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民族文化资源8篇

时间:2023-10-02 08:56:40

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篇1

民族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研究民族文化是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的灵魂,结合现代创造理念和创造方法则是民艺设计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广西文脉之传统”,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中国民族艺术的理念设计专家。本文以文脉传承的发展源流为主要之根本,结合时代精神的审美理念,穷源竞流,试从民族文化的开发,运用,及其制作实践和总结归一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分析进而论述民族艺术传承与发展这一历史所承载的永恒命题。

关键词:

民族文化;民艺设计;传承发展

此文为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一般A类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6JGA283此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自筹重点课题《传承民族文化视角的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B088此文为2015年度广西艺术学院教学研究与教改激励立项项目《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与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5JGY24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是集民艺文化与设计基础于一体的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艺术设计专业。是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保护与发展为引导,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进行与时代元素相结合的再设计。该专业设置丰富多彩且较为综合,使学生得以学习多种绘画技能以及设计基础,在课程资源开发上多挖掘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其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中去,为培养成应用型、专业型、研究型复合人才提供了基本的学术技能。

一、民族文化开发与挖掘

“民艺”来自于日本著名专家柳宗悦先生“民艺学”中的“民艺”一词。我国著名工艺美术理论家潘鲁生先生在其专著《民艺学论纲》中对“民艺”的界定指出:“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民艺更贴近‘民众艺术’......从艺术学和工艺科学的角度更体现‘民间美术’、‘民间工艺’、‘民间技艺’的特征。”“民艺设计”不专指“民众的艺术设计”,而是以中华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作为创作源泉,从中汲取中华文化精神和创造理念,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需求、适应当代科技发展的现代产品。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五十六民族,其各民族文化各有特色,在漫长的岁月洗礼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给民艺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提炼。所以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要有关艺术家深入基层采风调查,了解、感受不同民族文化的习俗、生活习惯,及创造其民族艺术品的信念和深刻的寓意。

二、民间图形艺术设计与应用

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侧重在对传统的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进行开发、挖掘、研究的基础上提取图形文化元素和符号结合现代产品和设计思维进行设计和转换应用,突出传统文化应用时在设计上的传承与创新,强调设计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可以从广西个民族的主要器物、图案、服饰、建筑物、手工艺品等物品进行收集、整理、归纳,从其材质、工艺、造型、色彩、构图、纹饰六方面对其图形、设计元素进行提炼,结合现代设计思维与理论,对这些设计元素应用于民艺设计当中,民族图形与民艺设计进行有效的结合,汲取广西民族民间艺术图形元素之精华,运用到高校艺术教育体系中,丰富现代艺术设计思维的领域与空间,挖掘民族元素文化之广度与深度,获取更大的空间展示与视觉效果。在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中充分运用少数民族艺术语言进行创新现代设计,贯穿现代的思维、理念与民族元素相结合,创作出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之产品。通过本专业的引导开拓,使学生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的创造理念与创作方法,掌握民族传统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民族艺术设计和现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能力。

三、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

“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最能反映民众的生存活力,所以工艺品之美属于亲切温润之美。”——柳宗悦。被誉为“民艺之父”的日本著名民艺理论家、美学家柳宗悦认为在充满虚伪、流于病态、缺乏情爱的今天,这些抚慰人类心灵的民族艺术最值得感激和弥足珍贵。如今生活节奏加速,各种机械化流水线的高效率高产量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而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往往是人工或手工制作,其设备单一简练,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一件艺术品。例如广西壮族服饰,设计完成后,通过简单的机器,进行人工加工,一根根线的织布织锦,制作一件衣服需要数月上载。在当今生活当中,车水马龙,各种高效快速的压力当中,人们很难有长时间去做一件低效率的最原始、最古拙的工艺品,所以诸多民族手艺的制作频临消亡。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在思考如何去保护或者挖掘这些来自民间的艺术或者物品的制作工艺,如何去探索设计在民间工艺当中所扮演的角色或者建立起自己行动的方向和模式,侧重民族手艺设计与制作,弘扬传统民俗、民间艺术技艺,是对民族艺术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的继承与发展,强调手艺性。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立足于民族文化和传统造物技艺的挖掘和再创造,立足于现代产业和现代产品文化品质的建构和提升,立足于民族艺术和传统造物文化的现代延伸和发展。

四、民艺设计理论梳理与总结

民族民间艺术产品设计理念与方法,缺少理论书籍与相关文字记载,有部分是通过口口相传进行延续,因而有许多民族艺术相继失传。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需重视民间设计理论,通过调研采风等形式可将民族设计的有关历史传说、民俗风情及有关设计方法、步奏等知识整理成册,对相关艺术品进行拍照存档。梳理民艺技术经验所形成的理论、民间技艺品诀、典籍文献,总结民艺设计的基本原理规律以及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为民艺设计研究提供最为基础理论及价值观念。广西民艺设计应用专业课程资源开发主要强调的是“立文化之本源”,从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中挖掘传统的民族“美术造物”精神,将造物审美思维贯穿于民艺的实际造型与设计应用中。旨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具有传统文化认识、传统绘画基础的设计艺术能力的三位一体的新时代“中国特色”设计师。不断的培养突出中国民族传统思想民族性与国际化、现代设计紧密相关的现代创新思维相结合的,新时代紧缺的创新设计人才,为国家设计注入设计的新生力量。

作者:韦倩 张晓翠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学院

参考文献:

[1](日)柳宗悦著.徐艺乙主编.民艺论.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2002.

民族文化资源篇2

[摘要] 本文分析了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条件、途径、功能和意义,为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民族文化资源 市场化运作 转化 经济资源

一、民族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

1.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文化学问题、人类学问题,也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民族文化在门类划分、地域分布、层面结构、项目内容等方面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特点以外,其表现形式具有民俗性,对社会规范起制约作用;在社会传承中还具有稳定性、变异性和可迁移性。在维系各民族的心理素质上还具有凝聚性等特点。

2.民族文化资源

所谓“资源”即“资产的来源”。它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是经济学、资源学概念系列的核心内容。而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节日以及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民族文化的复合整体。它包括以下三层含义:一是各民族的劳动创造物,是人类世世代代劳动的结晶;二是满足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开发利用能力,否则民族文化只是“中性材料”,而不能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初始投入”;三是其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会随人类社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有形民族文化资源和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有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看得见、摸得着、具有具体形态的民族文化资源,如民间工艺品、民居、寺庙、村落、古镇等。而无形民族文化资源,是指那些被各民族群众或某些个人视为其文化财富重要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活动、讲述艺术、表演艺术、生产活动经验、各种手工艺技能及其所使用的各种工具、实物、制成品及相关场所。作为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其特殊性则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地理分布上的相对集中性;二是经济性;三是数量的稀缺性和质量的差异性。四是可复制性。

二、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条件

民族文化并非一产生就是民族文化资源,只是当商品经济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且民族文化本身的品位及其分布区域可进入性等基础条件充分的情况下,民族文化才可能转化为民族文化资源。

1.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外部条件

(1)商品化社会的发展,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契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各民族群体长期劳动成果之一的民族文化,逐渐地认识到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它的使用价值在商品化的现代社会里的资源价值得以逐渐凸现,其特质得以进一步被证明;是人们对自我劳动产品的尊重,这也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提供了先决条件。

(2)市场化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舞台。市场化的发展,商品的个性化、特色化成为站稳市场的重要特征。“文化性”三字成为各种经济活动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词汇。而才处于现代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地域的发展中国家,将自己的资源和商品贴上“民族文化”的标签来推向市场,以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谋求更大的发展和生存空间,这可以说是民族文化资源化的自主行动;而世界一级二级市场对于这种民族文化资源的青睐也为民族文化资源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充分展示提供了良机。

(3)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政策保障。在民族文化资源被广泛利用的今天,民族文化遗产产权也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各个国家都根据本地区的特殊性分别制定了相关的利用和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46年成立以来,陆陆续续颁布过一些有关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国际。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第十七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及自然遗产公约》,并设立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基金;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防止了民族文化资源的盲目性开发,掠夺式开发,减缓了民族文化资源衰退、遗失、消亡的速度,也为民族文化资源在利用过程中被窃取、假冒等提供了制度依据和保障。

2.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内部条件

(1)民族文化的品位。民族文化品位的高低是民族文化资源化,是民族文化资源化的核心所在,它的三个特质即:历史文化价值(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的古、稀和文化寓意,另外,民族文化的现有规模和保存状况及其历史地位也相当重要)、艺术观赏价值(突出表现在民族文化的景象特征、地位和意义,地方特色的浓郁程度,历史感的深浅,艺术性的高低)和科学考察价值是其能否进入市场运作的关键性因素。也即是民族文化的各种研究功能能否作为科教工作者、科学探索者和市场运作者的现场研究和操作的切入点。

(2)民族文化分布地区的可进入性。民族文化分布地区的可进入性确定了民族文化资源化的时序。因为民族文化品位再高,如区域可进入性差,短时期实现民族文化资源化并融入市场运作是相当困难的。当然,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如交通条件的改善可以随当地经济的整体发展而得到不断改善,进入性问题是可以迎刃。

(3)民族文化传承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提供了动因。从民族文化的资源化转化而言,民族文化主人的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经济素质和法律素质都得以提高。民族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界乎于物质和非物质之间的客观存在,在开发和利用时,它的主人的思想观念一定要得到解放,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轩化为资源的经济功能,要具有充分的自我保护意识。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途径

民族文化资源化的市场化运作,除了内外动因之外,还要运作载体。纵观中国市场运作体系,笔者认为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运作的主要途径无外乎有三条:一是以政府为主体的纵向转化运作途径、以民族文化传承人为主体的横向转化运作模式、以投资商或开发商为主体交互转化运作途径。

1.政府主体纵向转化运作途径

政府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化转化的主体,其优势就是具有宏观决策权。决定资源的开发利用时序、开发利用的方式、开发利用模式和保护机制的建立以及转化后的利益分配原则的制定。这种由政府来组织民族文化资源纵向转化运作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所需的资本、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转化运作所有权与经营权在形式和实质上的高度统一,从而达到维护资源开发利用的严谨性性和消费市场的规范性。如作为民族文化资源丰度第一大省的云南省,其各种民族文化资源进入市场运作的实际过程中以政府为主体的纵向运作途径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2.民族文化传承人为主体的横向转化运作途径

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人,对本民族的文化特质有着天赋的理解和诠释能力。所以由民族文化主人来决定资源市场运作的方向、目标,并享受资源化所带来的成果,不仅能满足文化主人对物质的、精神的需要,更有利于调动多方面的对民族文化积极性,促成资源的多方共享局面形成以及传承人的自觉进行资源保护。这种横向转化运作途径必须依赖资源技术及理论政策指导,这是资源传承人本身的局限决定,如贵州凯里朗德苗文化的资源化利用和转化就是如此,他们全寨参与,共同获利。多年来,一直维持在初级开发的水平上,整体层面得不到提高和加强。

3.投资商或开发商和政府为共同主体的交互转化运作途径

投资商或开发商为主体的转化模式,既完全的企业化运作模式。投资商或开发商拥有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完全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转化模式。但这种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全市场行为很难兼顾到社会和环境效益效的。他们在经营运作的过程中,往往不惜采用高资源成本进行盲目或掠夺式开发,使广大弱势群体民族文化资源主人的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证。由此引发的矛盾和冲突,就会企业也就不得不被动应付,为不影响到民族文化资源化转化的可持续性,使民族文化资源主人的利益诉求得到保证,需要政府为主体的监护体系的形成。如湖南凤凰县的民族文化资源化过程中,尽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但也时常遇到当地民众与企业之间发生冲突,阻碍民族文化资源化转化的正常秩序,政府为第二主体的监护体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由此可鉴,民族文化的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开展和完成,是不能靠某一单方面能够独立完成的,只有形成多位一体的局面,才能实现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上述三方面的有机结合,在政府的宏观调控、管理、引导之下,引入企业参与机构,充分调动民族文化资源主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政企分离,事企分离,经营权与所有权、管理权分离,建立完整而有效的监督保护体系,包括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的监督,行政部门的监督,国家法律法规的监督,规划系统监督,经济手段监督和保障,社会公众监督,等等,才能将使民族文化的资源化过程引入一个健康的发展道路。

四、民族文化资源市场化运作的功能和意义

1.是民族文化资源资产化的前提条件

资源资产是同资源价值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资源价值在财产关系上的一种表现,是人类资产和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受人类直接影响或间接影响,它既表现为实物量,也表现为价值量及所有者的“财产权” 。民族文化在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上的表征为链条性,是一种非经营性的实质,只有当他通过某种途径转化为资源时,其使用价值才完全能得到体显现,即表现为一各多态、多途、多属性的资产,成为在现有的知识和现实的科技条件下,通过开发利用而带来一定经济价值的资源。此时,民族文化资源的稀缺性、产生效益和明确的所有者三个条件才同时具备。

2.是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经济的发展及竞争能力的强弱,关键是有没有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从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的主导因素看,主要有四种类型:一是要素推动型,二是需求拉动型,三是产业支撑型,四是企业支撑型。民族文化资源的民族性、地方性、区域性和浓郁的本土特色,在全球高科技产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恰好构成了一个地区的优势资源,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之一,属于典型的推动型因素。因此,在符合国家政策的同时,在这些因素就会在市场的运作下形成的民族旅游业,它无疑具有极强的竞争力,遵循了“人无我有”的产业发展原则,它会表现出极强的竞争力。

3.有效抑制民族文化资源的衰退

民族文化既有形的物质文化,但更多的体现为无形的精神文化方面,通过各民族的衣食住行、婚姻家庭、人生礼仪、民间文学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科技工艺、信仰、巫术、节日庆典等方式表现出来。当这些文化作为一种经济资源通过合理规划加以有效利用的时候,他们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此过程中的所有参与者:政府、开发商或投资商、民族文化资源主人,三者均能较好地得到利益享受,形成资源、主体、市场良性互动的和谐局面。这种和谐性就会使三方更多地考虑如何延长资源的生命周期以及资源本身特质所带来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尽力规避资源开发利用和市场运作中的风险,从而最程度上的抑制了资源的衰退和进行性消亡,达到了有效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目的。

4.是合理建立民族文化资源产权制度的基础

产权制度是一项经济制度,是一组行为性权利,不单纯是指人对物的关系,而是建立在物的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是经济主体从事经济活动时的根本条件,也是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支配,是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前提。民族文化可以被交流、被融合,无所谓所有权等产权问题。民族文化转化而成的民族文化资源,才具有明确的所有权问题,民族文化资源一旦转化为一种经济资源,在使用、配置过程中,所发生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必须确定其明确的产权关系,才能确定其所有权、经营权、管理权、让渡权、收益分配权等,要完成主体关系的界定,表现为精神属性的物化过程中,也只有这样,民族文化资源才能真正按正确的途径进入市场进行运作。

参考文献:

[1]施正一:民族经济学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2]欧军苑利:文化遗产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蔡运龙:自然资源学原理[M].科学出版社,2000

[4]马炜等:民族文化资本化[M].人民出版社,2004

[5]姜文来杨瑞珍:资源资产论[M].科学出版社,2003

民族文化资源篇3

1、单一族别站点:仅以单一少数民族或少数民族地区的相关信息为主要内容。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有3O多个民族都建有自己的网站,[4]如中国藏族网、中国白族网、蒙古文化网和文山壮族网等。

2、民族学术站点:致力于报道学术动态、民族研究成果,主要包括各民族研究机构、各民族高校、民族地区图书馆和博物馆等部门网站,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网站、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网站、中国民族图书馆网站、中国民族博物馆网站等。

3、民族论坛:论坛是更新速度最快、受关注度较高的网络信息资源。网络的普及使民族论坛的数量越来越多,如中央民族大学论坛、西南民族大学论坛、达斡尔族论坛、蒙古家园论坛等。

4、民族类在线期刊:这类网站是将期刊、报纸内容网络化展示。近年来建立网站的刊物逐渐增多,有《民族论坛》、《民族研究》、《中国民族报》等。

民族资源库民族网络资源库建设是少数民族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是推进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目前民族资源库主要是以两种方式建立,一是依托“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将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作为各级数字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如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少数民族资源库”、内蒙古图书馆的“蒙古族文化艺术资源库”、黑龙江省图书馆的“寄居少数民族文化数据库”、甘肃省图书馆的“西北民族宗教史料文摘数据库”、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的“民族民俗数据库”等;二是民族地区图书馆、博物馆或民族科研机构针对某一研究领域建立专题资源库,如云南师范大学民族教育信息化重点实验室的“民族教育资源库”、云南大学的“西南民族研究文献特色数据库”、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的“民族服饰资源库”等。众多学者对民族资源库的建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喻虹以广西多元的民族文化资源建设为研究对象,对广西民族民俗专题资源的建设依据、原则、特色、方法及资源结构与关联提出建议,并阐述了对资源建设整体规划、版权解决、著录规范、整合细节、检索功能、人员要求等六个方面问题的看法。[李永宁从目前我国多元文化资源稀缺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创建多元文化资源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以时间和民族为主线创建多元文化资源库的框架和思路。赵局建、杜钊、朱玲论述了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探讨少数民族口述档案数据库建设的原则,为后续建设工作提供了参考。苏云、康平根据东乡族的文化资源的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东乡族民族文化资源库的建设方式及资源库总体设计方案,并对管理模式给出了建议。

二、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且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推进正稳步发展。但是,在此过程中也逐渐显现出一些不足之处。首先,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主体众多,但却没有统一的规划和资源建设标准,一些资源内容重复出现在不同的网站或资源库中,且这些网络资源在其建设过程中采用的技术不尽相同,给人们在资源获取、资源共享等方面造成极大的不便。其次,我国少数民族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处在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也会有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的差异,要全面展示这些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对于任何一个机构来说都是一项耗资耗力的庞大工程。目前已有的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多以某一民族或某一方面的民族文化为主体,尚未建成任何可以涵盖所有少数民族文化知识的网站或资源库。再次,目前网上流传的少数民文化资源只是单向的向人们宣传、展示各少数民族的文化知识,没有形成与广大受众的交流,缺乏互动性,吸引力不够,不利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的长期发展。此外,一些手工技艺、口承文化等存在于少数民族同胞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在网络中几乎不见踪影,面临逐渐失传的境况,这些隐性知识亟待整理、保护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出现的种种问题迫切需要得到解决,如何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是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必须关注的重点。

三、Wiki及其特点

Wiki是Web2.0时代的典型应用之一,中文翻译为“维基”或“维客”(与博客类比),是一种面向群体,提供协同创作环境的网络系统。通俗来讲,Wiki通过网络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知识交流共享的平台,人们可以在其上增加、修改或删除网页内容,从而达到共建网站、共享知识的目的。Wiki具有开放、合作、平等、共创、共享等特点。开放,即Wiki的所有成员都可以对页面内容进行创建、修改、删除等管理操作。这是保持人们的创作欲望的重要保障,同时也促进了页面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可谓一举两得。合作,即Wiki是一个协同创作系统,页面内容由所有成员合作完成,并非由个人负责。平等,即Wiki的所有成员具有相同的使用和管理权限,承担相同的责任。共创,即Wiki的任意主题是由所有成员共同创建,鼓励成员积极参与,各抒己见。共享,即Wiki的所有成员可以不受限制地浏览页面内容和变动记录,还可以存取所需要的知识。Wiki简单易用,人们不需要掌握专业的编程技术,就可以利用页面上的编辑功能快速实现对页面内容的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有效打破了网络上信息技术人员垄断信息管理的更新维护工作的局面,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基于Wiki的网络资源建设。Wiki的这些特点,体现了Wiki的巨大潜力。目前,Wiki已经被较好地用在百科全书、专题知识库等领域,或几个分在不同地区的人利用Wiki协同工作共同写一本书等等。全球最大的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即是基于Wiki的成功典范,截至2012年1月,维基百科已拥有282种语言的独立运作版本,总词条数突破2100万,总登记用户超越3200万人,而总编辑次数更是超越12亿次。

四、利用Wiki优化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构想

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开放、交互、共享成为当今互联网的新特点,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的建设也应改变传统的“浏览”模式,增强网民的参与性、互动性,才能使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播更具影响力。因此,本文提出利用Wiki优化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构想,以供相关建设和管理部门参考。

(一)可行性分析

Wiki鼓励人们参与网络页面的维护和完善,采用与常用文字处理软件(如:写字板、Word等)相似的编辑界面,使用方便、技术门槛低,即使是初次接触也很容易上手。利用Wiki技术构建少数民文化知识库改变了以往由技术人员完成资源信息化、网络化的传统做法,使少数民族同胞自身、广大研究民族的学者等任何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个人都能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的建设中来。Wiki允许人们创建、更改页面的优势使网络资源得以不断扩充和完善,弥补了以往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难以面面俱到的弊端。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91亿,较2012年底增加2656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4.1%,较2012年底提升了2.0个百分点。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为27.9%,规模达1.65亿,相比2012年增加908万人。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网络的普及为Wiki用于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综上所述,利用Wiki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有其独特的优势,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预期目标

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加之少数民族“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在语言、服饰、风俗等方面存在差异,从而形成了一座丰富多彩、琳琅满目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宝藏。要在网络中充分展示这一资源丰富的宝藏,就需要借助Wiki技术开放访问、协同创作、资源共享的特点,鼓励、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收集所有人的智慧和力量,进而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最终形成可扩充、可增长、不断完善的动态化少数民族文化Wiki知识库。

(三)建设原则

为达到预期目标,利用Wiki构建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应注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开放性原则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少数民族文化在网络中得以广泛传播,因此知识库应对全体公众开放,并使访问者具有足够的浏览权限和编辑权限,这样才能扩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范围。

2、互动性原则共同创作、共同修改是Wiki的基本特点,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内容的创建和修改才能使知识库不断得到扩充和完善,才能保证访问者获取到最全面、最权威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

3、易操作原则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的使用对象大多是民族领域的研究学者、少数民族同胞自身和对少数民族文化感兴趣的公众,他们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参差不齐,因此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特殊问题,在搭建Wiki资源平台时尽可能地避免过于繁琐的技术性操作,使每个人都能真正参与到少数民族文化网络资源建设中来。

(四)功能规划

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应该具备以下功能:

1、知识共建共创功能在Wiki平台的支持下,广大网民一改往日“旁观者”的身份,成为网络资源建设的“参与者”,所有注册用户都有权限创建主题并参与主题内容的建设,使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得以不断扩充。这种共建共创的模式有利于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聚集,大大降低了资源建设的成本,更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的网络传播。

2、知识交流共享功能基于Wiki的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提供浏览、修改内容的功能,当用户对某一主题内容有自己的看法时可以使用Wiki提供的编辑页面功能即可实现对内容的修改,当用户想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与他人分享时也可以通过Wiki建立自己的内容页面。随着用户在Wiki平台上的知识交流与共享,少数民族文化知识库也将日益丰富、日趋完善。

民族文化资源篇4

关键词:民族旅游开发;民族文化;商品化;传承方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68-02

1 引言

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是在国结构调整、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先导产业。旅游业也是西部地区尤其是民族地区(本文主特指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应该说旅游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途径。对于民族地区来说,经济的发展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选择。选择资源型产业,往往很难持续发展,而且,资源性产业的发展也会造成环境的破坏;如果发展加工业,基本上无法和东部发达地区竞争;发展高科技产业更是没有竞争力,所以传统的经济方式只能是农工业的方式。现在在农副业的基础上选择了旅游业的发展,实际上是对整个民族地区资源的整合。所以,旅游业自然会发展成为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区域辽阔,旅游资源独特而丰富,而民族文化更是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更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后劲所在。发展旅游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解决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加快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等步伐。但是,民族旅游的开发也给当地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作用,如民族文化的过度商业化等。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的商业化,探讨民族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2 民族旅游、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

民族旅游(ethnic tourism)是一种文化旅游。国际著名的人类学家柯恩将“民族旅游”定义为:“针对在政治上、社会上不完全属于该国主题民族的人群,由于他们的生态环境或文化特征或独特性的旅游价值,而进行的一系列观光旅游”。台湾学者谢世忠认为,民族旅游就是只到一个与自己文化种族语言或风俗习惯相异的社区或展示点参观他们,民族旅游除了看物看风景,更把看人当作最重要的目的。

马晓京认为:民族旅游是把古朴的土著习俗以及土著居民包装成旅游商品,以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是以少数民族文化为特色的观赏、娱乐、商品及服务。光映炯认为,民族旅游是旅游者通过对某一民族的独特文化或生活方式的参与、观察和体验,来实现其审美需求的过程,而民族旅游的本质也相应体现为一种族际的交流或一种跨文化的观察与体验。由此可见,第一,民族旅游所指的民族是一国的非主体民族,即我国除汉族外的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居民作为被游览者,是民族旅游产品的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主人和被消费商品的双重身份;第二,民族旅游是一种跨文化旅游;第三,从旅游资源的角度来说,它指的是民族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其中民族文化是民族旅游的核心吸引物。

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衣食住行、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和语言、宗教、科学艺术等精神文化。标志着民族历史的发展水平。由此可见,民族文化是一种集体性的文化积淀,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集合体。民族文化表现为四个层次:一是物质文化层次,包括民族文化遗迹、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等;二是行为形态层,包括民族礼俗、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及宗教仪式等;三是精神文化层,包括民族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等;四是制度文化层,包括宗教制度、宗族制度、道德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

民族文化并不等同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源泉,没有民族文化就没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而旅游业所利用的旅游资源并不是相关民族文化的总体,而仅仅是相关民族文化的一个有限部分。能够开发成旅游对象的民族文化,主要是所谓的“显性文化”,即显露在外、与特定物质关系紧密相连,有明确物质形态与之对应,人们可以直接感知的外层民族文化现象,如实物、住房、服饰、交通设施、生产工具、语言、文字、风俗等;而不表现在外的由知识态度价值观等构成的“隐性文化”,主要作用于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不以特定的物质形态表现出来,不容易被人们感知,如一个民族的伦理观念、价值取向、向认知模式、审美情趣等,就不适合也难以开发成旅游对象。由于旅游者的观光、游览属于短期行为,重在娱乐中享受,所以求知也仅停留在民族文化的表面现象上,主要是对那些有形、有声、有色、有动感、有场面、有情趣的民族文化抱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商品化往往停留在文化“表象价值的商品化”,是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

3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的原真性

3.1 关于原真性

原真性,Authenticity,国内亦有翻译成真实性。波斯汀(Boorstin,1961)是将“原真性”概念引入旅游界的第一人。美国人类学家McCannell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用来回应现代生活的方式,一种寻找生活真实性的体验。原真性可以理解为是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主观判断或者赋予它的一种价值。由此,民族旅游与原真性之间的联系也逐渐成为讨论的焦点,尤其是在民族旅游过程中关于具象、静态的交流方式(工艺品、建筑等)与动态、抽象的表演交流(舞蹈、戏剧等)方式之间的差异研究。国外的一种观点认为,民族旅游开发中的商品化将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扭曲、变形,丧失文化的原真性。如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麦康纳认为,对“原真性”的追求是现代旅游业的主要动机,而民族旅游中的商品化进程却使旅游目的地的传统文化失去了其原生的含义。如传统的民间习俗和庆典活动都是在传统特定的时间、传统特定的地点,按照传统规定的内容和方式举行的。但是随着旅游业的开展,它们不再按照传统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举行,为了接待旅游者,随时都会搬上舞台,为了迎合旅游者的观看兴趣,活动的内容也往往被压缩。这些活动的形式虽然被保留下来,但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格林伍德甚至认为“文化商品只需要几分钟,而几百年的历史却毁于一旦。”我国也有一些研究人员持这种观点。

但是也有许多学者对原真性提出了质疑。认为并不是所有的旅游者都重视真实性,非原真性的旅游体验也能得到很多游客的青睐。

王宁(1999)从主体感知的角度提出“存在的原真性”,认为旅游者不关心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只是借助于旅游活动或旅游客体寻找本真的自我。在这个情境下,对客体的原真性判断已不再重要。Chris Ryan(2002)也曾指出,许多后现代的旅游者崇尚享乐主义,旅游是为了能从紧张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是否符合原真性并不影响他们对旅游质量的评价。

3.2 原汁原味旅游产品是否受欢迎

现在,许多民族旅游地区都打出“原汁原味”的旅游口号,但“原汁原味”是游客所追求的?“原汁原味是不可能的,真正的原汁原味是没有人去的。要开发旅游,本身就会受到影响。这里原汁原味只是一个说法,只是一种表现,但不是实际的做法,实际上还要对应市场。研究传统文化,现代解读;传统资源,现代产品;传统产品,现代市场。”由此可见,原汁原味的民族旅游产品未必会受到游客的青睐,有些风俗习惯是应该保留,但是形式需要更改一下。

如贵州和云南地区苗族的十二道拦门酒,是用来迎接客人的最高礼仪。举行仪式时,当地人端着牛角,让客人喝酒。十二道拦门酒,而且是烈白酒,一般客人喝下去都会受不了。如果拒绝,则是不尊重民族风俗。这样的民族风俗该改就必须得改。现在市场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需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这些东西不调整,就无法和市场对应。以民族文化为荣本来是一件好事,但应该把民族文化与现代衔接。因此民族地区旅游的发展,首先要追求民族特色的表现,但是很多东西只是一种表现,既然是一种商业化运营,就不能过于追求原来的形式。

4 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

学术界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旅游会导致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商品化,并对商品化持否定态度。旅游一方面倡导原真性体验,另一方面需要使文化资源商品化,以消费产品进行营销。通过服装礼仪民间艺术表现提供旅游消费,常常被认为改变了本身的意义;而经过修改以满足旅游者品位,又失去了作为当地文化产品的原真性。把文化遗产和旅游联系起来,需要经过包装和营销等文化形式的标准化,供旅游者消费。但是,民族文化是否能成为旅游资源,取决于旅游市场的需求,其资源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能满足旅游者需求的程度。因此,开发民族旅游的实质,就是把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组合成旅游文化产品向外推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并不是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产生的消极影响,而是旅游开发的应有之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方式改变了,生产方式改变了,生活方式也必然改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这是必然的。但是,如何把民族文化保护起来,传承下去。旅游就是一种好的方式。比如说内蒙古,现在去已经很难见到现实生活中的蒙古包、马队、羊群。原来的蒙古族人民是随草而居的,过着游牧的生活。但现在国家政策要他们定居,牛羊也都要圈养,传统的东西不需要了。所以对于大部分游牧民族地区来说,骑马放牧已经没有必要了;穿蒙古袍也没有必要了。到了民族地区,感觉和汉族没什么区别,因此,只有在旅游景区才能真正感受到内蒙古的民族风情,可以骑马,有上马下马酒,鄂尔多斯婚礼表演,还可以住蒙古包。有些人说它不是原汁原味的,是赝品,但笔者认为这不能叫做赝品,而是一种传承方式,因为它毕竟是地方土生土长的,可是现在还要蒙古族的人民一天到晚还保留原来传统的生活方式,这并不可行。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让旅游者看到了蒙古族人民以前的生活方式,这难道不是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吗?

5 结语

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会保留下来,有些会被先进和优势文化所同化,甚至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旅游开发并不会导致民族文化的毁灭,在旅游出现之前有些民族文化中的技艺就衰退了,反而是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传统的复兴,甚至是创造。民族文化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改变,而旅游开发当然也是民族文化改变的因素之一。但是,旅游和保护是可以携手共进的,双方可以通过密切而有效的合作实现共赢。因此,在旅游开发中也不能一味追求原汁原味,我们应该看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商品化积极的一面,它或许可能成为民族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传承方式。

参考文献

[1]袁世全,冯涛主编.中国百科大辞典编委会编.中国百科大辞典[M].北京:华厦出版社,1990:123.

[2]唐晓云,吴忠军.论西部民族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一个文化经济学的视角[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8(1):56.

[3]肖洪根.对旅游社会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认识[J].旅游学刊,2002,(1).

[4]魏小安.中国民族地区旅游发展分析[J].2008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民族文化资源篇5

关键词:民族文化资源;文化资本;转化;产业特点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7740(2010)03---0103-03

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历史传统、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的反映,是民族个性特征与独特精神的重要表征,是民族情感和理想的重要载体。一个民族的特色,其本质体现在这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上。

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一个世界少有的多民族群体、多文化形态共生带。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云南特有的人文景观,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蕴含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成为未来云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文化资源与文化资本

所谓“资源”即“资产的来源”,它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是经济学、资源学概念系列的核心内容。“文化资源”是一种特殊资源,它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并借以进一步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的各种精神产品的总和,包括物化形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文化资源。

“文化资本”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Pierre Bourdieu)在其著作《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中提出的。他认为资本可以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它们是用来生产或经营以求牟利的生产资料和货币。与文化产业相关联的文化资本是更加注重经济含义的文化资本,即“文化产业资本”。

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转化为文化资本,但文化资源如要真正发挥效用,将其适时、适当地转化为文化资本却是必然选择。当前,中国各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得到充分整合和开发,以云南为代表的特有民族文化资源“宝库”也还处于蓄势待发状态,如何促进其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云南民族文化资源

民族文化资源是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节日以及作为一个社会的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民族文化的复合整体。

云南是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省份。虽地处祖国西南边陲,但历史悠久,民族众多,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是被公认的中国文化资源最具多样性的省份之一。这里生活着25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其中15个是云南的特有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各不相同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个性和文化特征,尤其是其民俗文化,如饮食、起居、服饰、歌舞、宗教、节庆、民间艺术、民间传说等。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25个少数民族积累了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正如原云南省委副书记丹增同志所说的:“云南是一个文化富矿。这些丰富而独特的资源正适应和吻合了现代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特征、要求、方向及趋势,蕴藏着极高的经济价值,是我省塑造巨大的文化力和全新的形象力的无穷宝藏和财富。”

1.民族歌舞资源。云南的民族歌舞曾倾倒过英伦三岛,震撼过巴黎的艺术圣殿,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歌舞艺术。一些地区甚至流行着这样一句话:会说话的就会唱歌,会走路的就会跳舞。现已收集到的各民族民歌民曲2万多首,舞蹈6718套,戏剧2000多个,器乐200多种,叙事长诗50多部。它们大多数都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践,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随着《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蝴蝶之梦》、《纳西古乐》等品牌的成功推出,云南各州市相继倾力打造了一批以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为主要内容的颇具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产品,如楚雄的《太阳女》、玉溪的《古滇梦・花腰情》、香格里拉的《香格里拉诗画》、文山的《七乡鼓舞》等等,这些都是在民族民间歌舞的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

2.民族民间工艺品资源。较为知名的有鹤庆县新华村的金属手工艺品,剑川的木雕,大理、巍山彝族白族的扎染,会泽的斑铜工艺,香格里拉尼西制陶,建水紫砂陶,镇沅黑陶,大理石制品等等。云南省几乎每个县都有一些自己独特的东西,这些都是工艺品中的瑰宝。

3.民族服饰文化资源。民族服饰是一个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和组成部分,它以绚丽出众的色彩,幽雅别致的款式和集民族优秀文化及灵气于一体的神韵而倍受社会各界所喜爱。云南各民族在服饰上造型异彩纷呈,色彩缤纷艳丽,制作工艺多种多样,因而广受欢迎。

4.民族节庆文化资源。云南少数民族众多,民族节日也很多,大大小小约有四百个,有的民族除了大的共同的节日外,不同的支系又有不同的节日。有的节日不仅一个民族过,其他民族也过,只是在时间、方式、传说等方面又有一些不同。著名的有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纳西族布朗族的“洗牛角”,哈尼族的“扎勒特”,彝族白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瑶族的“盘王节”,藏族的“酥油花灯节”,独龙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节”,拉祜族的“月亮节”,苗族的“芦笙节”和“踩花山节”等。

5.民族饮食文化资源。云南各民族的美食各有特色,而且具有浓郁的绿色餐饮色彩,非常符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如白族的“三道茶”、傣族的“香竹饭”、哈尼族的“长街宴”、傈僳族的“打列壳”和“同心酒”、佤族的“鸡肉稀饭”等。

以上仅是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中有代表性的部分,此外还有民族建筑文化资源、民族医药文化资源、民族旅游文化资源等,它们是云南少数民族特有的、巨大的文化精神财富和审美需求的载体,也是产生巨大物质财富的源泉,可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拉动效应。

三、云南民族文化产业特点

近年来,云南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2001--2005年,全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7.53%,2005年达到183.58亿元,占全省GDP的5.29%:2006年云南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216.7亿元,占云南 全省GDP的5.41%,比上年增长18.1%;2007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62.9亿元,占GDP比重增至5.55%,比上年增长21.3%。云南文化产业发展保持了持续高速的增长态势,成为云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继生物、烟草、水电、矿产、旅游等五大产业之后又一新兴支柱产业,被誉为“云南现象”、“云南模式”,有力推进了云南省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不断提升云南整体经济的软实力,为全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得到中央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当然,云南要建设的是民族文化大省,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大省;因此,云南要大力发展的也是民族文化产业,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这才是云南在全国的比较优势之所在。通过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可以使少数民族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从而使其真正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唤醒并强化其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反过来便会提升他们保护本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形成文化保护与经济发展相互协调、互相促进的良性互动格局。因此,云南文化产业如要进一步做大做强,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民族文化产业上下功夫。

当前,云南背靠无比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呈现以下特点:

1.资源丰富,发展缓慢。到目前为止,云南民族民间文化可业开发的资源近千种,但已进行产业开发的不过一百多种,相对于云南多样的文化资源和巨大的文化艺术宝库,已进行产业化开发的文化资源是极为有限的,且产品较为单一。云南虽然很早就提出了“民族文化产业兴则民族文化大省立”的口号,但是以本区域民族文化资源为基础,通过产业化运作使文化资源拥有者和经营者获得利润,从而促进民族文化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经济文化互动活动――民族文化产业,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发展比较缓慢,关注度也严重不够。可以说,民族文化产业高速发展之门还未真正开启。

2.注重开发,忽略特色。客观来说,传统民族文化如果不开发,也仅仅是资源。单讲保护,那就是一个静止的概念,人们是不会欣赏贫穷的。只有在开发中,让知道和欣赏民族文化的人越多,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就会体现得越充分,民族文化也才显得更精彩。值得我们引起注意的是,云南民族文化资源虽然得天独厚,独具特色,但是,很多地方的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不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而是套用别的地方的模式,大家一拥而上,“你有我有全都有”,可以用“严重雷同”来形容,这种做法改变了当地的自然的生活方式,当地的特色渐渐消失,民族文化资源日益枯竭,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走具有当地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发展方式粗放,区域协作不足。目前,云南民族文化产业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异军突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致力于品牌打造,靠品牌拉动相关产业发展。但精心打造的品牌毕竟只是少数,像《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这样例子,还是寥寥无几,影响力有限,多数还是处于“发展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粗放经营,缺乏长远谋划。此外,云南各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昆明、曲靖、玉溪、大理等旅游和经济较发达地区,全省各地州(市)基本各自为战,区域协作不足,远未实现有机联动、优势互补的局面。

总之,云南民族文化产业虽取得长足进步,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并未得到充分发挥。云南如何抓住机遇,突出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实现从“民族文化资源大省”转为“民族文化产业强省”,最终发展成为“民族文化经济大省”将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

四、结语

同志曾指出:“中国几千年历史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精神加以继承和发展,做到古为今用。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繁荣先进文化,把亿万人民紧紧吸引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民族文化资源篇6

关键词: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开发;保护

一、前言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文化意义。就经济层面上,保护原则下的民族文化资源开发能够发挥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效应,通过文化的独有性和特色性,形成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并能够通过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搞好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能够带动地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就文化层面上,开发视角下的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相对于单纯性质的保护措施更具有活力,通过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更有助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总体上来说,民族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即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

二、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表

1为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文化产业方面所显示的人数状况以及旅游业收入的一览表。从中我们能够看到旅游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势头,的旅游文化产业已经成为自治区重要的支柱产业类型之一。这与令人向往的自然资源以及生态环境是不可分割的,旅游文化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也带动了旅游的发展。但是在文化产业等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施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的系统协调性较差藏区生态资源的特点主要包括生态承载能力较弱,开发难度较大。虽然国家在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上有很大政策优惠,但是由于市场需求不高,开发成本过高等因素限制了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当前对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开发还处于一个探索发展的阶段,开发与保护的体系和政策规定还没有足够的完善,再加上藏区当地的人口素质以及经济效益的趋势所带来的唯利心理的影响,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程度存在着过度开发,没有遵循应有的可持续发展的保护开发原则。整体上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还未形成较为完善的体系,在开发领域缺少相应的保护措施和限制。(二)财政投入和投资环境的不足近些年,自治区在国务院下发的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指导下,在财政投入以及投资环境上都有了很明显的改观,文化产业逐渐成为藏区经济发展的最大的支柱产业形式,投资环境的改善也吸引了不少投资商进行诸如文化传播,手工艺制作,以及特色农牧业等众多方面的投资建设。整体状况发展良好,但是综合当地地理环境开发恶劣、开发成本过高、本地市场的需求量较小以及当地居民普遍经济意识不高,再加上整体的营商环境还不足对该地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建设,综合投资环境还有待提高。(三)开发与保护的思想理念过于落后,市场动力不足藏区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西部开发的重要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藏区本身经济和教育水平的限制,导致了当地的文化程度较低,人们对当地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意识薄弱。来此旅游的多为外来人员,文化、服务、娱乐等产业的输出主要依靠外来市场,再加上当地经济水平不高和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市场动力严重不足。(四)专业人才不足,社会保障不高藏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不仅制约了当地市场需求的扩大,同时落后的经济发展状况也导致了在当地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低水平,由此而降低了藏族地区对各行业高质量人才的吸引力。无论是从生活环境、个人发展还是从子女成长的角度考虑,大多数高质量人才更愿意将就业发展目光锁定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使得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没有充足的人员支持。(五)开发措施较为单一,保护力度还需要加强文化产业是新兴的经济产业模式,需要在社会、政府等各方的全面保护下,不断创新产品开发思路。但就目前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况而言,文化产业呈现出较低级的产业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单一导致生产出来的产品形式重复化、单一化。在文化资源保护方面,政府为主导通过文化产业带动社会参与文化资源的保护建设是当前藏区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形式,但是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从人人做起,集社会各界共同的力量来促进文化资源的保护。而反观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情况,受人民文化水平不高,政府立法不严、监管不善,宣传不到位等方面的限制,导致藏区文化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受损的情况。

三、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相关策略

(一)提升对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认识

1、要认识到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和可再生性首先,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文化资源呈现出经济可开发的特点,民族文化资源的这种特点能够依托产业的形式把文化的价值具体的体现和展示出来,并且由于民族文化资源的特色性,使得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和利用具有了很强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了文化产品的价值。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文化资源的经济性显示出更强的潜力;其次,民族文化资源的可再生性。民族文化资源不同于矿物开发、有限资源开采等,民族文化资源的产生本身是一定的地理因素以及生产水平因素等方面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民族文化资源的生存依赖于文化传承的人群和相关的环境因素,而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能够保障民族文化资源的可持续性发展,民族文化资源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经济效应同时为文化传承带来持久的动力。2、正确看待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民族文化资源是对一个民族或者区域文化层面和生活层面的概括,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有助于当地生态环境、传统文化以及其他相关的方面的维持和发展,民族文化资源首先是要保护,而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藏族妇女特色服饰和首饰的产业开发,既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经济效益的带动作用能够把藏族特色服饰和首饰工艺的技艺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必须正确看待民族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认识到民族资源的开发是可行的,开发与保护统筹进行,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上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需要在政策制定和执行以及相关的开发与保护规范上给予特别的重视。确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确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科学性,实现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协调发展与统筹发展。

(二)关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上的一些策略探究

1、藏区民族文化环境保护的策略——建立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生态环境是藏区民族文化资源赖以生存的土壤,做好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是确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基础工程建设,同时建立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对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我们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首先要做好藏区生态环境保护的规划工作,通过生态环境的具体状况形成优先开发、重点开发以及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区域划分。并且通过对生态环境承载上限以及相关的开发条件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其次,加大在藏区生态环境的人才资源以及财政投入方面的力度,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和多方式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机制,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参与生态建设以及文化环境保护上来。2、关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构想——建立全方位的文化资源开发体系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不仅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最根本的要依靠民族文化资源的所有者和继承者,我们鼓励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发展具有藏区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和特色产业目的是为了实现当地经济的发展,把民族文化特色做成品牌,实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总之归根到底还是要依靠民族文化存在的基本条件才能够实现经济和文化的两个发展目标。因此,关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我们应建立全方位的文化资源开发体系。不断唤醒当地人民的文化保护开发意识,指导当地人民进行自己的产业化发展。同时还要在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作用之下,对藏区服饰、歌曲、舞蹈、特色建筑等文化资源以商品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开发,促进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结语

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的研究有助于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实际开发与保护工作的进行。在当前文化和经济相互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搞好藏区民族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不仅是整个藏区人们的发展诉求,同样也是自治区生存和发展的主要出路所在。文化产业的强大驱动力能够发挥区域经济的产业联动效应,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能够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当然,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复杂性很难用一种理论进行全面的指导,需要我们要深入藏区民族文化资源聚集地,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创新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更好地更科学地开发藏区民族文化资源,开拓利用与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作者:格茸立青 单位: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升平文化广电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1]唐剑,李虹.四川藏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6(11).

[2]杨振之,李玉琴.西部大开发中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与民族文化保护——以四川、云南藏区为例[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1).

民族文化资源篇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能力与闲暇时间允许人们进行深度的旅游消费,旅游市场发展趋于成熟。而教育水平的提高推动人们更加重视精神文化的享受,旅游产业中的文化竞争越来越激烈,在众多的旅游资源中,民族文化以其丰富的内涵体现出独有的优势,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符合人们的精神层面需求,在文化旅游竞争中展现出较大的吸引力,从长远来看,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缩短了世界各地的时间距离,时间成本的降低在很大程度上促使人们的旅游活动更加频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以其强大的魅力吸引着各地的游客,为民族文化的研究、交流与融合创造了一种新途径。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进一步增大了国际市场,国外投资及游客数量持续增加,在国际化的旅游产业竞争环境中,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产业经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需求不断增大,但这些旅游资源具备良好的开发条件吗?对此,《新背景下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研究》的作者做出了系统分析。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相对偏僻的边远地区,路途遥远,但是近年来交通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让远距离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变得更加容易。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旅游配套设施已经比较健全,旅游产业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监督管理系统,文化旅游产业的从业人员素养及服务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环境对人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为了加强人们对少数民族的深入了解,政府应不断加大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投资。可以说,政策上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最重要的推动力量。《新背景下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研究》一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为旅游资源的规划与开发提供思路借鉴,更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指导性思路。

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旅游者需求的不同进行旅游产品的定位,开发出不同规模与档次的文化旅游产品。在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时要充分结合民族区域特色,打造民族旅游品牌,最大限度地发挥少数民族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由于旅游活动涉及到多个方面,因此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要进行宏观调控与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要充分考虑区域的整体性,进行资源整合,以完整的旅游资源系统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稳定发展,同时为旅游者提供完善的旅游服务。在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政府要主动发挥主导作用,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并进行保护,避免开发过程中由于认识上的不足而导致文化资源的破坏。政府要全面规划并指导文化资源开发,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实现民族利益的长远发展。关于旅游产品的推广,作者也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进行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时不能只顾追求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可能对环境带来的的负面影响,要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实现文化旅游资源的完整性、多样性与持久性。政府要积极进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的推销,与旅游企业共同拓展市场,制定完善的产业管理机制,保证文化旅游产业的高效发展。

民族文化资源篇8

一、前言 进入21世纪,文化产业蕴含的巨大的经济潜力已被众多国家所认同,它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业态,具有锐不可当之势。中国有着5000年的文明,文化资源异常丰富,但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却明显滞后,文化产业相比发达国家而言相差甚远,据资料显示,[1]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国内外市场规模为8000亿元,占GDP比重仅为2.5%左右。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家进一步意识到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性,2009年,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文化资源,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要认识文化产业,必须先了解文化资源;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先厘清文化资源的基本特征以及开发潜力。近几年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已经意识到文化资源的重要性。很多地方政府都积极开展文化资源的整理、保护和开发。学界对文化资源方面的研究也如火如荼,但有关跨省域的多元文化区研究还比较少。 乌江发源于贵州西北的石缸洞,流经贵州、云南、重庆、湖北三省一市55个区县,于重庆市涪陵城东汇入长江。乌江流域现有苗、土家、彝、布依、仡佬、侗、回、白等40多个少数民族,共1066.43万人,该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异常丰富,据不完全统计,该流域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高达30余项。但长期以来该流域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乏力,文化产业所作贡献远远落后于其他地区,这与国家新时期提出的“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目标相差甚远。现有的有关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方面的文献,内容上零散而不系统,主要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研究,对文化资源的开发研究较少;视野上以研究单个地区为主,未能将乌江流域视为整体展开研究;学科上倾向于民族学和文化学方法,缺乏经济学、地理学等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这导致研究思路与对策建议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满足该流域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以及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系统归纳该流域民族文化资源的数量、类型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然后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期以抛砖引玉。 二、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的类型与空间分布关于民族文化的概念,至今没有定论,广义的民族文化应指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和创造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本文主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民族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等方面对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归纳。 (一)乌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与空间分布 据统计整理,目前,乌江流域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7大类,共计33项。其中较多的有民间舞蹈7项,民俗7项,传统手工技艺7项,传统戏剧5项。主要分布在乌江流域上游和下游。其中数量较多的地区有安顺市4项,石阡县和酉阳县各3项。从民族分布上来看,苗、彝、土家等民族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一定程度勾勒出了乌江流域文化资源的丰裕程度,但并不完整。据笔者统计整理,乌江流域具有的省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达234项,地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达500多项,类型覆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10多种类型。在民间舞蹈方面,有木鼓舞、芦笙舞、铜鼓舞、斗角舞、踩鼓舞、狮子舞、龙舞、板凳舞等等,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民间音乐方面,古歌、飞歌、情歌、大歌、山歌、酒歌等,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在传统戏剧方面,有布依戏、侗戏、地戏、阳戏、傩戏、花灯戏、木偶戏等,其表现形式独树一帜,颇有特色。在少数民族服饰方面有数百个样式和种类,有以编织、刺绣为主的苗族服饰;有以单薄、轻便为主为个性的侗族服装;有以蜡染为主的关岭、镇宁一带的布依族服饰;有以挑花为主的惠水、花溪一带的苗族服装等。此外,民间文学方面有民族的故事、传说、谚语等。此外,在民族节庆、娱乐竞技、民族医药等方面也彰显民族特色。在地理分布上,乌江流域上游主要以彝族文化、苗族文化和仡佬族文化特色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民俗和传统手工技艺方面;乌江流域中游主要以苗族、仡佬族文化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民间音乐和民间舞蹈方面;下游以土家族文化和苗族文化为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民间音乐和传统手工技艺方面。 (二)乌江流域主要的民族历史文物遗迹遗存 乌江流域除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外,还拥有大量的民族历史文物遗址遗存。其中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摩崖石刻、近代重要史迹遗址等。据笔者整理,乌江流域省级以上的历史文物遗址遗存近200余项,地市级的历史文化遗址遗存近300余项。空间分布上,主要分布在大方、毕节、贵阳、遵义、酉阳、涪陵等地区。这些历史文物、遗址遗迹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乌江流域各民族的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状况,是乌江流域人宝贵的财富。 三、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探析 (一)坚持文化资源的开发原则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潜力,但在开发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一是文化遗产类文化资源应遵循“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尤其是珍贵的文化文物遗产和保护单位更是如此,一旦丧失,将无法修复。因此,在这些资源的开发上,因坚持保护优先,适当开发,利用开发收益加强保护,真真做到保护有力度、开发有尺度,开发与保护兼顾;二是真实性原则,部分文化资源的开发可能会破坏文化生态,影响文化的传承,有些地区在旅游开发过程中,为了宣传和提高知名度,存在文化“造假、造谣、造势”之嫌,甚至掩盖了原文化的真实性,影响了文化的传承,因此,在这类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有道德,有底线;三是民族团结性原则,民族文化的开发不能破坏民族和谐关系,凡是不利于民族和谐、影响民族团结的开发方式都应该禁止。民族问题历来是很敏感的问题,因此在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三思而后行,不能以损害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为代价。#p#分页标题#e# (二)把握文化资源的开发层次 乌江流域的民族文化虽然丰富,但并不是所有的民族文化都具备开发价值,与自然资源一样,其埋藏条件、品位、纯度都会影响开发价值,露天资源很容易开采,具有现实开发价值,而埋藏在地下深处的矿产不具备现实开发价值,只有等经济技术条件到达一定水平之后才能开发。因此,我们认为乌江流域的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分为显性民族文化资源、灰色民族文化资源和隐性民族文化资源。如传统手工工艺、传统医药、民族特色饮食等都可以直接进行开发,而且在开发的过程中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宣传和保护,属于显性文化资源。此外,民族村寨,古建筑、古遗迹等也属于显性的文化资源,可以直接发展旅游产业,获取营业收入。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类等属于表演性质的文化资源,可以通过艺术团表演创造门票收入,但其大量的开发价值需要间接挖掘,属于灰色文化资源。因其民族独特性和文化差异性本身就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和吸引度,因此也可以结合影视、网络媒体进行开发,或者借助文化旅游项目来开发,在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教、健”链条中加入文化元素实现旅游收入的增值。 (三)打造民族文化知名品牌 品牌文化的核心是文化内涵,包括价值内涵和情感内涵,是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个性修养、生活态度、时尚品位、情感诉求等精神象征。乌江流域不乏文化精品,但没有形成对外的知名品牌文化,乌江流域在古代属于夜郎国,夜郎文化本身是一种以仡佬族为主的多元民族文化形态,因此乌江流域的文化名片事实上就是夜郎文化。因此,政府可以在夜郎文化的引领下,整合各民族的政治文化、居住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习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并以夜郎文化作为宣传名片,重点打造文化品牌。 四、结语 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的富裕度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都是罕见的,但它给该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贡献仍然很少。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时期,积极开发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该流域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的一次难得的契机。从经济层面上来讲,通过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可以促进该流域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有效地避免该流域走“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道路。同时,有利于该地区居民就业的增加以及内需的拉动;文化层面上,通过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可以推动该流域民族文化的繁荣以及民族多元文化的保护,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社会层面上,通过乌江流域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可以帮助该地区民众市场经济意识和民族自信心的建立,促进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和民族团结。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