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纺织科学研究8篇

时间:2024-01-03 16:57:04

纺织科学研究

纺织科学研究篇1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 共建共享 学科 纺织服装

[分类号]G250.7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法的应用,降低了信息资源建设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人们获取信息资源的满足率。近年来,为促进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从全国到地方分别完成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市文献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网”等项目的建设,这些项目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提高了信息获取效率。

OCLC的2005年调查报告显示:高校学生在查询资源时,高达89%首选搜索引擎,只有2%会首选图书馆。对图书馆读者调查与读者留言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即使是经常使用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对资源建设与服务也存在不少意见,如本科生常常抱怨新书少,时尚文化书籍少,图书馆网站没有吸引力;教师与研究生抱怨数据库少、检索烦琐、网络交互作用差、专业信息不齐全等。进入21世纪,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与服务方面作了很大的努力,但却仍无法在吸引与满足读者需求方面取得骄人的成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高校图书馆没有建立、完善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共建共享体系,特别是缺少基于学科的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共建共享体系。

1 纺织服装学科资源共建共享的提出

我国是纺织服装大国,在行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闪烁着璀璨的光辉。加入WTO后,我国纺织服装工业飞速发展,对纺织服装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的信息需求日益增长、迫切,而全国近30所纺织服装背景院校也迫切需要一个集多种资源于一体的专业特色信息平台。

1.1 纺织服装学科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学科信息的海洋中,纺织服装学科属于小学科,很难找到与行业发展(包括学科与产业)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商业数据库和专业学会等方面的信息建设服务机构。在没有共建共享机制与体系的情况下,各纺织服装学科特色高校图书馆势单力薄,工作效率和信息利用率均十分低下,存在技术、信息资源、人才缺乏及重复建设等问题。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国正逐步实现从纺织服装产业大国到“强国”的转变,这种转变对纺织服装相关学科信息的需求强劲。因此,通过共建合作以形成丰富的全方位学科信息资源,能更好地满足专业发展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可以建成一些既能够服务国内读者,同时又能够在国际信息交流与合作中产生作用的信息资源与服务系统。

1.2 东华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现状与规划

东华大学是一所具有纺织、服装学科特色的国家重点大学,除拥有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材料学、纺织化学、染整工程等部级重点学科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外,还与一批国际名校拓展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学校连续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连续3年人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连续两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连续两年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收录总数超过世界其他9所著名纺织院校的总和。此外,学校大批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天、军事、建筑、环保、新材料等领域。学校申请和授权的专利数也不断攀升,走在全国高校的前列。就东华大学来说,专业科研人员、博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不同层次的群体对资源有着不同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逐年呈上升趋势。另外,学校还以其学科特色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肩负着对华东地区的经常性多层次信息服务及全国具有相关专业学校的信息资源保障与服务重任。

东华大学图书馆具有丰富而独特的学科信息资源,在国家“九五”规划中被确立为“全国纺织文献中心”,“十五”期间完成了“数字图书馆”、CALIS“现代纺织信息参考平台”等项目,已经初步形成一个以信息服务为重心的全方位、多层次、开放式、高效率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成为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柱。东华大学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是:成为大纺织专业特色的信息资源集散中心及全国专业资源应用与服务图书馆有效节点,并在对外交流中发挥作用。

1.3 建设目标

通过对需求数据与所具优势的分析,东华大学图书馆拟在一定的机制与体系的框架下,采用多种方式的资源共建,建设完整的纺织服装专业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预期目标为:信息资源权威、准确,平台上所的资源均进行过细粒度加工整理(即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度细致揭示);具有使用方便、功能多样、便于管理(包括本馆的管理、对共享馆的管理、对用户的管理、用户自我管理等)、充分发挥读者的作用(支持用户的参与与及时交流)等特点;通过高校成员图书馆的应用,迅速影响整个行业的信息服务,读者能在纺织服装学科专业信息资源与服务中心平台上享受完全的一站式、多样化服务。

2 纺织服装学科资源共建共享的具体内容

资源共建是实现资源共享的先决条件,没有共建,就不存在共享,共建必须靠更多的资源拥有单位联合建设、协同开发方可实现。

根据纺织服装特色图书馆的特点,开展与自身特色相适应的学科资源共建共享。

2.1 信息资源共建

根据各成员馆特点与能力购置文献资源,通过共建共享,优势资源互补,满足学科资源丰富性与完整性需求。组织联合编目,协调采购,共建纺织服装特色数据库,整合馆藏资源。各成员馆工作人员可以快速、方便地实现联合编目、即时信息交流与技术协助,在共建的框架下完成学科信息资源平台建设(包括平台建设技术、平台上各学科特色子数据库的建设)。

纺织服装信息资源共建的目标是,首先服务于高校纺织相关专业学科(包括材料、服装、染整、纺织等)的学生和教师,并在此基础上推广到纺织相关专业社会科研人员(包括管理层、企事业从业者等)。通过对各层次不同专业教师、学生及行业相关人员对图书馆数字资源内容与服务的需求调查分析,结合图书馆实际工作中对学校图书资源建设的认识,完成项目资源和服务规划。对用户需求的了解来自4个方面:①从参考咨询问题中整理筛选出的对资源与服务的需求;②图书馆重点服务对象的资源推荐与需求意见;③学科馆员了解到的用户需求与服务反馈;④用户需求调查表。

纺织服装产品既具有实际用途,同时又是具有浓重艺术特色的社会生活装饰物。在社会物质比较丰富的年代,人们选择纺织服装产品时,会以极大的热情关注消费对象的视觉印象。图书馆基于学科的资源共建,旨在进一步强调用视觉营造图书馆文化,使读者在愉悦中体会学科特色,接受文化浸润。建设内容丰富的纺织服装博物馆;图书馆网站网页设计应既具有学科特色,又具有视觉吸引力;建设纺织服装学科特色的图片数据库和音视频数据库,向读者传达由表及里的学科视觉。

2.2 信息资源共享

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网络平台共享。读者在自己的图书馆网站上能够快速、方便地链接到体系中共享的学科数字化资源。采用联合参考咨询,借助组合优势与共享服务大大提高文献服务的响应速度与满足度。

通过广泛的学术讲座、展览和交流,全面推进资源共建共享。如顾绣的起源与发展,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与敦煌壁画的服饰特征,纳米技术一纺织服装功能与时尚,麻类纤维的前世、今生与未来,中国结历史文化,浙江湖州南浔历史文化,中国最美的书《锦绣文章》等,读者在感叹图书之精美的同时体会到中国纺织服装文化之博大,了解学科特色馆藏,并深入到特色馆藏中,以充分发挥各特色馆藏的作用。

通过广泛多层次的共建共享纺织服装学科资源与服务,最大程度地满足E-science,E-Iearning环境下读者对纺织服装学科的信息与服务需求,并期望基于学科的共建共享成果能够引起海外读者与机构的关注,在学科、产业对外交流和发展中发挥作用。

2.3 开创性项目的合作

伴随着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和服务模式的多样化,用户检索和利用信息的习惯等均在不断发生变化,高校图书馆要在工作中不断发现和分析读者的需求特点和变化趋势,在基于学科的资源共建共享的基础上,建成学科图书馆联盟,并通过联盟内成员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多团队合作与发展集团,促成图书馆技术开发、资源建设与服务的同步进行,甚至超前于读者需求的发展,发现与培养潜在需求,使读者在使用图书馆时产生情绪上的快乐与惊喜。具体的开创性项目有:科研项目合作开发(包括应用软件开发、已应用软件的升级开发、特色资源数据库研究项目的建设);科研查新合作(包括科技查新、定题分析、参考咨询);人才交流与培训合作等。

纺织服装高校图书馆在长期的服务工作中应与纺织服装专家、教授、学生、技术人员以及社会大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专家教授在特色图文资料的查询、收集、整理和研究应用中具有非常宝贵的经验;青年教师和广大学生接受新事物快,具有刻苦学习精神和丰富的创造性;而来自于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则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工作技巧。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是项目开发和科研攻关的成功保证。

3 纺织服装学科资源共建共享需要解决的问题

用“网络资源共建共享”或“图书馆共建共享”作为检索词,无论在公众网络,还是在商业学术论文数据库,均会得到海量的反馈文献,这一现象首先说明了信息时代资源共建共享的普遍性,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资源共建共享研究的极大关注,在研究和需求的互动下虽也出现了大量共享的资源,但与目前广泛的、专业的、多层次的资源服务需求相比,总体服务水平与服务对象的期望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人们虽然普遍认识到资源共建共享的优势,但在具体实施资源共建共享缺乏规划与指导。

为实现纺织服装学科专业信息资源集散与服务平台的预期目标,应建立一个学科资源共建共享组织机制,各成员馆在该机制下积极高效地工作,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成员馆读者的信息服务需求。

3.1 建立学科资源共建共享组织

纺织服装学科资源共建共享组织的宗旨为:“用最低的投入提供完整而多样性的学科资源服务”;该组织的职能是,提供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的工作规划、工作指导和监督服务,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服务体系的运行基金与发展机制,努力提高各成员馆的共建积极性与服务能力。

3.2 建立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参加到基于学科资源共建共享组织的各成员馆有多个层次,在基础工作、资源建设与服务能力等方面有较大差异。建立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的目的是:在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协助各成员馆完成建设与服务规划,并指导成员馆完成具体共建共享项目各节点的工作。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过程中需要研究的问题为:服务体系中各成员馆的责任与能力如何认定;建立怎样的分级共建共享机制,采用怎样的具体分级方法和激励机制,才能在最有效地发挥各成员馆潜能的同时,使各成员馆的工作在系统中保持协调状态;如何使纺织服装学科资源服务平台的规划既充分满足读者的需求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如何解决体系持续运行、资金投入与计划落实问题;如何解决具体建设与服务中系统平台的软件开发与升级、有关标准(应用、数据交换、服务标准等)与数据质量审核问题等。

以上问题的逐步解决将有助于建立与完善学科资源共建共享机制,确保目标平台的持续性发展。

3.3 需要突破的难题

学科资源共建共享的组织是根据读者需求和图书馆发展而产生的组织,组织中各成员相互间属于完全资源合作关系,这种平等的合作关系为各成员馆协作创造了条件;同时,由于完全平等,会导致各成员馆对工作目标缺乏一致性认识和在具体实施中进行有效监督,最终导致无法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如项目规划及进程中需要的各成员馆有关工作数据应该顺利、及时获取,这样才能使项目的整体规划具有科学性,但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出现成员馆不能或不愿及时准确提供数据的情况,这样工作效率就会大大降低,甚至无法按规划完成工作。

学科资源服务平台的完成不仅需要制定一项科学的可持续计划,更需要与计划相配套的投入(包括资金、人才等方面),各成员馆需要为学科资源共建共享项目建立一个长期规划,并在规划中包含持续发展中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方法。

为了突破以上的难题,所建立的学科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应该是一个在平等的基础上具有一定权力的协调机构,该组织在项目运行中具有领导、决策与监督等权力,能够持续为项目的实施与完善提供有效的指导和监督服务。

在特色资源建设的设备、人、财、物等诸多要素中,人才始终是最活跃的也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才的因素决定着其他一切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特色资源的质量。纺织服装学科资源共建共享项目组成员首先要具有相关工作能力,如较强的纺织服装专业教育背景和实践经验、特色数据库主题选择与资源说明文档编撰能力、对读者信息资源需求与服务的准确解读能力、计算机及软件应用能力、数据库结构设计能力等。由此可见,各馆需要由与项目相关的多种技术人才组成工作团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图书馆职业精神与合作精神的培养,团队中需要1-3名多学科复合人才,才能整体把握和驾驭项目的建设,以保证建成的项目具有完整性、先进性与准确性。

纺织科学研究篇2

中纺院建立于1956年,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重大变革。1999年,中纺院由科研事业型单位转制为中央直属大型科技企业,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整体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白玲说:“中纺院并未因上述变革而削弱科技创新工作,反而充分利用企业与市场更加贴近的优势,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科技创新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建院60年来,一代代中纺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拓,走出了一条依靠创新支撑企业发展的特色之路。中纺院秉承‘以人为本’精神,一直致力于将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建设为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行业技术开发基地和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价值型高新技术集团,营造有品质、有责任、有担当、有诚信的企业文化,将中纺院打造为纺织科研国家队和纺织行业创新品牌。”

在谈论到中纺院的专利“无交换反应系统、包含其的改性聚酯生产系统及改性聚酯生a方法”时,白玲说:“中纺院的该项专利提供了一种交换反应系统和包含该交换反应系统的改性聚酯生产系统,通过在现有聚酯生产系统中增加改性剂在线添加系统和交换反应系统,不仅能够实现改性剂在聚酯低聚物中的在线精确比例添加,且能使改性剂与聚酯低聚物经过交换反应实现改性剂在聚酯低聚物主链中的均匀分布。本专利还提供了利用包含交换反应系统的改性聚酯生产系统制备改性聚酯的方法,通过利用改性聚酯生产系统进行制备,使得改性剂在聚酯分子主链中分布均匀,从而使制备得到的改性聚酯结构高度均一,适合用于生产高品质纤维和薄膜产品。”

据了解,本项专利技术突破了高均一性改性聚酯连续化生产这一聚酯行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解决了改性聚酯连续化生产过程中不相容改性剂难以实现与主物料之间的均匀混合而导致改性聚酯结构的均一性较差的问题。利用本专利技术,对现有聚酯装置进行改造,建成了聚酰胺酯和亲水聚酯万吨级连续聚合生产示范线,实现了聚酰胺酯纤维和亲水聚酯纤维这两种高附加值改性聚酯纤维品种的工业化生产。聚酰胺酯纤维和亲水聚酯纤维作为新一代聚酯仿棉纤维的重点品种,其产业化生产不仅可有效缓解纺织行业面临的棉花供应严重缺口的问题,促进我国纺织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且可提升纺织品的舒适性、安全性、外观风格,满足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完全符合我国纺织行业环保、绿色、可持续化的发展目标。

荣誉面前,中纺院深知成绩来之不易。企业专利策略的成功实施离不开政府政策环境、企业管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其中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白玲说:“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在中纺院专利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北京康信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先后多次来中纺院进行专题培训,向中纺院的发明人讲解专利布局和专利撰写的知识,帮助中纺院进行专利布局策划,使中纺院更加了解知识产权政策和制度,有力地促进了中纺院专利管理工作的提升。”

以此次获奖专利为例,北京康信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在收到中纺院提供的交底书后,第一时间检索了与交底书方案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并给出了对交底书方案的创造性造成影响的关键特征以及规避建议。然后,中纺院技术人员根据康信公司人的检索结果及建议对技术方案进行了重新调整。人多次与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并根据调整后的技术方案,结合结构改进的技术特征对产品性能影响的重要性,对权利要求进行了布局,形成了由大到小多层次的保护范围。而且整个权利要求书对改进结构的最小单元――交换反应系统、该最小结构单元的应用系统――改性聚酯生产系统及因该最小结构单元改进所带来的改性聚酯生产方法的改进方案进行了全方位的保护。在说明书的撰写过程中,人对每一改进特征所带来的效果都进行了详细解释,并重点解释了可能对创造性影响较大的改进特征的具体效果,最后用详实的实施例数据支持了说明书中所描述的效果,从而形成了保护范围齐全、说明书记载清楚且完整的高质量的申请文件。因此,该专利申请在实质审查阶段仅经过一次修改答复就获得授权。由此可见,在对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专利保护时,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能够从专利检索、专利布局及专利撰写等各方面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这一无形资产。

当然,中纺院也清醒地认识到,纺织行业作为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相比,技术更新较慢,产品创新难,如何充分挖掘专利,提升专利质量,保护中纺院科技创新成果是我院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中纺院严格把控专利申请流程,有效依托专利检索分析,判断市场和竞争对手状态,进行专利布局,形成从核心技术到技术的整套专利包,实现专利对产品和技术的有效支持,大幅度提高专利技术的含金量。在产业化过程中,通过销售含有专利的产品、实施包含专利的技术,或对其他企业的技术转化和许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形成对专利的有效运营。通过专利转让、许可等多种途径,实现中纺院知识产权成果的保值增值。

纺织科学研究篇3

“纺织原料”展区在简要介绍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纺织原料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我国在纺织原料研究方面的突出成果――2008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优质天然高分子材料超细粉体化及其高附加值的再利用”,以及在海藻酸系列功能纤维、聚苯硫醚纤维、构树纤维等新原料领域的研究开发成果与应用情况。巨大的纤维轮显示,纺织产品的应用范围已经大大超越“衣被天下”的民生领域,扩大到航空、航天、水利、农业、交通、医疗等众多领域,因此,纺织研究也在打破原有的学科和行业界限,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是大势所趋。正是基于此,武汉科技学院以纺织特色整合理、工、文(艺)、经、管、法、教育等各学科,形成了多学科交叉、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特色鲜明的6大学科群。即纺织工程与材料学科群、环境与化学化工学科群、机电信息学科群、理学基础学科群、人文艺术学科群、管理学科群,各学科群呈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局面。

“纺纱技术”展区首先分析了环锭纺、自由端纺纱等常规纺纱技术及其不足,详细介绍了武汉科技学院徐卫林教授主持研发的“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及其四大创新、四大突破,并通过与环锭纺技术的对比,凸显了嵌入纺技术的先进性。这项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杜钰洲会长盛赞为“对传统纺纱技术一次革命性突破”的技术,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此外,该展区还展示了武汉科技学院自主研发的柔洁纺技术、无PVA上浆技术等原创性纺纱、浆纱技术,彰显出学校在该领域中突出的研究能力。

技术纺织品及功能纺织品方面的研究和产业化,是我国纺织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重点。武汉科技学院开发的花式纱线产品、纳米纤维材料及纳米功能纺织品、环境友好阻燃、免烫及卫生整理纺织品、单向导湿纺织面料、防水透湿织物、再生塑料基剑麻增强复合建筑模板、秸秆纤维、防血吸虫病感染防护服、避蚊纺织品等多种功能性高附加值纺织新产品,分别具有保健医疗、防护、军用、环保、服用等功能,为培育和扩大内需、巩固和开拓国际市场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该校主持的“苎麻产业发展关键技术与设备研究”项目,研究开发育种、栽培技术、收割、脱胶、纺织印染加工、产品开发及综合利用一条龙产业核心技术与现代化装备,构建生态产业链,以循环经济模式提高苎麻产业整体技术水平;还牵头组建了“中国苎麻产业发展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从农业到纺织业,从生产过程到生态环境保护,从研究到市场各个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苎麻产业技术体系。

在纺织产业链中,染整技术是对纺织品进行深度加工和精细加工的重要技术,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整个纺织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同时,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它需要大量使用化学助剂,所以它也是制污和排污大户。简明高效、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再生循环是印染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武汉科技学院在纺织印染清洁生产,纺织品染整加工新工艺、新助剂的研究开发,功能性纺织品助剂的研究与开发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纺织印染废水的处理及回用这个行业重大技术难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曾庆福教授发明的“纺织印染废水微波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分质处理回用技术”获得了2009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该技术以无形资产入股创立了项目产业化基地,并应用于棉印染、蜡染、针织、毛巾、苎麻、制线等20多家印染企业。

武汉科技学院连续10年稳居中国时装院校专业排行榜第一名,被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授予中国“十大时装名校”荣誉称号。在“服装设计与工程”展区,展示了学校在高级时装设计、制服设计、舞台服装设计、染织纤维艺术、服装数字化等几个领域的重点成果。其中,用服装CAD技术、三维立体测量等数字化技术对服装进行处理,以及通过网络浏览服装试穿效果的三维服装虚拟试穿系统等,都是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要成果,将为电子商务和网络购物提供巨大支持。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装备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装备制造国之一。纺织装备是纺织工业的基础。武汉科技学院在针织服装机械、纺纱加捻机械、现代缝绣机械、纺织器材表面处理等方面开展重点研究攻关,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技术成果。

纺织科学研究篇4

完成单位:东华大学

“纤维/高速气流两相流体动力学及“应用基础研究”项目解决了纤维在高速气流场中的耦合相互作用问题,这在国内外同类研究中未见报道。作为基础科学研究项目,东华大学纺织学院获得纺织之光2012年度科技奖一等奖的项目,为纺织新技术、新工艺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纺织气流问题是纺织科学中的重要基础性课题。自上世纪80年代高速气流在喷气织机、喷气纺纱机得到商业化应用以来,在陆续产生了变形丝、网络丝、空气捻接、熔喷非织造和喷气涡流纺纱等现代纺织新技术中,高速气流技术已成为现代纺织加工的主流技术之一。

高速气流与其加工对象——纤维或纱线之间的耦合作用特性是这些技术共有的基本特征。但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还主要局限在低速气流,纤维/高速气流两相流体动力学的基础研究还相对薄弱,难以为高速气流技术的纺织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

项目研究团队于1995年起,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和上海市等科研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围绕纤维/高速气流两相流动力学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实现了五个方面的技术创新。

作为项目组成员之一,东华大学教授曾泳春为我们做了更加详细的介绍。首先,构建了基于柔弹性特征的纤维模型。“珠—杆”链式和基于有限单元法的纤维模型,将纤维的柔弹性物理特征纳入其中,实现了纤维在高速气流中位置、取向及变形的合理描述。二是揭示了纤维在高速气流场中的耦合作用特性与运动变形规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纤维在喷气纺、喷气涡流纺、气流减羽等喷嘴中运动的数值模拟,获得了纤维运动、变形特征及其与高速气流场的相互作用规律。三是实现了纺纱喷嘴内高速气流场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与实验测试。四是对纤维,高速气流两相流体动力学理论研究成果在高速气流纺纱中进行应用。揭示了喷气纺与喷气涡流纺加捻、气流喷嘴减少纱线毛羽的机理,设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纺纱喷嘴,实现了工艺的系统优化与成纱质量的精确预测。五是将纤维,高速气流两相流体动力学模型拓展应用于超细纤维纺丝拉伸技术中。

基础科学研究不仅仅是实验室中的数据和论文上的文字,它的投产使用才是研发的初衷。纺织科学国家重点学科现代纺织技术研究方向学科带头人之一,本项目的第一完成人,东华大学教授郁崇文让我们看到的是这项研究的前景。

纺织科学研究篇5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高勇,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姚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奖励办公室主任李金宝、副主任徐新荣等出席了此次评审会议。

许坤元在发言中指出,“没有科技进步,就谈不上建设纺织强国。未来我国纺织行业的技术进步直接决定着我国纺织行业在全球的地位,决定着我国纺织行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竞争的手段和方法。”作为“纺织之光”基金会的理事长,许坤元提出2011年奖项的设置将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他说,作为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奖项,经过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技奖励办公室、纺织之光基金会等部门的不懈努力和不断完善,“纺织之光”科技奖的评审及奖项设置的权威性日益提升。“纺织之光基金”今年有望达到1亿元,计划每年增加用于纺织基础研究的奖励经费达100万元。每年用于奖励科技进步及奖教、奖学金额超过200万元。

在历时5天的评审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本刊记者就本次评审过程中的一些疑问采访了本届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励办公室主任李金宝。

《中国纺织》:今年的申报项目有哪些不同以往的特点?

李金宝:今年的申报项目总体来说高度还是很高的,还是有很多好项目的。而且企业现在对科研也是越来越重视,我们感到比较欣慰。中国纺织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自2004年设立以来,为推动中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全面振兴我国纺织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国纺织》:应用基础研究今年有明显发展,但仍然缺少较好的评审标准。在今年的评审过程中针对应用基础研究有什么特别的关注?

李金宝:应用基础研究今年确实有明显的提高,今年应用基础研究获奖的两个项目水平还是很高的。以前,应用基础研究主要还是科研院校在做,企业很少加入,因为应用基础研究属于科研基础项目,无法直接实现经济效益,所以缺少企业的参与。但作为基础的这一方面如果缺乏,就等于没有了根基,其他的研究也就很难进一步发展。随着行业的逐渐引导,今年的两个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做得很不错。

但我们现在还面临一个问题,就是之前因为应用基础研究的缺乏导致了这一研究评审标准的缺少。目前,我们已经组织相关的专家进行评审标准的制定,应用基础研究的评审工作将进一步完善。今年在评审时依据的标准,第一主要根据项目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该项目所取得成果对科技进步的作用。在填报申请项目的时候,我们也对应用基础研究的申报与其他科研项目区别对待,不需要填写经济效益的相关内容,对经济效益没有要求。

《中国纺织》:著作、教材在本次的申报中基本没有,是我国缺少这一方面的研发还是研发成果不够条件申报?

李金宝:教材的评选我们两年一次,但历年我们评下来发现不太好评,有可能下次会取消。因为让科技专家来评教育有一些问题。教材虽然有一定的科技性,但由于教材自身的特殊性,例如究竟适不适合教学和学生就与科技的关系不是太大了。所以科技专家来评就很难评,科技奖主要讲究科技难度、创新点、经济效益等,这些对教材都是不合适的。教材必须由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的专家来进行评定,所以我们考虑未来可能会取消,但这还需要奖励委员会来讨论决定。

《中国纺织》:在科技奖的评审专业大组分类中

没有服装类,为什么服装行业这样创造较大经济效益的行业却没有科研项目申报?

李金宝:缺少服装行业的科技奖项分类,是因为服装行业没有报项目,就没有必要列一个服装小组来评审。如果服装行业科研项目申报得多,我们也将专门设置评审小组,但是现在基本没有服装行业的科研项目申报。这个与行业特点有关系,与企业当前的思路也有关系,一般服装企业注重的是款式、设计方面,比较缺少技术研发。像化纤的项目就比较多,而纺织就比较困难,传统的棉、毛、丝、麻都比较弱一点。纺织经过这几年不断的引导已经有所提升,以前都是申报面料,我们希望将其中的技术提炼出来,有了技术可以生产各种各样的面料。总体来说,现在申报的项目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

纺织科学研究篇6

在教育座谈会上,陈树津听取了学校有关纺织之光教育奖项评选的汇报。据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刘淑慧介绍,纺织之光教师奖、学生奖、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对促进纺织人才培养、推动学科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她表示,东华大学将进一步规范评审程序,激励学生热爱纺织,促进教师聚焦纺织业重大需求,解决行业重大课题,为企业培养更多更好的纺织人才,以此回报企业的捐助。

陈树津对东华大学纺织之光教育奖评审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东华大学一直是行业教育的标杆院校,在纺织之光教育奖评审中程序严格,体现了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通过评审工作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每年培养出大批行业需要的人才。陈树津表示,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要继续扩大影响,要在行业内大力宣传获奖教师、学生的业绩,推广教育教学成果,还要跟踪获奖学生走出校门后的成长之路。在纺织之光的影响下,促进学校多出成果,多出人才,为建设纺织强国贡献力量。

在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汇报会上,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等 4 位教授介绍了由纺织之光科教基金会资助的 4 个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的进展情况。

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低成本碳纤维制备的关键科学问题”的项目负责人、东华大学教授韩克清介绍了该项目围绕降低碳纤维原丝成本和提高氧化碳化速度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了低成本碳纤维制备有关机理、规律和新方法。

“熔体纺丝法制备纤维素纤维的关键科学问题”项目负责人、东华大学教授余木火介绍了熔纺技术制备纤维素纤维相比传统溶液纺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该项目研究了熔纺纤维素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为熔纺纤维素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指导。

“天然纤维晶变改性机理研究”项目负责人、东华大学教授孙以泽介绍了天然纤维晶变改性技术,通过改变纤维晶格结构,从而改善纤维特性的方式。研究团体通过研究液氨晶变改性过程参数对天然纤维性能影响,确立不同工艺条件下纤维晶变改性的最佳参数,重点研究改性加工处理器高压、负压交变动密封技术等。

纺织科学研究篇7

项目名称:新形势下纺织工程类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完成单位:东华大学

完成人员:郭建生、邱夷平、王府梅、王 璐、章 倩

随着我国纺织行业的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纺织类专业教育也必须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与调整,以培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具有较高创新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同时,由于大纺织行业的不断发展,专业内涵不断丰富,需要各层次和多元化专业人才,而不是千人一面。因此,早在2008年东华大学纺织学院就针对纺织行业面临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大众化高等教育等新形势、新挑战,对纺织工程类专业进行分流培养、分层教学等多元化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为适应现代制造业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物流、产品贸易、批发经营、零售加制造的“6+1”模式理念要求,对纺织类专业的内涵进行改革与充实,对相关专业及柔性专业方向进行调整与建设,实施纺织类专业分流培养,满足专业学生对不同专业方向的兴趣和个人专业发展的定位。同时,纺织类专业多年来持续根据社会和行业需要调整柔性专业方向,实施按大类招生,进行“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基础教育。

纺织类专业从2008年开始实践分层次培养,切实落实学生的多元化成才途径。先后设立了纺织学术实验班和纺织品设计实验班。纺织学术实验班实践知识、能力、素质俱佳的“准研究生”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因材施教、分层次培养,营造“视野宽阔,自主发展”的培育环境。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纺织品设计实验班实施“艺术”与“工程”结合、产品与市场结合的纺织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选拔新生中有一定艺术基础的学生,在学习工程基础上,加强艺术方面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全面艺术素质,具有图案设计、纺织品造型的设计能力,获得纺织品设计原创能力。

通过成功申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 功能材料专业,更大程度地与交叉学科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具备坚实的医用纤维材料、纺织工程技术、生物医学基础等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材料、工程与医疗保健相结合的科学研究能力,能在生物功能材料、医疗纺织品、卫生保健用纺织品等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教学、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与多学科(多领域)对话能力的全新的复合型本科人才。

为了使纺织专业学生能多了解国外(境外)纺织学科发展,开拓眼界,学习不同纺织院校的特色知识,东华大学纺织学院积极拓展与境外相关院校的本科校际交流项目,学生在完成 3 年的学习后,可前往交流学校进行为期半年到一年的学习,学习了解境外纺织学科情况,扩大国际视野。

纺织工程类专业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纺织工程类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交叉学科的吸引力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职业发展潜能得到了极大的激发。同时,境外校际交流学习增强了学生对国外(境外)纺织学科发展的了解,学到了不同纺织院校的特色知识。

校企合作、知行合一、五位一体培养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项目名称:校企合作、知行合一、五位一体培养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完成单位:东华大学

完成人员:赵晓康、刘长奎、王晓峰、张科静

本项目针对纺织、服装行业创新驱动、转型发展需求,立足管理人才综合培养的规律,依据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探索形成了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理论教学+案例研究+仿真训练+实战活动+经验分享”五位一体的纺织服装行业管理人才综合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改革教学授课方式,引入国际著名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方法,实现师生角色互换;建立了多家校企合作的教学培养基地和合作项目,从企业征集“活生生”的管理问题带到学校课堂,并把部分课堂直接搬到企业现场开展“头脑风暴”研讨;依托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将企业竞争决策和创业经营加以仿真,实现了学用的有机结合,并带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1)校企合作对接纺织服装产业需求,定制化产业发展所需课程和项目。成功举办高级工商管理人才(EMBA)“纺织高峰班”,与知名纺织服装企业密切合作,引入定制化目标明确的教育培训项目(如零售管理、时尚营销),以及特设纺织系列讲座,形成了管理教育与行业融合驱动的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效解决了传统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接地气”的缺憾。

同时引入用友集团开发的沙盘模拟实训课程,结合校内管理决策仿真实训课程,通过学生角色扮演、情境模拟、团队合作,避免了学生拿真实企业“练手”一旦失败所可能带来的损失,更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特别是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寻找解决方法,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愿,大大提升了学习的积极性。

(2)建立工商管理专业教育研究生实践基地和教学基地,引入国际知名商学院的案例教学和研究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思考,在应用中理解、巩固、反思、创新。头脑风暴、小组激辩、网上探究、书本精读,多元化构筑了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更有助于创新思维的迸发。

全案例教学方式的引入,将理论知识隐藏在案例里,由教师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己抽丝剥茧加以提炼,训练其分析问题的思路,实现了师生角色互换,达成了布鲁姆教育目标由“知道”向“领会”乃至“分析”的迈进。

(3)创新模块化教学模式,实现知识体系的平台化融合,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成长。基于真实项目的模块化教学培养方式,解决了工商管理“分科式”教育与管理实践“综合化”需求不匹配问题,部分完成了“应用”、“综合”以及“评价”等更高层次的教育目的。

平台化融合打破了原本专业间固有的藩篱,解决了跨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难题。以真实项目为基础的模块化教学模式,将已有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以解决问题的需要为导向,综合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若干门课程的内容,由若干学习项目组成,针对企业在战略、市场、财务、运营等领域的真实而具体的问题来展开教学。学生在分析、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学习,于应用中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提升综合分析、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4)多元化构筑学生知识来源体系和能力培养途径。现代工商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除了课堂知识的传授外,经验分享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尤其是当前分享主义盛行的时代,知识、经验的获取早已突破了学校的“篱笆”,个人分享的强烈欲望已经战胜了人类本能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邀请商界成功人士、学界精英和杰出校友现身说法,定期开展工商管理知识、方法、技巧等方面的经验分享会 ―― 系列讲座、文化节活动和专题沙龙,分享成功经验、研究成果或是学习感悟,极大地解决了管理经验和技巧缺少传播载体的问题。

项目实施以来,工商管理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丰硕成果,连续 3 年为东华大学蝉联上海市创业项目数量第一名做出突出贡献。该项成果除广泛应用于校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外,定制化的课程还受到业界的普遍欢迎。不但参与教师的教学内容得到显著更新,课程受学生欢迎程度也普遍提高。

纺织类研究生“333”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项目名称:纺织类研究生“333”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完成单位:江南大学

完成人员:魏取福、王鸿博、王潮霞、黄锋林、蔡以兵

目前,纺织产品由服装用向装饰用和产业用发展,要求纺织技术与材料工程结合;纺织生产由机械化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要求纺织技术与控制技术结合;纺织贸易由国内向全球化发展,要求纺织技术与国际贸易结合。显然,纺织工程研究生培养受传统教育模式影响已无法应对行业的发展需求。

针对纺织行业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能力不足以及国际合作经历缺乏等三大问题,该项目通过建设“学科协同创新、校企合作和国际联合培养”三大实践平台,构建“交叉学科理论、企业教学实践和国际化课程”三大课程体系,参与“产学研合作重大科技项目、企业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和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三大课题的“333研究生培养模式”,打造“加强交叉,注重实践,力求创新、面向全球、服务行业”的高层次纺织人才。

(1)以行业共性技术为创新导向推动研究生创新实践。项目以“研有所学,研为产用”为研究生实践创新的教育理念,推动研究生在“教学-研究-产业化”三位一体培养过程中的创新实践。同时打造与材料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化学工程、国际贸易等学科交叉创新实践平台。

依托部级特色专业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生态纺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经编技术教育部工程中心、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浆料检测中心等高水平科研平台,承担国家和省重大科研项目,推动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及研究生创新实践。并以江苏省成果转化项目和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项目为依托,将产学研合作成果进行产业化,提升了研究生创新实践的水平和能力。仅2012年就获得纺织类产学研合作创新基金项目10项,立项占全省同类项目70%,凸显产学研合作的成果。

(2)以研究生工作站为基础构建产学研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项目以“研学融合、产学合作、做学结合”为指导思想,依托已建立的31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建立研究生专业教学、学术研究和企业实践相结合的产学研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研究生实践教学课程群,实践基地群以及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合作项目,共同打造纺织创新型企业。

依托研究生实践创新平台,建立了江南大学 ― 江苏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工业产品检测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企业型实验室,并通过聘请行业专家担任校外研究生指导教师,形成校内 ― 校外互动培养的“校内外333人才双师培养制”,造就了一批具有鲜明工程实践背景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项目积极推进大学科技园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推动研究生研究成果在企业的应用及研究生自主创业技能的培养,闫彦红等同学在国内外1 000多所大学参与的“赢在常熟 ―― 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殷允杰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银奖和第六届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

(3)以联合培养为契机构建产学研合作国际化人才培养高地。为引领和支撑纺织科技和产业的可持续创新,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项目结合国际化留学渠道的多样性和培养模式的差异性教育方案,构建了产学研国家化合作平台。研究生留学攻读学位、联合培养、短期交换和项目合作等多层次培养模式,同时加强产学研国际合作基地的建设,培养出了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如成立了中德经编研发中心等国际产学研基地,利用承担的教育部外国专家“学校特色项目”,聘请在纺织专业领域具有国际公认的较高造诣的外籍知名专家、学者、海外高端人才和学术团队来学校任教、合作科研和联合指导研究生。该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共申报获得了研究生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 2 项。

该项目思路新颖,实施成效显著,构建培养模式对同类高校具有示范性和借鉴性,为现代纺织行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新途径。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经过应用实践,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初步形成,国际化培养模式不断拓展,研究生在自主创新、开发和创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纺纱工程》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项目名称:《纺纱工程》课程体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完成单位:江南大学

完成人员:谢春萍、徐伯俊、刘新金、苏旭中、张 洪

《纺纱工程》课程是纺织工程专业的基础性专业课程。我国纺织工业的全球化需要大量的现代工程师,而实践动手与工程技术的综合素质一直是用人单位反映的弱项。因此该项目立足于《纺纱工程》专业课程的改革,本着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弥补目前本科教学中的实践难点与不足,强化学生工程适应能力,从而达到真正造就深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

首先,该项目构建了全新的《纺纱工程》课程体系以及优化改革的教学过程。将学生理论知识的积累深化到教学每个环节中去,宽口径教育将学生知识链条拓展到纺织工艺最终生产产品中,解决了纺织工程专业人才普遍不“专”的问题。

同时,实施《纺纱工程》专业学生工程素质培养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构建纺纱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境,融合现有校内外优质实践教学平台,解决专业实践教学严重弱化的问题。

其次,注重知识的实时更新与网络共享课程教学的结合。该项目成功构建国家精品课程 ――《纺纱原理》,该课程同属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程平台,实现了网络视频教学,让学生在课余能够随时随地开展专业知识的补充。

更进一步地,该项目改革了以往学生教学仅限于课堂传授的方式,创新性地指导学生展开企业实践计划,以国内一线纺织企业为基地,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配备一线企业技术骨干作为企业指导老师,坚持学生独立动手的原则,有问题现场解决。

该项目通过革新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理论教学;通过构建纺织工程本科实践教学虚拟工厂,提高了学生的工程适应性;通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加强实践环节,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该项目成果还实现了教学资源、教学实践、教学方法与教学评价等 4 个方面的创新和突破。

(1)教学资源形式多样,类型丰富创新性突出。以国家精品课程共享课程 ――《纺纱原理》、国家“十二五”规划教材 ――《纺纱工程》、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新型纺纱》为依托,教材内容凝练有内涵,涉及课程中的引导性资源、过程性资源和巩固性资源,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别的立体化结构。

(2)构建了纺织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以现代教育方法和手段为支柱,在构建纺织工程专业实践实验工厂的基础上,形成了校内实习基地与校外实践生产基地相结合,实习顺次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建立了专业教学库平台对课程教学资源实施动态的管理和更新,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也就是对教学资源库进行更新和完善的过程;同时拓展资源突出强化实践效果。

(3)网络资源与企业生产案例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网络资源内容部分来源于企业的实际应用,既有供教师教学使用的资源,也有供学生课后学习的资源;基础资源建设面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体现学生的认知过程。

纺织科学研究篇8

人才总量不足创新能力亟待提高

《纲要》中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与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要求不相适应,与我国其他加工工业也有很大差距。

纺织行业有国际水准的高级管理人才匮乏,高等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科研的领军人物、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少;国际学术活动与交流不够,参与国际合作人数少、频次低: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不够。

高等学校的学科建设亟待提高,多数学校工程专业的学生动手能力不足,坚持工程方向不够。学校的学历、学位、工程师的资格国际认可程度低,严重影响我国的对外交流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全国性的人才协调、管理体制尚未建立。学校与企业缺乏沟通,联系不紧密,信息流通不畅,人才流动盲目,技术工人培养能力削弱、分散。

人才供求关系不平衡,纺织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虽高,但是到纺织行业的人数少,到基层企业的人数更少,中西部更为明显。纺织行业大学生工资待遇过低。经费投入不足,特别是职业教育,致使相当多的学校的校内实验实训设施与场所满足不了教学需要。此外,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与监督。行业、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积极性不高,难以培养出更高素质和水平的学生。

学科设置从源头解决人才问题

基于中国纺织人才的发展现状,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秘书长纪晓峰告诉记者,在“十二五”期间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将把重点放在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和实施卓越工程师、卓越设计师培训计划上。

中国纺织企业面临的共同问题――缺少人才,不仅仅指的是一线的纺织工人,高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缺乏,形势也颇为严峻。但承担着为社会输送人才这一主要职能的院校,却从人才的源头扼制了纺织人才的发展。目前,院校专业学科的设置中很难见到纺织专业的身影。对此,《纲要》中在“十二五”的重点发展任务中指出要调整高等学校的专业目录,加强实用人才的培养。结合国家教育部规范专业目录的要求,将纺织科学与工程列为国家一级学科,在一级学科目录下设立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并设法增设纺织材料、纺织高分子材料、印染与整理等二级学科。

纪晓峰表示,中国纺织企业认为中国高校本科毕业生所学内容不能满足企业要求:另一方面,对大学纺织、服装本科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前中国设有纺织本科专业的高校有32所,设有与服装有关专业的高校近200所。2008年纺织工程专业和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共招生3203人,毕业2694人;轻化工程专业(染整工程)招生1317人,毕业1242人:服装设计与工程,32校招生2783人,毕业3635人。纺织类专业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服装类专业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从在职2200万人的产业规模每年补充量仅占在职人员的0.03%,实不为多。但纺织服装企业反映:大学本科毕业生在校学习专业范围过分宽泛,专业课程学时过少,实践性环节过弱,导致大学本科毕业生到企业后需继续学习一至二年,才能基本适应工作。这种状况既阻碍了企业对高校本科毕业生的信心,也损害了大学本科学生到企业就业的环境。

纪晓峰还提出,“近十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纺织、服装类专业的专业课时压缩太多,应适当增加。”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启发创新思路离不开具体依托的实际对象。学科交叉亦应互相联系,形成具体的交叉融合点,以免空泛概念,形不成观念、思路和模式。这不仅对大学生本科学生在校学习有利,而且对大学本科学生毕业后就业有利,并对后续提高有利。

纪晓峰认为,在专业设置方面,除了应该考虑本科专业目录、研究生(硕士、博士)目录协同外,还应考虑到理学各科与中国科学院学科目录协同,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各学科与中国工程院学科目录协同,哲学、经济学、法学学科目录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目录协同。在此情况下,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建议恢复“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在此基础上,建议调整一些原属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二级学科调归纺织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属。

同时,中国纺织服装教育还建议增设“纺织科学与工程”为一级学科与研究生学科专业目录协同,并与中国工程院学科目录协同。

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创新人才

从我国纺织行业的人才结构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纺织行业人才总量不足,人才结构不够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与纺织工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要求不适应,与我国其他加工工业也有很大差距。纺织行业中具有国际水准的高级管理人才匮乏,高等学校的学科带头人、科研领军人物、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能达到国际水平的少;国际学术活动与交流不够。参与国际合作人数少、频次低;教师从事基础研究的能力和工作积极性不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