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民族文化差异8篇

时间:2023-10-09 10:47:52

民族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差异篇1

(一)差异基础上的和谐建构

从逻辑层面来看,和谐建构在差异基础之上,没有差异,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同质结构是不可能建构我们所说的和谐的;而且需要指出的是,纯粹的同质结构只是一种理论上的存在,而在这个现实世界中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任何事物的结构都可以说是一种由多元因素组织而成的十分复杂的结构,其自身内部充满着差异性、多元性,纯粹单一结构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就一个国家而言,往往都是由多个民族组成,各民族文化之间必然存在着众多的差异。纵然是在一个民族中,其内部也同样存在着文化的差异。因为其民族成员之间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思想意识、文化程度、人生阅历、审美标准等等,都存在着差异,而且这种差异的程度有时甚至是相当大的。我们无法想象一个民族内部的完全同一性,也根本不知道这种完全同一的民族如何生存,如何发展,因为这样的民族并不存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是差异性的存在,这种差异性不仅表现在它与其他民族之间,也表现在它内部成员之间。但是这种差异性并不阻碍这个民族内部的和谐化生存,相反,还积极地支持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为,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它的所有的差异都在民族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获得协调,或正在受到协调,从而使得这些差异逐渐步入一种默契的配合状态。那么,文化的差异是怎样建构社会和谐的呢?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问题。因为每一个民族都有着相当巨大的人口数量,而每个人相对于其他人而言,都是一种差异性的存在,而且个人的差异性又会因为时间、地点、对象、场合、情境等的差异而出现时空不同下的差异。和谐是关系的和谐,和谐的发展存在于关系的发展过程之中。当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情感“强度愈大,整个自我被卷入的倾向也愈大,就是说,整个自我为情绪所支配的倾向也愈大”。就民族内部而言,其成员们长期生活在一起,相互之间确实存在着一条看不见的情感纽带,它维系着各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也维系着整个民族的和谐社会状态。也就是说,情感在调节成员之间的差异方面,事实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当成员之间因为某种利益而发生分歧的时候,情感就会自动地在分歧双方的内心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当这种情感因素的调动达到充分状态时,人们原先的分歧就会因为情感的因素而消于无形,从而使得差异得到了较好的协调。这一点其实也无需过多的说明,因为它本来就是一种客观的存在,而且每个人对此也不会产生怀疑。情感调节固然在差异突出之时确实发生着作用,但它并不是万能之药,因为人不仅是情感动物,也是理性的动物。当情感调节失效的时候,理性调节也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事实上情感调节与理性调节有时并没有先后之分,它们有时也会同时发挥各自的作用。这种理性调节,在民间又多以“义”的面貌出现。使得这些差异经过这种处理之后,不至于产生矛盾冲突,或者尽可能地起到缓和矛盾冲突的作用。说得再明白些,上述种种调节,如同木工行业中木器的组接所必须将木器做成榫头和榫母一样,民族文化差异本身就可以视为榫头和榫母,种种协调行为其实也就是对这些“榫头”“榫母”加以识别,按照其差异的性质、规模、大小等不同表现进行合理的配合,从而最终完成木器的榫接,建构其和谐的关系状态。

(二)和谐与发展的关系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和谐与发展的关系,主要是指社会的和谐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发展本身不是均衡,也不可能在均衡的状态下产生,因为发展本身就意味着对均衡态的打破,只有打破了均衡态,发展才有可能发生。而要打破均衡态,所依靠的其实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力量。矛盾的协调构建着旧的均衡态,而矛盾的被鼓励,被引导,又会成为旧的均衡态的破坏者,同时也是新均衡态的创建者。只有矛盾的存在,才有可能打破旧的均衡态,建构新的均衡态。我们知道,差异本身虽然不能等同于矛盾,但却是矛盾存在的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矛盾才会产生。如果事物内部没有差异性因素的存在,完全都是同一性因素组成,那么,矛盾将永远不会产生,而该事物也将永远不会发展;相反,还会因为缺乏矛盾而失去生命的活力,并逐步走向终结。和谐则是一种类似于均衡,实际上却是一种超越均衡的状态。说它类似于均衡,是因为和谐本身就是各种差异性因素或矛盾性因素在合理配合的状态下所形成的一种极富生机的状态。而说它超越均衡,则是因为和谐本身又是一个开放性结构,它无时不刻不与外界发生着复杂的联系。在和谐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差异并不是被人为的加以,以求达到某种关系的均衡,而是积极鼓励这些差异,培养这些差异,惟其如此,和谐才会是一种富有生命活力的超均衡态。当某种差异在其积极的鼓励下显得非常突出的时候,倘若又恰逢其时地获得外界因素的适当刺激,就会激发出新矛盾的产生。当新矛盾产生以后,社会的内部就会因其相互默契的配合而汇集成一种强大的活力,这种活力将会对原有的均衡态形成威胁。当这种力量在内外部因素合力的作用下,强大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将会成为一种打破原有的均衡态,建构新的均衡态,成为推动事物自身发展的力量,从而使这一事物自身获得发展。这就是和谐何以能够促进发展的基本原理。和谐的社会形态之所以需要为矛盾奠定基础,是因为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处理得当,往往会表现为一种积极的内驱力。

二、文化差异与民族和谐发展的逻辑证伪

20世纪著名的英国科学家、思想家卡尔·波普尔曾经反复地告诫我们:“我们必须记住,科学方法中神话的巨大意义是,它们能够成为批判的对象,并且能够加以改变。同样,传统也有双重的重要功能,它们不仅创造某种秩序或类似社会制度那样的东西,而且提供给我们某种我们能对之起作用的东西,我们可以批判或改变的东西。对我们理性主义者和社会改革家来说,这一点是决定性的。”波普尔在这里强调的是,作为科学的方法,其重点不在于论证过程的“可证实性”,而在于它自身的“可证伪性”。在他看来,“可证实性”的判据不仅不合理,而且不可能,因为它的工具即归纳法是无效的,而“可证伪性”判据才是符合科学自身的方法。说得更直白一些,波普尔的可证伪性,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可批判性。在波普尔的观点中,一种科学研究应该是为后人提供批判的对象,只有可批判的东西,才是科学研究方法所坚持的,而不可批判的东西,则是非科学的,也是无价值的。根据波普尔的这一论断,我们在这里也应该对我们自己的逻辑论证过程进行一番批判性分析。其实我们都知道,事物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事物自身的发展并非是线性的发展,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有时甚至是非线性发展的过程。这里我们不妨回过头来看一看我们所论证的逻辑发展过程。我们说差异构建了和谐,和谐协调着矛盾,矛盾推动着发展。从逻辑层面来看,这种论证过程应该是合逻辑的推论。但是,我们的这种“可证实性”论证,还缺乏证伪过程的反证。其实这种反证在我们的论证过程中无处不在。就上述各个逻辑环节中,尽管其自身是合逻辑的,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出现误差,如果这些误差得不到及时的纠正而任其发展的话,就有可能改变或者阻断事物发展的逻辑进程,从而使我们的所有论证都指向虚无。

从第一个环节来说,在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构建民族和谐,是具有某种逻辑发展的必然性的,但是一切必然中都包含着偶然的存在。也就是说,不是一切文化差异都会完全驯服地自动地按照人们的主观预想去构建民族和谐。尤其是在社会形态中,文化差异自身并不主动地构建和谐,因而,真正和谐社会的构建是需要人付出大量的努力才有可能构建成功。而在这种构建的过程中,各种文化差异的相互配合又是一件十分精细的工作,它需要人们对各民族乃至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差异有着十分细致的观察和深刻的认识。也就是说,它需要实实在在的社会调查、社会实验、社会思考,这样才会真正拥有对文化差异本质的认识,也只有在这种深入的认识基础上才有可能构建真正的和谐。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号上,将和谐社会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对于真正的和谐社会的构建却是于事无补的。因为高喊口号固然轻松,但是口号并不能代替对差异的认识,也不能代替构建本身,相反还会因为口号而耽误对民族文化差异的认识,从而也就耽误了民族和谐的构建。当然,这种对民族文化差异的深刻认识又是一件十分艰苦的工作,它需要花大力气,下苦工夫,踏踏实实地深入民族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如果放弃这种社会调查,仅仅凭借想当然的“认识”,只能与文化差异的真正认识无缘,而且这样的“认识”实际上连一般的大致正确的认识都不是,更谈不上什么科学的认识。若只是基于这样认识的基础上去构建和谐社会,那么其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就第二个逻辑环节而言,我们说和谐协调着矛盾。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不仅符合逻辑,而且也符合事实。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对矛盾进行协调,使各种矛盾在这种社会协调中相互联系,相互荡磨,相互激励,从而使得正常的社会秩序得以形成,并得以延续。当然,在这种协调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偏差,即协调不当。因为矛盾的协调同样也是一件十分精细的工作,它不仅需要考虑到各民族文化的差异,也要考虑到当时的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和影响力的大小,并针对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同的社会外界的影响以及不同的民族的心理结构、心理特征等等问题,去进行细致的协调。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采取符合当时矛盾情境的协调方式,使这种矛盾的协调达到良好的状态,否则就会出现协调不当,从而事与愿违,不仅不能很好地协调矛盾,反而会刺激矛盾,激发矛盾,严重者还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或者伤害社会和谐。因此,从逻辑证伪的角度来看问题,和谐固然能够协调矛盾,但有时候也可能因为协调不当而激发矛盾,直接影响社会和谐的程度。认识到这一点以后,我们就不能眼看社会达到和谐状态以后便掉以轻心,以为一切都已大功告成,纵然有矛盾出现,也会因为和谐社会的内部机制自身的工作而高枕无忧。须知任何事物其实都是利弊兼存,永远也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事。为此,我们应该继续不断地工作,认真处理任何一种社会矛盾现象,脚踏实地,正视现实,正视矛盾,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积极措施和有效的方法。只有这样,和谐社会才会得以持久。就矛盾推动发展这一逻辑推论而言,本身依然有其道理。因为,没有矛盾,也就没有运动,而没有运动,自然也就谈不上发展。社会的发展依靠矛盾的推动,民族的发展也同样依靠矛盾来推动。从社会发展的视角来看,矛盾确实是一种活力,是一种完全能够推动社会发展的活力。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矛盾的另一面,即它也有可能阻碍、延迟甚至是消除社会的发展。矛盾的这种性质同样也是一种社会客观存在,并且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那么,矛盾在什么情况下推动社会的发展,又会在什么情况下阻碍社会的发展呢?在我们看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矛盾的正确引导,正确化解,正确处理的问题。我们前面曾经说过,社会矛盾的基础是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我们不能因为差异会导致矛盾而从根本上消除文化差异。因为一旦各民族之间乃至民族内部成员之间的文化差异被根除,所谓的社会和谐其实只是一种社会内部的均衡态,复杂的社会构成也将转化为一种简单的同质性结构,而真正的同质性结构别说难以发展,其自身的生存也将受到怀疑。因为,在社会现实中,纯然同质的结构是不存在的,也没有资格存在。因此,要想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就必然会构建一个充满文化差异,充满矛盾,充满社会发展动力的和谐社会。在这样的和谐社会中,对矛盾的正确引导也就成为关键性问题。一旦在引导过程中出现一点偏差,就可能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矛盾推动社会的正能量,还应该看到矛盾阻碍社会发展的负能量。只有对矛盾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并认真地加以对待,正确地加以引导,合理地加以调适,社会矛盾也才有可能转化为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力量。

三、总结

民族文化差异篇2

关键词:刺绣;民族性;文化差异

一、刺绣艺术的民族性

(一)民族艺术的多元性

不同的民族有着其自身不同的经济基础与风俗习惯,处在各自不同的生活环境中,它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包括生活方式,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在彼此之间形成了很多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形成了世界民族艺术的多元化局面。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建筑艺术、服饰艺术、饮食艺术等,都是一个民族的人们通过劳动、生活所自然产生的具有本民族风格的艺术。不同地区的文化具有不同地域的独特属性,但每一种艺术是不可能独立存在的,它必定和多种艺术门类并存,从而形成符合这个民族习性的艺术。

(二)民族艺术的世界性

民族艺术的世界性体现在各民族艺术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融合。它们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不同的风格。对于不同的民族艺术来说,时间和新旧程度是不一样的。与你是新的,与我却是旧的。与你古代的,与我却是现代的。各民族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各个民族的艺术或多或少地受到其它艺术的影响,一个民族的艺术要向前发展,不仅是本民族自身绝对的、纯客观的东西,还要借鉴其它民族艺术中好的东西。因此,艺术的发展绝对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须是在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的。在交流中彼此融合,越发丰富多彩。

二、中西方地域文化差异性

(一)中西方的文化特征

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存在着众多差异。其中文化内容差异最突出的是中国的文化是多元的而西方的文化则是一元化的。钱穆曾说过,“西方文化主要在物,可谓是科学文化。中国文化文化主要是对人对心,可称之为艺术文化。”可见中西方的文化确实有其区别。在194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英国人将刺绣艺术带到美国。所谓美国文化,基本上是英国、德国、荷兰、法国等欧洲等国家的风格文化艺术,而本土的文化反而很少受到重视。中国是56个少数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各区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文化和风俗,甚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中国的文化相对于美国来说更加的多元化。中国的刺绣文化在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特征。在中国,著名的刺绣就有苏绣、蜀绣、湘绣、粤绣等,也称之为四大名绣。

(二)中西方民族性差异对刺绣的影响

刺绣是印第安人的主要传统手工艺,有棉线刺绣、绒绣、珠绣、羽毛管刺绣、发绣、补花等。在美国,靠北部的森林地区,最古老的印第安人的刺绣属羽毛管刺绣。他们大多以捕鱼为生。在当地的人们除了捕鱼之外,鸟禽也是主要的食物之一。因此,鸟兽身上的羽毛管自然成为了制作刺绣的原材料。珠绣则是在分布在美国南部最为著名的刺绣,这与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是息息相关的。南部地区离海近,所以大多就地取材。所制作的珠绣中,有贝壳珠,珊瑚珠,也有果核珠和粘土珠等。珠绣的品种繁多,人们大多在庆典节日上穿着带有珠绣的饰品,服饰上修修满珠绣图案,光彩夺目。

中国刺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性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是分不开的。所以,刺绣又称为丝绣。中国刺绣拥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养蚕。所以中国的刺绣原料都以针线为主,刺绣品的图案丰富,色彩清晰。在中国,刺绣文化多采用象征手法,早期的民间刺绣纹样都从刺绣工艺的角度反映了传统图案的精神品格。最早的刺绣图形是天子褒服十二章。这种手法代表着古代刺绣图形的设计思想,历代传承,不断拓展、完善,最终形成了“凡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创作原则。

三、中美文化在刺绣中的表现

(一)美国印第安人的刺绣文化

艺术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美国印第安人的刺绣充分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方式、经济、宗教、信仰和思想观点等。他们所创造的传统刺绣,特别是珠绣,羽毛管绣,在世界艺坛中可谓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技法和民族艺术的风格,是一份宝贵的艺术财富。如今,美国印第安人的地位有了提高,人口有所增加,即使受到白人的侵略,他们也顽强的保守着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艺术文化。印第安人在刺绣上使用的色彩是和他们的自然环境、生活习俗、思想观念以及等密切联系的。比如他们很少用红色,红色象征着战争和流血。黄色是印第安人的主要谷物,是玉米的色彩,寓意着五谷丰登;绿色似乎温暖的色彩,象征着万物复苏;蓝色则代表平静、温柔。在平原地区,以农业为主,崇尚太阳神,祈求五谷丰登,草木繁盛,所以大都喜爱白、黄、绿等,居住在密西西比河流域的大都以游牧和狩猎为主,性格粗矿,所以就更偏爱黑色。

(二)中国民族传统的刺绣文化

中国的刺绣用品涉及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说刺绣是“中国农耕文化的产物、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华”可谓恰如其分。传统刺绣展现其独特魅力,刺绣也辐射各族人民的喜爱。通常也要做出相应的更改,以确保民族服饰刺绣图案的完美表现。中国的民俗节日丰富多彩,一年12个月基本月月都有不同的传统民俗节日,各地的人们也在用各自的方式在欢庆着这些节日,大多节庆活动中也少不了精美的刺绣工艺。居住在山寨的喜用花卉、鸟兽构图,以绿、蓝二色为主;居住在溪河边的多取材于鱼虾、人物之,以红、黄二色为主;还有凉亭、佛塔、寺庙和各式各样的几个图形。中国刺绣是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土壤中,在特定的文化、思想、的孕育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刺绣具有历史积淀的文化精神,这决定了它不单是形体。民族刺绣是一种带有自发性、业余性和自娱性的艺术创造。在漫长的历史中,它也自然形成了它独特的审美造型和独特风格。

四、结语

艺术是为了表达感情和交流而产生的。在艺术的世界里,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和优势,这使得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文化的传承具有了艺术价值。本文主要将美国和中国的刺绣进行比较,对比中西方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性。由于不同的民族之间的风俗习惯和生活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刺绣文化的历史形态。彼此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形成了世界民族百花齐放的多元化格局,才使得世界艺术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郑珊珊.刺绣[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2]李宏复.中国刺绣文化解读[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民族文化差异篇3

一、 民族文化语义基本相同

汉英两个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传统,英汉两种语言都是丰富而又发达的语言。英语、汉语都有很多极富民族文化语义的词语。然而,事物本身的属性是一致的,人门对某些事物及其现象的认识能力大同小异,因此,英汉对应词的民族文化语义有共性,其民族文化语义基本相同。例如,汉语中的“狼”和英语中的wolf具有基本相同的民族文化语义,两者均可表示“残忍凶暴”或“贪婪成性”。汉语说某人“狼心狗肺”,则是说他心肠狠毒,忘恩负义;说某人“有狼子野心”,则是指此人如狼一样,毫无良心。此外,汉语中有色狼之说法,英语也有类似说法。又如,“狐狸”和fox,有相同的民族文化意义,两者均表示“狡猾”、“多疑”。例如,英语的cunning as a fox和汉语“像狐狸一样狡猾.,英语an old fox和汉语老狐狸均有“老尖巨滑、诡计多端”的民族文化意义。

同样,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同一词语在构成比喻中具有相同的民族文化语义,如,英语的“stone-hearted”和汉语的“铁石心肠”英语的”meek as a lamb“和汉语的“驯服得像羔羊”英语的“light as a feather”和汉语的“轻如鸿毛” 英语的“pure as the driven snow”和汉语的“洁白如雪”,英语的“sweet as honey”和汉语的“甜如蜜”等等。

二、 民族文化语义部分相同

汉英语言中有些对应词,其民族文化语义只有部分相同或相似,即对应词只在某些方面其民族文化语义相同,而在其它方面则不同。也就是说,在汉、英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共同的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会引起不同的联想。就民族文化语义相同的方面而言,它们反映了不同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以及对客观世界认识的相同点;而对于在其它方面所引起的不同联想说明了汉、英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即不同的民族文化存在着个性的差异。以上这类词语不少,如,英语的“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西方和中国有着相同的文化语义,即都象征着“爱情”。但是,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民族文化语义却是“秘密、沉默”的象征。再如,owl和“猫头鹰”在英、汉两种言中都有“不吉利、凶兆、死亡”的民族文化语义。在中国文化中,猫头鹰俗称“夜猫子”由于它在夜里发出凄历的叫声,所以被人们将其与“倒霉、厄运、不吉利”等联系起来,并被认为是一种不吉利的鸟。它落到谁家,谁家就要遭殃。民间有忌讳“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其意是指猫头鹰能带来厄运。这就是英语、汉语中对应词语owl和“猫头鹰”的共同的民族文化语义。但是,英语却有汉语没有的“精明、智慧”,“神情严肃的人”等民族文化语义。

三、 民族文化语义不同或截然相反

汉英语言中对应词在各自的文化中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语义,有些语义在不同的文化中大相径庭,差异很大,甚至截然相反。由于英、汉语言是使用这两种语言的社会成员的不同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产物,而英、汉民族在认识、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异。中国与英国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很大,这就决定了英汉民族文化语义的差异性。除此,英、汉两民族的不同,以及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决定了英、汉语言中的对应词的民族文化语义差异。如:“西风”和west wind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有不同的民族文化语义。当西风吹起来的候,英国正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而中国,则正至深秋或隆冬。

再如,“龙”与dragon在汉英文化中有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语义。在汉语中,“龙,,象征吉祥、尊严、权力等,如,“龙凤呈祥”,“龙颜”,“望子成龙”等等。中国人甚至称自己为“龙的传人”,称“龙年”为大吉大利之年。然而,在英语中,dragon却是“神话中的一种妖怪,口吐火焰,全身长鳞,长有双翼,爪子和长尾”,象征邪恶、灾难、凶狠等。A dragon year就是a disaster year(灾年)。注意到了西方dragon的民族文化语义,在翻译亚洲“四小龙”时,就译成了four tigers,因为英语的tiger有褒义的民族文化语义。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我们不能把自己文化中的某一意义套用到其它文化中。

四、 民族文化语义只在一种语言中存在

民族文化差异篇4

(一)英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的变革都会对英国文学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文艺复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莎士比亚、萨里、斯宾塞、华埃特、海伍德等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过后,又先后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发展阶段。到了18世纪初,又兴起了新古典主义,这使得宗教神学开始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到19世纪,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渗透到英国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的文学家更加追求自由和解放。到了19世纪后半期,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学的题材逐渐扩展,文学也被赋予了某种经济和政治色彩,大多数文学作品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在此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英国文学趋于写实,在选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促使英国文学顺应时展,呈现出更加全面、多元的特点。

(二)美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相较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美国民族较多,且有大量移民。这就使得美国文学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复杂性、庞大性的特征。总体而言,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后等阶段。在最早的殖民时期,美国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早期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时期的美国大陆相对落后,文学仍源于生活和劳动,因此,文学作品多是赞颂人们的品格和自然风光。到了一战前后,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出现在美国文学中,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美国文学的现实性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文学的转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饱受战争摧残,对社会和人性开始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善与恶,美国文学也一度陷入迷茫时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文学逐渐进入第二次繁荣时期。到了19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展时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矛盾逐渐暴露,各种文学流派也相继出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更加鲜明。30年代的美国文坛则以左翼文学为主导。而到30年代后期,文坛上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流派纷纷出现,且大胆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彼此之间相互争论、交流和借鉴。在此过程中左翼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文学思潮的主要引导者。与此同时,美国文学逐渐与世界相互交流,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打击,二战后,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格局。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内涵

英美文学评论随着英美文学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评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严格,理论指导也越来越系统化。英美文学评论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并依据相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进而探索英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便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推动英美文学更快、更好发展。文学评论家通常综合考虑作品的写作手法、表现特色、思想观点、创作风格等要素,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主旨。此外,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得到更加客观的反馈,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反思,并不断进步。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在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英国文学评论常遭遇矛盾和挣扎。17、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创作手法也相对荒诞,在这种文学背景下,文学评论就陷入矛盾中。到了20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之前的理论,并朝着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向发展,逐渐进入转型时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对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的早期殖民历史,使其文学创作接受了印第安文学、英国文学等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当然,美国文学并非单纯地模仿和复制这些文学,而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并日趋成熟,最终从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学演变历程,促使美国文学具有更加自由、开放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对应的,美国文学评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反而更加重视作品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性。

(二)文化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还是民族文化根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又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基础。因此,语言差异也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的评论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也会略有差异。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谚语、典故、习俗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若无法准确把握这些差异,就会影响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论。相比较而言,英式英语较为严谨,英国评论者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对语言的运用更加谨慎,同时,受语言习惯影响,英国评论者对所评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抱着一种尊敬的心理,这也正是英式英语沉稳、庄严的表现。而在英式英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式英语则相对自由、随意,其对英式英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同时,美国评论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相对轻松。相较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发展历史较短,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文学作品受传统束缚也相对较小,更加关注创新和个性特点。在文学评论中美式英语的用词也更加自由和开放。文学评论也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因此,受英国文学评论理性、传统特点的影响,英国的文学作品更加规范,在语言运用方面更加严谨,带有浓重的历史感。而自由、独立的美国文学评论则会让文学创作更加关注个性展示,这更容易引起文学思潮。正是受文学载体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文学评论也反作用于文学创作,使美国文学创作在短短的发展历史中,越来越具有独特性,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纵观英国文学发展史,其创作演变历程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本主义只是相对于禁欲主义与神权主义来说的。整体而言,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还相对保守,这主要源于英国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英国文学评论的这一特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相较于英国,美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就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发展历史较短,没有沉重的传统束缚,文学评论不必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美国在独立战争后,逐渐形成了自由、独立、民主的文化氛围,这也促使美国文学评论更富创造力。

(四)人道主义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民族文化差异篇5

(一)英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文化、历史、政治、社会的变革都会对英国文学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英国文学的发展和演变。文艺复兴是英国文学的重要变革时期,这一阶段出现了莎士比亚、萨里、斯宾塞、华埃特、海伍德等著名的文学家。文艺复兴过后,又先后出现了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等发展阶段。到了18世纪初,又兴起了新古典主义,这使得宗教神学开始在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到19世纪,浪漫主义气息逐渐渗透到英国文学创作中,这一时期的文学家更加追求自由和解放。到了19世纪后半期,在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下,英国文学的题材逐渐扩展,文学也被赋予了某种经济和政治色彩,大多数文学作品宣扬自由平等思想。在此之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英国文学趋于写实,在选材上更加关注现实生活。而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文化也趋于多样化发展,这促使英国文学顺应时展,呈现出更加全面、多元的特点。

(二)美国文学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相较于英国文学,美国文学发展历程相对较短,但美国民族较多,且有大量移民。这就使得美国文学呈现出更加多样性、复杂性、庞大性的特征。总体而言,美国文学先后经历了殖民时期、革命后、一战前、二战前后等阶段。在最早的殖民时期,美国文学呈现出鲜明的早期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时期的美国大陆相对落后,文学仍源于生活和劳动,因此,文学作品多是赞颂人们的品格和自然风光。到了一战前后,现实主义和乡土文学出现在美国文学中,对美国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使美国文学的现实性不断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文学的转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饱受战争摧残,对社会和人性开始反思,深入思考人性的善与恶,美国文学也一度陷入迷茫时期。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文学逐渐进入第二次繁荣时期。到了19世纪20年代,美国资本主义进入高度发展时期,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的矛盾逐渐暴露,各种文学流派也相继出现,文学作品的现实性更加鲜明。30年代的美国文坛则以左翼文学为主导。而到30年代后期,文坛上则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文学流派纷纷出现,且大胆发表自己的文学见解,彼此之间相互争论、交流和借鉴。在此过程中左翼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逐渐成为美国文学思潮的主要引导者。与此同时,美国文学逐渐与世界相互交流,并对世界文学产生一定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人类产生了重大打击,二战后,美国文学逐渐呈现出多样化格局。

(三)英美文学评论的主要内涵

英美文学评论随着英美文学的产生而出现,并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革,在英美文学发展过程中,文学评论的要求越来越规范严格,理论指导也越来越系统化。英美文学评论以文学作品为主体,并依据相关的文学理论对文学作品进行系统化研究和分析,进而探索英美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以便为之后的文学创作提供理论指导,推动英美文学更快、更好发展。文学评论家通常综合考虑作品的写作手法、表现特色、思想观点、创作风格等要素,对作品进行多角度分析和评价,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和主旨。此外,文学评论也有助于文学创作者得到更加客观的反馈,进而以此为依据进行反思,并不断进步。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一)文化内涵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在历史、社会等因素的影响下,英国文学评论常遭遇矛盾和挣扎。17、18世纪英国文学作品呈现出鲜明的宗教色彩,创作手法也相对荒诞,在这种文学背景下,文学评论就陷入矛盾中。到了20世纪,英国文学评论家开始重新思考和审视之前的理论,并朝着女权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方向发展,逐渐进入转型时期。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转变对当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文学评论与美国文学背景有着密切联系,美国的早期殖民历史,使其文学创作接受了印第安文学、英国文学等欧洲大陆文学的影响。当然,美国文学并非单纯地模仿和复制这些文学,而是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并日趋成熟,最终从英国文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正是这种特殊的文学演变历程,促使美国文学具有更加自由、开放的文化内涵。与之相对应的,美国文学评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关注较少,反而更加重视作品的独到见解和创新性。

(二)文化载体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语言不仅是重要的文化载体,还是民族文化根基。就文学创作而言,它又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基础。因此,语言差异也会对文学评论产生一定的影响,不同民族的评论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评价也会略有差异。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的影响,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在谚语、典故、习俗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因此,若无法准确把握这些差异,就会影响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评论。相比较而言,英式英语较为严谨,英国评论者在评论文学作品时对语言的运用更加谨慎,同时,受语言习惯影响,英国评论者对所评论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抱着一种尊敬的心理,这也正是英式英语沉稳、庄严的表现。而在英式英语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美式英语则相对自由、随意,其对英式英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革新,同时,美国评论者对文学作品的评价也相对轻松。相较于英式英语,美式英语发展历史较短,与之相对应的,美国的文学作品受传统束缚也相对较小,更加关注创新和个性特点。在文学评论中美式英语的用词也更加自由和开放。文学评论也会反作用于文学创作,因此,受英国文学评论理性、传统特点的影响,英国的文学作品更加规范,在语言运用方面更加严谨,带有浓重的历史感。而自由、独立的美国文学评论则会让文学创作更加关注个性展示,这更容易引起文学思潮。正是受文学载体的影响,英美文学评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与此同时,文学评论也反作用于文学创作,使美国文学创作在短短的发展历史中,越来越具有独特性,在世界文学舞台上大放异彩。

(三)历史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纵观英国文学发展史,其创作演变历程带有鲜明的人本主义色彩,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本主义只是相对于禁欲主义与神权主义来说的。整体而言,英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观点还相对保守,这主要源于英国革命的妥协性和不彻底性。在社会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英国文学评论的这一特点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相较于英国,美国文学评论中的人本主义就带有明显的独创性。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发展历史较短,没有沉重的传统束缚,文学评论不必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同时,美国在独立战争后,逐渐形成了自由、独立、民主的文化氛围,这也促使美国文学评论更富创造力。

(四)人道主义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民族文化差异篇6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民族文化差异 民族文化优越感 民族文化自卑感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033-03

随着世界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一个国家、民族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都无可避免地要同其他国家、民族交往,而且这一交往与合作的必然性越来越显现出强劲的势头,成为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大势所趋。然而在不同民族之间的实际交际中,人们往往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影响着民族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时成为一种障碍、鸿沟,是每一个跨文化交际参与者的不惑。文化定型是人类的一种思维认知方式,是人类对其他人与事物某种固定的认识与观念,它仅停留于表层的、笼统的认识,因而缺乏辩证的思考与分析,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交际者间的沟通,严重的甚至形成大民族中心主义、民族偏见与歧视,这不利于本民族的发展,也影响到与其他民族的正常交往及和睦相处。本文从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影响的角度出发,探讨在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如何看待异族文化,如何剔除文化定型的不利影响,促进民族间和谐有效的交际。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于1871年在他的名著《原始文化》第一章中将文化定义为“一种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及习惯。”

国内许多学者把文化定义为人化,例如肖前、陈志良指出“马克思主义对文化的实质与人的发展作统一的理解,认为文化的实质即人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中国大百科辞典》将文化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意义上界定,“文化:广义上指人类在社会历史活动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则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民族学界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探索与修订,目前倾向于用下述定义去阐明民族学所讨论的文化,即文化是人类为维系各个具体的社会集团(这里指民族)的生存与发展,经该集团所有成员在其世代延续中以渐次积累和约定俗成的方式建立起来,并由后天习得而加以延续与丰富的一个相对稳定而又独立完整的规范总和。

跨文化交际通常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际,跨文化交际源于美国,始于60年代,侧重于研究交际文化,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跨文化交际学将影响交际的因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层面上,而是扩大到文化层面上,从更宽广的视角进行研究,帮助人们预见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人们的自我认识,促使人们对自己的文化重新审度,从而更好地与外界交往。在跨文化交际实践中,人们发现即使能够熟练运用目的语的交际者依然会遭遇沟通上的障碍,这一障碍往往不是来自语言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交际双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在跨文化沟通上遇到障碍所导致的。霍尔说:“我深信存在于我们和其他国家的人们之间交际的障碍很多来源于对跨文化交际所知甚少。”(Edward Hall,1959)因此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必须了解交际双方文化要素中的类似点和不同点及在交际中如何发挥它们的作用,减少信息发送者发出信息时的盲目性,增加信息的准确性,以减少接收者对所得信息的误解,提高人们跨文化交际的效果。

二、民族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一)掌握民族文化差异,使交际效果事半功倍

Gudykunst&Kim认为“交际是否有效取决于交际双方对对方发出的信息意义理解的相似程度,相似性越大,有效性就越高。即当交际双方把误解降到最低的时候,交际的有效性就最大。”(Gudykunst & Kim,1992,230)反之,交际的有效性就越低直至无效。只有有效交际才是有意义的交际,才是跨文化交际的目标。

根据Gudykunst & Kim的有效交际原理,交际双方要想达到成功的交际就需要构建共同的知识框架,其中包括对对方文化背景知识的掌握,只有了解了该民族的文化特色,言语及行为背后的文化意义,清楚其表达意图,在交际过程中正确解码才能做出合乎对方民族思维认知习惯的判断,有针对性地做出恰当的反应,从而达到有效的沟通。

然而在具体的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他们之间的互相理解及和睦共处始终很困难,交际一方往往都自觉不自觉地依赖自身语言文化背景知识或是自己的亲身经验对交际者发出的信息进行解码,做出推断,得出结论,而这种结论往往与对方的意图有偏差,甚至相背离,严重影响了交际效果,造成冲突。“文化上的差异会给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相互理解与和睦相处带来极大的困难,使人们烦恼与苦闷或产生重大的失落感”。(贾玉新,1998)那么怎样才能构建出与交际对方相似的文化背景知识呢?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习对方民族的文化,不仅将自己的语言表达尽力接近于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而且还要了解本民族文化同异族文化间的区别,切忌以自己的思维习惯,一己之见去诠释交际对方的信息。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特性,包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为人处世的风格等。对内它表征着一个民族的性格,是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外它体现着该民族的风貌,影响着其他民族对这一民族的印象,也影响着各民族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对方民族的文化差异,熟悉交际对方的价值观、审美观、行为观点和准则、礼俗、禁忌等,在此基础上的跨文化交际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例如与俄罗斯人交往时就忌讳询问对方的年龄,恭维身体健康,拜访则一定要在对方主动邀请后方可登门而且切忌不能空手,送花则忌送偶数支等等,只有了解对方的憎恶喜好才能为成功交际提供有利前提。

(二)民族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作用

在构建同交际对方所共有的语言文化背景时,我们要学习交际对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了解民族文化差异,清楚地认识到本民族与异族间的区别,从而在交际中避免因对文化差异的无知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可是是不是形成了对交际对方民族文化差异的认识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呢?

不同民族在相互的接触和交往中会对彼此形成一定的认识,这种认识可以帮助自己快速有效地了解到交际对方民族的民族文化特性,对自己的交际方式做出一定的指导。这种对另一民族文化的整体统一性的认识被称作是文化定型。定型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Lippman引入学术界的,他在《公众舆论》一书中对定型在社会观念体系中地位和作用的确立做出了尝试,然而他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很长一段时间内有关“定型”的概念一直都是争议的话题,研究者们对此并没有形成统一共识,甚至就“定型”这一词汇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也各执一词,在各个科学文献中可以找到不同的表达术语:民族定型(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стереотипы)、民族偏见(этнические предрассудки)、民族观念(认识)(этнические представления)、民族形象(национальные образы)等等,这些词汇表述的都是同一现象。但是有一点已经趋于一致,那就是学者们对定型的观念:定型帮助人们对纷繁芜杂的世界形成快速的认识,缩短了人们认识世界,认识异族的时间。但同时它存在片面性,往往误导人们不加区分地做出简单的判断,在现实中,一些人会做出具体分析,不断改变着自己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而一些人会在定型的影响和束缚下,对外界做出不符实际的感知、认识。高一虹(1995)认为,为了帮助不同文化的人们相互了解,(人们)就必须概括文化差异,必然要建立某种文化定型;然而这些定型对于差异的“过分概括”或“标签化”又可能人为地制造屏障,妨碍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由此可见,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既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消极的一面。

这里我们主要探讨文化定型对跨文化交际的负面影响。不同民族之间在生活习惯、思维观念、行事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人们对于其他民族都会形成一定的自我认识与看法,并做出一定的评价,这就是定型观念在对待民族文化上的体现。受定型观念束缚的人往往用简单固定的眼光看待外界的人与事物,而不是从辩证发展的角度。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持有本民族文化优越感,会形成大民族中心主义,导致对异民族的民族偏见和民族歧视;而过分强调其他民族的优越性,鄙视自身民族文化传统,不利于弘扬民族精神和加强民族内部团结,影响该民族的发展壮大。在同其他民族交往中,以上两种定型观念都会构成有效沟通的障碍,影响跨文化交际的有效性。

1.民族文化优越感。每一个民族因其经济政治发展程度不同,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会受其影响而有所不同,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会发展,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特别是弱势文化会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这一点在语言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经济、政治、科学较为发达的民族,在语言词汇的发展上较快,会诞生出一些新鲜词汇。而其他民族在引进该事物的同时,也会沿用这一事物的名称,这样也丰富了本民族的语言文化,例如像汉语中的“咖啡”“摩托”“T恤”“可口可乐”“蹦极”“伊妹儿”“AC米兰”“卡拉OK”,在科学领域这样的词汇则更多,“基因”“DNA”“CT”“镭射”“厄尔尼诺现象”,还有像“安培”“牛顿”“摄氏”等一些计量单位更是举不胜举。

可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强势也会给这个民族带来优越感,民族优越感是一种文化优势的态度,认为自己的文化较其他文化优越,抱有民族优越感的人认为世界是由这一民族为轴心延伸开来的,世界的其他地方都是围绕着该民族旋转的。这样的例子在世界史上比比皆是:俄国的大国沙文主义、拿破仑的铁蹄、德国法西斯纳粹、日本的大日本军国主义、美国的大棒政策等等,这些都是在宣扬极端民族主义和好战情绪,认为本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主张从政治和军事上征服奴役其他民族,从精神和文化上腐蚀和渗透、施压于其他民族文化,鄙视和排斥其他民族,严重影响了民族间的正常友好和谐交往,是跨文化交际的极大阻碍。

2.民族文化自卑感。同民族文化优越感相反,民族文化自卑感过分强调了异族文化的优越性和本民族的弱势,在交际时把自己放在了弱势地位,是跨文化交际在不平等原则基础上的另一种表现,民族自卑感也不利于跨文化交际的正常顺利进行。在同异族交往中贬低自己,抬高别人,阿谀奉承,崇洋,并非公平交际。比如现如今一些很普遍的现象:认为进口货比国产货更高级,学外语的风气使很多国民忽略了国学的重要性,出国留学成为一种时尚,年轻人追逐日韩流,摒弃国粹文化的学习,相声、戏曲遭遇冷眼,这些一方面虽是中华民族与世界接轨的表现,可是另一方面也是忽视自身民族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是民族文化自卑感的表现。且不说在清朝末期清政府卑躬屈膝在同外国帝国主义列强交涉中一味地放弃原则所签署的一些不平等条约,甚至在当今社会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下,中国人的对外恭敬谦让依然存留,鲜明地表现在实际的对外交际中。比如在向外国人翻译一些有中国特色的事物时,中国人会习惯性地去迁就外国人的理解,把自己民族语言中的一些词汇洋化,最后变得不伦不类。有一个比较典型而可笑的例子,就是中国的一道名菜“四喜丸子”被翻译成了“四个喜庆的丸子”。再来看看一些商品品牌的名称“纳爱斯”“TCL”“浪莎”“蒙娜斯”等,有的产品形象代言人也是找的外国人,这些企业可能是要走国际品牌战略因此周到地考虑到了外国受众的文化接受能力,但是却忽略了产品自身的民族文化根基,这样的产品放入国际市场除了上面注明“made in China”之外,看不出有任何中国特色。当然一些中国词汇已经走入了外国人的词典,成为世界公用的习惯用语,例如:“功夫”“气功”“儒学”“道”“风水”等,这是中国文化强势的表现,希望这样的词汇能够多起来。

四、如何看待民族文化差异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文化具有多样性,民族文化之间存有差异,我们要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在跨文化交际中,要肯定彼此之间差异的存在,不可凭自己的思维习惯、评价标准去衡量其他民族文化。

要了解民族文化差异,但是不能将这种差异固化,也不能将该民族的整体文化特征无区别地扩散到该民族的每一个个体上。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中,要善于辩证地思考问题,对文化定型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和加工,从而做出符合实际的判断。

对待民族文化要认识到民族文化只有差异的不同,没有优劣之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既要尊重对方的民族文化,但同时也不能妄自菲薄,无原则地迁就交际对方。在平等的原则上进行跨文化交际,既不能抱有民族优越感,也不能持有民族自卑感,以宽容、开放、灵活、自强的态度来应对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因民族文化差异引起的问题。

【参考文献】

[1]Edward Hall.The silent language.New York.Fawcett publications,1959.

[2]Gudykunst,W.B.,&Kim,municating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cGraw Hill,Inc.,1992.

[3]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4]陈志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5]中国大百科辞典(电子版).2002,第七卷,NA.

民族文化差异篇7

关键词:亲属称谓;民族文化;差异

一、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社会文化内容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的特殊内涵。称谓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亲属称谓系统。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各民族亲属称谓语各有不同。亲属称谓语的研究历来受到民俗学家、人类学家和语言学家的重视。

亲属称谓语作为一种基本词汇在民族语言中形成一个严密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特点。中日英三国称谓反差强烈 ,折射出各自的民族文化。汉语称谓系统严密、分类精细、名目繁多、语义明晰 ,日语相对简单,分类不明,而英语称谓系统则体系简单、分类粗疏、数量贫乏、语义含混。

二、中国亲属称谓的渊远历史

汉民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上古时期就有浓厚宗族和血缘观念,奴隶时期的夏商周三朝就是以血缘及宗族制度而形成的国家 ,封建时期则进一步加深, 人伦规范的两大伦理观念:长幼有序、尊卑不同和亲疏不同、内外有别。《释亲・尔雅》中“父为考母为为妣。父之考为王父,父之妣为王母。 王父之考为曾祖王父,王父之妣为曾祖王母。曾祖王父之考为高祖王父,曾祖王父之妣为高祖王母。 父之世父、叔父为从祖祖父,父之世母、叔母为从祖祖母……”

时至今日,现代中国受到西方的文化影响,许多观念与价值观都已有西化的倾向,但唯一不变的是亲属之间的称谓与浓重的家族文化。

三、英日亲属关系点染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都具有父权家长制的“宗族”文化传统,而日本的文化主要由中国经朝鲜传入。日本素来有勇于,善于摄取外来文化的民族传统。早在公元7-8世纪,它就吸取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中国隋唐文化,兼取中国儒、法、墨佛学之精华, 1868年明治维新又汲取了西方工业文明,废除了封建幕藩体制,摆脱了殖民地危机 ,建立了近代民族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在日语中,哥哥,姐夫,姐姐,嫂子都统称为兄、兄さん;、さん;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则通称为しゅうと、しゅうとめ;理の父、理の母;伯父,叔父,姑父,姨父,舅父,叔叔 一概称为おじ;伯母,叔母,姑姑,姨娘,舅妈,婶婶一律称为おば;堂兄,堂弟,堂姐,堂妹,表兄,表弟,表姐,表妹一概称为いとこ。

不同于中日,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英语字母是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源于希腊字母。其分为古英语,早期英语,现代英语三个阶段。英美人宗族观念比较淡薄,一般对家族以外的人不会用亲属称谓去称呼,甚至连家族以内的人都很少用,他们一般直呼其名。

四、中日的亲属称谓比较

(一)中日亲属称谓差异

1. 词义差异。从亲属称谓照表中可以看出: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母、兄、弟、妹、叔父、伯父、兄弟、弟妹、外甥、夫、舅、姑、主人、伯母、婶母,等等。在不同文化历史背景的熏陶下,日语中的这些词语,所指范围已经和汉语的有所不同。比如兄弟:汉语中的“兄弟”仅指哥哥和弟弟,兄弟还可用于平辈之间,可以用在比自己年龄小的,更可以用于对众人讲话时的谦称,此时无辈分之分。而日语的“兄弟”不仅指哥哥和弟弟,还指姐姐和妹妹。

2. 分类法差异。汉语亲属称谓语复杂多样,日语则相对简单。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中需要区分直系旁系,血亲姻亲,宗族关源,还有父系母系,长幼辈分等等。而日语亲属称谓袭用的是分类法,即不标明父系母系,直系旁系等阶次分明的地位,只标明尊卑辈分。

3. 敬语用法差异。中国人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的面称,没有敬,谦之分,而在日本人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的面称,则有敬、谦之分。

4. 词缀使用差异。汉日亲属称谓语在实际使用中,为表达特定情感(如亲昵、厌恶),会在亲属称谓语上加上词缀。汉语词缀丰富,在现在的汉语中,可在称谓语的基础上加接尾词“儿”或接头词“老”“阿”“我”“咱”“小”等修饰语,如老爸、阿妈、咱妹、我祖父,小弟,小妹等。而在日语中,则使用接尾词“ちゃん”。

(二)差异形成原因

1. 家族继承制度的不同。中国的家族构造是横向扩大的包含旁系血统的大家族,而日本是纵向发展的以继承人为中心直系血统的家族构造。从历史上来看,中国传统社会是采取“均分制继承”。 “父系血缘”是获得财产继承权的惟一的充分必要条件。而日本的家族继承制是以“长子单独继承制”为中心的。嫡系长子在家族中的地位远远高于其他诸子,旁系血缘遭到极大的轻视。

2. 宗族等级观念的不同。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亲属意识很重,汉语中繁杂众多的亲属称谓词语说明汉民族是一个崇尚“大家庭”的民族,这种传统的宗族关系、亲属关系及家庭观念和意识共同构成一种社会关系网,在社会生活及交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在日语文化中,日本人崇尚集体协作精神,主张个人服从集体,个人依靠集体才能生存,集体或集团意识非常强。在日本人的心目中,家庭观念和亲属意识相对较淡薄,传统的三代同居的家庭在现代不断减少,核心家庭不断地增加。日本人的血缘观念淡薄,且不太重视旁系亲属。

五、中英亲属称谓的比较

(一)英汉亲属称谓的差异

1. 复杂程度差异。汉语亲属称谓复杂,英语简单。在汉语亲属称谓语中需要区分直系旁系,血亲姻亲,宗族关源,还有父系母系,长幼辈分等等,而英语的亲属称谓就显得简单得多,仅用几个词就能全部涵盖,如 grandparent(爷爷,外公,奶奶,外婆),brother(哥哥,弟弟),sister(姐姐,妹妹),uncle(伯父,叔父,姨父,舅舅,姑父),在西方国家,亲属关系的涵盖和延伸范围远没有中国那么广阔。

2. 表达清楚性差异。汉语亲属称谓所表达的关系清楚明了,英语笼统模糊。究其原因,中国主张孔孟之道,历来遵循严格繁琐的纲常伦理。而在西方文化中对纲常伦理的定义和概念与中国文化有着较大的出入。

3. 对长辈称呼的差异。汉语亲属称谓注重辈分,英语中则辈分淡化。中国文化讲究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核心就是有序;西方社会组织结构不以等级身份为核心,提倡人人平等,这与他们信奉的宗教有关吧。

(二)差异形成原因

1. 我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为了维护和适应这种层次森严、内外有别的封建家族体系和封建伦理道德,汉民族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形成了既有血缘关系又有经济联系的由大家庭组成的庞大的宗族性的社会组织,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个人要受家族权利的支配。

英国的个人主义精神影响了西方社会的称呼语,称谓语相对贫乏。在这种家庭中,人际关系非常随便、开放,以个人主义观念为核心的自我意识非常明显。而封建社会在整个欧洲存在的时间较短,而资本主义制度较早地代替了封建制度,对欧洲各国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另一方面英美国家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

2. 中国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炎黄子孙既重家庭伦理,又讲社交礼仪。数千年的儒家思想和封建礼教使中国人都尊崇齐家治国平天下。古往今来,三纲五常影响至深,家庭伦理至关重要。而英美人由于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崇尚个人价值,强调表现自我,讲天堂,说地狱,而宗法关系远不及中国那么严密,家庭观念也较之中国淡薄,亲属称谓之简略概括,不求精确。

3.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和客观现象进行是非判断和优劣判断的尺度,他决定人们的价值取向,指导人们的行为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压抑的自我价值出发。西方人崇尚的是个人主义,提倡自我表现和自我肯定,注重个人权益,争取平等的自由竞争思想意识比较强。

4. 家庭要遵守长幼有序,长尊幼卑的宗法秩序,年龄大小、辈份高低是极为重要而严谨的区分依据。英语中的亲属称谓不区分长幼辈分高低也不太讲究,所以称谓词笼统概括。

六、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 不同文化之间的互相冲突也是必然存在的。对文化差异表现宽容,以便于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交流。中日英三国文化的差异造成在称谓语上的巨大差异,有其根深蒂固的文化内在,所以,在不同的历史文化影响下的国家,在语言的传播与研究上应给予重视。

参考文献

[1]邱建钰.谈中日亲属称谓的特点及成因[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2]时波.汉英亲属称谓的对比及其翻译策略[J].铜凌学院学报,2005(2).

[3]黄碧蓉.英汉亲属称谓语的差异及其互译[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4(8).

[4]黎昌抱.英汉亲属称谓词国俗差异研究[J].四川外国语学报,2001(2)。

[5]田慧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

民族文化差异篇8

Abstract: Idioms is core and essenceof language and is inextricably linked with a nation's customs,history and culture .It is the essence of national culture,reflecting national customs. Idiom is also influenced by culture,reflecting its cultural identity. The cultur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gave birth to ethnic characteristics idioms. This paper describe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culture from the aspects of living environment,customs,history,culture,religion and proposed how to lead in teaching and make studentslearn well.

关键词:英语教学;习语;民族文化;差异

Key words: English teaching;idioms;national culture;differences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212-01

1英汉文化差异在习语中的体现

1.1 生存环境差异英汉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生活方式有异而形成各具特点的习语。英国四面环海,以渔牧业为主,因而英语中产生了大量的相关习语。如:to go with the stream随波逐流,to take the ropes了如指掌,to trim one' sails to the wind随机应变,a poor fish可怜的家伙,a cold fish冷淡的人,queer fish怪人,a shy fish羞答答的家伙等。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 ,以农业为主,所以汉语中有许多与土地、农业有关的习语,如:水到渠成、土生土长、卷土重来、揠苗助长、顺藤摸瓜等。比喻花钱大手大脚,英语是 spend money like water,汉语是挥金如土。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夏天常常是骄阳似火,赤 日炎炎似火烧。而英国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常与可爱、温柔、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做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在汉语中东风是春天的使者,在英语中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

1.2 生活习俗差异生活习俗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岁月中逐渐形成的文化意识的反映,民俗是习语赖以生长并获得顽强生命力的深厚土壤,许多习语就出自民俗。英汉习俗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如“狗仗人势、丧家之犬、狼心狗肺、狐群狗党、狗腿子、狗头军师”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

1.3 历史文化差异中英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神话故事,习语中有很大一部分皆来源于此。如“毛遂自荐、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充分体现了汉民族独特的古代文化。而英语中也有许多丰厚文化底蕴的习语。如to go to something at hammer and tongs(全力以赴地),call a spade a spade(实话实说),Achilles' heel(致命的弱点),Pandora's box(无穷的灾难)等。

1.4 宗教差异与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人中国已一千多年,人们相信佛主和因果报应及生死轮回,很多习语如“万事皆空、五体投地、借花献佛、回头是岸”等与此有关。在英美,人们多信奉基督教,习语“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 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the sword of Damocles(即将临头的危险),at the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等来自《圣经》。

2英汉文化差异在教学中的导入

英语教材课文选材广泛,内容丰富,其中也包括了许多跨文化的习语。所以,应该结合教材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2.1 设置选修课程开设如《圣经》、《欧洲文化》、《古希腊神话》等课程,或就有关专题以讲座形式向学生全面介绍西方国家的民族特性、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等,使学生对这些国家、民族情况有一个整体把握和了解,并从中比较出它们与本国、本民族的总体差异所在。

2.2 充分利用外籍教师的优势在英语教学中,外籍教师有着中国教师所无法企及的优势,这就是英语是他们本民族的语言,甚至可以说他们本身就是这种民族文化特性的体现。因此利用外教的这一优势,让他们在课内外与中国学生交流的时候,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到书本上所不能学到的东西。

2.3 广泛运用英文电影和歌曲的教学方法运用英文电影歌曲教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那些英语基础薄弱、对英语学习抱有排斥甚至恐惧心理的学生,在教学中能够使用图文并茂,有情节有故事的电影无疑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而有效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选择的影片应该是具有西方文化底蕴,影片的故事情节反映了西方社会的文化内容,在影片中所使用的语言取材于现实生活,更加生动和规范。歌曲应该通俗易懂易学。在愉悦的环境中引导学生思考、提炼影片歌曲里的文化内涵以及语言习惯,将之与中国文化和汉语语法进行比较,在比较中达到学习的目的、巩固学习的效果。

英汉习语结构凝练、意义深远、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蓄幽默,富于表现力和生命力,并都具有很深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背景,是民族文化在语言里的结晶,闪烁着民族文化的光芒。教师要在英语教学过程中逐步渗透文化教学,利用有限的时间,尽可能帮助学生从习语中发现文化,再通过掌握文化去指导我们外语学习与实践,寓文化教学于语言教学之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增强他们文化差异敏感度,从而使学生能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进行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刘艳芹.从英汉习语看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J].平原大学学报,2006(4):87-89.

[2]卢梅.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5(2):147-14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