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8篇

时间:2024-03-16 08:12:03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乡村景观;城市化进程;乡村景观规划;观光农业

中图分类号: X3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0.012

1989年,自从我国第一届景观生态学研究会召开以来,相关学术界人士在景观方面的研究注入了很大的精力,同时给我国乡村景观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由于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乡村作为农业发展的主要承载地,其良好、高效的发展是整个农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对我国乡村景观规划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理论意义。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景观的发展也面临着相当大的机遇和挑战,为做好维护其特色和传统型原貌的工作,结合乡村的特点,建设合理的乡村景观规划是学者们研究的重要方向。

1 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

我国乡村景观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起步比较晚,至今关于乡村景观的定义还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概括。我国学者谢花林等在景观生态学的视角下,提出了乡村景观的研究范围在各个相邻的乡村地域内,由土地单位交叉形成的嵌块体,其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形状差异、大小差异以及配置差异,因此也带来了美学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他认为乡村景观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束缚,而且还受到人类经营策略和经营活动的制约[1]。王云才认为,乡村景观是存在于城市景观之外的空间,以自然环境为主,包括文化景观、经济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以及自然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复合体,以农业为主要特点的生产景观、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文化和粗放型的土地使用景观等[2]。综上所述,专家学者对乡村景观的定义表达有一定的差别,但其共同之处是对乡村景观所包含的以自然景观为特色的人文景观、存在着经济价值、生态价值以及美学价值等观点的认可。

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主要是以发挥资源最大化利用为出发点,在保护景观原貌的前提下,是一种合理设计、规划乡村景观的不同行为的行为体系,其规划设计是依据乡村景观所包含的自然景观的功能性、生态性、适宜性、经济合理性、社会文化性以及继承性这六大特性为基础,构建乡村景观发展的可持续模式。刘黎明提出,建好乡村景观规划,必须要考虑乡村土地使用合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打造一种舒适、安全、健康、优美的居民生活环境,形成符合我国乡村特色发展的生态系统[3]。

2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

我国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现状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一是从景观生态学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现阶段的研究主要关注在生态脆弱地区,比如西北农牧交叉带、黄土高原和城乡结合区为研究范围,采用景观生态设计方法和景观系统分析方法相结合,比如学者肖笃宁等出版的《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及应用》和《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二是从乡村地理学和传统农业方面进行的应用研究。如郭焕成的《黄淮海平原乡村发展模式与乡村城镇化研究》,详细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乡村发展的经济问题,对区域乡村发展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三是从乡村土地利用规划方面的应用研究。其研究的重点方向是土地使用的优化配置,合理调整乡村住宅地和农业用地,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在价值,改造乡村景观新面貌,但是对景观模型的研究和生态规划研究比较浅显,乡村景观的系统分析也没有得到深入的论证,这是研究存在的不足,也是以后需要学者更加关注的研究方向。

3 乡村景观规划措施

3.1 将观光农业纳入乡村景观规划中

伴随着社会化、工业化、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人们厌烦了城市的浮躁,开始向往乡村环境的大自然美景和具有其特色的人文景观,因此,乡村旅游应运而生,也带动了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研究,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和观光农业的结合是发展的潮流趋势,观光农业不仅能够在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收入水平、有效进行生产再分配、创新农村生产方式、调整乡(镇)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出良好的作用,而且能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2 借鉴国外成功的研究经验,提出适合当地特色的规划设计

和国外比较发达的乡村景观规划的研究及实际应用水平相比,我国的发展还比较落后,引进国外提出的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设计乡村景观的规划理念,结合我国实际,找出符合我国乡村地区乡村景观建设的发展方案。国外在农村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战略构想,并在韩国得到成功的应用研究。当今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农村的面貌也发生了新的改变,新农村建设正符合目前发展的趋势。根据我国景观存在着地域文化差异和多样性,应结合乡村的地域性优势,构造符合我国乡村特点的景观设计。其中务必要考虑的是把乡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风俗等景观相互结合,突出差异和特色,增强乡村景观规划的唯一性,同时维护景观的原貌的安全,保留其传统性,达到乡村景观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03).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01).

[3]刘黎明.乡村景观规划的发展历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J].农村生态环境,2001,(01).

[4]闫艳平,吴斌,张宇清,冶民生.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防护林科技,2008,(05).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篇2

最近几十年,集约化经营方式已经导致了传统农业景观中生物栖地多样性的降低和自然景观的破碎化,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方式的变化使得农业景观的美学和生态效益遭受严重损害[1].针对各种日趋严重的农业和土地退化问题,农业、环境、地理等领域的专家重新考虑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的结构调整.农业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侧重从市场效益和农业技术角度出发,依靠农业科技成果,发展各种新型农业模式.环境和地理等领域学者的反应主要是规划设计一些富有特色的新型农业模式,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精细农业等.任何农业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均可表现为一定的土地利用方式及其组合,即农业景观空间结构.事实上,具体农业模式的规划和设计往往均可视为土地/景观规划问题.然而,不论其意义有多重要,这些规划和设计,实际上多具区域实用和偶然性,带有普遍意义的新景观空间配置结构还难以形成.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通过规范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各类农业景观规划势在必行.

2原理与方法

2.1景观生态学原理

景观尺度上的生态学研究已有较长的历史.但只是近期这种研究才被应用于实践领域且正在形成一个密切相关的理论体系.对景观生态学一般原理,已有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过总结.美国学者Forman和Go-dron[2]主要立足于生态学角度提出景观生态学的7条基本原理,Risser等[8]提出主要针对尺度的5条基本原则,中国学者肖笃宁(1993)根据相关学科理论,提出景观生态学的7大理论基础.这些对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及体系的创立,无疑都有明显的开拓意义,但作为体现学科本质和特色的基本原理,它们还有必要进一步抽象和完善.基本原理是学科本质特征的反映,是其最为重要的理论问题.景观生态学起源于地理学与生态学观点的相互综合,它的基本特点表现为由地理学、生态学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由此,作者认为景观生态原理至少应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综合整体论、水平异质性———空间结构及垂直异质性———相互关联.具体划分为:整体性原理、时空尺度与等级层次原理、镶嵌稳定性与生态控制原理等3项,并可视之为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体系(图1).

2.2农业景观的生态规划与设计

对景观生态学而言,任何形式的农业活动都必然落实在具体的地域空间上,构成各类农业景观.这种空间特征,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方法于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实践中的基本前提.同时,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的最终成果也必然表现为空间格局合理的具体农业景观.特定区域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既包括具体农业景观单元的研究,也包括确定这些单元区位的区域农业景观功能区划研究.农业景观的规划和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景观生态学原理的实际应用问题[4],显然,可以直接运用近几年迅速发展的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的一系列原理和方法.狭义农业景观,即农田景观是草地、耕地、林地、树篱及道路等的镶嵌体,表现为有机物种生存于其中的各类碎化栖地的空间网格[9].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实践中,处理很多具体问题时都需要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理论.譬如,田块斑的大小和形状、防护林网眼规模、水系廊道的宽度和连接度、自然干扰的频度和分布、异质景观单元的特征等等.事实上,它们通常对农业景观的生物生产和各种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7].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除去常规农业第一性生产功能外,农业景观还具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即宏观环境背景功能,这也是目前农业景观倍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实践中,景观规划的主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结为是适应地方物种个体生态需求而对斑和廊的设计.目前对这种复杂而困难的任务的反应,首先是假设现存的景观生态原理是合理的,科学的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就是对这些原理的具体运用过程,即“黑箱方法”的运用.另外一个做法是强调景观单元及其组合结构与特定的物种制约关系,认为不可能将景观设计得适宜所有的栖居者,但必须明确核心物种以使设计能够满足一些已知的需求.这些物种数量虽少,但却具有突出的生态重要性.目前,相类学科的发展水平使这种特殊物种设计法具有比较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与“黑箱假设法”有可能成为较通用的研究方法.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是景观生态学结合实践的应用方向,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途径[6].景观规划设计与以往单目标的规划设计有本质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它将景观作为“资源”并从“整体”上看待,并将人类需求与景观的自然特性与过程相联系,主要关注宏观尺度上的资源配置.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和景观作为复杂生命组织整体的生态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同时,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景观不仅要以现在的格局,而且要以新的格局为各种生命形式提供持续的生息条件.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创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区域生态系统.景观规划设计与区域持续农业在根本目标上完全一致,其多目标性兼顾持续农业的生态持续性、经济持续性(如强调资源配置)与社会持续性(如关注未来).农业同其它产业不同之处在于农业生产极大程度依赖土地的自然属性,而景观规划设计充分强调景观的自然属性(如将人类需求与景观的自然特性与过程相联系).而且,规划设计本质上是对资源进行空间配置,所以可将景观规划设计作为区域持续农业景观实现的空间途径[10].相同于其它内容的景观生态规划,农业景观的规划设计是运用景观生态原理,结合考虑地域或地段的综合生态特点及具体的目标要求,构建一个空间结构和谐、生态稳定、社会经济效益理想的区域农业景观系统.保障做到这一点,本项研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自始至终贯彻如下几项原则:适宜面积原则;类型多样性原则;景观单元关联原则;空间结构协调原则.

3案例与结果

3.1研究区地理背景

涿鹿盆地位于河北省涿鹿县北部,为新生代断陷盆地.其西北部为中低山地,南部为低山丘陵,从北向东南以洋河为界,大体上呈三角形(其中西南部向南延伸较多),境内有中低山、丘陵、盆地、河漫滩、阶地等多种地貌类型.基本属于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较少,降水少而集中于夏季、大风多而集中于冬春.水资源比较丰富,自西向东横穿盆地南部的桑干河是其主要水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以灌淤土和水稻土为主.植被类型多样,以玉米、春小麦、水稻等作物以及葡萄、苹果、梨等林果为主,天然植被仅分布在盆地的西北中低山地、南部低山丘陵.本区面积44158hm21),人口21.58万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园地及居民点工矿用地为主.经济以农业为主,粮食、蔬菜种植,干鲜果生产为其主要发展方向.本区近京津及张家口,具有较好的市场区位条件.农田建设水平高,水利设施完善,灌溉面积占耕地87.3%.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灌溉、耕翻、运输、脱粒及加工大部分实现了机械操作.农业技术推广较快,地膜、大棚等栽培及品种引进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总体而言,本区经济技术文化较为发达,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具有发展农业的先天优势.可以认为,本区为典型的农业景观,其未来利用应以农业为主.

3.2研究区的总体规划目标

尽管本区背景景观具有明显的农牧过渡特征,但在目标景观尺度上,仍属典型的农业景观,景观生态过程以农业土地利用为主.景观生态主导过程是确定景观利用方向的主要依据.本区目标景观生态过程以农业土地利用为主,自然退化过程(包括水土流失、风蚀沙化及盐渍化)及城市化过程次之.这一特性决定本区景观利用应以农业生产为中心,兼顾生态环境保护与其它产业发展.综上所述,本区景观利用应以农业生产为主,环境保护为辅.在保持农业资源、环境不致退化的前提下,最大化农业产量、质量、效益是本区景观利用的基本目标.此外,在保证基本农田和农业产量的前提下,也应大力发展其它产业.具体来说,粮食、蔬菜与水果生产既要保证本区消费需求,又要完成粮食上缴任务以及提供较多的水果、蔬菜境外出口;环保要将治理与开发相结合,不仅不能使退化过程损害农业,还要以开发养治理,以治理保生产;在保证农业生产的前提下,推进城市化进程.

3.3区域农业景观的功能分区

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有:针叶林地、山地灌丛草坡、缓坡耕地、梯田耕地、果园、各级道路、居民点及人工水面等.其空间结构表现为以涿鹿盆地中心居民点(涿鹿县城镇)分别为中心的环带状格局.受制于地形和人文区位因素,从中心向外依次为:居民点———川平原———台耕地、梯田耕地、缓坡耕地———果园———次生林和灌丛草坡等景观类型,这也构成整个研究区农业景观的空间结构.显然,这种结构既有对自然景观生态合理利用的基础,又具一定的景观美学价值.三大功能区自盆地边缘向盆地内部呈环带状过渡,以内层的农业耕作景观为主.生态环境保护景观的水土流失过程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将同中部经济园林景观的水土流失一道对自身构成威胁,而经济园林景观的水土流失在不采取措施的情况下,又将会对农业耕作景观产生影响.就啮齿类动物的活动来说也有从天然景观向农田入侵的倾向.从环境保护、生产效益并重到农业生产的景观功能分区,目的在于适应这种景观过程的空间分配,抑制各功能区之间的上述关联.尤其是中部景观既行生产功能,又具环境保护功能,还对水土流失、有害物种入侵起到缓冲作用,保护了内层景观.

3.3.1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

(1)位置、范围:分布在最灌渠以外(即七一大渠、桑南一干渠控制范围以南,劈山大渠控制范围以西、北)与区界之间,控制面积19223hm2.(2)功能:主要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大力发展水土保持林,努力提高植被覆盖率,是本区开发利用的方向.在立地条件较好处,以植树造林为主,较差处则先要封坡种草,为将来造林做准备.(3)依据: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坡度较陡,不适于农业开发.景观过程以水土流失、植被覆盖减少(人为樵采、放牧等干扰所致)等退化过程为主,必须将生态环境保护置于首要地位.同时,灌溉水无法到达,天然降水少且难以拦蓄利用,没有生产保证.

3.3.2经济园林功能区

(1)位置、范围:分布在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以内,大致在惠民北灌渠、桑南三干渠以外.控制面积14149hm2.(2)功能与利用方向:主要执行经济林生产功能,兼顾环境保护功能.坚持以葡萄、苹果、梨等水果生产为主,适当发展大枣、核桃、杏扁等干果以及其它经济林生产,提高园林的经营、管理水平,使本区成为以境外出口为主多种经营的高效益的水果基地,是本区的农业发展方向.坚持土地利用与改良、建设相结合.坚持沟、谷、坡综合治理,遏止水土流失,弥补灌溉水不足.总之,这种功能设计,目的在于既遏止水土流失等不利过程,又尽量最大化经济效益,达到生物生产与环境服务功能的统一.(3)依据:灌溉水有一定保证率,为产量的稳定提供保障;地形以山前黄土低丘、台地或洪积扇为主,坡度较缓,适于耕种;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有助于提高生产力;景观过程以果园经营及农田改造建设为主,尽管天然状态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但目前大部分地区得到初步抑制.

3.3.3农业耕作功能区

(1)位置、范围:分布在经济园林功能区以内.控制面积10786hm2,为本区景观的核心.(2)功能与利用方向:执行种植业生产功能.其发展方向为商品粮和主要面向京津的副食品基地,以高产、高质、高效农业为发展目标.具体实现途径为:合理安排农、牧、副结构,以粮食和蔬菜生产为主,适当增加或加大油料、经济作物比重;选择、引进、推广适于本地的高产、优质品种;充分利用景观的空间镶嵌与多熟种植原理,合理组合作物的空间结构,适当安排轮作顺序,逐步扩大间、套、带面积,提高复种指数;引进推广先进耕作经营管理技术,提高集约化程度;完善防护林、灌渠网络,做到排灌结合,旱涝保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滥占耕地,在保证基本农田不减少的前提下,加强改造措施,提高土壤肥力.(3)依据:灌溉水有可靠的保证率;土地平整,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景观过程以种植业耕作经营为主,土地改良为辅,城市化有一定发展,但不会对农业构成威胁.

3.4各功能区内部的结构规划与设计

3.4.1经济园林功能区结构

在经济园林功能区内,根据现状景观的组合格局、景观单元间的细微过程差异及其空间关联、未来变化趋势,可将本区的空间结构作如下安排:桑干河以北自成一片、桑干河以南大致以涿矾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可分别称为桑北、西南、东南单元.三区的控制面积分别为30.93、66.10和4446hm2.桑北单元外接生态环境保护功能区,内联农业耕作功能区.其粮食、蔬菜的供给依赖耕作区,而自身的水果产品又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耕作区的需要;生态环保区的水土流失对其有一定威胁,而自身土地的改造尤其是引洪淤灌又与生态环保区密切相关.考虑到本区盛行西北风,而目前防护林带基本平行于这一风向,可沿劈山大渠新建一条防护林.这样既能防止风沙,又可在一定程度上割断某些动物对果园的入侵路线,同时也因避免选择新地址而节约土地.东南、西南单元与生态环保及耕作功能区的联系与此类似.就两大单元之间而言,东南单元成熟的果品栽种技术与优质品种可向西南单元就近输出,西南单元过剩的粮食可向前者供应.考虑到两大单元功能与地域上的接近,可沿它们的交界,即涿矾公路布局果品加工企业.这样做既可方便区内运输,又利于境外调运.

3.4.2农业耕作功能区结构

本区景观过程以作物生产为主,具有较大的一致性,可视为一个整体单元.本区的结构设计就针对这一整体单元.水浇地为基,城乡建设用地、灌溉水田以及局部园地等为斑,灌渠、树篱、道路、河流等为廊的斑、廊、基空间镶嵌格局是规划区的基本结构.鉴于本区以西北大风居多,营造防护林带应以东北-西南方向为主.目前这一方向仅有惠民北渠一条林带,宜增加一到两条林带,一条大致沿单家堡-上太府-赤脚寺-尹文屯-苑庄一线,一条大致沿大姚庄-南庄-辛兴堡一线.适当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水田面积),控制城乡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扩张,继续完善道路、灌渠建设(尤其是较大居民点之间的交通联系,灌溉排水体系)以改善景观之间的空间联系,扩建、完善树篱体系以充分发挥其阻挡风沙功能,是未来景观建设的方向.

3.5典型景观单元设计

3.5.1桑北果园单元

现状景观呈粮食、果园、荒地镶嵌,粮食作物占明显优势.景观过程以土地改造为主,农业耕作利用为辅.另外,水土流失也不容忽视.土壤与水分要素(土层厚薄不均,多含砾石,质地轻壤,水分不足),对耕作构成根本性限制.现状耕作水平低,种植业生产潜力小.景观不稳定,农业利用中存在明显的果园取代耕作的趋势.近期以农田改造建设为主,农业生产为辅,未来以干鲜果生产为主导方向.首先平整土地、排除砾石、引洪淤灌,以保持水土、提高肥力、改善耕作条件;在改造的基础上,暂时实施果粮间作,逐步扩大果园比重,水分条件较好者,重点发展苹果、梨等水果,水分条件较差者以大枣、核桃等干果为主,直至建成生产多样、干鲜果兼营的果品基地.条件较差、不宜大面积改造土壤的地方要强调点状改造,挖坑填土浇水,直接栽种果树.

3.5.2东南果园单元

现状景观呈现粮食作物主要散布在果园北缘或零星点缀于大面积果园间的格局.景观过程以果园经营维护为主,土地改造为补充,园地蚕食耕地过程趋于完成,水土流失初步得到遏止.桑南二干渠以外坡度较陡,灌溉水无可靠保证,干旱和水土流失对本区生产有影响.景观相对稳定,变化不明显.品种单一,景观多样性程度低.完善和深化以葡萄为特色的水果基地建设,是本区的发展方向.主要途径:用优质水果品种全面取代种植作物;推广、引进适于本区的优质高效益品种,逐步淘汰普通品种;适当增加新品种,重视不同品种的空间搭配,改变单一品种经营方式;平整土地,扩建灌渠,注重培肥,坚持开发式综合治理,以利用带动改造,彻底消除土壤侵蚀和干旱,使其成为高产稳产的优质水果基地;大力发展果品加工,提高水果经济效益.

3.5.3西南果园单元

现状景观呈果粮间作镶嵌,比例接近,水肥空间配置差异较大.景观过程以生产经营为主,坡麓地带有水土流失发生.水分不足、肥力不高构成较大限制.景观相对不稳定,园地有逐步取代耕地的趋势.利用方向应以农林生产为主.首先要合理搭配粮食作物和果树的空间结构:在七一大渠以外无灌溉水的地方,全部栽种果树,适当扩大干果比重;在桑南一干以外七一大渠以内灌溉水无可靠保证的地方,以果园逐步替代耕地,以苹果、梨等水果为主;桑南一干以北水肥配合较好地方,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严格控制果园面积,以粮食生产为主;在特定地块中,要注意果园与粮食之间、果园与粮食内部作物的比例、距离,相互的组合镶嵌方式等.在发展生产的同时,积极改良土地:进一步发展水利、水保事业,修筑梯田、土石谷坊抑制土壤侵蚀,开挖扩建水利排灌渠系,洪淤改土,培育肥力.

3.5.4典型耕作单元

依据限制本区农业生产的限制要素———水分,可将本区典型农业景观即基质设计为果粮、水旱间作的立体农业模式.在地势较高,灌溉水不能到达的地方栽种果树以利用其强大的根系吸取深层水分,在地势较低有充足水分保证的地方种植水稻,在二者之间靠灌溉维持的地方种植玉米、小麦等旱作作物,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3.5.5盐渍化单元

针对盐渍化区地形高低起伏,地下水埋深深浅不一的景观格局,可用“挖低垫高”的办法改造土壤.即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段,适当挖深土壤,向周围较高处堆垫,将低处改造为稻田,局部积水较深、规模较大、排水不畅、难以改为稻田的洼地改造为渔塘,而周围高地改造为水浇地.针对盐渍化过程的关键环节,合理安排排水沟,使高处水浇地向低处稻田排水,低处稻田向渔塘排水.尽量利用机井,抽引本地地下水作灌溉水,实行排灌并举,这样做既有利于降低地下水位,又可促进水分循环,加速土壤脱盐过程.在高处水浇地引水灌溉(尤其是引洪淤灌),以覆盖、排水等方式消除盐碱,低处水稻田用灌溉水(包括高处排水)冲洗,以溶解并排除过量盐分.新改造地可种植绿肥,或耕种、休闲交替进行,已改造地要早耕晒垄,增施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地温、肥力,促进土壤脱盐.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篇3

关键词:都市农业园区 景观生态学 景观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TB4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远远超出了城市土地的负荷,从而导致了日前短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环境日益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污染。日益扩延的都市范围使得农业土地的范围越来越小,都市边缘肥沃的土地日益蔓延为都市的蔓延范围,此种现状严重的破坏了如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理论指导,导致了今时今日环境污染破坏严重、耕地日益减少、全民身体素质下降等社会问题。在此种社会背景下,对自然的依赖性最大的农业,随着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也由第一产业的发展方式朝着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式慢慢转变。

都市农业园区是都市农业的重要载体形式,同时也是现代农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农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景观规划设计的视角出发,结合景观生态学、景观安全格局、景观美学及园林景观相关原理对都市农业园区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使都市型农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更加健康、持续、稳定地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都市农业园区的概念及内涵

具有地域性特征的都市农业园区,是都市农业的重要载体形式,是指在城市内或者都市圈范围内,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等一定手段,在遵循可持续发展及资源调控利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通过详细的规划来聚集农业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对农业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整合,使之能够成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的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的系统。

都市型农业园区的主要特征是依托于都市又服务于城市。都市型农业园区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成为现代都市农业日益发展成熟的重要的载体形式,在此种载体中发展都市农业在一定程度上可遏制了现代都市的无限制的扩张,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及休闲娱乐、农业科研教育场所,同时也保证了农业发展方式转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转变。

2.西安都市圈农业园区发展现状

西安都市圈都市农业园区的发展和建设主要以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为主要依托而发展的。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规模化、标准化型:特点为种植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集中展示出了农业化的发展水平。2)高科技现代农业展示型:普遍采用智能温室、无土栽培、组培育苗的现代化设施和手段。3)农业生产与休闲相结合型:特点为园区农业生产主体突出,观光休闲设施配套齐全,游客可参与土地租赁,果树和动物认养等农事活动。4)民俗文化、农家乐型:其以村镇为单位,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购。

3.都市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相关理论依据

3.1景观生态学相关原理

1.景观在生态学中的含义

对于都市农业园区景观规划设计指导方法论的研究,首先应将景观在生态学中的含义进行清晰的阐释和梳理。根据笔者对相关文献的总结和梳理,认为景观在生态学中的含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⑴景观是由不同空间单元镶嵌组成,具有异质性。⑵景观是具有明显形态特征和功能联系的地理实体,其结构与功能具有相关性和地域性;⑶景观既是生物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的生存环境。⑷景观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具有尺度性;⑸景观具有经济、生态和文化的多重价值,表现为综合性。[胡先祥.景观规划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27)]

2.景观生态学中的几个重要概念:

1)斑块(Patch) 是景观中的点状因素。在一个较大的景观系统中可将那些点状的景观要素归类于“斑块”。在都市农业园区中的整个景观规划范围中的绿地广场、建筑群体以及园区边界地带的公共空间都可作为斑块来看待。

2)廊道(Corridor)是景观中的线形因素,其最显著的作用便是可以作为生态系统中的转输载体,可以起到一定的生态作用。廊道在景观中可分为以下三类:河道水系或蓝色网络状廊道;森林、林荫道或绿色带状廊道;街道(硬质道路)或者灰色线状廊道。它们可分别简称为蓝道、绿道和灰道。

3)基质(Matrix)景观中的面状因素。它是作为景观区域镶嵌在生态系统背景或按照农业园区功能及生活所形成的不同类型的历史风貌特色景观、标志性景观区,亦是构成农业园区景观特征中最广泛又敏感的部分。

4)边界(Boundary) 属于农业园区景观生态体系各要素构成相邻系统的交界面和接触界定的区域。在农业园区中的建成区部分,在不同功能分区为依托的园区内的人工生态系统是属于内部生境,城乡自然生态系统的乡村城郊则属于外部生境,城乡结合部带则就属于边界区域。它深刻地影响着环境生境的可持续的发展,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持。

5)异质性(Heterogeneity)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程度,是景观区别于其他生命层次的最显著的特征。景观异质性包括了空间异质性和时间异质性。

6)尺度(Scale)指研究对象时间和空间的细化水平,任何景观现象和生态过程均具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尺度特征。

3.2景观美学

景观美是在特定的有限整体生态环境里,按照客观的美的规律和人对白然足够明勿的审美观念创造出来的艺术性鲜明、突出、生动的形象,有力地揭示了人对白然既征服又保持和谐一致的本质。景观美学是应用美学理论研究景观艺术的美学特征和规律的学科。美是能引起人们美感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抽象和概括,它是通过人类的感官对外界环境的感受而产生的愉悦。观光农业园内一切景观形式都应体现出农业的本质,反映出对农业景观美的认识、抽象和提炼。

3.3园林景观理论

园林景观理论认为景观由景观元素构成,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在园林景观理论中农业观光的主要对象是农业景观。农业景观的自然和人文观赏因素很早就被人们所发现和运用,从中外园林景观的产生和发展历史上,我们能看到很多农业的影子。中国古典园林的雏形上找到农业观光的原始形态。《周礼》上有:“园圃树之果瓜,时敛而收之。”;《说文》上有:“园,树果;圃,树菜也。”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古典园林产生之初―周朝的苑、囿开始,园林中就栽有大量的桃、梅、瓜等农作物。园林景观的规划设计其实也是把自然元素和人文元素通过造景规划实现的过程。借助于园林景观理论,规划建设者可以从地域特征出发,通过对植物、土地、水、场地、建筑等造景元素的规划设计,创造视觉优美、生态良好、空间舒适的观光游憩场所。综上所述,园林景观理论和都市农业园区的建设密切相关。

4.结束语

都市农业园区作为都市农业的重要载体形式,也是都市农业发展的核心所在。因此研究都市农业园区的景观规划设计首先应从研究其相关的景观规划设计原理为主要研究理论基础,对于以上研究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有利于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基础,同时也对都市农业园区的生态规划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先祥.景观规划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8(27)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篇4

1.1乡土特色

乡土特色是农庄休闲园的基本内容,只有具备了乡土特色,才能够吸引更多的观光客置身其中去感受与体验。农庄休闲园之所以能够受到众多观光客的青睐,就是因为具有传统农村田园生活的“乡土”味道。从观光客的需求角度分析,他们之所以会来到农庄休闲园,就是因为他们需要回归生活本质、体验自然真谛的生活需求,在现代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当中,乡土农庄生活成为了观光客唯一能够感受生活的途径。因此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当中,以“乡土”为主旨意义重大。在这一方面,丰乐农庄做得十分到位,其以中原乡土特色为基调,通过营造农村民俗文化特色氛围,构建起了以特色性、休闲性、实用性相结合的农业园区,增添了园区的景观特色,并让乡土特色与生态景观实现了良好的互补,相得益彰。

1.2旅游特色

在丰乐农庄休闲园的众多产业项目中,旅游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如何吸引观光客,让他们愿意来到休闲园中进行旅游,是休闲农庄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保证旅游业的发展,丰乐农庄以旅游特色为基点进行了农庄休闲园的建设,具体表现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的“特殊性”上。所谓“特殊性”就是与众不同之处,丰乐农庄实现了生态规划区域性划分,将农庄休闲园分为了“特禽区”、“特菜区”、“特果区”、“特娱区”。“特禽区”所带来的奇特感官享受,“特菜区”、“特果区”所带来的奇特味觉享受以及“特娱区”所带来的奇特娱乐享受,能够让观光客在大饱眼福的同时也可以大饱口福,为观光客留下感官印象和识别特点,从而发挥出农庄休闲园的旅游特色。

1.3景观特色

景观特色是农庄休闲园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内容,也是能够第一时间给予观光客“印象性”和“识别性”的途径。在农庄休闲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当中,丰乐农庄充分发掘了中原地区的农村风情、民俗以及传统农耕文明,利用河南省重要历史名城的优势,深入挖掘内在文化资源,实现了园区文化品味的提升。同时还加大了对山水田园风光的景观设计,通过当地代表性植被景观的设计,突出了农庄鲜明的地域性特色,使景观设计与农庄整体规划保持一致,在提升农庄景观生态学的同时,为农庄生态规划科学性提供了保证。

2丰乐农庄休闲园景观生态规划策略

丰乐农庄休闲园目前已经成为了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这说明丰乐农庄在农业景观生态规划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考虑到农庄的未来发展以及其对未来生态环境的影响,笔者建议丰乐农庄休闲园应坚持以下几方面发展策略,以便能够为丰乐农庄休闲园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

2.1个性化发展策略

在各种农业休闲园区日益发展的背景下,丰乐农庄想要更好的发展空间,就必须要保证自身个性化生态规划发展策略。因为只有个性化的发展,才能够为农庄提供持久不衰的竞争力。为此,丰乐农庄必须实现对自身景观生态环境规划的革新,使其能够根据中原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通过对农庄园区标志性生态景观的建设,来构建起具有个性化特色的休闲农业园区,从而提升农庄在观光客心中的记忆性与标识性。

2.2延续性发展策略

在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丰乐农庄要想成为经久不衰的农业产业园区,为郑州市及其周边农业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贡献,就必须做好对农庄的延续性发展保护。在人们审美情趣日益变化的今天,农庄的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必须要能够保证适应时展需求,能够反映出时展的特征,才可以发展下去。但是片面地迎合时展,而放弃传统文化也是不可取的,因为在日新月异的时展模式下,传统文化才是经久不衰的精神支柱。为此,农庄可以通过对当地历史文化内涵的有效发掘,以现代化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为途径,将传统文化表达出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实现农庄的延续性发展。

2.3保护性发展策略

服务性是现代休闲农业园区众多功能性特点之一,但其并非最主要特点,从当前的生态环境发展状态来看,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才是现代休闲农业园区的最主要任务。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丰乐山庄的基本特性,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性发展是重中之重。为此,在进行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时,要根据生态保护原则来进行工作,尽量保留当地生态环境的自然状态,为观光客提供一个真正的自然生态环境空间。

3总结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乡村景观;意象;形态构成

1.引言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人都生活在乡村,乡村作为人类聚居环境基本细胞的地位不可忽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的建设目标和要求正在逐年提高,在这种背景下,乡村的面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惊人的演变。在建设过程中,乡村景观的建设是体现该地区特色风貌,改善乡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手段,它在人类聚居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和地位日渐重要。在以往的建设成果中,我们发现自然的乡村景观被认为是旧的和不美观的部分,很多的乡村景观建设成了城市景观的机械堆砌,推倒重建的建设屡见不鲜。这样的做法绝不是建设具有乡村特色,能够提炼乡村生态、文化和经济价值的正确选择。因此,我们要从分析乡村景观意象和形态构成的内涵入手,才能寻求出一条建设优秀乡村景观的可行之路。

2.乡村景观意象

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这本书中对“可意象性”作了准确的定义,即有形物体中蕴含的,对于任何观察者都很可能唤起强烈意象的特性。而且其形状、颜色或是布局都有助于创造个性生动、结构鲜明、高度实用的“环境意象”。乡村景观空间反映了乡村和地域环境的关系,同时还与景观要素的布局结构和数量有关,从而形成乡村的景观特色。景观体验叠加构成了乡村景观的意象,而乡村景观的意象性又具有特殊性。乡村聚落形态从点状分布的的农舍到一般的集镇,跟其他景观相比,最大特点是,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以及乡村特有的田园生活和文化;再者,乡村景观是一种可加以开发利用的综合性资源,是乡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宝贵资产。

3.乡村景观形态构成

乡村景观形态分为两个层面,即物质景观形态与精神景观形态,物质形态又由自然、聚落、和生产三大景观形态构成,它们之间相互影响,不可分割,而且在一定层面上左右着精神景观形态的形成。反之精神景观形态也反作用于物质景观形态。乡村景观正是在这种相互作用下形成、演变和发展的。

3.1自然景观形态。

(1)通常没有经过人类干预开发的景观我们称之为自然景观,这种真正意义上的自然景观正变得越来越少,所以,本文所指的自然景观是基本保持着原生状态,人类干预较少的景观。

(2)自然景观大体包含了气候、地形地貌、水文、土壤、动植物等要素,是乡村景观意象的总基底,进而在此基础上衍生发展出其它各类景观。我国乡村自然景观按照地理地貌差异,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型:平原型乡村自然景观(多集中于大江大河中下游的冲积平原,如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地形乡村自然景观(主要分布于赣南、闽浙、川东、渝、黔滇一带);丘陵平坝型乡村自然景观(多分布川西,关中,鲁中等地)。

3.2聚落景观形态。

(1)聚落形态是由住宅、田地、果木及河渠、道路等要素构成的景观形态。聚落形态一般都是在当地特殊的的地缘条件以及人文历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乡村聚落的景观形态正是这种自然地理与人文积淀的外在反映。

(2)从聚落的布局形态方面讲,村落的发展是延续的、动态的、一般都具有一个从开始定居发展到定型的过程。通常说来,自然环境因素的变化是比较小的,而生产生活环境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是乡村聚落演变决定因素。乡村聚落的最初的形态是散户、这些散户单元以河流或道路为骨架不断集聚,发展为带型聚落,进一步可发展成团状的乡村聚落。从乡村聚落的演化过程看,其实是一种从无序到有序,由自组织状态过渡到有意识的规划状态。

(3)从聚落的景观构成方面讲,聚落的空间层次主要表现在周边环境、建筑群组、外部空间形态和景观节点等几个方面。从外部空间展开,人们接近村落时首先看到到村口或为牌坊,或为水口,或为桥梁,给人以村落的初始意象;进入村落,经过居民区,穿过几条街巷,到达村落的中心,通常是公共或半公共区域,具有相对开放的特征,与封闭感很强的街巷形成鲜明对比;此外水井、祠堂、晒坝等形成的景观节点构成了村民日常休憩娱乐的次中心,可作为第三道景观层次。从景观构成上看,人们对村落局部的单一印象叠加起来,构成对乡村聚落总体印象。因此,乡村聚落的可识别性是通过乡村聚落的外在景观形象而获得的。总体上涵盖:边界景观、居住区景观、广场景观、标志性景观、水系景观等层面。

3.3农业生产景观形态。农业景观是人类长期改造自然过程中形成的生产性的景观。中国的农业大致经历了从原始农业、到古代农业再到现代农业的阶段。其划分的依据是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这也是农业景观逐渐演变的根本动因。与此相对应,我国的农业景观的进化演变同样也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的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农业的现代化使农业呈现出多元化的景观。其影响因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3.3.1自然条件的影响。农业生产受自然气候、地形地貌的影响形成丰富多彩的景观形态,我国由北至南地域面貌跨度非常大,自然气候和地形条件也各式各样,随之农业生产景观也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景象。其中有三种农业景观最具代表性:

3.3.1.1北方旱地农业景观。旱地农业景观主要位于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北,中国北方十六省区旱地面积约占全国旱地总面积近74%。北方旱地既有平原耕地,也有山坡耕地,因为北方干旱少雨,因此水利灌溉设施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北方农业景观独具特色的一部分。

3.3.1.2南方的圩田农业景观。主要分布于秦岭淮河分界线以南,在南方水田系统中,尤以圩田系统更具有文化传承的意义。江浙地区一直以圩田作为主要的耕作形式。圩田就是一个筑堤围堰,蓄水垦殖的过程。

3.3.1.3梯田农业景观。我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先民们很久以前就开始顺应山势修筑梯田。梯田是坡耕地中最广为人知的一种。在坡度大于八度的山坡上垦殖的田地被称为坡耕地。据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坡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达35%以上。梯田的分布以华北丘陵、黄土高原和西南山地最为集中,并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3.3.2生产力水平对农业景观的影响。农业景观的受生产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方式的转变上,极大地改变了农业生产的面貌,同时也丰富了农业景观。生产工具的改进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从而导致农业景观的变化。现代以规模化、有机种植和集约化为主的生产模式在更大程度上更新了现代农业景观的格局。

3.3.3土地利用方式对乡村景观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水平的进步产生了更先进的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耕作制度,从而直接影响农业景观形态。经过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种类日渐增多;现代农业生物科技的发达让农作物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越来越少,可以一定程度上跨区域种植等等,因而极大地丰富了乡村农业景观。耕作制度的进步丰富了生产性景观的多样性,扩大了农业景观格局和尺度。

3.4文化景观形态。乡村地区承载着我国数千年来农民耕读传家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变迁,乡村居住形态不断地演进,但源远流长的家族亲缘、邻里关系和传统习俗使居住形态成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草根文化”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它不会因为朝代的更替而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中国数千年的土地伦理充满着精神的含义,是草根文化的载体。我们的先民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世世代代繁衍、耕作,一条溪流、一座小山、一片风水林、一汪水塘深深烙在我们文明的基因里,归田园居成了每一个中国人的精神依托和价值认同,它们虽然不像皇家贵族的历史遗产那样恢弘壮丽,也没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保护,但这些民间的、乡土的的景观,与我们的祖先和先贤的灵魂一起构成了我们民族草根信仰的基础。乡村文化景观作为人们在长期的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渐渐形成的风俗、道德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等等,具体包括生产观念、生活习惯、道德观念、行为方式、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等多个方面。文化景观受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的影响,体现了一个地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其外在表达形式一般物化为生产方式、种植作物、乡村聚居区的形式和结构、村落布局、庭院绿化等方面。根据调研分析,笔者认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土地利用,农业用地中的五大类体现了土地利用的不同模式,随着工业化往乡村的扩展,乡镇工业也成为了土地利用乡村景观之一,由于生态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制约着农业生产,导致其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各地都有最适宜自己的粮食作物.同时根据各自的条件出产各种特色农产品;另一方面是聚落,聚落是乡村生活的主要载体。给人们衣食住行和进行社会活动提供场所,同时也是人们生产劳动的场所,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特色,经济状况生产生活习惯,以及土地开况等都是乡村聚落文化的体现。

4.结语

乡村景观意象是相对抽象的概念,但是对于其基本景观形态构成我们并不陌生,它包括物质景观形态与精神景观形态两部分,其中物质形态又分为自然景观、生产景观和聚落景观形态三大部分组成。其中聚落景观和人类的生产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是乡村景观中最核心的部分;而乡村景观中最典型是农业生产性景观,各个时期的农业文明孕育了与之相应的农业景观特色,从而形成了特定的农业景观格局,乡村具有的多彩的文化景观源自于传统的耕读思想,并在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逐渐演变成型,呈现出多元趋势。理想的乡村景观意象应以建设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维持保护生态环境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为目标,并结合自己的景观资源优势进行拓展。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方益萍,何晓军,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

[3]王礼先.流域管理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4]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以江南地区为例[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3.

[5]金其铭.农村聚落地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60.

[6]王浩唐晓岚孙兴旺王婧著.村落景观的特色与整合[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4.

[7]吴必虎,刘筱娟.中华文化通志·艺文典·景观志[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202~205.

[8]闵宗殿,纪曙春.中国农业文明史话[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56.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篇6

近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逐渐成为研究前沿方向[11]。但对农业景观资源的自然气候、历史文化、工程地质、美学等综合因素特质性的认知与分析,以及这些特质性在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策略的研究仍较缺乏。

1农业景观资源的特质性分析

1.1特定自然、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农耕历史文化载体

农业景观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后改造的自然、文化综合景观,其最初形成是以生产和生活为目的。在漫长的农耕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田园、牧场、渔场等农业景观融合并顺应其自然环境逐步发展,与周围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表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形态,体现了生产、生态与审美的合一,具有重要的地域文化和历史价值,甚至还代表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国土景观,形成一种大地艺术。我国自古就有保护自然的优良传统,并在长期的农业实践中积累了朴素而丰富的经验,数千年的农耕文化历史,加上不同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巨大差异,形成了种类繁多、特色明显的农业景观资源,如都江堰水利工程、坎儿井、砂石田、间作套种、淤地坝、桑基鱼塘、梯田耕作、农林复合、稻田养鱼等。在西欧,大部分国家几个世纪延续圃制农业,以耕种、休耕、放牧来循环使用土地,创造了黄或绿的庄稼地、绿色的草场和褐色的休耕地交替出现在连绵起伏的低丘陵上的美丽农业景观,表现为均匀的斑块状土地格局,形成地区独特的风景。哈佛大学景观设计学创始人欧姆斯特德(FrederickLawOlmsted)将欧洲农业耕作景观的形式之美以及优美的乡村景色作为其设计的“源泉”,将“乡村带入城市”,对农业景观进行艺术再现;美国景观设计师埃克博(GarrettEckbo)、凯利(DanKiley)、罗斯(JameRose)曾指出“从中国的梯田、北达科他州的麦田和莱茵河畔沿岸的葡萄园中能够看到实用与美,农民是最早的设计师,不受任何设计理论与美学原则的困扰,根据现状和生产需求开塑造和改造他的土地,长期积累的结果,其成就能与人类艺术结晶-阿尔罕不拉宫相媲美。”

1.2传统农业景观资源的消亡与新型农业景观资源的兴起

目前我国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已发生急剧而深刻的改变,在工业化进程中,传统农耕经济结构逐渐解体。在土地大开发的浪潮下,工厂建设以及房产开发对农村土地日渐蚕食,农业景观资源处于急剧的动态变化过程中,一些承载历史文化的农业景观资源逐渐消亡,而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蓬勃崛起。例如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农业景观,已经日渐没落以至于完全消亡[12-13]。“桑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栽桑养蚕养鱼生产形式,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资源,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与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和农业生产方式。桑基鱼塘消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中逐渐发展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耕地以及鱼塘面积急剧减少;二是因为栽桑养蚕对于工业废气极度敏感,养蚕桑叶已经不适宜栽种。同时,有学者指出已列合国农业文化遗产的浙田“稻田养鱼”农业景观资源也面临后继无人、维持艰难的局面[14]。在城乡统筹规划建设的大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举措。新型农业景观正在崛起,一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即园区农业)蓬勃发展。国家积极进行国内各区域的农业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流通中心的规划,建设国家级以及不同层次的农业生态示范区。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推进农业旅游,如广州南沙围垦农业园发展现代渔业观光旅游等(表1),观光展示以及科技产业园区已经成为农业旅游示范点的主要类型。二是凭借较强的工业实力崛起的农村,以农事活动等作为农业旅游吸引物,建设农业型主题公园,发展旅游,如浙江宁波腾头村凭借农村事务活动作为旅游资源,发展水果采摘等旅游活动,该村已无须将农业种植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15]。据2004年国家旅游局评选出的20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统计,其中东部地区100个,占49.76%;中部地区65个,占32.1%;西部地区38个,占18.7%。省、市、区分布来看,最多的是山东25个,占12.32%,安徽17个,占8.37%;江苏16个,占7.88%;广东14个,占6.9%;河南12个,占5.91%;辽宁、四川、黑龙江各9个,河北8个,北京、内蒙古7个,湖北、云南、浙江、重庆各6个,江西5个,天津、广西各4个,其他省、市、区均在3个以下。从4个直辖市分布来看,北京7个,重庆6个,天津4个,上海3个。

2农业景观资源在旅游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农业景观资源特质性的认知与保护

农业景观资源是农村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进化和动态适应下所形成的独特的土地利用系统与土地格局,这种系统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14]。农业景观资源具有其特质性,这种特质性是历史传承下来的,其所在地域的地理、地质、地貌、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特征,与当地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等人文地理特征综合的三维时空土地形态。例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农业景观桑基鱼塘,并非只是单纯的鱼塘,桑基鱼塘是一种独特的农业景观,也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土地利用模式,也最具特色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是我国古代生态文化的奇葩。珠江三角洲地区水网交错,地势卑湿,多低洼的田,种禾易受水淹,然而将低洼之田挖深改作塘,取挖出的泥覆盖四周成基,“基种桑,塘畜鱼,桑叶饲蚕,蚕屎饲鱼,两利俱全”,采取“桑基鱼塘”的形式不但避免了水淹之患,收到了“十倍禾稼”经济效益,而且能形成一个非常理想的生态环境,蚕、桑、鱼、泥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水陆相互作用,通过多样化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形成连锁反应,“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多样化生态系统正是桑基鱼塘的景观特质性。当前的旅游开发,缺乏对农业景观这种综合特质性的全面认知,对原有农业景观资源特质性不重视,保护意识差,后续管理滞后,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习惯于采用城市景观建设方式来指导农业景观建设,认为农业景观环境是城市环境的扩展组成部分,相应的开发建设就是建广场、铺草坪,这样才够气派,有排场,生搬硬套,不切实际的刻意模仿,这种盲目的建设使农村地域成为都市休闲的“廉价游乐场”;二是对农业景观自然、人文属性的理解与认知缺乏,农业景观建设采用城市绿化方法,忽略历史积淀下来的乡土地域景观特质,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发展旅游,铺草坪、种绿篱、种模纹图案花坛,修建假山、亭台楼阁等,这种飞来的“景色”,将摧毁土地的历史信息与特性,长此以往,农业景观资源将失去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典型特征。

2.2忽略对农业景观资源因地制宜的开发

我国现有的农业旅游基本分为3类:一是农耕型,通过温室大棚等微缩展示农业生产技术,让游客参与采摘蔬菜、水果;二是农家型,让村民在家中接待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三是综合休闲型,如度假农庄,提供球类、棋牌和垂钓等多种娱乐活动[16],可称为“广义的农家乐”模式,农业旅游产品的模式雷同。在这种模式下,很自然认为应当将农村建设为城市的“后花园”,多模拟城市公园,建设大批农庄、山庄,甚至建造在生态敏感地区,而忽略对农业景观资源地域特性、自然、人文独特性的深入调查和认识,这样的建设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反而破坏原有的环境。农村发展的地域差异很大,农业旅游景观建设必须因地制宜,综合考虑实际发展状况以及地域特色,综合分析当地的气候条件、生境特点和地方的人文特点,注重地方特色。不能只是模仿或为了追求单纯的经济利益,未能从长远着想。

2.3相关科研与专业人员的缺乏

当前国内对农业景观资源的应用性研究非常少,规划设计水平低,缺乏专业人员以及专家指导。一方面,长期以来,受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审美意趣的影响,国内对于自然风景和城市绿地美学研究颇多,而对农业景观资源美学意义及其保护的研究较少。另一方面,专业为农村做旅游规划设计和景观规划设计人员非常少,对当地景观资源更缺乏深入研究,导致许多现有的旅游开发方案的未能科学合理地指导建设。

3旅游开发中农业景观资源合理建设的途径

3.1对农业景观资源采取因地制宜的旅游开发途径

在旅游开发中,对待农业景观资源的建设,必须首先对当地自然、人文状况进行深入实地考察,研究其历史状况、形态规模、审美特征、生活功能、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等方面,再以当地农业景观特质性为依据,对不同类型的农业景观资源采用不同保护、开发对策。

3.2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旅游开发途径

现代农业产业园将传统农业转变为产业化发展,表现为产业化的农业基地,其发展以现代都市农业为方向,如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的大连海参养殖基地、大连长青现代农业园、葫芦岛宏业现代农业园区、广西现代农业技术中心、天水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等。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农业景观资源具有工业和农业的双重属性以及科普、教育与科研性质,其资源特性表现为以农业生产为载体,农产品标准化与产业化生产基地紧密结合,可调控性强。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利用其资源特性,作为城市周边观光旅游地、休闲度假及文化旅游与教育基地等。以原有的农村为基础建设起来的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表现为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形成的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如常熟蒋巷村、顺德陈村花卉世界、杭州梅家坞茶文化村等。该类农业产业园是城乡统筹发展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其农业资源特性具备“三生功能”(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可调控性强。在旅游开发中,应当利用其资源特性,作为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地与休闲度假地。

3.3综合价值高的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途径

一些农业景观资源体现了经济、生态与审美价值的高度统一,如云南红河哈尼梯田,表现出森林-村寨-梯田-红河四度同构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农耕景观。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在历史上所创造出的丰厚农业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度数千年间农业发展的历史载体,具有极高的生态、生产以及审美价值。对于这些具有极高综合价值的农业景观资源,应当从更高层次的角度来进行旅游开发,建议有关政府积极组织专家进行全面的资源调查,编制申报书,申报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将其定位为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进行规划、保护和发展。重视传统农业景观资源,并非原封不动地保护,可结合当前的城乡统筹规划,从改进区域景观生态规划、地形地貌恢复、生态保护规划等途径进行农业景观资源保护。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有关现代农业园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要求,确保包括现有的基塘农业能按一定比例合理发展,对于已经逐渐失去其生产功能的广东特色农业景观资源“桑基鱼塘”来说,顺德杏坛、南海西樵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特色农业旅游观光区,恢复地方特色的生态型农业景观,以现代的果基、林基、菜基鱼塘风貌,赋“桑基鱼塘”新的内涵,使日渐消亡的特色农业景观得以一定程度的保存。

3.4地域性农业景观资源的旅游开发措施

有的农业景观资源并没有经典得像云南哈尼梯田一样的“如图画般”的审美感受,但其仍具有原生态的生产性和乡土地域的审美属性。这些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景观资源,存在于“活”的乡村生活中,我们应当借鉴英国和日本的乡村经验,由政府组织编制保护名录,尽量保护地域原农业生态、原住民,在此基础上,走综合性的旅游开发道路。不宜大力进行度假区开发,应当采取生态旅游方式,培育当地居民和游客对自身文化的审美意识和认识,让游客感受原汁原味的生态景观,当地政府应当因地制宜给予一些生态补偿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篇7

密云位于北京东北部,上风上水,素有“北方小江南”之称。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密云县被列入生态涵养发展区,规划还明确了密云“首都国际交往服务的重要外事活动基地,开发旅游休闲、会议培i,Jil~H生态农业”的定位。密云以此提出了“绿色国际休闲之都”发展定位,确立了绿色发展理念。正是这样的功能定位决定了密云将产业发展转向了创新驱动、创意推动的发展模式,立足生态经济,发展休闲产业,打造京津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优先发展经济与生态和谐共进的绿色产业成为了密云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创意农业的高端、高效、高质、多样的特异性使其成为密云产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走特色、高效的创意农业发展之路,综合开发农业的经济、生态、景观、环境和文化功能,发展能够充分体现密云生态环境价值、展示生态密云绿色形象、培育国际绿色休闲之都的特色产业——创意农业,从而形成生态、经济、景观效果俱佳的都市农业新业态,成为密云县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农民增收的一个新亮点。

2密云发展创意农业的优势

2.1生态资源优势突出

根据北京市的功能定位,密云县被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首都饮用水重要水源地。密云县库区水面面积l88km,蓄水量43.75亿m,2010年密云库区的生态服务价值达40亿元。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57%,水体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绝大部分地区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这3项指标居北京市各区县之首,可以说密云县已成为净水、净土、净气、无公害的绿色乐园。生态资源成为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天然优势。

2.2绿色农产品品种多样

密云县户籍总人口4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6.2万人。从总体上说,密云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发展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农林牧渔各业兴旺发达。密云是全国“三高”生态农业示范县,是北京的副食品基地。良好的环境使密云生产的农副产品无公害、无污染,是自然天成的绿色食品。目前已有密云水库淡水鱼、山楂果茶等10余种产品获得了绿色食品证书。有机农业已形成品牌化生产,多年农林业种植积累下来的果木品种为观光果业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其丰富多样的农产品成为了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资源基础。

2.3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自然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全县具有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达100多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文景观享誉全国。近年来密云投入大量资金对历史人文景观、遗址、遗存进行修复、保护和开发,提高了区域的文化内涵,为密云的旅游开发营造了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司马台长城以晾、险、奇”和独特造型被长城专家罗哲文教授称为“中国长城之最”【4】,千年古镇古北口镇是目前保存良好2个长城古镇之一(另一个为山海关)。密云共普查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项。这些为开发农业新功能提供了重要的自然与文化资源。

2.4休闲产业初具规模

经过多年建设,到2010年已形成了以密云生态精品卫星城为中心,带动东西南北4条旅游热线的“一城带四线”的休闲产业分布格局。全县开放景区33家,度假村、星级饭店29家㈣,旅游民俗村40个,其中市级旅游民俗村23个,密云己成为集休闲、度假、旅游、娱乐、商务、会议为一体的旅游度假胜地,曾获“国际最佳旅游休闲名县”称号。

3密云创意农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3.1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现状

北京是中国农业旅游发展较早的城市。密云依托其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资源优势、市场优势,使多功能性的都市型现代农业得到了很快的发展。截至2009年末,全县实际经营的农业观光园157个,观光园总收入13226万元;民俗旅游接待户169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11180万元;观光园和民俗旅游从业人员5620人;接待人数达到4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6亿元。此外,应运而生的创意农产品也层出不穷,极大地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了农业吸引力。目前北京的创意农业可以基本总结为7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其中3种模式就是以密云的创意农业为案例总结出来的,即“紫海香堤”多元创意组合模式、“植物迷宫”景观农业创意模式、“爱斐堡酒庄”产业融合创意模式[al。这些模式都是都市型现代农业、休闲旅游、文化创意融合而形成的兼具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端高效的产业。

3.2密云创意农业存在问题分析

总体来看,密云创意农业已经迈出了坚实的脚步。一段时间以来,其特异性、生态性、野趣性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力,其高效优质的特性也使其成为了京郊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是这种产业还刚刚起步,没有形成规模,也没有形成自有的特色品牌,知名度和竞争力还较低,其创意影响的持久性和产业发展的持续性还需要时间的考验,其发展潜力还未能充分显现出来。目前,创意农业对全县农业及社会经济的贡献率还仅仅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创意农业发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观光农园普遍创意不足,旅游策划相对滞后。过分依赖农业资源,许多观光农园就是从原来的经济种植简单转变而来的,功能单一。

(2)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和创意设计,特色不明显。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较强,景区内项目单一,则缺乏竞争力。相比其他地区,密云农业旅游借助于生态涵养区潜在的优势对游客有着更大的吸引力,但是两者并没有有意识的加以筹划,共同发展。

(3)农业文化内涵的挖掘不够,地域特色文化不突出。观光采摘是目前农业旅游主要的效益来源,城乡差别的新颖性促进了创意农业的起步,然而仅此还远远不够,以乡土文化为核心是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新的增长点],创意农业作为一种融合型的农业类型,自然也是如此,但农业文化的研究与内涵的发掘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长期以来遭到了忽视,所以其文化元素难以在创意农业实践中体现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4)产业链没有形成,配套设施不完善,影响了创意产品的推广和市场的开拓。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分散经营的农业经济模式使的产前、产中、产后的联系处于一种白发形成的状态,尽管近几年来产业链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也出现了许多的农业合作组织或者“企业+农户”的产业链模式,但是总的来说,目前郊区创意农业缺乏的是一条符合市场规律的完整的创意农业产业链。

(5)创意农业只处于一种零星分布的状态,未能发挥品牌带动效应,市场影响有限;山区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小气候条件虽然有利于一些特色的农产品生产,但土地资源稀缺、分散,不利于创意农业规模化的发展”,北京目前的创意农业品牌并不多。(6)创意农业项目经营运作不够,一些创意农业初期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但是后期经营运作存在问题,往往效益不佳,甚至难以为继。

4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原则

通过对密云创意农业发展的优势、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密云创意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4.1环境承载力原则

由于密云被定位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因此密云的发展必须以保护水源及其生态环境为前提,任何开发行为必须在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进行。

4.2创意产品独特性原则

在现有特色资源发展利用的基础上,进行创意产品的开发与挖掘,形成具有密云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提升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3智力引领原则

20世纪90年代出现旅游农业之后,中国创意农业呈现出现代农业和旅游农业“双轮驱动”的局面,即一方面在现代农业上继续进行创意,另一方面是在发展旅游农业产业上推进了前所未有的休闲、观光、习技、品尝、购物等观光农业创意业态”1。密云创意农业的发展需要走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相结合的道路,农业产品的开发集现代科技与智力于一体,促进劳动密集型的第一产业向智力密集型和服务密集型的第三产业转变,从而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5密云创意农业发展思路及建议

5.1整合资源,科学规划

要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作用。应在密云资源承载力的范围内,进行资源整合,整体规划,将自然景区与农业旅游及单个以农户为主的农业旅游统筹规划,有效整合,利用密云发展的后发优势,将生态资源的保护、农业资源的开发、乡情民俗的保持结合在一起,高端起步,打造精品,提高档次,带动密云经济社会的发展。具体而言,首先针对几大区域制定发展战略,确定发展目标。其次,对目前遍地开花的观光农园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第三,在全面要求的基础上,选择有发展潜力和发展要求的园区进行重点创意策划。

5.2挖掘特色文化资源,开发主题产品

北京农业文化资源深厚,农业物质、精神消费的市场广阔,因此突出特色资源,形成创意性的农业品牌是首都农业发展方向”。门头沟樱桃沟是一个古为今用的创意u,利用樱桃沟独特环境条件,选用现代优良的大樱桃品种,形成自己的唯一性产品,在千亩樱桃园中将农业成果与农业文化、寺庙文化、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游客慕樱桃之名而来,但是在休闲的过程中品味的是山水,是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拉长了产业链,提高了效益。密云全境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与人文资源,应以此为基础,以主题创意为切入点,深度挖掘,增加创意元素,开发主题产品,形成具有密云自身特色的创意农业产品。如通过开发古道、古树资源,发掘特色资源的文化价值,形成创意农业的核心产品;通过挖掘生态文化资源的独特性,将农业资源、生态资源与休闲养生需求相结合,创意京城慢生活模式,培育休闲典型,打造绿色国际休闲之都。

5.3构建产业链条,增加服务价值

综观世界创意农业的发展,完善的产业链起了重要作用。荷兰创意农业的成功关键就在于其产业链的发达,荷兰是全球最大的花卉出口国,花卉产业是一种综合农业产业,它与文化渊源、市场需求、人文环境、物流、技术创新、产品营销、品牌建设、创意人才等密切相关,与相关产业关联度极高。花卉文化、科技创新、技术推广、市场信息、营销组织等分工合作,形成了荷兰花卉产业的完整的产业链条。荷兰几乎所有的大宗出口农业品都是如此,产业链战略成为了其成功的秘诀所在。中国的农业普遍产业化程度较低,产业链不完善,而创意农业作为产业融合性很高的产业其发达的产业链正式创意农业成功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创意农业的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衍生产业进行创意设计和功能提升,结合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将农业产品和服务产品相结合,使农业各环节连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推动集农业、旅游业、创意产业融合的创意农业发展。

生态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篇8

关键词:生态农业观光园规划设计 景观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生态农业观光是一种农业与旅游业交叉结合的生态旅游[1],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和传统民族习俗为资源载体,以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销售农业产品为前提,通过规划、设计和修建,输出观光、休闲、采摘、购物和农事活动体验等活动,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农游合一的现代休闲观光景点[2]。本项目总投资约19亿元,总占地面积一千多亩,在政府支持下将打造成邯郸最具规模的休闲生态农业观光园,力为邯郸的农业和旅游业带来飞速发展。

1 现状和前景

1.1现状

邯郸市总面积12062 km2,其中市区面积457 km2,总人口896.4万人,人均耕地仅约为1.03亩。发展集休闲、观光、生态于一身的农业观光园,是一条解决人地矛盾、发展致富的有效途径。

1.2前景

1.2.1地理及交通

邯郸位于河北省最南部,邻接晋鲁豫三省,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差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是连南接北、承东接西的枢纽。与周围城市互动,形成“半小时”、“一小时”和“两小时”经济圈。丛中村隶属邯郸县黄粱梦镇,距邯郸市仅6公里。因此,在邯郸丛中村建设生态农业观光园具有很大的区位优势。

1.2.2 经济及环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邯郸市人民生活水平整体上有很大提高,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787.4亿元,农村实现增加值349.8亿元,增长5.7%。生态农业观光园是我国农业旅游的主要形式,景观既不同于城市景观,又有别于纯自然景观,因其特有的田园文化和生活气息而倍受城市居民的青睐。

1.2.3农产品优势

丰富复杂的地貌特征为邯郸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农业资源和诱人的地方特产,例如涉县核桃、魏县鸭梨、磁州莲藕、武安小米、郭八火烧、馆陶黑陶、磁州窑、粗布、马头天福酥鱼、成安草莓、金米酒等,这些特产在北方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这些均为邯郸生态农业观光园的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2 规划指导思想

结合邯郸地区的资源条件,生态农业观光园的规划设计应以清洁、无污染的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运用生态学、美学、生态经济学原理等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和布局进行规划设计,将农业开发成为以保护自然为核心,以生态农业生产和生态观光为主要功能,集生态农业建设、科学管理、观光商品生产与游人观光生态农业、参与农事劳作、体验农村情趣、获取农业知识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农业观光园[3]。

3 项目的规划建设

生态农业观光园有观光和农业双重属性.所以,邯郸生态农业观光园将园林、旅游和文化三方面与生态农业有机结合,在游园活动中强调游客主观感受,注重农业文化内涵,以实现观光园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功能分区上,既要注重功能的完整性,又要注重园区个性化特色景观的表达,突出特点,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

3.1 园林三要素与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

园林三要素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观光园中演化为农事小品、农业水体和观赏植物与作物配置,应与园区共融共生,才能既体现出园林艺术美,给游客带来美的感受,又能表现出生态农业景观特色,营造出乡土性、农业性和参与性的氛围,让游客在参与体验中达到舒缓心情的目的。

3.1.1 农事小品

园林小品可以美化环境,丰富园趣,着重体现景观的艺术性,但农事小品应该着重体现农业化,以展示本土文化和浓厚的乡土特色为主题。如为观光园区提供组景的小品,可以是犁、耧、耙等农具,也可以是水车、古井、陶器等农作所需,经过简单艺术加工,形成集艺术性、乡土特色于一身的农事小品。

3.1.2 植物配置

植物配置原则是不妨碍园区农业生产的条件下,以满足生态性为前提,兼顾环境的观赏性,通过乔、灌、草三层立体化的配置,实现自然生态的植物景观,营造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园景;在选择树种时,在选择乡土树种的前提下,适当引进有较高观赏价值的优、奇、特类植物,挂牌重点介绍,突出科技示范和普及功能。

3.1.3 农业水体

水体应具备农事生产和美化环境的双重属性。因此,园区水体在担负灌溉、消防和日常用水的前提下,结合农业生产,兼顾有机养殖,如养鱼、种植莲藕等来提高经济、使用价值、观赏价值;结合观光园区旅游项目的开发,设置诸如划船、游泳和水上竞技等多式旅游观光活动;另外,还可以开辟适度的湿地区域,以展现园区的生态景观。

3.2 游客主观感受与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

游客通过游览观光园的田园风光,亲自参与生产实践,分享生态农业成果,在享受原汁原味乡土文化氛围的同时,更深层面的体验农事活动和农家生活的情趣。另外,结合本地农业产业优势,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凸显本园特色,如品味魏县的大鸭梨、涉县核桃、磁州莲藕、武安小米、驴肉香肠、马头天福酥鱼、成安草莓等,还可以参与制作馆陶黑陶、纺织粗布等,在亲自体验中进一步获得认同感与价值感。

3.3 文化内涵与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

本土文化是生态农业观光园保持持久生命力的根本[4],观光园应充分反映当地的农业乡土人文资源,凸显观光园的文化内涵,要体现乡土景观的一面,如乡土的“物”、乡土的“事”、乡土的“意”[5],但不可粗放、简陋,应深层次地挖掘乡土特色,走精致化、精品化道路,才能满足市场需要,形成独特魅力,从而吸引国内外的游客。

3.4 功能分区的完整与个性化特色景观的设置

按照园内自然条件的差异,在服务对象、服务功能、农作物和观赏植物的种类与布局上也有所不同,进一步划分为生态农业种养殖区、农业科普示范区、休闲游憩观光区、农耕文化游览区和配套设施区[6]等五个不同的功能区。规划时,应当考虑彰显邯郸地域特色的个性化特色景观的设置。

生态农业种养殖区。该区域主要进行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以及动物养殖等农事生产活动。确保正常的农业生产,建议占地面积大于40%,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条件,同时要满足游客参与性的要求,并且具有优良的灌溉、排水设施。布局上要远离主要出入口,但应保证能给游客提供方便的交通及产品运输服务。还应考虑根据各种农作物的生态特性,充分利用其景观色素,使其最大限度的保持一年四季均有景可观。

农业科技示范区。该区域以科普示范、农业科学研究、新品种与新技术生产示范为目的,占地面积约在10%左右,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其他各项条件均需优于生态农业生产区,该区域除了提供部分观赏景观外,一些重要设施区域应与游客集中区域相隔离,保持良好的通达性。

休闲游憩观光区。该区域在尊重物种生物特性的基础上,集中表现自然和田园风光,更适合表现观赏花卉植物的片植、农田景观的块植和珍稀动物的圈养等,是游客较为集中的地方。借助蜿蜒起伏地形展示优美的田园风光,使游客在闲散游玩之余,领略大自然的赏赐。此外,合理组织该区域内的道路、广场、构筑物、生活服务及安全设施,占地面积控制在20%左右,交通便捷,徒步即可到达各观赏景点。

农耕文化游览区。占地面积约为15%,该区域规划时通过设置有关的农耕小品,向游客展示中国传统农业的发展演变、有趣的民间手工工艺等,如:通过展示农作的农具,让游客了解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史,让他们为农业科技发展的迅猛而惊叹,更增强他们学习科学热爱自然的兴趣。

配套设施区。为满足观光园旅游休闲的功能需要,在靠近出入口处单独设置配套设施区域,如购物集市、手工作坊、农家活动场所、居所等,为游客提供餐饮、居住、垂钓、烧烤和参与农家活动等空间,相对独立,占地面积控制在15%左右,交通便捷。

4 小结

观光园的发展应当立足于邯郸,将现有资源加以综合利用,将自然景观、生态农业景观、乡土人文景观等实行整体规划、合理利用和保护,通过景观规划,使观光园具有休闲游憩、景观欣赏、观光旅游、科普示范和科学研究的价值。此外,实现产业升级,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层次、高科技、高品位的目标对观光园进行规划建设,提高邯郸生态农业观光园的服务水平,最终打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邯郸生态农业观光园。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都市农业观光园的规划与设计[D].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2009.

[2] 李文荣.农业观光园发展模式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6(8):7—10.

[3] 郭焕成,刘军萍,王云才.观光农业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2000,20(3):119—124.

[4] 孙艺惠,杨存栋,陈田,等.我国观光农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J].经济地理,2007(5):835—839.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