城产业结构调整、企业搬迁也为园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机会与可能。大力开发环保产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实现区域产业化的链接和与城市工业化的连接。

(四)坚持科技创新且强调产业差别化

产业集群发展在运作中应强调差异化。差异化的创造,主要取决于高级化、专业化的生产要素的投入,而不是靠吸收低级生产要素来压低成本。在全球化背景下,依靠低级生产要素的集群不会有长久国际竞争力,必须以高级要素的投入提升区域产业集群的水平,获得持久发展力。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组织形式,企业技术创新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企业技术创新是产业集群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提高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保证。要通过各类开发区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完善要素市场体系,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创建富于技术创新竞争力的园区发展环境,防止集群发展过程中“营养不良”、技术创新不足。顺应产业集群发展趋势与产业布局规律,通过企业技术创新,开发自主技术,提高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进而打造企业品牌、园区品牌,提升区域产业集群层次与竞争优势。走以特色集群为发展基础,以园区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作支撑,促进特色集群层次升级的集群发展之路,从而维持园区、企业、产业布局与集群发展的持久生命力。

(五)坚持科学化的工作程序以提高产业竞争力

产业规划、产业布局、产业集群发展必须坚持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统筹安排。要防止与避免工作程序的本末倒置,给“一体化”发展后续工作埋下隐患与先天不足,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选准发展功能定位,充分依托沈阳基础设施条件、功能配套、资源共享,加快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在产业布局建设上,充分考虑水、土地、能源等要素支撑条件,适度集聚发展,杜绝盲目圈地、一哄而上。在环境保护上,要预先规划和管制。遵循工业化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产业为纽带,以配套促聚集,注重上、中、下游产业的衔接,打造产业平台,增强产业竞争力。如:提升钢铁深加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恢复通用机械设备加工制造能力,为以沈阳为中心的装备制造业形成零部件配套加工基地。整合现有的机械加工企业,有差别地选择主导产品线,形成汽车零部件、机械器材及配件、新型管材管件和新型五金制品四大系列产品的产业格局。

参考文献:

1.唐晓华等.产业集群:辽宁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7

关键词: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 省级特色专业 石化行业

湖南石油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一直准确定位于培养石油化工行业高素质的化验分析高技能型人才,具有鲜明的石化行业特色。石油化工产业是湖南省最大的千亿产业群之一,是湖南省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我省将进一步拉长在湘石化产业链条,做大做强石化产业集群。本专业的定位适应湖南石化产业“十二五”战略发展要求,满足了全省石化产业和岳阳区域经济发展对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我院的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被确立为“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关于如何建设“省级特色专业”,我认为应突出“特色”二字。本专业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本专业由长炼职工大学、长炼职工培训中心、湖南长岭石油学校和长炼技工学校的分析专业合并而成,本专业出身于石化企业,石化行业背景深厚,校企融合度高;二是石化产业为湖南省支柱型产业,本专业服务于地方经济,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三是湖南石化职院坐落在岳阳市云溪区这一湖南省石化产业基地腹地,毗邻中石化长岭分公司和巴陵分公司、岳阳云溪化工园区,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深入企业,感受石化企业文化,学习操作技能,形成职业化素养。本专业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应充分利用自身“特色”,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建设湖南石化分析检验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省内一流、国内知名专业。具体而言,“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建设“省级特色专业”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 建设“校企一体、共生共荣”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应以CEA(长岭地区经济合作协会)为基础建立校企合作平台,进一步加强与湖南石化职院的办学母体——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简称“长炼“)的联系,共同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校园文化与职业文化、共管毕业生就业,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培互聘,合作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做到“资产运用一体化、教学培训一体化、育人用人一体化、专兼职教师一体化”,形成“校企一体、共生共荣”的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为加强学院与企业、地方服务机构的信息沟通,促进校企合作机制有效运行,本专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化市场运作平台。该平台使本专业学生方便在长岭地区企业实习和就业、共享政府职能部门搭建的高技能人才用工、培训信息平台,同时,学院还将与地方和国内规模较大的化学工业园区、信息咨询公司等合作构建信息交流平台,切实落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保证专业人才“订单式”培养比例达到50%,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 创建“工学结合两主体、校企合作三对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应以“能力本位”为主体,兼融“知识本位”,充分结合企业分析检验岗位的核心竞争力,把学生分析检验能力培养放在突出位置。同时,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职业态度、职业品格的形成,培养高素质的、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分析检验人才。依托办学母体企业——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及相关企业,实现学校与企业“两主体”育人,继续深化已有的“2+1”、“双证书”、“订单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逐步形成“学校培养过程对接企业工作过程,学校教学内容对接行业先进技术,学校教学活动对接岗位生产实践”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应每年对岳阳、湖南省和国内石化产业发达地区各进行一次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需求市场调研,撰写年度市场调研报告,结合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紧贴市场需求。面向地方区域企业,依托行业企业,依据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共同制订工学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培养过程对接企业工作过程,学校教学内容对接行业先进技术,学校教学活动对接岗位生产实践”,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程参与”的订单式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订单培养,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以及课程质量监控等,主要由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把关,加强对企业分析检验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

3 基于“素质核心、能力本位”课程理念,建设“四个职业化”课程体系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思路是:基于石化分析检验过程,以就业岗位的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构建四个“职业化”课程体系。

一体化产业分析篇8

关键词:化工分析;化工生产;作用;应用策略

前言

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化工企业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对于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的生产成本和污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化工分析是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有助于化工企业降能耗、清除污染。因此,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应用化工分析,是化工企业生产管理优化与调整的重要举措。本文立足于化工分析的研究,就其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做了如下阐述。

1 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

在工业现代化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一方面,通过化工分析实现对化工生产过程的有效管理,进而在降能耗、清除污染等领域,表现出显著的作用;另一方面,化工生产复杂,具有特殊性,进一步强调化工分析在生产管理的重要性。因此,具体而言,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

1.1 降能耗: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提高生产管理效率

降能耗是新时期化工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化工企业面向未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各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是企业控制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首先,通过化工分析,对化工生产原料进行分析,进而在确保生产质量的前提条件之下,将消耗、能源控制在最优状态;其次,对半成品、成品的质量分析、生产工艺的检测,进而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次品生产质量情况,作出相应的控制调整,降低生产中的次品率。因此,化工分析的有效应用,降低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也在提高生产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生产成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2 清除污染:降低生a过程中的污染,提高化工企业安全生产

降低污染是当前化工企业生产中的重要工作,强调化工生产工艺技术的优化与调整。在化工生产中,伴随有大量废弃物等的产生,这些都会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为此,通过化工分析,分析生产废弃物、泄露介质,进而降低其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一方面,通过化学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生产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而提高化工企业的环保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化工分析及时发现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降低生产中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是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内在要求。

2 化工生产中化工分析的具体方法

在化工分析中,主要包括两大内容:一是化学分析;二是仪器分析。在实际的工作者,应有针对性的工作开展,进而确保化工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这是化工分析发挥重要作用的基础。

2.1 化学分析

化学分析是在化学实验的基础之上,对物质成分进行检测,进而解释并分析化学反应。因此,对于不同的任务,所运用的方法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一般情况之下,主要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种。

2.1.1 定量分析。定量分析是指通过化学实验,对分析对象的各组成成分,进行定量的化学分析。就生产实际而言,化工生产中各原料的基本组成含量是恒定的,这就说明,定量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更多地是对辅助燃料、原料、中间产物等的分析,进而了解生产情况。如图1所示,是定量分析法的常用方法。依据实际需求,应科学选择相应的分析方法,进而提高化工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

2.1.2 定性分析。在定性分析中,更多地是对被测对象的某些特殊成分进行化学分析,进而分析成分的化学性质。因此,定性分析是通过化学方法对被测物的有机物、离子及元素进行分析测量。定性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比较广泛,对于化工生产的有效管理,起到重要作用。

2.2 仪器分析

化工分析中,仪器分析也是重要内容。仪器分析主要是指,在化工分析的过程中,借助专业的检测工具,对检测对象进行成分、含量等的分析,进而确保化工分析的准确性、科学性。

3 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

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是提高化工生产效率、安全环保管理的重要基础。但从实际来看,化工分析在应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技术人员专业素质不达标、测定的准确性不高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化工分析的重要作用。为此,要强化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实际应用,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化工分析的应用效率。

3.1 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问题

3.1.1 技术人员素质低,专业能力有待提高。在化工分析工作中,由于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人员素质低、专业水平差等问题。一方面,企业化工分析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低,工作存在漏洞,进而影响化工分析的工作质量;另一方面,专业水平有限。在化工分析的工作中,由于专业技术不达标,进而工作失误、出错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产品质量。

3.1.2 分析质量不高,存在比较突出的误差问题。化工分析的关键,在于依托准确的分析结果,反馈于化工企业的生产环节。但从实际来看,化工企业化工分析质量不高,特别是误差问题的比较突出,弱化了化工分析的有效性,影响分析结果的应用。因此,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应提高化工分析的质量。

3.2 提高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策略

3.2.1 提高化工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满足工作岗位要求。在化工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应着力于技术人才的引入。在化工分析工作中,一是要强化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二是强化人才引进工作,壮大现有的工作队伍。通过引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满足实际工作需求。

3.2.2 提高化工分析质量,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制度。化工分析的作用体现,在于化工分析的科学性、准确性。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一是要提高化工分析的质量,科学应用分析方法,进而针对不同的分析对象与任务,运用相应的化学分析方法;二是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制度,提高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建立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并形成赏罚分明的考核机制,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化工分析在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对于降低能耗、清楚污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科学、准确的化工分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优化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化工企业科学化生产。在化工分析中,一是要提高化工分析人员的技术水平;二是要提高化工分析的质量,提高应用价值;三是强化人才培养及引进工作,为化工分析工作的全面开展创设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淑英.浅析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02).

[2]陈素云.探析化工分析的运用与问题及解决方案[J].中国化工贸易,2015(13).

[3]任晓明.化工分析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J].化工管理,2014(0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