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配音的方式8篇

时间:2023-10-25 10:55:27

配音的方式

配音的方式篇1

关键词 审美多元化;发展历程;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41-0053-02

1 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缘起及作用

从最初的口头广告到现代的报刊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等,广告的载体和形式在不断进化。电视广告以其收视率高,传播面广,声像兼备,诉求力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并且兼具娱乐性,具有一定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特点成为各种广告形式的主流。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广告播出于1979年1月,之后瑞士雷达表、白云边酒、雀巢咖啡等广告相继播出,引领我国进入了电视广告时代,随之我国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应运而生。

配音对于电视广告来说可以起到补充画面、解释细节、渲染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这些都是画面无法单独做到的。电视广告配音还起到补充人物内涵、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配音能够使观众透过画面更深刻的理解人物,而画面往往只能通过恢弘的场面表现企业的规模和现代化的生产线等具象内容,诸如企业精神、宗旨等抽象内容的表达就迫切的需要配音的介入了。最重要的是,配音能够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对于电视广告而言,配音揭示主题的作用比画面直截了当得多。例如奥迪2012款A6L轿车的电视广告中,画面以奔驰的骏马体现新款奥迪A6L强劲的动力和操控性优势,又以广告主人公阅读书籍的静态画面体现这款轿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以上产品特性都是靠画面表达的,但本广告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却是最后也是唯一的一句配音“创想改变未来,全新奥迪A6L”,只用了一句,就揭示和深化了主题,成功的表现出新款奥迪A6L不断超越和进步的内在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在电视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广告配音作品,不仅能够与欧美日等行业先发国家的作品相媲美,而且一些已经实现了超越。

2 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摸索期、模仿期、试错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在内地电视广告配音发展初期,从业者普遍不知道该用哪种声音和表达形式进行配音,这时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尚处于摸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视广告配音形式单一,只需把广告语朗读清楚即可,如东方齐洛瓦冰箱的电视广告:“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便会想起东方齐洛瓦。”曾经流行的诸如“省优、部优、国优”等,都是当时电视广告配音的经典语句。

80年代末,港台较为成熟的电视广告配音模式传入内地,内地广告从业者争相模仿,如香港配音艺术家冯雪锐的作品雀巢咖啡的电视广告“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保洁公司“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等,配音轻松自然、温柔亲切。内地的电视广告配音开始注意情感的表达,如白云边酒的电视广告:“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舟直上天。白云边酒,历史悠久,香醇高雅。”配音中,对于广告词中诗句处的处理运用了诗朗诵的方式,抑扬顿挫,情感丰富。

90年代初,内地的电视广告趋于成熟,配音样式更加丰富。当时的电视广告已不再局限于对产品的宣传上,很多企业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企业形象的包装和宣传上。此时的电视广告配音注重语势磅礴、恢弘大气,多运用器宇轩昂、掷地有声的男声,如大红鹰集团的电视广告“大红鹰,胜利之鹰”,利群集团的电视广告“利群,永远利群”等,这种在今天看来有些“用力过猛”的配音方式在当时被广泛认可。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10年代初,受众的审美逐渐生活化,电视广告配音抛弃了“用力过猛”模式,更为深沉、稳健和庄重。如哈药集团电视广告中的“三精葡萄糖酸锌,三精制药”,普利司通轮胎电视广告中的“给你更卓越的表现,普利司通”等等。此时的电视广告配音在总体庄重、稳健的基础上,不再过度渲染爆发力,而是含蓄深沉,致力于为人们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至此,我国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成熟期,在广告词内容解读、用声技巧和情感把握上,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特色。

3 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现状

时至今日,受众审美标准逐渐多样化,从业者们因时而变,对原有的电视广告配音方式进行迭代,开拓出更为新颖、多元的电视广告配音方式。一时之间,“厚重型”、“优雅型”、“活力型”、“温馨型”等电视广告配音方式纷纷出现。

“厚重型”配音,往往情感凝重,气足声实,多选用男声来呈现,是企业类广告常用的配音方式,常见于结尾标版配音中,如中国移动通信的电视广告结尾处“中国移动通信”一句,以实声为主,中气十足,声强不破。力求彰显力量的美感。

“优雅型”配音,多运用男女中低音,配音时声带松弛、咬字轻柔,虚实声相结合,富有弹性,整体感觉较为舒缓高贵,该类型配音多用于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电视广告的配音创作。如国窖1573的电视广告:“你能听到的历史,126年;你能看到的历史,164年;你能品味的历史,430年。国窖1573。”三个排比句中,配音者在前两句处做足铺垫以突出第三句,声音状态松弛中夹有力道,节奏舒缓雅致。

“活力型”配音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基调是惬意、幽默、愉悦,声音明亮、洋溢激情。如中国移动通信旗下动感地带品的牌电视广告:“没错,我就是MZONE人”声音放松,无雕琢的痕迹,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标准。

“温馨型”配音用声轻柔,语气亲切,更生活化,让受众体会到浓浓的人情味,往往能做到不着痕迹的推广商品,多用于日用品、保健用品广告中。比如人们所熟知的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石头记》的电视广告“世上仅此一件,今生与你结缘。”两则广告的配音声音温和,略有沙哑,虚声较多,语气满载温情,唤起了人们对于广告所营造氛围的向往之情。

4 结论

受众审美的多元化倾向决定了电视广告配音类型的多样化。除以上列举的四种电视广告配音基本类型,还有诸如“前卫型”、“力量型”、“体验型”等多种多样的电视广告配音类型,虽然从量上来看,这些配音方式还不足以称为一种成熟的配音方式,但这些较为小众的配音类型的确为当代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开拓了新的空间,注入了新的活力。综上所述,电视广告配音艺术作为广告本体形态的重要元素,其产生和发展是由经济、社会、文化、社会心理、受众审美所决定的。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文化、心理、审美的变化,此艺术形式也必然得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全球视野中积极培育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

参考文献

[1]伍振国.影视表演语言技巧[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

[2]曾志华.电视广告配音对品牌形象构建的影响[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10:82-84.

[3]王明军,阎亮.影视配音艺术[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

[4]伍捷.广告配音的个性化表达[J].中国传媒科技,2013,24:23-24.

配音的方式篇2

【关键词】“英语趣配音” 大学英语 口语教学

作为一种语言的媒介,中国的英语教育相对来说更加倾向于读和写两个方面,导致许多学习者语言实际操作性较差,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口语能力不足所引起的。传统的口语教学手段形式单一,学生感到枯燥无味,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当今大学的英语口语课堂更加倾向于实用性和趣味性,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升口语交际能力,脱离“哑巴英语”的困境。语言模仿,是学习语言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途径,利用手机软件“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原声配音模仿学习,既是语言模仿的特殊形式之一,同时也是帮助学习者提高口语收效最快的手段及方法。以手机配音软件辅助英语口语学习的新型学习模式融视听说为一体,使学生完全沉浸在语音环境之中,通过与配音软件的不断交流与反复协作,从而达到口语能力的提升。

一、利用“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原声配音的特点

1.实用性。“英语趣配音”是一种在智能手机上安装的app,近来年,大学生对智能手机的拥有率几乎达到100%,而且大多数学生会在手机上安装一些英语学习软件来辅助英语学习;此外,“英语趣配音”同时适用于安卓系统和IOS系统,可直接用于手机下载,便携、易操作,这些都为实现利用“英语趣配音”进行英文配音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趣味性。在英语的学习上,很多学生存在着误区,他们认为只要背诵了大量的单词、句式以及课文就可以讲一口标准流利的英语。然而到了真正运用口语的时候,会由于受到中式英语思维的限制以及脑海中纠结于英文的句式和语法而“有话讲不出”,因此口语学习对许多学生来说成为了一种痛苦的经历。“英语趣配音”的配音素材丰富多样,包含电影、英美剧、演讲、纪录片等多种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喜好选择材料进行配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使其从被动地W习枯燥的信息转变为主动地接受新的知识。

3.知识性。在配音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接触到不同类型的素材,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对异国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每一个片断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背景,通过配音学习,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思维方式以及生活习惯等相关知识。另外,该软件的配音素材的不断更新也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可以掌握最新颖、最实用、最地道的词汇表达,最终全面提高学习者的综合口语水平。

二、“英语趣配音”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作用

1.创立口语课堂的真实语言环境,全面提升学生视听说能力。英语口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完全沉浸于语音环境中。英文原声片段是沉浸于语言环境的重要载体,学生通过一字一句地模仿配音中的语音语调,与软件不断交流与协作,最终达到口语能力的提升。此外,使用“英语趣配音”进行原声配音是融视听说为一体的综合训练,从理解台词,到分角色练习,最后完成配音作品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听力、口语以及理解能力都可以得到锻炼,从而促使学习者更直接、更深刻地了解英语国家的语言交流方式,这不仅能够提升学习者的口语能力,还能使其视听说能力得到全面的强化。

2.增强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了解异域文化知识。鉴于“英语趣配音”中的取材大多都来源于日常对话且语音语调正宗,因此在配音过程中,学生的视觉、听觉以及语言学习能力都处于一个积极的状态,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能够跳出中式思维,融入英语思维中,从而更加直观地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将学习英语从简单的复述升华到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交流。同时,学习者在接触不同国家、不同类别的配音素材时,还能顺便学习异国文化知识,扩大口语学习的知识面。

3.实现口语教学模式现代化,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在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存在着一些不可否认的弊端,而利用手机软件进行配音学习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通过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配合口语课堂的推进,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得到提升,而且能够给课堂添加活力。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方式,使得师生之间可以民主平等地对话交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英语趣配音”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探索过程

1.受试对象及研究方法。本项目以青岛工学院2015级英语专业(1)、(2)班约80名学生为实验对象(每班约40人),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课堂观察、课堂测验、课下跟踪等形式搜集相关信息,了解英语专业学生使用何种网络配音软件、使用方法、使用频率、是否对口语学习起到积极作用等,并进行分析研究;其次将实验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为两组,一组使用网络配音软件辅助口语学习,而另一组不使用,进行为时一学期的考察;随后,将所得数据整理分析,比较两组实验对象口语的提高程度,包括在语音语调、词汇、表达等多个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差异有多大,检验使用网络配音软件达到的效果,从而证明配音软件在口语学习中的实用性。鉴于使用“英语趣配音”来进行口语学习的教学模式只是对传统的口语教学模式起到辅助作用,所以本次研究将于每节课只抽出10~15分钟来进行配音练习,整个课堂依然以传统的教学模式为主。

2.研究过程。通过调查问卷的结果和笔者使用手机配音软件的亲身效果,最终在众多的手机配音软件中挑选出最适合口语学习者使用的软件为“英语趣配音”,以下内容为运用该软件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的过程:

(1)选择合适的素材。配音素材的合适与否对学习效果的好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选材时,应当以学生的实际口语能力为基准来选择材料的难易程度和类型。在考虑整体水平的情况下,教师应选择贴近生活且发音清晰地道的片段,同时还要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2)熟悉材料,掌握剧情。在正式配音前,教师可让学生先完整地观看一遍材料,一方面是了解该片段的背景知识和大体内容,并将生僻的词和短语进行查询,必要时进行讲解,以免配音过程中出现听不懂或看不懂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受到打击;另一方面,学生在预览影片的剧情和台词的同时,还可以借鉴原声英语中角色的语音语调、情感语气以及停顿连读的处理,揣摩角色的心理和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在模仿中力求达到发音准确,语义传递准确,情感到位。

(3)一字一句地进行配音,掌握发音技巧。“英语趣配音”将文本分割为一句一句的小片段,并且提供在线查询生词的功能,学生遇到不会的单词只要轻触该单词便可查询其发音和释义,因此学习者可以多次重读文本,不断地模仿片中人的发音,在多次磨合后争取做到与原视频中的语音语调一模一样,包括重读、弱读、停顿、连读以及升降调的处理,从而进一步掌握发音技巧,巩固语音知识,练习地道发音。

(4)回放配音,修改不足。将配音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回放自己的录音,如有不满意的句子可以与原声片段进行对比并重新录音进行完善,最终上传该作品便完成了整个配音。教师在倾学生配音作品后,应做出有效的反馈。教师可以要求其他同学对配音成果进行点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并给予指导。

(5)课后练习,加强巩固。由于课上讲授与练习的时间有限,学生应在课后继续练习,吸纳课上教师的指导与建议,通过模仿更多的视频来改善自己的发音,弥补语音语调等方面的不足。

3.检验效果。笔者对8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在接受调查的学生中,收回的有效问卷为76份。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有32%的学习者选择看美剧、听音乐等方式学习英语,17%的学习者选择与外国人面对面交流,71%的学生则认为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更加方便有效;84%以上的学生都认为通过手机配音进行口语学习可行性较高;超过60%的学生认为“英语趣配音”是辅助英语口语学习的最佳平台。

笔者在实验开始前和实验结束后,分别对实验班和参照班学生的口语水平进行了测试,测试主要针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音语调、词汇的使用等方面。在实验开始前,通过测试,笔者发现两个班的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普遍存在着较多问题,如语音语调不正宗、词汇匮乏、语法错误、中式英语表达、以及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较少等等。在对实验班进行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配音学习训练后,笔者以综合考核的方式再次对两个班学生的口语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使用“英语趣配音”进行口语训练的实验班学生成绩平均上升了4个百分点,其中只有3%的个别学生成绩未体现出明显的进步;而未进行配音训练的参照班成绩则整体无明显的提升现象。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习者在配音后有一种成就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也有明显的提升,之前存在的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配音的效果越来越好,形成了良性循环。

本次实验达到的功效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类。短期功效体现在使用配音练习法的学生成绩脱颖而出,口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包括语音语调、词汇使用、语义表达及文化接收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而长期功效则体现在合理高效的吸收与升华配音练习法,将其效果和实用性充分运用到英语口语学习的实践当中,从而全面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口语能力。

4.实验结论。在配音学习模式的实验中,学生通过模仿、沉浸等方式潜移默化地吸收配音片段中的口语词汇、句子结构、语音语调。此外,这一过程还可以调动学生进行口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使得学生在配音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语言,也了解了国外的风俗文化,不仅使得英语口语水平得以大幅提升,还提高了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模仿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文化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而且,本次实验的研究成果不仅适用于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口语能力的实践,还可推广到非英语专业,帮助英语口语学习者和爱好者走出困境。另外,该研究成果可以运用到许多英语课程的学习和教学当中,比如:大学英语视听说,英语语音学、英语初级听力、英语中级听力、英语初级口语,英语中级口语,高级英语视听说,以及高级口译等。本课题的研究对于探讨新的教学模式改革也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参考价值。基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旨在实现学习方式和学习理念的转变和突破,符合当前英语学习和改革的趋势。

四、结论

配音的方式篇3

1 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缘起及作用

从最初的口头广告到现代的报刊广告、广播广告、电视广告等,广告的载体和形式在不断进化。电视广告以其收视率高,传播面广,声像兼备,诉求力强,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并且兼具娱乐性,具有一定社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特点成为各种广告形式的主流。我国第一条电视广告参桂补酒广告播出于1979年1月,之后瑞士雷达表、白云边酒、雀巢咖啡等广告相继播出,引领我国进入了电视广告时代,随之我国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应运而生。

配音对于电视广告来说可以起到补充画面、解释细节、渲染气氛、揭示人物内心活动的作用,这些都是画面无法单独做到的。电视广告配音还起到补充人物内涵、塑造企业形象的作用。配音能够使观众透过画面更深刻的理解人物,而画面往往只能通过恢弘的场面表现企业的规模和现代化的生产线等具象内容,诸如企业精神、宗旨等抽象内容的表达就迫切的需要配音的介入了。最重要的是,配音能够起到揭示主题的作用。对于电视广告而言,配音揭示主题的作用比画面直截了当得多。例如奥迪2012款A6L轿车的电视广告中,画面以奔驰的骏马体现新款奥迪A6L强劲的动力和操控性优势,又以广告主人公阅读书籍的静态画面体现这款轿车的舒适性和稳定性。以上产品特性都是靠画面表达的,但本广告最让人记忆犹新的却是最后也是唯一的一句配音“创想改变未来,全新奥迪A6L”,只用了一句,就揭示和深化了主题,成功的表现出新款奥迪A6L不断超越和进步的内在核心竞争力。

我国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在电视上已经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广告配音作品,不仅能够与欧美日等行业先发国家的作品相媲美,而且一些已经实现了超越。

2 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历程

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摸索期、模仿期、试错期和成熟期四个阶段。

在内地电视广告配音发展初期,从业者普遍不知道该用哪种声音和表达形式进行配音,这时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尚处于摸索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的电视广告配音形式单一,只需把广告语朗读清楚即可,如东方齐洛瓦冰箱的电视广告:“每当我看见天边的绿洲,便会想起东方齐洛瓦。”曾经流行的诸如“省优、部优、国优”等,都是当时电视广告配音的经典语句。

80年代末,港台较为成熟的电视广告配音模式传入内地,内地广告从业者争相模仿,如香港配音艺术家冯雪锐的作品雀巢咖啡的电视广告“雀巢咖啡,味道好极了”、保洁公司“世界一流产品,美化您的生活”等,配音轻松自然、温柔亲切。内地的电视广告配音开始注意情感的表达,如白云边酒的电视广告:“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舟直上天。白云边酒,历史悠久,香醇高雅。”配音中,对于广告词中诗句处的处理运用了诗朗诵的方式,抑扬顿挫,情感丰富。

90年代初,内地的电视广告趋于成熟,配音样式更加丰富。当时的电视广告已不再局限于对产品的宣传上,很多企业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企业形象的包装和宣传上。此时的电视广告配音注重语势磅礴、恢弘大气,多运用器宇轩昂、掷地有声的男声,如大红鹰集团的电视广告“大红鹰,胜利之鹰”,利群集团的电视广告“利群,永远利群”等,这种在今天看来有些“用力过猛”的配音方式在当时被广泛认可。

20世纪90年代末到21世纪10年代初,受众的审美逐渐生活化,电视广告配音抛弃了“用力过猛”模式,更为深沉、稳健和庄重。如哈药集团电视广告中的“三精葡萄糖酸锌,三精制药”,普利司通轮胎电视广告中的“给你更卓越的表现,普利司通”等等。此时的电视广告配音在总体庄重、稳健的基础上,不再过度渲染爆发力,而是含蓄深沉,致力于为人们留下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至此,我国的电视广告配音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成熟期,在广告词内容解读、用声技巧和情感把握上,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特色。

3 我国电视广告配音艺术的发展现状

时至今日,受众审美标准逐渐多样化,从业者们因时而变,对原有的电视广告配音方式进行迭代,开拓出更为新颖、多元的电视广告配音方式。一时之间,“厚重型”、“优雅型”、“活力型”、“温馨型”等电视广告配音方式纷纷出现。

“厚重型”配音,往往情感凝重,气足声实,多选用男声来呈现,是企业类广告常用的配音方式,常见于结尾标版配音中,如中国移动通信的电视广告结尾处“中国移动通信”一句,以实声为主,中气十足,声强不破。力求彰显力量的美感。

“优雅型”配音,多运用男女中低音,配音时声带松弛、咬字轻柔,虚实声相结合,富有弹性,整体感觉较为舒缓高贵,该类型配音多用于高档消费品和奢侈品电视广告的配音创作。如国窖1573的电视广告:“你能听到的历史,126年;你能看到的历史,164年;你能品味的历史,430年。国窖1573。”三个排比句中,配音者在前两句处做足铺垫以突出第三句,声音状态松弛中夹有力道,节奏舒缓雅致。

“活力型”配音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主要基调是惬意、幽默、愉悦,声音明亮、洋溢激情。如中国移动通信旗下动感地带品的牌电视广告:“没错,我就是MZONE人”声音放松,无雕琢的痕迹,符合年轻人的审美标准。

“温馨型”配音用声轻柔,语气亲切,更生活化,让受众体会到浓浓的人情味,往往能做到不着痕迹的推广商品,多用于日用品、保健用品广告中。比如人们所熟知的 “维维豆奶,欢乐开怀”、《石头记》的电视广告“世上仅此一件,今生与你结缘。”两则广告的配音声音温和,略有沙哑,虚声较多,语气满载温情,唤起了人们对于广告所营造氛围的向往之情。

配音的方式篇4

【关键词】高校 动漫配音教学 课程 师资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开设动漫配音课程的高校数量迅速激增,遍及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据保守估计,大概有150多所院校将动漫配音纳入了本科课程学习中。①在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动漫配音教学改革的成败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和学生专业水平的高低。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出满足社会实际需求的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动漫配音课程也在不断改革其课程教学模式。

一、动漫配音课程起步较晚,涉及面广

从动漫配音课程的教学实践来看,动漫配音对高校教师和学生同时提出了高要求,熟悉动画的专业知识是基础,在实际配音学习中,要熟练运用播音技巧,才能使二者相得益彰。但全国高校动漫配音课程的现实是,动漫配音课程的开设起步较晚,发展快,但整体水平提升较慢,这一客观现实的制约使得高校的动漫配音教学难以较快地打破教育坚冰,真正打开教学局面。同时,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十分广泛,不仅个人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养、教育背景、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心理素质等因素制约着学生认知框架的构成,而且必须熟练运用播音知识和技巧,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动漫配音课程的“教”与“学”。而这必须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配音技巧以播音专业技巧为基础,这些知识都是经过日积月累而形成的,难以一蹴而就。只有全面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开展动漫配音课程的教学改革。教学改革并不仅仅是授课形式的改变、教学模式的创新,授课形式及教学模式转变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动漫配音课程的教学,提高课程含金量,培养出对于动漫配音有领悟、有研究、有技巧的学生。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以提高动漫及配音的整体水平为基础的。

二、动漫配音师资知识结构较单一

动漫配音课程教师的教学能力不仅是语言能力和专业技巧,还包括各方面素质的综合呈现,包含内在的动画、播音专业知识以及外在的播音技巧两个方面,因此需要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对于配音能力,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均制约着他的认知框架的构成,影响着他对于配音情感的表达和配音技巧的运用,决定着其配音的质量与品格。而语言和非语言手段是丰厚的人文修养、练达的表达能力、独特的个人领悟的外在显现。在师资方面,动漫配音由于课程所属专业的模糊性,教师基本是动画专业或是播音主持专业科班出身,很难二者兼顾。这种单一的师资知识构成反映在实际教学中很容易“顾此失彼”,对学生产生“偏科”的不利影响。不仅如此,教师的知识构成单一,也会使动漫课程的教学深入度不够,课程教学也会陷入不求甚解的尴尬境地。长此以往,则会使提高动漫配音课程的含金量以及提高动漫配音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成为空谈。

三、动漫配音课程设置随意,教学缺乏活力

在实践教学中,动漫配音课程设置较为随意,没有系统的知识教学体系,甚至出现了“因人设课”的现象。高校处于摸索阶段,没有形成具有本校特色和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这种随意性致使该课程难以总结规范出切实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也使教改“创新教学模式”的口号实践难度增加,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工作岗位的要求。由于课程设置的不规范性,也使得课程教学缺乏新意,一味地采取传统模式,不敢进行创新,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社会实践要求脱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缺乏活力。教学改革是为了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出一条真正提高课堂质量,完善“教”与“学”的道路,而科学的课程设置和完善的课程知识结构是实现教学改革的基础和重中之重。

动漫配音如何突破教学改革瓶颈,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高校应加大对动漫配音课程的重视和扶持力度。艺术教育是高成本教育,需要给予更大的投资。动漫配音作为一门起步较晚、知识面广的新兴艺术课程种类,更加需要高校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上的重视。这种重视体现在动漫配音具体教学上,就是要加大对于该课程的财政投入与扶持,保证课程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动漫课程教学改革的开展提供优越的硬件配备。

第二,高校应健全动漫配音教师培养机制,不断拓展该课程教师的知识构成。动漫配音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课程,在知识含金量方面毫不逊色于其他学科,这使其对于师资的要求更加严格。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储备,还要紧扣时代脉搏,了解动漫配音专业现状,全面掌握最新的动漫配音技巧。对于高校来说,要重视该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对后备优秀教师的培养工作,为动漫配音课程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师资基础。

第三,高校要不断完善动漫配音课程设置。要以培养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型动漫配音艺术人才为最终目标,不断完善课程及专业设置,使动漫配音课堂具有规范性和全面性,保证动漫配音课程教学在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下有计划地开展。在重点强调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要给予教师足够的自由和扶持,使之不断摸索创新出更加合理、科学、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灵活调整课时数量和实践内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在实际教学当中实现课程改革,优化课程教学模式,真正实现动漫配音专业人才的培养。

结语

动漫配音作为一门年轻的兼具动画文化与播音技巧的艺术课程,其注重的不仅是语言能力和技巧,还包含内在的动画、播音专业知识以及外在的播音技巧两个方面。只有全面提高这些专业知识和技能,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开展动漫配音课程的教学改革,真正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出优秀的专业配音人才。

注释:

①引自中国传媒大学丁俊杰教授在中国高教学会播音与主持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筹)第一届理事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参考文献:

[1]马欣.对当前我国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的思考[J].现代传播,2009(3).

配音的方式篇5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在实现动画后,其潜在的价值也得以开发,中国早期水墨动画就有很多优秀的例子。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传统的水墨动画已经略显落后了,于是有人提出了“实验水墨”,“都市水墨”等新型水墨动画的概念。可是关于这种类别的新型水墨动画较少,与之对应的相关配乐技巧便更少了。而配乐作为动画的特殊语言其重要性是不用多说的。好的配乐可以深化主题、传递情感、为全片定下感情的基调。而水墨动画的配乐,一般是用中国传统乐器,比如在《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中就用到了古筝、笛子、琵琶、二胡等乐器,因为这些中国传统乐器的加入,给本来就充满着中国韵味的故事更增贴了几分底蕴。而关于新型的水墨动画(一般为广告宣传片等)则给人一种新潮、国际化的感觉,如果用中国传统的配乐方式则突不出新型水墨动画的新,而用西方的西洋乐器或电子乐,这种配乐风格虽然是国际化了,可同时也没有了中国传统乐器弹奏中国传统调式的韵味。直接用中国传统乐器配乐突不出新型水墨动画的国际化,而用西方的配乐风格又体现不出中国的韵。这时在配乐上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或许是条新的出路。

一、配乐时用西洋乐器演奏民族音乐

在配乐时如何用西洋乐器表达民族音乐的韵呢?中国传统音乐在它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无论从音阶、律制、宫调、音乐形态特征还是文化传统到民族思维方式,均形成了其特有的规律和特点。与西方七声音阶,大小调式不同,中国的民族调式以五声音阶宫、商、角、徵、羽为调式骨干音。有些民族歌曲还有六声、七声调式,但仍以五声音阶的音为基础。同时中国五声调式中的非五声骨干音,有清角(4)与变徵(b5),清羽(#6)与变宫(7)这四个偏音。C 大调的这四个偏音,音高并不与十二平均律的C大调一一相等,随着音调的上行与下行具有上下游移的特点,具有游移性。西方的大小调中的同一音高的情况又有不同,如C大调的b5、7音具有向5和1音的上行倾向,演奏时略高于平均律;4、#6音则具有向3、6音的下行倾向,演奏时的实际音高略低于平均律,具有倾向性。比如根据音程关系来说,宫调式清乐音阶与大调音阶是相同的。但由于作曲时采用的旋法不同,使调式各音级的稳定属性也有所不同。通过区分中国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音阶、调式,便能在配乐时找到民族音乐的特点。可以尝试一些适合于五声音调的和弦结构,比如加入平行四度、五度和弦,加入单音、双音、和弦装饰音,这些都有利于增强音乐的中国色彩和韵味。在给水墨动画配乐时用西洋乐器演奏中国传统调式的曲子,能让人有西体中用的感觉。

二、 配乐时西洋乐器通过不同的技巧模仿民族乐器的特殊技巧

在配乐时用西洋乐器模仿民族乐器的特有技巧也能让人有不一样的感觉。由于中国民族乐器音质上“近人声”,且弹奏的技巧之多是中国民族乐器的主要特点。比如白居易《琵琶行》里关于琵琶的描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就表现出了琵琶的技巧的多样性,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剔、抚、双弹、双挑、飞、划、拂、扫、撇、勾、扣、勾打等技巧,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弦且声音变化丰富;古筝,二胡、唢呐等民族乐器在演奏上的技巧则更多,这里便不再赘述。而西洋乐器的演奏技巧就较单一,这样在模仿民族乐器的时候就要在力度、节奏、音的长短与音高相互间的修饰上下功夫了,比如要用钢琴表现出民族乐器音色的颗粒型就要靠手指触键和离键的速度来突显。于是在配乐时就要根据水墨动画的画面节奏和表现出来的“虚”、“实”变化来配乐,这时西洋乐器就需要根据其技巧来模仿民族乐器所特有的节奏、音色和表达出来的虚实感。

三、 配乐时电子乐器模仿民族乐器的音色

电子乐器一直在配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子乐器不同于传统乐器,它有特殊的电子发音体,电子乐器的发音体是由若干电子元件组成振荡器,通过电压放大,不同的频率变化产生出不同的音频信号,再进行功率放大,由扬声器传送出特定的声音。电子乐器的音色仿真,就是电子乐器通过采样技术对自然声学乐器的声音进行采样,然后通过一定的技术处理,在电子乐器上真实地再现这些声学乐器的音色。在电子乐器模仿民族乐器的方面,过去由于声学乐器有很多技巧且演奏时加入了演奏者的情感,使得电子音乐不能很准确的模仿其演奏时的音色。但随着电子乐器的发展,很多技术上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比如电子琴中民族音色预备设置按钮越来越多,还有滑轮和呼吸控制器的辅助。某些电子合成器还能通过设置,在同一音高上经过重复的弹奏通过力度的大小产生出拟人的感觉。这些都让电子乐器在民族乐器上的仿真更上了一层楼。在配乐时用电子乐器编配民族音乐会让听众感觉到一种现代感

配音的方式篇6

关键词:动作;音乐;节奏特征

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233-02

众所周知,音乐对个体有着绝对感召力的元素是“节奏”。从各国音乐的发展,可以看到纵使语言不通,在不同的国度的个体也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而抒发个体情怀。因此,可以说“音乐节奏”成为人们共同所享有的元素。尤其是现代音乐的发展,对节奏的关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重视。从音乐发展的核心来看,动作和节奏是音乐发展过程中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核心要求。

在现代音乐中,动作和音乐片段的相互匹配已经广泛应用于在编舞和配乐中。在创作编舞时,要以用户选定的音乐片段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编排适当的舞蹈动作。在创作配乐时,就要在用户选定的舞蹈动作的基础上,再创作出合适的背景音乐。但是动作与音乐作为两种完全不同感知的时序信号,为了二者能够恰当的匹配在一起,此时,就需要一种动作――音乐特征匹配模型的建立,此模式能够将单纯的动作与音乐信号合为一体,建立符合人类认知的匹配关系,且能够存储、检索和编辑音乐和动作。

一、传统创造与“节奏”的论述

传统创作动画就是利用动画师手工建立动作与音乐的匹配模型,然后,以给定的音乐为基础进行编舞,手工绘制关键帧后,再经过计算机进行插值处理,以变成舞蹈动画。相对于配乐而言,就需要动画师听取不同的音乐并进行多次创作,最终选定与既定的舞蹈动作最为匹配的音乐,选曲是非常耗时且枯燥的。

到目前为止,在动作与音乐特征匹配模型方面,人们已经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在编舞方面,研究出了一个以音乐情感以及运动风格为基础的动作与音乐特征匹配模型;并研究出对音乐和动作的节奏以及密度特征的利用,以使整个编舞过程更加顺利;还可以预先构建动作图,以供搜索选择,使编舞系统的搜索效率得到提高。在配乐方面,Lee等建立了以一个舞蹈动作和音乐特征点之间的匹配模型,将其作为创作音乐的基础,以使半自动配乐得以实现;Cardle等制作出了应用于影片音轨配乐系统的匹配模型。但是,上述匹配模型都是以一定任务为前提,在不同场合的情况下就难以通用。

音乐和舞蹈中交替出现,且有规律性的强弱、长短的现象被称为“节奏”。人的走路步态、动作的强弱以及节奏等动作特征,以及音调、音高、音色、音符时长的音乐节奏等音乐特征都是能够被人类所感知的。经研究证明,最容易被观众感知的特征就是节奏,且节奏是舞蹈动作与音乐共同的特征。在研究分析动作特征时,Shiratori等提出,动作的主要特征就应该是动作的节奏模式,在对日本传统舞蹈的节奏进行分析学习时,就必须结合手、脚以及身体重心三点的速度曲线以达到完美的效果。而Lee等提出,将关节点角速度的极值点当做分割节奏的候选点以进行节奏分析,而后按照候选点的分布排列情况将其重新制作成动作特征曲线。在分析音乐特征之时,Goto将音符的起始点、和弦变化以及鼓点模式综合起来,以完成对音乐节奏特征的分析。Kim等认为音乐的主要特征就应该是播放的速度、节拍等。以上所述,均是以“节奏”特征为中心进行阐述,所以,在本文中,也选择将音乐的舞蹈动作的节奏特征作为基础和铺垫,以将动作与音乐片段的匹配模型得到建立。

二、提取节奏特征

为使计算机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相互匹配,就需要将动作和音乐信号变成在节奏语义上的特征点序列,也就是将音乐与动作数据的节奏信息以函数的形式抽象的表达出来。可以说,通过计算机对动作与音乐节奏的匹配,更加能够合理数据库范围内所要求的各种规范,信息函数是其表达所需要的前提,序列与节奏则是最终的表现形式。

Kim等对于节奏的分析方法就是将各个关节点角速度曲线的动作数据提取出来,并将曲线的极值点作为节奏的参考点,以使参考点的时间序列形成。MIDI有较为直接的音乐节奏的提取,被看做音符指令组成集合的MIDI乐谱,在获得音符时长和位置时可以较为容易得到,但对于绝大多数音乐的片段来说,一个音乐小节各类音符的起始点一般都是四分音符,同时其也是乐曲的重音处,所以,一般情况下,音符的节拍位置都会与四分音符相重合。按照这一特点,将MIDI乐谱中的每一个四分音符的位置都作为此音乐的节奏点,此方法就是节奏特征的提取算法。用与节奏点最近距离的音符的音高决定节奏点的强度,节奏点未落在四分音符处的音乐片段不在本次研究之内。

三、节奏匹配度量

从音乐整体发展来观察,动作序列与节奏序列处于相互依赖,而又各自独立的过程中。无论是动作序列的编排如何具有创意性,总是离不开节奏旋律的规范。这是节奏序列与动作发展的所要依据的规律。计算机的出现与应用,给节奏的划分提供更为精准的体系,制定一系列的标准。而对音乐节奏度量的要求,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与人们对辨音的更高的要求,而更得更加严谨。

当动作序列被转化为动作节奏特征点序列值,音乐序列被转化为音乐节奏特征点序列值之后,二者的匹配程度就需要通过计算得出,其中方法包括:利用经典的欧式距离以解决上述问题,但是动作和音乐特征点序列的总体往往有相似的趋势,但是却不能够在时间轴上对齐。DTW算法就能够结合时间规划与距离测度,以有效的将问题解决。计算动作与音乐片段匹配程度的准则可以用它提供的累积距离函数来表示。

四、构建动作―音乐映射图

一般应用动作图以及音乐图的方式进行储存和组织动作和音乐的数据,进行自动编舞以及配乐。也就是通过节奏切分动作数据以及音乐数据,然后将各个片段制作成动作图或者音乐图中的一个节点。这样就可以将自动编舞以及配乐变成为遍历问题,通俗来说,就是利用动作以及音乐的节奏匹配模型以将潜在的动作和音乐片段组合的匹配程度计算出来。自动编舞或配乐的输出结果就选择匹配程度最高的一条路径。但计算的过程花销较大,因此必须构建一张以节奏为基础的动作――音乐映射图,以使候选动作或音乐数据的搜索更加高效。

(一)构建动作与音乐图

构建动作与音乐图之前,应该以动作和音乐节奏点的位置为基础,然后切分动作和音乐数据,以及节点间的距离以建立其的连通性。具体可分为音色距离以及和弦距离两种。

(二)动作―音乐映射

通过对DTW算法得出的分值进行比较,找出与每个动作或音乐片段最为匹配的音乐或动作节点,最后将匹配的结构存储与一个动作的音乐映射表中,此映射表能够将搜索的效率提高。

(三)点对点的网络效应

点对点的信息获取,简称为P2P搜素,是网络上一种对音乐作品进行深层挖掘的方式,主要通过一些分享开放式的文档进行筛选信息,可以分享的音乐文档也涵盖了作品名称、作者、曲风、时代等。这种平台互动和共享的音乐搜索机制正在慢慢应用到其他领域中。

五、配乐及编舞

完整的动作―音乐映射图有利于自动配乐以及自动编舞,其工作流程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预计算和实时运行阶段。但同时,为了候选动作和音乐之间的节奏匹配的改善,以使质量符合客户要求,对候选动作以及音乐还需进行加工处理。

(一)自动配乐

用户将动作序列输入,系统将自动输出匹配于该动作序列的音乐序列被称为配乐。自动配乐的过程中,依据于数据库对动作序列和节奏序列的整合,依据制作者所制定的标准与体系而进行相对更佳的配比。用户对动作序列的要求,通过具体指令进行匹配形式的操作和匹配结果的干预,从而形成符合用户需求的配乐,这种配乐方式,相对于传统方式来说,更加快捷而有效。

(二)自动编舞

用户将音乐序列输入,系统将自动输出匹配于该音乐序列的舞蹈动作被称之为自动编舞。从编舞的指令入手,计算机数据库内存在大量舞蹈风格与类型,不同的风格和类型是精通前期的裁剪而优化形成音乐资源的主体,对用户所提到基本要求给一定程度上的满足。个体用户通过指令的方式输入音乐序列,指令转达给舞蹈数据库,进行相对应的配合,以达到音乐序列与舞蹈序列的结合。

(三)动作候选以及优化音乐编辑

即使图遍历策略输出的候选动作以及音乐序列是最好的,但是因原始数据库存在不完备的特征,也还是无法通过图遍历策略完成两者的高度匹配。依据DTW算法,可以变形音乐片段,以达到将动作特征点映射到对应的音乐特征点中的目的,使动作以及音乐片段的匹配程度得到改善和提高。

结语

动作――音乐匹配模型是为了改变舞蹈连贯性和音乐方面的匹配,在模型中前期通过动作-音乐视图以及DTW算法从而得出数据,然后通过数据来改善和处理动画和音乐方面的问题。

动作和音乐融合状况一直是一个难以攻克的课题,需要更深层次的去完善和处理相关问题。文章指出的编舞处理未能整体考虑相连性,只考虑的片段之间动作联系,为了能全面处理整体问题,可以通知整体段落之间的联系来改善部分段落之间的契合,从而使段落中的动作能实现完全的整体连贯和匹配。而音乐方面,为了使片段和片段之间能够完整的呈现完美旋律,可以通过计算机的数据库在此方面的音乐衔接规则得出片段之间的联系,来实现音乐整体旋律的完美融合。动作――音乐匹配模型在动作和音乐方面能够使编舞和配乐系统的整体效率提高,还能使舞蹈和音乐之间的融合的更加简单、方便、快捷。

参考文献:

〔1〕樊儒昆,傅晶,程司雷等.动作与音乐的节奏特征匹配模型[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10,22(6):990-996.

〔2〕谷勇.英纽特鼓舞歌的文化属性与音乐特征[J].中国音乐,2005,(3):69-73.

〔3〕包天天.探索肖斯塔科维奇早期钢琴作品的创作风格及演奏特征――以《三首幻想舞曲》为例[J].音乐时空,2014,(14):100-100,104.

〔4〕姚琦.影视画面的节奏艺术特征分析[J].电影文学,2013,(9):29-31.

〔5〕姚琦.电影声画节奏初探[J].电影文学,2013,(7):34-35.

〔6〕田世高.土家族音乐形态论[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2003,(1):41-46.

配音的方式篇7

    以往录音的记录工具基本都是开盘式录音机,录音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因为开盘式磁带的技术指标原因,声音的音质会受到影响,声音还原性差,不停地反复录制,磁带胶片容易掉磁消磁使声音走音变调。另外模拟录音方式录下来的声音频率范围窄,声音的动态范围小,影响了声音的艺术性。随着音频工作站的广泛应用,声音通过数字化处理,即在数字状态下进行记录,电路范围比模拟录音处理得大,每秒传输的码率高,数字录音不会出现磁带录音造成的杂音,其音源品质非常高,记录的量也多,信噪比高,具有一定的保真度。

    2缩短了录音周期

    模拟录音方式是把声音电信号通过磁头转换成磁场保存在磁带上,录音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成百上千遍的磁带快进快退。通过快进快退磁带才能找到所需配音的位置,录音人员和配音的工作效率不高,一个场景可能要录一两天。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基本上要录一个月才能完成。用数字音频工作站来录音,因为它的首要特性是非线性,减少了频繁倒带的问题。它可以随机存取,调节声画同步变得非常容易,抓取声音片段十分容易,只需沿时间线移动就能轻松准确地找到需要到的位置。应用数字音频工作站录音,一个月能轻松地录制两三部电影。

    3节目的存储和传输变得很方便

    过去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要九个开盘带来储存声音,要专门找地方存放;随着译制片的增多带子也就越堆越多,外出交流十分麻烦。节目交流传输均需要耐心地逐盘翻录和运输,需要花费的时间特别长。现在的数字音频工作站是以磁盘为主要记录载体,存储容量大,声音以不同的文件格式被存储,48KHZ采样、16bit线性PCM编码的数字音频信号,每分钟每轨的数据量是5.76MB,IGB的存储量可以存储173分钟单声道48KHZ采样16bit量化的数字音频信号。照这样计算一个小小的硬盘就能存储上千部影片的声音文件,易存储易携带,而且声音文件的传输速度也快,大大加快了音频节目的储存和交流速度。

    4声音整理

    在以前传统的译制节目中不存在声音整理这一步。传统模拟设备采用的是线性剪辑,在录音的同时就要求了每位配音演员要将口型等全部对好而且不能有一点杂音,有点瑕疵就要全部从头再录一遍。基本是配完一部片子也就完成了一部片子的制作。基本上没有后期编辑声音的技术设备。配音演员将一种语言的片子配上另一种语言,由于语言的不同发音和说话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再加上演员配音时在听到原片人物发声时到他自己说话时有一个时间延时,口型会错位。有时配音过程中发错了一点语音,全场段的配音只有重新录制。这种重复的录制配音,译制人员的工作往往非常繁琐。有了音频工作站这些都不影响继续工作,配音演员可以很轻松地完成配音工作。配音完成后技术员就要对片子进行清理声轨、口型对位工作,清理前期录音过程中的杂音和不要的声音,将每句话和人物口型对位以达到声画同步的目的。这些都是以往传统的模拟录音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5声音的后期编辑

    编辑之义为《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声音的后期编辑是译制片制作的关键,对前期采集到的声音素材按照作品整体要求或编导的意图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这是录音后期必须做的工作。影视作品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品。录音编辑要考虑声音的清晰度、丰满度、柔和度和保真度,确保声音的完美艺术性。而从技术上讲又必须对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响度、均衡度等作正确调整。传统编辑是基于磁带的线性记录方式,一般只能按编辑顺序记录,即便是插人编辑也只能修改声音,而不能改变时间长短,所以修改起来极不方便,大多数片子从样片到定稿都要经过多次编辑,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剪辑沿用了早期声音剪辑工艺中的波形可视化效果,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听觉及视觉共同来完成编辑工作,而且这种编辑方式是无损剪辑。

配音的方式篇8

以往录音的记录工具基本都是开盘式录音机,录音的效果和质量得不到保障。因为开盘式磁带的技术指标原因,声音的音质会受到影响,声音还原性差,不停地反复录制,磁带胶片容易掉磁消磁使声音走音变调。另外模拟录音方式录下来的声音频率范围窄,声音的动态范围小,影响了声音的艺术性。随着音频工作站的广泛应用,声音通过数字化处理,即在数字状态下进行记录,电路范围比模拟录音处理得大,每秒传输的码率高,数字录音不会出现磁带录音造成的杂音,其音源品质非常高,记录的量也多,信噪比高,具有一定的保真度。

2缩短了录音周期

模拟录音方式是把声音电信号通过磁头转换成磁场保存在磁带上,录音过程中总是伴随着成百上千遍的磁带快进快退。通过快进快退磁带才能找到所需配音的位置,录音人员和配音的工作效率不高,一个场景可能要录一两天。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基本上要录一个月才能完成。用数字音频工作站来录音,因为它的首要特性是非线性,减少了频繁倒带的问题。它可以随机存取,调节声画同步变得非常容易,抓取声音片段十分容易,只需沿时间线移动就能轻松准确地找到需要到的位置。应用数字音频工作站录音,一个月能轻松地录制两三部电影。

3节目的存储和传输变得很方便

过去一部九十分钟的电影要九个开盘带来储存声音,要专门找地方存放;随着译制片的增多带子也就越堆越多,外出交流十分麻烦。节目交流传输均需要耐心地逐盘翻录和运输,需要花费的时间特别长。现在的数字音频工作站是以磁盘为主要记录载体,存储容量大,声音以不同的文件格式被存储,48KHZ采样、16bit线性PCM编码的数字音频信号,每分钟每轨的数据量是5.76MB,IGB的存储量可以存储173分钟单声道48KHZ采样16bit量化的数字音频信号。照这样计算一个小小的硬盘就能存储上千部影片的声音文件,易存储易携带,而且声音文件的传输速度也快,大大加快了音频节目的储存和交流速度。

4声音整理

在以前传统的译制节目中不存在声音整理这一步。传统模拟设备采用的是线性剪辑,在录音的同时就要求了每位配音演员要将口型等全部对好而且不能有一点杂音,有点瑕疵就要全部从头再录一遍。基本是配完一部片子也就完成了一部片子的制作。基本上没有后期编辑声音的技术设备。配音演员将一种语言的片子配上另一种语言,由于语言的不同发音和说话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再加上演员配音时在听到原片人物发声时到他自己说话时有一个时间延时,口型会错位。有时配音过程中发错了一点语音,全场段的配音只有重新录制。这种重复的录制配音,译制人员的工作往往非常繁琐。有了音频工作站这些都不影响继续工作,配音演员可以很轻松地完成配音工作。配音完成后技术员就要对片子进行清理声轨、口型对位工作,清理前期录音过程中的杂音和不要的声音,将每句话和人物口型对位以达到声画同步的目的。这些都是以往传统的模拟录音方式所不能达到的。

编辑之义为《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声音的后期编辑是译制片制作的关键,对前期采集到的声音素材按照作品整体要求或编导的意图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这是录音后期必须做的工作。影视作品是艺术和技术相结合的产品。录音编辑要考虑声音的清晰度、丰满度、柔和度和保真度,确保声音的完美艺术性。而从技术上讲又必须对混响时间、频率特性、响度、均衡度等作正确调整。传统编辑是基于磁带的线性记录方式,一般只能按编辑顺序记录,即便是插人编辑也只能修改声音,而不能改变时间长短,所以修改起来极不方便,大多数片子从样片到定稿都要经过多次编辑,大大降低工作效率。数字音频工作站的剪辑沿用了早期声音剪辑工艺中的波形可视化效果,这样我们可以通过感觉、听觉及视觉共同来完成编辑工作,而且这种编辑方式是无损剪辑。

6结束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