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外贸业务实训8篇

时间:2023-10-12 10:25:56

外贸业务实训

外贸业务实训篇1

[摘 要] 目前,高职外贸专业如何开展校内生产性实训是一个普遍的难题,存在诸多不足。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是以外贸专业学生为主体,利用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并借此开展实训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将外贸生产活动与实训完美结合起来,建立起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合作关系,具有内容新、手段多、效果好等诸多优点。

[关键词] 外贸 服务外包 生产性实训

关于高职院校的校内生产性实训,是高等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各大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之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建设“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形式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增强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在高职外贸专业领域,校内生产性实训工作却进展缓慢。

一、现有高职外贸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模式与不足

1.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模式

目前,高职院校均大力开展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是通过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这种实训基地大致上可以分为几种形式。

(1) 校办企业模式。即以院校专业师资为依托,由学校投资,设立校办企业。这种企业一般集产学研一体,由学校自主经营管理。各专业学生实习、实践均在校办企业进行。这在理工科专业中多以校办工厂的形式出现。

(2) 引企入校模式。即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由学校提供土地或厂房,企业进行投资,开展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负盈亏,双方按比例分配利润或由企业缴纳租金,同时企业负责提供顶岗实习机会。

(3) 校企合资模式。校企双方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由双方共同出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企业承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任务。投资主体是企业、学校,运作模式是公司化管理,责权利明晰,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至于其生产性实训的功能则大大弱化,学生技能的培养难以保证。

(4) 外部资助型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式。 主要由政府、行业协会、公益性捐资助学机构提供优惠政策、资金、技术或土地等,建设设计中心、检测中心、研发基地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一种模式。这种实训基地往往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服务功能,可以利用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职能、信息、技术、资金等资源,通过开展技能培训、技术监测、检测、技术研发或产品生产等业务,开展生产服务经营活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标准、新设计的掌握、使用和开发能力,实现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 学校自主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自筹资金建设实训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比如自主市场开发、寻求项目外包等,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生产性实训。这种模式下,学校自主性较强,可以根据实训需要,结合自身优势,生产和实训有机结合,利用生产活动开展实训,利用实训进行生产活动,两者相得益彰。但这种模式要求学校有较大投入,有熟悉生产活动的师资力量。一般而言,这种模式在理工类专业和艺术设计类专业比较多见。

2 .高职外贸专业生产性实训模式与不足

(1)通过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实训

上述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的五种模式中,多数都不太适合外贸专业的特点。有的院校通过设立校办企业来开展经营活动和生产性实训。这种模式往往通过注册外贸公司来开展业务,进行生产性实训。注册外贸公司往往需要资金、专业业务人员、一定的业务量,还有贸易和金融风险,关键是要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将股东利益最大化作为目标。如果将学校作为出资方和经营主体,显然会面临一系列的难题。引企入校模式对外贸企业而言,除了可以提供利用院校的场所外,似乎也没有太多具有吸引力的条件,而且外贸企业也不是一个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不可能大规模让学生开展实训。校企合资模式本质上还是合办外贸企业,双方均是出资人,一样会面临无法接纳学生大规模实训的情况。而且,作为外贸企业,首先强调满足生产需要,天然重生产服务功能,轻教学功能,不能从学生专业技能操练、职业岗位能力提升和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的角度来合理安排实训内容,实训不仅缺乏针对性,而且内容单一,不利于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由于市场变化多端,企业生产任务不稳定,必然导致实训内容具有较大随意性,实训教学计划的执行得不到保障。实训效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距甚远。此外,出于经济效益驱动和安全保密考虑,企业一般不会让学生接触核心业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损失,学生在核心业务环节、核心作业流程、关键岗位得不到锻炼,无法确保实训的实效性,难以保证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自主建设外贸生产性实训基地也许是比较合适的方式,但以何种方式建设,如何建设,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如果没有生产性,这种实训基地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2)通过仿真模拟生产开展生产性实训。 当前,绝大多数高职外贸专业基本上都建立了仿真模拟实训室,通过模拟外贸场景、环节、利用一些外贸软件,如:南京世格的外贸综合实训平台、单证系统、SIMTRADE等,开展模拟生产实训。尽管这些软件设计比较合理,由教师设计外贸业务情境、任务或项目,学生模拟外贸业务工作过程,进行市场调查、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开证、备货出运、单据制作、结算等虚拟生产操作,但这往往与实际情境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很多学生认为理论实际脱节。而且,这种仿真模拟终究只是模拟,完全没有生产性,不可能完成生产性实训的教学目标。比如实际的外贸生产活动复杂多变,要求外贸人员具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和应变能力,仿真的外贸生产活动无法加以模拟,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相关的技能和职业素养。

总的来讲,现有的外贸生产性实训各种模式效果都不理想。因此,外贸生产性实训必须走新的路子。通过工学结合的学校主导的外贸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企业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二、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

1.产品外销服务外包的含义及特征

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本质上属于一种服务外包业务。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利用外部专业服务商的知识劳动力,来完成原来由企业内部完成的工作,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毕博管理咨询公司)。关于服务外包的分类,比较通行的方法是,服务外包分为信息技术外包服务(ITO)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BPO)。其中,业务流程外包既可以是将企业内部事务外包(如后勤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工资福利服务、会计服务、财务中心、数据中心及其他内部管理服务),也可以将企业业务运作服务外包(如:为客户企业提供技术研发服务、销售及批发服务、产品售后服务及其他业务流程环节的服务等)。产品的外销就是企业部分业务流程,完全可以根据需要纳入业务运作服务外包。一般而言,只要外销业务不属于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可以外包给专业服务商的,而企业只需要集中有限的核心资源,专注于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所以,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将产品外销业务外包给专业服务商或团队,利用外部人力资源来完成全部或部分业务运作,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并支付相应报酬的业务模式。如果按照WTO的《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服务的分类法,外销服务外包应该纳入到分销服务外包中。高职外贸专业学生是高素质技能型外贸人才,是学习和掌握了一定专业外贸知识的群体,应该说具备产品外销专业服务提供者的能力,只要条件具备,完全可以承接产品外销服务。

通过承接外销服务外包业务,进行生产性实训,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外贸人才的有效模式。这种模式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校企共赢。通过服务外包,企业可以专注核心业务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扬长避短,节省成本,从而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院校可以借此打造校企深度合作的外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真正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达成人才培养目标。二是生产性。外销业务本来就是企业的业务流程,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一部分,其业务开展的每一步都是代表企业在经营,外包业务的成败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生产性特征十分突出。三是教育性。尽管外销业务外包是地道的生产活动,然而却又是教育活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设立工作任务,开展项目教学,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育目标。

2 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的运作方法

(1) 确定实训目标。高职院校外贸专业承接产品外销服务,首先要明确目标。阶段性目标可能有很多,各个层次的目标也可能有多个,但最终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开展生产性实训,为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性外贸人才服务。其他目标,比如盈利目标、生产目标等都服从于人才培养目标。因而,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实训目标,这将决定外包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外贸人才培养工作比较复杂,通过生产性实训基地能够开展全面综合性实训,也能够开展单项实训和分项组合实训。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同样可以有全部外贸业务流程的外包,也可以有部分外贸业务流程的外包。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范围的确定,取决于实训目标的确立。

(2) 建立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实训基地。根据预定实训目标,建立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实训基地,需要从场所、硬件设施、软件、师资力量配备、联系合作企业、组建核心团队、经费投入等方面着手。

首先,进行实训基地软硬件环境建设。开展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即是生产性实训,又是外贸业务,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才能实施。由于高职院校不可能像真正的外贸公司一样有充足的差旅费、参展费等经费支持,一般只能通过网络和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对外联系业务,因而外贸业务外包实训基地的软硬件主要是办公场所和电子商务平台。作为生产性实训,自然需要实训室、电脑网络、项目教学教具、软件等,作为外贸业务,又需要办公室、必要的办公设备、业务管理软件、公司化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手段、方法、适当的办公经费等等。

其次,师资配备。服务外包实训基地兼具生产功能和实训教学功能,因而对师资力量的要求比较高。它要求教师既熟悉产品外销业务,具有成功的外贸业务经验,又要利用外销业务开展生产性实训教学,指导学生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项目内容。教师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是外贸业务人员和教师的统一体。所以,比较理想的师资队伍是校内校外相结合,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建设一支既懂业务又懂教学的师资队伍。当然,也可以由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和校内专职教师分工合作,各自负责一部分生产性实训教学内容。

再次,组建核心业务团队。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实训基地虽然名义上是实训基地,但它的生产性特征非常明显,其日常经营管理均是公司化运作,具有连续性,不可能根据实训教学进度需要安排生产活动,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就需要组建一个核心业务团队,来保证其日常运作,而且这个核心业务团队最好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实训教学时,学生班级或小组则成为生产主体,核心团队则成为生产辅助人员。实训教学项目结束后,核心团队继续生产,保证业务的持续开展。

最后,与合作企业签约。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实训基地从事的是外贸生产活动,这就必须要有业务来源,有产品供应和后续服务,这些必须依靠企业。整个外包实训实际上也只是企业生产经营全部流程中的一部分。这需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院校自身的优势,选择合适的行业、企业和产品,并与企业签订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合同,以此保证外包业务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3) 开展外销业务,进行生产性实训

首先,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市场调研,就是要明确,国际宏观经济形势,相关行业和产品的特点,市场分布状况,国家或区域的消费习惯、信用状况、市场份额和潜力,了解跟踪行业发展动态、供求状况、价格走势、市场竞争格局、主要厂商等信息,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合作企业产品的优缺点,找准机会点,以便外贸业务的开展。

其次,熟悉外贸电子商务平台。高职学生开展产品外销,由于费用、时间等资源匮乏,只能依靠网络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在外贸平台上和维护产品信息,利用专业知识,与国外潜在客户进行外贸函电洽谈,最终达成协议。所以,学生和核心业务团队必须熟悉主要外贸平台的操作。只有熟练掌握阿里巴巴、敦煌网DHgate、TOXUE外贸网、ECVV、LinkChina、Needsee、Made in China,慧聪,龙之向导等外贸电子商务平台的操作,才有可能利用它们与国际市场客户建立业务联系。这些外贸平台是外销业务开展的基石,需要通过一定的专门训练才能掌握。

再次,开展外销业务,进行实训教学。外销业务的开展,主要由教师指导核心业务团队和实训学生,借助网络外贸平台,产品信息,进行网络营销,与国际市场客户通过外贸函电、邮件建立业务联系,并与客户最终签订贸易合同。对于合同的履行和后续服务,则根据校企双方签订的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合同的规定进行。一般而言,对于合同的履行,如开证、备货、租船订舱、报关报检、货物出运、单据制作、结算等服务,既可以交由企业负责,也可以由院校提供“一条龙”式的服务,还可以分包给专业的货代公司。到贸易结算和出口退税工作完成,一笔贸易业务即算完成。实训教学就在外销业务开展过程中进行。这需要根据事先确定的实训教学计划和大纲,将外贸业务流程分拆为若干个项目,结合外包业务工作过程,进行分组分项生产训练。这里,最为关键的是要处理好履行合同,开展业务和实训教学的关系。外包业务的生产性实训则完全依赖真实的外贸环境,其教育环境、教学内容、环节、效果均难以控制,在规定的学时内要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统一要求,完成所有实训项目,需要对业务步骤进行合理分拆,然后加以训练,真实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内容,教学内容就是一个个真实的工作情境,做到在实训中工作,在工作中实训,工学结合,教、学、做真正一体化。

(4) 实训效果考核。对实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是检验生产性实训基地功能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重要手段。以往的模拟仿真实训中,往往由教师按照外贸业务流程,设计合同磋商、签订、开证审证改证、备货、租船订舱、保险、报关报检、货物出运、制单、结汇、索赔与仲裁等一系列情境,给出相应的工作任务,根据标准答案和学生的完成情况评分。但在生产性实训中,这些虚拟的工作任务变成了现实的生产任务,并且没有标准答案,其评估方法和标准均发生了巨大变化。在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中,由于其生产性特征,首先要以生产目标的达成情况为考核标准,即外贸订单的签订和履行数量、利润率、服务质量、工作差错率等,均构成考核指标体系,均占有一定的分值。其次,职业素养也是一个考核标准,包括外贸生产中体现出来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习惯等,这也是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指标。再次,由于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的实训性质,考核的标准还应包括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即实训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知识、技能目标是否达到预期。

三、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的优势

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是一个真正双赢的校企合作生产性实训模式,跟现有的各种实训模式相比,它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

(1)实训模式新。当前高职外贸专业实训多通过模拟仿真软件进行,生产性实训开展得少之又少。生产性实训大致有五种模式,但归根结底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学交替型,主要通过学生到外贸企业专业实习来完成;第二类是引企入校型,校企双方签订协议,在校内设立外贸企业或外贸分部,学生协助企业开展外贸业务,企业进行适当的指导。其中,前者占绝大多数。这两类模式中,工学交替的实训比较直接,但专业实习的岗位有限、参与度低、效果差异大、难以控制,难以体现培养目标的要求;引企入校则由于业绩、效益、投入产出比低等原因,使得企业在合作中难有回报,合作意愿不大。产品外销服务外包模式在签订产品外销服务合同的基础上,利 用校内实训基地现有条件,借助有关外贸电子商务平台,工学结合,帮助企业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双赢的校企合作。这种生产性实训新模式解决了校企双方剃头挑子一头热的问题,使得校企合作具有了可持续性,也有助于外贸类专业实训由模拟走向生产。

(2)实训环境得到改善。以往的外贸实训几乎完全依赖模拟软件。电脑机房、软件加上教师设计的虚拟工作任务,就可以完成实训教学。工学结合的外贸生产性实训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仿真模拟实训室实训,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实战,要根据外贸业务需要设立办公室,配置相应的办公设备、业务管理软件,按公司运作标准构建组织架构,进行专业的公司化制度建设,以保证外包业务的顺利开展。这些按照外贸业务外包需要组建的实训环境,将跟接近于真实的外贸业务工作环境。

(3)实训内容即是外贸生产活动。以往的校内实训多采用仿真模拟方式进行,校外专业实习的生产性实训则完全依赖企业生产环境、教育环境,其教学内容、环节、效果均难以控制,差异较大,无法体现人才培养方案的统一要求。企业产品外销服务外包业务,则可以将两者结合,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其实训内容完全基于真实的外贸业务活动,从市场调研、贸易磋商、合同签订到合同履行,各个环节都可以作为实训内容。只要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结合业务工作过程做出合理有序的安排,其实训内容都可以在服务外包业务活动中得到体现。这样整个实训就能真实体现工作过程的各项内容。在教师指导下,工作情境就是教学情境,工作过程就是教学过程,真正做到了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4)实训运作方式和手段更有效。尽管目前的高职外贸专业实训,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一些改革,普遍采用外贸仿真模拟教学软件、模拟工作情境、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成绩。但受制于环境和师资条件,这些方法手段要么与实际脱离,要么流于形式,效果大打折扣。比如:现有的校外兼职教师尽管来自一线,但普遍受制于时间、精力,往往在指导实习、实训上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立足于企业产品外销服务外包的生产性实训则能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设立工作任务,开展项目教学。面对复杂多变的业务环境,通过业务观摩、实际操作、轮岗学习、业务交流、咨询、会议沟通、业务总结、业务出差等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这往往比虚拟任务和环境的吸引力更大,更直观全面。

(5)实训效果更好。仿真模拟的实训效果评估,主要通过虚拟任务的完成情况、虚拟操作水平、实训报告等对学生实训效果作出评判。这实际反映的是学生虚拟能力和考试能力,而对于应变力、职业素养和实战技巧无法训练。产品外销服务外包的实战训练,既有明确的实训目标,又有真实的外贸业绩和效益要求。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利用其语言能力、函电处理能力、谈判能力和技巧、熟练的业务技能、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应变力来达到业绩目标和实训目标。这对学生是一种全方位的锻炼,效果是仿真实训不可比拟的。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

外贸业务实训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外经贸类专业 校内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189-02

Abstract:Practice teach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ays of talents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However, compared with the engineering majors,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 has many difficulties in developing students practical skills. The construction of training center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 can achieve student practice under simulation environment so as to make up the shortage of intership chance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 Meanwhile, it can play important role in cultivating foreign trade talents and promote local economy development.

Key Words:Vocational Colleges;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s Specialty;Intramural Practical Training

高职院校的“职业”特色,决定了实训教学在高职教学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重视专业实训教学,大力建设实训基地,遵循以能力为本、职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共识。然而,不通过专业之间的实训教学差异有着天壤之别,与工科专业的实训教学相比,外经贸类专业的教学实训教学却难以跟上改革的步伐,这与高职外经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特殊性是分不开的,高职外经贸类专业学生实习实训一直以来就是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外经贸企业特点决定了其企业无法像工厂、酒店那样可以容纳数量众多的学生实习或实训,单个企业只能接受1名或几名学生实习。另一方面,即使企业接受学生实习,也会因为外贸业务会涉及到公司的经营风险和商业秘密,而不会放手让实习学生去做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导致外经贸类学生的顶岗实习流于形式,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为弥补外经贸类专业学生顶岗实习的实践锻炼的不足,提出了校内跨专业仿真实训实习的思路,购买其相应的仿真模拟实训软件,加大实训基地建设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外经贸专业仿真环境下模拟真实业务的实训问题,大大的提高了经贸类专业学生的实践业务能力,提升毕业竞争力。基于上述目的,本文拟从我院实际情况出发,也谈谈我院外经贸类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的建设背景、方案及其意义。

1 建设背景

目前,我院外经贸类实训室已建设多年,部分硬件设施老化,教学软件也较为落后,尤其是缺乏高仿真模拟实训系统,尚未构建完整意义上的“教学做一体化”平台,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外经贸类专业间资源的整合还不够,各专业开设的实训项目相对封闭、独立,各实训教学资源还不完善,不够完整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实训中心的文化建设还有待加强,实训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本实训中心作为市外贸人才培训基地,近年来一直承担了本市外贸类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人才的培训等社会服务功能。调研表明,随着九江市外贸经济的快速发展,外贸型企业数量不断增加,很多企业都有构建终身教育培训体系,有着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强烈需求,有与高校合作开展员工培训的较强意愿,这也为本实训中心的社会服务发展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实训中心的社会服务能力无论在深度还广度上都必须进一步加强,实训中心的软硬件建设都必须进一步完善提高,才能更好的提高外经贸人才培训质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2 建设方案

2.1 实训中心硬件建设

根据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国际商务、报关与国际货运等涉外专业学生实际水平,考虑到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和特点,在学院原有基础上,拟新建4间符合我院学生实际水平,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外经贸类实训室,分别是: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外贸单证综合实训室、外经贸英语情景口语实训室、报关、报检、货代、商务谈判实训室,为学生提供长期、稳定、高层次的专业实训场所,发挥对外服务功能。

(1)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建设。

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的建设以国际贸易运作为切入点,建立与实际业务运作连接的企业运作模拟环境,使国际商务英语人员在此模拟环境中借助电子技术和英语熟悉国际商务运作方式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新建实训室主要包括网络实训区,通过实训室网络技术让学生了解贸易经营管理、商务谈判、商务礼仪、商务英语综合等贸易企业日常业务及相关课程学习学生实操的问题。

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室的建立,对学校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科研方向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使用新的教学工具手段,使教师从传统的备课、授课方式拓展到了电脑虚拟备课和授课产生深刻的转化,大大推动学校各专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和发展。

(2)外贸单证综合实训室建设。

外贸单证综合实训室包含可容纳至少62名学生进行实训的网络实训区。本实训室能够辅助教师们进行国际贸易中单证实训课程的开展,提升实训教学的直观性和描述性,同时能够提高学员的单证实际操作能力。实训室融合单证课程体系和相配套的单证实训软件设计了专门实训平台,学生通过实训室网络实训操作,能够迅速掌握完整、大量的单证模板和国际贸易经典案例所蕴含的知识点。

在实训室实际操作模式下,实训室所配套的3D仿真商务英语单证实训系统提供一个完整的人机互动、模拟仿真,以及学生之间互动的实训体系,帮助学生解决商务英语单证实训、实习等各种问题,为学生实践和就业提供基础。实训室可以模拟经营环境,经营场景仿真设计,对大学生的各项外贸单证岗位技能进行了整体的技能训练。

(3)外经贸英语情景口语实训室。

本实训室是以适应职场生活的语言要求为目的,内容涉及到商务活动的方方面面,但更多的是提供给学生在商务活动中必备的英语词汇、在合同、谈判、信函等商务环节的英语运用技巧等。该实训室最大的特色是仿真模拟商务活动的整个流程,让学生在不同的商务活动场景中体验不同的对话模式。

实训室通过模拟国际贸易中的商务活动场景,实训室可通过仿真环境让学生模仿与客户进行情景口语商务交流。并且通过实训室网络技术人机互动的实训模式,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口语背景及良好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在不同场景下口语能力的提升。该实训室为商务英语口语的授课、学习、实践提供教学两用的实训平台。

(4)报关、报检、货代、商务谈判实训室。

报关、报检、货代、商务谈判实训室给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的实战平台,新建实训室内设网络授课实训区、实际操作(商务谈判会议区、报关报检业务办理区)等区域,供学生进行贸易经营管理、商务谈判、商务礼仪、货代操作等日常业务实训。提供的软硬件设施能够体现全面的贸易经营管理、商务谈判、报关报检、货代业务办理等实际操作场景,并有效结合案例教学和实践演练,达到教与学结合的综合实训,帮助学生解决国际贸易课程中所遇到的实验、实训、实习等各种问题,为学生实践和就业提供基础。

本实训室最大的功能特点是融入了真实的报关报检与商务谈判环境,借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和团队意识,也更主动地进行专业学习。通过本项目建设,可以形成先进的专业建设理念,改善专业办学条件,增强办学特色,扩大专业教学对社会的辐射与影响力。

2.2 实训中心软环境建设

通过实训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训指导老师队伍建设、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加强实训中心的软件环境建设;开发实训教学项目,改革实训教学模式,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实训项目与工作岗位对接、实训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1)实训中心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和建设好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德技双馨、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培养,主要围绕着使其具备基本职业能力方面入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使其具备从事实践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二是具备从教能力。

(2)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从培养职业岗位就业能力出发,通过校企合作,由企业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开发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组织教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3)实训教学资源库建设。

采取教师自行开发与制作、与专业公司合作、收集整理已有资源等方式进行共享型实践教学资源的建设,为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优质互动平台,为全省职校同类专业和企业提供共享平台。

(4)实训中心文化建设。

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目标,以“目标指向、项目管理、过程控制、动态反馈、循环提升”为工作原则,结合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特色,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提高实训中心文化建设水平,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创造良好的专业文化氛围。

(5)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增强主动为经济社会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的原则,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对象的专业岗位培训、职工技能培训,面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教育培训服务。

2.3 重要意义

实训中心的建成将在学生实训、社会服务、校际资源共享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1)实训中心是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提高就业能力的场所。实训中心可以提供各类技能训练有: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外贸单证实训、商务谈判实训、国际贸易实训、报关报检实训等实训项目。实训中心实现专管共用和全面开放,可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实现零距离就业提供模拟、仿真乃至真实的生产实训环境。

(2)实训中心面向社会,服务地方企业,是九江市外经贸人才培训基地。通过与政府合作,利用学院师资资源和实训中心先进设备设施为企业开展外经贸人才培训,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去年曾获得省商务厅和财政厅2012―2013年度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资金的资助。

(3)建立省内高校之间实训中心相互开放和教学资源共享机制,充分发挥我校外经贸类专业技能实训中心的优势,提高社会效益。实训中心作为本省和九江周边高职院校商务英语等涉外专业校外教师和学生进修、培训的基地。在为校内学生和本土企业提供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的同时,不断积累经验探索长效机制,为兄弟院校在校师生提供相关服务,进一步发挥骨干院校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海荣.经贸类跨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探讨[J].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61-64.

外贸业务实训篇3

1国际贸易仿真实训的应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仿真实训主要经历了三种模式的演变:第一是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实训模式,即根据国际贸易业务过程中涉及的各个业务环节完成国际贸易相关单据的手工制作训练。这一模式实现了学生对国际贸易单据的制作训练,但缺乏系统性。第二,是以计算机操作为主的实训模式,即根据国际贸易业务涉及的各个业务环节在计算机上进行国际贸易单据的制作训练,虽然手段比手工操作先进了很多,但仍然只能为学生提供制作单据的训练机会,缺乏全过程的业务训练。第三,是以网络演练为主的实训模式,即在以上模式的基础上引进相关的国贸业务模拟演练软件,由学生在实训室内部网络上按照模拟软件的各个环节进行国贸业务操作训练,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说与真实的国际贸易环境更为相似,但这种仿真实训只是演示型的仿真实训,它仍然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这种仿真实训仍然以演示为主,还不是真正的训练模式,学生无法进行真正的业务操作,体验不到业务操作的过程和结果;二是软件平台仍然停留在简单的人机对话上,仅通过网络演练相对固定的业务,无法仿真灵活多变的市场环境,不能实现贸易方之间业务的实时互动;三是缺乏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模式,既无法考核实训过程,也无法考核实训结果。国际贸易专业仿真互动实训基地是一种采用灵活机动的“真实案例”,基于“业务实操”仿真互动平台的实训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在校内进行真实业务实训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各种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今后走向社会寻求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的建设原则

(1)实训情境的仿真性。实训基地要设置出口公司、进口公司、工厂、银行、保险公司、货运公司、海关、商检局、贸促会、国税局、外汇管理局等实训室。各实训室从设计装修到实训室文化都完全仿照真实的职业情境和职业文化。(2)实训内容的真实性。实训基地要找一至两家外贸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这些合作公司的业务纳入实训教学,以业务为项目,以项目导向法为教学法,实施基于外贸业务流程的实训,让学生仿佛置身真实的外贸公司,实现临岗实训,为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3)实训角色的顶岗性。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实训后,根据所进入的部门不同,学生将扮演不同的角色,比如,学生如果是进入出口公司,学生则是外贸业务员,在实训时要以外贸业务员标准来要求和规范自己。(4)实训过程的互动性。实训过程要将枯燥深奥的国际贸易商务行为与日常生活的生活习惯溶为一体,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可以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要针对过程互动开发一个“国际贸易互动网络平台”互动软件,该软件包含国际贸易各个环节,同时也包括国际贸易所涉及的各个关联方。(5)实训管理的监控性。实训基地应用现代项目管理方法,把每一笔外贸业务订单看成是一个项目,在项目实施中进行目标和里程碑管理。通过项目管理,达到对项目过程的监控。采用的模式是项目启动——计划——执行——控制——收尾这五个过程。其中控制过程有输入和输出信息,对执行中的偏差进行纠偏,并对各种付款方式的选用都设置操作过程的预警信号。(6)实训评价的职业性。实训基地对于学生实训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训评价以相关的职业为参照,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比如,学生如果进入出口公司,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是扮演外贸业务员的角色,由于实训内容的真实性,那么,我们对该学生的考核主要是看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是否熟悉工作内容和具备职业道德,以及实训完成后是否能给公司带来盈利。

3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验基地的功能定位

构建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训基地的基础就是功能定位,要准确地对仿真互动实验基地的功能进行定位,一方面必须充分研究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与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的制约。也就是说首先要全面考虑学生将来从事对国际贸易工作应该具备的技能体系;另一方面要充分考虑如何通过软件平台实现基于真实案例的互动实操。“国际贸易互动网络平台”将国际贸易业务三个方面的作业活动与网络数据化手段结合起来,手段、内容、方法结为一体,实现了复杂业务的可操作化。在仿真情境下,学生自行设定交易信息、交易方式并进行相应的组合,进行无纸化网络操作。有许多计算机工作站在实训基地承担贸易流程中的单位职能,如,政府机构、国内外商务公司、海关、运输、银行、保险和商检等一些单位,标准业务过程将学生带入了仿真的无纸化电子商务场景中。该平台将包含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及其相配套的L/C、D/P、D/A、T/T等多种结算方式,同时提供知识性与操作性的在线帮助,并向学生提供交易情境信息。具体平台功能如表1所示。

4国际贸易仿真互动实验基地的建设思路

国际贸易专业仿真互动实训基地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建设目标,借助互动软件平台按国际贸易全真业务流程进行开发设计,基地规模可根据学校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设计,要实现对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的11个业务部门及服务部门的模拟仿真,实现学生在主要业务部门进行角色扮演和仿真业务操作,所有业务实现实时互动,实训过程中所有案例要来自企业真实案例,来源于从业人员经常遇到的问题,实训基地环境及管理制度要仿真企业真实的工作场景及管理制度。软件平台要解决新增案例与平台的接口问题,在能实现对系统的扩展和升级,使之能满足财经大类其它部分专业的仿真实训要求。

5结语

外贸业务实训篇4

关键词:外贸实战;人才培养模式;国际贸易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54-03

一、当前高职院校外贸实践教学中问题

(一)教材过于陈旧,模拟训练不足

进出口贸易随着市场变化、国家政策变动,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外贸形式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同时随着通讯手段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洽谈手段、结算方式等也都有了很大的不同,而不少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却基本上没有变化。即便有些高校使用新教材,但目前市场上的国际贸易教材品种单一,内容大同小异,滞后于外贸发展,脱离外贸实际。

国际贸易是一个实操性相当强的专业,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一名合格的外贸从业人员,需要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并通过实践去内化理论。目前,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和一些其他原因,多数高校对学生的专业实践都不够重视。在笔者看来,实训包括模拟实操、实战训练两大类别。模拟实操利用教学软件或其他教学平台来进行任务设定、任务模拟和操作监控,以仿真性实践来补充理论教学的不足。目前,模拟实操训练虽然有所增加,但与理论教学相比,仍占较小比重。有些学生在校学习三年之后甚至一张真实的单据都没见过,没填过,这直接导致学生对专业本身的理解不深。理论知识没有实践训练来巩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始终停留在肤浅的水平上,这就造成其专业素养无法得到提高,不能适应现在外贸公司的用人要求。在这种情况下,高校的外贸教学教出来的学生对外贸实际情况知之甚少,到了企业不能将学到的东西运用到业务中,反而还要从头学起,无法突出自己的专业特性,竞争力大打折扣。

(二)模拟实操训练过于完美,落后于市场变化

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对自身的定位越来越明晰,培养实干、好用的技术人才成为各院校的教育目标。在国际贸易专业,加强外贸实操教学被提上日程,不少院校都购买了实训软件,例如:外贸综合实训平台、单证实训系统、货代实训软件以及SIMTRADE 等,通过实训软件系统来开展模拟生产实训。这类实训软件突破了以前的单纯理论教学过于呆板、脱离实践的问题,通过模块来分解实训,一方面,可以更有针对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配合教材,受到不少院校的欢迎。但由于是模拟实训,也有几点缺陷难以解决。第一,实训软件更新升级缓慢,落后于市场变化,企业对软件的开发重在形式,对内容的更新通常要依靠来自企业或高校的专业人士和教师,企业人员参与教学还比较鲜见,高校教师自身对外贸市场的了解和把握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这就决定了实训软件内容更新的滞后性。第二,实训模块的设计通常都趋于完美,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只能了解顺利的外贸流程下的简单内容。据了解,外贸流程充满变数,由于外贸市场条件千变万化,企业在外贸交易中也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但学生对市场的认识不够全面甚至过于完美,反而会增加日后工作中的风险性。

(三)实操训练深度、广度不够,对细节的处理欠缺

当前外贸企业以中小型居多,内部制度大多并不完善,企业要求员工一专多能的情况还比较普遍。在交易过程中,外贸业务人员不可避免地要与各企业、政府机构、国家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等打交道。而贸易规则之外还有很多行业规则、企业规则,这些都需要外贸从业人员去了解,甚至还需要了解和把握一些对规则的变通,这些都是实训难以涉及的,同时在企业与其他部门的交流过程中,有很多内容要经历过才会对细节有所理解和掌握,这些都进一步成为学生进入企业、适应企业的障碍。这表明单纯的外贸模拟实训不能满足学生日后的工作需求,只有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外贸市场,才能解决上述问题

(四)重视出口实操训练,忽视进口实操训练

我国外贸行业由于劳动力成本优势,维持了近二十年的外贸顺差,企业外贸出口数量远远超过进口,但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欧美市场需求萎缩,订单锐减,与此同时,国内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汇率的升值进一步加剧了外贸行业危机,外贸出口形式越加严峻,但与之对应的进口贸易却如火如荼,进口额大幅度上涨,外贸进口行业人才需求增加。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仍然以出口教学为主,忽视市场变化发展,与市场脱节。在外贸进口方面,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操训练,都没有得到重视,进口实操训练的比重远远不足,不少学校甚至完全忽略。而这种没有跟上市场形势的人才培养方式只能事倍功半,不能培养市场最稀缺的人才,反而会造成人才培养的浪费。

二、外贸实战训练对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发展的需要,外贸企业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笔者走访的几家外贸企业中,几乎所有企业都表示:应届毕业生在外语口头表达能力、职业素养、谈判能力、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能力均需有所提高。而要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实战训练则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益处。

(一)有助于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习能力不仅指只获得课本理论知识的能力,还有解决问题、利用现有知识去拓展和加深专业知识的能力。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早已习惯“教师讲、学生记”的方式。在这种教育下,学生的学习能力只局限在课本和考试,从而与职业脱离,造成学生死记硬背、难以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尴尬。所以,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该有着更广的范畴,包括自学能力、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外,随着外贸形势的变化,新产品、新技术甚至是新外贸模式的发展,毕业生在学校学到的专业知识经常赶不上时代的发展,二次学习不可避免,终身学习才能保证职业发展。只有具备快速学习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快上手,从而尽早具备工作能力。因此,自主学习能力在适应企业需要方面尤其重要,这也是解决经验缺失弱势的重要手段。

(二)有助于外贸经验的积累

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外贸企业获取业务人才的来源偏向于社会聘用,直接从院校招聘毕业生处于次要地位。换句话说,外贸企业更倾向于聘用具备外贸经验的外贸人才。这与我国外贸企业的现状有着直接的关系,我国很多外贸企业规模不大,外贸业务分工笼统,此时特别需要从业人员能独当一面,解决外贸业务中的诸多环节,而且通常不愿花费过多精力与时间去培养没有经验的工作人员。在调研中,企业普遍反映没有时间和资源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培训。但应届毕业生注定欠缺工作经验,这就与外贸企业的招聘需求存在矛盾。要想弱化这个矛盾,应尽早地让高职学生进入外贸企业实习或工作,在教学中增加实训实习内容不可或缺。在学习中实战,在实战中积累经验,让刚出校门的学生初步见识到外贸交易中的各种实际问题,拥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

(三)有助于职业素养的训练

作为专业性很强的行业,职业素养在工作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包括多方面的内容,比如沟通和谈判能力、把握商机、开拓市场的能力等。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外贸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换句话说,现在的毕业生,绝不是只要具备专业技能就可以获得企业青睐的。在对企业了解的过程中,大多数外贸企业都认为,外贸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是他们最为看重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相对简单,员工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企业忠诚等职业素养关系到企业的长期发展,所以在选择员工时,企业更倾向于招收这类人才,所以职业素养高的毕业生就业要显得容易得多。当然,这些能力通常不是理论授课就可以很好解决的,专业思维和专业素养需要在实践中得到训练,这也是实战训练的重要目的。

(四)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养成

外贸业务主要是操作层面的工作,以前的外贸企业对业务人员的创新能力并没有特别要求,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金融危机使国际市场萎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各国间的贸易摩擦增多。2011年以来,我国已多次卷入反倾销纠纷。如何规避风险,开发市场,推广产品,成为外贸企业的当务之急,创新能力在上述任务中尤为重要。市场环境恶化,企业的生存竞争加剧,只有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才能更容易存活下去。在业务为重的外贸企业,外贸销售人员的业务创新能力则显得更为重要。

职业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育模式中并没有得到重视。在目前高职教育中,重视技能教育已提上日程,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还远远不够,在课程设计上多是理论讲解,缺乏实战训练,创新只会更加困难。

三、外贸实战训练的方式

(一)校企合作之企业

校企合作一直是高职院校探索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传统的校企合作,通常是送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但外贸企业往往只能接受少量学生实训,甚至因为商业原因,拒绝学生参与真正的业务,充其量只会开展一些参观性的考察实习,学生在企业短短为期几周的实习对企业的运作也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在完成学业后面对变化快而复杂的实际工作仍然有些措手不及。因此,单纯依靠企业来解决学生的岗位实践问题,现实中并不可行。为此,可以进行校企合作,最主要的是运用企业的经营手段。

比如,通过在学校建立企业的机构,把学生的实习地点搬回学校,利用学校的场所和设施来解决实习难题,同时也等于间接为企业增加新的办公地点、新的销售渠道,在双赢的基础上,建立校企深度合作,应是可行的方法之一。企业的形式,即是在学校开办企业点,学生利用公司的法人名称、进出口资质、外贸网站、公司邮箱、公司的产品和国内供货渠道等进出口资源,从事外贸业务操作活动。以企业的身份向市场发出销售信息,与客户谈判,产品供给及交单结汇。完整的外贸业务都由学生完成,在此期间,由学生与企业的业务人员建立联系,企业派驻实战训练指导教师,与学校一起对学生进行指导,通过任务分配、任务培训、任务跟踪[1]。这可以缓解学校扩招之后学生的实习压力。与企业合作,也有利于企业在当今严峻的市场环境下寻求新的市场机会,争取市场推广机会。

(二)校企合作之企业部门管理

企业和学校作为不同方向目标的主体,却有着天然的联系。企业的所有员工都是由学校所培养,企业的员工由学校创造,那么,提前在学校里向企业输送员工,让学校的实战训练与企业的作业部门相结合,也具备可行性,并在实践操作上具有更强的控制性。

比如,由学校根据企业需求,与企业合作,在学校内成立企业的市场推广部、单据处理部、物流部等各职能部门。将国际贸易业务与国际贸易专业实践通过职能分解结合起来。以单据处理部门为例,企业在实际业务中,往往将单据交由专门的单据处理部来缮制和审核,而与学校合作,在学校成立单据处理部,则可以将全部或部分单据缮制业务交由学校的实践基地来完成,只需派驻一到两名专业指导教师,即可完成业务,从而减轻自己的部门压力,而学院学生则通过接触真实的业务单据,积累更多实践经验,更快地上手操作,提高专业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这种模式在实现校企共赢的同时,还可以较好地将实训中的生产性和教育性结合在一起。一方面,企业专注核心业务领域,提高核心竞争力,从而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院校则可以借此打造校企深度合作的外贸生产性实训基地,真正在实战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尽管外销业务是地道的生产活动,但又是教育活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产品外销服务外包可以通过真实的工作情境设立工作任务,开展项目教学,完成教学计划,达成教育目标[2]。

(三)外贸SOHO校内做

外贸行业的一些从业者会选择自己去市场接单,然后交给外贸公司办理出口手续的方式。他们挂靠外贸公司,以外贸公司的名义对外签合同、交货、结算货款,自己则按照约定的比例计提利润,从而借助大型外贸公司的知名度和商业信用,以期在购销过程中得到优惠便利,并节省办公费用。在这种情况下,挂靠者甚至不需要到公司上班,在自己家中用一台电脑即可完成外贸交易――有时甚至是大宗交易。

外贸个体经营则是很多有实际经验的外贸人才选择的道路,在实践中,不少人需要很长时间寻找客户,积累客户。对外贸专业学生来说,利用学习时间做这件事则等于将创业的积累阶段提前,与求学时间段重合,更高效地利用了自己的学习生涯,一举两得。同时,将课堂所学与市场紧密地结合起来,更有利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从而做到相辅相成,互为促进。从学校的角度来讲,如果学校将外贸SOHO纳入自己的实践教学系统之中,以学院的网络平台和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信息和知识服务,通过教学指导,可以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好地地结合,并保持教学工作在实践中的指导地位。

(四)以院校为基础建设外贸零售平台

近年来,美元贬值加大了外贸出口的风险,在汇率风险的大环境下,外贸批发越来越难做,零售型外贸则凸显灵活和高利润的特性,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外贸零售商通过加盟B2C/C2C平台(例如ebay)或建立自己外贸网站的方式,产品信息,寻求国外买家,达成交易后,通过paypal或visa等国际支付工具获得货款,通过国际快递寄送产品。当然,小额批发的发货量较大时,货物流转也会通过传统外贸物流方式,比如集装箱整柜或拼箱的方式来完成。

外贸零售作为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销售方式,受到很多外贸专业学生的青睐,而且,一些高职类院校也开设了专门的专业教学班,如义乌的EBAY班、敦煌班、国际电子商务班等,这些学校通过各类平台的专业讲师对学生多次集中培训,再由分院指导教师周期授课培训以及通过老生带新生等方式相结合,将教学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在一起。参照其他职业院校的经验,外贸教学的实战训练,也可以参考这种方式。由学生在实训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寻找产品,建立销售平台,以任务为导向,通过任务分解培训,以及突发状况专门指导来形成一种新的实战训练方式,与此同时,还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创业发展奠定基础[3]。

参考文献:

[1]严圣阳,陈继元.产品外销服务外包――高职外贸专业校内生产性实训新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1,(23).

外贸业务实训篇5

[关键词]实践能力;国际贸易实训;完善与创新

为积极响应和落实教育部16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多数高职学校都建立了校内国际贸易实验室,主要通过引进外贸教学软件。

一、国际贸易实验室建立之初的状况

实验室内配备48台学生机,2台教师机,多媒体设备,购进SIMTRADE外贸实训平台软件一套。参加实训环节的学生有国贸,英语,日语三个专业两个年级,约400人次。国际贸易实训课程安排在第四、五学期,周课时为4节次。

二、国际贸易实训环节的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发现SIMTRADE软件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单就软件本身无法全面反映学生对外贸流程的掌握程度。

软件的不足如下:

单据时间上的逻辑性无法检测。单据时间根据系统时间自动生成,如学生制单出现时间上的逻辑错误,系统无法识别。2.系统代替学生进行信用证审单的工作。如单据不符将被系统退回修改,没有设计不符点费或拒付等环节 ,不利于学生掌握制单结汇工作的真实情况。

软件缺乏综合评估体系。系统评分标准单一,不能体现前期洽谈业务的表现和企业经营盈亏情况。报关报检,核销退税的环节设计太过简单,与真实业务环境不符。

三、对国际贸易校内实训环节的完善与创新

1.首先开展专项实训项目,体现实训任务的阶段性。

在学生掌握专业核心实务类课程的基础上,按照外贸基本流程进行分阶段专项实训。内容包括国际贸易实务、报关报检实务、外贸英语运用能力等专项训练。

2.团队开展外贸全流程实训任务,体现实训环节的综合性。

经过专项训练以后,学生在高年级以团队形式完成一笔进出口业务的全部流程。学生组队建立自己的企业和谈判小组。从业务准备阶段、磋商阶段,到执行合同阶段进行外贸全流程的综合实训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比如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函电,外贸口译、报关报检实务、国际商务谈判等专业课程内容都将在一笔外贸业务中体现出来。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和实务操作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

3.部分环节辅以仿真场景和真人模拟操作,体现实训内容的仿真性。

鉴于SIMTRADE软件平台在部分环节上的设计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应付未来复杂的工作环境,我院考虑将商务洽谈、报关报检、运输保险、银行审单结汇等环节采用人工模拟场景操作。在现有实验室基础上,建立商务洽谈室、样品展厅和银行、海关等公共办公场所,购进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等必要办公用品。比如学生将在模拟办公场所中扮演银行角色,进行银行审单的人工操作,发单证不符点通知,扣除不符点费用或拒付。通过真实模拟进出口业务的步骤,增加业务流程中的复杂性和可变性,培养学生在逼真的实训环境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由教师制定一套综合评估体系,体现实训过程的可控性。

我院在筹建实训室的时候,就发现市场上大部分实训教学软件都存在着评估标准过于单一和片面的问题。

教师应该深入综合实训任务的每一个环节进行指导,建立一套更全面的综合评估体系,不单从单据的正确性,而且从时间上的逻辑性、外贸商务洽谈的策略性、业务经营的收益性、意外事故的快速反应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教师在考核时为学生保存照片、视频、单据等资料,并做实训小结。这对实训指导教师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专门选择了理论知识扎实和外贸实务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来担任实训环节的教学任务。

具体实训环节设计如下表:

四、完善与创新国际贸易实训环节的初步效果

目前学院已建成国际贸易实验室,国际商务洽谈室、公共办公场所各一间,样品展厅尚在筹建之中。配备SIMTRADE单证操作软件和外贸实习平台软件,购进必要的办公设备若干套。在2008级、2009级英语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中开展国贸实训环节的创新实践,以新的评估体系来综合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学生置于一个更为复杂多变的实训环境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明显提高, 2008级毕业生在企业人才双选会上的表现也明显优于往届。

[参考文献]

外贸业务实训篇6

针对目前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和特点,按照“理实一体”和“共建、共享、共赢”的原则,以培养国贸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构建 了“走岗认知--仿岗实训―轮岗实训--顶岗实习”的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国际贸易专业;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

1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和内容

1.1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目的

国际贸易实训教学是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训帮助学生掌握外贸实际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巩固、深化所学的外贸基本知识、理论,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实践中,能快速掌握国际贸易中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方式,进一步明确不同当事人的地位、权利、义务以及相互间的工作关系,学会外贸公司控制成本、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方法等。在实训中学生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专业技能,为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夯实的基础。

1.2 国家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内容

1.2.1 校内实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情景模拟实训的项目。要求学生搜集商务信息,分析国际市场行情,参与东盟博览会或广交会,利用网络寻找供应商和进口商,并维护好客户关系。通过系列实践训练,帮助学生掌握进入国际市场的各类途径、方法和技巧,熟练掌握外贸业务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等专业技能,提高学生防范合同诈骗等国际贸易风险的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和解决合同纠纷的能力,并具备保障交易主体合同利益、正确运用支付方式进行收汇以及正确处理各种业务单据的能力。

1.2.2 利用教学软件。学院购买或自行开发国际贸易仿真教学软件,由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安排仿真实训项目,在校内实训室进行分角色模拟操作实训,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实训时间内完成。每个角色都安排了基本的业务量,其中出口商应完成4笔以上出口业务(包括D/P、D/A、UC、T/T各1笔),进口商应完成4笔以上进口业务(包括D/P、D/A、L/C、T/T各1笔),工厂应完成3笔以上国际买卖,进口地银行至少应完成信用证申请书审核、开证及审单,出口地银行至少完成审证与审单业务。

1.2.3 顶岗实习。让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习,并要求学生在定岗实习中必须服从单位安排,认真完成本职工作。

2 “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高职院校的办学是以培养技术人才作为其主要的宗旨,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后备技术人才。本文提出构建“理实一体,虚实结合”的教学体系,首先要充分的认识到该体系构建的意义和价值,从而才能从思想上做好相关的准备。

第一,将改变传统的说教教学,从而使得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更注重引入大量的实际案例,通过这些实际的案例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的大量理论变为实际,更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从而吸引学生的兴趣。理论结合实践教学,使得在教学中更能够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理解国际贸易中的具体的细节。

第二,促进对外贸模拟软件的应用。由于国际贸易的专业性,如果单纯的通过老师的讲授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因此,这就客观上要求在教学中加强对外贸软件的应用。当前,在外贸当中比较常用的如Simtrade软件。通过对国际贸易实务的整体流程的模拟,从而让学生充分的掌握报价、磋商、订立合同、审证、制单结算等技能。

第三,加大国际贸易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的提高该专业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增加实践课程,增加实训项目等方式,发挥校内和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同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的实现企业的要求。

3 “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内容

湖南外贸职业学院国际贸易专业“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由“走岗认知-仿岗实训-轮岗实训-顶岗实习”四个步骤构成,具体如下:

1、走岗认知。组织学生观看外贸业务流程视频,安排学生到外贸企业参观,熟悉企业环境,提高学生对外贸业务流程的感性认识。

2、仿岗实训。学生在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交易磋商、出口报价、签订内销合同等外贸业务流程中的各项实践技能训练任务,促进学生掌握实践知识和技术理论知识、养成职业素养、提高学生岗位操作技能,,达到外贸从业人员的技能要求,适应企业的岗位需要。

3、轮岗实训。轮岗实训安排在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分组分班安排学生在校内仿真实训室、校外外贸公司单证部或操作部以及报关行完成跟单、审证制单、报关、开发新客户、洽谈贸易合同等项目任务,完成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业务员工作岗位。

4 构建“理实一体、虚实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手段

4.1 建立仿真模拟实训室,自主开发仿真互动实训软件

为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满足外贸业务流程实训的要求,依据外贸业务流程,建立了进出口保险实训室、报关实训室、报检实训室及国际贸易仿真实训室等9个实训室。

专业教师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国际商务仿真互动实训软件平台。该平台是基于进出口业务流程,将国际贸易三个方面的作业活动与网络数据化手段相互结合,内容、方法、手段融为一体,实现了复杂业务的可操作化――在仿真情境下,学生可自行设定交易信息、交易方式,进行无纸化网络操作。

在实训室由计算机工作站承担外贸业务流程中的政府机构、国内外商务公司、银行、海关、运输、商检、保险等不同单位的职能,标准业务流程将学生带入无纸化仿真电子商务场景中。该软件将包含 FOB 、CFR 、CIF三种贸易术语及其相配套的L/C、 D/P、 D/A 、T/T 等多种结算方式,同时提供知识性与操作性的在线帮助,并向学生提供交易情境信息。

4.2扩大:“校中企“---长沙将旺电子贸易有限公司的规模

公司内部新建产品陈列室,让学生熟悉公司经营的所有产品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能、数量、价格等详细信息,做到正确、有效发盘;扩建业务部,增添办公设备,满足更多的学生开展外贸业务;注重公司文化建设,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方式,让学生形成员工意识,调整心态,自觉遵守公司规章制度,感受真实工作情境。

5 结语

总之,要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整体技能水平,就必须以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指导,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作为导向,充分按照上述制定的要求进行实践,并采取各方面措施保障其实施,更好的做好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为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梁媛媛. 浅谈高职国贸专业SPT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2009,20:266-269.

[2]彭晔.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探讨――以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为例[J]. 时代教育,2013,17:209-210.

外贸业务实训篇7

[关键词]商务英语;实践教学;潮州外贸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8-0144-04

一、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市场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是近几十年来快速发展的专业,具有较强职业性,主要以外贸行业企业的岗位需求为定向、培养外贸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行业针对性、经济地区性和较强的地方特色,人才必须能适应其辐射范围内的经济结构。因此,在地方商务需求的基础上构建有区域经济针对性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这既满足专业特点的需要,也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以潮州地区为例,潮州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已形成了以陶瓷、食品、服装、电子等特色制造业为主导、民营经济为主体、专业镇与产业集聚区为载体的特色产业体系。潮州支柱产业出口比重大,经济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出口基地,陶瓷远销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服装也是80%以上依靠出口。潮州出口企业以中小型民营企业为主,而且目前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然停留在“作坊式、家族式”阶段,其企业结构和经营模式有着别于其他地区的企业特点。为了了解潮州中小型外贸企业最新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求,笔者通过网络进行人才需求调查,收集了2014年2月至7月期间潮州社区•小桥流水网站(www.521000.com)的所有外贸岗位招聘帖子。潮州社区(小桥流水)是以服务本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著名论坛网站。在该网站上发帖招聘是本地中小企业常用的一种经济、快捷和高效的招聘方式。本次调查共收集不同的外贸招聘广告300则。通过分析这些网络招聘广告,了解潮州中小型企业对目前商务英语人才的具体需求,并试图构建基于潮州商务人才需求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收集的300则网上招聘信息涉及陶瓷,服装(含婚纱晚礼服),鞋业,电器,表带,灯具,饰品等行业(表1)。其中陶瓷行业的招聘广告占的比例最大,达到75.7%。这也符合潮州作为“中国瓷都”的称号。招聘岗位有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外贸翻译,外贸业务经理,外贸单证员,外贸助理,外贸文员,客服,导购员。其中98%的广告是招聘外贸业务员和外贸跟单员。招聘的要求涵盖了英语技能、外贸技能、计算机技能、职业素养、工作经验和学历要求(表2)。按各项要求所涉及的招聘信息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如下:从表2可以看出,招聘信息中提及的各项要求按数量从多到少排列是:工作经验—英语技能—职业素质—外贸知识和技能—计算机技能—学历。这一排序也是潮州外贸各项需求的重要性排列。在工作经验方面,有220则招聘广告提及相关要求。从表3可以看出,共200则招聘广告要求应聘者具备一定工作经验,占总招聘广告数量的66.7%,这说明大部分的潮州中小型外贸企业非常看重工作经验。其中超过一半的招聘广告要求求职者必须有1-2年工作经验。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外贸环境中,这个要求基本保证求职者已经历一笔外贸生意的谈判和跟单过程,以及已积累了比较全面的产品和生产方面的知识。要求3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招聘信息占的比例很小,只有3.7%。因此可以看出多数的潮州中小企业要求商务英语人才熟悉外贸工作流程和具备一定的产品和生产知识。与此同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企业不看重工作经验,愿意用毫无经验的新人。在英语技能要求方面,61%(182个)岗位招聘对求职者的英语技能提出要求。其中绝大多数(174则)的招聘广告涉及英语口语技能,而有一半的广告(90则)提出了英语写作技能要求。在英语口语技能方面,超过一半的招聘信息(152则)明确要求求职者要有“流利的英语口语,能独立与外商洽谈,沟通表达能力强”。有一小部分广告(22则)表述是“懂英语”、“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其他的表述为“能用英语进行读听写”、“有良好的读写基础”、“能口译”等。这说明大部分的中小型外贸企业对求职者的英语口语技能要求较高。在写作技能方面,招聘广告中主要的需求表述是“良好的英文写作水平”“能熟练收发英语邮件”“可以独自与客户进行电子邮件往来”“熟悉Email写作”等。由此看出,能与客户进行电子邮件通讯是外贸企业对求职者的最主要的英语写作需求。从英语口语和写作两种输出技能的需求来看,潮州的外贸企业更加看重求职者的口语技能。在英语水平证书要求方面,仅有16%(47个)的岗位要求求职者具备英语水平证书,且其中大部分(35个)只要求求职者通过大学英语四级,9个岗位要求大学英语六级证书,仅有一个岗位要求求职者英语水平需达到专业英语八级。其余84%的招聘广告没有提及对英语水平证书要求。而所有招聘广告没有提及其他种类的商务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由此可以看出潮州中小型外贸企业务实的一面。他们更看重商务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而不要求其具备深厚的英语语言知识,也不需要一纸证书。在职业素养方面,有35%(106则)招聘提出相关要求,其中有一半以上(56则)要求“责任心强”,其他表述包括“开朗活泼,礼貌热情,随和,刻苦耐劳,工作认真,沟通能力强,学习能力强,有进取心,服从管理,有团队合作精神,细心谨慎”等。在外贸技能方面,有30%(89个)的岗位提出相关的要求。这方面的主要表述有“熟悉外贸业务流程”、“熟悉陶瓷外贸跟单流程”、“熟悉信用证”、“熟悉各种单证制作”、“能够独立处理外贸合同,擅长与供应商谈判、货期确认等工作事项”等。在计算机技能方面,有18.3%(58个)的岗位提出相关的要求。这方面的主要表述有“熟悉EXCEL、WORD”、“熟悉计算机和办公软件的操作”、“熟悉阿里巴巴国际站的操作”、“熟悉PHOTOSHOP/CORELRAW”等。其中有一半以上(32个)的招聘要求求职者懂阿里巴巴国际站平台的操作。外贸制单和电邮都必须使用计算机,因此计算机技能,特别是能熟练操作办公软件是商务英语人才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随着潮州外贸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技能需求也逐步增加。在学历方面,300则招聘信息中有253则(占84.3%)没有提出任何学历要求,仅有47则(占15.7%)对求职者的学历提出要求。其中63.8%(30则)要求大专学历以上,14.9%(7则)仅要求学历高中或中专以上,另有10.6%(5则)要求本科学历。从学历要求可以看出潮州外贸中小企业重能力轻学历的特点。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首先工作经验是所有招聘要求中最受重视的。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者能够更快更主动地开展工作并在短时间内能带来效益,同时企业也节约人才培养的时间和资金成本。要求一至两年甚至时间更短的工作经验,这实际上是企业确保求职者了解外贸工作流程和产品及其生产的诉求。其次是以口语和写作为主的英语技能。英语是商务英语人才的工作语言和沟通的工具。而职业素质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对比外贸知识和技能更重要。因此,受到潮州中小型企业欢迎的商务英语人才需有流利的英语口语和良好的外贸函电写作技能,熟悉本地产业相关的外贸流程和产品跟单,责任心强,有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熟悉办公软件和图片编辑软件操作,懂外贸电子商务的操作。

三、基于潮州商务需求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

英语能力、外贸业务能力、信息技术能力和专业基础技能是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缺一不可的四大装备。除此之外,潮州外贸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职业素养提出较高的要求。面向潮州外贸用人市场构建有针对性的商务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由语言实践训练、潮州外贸行业实践训练、线上线下外贸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练四大板块拼构而成。实践体系的实施旨在以英语技能、外贸技能和计算机技能在内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突出职业素质,培养德能兼备且了解区域行业产品和生产常识的商务英语人才。

(一)语言实践训练

英语语言始终是商务英语专业的基础,也是学生以后从事外贸的工作语言。坚实的语言基础也是潮州用人单位的首位技能要求。语言实践训练在第一学年开展,内容包括朗读模块、影视配音模块、话剧表演模块、英语演讲模块等以语言基础能力实践训练。形式以课堂指导和课外训练相互结合,旨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英语语音、敢于表达的自信和善于表达的口语能力。在考评方式上可以采用比赛的方式,在每个模块训练结束时分别开展朗读比赛、配音比赛、英语话剧表演和演讲比赛。

(二)潮州外贸行业实践训练

在第一学年开设地方外贸行业实践课程,充分利用陶瓷城、国际陶瓷交易会、行会、生产工厂等场所和单位,开展现场教学;或者通过收集各类产品,设立陶瓷、服装、制鞋、不锈钢制作等校内工作坊式实训基地,邀请资深从业人员或有行业经验的教师授课,让学生动手参与制作陶瓷、服装裁剪,从做中学,从体验中学习。充分了解销售的产品是每个外贸业务员必须掌握的功课。通过实践让学生了解产品特性和工艺流程,也是开展后续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这是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地方性特点的实践教学活动。

(三)线下和线上外贸技能训练

线下外贸技能训练包括外贸单项技能训练和综合训练。从第二学年开始,先后开展外贸口语模块、外贸函电写作模块、外贸单证模块、外贸口译模块和跨境电子商务模块的技能训练。外贸技能训练模块按外贸工作流程,以本地酒店、餐馆和陶瓷、服装、不锈钢行业及鞋业等出口企业为场景,训练学生接待客商、进行外贸函电磋商和制作各类单据方面的线下外贸专项能力。在专项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外贸实训软件和模拟公司的外贸综合训练,从点到面形成完整外贸工作过程,让学生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本地行业知识和各项技能进行模拟谈判、函电往来、从布产到出货收款等外贸工作,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外贸综合技能的训练必须以潮州外贸行业为背景,以潮州主要出口产品,如陶瓷、服装、鞋等为模拟产品,让学生在操练中进一步熟悉产品的特点和销售策略,使学生熟悉本地产品的外贸流程各环节的操作,提高随机应变地处理问题的能力。在整个外贸综合训练中,学生的计算机技能也能得到应用和提高。在线下外贸技能训练的基础上,依托实训和创业基地,在B2B、B2C跨境电商平台进行网上外贸交易。线上的外贸技能训练重点包括训练学生熟悉跨境电商的后台;充分利用后台数据优化排名,提高曝光率和转化率;开展线上报价和洽谈等。

(四)职业素质培养训练(从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

高等职业学校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开朗活泼、工作认真、刻苦耐劳、细心谨慎等是从事诸多工作所需要具备的素质,这在众多企业文化中都有所体现,突显了“做人”的重要性。因此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不必拘泥于外贸业务员的工作,而应充分结合各种行业岗位进行培养。这个训练计划包括职业规划和假期社会实践。在开展职业规划时,让学生了解未来职业的能力和素质要求,了解学会做人和学会做事同样重要。在每个假期的社会实践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本地行业为依托,以项目或实践工作为任务,组织或引导学生开展企业实践、社会调查、买卖活动,让学生在工作的第一线得以锻炼和启发,认识和强化认真负责、诚实守信、忠于职守、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职业道德行为和素养。值得注意的是,在项目或任务设计方面,要循序渐进,从社会调查,到买卖活动,再到企业实践工作,各项任务分配到不同的假期社会实践,每个假期进行一项项目或任务。学生所承担的责任从小到大,让学生逐步适应,确保任务能圆满完成,同时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得以逐步成长。

四、实施基于潮州商务需求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

(一)建立“双师”型教学队伍

“双师”型教师应不局限于拥有两种职业资格证书或双职称的教师,而更应该是具备两种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尤其是具备本地产业实践经验和应用技能又同时具有教学能力的教师或行家。商务英语专业“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区域经济中外贸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外贸产品的特点和生产过程,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双师”型教师能更有效地指导实训和实践教学,推进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相衔接;同时能及时捕捉经济发展动向和行业企业人才需求信息,根据企业发展的要求,优化办学,培养优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以适应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建立校内外实践基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是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基本保障。校企合作建立商务英语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以此增强学生的商务业务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了解企业文化,提高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在校内建立商务英语实训室、外贸实训室、各种工作坊、出口公司外贸分部等;在校外,与外贸公司或行业协会合作设立实践基地、电商创业基地,开展实践实训项目。校外实践基地的训练项目不局限在外贸岗位。外贸岗位训练的是外贸流程和技能,而中小企业看重的是学生的为人处世的技巧。因此生产部、外联部、发货部等都是学生锻炼和“打磨”综合素质的好地方。

五、结语

潮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与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交汇带。随着这一枢纽作用的充分发挥和特色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潮州对外经济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大。与此同时,跨境电商的发展也将为学生就业打开更大的空间。以就业为导向的商务英语专业在建设和发展实践教学体系方面必须立足于区域的社会经济,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发,以应用为中心,以素质为基座,以知识为保障,以职业能力充当先锋,培养“品德好、基础实、专业精、能力强”的实用型人才,从而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1.

[2]广东省高职高专院校英语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高职英语需求状况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发展研究[J].中国外语,2009(3):11-19.

[3]潮州市人民政府.潮州市现代产业体系“十二五”规划[Z].2012.

外贸业务实训篇8

国际贸易专业实训室的建设,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从现有的几种类型的国际贸易实训室出发,分析了它们各自存在的弊端,从软、硬环境的建设角度出发,指出建设实战实训室是解决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效果不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国际贸易;实战;实训室

中图分类号:

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3005802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在外贸领域,近几年来,一些外贸企业越来越不愿意招聘应届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认为他们缺乏实践经验,不能马上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带来效益。因此,作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人员,探索提升学生技能水平和实践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成为了我们的当务之急。

1 当前几种国际贸易实训室的弊端

高职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离不开高水平的实训室建设,国际贸易专业也不例外。经过我们的走访调研,我们发现,传统的国际贸易实训室主要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项目化实训室,比较常见的有单据实训、报关技能实训等项目。这一类实训室主要是利用电脑机房操作技能软件,使学生的某一专业技能得到强化训练,从而提升学生在某一个方面的技能水平。有些院校在不具备软件的情况下,采取手工操作的方式一样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这一类型的实训室主要是针对外贸流程中的某一个环节的某一项技能进行强化训练,学生通过这种强化训练,在规定时间内重复完成大量的操作题,掌握进而固化技能,以此达到实训目的。从实训效果上看,确实可以在某一方面提升学生的实训能力。但是其缺点也非常明显。首先是实训的内容比较单一,操作重复,互动性差,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以单据实训为例,学生在规定的课时内需要完成大量的制单任务,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就在不断的重复制单中消耗殆尽,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实训效果。其次是对外贸操作的整体流程感知较差。这种项目化的实训实际是对技能点的强化训练,学生在实训中只能针对这一点内容进行训练,而对整个外贸流程缺乏直观的认知,甚至是对这个技能点中的流程认知都是支离破碎的。还以单据实训为例,学生只是机械的填制单据,但对于不同单据的流转使用缺乏感性认识,只会制单却不会用单,实训效果可想而知。

第二种是网络化实训室。网络化实训室是在上一种实训模式的基础上引入网络化的外贸业务模拟软件,学生可以通过软件在网络上针对外贸业务的各个环节进行模拟练习,利用软件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较之第一种实训类型,这一种实训类型与真实的环境之间又近了一步。目前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训室绝大多数是这种类型的。其优点在于比前一种实训类型操作更加的生动,实训内容更加的全面,交互性较强,对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和实训效果有明显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是角色模拟的简单化。网络化模拟软件注重了外贸流程的实训操作,由学生分别扮演外贸业务中的出口商、进口商、银行、商检、海关等角色,看起来能够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较为全面的训练,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发现,这些由学生模拟的角色处理的问题往往都比较的简单,只要照着软件的操作说明一路点鼠标,如果指导老师缺乏行业工作经验的话,那么在实训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软件外的问题将很难得到有效解决。其次是实训过程的机械化。网络化教学软件虽然把我们外贸流程中从建立业务关系、询盘、发盘一直到结算的整个连贯过程反映了出来,但是电脑的模拟操作仍然是没有办法体现我们外贸业务中的产品以及各环节中人与人之间业务往来的真实场景,难以锻炼学生对于外贸产品的认知水平和团队分工协作和交流沟通能力。

第三种是仿真型的实训室。这种实训类型就是将校内的实训室按照外贸企业的实际环境来进行布局,配备所以的办公设备,使我们的校内实训室完全具备外贸公司的基本职能,同时在实训室划出相应区域,将银行、海关、商检等职能部门也模拟其中,从而将整个外贸业务涉及的相关单位全部浓缩在一个实训室里,为学生的实训构建一个几近真实的环境,极大的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产生一种“我就是在真实的外贸公司上班”的感觉,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训积极性,增强实训效果,目前多数高职院校都有意建设这种仿真型的实训室。笔者认为,这种仿真型的外贸实训室实际上存在着一个很大问题,那就是重仿不重真。它实际上就是在上一种业务模拟基础上又加入了情境模拟,给学生一种心理暗示:这就是我今后的工作环境;但问题在于学生在这种真实环境下做的仍然是模拟训练,仿而不真。等到学生真正上岗了,发现同样的环境下,企业的工作内容与学校的实训内容不一致,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岗位适应,其效果可能还不如第二种实训类型。

2 关于国际贸易专业实战实训室建设的思考

其实上述第三种类型的国贸实训室已经将仿真模拟实训发挥到了极致,将外贸公司搬进了校内实训室,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技能的训练和提高,但是空有其形而却其神,99%的模拟仍然不等于真实,模拟软件做得再出色仍然是和真实的业务有区别的,不能做到校企之间真正的无缝对接。为了能够让学生做到零距离上岗,解决目前国际贸易专业实训仿而不真的问题,打造形神兼备的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我们提出了建设国际贸易专业实战实训室的想法。

2.1 国际贸易实战实训室的界定

所谓“国际贸易专业实战实训室”实际是借鉴“校中厂”模式,校企合作共建一个校内实战型实训基地作为合作企业的校园业务部门,学校提供场所及办公环境,企业提供业务指导和平台,由学校指导教师、企业兼职教师、学生来共同开发新客户,承接新订单和完成新业务。在这个实战平台中,业务操作由学校师生独立完成,企业负责业务的风险管理,完成订单所得利润除部分留存作为部门经费外,其余都归企业所有,所有的业务都不与企业原有业务发生联系。这样,师生的实战操作能力通过这个平台得到了锻炼,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提升,而企业在原有客户资料不外泄的情况下得到了新的利润增长,实现了多方共赢。因此,建设国际贸易专业实战实训室会是一个破解外贸专业校内实训瓶颈的行之有效的途径。

2.2 国际贸易实战实训室的建设思路

2.2.1 实训室硬环境建设

要建设国际贸易实战实训室,首先需要一件120-150平米左右的教室,划分出功能和布局相对独立的四个主要区域:分别是谈判区域、办公区域、职能区域和物流区域。谈判区域的主要功能在于提供谈判的场所以及陈列合作企业的样品,因此我们需要布置若干谈判桌椅、投影设备以及样品陈列柜,以满足本区域的功能布局。办公区域则是参照外贸公司的真实布局,安放电话、传真机等办公设备,同时将电脑桌布置成为外贸公司业务员的办公桌,用隔断隔开。由于实训室面积局限,这里可以按照实训学生的班级规模,2-3名同学分配一张办公桌。职能区域采用柜台式布局,主要用来模拟银行、海关、货代等外贸业务职能部门。物流区域则主要摆设一套大型的物流动态沙盘,包含了集装箱码头、货运站、堆场等部门,用来模拟货运的搬运、装卸过程。如果校内建有物流实训室的,这部分内容也可以放到物流实训室内进行建设,同时适当的拓展办公区域的规模。除此以外,实训室还必须配备投影教学设备一套,电脑若干(数量与办公区域规模相适应),开通内外网络,电话、传真机、打印机、数码相机等办公设备配置齐全。

2.2.2 实训室软环境建设

在实训场景的布置方面,为了烘托实战演练的气氛,在实训室的装饰布局上,不光要体现学校的特色,更要突出企业的氛围。实训室的墙壁上要张贴合作单位的规则制度和企业文化宣传标语;同时外贸业务各岗位的流程图也要张贴到位。

在实训环节设计上,请合作单位提供过往的真实业务资料,教师按照不同业务类型编制成实训指导书发给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真实的案例来进行实训演练;在实训过程当中邀请企业指导老师参与实训的指导,现身说法,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提高实训效果。接到真实业务之后,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例如,外商发来询盘,每一位参与实训的同学都必须根据外商的询盘要求提交发盘给实训指导老师,指导老师对同学们提交的作品进行点评,选择其中优秀的作为真实的发盘回复给外商。如此操作,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实际的业务当中,真实环境加上真实业务,最终使得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高。

3 结论

总之,建设国际贸易实战实训室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战的背景下,在真实环境加真实业务的前提下,切身体会整个国际贸易业务流程的操作,在实战中提高动手能力,在实践中反刍理论知识;企业从中获得新的利润增长,学校提升办学质量,从而实现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宁国强.国际贸易业务情境工作室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11,(32):217219.

[2]舒兵,朱天高,李志国.高职校企合作“双融共育”教学体系的构建[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2).

[3]吴勇,林悦.国际贸易专业立体化仿真场景实训平台的构建[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889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