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8篇

时间:2023-08-18 09:33:36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1

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方向课程结构改革创新一、前言

我校市政工程技术(给排水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备市政管道规划设计及施工、高层建筑管道设计及施工和水资源处理利用的能力。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房屋和城市市政管道的设计、安装及水厂和管网系统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而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是确定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和保证教育质量的指导性文件,其中,课程结构的设计与制订直接关系到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

我校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从2006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我校总共培养了六届学生共170人,而目前在校生人数为108人。06级和07级的人才培养模式采用的是“大专业、小方向、学分制、活模块”的方式进行,从08年初开始我校主要采用的“2.5+0.5”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采用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组成的课程结构体系,学生在校两年半学习理论课,最后一学期到企业顶岗实习。

然而,随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断调整,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步凸显。人才培养模式里的课程结构就是关键了,在高职学生只有三年的在校学习时间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有用地安排课程,让学生能够既掌握强的理论知识,又能掌握实践操作技能,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更加贴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加深入,真正实现“毕业就能工作,工作就能胜任”的“零距离”就业,这必将逐步成为高职院校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而课程结构的改革将成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关键。

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结构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中,许多高职院校推出了 “2.5+0.5”或“2.0+1.0”人才培养模式。“2.5+0.5”或“2.0+1.0”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3年高职教育中,学生在校内集中学习两年半(或两年)的理论知识,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或一年)的一种人才培养方式。校内的理论知识主要来源于传统的课程模式,总体表现在“大一上基础课,大二上专业基础课,大三上专业课”,以这样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进行教学,教学中主要以“教师教,学生学”的方式。然而,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虽然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但对于高职教育来讲, 存在一些弊端。让学生不能很好的做到学以至用,理论用于实际。

三、我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的探讨

1.我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

首先,校内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不强,并且现有的课程体系中工学结合不紧密,同时,校内教师对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知识、新材料把握有一定难度,造成校内外教师、工和学相对脱离,且理论和实训的融合度不高。其次,传统的课程结构中,主要有2.5年的理论学习时间。“2.5”年中,又有1年的公共基础课学习,专业理论课的学习时间只有1.5年,时间比较短,而毕业前的顶岗实习主要为学生独立实习,可能得不到有效的实习指导,结果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理论知识赶不上本科生,在动手能力与适应性方面与中职生相比也毫无优势可言。

鉴于目前“2.5+0.5”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需要创新适合于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的课程结构,同时,探索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结合、以竞赛促进学习的培养方式,优化学生的课程结构,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完成相应的实训部分,从而构建基于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培养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让我校学生能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2.我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2.5+0.5”人才培养模式课程结构的创新

(1)设计思路的创新

结合我国国内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思路,我校本着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基础,学生为主体,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培养目标,按照“学习与实训相结合、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同时,完善具有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特色的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在课程设置上重视专业知识学习和综合职业技能培养,争取能在一门专业课程上,做到“基本理论讲授、专业技能训练、工程实践锻炼”三阶段模式。

(2)课程体系的设计

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和全面素质培养为主线。基础理论教学应该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尺度。专业课教学贯彻应用性、针对性的原则,对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融会贯通,在学习专业基础课的同时学习专业课,明白为什么学习这门专业基础课,同时,在学习专业课的同时学会运用专业基础课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在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授课分布上要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教师保证既教学生理论知识,又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工程项目问题。比如,我校选择了现代给排水设计这门课程,里面包括了专业基础课部分―水资源的利用与处理方法;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我们应该带学生参观污水处理厂与自来水厂,让学生了解现实中水的治理方法及工艺流程。同时,我们在学习专业课部分――给水管道系统和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时,就应该在讲授理论课程后,安排学生做相关的工程实例,自己动手完成一个市政管道系统的规划设计。如果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我们在设置课程结构时,要合理安排课程的学习顺序,先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如工程制图、水力学、水处理工程技术、CAD绘图软件、水泵与泵站等都应该安排在现代给排水设计之前完成,这样才能让学生把以前的知识都能学以致用。

四、结论

通过对我校的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结构的探索,提出了对传统的“三段式”课程体系进行改革,避免理论课和实践课脱节,在课程的授课分布上做到“理论讲授―实践操作―理论讲授―项目训练”,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同时也解决了高职学生理论学习不足,操作能力不强的问题。让学生能在有效的3年学习时间里,蜕变成适应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让学生真正实现“零距离”就业。

参考文献:

[1]李静.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给排水方向)“2+0.5+0.5”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工教育,2014,(08).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2

摘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地方高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地方高校应科学定位、挖掘特色,树立“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适应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的大类通才型、宽基础复合型、“合格+特长”型、外向型等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同时要正确处理好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关键词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 多模式 高级应用型

1 找准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北地区地方工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地方工科大学要认清自己根在地方这一现实,考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地域优势、传统优势,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建立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并于产业界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根据其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校的地方特色。

2 树立“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各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龙头,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密切结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既较好地体现和保持地方高校特色,又紧随时代变革和社会需要不断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新老专业交叉、渗透和相互支撑,构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开瓶颈、奠定有利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各项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在业务方向、服务方向、人才类型与质量等方面,都应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地方性。

2.2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一、二、三课堂相结合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明确第一、二、三课堂的教育理念及其分工作用,要做到“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既有主次,又有互补,明晰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理念。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这三大教育板块,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

首先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学生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第一堂指按培养计划在校内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其次要充实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地方高校要根据学校自身教育特点,建设坚持经常、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空间。

第三要开辟多元化的第三课堂渠道,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亮点。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努力建设校企合作、校研合作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走向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第三课堂与第一、二课堂的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保证人才培养的 (下转第79页)(上接第36页)质量。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实效明显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之一 。

3 构建“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3.1 大类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学科内的“通才”,指在文化科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基础上,以某一专业为载体,培养学生既能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又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按共同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培养,着重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教育,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专业口径较宽、文化科学基础较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3.2 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宽基础指学生必须具备本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牢固打下广博的学科基础;复合型指学生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学科、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能跨学科(专业)工作的能力。培养这类人才一方面要拓宽专业口径,指导学生跨学科、专业选课,实现文理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实行双学位、主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原专业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第二专业的主干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扩展。

3.3 “合格+特长”型人才培养模式

合格是指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特长是指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上有特长。这种培养模式强调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某一领域的独立工作能力,本科毕业后能尽快承担工作任务。在制定这类人才培养计划时,要遵循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和行业发展,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又使所学知识贴近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4.1 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当代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偏重于经济社会实践的实际工作者,但并不排斥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实际应用中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际应用。一个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2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是两大学习要素。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重视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但并不降低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实际应用技能是指具有宽厚基础知识作支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不能排斥学习基础知识,学好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实际应用技能的形成。

地方高校应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科学准确定位,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诠释与应对.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肖海涛,向春.论大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中国大学教学,2007(2).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3

关键词地方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合 多模式 高级应用型

1 找准定位、突出地方特色

国家实施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为东北地区地方工业大学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地方工科大学要认清自己根在地方这一现实,考虑结合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发挥地域优势、传统优势,为本地区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服务,建立与本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并于产业界进行多方面的沟通与合作,根据其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规格要求来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凸显学校的地方特色。

2 树立“三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

2.1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坚持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围绕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地方高校应紧密结合时代与社会发展要求,努力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路。各高校应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龙头,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积极适应社会需要密切结合,使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既较好地体现和保持地方高校特色,又紧随时代变革和社会需要不断推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进行专业调整改革,拓宽专业口径,加强新老专业交叉、渗透和相互支撑,构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平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打开瓶颈、奠定有利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带动各项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并在业务方向、服务方向、人才类型与质量等方面,都应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的地方性。

2.2 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坚持一、二、三课堂相结合

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要不断明确第一、二、三课堂的教育理念及其分工作用,要做到“三个课堂”有机结合,既有主次,又有互补,明晰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理念。培养高级应用型本科人才,要统筹安排、精心设计这三大教育板块,充分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

首先要充分发挥第一课堂在学生培养中的主渠道作用。第一堂指按培养计划在校内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主导作用。

其次要充实第二课堂的教学内容,使之成为第一课堂的有益补充。地方高校要根据学校自身教育特点,建设坚持经常、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为学生创造更加多样化的教育空间。

第三要开辟多元化的第三课堂渠道,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亮点。一方面地方高校应努力建设校企合作、校研合作等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引导学生走向本专业实际工作岗位、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第三课堂与第一、二课堂的紧密结合,不断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保证人才培养的 (下转第79页)(上接第36页)质量。另一方面,社会实践及各类社团活动是深受学生欢迎,实效明显的有效人才培养途径之一 。

3 构建“多模式”的人才培养体系

3.1 大类通才型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主要体现学科内的“通才”,指在文化科学基础扎实、知识面广的基础上,以某一专业为载体,培养学生既能从事某一专业领域的工作,又具有较强社会适应性的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要按共同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培养,着重加强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教育,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专业口径较宽、文化科学基础较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等特点。

3.2 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宽基础指学生必须具备本学科较扎实的基础理论及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牢固打下广博的学科基础;复合型指学生具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学科、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具有能跨学科(专业)工作的能力。培养这类人才一方面要拓宽专业口径,指导学生跨学科、专业选课,实现文理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实行双学位、主辅修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原专业的基础上,系统地学习第二专业的主干课程,从而使学生的知识领域得到扩展。

3.3 “合格+特长”型人才培养模式

合格是指学生具备本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各门课程成绩合格;特长是指学生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上有特长。这种培养模式强调重视对学生进行某一学科、某一专业专门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某一领域的独立工作能力,本科毕业后能尽快承担工作任务。在制定这类人才培养计划时,要遵循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够用为度的原则,加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课程设置要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和行业发展,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又使所学知识贴近实际应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4.1 高级应用型人才与创新型人才的关系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当代大学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高级应用型人才是偏重于经济社会实践的实际工作者,但并不排斥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实际应用中需要创新,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际应用。一个优秀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2 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知识与技能是两大学习要素。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需重视实际应用技能的掌握,但并不降低对学习知识的要求。实际应用技能是指具有宽厚基础知识作支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掌握实际应用技能,不能排斥学习基础知识,学好基础知识,才能促进实际应用技能的形成。

地方高校应抢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一历史机遇,科学准确定位,树立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程静.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诠释与应对.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2]肖海涛,向春.论大学特色的内涵与特征.中国大学教学,2007(2).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4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物理;模式探索

1 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现状

当下应用物理主要目标在于让校学生掌握物理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物理学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基本实验技能和数学基础,掌握生物医学物理、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应用基础知识、技术和基本实验方法,培养在物理学、光电子技术、航空航天、能源开发、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及应用、邮电通信等相关高校技术领域从事教学、科研、技术开发与、应用等需要较强专业知识的定向型人才。随着我国在经济领域的众多战略性措施的实施,对应用物理学方面的专业化人才需求不断加大,光学领域、第三代信息产品的发展,让现有的教育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应用专业人才无法完全满足时展的需求。在新一代的科技进程中对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只有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使应用物理学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更多的科技产物涉及到了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单一化的知识教学已跟不上科技的需求。只有培养专业知识基础扎实、知识涉及面广、知识多元化、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满足时代对应用物理方面的人才需求。

结合中外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现状,通过市场对所需人才的调研和实际分析,我们确定了今后应用物理人才培养的几个方向。近代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延续美国为代表的通才教育和上世纪苏联的专才教育模式。我们将要求理论性强、知识面广的通才教育和要求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较强的专才教育模式进行优势整合,在某些方面加强相应的理论知识,同时在不必要的环节减少实践时间。针对不同的现实需求强化所需的相应能力,以发展相应的培养模式。在最近几年间,通才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占有很大的地位,在美国对于应用物理学的学科设置是理工结合的,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强化记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发展。众多的国家正在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相比以往,在应用物理方面的专家不再是单一方面精通的技术能人或是有研究方向的知名领域人物,而是加大了专家的能力范围,对专家的知识层次要求从单一的学科理论精通扩展到了学科内多领域能力的结合。培养能力更加全面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国采用了专才教育模式。在当时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培养了一大批拥有扎实专业基础的优秀人才。可是不能否认这种专才教育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从我国的大方向就业难问题来看,专业不对口是无法就业的重要原因。专才教育的弊病就在于此,更加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带来一大批专精人才的同时也让很多需要多能力结合的岗位闲置,但广大的毕业生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如此尴尬的局面中,我们可以看出专才教育在我国的实行并不是如想象中的那么成功。因此当代应用物理至整个教育界的人才培养模式都应该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教育理念。当代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了解时下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不断的对教育进行改革以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打破教学内容单一化的格局。同样在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方面的模式探索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2 应用物理学人才培养目标

2.1 多元化复合型人才

从以上对国内外高等教育主导模式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来看,只有具有多领域技能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才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目标人群。就此可充分结合工科的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具有扎实应用物理理论基础的实践型人才。在精通本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计算机运用能力、物理测量能力方面进行强化。培养能在理论和相关科学领域从事科研、教学和科技开发的综合型技术人才。加强应用物理专业学生在电子通信、计算机运用等实用领域的技能培养。

2.2 专业知识能力和毕业生能力要求

为了培养具有多元化能力的综合性人才,需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加大结合实践的教学力度,在具有了良好的本专业理论知识之后逐步进入到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的初步实践阶段。应用物理学毕业生应具有相应的专业的知识技能。并掌握符合市场需要的电子通信和计算机领域技能。进一步深化到相应专业知识的研究细化,了解相近学科的一些基本知识,管理专业的知识技能以更好的符合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求。在其他方面应该了解我国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最新的科技知识产权。熟练的掌握知识检索的能力,能在生活中不断的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能够快速的检索到自己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加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在科技探索的过程中及时的查阅到自己所欠缺的知识。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于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下的竞争需求。

3 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培养出能适应于新时代市场经济需求以及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求的实用型符合型人才,首先需要对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在原来的公共基础课、实验课、专业必修课、专业任选课、实践教学课中加入实用型的电子通信和计算机课程要求学生达到一定的专业能力水平。同时加大各学科的融合程度,开展与当下最新科技技术相关的实用课,进行时下热点的理论性论述和实践性研究。在实践方面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提供假期进厂实习,学习和理解自己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之中的应用。在另一方面,就相对于市场和整体教学而言较为简单的基础物理,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保证基础物理知识可以开展下一步的实践性教育就开展下一步的教学。这样可以在完成基础教学的同时,开展更多的实践性课程,同时注意要加强学科内知识之间的联系,做到前后的衔接和串联,为下一步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实践环节建立完整的实践目标,从基础的实验室实验教学开始到逐步走向市场,面向社会的深入实践,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增加专业课题探讨。在探讨过程中为提出一些带有错误性知识的物理实践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之中发现问题,加深印象,确保课程教学的深刻性和到位性。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增强学生提出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践。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及时了解市场需求现状。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在将本专业知识学好的同时,结合实时的市场需求,灵活的改变自己的学习方向,更好的定位自己的学习方向。加强竞争力和适应力。

4 总结语

结合国内外的教育体制和现行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找出更适合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时的市场反馈做出适时调整,让教学模式更加适合经济需求。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分析

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我国对外经贸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然而从企业反馈来的信息来看,每年大量经贸类毕业生难以胜任企业的外经贸工作。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三本院校,改革现有的培养模式,培养适应市场经济变化、社会需求的专业型、外向型的人才已是当务之急。

一、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

现在高等院校对于人才培养的模式过于形式化,不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经过四年培养出的学生进入社会后还得重新学习才能适应工作的要求,这等于是资源的浪费,这也是目前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所决定的。具体来说,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如下:

1.培养方向模糊。很多高等学校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都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这一定位的关键是“应用型”人才,既对理论水平有一定要求,同时对实践应用能力有较高的要求,需要通过科学、系统的培养而获得。现在,很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都忽视了教学目标,讲课过程中课程照搬、教材照搬、教育模式照搬,脱离实际需求,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另外,很多学校的教学模式都降低了人才培养标准,削减理论课程、基础课程的数量,甚至减少实践课程,打破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理论科学性、系统性。

2.课程设置不合理,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虽然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基础,但是作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在毕业后要能够直接进入工作岗位,避免重新“学习”,而目前很多学校在实际教学中,比较偏重的是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操作,授课的内容多是纯理论性的内容,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动手能力较差是用人单位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较为普遍的评价,因为大多数学生是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中考入大学,基本没有参加过社会实践,所以对对外贸易工作本身是缺乏感性认识的,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课堂讲解为主的单向传递,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理解掌握起来有困难,而且也难以融会贯通,更谈不上在完成学业后去适应变化快而复杂的实际工作了。这样就不能满足企业对专业人员的“来则能干”的要求。

3.对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力度不够。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的是涉外性的工作,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在以后工作中的贸易谈判、合同的订立以及单证的制作等环节中都离不开英语,英语不仅要看懂,还要能听懂、会说。现实的情况是,很多三本院校的学生在毕业后拿到英语六级证住的都不多,这对于以后从事相关涉外工作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缺陷,也使得很多单位不敢接受三本院校毕业的国贸专业的学生。

4.忽视了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结合。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相应的也有很多职业资格的考试,如报关员资格证书、国际贸易单证员证书、报检员资格证书、国际货运员证书、外销员从业资格证书、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证书等,这些岗位资格证书更能体现国际贸易类专业的特色,使毕业生求职时更具有竞争力。但现在很多三本院校对职业证书的考试不够重视,没能够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结合起来。这对于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也是一个缺陷。 二、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为了解决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准确把握人才市场对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高等直接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的需要,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积极开展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参照其他同类院校的改革状况,各位专业教师共同制订了 适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123”人才教学模式以及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模式跟原来的教学模式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

1.以职业岗位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

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每年都定期对毕业生相对集中的就业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进行人员访问与问卷调查,及时掌握就业市场上国际贸易专业适用职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课程体系等做出适时、有效的调整。

正是根据市场对报关员、单证员、跟单员、外贸业务员、货代员和报检员等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巨大需求,我们确立了“能在外贸企业或相关行业从事报关、单证、报检、货代、跟单、外贸业务员等业务工作的高级直接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我们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应用性,设置了外贸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习等课程,并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大了实践课时的比例,通过这样的改变,学生在大学期间不光学到了理论知识,还能提高自己的技能,与原来的培养模式只培养“书呆子”相比,学生毕业之后能够直接适应工作的需要。

2.“123”人才教学模式

“123”人才培养教学模式如下图1所示:

“1”即“一个中心”,是指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即以市场为导向,以教育部提出的“实际、实践、实用”原则为指导,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理论素养的基础上,坚持以培养学生“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为中心,使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能满足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实现“零距离”上岗。

“2”即“两个依托”,是指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既具有“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又具有一定的理论素养的目的,一方面以“实践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较强的操作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以“理论教学”为依托,向学生提供“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

为克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平衡“两个依托”,我们在实践中采取了强化课内实训以构筑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采取多种模拟仿真手段以加大校内课外集中实训力度、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机制以创造真实训练环境等多种措施以凸显实践性教学,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达到0.91:1。

“3”即“三个基础”,是指培养的国贸专业的学生一是要有外贸职业素质基础,二是要有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基础,三是要有经营管理能力基础,以确保其具有“一个中心”所要求的“零距离”岗位就业能力和良好理论素养。

3.“以证定课”的人才培养课程模式

根据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自身特点,还可以构建“234”多重层级模块式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在该体系中,6个“职业技能模块”中的每个模块均对应一个相应的行业从业资格证,而每个从业资格证又都对应行业企业中的一个具体的职业工作岗位,“职业技能模块”中的课程直接选用考证教材,从而真正实现了“教学、考证、‘零距离’上岗”三者的完美结合。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6

关键词 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17-0005-02

1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我国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规模日益扩大,对相关的技术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紧紧抓住市场经济的需求,根据社会需求来设置专业,培养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高职院校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职业教育是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

国家为了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认为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应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职业教育应当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快速稳健推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的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创新的重要研究课题。

2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交替是指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为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践两个部分。工学交替是一种新型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关系的理论基础学习与实践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尤其利于工科、服务业等对职业技能要求高的技术型人才培养。这种培养模式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充分利用学校的理论基础教学强和企业的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将在校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互相促进,有利于学生提高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优秀的技术型人才。在工学交替的培养模式下,学校主要负责教授理论知识、提升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企业负责学生的实践工作。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的优势包括:

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将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毕业时能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2)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校企合作基础上的,学校和企业之间实现互补和互惠互利,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成绩是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完成的,因此利于企业从学生中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正式员工,减少培养时间,节约招聘成本,但是这种选择是双向的;3)学生在企业里实践时,需要遵守企业的管理制度,使得学生清楚学校的培养目标、学习目标和职业发展方向;4)学生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校会考查学生的实践情况,做出适合的考核与评价;5)在企业实践过程中,学生会获得一定量的报酬,可以缓解家庭较为贫困的学生的生活问题,同时利于吸引学生进入高职院校。

3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现状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但是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现状来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

学校知名度不够,硬件设施较差 部分高职院校的实力不强,特色不明显,知名度不够,专业设置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由于学校的资金不充裕,在实训基地建设上投入较少,购买的设备不足。这导致企业不愿意深入合作,只愿意在就业方面合作,使得工学交替培养不能落到实处。

企业的参与意愿不足,校企合作较为肤浅 多数企业认为人才培养是学校的责任,而不是企业的责任,在学生进入企业实践时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企业发展压力较大,会导致企业只注重当前成熟的技术,而不注重技术的开发和人才的培养。因此,企业也不派员工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和先进的技术。

企业参与意愿不足导致校企合作较为肤浅。当前,接收学生实践的企业较少,大部分企业只愿意为学生提供参观机会和做辅助工作,而不是顶岗实习。

政府引导不够 国家制定了鼓励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各地落实的力度不够。同时,国家没有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没有对学校、企业、学生的权利和义务的监督和约束。企业在引入学生实践时,会承受由于学生劳动素质不够而导致的次品率上升等因素带来的生产成本上升。此外,国家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的扶持政策并未真正落地,其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发挥。

课程设置不科学 学校受到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而且,多数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是本科院校的浓缩版,并未体现高职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课程目标的设定上存在与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背离的表现。此外,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不可避免地出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脱节,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实习基地实践等之间的脱节,不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实用型人才。

“双师型”教师不足 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双师型”教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但是从多数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学校教师理论基础知识丰富,但是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从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但是理论基础知识欠缺。因此,迫切需要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

4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改进措施

政府加强引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出台鼓励措施 当前,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学校、企业、学生三方的权利和义务如何受到监督和保护,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护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各参与方,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出台对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政策,这样能有效提高企业参与的积极性。国家可以购买部分大型设备,逐渐改善学校的教学条件。最后,政府部门出资设立一个校企合作平台。

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扎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基础 高职院校面对现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状况,首当其冲应根据自身要求、自身条件向国家申请相应的补贴或奖励,获得的资金用于购置适合学校的设备。在此基础上,应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扎实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基础。具体应从如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积极调研企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信息。学校根据调研结果来设置专业并招收优秀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符合企业需求、岗位要求的实用型人才。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让企业从幕后走到台前。校企双方应当合作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和措施来保证工学交替的正常实施,共同开发符合行业需求的课程,共建满足高职院校实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实习基地,推动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落地。

课程教学体系设置 学校应当与企业合作,科学设置理论基础课程教学和实践教学。其中,理论教学课程应当以企业需求为中心来设置,将企业中所需要的技能分解成若干环节,每个环节都是理论基础知识教学的内容。而实践教学应当注意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在学校,学校可以承担较为基础的、简单的实践工作,而较为复杂的、系统的教学就需要企业来完成。根据这一思路,高职院校可将项目式教学法和模块式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之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手段、新媒体以及网络平台等开展具体的教学,并立足于实用型人才培养从理论知识、实践能力、职业技能以及自身素养等多个层面来对课程教学的效果进行考核。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当前,实行工学交替的高职院校的教师通常要么擅长理论知识,要么擅长实践。因此,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对完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助于教师深刻理解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涵。学校可以将教师派到企业学习,深刻理解相应的工作环境、流程、管理和所需的技能。企业可以派技术强的员工如高级工程师到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知识。对于企业派出的这批员工,学校可以择优聘用为兼职教师,充实教师队伍。

5 结语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目前一种新颖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应用较为广泛。高职院校在探索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道路上,由于自身条件、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以及与企业的合作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势必会遭遇一定的困难。高职院校只有突破这些现实困境,才能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的落地,才能培养更多符合行业需求、岗位需求的实用型人才。结合现阶段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状况,提出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中的改进措施,希望对促进基于工学交替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黄诗义.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9-153.

[2]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3]胡应占.高职院校校企双主体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40):237-238.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7

论文关键词:自主学习;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教育理念的转变

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通过他人“给予”而自发接受和使用的过程。所以,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应该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自主学习就是学习者自己对学习负责,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具备参与学习所需要的知识、策略和能力,能够自信、自理、自律地独立进行学习。这一理念的根本点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创新。

具体来说,基于自主学习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转变:

(一)教育观念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只注重知识内容的继承,仅仅局限于“传道(灌输)、授业、解惑”。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注重学生知识结构的建造,在意义建构中发展能力,以发现和应用知识为中心,因而是“启发(启示)、互动、发现”。

(二)教育目标的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质上是在复制标准化的片面发展的陈旧知识的拥有者。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则是着力培养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融会贯通、组合集成,创造出新的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的创新人才。

(三)评估制度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规范化、标准化的试题考核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实际是记忆)程度,“一卷定性”的可操作性强,但评估是静态的和片面的。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则重视动态评价,形成性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知识结构的合理性和知识运用能力,因而具有非标准化和非规范化。评估操作难度较大,但具有全面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方式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面授重知识内容灌输、轻能力方法培养。学生被动学习,任务在于被动记住教师的讲解,人成了知识内容的载体,作为主体人的精神、个性被知识系统所阉割。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是启发者、引导者和助学者,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学生主动学习以意义建构来带动知识的摄取,并不断与原有的个体经验、知识技能相融合、重组,从而扩大已有的知识网络,不断地创造出新知识并将其付诸于实践予以检验,从而成为学生生存技能的有机成分(屈林岩,2008)。创新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弘扬人的主体精神,由此培养的人才个性独立,人格完善,社会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技能。

(五)专业和课程设置转变

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是专业越分越细,门类越来越多,造就片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是课程设置强调学科体系的系统化、完整性,因而具有自我封闭性和固态性。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则一方面强调专业设置贴近社会发展和满足学习者个体需求,注重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和开放性,力图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另一方面课程设置强调服务于学习者知识结构的生成,因而具有交叉性和灵活性。

(六)管理体制转变

与灌输教育方式相一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采取集中式、多层次、单向性塔式等级结构,优点是易于统一指挥,缺陷在于多层次信息传递易导致失真,单向无反馈的信道中某环节阻塞,将导致信息中断、系统管理瘫痪,学生获取教育资源较困难,该种管理体制高耗而低效。与启发式教育方式相一致,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扁平式、少层次、多向性的交互结构。

二、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定位

与教育理念转变相一致,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定位于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从而能够满足适应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在大学教育教学中,转变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建立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科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优秀、富有创新精神的创新人才。自主学习应该是创新人才最基本的素质,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最核心的内容。

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是强调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把握,强调学生对教学和科研的参与;尊重和维护学生的自主,就要强调考核方式的多样性,以求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所以,应该保证学生充分享有学习自由,包括组织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时间的自由,在学业安排上,学生“自助餐”应该多而“大锅饭”少,学生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特点构建知识能力系统。这就要求大学形成重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育思想和价值观,建立具有鼓励创新的校风和学风。从教育教学具体层面讲,要改变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知识传授的基础上,着重增强学生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观念;要改变统一教学模式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基本要求一致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学生个性的新观念;要改变单纯依靠教师为主导地位为主的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教师主导地位基础上,着重拓展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新观念;要改变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在保证理论教学的基础上,着重发展“产、学、研”相结合,变“学中干”为“干中学”,变“静态学”为“动态学”,变“死学”为“活学”,加强“三基教育”,即“实习基地,实验基地、实践基地”教育,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观点;改变大学终极教育的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多科性教学型教育观念,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创新能力相统—的一代新人,成为即会做人,又会做事,又会做学问,又会处理各种矛盾的复合型人才。

三、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内容

(一)大学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大学教育教学过程应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即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突出学生的兴趣、自主参与、自主选择和创造性的思考,鼓励学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这是发挥学生主体思维品质独异性的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的真正发展,加强教育的实效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厚重文化底蕴、坚实理论修养、扎实专业知识与高超实践技能的高素质创新性理论与应用型人才。

(二)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

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来指导教学工作,是建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21世纪需要能够迎接世界的挑战,并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高素质创新人才,这种人才除了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优化的能力结构外,还应具有全面的优良素质。“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大学教育必须树立高素质人才的教育目的观,发掘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倡导学生自主成才。

(三)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人才培养规格

建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教育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基础宽厚、一专多能、和谐发展的复合型、外向型应用人才,培养方式由过去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向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宽口径”培养转变,由单纯重视知识传授向同时加强能力、提高素质方面转变。培养目标应当从人才培养的单一化向多样化转变,以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带动培养规格的多元化。人才培养规格从从培养知识型、职业型、专业型人才向培养学习型、创业型、复合型人才转变;把培养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从而造就具有宏观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的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提高职业岗位能力要求。

(四)强调自主学习,需要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

为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大学教育必须尽可能地优化课程体系,整合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设置要打破传统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链式结构”模块,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结构体系。对那些服务面较宽,体现学科基础的课程用平台结构组织,以保障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体现“厚基础”;服务面较窄且需一定灵活的课程用模块结构组织,用于柔化个性发展要求。具体操作可把课程按层次关系划分为若干层面:通修的校级公共课为第一平台,体现通修的知识要求;按学科大类的基础范围构建第二个课程平台,主要由本学科最重要的学科基础课和整合相近、相关学科重要的主干课组成,反映学科大类的共性,供学科大类所有专业共同使用,以体现“宽口径”有要求;第三平台是专业基础平台,在学科大类之下,按专业方向划分专业主干课模块,提供不同专业课程“套餐”供学生使用,以体现学科主线。同时设置专业方向辅助课程模块,供专业内外学生灵活选修,以柔化专业方向,培养多种规格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五)训练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加创新意识,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经济学专业人才教育以能力为主线重构学生的知识体系结构,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从知识、能力、素养等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重视文、理等多方面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帮助学生懂得为人之道和掌握治学之道,在学会做人的基础上学会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知识为主转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和创造为主。为使实践性教学环节得以落实,基于自主学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应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使理论教学时数与实践教学时数比接近1:1,从而使学生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来进行实际操作。具体应做到:

1、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单项实训是在不同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某一方面或某项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实训则是在学习几门相关课程后组织的集中实训教学,它要求综合运用相关知识、技能,完成岗位基本技能训练,以提高某方面的能力。

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包容;国情;差异性;特色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学习理论指导下,为了实现特定的培育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下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的结构形式。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课程体系设置形式、师资构建与培养形式、课程体系实施形式、学生素质教育形式、教育资源平台与教学载体建设形式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课程体系设置形式和课程体系实施形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高等职业院校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一)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

加拿大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中的能力系指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它采用Develo-ping A Curriculum方法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首先把每个具体职业的全部工作分解成若干项相对独立的工作职责(每项工作职责对应一项综合能力),再根据履行每项工作职责的需要,把每项工作职责分解成若干项工作任务(每项工作任务又对应一项专项能力),然后根据职业能力分析路径确定某职业应具备的各项综合能力与专项能力,再根据能力支撑要素开发课程,构成某专业的课程体系并组织教学。该人才培养模式特点是以工作任务为引领,根据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设置教学与实践活动,并据此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其缺点是淡化了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削弱了各能力之间的内在联系。因而其比较适用于定制式培训,而不太适合技术型高素质应用人才的培养。其最值得我们借鉴的是职业能力的分解方法与工作任务引领式的课程体系实施模式。

(二)国际劳工组织MES人才培养模式

国际劳工组织MES(Modules 0f EmployableSkills)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模块化技能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它首先确定各具体职业应具备的全部职能,然后把这些职能划分成一系列不同的工作任务,每个工作任务为一个模块,再根据每个模块实际情况确定完成该模块工作所需的全部知识与技能,由此构成课程体系和组织教学。该模式特别适合职业培训,而不宜用于系统的专业教学。其可借鉴之处是模块化课程设置与教学。

(三)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教育与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行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与关键能力。其不足是只注重学生单项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因而,高职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比,其更适合中等职业教育。但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很多,如: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职业分析、借助企业资源在企业里开展教学、教学以专业实践活动为立足点、学校知识教育与企业技能训练并行等。

(四)美国职业群集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职业群集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工作性质相近的若干个职业集合的共同要求为培养目标,基础知识与技能由学校负责培育、岗位能力由企业负责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其首先是将工作性质相近的一些职业集合为一个职群,然后分析职群的共同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以及各职业的入门技术,并加以系统地整合而形成职业群集课程。该职业群集课程应涵盖群集当中所有职业的要求,学习内容较广泛。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学习内容广泛、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性强。但该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不够专、精,学生就业后需要企业的针对性培训。该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的是:根据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的需要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时着重培养其基本技能与基础能力。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五)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

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根据政府的专门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设置课程,并将行业标准转换为课程设置标准开展教学,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课程进行选修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教学标准必须全国注册并严格执行。该模式的特点是将职业教育、培训与继续教育有机地融为一体,并构建各种证书、文凭、学位之间的立交桥。其不足之处是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关注不够。其较适合我国现行教育框架下的高等职业继续教育、技工教育。该模式的可借鉴之处是:将职业资格标准融人课程教学标准,实施“双证”融合;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修课程。

(六)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德国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根据专业岗位群对应的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的需要确定应具备的相应职业能力,再根据相应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和职业成长规律确定应掌握知识与技能,构成一系列学习课程,并根据任务载体完成的工作过程开展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特点是从生产实际当中提炼出教学内容并将教学内容还原到真实环境当中进行教学。其不足是难以将基础知识教育囊括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过程。其最适合用于工程技术类专业、服务性专业教育。该模式可借鉴的是:以工作任务分析为主线的从职业能力到知识到课程的分析方法与课程建立方法;根据任务载体完成的工作过程展开教学的方式。

(七)CDIO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以产品构思、研发到实施、运行、改良乃至报废的生命全过程为载体,让学生跟随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进行“做中学、学中做”的综合学习与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系统的工程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力求改变片面追求单项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效应的培养模式,以学生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工程系统能力和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建立技术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之间、技术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联系,并让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通过产品开发培养学生创新和运作能力。该模式较适合本科工程技术教育,但其职业教育成分不足,高等职业教育可借鉴其“做中学、学中做”理念与方法。

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从整体来看,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还没

有从本科大学“压缩饼干”型当中走出来。但在一些发达地区和条件比较好的高职院校也早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与经验,形成了一些特色较鲜明、较具发展潜力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比如“订单”式模式、“双证”融通模式、工学交替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前校后厂”模式等。应该说,这些模式对于促进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但这些模式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缺陷,还处于探索、完善阶段,还没有得到进一步提炼与升华,没有打造出范式,甚至还处于争论之中。

三、对于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纵观发达国家成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虽然它们都有自己的理念与主张,都自成体系,各具特色。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它们的精髓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按照行业(企业)标准与用人要求组织教学”。前面提到的我国那些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建立在那些精髓理念基础之上的。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那些发达国家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注意到下列问题:

(一)我国高职教育所处的环境与发达国家不同

1.生源基础较差。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我国的基础教育条件却欠佳,且参差不齐,再加上我国现行高校招生体制的影响,导致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基础较差。高职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确定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个问题,必须要满足学生的承受能力,否则,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是徒劳的。

2.企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态度。在发达国家,政府通过立法与税收减免政策促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参与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工作。企业对职业教育非常热心,且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因而发达国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得到彻底地实行。而我国是一个工业基础薄弱、工业欠发达的国家,因而中国暂不能通过立法和制定相应的政策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再加上我国教育投入不足,同时高职院校企业服务能力又弱,因而,我国实施全程企业参与型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有困难的。必须构建虚拟实训室(基地)、虚拟车间甚至虚拟工厂加以补充,用虚拟的教学条件弥补企业参与的不足,把虚拟训练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虚拟训练与真实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o

3.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具有职业教育与学历文凭教育的双重性。在我国,高级职业技能教育有两条途径:一条是由教育部管辖的高等职业教育,另一条是由人事与社会保障部管辖的高级技工教育与技师教育。高职教育与高级技工、技师教育的根本区别是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文凭教育属性。这种情况是由许多深层次的历史原因形成的,同时也是满足中国老百姓实际要求的,故这种情况必将继续存在下去。既然高职教育具有学历文凭教育属性,那么在建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时,就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教育,培养的人才应介于设计人员与高技能人员之间。

(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总纲

可以说,“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只是一个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是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目标,各高职院校具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在这个大框架下切合行业、地区实际及学校自身条件来建立,以包容的态度汲取各人才培养模式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形成特色。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类别差异性

对于工科、农林、财务会计、金融与服务类专业,由于其将来从事的工作基本上是流程式的,因而,这些专业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框架,并根据TAFE模式要求将行业岗位标准引入到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标准之中,实施“双证”融合;同时,依据MES模式要求将课程模块化或设置专业方向,并开设选修课、第二课堂,以解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和个性化培养的问题;并在专业能力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实施CDIO的“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这种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按以下方式实施:先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学生入学后再让学生先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然后同时进行文化基础课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文化基础课以行动导向法教学为主并辅之实践性教学方法;然后再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以强化学生基础技能;然后再在学校一体化教室进行边讲边练的专业课教学,以训练学生的专项能力;然后再到虚拟实训基地与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再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以训练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在教学过程当中,所有专业课和技能训练全部按照任务载体完成的工作过程进行教学,并实行“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方式。

对于财政、经济贸易、营销与管理类专业,由于对其将来从事的工作的能力要求是宽,并非强调专而精,因此,这些专业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应以职业群集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框架。但职业群集模式适应基础较好的学生,因此应根据实际情况与MES模式理念将主要课程的内容进行分层教学式的模块化并开设选修课、第二课堂,并同样依据TAFE模式思想进行“课证”融合,并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教育,将学生的岗位培训J纳入学制内的企业顶岗实习之中,并实现基础能力训练与岗位培训的有机衔接。这种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这样实施:先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学生入学后再让学生到企业进行认识实习,然后同时进行文化基础课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然后再到学校一体化教室进行边讲边练的符合“订单”教育合作企业要求的专业课教学;然后再到学校虚拟实训基地进行综合能力训练;再到“订单”合作企业进行生产实习以强化综合技能;然后再在学校进行综合化项目教学和取证培训,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然后再到“订单”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在教学过程中,所有专业课程与技能训练全部实行项目化教学。

对于文化、艺术设计类专业,由于其培养的各能力之间并无十分紧密的内在联系,因而这些专业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以CBE人才培养模式为主框架,并同样地依据TAFE模式理论进行“课证”融合、依据MES模式理论将课程进行模块化或设置专业方向,并开设选修课、第二课堂以达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目标,并在专业能力课程教学过程中实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这种理念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可以是这样:先根据上述方法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学生入学后再让其进行岗位工作认识实习,然后同时进行文化课教学和基础技能训练;再到学校一体化教学场所或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教学做”一体化式的专业专项能力训练;再到实际单位进行生产实习,以强化学生的专业专项能力;然后再到学校进行综合性项目训练及取证训练,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再到实际单位进行顶岗实习。

参考资料:

[1]黄冬梅,汤天啊,以国际贸易专业为背景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现代企业教育,2009(3):33

[2]易元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4.

[3]林海林.加拿大CBE模式及其借鉴性思考[J].焦作大学学报,1999(3):57-6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