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审计重点内容8篇

时间:2023-10-08 09:43:16

审计重点内容

审计重点内容篇1

关键词:全过程跟踪审计合同制执行情况的审核财务管理的审核后评价的审核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tracking audit includes investment project, design ( reconnaissance) management, bid management, contract management, equipment and material procurement management, project cost, completion acceptance, financial management, after the evaluation process review and evaluation.

Key words: tracking the whole process of audit contract implementation audit financial management audit evaluation audit

中图分类号E23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全过程跟踪审计,即将建设项目自投资立项至竣工结(决)算阶段全过程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单位应围绕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开展审计工作。此外,另一方面工作职能,是对项目管理情况的评价,主要包括投资立项、设计(勘察)管理、招投标管理、合同管理、设备材料采购管理、工程造价、竣工验收、财务管理、后评价等过程的审查和评价。现就全过程跟踪审计的内容及重点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1、投资立项的审核

投资立项的审核包括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开工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注册登记、国有土地证明文件(建设用地批准书、国有土地使用证、原土地使用证明)、房屋拆迁许可证;水土保持、地质灾害、占用林业资源调查、矿产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办理情况。

审计重点:各项编制资料、核准文件是否齐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环境影响报告书等编制单位是否具有相应的资质;审批机关是否有审批权限,是否存在越权审批的情形。

2、、项目组织体系的审核

项目组织体系的审核包括项目法人机构的建立,并对建设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偿还债务和资金的保值增值,实施全过程负责。

审计重点:建设单位的组织机构与项目管理是否相适应,建设单位制订的内部管理办法(制度)是否完整、规范,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并得到严格执行;对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等主要的控制流程是否设置合理,并定期进行对制度进行评估和修订。

3、、设计(勘察)管理的审核

设计(勘察)管理的审核内容包括审核设计(勘察)合同的内容、履行情况;是否采取限额设计、方案优化等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审核施工图交底、施工图会审是否及时和全面;审核施工图设计文件是否规范、完整审核设计单位提供的现场服务是否全面、及时,是否存在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的风险。

审计重点:设计合同条款的制订和执行是审核关键。图纸交付的时间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现场服务工作力度、是否存在因设计深度不足而引起相关索赔是重点关注的内容。

4、招标投标制的审核

招标投标制的审核内容包括招投标有关程序性文件是否齐全、合法、真实、有效;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配套规章的规定,;招标投标工作是否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投标人的资格条件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规定;评标过程是否存在行政干预、假招投标的情况;中标单位是否按招标文件中约定的合同条款签订服务合同。

审计重点:审查招标方式是否符合国家相关要求;招标文件的内容是否全面、准确地反映招标人的真实需求;评标标准设置是否科学;是否存在虚假招标、围标、串标等行为;标段划分是否合理和清晰;招标、开标、评标、定标是否按照规定程序进行,是否存在预先内定中标人等问题。

5、监理制执行情况审核

审计内容包括监理机构组成、现场监理人员资格、数量等是否符合合同条款的要求;监理规划、监理月报和监理日志的编制是否规范和合理;关键部位的旁站、材料验收、检测、隐蔽验收等日常监理工作是否按要求完成;监理单位对重大质量事故控制及事后处理是否合适;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控制手段是否有效;监理单位对工程进度控制是否符合合理工期或合同工期,工期提前或滞后是否采取纠偏措施;监理单位是否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变更程序是否符合制度要求,四方签认手续是否齐全。

审计重点:监理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是否按照工程监理规范和合同要求开展工作,人员质素是否达到项目要求,监理单位在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合同管理的监控手段是否有效。

6、合同制执行情况的审核

审计内容包括各参建单位否依法订立合同,各类合同内容是否规范,合同价是否与中标价一致,合同的管理是否规范,对合同执行的监督是否有效,是否存在黑白合同的情况等。

审核重点:合同的订立、变更、终(中)止等行为是否合法、规范、有效,是否与招标文件相符,价格是否公允;参建单位有无违规分包或非法转包行为,投入的主要技术力量、设备是否满足施工需要并与投标时的承诺相吻合。

7、工程管理情况的审核

审计内容包括工程程进度、质量安全,核查工程建设全过程中发生安全、质量等事故的次数、内容和性质,是否存在瞒报工程质量事故或在事故处理上弄虚作假的情况。

审计重点:各单位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是否统筹在业主的管控体系内,并与业主的管控要求一致;各参建单位的安全质量保证体系(流程、规范、权责及考核办法)是否建立健全并有效运作。

8、造价控制的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施工图预算编制、工程结算审核、工程结算复核。审核内容包括编制工程量清单、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成本(预算)目标编制、确定工程造价控制目标、核定分阶段完工的分部分项工程结算、工程结算审核,确定结算工程真实合理的造价、对结算审计项目各项成本数据测算、分析。

审计重点:按照不同的建设阶段,分别确定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制定控制实施细则,及时调整造价控制目标并及时向业主提供造价控制动态分析报告;确定真实合理的工程造价;测算并分析相关成本数据,提供专业化的审计意见评价及专业咨询建议。

9、设备、材料和其他物资采购与管理的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市场调研、供应商是否合规、交货方式、进场安装后是否按管理制度进行。是否对开箱检查进行详细记录。审核设备和物资入库、保管的执行情况。是否建立入库台帐、出库台帐、储位资料台帐。审核入库、出库是否按流程实施,手续是否齐全,帐、卡、物是否相符。审核设备、物资保管过程中是否定期检查盘点。

审核重点:设备的承包商选择是否进行市场调研:合同条款是否严密;物资进场后出、入库管理情况。

10、财务管理的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项目建公司是否建立了工程财务管理制度、项目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有关账簿、凭证、报表等会计资料是否真实完整;各项费用计取基数、计取费率是否合理,是否按规定据实列支;建设单位的办公、生活、福利等非生产性设施是否超标准和规模。

审计重点:建设资金是否按计划及时、足额划拨到建设单位帐户,各项贷款手续是否合法、合规,是否存在资金闲置或短缺现象;各项费用的开支是否合规,有无违反国家财经纪律等情况,是否严格按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等规定及概算口径正确归集和核算。

11、竣工验收的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整个验收过程是否符合现行规范,验收的手续和资料是否齐全:隐蔽工程和特殊环节验收是否符合规定,书面资料是否齐全和严谨:验收过程是否存在虚假的行为。

审计重点:验收手续、资料是否齐全和有效;验收工作是否符合规范;合同履行中重大变更和索赔与竣工验收情况是否相符,是否存在虚假的现象。

12、后评价的审核

审核内容包括审核所评估的经济技术指标全面性和适当性;审核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的真实性、效益性审核经济责任后评价的真实性;审核所使用后评价方法的适当性和先进性;审核后评价结果的全面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审计重点内容篇2

关键词:医院 合同审计 关注 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对于实体经济的医院来说,经济活动的加强使得经济合同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作为医院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经济合同审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合同审计成为审计部门的重要工作,为了防范经济合同风险,规范医院的经济行为,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经济合同签订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内部审计部门进行严密的配合,在保障医院相关的合法权益。

医院的合同种类繁多,主要包括物资采购合同、项目建设合同以及房屋租赁合同、安装服务合同等与医院工作息息相关的经济合同,医院要在建立健全经济合同管理相关的制度规范的基础上,对于违背医院相关制度及损害医院利益的合同不予签订,经济合同的签订必须以医院的利益及规章制度为前提,保障医院合法权益的实现。合同在签订的前期、中期及后期都需要进行有序的管理,按照合同审核流转程序,根据自身的职责特征,加强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的预防及控制风险的发生,有效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本文作者主要是从合同审核的几个重要内容出发,进行一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经济合同的立项审计

审计合同文本前要审查的内容:经济合同签定前有关部门是否进行可行性论证及市场调查,对于医院制定的审批手续以及医院相关部门领导的审批意见和签订的经济合同法人授权书、列入年度预算计划的重大经济项目及财务预算,对于计划之外的经济项目要再院长办公会研究讨论经过的基础上通过。

二、对签署合同主体的资格审查审计

对合同当事人的资质材料进行审查,具体包括的内容:企业经营资质证明,经营范围是否与合同的标的内容相符,是否有法人委托授权书,证件是否齐全有效,如购买医疗设备,除营业执照外,设备制造及运营企业的经营许可证、生产经营许可证及注册资格证、经营授权等相关资格证明需,如招标采购项目,应提供招投标文件及中标通知书等。

三、审计中的经济合同内容研究

经济合同是利益双方的权利及义务相互间的约定,合约的严密性及完整性是经济合同审计中的关键内容所在,周密的合同条款是合同对立双方履行合同的重要前提。经济合同审计工作要在保证条款的公正且双方都熟悉合同基本条款的基础上进行,合同的基本条款内容主要包括:合同中所约定事项的名称、价格、数量、质量以及结算方式、验收标准、违约责任以及发生争议时的解决方式等相关问题,价款或酬金计算依据的相关资料。对于适用于招标采购的经济合同,重点要对招标文件进行研究就,确保招标文件的内容与合同的内容相符合。

四、合同审计意见

对金额较大的经济合同,最好请医院聘请的律师把关,律师签署意见,从而规避合同风险,由医院审计部门所审计的经济合同,在根据合同审计的合理性及合法性的基础上,对立意不清且述意不明的合同条款以及有失公平公正的条款,提出合理化的修改意见医院,出具合同审计意见书,提交相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审计意见修订调整条款无异议后,请法人签字,盖医院的合同章,合同生效。

五、经济合同中的履行审计研究

(一)经济合同履行监督

对于重大事项的经济合同的执行,需要相关部门及人员进行严密的跟踪审计与监督,在对经济合同的审计中,较为重要的便是事中审计和事后审计,经济合同要在符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合同中制定的条款及相关事项进行审核,对于一些由于特殊原因而不能履行合同内容的,要按照医院的相关规定来对该违约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经济合同的跟踪审计过程性研究

跟踪审计的过程性研究主要包含了一下几个方面:医院经济合同的审计人员要严格按照自身职责来对经济合同进行深入的探究及了解,深入到项目中的实践活动,是对工程进度及工程中所出现问题的重要方面,审计人员与相关部门对工程项目的验收、算量以及材料品牌、质量以及价格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进行探究。审计中的另外一个重要工作就是付款方式的问题,款项的支付要根据工程的进度及合同中相关条例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支付。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设备的选择,相关材料的变更要和相关规定,按照程序流程来进行操作。

对合同期限较长的租赁合同、劳务服务合同审计,重点关注合同是否到期,有无超出合同有效期,合同中制定的相关规定要进行及时缴纳以及对于合同中规定的款项及合同到期等相关问题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对医院经济合同的审批及签订进行一个整体的规划。

作为医院架构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医院内部审计部门在对医院各部门的监督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院经济合同管理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医院管理人员的关注,内审人员要熟知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审计部门在设立专人审核合同的同时,对重大的合同要采取多人共同参与讨论,征求律师意见等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听取意见仔细审核,确保医院的经济合同公平、合法。

参考文献:

[1]李楠.医院经济合同审计的关键控制点[J].中国内部审计.2012(7):67-68

[2]李卫兵,张卿苗,杨宝新,程树民,张绍军.医院经济合同审计应把好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卫生经济,2013,12:110-111

审计重点内容篇3

【关键词】内部审计 转型 发展

一、企业审计的职能和国有企业审计内容的定位

企业审计职能主要包括监督、控制、评价、服务,企业审计内容围绕审计的这几种职能展开:

监督:审计的产生源于企业管理者无法亲自对执行层的运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监督。审计借助于其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内控制度情况、企业经营环境等因素都熟悉实施监督职能。审计监督职能的履行一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威慑作用;二是通过对企业各个层面的检查,及时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弥补管理上的漏洞,避免损失的进一步扩大。

控制:审计是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效果进行检查与监督,这本身就是内部控制职能的手段的应用。审计通过控制职能将收集到相关信息反馈给管理层,为及时纠正、完善内部控制执行的偏差提供依据。

评价:审计通过事前、事中审计,为管理层对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了解和评价提供真实、公正的监督检查信息,从而找出管理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断得以改进。评价职能主要在对重要岗位、关键业务环节履行内部控制的情况,以及对管理层各项决策的贯彻落实,目标责任的执行等方面发挥作用。

服务:审计综合性强、熟知企业管理环节、评价客观真实,通过对企业的内控制度、经营决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企业管理中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提供较为全面且中肯的审计建议及改进措施,共管理层决策。

审计的各个主要职能都在发挥作用,相互依存、相互包含,任何审计项目缺失了其中一个职能,要实现审计目标都变得十分困难。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与一般企业有较大的不同,他们多数是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相联系的,因此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能依照常理进行推断。国有企业的审计工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第一,要检查企业的各项工作流程是否规范,经营机制的转换等等,通过这些审计,获得一些详细的数据和资料,对总体的运营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第二,国有资产的投入是审计的重点,无论是成本、盈利还是支出、亏损,所有与国有资产投入的相关环节,都要得到彻头彻尾的审计,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工作当中,获得一个理想的结果;第三,针对生产经营中的关键环节进行审计,核查各个环节的成本投入是否符合实际需求,是否挤占成本费用等等。通过以上三点的审查,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审计水平,并且充分确保监督到位。

二、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发展展望

(一)内部审计工作制度建设日趋规范

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制度,规范审计工作标准,明确审计质量与企业内部审计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内部审计协会出台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等准则,通过法律的形式明确了内部审计人员的职责与权利,为审计人员工作独立性的提高奠定了法制基础。

(二)风险审计逐渐成为主流

随着国有企业的逐步发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越来越受到重视,内部审计也逐步有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预防转变,才能不断满足对企业经营管理环节全过程的监督与评价职能,通过采用风险评估方式,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按照风险度的高低适时开展审计工作。审计人员以风险评估为基础进行审计,促使其要不断关注企业内控制度中风险的变化,从而根据风险评估的思路出具审计报告,有效地将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控制与风险评估相衔接

(三)审计信息化的运用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日益发展,计算机对信息处理的稳定性、及时性的优势日渐明显,审计手段已经由传统的手工查账审计逐渐向计算机审计过渡己经成为一种可能。审计手段信息化,使审计人员能够通过审计系统随时审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使得实时审计、过程审计将不断取代事中审计、事后审计,在线审计取代就地审计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四)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审计发展的新动向

目前,内部审计人员不足与企业规模日渐壮大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迫使部分企业开始尝试将内部审计向外部化方向发展。内部审计外部化石内部审计将其全部或者部分只能通过招标等方式委托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中介结构来完成。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有效结合,一是利用外部审计机构服务于不同企业积累的经验提高本企业的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二是从独立于企业经营者的立场,客观地评价企业经营行为,是审计结果更符合企业实际情况。

三、新时期做好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转型

正如上文所述,国有企业审计既具有一般企业审计的基本职能,同时又由于国有企业区别于一般企业的特殊性,要在审计内容上有所侧重。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国有企业审计正在朝着信息化、外部化的方向发展,我们必须做好新时期国有企业审计工作的转型,所谓审计转型,其实质就是审计思维、审计手段、人员素质等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其核心的内容就是推进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内部审计转型的根本目标是要实现上述五个方面的转变,即在审计理念上,对内部审计本质的认识由检查系统向控制机制的认识转变,由注重结果、重在治标向注重过程、重在治本转变;在审计的职能上,由单纯监督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在审计的目标上,从查错纠弊向内部控制评价和风险评估转变;在审计内容上,由财务控制向业务控制和信息系统控制转变;在审计的方式上,由事后监督向事前、事中全过程监督转变;在审计的手段上,由手工操作为主向利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为主转变。应该说,这一目标的提出,既符合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也体现了我国内部审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审计重点内容篇4

关键词:工程 经济效益审计内容 方法

工程项目审计的重点应该是查找各个阶段管理的缺失部位、薄弱环节、衔接部位。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审计事前环节重点是预防。主要是通过对前期各项工作的审计,查漏补缺,消除效益流失的隐患;事中环节主要是控制。要在工程项目成本形成过程中,对人工、物料及其他费用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失浪费问题,实现造价控制目标;事后环节重点是评价。要通过项目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的对比、分析,对其经济效益情况作出评价。

一、工程建设前期调研论证

调研论证阶段效益审计的重点应放在所论证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上。可行性研究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中要注意分析项目调研程序是否科学;调研内容是否全面;调研结论依据是否充分;专家意见是否独立、客观,反对意见是否得到重视;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否是在实事求是的前提下,通过对项目要素进行认真的、全面的调查和详细的测算分析,经过多方案的比较论证后提出;具体论述项目是否具备经济上的必要性、合理性、现实性;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财务上的盈利性、合法性;环境及建设上的可行性;项目建议书是否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拟建项目的各要素是否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测算分析是否符合实际情况等等。

二、工程项目设计

这一环节效益审计关注的重点是:工程建设理由及条件;工程选址及建设规模;工程主要内容及投资形式;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及社会效益等内容是否在工程设计方案中充分说明。是否满足设备的选型、征地、投资控制、编制施工图设计的需要。施工图设计是施工建设的依据,它需要满足建筑材料的选用、设备的安装和非标准件的制作,满足施工图预算的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施工方面的需要。

三、工程建设合同签订

合同签订环节效益审计的重点是工程用主要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质量要求和不超投标报价,在同质同价的条件下,择优选择供货厂家。按照招标文件和投标文件在签定承包合同的同时,应将施工现场的固体废弃物、扬尘、噪声、污水等污染物的治理写入合同附加条款。签订合同时合同协议书、中标通知书、投标书及其附件、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工程量清单、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双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

协议或文件视为合同的组成部分。

四、工程建设施工

建设阶段的经济效益审计,实质上是核实工程建设项目的成本造价和监督工程建设质量。在该阶段中要搞好事中审计,主要应该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第一,材料方面,审计人员应督促建设单位派员根据要求进行市场调研,以确定材料价格,定点购买,排除施工单位故意抬高材料价格,增加工程造价的可能。第二,在设计变更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施工图施工,不突破投标报价,对任何一方提出的工程设计变更,应从申报制度上严格控制。第三,在施工组织设计方面。施工组织设计要从全局出发,抓重点抓难点,抓紧关键环节与薄弱环节,确保施工的连续性、节奏性、均衡性。第四,在索赔事项方面。我们认为应当加强主动控制,一是要加强对国家政策、法律、法令的理解;二是要在签定固定总价合同时,应在条款中注明所包含的各种风险因素,不能存在模棱两可的词句;三是发包人严格按合同条款办事,不能给承包人留有索赔借口;四是严格要求承包方按

施工图施工,尽量减少变更工程量;五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应当尽量将工作做在前面,减少索赔事件的发生。

五、工程竣工验收

竣工验收阶段审计的重点是完工程度和工程质量的审查核实。审计中要注意:(1)工程竣工验收是否符合有关条件,验收是否严格按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执行;(2)有无因设计不合理,工程不能发挥效益的问题;(3)工程设备内在质量是否存在问题;(4)有无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是否签订了工程保修合同。

六、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环节效益审计的重点是核实工程造价,避免高估冒算给投资者造成经济损失。通过几年来的审计实践,我们归纳了“工程结算六步审查法”,即:第一步工程量审查。对工程量的审查,一要看是否按定额规定的计算规则执行,二要结合施工图纸看有无多计、重计、漏计工程量,三要看工程量中执行的系数是否确切、恰当。第二步定额套用审查。一是审查预结算选用的定额子目所包含的施工内容与该工程各分步分项的施工内容是否一致,也就是对施工中的主要材料、机械、工艺与定额进行对比,查看是否有达不到定额标准施工要求的情况。二是审查定额允许换算子目及换算方法是否合理,从而确定有无高套,错套,重套定额的现象。第三步材料用量和价格审查。一审调整材料是否按规定执行,有无应调未调及定额规定不应调整而在结算中又调整的材料。二审材料用量按定额提取是否有误。三审材料价格是否符合当时市场行情,是否符合本企业内部制定的价格及合同规定的价格。第四步费用计算程序和取费标准审查。一查所套用定额与费用是否配套,二查施工企业的性质、级别、所施工的工程类别与工程费用规定的级别、类别是否相符,从而确定有无低级高套、虚增取费项目、重复计费、随意提高计费基数等情况。第五步工程预结算书计算结果的审查。主要是复算预结算书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有无人为错算、多算的情况。第六步深入施工现场,核对设计图纸及隐蔽记录单所记录的尺寸,有无错记工

程量的情况,核对施工操作程序是否与定额相一致。

审计重点内容篇5

关键词:基建;招投标;审计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35-02

作为工程建设过程重要环节的招投标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程项目的造价、质量和进度。工程项目招投标审计是对招投标活动全过程真实性、合规性有效性进行的审查,为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审计部门应当拓宽审计范围,提前介入工程项目招投标的全过程,严肃查处招投标过程中、暗箱操作的行为,从源头上杜绝招投标过程的违法违规行为。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说明招投标工作审计的重点内容。

一、招标前审计的内容

(一)工程招标条件与方式的审计

审查建设项目的立项情况,查看项目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是否经过可行性研究,建设项目是否列入有关的投资计划,是否有超计划建设问题;查看工程场地的征用、拆迁等准备工作是否完成;审查建设项目资金落实情况,查看建设资金是否按投资计划及时拨付到位;审查项目招标工作机构的控制管理体系是否完整。我国建设项目招标有公开招标和邀请招标两种方式。审计人员应注意公开招标的工程公告、范围、方式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公开招标的工程违反规定进行邀请招标;符合邀请招标范围的工程是否履行了相应的审批手续等。

(二)招标文件的审计

招标文件是工程建设单位以法定方式吸引施工单位参加竞争,择优选取施工单位,是招投标活动的指导性文件。招标文件的审计主要是审查招标范围是否明确详细,投标报价组成部分是否合理;评标条款是否公正,有无诱导性和排他性等不公平条款,评分标准中商务分与技术分分值与权重分配是否合理;付款方式、工程计价取费依据、合同主要条款、技术资料、工程竣工验收后保修措施、设备材料售后服务措施和承诺以及双方违约责任等内容是否明确且详细,有无模棱两可的规定;是否存在人为分解工程项目,规避招投标等违规现象;是否有招标失败、废标的标准。

(三)工程标底的审计

工程标底是控制是核实预期投资的重要手段,完整、合规、准确的标底是招投标双方权益的有效保证,是评价比较投标报价的基础,是评标和中标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确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工程项目标底审计主要审查标底编制所依据的标准、计价、取费的依据是否合规、准确;标底计价内容、计价依据及计价范围是否与招标文件一致,工程量计算是否准确,定额套用是否准确;审查标底总价是否超出投资计划数,施工图设计是否有一定的深度,是否有较大的不明确工程量及施工技术方法,使得标底价不能全面准确的反应施工图纸的内容。

(四)招标机构的审计

招标机构是依法设立、从事招标业务并提供相关服务的社会中介组织。招标机构审计主要审查招标机构是否为合法成立,资质等级是否符合建设项目规模要求,业务能力和信誉情况如何,操作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工程招标过程中承接同一工程投标咨询服务,是否存在向投标人或中标人附加不合理条件或收取额外费用的情况。有无故意抬高造价、向施工单位泄露标底、串通围标等行为。针对这些问题,审计人员可以通过查阅比对标底和各家投标单位的投标文件来发现其中的端倪。另外招投标法规定建设单位具有编制招标文件和组织评标能力的,可以自行办理招标事宜。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强制其委托招标机构办理招标事宜。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招标人自行办理招标事宜的,应当向有关行政监督部门备案。审查时要注意对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审核建设单位的组织招标的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二、招标事中审计的内容

(一)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

投标单位资格预审是决定投标单位准入的重要环节,可分为初步审查和详细审查,初步审查主要是对申请人名称、签章及申请文件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的审查;详细审查是对投标单位是否具备相应的投标资格,是否具有良好的社会信誉和施工质量,技术装备如何,是否具备优良的施工业绩和安全生产记录,企业信誉如何等的审查。评标委员会对投标单位的资格预审应认真进行,防止某些投标人靠不正当关系蒙混入围和借用其他企业资格参与投标。对弄虚作假、不符合要求和不能圆满完成招标项目的单位取消其投标资格。

(二)评标阶段的审计

评标阶段是招投标活动的核心环节,审计的主要内容是审查评标委员会成员是否以招标文件和公布的评标办法为标准分别从施工组织设计、项目管理、投标报价等方面进行评标;是否有对各投标单位评审尺度不一致的情况;审查评标委员会对报价有错误的修订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审查投标人书面澄清和补正是否符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有有关条款的规定执行,审计人员可以直接监督评标过程,也可以通过审查评标记录、观看评标现场录像来发现问题,在直接参与监督中要注意任何评委或人员不得有引导性或倾向性玉燕应向评委的独立评分,保证所有评委独立评分。

(三)定标阶段的审计

审查定标的程序和方法是否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和招标文件中确定中标单位的办法,是否切实选择了社会信誉好、价格低、技术可靠、企业整体实力强的性价比最优的单位中标;中标价是否符合市场行情,是否存在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不考虑质量压低造价,低于成本价中标的现象;在确定中标单位前,审查招标单位是否有向预中标单住提出压低中标价、增加工作量、缩短工期或其他招标文件中没有明确规定且违背预中标单位意愿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发出中标通知书和签订合同的条件;审查中标单位是否有较好履行合同的能力,在行业内是否有不良记录。

三、招标事后审计的内容

(一)建筑工程合同条款审计

招投标文件是建设工程合同订立的主要依据,也是合同的组成部分,建设工程合同是招投标文件的具体细化,现行招投标法明文规定“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三十日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再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审计人员要注意审核合同签订日期、签订对象以及合同内容,合同的主要条款是否与招标文件中的合同主要条款一致,有无实质性变更,特别是结算条款的变更,合同约定条款招而投标文件中没有规定的相关条款是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补充协议是否违背招投标文件。

(二)合同履行情况的跟踪审计

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其中对变更事项和现场签证的审查是审计的重点。主要审查是否向他人转让中标项目,是否擅自调换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技术人员;变更项目和现场签证的理由是否充分,情况是否属实,计量是否准确,手续是否齐全,资料是否完整,与招标文件、合同有无冲突;对于变更金额较大的,重点跟踪到施工现场,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向监理单位,项目部门进行复核;审查索赔程序和权限是否规范,对索赔资料的真实性进行详细复核,在深入分析和调查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补偿原则。

通过以上事前、事中、事后的审查工作,真正做到建设项目招投标工作“公开的规范程序、公平的竞争手段、公正择优选定中标单位”。做好招投标阶段的审计工作,对有效控制整个基建项目的工程质量、施工进度、投资规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牛香芹.如何开展基建项目招投标审计[J].安徽建筑,2009,(04).

[2]许祖军.如何开展工程建设招投标审计[J].长江大学学报,2010,(08).

审计重点内容篇6

关键词:工程造价审计;内容;质量控制;措施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cost control is refers to the investment control mechanism and control personnel, in order to make the investment to achieve the best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projec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investment in the planning, organization, control, supervision, motivation, discipline and a series of activities. Only the sense of quality consistently, strengthen study audit regulations and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mprove the audit staff and occupation moral level, to make every project cost audit project has become a fine, and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cost audit.

Key words: engineering cost auditing; content;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L372+.3

一、工程造价结算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建设工程竣工结算通常是指施工单位依照合同内容结束各项承包工程,经验收合格,符合相关要求,对建设工程款进行结算。工程结算与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切身利益联系紧密,然而由于工程造价编审中各环节的地位和立场不同,编审结果常常存在较大的差距,施工方往往在最低让利后实现中标,而施工方会则在结算时尽量多报一些。具体来说,建筑工程造价结算中常常会遇到以下几类问题:一是对工作量进行虚报;二是重复报量或者洽商重复,对于相同的变更内容常常出现多份洽商变更;三是对部分合同条款进行曲解;四是洽商部位不够明确;五是对洽商内容进行涂改;六是对定额编号进行变换;七是更改定额人工费含量,使工程造价进一步加大;八是对部分自动计算工作量进行更改;九是增加虚假工作项目。

二、工程造价审计的重点内容

1、定额计价结算审计阶段的审计重点

1)审核工程变更、签证所涉及的工程量;

2)套用定额子目是否合适;

3)取费是否合适。

定额计价审计特点:绝大多数变更的计价依据是定额,在不考虑定额价与市场价偏离的前提下,定额计价规则简单,大家使用熟悉,方便。

2、清单计价结算阶段的审计重点

1)在合同范围内有相同或相似的清单子目,变更则比较简单。

2)如果没有可借鉴的子目,双方就对价格的争议就比较大,这就要求结算审计人员不仅对造价控制熟悉,也要对施工程序和施工细节熟悉,还要对市场材料价格行情熟悉,而且要对出现的新材料、新工艺都要有相当的了解。

清单计价审计特点:清单计价下的决结算审计,审计人员的责任更重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更高了。

三、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计质量控制的措施

1、工程结算审计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审计结算编制应依据国家、省、市相关文件及有关取费标准规定;认真检查核对工程量的计算是否科学准确;核实各分项工程的定额套价情况;核对定额缺项工程的编制补充审计情况;认真检查各项计价依据是否充分、相关资料是否完整明确;检查计价条款以及招标文件是否符合各项有关规定;核对结算范围和合同承包的一致性;检查取费是否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核实赶工措施费是否依照合同约定计算以及现场签订的工程量的一致性;检查工程中各项材料、机械设备价格是否与市场一致,相关手续是否完备。

2、工程造价结算审计过程控制。

(1)搜集、整理好竣工资料。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结算审计,必须搜集和整理好竣工资料,因为竣工资料是审计工程造价的重要参考,只有掌握了尽可能详尽的资料,才能更准确地进行工程造价结算审计。竣工资料主要有工程竣工图、各种签证、设计变更通知、设备的价格和主材的合格证、价格表等。

(2)及时、全面掌握工程实况。竣工图并不能面面俱到地反映工程造价,必须在了解竣工图的基础上,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全面地掌握工程实况,争取对在结算审计中需要用到的数据准确无误地掌握,对于一些优秀的工程结算,不仅深入施工现场,还应深入市场调研。

(3)忠于职业道德,掌握专业知识。工程结算员需要随时掌握各种费用文件,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环就是竣工结算,所以,在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严谨、认真、细致的态度。另外,在进行结算审计时一定要忠于职业道德,不徇私情,不畏强权,保持良好的信誉。

3、审核材料价格,做好询价调研工作

认真审核材料价格,搞好市场调研,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多数施工合同中关于材料价格约定的相关条款为:材料价格执行省市某期价格信息。建设工程结算中,主体结构中所用的材料价格及安装主材价格遵照此约定。而对于装饰装修工程中所用材料,由于品牌、档次的不同,价格也千差万别,价格信息中此部分价格缺失或者不能真实地反映工程中所用材料的实际情况。对于合同中没有约定的,一般处理办法为:有建设方签字确认的价格执行该价格,建设方无签字确认价格的参照同期市场价。审计过程中,应由施工方提供经建设方认可使用于该工程的材料品牌、档次的相关资料,然后根据这些资料有的放矢地进行市场调研,可提高询价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应该清楚地知道,材料供应商的报价与实际的材料采购价会存在一定的差距。

4、查阅现场签证,仔细推敲

建设工程施工中,由于建筑物使用功能、装修标准等方面的改动,以及原设计图纸存在矛盾等因素,从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签证单。签证单是结算审计中的重要资料,其涉及的费用也越来越多。对送审项目要求施工方将结算资料分类装订,结算资料要求真实完整,杜绝补签资料现象。这样,既促使了甲乙双方更加重视资料整理的及时和完整,又减少了造假证据的机会,同时对加强项目前期和实施过程的管理工作也起到了监督作用,使工程项目管理更趋规范,实现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加强对工程签证单的审计,应用科学的技巧和方法,深入实际,严谨细致,加强调查分析,从而达到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审计质量的目的。有的签证单只有施工方的意见,甲方未签;或者甲方只签经手人名字,而未签处理意见;或者签的意见为情况属实;或者虽有甲方签字认可,却与现场不符。对于签证单的审计,应遵循如下原则:1)客观性原则,审核双方签字是否完善,以及签署意见的真实表达;2)整体性原则,将签证单所列事项置于整个建设工程中进行分析考虑,是否存在工程量重复计算,费用重复计取的情况;3)全面性原则,分析签证所列事项发生的真实性,是否符合合同条款和规范要求以及签证所列事项工程量计算是否真实准确。

5、踏勘施工现场,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

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目前在工程建设中常常会遇到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没有相应的定额子目可以套用,需要自己测算相应的人工、材料、机械的用量,收集这些新的施工工艺和新材料的基础资料,是做好审计工作的前提条件。装修装饰工程中,通过在现场了解对不同部位的详细做法,将其与定额所采用的做法与材料及其消耗量进行比较,如有差别,对定额子目进行换算,使其与现场实际做法相符。随着对工程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造价控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中引进了跟踪审计。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等情况,应做好相应的记录,并经各方签字确认,在施工过程中就掌握了工程的实时资料,到工程结算审计时,过于集中的工作量已均匀分散在施工阶段,既加快了审计速度,又提高了审计质量。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结算审计是一项十分繁琐复杂的工作,审计人员应该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并忠于职业道德,保证工程结算审计的准确性,把好工程造价控制的最后一关,避免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唐白原. 工程造价审计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2)

2.周如华. 浅谈建筑工程造价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福建建材.2006(12)

审计重点内容篇7

“免疫系统论”的提出,为在更高层次中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意义。

财政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和法定职责,在国家审计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更好地发挥在财政审计中的免疫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多年来的县、乡(镇)财政审计工作实践,谈一谈“免疫系统论”框架下县、乡(镇)财政审计的内容、方式和重点等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财政审计的内容

根据财政审计在国家审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审计署对财政审计的“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工作思路以及当前县、乡(镇)两级财政的状况,为了“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县、乡(镇)财政审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预算管理审计

对财政预算管理审计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

(1)收入预算的增长是否与当地CDP的增长趋于同步。

(2)流转税收入预算占当地的GDP的比重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随流转税征收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是否与当地的流转税相配比。

(4)非税收入预算是否参照上年和当年收入数,依据下年的政策变化及其他增减因素进行合理编制。

(5)支出预算总额是否在可用财力总额范围内;可用财力的计算是否考虑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和其他政策性影响因素;上年结余是否按规定纳入当年支出预算安排。

(6)基本预算支出的编制是否依据合理的预算定额、标准,其中:人员经费预算是否考虑增资因素,是否与部门(单位)预算中的基本支出预算的人员经费一致;公用经费预算在同一个定额标准的基础上,是否考虑各部门、单位履行政府职能的资金需要编制。

(7)项目支出预算是否为当地政府研究确定的项目;项目支出预算安排是否建立在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上,有无编制“空头”项目列入下年支出预算项目。

2、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是否有效。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否结合当地的实际,既集中了财力,加强了财政宏观调控力度,提高了财政支付能力,又保证了部门、单位履行职能的资金需要;各银行账户设置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

(2)“收人两条线”管理制度的实施,是否促使各部门、单位各项规费收入及罚没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票款分离”,“罚缴分离”制度执行是否到位。

(3)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是否有利于节约财政性资金;是否确保了采购物资的质量;政府采购的程序是否严格执行到位。

3、预算调整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法》的规定,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二)财政预算收入审计

1、财政部门组织入库的预算收入审计。

(1)预算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是否符合《预算法》等有关规定,有无擅自扩大收人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增加(或减少)收费项目对象。

(2)是否存在擅自减收、缓收、免收预算收入;或虽收缴预算收入入库,又从“预算支出”渠道拨回,变相减收、免收预算收入的现象。对减收、缓收、免收预算收入的项目要审计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手续。是否齐全。

(3)有无擅自隐瞒、坐支、截留预算收入;将应纳入预算收入项目转为预算外收入;有无将应作预算收入不按规定及时结算,长期挂往来账,并从往来账科目直接拨付的现象。

(4)有无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另行存放在国库以外的过渡性账户中,不按规定及时纳入预算收入的现象。

(5)有无违规办理预算收入退库,或本应作预算支出的项目作为收入退库处理的现象。

(6)有无为了完成年初财政预算收入任务,违规调入资金用于平衡年度预算的现象。

2、税务部门组织入库的预算收入审计。

(1)是否按税收政策及时足额征缴应入库的各项税收,有无违规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各项税款的现象。

(2)是否存在违规设置过渡性银行存款账户、随意调节税收入库的现象。

(3)是否存在违规办理税收提成,继续提取税务征收业务经费、奖励资金和代扣税款手续费;办理退税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现象。

(4)有无为了完成年度税收任务,不按税收征管的属地管理原则。存在借税、引税,有意混库挤占上级收入的现象。

(三)财政预算支出审计

1、预算支出是否真实。支出列报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列入相应的支出科目;有无虚列支出挂暂存;预拨下年度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支出;将应在预算外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

2、经费拨款是否有预算;超收安排,追加预算支出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3、上级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是否及时拨付,有无挤占、截留、挪作他用的现象。

4、是否按规定比例设置预备费,动用预备费是否按规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四)财政预算结余审计

1、结转下年支出是否真实,是否按规定落实到具体的支出项目或用款单位。

2、是否按规定从当年的预算结余中设置和补充预算周转金,是否存在挪用预算周转金的现象。

二、财政审计的方式

从目前地方财政审计的方式来看,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均由地方本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本级财政决算审计均由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这种审计方式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1、从审计的对象内容来看几乎一样,只是侧重点不同,这样势必造成重复审计。

2、从审计资源的有效性来看,居于上述原因,必将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做重复事。

3、从审计的时效性来看。上一级审计机关受审计人力、精力、异地条件的限制,最多每两年安排一次对下级财政决算审计。而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几乎每年一次,对比之下时效性差。

为此,笔者认为,财政审计方式,按《审计法》第十六条之规定,应作如下调整:

1、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财政决算审计应由县级审计机关列入当年审计工作计划安排负责审计。

2、乡(镇)一级政府因没有设立国家审计机构,乡(镇)财政审计由县审计机关负责审计。

3、上级审计机关按照《审计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根据工作需要和政府要求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宏观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财政投入项目安排专项审计。

这样既保证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和审计,资源的有效利用,又避免了重复审计。

三、财政审计的重点

县、乡(镇)财政审计应该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县、乡(镇)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和目前的财政状况,主要应突出如下审计重点:

(一)重点审计县、乡财政收入的真实性

1、审计中注重分析非税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情况,如增长(减少)过快则应分析增长的原因并重点抽查收入增长过快的项目,审计其有无违规调入资金,虚增财政收入的行为。

2、重点审计土地出让金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列财政收入,土地出让收入是县、乡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宗土地的出让都应该审计到位。看土地出让是否按法定审批权限,有无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审批的现象,土地出让程序是否合规,拍卖成交的土地出让收人是否全额缴库。

3、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县、乡财政收入进度情况和税务部门提供的县、乡税收入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入库金额较大的月份和税目进行重点抽查审计,看有无异地借税、引税的现象。

(二)重点审计县、乡财政预算支出的有效性

1、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是否做到专款专用。

2、教育支出、科技支出、支农支出的增长是否与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长同步。

3、地方教育附加费,城建税收入是否按规定专门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无挪作他用的现象。

4、对县、乡(镇)财政的支付能力和保证程度指标进行审计分析评价。

(1)某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预算支出总额/(预算收入总额一本年净结余)×100%

其中:预算支出总额=地方-般预算支出+体制结算、专项上解支出。

预算收入总额=地方-般预算收入+体制结算、专项补助收入+上年净结余

该指标的比例越高,财政的支付能力越强,反映出的财政状况良好,财力充裕;反之,支付能力越弱,反映出的财政状况恶化,财力短缺。

审计重点内容篇8

“免疫系统论”的提出,为在更高层次中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奠定了基础,也为实现审计工作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制度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意义。

财政审计作为国家审计的永恒主题和法定职责,在国家审计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更好地发挥在财政审计中的免疫功能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多年来的县、乡(镇)财政审计工作实践,谈一谈“免疫系统论”框架下县、乡(镇)财政审计的内容、方式和重点等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财政审计的内容

根据财政审计在国家审计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审计署对财政审计的“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的工作思路以及当前县、乡(镇)两级财政的状况,为了“免疫系统”功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县、乡(镇)财政审计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财政预算管理审计

对财政预算管理审计主要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预算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

(1)收入预算的增长是否与当地cdp的增长趋于同步。

(2)流转税收入预算占当地的gdp的比重是否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3)随流转税征收的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是否与当地的流转税相配比。

(4)非税收入预算是否参照上年和当年收入数,依据下年的政策变化及其他增减因素进行合理编制。

(5)支出预算总额是否在可用财力总额范围内;可用财力的计算是否考虑上级财力性转移支付和其他政策性影响因素;上年结余是否按规定纳入当年支出预算安排。

(6)基本预算支出的编制是否依据合理的预算定额、标准,其中:人员经费预算是否考虑增资因素,是否与部门(单位)预算中的基本支出预算的人员经费一致;公用经费预算在同一个定额标准的基础上,是否考虑各部门、单位履行政府职能的资金需要编制。

(7)项目支出预算是否为当地政府研究确定的项目;项目支出预算安排是否建立在充分的可行性论证和严格审核上,有无编制“空头”项目列入下年支出预算项目。

2、预算管理制度的执行是否有效。

(1)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否结合当地的实际,既集中了财力,加强了财政宏观调控力度,提高了财政支付能力,又保证了部门、单位履行职能的资金需要;各银行账户设置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

(2)“收人两条线”管理制度的实施,是否促使各部门、单位各项规费收入及罚没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行政性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票款分离”,“罚缴分离”制度执行是否到位。

(3)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是否有利于节约财政性资金;是否确保了采购物资的质量;政府采购的程序是否严格执行到位。

3、预算调整是否严格执行《预算法》的规定,编制预算调整方案并提请本级人大常委会审查和批准。

(二)财政预算收入审计

1、财政部门组织入库的预算收入审计。

(1)预算收入项目的范围、标准,对象是否符合《预算法》等有关规定,有无擅自扩大收人范围,提高(或降低)收费标准,增加(或减少)收费项目对象。

(2)是否存在擅自减收、缓收、免收预算收入;或虽收缴预算收入入库,又从“预算支出”渠道拨回,变相减收、免收预算收入的现象。对减收、缓收、免收预算收入的项目要审计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手续。是否齐全。

(3)有无擅自隐瞒、坐支、截留预算收入;将应纳入预算收入项目转为预算外收入;有无将应作预算收入不按规定及时结算,长期挂往来账,并从往来账科目直接拨付的现象。

(4)有无将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另行存放在国库以外的过渡性账户中,不按规定及时纳入预算收入的现象。

(5)有无违规办理预算收入退库,或本应作预算支出的项目作为收入退库处理的现象。

(6)有无为了完成年初财政预算收入任务,违规调入资金用于平衡年度预算的现象。

2、税务部门组织入库的预算收入审计。

(1)是否按税收政策及时足额征缴应入库的各项税收,有无违规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各项税款的现象。

(2)是否存在违规设置过渡性银行存款账户、随意调节税收入库的现象。

(3)是否存在违规办理税收提成,继续提取税务征收业务经费、奖励资金和代扣税款手续费;办理退税是否符合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的现象。

(4)有无为了完成年度税收任务,不按税收征管的属地管理原则。存在借税、引税,有意混库挤占上级收入的现象。

(三)财政预算支出审计

1、预算支出是否真实。支出列报是否符合规定的用途列入相应的支出科目;有无虚列支出挂暂存;预拨下年度经费列入当年财政预算支出;将应在预算外支出的款项转为预算内支出。

2、经费拨款是否有预算;超收安排,追加预算支出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审批。

3、上级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是否及时拨付,有无挤占、截留、挪作他用的现象。

4、是否按规定比例设置预备费,动用预备费是否按规定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四)财政预算结余审计

1、结转下年支出是否真实,是否按规定落实到具体的支出项目或用款单位。

2、是否按规定从当年的预算结余中设置和补充预算周转金,是否存在挪用预算周转金的现象。

二、财政审计的方式

从目前地方财政审计的方式来看,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均由地方本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本级财政决算审计均由上一级审计机关负责审计,这种审计方式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不足之处:

1、从审计的对象内容来看几乎一样,只是侧重点不同,这样势必造成重复审计。

2、从审计资源的有效性来看,居于上述原因,必将造成审计资源的浪费,做重复事。

3、从审计的时效性来看。上一级审计机关受审计人力、精力、异地条件的限制,最多每两年安排一次对下级财政决算审计。而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几乎每年一次,对比之下时效性差。

为此,笔者认为,财政审计方式,按《审计法》第十六条之规定,应作如下调整:

1、县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和财政决算审计应由县级审计机关列入当年审计工作计划安排负责审计。

2、乡(镇)一级政府因没有设立国家审计机构,乡(镇)财政审计由县审计机关负责审计。

3、上级审计机关按照《审计法》第二十八条规定,根据工作需要和政府要求对关系到国计民生,宏观决策有重大影响的财政投入项目安排专项审计。

这样既保证了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和审计,资源的有效利用,又避免了重复审计。

三、财政审计的重点

县、乡(镇)财政审计应该在总体把握的基础上,根据县、乡(镇)两级财政管理体制和目前的财政状况,主要应突出如下审计重点:

(一)重点审计县、乡财政收入的真实性

1、审计中注重分析非税收入占本级财政收入比重的变化情况,如增长(减少)过快则应分析增长的原因并重点抽查收入增长过快的项目,审计其有无违规调入资金,虚增财政收入的行为。

2、重点审计土地出让金是否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列财政收入,土地出让收入是县、乡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宗土地的出让都应该审计到位。看土地出让是否按法定审批权限,有无将单个建设项目用地拆分审批的现象,土地出让程序是否合规,拍卖成交的土地出让收人是否全额缴库。

3、根据财政部门提供的县、乡财政收入进度情况和税务部门提供的县、乡税收入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者入库金额较大的月份和税目进行重点抽查审计,看有无异地借税、引税的现象。

(二)重点审计县、乡财政预算支出的有效性

1、预算安排的项目支出是否做到专款专用。

2、教育支出、科技支出、支农支出的增长是否与财政预算收入的增长同步。

3、地方教育附加费,城建税收入是否按规定专门用于教育事业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无挪作他用的现象。

4、对县、乡(镇)财政的支付能力和保证程度指标进行审计分析评价。

(1)某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预算支出总额/(预算收入总额一本年净结余)×100%

其中:预算支出总额=地方-般预算支出+体制结算、专项上解支出。

预算收入总额=地方-般预算收入+体制结算、专项补助收入+上年净结余

该指标的比例越高,财政的支付能力越强,反映出的财政状况良好,财力充裕;反之,支付能力越弱,反映出的财政状况恶化,财力短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