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程建设的意义8篇

时间:2023-10-23 09:57:36

课程建设的意义

篇1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关于课程文化,学者裴娣娜认为是指“按照一定社会对下一代获得社会生存能力的要求,对人类文化的选择、整理和提炼而形成的一种课程观念或课程活动形态”。郑金洲认为,“课程文化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是课程体现一定的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而言的,后者主要是就课程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的。应该说,课程文化是包含着这两个方面内容在内的”[3]。也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就其本质上讲是一种精神财富,这种精神财富不只表现为课程意识、课程思想、课程价值等内隐的意识形态,而且表现为人类在漫长的进程中所创造的课程制度、课程政策等外显的制度化形态”[4]。本文认为课程文化就是课程传统、制度、理念、价值、内容、形式等要素的综合体现。课程文化个性则是相对于同层课程文化的独特性、主体性,具有相对的自由与能动特质。课程文化既包含历史沉淀的课程传统,又有现实性的课程价值生成,因此课程文化从形成开始,基于不同的历史与现实就具有了其特有的个性特征。

消费语境中个性化课程文化样态的建设意义

(一)个性化课程文化是尊重生命价值的文化消费语境中,“文化已从过去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日常生活,成为消费品”[5]。课程文化个性具有着消费文化的特点,如课程学习者与课程的提供者具有了消费行为的色彩,所谓“学生即上帝”就是消费原则在课程学习中的显现。课程文化个性的形成源于课程活动存在的特有共同体、历史传统、地理条件、风俗人情、意识形态等因素,并以共同体的整体性与统摄的模式性表现出来。课程文化个性生成于集体心理、集体行为,具有集体的同一性、共同性,呈现于课程内容、实现形式、课程评估制度等方面。课程文化个性内在于特定具体的文化模式、文化结构和文化形态之中,又通过并在深层统摄着某种课程文化模式、文化结构和文化形态的构建。“文化个性”的意蕴和价值指向具体通过文化生活的“自我”、“他者”与“类群体”三个维度体现出来。特有的课程文化所引领的课程模式是特定民族、地域、文化、意识形态等凝聚而成的,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自发性,通常以自发的文化模式或文化精神的方式存在。课程文化个性形态既是历史传统、现实地理因素作用的结果,又是课程文化适应共同体需要进化的选择。文化是个性的凝聚,课程文化个性是独特生命体的需要与选择,因此多元化的具有个性形态的课程与课程文化是尊重个体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课程文化既要满足相应课程共同体的同向需要,又要为个性课程的自足营设环境。美国文化学者杰姆逊认为存在着三种文化定义,其中之一就是指“个性的形成或个人的培养”[6]。个性的形成或个人的培养与文化有着天然的关系,同质性文化决定了人的质性单一、呆板,剥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人性需求,丰富多元的文化释放个体生命活力,维护生命价值尊严。消费语境中,“消费即理想”,“人变成了消费机器,变成彻底的消费者,他唯一的目标就是拥有更多东西,使用更多东西”[7]。陷入此文化语境,主体性湮没于对物质的无理性的狂热追逐潮流中,一切课程围绕为谋取物质利益的动机服务,人文性课程被边缘化,“学好数理化”等工具性课程就成为人们的趋同化的选择,学习者进入了主体无意识的课程文化氛围中。消费语境中,消费开始控制社会,“消费是一种积极的关系方式(不仅于物,而且于集体和世界),是一种系统的行为和总体反应的方式,我们整个文化体系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8]。作为亚文化的课程文化,同样无法“独善其身”,成为消费的媒介,甚至成为直接的消费对象。课程消费变得毫无理性与自我,家长无视学生特点羊群般地追捧“名校”、“重点”;考生疯狂追逐“艺考”;基础教育学校各尽所能应试,高校一窝蜂地“抓科研、搞项目”等,无视主体自身条件和教学规律,压抑了学习主体的生命追求和尊严,课程成为了物化的、谋取名利的工具,而非为和谐生活与生命需要存在。无视学习主体的课程学习活动成为一种异化的劳动,表现为学习、教育只是一种工具性手段,学习行为在谋求证照中得以延续,以评价为终结。消费型课程文化中,教育不是生命成长的需要过程,而是为谋取提升消费能力而设计的,从而学习主体生命活力,甚至教育行政主体都在“他者”化中失去了自我。因此,消费语境中建构具有个性形态的课程文化以矫正被商业格式化、被强势统一化的课程文化,从而尊重各级课程主体性,方可最大程度地开放具有生命价值意义的课程,为学习者的生命成长奠基。

(二)个性课程文化存在使不同层级课程文化自觉成为可能“文化自觉”是人类学、社会学教授费孝通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9]。文化自觉需要文化的自我认知与反思过程,在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经过比较与辨认确定自己的位置,进而经过冲突、融合、重构等过程完善文化自身,确立其主体自我。课程文化自觉是主体自我批判、自我克服、自我突破的完善过程。有学者认为“课程文化自觉是人类对课程发展方向的理性认识和把握,并形成主体的一种文化信念和准则,人们自觉意识到这种信念和准则,主动将之付诸实践,在文化上表现为一种自觉践行和主动追求的理性态度”[10]。价值源于比较,比较产生于差异,差异来自个性,因此课程文化的个性形态使其自觉成为可能。课程文化自觉是在适应新的课程环境中来调整课程文化自身,进入反省、创造和实践的,从而实现课程文化的再生与超越。课程文化自觉既是对传统课程文化的寻根,又是在现代共时课程中定位,在寻根和定位中生成新的因时因地的课程文化个性精神。消费语境中,消费行为被广告、影视传媒所煽动的消费激情与时尚引领,消费内容不再仅仅是满足消费者生活的基本需要,具有了符号的表示意义和区别性的功能,缺少主导精神价值的消费者用商标、品牌来炫示地位和自身的存在,如鲍德里亚所言“消费系统并非建立在对需求和享受的迫切要求上,而是建立在对某种符号和区分的编码上”[11]。消费语境中,“没有风格、只有时尚,没有规则、只有选择”[12],消费语境中,课程文化往往以消费文化的附属品出现,缺少了主体意识,陷入盲目、迷乱的选择中,加尔雷斯认为“消费社会里,消费者是盲目的,消费个性,或者说消费自由选择和实际上是个骗局,他只是被强加了选择的自由而已”[13]。基于这些逻辑关系,课程消费主体没有了方向,迷失于众多的选择之中;课程开发主体则为满足课程消费需求,批量生产、包装课程,打造名师等以求获得效益最大化,当前如此种种现象也印证了如此逻辑关系;课程的监督主体———教育行政部门,在课程消费者与开发者达成惊人一致时,显得有权无力,监督失效,如在与持续了多年的“奥数热”的较量中,未能取得明显战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奥数”是一个得到了消费市场肯定的课程。消费语境中,课程文化主体的无奈与盲从实质是主体性的迷失与课程文化的虚空。因此,个性化课程文化的建设,是课程信念的肯定,是对自身主体的确认,是主体性课程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课程文化自觉是弱势课程文化在消费语境中自信、自强的行动,也是课程文化品质改善的需要。

(三)个性化课程文化是消费语境中课程文化的协调共生的需要消费文化语境中,由于弱势课程文化对强势文化的认同与被异化,课程文化逐步走向同质化、同一化,弱势课程放弃原有课程观念和实践特征,趋向能够谋取最大经济效益的课程文化,自身课程文化特性逐步消亡。以消费为目的的单纯功利性课程文化,在互动中遵循“A+B+C+D=A”[14]的认同模式,特色课程文化在成长过程中处于被同化、兼并的危险,原有的共生课程生态圈被打破,“协调共生”原则被破坏。作为一种隐性的文化存在,不同样态的课程文化共存,对于其相应的课程文化圈是有益的,其促进了同等级课程文化圈内部的优化,有益于整个课程生态文化圈。不同课程文化样态是在某种课程信念与理想的引导下自然成长的选择,是源于不同的地理、历史、文化、价值、意识等因素的结果,因而通常是课程因素长期相互冲突、融合后的结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消费语境中,各级课程文化主体重视周期短、见效快的实利性课程的开发设计、实践、评估等。课程质性的纯化、单调使得教育价值趋向单一,学生知识结构失衡,课程生态恶化,因此需要丰富多样的课程文化样态供选择和消费,从而使得学习主体均衡发展,整体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激发不同课程文化样态协调共生、发展繁荣。消费语境中,各级课程主体将物质占有的多寡视为成功的单一标志,因此,课程文化走向单一性的价值取向,机械复制、模仿强势课程文化与范型课程文化等优势文化模式成为了一种文化习惯。揠苗助长式的无视学生、学校、学情等课程文化成长因素的“转基因”式的复制对于课程文化圈的平衡和优化有着极大的危害。大量历史经验证明,忽视文化自然本性的“转基因”复制技术在给某些个人、团体带来了巨大的眼前物质利益同时,也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产生了毁灭性的威胁。历史上大量的非物质文化濒临消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源于强势文化的同化和兼并。课程文化的复制导致了特色课程、特色学校、学习共同体特色的消失。课程文化个性是其自然性的重要体现,尊重课程文化的个性,既是对文化差异的尊重,又是课程共存共生的需要。“教育不仅要追求与外部社会环境、不同的教育形态、教育过程中各要素,以及几者间的对称性互惠共生,更重要的是在共生过程中产生促进个体自由精神成长和独立人格形成的新能量”[15]。课程文化个性是个性人才成长的前提,更是各具情态的文化所需,是课程文化生态圈和谐发展的需要。不同层级的课程文化决定着其相应的课程文化圈的生命力,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课程的存在为对方提供了竞争压力与镜子作用;不同地方课程文化的存在为地方之间的互通有无提供了学习的机会;不同的学校课程文化在遵循前两者共通的基础上体现着各自的学校特色,将繁荣校园文化、课程文化落实在课程行动中,从而实现教育的多元、多层、多样的价值追求。

消费语境中课程文化个性的确立原则与策略

(一)立足本土课程文化,确立课程文化信念,实现“各美其美”的课程文化图景。不同课程文化有不同的历史传统、现实背景因而具有了不同的课程价值取向、课程实践等内容。不同层级的课程文化圈内部的具体课程文化其个性因素不同,国家课程文化是适应本国意识形态、现实条件、历史文化的产物;地方课程文化是适合本地区风土人情、教育现状、学生特点、独特民族文化习惯等的课程文化;学校课程文化则是包含其学校校园文化、学生现状、师资水平、学校特色的课程文化。任何课程文化建设需要其信念引导,信念是理想的动力,正如拉塞克所言“教育活动和教育机构只有遵循一个最高的目的才有其存在的理由”[16]。消费语境中,在商业价值的强大诱惑下课程文化在复制中失去了其原有的信念与特色,如当前课程文化世界范围内欧美化倾向严重,国家范围内东部化倾向严重等。从事物发展规律看,每个课程文化圈内应有不同的课程样态,这些样态是在厘清本课程文化之根的基础上,确定其课程文化的属性、价值取向、时间手段等。如课程文化确立需要厘清其历史传统、民族心理、意识形态、经济状况、教育水平、科技条件、师资队伍、学生状况等因素,这些因素对课程文化中内容、实现手段、评价取向等有着决定性作用,因此,课程文化主体在出台有关政策时必须考虑这些因素,有勇气和智慧欣赏本土课程文化之美。“自我:即起点”[17]。保持自我是消费语境中获得主体自由的前提。“各美其美”是尊重不同课程文化样态的美学原则,在欣赏他者课程文化之美时不轻视自身课程文化之美,不轻言放弃自身价值立场。“各美其美”既是一种胸怀,又是课程文化自信的表现,面对强势课程文化不自卑、不盲从,按照自身的课程文化信念,坚定不移地实现自身课程文化理想,课程发展不会陷入忽左忽右的“时尚型消费”的课程建设,而进入“风格型”的课程发展,从而“各美其美”地展现自身文化圈的不同个性和独特魅力。

(二)理解、尊重“他者”课程文化,培育弱势课程文化,建设“美人之美”的课程文化生态。消费语境中,文化活动比以往更加活跃,激活了不同性质课程文化的交往与冲突。这种冲突既有源于国家层面的不同意识形态的冲突,也有因地区间民族习惯文化传统的差异、学校间不同的课程理念等因素导致的冲突。但无论是何冲突,课程文化的发展是以和谐共生为前提的。消费语境强势课程文化霸权的存在对于课程文化生态是一种破坏,它否定了个性课程文化的发展,取消了文化的多样性,导致了“几乎所有的社会正在以不同的速度走向一个点”[18]。源于“趋利避害”消费文化的课程文化发展心理漠视了生命成长的多样性。不同的课程文化主体需要有“美人之美”的文化心态,认同“他者”之美的包容胸怀,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相互关照是课程文化个性发展的外部条件与前提。“美人之美”是在“各美其美”原则基础上的有效补充。课程文化价值观上的宽容,意味着民族、国家、地区、学校之间课程主体的平等性。

篇2

关键词:数学建模;课程;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数学方法在现代经济学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数学模型是经济学研究必需的工具,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通过建立模型来解决经济问题是经济类专业学生在参加工作后经常要做的工作。大学教育,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前最后的以学习为主的阶段,也是他们各项单科知识得以融会贯通,综合素质积淀最快、最关键的时期。因此,在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数学基础课上,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数学建模选修课的开设和数学建模竞赛的开展,为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机会。

数学建模是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去描述或模拟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这门课程作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后继课程,学生已经初步掌握高等数学的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思维方法,具备开设这门课的基础。数学建模的一般步骤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建模准备。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明确建模目的,收集掌握必要的数据资料。分析问题,弄清其对象的本质特征。

2、模型假设。根据实际问题的特征和建模的目的,对问题进行必要的简化,提出若干符合客观实际的假设。

3、建立模型。根据模型假设,利用适当的数学工具,建立各个量之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采用尽量简单的数学工具,建立数学模型。

4、模型求解。为了得到结果解决实际问题,要对模型进行求解,在难以得出解析解时,应当借助计算机求出数值解。

5、模型分析。对模型求解得到的结果进行数学上的分析,有时是根据问题的性质,分析各变量之间的依赖关系或稳定性态,有时则根据所得的结果给出数学上的预测,有时则是给出数学上的最优决策或控制。不论哪种情况还常常需要进行误差分析、模型对数据的稳定性或灵敏性分析等。

6、模型检验。分析所得结果的实际意义,用实际问题的数据和现象等来检验模型的真实性、合理性和适用性。模型只有在被检验、评价、确认基本符合要求后,才能被接受,否则需要修改模型。要得到一个符合现实的数学模型,一个真正适用的数学模型,其实是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

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早是1985年在美国出现的。1989年在几位从事数学建模教育教师的组织和推动下,我国几所大学的大学生开始参加美国的竞赛。1994年起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共同主办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每年一届,这项活动被教育部列为全国大学生四大竞赛之一。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各高等院校相继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数学建模课程是在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之后,为实现理论和实践一体化、进一步提高运用数学知识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所开设的一门广泛的公共基础课。教育必须反映社会的实际需要,数学建模课程进入大学课堂,既顺应时展的潮流,也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

二、强化数学建模教学的意义

数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提高阶段,应着眼于未来,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好基础。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教学重点,在教学环节中,充分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各种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及检验,掌握数学概念、方法的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充分重视习题课的安排和课外作业的选择,使学生有足够的复习和练习时间,及时、正确地独立完成作业。根据数学建模教学的特点,不难看出,在对经济类专业学生的数学教学中,渗透建模思想,开展建模活动,具有深远意义。

1、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数学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运用到数学知识的例子随处可见。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里,数学的概念,法则和结论更是被广泛地应用着,很多看似与数学无关的问题都可以运用数学工具加以解决。数学模型是沟通实际问题与数学工具之间的桥梁,通过对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教学,能够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逐渐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2、培养学生的能力。通过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与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实践,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数学建模过程,不仅是对大学生知识和方法的培养,更是对当代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1)抽象概括能力。应用数学去解决各类实际问题时,建立数学模型是十分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步。建立教学模型的过程,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概括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数学建模过程使学生对复杂的事物,有意识地区分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本质与表面现象,从而抓住本质解决问题。它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抽象概括能力。

(2)自学能力。数学建模竞赛是以3人一队为单位参加的,要求大学生在3天内以论文形式完成所选题目。同时,在比赛的短短3天时间里,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取其精华,从中寻找到所需要的资料,收集必要的信息,这也必须要求大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这种能力必将使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和科研中受益匪浅。

(3)洞察力和想象力。数学建模的模型假设过程就是根据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类比、想象,用数理建模或系统辨识建模方法作假设,通过形象思维对问题进行简单化、模型化,做出合乎逻辑的想象,形成实际问题数理化的设想。

(4)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倡导大学生尽量利用计算机程序或某些专用的数学应用软件如Mathematica,Matlab,Lingo,Mapple等,以及当代高新科技成果,将数学、计算机有机地结合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教学中结合实验室上机实践,计算机的应用不仅仅表现在数学建模中模型的简化与求解,而且给大学生提供了一种评价模型的“试验场所”,这就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利用数学软件和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创新能力。我们在教学中应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鼓励学生开阔视野、大胆怀疑、勇于进取、勇于创新,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不拘泥于用一种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建模竞赛中,对给出的具体实际问题,一般不会有现成的模型,这就要求大学生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尝试与创新。

(6)论文写作和表达能力。数学建模成绩的好坏、获奖级别的高低与论文的撰写有着密切的关系,数学建模的答卷,是评价的唯一依据。写好论文的训练,是科技写作的一种基本训练。通过数学建模竞赛,学生能够学会如何更加准确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

(7)合作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过程中,必须学会如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实现知识的交流与互补;必须学会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以发挥整体的作用;必须学会如何与别人合作,从不同的观点中总结出最优的方案以谋求最大成功。

3、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数学建模发挥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创设好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地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始终明确自身是竞赛的主体。学生必须在全过程集中自己的思想系统去接受教师发出的教学信息,与原有知识体系融合、内化为新的体系。学生要对教师所给予的信息有批判性地、创造性地、发展性地能动反映,要在相互讨论、相互启发下寻求更多更好的解答方案。我们通过数学建模的教与学为学生创设一个学数学、用数学的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数学建模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相比,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与开放性,教师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地位,通过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报告、答辩、讨论等形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三、强化数学建模教学的对策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如何激发高校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何把所学的数学知识真正地应用到经济专业课中去,已经是高校数学教师探讨的热门话题。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入到平时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由于数学建模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一些实际问题,所以数学建模教学为学生建立了一个由数学知识通向实际问题、专业知识的桥梁,是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方式。学生参与数学建模及竞赛活动,能切身体会到学习数学的实用价值和数学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促进,这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效果,并且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从这点上看,数学建模教学是符合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理论,顺应时代潮流,有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全面实施。

2、通过组建数学建模协会,推进数学建模教学。通过组建数学建模协会,组织一些基础性的活动,开展一些讲座,讲授数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内容以初等数学模型、微分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优化模型为主,丰富和完善了数学教学的内容。并且通过数学建模协会举办基础知识比赛,宣传数学建模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建模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参加数学建模的积极性。

3、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首先要求教师本身具有数学建模能力,否则无法组织学生的数学建模活动。因此,应该对数学教师进行数学建模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数学建模的意识,掌握数学建模的知识、方法和教学形式,使他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数学建模活动。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组织数学建模活动和竞赛,不仅能够提高师生对数学的认识水平,而且能够培养一批既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又具有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团结协作和拼搏精神的优秀大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李大潜院士曾经说过:“数学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素质教育,数学建模的教学及竞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对经济类专业学生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将数学建模活动和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更好地体现和完成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1.河北金融学院;2.保定供电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姜启源,谢金星,叶俊.数学模型[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旅游文化 公选课 意义 课程建设

[作者简介]赖启航(1971-),男,四川邻水人,攀枝花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文化。(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攀枝花学院人文社科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项目“人文社科通识教育与能力培养”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RW11-06)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137-02

《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指出:“通过对大学生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加强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199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今后工作的重点,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中也明确指出:“通过文理交叉、学科融合,实现课程的有机结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素质教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主旋律的背景下,提供不同学科相互渗透、融合的跨学科知识,打破学科间的知识壁垒,开设前沿性、研究性的专题课程成为一种课程趋势。

旅游文化是综合的文化现象,涉及多门学科,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的特点,对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激发灵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旅游人才。因此,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意义重大,如何建设完善该课程值得深思。

一、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的意义

1.旅游文化堪称文理结合典范,有利于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旅游文化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及其内在规律的科学,涉及旅游学、文化社会学、跨文化交流学三个相互关联的学科,是相对成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具有博大精深的知识体系,与历史学、哲学、地理学、资源学、宗教学、建筑学、民俗学、社会学、美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具有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的特点,反映了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打通了学科之间的知识脉络,实现了文理学科间的知识交叉和渗透。

科学与人文相融合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思想,是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向学生提供综合性与整合性的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文理之间的鸿沟,有效地拓展学生知识面、构建完善的知识系统,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

2.旅游文化包含丰富的传统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人文精神。旅游文化中沉积与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包含内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大局意识、诚信意识、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刚毅进取等高尚的价值观。在中华传统节庆文化中蕴涵和谐对称、淑世精神、历史意识和乐观自信等精神内涵;建筑文化中体现礼乐相济的文化精神、上下之礼的尊老精神、天人合一的环境理想;蕴涵宗教文化中道教的崇尚自然、返璞归真、修道积德思想与佛教的从善体悟、抑情菲食等思想;饮食文化中包含的天人之和、惜物廉俭、革故鼎新、广采博纳、和谐之美等民族精神,对大学生无不具有启迪、教育作用。

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可以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人文精神教育与思想熏陶,获得心灵的洗礼和重塑,培养关注人的生命价值、人类前途与命运、社会生活的情怀,树立对国家与民族的认同感与责任感,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与美好情感的高素质人才。

3.旅游文化富含创新思想与精神,有利于培育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我国源远流长的旅游文化包含丰富的创新思想与创新精神,在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法律、天文、技术、制度、观念等方面均有体现。如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中有“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思想;《礼记》中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观点,其本质都是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思想观。旅游文化一直处于动态发展过程中,对不同文化进行整合和创新是旅游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旅游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高校开设旅游文化课,可以让学生广泛接受创新思想,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4.旅游文化可满足大学生主体的文化需求,提高旅游文化素质。目前,旅游消费已经成为大学生消费热点之一。但旅游质量取决于旅游者文化品位的高低。参观寺庙不懂宗教,会所得无几,扫兴而归;面对建筑、园林艺术一无所知,会出现“外行看热闹”的情形;涉足异乡,不“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易陷入尴尬处境,甚至造成不可收拾的局面。旅游文化中众多的文化知识是保障旅游者获得文化娱乐与精神享受的前提,是提升旅游文化素质、丰富旅游内涵和韵味基础。

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可以满足大学生对旅游文化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分析与解决旅游问题的能力,提高旅游文化素质;具有示范作用,能够带动和影响周围的人,对提高全民旅游意识和旅游素质,形成和谐、文明旅游新局面具有重大意义。

5.旅游文化可以弥补大学生旅游遗憾,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近年来,大学生面临学习、感情、就业等压力,希望通过旅游调整身心、减缓压力。但受时间、费用等诸多因素影响,阻碍了部分大学生出游。当他们的旅游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带来焦虑、痛苦等情绪体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学习,甚至产生不良的后果。

高校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可以使学生了解多种旅游文化,感受图文并茂的旅游文化内容,欣赏到影音同步的景区文化,体验到不同的民俗文化等,学习到很多旅游文化知识,从而弥补未能出游的遗憾,抑制对现实旅游的需求,提高他们旅游满足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二、旅游文化公选课的课程建设

1.明确目的是方向。开设旅游文化公选课的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旅游文化,利用旅游文化提高旅游质量,提升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就是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旅游文化基本知识和理论,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学生在旅游实践中的文化鉴赏能力、文化对比能力、文化审视能力、文化实践能力与文化创新能力;感受旅游文化神奇魅力,振奋精神,升华人格,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康高雅的旅游审美情趣,提高旅游文化品位,提升旅游文化

素养,陶冶情操,铸造高素质人才。

2.强化地位是前提。高校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强化旅游文化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建议将旅游文化课纳入高校公选课课程体系的必修必选课;加强对旅游文化课程建设力度,使其建设成为校级或省级精品课程;加大旅游文化师资力量培养,形成教学团队。邀请旅游文化专家、学者到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或利用高校旅游社团、大学生创新性实验等平台,多方面满足大学生主体对旅游文化知识的期盼与渴求,弥补素质教育的缺失。

3.注重实用是基础。旅游文化公选课教学内容应充分尊重学生实际需求,弱化理论深度,降低知识难度,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突出旅游文化实用性特点,将与大学生旅游活动紧密相关的旅游文化作为核心内容。课程内容构建应体现综合性、应用性、思想性、时代性等特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围绕“旅游”与“文化”的结合,融旅游文化知识于旅游生活中,以旅游活动中的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为主线,以山水、宗教、建筑、民俗、饮食、文学等诸多旅游文化形态为主体和核心,揭示旅游文化形成背景、基本特征、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

4.凝练特色是关键。旅游文化公选课教学内容应以“提高大学生旅游文化鉴赏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取材典型精新、贴近旅游生活”为原则,以旅游活动中的食文化、游文化、娱文化等为主线,以旅游客体文化为主要内容,重在凝练特色,突出地方旅游文化特色,形成集文化性、趣味性、丰富性、生动性、实用性于一体,具有旅游和文化特色的专题内容。如笔者任教高校为四川地方高校,生源主要来自四川,根据旅游文化地域性特点,将其凝练为饮食文化(川菜文化、川茶文化、川酒文化)、世界遗产(四川六大世界遗产)、三国文化(如蜀汉文化)、宗教文化(道教、佛教)、民俗文化(如藏族文化、彝族文化、羌族文化)、红色文化(如长征丰碑、伟人故里、川陕苏区)、旅游文学(如李白文化、杜甫文化、三苏文化)、旅游艺术(如川剧文化)特色专题。

5.主辅并重是重点。为提高教学效果,扩大信息量,在旅游文化公选课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师生双边作用,做到主辅并重,即以教师课堂专题讲授为主,以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为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运用典型案例教学法、讨论法、陶冶法等多种方法,形成师生互动,吸引学生注意力。应使用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说图等手段与技巧,设置虚拟旅游情景,增强课件视觉性与信息量,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受众在接收这些课件信息时就形成场景感,思想穿越时空,展开想象的翅膀,到达旅游文化原生地,在心理上产生审美愉悦体验。教师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视频、专题文化网站,设置思考题,并让学生做读书报告等,促使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创新考核是手段。为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要结合课程特点及教学特点,创新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核。笔者在实践中,将该门课考核分为三部分:平时考核、课后作业考核与期末考核。其中,平时考核占总成绩的30%,包括到课率、课堂表现、课堂笔记记录等课堂情况,侧重于综合素质考核;课后作业占20%,考核学生观看教师推荐的书籍、视频、专题文化网站之后的读书报告质量,回答思考题等情况,侧重于能力考核;期末考核占50%,采取开卷、闭卷、笔试、口试、论文等多种形式,侧重考核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三、结语

当前,旅游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旅游文化素质是大学生的普遍文化需求。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既是时展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高校应顺应时展,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开设特色突出、针对性强、与素质教育相融合的公选课,满足学生个体文化需求。教师应加强对开设公选课的课程建设与研究,使其培养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德钧.略论普通高校公选课程的基本目标与设立原则[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08(3).

[2]韩福文,孙文福.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9).

[3]阳国亮.论旅游文化学[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篇4

【关键词】 计算机文化基础 精品课程 建设 措施

国家教育部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扩大受益面;并在全国高职院校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工作。我们应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契机,按照精品课程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教材、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建设,建立课程网站,创建现代的教学和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计算机类课程体系得到全面的建设和长足发展。

1 计算机类课程教学背景及现状

1.1 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异较大

由于现在大多数初高中学校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部分学生家庭也已有计算机,许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已达到比较高的程度,但也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这样造成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别较大。

1.2 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造成教学内容不断增加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内容需要不断拓宽各模块深度和广度,及时补充新的知识,还要注重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锻炼和培养。而教学的时数在压缩,这就需要我们合理安排各模块的内容,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讲多练,提高效率。

1.3 教学面临外部形式发展和内部学生需求提高的双重挑战

一方面,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入学水平已有了较大提高,原来的教学模式需要改变。另一方面,IT发展越来越快,课程现在讲授的内容显然难以满足学生将来的要求。

2 全面推进精品课建设的意义

2.1 能够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

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可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完善,全面推进教师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创建教学名牌,促进计算机教研组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学历层次,造就一支拥有高水平科研和教学能力、老中青相结合、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的教师梯队,造就名师队伍。

2.2 精品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保证

这样的精品课程拥有优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使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将最终有利于实现课程培养目标。

2.3 精品课程建设有利于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发展竞争力

精品课程建设是对课程实行宏观管理、可持续地推进课程整体建设、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管理观念更新、实现教学管理创新的主要方面。建设一批辐射性强、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可以营造一种重视教学质量、重视课程建设、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良好氛围;可以推动科学、规范有效的课程建设机制的形成。

3 精品课程建设中可采用的方法和措施

3.1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名师名课工程

教学队伍是否具有一流水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关键,有没有优秀的师资队伍是评定精品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应积极采取措施,按照课程体系和课程质量要求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双师”型教师,完善教师进修和培养机制,以老带新,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员稳定、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梯队。

3.2 推进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

(1)教学内容要先进,应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必须能够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从日新月异的计算机技术中提取其核心精华,要保证课程本身的“适应性”、“体现新技术”和“新的应用”。(2)在教学观念上,要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采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为主线”的教学模式。 (3)在教学方法上,摒弃灌输式,实行启发式学习。除课堂教学外,还要通过布置课外作业,鼓励学生参加等级考试、组织信息技能大赛等活动,将课程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4)大力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使用网络进行精品课程教学与管理。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教学录像、课程素材、习题、实验指导、题库等要上传网络并向社会开放,形成精品课程网页,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3.3 编写和制作系列化、立体化优秀教材

应围绕课程目标,做好主教材和实验、实训等教材的配套建设,编写和制作相关教材、教学参考资料,重视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将基础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学习指导书、实验课教材、实践课教材配套建设,加强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软件、电子教案、教学资源库的配套建设。

3.4 开发网络教学系统,提供多元化教学资源

网络辅助教学系统是以网络学习为主、传统教学为辅,协助学生主动式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采用网络辅助教学可以极大的方便教学工作:比如,将讲义及有关学习资源放在网上,学生随时都可以在自由上机时间内登录课程网站浏览并进行课后练习。其次,为学生构筑一个网络学习环境,既可以个别化学习(通过学习课件自学和复习,结合教材完成上机操作、提问、搜索学习资料)等,也可以协作式学习(与同学相互讨论、作业互评等)。同时培养了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获取知识的能力。

3.5 建立科学、高效、严格的课程考试系统

课程考试应采用网上在线考试,在课程网站开通的同时,还要自主开发网上通用考试系统,实现自动组卷、审卷与发卷、答题与交卷、试卷评阅和成绩管理与统计分析,且对个人课后练习将提供全面支持。学生通过网上练习系统和考试模拟系统,可以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自我考核和评价,还避免了人工评分时人为因素的影响,确保了评分的客观公正。

参考文献:

[l]吴华洋.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及考试改革的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6,(11):65—66.

篇5

关键词:数学建模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83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越来越需要及时反映并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作为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手段,数学建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两千多年前欧几里得创立的欧几里德几何,17世纪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都是数学建模历史长河中里程碑式的范例。

1 开设数学建模课程的重要意义

数学建模是上世纪80年代初进入我国大学课堂的,此举既顺应了时展的潮流,也迎合了教育改革的要求。数学教育的目的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准确快捷的计算方法与严密的逻辑推理之外,还要培养他们利用数学方法与各种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显然,传统的数学教育偏重于前者,而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则是对加强后者大有裨益的尝试。

许多大学生认识不到数学的重要性,常常困惑于“数学何用”的问题。他们在学习了一系列数学课程诸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等等之后,却依然无法深刻地领会并广泛地应用它们。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他们几乎从未切身参与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之中,而开设数学建模课程则能很好地弥补这个缺憾。建模是一种思维创造的过程,参与其中,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生机与活力,能体会到数学应用的深度与广度,如此可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数学建模课程的开设与发展势在必行。

2 当前数学建模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综合知识功底相对薄弱。在数学建模教学中,教师是关键,而灵活的思维、丰富的想象力、深厚的数学基础及渊博的综合知识却是制约教师开展建模教学活动的一大瓶颈。显然,专业水平和综合知识较为薄弱的教师很难在建模教学中做到得心应手、循循善诱,也就难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其二,数学建模课程理论与应用部分的设置大多不甚合理。建模教学跟传统的高等数学教学不同,主要精力已不再是讲解枯燥乏味的定义定理、公式推导及繁琐的计算方法等,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然而,许多建模教材却涵盖了大量颇有难度的数学模型,这些模型涉及了大量非数学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学起来只能依靠模仿和记忆,结果自然是事倍而功半。

其三,师生互动不力,学生兴趣匮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建模课堂之上老师若一味讲授理论而不顾学生感受,枯燥之下效果可想而知。

其四,作业布置单一,考核拘于形式。课下练习是巩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倘若练习题目不具有思考价值和开放性,学生便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思维训练,能力便得不到提升。数学建模学科特殊,期末考核办法自然要区别于传统的考试,要寻求多样化合理化的考核方法。

3 对改进数学建模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

笔者认为传统的以知识驱动讲授式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数学建模。作为建模教师,我们应根据该课程及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出适合学生的以问题驱动研究式的教学模式,以期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3.1 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数学建模是集多学科多门类综合知识于一体的一门学科,所以建模教师不仅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建模教师不但要更新理念,不断积累和更新专业及诸多学科知识,还要有“走出去引进来”的交流与探讨。一方面教师应多走出去参与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另一方面应多请知名专家学者走进来做建模学术报告,以增长见识,拓宽视野,了解科学发展前沿的新态势。

3.2 因材施教并精心设计教学案例

数学建模内容庞大、涉及面广,所以建模教师应根据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因材施教,以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凸显不同的特色。比如,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建模教师应着重讲解数学方法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以增长学生见识,开拓学生视野,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热情,使其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而当面对经管类的学生时,应重点讲授一些数学经济建模案例,如最短路程、最大利润、最低成本等,以激起他们享受专业知识得以应用的。

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数学建模在课堂上呈现的多是案例的形式,而要使案例教学达到最佳效果,精心设计案例才是不二法门。这就要求教师所选案例既要有趣又要体现建模思想,同时要避免涉及过多的非专业知识。再则,教师应注重选取一题多模和多题一模等例题,并结合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融入当代科技发展的潮流。

3.3 增强师生互动培养学生兴趣

兴趣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让人产生灵感。因此,教师讲授案例时,首先要讲清楚案例的背景、问题的产生、关键的因素,以及要用到的相关数学工具等,然后让学生就运用什么样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建立什么样的数学模型各抒己见、充分讨论。这样一则可以避免教师满堂灌,再则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传授知识变为应用知识、享受知识,以切实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目的。

3.4 考核方式要灵活多样

数学建模地位特殊,其考核方式须做到灵活多样、合理有效。期末总评最好结合学生平时的讨论发言及作业完成等情况来综合评定,以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建模教师要多与学生交流,省查自我,对建模教学做进一步的优化设计,如此往复,力争使每个环节都能紧扣学生心弦,带领学生进入建模之化境。

参考文献:

[1]韩中庚.数学建模方法及其应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新疆 本土资源 课程开发 美术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238-01

少数民族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且少数民族由于地域环境、历史文化内涵等多个方面影响,使得其文化艺术资源丰富,在高校的课程开发中加强对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可以促进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不断发展。

一、建设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必要性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在英美为代表的一些发达国家就已经开始重视对相关的本土美术课程进行开发,并制定相关的教学策略[1]。学校根据教学的实际,将国家的教学课程标准和当地的教学资源以及学生的需求结合起来,自行设计出更加符合学校和本地实际的教学内容。通过开发与学生和教学实际相符的课程,可以促进学生多角度发展。在新疆地区的高校中加强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学生加强对当地美术资源的认识,通过参与活动能够加强对本土的艺术了解,提高审美情趣,并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使其更加热爱本土文化。且在我国的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明确规定必须要在美术教学大纲中补充比例约占两成的乡土教材。建设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符合教学改革的要求,因此要加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

二、新疆本土美术资源的开发意义

新疆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同多个其他国家和地区接壤,各国之间往来交流,随着时间的变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学者表示,新疆地区是世界四大文化体系进行汇流交融的地区。基于此,新疆地区的文化艺术充满了各国的风情,其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拘泥于某一单一的形式,这就极大的丰富了其美术资源和美术内涵。因此新疆的各个高校加强对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首先,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促进学生了解新疆当地的文化。美术课程的内容和资源就是新疆本土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学习本土美术课程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加强学生了解本土文化,使其充分认识到本土文化的魅力。

其次,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内涵,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水平。新疆本土的美术课程与其他地区的本土美术课程相比,更具有异域风情,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通过学习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美术资源和美学现象下的文化内涵,丰富其精神世界。

再次,通过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参观和欣赏新疆本土的美术资源,可以使其充分感受到本土艺术、传统艺术的魅力,促使学生关注本土的艺术形式,还可以有效的促进高校美术课程的不断完善,可以实现全面培养人才的目标。

最后,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尊心,促进各民族之间共同繁荣。在高校美术课程中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可以使学生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观赏新疆本土美术作品来深入了解新疆之美,也可以使来自其他地区的学生借此机会,了解到新特的美术特色和文化,促进文化之间的交融,促进民族的共同繁荣。

三、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途径

1.新疆本土丰富的美术资源

(1)石窟壁画

新疆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通道,在公元前一世纪就开始有僧侣在这里建造石窟寺。其中的石窟壁画艺术真实反映了丝绸之路上各民族相互交流而创造出来的多元文化,呈现了辉煌灿烂的古代西域艺术成就。石窟壁画的主要内容包括佛像画,佛经故事画,动物画,山水画等,其中尤以佛经故事画为主。在这些石窟壁画中大多是以红、绿、蓝三色为主,且其壁画造型不仅受到中原佛教文化的列佛和千佛壁画影响,还受到古代画师的龟兹凸凹法的影响,这对于绘画艺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2)雕刻

新疆的当地的艺术都是将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和人文历史条件这三者有机结合起来的,因此,在新疆当地就出现了浑厚朴实的石人雕刻、原始古拙的石刻岩画,这些都能体现出新疆当地美术形式的多样性。通过在高校学习新疆本土美术课程,了解新疆当地的雕刻艺术,可以加强学生对新疆当地的雕刻文化与雕刻技艺的了解,并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对空间意识和结构意识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2.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途径

(1)完善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开发教学体系

高校要建立起系统的新疆本土美术课程开发教学体系,要组织教师在开展教学前实地对美术资源进行考察,并开展辩论研讨会,仔细对新疆本土美术资源进行分析与分类。要在教学前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将新疆本土美术资源、国家美术教学大纲以及学生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标准,并能明确教学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2]。

(2)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省市,各个民族都有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他们的服饰、建筑以及宗教都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美术资源,这为开发新疆本土美术课程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先深入到民间收集和整理美术资料,并能在学校的美术教研中建立完善的新疆本土美术教育资料库,教师可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工具,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向学生展示与新疆本土美术课程有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其中的艺术特色、审美情趣。

(3)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

因为新疆地区的美术资源较为丰富,在日常生活也充满了美术资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特点比较明显的美术资源聚集地进行实地考察。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受现代生活影响较小的塔吉克族聚居地进行考察,可以对当地的民居艺术、服饰以及图腾进行调查访问,还可以采用拍摄照片和视频的方式来采集资料。在实地考察的途中,可以组织学生联系课堂上的美术教学理论,来分析当地的美术资源,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总而言之,新疆的本土文化艺术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累积起来的,当中蕴含着丰富的美学资源,值得高校美术教学借鉴学习。在新疆高校的美术课程建设开发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新疆本土美术课程的开发,可以将教学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可以促进新疆地区文化、艺术不断发展,促进各个民族之间团结,实现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篇7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16号),提出要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周济部长2005年在天津召开的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职业院校都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要建立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企业要与学校共同组织好实习期间学生的相关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训工作,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安全等工作,要为顶岗实习的学生支付合理报酬。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性技术人才为目标,以能力为核心、就业为导向。实现这一目标,仅仅在学校通过理论课教学和有限的实验、实训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教学是难以真正完成培养任务的。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仅有仿真的环境是不够的,必须要将学生放在全真的实际工作环境中,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既能掌握实际操作技能、积累实际工作经验,又能真正感受到实际工作的氛围。通过校企合作,采取“2+1模式”、“学工交替模式”是实现高职院校培养目标的最佳方式。笔者通过学习研究发现的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在当今高等职业教育大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下,尤其是在订单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于建设中仍然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活教育”的思想精髓解读

“活教育”思想体系内容十分丰富,包括三大纲领、五个标准、十七条教学原则、学习的的四个步骤、五指活动计划、活教育的十个特点、训育的十三条基本原则、生活哲学的十个“经常”、一个“假如”和三个“当”等等一系列教育理论和方法。这些教育改革理论揭示了很多在教育、教学上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创造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根据“活教育”思想的精髓,该体系的中三大纲领包括:课程论、方法论、目的论所蕴含的的改革、创新思想和实践精神仍指导着现代高职教育的课程改革。

(一)“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受教育者具备这些条件。

订单培养模式是指职业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签订用人合同,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共同负责招生、培养和就业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活动的办学模式。订单培养作为校企联合办学的具体形式,弥补了学校所教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的不足,使所教内容与企业需求同步,有利于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课程作为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的载体,则是实现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以人为本的高等职业教育观要求我们应着眼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国家经济建设的人才需求。为此,高等职业教育要确保学生所学领域能够处于领先地位,能够满足行业多岗位转换、岗位工作内涵变化、发展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需要,使学生具有知识内化、迁移和继续学习的基本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不断变化的专业要求,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二)“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批评旧教育是“死教育”,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不管时令是否合适,只是一节一节课的教,这样的教育只能培养“书呆子”。“活教育”是反其道而行之,要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他说,“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活教育的课程是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学生直接对它们去实习”。

课程是教学活动中内容和实施过程的统一,它是我们实现高职培养目标的手段,也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的核心。职业技术课程“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要达到此目的,高职高专院校就要建立技术型课程体系,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促进课程结构体系整体优化,更新教学内容,以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笔者认为,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有着培养“应用性人才”和“学术性人才”的区别,因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应有各自的特征。高职高专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的课程观,在采用“能力本位”课程观的基础上,朝“多元整合型”方向发展,形成一种“多元整合”的课程观。具体改革的目标应是: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定向性,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技能真正满足职业岗位(群)的需求。注重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专业知识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综合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强化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上岗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实现“多证书”制度。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适应行业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研究课程设置的方法,由企业、院校联合调整、选定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走“订单式”培养之路。

(三)“活教育”的方法论

陈鹤琴阐释了活教育的教学方法遵循的基本原则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的教学方法不重视班级授课制,而重视室外活动,着重于生活的体验,以实物为研究对象,以书籍为辅佐的参考。即注重直接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教学方法改由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操作训练、现场教学、讨论式、行动导向、启发式等转换;教学手段改由“黑板+粉笔”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即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向多功能一体化的“仿真”职场,即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地点以及“全真”的职场转换。

二、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基本特征

(一)课程设置体现合作化

职业教育课程与普通教育课程相比,有其职业定向性和受一定经济社会条件下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要求、职业和就业结构制约的特性。传统的课程设置是狭义地理解为一定学科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过程,不仅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顺序安排,还包括规定学生必须具有的知识、能力和品行的阶段性发展要求。在订单班的培养模式下,课程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合作的过程。体现在校企双方合作进行课程开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订单人才培养要求企业较早地介入职业学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岗位需求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合作,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对课程的结构、内容、比例和总体课时做系统的安排、调整、更新和改造;按照专业培养目标,合作开展专业教育、教学和培训。如订单企业的业务骨干和专家与职业学校合作,参与对“准员工”的职业教育,及时传授反映现代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培养学生较早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比如信息工程系的通信技术专业为“海讯订单班”。在该班的课程设置中就加入了“海讯企业文化”,“职业规划”等课程,要求海讯科技的人力资源经理来讲授该课程,强化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等。

(二)课程结构体现能力本位

目前国际上较为典型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主要有:单科分段式课程模式、核心阶梯课程模式和能力本位课程模式。能力本位课程模式广泛吸收多种课程观的长处,结合社会、企业、职业、学生等因素的动态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为取向。能力本位课程模式的主导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企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作为配置课程和界定课程的依据,摆脱“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按能力需求精减课程内容。课程体系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能力训练为轴心,淡化公共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界限,重新整合课程。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新课程体系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行业岗位需求的知识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体现实用性

在我们传统的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方面独立存在的实践课往往得不到突出,表现出来的是“原理”课、“概论”课过多。即使部分设置了具有实践技能要求的课程,也大多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行,教室里的理论课与实验室里的演示性实践课、实训室里的技能性实践课交叉进行,没有设置能够完全在实训室进行的“独立实践环节”课。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很显然在理沦上达不到本科生的水平,在实际动手能力上又与中专、技校生有差距,将来很难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订单班培养模式下,课程内容体现实用化。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有选择地将原来分属于不同学科的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成一门新的课程,将原来按学科体系分设的课程转换为按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而设置的课程。课程的重组整合主要体现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上。专业基础课程的整合,围绕能够“支持相近的多个专业的专业课程”这一教学目标要求展开,通常整合后的专业基础课程所涉及的面比较宽;专业课程的整合,围绕着能够“承担该职业的主要的工作任务”这一特定的教学目标要求展开。即有必须要完成的少量的理论教学内容也在实训室进行,以保持该课程的完整性、连贯性。使学生在此类课程中,经过连续的实践过程,完成一件产品的加工制作或掌握一个具有完全由实践性活动构成的独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

(四)教学组织形式体现灵活性

订单人才培养模式下,课程教学采用灵活的“校企合作、师生互动、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以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打破传统的“三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即第一学年是公共基础课,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第三学年是专业课,而采取工作一学习一工作的方式。学生在校以理论学习为主、辅之以实验、实训和在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用结合,让学生在职业训练中学习,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强化学生技能,增强动手能力,提升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邀请订单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给订单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传授最新业务知识,开展技能培训,介绍企业文化,学生走出校门到生产企业、社会去实习、实践等;组建学习团队,学生以团队为单位,在课堂中进行小组讨论、辩论,在课外互帮互助,在校外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习实训时参加项目任务等,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

三、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改革与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科学调整不同性质课程之间的比例

在订单培养模式必须要大幅度的调整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尤其要调整占教学时数较多的公共外语课,改变外语课按四个学期开设的传统设置,调整为在两个学期内结束(必要时在第四学期开设专业外语);在专业基础课中少开“原理”课、“概论”课,必须要开设时可削减授课学时,以腾出足够的教学时数用于学生在顶岗实习前所必需的专业技能课和实践环节课的实施,为学生的顶岗实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学生顶岗实习结束返校后的第五个学期的课程设置中,学校要在总结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习岗位的职业要求和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组织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开设必要的专业技能课、“独立实践环节”课、“专业综合实训”课、“职业资格(技能)证书”课和“选修课”。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更好的实现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

(二)引入动态运行机制

随着科技和现代经济的发展,职业界对职业人才的要求日趋智能化、综合化和复合化。因此,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职教课程改革的重点。为突出这一重点,职教课程要引入动态运行机制,注重吸取多种课程理念之所长,将职教课程设置纳入按需增减、随机组合的动态变化之中,使其更贴近时代要求,以促进职教学生更适应动态的学习环境、培养职教学生动态的职业能力,从而满足动态社会的多方位需求。职教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多种目标的选择中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弹性选课制是理性的选择。

(三)正确处理针对性与适应性的关系

订单培养目标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群),决定了其课程开发须以逆向顺序法为思维方法,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的职业能力,得出若干项能力目标与要求,再将其组合成教学单元或课程。课程设置要求打破学科间壁垒,组成课程模块,课程内容要求学生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

在强调针对性的同时,高职教育还必须强调其适应性,即学生对职业的适应面和对职业发展的适应能力。虽然按订单要求培养的学生已经成为企业的“准员工”,但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技术进步迅猛,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人们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变化,以及大量新工作岗位不断产生,必将出现较高的换岗率。因此,高职教育必须考虑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也是学生今后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要针对受教育者将面对的职业,关注学生的适岗、应变的就业竞争力。在课程体系构建时,要充分考虑受教育者的岗位迁移能力,注重针对性和适应性的有机结合,重视人文素质与职业技能的结合,学科知识与技术知识的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素质的结合,培养适应广泛就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四)均衡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高职院校的任何一个专业都是由核心教学内容和职业技能要求构成的。当然,为使每个教学内容为学生所接受,每个职业技能要求为学生所掌握,必须要对专业要求进行分解,将专业教学内容分解为不同的理论课和实验、实训课程。但学生掌握的实践技能如果只是分解状态下的局部而非专业要求的全局,则不能很好的理解该专业的实质,不会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也就难以达到专业的培养要求。这样的学生毕业后,在面向市场的就业竞争中很难具有竞争优势。所以在将专业技能教学分解的状态下,必须进行技能课程的综合,将专业中若干个核心技能要求重组在一起进行实践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整个专业的技能要求有一个完整、清晰的理解和掌握。如在电子信息专业中设置电子设计与制作实训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课、PROTEL实训课等,通信技术专业设置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企业项目实训课,便能使学生在“专业综合实训”课的实践教学中掌握该专业的核心能力,清晰了解该专业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所设置课程的目的。

篇8

论文摘要: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依托和基础,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建设问题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于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长期以来我们在这一问题上重视和研究不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许多重要问题未能从学科建设的视界加以思考和解决。《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到学科的高度来进行建设。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已进人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认真领会《意见》精神,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深人研究和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对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品位要以学科建设为依托和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其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众所周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主要依靠或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教学来进行;大学生中许多深层次思想问题和认识问题,都要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去解决;大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固然离不开长期的工作与生活实践的磨炼,然而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习又是不可或缺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长期的教学实践也清楚地表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否真正有效,是否真正为青年学生所接受,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是否将科学内容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紧密结合。

教育教学是通过学科进行的,学科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依托。学科建设,就是把一门学科作为科学来建设,使它立于社会实践和科学最新发展水平之上。为保证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的科学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并最终落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上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问题,本质上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科学性问题,也就是说,要把马克思主义当做一门科学去进行教育,要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对待马克思主义和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面临着许多重要课题。比如,关于在新形势下有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新观念、新思路、新途径、新形式和新方法的深人探索;关于课程设置的改革和新课程设置方案的试点与普遍推行;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的管理、建设和运作;关于重大现实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特别是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和建设,等等,这些课题都亟待深人研究和解决。这些课题不但会直接涉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而且从根本的意义上讲,正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建设的自身内容和内在要求。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建设,不但要学会善于从学科建设的角度去思考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和建设问题,而且要花大工夫、用大力气把学科建设问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带全局性的问题切实抓好。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要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

高质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前提。课程内容是由课程设置决定的。按照中宣部、教育部关于“05课程设置方案”(简称“05方案”)的要求,把原有的七门课程整合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四门必修课程。与此相适应,新疆地区将三门地方课程整合为“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简称“教程”)。“05方案”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各门课程内部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新课程内容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努力形成新的课程内容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比如,“原理”课是力求打破三大块的思维定式,力求突出马克思主义的综合性和整体性,从总体上阐述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概论”课是强调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重点,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最新的理论成果打通来讲述,力求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基础”课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加以展开,将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教程”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五观”和“四个认同”为主题,全面阐述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以及新疆发展史、民族宗教演变史。其二,各门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05方案”从内容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上,突出了通过理论、现实和历史三者的结合来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针对中国的特殊国情而言,“概论”具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它直接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中心内容,科学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理论成果,突出了当代中国的大局和发展大趋势;“原理”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来源中所包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纲要”主要突出了中国选择马列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根据的内容;“基础”直接帮助大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观念问题;“教程”则主要突出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理论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应用和实践。

新课程方案教学内容的这种综合性和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建设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为基础,寻求学科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内在逻辑联系进行整体性、综合性研究;“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及规律进行研究,以历史的研究再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形成的、能够反映马克思主义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的、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新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其基本思想进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人们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设的五个二级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为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提供了理论的和思想的材料,也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思想性、政治性、意识形态性与知识性、学术性的统一提供了学科的思维方式方法,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打下了研究性基础。 三、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或主导,师资队伍建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教育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当面对新的综合性、整体性很强的课程时,任课教师如何突破或超越现有专业的门槛,熟练并运用自如地系统讲授一门整体性的课程,这是实施新课程方案面对的新问题。为此,必须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队伍建设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业务素质。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牢固确立学科意识、学科建设意识,破除长期以来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过分强调政治意识形态功能,而轻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功能,也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自身发展的不够成熟,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确立起应有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表现在或者怀疑甚至否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性;或者脱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以单纯的“课程意识”来进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不注重学科的理论构建,其结果必然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功能的发挥。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地位已经确立,我们不能再以长期以来形成的“课程意识”来估量、定位今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而要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意识和学科建设意识,以自觉的学科意识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以自觉的学科建设意识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更高水平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更大进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