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8篇

时间:2024-01-09 14:43:29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篇1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着。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 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篇2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3006701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篇3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省;建设

1生态省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省建设起源于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性的反省,本质上还是一种以满足人类需求为先的发展理念,没有把自然看成价值主体,是一种以物质文明建设为主要目的的发展方式,其理论指导思想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理念落实在对过去发展模式的否定上和遗留问题的整改上,并没有从根本上形成一种解决人类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融合的综合体系,发展维度停留在现时性上,未充分考虑未来性,同时许多生态省建设口号响亮,但是践行不足,“生态”二字没有得到体现,因此,生态省建设迫切需要寻求先进理念的支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人类迫切改变自身发展需求以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一种文明理念,它指导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是拥有充实内涵的理念,不仅关注人类本身,更体现出自然的主体性,不仅充分考虑到当前的发展,也为未来后代子孙的发展提供了永续动力。因此,在生态文明理念的的指导下推进生态省建设,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建设

2.1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对于指导各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同时规划的制定将生态文明理论与地方实际情况有机结合,从而形成较为系统和完善的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体系,进一步深化生态文明建设。

2.2巩固生态建设成效,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早期开展生态省建设的几个省区,依靠环境资源的独特优势,把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文化的弘扬和普及有机的结合起来。几年的实践证明,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条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三赢”的有效途径,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将生态省建设提高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指导生态省建设,既巩固了生态建设的成效,同时也提升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2.3高起点、高标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文明的理念,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统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贵州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通过建设生态文明,为贵州省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通过建设生态文明,激发全省各族人民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生态产业和资源节约型产业,为贵州省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时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实现了现有文明的整合与重组,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设生态省的对策建议

3.1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生态省观念

(1)进行生态文明意识教育。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实施生态文明团队活动实施方案,在全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机关、企业、学校、社区、村镇创建评选活动,通过生态文明创建活动对广大群众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自觉地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同一切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作斗争。

(2)开展生态文明学习活动。开办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生态环境研究专家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主题报告,动员各部门人员认真学习;普及生态文明建设读本,帮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了解和学习生态文明知识,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并对生态经济建设的实践与探索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成立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中心,开展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循环经济、旅游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3.2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建立生态省生态经济

(1)搞好生态环境建设。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安全体系。确保水源水质,减少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实施水体生物净化工程和生态修复工程,保证居民饮用水安全;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对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为居民构建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搞好林业绿化工程,进行绿色通道建设。

(2)推进生态经济建设,建立三大生态产业体系。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延伸生态农业产业链,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采用清洁能源,进行绿色建设,开发环保产业,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进行节约、替代、循环利用资源和治理污染,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生产模式、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重点推进生态服务业,建立生态服务业行业标准,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

3.3在生态文明理念下推进生态省体制转轨

(1)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相关法规保障体系。针对当下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可依或者是法律依据不明晰的问题,全面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政府行政规章、政府规范性文件等法规保障体系,依靠法律的强制性规范生态省各项工作的展开。

(2)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探索生态文明理念下生态省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目前我国在环境治理、产业转型等方面不断的创新体制机制,以期加大建设力度,提高建设成效。但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转变当前发展格局是个长远且艰难的任务,必须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的进行体制转轨和机制更新,形成阶段性的体制机制良性更替,又好又快的实现社会转型。

(3)推进机构调整,建立服务型政务中心。地方机构办事能力和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先进观念推行的成败。因此要调整当前不合理的机构设置,转变政府开展工作的理念,推行服务型的政务中心,公开、公平、公正的处理生态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间存在的矛盾,从人民、社会、自然的角度考虑利益分配机制。

(4)鼓励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三方良性互动,确保生态文明落实。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政府充当的是引路人的角色,要鼓励民间生态组织、环保技术创新企业的建立,完善公众监督体系,实现三方互动,逐渐转变为以社会组织为主导、政府保障运行、广大人民监督的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体系。

3.4在生态文明理念下实现生态省社会转型

(1)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大生态文明宣传力度,鼓励各单位、家庭树立生态文明的新型消费方式和生活理念,倡导进步的生态意识、进步的生态心理、进步的生态道德,体现人与自然平等、和谐的价值取向,从身边做起,从自身做起。

(2)为建成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注重于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生态文明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有效且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和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从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发展的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五大方面着手,改善现有不公平的社会状况和不完备的社会体制。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篇4

【关键词】生态文明 绿色民生 建设保障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在谈到文明与生态之间的关系时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这句话既包括中华文明“天人合一”的朴素思想,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辩证主义的哲学思想。“你善待环境,环境是友好的;你污染环境,环境总有一天会翻脸,会毫不留情地报复你。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一语中的,表明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特征。千百年来,人类不断地挑战自然并试图降服自然,事实证明这是不科学、不理智、不可能的,人类文明要继续发展、进化、完善,就必须顺应自然生态,这也是十以来党和国家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战略地位的原因。它不仅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同时也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提升人民幸福感的重要努力方向。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必然选择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也是工业文明发展到瓶颈期后的产物。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全局高度出发,针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创新思想和理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历史高度;党的十报告在论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主题时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基础,更是“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保障。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布局的展开,我们更应该重视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刻理解和把握十报告中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本质,即“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也是应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

其一,构建环境友好型工业化模式的必然选择。后工业文明时代必然面对自然生态的严厉制约,包括资源短缺、能源浪费、产能过剩等现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非是放弃或限制工业文明,而是以可持续性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工业发展与自然生态相统一的原则,将工业文明的速度、规模、影响控制在自然生态可承受的范围内,并积极地引导其恢复能力,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结合我国的工业化发展进行来说,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仅用三十多年的时间就超越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工业化进程,工业文明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牺牲了自然生态利益,甚至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要构建环境友好型工业化模式,就需要针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避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收益的弊端,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这既是传统产业转型的方向,也是产业升级的目的。

其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必然选择。曾说过,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中国梦”重要的内容。同时,“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自然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也是衡量“美丽中国”“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准;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l,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是一项民生工程,随着国民经济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主要诉求已经从“温饱”转向“环保”,要提高生活质量,健康、优美、宜居的环境是基础。当下,人民群众面临着水源污染、大气污染、食品污染等问题,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普惠民生也就无从谈起。

其三,社会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加快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任务和目标,与十报告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不谋而合,即不仅要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体现出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同时也要体现出生态平衡、环境美化、资源保障等内容。当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步入中等收入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不断增强,一系列突出的自然生态危害(如雾霾)极大地影响了“幸福感”提升,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与实施,不仅是国家层面的环境友好型社会塑造的需要,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家园向往的共同追求。

其四,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出大国崛起的形象和责任。“生态”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概念,一切自然环境因素都存在密切的关联性,任何国家、民族与个人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更是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中国在大国崛起的过程中需要担起“大国责任”、塑造“大国形象”,这不仅关系到我们在国际环境中的政治地位,也关系到中国未来发展的切身利益。近年来,由于生态摩擦、环境争端、资源矛盾引发的冲突不断,在国际交往中,各国都会设置符合自身利益的“生态门槛”,如绿色技术、绿色标准、绿色税收等,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从自我改良角度出发的大国崛起的必要途径。 “法治化”是完善绿色民生保障的基础

之所以强调“绿色民生”是民生保障、改善、进步的基本条件,是因为自然生态的“绿色性”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它表现出社会群体的生存、发展等基本权利和要求。新鲜空气、洁净水源、健康食品、宜居环境等,这些资源维持了人类的基本生存需求,并为进一步的社会属性开拓奠定基础,一旦失去“绿色性”,人类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来获取基本生存资料,这一过程容易造成更大的生态环境破坏,造成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下降。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判断,“绿色民生”并不是一种自发性、主动性的民生意识形态,人与自然的博弈性会掩盖人与自然的和谐性,自古以来人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欲望始终没有消除,关于这一点在近代工业革命过程中表现尤为突出。但这并不是正常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是人类社会层面缺乏绿色理念引导、环保意识宣传、生态文明意识的结果。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中强调“天人合一”“厚德载物”“无为而治”等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道德借鉴,也为“绿色民生”发展指明了方向。

正如上文中我们阐述的“绿色民生”的非自发性、非主动性特点,要实现社会广泛层面的“绿色民生”建设,仅依赖思想教育、道德传播或理念灌输是不够的。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建设落后于经济建设的现状可知,社会强势主导力量发展过程中必然造成民生发展的妥协,同时又需要外界资源的配合和支持;简单举例说明,解决民生问题必然需要国家投入,由此必然先要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反映到自然生态影响层面,就构成了“先污染、后治理”的“陷阱”,这很显然不符合“绿色民生”建设的根本意图。因此,绿色民生的建设同样需要具有稳定性、普遍性、强制性的法治化体系。

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突出了“绿色民生”呈现的结构性矛盾,尤其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资源的非均衡性分配和不合理侧重导致“绿色民生”的让步和滞后,实践中则表现为各项生态环保法律、法规、政策不完善,实施执行不彻底等。那么在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实现绿色民生发展的基本要求就是推进法治化。

(作者分别为海南医学院讲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参考文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篇5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立足中国基本国情,以自然规律为前提,以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倡导和谐观念和推进和谐生产生活方式为着眼点的一种新型文明。”

当前,中国生态危机与各种社会转型矛盾相纠结,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没有能够照搬的直接经验,只能从当下中国的问题中寻求突破口,从中国的国情中找到根据。我国最大的国情就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逻辑地包含了生态文明,因此理解当前我们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将它置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和总体布局来分析,在保持生态文明一般特质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契合。

1.2生态文明的 “中国特色”

1.2.1系统性与同步性

中国生态文明发展不应该是零散的、应景式的,而应该是系统的、整体的过程。要推进生态文明发展与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发展的同步和协同。

1.2.2主动性与发展性

一方面,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特殊制度背景决定了中国的生态文明发展不应该是被动的,而应该是主动的;另一方面,中国生态文明发展的国内背景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不应该是消极的、脱离发展的,而应该是积极的、发展型的。

1.2.3互利性与内生性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特殊国际背景决定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不应该是对外掠夺和转嫁的,而应该是内生的和互利的。

1.2.4科学性与实践性

中国生态文明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科学发展史上的文明成果,具有十分鲜明的科学性,需要尊重科学精神才能实现,同时中国的生态文明需要在中国特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才能实现。

1.2.5历史性与现实性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既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成果,需要在吸收和借鉴已有的优秀历史文化和农业文明、工业文明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社会和日新月异的国际形势新变化这个客观现实,科学合理地谋划生态文明建设道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

2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1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必然要求。人类社会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和空间前提。自然界中生物群落与其所在的环境相互依赖,并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从而形成生态系统。人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处,这既是对人类长期发展的经验总结,又是对人类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设生态文明是自然规律的必然要求。自然规律的伟大之处在于它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在自然规律面前,人类的任何力量都是渺小的,任何观点都是苍白。因此,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和不可抗拒性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一个新的文明――生态文明。

2.2重要性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归根结底是生态建设对人和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具体说来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建设生态文明可以推动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态文明是建立在人类尊重自然、适应自然,科学利用自然基础之上的新型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从空间格局开发到能源资源利用;从生态系统维护到自然环境保护都表现出一种积极健康的发展状态,这样一种宜居、健康的生存环境,人类必然生活得健康、长寿,人类社会必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

其次,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文明是一派天蓝山青水蓝的气象,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最好状态,而这恰好是美丽中国的宗旨所在。今天,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维护中华大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环境系统的持续性上都具有深远意义。在生态文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必定可以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自 2007 年起,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和学术研究领域的高热度词。十报告对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提出了具体的实践路径:

3.1合理开发利用空间格局

3.1.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国土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格局关系到国土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因此我国根据国家发展规划和土地的特性,制订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解决我国国土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地说,如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等。

3.1.2优化海洋格局,建设海洋强国

由于我国复杂的周边形势,十八报告首度将建设“海洋强国”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向世界宣示中国将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同时,这对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等有重要意义。为构建海洋强国,还需做到的是:一是做好海洋环境的监测保护工作,坚持“蓝色海洋发展”理念;二是站在国家发展高度,做好统筹规划,统一勘测,有序开发;三是培养海上渔民的国际意识和国防观念。

3.2走资源节约集约之路

3.2.1树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就是处理好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是正确处理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本质要求。我党和政府把“绿色发展”明确写进“十二五”规划,并单篇论述;“十”报告中 “绿色发展”理念是“第一发展理念”。日常生活中,绿色建筑、绿色经济、绿色消费模式、绿色政府采购等成为关键词。

3.2.2中国特色生态文明体系下的发展方式

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内使经济得到“持续健康”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就是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就是在生产方法上强调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减轻工业文明对资源环境压力的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生产,使经济活动成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无废弃物”的反馈或循环过程,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从而达到了“资源消耗最小化、环境损害低、经济效益大”。

3.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系下的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拒绝白色污染,灰霾空气等所有非环保的生活方式;开始学会接纳节能产品,接纳绿色出行等所有环保的生活方式即绿色生活方式,在社会上已成为共识。消费方式是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文明下需要改变奢侈、浪费的消费方式,提倡节俭、适度消费的观念。适度消费,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崇尚精神和文化质量的新型消费模式已悄然成风。

3.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3.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产品――生态产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产品――生态产品,是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等公共产品。可见,生态产品本身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它既能够满足社会的环保需求,又能满足人们追求身心健康的生态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的生态消费力迅速提高,生态消费需求呈现急剧增长趋势。

3.3.2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

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我国绝不能再走资本主义“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而应树立马克思主义扬弃观,即主动吸取国际国内先进的建设理念和方法,摒弃消极的不利的理念和方法。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十”报告中提出“保护为先防治为重”的生态原则,就是要求人们主动选择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范围内进行社会活动。这既具有中国特色,又符合世界生态文明建设的宗旨和原则。

3.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规矩就是规范和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也需要依靠制度的保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

4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理论,需要从整体上去把握。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一项庞大的理论工程,更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建设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最后,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来说还是一场质的历史性变革,将促使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体系作出重要调整,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中国走向生态文明时代,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松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内涵的渐次解读[J].宜春学院学报,2013(8).

[2] 朱国芬,高琳萍.生态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性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12(3).

[3] 赵丽君,国政浩.试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2).

[4] 李平解.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篇6

关键词:发展伦理;区域生态文明;区域生态文明共享;伦理原则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12)04-0065-04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原则,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区域生态文明共享是区域发展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模式,主要有局部和全局共享、发达和后发共享、代内与代际共享、国内与国际共享模式。加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区域合作、交流、共赢、发展,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必由之路。区域生态文明不能囿于区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应然性论证,而是多种伦理关系与价值要素的统合。当前,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突出的问题是缺乏发展伦理共契与价值共识。

一、发展伦理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发展伦理以人类的可持续生存和发展为根本价值目标,它是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指导和内在动力。发展伦理主要就是对人之生存和发展的实践环境和行为进行整体性的价值评价、并施予积极的价值干预和规范。从伦理文化层面而言,生态文明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从发展的角度而言,生态文明无疑应该成为发展伦理的一个基本内容,或者说生态文明是发展伦理之树上的花朵和果实。建设区域生态文明,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以发展伦理为指导,从价值目标导向、价值评判和价值原则对其进行三个维度的观照。

首先,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价值目标导向。发展伦理的目标指向是明确的,就是如何实现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发展的目标是改善人类生活和社会安排,以便为人们提供日益广泛的选择来寻求共同的和个人的福祉。”[1]发展必定以人为目的,因此在发展中总是蕴含着“什么是好、什么是更好、什么是最好”的价值追问。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生态资源、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质上,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以调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伦理关系为宗旨,以持续、和谐发展为着眼点。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的价值目标导向是确定的、深远的和终极性的,即以“优化发展”为目的,以人的生存发展、生活幸福为旨归,对人之变化着的生存境域进行价值批判和选择,在历时性、多样性、境遇性的发展过程中,实现对人之生存关怀的肯定。

其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过程提供价值评判。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实践活动过程,而实践活动的正当性总是需要价值合理化加以保障。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发展伦理”的视域之中,就意味着必须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进行价值评判并承担伦理责任,它迫使人们去思考诸如此类的问题:区域生态与经济社会如何协调?发展中的公平公正问题如何解决?经济利益是否是发展的唯一目标?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孰轻孰重?发展是局部优化还是整体进步?对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过程的发展伦理省察,实质上就是价值合理化的过程,这是确保区域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

再次,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发展伦理旨在说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贫富差距愈拉愈大的少数人发展,都不过是“伪发展”和“反发展”。发展伦理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共享提供基本的价值原则:一是发展必须公平合理。倡导公平合理的发展将有利于处理人类在代内和代际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代内平等和代际公平。二是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发展成果应当惠及所有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最终目的也是要让其成果惠及所有人。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发展“可以看做是扩展人们享有的真实自由的一个过程”[2],即发展的实质在于扩大个人和社会的选择自由。从此意义上说,没有基本价值原则的维系,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必然就会偏离正当轨道。

二、发展伦理视域中的区域生态文明共享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篇7

[关键词]生态文明;群众路线;建设

[作者简介]陈纯仁(1957―),男,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负责人,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唐 娜(1990―),女,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研究生。(湖南湘潭 411105)

党的十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由此可知,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顺应群众期待,体现民心所向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要有效实施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这一根本的工作路线。因此,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坚持群众路线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如何坚持群众路线,无疑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

在我国当今的现实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与坚持群众路线无疑是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坚持群众路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要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另一方面,建设生态文明是满足群众良好生态愿望,维护和实现群众切身生态权益的根本途径。

第一,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最坚实的群众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而且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群众,将一切为了群众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目的,坚持把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落脚点和归宿,让群众理解、认同和接受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将党的政策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必须坚持一切依靠群众,相信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提升群众的主体地位。通过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来发动和鼓励他们积极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通过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生活,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做到生态文明建设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才能获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最广大深厚的基础。

第二,坚持群众路线,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工作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不仅仅是来源于党员干部自身实践,更重要的是来源于群众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从群众中来”要求我们必须深入到群众的实际生活中,了解他们的生存环境状况,搜集他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建议,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形成党和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主张。“到群众中去”要求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的经验和智慧(形成党与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和主张),再回到群众建设生态环境的实践中,指导群众的生态实践并接受实践的检验,经过不断地实践和检验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正确的工作方法,更好地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第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有效地化解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困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然而,我们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出现了自然资源枯竭、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环境问题,目前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正确处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充分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和依靠群众的主体创造力。首先,群众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内化于心。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使群众自觉树立起生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勤俭节约意识。其次,群众要将生态文明建设外化于行,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小到不乱吐痰,不乱扔垃圾,节约用水用电,坚持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大到植树造林、参加各种环保活动。通过发挥群众的主体力量,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从而有效地化解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困境。

二、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不力的主要原因

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以来,特别是我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确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理论界已逐渐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取得了大量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换代,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等。但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仍存在推进不力,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如:资源日趋枯绝,生态灾难频发,人居环境恶化等资源与环境困境,正日益加深了对我国社会发展和社会成员生存质量的危害。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但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视角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群众生态意识淡薄,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动力不足。首先,生态文明建设还尚未成为一种社会共识。由于我国环境教育还没有普及,政府相关部门对于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还较为模糊,政府的生态治理举措还存在脱离群众、忽视群众首创精神等方面的不足,因而,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没有有效地调动和发挥群众的主体创造性。其次,我国环境教育存在脱离群众的倾向。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忽视对学生生态意识的培育,导致群众总体上受环境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对于相关生态文明建设知识的了解与掌握。甚至有些群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误区,把生态文明建设简单地理解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再次,政府的有些生态治理举措没有切实关注群众的利益,致使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不足。政府的生态治理没有把群众对于良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没有集中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在一些具体政策的制定过程中,没有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愿望,没有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致使生态治理措施只是流于形式,生态治理工程成为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甚至成为一些分子的中饱私囊的腐败工程。

第二,社会民间环保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有限。民间环保组织是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织形式,是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维护群众生态权益的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资金来源不足,相应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缺乏政府的培育和扶持,民间环保组织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有限。目前,我国环保组织的主要经费来源于社会的捐赠和赞助,政府对其资助极少。因此,资金不足且来源单一,严重限制了环保组织的长期发展。同时由于缺乏政府的培育和扶持,我国环保组织的独立性较差,对政府的决策影响力较小,对污染环境的企业和单位约束力不强。许多环保组织由于不具备公益诉讼主体资格,无权对侵害群众生态权益的行为提讼,不能有效发挥其维护群众生态权益、推动环保公益诉讼的作用。因此,环保组织在推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群众环境公益诉讼进程中显得势单力薄,很难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相关制度、法规不健全。虽然,我国出台了不少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但是,由于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没有有效保障群众生态权益,无法调动他们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群众的生态知情权和监督权得不到有效保障。保障群众的生态知情权是实现其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条件。群众不能获取到相应的环境信息,就不具有充分的知情权,无法积极有效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由于群众缺乏生态知情权,对于党和政府做出的有关环境方面的政策和决定,对于一些生态环境破坏行为,环境污染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督。其次,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完善,许多环保组织在维护群众环境权益、推动环保公益诉讼中还不具备合法的诉讼资格。面对造成了环境损害的行为,社会环保组织由于不具备公益诉讼主体资格,只能被法院拒之门外,无法有效地推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维护群众环境公益诉讼权。因此,必须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制度和法规,保障群众的生态知情权、监督权和诉讼权。

三、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

以上分析表明,造成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不力、效果不理想的主体原因都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坚持、贯彻和落实群众路线不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偏离群众路线相关。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充分集中群众的智慧,最大限度地发挥和依靠群众的主体创造力,才能共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社会的永续发展。

第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的生态意识。提高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就是要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使群众树立起生态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与法律意识等现代生态文明意识。首先,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力度,让群众认识到我国目前生态系统退化、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并自觉树立起生态忧患意识。为此,政府要引导企业和社区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中,认清我国的生态国情,树立起生态忧患意识。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开展环境讲座、组织学生社团活动、组织讨论、进行图片展览、实地参观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此外,还应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如通过网络、电视台等向公众宣传和普及环保意识。其次,要提高群众的生态责任意识。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也只有具备这样的责任意识,我们才能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最后,生态德育是培养群众保护生态、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重要手段。生态文明意识与道德不可分割,生态文明道德水准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生态环境的优劣。因此要通过提高群众的生态文明道德水平,使他们自觉地承担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并且自觉地同一切破坏生态文明的行为作斗争,努力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中。

第二,深入组织、发动群众,培育和扶持相关社会组织,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的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1]生态文明建设同样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市场化机制的积极作用。为此,政府应该深入组织、发动群众,培育和扶持相关社会环保组织,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首先在资金方面,政府部门应该给与相应政策上的帮助与扶持,政府可以建立一定的资金筹备机制,或者要求地方政府拨出一些款项用于支持环保组织,还可以通过利用政府的号召力来提高群众的捐助意识,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帮助。其次,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环保组织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维护群众环境权益的能力。政府应该规范有关程序,放宽环保组织的注册平台,深入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对于环保组织的愿望和要求,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研究制定有利于环保组织发展的群众参与、公益捐助等规定,为环保组织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和政策环境,提高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维护群众生态权益的能力,以此来调动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三,反映群众愿望和要求,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保障群众生态权益。十报告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2]因此,通过制度来保证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群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受益者。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反映群众愿望和要求,集中群众智慧和力量,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法规,保障群众生态权益。就具体对策而言,主要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保障群众生态知情权。维护和实现群众的生态知情权,是保障其生态权益的前提。要让群众有具体的途径和方法,能够及时了解和获取环境信息情况。为此,政府要及时有效地公开各类环境信息,并加强有关部门公开环境信息的能力建设,通过促进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的信息公开化,维护和实现群众的知情权。二是保障群众的生态监督权。要明确群众对环境监督的权利和义务,群众对于政府和企业做出的有关环境方面的政策和决定,具有异议和质询的权利,对于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有检举和揭发的权利。因此,相关部门要通过搭设电话、网络等平台,使群众能够及时反映情况,并提出合理化意见,实现生态监督。三是要完善诉讼机制,保障群众的诉讼权。对造成了环境损害的行为,群众有权提讼,要求责任人采取停止侵害、补救、赔偿损失等措施,并对责任人予以行政、民事、刑事制裁的法律规定和程序。[3]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

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篇8

(一)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人、自然、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的有机体。人不是单个的、孤立的客观存在,而是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的有机统一,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其一,人始终存在于自然中,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为人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资源。其二,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的社会性,社会性是人的最根本的、本质的属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为人提供一定的发展环境条件和生存空间,离开了社会,人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托。其三,社会与自然也是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离开了自然,社会将失去发展的物质条件;而社会的发展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很大的影响,或促进自然的发展,或破坏自然的生态平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从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上来展开的,主要是调整人与人和人与社会的关系,而对人与自然关系和社会与自然关系的调节一直以来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薄弱环节。思想政治教育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突破“道德人”、“社会经济人”等旧理念的局限,引导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尊重自然规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发挥主观能动性,即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也必须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总之,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新的理念,实现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

(二)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培养生态人

生态人是指善于处理与自然、他人及自身关系,保持良好生命存在状态的人。生态人要有强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为实践活动准则,所追求的行为目标是人、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人与自然真正和谐的实践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当代人,必须对经济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具有科学认识,必须具备良好的生态文明素养和清醒的环境保护意识。人是生态文明建设承担和实施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享用者,没有生态人的发展,就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和完成,关键也在于生态人的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理应在生态人的塑造中发挥关键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生态文明教育,使人们能够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以及自身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而使生态文明的观念内化为人们稳定的心理结构,进而外化为生态文明建设行为,自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平衡。

二、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之中

要完成培养生态人的目标,必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的生态道德素质,培养人们的生态理性,使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态消费习惯,引导人们利用生态理论知识有效地解决生态和环境问题,促进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生态意识教育

目前,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还未深入人心,人们的生态意识还比较淡薄。公民生态意识的确立是调动人们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关键。因此,首先必须解决好人们的生态意识问题。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来传播符合时展要求的思想和观念,能够系统地对教育对象施加影响,进而形成与社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生态文明意识。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种渠道和措施,使生态文明建设知识实现大众化、社会化,在各种场合、各种人群中间,广泛地得到普及和推广,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践行科学发展观、解决生态危机问题的有力武器。目标在于,人们的生态意识和生态思想普遍形成,“天人合一”思想得到认同,“人类中心主义”的负面影响得以消除,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也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充足的条件。

(二)生态道德素质培养

生态道德素质是“生态人”的基本特质,它是一个生态社会对人的德性要求的高度浓缩和期望,是社会利益和意志的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法律、制度、政策的约束,更需要用道德规范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生态道德素质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公民道德素养应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推进,才能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本来的一个重要任务和职能,就包含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思想观念和道德素质。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们学习生态知识,使外在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规范逐渐内化为人们自身的一种理想和信仰,促进公民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帮助人们树立生态文明建设主人翁的自豪感,产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陶冶的驱动力,不断增强人们遵守生态道德规范的自觉性,使人形成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从而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

(三)生态理性培养

生态理性是指人类在对待生态环境时,其推理方式和行为方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来是理性的、明智的。在生态理性的支配下,人们以科学态度正确地评估经济活动的生态价值。在现代社会中,生态理性以其独特的生态标准和生态原则的形式出现,引导并支配人们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理性告诉人们,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充分考虑自然的承载力,保持生态平衡。思想政治教育要帮助人们克服“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思想,教育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决不能为了经济利益而忽视自然的运行和发展规律,不能过度开发自然,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同时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还必须考虑子孙后代的利益,做到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永续发展。

(四)生态消费习惯养成教育

当今社会,很多人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追求物质消费,肆意挥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帮助人们改变这种不良的心态和习惯,树立生态消费观念,节约资源,保护自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们选择绿色消费方式、消费绿色产品,养成绿色消费习惯;习惯与环境改善后反过来又可以促进绿色生产,最后形成良性循环;这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来说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要塑造人们热爱大自然的美好心灵,引导人们养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习惯,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传统观念。要教育人们自觉处理好人、自然、社会的关系,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当代利益和后代利益的关系,促进人格提升和自我完善,使人们在生态消费习惯的培养与实践中找到自我价值。

三、结语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