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8篇

时间:2024-03-16 08:12:02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篇1

关键词: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策略分析

一、人才服务中心人事档案管理概述

人事档案管理是指在开展人事管控活动时,其主要作用是记载和反馈个体情况的资料,记载的主要内容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业务能力以及工作状况等,由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的管理,做好这些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对于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对于人才服务中心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才服务中心存在的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分析

1.人事档案内容不够全面目前,人才服务中心在人事档案采集方面,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收集标准,如在个人履历、自传信息和教育程度以及获取证书状况等方面采用的是传统的审核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些内容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更多的企业用人单位更加关注的是职员的人才类型、综合的管理能力、专业的技术能力以及较强的心理综合素质、创新意识与能力等,然而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在这些方面没有投入更多的关注。2.人档分离的问题人档分离是人事档案管理中比较显著的问题,这不利于发挥人事档案、信息资料的作用。而且,目前随着我国小微型企业和私营企业不断增多,在人力资源在聘用方面受到市场波动的幅度也在增大,一些职员于是随着调换不同的工作岗位,而职员在调动之际没有充分重视对自己的人事档案进行合理地处置与管理,一部分人甚至觉得这些档案并没有什么用处,将之放置于人才服务中心不予搭理,而人才服务中心对这些资料也没有及时地更新,因此,导致人档分离的问题比较突出。3.档案管理模式的问题人才服务中心在档案的管理方面其模式还是有必要创新的,将以往采取人力进行资料的收集、分类以及筛选等繁杂的工作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电子管理模式,依靠人力进行资料的采集与分类加大了职员的工作量,同时也降低了对档案的管理效率,因此,采用先进的信息采集、分类技术是档案管理的必然趋势,能够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满意的服务。

三、加强人才服务中心的人事档案管理策略分析

1.丰富人事档案的信息人才服务中心应当不断地获取企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将人才各方面的能力,包括“硬件”能力和“软件”能力,如应聘者的业务能力、个人专长、人才类型和心理素质等统统纳入考虑范围之内,并想方设法完善人事档案信息,以为各个企事业用人单位提供信息完整的档案文件,方便用人单位更好的掌握各种人才信息和资料,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2.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在档案的管理方面,可采用分级管理和数据化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并建立全面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分级管理是指根据社会公众的不同发展需要,实施不同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同时将比较有限的人力资源和物力等合理分配到任务比较复杂的档案管理事物中,切实落实档案管理职员的责任和义务,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不断提高。数据化管理方式是指将电子档案管理方式加以运用推广,注意将以往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的方式加以保存和使用,这便需要创建一个相配套的、合理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将职员们日常的信息采集和分类、保存工作信息化。为方便企事业单位对人才信息的查阅,可建成全国性质的人事档案信息库,并不断提升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面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建立可以为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和调转等工作环节提供相关规范标准和要求,使得人事档案的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3.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档案管理者个人的管理能力和职业素养对人事档案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从各个方面入手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档案管理质量提升的要求。首先,需要让档案管理者认识到档案管理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重要作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强化档案管理者的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以文明礼貌的行为服务社会和人民。其次,需要建立适合人才服务中心的分管负责制度,保证每一份档案都有专门的管理者进行负责,防止有档案信息发生遗漏状况。其三,在选拔应聘人员时,须按照严格的选拔标准对应聘者进行筛选和任用;对于在职工作人员,则要加强工作内容的培训和责任意识的教育力度,在信计算机息安全防范方面也需要加强,使职工与时俱进,掌握电子信息技术,适应信息时代下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最后,需要建立奖惩分明的考核制度,对于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责任心的职员给予表彰,鼓励其再接再厉,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好,更完善;对于工作态度不够端正、考核不合格者则须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和技能培训,或者进行岗位的调整,以此来促进职工不断地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结语

总之,人才服务中心在档案的管理方面须从职员素质、制度体系、现代化管理方式等方面入手,加强对档案的高效管理和利用,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详细完备的人才档案管理和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篇2

关键词:计算机 档案管理 应用

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针对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计算机在档案管理中应用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一、问题的提出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要管理的内容丰富,工作量大。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更加繁荣,人才流动现象更加普遍、频繁,尤其是广大大中专毕业生,由于流动性不确定的扩大,致使人才流动急剧增加且档案数据变化频繁,这些都大大地增加了人才交流中心工作的管理难度和工作量。在人才交流中心登记的档案里,仅靠建立相关登记(大中专毕业生档案、组织关系、职称评定、档案工资调整、工龄计算等)和老一套的常规管理方法,要保证管理完全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改革管理方式和手段,显得十分重要。

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

目前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大多是室藏内容庞杂,案卷数量繁多,时间跨度长且由于多年来一直处于封闭式管理之中,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仅以保管为目的,以案卷不丢失为原则,再加之每个历史时期档案的整理质量要求不同,整理的规格不统一等情况形成了档案基础普遍较差的局面。

主要问题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档号不规范,没有目录号,一卷多册现象较多;二是案卷标题不规范,有标题但不能反映主题内容或标题缺少基本要素,甚至没有案卷标题等现象较为普遍;三是部分特殊案卷缺少卷内目录,以至于部分未被案卷标题涵盖的内容永远无法检索而难以利用;四是组卷混乱现象比较多,如有按时间组的,也有按职能部门管辖权限组的,还有按文种组卷的;五是案卷厚薄不一,有的一、二页纸一文一卷,有的五六百页纸一类一卷。

三、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手段,改人工管理为计算机管理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计算机技术在人才交流中心信息管理方面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现在大多仍在延用传统的纸张作数据传递的媒介,与当今的信息时代显得极不协调。工作人员在抄录数据、统计计算的过程中,难免出错,故很难提高速度和质量。另外传统报送报表过程中的辅助开支(路费或邮寄费、人工费)也较多。基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制统一的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软件,下发到各单位。下级单位(或基层单位),根据统一的格式,填写数据,然后通过网络,将数据传递到上级单位。这样做至少有以下优点:统计速度快。数据上报只需要几秒钟时间;数据准确。排除了在抄录数据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而出现的差错;节约成本,不用纸张,不用乘车送报表,不用花费很多的时间去填表、送表,只需点击鼠标,利用现代化计算机网络,十分方便地进行数据传递;不用手工统计计算,大大地减轻了人才交流中心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就必须实行标准化、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与方法,即要求档案管理的收集、整理、鉴定、着录、保管等各个环节都要按照统一的程序和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

一要全面普查案卷,去粗取精。这是实现档案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的第一步工作。因为一般的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由于多年来未做全面的清查,加之划分保管期限不准,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重份或无查考价值的文件,所以首先要剔除这些无用的文件才能避免今后实行计算机管理时出现重复与低效率的情况。二要重新组合案卷,实现案卷规范化。将那些组卷过厚,内容混杂的案卷进行重新组卷。重新组卷的原则是尽可能将那些相互存在某种联系的文件组合在一起。三要统一分类号,保证检索查全率。计算机检索的显着优势就是能够满足人们族性检索的需要。为了确保检索的完整性,在分类过程中,首先根据《中国档案分类法》进行分类,再因事制宜制定出一些具体细则。四要规范题名,保证检索查准率,因此在着录时要统一规范题名。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篇3

关键词:人才交流中心 档案管理 问题和对策

文书档案是对各项工作的真实记录,其作为重要的凭证,不仅可以为查证历史提供重要的依据,而且还可以对各项工作起到较好的指导性作用。作为文书档案管理人员,也需要对文书档案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具体的文书档案管理工作中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确保文书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

一、目前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鉴于就业单位日渐重视人才的社会性、实用性、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等因素,以及虚假档案材料的出现,社会各界甚至包括档案人本人对档案的重视度均在日趋下降,为了更好的促进人才资源的整合,有必要对现在人才交流中心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基本问题。

1、弃档现象严重加重档案管理人员工作负担。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事业务主要面向以下人群:(1)社会的流动人员;(2)因私出国人员;(3)需要在规定范围内申报或者组织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认定人员;需要办理转正定级和工龄核定的人员;(4)需要办理接收手续的大中专毕业生;(5)其他人员。面对如此庞大的几大类人群,归档工作无疑需要极大耐心,但是各类人群都有将自己档案放置在人才交流中心置之不理的情况。流动人员弃档主要带来的压力有两方面:一方面,档案“沉睡”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面对大批量的无人问津的遗弃档案,在流动人员人事变动或需办理就业手续、从业手续时,该类群体才开始到处四处寻找自己的档案材料,在目前尚不能完全电子化、信息化归类管理档案的情况下,对沉睡几年的档案进行查找、归档,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管理档案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弃档对于人才交流中心的秩序管理也会造成压力。人才交流中心可以安排不同级别、专业、方向的人才选择与洽谈招聘会,为促进流动人员就业和企业招聘员工提供平台。然即使面对弃档人员,档案管理人员也不得不对其信息进行统计、归类和保管,并按照其自身条件适时地向其通知招聘事宜,对其档案进行管理,这无疑增加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了工作效率,浪费了社会的公共资源。

2、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水平较低造成大量重复劳动。计算机的广泛运用已经极大的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尤其是在档案管理、数据统计、资源整合、智能校对等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当然,国家亦在一定上注意到档案市场管理中一些问题,开始先后制定政策规范档案管理工作,以促进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3、高质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供应不足阻碍档案管理工作快速前行。任何工作的顺利完成,都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合作团队,人才交流中心的档案管理工作尤为突出。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工作量大、涉及人员数量多、档案涉及事项范围广、档案不可修复等特点,故需要专门档案管理知识的人才对档案进行分门别类进行系统归档和资料编撰。

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工作的新思路

1、社会和个人强化档案意识,正视档案的重要性。首先,应保证档案的真实性,提高档案的公信力。个人的档案材料事关个人工作变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在校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在档案中放置虚假证明、虚假优秀证书等,还有些高等院校为了提升本校学生就业率也会适当扩大优秀学生的比率,加大社会活动投入,增加其他社会活动获奖的机会,使证书未能客观反应应聘者的真正实力,故在档案整理时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均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提升档案的可靠性;其次,加强档案的重要性教育。只要将档案转入当地的县级以上人才交流中心进行人事托管,在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时间内,也可以计算工龄、如期转正、工资提升、职务升迁、办理社会保险,防止造成将来这些方面的损失;最后,及时办理档案的转接手续。在找到合适的单位就业或者考取公务员以后,应当及时办理档案转接手续,防止档案拖沓,影响办事效率。

2、人才交流中心中介单位加大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素质。首先,各人才交流中心建立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计划。档案管理人T应当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去了解掌握现行的科学管理手段,可以鼓励一部分人学习先进技术,回到本单位向其他员工介绍科学的管理手段,也可以运用微博、腾讯、微信等各种现代化手段借鉴其他同类单位的科学经验;其次,建立档案管理的考评奖惩制度,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热情。人才交流中心可以将其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服务水平、服务态度、就业信息交流模式、管理效率、错误率等作为档案管理人员晋升职务和领取年终奖金的参考依据,以此促进人员素质的提升;再次,敢于吸引专业化人才,打破就业封闭。人才交流中心也应当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广泛招募懂技术、懂管理、有热情的应届毕业生或者其他二次就业人员。

3、政府增加财政投入,全面实现管理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一方面,各省市地方人民政府在进行科学的进行财政预算时,适当增加在档案管理方面的支出,鼓励研究开发全国联网的档案查询计算机软件系统,形成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完整的档案共享机制,实现公安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学校系统、工作系统、社保系统有分工、有合作的档案管理体系。建立反病毒数据库,做好档案管理的安全工作,在加强联合的同时,不能放弃档案管理工作最基本的保密性工作的实施;另一方面,加强各阶段档案的衔接制度,人才交流中心应做好人才档案移交的中间人。人才交流中心档案衔接对于档案人本人工作经验的积累、工龄的计算、工资薪金水平的核定、社会保险的取得具有重要的认定意义等,故在各人才交流中心应对档案本人材料进行认管、信息收集、材料审核时应当提高信息化水平,科学编排档案管理手册,防止档案张冠李戴。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篇4

现有的档案管理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主管理,即为用人单位进行单独的人事档案管理。另一种是社会化档案管理,及用人单位委托人才机构进行管理。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单独进行管理的方式就愈加的显示出不足,相反的社会化管理人才档案的方式便成了主流趋势。所以,社会化管理人才档案的方式就要不断地被完善,使得档案更加合理的被管理。档案社会化管理使得人才档案更加的集中,更适于简单有效管理,要不断地优化人才档案社会管理模式,使得人才服务于社会的发展更加的便捷。本文将对人才档案社会管理模式进行叙述,分析目前档案管理的发展情况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方法。

关键词:档案管理;社会化;发展

一、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社会化管理发展趋势

随着国家的不断推进发展,社会人才流动的情况也就变得更加复杂。为了改变人才流动性更加的便捷,就要不断优化发展相应的人才档案管理。经过相当一段时期的发展优化,现有的人才档案管理形式也形成一定的模式,不再像之前的杂乱化。在国家的干涉管理下。相关的人才档案管理条例不断出现,使得管理成效有较大的提升,通过与相关单位的协调,人事部门的介入管理,使人才档案被统一进行管理,并相应的划分出不同的管理区块。这种新的变革使得人才档案管理更加有序,使档案保护更安全,让档案的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专门人员对于人事档案进行管控,会将档案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经济的发展使得人才流动性加大,相应的档案管理能够以优化的相应程序管理,会更加的促进人员更合理的流动,使得人员档案管理社会化管理更加鲜明,所以,人才档案管理的趋势大体上来说就是社会化的进程。现今,随着社会发展信息化的完善。信息时代的产物无一不在便捷人们的生活,相应的信息化手段在人才档案社会化管理方面也存在相当大的建树,信息化使得人才档案管理社会化富有系统性,相应管理信息化的软件系统的出现,促进了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发展,社会化人才档案管理经过相应软件系统优化后,更加简单高效,无论是相应的检索还是辅助管理,都为社会化档案管理提供了巨大的帮助,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更好的被社会发展所利用,促进了人员的合理流动,为社会不断积极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社会化的必要性

社会快速的发展需要各个方面综合性得到简单有效的管理,档案的管理相对来说,是冗杂的,所以,理应交由相关机构进行单独合理的管理。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社会化管理也就应运而生,社会化管理档案模式是符合社会发展出现的,自然也就有着其独特的存在方法。社会化档案管理的优势也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所渐渐展示出来,首先,单独进行管理时,有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进行专门负责,对档案管理起到一定程度的督促监督作用,使得档案管理更有针对性,在专业人员心中,档案也有着相应的重要程度,他们重视对档案的合理化管理,从而档案被更加安全的得到保护,档案也相应的被保存得更加完整完善。其次,社会化档案管理专门人员的保护使得档案在具体的调用中,更加人性化,专业管理人员的应用,自然在档案管理体系上会做得更加完善,专业管理人员能够真正有效的发现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的加以更正,可以从档案管理最根本的层面杜绝档案管理的不足。专业社会化档案管理机构的介入,可以使档案管理行之有效更加具有全面性,很好的保障了流动人才的各项权益,真正将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具有完整体系的社会化档案管理,相关专业人员会为档案专业管理提供更多便捷途径,例如专业信息检索工具的研发投入,设备的优化更新,这些都会促使档案管理变得便捷高效,这些新式工具的出现减少了档案管理的繁琐,系统的完善对于档案管理的进程具有推动作用,对于档案管理资源来说也是最大程度避免了管理资源的浪费能够将所有管理资源集中利用,简单高效的进行档案管理,同时也是对社会资源的有效集中利用,避免了多方面的浪费。所以,总的来说人才档案社会化管理是现代社会管理资源最合理的运用方法,社会化管理的存在,在档案管理层次很有必要,社会化档案管理的优势是众人有所共睹的。

三、高效进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高效利用人才管理职能,保障社会化管理的进行

社会化人才档案管理需要有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维护,所以,应该引进培训相关管理人员,使其具有一定的能力进行档案管理。促使他能够更好的进行档案与企业之间的协调,有效解决企业对于人才档案的查找,真正的达到社会人才资源的合理化分配,解决企业与人才之间的链接断档,充分调用管理人员的职能,维护保障社会人才档案管理工作。

(二)顺应社会发展将社会档案管理机制充分调用,充分发挥档案管理的价值

人才交流中心社会化管理机构不单单只是服务于单一的档案管理工作,作为连接社会企业与人才之间的一座桥梁。要充分发挥管理档案机构的中心枢纽的价值,只要具备一定的相关职能,就能够搭建适当的平台,给企业调用人才打开大门,同时也为社会人才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机会,实现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三)完善相关管理机制,拓展新型管理体制,加速新服务运用

在不断的管理发展中,根据不同时期的管理方式进行合理的管理改变,以适应新时期的档案管理需求。改变现有管理方式,渐渐开始新型社会管理中心转型,改变原有的以管理档案为主要方式的体系,加速管理体制转变,将死板的管理体制内容转化为更加积极主动的服务,以管理人才档案为核心,转向服务于企业和人才的新理念,以服务企业提供给人才更多的机会为目标。主动地进行企业人才推荐,与人才向企业的推送。提升现有人才档案的利用效率,增大服务价值,让人才档案不在被动化的流转,变为主动的档案推荐,依据企业所要求的人才策略,逐一的对现有社会人才档案管理方法进行优化整改,提高档案管理利用效率。其次,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创新变革动力,建立符合社会经济市场发展的新型管理体制,更好地对人才档案进行管理,管理机构应该使用市场化管理机制,调用管理人员的能动性,提高档案管理服务,从而使得档案管理机构更加有效地运转。最终实现,合理高效的进行档案管理,为人力资源的合理投送提供坚实的基础服务,推动社会发展。

四、社会化档案管理建议

首先,社会化档案管理相关机构要有自己的原则性。档案管理必须要有硬性的条件要求,真正的发挥社会化管理人力资源档案的价值。档案的管理要实施特有的条例,如收发积极性,及时性,保护档案完整等。为了达成相关的要求,相关管理机构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为档案的隔离安全管理提供保障条件,其次,要加强档案管理机构内部的交流积极性。及时发现具体管理中发生的问题,通过交流积极转变,为积极高效的管理档案作为助推力。解决实施中的档案管理矛盾,明确各个管理人员之间的责任,充分调用管理实施的积极性,为社会化档案管理的实施产生帮助。最后,就是要求管理部分认真负责的进行规范管理。相关机构应该发挥信息时代的价值,将信息科技利用到档案的规范管理制度中,由于n案管理过程中信息化的不全面,带给档案管理工作一些比较繁琐的困难,所以相关管理机构应该积极对现有的管理方法进行升级改造,让档案管理真正顺应时展潮流,为人才交流提供真正的便捷。

五、结语

综上所述,档案作为现代事业单位与人才之间的桥梁,社会化管理档案的方式是更加高效便捷的,所以,对于社会化管理档案的方式应该加以推动普及完善,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体系,加速社会化档案管理信息化进程,这些都会对社会化档案管理方式产生促进作用,同时也为社会的良好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新明.新时期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的社会化管理[J].兰台内外,2016,04:74.

[2]潘多娇.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的社会化管理方式探析[J].管理观察,2013,34:170-171.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篇5

一、简要分析目前人才交流中心在毕业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程度和水平不高。我国经济得到了很快的进步,信息化的时代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大的作用,它的范围很广,涉及到各大领域。对我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对人才市场的管理上可以看出,经济的发达的状况还是现代技术的发展都比较低,所以管理人员在这方面的意识不是很强,也导致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人才场市场的资金的投入量不是比较少,大多数学生的档案在小学初中等文化程度上,这样管理起来相对来说很困难,也难以保障信息化能得到很好的应用。

(二)被弃档案管理难度大。在当代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才市场的管理中应该有很多的要求来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没有找到可以接受档案的单位,都会把档案放回到出生地,其中还有一些没有及时来人才交流中心进行报道,所以就导致档案都丢弃的情况,还有一些原因是把档案放在了人才中心,就不会再去管它,这样做会出现档案不能很好的得到更改,出现了人才中心档案可能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没有了。这样对保管人员在工作中有一定的影响,希望做出合理的方法来改善。

(三)档案管理人员配备不足。对档案管理员的制度是很清楚明了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就出现了一定的差异,没有足够的人员去进行档案管理的工作,这样也增加了人员在工作中的人物量过大。也随着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的情况,档案员的工作内容就比较的繁重,人员缺少,对工作中都会出现影响等问题,要得到合理的解决。

(四)档案流转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在档案转接过程中可能由于某些学校对学生的档案没有做好合理的保管,对学生的档案也没有做好明确的说明,所以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还有一些是已经放在人才市场的,但是在转接过程中没有规范性,所以也影响了档案不合理的现象,这样也导致一定要是档案的本人就解决,才能进行报道等环节的落实。

二、加强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的策略

人才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毕业生档案的时候,应将这些档案中的信息一一录入到计算机中,同时,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对于毕业生提取档案以及递交后续的档案资料等新的内容,也应在计算机上面认真、细致地进行记录,并对于档案管理的各个流程都严格实行规范化的管理。当然人才交流中心的主管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必须重视毕业生的档案管理工作,加大经费上的投入,进行硬件和软件上的建设,能够满足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加快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为广大毕业生提供更加便捷以及优质服务。

(一)适当增加管理人员,提高其素质。应积极引进人才,按照档案管理的相关规足和实际需求配备足够的专职人员,切实解决目前人才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人员不足的问题。其次,为了更快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我们应该重视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信息技术的培训和提高工作,培养出更多的专业素质过硬、工作经验丰富又懂得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同时,注重人才引进和其岗前培训工作,从整体上提高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办法。对档案管理的办法进行进一步的完善是提高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质量的重要途径,而且为了更好实现档案的规范管理管理人员应该将管理办法统一化,通过统一归类的力、法来实现档案的规范管理和办法的一致性,具体来讲可以以时间为依据进行归类管理,也可以采取分级分类的方式进行管理,这种方式对于数量很大的档案管理较为有效,具体就是档案管理人员对这些档案可按地区先进行一次归类,再根据寄存时间进行二次归类等。在档案管理办法得到完善并创新的情况下,能极大地让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提升。

(三)强化档案流转规范性、科学性。实现档案流转的科学性与规范性的前提和基础就是让档案管理以及责任追究的相关制度尽快建立起来,并不断地加以健全,更重要的是严格执行,落实到位,严格相关的流程和手续,对于流转过程中的违规和错误现象、行为必须严格追究责任,提高我们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结束语综上所述,我们应正确面对目前人才交流中心毕业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不断探索改进的措施,并积极做好档案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切实实现毕业生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篇6

关键词:中国民用航空系统;档案管理;调研报告

1 调研背景

1.1 中国民用航空系统简介。中国民用航空局(以下简称“民航局”)是隶属于交通运输部的行政机关。实行三级管理体系,二级机构由7个地区管理局和部分直属企事业单位构成,三级机构由38个地区安全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监管局”)构成。本文所指中国民用航空(以下简称民航)系统是指民航局各地区管理局、监管局及直属企事业单位,不包括航空公司等单位。

1.2 调研目的。民航局依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对民航系统的人员编制、机构设置、岗位职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改革,使民航档案工作监督指导的范围、方式发生了一定改变,致使档案管理中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为摸清民航系统档案管理现状,发现档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笔者跟随调研组对民航系统部分单位“十一五”期间档案工作情况进行了调研。

1.3 样本选取。此次调研,选取民航局所属7个地区管理局、6个局直属单位和5个监管局,样本选取力求涵盖不同层级、不同行业类型。从样本层级看,所选单位中13个单位为行业二级机构,5个单位为行业三级机构,涵盖民航局中层和基层单位;从样本类型看,涉及3种行业类型,包含12个行政单位,4个科研事业单位,2个国有企业。以此确保调研结果能体现本系统不同层级、类型档案部门的工作情况。

1.4 调研内容与方式。此次主要对各单位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体系、规章制度建设、信息化建设、基本业务、档案开发利用现状、人员培训情况等6个方面进行调研。

调研主要运用问卷调查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其中,调查问卷以开放式题目为主,设置了6道大题,内含21道小题,辅以封闭式评估登记表。

2 被调研单位档案工作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档案工作组织领导情况。18个单位档案工作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模式。档案工作均纳入了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并有专、兼职人员管理档案。多数单位对档案工作实行目标化管理。

2.2 档案规章制度建设及业务监督指导情况

2.2.1 规章制度。作为各项工作的准则,各被调研单位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内容基本覆盖了档案工作的每个环节。但调研中发现,随着机构改革的深入,还需要对已有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或者制定新的制度。如对机场建设项目档案的管理上缺乏必要的行业规定;部分单位建议在档案数字化、库房建设标准、数字档案的公开鉴定以及绩效考核等方面能够出台相应的规定;还有单位在档案管理中采取的创新性做法缺乏制度支持。

2.2.2 业务监督指导。调查的13个二级单位一方面需接受上级单位的监督指导,同时,要对本单位其他部门或下属单位档案工作行使同样的职责。5个三级单位则以接受上级监督指导为主。调查结果显示,各单位的业务监督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定期工作考评;②阶段性自查、互查;③不定期抽查。业务指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①组织人员参加本单位或外单位的业务培训;②接受业务咨询。

2.3 档案基础管理情况

2.3.1 档案安保方面

由表1可知,在防火、防霉、防尘上各单位较为重视,能定期对库房进行打扫并检查。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单位以泡沫灭火器为主,个别单位配备了气体灭火设备,多数单位安装有喷淋灭火设备,对纸张安全有一定隐患。有2个单位档案库房建在地下,由于室内湿度较大,对档案的长期保管极为不利。防虫、防盗方面不合格单位较多,主要表现为档案柜内未放置杀虫剂或杀虫剂更新不及时,窗户未加装防盗设施等。部分三级单位受经费不足,库房建设上缺乏硬性规定,档案人员安全保管意识薄弱等因素影响,库房安全设施的配备有待提高。

2.3.2 档案收集方面

2.3.2.1 收集档案种类。目前,各单位库存10类左右的档案,具体情况见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档案室库存总体上以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为主,实物档案、照片档案、专业档案所占库存比例不大,今后需加大收集力度。设备档案、科研档案、保卫公安档案的产生受单位性质影响,所占比重也不大。

2.3.2.2 档案收集模式。模式1:部门预立卷后移交档案室归档。17个单位应用该模式。实行该模式便于保证档案的齐全、完整,但由于部分部门档案人员档案意识薄弱、业务能力不强,存在文件预立卷的质量不高、收集不及时、内容不完整等问题。

模式2:分室管理。仅1个三级单位采取该模式。由于该单位人员紧缺、办公用房不足而暂时采取这一模式。该模式因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容易导致文件丢失、整理不规范等问题。

2.3.3 档案整理方面。调研发现,档案人员较为固定的单位其档案管理状况较好,固定的人员便于积累丰富的经验,能根据业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及时提出可行性方案,因此,档案整理情况较为规范,但仍存有若干问题,见表2中“整理方面”所列。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篇7

做好大中专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满足工作需求,有利于提高中专毕业生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深入探讨了做好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强日常档案管理工作;多样化措施助力档案服务创新发展;创建微信平台,为快速传播大中专学生档案信息服务;加强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大中专院校;学生;档案管理

一、前言

大中专学生档案是广大学生在大中专院校阶段各种社会实践、学习、政治表现、日常生活的真实历史记录,既是个人经历的全部记录,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还是用人单位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审查、政治思想审核、工龄审核的主要依据。做好大中专毕业生档案管理工作,有利于满足工作需求,有利于提高中专毕业生档案资源的利用效率,意义重大。本文就做好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一些自己的思考。

二、加强日常档案管理工作

1.及时整理检查,促进管理规范

由人才交流中心专职档案管理人员负责督促各大中专院校将毕业生档案文件资料进行统一收集、分类整理、一一登记、分类归档;严格执行档案查阅、复印以及借阅制度,规范档案使用流程,确保现存档案不丢失、不损坏。

2.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意识

人才交流中心领导班子务必要对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将其作为主要工作之一来开展,并且还要为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完整性、真实性、执行情况担负领导责任。人才交流中心领导班子应该要定期组织档案管理人员来开展工作汇报,对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予以协调解决、统筹处理。人才交流中心所开展的一切与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有关的重大事项之前,要应该要对档案人员的意见予以充分听取,在人才交流中心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通过之后,才可具体予以实施,并形成文字纪要。

3.健全各项管理制度

人才交流中心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健全大中专学生档案整理、归档、保管、销毁、统计、利用、交接、离岗清点等制度,并上墙公布,使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并且还要建立起严格的大中专学生档案资料查(借)阅制度,做到档案借阅有登记,送还有注销,用完的档案及时入库。严格落实《大中专学生档案数字化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档案的管理,严格审核档案扫描内容,一律采用局域网传输档案,不得携带使用磁盘、U盘、光盘、移动硬盘等存储介质。

4.加强档案利用

人才交流中心可建立大中专学生档案利用效果登记簿,定期编印档案利用效果实例汇编,将大中专学生档案资料的登记和信用信息公示到位、利用共享到位、保存保护到位,降低交易成本,维护公共安全。

三、多样化措施助力档案服务创新发展

随着人才交流中心改革进程的逐步深入,人才交流中心所面临的工作任务明显加大,大中专学生档案服务创新迫在眉睫,人才交流中心应该积极引进高层次的档案人才,采取有效政策和措施,吸引和聘用更多的优秀专业档案管理人员为大中专学生档案工作服务,改善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人员结构性短缺问题。与此同时,政府专业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要主动深入到人才交流中心,采取多样化档案服务培训助力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能够取得创新发展。例如成都市档案局近日开展了各区县人才交流中心大中专学生档案服务创新应用培训会,来自成都市80名人才交流中心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培训会上,成都市档案局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制作及报送工作,利用实际案例讲解了大中专学生档案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分类,现场宣讲了新颁布的《档案管理办法》和重大事件档案著录规则,并针对与档案管理人员关注的国家基本专业档案类别及管理要求进行了详细解读。

四、创建微信平台,为快速传播大中专学生档案信息服务

为了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适应移动服务的迅猛发展,人才交流中心应该对档案服务平台的使用方式进行了调整与升级,申请微信公众服务号,开发“大中专学生档案快车”之类的移动APP。微信公众服务号主要从资源检索、特色服务以及中心动态等几个方面为用户提供档案信息资源的检索、信息推送、专题跟踪、决策参考等信息服务,活动通知、在线咨询以及中心工作简报等,通过微信公众服务号加大对平台的宣传与推广。“大中专学生档案快车”之类的移动APP是以移动无线通讯网络为支撑,以集成管理系统平台和基于元数据的信息资源整合为基础,以适应移动终端一站式信息搜索应用为核心,以云共享服务为保障,通过手机、iPad等手持移动终端设备,帮助用户建立随时随地获得全面信息服务的档案信息移动服务平台。

五、加强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

1.加大投入,夯实基础

人才交流中心应该综合统筹原有的学生档案资源,进一步增加对学生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人才交流中心可在原有的基础上投入专项资金来改变数字档案信息的储存模式,强化全文扫描的软硬件建设,购买数字档案管理所需的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照相机、扫描仪等管理设备,努力改善全系统的信息化条件,促进学生档案信息化工作的发展。例如,四川某市人才交流中心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2016年完成馆藏纸质档案全文数字化8537卷、51788件、303935张。达到馆藏档案的30%。与目录挂接共3198卷、15306件、95337张、合成PDF格式15306个。达到馆藏档案的20%。完成机检目录52493条。实现了馆藏全部学生档案目录数字化检索及查询,全部完成馆藏照片档案数字化,并实现了3636张照片与目录挂接。

2.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为进一步加强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领导,人才交流中心可专门成立大中专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将大中专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政务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和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积极与当地档案局及相关部门沟通,加强协作,及时将档案信息化工作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之中,统筹、协调、规划大中专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与此同时,大中专学生档案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务必要将电子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纳入相关人员的岗位职责。将数字化档案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抓,从电子文件产生时就要严格按制度要求,妥善管理,确保其不散失、不损失、不失真,确保数字化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度。此外,人才交流中心内部也应该多次举办档案管理员信息化专题培训,经常开展业务交流,就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规范化工作标准进行学习讨论和详细解读。总之,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工作要不断创新,紧跟时展,不断夯实人才交流中心档案基础业务工作,推动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持续提升,努力提供高质量、便捷的档案服务,为提高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效率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窦晓光.努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管理体制——转型期的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研究之二[J].档案学通讯,2006,22(1):181-184

[2]孙雪莹,姜异楠.大中专学生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国保健营养,2013,24(1):144-146

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篇8

一、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编外聘用人员“弃档”现象较为普遍。目前,单位编外聘用的人员绝大部分是应往届大学毕业生。由于大学生就业形势较为严峻,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2―3年内,先后在3―5个单位工作的情况比较普遍。按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他们的人事档案大都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保管。由于每年要缴纳数百元档案管理费,对于工作尚不稳定、工资待遇相对较低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支出。于是,纷纷托交或不交,时间一长就干脆弃档不要,使流动人员“弃档”现象日渐严重。

2.编外聘用人员档案内容记载不完整。由于编外聘用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他们在每个单位工作期间的档案材料根本无法及时被收集归档。加上,用人单位对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重视不够,未能及时收集和整理他们在单位工作、学习、考核等信息,人员流出后又未及时移交和转递,导致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常常中断,记载不完整的情况非常普遍。有的甚至连考核定级、职称晋升等重要的档案材料都记载不全。

3.档案内容不全。正常情况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一般应包括:履历表,大中专毕业生分配派遣(证)单,转正定级的考核材料,每年度的考核表,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材料,档案工资变更材料,奖惩材料,党团组织材料以及其他按规定应收入人事档案的材料。由于流动人员的流动性较大,用人单位未及时收集和整理编外聘用人员的档案材料,造成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的信息未能随工作经历的增加而增多,尤其是缺少反映当事人综合能力、素质和权威部门认定的业绩考核材料,这给用人部门选择人才带来困难,也使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随之降低。

4.档案的真实性存疑。部分外聘人员人事档案在转递的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应通过机要交通或派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和“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等相关规定,将档案材料交由当事人本人代为转递,有的出现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人事档案材料的情况。有的学历越填越高、业绩越填越突出,使用人单位无法客观全面了解聘用人员的真实情况。

5.用人单位对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重视不够。部分用人单位认为编外聘用人员流动性大,建不建人事档案无所谓;单位人事部门不重视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人事档案材料的及时收集和定期整理,对聘用人员在单位学习进修、工作考核、从事科研活动等形成的材料收集整理不及时、不完整,从而造成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残缺不全”,严重影响了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的价值和可用性。

二、对做好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的思考

1.提高对做好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人事档案是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过认可的记录和反映人员经历、德才水平和工作表现及人事奖惩、变化情况的以个体为单位,集中保存和备查的人事档案资料,具有重要的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目前,人员流动已成为常态,社会也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用人单位和聘用人员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单位自身的人事管理和人才培养、日趋社会化的人事管理和社会保障工作等都需要真实、完整的人员信息为依据、支撑和连接,而这些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都离不开人事档案工作的有效运转。加强编外聘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既可以为单位和聘用人员提供良好的人才信息服务,更好地服务于单位的组织人事工作,又可以优化市场人力资源配置,促进聘用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的稳定。

2.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规范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目前使用的《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已有十几年,在使用中暴露出的问题也已十分明显,特别是对用人单位和人才交流中心对流动人员档案管理的责任、义务规定不全面,又没有相应的罚则,在具体的施行过程中对管理档案的双方难有约束力。加之,没有具体规定用人单位、劳务中介机构在使用编外聘用人员时,应如何为聘用人员建立规范的人事档案,造成了目前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中有人用人、无人建档的现状。因此,应考虑修订《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或者出台比部门规定更具约束力的法规,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用人单位、劳务中介、人才交流中心和流动人员个人在档案资料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以及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上,制定出规范性的操作规程和相应的权利义务,保证档案资料的真实、可靠和鲜活,全面提高档案质量。对不按规定履行义务或在实际工作中、弄虚作假、敷衍应付、造成不良后果的,给予相应的处罚,以有效规范编外聘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