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课程思政建设8篇

时间:2022-06-02 06:13:05

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建设的主旨,是指通过结合、挖掘高校专业课教学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客观科学的世界观,实现人文知识的内化和道德情操的升华。要顺应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改革与发展,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建设应该做些什么,值得关注和思考。本文试图通过对在土木工程专业课教学中开展思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寻对策。

一、专业课中开展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考核和评价体系中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引导性不够

由于长期以来学校存在将专业课和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分块的教学安排,对专业课教学的评价标准往往重视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与传授,而对通过专业课程进行“政治思想教育”重视不够,缺乏相应的制度规定和保障,在教学考核中没有发挥相应的教学引导作用,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在专业课教学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二)专业教师对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高等学校各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往往比较重视将一门学科中的主要概念、原理和方法,但是较少考虑到通过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意识的渗透和引领,甚至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职责和任务,与己无关。

二、土木工程专业课中开展思政建设存在的对策与途径

(一)在教学目标上,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也需突出体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中,要按照课程思政的新要求,要将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交融,将学生的专业技能培训与激发个人理想、社会责任感进行有机结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使专业课、实践训练课同样承载正确的职业观、成才观教育。课程思政在教育理念层面的突破,集中体现在将所有课程的教育性提升到思政教育的高度,表明课程教学目标之首要是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高校教学按照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学知和学技的原动力要将个人理想与社会担当有机结合,专业培养目标的“红专”与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对应。课堂教学中可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三十年以来,我国在土木工程建设方面取得的重大进展和突破,对学生进行主人翁意识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对土木工程新政策的认同、国家道路发展的认同、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激发其更多的社会责任感。

(二)在教学内容上,把价值引领贯穿到专业课、实践课及其教育活动中,形成课程教学“大思政”的新格局

在教学体系层面的建构上,要将学科教学与政治素养、国家意志高度统一;课程思政也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反映在教学体系上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学什么样的知识技术,在顶层设计上,理想成长教育和专业发展教育要有机联系。在土木工程专业课堂上不能仅限于理顺知识体系,而更多地要从历史、因果的角度阐述整个土木工程的发展历程,并上升到哲学层面来观察、思考和理解问题。引导学生在处理科研或者工程问题的时候,不能够完全照搬经验,而是要考虑它们的前提假定是否一致。土木工程教学要引导学生意识到:一个合理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设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应根据国民经济状况、当地地质水文情况、工程施工水平判定自己做的设计是否符合社会的需求,而不能过分地重视计算而忽略了工程“功能”在设计中的核心位置;更不能仅仅根据目前的计算流程,生产出一系列的“图纸”和“计算书”。

(三)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运用多种方式

课程思政建设篇2

关键词: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思政元素;家国情怀;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重要方式。“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与“混合式教学”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与高度统一性[1]。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不仅能丰富学生视野,还能激发探索欲望,更能激励学生从思政素材中学得专业知识,从杰出大家身上获得激励,树立远大理想。

一、课程思政育人目标及总体实施思路

“门门课程有思政,教师人人在育人”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课程仅仅有教学目标是不够的,还要有思政育人目标。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确定机械原理课程的思政育人目标:具有浓重的家国情怀,对国家和学校有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较强的团队意识和能够有效沟通、交流及与人合作能力;具有追求真理、敬业、专注、实事求是、勇于探索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良好的自我学习和信息获取并分析处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关注非技术因素对工程设计的影响,培养职业素养。教学过程中,以“思政引领知识传授”理论指导机械原理课程的思政教学,将理论课程和实践环节结合起来[3],从家国情怀、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多方面深度挖掘课程的思政元素,在教学设计中将其无痕嵌入,与理论和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4]。将教学分为几大模块,结合每个模块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课程思政教学设计[5]。充分考虑机械原理课程线上下线混合式教学方式方法,以学生-小组-团队-班级方式开展项目化教学和翻转课堂,对学生工匠精神和交流、沟通、团结协作能力进行培养和锻炼,依托课程设计和学科竞赛,对课程思政成果进行检验和巩固升华[6-7]。

二、主要举措

(一)结合课程特色,深挖课程思政元素

在机械原理课程导论部分教学中,以世界各国发电量变化的视频引入课程思政。该视频以动画的方式直观表现了1896-2016年间,世界各国工业发电量巨变过程,展现了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榜上无名,到一步步前进,最后稳居第一的奋斗历程。以单缸四冲程发动机为例,在进行正常理论教学内容讲解的同时,强调该机器所包含的三种机构要按照一定时间顺序相互协调、协同工作,才能做有用机械功和完成能量的转换,以此培养学生相互配合、注重协做的团队意识和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工匠精神。在机械原理常用机构及其设计、机械动力学基础模块教学中,结合各个机构在工程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对理论进行讲解,使学生明确所学理论的应用之处,激发对专业和生活的热爱,促进理论学习。在对每一个理论知识点讲解、分析时,注重细节,尤其是数据的来源、处理过程和实际应用效果,并设置答案不唯一有讨论价值的题目、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比计算分析设计结果的优劣,合理的数据给予肯定,不合理的数据加以修正。这种“重视学有所用”的教学方式,更易于被接受,知识综合、思想碰撞的讨论环节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化学习效果,对结果的质疑能引导学生反复琢磨并修正自己的计算分析和设计过程。这些过程都是工匠精神的体现,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成效,学生的技术能力、职业素养、自我学习能力都潜移默化地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课程思政实施创造条件

机械原理采用课前线上自学,课中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课后布置作业和项目化大作业的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自学部分,适量引入超星学习通的工学类课程思政视频教学案例,包括《大庆石油的勘探开发》《飞天圆梦》《为国铸造长空利剑》《铁人王进喜》等,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强国强军、职业道德等意识。在课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工程项目与工程实际、科教研相结合,以两名学生组成小组、任务类型相同的若干小组形成团队,几个团队即为一个班级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沟通、交流、团队意识和协作等都是很好的锻炼和提高。课程设计任务即为教学项目,保证了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连续和延续性。强调小组合作,在团队中沟通和交流。设计过程既提示学生原创意识,又强调创新重要性,不仅仅局限理论结果,还要考虑成本、法律、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等非技术因素。在项目化教学每一个阶段,各小组以翻转课堂方式展示项目设计成果,团队间相互评价,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完成技术和非技术能力培养。

(三)依托学科竞赛,对课程思政教育成效检验巩固和升华

将课程与“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结合,从分析大赛主题入手,结合课程理论和实践环节学习,鼓励全员参与,组建队伍备赛,并组织选拔,择优参加赛。学科竞赛不仅能检验也可以巩固和升华课程思政教育成效,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家国情怀和工匠精神得到培养。该环节完全利用学生与教师的课余时间完成,是对学生综合能力最起锻炼作用的环节,也是学生积极性最高、热情最高的部分。在备赛过程中,学生自我学习、获取信息能力大大增强,团队意识、沟通交流和协作能力迅速提高。产品设计制作过程中,工匠精神处处体现,参赛过程中以校为家为校争光的集体荣誉感得到升华。

三、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机械原理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明确,充分利用了线上资源和线下翻转课堂、项目化教学活动,深挖思政元素。通过线上课程思政视频教学案例、项目化教学实践、学科竞赛备赛及参与竞赛,对学生家国情怀、团队意识、工匠精神、创新能力、职业素养进行了培养和锻炼,达到了以德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R].北京:教育部,2020-05-28.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3]黄玲.线上线下混合教学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2020,18;(27):27-28.

[4]凌小萍,张荣军,严艳芬.高校思政课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10):46-49.

[5]余江涛,王文起,徐晏清.专业教师实践"课程思政"的逻辑及其要领——以理工科课程为例[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8(1):64-66.

[6]李森威,张妍,马天博,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课程思政建设探讨[J].科技资讯,2020(3):133-133.

课程思政建设篇3

关键词:研究生;思想政治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206-02

目前国内关于课程建设的行动策略诸如具体教学的组织、教学案例的设计等问题研究整体较少。笔者拟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教学实践,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做一些思考,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改革与发展积累经验。

研究生阶段从基本和直接的知识基础来看,主要承接本科阶段,这就有一个内容衔接的问题。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本科阶段所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密切相关。本科阶段《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侧重于从“论”的角度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成及其理论成果,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则更偏重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史”的背景讲解。研究生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本科阶段两门课程为主要史论基础,在统编教材的教学大纲中明确了课程设计的意义是“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提高运用这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本领”。[1]13-14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本科和硕士阶段课程衔接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从宏观的层面看,研究生阶段在教学内容方面更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展和实践发展内容;在教学目的方面更侧重培养研究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获得性”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强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的能力和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阶段教学的目的是以研究作为载体,以研究促学习,以应用促进认识进一步深化,着力培育学生在社会科学研究中运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意识和能力。

从教材的设计来看,研究生课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一个总体的概括,对本科阶段知识的概括可能存在重复,但这种重复更多地体现了对基本理论的温故知新,同时这种概括并非简单重复,不仅突出了一些重点,而且理论的阐释更富有系统性。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学大纲的第二讲至第七讲,每讲第一节都有一个“概述”,对于概述不能简单理解为如本科教材一样是对本讲内容的概述,而是要对以往学习过的与此相关理论问题的概述。这样一种陈述方式,起到了对本科和硕士阶段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连接作用。同时,结合教材,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地体现专题教学的理念,每个专题与本科教学内容相比,不是完全面面俱到地介绍,而是列出一些重要的和主要的问题进行讲解。具体以第三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为例,研究生教材中介绍的内容基本在本科教材中都有涉及,但不同点在于:第一,本科的教材是将政治建设的理论、政治建设的发展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等实践联系在一起讲的,而研究生教材则对政治理论、政治制度、发展道路等问题分列而论;第二,研究生阶段除了对基本概念如政治、政治观等进行介绍外,还将政治理论的内容概括为六个方面,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关于国家政权性质的思想、政治发展道路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社会主义法治的思想、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思想,系统地对政治理论进行讲述。除此以外,研究生教材将本科教材中与政治建设相关但均单独设章的内容,诸如一国两制、维护国家政治稳定、国防和军队建设、统一战线等内容列出,更容易在本科阶段学习基础上,获得系统性的认知。如果说本科阶段的教学把马克思主义包括其中国化成果的基本观点,放到一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陈述,引导学生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与这一理论所面对的历史起点的一致性,那么研究生阶段的教学则在温故知新的基础础上,更以专题探讨的整体性向研究生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理论所包含的基本观点同它所涉及问题之间的关系,训练学生以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以及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有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提升了研究生阶段在世界观和方法论层面上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根本立场和科学方法的教学目标。

研究生阶段突出专业教育的特点,这就需要结合专业特点,实现针对性教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导论”一讲中指出,研究生的学习与本科阶段的学习相比更需要注重学习的理论性、研究性,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中要结合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的新思想、新知识,以此提高专业素养,增强创新能力[1]13-14。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方面为体现理论性和研究性,同时也为了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专业素养,需根据专业不同,在内容方面各有详略,在不同课堂对教学重点难点各有侧重设计,不能平铺直叙。

在课堂教学中,应考虑文理科研究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专业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对教材进行的详略处理,同时考虑文理科德育目标的差异,在教学要求方面有所不同。2000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社政【2000】3号)中就已经讲到研究生德育工作务必要分层次,有重点,突出针对性。在加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方面指出,要特别注意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引导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专业学习和研究;在研究生德育培养目标方面又特别强调,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还要注意从中培养出一批政治坚定、思想敏锐、学识渊博、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这些指导性意见,实际上已经指出了对文科研究生必须提高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科的研究生不仅要掌握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而且要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分析各种国际和国内矛盾、社会热点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是什么,这些逻辑联系和矛盾关系背后的实质等。具体到各个专业而言,对外语专业研究生更多地要了解当代中国国情、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理解“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为何会引起世界热议,掌握中国对外开放的变化等理论与实际问题。而对理工科专业研究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时,教师更多地不是要求研究生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是应引导研究生结合各自研究课题对于能源、环境、气候等问题给予更多研究性解读,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渗透科技伦理观教育。对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则要重点讲授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提出的中国经济发展新的思路和方式问题,以此纵深展开其他理论与实践问题,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专题式教学设计是在教学大纲基础上在教学内容方面的再创造,需要教师根据课程整体教学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教育目标、相对独立的理论主题,因此,每个主题的确定要有慎重和严谨的科学论证,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首先,要回应时代的实践问题,但避免陷入有些社会热点的无谓争议。一些社会热点虽然也会引起研究生热议,但仅仅是由于具体工作的差错或者政策等造成,并不必然包含重大的理论问题。思想政治课虽然需要抓住热点,也要避免“包打天下”,陷入无谓的争议,脱离主题。如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一讲时,对于很多地方的政绩GDP所折射的社会全面建设的问题,要避免陷入案例的堆积,而重点是对“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两节的讲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提出对策性建议。讲授“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一讲时,对于媒体曝光的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的腐败的案例等,必要的针砭时弊是需要的,但更重要地是引导研究生对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进行研究型学习,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否则,无谓的争议将降低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

其次,要注意思想性,但避免纯粹学术性。研究生教学要强调学术性,但纯粹的学术型倾向要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是起到有效引领和提升其他专业课程学习效果作用的课程,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也不是其他专业课程体系的补充和拓展性课程。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如果围绕文化的问题,以纯粹学术性的方法来探究文化的内涵、中西文化的比较、学术界对文化的争议等,就容易偏离课程主题。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时,侧重于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及理论、体系和道路和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的问题。在这一部分内容中,注重的是整体性的讲授,如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源的多种说法、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动力机制等问题逐一开展讲述,就对整体性有所影响,而且也不一定符合大多数非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生的认知水平。

最后,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问题导向意识要紧密结合。研究生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知识,由于强调自主研究,他们普遍对过去思维习惯存有质疑,联系社会现实,还对过去学习的理论知识存有一些质疑。在专题自主学习阶段,学生提出的大量问题往往呈现发散性。同时,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本身基本都是宏大的主题,与学生生活世界关注的主题充满联系,但又有宏观微观层次的明显不同。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无法详尽地提出和解决所有社会热点问题的具体方案,也无法对学生内心的困惑提供具体的思路,因此,学生对课程的问题意识与教师的期待之间总是存在较大差距。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问题导向非常重要。教师一方面要深入准备专题讲义,另一方面要充分预设、研判学生的问题,最好事先征集学生的问题,同时在讨论中按照问题逻辑设计授课进度和教学目标,避免偏离课程主题,陷入具体问题的争议中。如在讲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一讲时,学生提出的可能既有西方民主人权的问题,又有中国基层民主的问题、人大与政协的关系问题,或者还会有关于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比较问题等等。这其中既有理论探讨,也有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惑。无论哪个层面均可能是一些非常具体问题的探讨,这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知识储备等都有很大挑战。如果仅仅是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就事论事,那么教学进度、重点等就可能无法完全实现。将学生的问题综合起来,而非逐个讨论,以整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优势、面临的问题和改革作为一个体系,对比西方三权分立和多党制的一些优劣的分析而展开,可能更符合当初教材编写别增加“不能搞‘三权分立’和多党制”这一小目、突出专题性的初衷。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有很高的要求,既要有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又要有较高的理论思维能力和价值评价能力;既要引导学生观察和用什么样的思想来观察世界命运和社会前途的问题,又要对如何看待和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等问题给学生解疑释惑。因此,授课教师一方面要具备丰富的实践教学能力,对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有更为贴近的了解,另一方面还需要接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训练和各方面专题知识的强化训练。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为例,授课教师基本需要通过理论培训、集体备课等弥补知识结构的缺陷。目前大多数进行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教师在自身接受硕士和博士生阶段教育时,其专业背景多为法学、历史学等。从具体研究领域来看,主要集中于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政治学、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为知识基础,零星还有诸如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其他教育背景的教师。由于各领域学术研究日趋交叉和精细化,因此授课教师在接受研究生阶段的基本训练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实际上在整体性上存有不足。在从事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自身知识结构不足会造成与课程要求、学生的知识结构及需求方面存在一些差异。如第二讲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内容,对于经济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可能相较于政治学、哲学背景的教师而言,在本讲课程中更容易游刃有余,但在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如教师从事的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或者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于中国现阶段所有制的部分所熟悉的分析角度可能又会显得不够。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的角度来分析所有制的形成,而西方经济学则主要对市场经济、产权制度的角度对此进行剖析。因此,对于经济学教育背景的教师而言,即使在专业领域内,想要从整体上把握每个章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需接受进一步的理论培训和集体备课,同时在教学的组织方面,也可辅之以组织教学模块、专题教学,由多人专题授课,多种方法结合使用。

总之,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既承续了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同时又具有独立性;既强调知识性,更强调政治性;既为学生解疑释惑,更注重对学生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培养。知识传授可以作为分析解释政治问题的基础,但却不能用纯粹的专业知识传授取代意识形态、政治观的教育。分析和解答思想困惑可以作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目的之一,但并不是全部。在教学中唯有发挥理论教育的理性,揭示和批判社会矛盾,同时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成果辩护,才能使研究生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感受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理论魅力以及它对现实的有力回应,培育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同时提供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引领社会进步的责任。

课程思政建设篇4

关键词:卫生士官;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

战现场急救课程是士官院校各专业卫生士官必修的主干课程,对于满足学员(兵)岗位任职需求,打牢战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战场救护能力,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加强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使思政教育与战救专业学习有机融合起来,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对于充分发挥本课程受众广泛、贴近实战等实际优势,培养敢战善战、能救善救的卫生士兵,提高一线战场救治能力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1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的意义

战现场急救课程是卫生士官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是为战育人的关键课程,与思政课程所承担的育人任务各有侧重,育人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在育人方向、育人目标、育人责任上高度一致,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相互补充、有机衔接[1]。加强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是着眼强军目标,培养能打仗、保打赢的“打仗型”卫生士官人才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军队卫生院校铸魂育人的重要方式。

2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的优势

(1)课程性质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是一门聚焦实战、紧贴战场的应用性课程,军味浓、战味浓,课程中所体现的不怕牺牲、救死扶伤的革命主义精神、“一切为了伤员”的白求恩精神、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等,无不是开展卫生人员思政教育的良好素材。(2)课程类型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一般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易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更易发挥学员主体作用,既满足学员掌握专业技能的内在需求,也易在技能学习中融入战斗精神、奉献精神、大无畏精神等思政元素。(3)教学内容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内容紧贴岗位、紧贴战场,具有思想性、为战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具有丰富的课程思政资源,在课程思政建设上有明显优势。(4)教学方法优势。战现场急救课程多采用实战想定、现地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常与作战部队开展战术合成训练,能有效将知识技能传授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将价值观引领与战斗精神熏陶相统一,更易发挥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3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1)课程思政意识不强。部分教员对课程思政存在认知偏差,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没有完全树立起来,片面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政治理论教员的任务,与本课程教学关系不大,把教学的重点放在知识技能传授上,忽视了课程育人的功能与责任。(2)课程思政素养不高。思政教育需要全体教员共同参与,对专业教员的综合理论素养、个人品格修养、使命担当意识、思政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部分教员政治理论功底不够深厚。其次,思政培训体系不够完善。通过针对性的培训,可以提高教员思政素养,加强思政知识储备,但目前还缺少系统完善的思政培训机制,教员思政素质的提高主要依靠自主学习,提升效果不够明显。最后,思政教员与专业课教员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不够。思政教员与专业教员之间缺少充分的交流合作,思政教员不懂专业知识,专业教员缺少思政储备,二者的优势和短板没有形成互补。(3)课程思政方法欠妥。采用灵活多变的思政教学方法,是提升思政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常见的思政教学方法包括案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情境模拟法、讲授启发法、人文认同法等。但在实践中发现,有些教员对教学方法使用欠妥,影响了思政教育效果。一是案例选择不够恰当。有的教员选择事例、案例不贴切,与教学内容不相吻合,显得生搬硬套、牵强附会;或者选择的案例不具备较强的价值观引领作用,不能体现对战救专业价值理念的弘扬和追求。二是思政内容缺少整体设计。知识点与思政点之间逻辑不够清晰,情节不够生动,难以使学员产生情感共鸣和道德反思,效果欠佳。三是互动过程中引导不够精准。对学员引导不够,导致教学双方频频“出戏”,体现课前资料准备不够充分,观点和价值选择不够精练,教学节奏把握调控不够精准。

4战现场急救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策略

4.1提升教员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4.1.1强化课程思政意识教员要提高政治站位和认识高度。4.1.2提升课程思政素养教员首先要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思想政治理论水平,才能做到准确把握和有效实施课程思政。作为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思政课教员要从战略全局高度、全局视野充分认识到思政的重要性和自身肩负的光荣使命,积极参加主题教育、专项教育和课程思政专题培训等学习活动,要关心政治、时事,了解和掌握国内外以及军队的重大事件与现实问题,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要具有乐于奉献、爱岗敬业、甘为人梯的高尚情怀,成为立德树人的“铸魂人”、为战育人的“领路人”、战教融通的“明白人”、白求恩精神的“传承人”、卫勤尖兵的“铸剑人”、学员成才的“守望人”。4.1.3提高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教员的育人能力是决定课程思政成效的重要因素。思政教学不能是简单的政治宣传口号,不能是机械的说教,要遵循教育规律、思政规律、学生成长规律,用好“思想教育”这把钥匙,和风细雨,润物无声;要做好学情分析,了解学员身心特点、思想动态等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要科学制订课程思政建设规划,提升使用案例式、情景式教学的能力水平;要加强集体备课、试讲,开展示范课、微课、说课活动,打造精品课程。4.1.4打造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优秀的教学团队可以充分发挥成员间的互补作用,建立良好的传帮带机制,形成课程思政合力。全体教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要培养清醒的理论自觉,不断夯实政治理论功底,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要注重培养团队意识,增强协作精神,加强沟通协调和相互配合,让教员的自身优势得到充分激发;要加强团队之间的交流合作共享,提高思政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好的思政案例、课程设计、教学语言能够迅速推广,实现团队水平的快速提高。

4.2完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4.2.1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找准与教学内容的关联点、结合点,实现思想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全覆盖。4.2.2明确课程思政建设思路战现场急救课程内容、组训方式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为战性,课程思政元素相对较多。应按照“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相融合”的思路,坚持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政治方向,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在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中,厘清课程的思政侧重点和切入点。4.2.3做好课程思政整体设计立足学校办学定位,依据任职岗位需求,基于人才培养特色,针对学员思想特点,把准课程性质定位,有的放矢地制订课程思政建设计划、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按照课程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对应关联知识点,挖掘具有本专业、本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编写课程思政案例集,建设课程思政案例库等。

4.3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

4.3.1革新教学方法手段如何在战现场急救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教员掌握具体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教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有效转化,思政元素的融入不能突兀和生硬,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节点、教学情境,结合教学内容恰当融入。其次,要综合运用课堂教学和课外训练,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拓展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还要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应用,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实现教学途径的多元化。4.3.2突出战现场急救课程特色突出服务战场一线救护的课程定位,突出战味、兵味的特色。注重融入和渗透“红色传统、红色血脉、红色精神”的强军文化,“能打仗、练打仗、打胜仗”的战斗文化,“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敢打敢拼的血性胆魄”的战场文化,“救治与伤员同在、一切为了伤员”的战救文化,“人民至上、生命至重、健康至高、人格至尊”的医学文化。如将白求恩战场救治事迹、我军战场救护英雄人物孙伯启和甘文英等的事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员救死扶伤的精神以及家国情怀、军人情怀、战场情怀,增强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做到思政教育自然延伸、无声渗透、有机融合、无缝衔接,达到思想熏陶、行为引导、观念转变。4.3.3建立协同合作的育人机制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新方式,转变各课程“单打独斗”“各自为战”的教学方式,加强与其他课程教员的沟通、交流,形成良好的信息沟通渠道,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计划制订,教学方式方法创新,课程思政效果评估等方面协同合作,形成互补增效的育人机制。

参考文献:

[1]马蕾.课程论视域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的学理逻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23):63-68.

[2]张弛.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及其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20,21(9):71-76.

课程思政建设篇5

关键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学科建设;教学评价;新媒体

1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1.1是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和党的育人理念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改革的总理伦和总指导。我们要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贯穿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全过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需要牢牢紧扣住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和党的育人理念,使学生能够自觉地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高校体育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念,熟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方法,形成辩证思维,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进而不断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1.2是弘扬体育精神促进体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体育精神是体育理想、信念、知识、道德、审美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体育精神所包括的爱国主义精神、团队精神、拼搏精神、创新精神是体育发展和进步的必要因素。体育课程是弘扬体育精神的最佳途径。在体育课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不断的超越自我,顽强拼搏,积极思考,勇攀高峰,使学生亲身感受体育的激情和魅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各类体育项目传授与之相应的体育道德,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断领会体育的内涵及意义,达到身体和思想的同步提升,并努力将这份体育精神不断传承并创新。

1.3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完整人格的需要

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关键,是未来引领社会前进的中坚力量。高校体育课程可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锻炼身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在高校体育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可使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积极思考,领悟体育的内涵。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将体育精神、体育内涵、体育道德、体育理想、体育责任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以一种更加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来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对体育产生新的认识。

2加快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

2.1加快体育学科建设,提高体育学科地位

高校体育,一方面可通过增强体质,锻炼身体来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可通过弘扬体育精神,传播体育内涵,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来滋养学生的心灵。加快体育学科建设,提高体育学科地位需要学校的重视与支持。根据《体育强国建设纲要》要求,到205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国,人民身体素质及健康水平大大提高,我国体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位列前茅,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高校应当大力加快体育学科的建设。学校可通过积极举办富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发表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出版结合全球最新研究成果的教材著作、申请部级课题项目等方法来提高体育学科的话语权,提高体育学科的地位。体育学科的建设除了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外,更需要国家政策文件的支持。高校体育课程的建设需要国家政策文件的引导,这些政策文件代表着国家的发展重点和前进方向。例如最近新兴的“冰雪项目进校园”“一校一品”等都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在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和研究过程中,可以将国家围绕体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作为保障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制度群”,再结合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开展的课程思政类型,使“立德树人”更好地与体育课程结合,使课程思政与体育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发展。

2.2加快建设高校公共体育评价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检视和督导制度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体育课程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合作行为、进取精神、意志品质、角色胜任、遵守规则和尊重他人等方面的内容。评价体系的建设,有助于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效果、教学进程等信息及时进行反馈和回收,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习惯,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更加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建设高校体育评价体系,首先,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与体育教育相匹配,呈现动态特征。在不同的教学模式中要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制定与之相匹配的评价体系,建立合理有效的检视和督察制度。其次,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与学生的成长阶段相匹配。高校教育阶段正是学生思想意识不断趋于成熟的阶段,学生正接受着来自不同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相同的教学模式会因为学生的不同和学生所处阶段的不同呈现出不同的教学效果。所以,评价体系的制定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成长,形成与之相匹配的动态评价体系。最后,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契合。在体育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就是要将思政理念融入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全程之中。在建立体育评价体系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关注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为高校体育开展课程思政保驾护航。

2.3加快发挥新媒体作用,运用新技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在“互联网+教育”的视域下,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开展,其中也不断催生出了许多新兴的教育方法。例如“翻转课堂”,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解内容,而是通过学生在课前课下自主学习,教师则在课堂中通过协作法和引导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其个性化的学习。在像这样新兴的教学模式下,更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教师的教学引导,不断地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的自主学习中,这样的教学模式更具有趣味性,使学生更好进行的学习和研究。如今疫情全球肆虐,人们自身的健康水平和免疫能力成为抵抗疫情的资本,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这种形势下开展体育教学,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无疑是一种新的挑战。为了应对这次挑战,我们要加快发挥新媒体的作用,拓展教育渠道,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熟练运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新兴的教育方式,并在教育过程中不断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在疫情结束后,线上线下同时开展体育教学将会成为体育教学的常态。这就需要体育教育工作者充分掌握新媒体技术,加快推进新媒体技术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相融合的进程,为体育教学步入新时代做好准备。

3结语

现阶段,我们已经步入“大思政”的教育时代,全国高校正在积极推进“大思政”的育人理念,在高校体育课程中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是顺应时代潮流,也是大势所趋。在体育教学中,课程思政虽然是一个新概念,但它早已存在于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体育教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总结和更新。高校体育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应不断结合实际,根据课程思政的教育要求,对于相应的课程模式进行改革,积极创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环境,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建设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这是我国进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实践路径,是学校体育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赵富学,陈蔚,王杰,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五重维度及实践路向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0,54(4):80-86.

[2]李敏伦,李霞玲.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下的新时代:历史、理论及实践[J].湖湘论坛,2019,(06):81-92.

[3]鲍明晓.贯彻“体育强国建设纲要”办好人民满意的体育事业[J].体育科学,2019,(09):3-13.

[4]赵富学,黄桂昇,李程示英,等.“立德树人”视域下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学理释析及践行诉求[J].体育学研究,2020,(05):48-54.

[5]韩愈.师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

[6]张博.做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EB/OL].

课程思政建设篇6

1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条件

加强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十分有必要,其能够满足当前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帮助其解决心理问题,从小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正确面对现如今多元化的文化思潮。思政建设条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目标上来说,心理学课程教育目标和思政任务目标相统一。心理学课程关注于学生的心灵,重视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其教学目标并不只是传授学生心理学知识,而是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育,旨在教会学生管理情绪,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技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适应周围的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立德树人相统一,同样是对学生内在潜能的挖掘;其次,从内容上来说,心理学课程内容补充了思想政治教育,两者的结合不仅加强了对学生道德思想的培育,树立正确价值观,还强调了学生的人格发展,关注于学生的内心世界,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走出误区,正确对待多元化的世界;最后,心理学课程具备隐性课程功能。相较于心理学课程来说,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有体系化,其主要是以课本内容为主,多属于理论教学,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态度较为消极。而心理学课程属于隐性课程,其并没有精确的系统化内容,充分体现了言传身教,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影响着学生,可消除学生的厌烦情绪[1]。

2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原则

2.1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

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在于以心理课程内容为依据,有效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防止过于生硬地嫁接而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消极对待心理课程学习。通过课程思政建设,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意识,积极乐观地生活态度,形成独立个性,学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是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2]。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

2.2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

在进行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时候,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要遵循发展性原则。指的是要明确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主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为基础,来不断地开发和挖掘学生的潜能;二是要遵循积极性原则。指的是在实施小学心理课程教育的时候,既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育,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要从正面予以学生积极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自我,使之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获得更多的正能量[3];三是要遵循主体性原则。指的是在开展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时候,应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宜的教学内容,消除学生的心理困扰,使之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3加强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措施

3.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将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融入其中,正确认识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的本质,不仅仅着眼于课程内容或是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而是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中人际关系的体现,简而言之指的是在实际心理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其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每一个学生,并予以其更多的信任,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程度,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要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彼此之间通过和谐的沟通交流、分享互动,来形成健康的关系,相互促进、共同成长[4]。在实施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作出示范,介绍自己,然后让学生也来介绍自己,通过趣味性的游戏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和学生互相熟悉。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学生分组讨论,或是提出一个话题与学生共同探讨,以此来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价值观,或是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2开展主题体验式教育

从构建主义理论知识来说,其认为所谓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构建理解的过程。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过程中,应当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变化,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可通过问题情境教学法,来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予以学生更多的鼓舞和激励。可实施主题体验式教育活动,围绕某一中心,将其作为思想政治课程开展的主题。比如说,在小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可以“得到与失去”为主题来进行探讨,让学生学会面对困境,并从中发现真善美[5]。具体操作如下:教师拿出学生最喜欢的物品,然后学生通过参与比赛的方式来获取奖品,获胜者可得到此物品,其他学生则无法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比赛的成功与失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得失观,并且在失败后保持积极雷管的态度,并去体会比赛过程中的收获,以促使学生积极应对生活中、学习中的困难。又如可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或是分小组共同完成某一个项目,通过这种合作体验的方式,使学生感受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并且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学会体谅对方、尊重伙伴、包容朋友。

3.3重视本土文化导入

在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本土文化导入,这是因为当前受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影响,各类文化思潮涌入,对学生的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为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需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施高效的心理健康本土化教育。例如,虽然小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相对来说较小些,但同样需要引导其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面对所遇到的压力,基于这种情况则可将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的身心和谐统一观念融入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通过运动、唱歌、调节呼吸等方式来进行放松。

3.4坚持与时俱进,提升心理健康教师教学水平

加强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离不开心理教师的作用,其需要贯彻落实我国教育部门的相关指导纲要,明确心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必要性,从自身做起,有效融合心理课程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以提高小学教育心理课程教学水平,完成思政建设任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教师要提升自身的认知水平。教师要全面了解心理课程思政的时代价值,坚持立德树人原则,全方位、全面化、全过程地开展育人工作。一方面要转变传统的课程思政建设认知理念,不断地学习新的心理健康知识,并且要将优秀的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而实现心理课程思政目标;第二,提升教师的思想意识水平。对于心理教师来说,其不仅仅是为学生解答疑惑,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作为心理教师其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意识,要明确自身职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既要传授学生扎实的心理知识,又要加强对学生的培育,实现育人目标,升华心理课程,满足思政建设要求;三是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意识培训。指的是心理教师应当坚定政治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充分将其融入于小学心理课程教育中,正确理解课程思政的内涵,围绕心理健康课程内容挖掘更多的思政因素,开创全新的协同式育人模式。

4结束语

课程思政建设篇7

一、民办高校推行公共选修课程思政的现状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其课程思政改革的重点是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优化和完善教学大纲、落实课程思政案例教学及红色文化融入等,这些要素都是民办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思政建设及改革不可或缺的部分。但课程思政不能简单地理解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不只是把思政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需要高校教师通过相应的方法及措施,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的思想中生根发芽。这就对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是进行知识传授的主体,其“三观”及思想意识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5]从目前民办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思政的实施情况来看,由于受到课程属性的影响,许多理工科的公共选修课程在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亟待改进。1.教学大纲有待完善民办高校是践行和探索课程思政的重要教学主体,公共选修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应充分把握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之间的联系及区别,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育人目标、生源特点,以公共选修课课堂为主渠道,以实现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课程思政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其关键在于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到非传统思政课程的各个方面,使得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生命力,使正能量的思想具有更好的传播媒介和传播效果,真正实现思政课程的育人价值,促使学生将思政知识“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基于此,民办高校在修订教学大纲时,需把立德树人置于首要位置,促使教师在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成精神系统的有机成分,形成专业的素质及能力,进而去更好地认识世界。[6]2.育人意识有待提高在学校内针对教师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了解公共选修课程对学生的“三观”影响及启发方面。共计发放2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200份。经分析得出,教授大一、大二、大三、大四课程的教师占比分别为31.08%、29.72%、20.57%、18.63%,且教授文、理、工三科的教师占比分别为34.21%、29.89%、35.90%,问卷调查对象分布比较均衡。调查结果具体如下,对于所授课程方面,有45.72%的教师对其所教课程的相关领域发展及其对社会的贡献情况了解比较清楚,47.33%的教师可以通过其所教课程引导学生了解行业及国家未来发展的趋势。这两组数据均低于50%,说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本课程的社会价值挖掘及将课程教学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融合的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对于“课程思政实施后教师自身的改变,尤其是时事政治方面的关注度有一定提升及不断提升”方面,占比分别为47.34%、44.52%,也有8.14%的教师认为没有什么变化,说明课程思政建设中还需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政意识。对于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效果方面,有84.12%的教师认为需增加具体生动的案例,65.43%的教师认为需加强师生互动,61.46%的教师认为需增设实践活动,49.87%的教师认为需加强讨论环节。对于课程思政建设中布置的任务完成方面,教师独立完成的占42.51%,协作完成的占39.86%,自愿参加的占29.96%,认为考核需按既定时间完成的占38.46%。相对而言,教师自愿参加的占比较小,这也说明了教师在参与课程思政方面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对于开展课程思政所需帮助方面,有81.53%的教师认为需培训学习,有69.37%的教师认为需制度激励,有54.25%的教师认为需增加经费投入,有55.27%的教师认为需思政课专业教师协助。由上述问卷结果统计分析还可知,部分教师需要改变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观念,积极落实课程思政,加强学生德育及价值观培养等,在工作中需要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还有部分教师需要提高课程内容融合思政内容的能力,要深入挖掘出其所教课程的社会价值及价值观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将教学工作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联系起来。在推进课程思政方面还需加强培训,尤其是理工类及实验类课程,因课程性质限制,对本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及国家时事政治的把握需提高敏锐度,并加强引导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

二、民办高校开展公共选修课程思政的策略

1.调动课程思政的“教”与“学”(1)对于教师而言,应在思想上树立科学的课程观。科学的课程观是实施和发展课程思政的基础。民办高校的教师应肩负起课程思政的重任,厘清教书跟育人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课程育人的价值,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对大学生知识、能力及价值观培养的积极作用,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及人文素养水平。比如,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主要强调科学的探索性及严谨性,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及改造自然的科学探索精神,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人文社会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程强调价值的辩证性,反映了人类探索自身规律的人本情怀。[7]由此可见,两者在价值培育上并不是矛盾关系,均属于课程思政中的重要元素及资源。(2)对于学生而言,应注重学情调研,力求有效思政、精准思政。学生不仅是民办高校践行课程思政的直接受众,也是检验其践行效果的价值主体。为确保民办高校践行课程思政的效果及质量,应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体交互”模式,落实好学情调研工作,真正了解和掌握学生在学习中的实际需求及所遇困境,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特点在课程思政中做到有的放矢,实现有效思政和精准思政的目标。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整合线上教学资源,与时俱进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趣味中学习。改变学生学习公共选修课的固有观念,提高思政教育的学习获得感。[8]2.融合课程思政的“思”与“行”推进课程思政要深入思考其在民办高校公共选修课程中的教学特色,真正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才能保证课程思政的效果,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比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高校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教育模式。在课程内容上要注重强调培育工匠精神和熟识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民办高校在推行课程思政的过程中,应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学生为本对公共选修课程的内容进行特色设计,强调工匠精神培育、彰显企业文化,有针对性地挖掘和提炼各专业公共选修课程的思政元素及育人价值,并将职业素养、职业规范、行业榜样及经典案例等与实际教学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为社会及行业企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9]

三、民办高校公共选修课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

1.制度先行,推动课程思政持续改进在民办高校中,应先构建完善的课程思政推行机制,即由教务处牵头,思政教研室协作,合力对各公共选修课程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修订。可以聘请专家顾问为公共选修课程思政出谋划策,使课程评价及教学评价能同步反馈课程思政的价值及作用。同时,教学质量管理部门在对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进行评价时,应制定明确的课程思政考核指标,确保公共选修课程思政落到实处,并实现可持续改进。2.价值引领宣传,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在民办高校推行公共选修课程思政的过程中,要注重价值引领宣传,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在思想上明确课程育人的硬指标,促使公共选修课教师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把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教学中,自觉地担起课程思政的责任,实现“课课有德育”“人人施德育”的目标。[10]3.以培训为基础,增强教师的德育能力首先,民办高校要强化分专业或分类别指导,增强教师的思政敏锐度,及时发掘课程思政元素及内容,实现人才“双育”,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公共选修课教师要提升自己的思想站位,主动去学习哲学、历史及政治等知识,顺应新时展,优化自身知识储备,增强德育能力。其次,针对现有教师队伍开展课程思政理念及方法培训,积极组织教研活动,遵循因事而化、因势而新的原则,进行教学法的头脑风暴。实践证明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方法,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最后,民办高校教师应通过点石成金创亮点、结合实践抢节点、整合资源克难点,寓道于教、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情感及价值共鸣,实现公共选修课教学的德、智、技同步提升,解决教师“怎么教”的疑惑。4.行动为实,教学共同体协同打造育人生态圈课程思政是新时代的教育命题,属于高校教育需承担的育人责任。同时,课程思政是一项动态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既要常抓不懈,也要常做常新。民办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教师的教学对象都是不同的个体,在专业性方面存在差异,只通过教师自身的力量难以独立承担起课程思政的重任,需发挥各方的合力,协同育人。民办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基础,整合现有人力资源,组织专业课教师、基础课教师、思政课教师以及辅导员等积极构建跨专业、跨部门的教学共同体,推动课程思政发展。该教学共同体组建完成后要积极组织开展课程思政的专项教研活动,打破专业壁垒,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将课程思政融会贯通到实际教学中,协同打造立体化的育人生态圈。

四、总结

课程思政建设篇8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

前言

经过高等教育几代人的不断努力,高等教育事业获得的飞速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校改革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下,高等教育出现了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新时期为了进一步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需要加强对高等教育的相关研究。我国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非常重视,在人员配备、师资建设、研究力度上都做了很大的投入,在完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确保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合格成才的基本措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思想政治课程的合理设置,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效果有比较清晰的认知,通过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性和实效性,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发展促进作用。

1、树立“以学生为本”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注重发挥学生学习高校思想政治知识的潜能,提倡民主、平等和合作的教育教学氛围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通过转变教育观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转换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采用多种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大量的案例教学法引发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进行讨论,从中接受启发。其次,通过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引导学生从道德他律转向道德自律,实现大学生个性和伦理道德思想的健康发展。最后,探索并使用讨论式、案例分析式等适合大学生特点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方法,使课堂活跃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探讨和分析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传授效果。

3、增添传统思想道德的课程内容

在坚持马列主义思想政治教育路线的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应该添加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方面的知识和内容,并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以儒佛道为核心内容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宝藏。中华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要崛起,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要崛起。发展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所倡导的“坚持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主体,以外来健康有益文化为补充,大力弘扬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文化”的精神。中国的建设离不开传统思想的指导,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智慧的支持。儒家的“中和”“仁爱”“天人合一”,道家的“无为而治”、个体自由等思想,无论对现代的人类生活还是社会建设都富有借鉴意义。每当人们感叹当代大学生被西方文化所腐蚀时,是否发现中国5000年文化就是救命稻草。中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没有在他们心里扎下根,他们的思想道德信仰是虚空的,因为虚空才会如此容易地被别的东西所占有。所以在大学期间更应该加强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教育,让大学生成为中华文化的真正传承者。

4、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的素质

高校思想政治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好榜样,用表率的作用使学生建立尊重教师,尊重知识,领会传统文化,接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成为一位让学生尊重和爱戴的教师,高校思想政治教师要有意识地深入到学生中去,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正确引导学生,建立好第二课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以及在今后的人生中去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伦理道德观,因此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师指引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有效的思想政治道德实践使他们真正成为知行合一,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道德意志的新世纪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样的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高于理论认识的,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质”,这些通过历史经验总结的文字中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考核和教育方法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考核是了解学生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经济条件、求学目的和思想状况的主要方法,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高等教育事业获得数量上的提升和质量上的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校改革和高校扩招的影响下,高等教育出现了各种新情况和新问题,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加强对相关问题的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思想政治课程的合理设置,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效果有比较清晰的认知,通过科学的高校思想政治课程设置,提升高校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发展和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舒桂珍,余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以人为本[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2].坚持以人为本深入细致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9(11)

[3]李成学.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2)

[4]谭萍.建设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长效机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4)

[5]本刊编辑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