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8篇

时间:2023-08-20 14:39:13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1

关键词:人才培养;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武小红(1971-),男,安徽肥西人,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张恒之(1993-),男,河南鹤壁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本科生。(江苏 镇江 212013)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教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KT2011526)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051-02

创新是国家进步的核心和富强的源泉,人才是科技发展和进步的实施者,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1]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改革,提高学生创新型思维,为建成世界科技大国提供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在世界创新体系中仍处于追赶阶段,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的不足,迫切需要为社会提供与社会的创新知识经济发展和高新科技革命相适应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教育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教学培养与社会发展脱节、学生对创新无兴趣、创新人才的培养机制还不够完善等。江苏大学特别重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工作,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教材建设、培养模式等,研究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发明创造活动,积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对于21世纪工程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美国ABET指出,创新人才需要对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有坚实的基础,需要拥有对实验及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在遇到问题时能够灵活解决问题,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自己设计一个系统或项目。[2]美国为保持在世界经济和科技的领先地位,在高等院校进行了有计划的创新教育,创新产生的生产力占美国GDP的一半。[3]创新才能产生新的高科技产品,带动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4-6]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经历转型,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从投资推动型增长向创新推动和消费投资协调型增长,从“世界工厂”向“创新机器”迈进。要实现经济转型的成功,就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来创造财富。为此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迫在眉睫,需要高校不断地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的大量的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人才。

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制约创新人才教育和培养的问题,[7]比如: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实践技能的考核;重视教师课堂授课,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重视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的能力。要解决上述问题,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建设、教材建设和考核体系上深化改革;根据课程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启发式、项目式、讨论式等);建立学生从事科研创新活动的规章制度和奖励政策;建立突出创新能力考核的评估机制。

1.以竞赛活动为引领,构建创新教育平台

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科技社团的招新总能吸引很多学生的加入。社团中有来自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学生,大家在科技社团平台上进行科技兴趣培养、技术交流、协同研究、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活动。社团中的老同学自觉帮助和带领新加入的同学,指导学弟和学妹们进入学习和研究的殿堂。一些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也可以给新同学树立榜样,帮助新同学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对于提高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有很大的帮助。

大学生可以参加的竞赛有很多,这些竞赛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迎接挑战的机会,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竞赛经验。从赛前的准备到参赛作品的展示,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强,更是对知识的一种灵活应用。

江苏大学对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竞赛活动给予大力支持,安排指导教师,提供实验室、专门的场地和设备、活动经费等,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竞赛中。学校实施“创新学分”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开展创新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依托专业进行科技创新,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鼓励广大教师指导学生的科研创新活动。江苏大学每年都会开设数学建模、机器人大赛和电子竞赛培训班,吸引了大量的热爱竞赛和喜欢数学的同学参与,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电子设计竞赛选拔赛组织委员会、工作组和专家评审委员会。江苏大学学生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瑞萨杯”获得一等奖两名和二等奖九名的好成绩;在2013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全国一等奖二组,全国二等奖二组,另有9组分获江苏省一、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江苏大学之所以每年都能为社会提供许多创新型人才,这与学校对学生竞赛的鼓励是分不开的。在竞赛中,学生的智慧和知识竞相迸发,创新思路不断涌现,在大学校园中出现了科技热、创新热的良好氛围。

2.以科研带动创新,营造研究氛围

科研是一个枯燥乏味的工作,对于普通大学生来说会感到遥不可及,从而对研究类工作没有兴趣。学校应当鼓励和提倡学生参与学生创新科研项目,通过参加各种科研项目,学生有了参与科学研究的机会和途径,从而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以科研带动更多的同学参与到科研中去,消除科研的距离感,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效果。如江苏大学电气学院有一位学生喜欢发明创造,提出了用计算机来实现示波器功能的想法。经学院向学校推荐,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给予了立项资助,并指派教师专门为其辅导和帮助。

江苏大学每年都有大学生科研立项,学校要求必须3人一组,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且每组都配备了导师进行指导,学生能获得经费、场地、设备等方面的支持,让学生更好地开展科研工作,帮助学生更快成长。

3.培养创新性思维,为社会注入活力

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思路,跳出课堂的死板教学,用实践去探索发现,进行专业对口实习。从大一开始,学生就应该去实习单位参观学习,亲身经历远比书上的几段话更形象具体,从而让学生知道现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走向社会,社会需要的是具有创新思维的人,而不是死板教条的人。

大学生需要独立的人格、独创精神,而不是亦步亦趋、循规蹈矩,填鸭式的教育必然会压抑学生的成长。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建立的,而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来积累。当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后,创新和智慧的火花将会不断迸发出来。

因此,实践是创新性思维诞生的“催化剂”。不论是爱迪生发明电灯,还是现在苹果手机的产生,都要通过不断地实践,激发出创新性思维的火花,从而点燃了新的时代。

4.各方面共同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哈佛大学通过单独辅导、模拟法庭、角色扮演等学生可以参与其中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在新生入学时教师会给学生一个箱子,里面是电子零件和一些工具,要求学生用里面的零件自己安装成一个机器。这种方法在学生入校时就给其灌输了一个理念――要具有创新思维,在没有一个工作图的条件下组装一个机器靠的是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对于新生来讲这是一个最有意义的“第一节课”。[3]

同志曾说:“无一流之文科,就无一流之理科;无一流之理科,就无一流之工科。”大学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某一方面很出色。世界一流研究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学科的组成架构,都对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提高创新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必须向国际化方向办学。应当吸收世界先进的知识文化,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增强创新意识,海纳百川,博采众长。另外,还应加强跨国交流,扩宽学生的视野。通过交换学生、共同合作办学等方式,让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学生在一起共同学习交流,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不断充实自己,这对创新思维具有发散性作用。

5.建立监督机制,构建教学保障体系

首先,要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一是要有高超的科研和教学水平;二是要有高尚的品质。前者是对教师专业性技术水平的要求,后者是对教师师德的要求。

除了要对教师每学期进行教学评定以外,还要建立督查小组,这是很有必要的。督查就是监督和检查,按照“检查―讨论―改进―监督”的体制,对每个教学教师进行督查,确保改进和建设工作的落实。对于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应给予奖励,而对于不负责任的教师,学校应予以警告和处理。大学生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更是对教师素质的一种检验,如何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人才,教师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三、结语

实施大学生创新人才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具有创新性思维,应鼓励学生参与到实践中去,积极参加科学研究和创新竞赛,加强大学生在社会的竞争力,从而培养大学生的实践创新性能力。

21世纪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时代,学校教学模式培养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作为高校,就应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体系教育,让每个大学生都能学以致用,使其将个人的聪明才智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并且要鼓励教师在教学中增加更多的关于创新性的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学中采用丰富的趣味性的教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另外,不仅大学生需要创新,教师更需要创新,只有言传身教才能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永红.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思路和方法[J].中国电力教育,2012,(3):58-59.

[2]邹纲明.化工工程教育改革与“大工程观”[J].化工高等教育,

2009,(3):15-22.

[3]马永红,万誉,李汉邦.从两个创业计划看美国大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61-62.

[4]陆必应,张汉华.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3,(13):19-20.

[5]马帅旗,鲍存会.工科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7(6):14-15,32.

[6]冷护基.工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00-102.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2

【关键词】学科竞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质量;迭代式

目前普通高校普遍存在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学生缺少动手能力,理论知识严重与实践脱离,造成培养的人才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弱。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以“学科竞赛”为载体进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是指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和教学目的而开展的实践创新活动,是在紧密结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在课外以竞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竞赛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新和团队协作等综合素质的活动。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教育部人才培养的目标[1],使人才培养注重实践,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学生为主体,使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1创新研究室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平台

目前普通高校学生在完成理论课之后,没有专属的学习场地,多数去图书馆,没有集中式,针对式进行管理,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多,动手能力得不到优质的锻炼,所以提供创新研究室能很好解决这种松散式学习。1.1创新研究室管理模式学生在进入创新研究室进行双向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爱好,兴趣选择对口的创新研究室;创新研究室负责老师可以对进入研究室的学生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可以进入创新研究室进行学习,考核制度是动态的,每两个月进行一次,根据刷卡出勤,项目和案例完成等级,进行末尾淘汰,末尾淘汰者可以把案例和项目完善再次进入创新研究室进行继续学习。1.2创新研究室理念创新研究室是以创新为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创新研究室的理念是“以创新为主”。不以创新为目的的学生是不允许进入创新研究室,这样保障在研究室的学生目标一致,志向一致,很容易培养学生创新氛围,提高学生创新的积极性,能更好地完成理论应用于实践。学生在研究室的创新基于“思想碰撞”、“方案敲定”、“技术实施”三个环节。每个环节都是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学生是创新的主体。

2完善的竞赛体系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保障

2.1构建“循序渐进”的竞赛辅导机制

竞赛辅导是保障竞赛效果的基础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前期基础工作之一。在学生进入研究室前期,竞赛辅导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没进入研究室之前多数是以教室、自习室、寝室进行学习,学习的针对性不强,多数以书本理论为主,存在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竞赛辅导以竞赛为目标,针对竞赛内容做基础性辅导,提高式辅导。基础性辅导是系统讲解相关知识,主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降低竞赛心理门槛高的虚假现象。提高式辅导是以项目为目标,辅导学生独立完成设定项目。在研究室辅导形式是多样化,学长带学弟学妹的“以旧带新”式辅导,以经典案例“集中式”辅导,定期“研讨式”辅导,假期“培训式”辅导。每种辅导方式都注重学生的理解、掌握和应用。因为创新涉及不同学科之间,这就要求在研究室的学生涉猎的知识面是广泛的,在知识培养辅导上也不是基于单一的,是多学科多融合的。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竞赛,在题目完成上以电子类学科为主,但同时又包括计算机编程、机械制作等学科知识。在研究室的竞赛辅导是递进式的,是一层一层螺旋式辅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有效的、专一的、创新性辅导。通过竞赛辅导增进学生的知识的灵活掌握,曾强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2.2创立“多层次、多分支、递进式”的竞赛内容

目前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模糊,动力不足。针对这种现状,在构建大学生创新平台、组织学科竞赛的同时、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他研究性学习,调动学生潜在创新意识[2]。在竞赛内容上构建“多层次、多分支、递进式”竞赛格局。(1)“多层次”指学科竞赛级别,在不同时间段参加不同级别的竞赛,例如构建从学院级别开始,学院可以组织相应学科竞赛,学院组织的竞赛称作院赛;由院赛比赛的结果作为参加学校的竞赛,学校组织的竞赛称作校赛;由校赛竞赛的结果参加更高一级别的竞赛,例如省里举办的赛事(省赛),国家举办的赛事(国赛),区域举办的赛事(联赛)等。这种“多层次”竞赛内容每次竞赛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动手机会,都能起到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能力。(2)“多分支”指在一个研究室的学生可以参加多种竞赛,不要拘泥于一种竞赛,例如学软件设计的就做软件类学科竞赛,学习电子设计类的就做电子类竞赛,这种针对自身专业做自身学科竞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束缚的。真正的创新不是单一学科所能做到的,而是多学科多领域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对学生起到培养其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学科竞赛上也要“多分支”参与。例如鼓励和指导学生参与数学建模、ACM、电子设计和机械设计等,通过“多分支”参与竞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递进式”指学科竞赛的难易程度,做到先简,后难,循序渐进。该模式对于培养学生对积极性是重要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持久度和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积极性是成正比的,如果学生的时刻能保持很高的积极性,那么其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会不断加强,在实际创新过程中会不断得到锻炼,能力会不断提升。

2.3一院一赛制

“一院一赛制”是在学校组织管理下,学院针对自身专业开设的一种院内学科专业竞赛。“一院一赛制”是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提高,对未进入研究室学习的学生一种“查漏补缺”。是学院内各个研究室之间的一种小范围内竞赛交流,该模式能很好营造学院学生的学习氛围,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机制,对于在学院竞赛取得好的名次学生给予奖励。

3学科竞赛和项目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试金石

3.1多种形式并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在形式上是一种荣誉比赛,能很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竞赛目前形式繁多,这就要求对竞赛需要进行甄别,选择高水平、高要求学科竞赛,例如国家举办的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电子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国际国内重要学科竞赛。这些竞赛具备难度大,时间短,在规定时间里完成竞赛要求,例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需要在四天时间里完成方案设计,焊接,功能调试,创新设计,最终完成一个能够实际操作演示的作品。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与全国各个高校学生进行评比,学生获奖会极大曾强其自身的积极性。在竞赛中,学生之间会出现分歧,激烈讨论,解决分歧,形成方案,分工实施,最终完成竞赛作品。这一过程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同时锻炼了学生自身创新思维,挖掘了自身创新潜能,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3.2以学科竞赛和项目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3]学科竞赛是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一种标准,为了能更好培养学生这种创新能力,在研究室的学生有阶段性任务需要完成,以“周为迭代”的案例驱动,以“开放实验室”、“大学生创新创业”、“互联网+”等项目驱动。学生在参与这些任务过程中,需要查阅文献资料,补充项目需求知识,自主完成项目分析、设计和实现。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组织学生进行项目中期检查、项目结题答辩,这些环节充分培养了学生的组织协调、论文报告撰写、答辩技巧、表达交流、逻辑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培养了学生敢于竞争和自我挑战,充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

3.3形成特色的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以“创新能力”为理念的大学生研究室平台,实现以“学科竞赛”为载体、案例与项目创新为驱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机结合本校实践教学体系,促进实践教学方法、手段与学科前沿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进一步促进教学手段、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使教师能充分发挥其启发、激发和引导的作用,同时注重“双师”培养[4],既注重自身理论知识增长,又要注重企业社会实际需求。促进教师自身教学改革思考,促进实践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

4结语

以学科竞赛为载体、以案例和项目迭代驱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构建“以创新为主”的研究室平台,同时提出在该平台下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方法,保障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性,保障学生能力提升的扩展性。该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式学习;同时要求教师积极辅导、引领和激励。逐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姚正海,王珊珊.我国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现状述评[J].教育与职业,2015,(18):18-21.

[2]李金昌,林家莲.实践教学与学科竞赛相结合,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1-3.

[3]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12):107-108.

[4]徐辉,郁汉琪.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提高大学生学科竞赛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53-155.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3

关键词:数据科学;人才;课程

一、数据科学人才需求

数据科学强调以数据为导向,是一门交叉学科,结合了诸多领域中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应用数学、统计、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数据可视化、数据仓库以及高性能计算、社会科学等,目标是用数据揭示复杂的自然、人类和社会现象的特征或规律。具体而言,数据科学主要有两个内涵:一是研究数据本身,研究数据的各种类型、状态、属性以及变化形式和变化规律;二是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称为科学研究的数据方法,其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社会的现象和规律[1]。

正是数据科学的提出与发展,为目前火热的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2],以致形成了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数据密集型科学研究。与主张模拟仿真的第三范式相比,第四范式则是以数据为导向,主张从数据出发,通过观察、分析数据,提炼出信息、知识、理论,发现规律。无论是大数据技术还是第四范式,均需依托于数据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相比,数据科学的内涵和外延更加宽泛[3]。

在我国,未来3~5年需要180万数据科学人才,但目前只有约30万人。面对此缺口,高校应尽快制订培养方案,设置课程体系,投入师资,以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数据科学人才。

二、国内外培养现状

在美国,很多知名大学都已设立了数据科学专业硕士学位,如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伍斯特理工学院、弗吉尼亚大学、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东北大学、德州农工大学、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纽约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还设置了博士学位。在英国,邓迪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和爱丁堡大学设立了硕士学位。

在我国,复旦大学、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都设置了硕士学位。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成立了数据科学研究机构。2015年,阿里云、慧科教育启动了“阿里云大学合作计划AUCP”,已与多所高校联合,拟培养和认证一批云计算和数据科学人才。

虽然数据科学方向的人才培养在国内高校中受到了重视,但学科体系并没有建立起来,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

三、人才培养思路

与传统学科不同,对数据科学方向的人才需求是市场驱动的。因此,数据科学的学科体系构建的原则应是针对各种应用,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理解应用需求,根据需求设计算法级别(或系统级别)求解框架,具备较强的数学建模能力,能够使用合适的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搭建计算平台,并能够通过提供一定的算法将数据的价值挖掘出来。

1.先决条件

为了开设数据科学专业,高校需满足一些先决条件。第一,计算条件。第二,数据资源。高校应建立实验场,提供足够的多样数据或数据源。充足的数据资源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有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第三,师资条件。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目前,这方面的师资力量比较匮乏,为了培养数据科学人才,需要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协同合作。第四,如果有条件,高校应与政府、企业合作。高校的优势在于理论和技术研究,但并没有数据应用场景,通过与企业、政府合作,可以弥补这一点,并且更易获得充足的数据资源,同时可以从政府、企业吸取具有一线工作经验的人才,以补充师资。

2. 课程设置

具备先决条件后,我们来分析怎样为数据科学专业配置课程。要想做一位完美的数据科学家,至少需要具备统计学、编程功底,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域知识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具备统计学和编程能力还不够,处理数据不仅需要理论和技巧,更需要领域知识的支持,并以此获得对数据的敏感度和洞察力。完美的数据科学家需要能够处理好关于数据的方方面面:不仅能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建模,还能够运用技术手段进行分析、描述、预测,并能让结论落地,服务于现实中的行业,让数据的价值得以变现。

因此,在设置课程时,四类课程不可少。一是统计学。许多知识挖掘方法都源于统计学的模型。二是数据分析。培养学生建模的能力,并能使用工具进行数据分析。三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大数据时代,数据规模往往很大,非单机环境能够承受,这就需要面向集群环境进行系统架构,编写高效的分布式或并行计算算法。四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除此之外,还应学习一定的领域知识,如财务分析、服务业中的分析、健康医疗、供应链管理、综合营销沟通中的概率模型等,这样才能够将知识转换为生产力,能够真正服务于业务。

由于数据科学方向的人才需求是多类型的,数据科学人才的培养也应多类型,如科研人才和应用人才的培养侧重点各有不同。对于科研人才,需要注重理论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及科研方法的培养,使他们善于从各种类型的数据中揭示模式,发现规律。这类人才需要具备深厚的数学功底、良好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对于应用型人才,则应注重技能的训练,比如,熟练使用大数据工具,如Hadoop,Spark等,具备分析特定类型数据的能力。无论培养科研人才还是应用型人才,都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通过操作真实数据,培养他们对数据的分析能力和洞察力。

3.授课模式

授课模式可分为认证课程、本科课程、硕士课程以及博士课程四个层次。

认证课程可采取线上方式进行,课程结束授予证书。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培养信息素养是至关重要的。培养信息素养,应该从本科生抓起,而数据科学则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对于本科生,无论学生的专业背景是什么,都应学习数据科学概论等基础课程。

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在本科阶段设置数据科学学士学位并不明智,原因在于,数据科学需要足够的计算机基础和数学理论功底,而本科阶段的学生在四年学制下难以达到这种要求。因此,设置相应的硕士、博士学位比较合理。正如第三节所介绍的国内外现状,知名大学大多在研究生阶段开设相关学位,而非在本科阶段。在硕士、博士阶段,有了本科阶段的理论基础,校方应帮助学生建立明确的学科规划,配置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搭建真正的业务平台,培养学生的数据建模能力、数据计算能力、跨领域数据分析能力,等等。

数据科学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各行各业的需要,也关系着国家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数据科学人才,高校应首当其冲。高校需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授课模式,进行合理的课程配置,构建师资团队,并通过与企业、政府合作,搭建真正的业务平台,强化数据科学人才培养能力,不断为国家、社会输送时代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扬勇,熊 .大数据时代的数据科学家培养[J].大数据,2016(3).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4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启示

目前,关于两岸公共管理学科比较研究较多停留在公共管理学科内涵分析、跨域合作、构架体系等几个方面[1]3,本研究以福州大学与台北大学为例,通过对比分析双方公共管理学科在教学理念、招生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就业去向等层面的差异,分析两岸高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点,以获得富积极意义的借鉴,以此促进两岸公共管理学科的长效发展,服务中国的高校教育改革。

一、两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现状概述

由于两岸在公共管理学科的引入时间、学科认知上存在一定差异,对公共管理学科在名称上阐释也存在不同。为方便比较,本研究中,将大陆公共管理学科与台湾公共行政学科均视为公共管理学科。大陆公共管理学科自上个世纪90年代由中山大学夏书章教授最早提出,开始作为独立的学科在中国大陆出现。[2]1二十多年来,大陆公共管理科学的发展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也有了多年的探索。[2]2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成立于2002年5月,是福建省首家公共管理学院。2014年1月福州大学在原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和八方物流学院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原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现更为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以下简称“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3]2公共管理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57人,其中包括教授、副教授共26人,博士23人、兼职教授15人,十余年来共培育学生1300余人。[4]台湾的公共行政学科在1960年代开始独立独立设系。经历了初始期、充实期、多元发展期,现已形成一套完整学科体系,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北大学等台湾高校均设立了公共行政相关系所的学士班。[5]4台北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公共行政暨政策学系(以下简称“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创校的台湾省行政专科学校民政科。目前已成为海峡两岸规模最大、学制最完整的公共管理相关系所之一。台大公共行政系现有专职教研人员62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7人,博士25人、兼职教授4人,共培育学生1200余人。目前设有大学部、硕博士班、进修部、硕士在职专班与硕士学分班。[6]

二、两校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

(一)教学理念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积极回应学校的办学理念,建设创业型强校之路的办学目标,全方位推进教学研究型的高水平学院建设目标的实现。以广阔的胸怀和国际的视野,吸取海内外先进的办学理念,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寻求科学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促进海西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新型公共管理人才。[7]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的教学理念是依靠悠久的历史、完整的学程与雄厚的师资阵容,提供学子最佳学习渠道。面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多元化,除了努力扩展学生学习广度,以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事务,更以系所丰富的专业资源为后盾,充实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在教学目标上,台北大学公共行政学系致力于培养公共部门与公民社会科学整合的专业人才、精通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研究的创新人才,为政府与民间的专业咨询提供交流平台。[6]从教学理念层面上,两者的目标均是为社会输出高水准的公共管理人才。不同的是,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人才培养中注重人才创新创业技能培养,而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则注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

(二)招生模式层面

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高中学生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后,根据学生的考试分数以及报考志愿进行筛选学生。由表1数据可知,近三年来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在福建省的招生百分比文科大致居2%左右,理科居5%左右,整体生源质量呈现上升趋势。从侧面反映出,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近三年来学生入学时的综合成绩有所提高。不过,通过学生的高考分数以及填报志愿进行甄选的招生方式虽高效迅速,合乎公平,但也存在由于学生对专业的理解误区而在入学后频换专业的情况。台北大学则采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在职考所考取的分数与所填报的志愿。台北大学还推出了“繁星计划”,旨在招收农村高中中名列前茅的学生直接进入台北大学就读。除此之外,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还允许对公共管理有浓厚兴趣的高中生可以在职考前,通过申请入学的方式,申请进入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就读。经过面试以及学测,最后综合考量学生的职考成绩,决定是否录取。多元的招生方式以及人性化的招生门槛设置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在保证生源质量的同时,能吸引到更多潜在的公共管理人才就读,提高学生日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也让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近几年成为台湾地区最热门的报考系所之一。

(三)课程设置层面

表2可看出两校公共管理学科的课程设置有不少相似之处。第一,两校都共同设置了行政学、管理学、公共政策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可见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基础科目学习上具有高度的共识。第二,两校均应对政务网络化的趋势而设置相似课程,台北大学为电子化政府,福州大学为电子政务。可见随着互联网迅猛发展,两岸均敏锐认识到互联网在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中的重要性,积极把电子政务课程引入高校公共管理的人才培养中,培养能适应网络化并利用互联网的新兴公共管理人才。第三,从表3看出,两校都依循“由浅入深,从基础深入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设置原则,大一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大二大三进入专业课程的修读;到了大四,两校均安排实践课程,让学生对前三年所学理论进行一个梳理与实际运用。两校的课程设置的差异主要从总体比较、核心课程、课程类型三方面进行剖析。1.总体比较两校在课程设置的差异首先体现在学分数上。福州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多达180学分。台北大学的培养计划所需学分仅有137个学分。43个学分的差别使福州大学在课程数目上远远超过台北大学。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的学生大学四年需要学习40门以上核心课程,相比之下,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只需修读35门核心课程。过多的专业课对学生而言反而成为一种负担,填鸭式的教学导致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吸收效果不佳。反观台北大学,在课程安排上确实做的比较科学合理。选择与自身教学理念与人才培养计划最为贴近的课程。增加每门课的学分数与课时数,让每门课程的教学贯穿整个学期,更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与吸收。2.核心课程除去公共管理基础课程,双方在核心课程上还是存在较大差异。台北大学的课程教学重点放在“政府管理”上,共安排了宪法与政府、比较政府等9门政府管理方向课程;福州大学则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公共组织管理”上,安排了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公共信息系统等8门针对公共组织管理的课程。核心课程的差异也反映出两岸学者对“公共管理”学科教学理念的差别,台湾高校更多把公共管理的研究视角放在政府管理上,对非营利组织关注较少;大陆高校对公共管理的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政府,扩大到对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组成的整个公共组织的管理。究其原因,其实跟双方在引入公共管理学科的时间有莫大关系。台湾的公共管理学科早在1960年代就已经形成成熟的体系,当时国际公共管理还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的对象还局限于政府;而大陆对公共管理学科的引进已经在西方提出“新公共管理”观点之后,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局限于政府,扩大到所有的公共组织。从该层面来看,大陆高校公共管理院系在课程设置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更有助于培养具有广阔视角的公共管理人才,也更加符合国际市场对公共管理人才的需求。3.课程类型在课程类型分类上,福州大学做得非常细致,将教学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等9种课程类型。台北大学课程的分类就没有做的如此细致,只有校订必修科目、学院必修科目、学群核心科目3种课程类型。全面的课程类型分类有助于对大纲课程进行准确地分类,让学生对整个专业领域有全面的认知,切实落实人才培养计划。但是,从学分所占比来看,福州大学存在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过高,占到总学分的53%。而真正深入研究公共管理专业知识的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限选课程仅仅占到总学分的15%。这种学分分配模式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能力,也更能适应社会的就业趋势,但是不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相反,台北大学安排40%的学分放在公共管理学群核心科目的学习上。这种学分分配模式首先不会给学生造成过多学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度,利用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其次,把教学重点放在最关键的学群核心科目,也有助于公共管理领域高精尖人才的培养。

(四)考核方式层面

普通课程的考核上,福州大学公共管理系大部分课程仅包括学生日常出勤情况与学生期末考考试成绩。反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课程考核会设置日常出勤、期中考、期末考、个人报告、团体报告、参访心得等多种考核方式进行组合,综合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给出最终的分数。多元的课程考核方式也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帮助学生更好的吸收课堂教授的专业知识。而在毕业考核上,两校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台北大学只需要修够学分数即可毕业,学生无需做课程设计以及课程论文。而福州大学则要求学生必修完成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并纳入学生的修读计划,完成才可顺利拿到毕业证书。毕业论文的加入让学生尝试将四年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梳理,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毕业实习的加入则让学生主动去反思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要怎样才能去顺应社会的需要并且做出适当转变。

(五)毕业去向层面

在建系十余年来,两系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亮眼的成绩,均培养了上千名公共管理人才。多数学生毕业后参加公务人员选拔考试以取得公共组织中公务人员得任用资格。除了进入公共部门服务外,两系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进入非营利组织、企业就职。毕业的学子目前服务社会的各个领域。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公共关系、行政管理,市场销售等。与台北大学不同的是,由于近几年福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四年学习整个过程,实现了100%的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在校生中共有126个创业项目在运营,实现工商注册31家,近500名学生参与创业项目运作,20个优秀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人数近千人,其中不乏公共管理类学生。而在未来,如何将公共管理专业知识融入创业教育,让公共管理人才在自主创业中也能依靠相关专业形成特有竞争力是未来福州大学继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结语

本研究首次将两岸公共管理学科比较研究的视角放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理念、招生模式、课程设置、考核方式、毕业去向五个层面,深刻剖析双方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异同。文献调查法、实地观察法、访问调查法等多种调查方法的结合为本文观点提供强大的支持。但是,关于台北大学相关招生数据的缺失无法更为透彻对比双方在生源质量上得异同。以上研究反映出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在目标人才培养的认知差异。这种差异性首先来自于两岸公共管理学科引进时机不同。台湾公共管理起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处于公共行政时期,研究对象局限于政府。大陆公共管理学科源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国际公共管理学科进入新公共管理时期,研究的对象扩大到所有公共组织。其次,来自于教学方向的差异。为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重视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并提高创新课程的学分占比。台湾高校则在思考欧美公共管理观点的引进与公共管理知识在地化运用之间的平衡,在教学上更加注重知识的运用。通过对比分析,两岸高校在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上各有优劣。对于台湾高校而言,大陆高校公共管理学科更加宽广的研究视角、多样的工具性课程教学、全面的课程类型划分以及职涯课程的教学可圈可点。大陆高校则可得到以下启示:首先,多元化招生模式的加入能有效吸引潜在人才,保证生源质量并降低人才流失;其次,通过多样课程考核方式对学生进行考量,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将专业知识融会贯通。最后,学分分配侧重专业核心课程,让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更加扎实,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无论台湾还是大陆高校,都应理性看待这种差异,相互学习借鉴,共同进步。公共管理学科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诞生、发展、成熟、完善四个阶段。其主体、内涵伴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两岸高校来说,公共管理学科人才培养不能只依靠教学,正如台北大学公共行政系王文君教授所说:“院系应当在角色上发生转变,从高高在上的执教者转变成为社会及学生服务的服务者。在人才培养上,要同时倾听来自社会与学生的声音,作出适当转变。”面对公共管理学科未来的发展,两岸高校都应用更主动的姿态,更开阔的视野,才能为社会输出高质量、有水平,符合社会需求的公共管理人才。

作者:谢俊慧 陈永福 单位: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公共管理学院.PAM与跨域治理———开辟两岸公共事务管理研究新视角[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8(5):F001-3.

[2]王乐夫.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5.

[3]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F002.

[4]圣才学习网.福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简介[EB/OL].http://gggl.100xuexi.com/view/otdetail/20080714/B8B421D7-5A16-445D-A888-A867ED79F7A3.html,2008-07-14.

[5]詹中原.台湾公共行政发展史研究[R].台北:财团法人国家政治研究基金会,2005:1-18.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5

关键词:农学专业人才培养 就业 专业改革

一、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1.学校农学专业概述

农学专业是华南农业大学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在近百年的办学过程中,专业实力不断提高,其中作物遗传育种学科和生态学科被列为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作物遗传育种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成为广东省的重点专业。

2.农学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2001年,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张桂权教授提出,要结合当下农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趋势,为农学专业设立更为细致的方向,在专业下设立了三个方向,即农业信息技术方向、农产品标准化与贸易方向、农业生物技术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方案各具特色,同时实施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学方法的改革等措施。

在各个专业方向课程的安排上,有五分之二的课程相同,涉及通识课及专业课,即农学专业要求每一位学生具有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专业上总体呈现大同小异的特点。

在技能方面,农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田间试验和统计分析、进行作物高产栽培、培育作物新品种、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经营管理与国际贸易等方面的基本技能。

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1)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在课程体系中加大实践课比重,提出了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学,建立特色实践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专业人才。

(2)导师制培养方式。华南农业大学教学相关文件规定,农学专业学生大二即启用导师制,导师负责指导学生进行试验及毕业论文,每位学生选择导师一般是先考虑本院系内老师,若是对其他院系老师的研究方向感兴趣,亦可跨系选择导师,甚至可以跨学院跨学校选择导师。

(3)设立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对于培养大学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团队意识等都有着促进作用。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3年的项目审批情况来看,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立项已超过82项,参与人数约350人,结题率高达98%,投入金额约10万元。对比往年数据,每年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学生获得各类奖学金的人数都在递增,在专业学习、综合能力提升等各方面都有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农学专业毕业生近年就业情况分析

1.就业形势好转

《2008-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数据资料显示,农学专业就业形势逐年好转。据有关媒体报道,近两年广东省应届大学生就业率高达95%,农学类本科生就业率超过95%。

经统计,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就业率在2008年至2012年逐年提高,近两年排在同类专业的前列,2011年农学院三个不同方向的农学专业就业率达到100%。除此以外,2012年农学专业有5名本科毕业生因获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的资助而出国深造。

2.就业流向多样

调查显示,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生在2010-2013年的就业率依次为96%、97%、97%、99%。针对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进入国企相关机构的所占比例连续三年维持在的10%左右,进入私营企业的比例呈增长趋势。

升学深造占农学类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8%、12.2%、31.9%、23.4%,农学类专业本科生选择升学深造的人数越来越多。调查显示:超过一半学生考研的动机是为了职业发展,考研成为农学专业本科生重要的毕业去向。

3.就业对口率低

针对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生就业流向进行调研分析,近四年从事农业相关工作的毕业生所占比例依次为45.8%、57.5%、37.9%、36.7%,比例逐年下降。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中,30%迫于家庭压力,28.3%对农业不感兴趣。

三、农学类人才培养与供需分析

1.人才供给分析

通过对2013年毕业生进行就业跟踪问卷调查,发现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学生在培养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具体分析如下。

农学院2013届毕业生318人,约64%的人认为影响就业的最大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有20%的人的认为是所学的专业,接着是计算机技能、英语能力、学校社会声誉、家庭背景等。因此,学好本专业知识和提高个人的实践能力,对农学毕业生来说是就业的重要筹码。

有64%的毕业生认为求职过程中遇到最主要的问题是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24%的毕业生认为是信息严重不足。因此,多方面发展自己,增加就业技能,重视拓展就业信息,重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应该是农学院毕业生必须考虑的。

2.人才需求分析

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现代农学和过去农学有许多不同。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农学专业毕业生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高端测试设备和仪器,从而能在先进的实验室里学习知识和技能,在现代生物技术、基因工程等技术平台上进行科学的探索和研究。

通过对吸收农学专业人才相关农业企业的问卷调查,总结各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中考虑问题的星级指数,可看出,综合素质与学生专业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两个要素。所以,农学专业毕业生在农业领域就业的竞争力是最大的。

四、农学类本科人才培养建议

1.明确培养目标,开展特色培养

华南农业大学对农学专业进行整合改革后,构建了“四模块”的教学体系。因此具体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可依循通用型教育的思路,并密切结合市场实际人才需求开展特色培养,使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优化。

根据人才市场需求,从本专业、本学校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毕业生反映的专业面太窄这一问题,研讨出具有广泛性、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培养能力作为专业教学的重点,培养能在新形势下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专业培养应该提供较多高质量的课程实践,使培养计划落到实处,使学生专业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学校应该提供更多的技能培训课程或学习平台,这样可以提高学生除专业技能外的其他综合能力。

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填鸭式”教学日趋严重,因此应对施教方法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可通过设立论坛演讲答辩、讨论解析、师生自由辩论等多种形式,把学生放在教学主体地位,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提高语言表达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等多种能力。

3.推动校企交流合作,增强人才培养实效性

从企业一线岗位的优秀人员中聘请、聘用一部分流动师资,这些优秀的工作人员相对于长时间待在学校“编制”内的教师有更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能传授给学生更贴近实际的管理、营销手段。两种师资相结合,既能保证课程理论体系的完整,又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学生将来更快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4.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根据农学类人才的特点,利用本校本地区学科与教学优势,学校可以开展与动植物生产、电子商务及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相关的特色创业培训。在国家农业创业政策、农业市场环境分析及生产技术环节上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让他们为未来做好准备。

五、对其他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建议

1.创新农学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社会对农学专业人才的实际需要,华南农业大学调整了农学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在农学专业教育改革上多次进行创新,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把专业课程设置的横向拓宽与纵向深入统筹起来。

通过建立教学和就业实习基地,适度、适量地增设研究型课程与实践型课程,同时在教学计划中增加并强化了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和教育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

同时,华南农业大学还聘请一线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走进课堂,讲授栽培、育种等的实际情况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设计和人生规划。

2.优化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企业及学校双方注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不仅限于毕业实习,部分课程实习亦可在企业完成。首先,整个农业行业的企业为学生提供机会和平台,学生可以学以致用,提高专业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企业也能提前发掘适合自身需要的人才,解决人才缺口问题。

3.加大科研支持力度

农学专业学生培养除了依靠专业知识教学外,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也起着推动作用。一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积极申报科技创新项目,同时鼓励学生毕业论文与教师科研课题相结合,不仅能巩固农学专业毕业生的专业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其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今后走上科研道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向东,张桂权,苏雄武.基于现代农业的农学专业改革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专业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2(9).

[2]李伟,刘春燕,王维.农学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近三年实践教学为例[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3]刘圆,陈霄.近两年广东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5%[N].羊城晚报,2014-11-09.

[4]朱冬莲.地方农业院校农学类本科专业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5]刘向东,郭海滨.现代农学专业实验课整合改革研究――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13(5).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6

关键词:计算机学科;柔性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与此相关的计算机学科专业人才需求的大幅增长,计算机学科各专业一度成为各类院校普遍开设的热门专业之一。然而,各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趋同,计算机学科专业难于办出特色,使该学科毕业生就业压力陡然增大,大量毕业生步入社会却得不到用人单位的青睐,这一现象凸显了现有培养模式的缺陷与不足。现实使得高等学校应将原有的比较呆板的“刚性培养模式”改变为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柔性培养模式”。

1计算机学科现行培养模式的 弊端

(1)刚性的课程体系制约了知识的更新,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校的课程体系在新生入学前就已制定好,一旦投入运行,往往不再修改,即使修改也要等上较长时间,柔性较差。刚性的课程体系势必导致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培养出来的毕业生的专业能力基本上停留在理论知识层面上,学生很难看到理论课程对专业能力培养的直接影响,这将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对专业产生倦怠和反感。(2)陈旧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和学习能力。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依旧是“课堂”、“教师”、“书本”三中心,基本处于“讲授――接受”的单向传输状态,教学活动中“教”占据了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作用,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导致学生不会自主学习,“学不够用”、“学不能用”。

学生知识面狭窄,“专才不专、通才不通”。(3)落后的实践教学环节阻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对学生从业动力产生消极影响。目前高校对能够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部分是模拟的,缺乏对企业真实项目的了解。此外,学校和企业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毕业生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与用人单位实际要求差距较大,参加工作后进入工作状态周期较长等一系列的问题。

2构建行之有效的柔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2.1构建动态合理的课程体系

(1) 以“教育先行”的原则动态地设置课程体系

所谓教育先行,是指在教育活动的进行过程中,要为未来的经济发展需要培养人才,兼顾经济建设近期和远期需要。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们将新的知识单元和先进的思想理念及时引入到实际教学中去,课程体系中的一些涉及到技术层面的内容应突出一个“新”字,紧密结合行业发展需要,符合企业人才标准的需求;此外,由于教育发展本身需要一个周期,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具有战略发展的眼光,高校可聘请企业界的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参与课程体系的制定,面向行业发展的趋势,超前地设置一些计算机行业发展前沿的课程,适应行业未来的发展。

(2) 以市场导向准则灵活地调整实践课计划

高校培养人才的专业和素质必须面向社会的需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和实习单位的反馈意见,针对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进行均衡,保留计算机学科经典原理与算法的基础理论课,精简那些内容陈旧的必修课程,增加选修课。同时,增加了实践课的课时与学分,并对实验课的评价机制进行了调整,严把实验课质量关,针对以往实习多设置在大三、大四的情况,在保障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所需课时的前提下,把一些专业基础课程提前到大一、大二,并在此期间安排2~3次见习时间,组织学生去企业参观学习,通过见习让学生对计算机行业有一些感性体验,避免学生由于不了解从业素质而对一些经典原理性的基础理论课不重视的现象发生,使学生尽可能将学习内容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明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实现对自己的职业定位。

(3) 构建柔性化的专业课程模块

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思路就是将各学科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各个知识点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按必修课、选修课加以组合,构成模块,由不同模块的有机结合形成课程体系。通过调整、增删单元和模块,实现教学内容的新陈代谢,通过调整模块化的组合方式,实现专业方向的调整。高校开设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模块,用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专业内设置专业方向模块,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自主选择选修科目,促进个性与能力的发展;同时根据用人单位需求在各专业设置职业课程模块,使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很好地与社会需求衔接;考虑到计算机学科本科生从事的主要是应用型的工作,学生的实践技能往往是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素质之一,在学科各专业中应设置大量的实践课程模块,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既考虑到了知识本身的逻辑体系,同时还兼顾了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模块式的课程结构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传统课程体系过于强调 “刚性”的不足,使课程设计体现灵活柔化。如南华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分为数字动画技术、数码影像和电脑游戏三个方向,学生在大三的时候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专业方向,然后选修按市场需求开设的职业课程,使所学课程符合用人单位需求,避免“学不能用”这种情况。在大四期间加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和职业素质的培养,缩短学生在用人单位的培训时间,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2.2实行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

(1) 进行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针对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专业,统筹规划师资力量,针对部分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与手段传授给学生,致使部分学生忽视了基础理论课程学习的现象,在大学一二年级期间安排一些专业能力强、讲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的教师讲授基础理论课,这些教师能将理论基础课和应用背景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这些课程的作用,为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在大学三四年级则安排那些自身学术水平较高、有项目实践和开发经验的老师,结合自己的经验,综合考虑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需求等因素,加强案例教学的力度,适当采用诊断性和决策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开展项目参与式教学

计算机本科教育应注重应用型与研究型相结合,使本科生既能很好地从事生产实践,又能够进一步从事研究工作。开展项目参与式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的项目研究,在项目参与中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学习、科学探索、综合实践,培养科研素质,教师给学生分派指定项目中的某一专题或该专题的某一方向,由单个或多个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协助教师完成项目研究。此外,教师也可以将自己已完成的项目交给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根据学生的优点,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将项目进行具体分工,明确研究进度。学生参与项目遇到问题可向教师求助或跟其他学生协作解决,研究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总结评价,交流心得体会,展现研究成果,学生通过各阶段的研究学习既熟悉了项目开发的一般流程,又锻炼了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全方位多形态地推动实践教学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注重实际动手能力的学科,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是提升学生竞争力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在大一期间,专业教师向学生展示高年级同学的项目研究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打好基础;在大二的时期,可从自学成效较好的学生中选择3~5名学生作为助教,协助教师组织成立兴趣小组,辅导其他有兴趣的同学,做到以点带面,促进全班的学习;在大三期间,再成立工作室,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大四期间鼓励工作室参与社会竞争。

同时,实验课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重要途径之一,高素质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实践环节得以顺利开展的保障。

加强对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毕业设计是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从毕业设计的选题、设计与实验验到论文的撰写等环节都需要指导老师严格要求;再次,还要积极开展实习基地的建设,选择一批基础好、技术先进、管理现代化的企业作为各专业学生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本素质。

2.3建立柔性化的评价体系

柔性培养模式使教育观念、教育方法和教育目标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如果现行的教育评价指标仍沿用过去的刚性指标,势必与柔性培养模式相冲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应加大力度改革原有的评价体系。原有的评价体系主要是以考试方式为主,不能客观反映出学生理解、掌握、应用知识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不能反映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所以不应拘泥于这一种形式,针对计算机学科特点,需要对考核内容和形式作适当调整,形成多样化的考评办法。应重视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设计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评价指标,通过评价充分促进学生素质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力。

2.4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

(1) 形成多元化的培养计划制定体系

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具有对人才培养进行导向、激励和评价的功能,良好的培养计划能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计算机学科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以行业、市场为导向,按就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要改变封闭式的办学思想,树立开放办学的新理念。应与实习单位紧密合作,邀请实习单位、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参与计算机学科培养计划的制定,形成学校、社会各界多方结合,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并对行业的发展变化及时作出反馈和调整,对行业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确保教学计划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制定灵活互动的导师指导制度

柔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差异,注重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必然对传统的培养和管理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学校应选择具有较高学术水平,认真负责、富有爱心的教师担任导师,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计算机学科是经典算法原理和新技术并重的学科,在课后或者是在实践环节需要老师的指导,“吾常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学生若在冥思苦想后不能解决问题之际能得到教师及时的指导,一来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二来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激发。导师除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答疑解惑外,还应针对每个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根据专业发展动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进程、确定学习负荷、选修学习课程等。

(3) 建立有效的新课讲授激励机制

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和更新速度很快,计算机学科各专业课程必须紧跟行业发展步伐适时更新,有的专业课程甚至是一两年便要更换,这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较大的压力,许多教师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不愿接手新课,因此,应引入新课讲授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勇于、乐于讲授新课。

3柔性化培养模式需要注意的问题

3.1辩证地对待刚性与柔性

柔性化培养模式并不是简单地减少课程数量,更不是降低培养质量,放任学生不管,而是摒弃传统培养模式过于刚性化所造成的不足,使得学生对课程模块、对专业方向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度增大。柔性培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柔性的范围以及柔性度,柔性培养的“柔”主要体现在选择度上,考虑到了学生的个性区别与能力差异,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潜力,有多种多样的需求,所以在培养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进行不合时宜的统一化管理;“刚”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的实现和学习过程的执行度方面,我们主张柔性化培养并不是否定学校的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和规定,只要学生选定了某一个课程模块或某一个专业,就需要严格按该模块、该专业方向的学分要求进行学习和审核,柔性培养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结合,是刚性与柔性的互补。

3.2创设良好的教师培训制度

柔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会使教师付出更多的劳动,要求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高并具有更强的责任心。高等院校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自身现代化进程的步伐,而师资是最核心的教学质量要素,因此,应创设良好的教师培训制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高素质的教师才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应通过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参加企业的项目开发和技术应用,使教师在项目开发中了解新技术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在教学中将自己的经验和体会融入到教学中去,避免那种脱离工作实际的“闭门造车”式的讲授,使授课内容更贴近于企业的实际需求。

4结束语

柔性培养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更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改革工程,目的是能够兼顾每一位学生,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学习效果和全面发展。在高校实施柔性化培养模式,应因校制宜、稳步推进,做好柔性培养各个方面的配套管理与改革,不断探索、不断完善,构筑柔性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科学探究素质的提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孙俊三.教育原理[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1.

[2] 李鲁平.实施柔性教育 强化能力培养[J].职业教育研究,2007(3):54-55.

[3] 朱艳辉,杨爱明,朱文球.计算机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6,20(2):139-141 .

[4] 孙爱东.以柔性的教学计划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与职业,2008(8):65-66.

[5] 仝兴华,刘衍聪.探索柔性培养机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大学教学,2006(9):46-47.

Flexible Talent Cultivation Model of Computer Science

TAN Min-sheng, LI Yi-hua

(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ofSouth China , Hengyang 421001, China)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7

近期,更名为运动科学专业。当前高校运动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创新实践能力,专业基础雄厚,能胜任运动康复、体育健康促进、竞技体育医学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人才[2]。从河南省高校运动科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来看,距离这样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查找造成该差距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则成完善河南高校运动科学培养工作的重中之重。运动科学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我国开设运动科学专业的高校近30所,其中体育类院校14所、医学类院校6所、综合类院校7所。作为我省唯一一所开设运动科学专业的学校,河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专业隶属于体育学院,该专业设置于2001年。目前在校生近200人。10余年间取得了初步可喜的成就并积累了许多办学经验。

2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生源现状

运动科学专业的招生对象是参加高考的理科高中毕业生。由于学制、课程设置、毕业所授予学位、就业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目前河南运动科学专业生源受到严重影响。虽然每年的实际录取人数都能满足招生计划的需要,但其中大多数的学生都由其它专业调剂过来的,有的学生甚至根据就不了解该专业。这就出现了被录取的学生不报到,选择复读、转专业甚至转学的情况。导致出现生源不稳定。如表1所示近四年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报到人数分别占录取人数的83.33%,71.67%,58.33%和73.33%。以河南省2011年录取的运动科学专业的44人为例,河南师范大学是河南省唯一设置运动科学专业的高校,2011年国家高考二本分数线是531,而运动科学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是550分。从图1可以看出,被录取的学生高考分数多集中在553和554的高分。按照我国学位授予的规定,除了经教育部备案的个别学校的“运动康复与健康”专业,授予理学学士学位外,其它体育院校的运动科学专业只能授予教育学学士[3]。面对高考这样的分数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不了解,且只能获得一个教育学学士学位专业的难度则可想而知。

2.2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课程体系是才人培养模式中的核心,研究河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专业的培养就必须从其课程体系着手。将运动科学专业的学生全都培养成为从事临床体育康复工作上是不现实的。目前,河南师范大学运动科学本科专业设置的公共必修课程与其他本科专业基本一致。其公共必修课程总学时达到了教育部规定的2600—2800学时[4]。表2结果提示,从河南省运动科学专业课程设置来看,本专业设有体育保健康复方向和运动生物学监控及应用两个方向,这两个方向可供本科生自由选择。除课时比例外,4年学制的要求就使得无论学生选择哪个方向都又比医学院校的学生少了1年的见习实习时间。应该充分利用课余及寒暑假开展学生见习实习,与医学院、医院、健身房等机构形成固定的多方向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专业师资是专业构成的主体,是专业构成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5]。运动科学属于理科专业,该专业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主要课程是语文、数学、外语、物理、生物、化学等基础课程。在本科期间对他们的培养应考虑该因素,注重本科主干课程与高中课程接轨,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自由选择方向的基础上应该给学生配备多方向的导师,实行本科导师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有限的学制内增加见习实习的机会,加强动手操作和科研能力。

2.3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就业现状

设置该专业的初衷是为竞技体育医学服务,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运动科学专业的需求逐渐增加,就业面也因此越来越广,主要是在医疗康复部门、体育科研机构、各级运动队、体育健身俱乐部、营养指导、养生保健、体育测量等领域。就河南高校运动科学本科毕业生的各项素养来说,目前还很难适应这样领域的岗位需求,造成了考研率高、就业面窄的现状。以2011年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为例:毕业总人数共45人,报考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有37人,录取人数26,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57.78%,录取人数占报考研究生考试人数的比例为70.27%。从表中可以看出,多数毕业生报考研究生考试的专业仍然是本专业即运动科学专业;还有少部分毕业生报考体育类的其他专业(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体育教学管理等专业);选择跨专业考研的毕业生共6人,占据录取人数的23.07%,所跨专业有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法律硕士、神经学科和民族传统医学等医学专业。以上这种状况令人半喜半忧,喜的是优秀的河南高校运动科学本科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非常丰富,表现出了各科优势;忧的是当前他们在专业理论及科研能力上适应不了社会相关工作的需求,才造成了这种运动科学本科毕业生“考研率高”局面。据调查,除考上研究生的26人外,其余19人极少能从事运动科学专业工作。又因为他们虽然获得的是教育学学士学位而在本科期间又不颁发教师资格证,教师岗位的竞争中就不及体育教育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虽多数岗位属于医院等医疗机构,他们又未获得相应的医师资格证,竞争力又不如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因此,大多运动科学专业毕业生从事的职业与所学专业不太相关,这就需要他们付出极大的精力去适应全新的工作。这种就业的局面是导致河南高校运动科学招生难的最主要原因,很难形成良性循环。

3河南高校运动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3.1根据社会需求,培养多面人才

运动科学专业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唯有实验和实践才能使学生获得应有的专业技能。应发挥他们自身的优势,在自由选择方向的基础上应该给学生配备多方向的导师,实行本科导师制,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爱好在有限的学制内增加见习和实习的机会,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训练和科研素养的提高。

3.2理论联系实际,建立实习基地

定期组织学生到骨科医院、医学类高校、康复保健中心等机构形成固定的多方向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平台,使学生认识医疗器械,做一对一的健康指导。深入社区义务健康咨询,利用所学专业知识为社会服务,强化基础知识并锻炼专业技能,要贯穿于整个四年大学教育过程中,多渠道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3提高适应能力,更新就业观念

使高考生、高校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医疗器械类等)了解运动科学专业,实行有针对性的招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多方面能力,培养实际工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意识,提倡大学生创业。

4结语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篇8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生物科学;海洋;人才培养

为贯彻落实国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的海洋战略部署,培养热带海洋人才,地方本科院校琼州学院于2015年9月更名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实现了由一所综合类院校向海洋类院校的转型。其办学宗旨与办学定位变为立足海南、服务南海、面向东盟,建设成为国际化、开放性、应用型、有特色、高水平的热带海洋类大学。随着陆地资源的开发,临海各国已将目光投向资源丰富的海洋,围绕海洋能源、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海洋权益的维护等方面展开不同程度的竞争。为了实现我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国务院频布了《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了全国各沿海省份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港、澳、台除外)。而海南海洋面积200万平方公里,占我国海洋面积三分之二的领海,已成为我国海洋资源与海洋战略十分重要的一个海洋省份。位于我国最南端的海南省,担负着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责任。自《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的海洋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已开始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区。“海洋战略”由此也成为海南新经济发展的引擎,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专业人才已成为实现海南海洋蓝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紧迫任务。琼州学院在原有办学基础上,转型发展成立一所海洋类院校,为南海海洋经济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成为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利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生物科学专业成为学校转型背景下第一批培养热带海洋类人才的12个试点专业之一。如何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下实现海洋类生物应用型人才培养,本文围绕课程体系的设置、实践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课程体系的结构性调整与优化

(一)以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为基石,构建多元化的海洋类特长选修课程,凸显海洋特色

根据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教务处2015年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的修订要求,生物科学专业以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为指导,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培养热带海洋人才的特色理念,除了通识课程、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必须开设外,通过设置特长类课程及实验(实践)等教学环节来确保在生物科学专业的基础上培养具有海洋特色的海洋生物类人才。将以前培养热带果蔬花卉栽培专长、生物技术专长等的课程改为海洋水产养殖专长如海洋生物学、鱼类学、鱼类遗传育种、水产营养动物与饲料、鱼类养殖学等课程,海洋生物技术专长如海洋生物制药、海洋调查与监测技术、海洋资源学、海岸带开发与管理、海洋生态等富有海洋特色的课程,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拥有较为丰富的海洋生物知识。

(二)开发校本教材,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凸显热带优势

生物科学的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包含植物学、动物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植物生理学、动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等。此类课程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结合海洋环境更新教学内容,赋予这些课程更多的海洋知识。比如植物学、动物学等课程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南海的海洋资源特色,侧重讲授南海海洋动植物的认识与分类及标本的制作;野外实习要求带领学生在海湾、海水养殖基地去实地考察与了解。微生物学课程侧重提高学生对热带海洋微藻等海洋浮游生物的认识。生态学课程注重让学生掌握海洋生态与海水养殖环境的关系等。目前海洋类书籍很多,但其知识内容比较零散,一些课程内容需要整合多本教材方可达到教学目标,且许多知识内容中缺少热带海洋资源介绍,这样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学生所学课程均缺少整体性与系统性。为了满足教学要求,体现课程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与前沿性,开发立体化的校本特色教材尤为重要。校本教材开发应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保护为侧重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聘请行业和企业的一线技术员参与教材的合作编写,以南海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为素材,突出区域资源优势,以培养区域特色人才。

(三)优化课程性质比例,注重实践实训,强调知识应用,突出个性培养

生物科学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探索比较多,但课程性质比例在地方院校仍然采用以理论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为补充的教学模式。为了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实现与企业、行业接轨,生物科学专业调整与增加了实践教学比例,增加实践实训课时,以突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技能。鼓励学生参加实践类、职业类课程的培训与技能竞赛,在经费上支持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参加三亚举办的各类企业、行业及协会的海洋类专业技能竞赛与学术论坛。比如参加蓝色海洋经济论坛,学生可通过学术平台将教师承担的一些与企业合作的横向课题成果进行分享,也可以自己家庭养殖为基础进行创新创业。学生也可根据个人爱好利用暑期去红树林保护区、海虾养殖场、鲍鱼养殖场等基地实习,以实践活动的多元化提高实践技能,突出专业的应用性,注重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产实际当中,解决实际问题。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不断拓展与完善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以满足生物科学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为出发点,而培养海洋类应用型人才,完善的实践实训基地与仪器设备,对培养学生解决海水养殖、开发利用与保护海洋生物资源等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生命科学本来是实验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向培养海洋类人才转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技能是实践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生物科学专业在原有东岛、西岛等认知海洋动植物实践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先后在三亚周边及陵水、海口、东方等多个海水养殖场建立了以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主体的实习实践基地;实验室建设在现有生物仪器设备的基础上,通过对海洋大楼实验室的新建,原有基础实验室的扩建,与中国海洋大学兄弟院校实验室的共建等多种途径,为学生在海洋类领域基本技能训练提供了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与中科院深海研究所实现了仪器设备等资源共享,部分学生可跟随老师搭乘深海研究所的科考船进行远洋考察与探索。为加强学生的技能,突出学生的应用能力,学校在转型过程中增设冬季小学期,要求各专业以职业技能为导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落脚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开展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等方式革新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在冬季小学期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了集中性的以突出实践教学为主要目的的不同程度的技能比赛与学术论坛,聘请校外海洋专家、行业的公司总裁来校授课,学生去企业实地考察,为培养多元化的海洋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学生毕业论文逐步由传统的以论证性实验室研究为主体向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为主体方向转型。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结合学校的规划建设,以海洋生物资源利用开发为大背景,将在原有海洋食品研究的基础上,与海南大学组建教育部热带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功能重点实验室,围绕海岸带生态资源保护平台、海水养殖与病害防治研究平台、海洋药物资源开发利用平台等多个研究方向开展工作。本科生的毕业论文将围绕海洋生物展开研究,为培养以海洋生物为背景的生物科学人才创造良好条件。

三、以专业特长为基础的平台搭建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在生物科学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突出海洋特长,设置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海洋渔业养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观赏鱼养殖等特长方向,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向特长,为专业人才培养的分流就业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为学校新办海洋类专业的申报与筹办搭建了平台。学校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成功申报了水产养殖专业、海洋渔业等新专业。在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的基础上,学校以转型发展为突破口,对一些传统专业进行了重组,通过组建新的学院,如对传统专业食品专业,通过与生物科学海洋方向组建在一个学院,使生物科学、海洋渔业、水产养殖等食品专业在海洋领域的拓展提供原材料,食品专业也为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入开发利用拓展了更加广阔的人才培养空间。

四、以海洋为特色的教学改革与职业育人

生物科学专业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以传统的教学模式、经典的教学方法、原有的实践实训场地等能够满足社会对专业的需求,而海洋生物科学更注重海洋理论知识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现有的师资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海洋生物类人才的培养与企业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在学校转型的背景下,专业与企业行业搭建平台,签订协议,通过专业教师与企业行业专家、一线技术员共同实施课堂教学,减少满堂灌,注重讨论、案例分析,以行业企业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为契机,由学生来处理问题,并通过实践实训与竞赛等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技能技术的提升。考核模式上改变传统“唯分是举”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考核、实践考核、技能考核,以提高学生的业务综合素质。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的生物科学职业育人的具体做法主要是学生进校一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职业教育纳入其人才培养体系中,根据海南海洋类企事业对海洋类人才的需求,依托学校大学生科技园,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制定就业创业培养计划,共同编写实用的实践实训教材,共同寻找与推荐就业岗位,初步实现了校企合作培养与全程职业育人的目标。五、应用性双师型师资队伍的构建与优化在学校转型后,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原有教师队伍的转型、分流、构建与海洋生物科学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尤为重要。首先是培训与提升。年长的师资根据个人意愿,可以外出培训或承担基础课程或分流从事行政。而青年教师可以借助学校与海洋类高校加强合作的平台来提升自己。学校聘请国家海洋局丁德文院士、国家海洋食品工程中心主任朱蓓薇院士、中科院广东分院陈勇院士等打造学校的“双聘院士”或特聘教授的平台,将青年教师送到国内的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院士工作单位等机构学习深造。有海洋教育或工作经历背景的青年教师,学校通过与周边的企事业加强联系,将青年教师送到相应的实践基地积累生产经验,参与到企业行业中去解决实际的生产应用问题。其次是聘用。将有专业技能证书的企业行业技术人员聘到本校对学生进行实践实训的指导,改变传统的单向引进人才策略,实现对教师人才构建与利用的多元化途径。再次是引进。对新进的人才如博士,不仅要求他们理论知识丰富,还需要对他们进行实践锻炼,如学校统一实行的挂职锻炼或是选派去实践基地锻炼,以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目前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的教师通过分流、培训、聘用、引进等方式,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教授为学生授课,校外著名院士学者、教授来校讲学,青年教师进行实地训练、组建教学团队,为海洋生物科学专业师资队伍的优化、海洋类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六、结语生物科学在国内高校中为开设时间长、开设数量较多的一个经典专业,从总体看,其毕业生就业适应面不是很广,就业率不是很高,而且不同高校毕业生缺少各自特色和竞争优势。为办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近几年以海洋生物为背景和材料,对课程体系的调整、实践教学的改革、师资队伍的重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开展了开创性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了应用性,体现了职业性,达到“培养目标的职业性、课程设置的应用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但是在办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要求与企业行业对海洋类人才要求相比仍有许多不完善之处。比如生物科学海洋渔业养殖特长类人才培养,学生在生物科学专业的背景下,除了掌握基础的遗传育种知识外,还需掌握与养殖相关的育苗、饲料喂养、鱼药(疫苗)使用、海洋生态等理论和技术知识。海洋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如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需要学生既要熟悉海洋药用生物的特性,还要具有化学、生化分离、结构解析等知识。而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增设这些课程,一方面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会增加专业的办学成本。因此生物科学海洋人才培养这一新课题仍需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李洪武,刘志媛,刘均玲.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J].大学教育,2012(11):53-54.

[2]刘洋.对我国高校海洋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8):54-55+68.

[3]傅学丽,徐峰,曹瑞雪.广东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科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2(9):55-57+73.

[4]杨斌,梁燕茹,钟秋平,等.地方高校海洋科学特色专业建设与探索[J].广州化工,2014(6):156-157+16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