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态经济评论8篇

时间:2023-10-10 10:36:12

生态经济评论

生态经济评论篇1

关键词生态经济层次分析法权重应用

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是对区域生态经济进行有效评价和提高评价结果信度与效度的关键。要准确评价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现状,必须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因为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综合评价的正确性与科学性。AHP法为准确确定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指标间的权重提供了可行的途径。[1]

一、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2,3,4]

AHP法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萨蒂教授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该方法自1982年被介绍到我国以来,以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处理各种决策因素的特点,以及其系统灵活简洁的优点,迅速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内,如能源系统分析、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科研评价等,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

(一)AHP法的基本思想

它将问题条理化、层次化,构造出一个有层次的结构模型。在这个模型下,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成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及隶属关系,按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依次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多层分析结构模型。在目标层以下各层,分别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最终判断最低层(方案、措施、指标等)相对于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程度的权值或相对优劣次序的问题。

(二)AHP法的基本假定

它假定层次之间存在递进关系,即从高低或从低高递进。上一层次的因素作为准则对下一层次有关因素起着支配作用。

二、应用

(一)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对问题分解的不同组成因素分类,构造出一个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结且有层次的结构模型。模型中[5],处于最高层次是分析问题的预定目标或理想结果,只有一个元素;中间层包含了为实现目标所涉及的中间环节,它可以由若干个层次组成,包括所需考虑的准则、子准则,因此也称为准则层;最底层包括了为实现目标可供选择的各种措施、决策方案或指标等,因此也称为措施层、方案层或指标层。

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三层[1,6]:第一层为区域发展度X,第二层包括发展水平R1、发展效率R2、发展潜力R3、发展开放度R4、发展调控度R5、发展协调度R6,共六项,每项下面又包含若干个指标项。其分解示意图见图1。

Figure1TheEvaluationIndexSystemsofEco-economicSustainableDevelopment

(二)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

判断矩阵是运用AHP法的关键所在,是定性过渡到定量的重要环节,在通过求解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并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检查决策者在构造判断矩阵时判断思维是否具有一致性。由于判断两个指标间重要程度因人而异,为避免因个人因素对此产生太大的偏差,我们请多位专家学者分别作出判断,经综合确定各指标间的两两比较后的判断值,建立判断矩阵。

指标层次结构建立后,上下层指标间的隶属关系就被确定了,对同一层次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其比较结果以T.L.Saaty的1~9标度法表示。下表给出了1~9标度的含义。

(三)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判断矩阵对应于最大特征值的特征向量,经归一化后即为同一层次相应指标对于上一层次某指标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值,这一过程称为层次单排序。

上述构造成对比较判断矩阵的办法虽能减少其它指标的干扰,较客观地反映出一对因子影响力的差别。但综合全部比较结果时,其中难免包含一定程度的非一致性。因此,对得出的判断矩阵有必要作一次一致性检验,以决定是否能接受它。

(四)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上面我们得到的是一组指标对其上一层中某指标的权重向量。我们最终要得到各指标,特别是最低层中各指标相对于目标而言的排序权重,从而进行决策。总排序权重要从高低将单准则下的权重进行逐层合成。

对层次总排序也需作一致性检验,检验仍像层次单排序那样由高层到低层逐层进行。这是因为虽然各层次均已经过层次单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各成对比较判断矩阵都已具有较为满意的一致性。但当综合考察时,各层次的非一致性仍有可能积累起来,引起最终分析结果较严重的非一致性。

三、结论与评价

区域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具有多层次、多指标的复合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各层次、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各不相同,难以科学确定,常用的调查访问法、专家咨询法等方法很难达到理想效果。AHP法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先对单层指标进行权重计算,然后再进行层次间的指标总排序,来确定所有指标相对于目标的相对权重。利用AHP法,不仅可以降低工作难度,提高指标权重的精确度和科学性,而且通过采取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专家意见的一致性,有效地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从数学分析的角度上给出了各个指标比较的数量关系[5]。

在应用AHP法过程中还应注意某些事项[7,8]。首先递阶层次结构中的层次数与问题的复杂程度及需要分析的详尽程度有关,一般地层次数不受限制。每一层次中各元素所支配的元素一般不要超过9个。这是因为支配的元素过多会给两两比较判断带来困难。其次如果所选的要素不合理,其含义混淆不清,或要素间的关系不正确,都会降低AHP法的结果质量,甚至导致AHP法决策失败。为保证递阶层次结构的合理性,需把握以下原则:

1、分解简化问题时把握主要因素,不漏不多;

2、注意相比较因素之间的强度关系,相差太悬殊的要素不能在同一层次比较。

再就是层次结构反映了因素之间的关系,但准则层中的各准则在目标衡量中所占的比重并不一定相同,在决策者的心目中,它们各占有一定的比例。在确定影响某因素的诸因子在该因素中所占的比重时,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这些比重常常不易定量化。此外,当影响某因素的因子较多时,直接考虑各因子对该因素有多大程度的影响时,常常会因考虑不周全、顾此失彼而使决策者提出与他实际认为的重要性程度不相一致的数据,甚至有可能提出一组隐含矛盾的数据。这是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时应注意的。

参考文献

[1]曹利军.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18~182

[2]成,林根祥主编.市场预测与决策[M].-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8.12

[3]冯忠铨主编.经济预测与决策[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10

[4]陈昌军,王紫雯.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29(8):108~110

[5]彭国甫,李树丞,盛明科.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136~139

[6]曹利军,周大杰,席玉英.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模型框架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4):64~67

生态经济评论篇2

关键词: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6-0088-02

园区,是政府或企业为实现一定的发展目标在空间上拓展的新型经济主体,是微观尺度的区域经济的现代形式,是一种新型的经济地域综合体。园区有很多类型,其中工业园区是园区的重要发展形态,在多数情况下,园区都特指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因此,工业园区与循环经济结合后,称之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按照园区不同的发展模式可以把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具有明显企业集聚特征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这种园区以联合企业型为典型形式,该园区通常以某一大型的企业为主体,围绕大型企业所从事的核心企业构造循环经济系统。二是具有行业特点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三是具有区域特点的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这类园区一般存在多个行业,企业间的共生关系更加多样化。

当前,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正成为世界各国工业园区发展的主流,引起了政府部门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随着对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研究深入,人们迫切需要寻找一条推进园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开展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评价研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能够深化工业生态学的认识,丰富循环经济理论,拓展评价理论和方法;与此同时,有利于传统工业园区的升级改造,有利于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有利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一、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理论基础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理论基础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生态工业园区相关理论,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生态学、循环经济学、生态经济学、景观生态学等;二是综合评价相关理论,包括指标数据预处理、指标筛选、指标权重确定、评价模型构建和评价结果分析等理论和方法。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研究有三大理论基石,即可持续发展理论、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三者一脉相承,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的基础,工业生态学和循环经济学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循环经济学和工业生态学联系十分紧密,循环经济学的许多研究方法都是从工业生态学中借鉴和移植过来的。

关于综合评价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对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另一类是对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后者是评价研究领域中最为重要且极具前景的研究方向。综合评价面临的常常是复杂系统,正确评价难度甚大,在评价方法方面有许多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尚待解决,除了综合评价的指标筛选,综合评价还涉及指标的标准化、指标权重的确定及综合评价模型三个主要环节。

二、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为了较全面衡量园区的经济效益水平、资源和能源使用效率、生态环境效益和循环经济特征,建立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及资源的有机联系。根据前述的指标体系设计原则,这里将评价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等级。其中,目标层综合反映循环经济的发展能力,代表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运行情况和效果;准则层分为相互联系的四个方面,即园区经济效益与发展、生态效益与控制、物质减量与循环、园区管理与能力;指标层用来表述准则层的具体变量,对其状态的数量、强度等进行度量。

这里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来确定所选择的指标,再进一步咨询有关专家意见,对指标进行综合调整,最后综合考虑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独立性以及数据的可得性等等,确定所选择的指标,共设计基本指标33项。

把上面各种方法结合起来,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确定了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指标,如表1所示。

三、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

评价模型离不开评价方法。评价方法是指将多个评价指标值“合成”为一个整体性的综合评价值的方法。评价方法是体现评价对象特征的工具,是实现评价目的手段。评价方法与评价对象特性是否吻合,直接影响评价结果,不同评价方法会导致不同评价结果。因此,评价方法的选择在评价模型的构建中十分重要。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是一个物质循环、能量梯次利用、追求资源最优利用的工业共生体。从综合评价角度分析,该园区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结构的复杂性。园区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由水资源、能源、物质等多个子系统组成,系统规模庞大;系统内外部关系多而且错综复杂,具有非线性结构。评价涉及的变量较多,数据采集工作量较大、难度较高。二是概念的模糊性。园区处于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环境之中,涉及政治、经济、生态、技术、社会等诸多因素。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人们对其认识不尽相同。因此,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具有模糊性,园区的特征难以量化,需要采用一些定性指标来表示。三是要素的相关性。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园区具有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整合、结构柔性的特征。因此,在设计评价模型时,需要考虑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鉴于上述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来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模型是十分重要的。经过比选,可以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模型,进而构建的总评价模型。

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综合评价的操作流程如下:

第一步:构建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步:收集现场数据为各评价指标附值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第三步:采用主分量分析法,计算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经济效益与发展指数、生态效益与控制指数、物质减量与循环指数和园区管理与能力指数的水平值,利用熵技术修正AHP法获得的评估权系数,然后用加权求值法得出园区发展状态的水平值。

第四步:根据计算结果,进一步评价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状态,提出发展策略。

主成分分析法属于多元统计分析中处理降维问题的统计评价方法。它利用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着相关性,设计将原来的变量重新线性组成若干互不相关的综合指标来代替原来的变量,并尽可能提取原来变量的信息来解释原有变量的协方差结构。主成分分析的工作对象是一张样本点乘以变量指标的数据表,目的就是在保证信息损失量最小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取问题的主要方面,从而对多变量数据进行最佳综合简化。

主成分分析法特点是评价对象各变量包含的信息量是参差不齐的,变量与变量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相关性。主成分分析是对提取变量共性,利用降维分析技术,将多维变量系统转变为一个低纬变量系统。其缺点是:要求变量间具有线性关系,否则所作的分析及结论会失去意义;样本量较小,也会影响分析的准确性。

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计算步骤如下:

(1)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2)计算标准化数据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V,这时V又是X的相关系数;

(3)求V的前m个特征值,以及对应的特征向量,要求它们标准正交;

(4)求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

第i主成分的贡献率为:

表明第i个主成分综合的信息的能力

累计贡献率为:

(5)求主成分

,式中aij是主轴ai的第j个分量。

(6)评价排序

评价综合值,根据评价综合值大小进行排序。

参考文献:

[1] 陈文晖,马瑛.生态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中国工程咨询,2008,(10):11-14.

[2] 夏青,梁钰.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评价与调控[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7,(10):70-77.

[3] 李胜.循环经济园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生态经济评论篇3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应用

1 前言

中国近20年来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出现了投资增长过快,生产能力超出市场预期需求,产品结构不合理,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等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循环经济模式被认为是维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方式,把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应用到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标准,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上初步探讨了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以期进一步增强区域开发环评的战略和规划功能,供读者商榷。

2 循环经济的原则、方法和核心标准

循环经济是区别于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盟和日本等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中国循环经济正从宣传示范的启动阶段向建立政策机制的推动阶段转变。经典的循环经济3R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在我国,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考虑到闭路循环在理论和技术经济上的困难,“无害化”显得尤其重要。因此,中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还需要增加“无害化”。在企业和市民生活的微观层面,“减量化”处于优先考虑地位;在社会区域层面,“再利用、资源化和无害化”优先于减量化原则[1]。

根据德国、日本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物质流分析与管理是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物质流动方式和通量的核心技术手段和方法。生态效率是循环经济的核心[2],它是连接资源、经济、环境的节点指标,高生态效率必然意味着低资源能源投入、高经济产出和低污染排放。

3 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特点和主要任务

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比较,区域开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如下特点:①广泛性和复杂性;②不确定性;③战略性和规划性;④评价时间的超前性;⑤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等特点[2]。区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是对拟议的各规划方案,包括选址、功能区划、产业结构布局、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生态适宜性、基础设施建设、环保设施等进行环境影响分析比较和综合论证,制订监测计划和管理体系,提出完善区域规划的建议和对策,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可为单项入园区项目的审批和工程评价提供依据。因此,论证区域开发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资源能源消耗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再循环,以及污染物排放最大限度的削减是区域环评的主要任务。

4 区域规划环评对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

区域发展规划环评是保证区域规划遵循循环经济模式的重要技术手段。区域规划环评是区域开发规划方案制定过程中用于考虑环境因素的主要工具之一,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对规划方案进行论证,评价区域规划产业生态化、污染物排放减量化、环境累计影响的最小化,通过具有法律效力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体现区域调整结构、增长方式转变和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要求。在当前中国循环经济立法不完善的初级阶段,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已成为保证区域开发过程中遵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法律和技术手段,应该得到环评界的高度重视。

5 循环经济概念框架下区域规划环评存在问题分析

以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衡量标准,目前区域环评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重视法律、法规、政策的合规性分析和判断,对规划方案的经济性、效益性、生态效率缺乏科学的分析和论证;②重视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以及区域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而对于区域开发生产、生活过程产生废物的“再循环、资源化、无害化”可行性论证不充分;③对区域资源、能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废物的“减量化”缺乏分析,特别是缺乏对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脱钩”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分析[3];④缺乏应用生态产业链技术对规划的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合理性、完整性和生态效率分析。区域开发的战略性决定其环境影响评价具有战略性和规划性,开发过程的不确定性给环境影响的预测带来了很大的技术困难。应用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如生态工业园区设计、物质流分析方法、循环经济指标等,围绕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生态效率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区内环境累积影响最小化等方面进一步扩展、完善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广度和深度,充分体现区域环评的战略性和规划性,为完善区域规划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重要规划技术手段。

6 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在区域规划环评中的应用

6.1 应用工业代谢原理和方法评价区域产业结构的生态效率

张天柱[4]认为循环经济的核心内容是产业的生态化。产业和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组织方式,区域是企业和产业的载体,区域发展规划很大程度上是对区域内产业结构的规划,而产业链的生态效率又是表征规划方案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因此,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规划方案分析重点是对规划的产业或行业的生态效率进行论证,分析各条生态工业链之间通过物质、能量、信息流动和共享,分析规划产业链间彼此交错、横向耦合与互补,构建累积影响最低的生态产业体系,为区域环境准入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的核心产业定位是生态链构建的关键,也是分析评价规划产业结构合理性的基础。工业代谢是构建生态链的理论基础 [5],如贵港生态工业园区以制糖工业为核心,通过能物流(原料糖、纸浆、电力、蒸汽)交换建立了生态联系,形成了生态工业链。通过对核心企业分析,根据上下游关系、技术经济可行性以及环境友好的要求,绘制包含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生态链网总图,分析规划产业结构和布局的生态效率,按照生态产业链扩展、互补的原则编制区域环境保护准入产业名录,指导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审批工作。

6.2 以物质代谢分析为手段,论证规划方案环境累积影响的最小化

区域开发是典型而巨大的人工系统。与自然界的物质代谢相比,人工物质代谢主要存在2个问题:①没有形成良好和完备的循环代谢机制;②代谢路径过长。区域开发形成的人工系统在物质代谢途径上存在先天不足,是造成资源过度消耗、污染物大量排放的直接原因,由此导致的环境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明显的累积效果。从物质代谢途径入手,分析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的资源、能源消耗和废弃物的排放,可以达到评价区域开发规划方案累积环境影响程度的目的。

物质流分析方法描述了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进行人类生产和消费的经济活动,并生产出废弃物,以及废弃物的再使用和资源化再利用的过程中物质的实物流量和流向[6]。环境影响评价中关注的是废弃物和能源消费及直接的物质投入量,废弃物包括气体废弃物(含能源消费废弃物)、工业和城市垃圾、废水及具有面源污染特征的流散废弃物(如粪便、农药、化肥等)。通过对不同规划方案的场景模拟分析,类比同类区域、行业的物质、能量消耗指标,应用物质流核算方法计算各类废弃物的产生强度,可以定性或半定量分析规划方案的环境累积影响,筛选累积环境影响最小化的规划方案。

6.3 采用循环经济指标进一步完善区域环境管理指标体系

现有区域规划环评中制定的环境管理指标在结构上基本可分成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2大类,直接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指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侧重于环境保护;间接指标重点是与环境相关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区域生态指标等,侧重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2大指标体系侧重点不同,相互间的关联度较差。

在开展区域规划环评过程中导入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特别是表征经济增长和资源投入、污染物产出分离趋势的分离性指标,如水资源生产力(单位水耗所产出的GDP)、土地资源生产力(单位土地所产出的GDP),能很好的克服现行的基于线性经济基础上构建的、偏重于关注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转变,缺乏对资源节约和再循环利用等方面考虑的间接指标体系所存在的缺陷,为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标保障。实际工作中有三个类指标最具可操作性,即减量投入指标、污染减量排放指标和资源再循环利用指标,旨在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效率和减量化投入水平,改善区域的环境质量,促进区域各行业的清洁生产,加强污染治理,使污染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达到最小。

6.4 建立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框架,完善区域发展规划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司司长祝兴祥在第一届环境影响评价国际论坛上“环境影响评价未来十年”的讲话曾指出:“对一个区域而言,首先要有实现循环经济的计划,并制定出具体措施,才能开发。达不到这个前提,就不符合区域环境影响评价要求”。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区域规划工具之一,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根据区域开发的特点提出区域发展循环经济的框架模式,进一步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国内学者通常将循环经济分为三个层次,即企业层面的清洁生产、区域层面的生态园区和社会层面的循环型社会的构建。以工业发展为主的区域开发为例,根据规划产业特点建立生态工业区是区域发循环经济发展的合理模式。

7 结语

循环经济在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循环经济理论和技术方法的应用实践也在不断的探索。环境影响评价作为环境保护准入的一个重要的决策手段,对于推动中国建设循环经济步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不论在生态工业链、物质流分析、循环经济指标还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理论和技术方法都尚未成熟,处在探讨和摸索阶段,这必然增加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实践工作的难度,需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地深入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任勇,吴玉萍. 中国循环经济内涵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2):131~136.

[2] 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资格登记管理办公室. 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职业资格登记培训教材[M].2005

[3] 石磊,张天柱. 贵阳市循环经济发展度量的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5):63~66.

[4] 张天柱. 循环经济的概念框架[J]. 环境科学动态,2004,(5):1~3.

生态经济评论篇4

自人类开始走向工业化以来,人与自然的冲突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生态经济研究在这种背景下产生。在传统经济学里,资源和环境只是“自然要素”,是经济的外在变量,甚至是与经济无多大关系(王万山2001)。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显著差异在于,其将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圈及其构成的资源和环境视作是资本,对经济直接产生影响。因而,人类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生态经济的研究就是通过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高效率、零污染”的运行方式,合理利用各种自然资源,实现人类经济的持续繁荣(赵桂慎2009)。所谓生态经济系统是指,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可承受的基础上,构建集约、高效、持续、健康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梁雪春等2007)。

1能值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1.1能值理论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生态学家、系统能量分析先驱H.T.Odum创立的能值(Emergy)分析理论和方法是目前生态经济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H.T.Odum给出的能值定义是:某一流动或贮存的能量所包含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与经济学统计中以货币作为衡量指标相比,能值的提出及应用显示出其统计过程更全面、更科学的特点。能值把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种类、不可比较的能量转换成同一标准的能值来衡量和分析,从中评价其在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蓝盛芳等2001)。能值分析理论提供了一种生态学领域和经济学领域都可以掌握的科学方法,因此,这种方法也就成为这两个领域交流的平台,打破这两个领域之前几乎脱节的场面。能值的提出并非要代替货币的市场功能,而是作为评估自然资源资源价值和社会经济的手段。通常,当人类购买矿产品、农产品、林产品和化石燃料等出自自然界的产品时,他们付出了钱币,但这些钱币只是作为市场价值付给人类的劳动;在这些产品的形成过程中,自然界做了大量的功,人类没有为此支付金钱(严茂超2001)。

太阳能是地球一切生命的能量来源,诺贝尔化学奖得主FrederikSoddy曾经指出,财富不是来自金钱、资金,而是来自消耗太阳辐射的能量。因此,在实际研究中通常用太阳能作为衡量其他能量能值的标准。因而将能值作为基准,可以衡量和比较生态系统或生态经济系统中不同等级能量的真实价值与贡献(蓝盛芳等2001)。能值分析能够综合分析系统中各种生态流(能物流、货币流、人口流和信息流),并进行各生态流的相互换算,计算出一系列反映生态与经济效率的能值综合指标体系。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能够定量评价生态与经济效率,可用来作为政策分析和决策研究的工具。

1.2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能值研究以Odum为首,他所建立的能值分析理论,研究的对象大到国家或地区级的生态经济系统,以及大系统的亚系统(如林业、畜牧业、农业生产系统等),小到更具体的生态系统(如电力生产系统,工业品、农作物的生产等)。归结起来,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于国家和地区层面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值分析、具体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及能值理论和方法研究等(蓝盛芳2002)。同时,能值研究方法在恢复生态学、产业生态学等新兴学科领域中的应用亦日渐成为新的发展方向(沈善瑞等2004)。Odum等于1987年就开始了海岸带、盐沼地、热带雨林、江河流域,甚至鲸鱼等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的能值评估研究(Odum1996);Nilsson等分析了湿地的废水处理效率(Nilsson1997);在企业层面上已有对牛奶厂的研究案例(Bastianonietal.2000);在环境治理工程和生态工程研究方面,Brown等对泰国湄公河的水坝修筑方案进行了比较研究。由于能值理论首先由国外学者提出,因此国外能值研究更趋于成熟,研究领域也不断拓展。

1.3国内的研究状况

中国的能值研究开始于H.T.Odum的第二次访华过程。1990年,H.T.Odum第二次访华期间作了多个学术报告,介绍其能值分析理论,如“自组织与系统生态学”和“能值分析与环境评价”等。自此我国的广州、北京、南京和沈阳、佛山等多座城市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先后开展了l0多年的能值研究。能值理论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国家、省、市、自然保护区等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评估;农业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环境与资源、废水处理、生态工程和工业的能值评价(李寒娥等2005)。我国主要对、新疆、甘肃等省区的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过能值评估(严茂超1998;李海涛等2001;赵晟等2004);也曾对国内一些区域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过能值分析。在较小尺度的生态经济系统能值研究中,研究的对象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如张微微等基于能值分析理论,对农业土地利用强度进行量化(张微微等2009)。张晟途等对江苏射阳河口的3种治理方法进行能值计算和评估,评价了互花米草工程的生态效益(张晟途等2000)。能值理论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的研究,比如,在垃圾处理方式的评价上,能值分析显示出了独特的优越性(楼波1995)。国内的能值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经过众多学者多年的潜心研究,目前我国的能值研究稳步发展,逐渐成为研究各类时空尺度的生态经济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能值理论的发展对中国生态经济的发展与成熟,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具有深刻的影响。

生态经济评论篇5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财务管理; 理论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是一个财务管理大发展的世纪,财务管理先后经历了筹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管理、投资财务管理和绿色财务管理等发展阶段。现代财务理论研究的对象从对企业资金筹集和资金的周转、控制等微观层次问题的描述性探讨,转向企业价值与投融资决策关系问题的定量分析。公司价值创造的基础通常是经济资本,财务管理的目标就是通过投融资决策实现最优配置,从而为企业创造价值。

事实上,经济系统在不断与生态系统发生交换活动,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促进了绿色财务的提出。但是仅仅强调环境保护是不够的,环境的保护必须伴随着节约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等举措,因此,一种以“3R”为原则的新型经济形态――循环经济应运而生。“3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原则、产品生产的再利用原则和废弃物的再循环原则。可再利用的副产品和废弃物都可以认为是可回收资源;减量化利用的自然资源,可以视为企业进行生产的原始资源。对原始资源使用的减少和可回收资源的综合利用能够带来生态环境质量的提高,并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可回收的资源、原始资源和生态环境质量资源构成了循环经济生产企业的生态资产。

企业价值创造所需要的关键资源已经从物质资产和金融资产为主的有形资产以及无形资产转变为可循环再利用的生态资产。公司价值创造驱动因素的变化意味着资本概念的泛化,企业价值的概念成为一个多维价值属性的价值体系,企业价值最大化问题转变为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价值均衡过程。虽然绿色财务也越来越关注生态资源在公司价值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但是企业价值创造过程中由于价值驱动因素变化造成的资本多元性,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研究。

二、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理论本质、研究维度的分析

(一)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本质

关于财务本质的认识,财务学界的观点很多,归纳起来有“活动论”、“关系论”与“活动+关系论”三种主要观点。“活动+关系论”吸收了活动论和关系论有益的内核,全面概括了财务的本质特征。循环经济理念实际上是对可回收资源、进入生产领域的原始资源的一种时空上的优化配置,循环经济下财务管理的基本矛盾是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的错置。因此,生态资本的投入和收益与经济资本的投入和收益往往是在投资者之间合作的情况下进行的,并形成了投资者之间的经济责任、权利和利益关系。所以,笔者认为,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本质是投资者基于未来合理跨期配置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活动及其利益关系。资本配置的主体是投资者,资本配置的特点是跨期配置,资本配置主体、配置对象以及配置活动都存在于由利益相关者所编制的价值网络内。

(二)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研究维度

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本质所考量的是企业价值、生态资本与经济资本的跨期配置活动及形成的利益关系。“跨期配置资本的论断表明……财务研究的三维视角包括时间、空间和行为,财务的时间坐标、空间坐标和行为坐标决定了财务的立体结构。”可以描绘出这样一个蓝图,如图1所示,以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构成的平面式财务研究结果为基础,放宽条件,进一步研究财务行为之间的联系和规律,建立立体式研究视角。任何一个生态资本坐标点R和任何一个经济资本坐标点C决定了一个确定的财务状态S(C,R)。任何一个财务状态S(C,R)都对应着一个最佳的财务行为方案B。财务行为B,经济资本C和生态资本R决定了企业价值V。在平面OSVB中可以看到,如果财务状态一定,财务行为将决定企业价值,并且所有小于价值V下的财务行为都不是最佳行为。所以,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研究财务状态,根据财务状态选择最佳的财务行为。

三、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理论框架的构建

循环经济财务管理是在以生态资产和经济资产为企业价值创造主要驱动因素的背景下,运用公司财务理论,借助于价值网络分析,通过核心资本的价值创造模型对企业财务状态进行评析,规划并评价企业财务行为,以实现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一系列方法的集合。根据这一定义,笔者可以构建出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其中,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的涵义、财务本质、目标、假设、原则、职能和内容构成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结构,财务状态评析、财务行为选择和财务评价构成了循环经济财务管理的应用理论结构。

根据循环经济财务本质的要求和机制原理设计财务系统,首先要界定循环经济财务目标;其次,财务目标确定财务职能与内容。财务系统运行的环境是复杂的,必须根据财务环境、目标要求和财务系统运行的规律提炼财务运行的基本前提,即相机财务假设与原则,由此构造循环经济的基本理论结构。

根据循环经济财务基本理论结构顺次,应当进一步从技术的角度研究财务状态评析、投资行为选择和融资行为选择。其中,财务状态评析是财务行为选择、财务评价的基本前提。企业价值网络的变动导致资本系统发生变动,由于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本身存在资本转换规律,资本系统发生变动必然影响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价值的创造,因此,循环经济财务状态评析就是要对企业价值网络、生态资本和经济资本价值创造模型加以评判和分析。财务状态评析指导财务行为的选择,不同的行为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循环经济财务评价是提供反馈信息、保证财务系统良好运行的有效方法,由此构造了循环经济财务应用理论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

[1] 茅宁.软财务理论初探.会计之友,2007(2).

[2] 李心合.财务管理学的困境与出路.会计研究,2006(7).

[3] 王化成.财务管理理论结构.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生态经济评论篇6

1、生态经济理论的概念及形成背景

所谓生态经济理论。简单的说,就是在生态系统能够承受的范围内,利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与系统工程方法,致力于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并尽可能的将所有可用的资源与潜力挖掘出来,进而发展生态高效、经济发展的产业,并为此创立景观适宜、生态健康、建设体制合理和社会文化和谐的环境,最终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腾飞、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人类生态与自然生态之间高度统一的具有可持续性的现代经济发展的理论。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所以就提出要在重视经济单方面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要兼顾生态环境。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科学发展观,以及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生态经济应运而生。就当前来看,生态经济是未来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方向,因此在未来的经济建设中,其重点就在于确保生态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与传统的经济理论而言,在注重眼前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长远利益的规划,换句话说,就是在注重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注意生态效益,将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与经济发展理论进行有机的融合,进而形成立体化现代化的经济发展理论模式。

2、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观念结合的必要性分析

要将生态经济的概念融入到建筑经济,就不仅仅要考虑建筑本身要环保,更要考虑建筑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比如对资源的使用,对建筑周边景观的影响等等方面。就目前来看,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虽然正朝着智能化、低碳化和环保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往往因为多方面的因素导致进展缓慢,尤其是一些建筑企业在考虑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经济效益时,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而以破坏还款为代价换取经济利益,使得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难以走出能耗高、投资大、污染大、回报低的粗放型经济怪圈。而将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观念结合,能有效的转变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观念,将落户的经济发展模式转换成具有高科技含量和能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新型工业化经济发展模式,既能恢复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压力,还能节约大量的成本。因此,将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观念结合具有强烈的必要性,而且未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生态经济理论的支持与引导。

二、在生态经济下来分析建筑经济的特征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生态经济理论的定义、 形成的背景及其与建筑经济观念结合的必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为了更好的转变现代建筑企业的建筑经济观念,必须从传统和现代两个方面对建筑生命周期的经济观进行比较,才能更好的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的有机结合。

1、新的成本观念和评价标准。建筑行业是我国四大经济发展支柱型行业,但也是高能耗和高污染的行业。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乃至当前的新时代,一些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依然只限于工程成本、进度和质量三方面的控制,往往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尽可能地采取最低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追求最高的质量,但是往往忽视对生态环境方面的保护,不仅消耗了大量的资源,还导致了周围环境被破坏。

就传统的建筑生命周期经济观来看,主要包含了生命周期中的经济价值与效益,并没有提到环境,只注重初期资源投资,而对建筑生命周期中的环境的保护盒垃圾的处理等费用则完全没有考虑,但在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初期资源的投资往往只有整个建筑生命周期的10%,加上对经济费用缺乏科学的评估与计算,导致建筑生命周期效益率低下。

传统成本观念中对于这些费用的忽视,存在有严重的成本评价缺陷,也使得人们难以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角度去考虑问题。因此,树立新型的全生命周期成本观是非常必要的,使得人们能够客观的对建筑成本进行评价,客观的反映建筑的经济效益及其市场价值,还应建立相应的新型的建筑生命周期的评估系统,并将生态经济理论中关于生命周期成本评估的办法应用于看着生命周期的评估之中,尤其应做好建设期、使用期以及生态环境等成本的评估,才能更好的体现新的建筑生命周期经济观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2、实现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

2.1 建设生态建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在建筑中应用生态经济理论是促进建筑经济学领域发展与创新的重大举措。加强生态建筑的建设一项重要的说明。而生态建筑,主要是把建筑作为生态系统,其本质就在于将大量的人整合并居住在超级建筑之中,利用精心的组织和设计建筑内部外空间的物态因素,确保能源和物质能在建筑的生态系统内部实现有序的循环的转换,从而得到高效化、无污染化、低消耗化、无废化且生态平衡的和谐的建筑环境。在生态建筑建设过程中,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实际,尤其是自然生态环境,必须是首要考虑的因素,并利用建筑技术科学和生态学的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基本原理,建成满足现代人民生活和居住的舒适的环境,实现建筑与人以及自然生态环境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在未来的建筑事业发展过程中,应致力于生态建筑的建设,从而在降低建筑经济成本的同时提高其使用寿命,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世界上著名的生态建筑的纳米亚结晶。所以,不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建筑生态建筑都具有较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是实现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有机结合的重要体现。

2.2可持续性建筑。生态经济理论与建筑经济相融合,对于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保护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作用,给现代建筑行业的设计带来了深远的改革意义。在生态经济的研究体系内,对于建筑经济观念重构的一大重要体现就是绿色生态住宅区。绿色生态住区系统的实施与建设过程应充分体现整个系统发展过程的动态性和反馈平衡性。在实施过程中所收集的信息是综合的、全方位的。从绿色生态住区环境治理与环境保护到单位住宅设计;从政府各部门到业;从自然经济环境到地方建材质量、价位。总之,以实现可再生能源及其资源伏阳能、地能、生物质能、风能、雨水资源、中水资源等)的利用为目标,并确定适应地域发展的主导能源和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诚然,必须考虑开发项目的经济实力和技术支撑以及诸多条件是否可行。如像对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需要采取的生态措施,变废弃有机物为可利用物质,成为清洁型能源。并对所获取的反馈信息、能源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从而形成系统的良胜循环,实现系统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评论篇7

【关键词】上市公司环境审计;评价体系

一、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包括三个基本原则:一是公平性原则,包括代内的横向公平和代际公平;二是持续性原则,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力的能力,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三是共同性原则,由于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应争取全球共同的配合行动,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理论对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审计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环境审计的最终目标就是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可持续发展是构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在建立评价标准和体系的过程中,需要时刻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另外,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原则也让环境审计需时刻保持独立,保持其公平性。将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审计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使得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不再局限于济效益的评价,同时还应该包括对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评价。因此在设计评价指标时,应时刻考虑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标。

(二)外部经济理论

外部经济理论是指研究外部经济性活动对福利的影响以及如何限制或利用这些影响的理论。而所谓的外部性,是指在现实的经济活动过程中,生产中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或生产者产生的超越活动主题范围的厉害影响。有害的外部性影响称为外部不经济性,即为外部费用。在环境方面论述,如果是污染现象,那么这种外部费用就是环境费用。

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即为外部不经济。在这个自由的市场经济下,人们常常忽视环境是无形价值,难以确定环境的所有权,因此不存在环境价值的市场,因此使得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环境利益上失灵,比如开发矿产资源产生的污染(外部不经济性)非常严重,而诸如自然资源中的空气、河水则被认定为公共物品,导致无法进入市场,但一些工厂和企业排出的废气和废水造成环境污染,减少了这些自然资源的经济价值并且带来了社会损坏,因此影响了每个人的生活。

二、上市公司环境审计评价的内容

(一)环境经济价值评价内容

经济价值是以尽量少的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取得尽可能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经济评价价值是独立的审计机构或审计人员,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依据一定的环境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和管理活动进行审计,评价经济价值的开发和利用途径及其实现程度,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提高经济价值和环境价值。

企业都是以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而上市公司作为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价值对于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上市公司环境的经济价值进行评价,主要是指上市公司环境保护对其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效益,评价的根本目的根本是说是为了提高公司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二)环境生态价值评价内容

生态价值又称生态效益,它以生态系统的良性、高效循环为基础,以降低产品或者服务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影响和资源的消耗为前提,以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

上市公司环境生态价值评价主要就是根据上市公司的环境管理以及环境保护情况,分析其具体的生产运营过程以及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维护、保持和增值潜力产生影响。生态价值评价的目的是对公司运作对生态系统的影响,通过评价辅助公司做出相关决策。它着重从环境、管理、操作这三个方面出发,设计对公司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污染排放、经济发展、环境意识整个方面的全方位评价。

(三)环境管理价值评价内容

上市公司环境管理评价,是对公司环境管理系统的设计、功能、运行,以及成效的评价。企业环境管理及环境保护工作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公司的管理水平和效率,通过开展上市公司环境管理方面的评价,可以更加有效、直观地发行上市公司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制定相应的改进策略,规范企业运作,实现公司目标。

三、建立上市公司环境审计评价的严峻性

(一)当前我国的环境现状

据一份关于对我国环境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在几年前,中国已经在二氧化碳绝对排放量方面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排放国。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和欧洲相当,并将在10年内达到美国的人均水平。另外,据专家估算,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因此我们可以想象由于环境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有多大。

众所周知,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而我国是一个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相对贫乏的大国,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制约因素。近10年来,我国每年消耗的资源约占世界总消耗量的25%。在资源消耗中,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水平大约相当于,日本的1/20,美国的1/10,德国的1/6,在水资源、森林资源、耕地资源也都相对匮乏,但消耗量却异常严重,因此我国资源缺乏,而大量的开采和使用造成资源的枯竭。

(二)我国企业环境审计评价方面研究现状

由于环境审计在我国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尽管广大学者已经致力于对环境审计方面的研究,但其理论除了借鉴国外的经验之外,其环境审计的发展依旧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对于评价体系的研究更是寥若晨星。且由于各种原因,环境审计依然有政府部门进行主导,对于注册会计师审计及公司内部审计在这一块涉及的则是少之又少。

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作为环境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国内的学者在这一块的涉及也仅仅是止于初步探索阶段。由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通过完善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来完善环境审计理论借以用于实践,对环境问题进行评估、鉴证,实现审计部门的对环境的监督作用已经迫在眉睫。

(三)建立上市公司环境审计评价的紧迫性

由于企业环境审计评价体系是审计人员进行环境审计的基础和依据。而我国在评价体系方面的空白严重制约了环境审计的发展,从而使得环境审计并没有发挥到其应有的作用。因此,建立起标准的企业环境审计评价体系,为我国开展环境审计提供标准是目前的当务之急,发展环境审计评价体系已经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陈思维.经济效益审计[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7-9

[2]陈正兴.环境审计[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10-51

生态经济评论篇8

财经评论所承载的功能,近些年远远超出了新闻传播曾经给它的定义,尤其是博客的诞生和推波助澜,使个性化财经评论加速发展。值得我们注意的是,财经评论依旧承载了传播各种意识形态的功能,财经评论是评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财经评论对于传播西方经济学思潮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危机爆发之前,已经如此,近来财经评论所传导的关于资本主义是不是衰亡的争论,可谓热闹非凡,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由此反观,来自发达国家的财经评论既然已经成为大众阅读的普通新闻产品,我们将财经评论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利器,一点也不过分。

受众需求使财经评论异军突起

当便捷、快速阅读成为一种受众时尚潮流时,媒体最大难度是怎么做才能让新闻产品直达读者心里。财经资讯随着全球资本的膨胀而泛滥,同样逃不出选择的命运。

近年来,财经评论在经济报道中所占的分量不断上升,诸如美国的《财富》杂志、《福布斯》杂志和《商业周刊》都是以评论独到著称,《华尔街日报》、英国的《金融时报》长期被当作传播自己理念和观念的重要载体。《金融时报》为开辟中国市场,还专门吸纳了一批中国撰写评论,点评中国经济发展态势。

即便在我国,不少传统媒体也从只开评论专栏发展到每日开设评论专版。通常,每日各报的评论专版中,经济话题都会占去四分之三的版面。有时候,甚至整版评论全部是财经评论。虽然也良莠不齐,但是一些高水准的财经评论已经相继出现,如《经济观察报》、《北京青年报》、《中国青年报》,以及《南方周末》上的经济评论文章,全是出自很多优秀的财经评论作者之手。

由于财经评论以观点取胜,有很强的个性化色彩,易于吸引眼球,对于新闻事件又有画龙点睛之功效,在每天的海量信息中,财经评论具有的独特的传播效果,正好契合了现代人的“懒汉阅读法”,比如只读标题、只读导语等等,海量信息给受众制造了一个逃逸长时间阅读新闻的空间,这个空间正好让能够以点睛之笔阐述新闻事实真相、新闻背景和意义的评论填补。

尤其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经济已经和人们的财富积累拴在一起,说无事不经济有点过分,但是近些年金融投资泛化,越来越多的人卷入金融投资活动,更加强化了受众对财经评论的需求。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人们更需要解疑释惑,解读分析危机的评论成了目前财经评论争夺眼球的重磅产品。这也是来自华尔街的评论在各类媒体如此泛滥的重要原因。

以上两个原因,必然让人们产生对财经评论的喜好。有需求就必然有产出动力。财经评论为满足公众的需要,也不断由高端向大众化演变。

从神秘走向大众化

当前的财经评论,有人形象地说很“亲民”。不过财经评论并非一直都是这样亲民的,就在一两年前,我国媒体的财经评论还有很深的说教痕迹,或者很明显的财经教科书宣讲痕迹。读者只能被动阅读,常常不知所云。如今的财经评论变得口语化、大众化、故事化,阅读难度大大降低,财经问题中很复杂的宏观、微观问题,以及一些深奥的经济学专用名词,都被一些作者通俗化了。

出现这样的变化有三方面原因:第一,财富问题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仅仅把财富问题交给经济学家去研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有人说金融危机是最好的经济学课堂,意指因为金融危机涉及到每个人的生活,关系到每个人的财富缩水与否,人们不得不关注金融危机的发展态势。2008年下半年,各类有关危机的信息起到了普及经济学的作用。仅仅是“什么是金融危机”这个话题,在互联网上的点击率就一直居高不下。为什么?也是因为经济与普通人的生活密不可分。

第二,中国特定的改革背景,经济改革一直是主战场,人们的生活总和承包制、工资改革、财富分配、养老保险、银行信用卡联系在一起。大众对于经济学知识的渴求,促使不少学者走出课堂,进入市场和交易大厅,演讲、评论财经事件。同时出现另外一个现象,经济学家开始探索撰写普及性财经评论的路子,其中很典型的是北京大学教授粱小民先生的经济评论,对于普及财经知识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西方人写评论的方法通过翻译发表在各类媒体上,有的结集成书进入中国,让受众看到与我国传统板着面孔写财经评论不同的写作手法。近几年西方的经济学著作不断介绍到国内来,让人们看到不少西方学者用讲故事的办法讲经济学,读起来不枯燥很惬意。我们再翻开凯恩斯的评论,其中也可以看到充满讽刺、幽默和智慧的评述。这些均为我国财经评论的转轨加大了助推作用。

可见经济学一旦成为显学,财经评论的受众就更加广泛。这个命题不是凭空捏造的。如今,经济学家直接撰写财经评论已经很时尚,各大网站争相为学者开设博客和专栏,目的是提升财经报道的品位。按照公众喜闻乐见的方法撰写财经评论,的确已经成为当前财经评论的潮流。

手段方法创新无限

财经评论阅读面扩大,反过来引起稿件风格多样化。近些年,评论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格局,有时评、短评、快评、述评、杂谈等等,财经评论也从版面点缀变成了媒体财经新闻的主打产品。

目前,最为走红的财经评论写作风格是时评,撰稿人抓住当即发生的新闻事件及时评论,各类媒体对于时评很看好,开专栏、开专版的都有。这类评论以观点鲜明见长,已经成为很流行的一种财经评论写作方法。获得2008年诺贝尔奖的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是写作财经时评的高手,他在《纽约时报》开专栏,跟随美国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全球经济发展态势,随时撰写评论。他的评论如果连续起来阅读,本身就是美国经济当展史的一部分。

所以说财经时评不仅是简单地评论财经事件,它还直接影响人们看世界的视角和方法,甚至影响人的财富观念。当财经评论像可口可乐一样源源不断上市的时候,撰稿人的世界观和意识形态就会潜移默化影响受众。我们在阅读西方作者的财经评论时,不知不觉间接受了他们对于自由市场经济观的宣讲。过去的30年中,西方财经评论不光是让我们大开眼界,看到了世界上还有如此丰盛的财经评论大餐,而且从撰稿人严谨的逻辑推

理、轻松的描述、甚至幽默的调侃中,我们接受了很多关于市场经济的观念和理念。

回到现实,我们可以看到如今很多撰稿人已经出现明星效应,不断撰写财经时评的效果与影星出场已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外,还有一类财经评论可以称之为正统评论,依然沿袭了财经评论的传统制作方法,观点鲜明、论据充分、逻辑推理清晰。这一类评论往往被媒体作为思想窗口,传递各报对于经济形势和政策的看法。《财经》、《21世纪经济报道》的封二文章和头版评论,都是此类评论。笔者认为,它与时评的差异在于,这类评论的表述更加理性,对于政策和经济形势的分析更加有厚度。迄今,它依然是很多媒体不可或缺的品种。包括中央新闻单位,如新华社、《人民日报》等等的财经评论,也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人们记忆犹新的是,几次我国股市在关键时刻,《人民日报》都是用财经评论的方式,传递高层重要思路,解读股市局势的。随着经济学知识的普及,以及市场的细分,虽然这类评论一出即能扭转大局的可能性降低了,但是这样的财经评论依然有受众需求。

其他的财经言论和短评,如今也在探索新的路径。近年来,财经评论配画,或者画中话已经广泛被媒体采用,而且由于文章短到极致,语言风格犀利,配画一般多为讽刺幽默画,很多尖锐的话题都以此种评论表现。

新近出现一种叫短短评的财经评论,截取资讯中最有特点的部分集纳在一起,文章不超过一二百字,评论话语只有几十个字。因其点评方式独特,而且短小,很受读者欢迎。

至于互联网的财经评论,更是创新无限,最早在和讯网上诞生的“马上就评”,现在已经成为很多互联网媒体的常用方式,主持人选择一个话题,请来专家或者媒体评论人进行现场分析评论。这种方式尤其受到投资者的欢迎。互联网采用音视频同步发表财经时评的办法,也正在成为网络争夺人气的重要之举。

对外需找准切口

以上财经评论出现的普遍现象和规律,运用到对外报道中同样有用。只是要找到对外财经评论的切入口。

对外报道中的财经评论至今同样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比较起来国内财经评论丰富多彩,目不暇接,对外报道中的财经评论显得还不那么抢眼。

笔者查看了一些对外报道的媒体和网站,财经评论有,但是在选材和报道形式上,还不足以和国外财经评论的水准抗衡。究其原因,一是财经评论的发展在国内也是近一两年的事情,在2000年的时候,财经评论还很稀罕,2005年之后,财经评论才进入快车道,品种和数量出现质的飞跃。因此,对外报道中财经评论数量有限,品种不多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另一方面,对外宣传的政策性强,经济政策解读怎样才有效,又不易引发歧义,还是一个需要破解的话题,至今怎样用财经评论搞对外报道,还存在疑虑。因此,在对外报道方面撰写财经评论的人也很有限。另一方面,我国对外报道中的评论长期以时政评论为主,财经评论一直是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

不过也有可喜之处,随着世界贸易交流的加深和全球资本化程度的提高,已经有不少从事对外贸易研究和国际金融研究的专家,开始撰写这方面的评论。

很多人以为,经济全球化之后,全世界的人在观念理念上必然趋同,会对经济和财富问题看法一致,大家会以同样眼光去看待市场、交易和资金的流向、企业的成长等等。其实不然,经济全球化即使继续下去,各国政府和公众也不会对于经济问题的看法完全一致,只有协调的一致,绝非观念和理念的一致,因为经济有很强的利益诉求,毕竟各国的经济政策的差异性不可抹杀,而且国家经济利益至上依然不可废除。这样一来,带有传播意识形态色彩的财经评论,必然会因为国别不同,出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差异,导致评论的选材和表述上的差异。这也正是财经评论在对外报道中可为利器的重要因素。譬如,当前危机仍在深化的时候,奥巴马政府在美国提倡买美国货,而且近日还对我国出口禽类产品设限。怎么看待这些问题,怎么用财经评论这个武器解析和驳斥其论调对于全球经济复苏不利,如何用评论阐明贸易壁垒将会更加伤害全球经济等等,都是对外经济报道应该解决的问题。这个例证说明,对外财经评论的确大有用武之地。

那么如何搞好对外报道中的财经评论呢?笔者以为可以从共性话趣发掘选题,保持独特的个性化色彩,以传递我们自主的经济方面的主张和观点。

一是,选择人们共同关注的则经话题。如资本市场交易、家庭生活经济学、职业经济学、企业管理、企业创业人物和故事等等,撰写相关评论,把中国人的经济生活变化带来的观念、理念变化传播出去。

二是,对于中国重大经挤政策进行解读。中国有句老话;在商言商,虽然经济政策的解读与之有天壤之别,不过可套用这个办法,用经济的办法解读经济政策,发掘人们共识的一些规律性的内容撰写评论。

三是,采用跟踪法撰写时评。对于政府决策层的高级官员行动进行跟踪,研究他们不同时期的讲话,对于著名的国内经济学家进行跟踪研究,随即评述他们的重要建树和观点。尤其在经济重大转折时期或者重大变革时期,这些都是海内外受众者十分关注的。

总之,对外财经评论报道的选题和切入点,是财经评论能够收到实效的关键步骤,需要在事前做好功课。

困顿与希望

当前财经评论因为发展过快也遇到很多令人困惑的地方,主要是由于财经评论要求实效性越来越强,每天重复的评论,一稿多投的评论非常普遍,导致了财经评论多而不精、不深。尤其是在互联网的直发财经评论介入争夺读者的竞争之后,这种情况更为普遍。有点像前些年报纸雷同,受众叫苦的局面。好在互联网空间是免费午餐,人们对于这样的状况也就听之任之了。

不过最近,很多媒体网站开始强化自己的原创财经评论的写作,也注意培养自己的专业,财经评论的供需开始出现分化。这方面有的网站已先走一步,有的网评专栏就是为坚持独家原创而开的栏目,从他们的实践看,独家独特观点的评论是很有市场的。

同时,由于评论是第二手资料的应用,互联网上的信息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如果撰写评论不对新闻事实甄别,可能以讹传讹,严重的可能牵扯到法律纠纷。最近,不断出现政策吹风被有关部门否定的事件,如果对于这些新闻事实缺乏洞察和寻根问底的调查,财经时评不仅会无的放矢,还会帮助传播假新闻。

另一方面,有的以时评为生计,包打天下,有的甚至变成市场上的算命先生,观点左右摇摆且善变,令人琢磨不定,看似永远有理,不少投资者跟随其后财富损失严重。这一点,是值得注意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