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数字化管理特点8篇

时间:2023-12-16 08:04:48

数字化管理特点

数字化管理特点篇1

关键词: 工程设计图纸档案; 特点; 数字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G27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2-0046-01

一项工程的设计不仅由工艺、设备、总图、土建、电气、自动化、机修、暖通、炼钢、给排水以及工程经济等配套齐全的众多专业联合创作而成,其设计产品也是为生产建设和技术改造服务中间产品而创作的,是编制建设计划,财政拨(贷)款,初步设计,设备材料订货加工,现场加工,建造安装,竣工验收等诸项工作的条件,表现形式为技术文件、技术图纸等,是工程设计单位数量最大、价值最高、使用频繁的资源储备。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是企业和科技单位长期积累的宝贵财富,是科技和生产人员广泛利用的技术资源。目前,有效利用和保存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方法就是将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数字化。

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由于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及自身的特点决定了目前我公司包头院的工程设计图纸档案还必须使用纸质文件,形成了电子与纸质文件混合归档的情况。大幅面扫描仪(或称工程扫描仪)、大容量存储设备的出现,已具备了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数字化的条件,我公司档案馆进行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数字化处理和管理已经势在必行。

一、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特点

1.内容的专业性、整体性和数量的浩大

工程项目从其可行性研究到最后竣工,都是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阶段,多个专业的设计文件组成的各自相互联系的整体,每一张图纸,每一页文字或表格都是图纸档案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管理上强调将设计成品按项目系统地成套排架,在档案整理、分类、立卷、编号时按专业进行严格区分,必须考虑图纸档案所属专业与工程项目、工程设计之间的隶属关系。

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本身具有的整体性特点不仅造型庞大,结构复杂,内容繁多,而且是由一个个单件生产项目衔接的固定资产体系。设计单位在设计技术活动中形成的图纸档案必然具备数量大、递增快的特点。我公司包头院2010年一年约有9―11万张底图和5千多套蓝图档案入库,日积月累,可见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数量相当惊人,数量众多的图纸档案将对保管和利用带来不便。

2.使用的通用性和复用率高

工程设计对象即工程建设产品虽然具有千差万别的单件性,但其中一些建筑配件、设备装置及其零部件或建筑单元等,往往是量大、面广、共性多、通用性强,使有关内容的图纸档案具有广为复用的条件。

设计是一项继承性和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尤其是在一些企业的产品规模、生产流程、设备选型、建筑结构要求以及设计程序和方法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更是离不开参考和复用已有的并经过时间考验的设计图纸档案。我公司包头院图纸复用率在40%-60%左右,一些配套成系列的设备装置、定型安装图集、通用设计,其图纸复用率高达80%-90%。这样大大避免了重复劳动,降低了成本,缩短了设计周期,加快了设计速度,为整个工程建设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数字化的必要性

由于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特点,使得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管理工作出现了很多问题,数量众多的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保管,要求占用空间不断扩大;设计图纸档案的手工归档、组卷费时费力、容易出错,图纸档案查询方式不方便等等方面表明:适时开发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数字化信息系统从而解决档案管理工作落后于科技和生产的局面。

1.便于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长期保管

纸质图纸档案在长期频繁的使用、被借用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多次复用后,容易变脏、变脆,内容易变模糊。将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数字化输入计算机后,设计人员(用户)更多的是借助计算机调阅图纸,很少直接借阅纸质档案。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数字化就是指通过扫描仪将纸质档案转化为计算机文件的过程。借助计算机还可以将海量的工程设计图纸档案以数码的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和光盘等载体上,这样不仅可以缓解档案库房保存空间不足的问题,更有利于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长期保管。

2.便于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利用

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数字化后,可保存在单位的服务器上,网络中的用户只要有相应的权限,就可查阅到所需的设计图纸档案。我公司设有包头、青岛、秦皇岛、上海分院,已经基本实现工程设计图纸档案资源的共享,青岛分部的档案部门借助网络在网上发图、检查图,可以将图纸传到包头院入库管理。包头院的档案部门利用新的编号制度将数字化后的工程设计档案的排序和分类,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了档案的检索效率使得各个分院的设计人员对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利用也不受时空的限制,而且用户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查到自己所需的图纸。

3.便于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修改、补充、代替

工程设计是技术上和经济上对拟建工程的全面规划,所以设计工作形成的图纸档案是设计人员科学技术构思的精神产品,是主观范畴的东西,它不同于测绘图纸和竣工图纸那样是完工后的实体在图纸上的反映,存在主、客观之间不完全一致的现象。

在施工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图纸上许多次地修改、补充、代替和通知单,这是图纸档案有别于其他档案的重要特点。设计新产品、新项目时,往往需借助已有的图纸档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补充、代替。在工程施工现场时,设计人员也可对已有的图纸通过数字化输入计算机后,在计算机中进行局部修改,并通过打印机或绘图仪输出,及时发出变更通知单,这样既快又好,又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现场所发生的情况。

4.便于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管理

工程设计图纸档案从收集、分类、归档、鉴定、整理、保管到开发利用都可按照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成套性、阶段性、专业性、通用性以及经济效益的社会性特点,将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各个环节的格式和连接方式进行一体化、网络化,使得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管理不是单一层面的管理,而是一个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层次、多方位的管理体系,既满足管理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特殊要求,又能通用、有特色;既符合实际工作需要,又具有不断发展的空间。

实现工程设计图纸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设计图纸档案资源的价值,从而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将档案信息由各种物理载体形式全部以数字记录方式转化存储到光盘、磁盘等计算机的各类存储器中,完成工程设计图纸档案向数字化转化过程还需要使用扫描仪、数码相机、数字摄像机等信息采集设备,综合运用扫描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压缩存储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档案部门配备电脑、构建信息网络,只是营造了档案信息利用的“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能否真正发挥效能,取决于有无充足的运送对象――数字档案资源。为实现工程设计图纸档案数字化管理,档案工作者还需做大量的工作,完成由计算机代替手工完成的各项业务工作,改变业务流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基础管理建设,对于工程设计图纸档案实行数字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M].1998.

数字化管理特点篇2

[关键词]信息时代 数字化图书馆 主要特点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6-0111-01

一、信息化技术下的图书馆特点分析

在我们对信息化技术下的数字图书馆管理工作进行研究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图书馆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只有充分了解了这一问题,我们才能对其管理工作开展全面研究。

(一)图书管理工作效率提升

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图书馆的主要管理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种效率的提升主要表现在图书分类与检索,以及借阅工作过程中。首先,在图书管理分类过程中,数字化图书馆中的电子化图书可以根据其内容,利用数据库技术自动完成图书分类工作。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图书分类效率。反之在图书检索过程中,我们只要输入图书名称,数据系统就可以自动完成图书的检索工作。其次,在图书解决过程中,数字化图书是通过网络自动完成的。这就极大地减少了管理者的实际工作,提高了管理效率。

(二)图书资料利用率高

在图书馆管理实际工作中,如何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图书资料的实际作用,一直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在数字化图书馆管理中,这一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主要是因为数字化图书馆解决的是经过数字化处理的电子书籍与资历。这种数字化的过程既保护了图书资料的原本,同时还可以实现电子图书资料的复制工作。这就可以保证图书资料在借阅中,实现多名读者同时借阅,极大的提高了图书资料的利用率。

(三)可以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在数字化图书馆服务过程中,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工作,也是数字化图书馆管理的重要优势特点。这种优势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的两个方面:一是阅读方式服务的提升。与传统的阅读方式不同,数字化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计算机、平板电脑甚至手机的阅读服务。这种对方位阅读模式的出现,是数字化阅读服务的重要优势。二是查找与借阅服务的提升。数字化图书馆是在网络技术支持下建立的,其图书查找与借阅方式不仅包括了图书馆的现场工作,还可以包括网络查找与借阅的开展。这种服务的提升,很好地提高了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水平。

二、信息时代下数字图书馆管理模式研究

在了解了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数字化图书馆的主要特点后,我们对当前数字化的管理模式开展了实践研究。

(一)数字化图书馆网络管理模式

在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其网络化优势的应用保证了管理效率与质量的提高,进而在管理过程中,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建立与推广保证了数字化图书馆优势性作用的体系。这种网络管理模式包括了两项内容:一是网络化数据库管理。对数字化图书管理而言,数字图书就是组合化的数据与信息。利用网络数据库技术对于数字化图书进行管理,具有效率高、误差小的优势,是很好的管理模式。二是网络化安全管理。在数字化图书馆安全管理中,预防计算机病毒、木马等安全隐患,对图书馆软、硬件系统安全产生破坏是我们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利用网络安全技术,对图书馆整体系统进行安全管理是我们当前数字图书馆管理中经常采用的工作方式。

(二)数字化图书馆人性化管理模式

在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人性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对图书馆管理质量的提高具有很好地促进作用。这种人性化管理模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人事管理的人性化。在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过程中,人性化的人事管理制度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图书馆工作人员发挥出自身的工作潜力,提高图书馆创新性优势的发挥。二是读者需求的人性化。为了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我们在管理过程中需要针对读者的具体要求与特点,进行人性化服务管理,保证读者合理需求得到满足。如在数字化图书馆借阅过程中,一部分读者对数字化借阅方式不了解与不适应。这时就需要我们利用技术手段,为读者进行借阅引导与说明工作,保障读者在最短时间内学会数字借阅方式。同时,在人性化的借阅过程中,读者还可以利用模糊检索方式、主题检索方式、搜索排行等不同的检索方式,为读者提供优秀、简单的检索服务。

(三)数字化图书馆规则化管理模式

数字化图书馆在实际工作中,对管理人员的规范化工作要求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在数字化管理过程中,计算机管理过程需要严谨的工作规范程序。所以,我们需要利用规范化管理模式,保证管理程序化的实现。如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图书管理人员需要严格地按照工作规范化内完成对纸质图书的数字化过程,防止纸质图书在数字化过程中受到人为破坏。又如在数字图书馆的考勤管理中,利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可以实现远程化考勤管理的实现,保证考勤管理制度的落实。就当前的数字化图书馆管理而言,规范化管理模式的落实,是图书馆管理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数字化管理特点篇3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用户服务;探讨

数字图书馆的出现是图书馆管理事业的一大进步,它能克服传统模式下图书馆管理所面临的服务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低等多个难题,实现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基于数字图书馆在图书馆管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性,笔者现结合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特点,对其数字管理模式下的用户管理与读者服务方式作详细论述,具体如下。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特点

数字图书馆,即Digital Library,其实质是一种建立在多媒体技术上的信息分布式管理系统,该系统在实际工作时能将各种信息加以存贮,然后为用户提供供给。数字图书馆的最大特点是能对各种信息,各种以不同载体形式存在的信息转换成数字信息,然后存贮。与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模式类似,数字图书馆在运作时同样涉及到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检索和信息利用四部分,不过数字图书馆的信息处理、存储、检索与利用效率更高,且这四大环节的操作者为数字技术。从某种程度上说,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技术手段,它能将大量的信息资源转换成数字信息存贮在计算机内,使其从分散状态变成集中状态,方便用户对信息获取;数字图书馆也是一种办公环境,它具有虚拟性、信息更新快速性特点;还有人认为数字图书馆是一种服务,它的依靠基础是网络,能通过网络为读者提供满足时市场需求的数字化信心产品,实现图书馆经营。总而言之,数字图书馆的产生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既提高了图书馆管理水平,又实现了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二、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模式与特点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模式与传统图书馆管理不同。比起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内部储存的信息资源量更多,且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人的信息使用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满足不同类别用户的信息使用需求,数字图书馆采用团体购买方式对用户进行管理。在团体购买模式下,用户获取图书馆的授受权之后,可以在馆内自由检索,自由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料和资源。与传统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方式相比,该类管理方式更加人性化,且不受地域、空间限制,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信息资源检索服务。数字图书馆的团体购买型用户管理模式主要具有以下三大特点:

1、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方式是图书馆新型管理理念的体现

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的核心理念是维系用户与图书馆的良好关系,通过统计用户信息检索量等方式来了解用户的信息使用需求,以此改进图书馆的现有管理模式,吸引更多的用户。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的关键在于,抓住潜在用户,将潜在用户变为现实用户,同时牢牢稳固图书馆与现实用户的关系,尽可能的将其转变成长期合作用户。数字图书馆现行所使用的用户管理方式能将传统图书馆模式下的“内视型”用户关系转变成“外视型”用户关系,通过完善产品服务,吸引用户眼球两种方式在,推动数字图书馆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从目前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方式来看,该管理方式由于融入了新型管理理念,变得更加重视用户关系。

2、现已形成一种新的用户管理机制

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已经将,改善用户关系列为了图书馆用户管理工作重点,即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宗旨之一为改善用户关系。为了实现这一点,图书馆开始迎合市场需求,对图书馆潜在用户的信息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完善馆内现有资源信息,以方便用户的信息检索与信息利用。除此之外,图书馆还利用信息共享方式吸引用户,增强了用户对图书馆的信任和喜爱。这种基于用户需求、个好的用户管理模式,能切实加深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推动数字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所以强调说,改善用户关系已经成为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的一种新机制,其发展具有必要和必然性。

3、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是一种新型图书馆管理战略

对现代化数字图书馆来说,用户是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图书馆只有抓住了用户,深化了图书馆与用户的关系,图书馆的发展才会更加顺利。所以说数字图书馆用户管理已经成为一种新型图书馆管理战略,且利用该战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能变得更加稳定、快速,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也能实现长期性。

三、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的特点与变化

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与传统图书馆不同,它在传统图书馆用户服务基础上衍生出了更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服务环境发生了变化

比起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环境以“馆员、馆舍、馆藏”三大要素做基础,以印刷品做主要信息载体,服务环境具有客观性、实体性。而数字图书馆的信息载体形式是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其读者服务环境为网络,并不具备实体性性质。所以从服务环境来看,数字图书馆的读者服务较之从前发生了巨大变化。

2、读者服务模式走向集成化、个性化信息服务

数字图书馆读者服务开始向个性化信息服务方向发展。以用户为中心是现代化数字图书馆的重要的特征。以用户为中心适宜按用户的要求去组织服务和资源,按用户要求理解、设计有关技术,个性化信息服务就是按用户的特点创建个性化的信息环境。它是数字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的具体体现。传统图书馆面对各层次的用户只能提供统一的服务,而数字图书馆则是针对每个人提供专业性的针对特定每项任务提供的信息服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图书馆所具有的先进性技术特点,使其成为了现代化图书馆的主流发展趋势,基于网络信息技术下的数字图书馆在用户管理、读者服务模式上都发生了变化,本篇文章通过对数字图书馆概念、特点以及用户管理、读者服务模式变化的分析,得出了一系列关于数字图书馆应用优势的结论,希望得出的结论能为同行提供参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晓青. 论数字图书馆的用户管理与用户服务模式[J].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12(02)

数字化管理特点篇4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概述

当前,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数字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数字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形态。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国土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引入数字化管理后,相关管理内容能通过软件进行归类管理,将大量的纸质文件变换成数据和数字形式的计算机管理,不仅有利于文件的长期保存,还有利于科学管理的实施。当前国家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国土资源的利用不断的发生变化,国土资源档案的调用使用的比较频繁,通过数字化档案管理,相关人员通过计算机的资源共享,能够迅速的查阅了相关的软件,减少了以往纸质文件的调用时间,在档案的更新和归档中也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录入及时的实现,为国家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国家的革新经济建设提供了方便,高效利用时间的同时也间接的促进了国家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适应性分析

1、数字化档案管理符合国土资源多样化管理要求。

国土资源档案种类极多,包括了综合类档案、地籍管理档案、建设用地档案以及矿产资源档案,还有国土资源监察档案、测绘管理档案、会计、声像、科研、基建设备、实物和电子档案等等。而且仅就地籍档案来说,又分成集体土地地籍档案和国有土地地籍档案两类。这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档案的多样化特征。根据数字化档案管理特征来看,可以针对不同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从而将这些资源统一纳入到数据库中,并利用智能化分析技术,实现对档案的高效管理,从国土资源档案多样化特点上来看充分显示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高度适用性。

2、数字化管理能够解决国土资源档案复杂性特点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比较复杂,其主要是对国土使用历史的记录,长期积累了较多的文件,在长时间的国家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同一地点经历了不同的建设规划,其用房的性质,产权所有人等都发生了变动。因此,在同一地点,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同,其档案也就有多个文件记录,档案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面对我国众多的地区和建设工程,可知国土资源档案的复杂性。而数字化管理能够通过智能软件对复杂的工作内容简化记录和保存,当然并不是对内容简化,而是将其管理模式进行简化,通过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将庞大的档案文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智能的整理,相关人员在录入和查找中只要输入相关信息就可以实现档案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和科学化。

3、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易变更性特点。国土资源种类繁多,其中地籍方面档案资源就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变化。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地籍信息经常会出现改变。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利用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将相关的信息统一搜索出来,并统一进行修改,从而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数字化管理能够轻松应对国土资源信息容易变更的问题。

4、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完整性特点。国土资源档案是一个系统性的资源集合,很多资源并不是独立信息个体,而是将多种信息资源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性资源,因此如果某一个资源信息出现缺失就容易造成国土资源信息的不完整,从而影响资源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这种相关性的建立已经通过数据库完成,因此很容易轻松调用并进行修改,极大地提升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效率。

三、推进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具体含义,即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纸质资料或是相应的录音或视频资料通过数据的转换,使其成为统一整体的多媒体信息内容,并将其依据相应一致的数据格式储存于数据库当中。进而利用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对国土资源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和管理,从而高效的提高对国土资源信息的利用及处理能力。

1、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关的领导进行推动才能够实施,因为国土资源本身的复杂性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这些部门的信息没有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就难以转化成知识库,从而实现高效的系统化管理。所以只有所有领导摒弃门户之见,转变观念,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统一收集被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2、制定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首先要明白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难度,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涉及到诸多部门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持。所以不可能一步完成,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着手。然后再进一步落实资金、实施单位和基础设施构建、人才培训和意识培养等一系列工作。接着当数字化管理系统搭建完成之后,就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传统的国土信息资源,如纸质档案、录像带资料等进行手工录入和数字化前期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推进,并且在录入数据库系统时,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在数字化转换过程中,信息资源没有失真,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的使用效果。

3、搞好安全性建设

在其数字化管理的建设过程当中,最大的隐患问题即为数据的安全性。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病毒入侵形式和程度也在不断的加重,因而在对其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相应的管理者应当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防范措施,对数据库系统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在资料录入时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密码设置,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对数据的操作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安全认证、可溯源。

数字化管理特点篇5

数字化档案管理是档案馆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建设综合实力的体现。在国土资源的利用上,房屋建设和改造问题也在不断的发展,造成国土资源使用数据的不断增加,在复杂的资料收集和管理中,计算机数字化技术的应用能够简化工作量,在后期的管理和查找中也提供了较大的方便。

一、数字化档案管理概述

当前,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形成了大量的数字档案信息。档案信息数字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以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档案信息形态。采用数字化档案管理,把分散于不同载体、不同地理位置的信息资源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以网络化的方式互相连接,从而可以及时利用,实现资源共享。国土资源管理系统通过引入数字化管理后,相关管理内容能通过软件进行归类管理,将大量的纸质文件变换成数据和数字形式的计算机管理,不仅有利于文件的长期保存,还有利于科学管理的实施。当前国家的经济正在不断的发展,国土资源的利用不断的发生变化,国土资源档案的调用使用的比较频繁,通过数字化档案管理,相关人员通过计算机的资源共享,能够迅速的查阅了相关的软件,减少了以往纸质文件的调用时间,在档案的更新和归档中也能够通过计算机的录入及时的实现,为国家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国家的革新经济建设提供了方便,高效利用时间的同时也间接的促进了国家经济效益的提升。

二、数字化档案管理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适应性分析

1、数字化档案管理符合国土资源多样化管理要求。

国土资源档案种类极多,包括了综合类档案、地籍管理档案、建设用地档案以及矿产资源档案,还有国土资源监察档案、测绘管理档案、会计、声像、科研、基建设备、实物和电子档案等等。而且仅就地籍档案来说,又分成集体土地地籍档案和国有土地地籍档案两类。这充分体现了国土资源档案的多样化特征。根据数字化档案管理特征来看,可以针对不同的档案资料进行数字化转换,从而将这些资源统一纳入到数据库中,并利用智能化分析技术,实现对档案的高效管理,从国土资源档案多样化特点上来看充分显示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高度适用性。

2、数字化管理能够解决国土资源档案复杂性特点

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相关内容比较复杂,其主要是对国土使用历史的记录,长期积累了较多的文件,在长时间的国家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同一地点经历了不同的建设规划,其用房的性质,产权所有人等都发生了变动。因此,在同一地点,国土资源的使用情况不同,其档案也就有多个文件记录,档案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面对我国众多的地区和建设工程,可知国土资源档案的复杂性。而数字化管理能够通过智能软件对复杂的工作内容简化记录和保存,当然并不是对内容简化,而是将其管理模式进行简化,通过数字化模型的建立,将庞大的档案文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智能的整理,相关人员在录入和查找中只要输入相关信息就可以实现档案的综合利用,实现了管理流程的数字化和科学化。

3、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易变更性特点。国土资源种类繁多,其中地籍方面档案资源就非常容易出现信息变化。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地籍信息经常会出现改变。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利用智能化的信息系统,将相关的信息统一搜索出来,并统一进行修改,从而极大地提升管理效率。因此,数字化管理能够轻松应对国土资源信息容易变更的问题。

4、数字化管理能够适用国土资源完整性特点。国土资源档案是一个系统性的资源集合,很多资源并不是独立信息个体,而是将多种信息资源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性资源,因此如果某一个资源信息出现缺失就容易造成国土资源信息的不完整,从而影响资源的检查和监督作用。在数字化管理模式下,这种相关性的建立已经通过数据库完成,因此很容易轻松调用并进行修改,极大地提升了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效率。

三、推进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应用

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具体含义,即通过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的纸质资料或是相应的录音或视频资料通过数据的转换,使其成为统一整体的多媒体信息内容,并将其依据相应一致的数据格式储存于数据库当中。进而利用强大的数据库资源对国土资源信息进行统一的处理和管理,从而高效的提高对国土资源信息的利用及处理能力。

1、改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字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推进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数字化过程中,必须要有相关的领导进行推动才能够实施,因为国土资源本身的复杂性会涉及到诸多部门的通力合作,如果这些部门的信息没有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就难以转化成知识库,从而实现高效的系统化管理。所以只有所有领导摒弃门户之见,转变观念,将国土资源档案信息统一收集被纳入到数据库系统中,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使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管理效率。

2、制定实施计划分步实施

首先要明白国土资源档案数字化管理的难度,这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涉及到诸多部门的支持,同时还需要相关人才的支持。所以不可能一步完成,所以在实施过程中要通过制定完善的实施计划着手。然后再进一步落实资金、实施单位和基础设施构建、人才培训和意识培养等一系列工作。接着当数字化管理系统搭建完成之后,就需要组织相关的人员对传统的国土信息资源,如纸质档案、录像带资料等进行手工录入和数字化前期的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推进,并且在录入数据库系统时,需要对数据内容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在数字化转换过程中,信息资源没有失真,只有如此才能够有效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的使用效果。

3、搞好安全性建设

在其数字化管理的建设过程当中,最大的隐患问题即为数据的安全性。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应的病毒入侵形式和程度也在不断的加重,因而在对其进行数字化管理的实施过程中,相应的管理者应当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加强防范措施,对数据库系统定期进行病毒查杀。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在资料录入时必须要采取相应的密码设置,制定并完善相应的安全防范制度,提升国土资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对数据的操作要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安全认证、可溯源。

数字化管理特点篇6

【关键词】数字化;油田;规划;资源丰富

一.现代油田数字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以来石油的开采就在不断更新,当代的现代化技术也逐步的被普及,被应用到实际建设中,新世纪的到来,带动了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众化,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相结合推进着全球产业的分工明确、结构的调整、全球经济的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创新以及广泛的应用,促进采油活动和经济流通的便捷,高效益。从形式到内容都产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如果石油企业建设成为一个科学、专业和现代技术数字化相互结合的现代企业,就会给国家带来高效益,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进步与发展。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近几年的数字化油田的建设越来越被认可和普及,这是基于当代全球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石油的需求量增加和经济的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带动了石油产业的发展,这就要求石油事业的高效率,高品质,高数量的研发和实施。石油数字化属于一种新型技术,石油数字化的作用有很多比如油田的信息交流和管理石油数字化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系统并不是很完善,其中有许多原因,虽然中国发展比其他国家发展很快但是仍属于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上起步比较晚,石油数字化建设进程不是很快,这就需要我们在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上多多发展,在技术创新上要加快步伐。多吸取别国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技术,利用“拿来主义”来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数字化石油建设。

对于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的管理也是一大重要研究,自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以来我国远程监控系统就需要设计和实施维护,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全球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信息的传播得到了突飞猛进,人们利用这一优越的条件,迅速的发展起石油数字化油田并实施了远程视频监控系统。这也是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时期的一个高潮,根据发达国家的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的发展情景,信息技术化已经成为石油数字化油田建设发展的基础。石油化工企业属于我国的主要支柱型产业之一,近几年来,为提高石油化工企业油田的生产效率及生产时的安全保障,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石油化工企业中,通过运用远程视频控制系统来实现大型油田建设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先进化的发展。目前信息化技术在我国石油化工建设中的发展进行了分析,发现我国在远程视频监控技术和建设上的完善性落后与一些发达国家,需要我们在石油化工方面多多的借鉴发达国家的技术。争取建设完善和现代化的数字化石油田。

二.油田数字化建设的技术特点

对于“油田数字化”这个词还有好多人不了解,更别说油田数字化建设技术的特点了,数字化油田的建设展示了石油化工的智能化,自动化和时代化的新型技术。在科学研究里为建设和优化油田他们将发展的方向涉及到油漆经营一体化,通过收集各种的有关数据来模拟并试验,来促进数字油田的建设。这样就可以很方便的观察到油田的实时动态,了解到最新,最准确的人文信息,并与之作出解决方法。

油田数字化建设的技术特点是:一包括了遥测技术,其中包括四维地震监测技术,重力感应技术,电磁监测技术以及永久型地面检波器。这项技术的特点是,能远距离控制,操作方便,运行可靠,解决的方法便捷,稳定。二包括可视化技术,综合侦探与采集数据的三维可视技术。这项技术的特点是能很直观的了解到油田的情况起到监控的作用。三包括智能钻井和完井技术,这项技术能准确的完成钻井任务并对此作出详细的报告,高效率的完成任务比传统的技术更加便捷,准确,质量好。四包括自动化技术,特点是无需人工介入,自动化程度高,调节性强。五包括数据集成,管理和挖掘技术,其特点是能够整合和分析数据,管理和强化,和挖掘技术的进步。六包括集成管理体系,其特点是聚集在一起管理。整体性的强化。以上是对油田数字化建设的技术特点的概述,油田数字化建设的实施大大的增强了石油工业的发展空间,为、石油行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便捷,更美好的发展未来。也是为我国建设和发展提供更大的动力,促进全球的经济发展。

结论

随着油田建设发展的不断深入,油田的建设就需要飞速的发展和更新,随即采用数字化油田建设,面向全中国以及全世界。数字化是把复杂的信息转换成用数字,数据度量的,其次再把这些数据整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数字模型,把他们制作成二进制的代码,最后导入计算机里面,整理统一。数字化油田建设给油田工程带来了便捷的管理,特点也是很突出的,比如在集成性,智能性,管理性以及定量性。数字化油田建设虽然有许多的好处和优点,但是在建设资金上需求量巨大,技术水品上也是要求顶级的以及计算机,通讯,网路,智能的技术。老传统的油田的靠的是大量的石油工人对所管辖的油井进行数据采集而现代的数字化油田靠的是电子训井和多种工艺流程建立无缝衔接的数字化管理功能,准确无误的传递的最新数据,并且对数据分析和解决,这就是数字化建设的特点,这可以解决需要靠大量人工做的工作从而简单化,便捷化,可靠化。数字化油田建设是本着便捷,高效,准确,科学以及合理的原则。这将把传统的油田化工分离管理发变成油田一体化的管理,建设新型管理的运行模式,能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维护能力,生产的规模也有大幅度的挺高。带动了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促进了全球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曾繁昊.计算机技术在油田开发动态分析中的应用探讨[J].China's Foreign Trade,2012年12期

[2]任长明.油田区域自动化监控系统设计[J].企业导报,2009年05期

数字化管理特点篇7

关键词:数字化;智能终端;合并单元;运行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B

引言

由于电子式互感器有效地克服了磁饱和、磁干扰、绝缘、过电压、短路、开路、测量精度不高等技术难题;同时随着IEC61850标准的颁布实施和以太网通信技术的应用,设备间缺乏互操作性,“信息孤岛”等问题也迎刃而解。鉴于此,目前数字化变电站正逐渐成为主流,全国已建和在建的数字化变电站已经突破了几百座,数字化变电站已经成为发展的方向。数字化变电站是变电站的最新发展,设备自动化程度有了较大提高,运行维护人员投入也大大减少,新的运行维护技术也蓬勃发展,如何提高管理人员的运行维护水平,实现变电站的科学运行、经济维护,是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本文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对数字化变电站如何进行运行管理展开了初步的探讨。

1.数字化变电站特点。数字化变电站可提供实时、可靠、完整的共享信息平台,其各种功能可共享统一的信息平台,避免了设备的重复。变电站的保护、测控、计量、监控、远动、VQC等系统均用同一个通信网络接收电流、电压和状态等信息以及发出控制命令,设备间信息交换均通过通信网络完成。通信网络取代了复杂的控制电缆,数字化变电站的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间、二次设备之间均采用计算机通信技术,一条信道可传输多个通道的信息。因此数字化变电站的二次接线大幅简化。在逻辑上,数字化变电站由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组成,其系统结构图如下,

图1 数字化变电站结构图

数字化变电站站控层设备是由传统意义上的后台监控系统、工程师站、远动服务器等构成。间隔层设备是由按间隔对象配置的测控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计量装置以及与接入其他智能设备的规约转换设备等构成。其中的单间隔设备有线路保护、测控装置、计量装置,跨间隔设备包括母线保护、故障录波、变压器保护等。过程层设备主要包括电子式电流互感器、智能一次设备等,现阶段智能化断路器是由传统断路器加智能终端方式来实现断路器智能化,电子式电流互感器采用罗氏线圈加激光功能的方式来实现互感器设备的数字化。

2 数字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数字化变电站运行管理要遵照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要求。为了更好地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循“保人身、保电网、保设备”的工作原则,以班组控制异常和未遂为安全目标,设备运行管理为核心,开展变电运行管理。保证电网不间断供电和变电站安全、经济、可靠运行。

2.1.设备管理。

2.1.1设备和专业划分的变革。传统的电磁型TA、TV被电子式互感器所取代,一、二次设备之间的融合,让传统的一、二次设备的界定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的二次回路的概念被网络和通信技术所代替,继电保护和自动化专业人员对回路的维护已转变为对光纤通信网络和系统软件的维护,让传统的继电保护和自动化专业的工作界限划分趋于模糊。因此,随着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对一、二次设备进行重新的界定也呼之欲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会有相关的文件进行明确。继电保护和自动化两个专业的紧密融合,有些地方供电局已经在尝试建立基于大二次的基层班组,这些措施对于数字化变电站的发展也必将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2.1.2 维护管理

数字化变电站的特点是智能化、网络化,其维护的量相比于综合自动化变电站要少,但是,我认为其维护的重要性更加重要。在数字化变电站中我认为对于合并单元、智能终端、交换机等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电源应给予特别的重视,有必要制定相关的维护作业指导书。对于ODF箱上光纤的熔接和接口位置,应进行特别的检查,确保光纤可靠稳定的连接。对于相关软件,应密切关注厂家相关软件的升级信息,当有必要时应联系厂家对软件进行升级,同时应记下目前运行的软件版本号。

2.2.技术资料管理。数字化变电站除了目前综合自动化站要求配置的资料外,应特别注意以下资料的保存和更新。合并单元的软件版本号、参数整定表。网络VLAN的划分原则及划分的详细情况;GOOSE报文发送、接收联系表(信息点表);保护、测控、故障录波、智能终端、交换机等GOOSE网设备的GOOSE配置文件;GOOSE网光缆、尾纤联系图;变电站自动化后台系统数据库备份;SSD(系统规范定义文件)、SCD(变电站配置文件)、ICD(IED能力描述文件)、CID(配置IED描述文件);各设备各种告警或故障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2.3.运行管理

2.3.1.巡视

数字化变电站设备运行班组应按照相关管理规定要求对数值化变电站数字化设备进行巡视,巡视应包括以下内容:(1)合并单元:定期查看合并单元采样情况,激光电源使用情况,各个通道数据“中断”及“异常”数值统计情况;(2)智能终端:检查智能终端各个位置指示是否正确,有无告警情况等;(3)智能终端柜:记录柜内温度、湿度值,检查加热器及风扇是否工作正常等;(4)交换机:交换机的运行温度,各指示灯是否正常,各接口是否正常工作。

2.3.2.“五防”管理

随着在线式五防的发展,鉴于在线式五防系统的各项特点以及其在程序化操作方面的突出优点,目前新建数字化变电站大部分都已经采用在线式五防系统。在在线式五防系统中接地桩的可靠性以及刀闸电机电源的电动操作性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因此在五防维护时应重点关注这两方面。在程序化操作时由于就是靠五防逻辑及操作票顺序来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因此,对于五防逻辑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投运前的验收环节应进行重点把关,要仔细审核逻辑表,认真做好每个闭锁试验。

2.3.3.倒闸操作

数字化变电站中的倒闸操作自动化程度更高,尤其是程序化操作的实现,更是大大节省了人力,同时也提高了操作的准确性。但是,这些都是建立在设备可靠、五防正确、操作票正确的基础上。因此,在数字化变电站中,我们应该将重点放在对设备的维护和对五防及操作票的严格审核上。

结论

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数字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工作和目前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我们在管理等各方面都要制定相应的措施,应加快人才培养,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提高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打造既懂一次,又熟悉二次,同时还了解网络的复合型人才。这样,我们才能减少对厂家的依赖,加快对故障的响应和处理速度,确保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高翔.数字化变电站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2]方丽华.数字化变电站技术丛书运行维护分册[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数字化管理特点篇8

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带动了信息的高速传播,信息量也呈现出了几何递增的趋势,大数据时代随之到来。在大数据背景下,档案管理呈现出数字化管理的特点,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暴露出许多缺陷和问题。对于管理人员而言,如何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要求,做好实物与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是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笔者结合大数据时代的特点,对实物与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实物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

由于档案是一段时期的写实,公司可以通过保存的档案还原当时的发展状况,对于以后的经营管理来说,有很大的借鉴作用。而当前大数据的到来,给了纸质档案管理很大的冲击,特别是纸质档案管理以前就存在的问题,现在更是被放大,甚至出现难以解决的局面,这就给大数据信息管理带来了发展空间,并弥补了纸质档案管理的不足之处。

1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管理特点

1.1大数据时代的特点

现在互联网上浏览的任何页面,都会留下一定的痕迹,而大数据不仅在浏览记录中留下你的信息,还包括你所看的网页,都会被大数据所收集。由于现在是信息时代的天下,因此各种新的互联网产业也是聚集出现,提到大数据,就不得不说到数据的容量。由于互联网上存有的数据越来越多,而大数据不仅要将这些数据收纳在内,还要有更大的空间冗余继续发展变大。而在传输的方式上有多种模式,上传的内容上也是各种各样,不会是单纯的文字内容,更多的是视频、语音等内容。其特点首先就是大,大到一种难以想象的地步,其次就是信息种类的多样化,最后就是传输速度快,虽然这些便利可以轻易看见,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2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应运而生

大数据时代,在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影响下,档案信息逐渐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数字化档案管理也因此得以产生。与传统档案管理相比,数字化档案管理是一种在高速宽带网络上运行的、可以实现跨数据库检索的、具有含量数字化信息资源的库群,能够针对具有保存价值的文本、图片、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收集,通过数字化加工存储,形成相应的档案文献。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本质,可以看作是对数字信息进行存储的数据库,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信息资源的组织管理和存储,用户能够通过连接网络的终端设备,随时随地获取信息服务。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以及数据库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信息存储方式也在不断变革,相比较传统的纸质载体和胶片载体,在存储同等数量信息的前提下,电子存储设备的价格更加低廉,而且在安全性、可靠性、便捷性等方面有着更好的优势,也因此推动了数字化档案管理的发展。对于企业及相关部门而言,在实物、声像档案中实现数字化管理,应该算是企业档案管理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

2传统实物、声像档案管理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大数据背景下,档案信息化工作将会面临巨大挑战。大数据有5V特点(IBM提出):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价值)、Veracity(真实性)。同样,馆(室)藏数字档案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数据类型复杂。馆藏数字档案包括文本、音频、图像、视频等多种形式。二是存储容量大。现在大型企业档案馆(室)藏量已由GB向TB、PB发展。随着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在产生大量需归档的电子文件的同时,也给档案开发利用带来了新的问题: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利用档案资源,如何在海量数据中抽取和挖掘有用的信息和知识,如何在海量数据中快捷自动地进行档案资源二次开发并提供利用,这些问题将是数字档案馆建设过程中比较突出的矛盾。

3大数据时代实物、声像档案数字化管理策略

档案的管理首先就是方便被检索,而现在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几乎所有的信息都可以被编码成一堆数字信息,不仅可以储存,还可以发送,在这种应用背景下,只需要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就可以将信息进行很好的管理,实时地进行还原,就数字化的完成的情况来看,可以有以下几种方式来录入。

3.1数字化采集

任何数据的转换都离不开采样,编码,发送这几个最基础的步骤。数字化的采集更是简单,以传感器为采集口,将所扫描到的信息直接发送到接受端,进行管理,而那些照片,多一道步骤就是进行分解处理,由于照片等独特的处理模块,就注定了信息的采集要慢一步,但所有的视频图像信息都要被编码成数字信息,进而在整理采集到的信息,最后把档案存到被检索的那端。

3.2数字化处理

在将信息的采集做好之后,便迎来了信息的处理工作,都知道机器语言的单一性,不可能使它像人一样自我识别信息,而二进制机器语言使它唯一认可的语言,因此,需要将所有采集好的文本。图片、语音,做出数字化处理,方便机器接受。并且在完成处理之后,还需要对这些采集的信息做出编码标记,由于所有的信息都被编码成数字,同一数字有千万种可能的数据意思,这就需要做出数据的编码,但编码也要根据关键字词来进行处理,还有一项工作注意的是,编码工作的巨大与枯燥性,需要编码人员细致耐心的工作态度,这就要求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将自身的素质提升,可以适当的参加一定的培训,以此来增进自身的业务能力,这样就为日后的检索人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3.3数据库建设

资源的高度共享是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的显著特征。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在实物、声像档案的数字化管理中,应该构建完善的在线数据库,做好档案的整理和分类。以声像档案为例,结合其特点,可以分为图片、音频和视频三种不同的类型,通过合理分类,可以提高管理与检索的效率。同时,档案分析人员应该结合本单位的特点来完成数据库的建设。例如,在企业档案管理中,结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可以利用检索查询方式将在线数据库分为专题专项信息数据库、时间信息数据库、项目工程建设信息数据库,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数据库的使用价值,在对在线数据库进行建设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严格依照相应的档案管理标准,确保资源的有效共享。另外,考虑到实物、声像档案的特殊性,即使转化为数字化档案,仍然需要占据大量的存储空间,需要不断进行系统升级。对此,可以构建在线档案,减少对存储空间的占用。

4大数据背景下档案利用实践

在过去的几年内,国内相关公司将数据挖掘管理系统应用到相关的网络管理中,特别是数据管理系统的使用,给相关企业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应用这项技术之后,就发现了该数据挖掘管理系统的优势,在查找上领先于很多的以前的数据管理系统,并且具有以下的几点管理优势。就应用数据管理的企业报告反馈中,最大的优势就是想将数据挖掘与语音识别技术相结合,不再以传统的文字索引来查找数据,仅仅应用语音便可得到相应的数据,这给文献检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次就是增加了大致语意索引,在输入相关关键字之后,便可索引出一大篇有关内容,不用再像传统数据一样,可能索引出不相关的文献,此技术就避免很多麻烦,给索引带来了更多的方便。然后就是档案的同一归档,不仅可以在本地区查询本地区的相关文档,还可以跨地区查询,特别是当前落后的西北地区,查询档案还是根据以前的方式,不仅需要很大的功夫,还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在应用此技术之后,可以瞬时查询发达地区的相关文献,省下很多的功夫。紧接着就是视频音频档案的查找,要知道每一份视频音频档案的查询是不容易的,需要挨个打开查看是否是想要查找的内容,而在使用该技术之后,通过分类工作人员的编码,编为文本档案,这样的查询就方便多了,再加上关键字的索引,可以瞬时查到需要的内容。最后就是档案的归类,由于系统已经处于自动编码,将编码的内容转化为相关文字,再档案持续更新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持原有档案的不变,还在编码的效率上也比传统的数据管理有很大的进步。

5结语

不管怎样,新的数据时代到来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弥补了不足之处,还进一步的推动了档案管理的步伐,朝着一个新的管理模式迈进,大数据信息的全面触及档案管理,给纸质档案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档案的检索,从简单的手工查询,到方便的数据索引,都是大数据的优势,而档案的工作人员也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职能,将新的大数据管理做好。

参考文献:

[1]仲亚红.数字时代声像档案管理策略[J].管理观察,2016(1):69-7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