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8篇

时间:2023-10-20 10:34:46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1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结构 培育地形图 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战略思维是在全国及大部分地区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对现有各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充分考虑行业依存性及地理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并输出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的不平衡,二是区域的不平衡。

1、城乡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各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并且集中在几个文化大省、市。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消费动力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程,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文化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但整体上,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尚无根本改观。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92.62亿元,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文化投入逐渐向农村倾斜。从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看,2011年,主要服务于农村的1539家县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823.34万册,仅占全国图书馆总藏量的16.9%;全年新购藏量550.10万册,占13.8%;全国拥有县文化馆1669个,乡镇文化站34139个,县级剧团数为6034个,县级艺术表现机构数1343个,县级文物业机构数4352个。2011年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国家在促进文化权益均等化方面努力的成效显著。

2、区域结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也有历史残留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到西呈现梯度递减状态,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也有类似特征。笔者应用geoda i.9.5软件,利用中国各省份有关文化产业就业人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全国范围看,文化产业集聚带有地区性倾向。北京、广东、河南和山东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拥有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如图1中深色区域所示。浙江、江苏、辽宁和湖北也表现出很强的集聚趋势,其文化产业规模相比其他地区优势较大,如图1中浅灰色区域所示。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表现为往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形态,总体上呈现出四核的集聚模式。相比较,我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文化投入水平较低。近年来,东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占全国将近一半,中西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之和才占到全国一半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

二、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培育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本文提出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具体如图2所示。

1、对现有文化资源的调研

中国每个地区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沉淀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资源建设和积累充足,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相对丰厚,更有利于文化企业的挖掘和利用。另外,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的历史发展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很多众人知晓的故事和传说,也沉积下来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文物和艺术文化资源。这些为打造文化产品和塑造文化品牌提供了一些文化产品的生命原型,并使文化产品更加富有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风格和发展优势,呈现出相异的发展潜力。所以,构筑文化产业培育逻辑图的第一步即是对中国各个地理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调研,认真考查各地区文化资源已被开发和未被开发情况,论证各个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以及后续开发的方向,在理论上保证文化产业培育的合理性。

2、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优势文化产业

在对现

文化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确定优势文化产业,对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至关重要。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的考查应包含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状况、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和各地理区域的人口状况等方面。对各地理区域交通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可到达性、到达速度和频率的分析,这些交通状况要素直接决定了该地理区域的文化产品输入和输出的路径和出口问题,会影响文化产业在该地理区域集聚的范围和深度。对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应涉及该地理区域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该地区与其他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该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依托产业或项目情况等。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在各地理区域的形成规模,也影响以该地区为作用点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向外辐射范围。对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的考查应主要涉及各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湿度和温度等。气候条件虽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好的气候条件可以聚集人气和商气,从而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聚集程度。对各地理区域人口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各地理区域的人口基数、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员素质情况等。人口基数会直接影响到文化消费的总量,人口密度会影响各产业集聚区位的形成和市场方向,人口结构中不同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会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选择和文化产品内容的开发。

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各地理区域的优势文化产业,或可以作为优势文化产业的内容。所有这些工作只有建立在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集聚模式,以及现实社会中各文化行业之间依存度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才是合理和可靠的。  3、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

在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各地理区域优势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此时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模型还只是最初的一种逻辑构建,还要经过反复论证、检验和修改,以达到真正的可以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论证的各方应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也含有文化企业、行业、相关文化产业、文化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理论上要尽量接近合理,实践上要着实可行,使操作易于进行。

4、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

工作的最后一项任务即是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用于指导各文化产业主体进行有意义的空间集聚,达到资源配置效益最优化。地形图只是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文件,若要增强此项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还要辅以相应的解释和执行条款,以及各种常规性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意见,同时包括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并且整个逻辑过程到最后成果的输出都是动态的、可调整的,会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进行微调,以适应变化的需要。

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战略

1、理论模型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应根据“两圈一带”总体战略要求,构建“一核先导、三点支撑、三带牵动、四版集成”的复合立体结构,形成区域联动、产业集聚、集约增长、协调发展的省域空间布局。

“一核先导”是指以“武汉·中国文谷”为文化创意核心功能区,形成多个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类型的园区功能组合。“三点支撑”指“一主两副”省域中心城市武汉、襄阳、宜昌。确立武汉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把武汉建成部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发挥核心增长极功能。后两者则分别建成促进鄂西北、鄂西南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内生新动力,促进向创意产业一创意经济一创意城市方向发展。“四版集成”是指依照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总体原则,在详尽调查分析湖北各地区地理区位特征和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湖北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经过相关各方论证和修改,本文提出湖北文化产业四版地图如图3所示。

2、“四版”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全省共分为四大版块(即图3中所标示的不同颜色部分),应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1)鄂西片区。由恩施、神农架、十堰和宜昌组成的鄂西片区,以拥有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民间艺术和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而著称,每年吸引大批旅游者前去赏悦和体验,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使传统戏剧、舞蹈、音乐和技艺等见诸于世。因此,应依托这些地区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鄂西片区的生态文化旅游概念和项目,大力发展旅游演出业,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鄂中地带。襄阳、荆门、荆州和随州近年来出土和馆藏了大量宝贵的文物资源,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内容包括各类铜器、甲骨文、青花瓷器、画像砖、古代绘画、灯具艺术品、编钟等古代乐器等,涉及门类广泛、数量众多,级别较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这些地区也积极地参与部分文物和艺术品的高端仿制,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艺术精品通过二次创作和创意推向市场。因此,应着力引导和继续发展以这四个地区构成的鄂中地带的艺术品业,支持鄂中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3)鄂东核芯。武汉、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处于湖北东部地区的内核部位,而武汉则坐落在内核之芯。武汉作为湖北政治和经济中心,吸引了众多的传统和新兴文化企业集聚在此,优先发展和壮大了一些产业门类,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享誉全国。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虽然弱小,但因其毗邻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辅助武汉进行新兴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创作。近几年,武汉的诸如艺术表演、电影等一些传统文化产业逐渐向转移,而一些高科技文化产业正在进驻武汉,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动漫、网络文化业。因此,应重点支持鄂东核芯这一地区的新兴产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鼓励科技和创意渗透,培育一批有竞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树立品牌。

(4)鄂东环区。黄冈、黄石、咸宁和孝感位于湖北省东部,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环形特征。目前的状态是,各地区独具特色,产业关联度小,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

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建设演出产业联盟

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演出联盟、鄂西圈演出院线、湘鄂赣演出联盟等,吸引全省主要艺术院团、演出中介和演出场所自愿加盟,打造演艺剧目创作生产、营销推介、演出场所等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全省演出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引导演出场所向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城市特色街区、城市游憩商业街区等集聚,提高演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市场影响力。依托网络,开辟“荆楚演艺在线”,及时演艺资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积极扶植原创动漫产业

积极扶植具有荆楚文化及湖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产业,以中国光谷创意基地、洪山创意中心为支撑,以动漫产业链的全面拓展为导向,加大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动漫出版物,培育新媒体动漫,实现动漫内容的跨平台共享,降低内容制作和产品推广成本。

3、大力发展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

对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实行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娱乐项目和活动,并对高雅文化、特色文化娱乐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和营造休闲娱乐氛围,整合商业休闲、旅游休闲等城市各类休闲资源,提高群众参与娱乐性演艺和游艺娱乐项目的积极性,支持娱乐演艺业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4、统筹开发文化旅游业

充分依托湖北省现有的红色、矿产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并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树立湖北文化形象。鼓励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充分融入旅游线路中,使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项目融合协调发展,为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5、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

鼓励各市州突出地域特色,实行错位发展,依托各地优势文化企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充分发挥园区对创意设计企业的培育、集聚、示范和推动作用,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创意设计企业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园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2] 刘玉

堂、黄南珊:“十二五”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考——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5).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2

【关键词】 文化产业 空间结构 培育地形图 发展路径

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战略思维是在全国及大部分地区文化产业空间发展结构不合理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文化产业,保证文化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需要对现有各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充分考虑行业依存性及地理区位优势的基础上,确定并输出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

一、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城乡的不平衡,二是区域的不平衡。

1、城乡结构不平衡

目前,我国文化产业各部门主要分布在城市,并且集中在几个文化大省、市。农村发展文化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专业人才匮乏,消费动力不足等原因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进程,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存在明显差距。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相继实施了乡镇综合文化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一系列文化工程,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但整体上,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尚无根本改观。2011年,全国文化事业费392.62亿元,县及县以下文化机构文化事业费187.12亿元,文化投入逐渐向农村倾斜。从文化产业各部门的具体情况看,2011年,主要服务于农村的1539家县图书馆图书总藏量11823.34万册,仅占全国图书馆总藏量的16.9%;全年新购藏量550.10万册,占13.8%;全国拥有县文化馆1669个,乡镇文化站34139个,县级剧团数为6034个,县级艺术表现机构数1343个,县级文物业机构数4352个。2011年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说明国家在促进文化权益均等化方面努力的成效显著。

2、区域结构不平衡

我国幅员辽阔,但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这其中既有自然环境条件的限制,也有历史残留因素的影响。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由东到西呈现梯度递减状态,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地域分布上也有类似特征。笔者应用Geoda i.9.5软件,利用中国各省份有关文化产业就业人数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如图1所示。从全国范围看,文化产业集聚带有地区性倾向。北京、广东、河南和山东呈现明显的文化产业集聚特征,拥有全国最大的文化产业规模,如图1中深色区域所示。浙江、江苏、辽宁和湖北也表现出很强的集聚趋势,其文化产业规模相比其他地区优势较大,如图1中浅灰色区域所示。文化产业发展在中国表现为往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形态,总体上呈现出四核的集聚模式。相比较,我国其他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趋势,主要原因是中西部地区文化投入水平较低。近年来,东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占全国将近一半,中西部地区财政对文化投入之和才占到全国一半的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

二、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

针对我国文化产业培育空间布局不尽合理的现状,本文提出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的逻辑思路,具体如图2所示。

1、对现有文化资源的调研

中国每个地区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和历史沉淀情况不同,有些地区的地理位置好、交通便利、经济发达,文化资源建设和积累充足,文化资源的自然禀赋相对丰厚,更有利于文化企业的挖掘和利用。另外,一些地区由于本身的历史发展悠久,在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很多众人知晓的故事和传说,也沉积下来一些带有历史印记的文物和艺术文化资源。这些为打造文化产品和塑造文化品牌提供了一些文化产品的生命原型,并使文化产品更加富有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各个地区的文化资源也因此具有了不同的风格和发展优势,呈现出相异的发展潜力。所以,构筑文化产业培育逻辑图的第一步即是对中国各个地理区域的文化资源进行空间和时间的调研,认真考查各地区文化资源已被开发和未被开况,论证各个地区文化资源开发的潜力,以及后续开发的方向,在理论上保证文化产业培育的合理性。

2、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优势文化产业

在对现有文化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和确定优势文化产业,对构筑文化产业培育地形图至关重要。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的考查应包含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状况、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和各地理区域的人口状况等方面。对各地理区域交通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对各地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可到达性、到达速度和频率的分析,这些交通状况要素直接决定了该地理区域的文化产品输入和输出的路径和出口问题,会影响文化产业在该地理区域集聚的范围和深度。对各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考查应涉及该地理区域的经济总体发展水平、人均消费支出水平,该地区与其他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和该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主要的依托产业或项目情况等。各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不仅影响文化产业在各地理区域的形成规模,也影响以该地区为作用点的文化产业发展的向外辐射范围。对各地理区域的自然气候状况的考查应主要涉及各地理区域的气候条件,如湿度和温度等。气候条件虽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影响并不明显,但好的气候条件可以聚集人气和商气,从而间接影响文化产业的聚集程度。对各地理区域人口状况的考查应涉及各地理区域的人口基数、人口密度、人口结构和人员素质情况等。人口基数会直接影响到文化消费的总量,人口密度会影响各产业集聚区位的形成和市场方向,人口结构中不同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会影响到文化产业发展的结构选择和文化产品内容的开发。

对各地理区域区位优势分析的目的是确定各地理区域的优势文化产业,或可以作为优势文化产业的内容。所有这些工作只有建立在我国现有的文化产业集聚模式,以及现实社会中各文化行业之间依存度理论解释的基础上,才是合理和可靠的。

3、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形成

在分析各地理区域的区位优势,确定各地理区域优势文化产业的基础上,形成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此时的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理论模型还只是最初的一种逻辑构建,还要经过反复论证、检验和修改,以达到真正的可以指导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方针。论证的各方应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也含有文化企业、行业、相关文化产业、文化教育工作的相关人员,理论上要尽量接近合理,实践上要着实可行,使操作易于进行。

4、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

工作的最后一项任务即是空间集聚地形图的输出,用于指导各文化产业主体进行有意义的空间集聚,达到资源配置效益最优化。地形图只是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文件,若要增强此项工作的实际可操作性,还要辅以相应的解释和执行条款,以及各种常规性问题的处理办法和意见,同时包括突发性事件的应对措施,并且整个逻辑过程到最后成果的输出都是动态的、可调整的,会随时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自身条件的限制进行微调,以适应变化的需要。

三、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战略

1、理论模型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应根据“两圈一带”总体战略要求,构建“一核先导、三点支撑、三带牵动、四版集成”的复合立体结构,形成区域联动、产业集聚、集约增长、协调发展的省域空间布局。

“一核先导”是指以“武汉·中国文谷”为文化创意核心功能区,形成多个文化创意和文化科技类型的园区功能组合。“三点支撑”指“一主两副”省域中心城市武汉、襄阳、宜昌。确立武汉在全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龙头地位,把武汉建成部级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和全国重要文化产品物流中心,发挥核心增长极功能。后两者则分别建成促进鄂西北、鄂西南地区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增长新引擎,增强内生新动力,促进向创意产业一创意经济一创意城市方向发展。“四版集成”是指依照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总体原则,在详尽调查分析湖北各地区地理区位特征和优势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湖北文化产业空间布局的理论模型。其指导思想是避免文化产业地理区位上的以及文化产业内部的组织同构,尽量杜绝对稀有文化资源的重复开发和利用所造成的极大浪费。经过相关各方论证和修改,本文提出湖北文化产业四版地图如图3所示。

2、“四版”文化产业发展思路

全省共分为四大版块(即图3中所标示的不同颜色部分),应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

(1)鄂西片区。由恩施、神农架、十堰和宜昌组成的鄂西片区,以拥有民族民俗文化、传统民间艺术和丰富的原生态自然资源而著称,每年吸引大批旅游者前去赏悦和体验,大大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并使传统戏剧、舞蹈、音乐和技艺等见诸于世。因此,应依托这些地区的传统优势,积极打造鄂西片区的生态文化旅游概念和项目,大力发展旅游演出业,把传统艺术发扬光大,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2)鄂中地带。襄阳、荆门、荆州和随州近年来出土和馆藏了大量宝贵的文物资源,时间最早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内容包括各类铜器、甲骨文、青花瓷器、画像砖、古代绘画、灯具艺术品、编钟等古代乐器等,涉及门类广泛、数量众多,级别较高,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同时,这些地区也积极地参与部分文物和艺术品的高端仿制,在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把艺术精品通过二次创作和创意推向市场。因此,应着力引导和继续发展以这四个地区构成的鄂中地带的艺术品业,支持鄂中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3)鄂东核芯。武汉、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处于湖北东部地区的内核部位,而武汉则坐落在内核之芯。武汉作为湖北政治和经济中心,吸引了众多的传统和新兴文化企业集聚在此,优先发展和壮大了一些产业门类,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文化产品,享誉全国。天门、仙桃、潜江和鄂州虽然弱小,但因其毗邻武汉独特的地理位置,可以辅助武汉进行新兴文化产业的开发与创作。近几年,武汉的诸如艺术表演、电影等一些传统文化产业逐渐向转移,而一些高科技文化产业正在进驻武汉,并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如动漫、网络文化业。因此,应重点支持鄂东核芯这一地区的新兴产业业态的形成和发展,鼓励科技和创意渗透,培育一批有竞争实力的文化创意企业,树立品牌。

(4)鄂东环区。黄冈、黄石、咸宁和孝感位于湖北省东部,在地理区位上呈现出环形特征。目前的状态是,各地区独具特色,产业关联度小,没有突出的优势产业。

四、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1、建设演出产业联盟

重点建设武汉城市圈演出联盟、鄂西圈演出院线、湘鄂赣演出联盟等,吸引全省主要艺术院团、演出中介和演出场所自愿加盟,打造演艺剧目创作生产、营销推介、演出场所等完整的产业链,促进全省演出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引导演出场所向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城市特色街区、城市游憩商业街区等集聚,提高演艺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市场影响力。依托网络,开辟“荆楚演艺在线”,及时演艺资讯,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2、积极扶植原创动漫产业

积极扶植具有荆楚文化及湖北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原创动漫产业,以中国光谷创意基地、洪山创意中心为支撑,以动漫产业链的全面拓展为导向,加大动漫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和投入,重点打造一批精品动漫出版物,培育新媒体动漫,实现动漫内容的跨平台共享,降低内容制作和产品推广成本。

3、大力发展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

对娱乐性演艺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实行规范管理,积极鼓励内容健康、形式多样的娱乐项目和活动,并对高雅文化、特色文化娱乐项目进行重点扶持。引导和营造休闲娱乐氛围,整合商业休闲、旅游休闲等城市各类休闲资源,提高群众参与娱乐性演艺和游艺娱乐项目的积极性,支持娱乐演艺业和群众性游艺娱乐业的健康发展。

4、统筹开发文化旅游业

充分依托湖北省现有的红色、矿产和生态旅游资源,结合楚文化、三国文化、土苗文化等优势文化资源,打造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并做好宣传和推介工作,树立湖北文化形象。鼓励将文艺表演、传统民俗活动、民间文化艺术以及各种物质文化载体等充分融入旅游线路中,使文化旅游和文化产业项目融合协调发展,为湖北文化产业的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5、推进文化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区建设

鼓励各市州突出地域特色,实行错位发展,依托各地优势文化企业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园,并充分发挥园区对创意设计企业的培育、集聚、示范和推动作用,加强文化与科技融合,为创意设计企业搭建优质服务平台,培育具有竞争力的品牌园区、品牌产品、品牌企业,促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2.

[2] 刘玉堂、黄南珊:“十二五”时期加快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思考——以湖北省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5).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3

关键词:区域协调 产业协调 动态均衡模型 实证研究

区域产业动态均衡测度的理论模型

考虑到区域产业发展的特殊性,如部分产业可能因为国外相同或类似产业的竞争而停滞或倒退发展,甚至退出区域市场等,借鉴徐现祥和舒元(2004)的研究方法,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理论模型的过程中势必也应考虑维持现状和倒退两种情况的模型动态演进一般化。为此,本文从几何和代数矩阵两个角度构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均衡理论模型。

(一)基于几何角度的区域产业动态均衡刻画

首先,假设某个区域的第一产业由n个地区构成,以人均第一产业(产值)来表示: ,其中x和t分别代表人均第一产业产值和时间,同时将整个产业区间划分为相邻但不相交的N个区间,f(xt)表示在t时期,人均第一产业水平在N个区间上出现的可能性。即有:

其中, ,因此,整个f(xt)即为人均第一产业的密度函数,因而可以通过密度函数在不同时期的演进路径来刻画n个区域人均第一产业增长及增长中的差距。将模型拓展至动态演进的一般化(见图1),其中水平最底层图a、b、c为原始状态,经过T段时间后模型演进至不同状态,水平第二层图a`、b`、c`为倒退型,水平第三层图a``、b``、c``为前进型,水平最高层图a```、b```、c```为维持型。

图1刻画了区域产业的演进路径。在纵向分析后,进一步进行横向分析。徐现祥和舒元认为,在t时刻的单峰,经过T时期,最终将演进到双峰或者仍为单峰,前者表示不协调或者出现分化,后者表示协调发展。但是,在模拟刻画区域产业动态演进的过程中,单峰状的更有可能演进为多峰状,如图c`、c``、c```。然而,这并不违背区域协调发展的分析框架,事实上,从数学角度考虑,函数出现多峰现象并不离奇,只是代表多极罢了,双峰其实是多峰的一种特殊情况。因此,图c`、c``、c```代表着多极分化,图b`、b``、b```代表两极分化,图a`、a``、a```代表协调发展,其中a``代表协调向前发展,也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最优发展。

(二)基于马尔科夫链的区域产业动态均衡测度理论模型

由几何角度直观刻画的区域产业动态均衡理论模型可知,在t时期的区域产业经过T时期后,将演进至不同的状态。新状态可能是协调发展的,也有可能是两极分化,更有可能是多极分化的。此演进进程必然是由在t时期属于区间mi的每一个区域产业个体xtj自身发展、转移到其他任何区间所形成的。在此,假定每一次的转移都与过去状态无关。用代数形式表示为:

因此,在此演进进程中必然存在一个非负转移矩阵的时间序列 ,并且每一列之和为1。同时还假定转移矩阵P具有时间不变性。于是有ft+1=Pft。显然,该假设满足马尔科夫转移矩阵,且根据有限齐次马尔科夫链的平稳分布恒存在可知,区域产业在整个分布区间的稳定状态恒存在。并且当∑f=1时,分布正好处于均衡状态(顾海兵,1990)。于是,从稳定状态出发,即PN×N×FN×1=FN×1 ,通过数理矩阵运算得以下结论:

前进型协调发展,即当n个地区的第一产业都集中于人均第一产业水平最高的区间mN 时,经数理矩阵运算得pNN=1 。

前进型弱协调发展,即当n个地区的第一产业都集中于人均第一产业水平最高或较高的几个相邻区间时,假设各地区第一产业都集中于最高相邻两区间mN和mN-1 时,则有:

倒退型弱协调发展,即假设各地第一产业都集中于最低相邻两个区间m1和m2时,则:

倒退型协调发展,即假设当各地第一产业都集中于最低区间m1时,有:

倒退型两极分化,即假设一部分地区的第一产业集中于最低区间m1,而另一部分集中于最高区间mN,实现极端化的两极分化时,转移矩阵满足:

多极分化,即当区域产业最终实现多级分化时,我们假定n地区的第一产业分散于区间mi 、ms 、mj(i≠s≠…≠j)等区间时,则转移矩阵满足:

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动态均衡测度模型实证分析

(一)几何面直观探析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动态

1.模型数据的选取。从各类年鉴以及相关文献中来看,对于地区产业发展的研究多数学者习惯采用产业总值或产业占比GDP等指标,很少采用人均产业。而在研究地区整体经济差距的过程中,学者们多数采用人均GDP。考虑到本文所探讨的是产业协调发展差距问题,因此,借鉴采用人均GDP研究区域经济差距协调问题的方法,选取中国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四省区45个地级市的人均第一产业、人均第二产业和人均第三产业为研究对象。

考虑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主要实行的是以计划为主的经济体制,其市场协调发展的功能不大或者说几乎丧失。因此,本文重点考察九五计划以来各年三大产业的发展状况,数据选取区间为1995-2008年。数据来源于各年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广东、广西、云南、海南四省各年的《统计年鉴》整理所得。

2.模型的实证及结果分析。对于以上理论模型中的密度函数,本文借鉴研究经济增长的相关文献,运用非参数估计的Kernel密度函数:

其中N为观察值个数,h为窗宽,M为地区产业所面临的产业空间范围,k()为核函数,核函数是一种平滑函数,包括高斯(正态)核、三角核、均匀核、Biweigh核、Triweigh核等类型。窗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所估计密度函数的平滑程度,即密度曲线的形态。一般情况下,样本越大,窗宽应越小,然而也不能太小,应为观察值个数n的函数。Silverman(1986)论证了其窗宽的最佳设定应为 ,其中,Se为标准差。本部分采用基于高斯分布的Kernel密度函数,选取其最佳窗宽,运用eviews6估计三大产业发展的密度曲线。结果如图2、图3、图4所示。

以上三大产业的Kernel密度函数直观的刻画了中国四省区产业发展的协调状况。首先,三次产业的Kernel密度函数都随时间向前推移,说明了中国四省区产业发展是向上、前进的。其中,第一产业的Kernel密度函数自九五计划以来逐渐趋于缓和,由1995年以来的双峰状态在进入二十世纪后逐渐演变为单峰状,且波峰逐渐降低、坡度逐渐缓和,说明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趋于协调发展。而第二、第三产业的Kernel密度函数则出现了若干小波峰,表明中国四省区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不协调,有多极分化的现状产生。再者,第二、第三两大产业的Kernel密度函数图都是有一个主峰、若干小峰组成,并且主峰都靠左,若干小峰则靠右收尾,主峰靠左说明中国四省区大部分地区处于产业发展低水平区域,小峰靠右则说明出现高产业发展俱乐部现象,尤其从若干年的密度图中可以发现,这种主峰靠左、若干小峰靠右收尾的现象一直存在,说明中国区域产业发展中若干发达城市如深圳、广州等地一直处于产业发达区域,而广西、云南等大部分地级及以上城市一直都处于产业发展较落后区域,有一定的固化性(固化特性主要是指欠发达城市与发达城市产业虽然都在迅猛向前发展,但其彼此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且有固定维持的态势)。此外,虽然这种多峰现象代表着多极分化,但是其峰型的特殊性表明并不是完全的多极分化,只是一小部分原发达地区与大部分非发达地区之间的差距一直存在而已,尤其是,各主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低趋于缓和,说明大部分非发达地区间产业发展正在趋于协调。

(二)转移矩阵量化分析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进程

在直观分析区域产业协调发展动态的基础上,接下来的关键工作是找寻区域产业演进过程中的转移矩阵,以转移矩阵来量化分析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进程。

1.转移矩阵的构建。本文基于以上Kernel密度函数所选取的指标,即1995-2008年间的中国四省区各地级及以上城市人均三大产业总值为一步转移矩阵的估计对象。考虑到数据的分散性,采用分位数的方式,将每一产业各地级市的所有样本数据划分为四类:最小值与四分之一分位数以下值的地区为产业不发达地区;四分之一分位数到二分之一分位数间为产业欠发达地区;二分之一分位数到四分之三分位数之间为产业较发达地区;四分之三到最大值之间为产业发达地区。进而基于第一产业561个样本,第二、第三产业分别都为562个样本,根据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原理(由于部分地区在20世纪90年代的若干年份产业数据的不可得性,本文在计算转移矩阵时,一并约定其概率出现的区间为原区间),运用MATLAB7.0及excel数理分析,分别建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转移矩阵。见图5、图6、图7。

图5中,区间为[79.645,1295.985);[1295.985,1708.678);[1708.678,2194.891);[2194.891,17563.507)。

图6中,区间为[149.678,1895.604);[1895.6040.9231,3604.392);[3604.392,7502.501);[7502.501,82224.806)。

图7中,区间为[147.565,1798.851);[1798.851,3137.805);[3137.805,6168.148);[6168.148,75025.464]。

2.转移矩阵的结果分析。在上文的理论模型构建过程中最优协调发展条件分析可知,当转移矩阵满足pNN=1 的左下半矩阵时(其中N为最值),区域体实现最优化的前进型协调发展。从对以上三大产业的转移矩阵分析可知,中国四省区的三大产业并没有实现协调最优发展。然而,仔细观察图5、图6、图7,可以发现虽然三大矩阵呈现出来的都是多极分化的特征,即概率值遍布于各个区间,但是,三个矩阵的右上半部分的概率值都明显小于左下半部分的值,从而说明各地区的三大产业发展正从低区间趋向于高区间,有协调发展的趋势,这与上文Kernel密度函数所刻画的现象相同。虽然四省区的三大产业并没有实现单峰状、最优化协调发展的转移矩阵特征,但是其多峰状的密度图都是由一个大峰为主、若干小峰收尾所组成,且主峰波峰逐渐趋于缓和,直观体现了转移矩阵的这种特殊趋势,从而说明了中国四省区三大产业有协调发展的趋势,至少在撇开最发达的地区如深圳、广州等地,其他大部分地区的产业发展正趋于协调缓和。

结论与建议

从上文的分析来看,四个省区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从整体上来说都是向前发展的。从Kernel密度函数和转移矩阵测度来看,四个省区第一产业的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并趋于协调,但是对四个省区的地市级数据分析来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存在地域性的不平衡,存在多极分化的情况。因而,要想缩小发达城市产业发展与大部分欠发达城市产业发展之间的差距,实现区域产业的超越式协调快速发展,不仅要继续保持发达地域产业发展的迅猛势头,更要发挥发达地域的携手带动作用以最大限度挖掘欠发达地域产业发展的潜在资源等优势。建议可尝试建立四省区区域产业经济轴带:

首先依托东西走向的广大铁路线路,培育三省之间的工业主轴(昆明-南宁-湛江),由于昆明和南宁分别都是云南和广西省的首府兼中心发展城市,其高科技人才及技术都较为集中,因此,可以发展电子等高科技产业。同时通过湛江又沟通了以广州、珠江、深圳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核,进而可以使昆明通过南宁一起更好的承接广东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学习并试图和其相关企业进行合作,形成斜字型L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再者,在主轴构建的基础上,以昆明、南宁市为核心,培育纵向的东中西两条产业轴带。西部产业轴带以昆明为核心,连接北部的煤炭能源型产业集聚区和南部的有色金属采选业及加工集聚区。而中部工业轴带则以南宁市为核心,北连梧、柳、桂重工业基地,南通防城港、北海市、钦州市沿海工业基地。东部则有湛江连通云南、广西主要产业发展基地与珠江三角洲发展区。而海南省则可以通过琼州海峡和经济带右端湛江相连,从而融入三省区之间的产业发展。

通过以上产业轴带,发达地区如广东省的一二线城市可以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成为高科技产业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逐步与国际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欠发达地区如广西、云南等大部分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拥有水资源、岸线、矿产以及区位等优势,应依托该产业轴带发展石化、医药、能源、建材等重化工业,应当从整体上支持以南宁、昆明为中心的欠发达地区在医药、能源等重化工业的发展和升级,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同时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土地、资源和劳动力优势,与广东发达地区的高科技研究、开发技术优势以及雄厚的资金优势整合,实现医药业等传统产业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进而提升和优化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推进整个区域的产业合作。

参考文献:

1.安康.我国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统计测度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陈秀山,徐瑛.中国区域差距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4(5)

3.陈彦旭.古诺模型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中的应用.经济论坛,2008(8)

4.曹鑫,覃扬彬.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及其产业政策问题研究.特区经济,2006(1)

5.董先安.浅释中国地区收入差距:1852-2002.经济研究,2004(9)

6.何江,张馨之.中国省区收入分布演进的空间-时间分析.南方经济,2006(12)

7.孙霞.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8.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经济研究,2004(1)

9.徐现祥,李郇.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趋同分析.经济研究,2004(5)

10.邢焕峰,谷国锋.东北地区产业协调机制研究.经济纵横,2007(2)

11.杨扬,徐现祥,舒元.广东省内经济差距缩小与产业转移.经济管理,2009(4)

12.Baumont,H..Exp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regional per capita GDP in Europe,1980-1995.Regional Studies,2003,82

13.Jones,C..Introduction to Economic Growth,W.W. Norton & Company,Inc.,1998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4

关键词:规划,内容,分析

 

1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简介

区域规划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为解决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以及协调区域之间关系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政府干预手段[1]。它是对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对其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更高层次的战略部署,是描绘区域未来建设的蓝图。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规划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京津唐地区规划,以城镇为核心的市域规划,跨省区规划等类型多样、时空尺度不同的规划互补递进,区位论、中心地理论、梯度发展理论等引入,使规划内容不断充实,遥感地信机助制图等现代科技手段的使用,带来了规划手段与方法的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学术领域更是百家齐放。

2区域发展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涉及自然、经济、社会、工农商业等多领域和部门,因此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又由于各地区的自然资源、产业历史基础与现状不尽相同,甚至相差甚远,或者区位条件与经济体制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规划从而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世界上各个地区无论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其总体规划主要内容都遵循大体相近的几个方面。论文参考,分析。

2.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包括战略依据、战略目标、战略方针、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内容。区域发展战略既有经济发展战略,即经济总体发展战略和部门的、行业的发展战略,也有空间的开发战略。制定区域经济总体发展战略通常把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人口控制指标,一、二、三产业大体的就业结构,实施战略的措施或对策作为研究的重点。经济部门发展战略主要是规划区域适宜发展的重点部门,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提出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空间开发战略着重研究区域开发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布局、城镇布局的总体蓝图。

2.2工农业生产的布局规划

区域产业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区域产业布局规划的重点习惯上放在工农业产业布局规划上。合理配置资源,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科学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核心内容。区域规划要对规划区域的产业结构、工农业生产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地调查研究。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对照当地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产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产业部门和行业,以及重点的发展区域。论文参考,分析。规划中要大体确定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根据产业链的关系和地域分工状况,明确与主导产业直接相关部门发展的可能性。有时对新开发的生产基地、重点发展的生产项目,特别是企业集团、骨干企业,要选址定点,并安排好生产的地域组合。有时对原有生产基地的调整、对原有企业的迁徙要作出调整和迁徙的布局规划。区域规划中往往需要对工农业生产基地中的重点建设项目作出安排,处理好城乡用地关系,搞好工农业生产的结合。与工农业生产发展紧密相关的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大型水利设施建设项目,也常常在工农业生产布局规划中一并研究,统筹安排。2.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的具体反映。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力综合布局的进一步深化和协调各项专业规划的重要环节。由于农村居民点比较分散,点多面广,故区域规划多数只编制城镇体系规划。论文参考,分析。研究城镇体系演变过程,现状特征,预测城镇化发展水平,研究区域城镇化的道路是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

(1)拟定区域城镇化目标和政策;

(2)确定规划区的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

(3)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的性质和方向,明确城镇之间的合理分工与经济联系;

(4)原则确定城镇体系规模结构,各阶段主要城镇的人口发展规模、用地规模;

(5)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各级中心城镇的分布,新城镇出现的可能性及其分布;

(6)提出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重点发展的城镇,以及重点城镇近期建设规划建议。论文参考,分析。

(7)必要的基础设施和生活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建议。

2.4基础设施规划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赖以正常进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公用性等特点。基础设施对生产力和城镇的发展与空间布局有重要影响,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或者超前发展。基础设施大体上可以分为生产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大类。生产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的运行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供水、排水、供电、供热、供气、仓储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是为生产力系统运行间接提供条件的设施,又称为社会服务事业或福利事业设施,包括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商业、金融、贸易、旅游、园林、绿化等设施。

区域基础设施规划要在对各种基础设施发展过程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根据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预测未来对各种基础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数量、等级、规模、建设工程项目及空间分布。

2.5土地利用规划

准确确定土地利用方向,组织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对各类用地在空间上实行优化组合并在时间上实行优化组合的科学安排,是实现区域战略目标,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

土地利用规划应在土地资源调查、土地质量评价基础上,以达到区域最佳预期目标的目的,对土地利用现状加以评价,并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及其空间布局。

区域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的内容,主要是:

(1)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土地质量评价;

(3)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

(4)未来各类用地布局和农业用地、园林用地、林业用地、牧业用地、城乡建设用地、特殊用地等各类型用地分区规划;

(5)土地资源整治、保护规划。

2.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

广义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狭义的环境仅指自然环境而言。过去的区域规划着重于狭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但近50年来,对环境已多作广义的理解。论文参考,分析。

区域规划中自然环境的治理和保护规划的基本内容是:

(1)分析环境诸要素的现状特征;

(2)揭示整个区域环境和各个环境要素状态的存在问题。

(3)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远景目标,预测环境状况,制定区域近期和远期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包括环境污染控制目标和自然生态保护目标。

(4)拟定一系列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包括大气保护,地表水和地下水保护,土壤植被保护和被毁土地的恢复,绿化体系的形成,卫生防疫条件的改善,防噪声、防电磁震荡、防热污染,动物界的保护,景观的保持与改善等措施。

2.7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政策可以看作是为实现区域战略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政策手段的总和。政策手段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影响企业布局区位的政策,属于微观政策范畴,如补贴政策、区位控制和产业支持政策等;另一类是影响区域人民收入与地区投资的政策,属于宏观政策范畴,可用以调整区域问题。它在不同的区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如关税、汇率等。区域规划的区域发展政策研究,侧重于微观政策研究,并且要注意区域政策与国家其它政策相互协调一致,避免彼此间的矛盾。

区域政策的主要内容有:

(1)劳动力政策。包括流动政策和就地转移政策等,既要防止后进地区人才流失,又要区内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转向高的行业。

(2)资金政策。包括财政手段(如补贴和税收)、改善企业金融状况和行政控制等,诱导资金投向。

(3)企业区位控制政策。如通过税收和企业开发许可证制度,促使工业的发展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论文参考,分析。

(4)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促进新企业的创建和小企业的成长,促进技术革新,发展经济开发区。

3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分析逻辑研究

规划摘要。

具体说来,规划基础线索包含人口、城镇、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基础、区域分工、比较研究、领导思路、市场潜力、适宜性评价等方面。人口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总数、年龄结构、地域分布、产业分布、非农人口数量。城镇现状主要包括城镇职能、规模和城市化水平。社会事业主要包括教育机构与设施体系与布局、科学研究的配套建设、文化卫生机构的层次与等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海陆空多方位立体化交通和商业服务业设施、供水电气热工程、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场所。资源环境基础主要包括土地、水、工业矿产、森林、旅游、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指标调控。区域分工主要是区域基于区位、资源基础与地域战略选择的一种发展定位。比较研究是本区域与国内外相似条件的区域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既包括向历史上曾经繁荣或者现在蓬勃发展的区域学习经验,也不乏从走向衰落的区域汲取教训。市场潜力是对与本区域经济联系密切的地域现状、未来走向、宏观与微观市场调节作用多要素的综合考量。适宜性评价是对一定时期规划工作完成程度与产生效果进行把握与修正的不可或缺环节。领导思路是规划工作的集体智慧总结与指引方向,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规划变化分析线索是对规划基础线索中各个方面指标的未来一定时间段内(5年、20年或者更长的规划预期)动态演进态势的勾勒与描绘。在某些大政方针与规划思想指导下,如国内的“科学发展观”、“五个统筹” 、“发展是硬道理”[2] ,国外的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于西方校园社会的以环境保护为核心的“小即是美”思潮[3],调整产业发展,建立相应的新产业链条与产业园区,进而影响人口的劳动就业与迁移集聚,也同时推动着城镇规模与职能的不同程度的分化与变异。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不可避免地做出适应性的响应。

规划影响后果线索是对上述线索中各个指标体系的明细与确定,每一方面都有各自的控制规划。如区域总体发展战略包括战略定位、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部署、战略措施等多层次阐释。战略定位主要是在更大地域范围内本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做出的总体合理性展望,如建设某经济圈内科技含量较高的加工制造业基地,某沿海带重要的海滨农家乐示范区,某省市区中高档居住区。战略目标层次性强,可以分为总目标、阶段目标以及产业与相关目标体系。战略部署根据区域功能、产业与人口的现实需要,按照放大结构效应、优势互补、整合资源的原则,做出构建分城区带、组团式、条带状的空间格局分配。战略措施,就是把比较抽象的战略目标、战略方针进一步具体化,通常包括实施战略的相应的组织机构、资源分配、资金政策、劳动政策、产业政策以及经济发展的控制、激励、协调等手段。产业调整基于产业发展详细设计有条不紊地逐步进行。产业调整的目标,增加居民与政府财政收入都会在此得以体现。社会事业、基础设施、资源环境对应不同的未来规划与解决方案。

图1 区域发展总体规划的主要线索与分析逻辑

Fig.1 The mainclues and analytic construc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total planning

4小结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区域规划的目的是发挥区域的整体优势,达

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促使区域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雯.我国区域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的若干问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9,(2):141-147

[2]陈栋生.论区域协调发展[J].工业技术经济,2005,(2):1-6

[3]孙娟,崔功豪.国外区域规划发展与动态[J].城市规划汇刊,2002,(2):48-50.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5

关键词:块状经济;产业升级;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189-03

引言

块状经济是当前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是改革开放后农村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当地产业和专业性市场为依托而形成的具有十分明显优势的特色产业,并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的组织,“块状经济”往往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而又被称为区域特色经济。

块状经济发展至今,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经济的一大支柱。国内块状经济多源于家庭式作坊,在不断的进化和相互模仿之后初步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的集聚,是一种乡村小工业的集聚,是马歇尔、波特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初级形态。尤其是在“温州模式”下从家庭化经营进化而来的中小企业的集聚,由于各方面原因,发展将遇瓶颈。因此块状经济在为地区经济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转型升级压力。本文试图通过以浙江省诸暨市袜业为例,讨论传统块状经济在进行产业升级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从战略分析的角度寻找适合当地经济的升级路径。

一、传统块状经济产业升级的SWOT分析

(一)研究区概况

本文研究区浙江诸暨是省辖县级市,现由绍兴市代管,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钱塘江流域中段,介于杭州、绍兴、金华三角地区。该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块状特征明显,被命名为“中国袜业之乡”。本文中所要讨论的袜业是该区乃至整个浙江省十分典型的块状经济产业,已经形成以大唐袜业城为依托,以个体、私营、民营经济为主体,辐射周边十余个镇乡,集原料、织袜、后整理和销售于一体的区域性主导产业。

诸暨袜业有力支撑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袜业对该地区出口贸易的贡献也十分显著(见表1)。

(二)诸暨市袜业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S-strength)。(1)区域地理优势。 诸暨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钱塘江流域中段,浙赣铁路、杭金衢高速公路、金杭公路贯穿全境,属于长三角两小时都市圈、杭州一小时都市圈内。伴随长三角一体化、杭州都市经济圈、绍兴大城市战略的深入实施,“高铁时代”带来“同城效应”的裂变释放,诸暨同周边地区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区域便捷化时代来临。(2)市场开放优势。诸暨民营经济发达,市场主体活跃,非公有制企业创造的产值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达 95% 以上,远高于全国和浙江省的平均水平。在外资引进方面,美国杜邦、德国拜尔、日本伊藤忠等国际性跨国公司开始在袜业中心区——大唐设立窗口。(3)初具规模的集群优势。诸暨袜业的中心区位于大唐镇,进而辐射到周边乡镇,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诸暨袜业已初具规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声誉良好的集群品牌。由于大量专业生产商的集聚,大唐袜子产量年年攀升,在全国和世界市场都占据一定的份额,为该区打造了响亮的区域品牌——大唐袜业。2)完善的分工体系。诸暨袜业已经形成了以织袜为主,纺丝、加弹、绣花等完善的分工体系,拥有袜子设计、员工培训、织机制造、市场销售、品牌打造等较完整的产业支撑体系,形成了包括原料市场、袜机市场、袜子市场、劳务市场和托运市场的袜业市场。3)诸暨袜业协会的建立。这对发挥行业优势,提高行业信誉度和知名度作出了很大贡献,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中小企业的利益。4)国际化的会展交流。每年10月,中国国际袜业博览会在诸暨召开,为诸暨袜业深入国内外市场,了解国内外行情提供机会,是诸暨袜业引领世界袜业市场的平台。

2.劣势分析(W-weakness)。(1)区域要素资源有限。一是土地资源紧缺。诸暨袜业产业集群效应作用,形成了外部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生产经营的格局,吸引大批企业投资者在袜业块状明显的乡镇征用土地,造成工业土地不足、用地指标严重缺乏。二是资金供给不足。诸暨袜业的主体部分属于乡镇一级,金融机构单一,加之金融机构对民营中小企业审核过程严格且漫长,中小企业资金匮乏。再则,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袜业谋求上市融资十分困难。三是专业人才匮乏。诸暨袜业主要分布在镇域地区,导致袜业领域高级人才缺乏。熟练工辞职离职频繁,部分企业尤其是家庭作坊甚至形成了培训一批离去一批的恶性循环。(2)企业品牌意识薄弱。从产业内部看,诸暨袜业单个品牌打造不成功,多以“贴牌”、“借牌”为主。诸暨袜业拥有11 000多家袜业企业,但其中仅中国名牌3只,中国驰名商标11只。第二,“贴牌”、“借牌”业务在保持一定出口规模的前提下尚有利可图,且创建品牌需要资金,中小企业对创建自持品牌的意识并不强。(3)技术开发能力低,产品附加值低。袜业是典型的传统产业,同样具有一般传统产业普遍存在的附加值低的问题,而且企业技术开发能力低,高层次设计人才少,导致袜子的设计风格、花色设计滞后于国内国际同行业;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不够,部分产品己不适应市场的要求,造成库存积压,体现出总量过剩。诸暨袜业基本都是低附加值品种,知名品牌少,多数企业处于微利状态。目标市场一旦出现变化,袜子的销量将大量减少,企业将出现亏损状况。

3.机会分析(O-opportunity)。(1)借力经济转型升级机会。2009年,诸暨大唐袜业成为浙江省政府推动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的重要试点,在资金、土地、人才等要素上给予诸暨袜业很大的支持,也有利于培育袜业企业的创新能力、高层次管理能力、国际营销水平,为诸暨袜业增强综合竞争力,走向国际打下基础。另外,诸暨市政府提出建立“6+2”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推进包括袜业在内的传统块状经济产业向现代产业化发展。(2)高铁带来的机遇。目前经过诸暨的动车组已有14组之多,行车区间涵盖长三角各地,为诸暨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资源、实现要素的充分流动创造了条件。在建的沪昆客运专线,这将有利于诸暨连接中西部地区,利用中西部资源,开拓国内市场。

4.威胁分析(T-threat)。(1)区位夹隔。诸暨属于接轨杭州都市经济圈的紧密层,这是诸暨在区位经济中赢得的制度优势,但是诸暨本身的首位度不高,只能寻求相对的次位度。由于杭州市在该都市圈唯一具有区域首位度,使诸暨处于尴尬的夹层区域。现实的情况是诸暨北有杭州萧山、南有义乌、东阳,东有嵊州、新昌,西有桐庐、富阳、浦江。这些区域中杭州萧山和义乌同样在袜业领域有很强的实力、尤其是义乌,利用其作为小商品集散地的优势,成功打造了如“浪莎”等享有盛名的袜业品牌。(2)同质化竞争。中小企业甚至是家庭作坊在诸暨袜业生产中仍占有很重的比例,这些生产个体往往从事基础加工制作,生产的分散与产品的相对单一导致在中低档产品市场上竞争过度,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一是由于生产企业众多,产品差异小,在价格竞争上相互压价,引起低价销售;二是企业过度专注于赢利,致使袜子质量参差不齐,招致国际贸易纠纷。

二、诸暨袜业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

通过SWOT战略评价矩阵分析就会发现发展总部经济的四大战略方向(见表2):一是S—O战略方向,即利用已有内部经济优势,抓住外部机会促进袜业产业深入发展;二是W—O战略方向,即借助外部机会,避免经济发展的内部劣势,促进袜业产业升级;三是S—T战略方向,即充分利用内部优势,全力应对外部威胁,甚至把外部威胁转化为内部机会;四是W—T战略方向,即从避免内部劣势和破除外部威胁两方面探索袜业产业升级的战略措施。总结上述措施,对当前诸暨袜业实现产业升级,本文给出以下建议:

1.打造诸暨袜业的品牌之路。必须着力于袜品设计和工艺上,通过提高产品层次进一步实现集群品牌的高度化。其次,要转变观念,利用行业协会,对会员企业定期进行培训和考察,提高企业品牌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并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持,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

2.深化企业管理,营造企业文化。一是建立适宜的制度和灵活有效的机制。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机制转换,使企业内部分工合理,权责明确,激发企业经营活力,着力提升企业内涵。二是发掘企业个性,提升产品文化含量。一方面,提高企业家的素质,充分运用企业资源,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深刻理解市场经济中价值、竞争、供求三大规律,使产品战略的实施更加优化,更切实际和更具操作性;另一方面,提高管理人员和企业普通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修养,融合员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以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品牌,促进企业发展。

3.加速产业链的整合。形成以科研院校为依托的袜业研发中心,以袜子市场为依托的袜业生产资料中心,以大唐各袜子生产企业为依托的袜业生产中心。依靠资本运营,充分发挥管理,技术和市场的优势,实现大唐袜业的跨越式发展。此外,袜业的发展将拉动商标印刷、塑料包装、纸盒加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又可以进一步推动袜业的快速发展。

4.加强科研创业,提高袜品档次。现在大唐袜品的结构仍以中、低档为重,附加值及技术含量还不高。要提高袜品档次,除在原料上多样化并采用新型的合成纤维外,更主要的还要从设备性能、花型设备,后整理加工等工艺技术方面下工夫,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充分发挥现有引进袜机的先进功能,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等。加大试验力度,多采用一些高新技术的功能性纤维原料,提高袜子的档次。

结论

传统块状经济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对诸暨袜业进行SWOT分析,认为诸暨袜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要专注于品牌建设、企业文化建设、产业链的整合及增强科技对袜业的贡献力,在实现这四方面目标的过程中,人力资本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所分析的关于诸暨袜业品牌打造欠佳,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企业文化缺失等问题在传统块状经济中存在着很多共性。本文希望通过SWOT分析,为未来诸暨袜业的发展形成基本的发展思路,也为其他传统块状经济产业提供借鉴。当前,对提升传统块状经济产业的路径主要集中于以下四点: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打造区域品牌;推动行业整合;做好技术和人才的引进工作。

参考文献:

[1] 叶美芳.基于价值链视角的浙江“块状经济”的转型路径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学,2010,(1):24.

[2] 叶玮.多层次科技创新:浙江块状经济瓶颈突破口[J].科技资讯,2006,(8):220.

[3] 徐斌.“块状经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路径探讨[J].生产力研究,2008,(20):78-80.

[4] 沈剑光.宁波市块状经济发展与创新对策研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3):100-105.

[5] 来芸.浙江块状经济集群创新效应的产业升级[J].知识产权,2008,(3):92-94.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6

关键词:制造业;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演进态势

中图分类号:F4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6)06-0066-07

一、引言

从20世纪末开始,为促进产业在发展水平不同的区域间进行转移,进一步深化地区间的分工与合作,我国相继实施了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战略,试图以此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但关于战略的实施效果究竟如何存在一定争议,部分研究认为实际产业转移态势与政策预期并不一致,产业转移并未显著发生[1-3];另外也有研究认为已经出现由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大规模产业转移[4-5]。因此,沿海地区的产业是否如预期一样,大规模转移到资源供给相对充足的中西部地区以及沿海欠发达地区,仍需进一步验证。而合理有效地定量测度产业转移将更为客观地认识我国产业转移现状以及产业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政策偏差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于如何合理有效地测度区际产业转移规模,近几年来受到了国内外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但由于数据的可获取性与测度方法、标准选择的不同,导致测度结果存在一定差异以及得出结论存在一定偏差。国外学者通过区位熵构建了国际产业转移指数,对意大利产业发展与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6],其他相关研究通常利用对外直接投资指标度量国际产业转移[7-8]。在我国定量测度不同省份间的产业转移因缺乏各省份间直接投资的准确数据而无法使用对外直接投资这一指标。国内学者多采用间接方法对区际产业转移进行测度,张公嵬 等(2010)将赫芬达尔指数、区位熵与产业的绝对份额结合,对制造业转移的整体态势进行研究[9-10],但其测度结果因产业绝对份额忽视了产业间投入产出关系而有失准确性,故仅反映了转移的相对规模。刘红光 等(2011)利用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对区际产业转移的绝对数量进行测度,发现产业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并不显著,而是具有明显的北上特征[11],该方法完全依赖投入产出表,而投入产出表编制时间具有间断性,滞后性强,时间跨度大,故无法准确揭示产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过程。陈建军(2002)[12]、桑瑞聪 等(2014)[13]基于企业层面的调查研究产业转移,一方面该方法所需的微观企业数据获取难度较高,另一方面从微观角度进行的企业生产转移分析对于宏观层面的行业转移并不完全适用。范剑勇(2004)运用SP指数与最高市场份额所属区域结合的方法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集聚以及转移的状况进行分析[14],该方法难以揭示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分布特征,而且对于某些生产高度地理集中的产业,将难以发现小规模的产业转移。冯根福 等(2010)[15]、龚晓菊 等(2012)[16]利用各地区相应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该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对我国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与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仅发生了部分相对产业转移且转移并未完全遵循梯度规律,该方法可以较为直观地反映出区际产业转移的方向与产业承接地区的分布特征,但并未直接呈现出转移的相对规模。

综观相关文献,首先,国内研究侧重于对我国工业产业或者对部分代表性行业的区际转移状况进行测度与分析,而完全针对制造业的转移测度比较缺乏。其次,相关研究多从整体上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状况进行分析,而较少对我国区域等细分区域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基于上述相关研究的疏漏以及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在冯根福 等(2010)[15]产业转移测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与改善,构建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与区域间的制造业转移状况分别进行定量测度。该方法不仅可以更加直观地反映不同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动态演变趋势、转移方向与相对规模,而且可以揭示产业转移承接地区的分布特征,从而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现有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方法及数据说明

(一)产业转移测度方法

产业转移指在区域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空间分布变化的过程,根据产业在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之间进行转移的空间方向,将产业转移分为集聚式转移和扩散式转移。具体而言,集聚式转移是指产业由低水平区域向高水平区域集聚的过程,扩散式转移是指产业由高水平区域向低水平区域扩散的过程[17]。

产业转移规模具体测度方法:若在第t年和第T年(t

λ=IAVTqp/IAVTq-IAVtqp/IAVtq (1)

若λ>0,则说明第t年至第T年期间,地区p中产业q的增加值份额提高,即地区p中产业q存在产业转入,转入产业的相对规模棣耍蝗籀

(二)区域划分

相关研究多从整体上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状况进行分析,而较少对我国区域等细分区域的产业转移进行研究。本文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划分方法,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区域,分别是东北区域(黑龙江、吉林、辽宁)、京津区域(北京、天津)、北部沿海区域(河北、山东)、东部沿海区域(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区域(福建、广东、海南)、中部区域(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北区域(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西南区域(四川、重庆、广西、云南、贵州、)[18]。此外,本文选取的是除、港澳台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

(三)数据说明

考虑到我国从2000年开始相继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部级战略,本文选取2001―2014年为样本时间,并将其划分为2001―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三个研究时间段。为全面考察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趋势,本文选取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进行研究,并将2012年、2013年、2014年中的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与汽车制造业合并为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以保持行业一致性。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3》《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4》《中国工业统计年鉴2015》。由于相关统计年鉴仅报告了2000―2007年样本行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根据统计体系的数据估算原则构造出全部年限样本行业的工业增加值[19-20]。

三、计算结果及分析

根据前文构建的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计算出各地区制造业各行业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值,各地区制造业产业转移相对变化状况如表1所示。

(一)东中西三大地区制造业转移的特征

1. 东、中、西部地区间制造业转移的阶段性特征。具体而言,2001―2006年,东部地区发生明显扩散式转移的有食品制造业(-9.97%)、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5.68%)、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1.08%)、专用设备制造业(-2.91%)等4个产业,占样本总数的1/5。与此同时,东部地区有农副食品加工业(0.6%)、烟草制品业(10.98%)、纺织业(6.43%)等15个产业增加值比重在增长,占样本总数的3/4,多数产业转入东部地区,而中、西部地区这些产业的增加值份额在下降,且东部地区产业增加值比重增长幅度与中西部地区对应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幅度之和相等。这说明,2001―2006年,我国大多数制造业还处于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聚式转移的状态,东部地区多数产业尚未出现大规模的扩散式转移。

2007―2010年,东部地区发生明显扩散式转移的有农副食品加工业(-7.65%)、食品制造业(-5.5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8.06%)等17个产业,占样本总数的6/7。其中,东部地区产业增加值比重降幅超过5%的产业,即发生大规模扩散式转移的产业有非金属矿物制品(-9.92%)、通用设备制造业(-9.13%)、金属制品业(-8.18%)等11个产业,约占转移产业总量的2/3。总的来看,从2007年起东部地区大部分制造业已经向外扩散式转移,转移产业的类型和数量剧增,转移规模大幅度扩张,已经出现了制造业大规模扩散式转移的现象。另外,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承接的产业数量为17个、15个,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上,中部地区占有一定优势;在承接产业的规模上,中部地区承接产业的规模也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因此,在这一时期,中部地区对东部地区转移产业的吸引力要明显大于西部地区,说明我国在“十一五”期间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取得一定成效。

2011―2014年,东部地区有农副食品加工业(-5.30%)、食品制造业(-3.13%)、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6.49%)等17个产业发生扩散式转移,其中烟草制品业增加值降幅只有0.84%,所以,在此期间东部地区有16个产业发生明显扩散式转移,约占到样本总数的4/5。产业增加值份额降幅超过5%的产业,即发生大规模扩散式转移的产业仅有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5.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7.22%)、金属制品业(-7.10%)等8个,占转移产业总量的1/2。总的来看,在转移产业的数量上,2011―2014年较上一时期变化不大,转移产业的数量基本保持在较高水平,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持续保持较大范围。在转移产业的规模上,2011―2014年大部分转移产业的规模以及发生大规模转移的产业数量与上一时期相比均有所缩小。新时期的制造业转移不再具有转移产业数量剧增、规模大幅度扩张的迅速发展态势,而是持续保持在较大的转移范围和较高转移水平稳定不变,但转移规模较高峰时期略有s小。

从整体上看,2001―2014年,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数量和规模均具有明显的增长态势,已经出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的大规模扩散式转移。2001―2006年,东部地区制造业扩散式转移并不显著,转移产业的数量和规模均处于较低水平,此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主要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聚式转移。受国家政策的影响,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2007―2010年,制造业转移的趋势逐渐加强,达到转移的高峰期。该时期内,转移产业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整体比前一时期有了飞跃式的增长。2011―2014年,制造业转移基本保持了上一时期的较大范围与较高水平,但转移规模略有缩小。

2. 东、中、西部地区之间制造业转移的次序特征。首先,在转移产业的次序方面。2001―2006年,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0.6%)、烟草制品业(10.98%)、纺织业(6.43%)、造纸和纸制品业(5.02%)等产业不仅未发生转移反而实现产业增加值比重增长,产业优势进一步增强;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如医药制造业(-0.14%)、专用设备制造业(-2.91%)则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转移。这说明我国沿海区域的产业转移并未完全按照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梯度规律顺次进行,而是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区域转移的状况。

其次,在转移区位的次序方面。2001―2006年,西部地区是承接东部地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地区,不仅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与规模上,西部地区明显优于中部地区,而且部分产业如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至西部地区,研究发现与冯根福 等(2010)的研究结果一致[15],本文不再赘述。2007―2010年,中部地区对东部转移产业的吸引力要明显高于西部地区。在此时期,中部地区承接东部转移产业的数量为17个,西部地区为15个。在承接产业的规模上,中部地区超过西部地区的产业有16个,而西部地区超过中部地区的仅为2个。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日渐成为东部转移产业的主要承接地。2011―2014年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与规模上继续保持绝对优势,而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数量与规模有所减少,劣势越发明显。总的来看,在转移区位的次序选择方面,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并未完全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顺序转移,而是出现了部分产业优先转移到西部地区的梯度背离现象。

(二)区域之间制造业转移的特征

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内部不同区域的制造业转移与承接转移的特征和趋势各具特色,为了具体研究东、中、西部地区内部的区域差异与特征,现依据国家信息中心的区域划分,将中国大陆划分为区域,计算出区域制造业各行业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值,其产业转移相对变化状况如表2所示。研究发现:

1. 四个沿海区域(京津、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区域,转出的制造业类型、数量众多,规模较大。2007―2010年主要转出的产业,即四个区域均有转出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7个产业,占样本产业数量的35%;在其中三个区域向外转出的制造业有食品制造业(京津、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京津、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医药制造业(京津、南部沿海、东部沿海)、仪器仪表制造业(京津、北部沿海、南部沿海)等4个,占样本产业数量的20%。值得注意的是,在其中三个区域向外转出的产业在另一个沿海区域的增加值份额却是上升的,这表明在沿海区域内部之间产业转移也在发生,即向产业更具实力与优势的其他沿海区域转移。2011―2014年,四个沿海区域制造业转移状况基本延续了前一时期的状况,产业转移持续保持较大范围,但大部分产业的转移规模相比上一时期有所缩小。

2. 东北区域产业发展缓慢,转出产业数量日渐增多。东北区域在2001―2006年、2007―2010年、2011―2014年,转出产业数目分别为12个、7个和17个,转出产业规模不大但数量较多。结合实际情况,该状况表明东北区域产业发展增速缓慢,大量产业在该区域无明显发展优势,甚至劣势更加突出,致使大量产业转出该区域。尽管2007―2010年我国重点推行了东北地区振兴规划而使东北区域在该时期内转入产业增多且转出产业明显减少,但在新时期,转出产业急剧增多至17个,说明该区域的产业发展态势不容乐观。

3. 中部区域作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域,其承接优势随着时间的延续越发明显。2007―2010年,中部区域承接的产业有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等17个,占样本总量的85%,且承接产业的规模也维持在较高水平,表明中部区域在承接产业的数量及规模上均具有领先优势,且这一优势在2011―2014年得到了保持。

4. 西部两个区域(西北区域、西南区域)在承接产业的数量与规模上,均低于中部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2007―2010年,两个区域均有承接的产业有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纺织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等10个,占样本产业总数的50%;而2011―2014年,两个区域均有承接的产业数量降至5个,仅占样本产业总数的25%。西部地区的产业增加值份额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部分产业出现负增长,如2007―2010年,医药制造业在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分别下降了0.64%、0.44%,表明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西部地区处于不利地位,这一不利地位在2011―2014年并未得到改善,甚至产业增加值比重出现负增长的产业数量增多了,说明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的劣势更加明显。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文利用产业转移相对规模系数,分别从东中西部地区和区域两个角度,对2001―2014年我国20个二位数制造业行业区际转移状况进行定量测度,分时间段从不同方面分析了我国制造业转移的具体方向、相对规模与动态演变趋势。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 2001―2006年,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数量与规模水平均较低,制造业整体呈现出由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集聚的态势。该时期|部产业的主要承接区为西部地区,说明我国2000年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取得一定成效。2007―2010年,为制造业转移的高峰期,这一时期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已经出现由东部地区向中部地区的大规模扩散式转移。这一时期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占有明显优势,远超西部地区并较上一时期有了突破式增长,这和我国“十一五”期间正式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有着直接关联。2011―2014年,基本保持了上一时期产业转移的较大范围,但是转移规模比上一时期略有缩小,在转移产业承接地区的选择上,中部地区仍然具有绝对优势。

2. 2001―2006年,出现了部分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现象,并未按照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逐级转移;并且该时期在转移区位的选择上也并没有完全遵循梯度规律顺次转移,即按照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顺序转移,部分产业优先向西部地区转移而出现了梯度背离现象。

3. 区域的制造业转移状况有着各自的特点。四个沿海区域为我国制造业转移的主要转出区域,转移产业的数量和规模水平均较高;东北区域产业转移态势持续走低,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中部区域为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承接区域,承接优势愈发明显;西部两个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与中部区域存在较大差距,而且在新时期,不利地位并未得到改善。

(二)建议

为有效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间产业协调发展,结合我国制造业转移的演进态势与不同区域的实际状况,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 根据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把握时机,有针对性地提出差异化的产业转移政策,并制定相关合理有效的措施,如对于部分区域和部分产业给予一定的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等,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政策,对产业转移进行科学引导。

2. 沿海区域应当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将传统制造业向外转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为沿海区域自身的产业创新与升级创造空间,同时中西部区域以及部分沿海欠发达区域不能对转入的制造业全盘接受,应当选择本区域具有承接优势的产业,淘汰落后的技术,完善相应的基础设施与金融支持体系,实现优势产业的承接。

3. 对于东北区域,应将发展新兴工业与淘汰传统落后工业相结合,改造升级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挖掘老工业区自身的发展潜力,加快技术的运用转化与创新,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为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创造更多的优势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娅,伏润民.为什么东部业不向西部移:基于空间经济理论的解释[J].世界经济,2010(8):59-71.

[2]赵伟.市场一体化与中国制造业区域集聚变化趋势研究[J].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9(2):18-32.

[3]陈秀山,许瑛.中国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及其对区域分工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8(10):104-116.

[4]胡安俊,孙久文.中国制造业转移的机制、次序与空间模式[J].经济学,2014(4):1533-1556.

[5]黄顺魁,王裕瑾,张可云.中国制造业区域转移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J].经济地理,2013(12):90-96.

[6]MARIA S,ROBERTO S.International reloc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growth of services:the case of made in Italy industries[J].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2004,13(2):112-139.

[7]JANSEN K.The macroeconomic effects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the case of Thailand[J].World Development,1995,23(2):193-210.

[8]SUN H.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nd linkage effects:the experience of China[J].Asian Economics,1996,25(1):5-28.

[9]张公嵬.我国产业集聚的变迁与产业转移的可行性研究[J].经济地理,2010(10):1670-1674.

[10]张公嵬,梁琦.产业转移与资源的空间配置效应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0(9):23-34.

[11]刘红光,刘卫东,刘志高.区域间产业转移定量测度研究――基于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1(6):79-88.

[12]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结合浙江105家企业的问卷调查报告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2(6):64-74.

[13]桑瑞聪,刘志彪.中国产业转移趋势特征和影响因素研究[J].财贸研究,2014(6):53-60.

[14]范τ.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J].管理世界,2004(11):77-84.

[15]冯根福,刘志勇,蒋文定.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J].当代经济科学,2010(2):1-10.

[16]龚晓菊,刘祥东.产业区域梯度转移及行业选择[J].产业经济研究,2012(4):89-94.

[17]覃成林,熊雪如.我国制造业产业转移动态演变及特征分析――基于相对净流量指标的测度[J].产业经济研究,2013(1):12-21.

[18]国家信息中心.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7

关键字:区域物流;区域物流竞争力;网状钻石模型

中图分类号: F253 文献标识码: A

一、前言

随着物流的蓬勃发展与产业化的逐步确立,人们越来越加关注物流。区域物流作为促进区域增长极形成、区域产业集聚的核心“催化剂”,更多的反映为区域经济中物流的地位、作用和对经济的贡献,以及本地区各种物流形态高效协调发展的要点和规律,它是物流的宏观的、综合的、多次面的总体反映。区域物流竞争力是区域竞争力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科学的评价区域物流竞争力则要能够反映出区域经济中物流产业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力、对于其他产业的关联程度、与其他区域之间能量交流的大小这几个关键指标,最终的区域物流竞争力反映的是一个区域依靠物流产业对其各产业之间优化配置资源的整合能力。

二、模型概述

依据国内外现有竞争力评价模型,以传统区域经济理论、比较经济学理论、区域竞争力理论为指导,本文提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的理论模型主要由物流企业竞争力、要素状况、需求状况、产业供应链竞争力、政府作用、环境、输入输出能力七个要素构成,其中前六个要素以“物流企业竞争力”为“极化核心”构成一个区域闭环(Closed-loop),闭环内各要素互相作用,各自具备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功能并纵横交织成网状;另外,由于区域物流产业的特殊性,单独以区域闭环来评价其竞争力是不完整的,每个闭环都依靠其输入输出功能与其他区域闭环相连接并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力的大小也是该区域物流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完全的区域物流竞争力模型就像由一个个钻石菱形连接而成的一张网,故称之为“网状钻石模型”(Reticulate-diamond Model)。

三、相关因素的理论解释

对“网状钻石模型”的各指标要素的理论解释如下:

1. 物流企业竞争力

区域物流竞争力虽然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但其构成基础是一个个微观个体,依据“增长极”理论,“物流企业”群构成了区域闭环内的“增长极”,形成推进型产业,带动区域产业链共同增长。依据波特的竞争理论,企业的管理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能够适应本区域的具体环境的管理有利于增强区域竞争力。企业不断改进技术,实施创新,在需求状况的引导下并不断推进新的需求产生,受到要素状况的制约而不断的优化配置各要素资源,最终实现区域内产业的有效整合,极大程度的提高稀缺资源的利用效率。

2. 要素状况

依据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和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学说(H-O理论),区域的要素状况对区域物流竞争力来说是作用的指向目标。波特的竞争理论认为,“每个国家都有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一个国家的生产要素禀赋对其国家产业的竞争力会产生重要影响,生产要素对于竞争力的重要性不在于其继承性而在于创造性。因此,对于区域竞争力来讲,单纯的配置资源生产要素不如高效率地利用生产要素。”物流竞争力的形成就在于其是否能对区域内的要素状况作出合理的优化配置,而物流的本身就是在高效率的使用这些生产要素。

3. 需求状况

波特认为,区域内需求的构成在以下三个方面对区域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第一,需求的细分结构,即多样化的需求分布。市场的细分有助于企业形成有效的竞争战略,并发挥规模经济的作用,市场细分有助于企业集中优势,取得局部优势,对国家也是如此。第二,成熟的购买者,他们会对企业产生压力,迫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质量标准,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第三,预示性买方需求,如果国内买方需求预示了其他国家的买方需求,这意味着国内买方需求向企业提供了关于未来买方广泛需求的早期信号,这不仅有利于开发新产品和新市场,而且有利于培养国内成熟的消费者。区域内物流需求状况则决定了物流企业的发展,并通过对其它要素的影响共同制约“增长极”的作用,需求状况影响着“增长极”的形成速度和规模,在区域物流竞争力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4. 产业供应链竞争力。

区域物流的一大特点就是能够带动产业链的经济发展,其理论根据就是产业间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通过物流的流动方向、速度和大小得以外化。根据集聚经济理论,该区域内竞争力在“物流企业竞争力”上形成“极点”得到极化,极化后则在“产业供应链”上集聚,通过上下游产业的密切合作,竞争力不断扩张,产生集聚效应。这种集聚效应的强弱还受到其他要素的影响,最终形成区域物流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5. 环境竞争力。

借鉴我国的“弓弦理论”模型,环境竞争力可分为硬环境竞争力和软环境竞争力两部分。

硬环境竞争力=基础设施竞争力+金融竞争力+人力竞争力+信息竞争力+区位竞争力

软环境竞争力=秩序竞争力+文化竞争力+制度竞争力+管理竞争力+开放竞争力

一方面,环境竞争力依靠政府作用、企业与产业链等要素共同提供;另一方面环境竞争力又影响制约着其他各要素的发展。根据区位论、空间结构论、地域综合体等理论,环境竞争力在于提供一种融合力,为区域体协调发展提供环境支持,并凝结成区域体的共同特征与核心文化内涵,提升区域物流竞争力的发展高度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空间。

6. 政府作用

政府作用主要通过宏观调控政策来体现,如制定经济政策、税收、财政补贴、教育、投资、控制资本市场、指定主产标准与竞争条例等。依据波特的竞争理论,认为政府作用是辅助因素,但根据我国基本国情与经济制度,政府的作用绝对不能弱化,在区域物流竞争力中,政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7. 输入输出能力

区域物流竞争力反映着区域之间的能量交换,这种能量交换的程度取决于该区域的输入输出能力。依据比较优势理论、累积因果循环理论、“核心――”模式理论,输入输出能力以其协调区域间资源的能力、区域边界的模糊化、区位优势的发挥、与其它经济区域的关联度等功能作用于前六个要素组成的区域闭环,对于整体系统功能起到放大作用,构成区域物流竞争力的放大系数部分。

模型构建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特色,基础理论体现发展中国家经济特点,修正了西方竞争力理论中认为政府作用仅是辅助要素、倡导自由市场经济的观点,强化了政府宏观调控的计划指导作用,这是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的。同时突出区域物流产业特点,评价全面,突破了以往仅针对区域谈区域的片面观点,从区域内部产业的关联性扩展到区域间的产业关联性,评价更加全面,更加真实的反映了一个区域的物流竞争力的大小,并反映出一个区域的产业布局状况。模型构成要素微宏观结合,结构合理,以微观物流企业为极化点,强调微观主体的“增长极”效应,并把微观主体放在宏观环境中去辩证的考察,研究其内在的联系与规律,微宏观的有效结合构成了区域物流竞争力的评价体系,结构科学、合理,评价客观、准确。

“网状钻石模型”能够正确评价区域物流发展状况,为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客观分析区域竞争优势,制定相关产业策略;引导投资导向,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形成。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物流系

参考文献:

[1]姜华.区域经济竞争力研究理论辨析[J].改革与理论,2003,11:59-61.

[2]梁世华.区域竞争力的指标体系研究[D].硕士论文,2006,7:78-80.

[3]王连月.区域竟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硕士论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1999.

[4]韩国元.区域竞争力分析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D].硕士论文,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

[5]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156-163.

[6]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研究述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16-18.

文化产业区域现状篇8

关键词: 文化产业;空间不均衡;ArcGIS

中图分类号:G1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3)03-0115-05

一、引言

在2011年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在未来的5年中我国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文化产业定义为: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在我国,文化产业具体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1]

文化产业生产技术的发展是由工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而文化产业消费需求的发展则是由工业大发展带来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而间接推动。文化产业是第三产业中的高梯度产业,具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特征[2],即在形成初期依靠资本和专业知识技术推动,资本积累主要由内资承担,产出规模和就业吸收能力有限;在发展中期形成特色的知识技术和文化资源壁垒,资本积累中出现外资主力,产出规模大幅增加,但就业吸收能力有限;在成熟后期文化产业链条形成,为文化产业服务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上下游联系紧密,产出规模保持在高位水平,同时就业吸收能力显著加强[2,3]。

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特殊类别,既具有一般第三产业对第二产业的资本和人力资源依附性,又具有“绿色产业”在土地、公共设施、自然环境等方面与第二产业的竞用性。同时,文化产业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地域文化资源依赖性,造成文化产业的空间布局特征和发展演变特征有别于一般产业。文化产业参与区域等级扩散的要素是文化产品生产技术和产业组织管理模式,而非产品本身。以上因素造成并解释了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同时也提供了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不均衡背景下最终实现文化全面繁荣可能性。

本文意在通过对近10年来各地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利用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方法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进行直观展示,并结合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数据分析文化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成因,最终结合不同区域空间自身特征提出针对性的文化产业不均衡发展建议。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2008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约为1909亿元(本文所有产值数据和产值增速数据均以2009年价格水平为基期计算,另此章节数据来源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5年内增加值上涨60%;2009年我国城镇文化事业单位共计吸收就业人口130万人,5年内增加吸收就业量6万人。将上述2个指标的增速在各产业间进行横向对比(图1),可以发现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速不仅低于第二产业及其所属的第三产业,同时也低于全部产业的平均增速;我国文化产业劳动就业吸收能力也显著低于其他产业水平。

同时,在第三产业内部对文化产业产出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较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31340亿元而言,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其比重仅为1.46%,大幅低于餐饮、旅游、金融等行业的比重。通过图2可以发现2004年以来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显著,而文化产业增加值增长缓慢,文化产业增加值在第三产业增加值中的比重低微,且不断下降,说明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尚属初级阶段,产业规模有限。

从文化产业的投入角度看,2009年我国文化产业共实现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2383.4亿元,5年内较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958.1亿元上升148.8%,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628.5亿元上升297.2%。由7年内各产业平均增速(见图3)可知,文化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24.88%的平均增速远大于第三产业各子产业的平均增速,与第二产业固定资本投资增速相当,说明文化产业的产业梯度高级性和发展潜力已经开始为市场所重视,体现了文化产业初级阶段的资本积累形成过程。但从图4可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资本积累速度和总量水平仍有待大幅度提高,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尚不足第三产业总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

进一步从文化产业的外资引入状况进行分析(见图5),发现第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部实际利用外资金额的比重由2004年的23.2%上升至2009年的42.8%,国外资本对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关注日益加强,而在第三产业内部文化产业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第三产业该值的比重却由2004年的3.29%下降至2009年的0.83%,由此说明,现阶段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资本积累主要有国内资本承担,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发展态势尚无参与国际竞争潜力。

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尚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出总量有限,对就业的吸收能力有限;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尚低,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偏低,致使我国居民的文化产品需求能力不足;在此初级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主要由国内资本承担,国际资本主要集聚在金融、交通运输等高速发展的服务行业;目前政府、学界、企业已经开始重视文化产业的产业梯度高度性和发展潜力,产业发展资本正加速集聚。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现状

将上述各种指标放在省际和城际间对比分析,可以得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现状。本文所用大陆31个省市和288个地级市的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0》和《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数据地图采用ArcGIS软件制作,数据分类采用自然间断点分类方法。

首先,从各区域的文化产业供需关系角度分析,图8中文化产业增加值的空间差异性反映出了我国文化产业供给的空间不均衡现状,总体呈现东部沿海多,中部、东北部次之,西部最少的阶梯递减特征。从文化产品的需求角度并对这种现状加以解释,可以看出我国各地区的文娱消费基本与该地区的文化产业增加值成正比,即各地区文化产业供需水平平衡。但亦有少部分地区(如山西供给多消费少,辽宁供给少消费多)亦说明了我国文化产品消费的空间流动性。

图9中反映我国地区人均文娱消费支出基本与地区收入水平成正比,但也有如广东、湖南、甘肃等省份的负相关特例;从城乡人均文娱消费比来看,中西部省份的城乡人均文娱消费差别大,而东部沿海地区差别小。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人均文娱消费水平基本与人均收入成正比,但存在一些扰动;另一方面说明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区域,城乡之间文化产品消费平衡,而在经济发展水平低的省份,农村文化产品的需求能力远低于城镇水平。图10中的人均文化机构数可用以反映一区域内对各种文化产品的平均供给能力(视为普适文化产品供给能力),而人均影院数用以反映对高端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

其次,从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支撑角度分析,图11中各省市的文化产业从业人数基本与该区域常住人口数量呈正比,即文化产业就业的空间不均衡性和我国常住人口空间不均衡性具有一致特征。

最后,以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扶植力度和受重视程度的空间差异(见图12)。从城镇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绝对量来看,其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耦合程度并不高,说明各地区的重视程度不一,扶植力量不同;但总体呈现东中部地区城镇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高于西部地区,说明文化产业的原始积累与发展依旧是要以强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为基础支撑。

综上,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现状主要表现为:(1)文化产业产能的空间不均衡,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呈现东多西少;(2)文化产业供需的局部不平衡,存在文化产品的净流出区域(供给大于需求)和净流入区域(需求大于供给);(3)城乡文化产品消费的不均衡,其在经济不发达省份表现的更为明显;(4)一般文化消费品与高端文化消费品的空间分布不均衡,在一些东部沿海省份人均高端文化产品丰富,而普适文化产品匮乏;(5)现阶段各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扶植力度和重视程度不一。

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不均衡性成因分析

导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空间不均衡性现状的成因大致如下:

首先,文化产业产能与供给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主要符合我国产业等级分布的一般特征。西部中部地区以第一产业为主,文化产业发展较为落后,东部地区第二三产业发达,文化产业产能相对较高[4,5]。在东部各区域中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第二、三产业更为发达,文化产业产能更加旺盛,这些省份是文化产品的净流出区。此外,中部的四川、山西、湖南、河南文化产业产出也较为突出,这是因为一方面这些区域的文化资源禀赋高,同时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此外庞大的人口基数,使得文化需求总量大,这些省份的文化产品甚至可能出现净流入。

其次,我国文化产品需求的空间不均衡性是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生动体现。在省际区域水平,国民生产总值与文娱消费支出成显著正相关性;从城乡区域视角,我国的城镇人均文化消费支出远远高于农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且这种城乡人均文化消费差距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大。并且,由城乡贫富差距引致的马斯洛需求效应最终导致我国文化产品结构的空间分布不均衡性。在贫富差距较大的沿海地区,资本逐利性将文化产品推向高端化,却忽视了普通民众的普通文化产品需求。这种看似“不公平”现象有其存在的客观性即市场经济的调配机制,同时也伴生着抑制这种趋势的反向机制,即产业发展的“S”型曲线特征规律。

最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固定资产投资空间不均衡性主要是由各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扶植力度差异和受重视程度差异所造成[5]。此不均衡性成因为人为因素和客观区域经济环境制约,部分西部地区城镇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第三产业比不足主要是因为经济基础薄弱(如贵州、新疆),以及对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品开发的重视程度不够(如重庆、广西),还有诸如四川灾区重建等因素。

五、思考与建议

基于前述分析,本文对于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和空间不均衡性现状有如下认识和理解:

一方面,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层面:目前我国的文化产业总体尚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出总量有限,对就业的吸收能力有限;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尚低,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偏低,致使我国居民的文化产品需求能力不足;在此初级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原始资本积累主要由国内资本承担,国际资本主要集聚在金融、交通运输等高速发展的服务行业。

另一方面,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差异层面:当前这种发展状况是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马斯洛需求理论和产业发展诸多理论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生动体现,这种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虽然存在一些区域文化产品享有上的公平性缺失,但其既符合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也符合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这种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差异造成了空间区位势差,这种区位势差本质是经济发展势差的体现,应该从经济不均衡发展角度理解,结合市场经济体制能够加强要素流动性和资本投资天生的逐利性来理解这种区域势差的必然性和对经济发展促进性。并且,也要增加对“均衡发展”的正确认识,同时,在各区域依据自身优势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下,产业发展的“S”型曲线一般规律和前文的描述性实证分析也为我国文化产业展开了一个发展差距逐渐缩小,区域文化各具特色、百家争鸣的蓬勃发展预期[5]。

最后,由于本文的重点在于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空间不均衡性进行判读和分析,因此,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均衡性理论着墨粗浅,国内外相关研究也不丰沛,愿和其他学者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在不均衡发展理论及实践方面加深探讨和推进。

参考文献:

[1]叶丽君,李琳.我国区域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差异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3):94-97.

[2]陈振强.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看区域文化的发展[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2,(10):16-18.

[3]马海霞.文化资源与文化产业理论研究[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89-9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