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8篇

时间:2023-10-20 10:34:45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1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对策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面对新时代的需求,回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确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阻碍了新课改的进程。要想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新课改进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是我们当前必须要做的。

1.教学目标不明确,忽视学生素质发展

课堂教学对于教师的基本要求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大部分教师都认为自己的教学目标是明确的,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并不是这样的。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只是为了完成教材任务,认为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完成教学任务就行,并没有意识到教学生怎样去学的重要性,甚至是学生成长过程的素质发展问题。教师不仅仅要完成教学目标,还应该教学生如何待人处事,他们是学生的表率,他们的行为态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发展,所以素质的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小学生由于处于一个不断成长不断发展的特殊阶段,更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然而在教学中,教师只注重于知识传授的目标,而忽视了教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的素质情感目标,这无不影响着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教学方法不得当,忽视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虽然教学改革一直在提倡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这样的,仍然是以教材为中心,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主导。学习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教师只注重于教的做法,使学生学习内化过程变为外化,学生学习达不到应有的成效。此外,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大多是提问式,表面上这种教学方式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得到了交流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实际上,“满堂问”的教学方式,由于只侧重于说理,并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得到实际的练习,使得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思维得不到发散,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后导致很多学生产生厌学数学的现象。

二、有效解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对策

面对以上存在的几点问题,我们应积极地思考,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保证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对此,笔者提出以下两条对策:

1.更新教学观念,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观念,是教师教学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教师的整体教育行为。由于知识是浩瀚无垠的,所以人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我们所能够做的,只是学会去适应这个社会和这个时代的发展。因此,每位教师都应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任务,即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传授给学生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要打破教师只需传授科学知识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除了侧重知识教育,还要重视素质教育,做到先育人后教书,边教书边育人,培养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只有这样,数学课堂教学才会呈现新的生机。

2.提高教师素质,改革教学方法

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是他们学习的楷模,高素质的教师能够给学生树立积极的表率作用,所以提高教师素质是保证教学改革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只有教师具备了较高的素质,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改革课堂教学,有效提高学生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对解决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着重要作用,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变多讲少练为给学生留较多时间自己实践练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加师生之间的交流。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容易更好地掌握教学知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他们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体现小学数学教学的真正意义。

总结:要解决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管理者要明确学校教学评估的重点,不能只关注教学成绩,而应该注重学生素质发展等多方面因素。而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不仅要注重知识教育,还应注重素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课堂教学应有的作用,培养出来的才是社会和国家所需要的德与智全方位发展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叶立军.《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

[2]何裙裙.《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0.

[3]魏运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

[4]杨新荣.《新课程下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的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06.

[5]黄莲花.《新课程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8):150-153.

[6]杨旺丹.《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204-205.

[7]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157-158.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2

关键词: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教学效率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和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不断深入,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业负担成为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而能否提高课堂有效性是任务的关键。中学阶段的数学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战场之一,更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来引导教师工作投入,进而实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有效教学理念下的教学评价

有效教学是当今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的教学。余文森教授将其概括为“教学有效果、教学有效益、教学有效率”。教学评价是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检视教学有效性,发现问题以利于改进。

课堂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其中及格率和优良率是两个重要指标,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及格率和优良率是教学有效果的突出表现;第二、学生的认知变化,即学生不仅获得知识的积累、技能的提高,同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维逻辑,这是教学有效果的内在表现;第三、学习态度的变化,是指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知识的增长,使学生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逐渐转变学习态度、情感和品质,即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以这三个标准为要求,力图使学生在知识上有积累、能力上有历练、方法上有改进、习惯上有养成、情感上有投入,这是有效教学的目标所在,也是教学效果评价应该重点考量的几个方面。

“教学效益”同样包含三点,首先,使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关注学生怎样学习,应该如何学习,使之掌握持续的终身的学习能力;其次,使学生学会应用,把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促进其生活能力的提高;此外,使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教学的根本目标,教师不仅要在生活中以身作则,更要在课堂上以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和正确的三观,教学的效益就体现在学生能否通过课堂获得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做人做事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学效率”则是综合考量教学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的一项指标,就是夸美纽斯曾努力寻找的“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员可以因此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一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动,多些闲暇、快乐和坚实的进步”。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学组织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学评价中的重要指标。

有效教学将以上三项要求融合为一体,构筑了一个多维立体的评价网络,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 参考。

二、中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

数学在中学阶段的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这一阶段数学中所涉及的数、方程、图形、函数、统计等知识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紧密联系,课堂呈现容量大、关联性强、灵活度高、思维发散、综合考察的特点。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水平难以估量,需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来形成积极的反馈,以保障教育质量。在有效教学的评价标准框架下,现实课堂的教学出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引起广大教师的注意。

(一)教学效果不均衡

传统课堂教学效果不能实现均衡发展,集中体现在:重视成绩提高而忽视认识发展和态度变化。学生的及格率和优秀率是教学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这两者都是面向学习结果的。而且传统数学课堂由两个基本活动组成――提问和解答,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内容就是由许多问题串联起来的,学生的成绩表现也归结到解题的能力,强调标准答案,这样的做法被证明是非常有害的。首先,分数只代表学生某一阶段的学习成绩,却没有涉及到学生的进步状况,更不能有效反映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态度的变化,而后两者往往是学习获得持续动力的源泉,也是变“要我学”到“我要学”的重要条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学阶段的学生都普遍渴望得到更多关注,希望被夸奖和鼓励。如果一切以结果为目标,可能导致部分学困生的点滴进步被忽视,而那些学优生获得“优秀”成了常规任务,得不到应有的褒奖,也可能造成动力枯竭,进而影响学习成就表现。其次,“数学”是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工具,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等能力的科学,而非仅仅是考试科目之一。教师在课堂上过度强调解题的能力,将导致学生只愿知其然,而不愿知其所以然,缺乏触类旁通的能力,一旦学习上遭遇挫折,很难通过自身努力攻克难点重点。换句话说,学生只是知晓了答案,却没有领悟其中的思想,从而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始终要老师“领”着学。最后,抓住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微小态度转变,引导其重新认识数学,进而培养学习的兴趣,是学好数学的关键。没有态度的根本转变,课堂对于学生只是折磨。

(二)教学效益被忽视

中学阶段是学生养成学习能力、应用能力,构筑自身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传统课堂、特别是数学课堂往往将这方面的能力养成忽略,认为这是文科的教学任务所在。著名学者黄全愈曾经追问,“为什么中国的孩子在各类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屡夺魁,在起点遥遥领先却在终点(诺贝尔奖)落后了?”得出结论认为:中国现在的基础教育过度宣扬“标准答案”,而诺贝尔奖这样的舞台,是没有标准答案可言的,需要的是自主构想和实践探索的能力,而这恰恰是中国的孩子所欠缺的。可见,课堂上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另外,从中学阶段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世界观形成的角度讲,唯分数而完全忽略教育的其他效益,不利于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如何有效探索发展性评价和考试选拔的关系,确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从而淡化“分数”的中心地位,避免过度的分数异化现象发生,是现代课堂评价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教学效率难提高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失衡的现象非常普遍,“满堂灌”的现象依然存在,教师在繁重的授课任务下,鲜有寻求进一步专业发展的动力和精力,授课只是重复而没有改进。与此同时,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被剥夺,只能被动地学习,进而影响成就感和兴趣的培养,厌学情绪滋生,教师的大量投入并没有转化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与学在“一边倒”的局面下陷入恶性循环。另外一方面,在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依然沿用传统的课堂形式,合作式学习流于形式,课堂互动往往是经过教师特殊“包装”的,在教师的控制下进行。例如,教师习惯性地以“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等方式发问,学生无需任何思考,甚至不用理会教师究竟问的是什么问题,就能机械地用“对”“好”“是”等来对付,这样的互动无法引起学生的思维活动,从而导致教学效率低下。

三、中学数学教学的优化对策

实现教学效果、效益和效率的全面提升,是有效教学追求的根本目标。针对现实课堂中所出现的诸多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提出以下四点优化策略:

(一)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源于生活,最终又回归生活,因此教育要始终保持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全方位的:第一、课前学习生活化。要鼓励和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把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中来学习知识,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又有助于培养其自主探索的能力。例如,在讲授“矩形”一课前,可以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矩形物体,发现矩形的性质等;第二、学习过程生活化。要利用身边的素材进行教学。有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当学习的材料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高。例如,在课桌角任意截取一角(直角),量取三边长度,验证勾股定理等。第三、课外作业和实践活动生活化,陶行知曾经说过:“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当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的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时,便会激发其强烈的学习欲望,一旦这种内在驱动力得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就建立起来了。实践证明,抽象的数学课本知识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建立数学与生活的有机联系,才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学生转变学习态度,进而转化成自主学习行为。同时,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教学评价标准,这对于改进教学效果不均衡的现状,也是大有裨益的。

(二)挖掘课堂深层价值,让学生学会学习

有效教学的理念认为,课堂教学的效益不仅体现在知识的获得上,更表现为学习能力的提升、应用能力的锻炼和做人做事能力的养成。因此课堂上我们应该秉持三个原则:首先,学习方法比知识本身更重要。中学数学的知识含量很广,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才是学习的关键。例如,如何从生活化的题目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如何应用逆向思维帮助解答问题等,这样的方法远比“标准答案”更有价值。其次,运用知识比考试成绩更重要。有人做过一项调查,一个知识点在生活中得到应用,比在试卷中考察到更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最后,教会做人做事也是中学数学课堂的任务之一。数学原理中具有最朴素的自然规律,也同样蕴含丰富的人生哲学。数学是中学生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数学教师理应为学生以身作则,以数学的独特视角去发现生活之美。综合以上三个原则,有效课堂应该讲求教学效益,要关注知识之外的价值生成,如此才能使学生获得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三)指导与自学相结合,将课堂还给学生

传统“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的课堂形式被证明是低效的。将教师指导与学生自学结合起来,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之一。指导自主学习的课堂在形式上体现为教师讲的时间短,学生学的时间长。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保障教学质量呢?首先,指导要与课前自学相结合,即先学后教,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教师带着问题教学,这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前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针对性,增强时间管理和效率意识,同时依靠学生自己和全班同学的力量来解决问题;最后,重要的作业和练习要当堂完成,用余文森教授的话说,就是“在教师眼皮子底下过关,当堂点评”。这三方面结合起来,可以在教师“少教”的基础上保障教学的有效性。国内著名的杜郎口中学,应用“三三六”的教学模式,使“10+35”的课堂实现高效教学,即是指导自主学习的 典范。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3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293-01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体现新课程倡导的理念与方法。相应地,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也必须发生变化。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评价作为一种活动,渗透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课堂教学评价是以一堂课或几堂课的教学作为评价对象,依据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对教与学的水平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进而帮助师生找出存在问题和明确今后改进方向的过程。”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

课堂教学在学校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决定了课堂教学评价的重要性。新世纪的课堂教学,已经进入了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要目标的新阶段。那么,课堂教学评价的功能也不仅仅在于比较、鉴定和选择,而且具有多种功能。

1、激励功能

开展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可以帮助教师总结教学经验。鼓励教师形成个人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对学校而言,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找出典型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督促教学水平差的教师向好的方面迅速转化,从而提高整个学校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

2、改进功能

主要指促进师生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对教师而言,通过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分析自己教学的长处和不足,找出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明确自己要努力的方向,有的放矢地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水平。对学生来说,通过评价,可以及时得到学习效果的反馈,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长处和缺点,以扬长避短,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

3、导向功能

主要指使教师明确并达到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中的评价标准既是课堂教学的目标,又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依据,同时也是检查课堂教学质量的尺度。评价活动可使教师努力按评价标准要求自己,并努力达到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基本要求,从而为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创造必要条件。

4、鉴定功能

主要指为学校管理提供一定的依据。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教师的工作质量和水平、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发展可能性。必要时,其评价结果可作为教师晋升,进修、人员调整、以及学生升学、评优等方面的参考依据。

5、研究功能

指通过课堂教学评价,可以了解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促使广大教师,特别是教学骨干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例如,在设计和制订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时,除必须符合教学目标外,同时还要针对课堂教学的弊端,反映教学改革要求,力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三、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还是以传统课堂评价为主,存在问题主要有:

1、课堂评价价值观错位

传统课堂教学着眼于学科与知识,即课堂评价的价值观关注“知识为本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只注重教师单一知识传授,而数学老师只关注着讲好数学知识,这样重智轻能的课堂评价怎能跟上新课程的脚步?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位,在课堂教学评价价值取向时,应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否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否关注学生情感体体验。

2、课堂教学评价主体偏颇

以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当主体,是传统课堂教学评价主要特征,它以教师的教学行为中心,只要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重难点突破,教材分析透彻,教学环节完美就是一节好课,忽略了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真正主人,导致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严重缺少对学生活动描述。

3、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方式单一

传统评价方式,把教师和师生作为评价对象,为了选出少数优秀观摩课,接受评价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学业上的失败者,课堂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过程,这种价值多元的评价的也并不是对教师和学生进行优劣排位,而是评价的积极导向功能,而伴随这种评价功能真正转变,创设多元化。开放性的评价方式,才能更有利促进学生教师共同发展。

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重构

1、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全新的有关人类智能结构的理论,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他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这些智能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问的智能关系,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加德纳批判标准化考试与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其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开展实验研究、实践探索,对教育教学评价的构建及制定合理的评价指标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确立课堂教学评价维度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到底可以确定哪些评价内容,建立怎样的指标体系,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公认标准,很多教育专家从教育评价的模式出发来确定评价内容。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维度应从课堂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效果评价及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效果六个方面进行确立。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4

关键词:中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导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08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055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广大教师一直在不断实践和改进,很多教师都采用了“问题导学式”,那么有了问题导学,是不是就不用讲授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数学,很多内容都需要教师讲授,如何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在“问题导学”中,教师要有必要的启发式讲授,以体现师生间的合作与交流;而对那些超出学生经验基础,很难在问题解决中催生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直接讲授,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以欣赏的眼光去评价新知识的合理性,以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元认知水平。

首先,教学目标要明确,导入形式要多样。从教学目标上来看,教师要能够根据所授课题,合理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每一堂课我们都要始终遵循设定的这一教学目标,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都要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而服务。在课堂上是否能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能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得到巩固和强化,等等,所有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应注意的。在这些方面许多教师处理得都非常好,基本都能做到重点突出,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在导入形式上,不同教师展现出了八仙过海之势。有些课适合直接进入课题,比如《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有些课题适合通过复习旧知类比引入,比如耿新华的《双曲线及其标准方法》就是类比椭圆引入;有些课题通过故事引入,比如《反证法》;有些课题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比如《数学归纳法》,还有的通过数学史引入课题也比较新颖。再如,初学函数,初学函数的概念,我们就可以先设疑:对比初中和高中的函数概念,二者有何联系与区别?既然初中时期已经学过了,我们为什么还要重新定义函数的概念?高中时期的函数概念又预示着什么呢?通过设疑,就能引导学生获得新的关注点。

其次,熟练应用现代科技,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件的应用越来越得心应手,课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内容越来越丰富。比如在课件中运用几何画板作图,运用实物投影把学生的作业插入,等等。一般情况下,不同的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设计,都能够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进行导入设计和课件设计。如《二倍角公式》的第一课时,三位教师对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他们都能够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A教师教的是特优班,学生能力强,所以她的课堂信息量很大;B教的是文科班,所以学生理解力较差一点,在第一课时中他把每一个公式的变形都放在首位,让学生一个一个地理解运用,虽然本节课学生学的公式少,但都能学到位;C教师所教授的是普通班,学生基础差,所以他的第一课时重点放在了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上。

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越来越扎实。语言简练、教态自然、问题讲解清楚都成为了常见的现象。大部分教师的板书也都不错。部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比如某教师的《函数单调性与导数》就深挖教材,让学生弄清楚了函数单调性的定义与导数之间的联系。大部分教师课堂设计得非常流畅,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完。

我们的“问题导学”要遵循以下原则:在问题设置前能否准确评估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否设计出渐次深入的问题?在问题的逐步展开探讨中能否准确把握所授知识的逻辑脉络?能否在知识发生发展的逻辑节点处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所有的问题设置都要既能体现知识的逻辑走向,又要遵循适合学生发展的原则。如果不能遵守这些原则,往往就会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就会表现出各种的不尽人意。

上公开课一定要脱稿,不要手里总是拿着提纲,给人感觉准备不足。比如某个教师拿着稿子抄题,就不如使用投影把题打出来。还有的教师入题太慢,引入太长。每节课的引入不要太长,不要占据我们主干知识的时间。

还有个别教师过分依赖多媒体,板书很少。数学课离了板书肯定不行,好多步骤需要引领学生,需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一定不要吝啬,一定要写到黑板上,这一点吕国胜教师做得很到位。部分教师讲授太多,学生活动太少。我们一定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参与进去,多开发学生的思维。为什么很多学生总说教师讲了,也听明白了,可是做题还是不会,原因就在这,如果他自己不理解,肯定应用得不熟练。还有的教师数学语言表达不规范,比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不能说成方程等。

最后,关于“问题导学式”教学的效果问题。无论哪一种教学方式,我们最终关注的还是学生的接受效果,如果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就不能称之为好的教学方式,最起码不是合适的教学方式。导学的“问题”往往是环环相扣的,好的问题设置往往一环扣一环。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5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更为国内外许多教育工作者认可。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肯定了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更认可了小学生的学习差异。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去开发数学知识的内在规律,有利于其思维能力的培养。大部分小学数学教师没有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开发解决问题相关的教学策略,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进步的关键。

一、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结构

1.确定待解决问题

要解决问题,就要有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教材的钻研以及新《课程标准》的了解,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掌握,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分析与规划。根据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好教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课堂中的问题具有层次性,易答题是那些针对某个数学基础知识点而设计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知识点的转移而实现;中等题就是针对基本知识之间的联系设计的题目,学生需要通过认知结构的建立与分解,找到问题所指的知识交叉点,让学生利用问题去回顾所学数学内容。

2.关注问题解决引导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层次地提出问题。同时,当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时,教师不要急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而是要给学生时间,让他们应用课本知识去讨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基本知识类的题目往往只针对某一个数学知识点,关系着学生已学数学知识与新的数学知识,便于学生自主解决。而对于涉及不同知识点之间联系的题目,教师要对其进行有效利用。在讲解新课时,联系的面可以窄一点,在复习课时,则可以通过联系面的扩大引导学生建立知识体系。每确定一个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粗略分析,这样有利于解决问题思路的明确,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关注问题解决过程的合理点评

学生对问题进行简单分析后,教师要结合基本的数学知识点以及相关联的数学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组织学生理清解决问题的脉络。教师要对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有效评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解决优势与不足,在给予学生信心的同时,促进学生弥补不足。

二、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课堂教学方法

1.加强数学问题的有效设计

问题的设计,是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实施的第一步。好问题,才能促进学生深入探究,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彰显。因此,教师要设计一些具有分析性、判断性、能够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问题,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数学问题应当具有实际性、生活性,更要具有趣味性与开放性,具有多种解决方案的问题,最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好问题,才有利于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以及学习技能的提升。合理课堂问题的安排应当具有层次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成功地铺垫下实现数学学习目标。

如在讲解《升和毫升》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问题。首先,在课堂导入阶段,就不同事物的量词进行提问,这部分提问可以通过填空题来完成,其中要有几个液体的量词问题,像一( )水,一( )油等,学生可能会填“杯、桶”之类的答案,教师不要操之过急,肯定学生的答案;其次,教师对填空题进行改革,给学生看图写量词的题目,对于液体类的题目,可以展示出量杯等图片,让学生对着量杯读数,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到升与毫升这些新的数学知识,数学问题由浅到深的呈现,极大地丰富了小学生的数学思维,也让数学知识的学习更加自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接触新的知识。

2.做好问题解决氛围的创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到学生学习能力差异的影响,同样的问题,对于不同的学生来讲可能难度也不同。因此,当学生不能快速有效地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时,教师要通过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帮助学生建立自信,积极地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不足,教师则要利用语言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问题解决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提示的方法,和有效地提示降低问题的难度,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正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乐于肯定学生,才能让数学课堂氛围更加轻松。

3.关注学生问题解决的主体地位

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更加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过程,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权利,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在课堂中,教师不要代替学生思考,要学会给学生时间与空间自主解决问题,多聆听小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学习有关于找规律的问题时,学生发现规律的视角很有可能不同,教师可以给小学生机会到讲台前给大家演示自己发现规律的过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整体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形成初步的数学思维,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从而获得基础的数学活动经验。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革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下面,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就小学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重视兴趣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其非常重要的环节。兴趣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佳营养和催化剂。学生带着兴趣学,思维就敏捷,学习的效果就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可能就会事倍功半。在具体教学中,建议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一是从直观教学入手,培养学习兴趣。数学是抽象而枯燥的,要增强教学的形象性,教师就必须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并通过活动将数学直观化,化抽象枯燥为形象具体,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解决问题,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其获得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是从观察思考入手,培养学习兴趣。观察能力是智力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认识事物,增长知识的重要能力,引导小学生掌握基本的观察方法,透过事物表象抓本质、找规律,才能达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没有观察就没有丰富的想象力,没有观察也不可能形成正确的推理概括能力,更无法培养创新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意识引导和鼓励学生去观察思考,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又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

三是从动手操作入手,培养学习兴趣。儿童的智慧集中在的手指尖上。事实证明,科学是动手做出来的。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主动地带领学生动手做数学。比如,通过量身高,帮助学生理解米和厘米等长度单位的概念;通过量体重,帮助学生理解克、千克等重量单位概念;通过拼图形,了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兴趣盎然,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二、重视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即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而采用的互学习方式。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的目标明确,责任清楚,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其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转变观念。在学生合作交流学习中,教师要时刻变换自己的身份,有时是促进者,有时是合作者,有时是帮助者,有时是激励者。教师要根据小组活动的实际情况,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分析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及时提供必要的提示。对于一些学生的独到见解,教师更应及时与鼓励和支持。

二是优化组合。小组合作交流,一般以4~6人一组为宜。在分组时,教师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尽量保证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各具特色,能够实现差异性互补。这样可以使小组活动有更多、更丰富的信息输入输出,并体现“组间同质”的原则。

三是教会技能。在合作交流中,我们发现,导致合作交流活动不成功的主要原因,不是学生缺乏合作交流的愿望,而是缺乏合作交流的社交技能。因此,在小组合作交流的时候,教师要逐步教会学生认真听取别人意见的习惯和独立认真思考,大胆发言的能力。

三、重视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指的是教师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反思性回忆。反思的内容既包括对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的反思,也包括对学生表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等情况的分析,从而查找出教学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

一是反思教学设计。重点是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预测到学生遇到的问题,是否预测到学生不容易理解的地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设计解决以上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如果基本预测到了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说明教学设计是成功的,反之则是有差距的。

二是反思教学方法。再好的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学生,总会有不合适的地方。通过反思,教师就可以找到它的不足之处,并有目的地进行改进和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是反思学生反馈。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的,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现出智慧的火花,独特见解或是学生的问题,如能力缺陷、思维障碍,以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作业存在的问题等记录下来,便于在以后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实施补救,特别是在课堂上学生提出的一些老师解决不了的奇特问题,记录到课后去研究。

四、重视自主学习

新课程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因此针对差异性,可以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学生的潜能实施教学过程分层,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有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

五、重视学以致用

数学除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以外,还有应用广泛的特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以往我们的数学教学忽略了这一点。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使问题更实际,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找出答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数学与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让数学在孩子的眼里,变成看得到、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从而使学生从枯燥的公式中,从抽象的符号中解脱出来。

参考文献: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7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1-0151-01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更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善于精心设计能启发学生思维的问题,力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有意识为学生发现疑难、解决疑难提供氛围和帮助,引导他们徜徉于知识的海洋。

一、问题设计要把握思维深度

教师在课堂上所提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并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探索空间。如果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热烈,实则空空洞洞,这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不善思考的坏习惯。同样,超前深奥的问题也会使学生不知所措,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必须难易适度,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启迪学生积极的思维。既不能让学生唾手可得,又能让学生踮一踮就能够得着。

如在教学《找规律》时,老师在黑板上贴出了一朵红花,然后问学生:“猜一猜,接下去老师会贴什么颜色的花?”这个问题很显然没有思考价值,让学生猜无非是胡乱猜。假使教师再往下贴一朵黄花和一朵红花,然后让学生猜一猜下一朵会是什么颜色的花,这样学生就会有依据的思考接下去应该贴什么颜色的花。然后教师及时追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从而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二、问题设计要指向明确

教师应根据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明确的问题,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相反,则容易使学生产生歧义或理解的偏差。

例如,在一节数学练习课上,老师出示一道看图写算式的题目。

师:“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生1: “荷叶上有38只青蛙,忽然一个石子落入水中,‘啪’地一声,小青蛙们害怕了,纷纷跳入水中,最后只剩下5只青蛙妈妈了。”

老师表扬了这个学生,说他想象力丰富,还鼓励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生2:“38只青蛙正在荷叶上晒太阳。一个调皮的小朋友路过,向水里打了几个水漂,胆小的青蛙都钻到荷叶下面去了,只剩下5只勇敢的青蛙了。”

师:“嗯,你的想象力也很棒”。

两名同学说完后,老师正想叫大家列算式,可同学们不饶:“老师,我还有不同的想法。”

生3:“我认为是轰轰的雷声一响,快下雨了,他们急着回家。”

师:“你的想法也很奇特。”

此时,空中仍有几只小手高高地举着,于是老师就让学生来了个畅所欲言。顿时,课堂成了想象的王国。不知不觉中下课铃响了,老师这才意识到数学课怎么变成了看图说话课。

可以肯定的是,这位老师的事前设计绝对不会是这样的,怎么能把一节数学课设计成学生发挥想象力的语言课呢?其实,问题就出在教师的问题设计指向不明,过于宽泛,加之又没有及时调控课堂,进行拨乱反正,最终造成令教师尴尬的局面。

三、问题设计要突出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取决于教师引导启发作用的发挥程度。因此课堂中设计的问题必须具备启发性,通过问题解疑的过程,达到诱导思维、调控课堂的目的。一位教师在上《钝角与锐角》时,提出的问题就极具启发性,能够很好的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对角分类的过程中,学生对其中一个角有两种不同意见,有学生坚持说它比直角大,有的学生坚持说它比直角小,学生争执不下的时候,教师问:“你能想一个办法证明自己的说法是正确的吗?”

教师这个问题非常具有启发性,既及时避免了学生间的无谓争论,又让学生意识到要想证明自己的说法正确,就得有理有据,从而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寻求证据。有的学生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有的学生用量角器量一量……这样就顺利地解决了问题。

四、问题设计要讲究艺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问题设计要力求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营造出探究的氛围。如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张齐华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设计了一个精彩的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一开始满怀期待来上课,但一走进会场,却有点高兴不起来,为什么呢?因为我担心你们会不会玩!(还有这等事!有的学生傻愣着,充满了好奇心。老师随即拿出一张纸。)你会玩什么?

学生纷纷说:“我会折飞机。”“我会折青蛙。”……

师:“真不错!”(接着,老师很快撕出了一棵漂亮的松树,老师利落的撕纸表演让学生看得目瞪口呆。老师趁机问学生)“想玩吗?”

生:(跃跃欲试)想!

学生开始了折纸活动,灵巧的小手把一张张白纸变成了一个个美丽的图形。结合师生的撕纸作品,自然引入新课。

自然的谈话,有趣的撕纸活动,简单而又巧妙的疑问,一下子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五、问题设计要有适度的开放性

数学课堂教学的问题篇8

摘 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设计将影响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的形成、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一名一线的数学教师,一定要吃透教材,深入了解学生,精心设计问题,让有价值的问题串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设计

一、对于问题设计的分析与思考

《人人关心:数学教育的未来》中写到:“实在说来,没有一个人能教数学,好的教师不是在教数学而是引导与激发学生自己去学数学。”看完这段话,我脑海中浮现了这一问题:我们教师在上课时,应该如何进行引导和激发呢?其核心应该在于问题的设计。现在数学书的编写是高度简略的,没有将知识点具体铺开,没有写出知识产生过程,也没有细化研究方法,有些只是以卡通人物对的形式出现。而在研究这些内容时,学生不得不经历探索的过程,体会研究新知识的方法和。

刚参加工作时,在一次期中检测中,在一道上课已经讲过的题上学生的得分很低,只有少数人做对,这让我十分惊讶。我在想,在新课的时候我讲得十分详细,为什么学生还是不会做?我反思了许久,于是,我找了部分学生进行交流。有一位学生是这么讲的:“老师,您课上讲的我们都懂,但是在自己做题的时候就是一点都记不得了。”这位学生的回答触动了我,我开始反思我的教学方式。在课堂讲解时,学生当堂能听懂我所讲的内容,但在这样的“灌输式”教学中,学生是在被动地接受知R,我并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到自己课后练习时,学生也就忘了怎么做了。接下来,在讲评这张试卷时,我通过设计了一些由浅入深的问题,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积极地调动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顺利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效果比上一次好很多。

二、问题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教师应该把教学目标作为一节课的中心,并结合班级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设计的问题指向性要明确,条理要清晰,能让学生一听就懂,并帮助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概念,纠正错误,完善认知结构。比如,教师在教学一年级解决实际问题时,“求‘一共有多少个?’求的是一部分还是合起来?”“求合起来用什么方法来算?”这样的提问,直接将学生的注意力关注到了问题上,通过问题来帮助思考。通过提问,可以让学生在解决这一类题目时思考更加有条理,只要先明确求的是什么,才能思考用什么方法来算,从而帮助学生再回到题目中来,用刚刚想到的方法进行计算。又或者像在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提问:“正方形和长方形一样吗?”这个问题让学生明白正方形和长方形是不一样的,同时也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正方形的概念有一个更清晰的理解。

2.层次性原则

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有着不同的基础、不同的学习能力,所以一节课应该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这样才能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学得轻松,不被复杂的问题一下难倒,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思维。那么,怎样的问题设计才符合层次性原则呢?首先,设计的问题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学生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如“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等等。其次,设计的问题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摸得到”,有发展的空间,同时又有成功的可能。比如,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关减法”一课时,教师提问:“30+8等于多少呢?请你结合之前我们学习十几加几的计算方法想一想”,虽然这是本节课的新授,但是学生已经有了利用数的组成学习的经验,那么学生可以通过知识的迁移,“跳一跳”来回答老师的这一问题。

3.发展性原则

教师应抓住教学的内在矛盾,找到知识的生长点来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欲望,从而让学生积极地思考。

开放和发散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从而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基于此,教师在课前设计问题时,不仅要抓基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用发散的思维去学习数学,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通过对课堂问题的设计,也能将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感受数学的本质;还能激发学生一些新思考,开启一片新的天地,让学生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比如,在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时,例题中算式6÷2=3在教学完这一环节后,教师可以提问“看着这个算式,你还能编一个其他的故事吗?”通过题目来列算式是学生常见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但是在此时教师设计了这个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了这个算式上来了,从算式的角度利用学习过的平均分的知识来编题目,此时的学生会觉得很新奇,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提升。

三、问题设计的一般性方法

1.留悬念,让问题设计有艺术性

一节课40分钟,让一个成人全程集中精神认真听讲都是比较难的,何况是小学生。数学比大多数学科更加抽象,如果整堂课都是一些机械式的问题,学生将缺乏思考的动力。学生没有了动力,不去深入的想,上课的节奏也就没有了,教师提问的时候,有时学生就会通过集体的“是”“对”这些词来回答教师,又何来课堂思维的训练呢?如上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上作如下设计:

[案例一]

(1)哪些是长方体?哪些是正方体?哪些是圆柱?哪些是球?

(2)他们都有哪些特点?

上述回顾旧知识的问题在设计时虽然基于建构主义的需要,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来个“温故”,但问题显得比较机械,对于刚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不太能理解的。问题设计需要成为课堂学习内容与学生求知欲之间的纽带,设计问题时要从学生出发,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课堂学习。如下例:

[案例二]

(1)在生活中你见过这些物体吗?

(2)用手摸一摸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

(3)搭一搭这些物体,你又发现了什么?

上述问题十分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活动出发,学生能基于生活及经验进行探究。这样就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更能使他们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的特点有更深的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利用问题旁敲侧击,给学生提供一个探究的空间,留有一定的悬念,实现了问题的艺术性。这样的问题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也就是说艺术性要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

2.找延伸,让问题设计有创造性

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问题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例如:

[案例三]

在学习“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时,对于算法,学生能利用已有知识,通过教师的点拨而熟练掌握。而让学生根据这有层次的算式,再自己创造一组题组,是在此基础上的一种提升。针对此现象,可以设问:

(1)你能出一道表内除法口算来考考大家吗?

(2)你想怎么算?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也可以在图上圈圈。

(3)观察,在算这三道题的时候,你有什么发现?你也能写一组这样的题组吗?

通过问题的设计,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宽思路,培养发散性思维。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问题时要遵循教材的逻辑顺序,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基础,使学生在遇到困惑时孜孜以求而出现“豁然开朗”的结局,最终形成积极思考的习惯,逐渐达到思维创新。

通过长期以来的实践表明,停留在单一的传授现有知识、方法、技能上是很难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是思维的动力,而问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在上课前有计划、有目的地去精心推敲,从而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去观察、分析、探究,逐步对知识进行内化。所以,一节课离不开我们的问题设计。问题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能引领学生最终找到光明。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
  • 数学
    刊号:42-1163/O1
    级别:北大期刊
  • 数学研究
    刊号:35-1177/O1
    级别:省级期刊
  • 数学进展
    刊号:11-2312/O1
    级别:北大期刊
  • 中等数学
    刊号:12-1121/O1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