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才培养建设8篇

时间:2023-10-30 10:28:50

人才培养建设

人才培养建设篇1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并未设置独立的法务会计专业,对于法务会计人才培养仅限于会计专业或法学专业下增设法务会计方向,导致法务会计人才的培养缺乏系统性。因此,笔者建议,应尽快单独开设法务会计专业,并针对其特点完善相关配套措施,比如:组建法务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编写科学合理的专业教材;制定积极有效的学业评定机制;加强法务会计专业的就业指导等。同时,还应根据法务会计跨学院跨学科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即:以会计学与法学课程为基础,重点开设法务会计专业课程;将法务会计岗位培训作为课程体系的核心环节;开设一些与法务会计相关的辅修课程,鼓励学生选修以丰富专业知识体系。

(二)扩大高校师资队伍,建立理论研究与交流平台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强大的师资力量。要想培养出大批的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就必须建立专业性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具体来说:通过与相关司法机关或会计师事务所建立合作关系,定期将学校里的一线骨干教师安排到实务部门进行培训,以弥补高校教师缺乏司法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高校也可引进法务会计一线岗位的专家或业务骨干及国外院校法务学科的知名教授,为培养法务会计专业人才储备师资力量。此外,专业理论研究氛围的形成也有利于法务会计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法务会计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平台,让高校教师定期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学习,以提高法务会计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研究水平,有效促进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

(三)通过前期试点教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

基于我国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现状,可以先选择一些法学与会计学教育基础较好或者具有丰富法务会计方向教学经验的高校进行前期试点教学,根据会计学与法学跨学科的特点,制定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的本科培养计划,实行阶段性教学模式:第一阶段要求学生学习完成课程体系里的全部内容;第二阶段安排相关司法实践教学任务;第三阶段鼓励学生参加资格考试及继续深造。待试点教学模式成熟、预期教学目标实现之后,再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进行推广。由于法务会计复合型人才既要求掌握会计核算、审计评估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求具备扎实的法学、司法鉴定学等相关法律基础知识,因此,高校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需结合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或多专多能的特点,突出法务会计学专业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从而满足司法实践工作的需求。

(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创建校内外联合培养平台

人才培养建设篇2

【关键词】广西;建设;意向;人才;培养

一、调查背景

上世纪末,高校毕业生就业告别了派遣分配制,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制就业模式。单位和毕业生双方自愿签订就业协议。受区域、人文和经济发展方式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用人单位选聘毕业生时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准,建设行业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能够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程度、企业人才需要标准等指标,能反映出当前毕业生求职存在哪些不足,为学校进行教学改革提供宝贵参考。因此,针对广西建设行业单位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不仅能够反映广西建设行业分布特征及其发展形势,也能反映出当前广西建设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本文以参加2012届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双选会单位及校企合作单位人才需求状况问卷调查为主要依据,分析广西建设行业单位人才需求状况,探寻广西建设行业发展特征及建设类高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寻找促进广西建设行业高职人才培养的理论和方法。

二、广西建设行业单位人才培养状况调查与分析

本调查主要以参加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2届毕业生校园双选会单位为调查对象,总共250个单位参与调查。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3份。

1.参加本次双选会建设行业单位基本情况分析

本届双选会信息提前一个月在广西人才网、南宁市人才网、广西建设网和我院校园网;另外我们还向本院校企合作单位、近年来招聘我院较多毕业生的单位寄发双选会邀请函;各系分别联系推荐5至10家参会单位,最终有来自区内外两百多家建设行业的用人单位通过审核参加双选会。此外,为使调查数据更具代表性,我们还通过E-mail对部分建设行业单位发送调查表进行网络调查,接受调查的单位涉及施工、设计、消防水利、监理、经济管理、房地产销售等建设行业单位50家。因此本次调查单位覆盖面较广,是比较能够代表广西建设行业人才需求、用人标准及我院人才培养现状的。

从图1-1可以看出,有151家单位来自南宁,占参与调查单位的70.9%,说明南宁市作为广西省会,其建设行业较区内其他城市市场发展规模较大(图1-3、1-4)。图1-2表明,有173家民营企业,占总单位数的81.2%,国有企业有22家,占总数的10.3%,表明建设行业活跃着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国有企业虽然数量有限,但其用人需求量占绝对优势(如图1-5),企业规模也较大。

2.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标准及重视度分析

调查发现,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最为重视的三项依次为:专业、思想品德和社交能力(如图1-6)。用人单位在阅读毕业生简历时最为重视的三项依次为:专业、社会活动经历和获奖情况(如图:1-7)。用人单位在面试毕业生时,最为重视的三项依次为:思维和快速反应能力、交际表达能力和专业水平(如图1-8)。用人单位在选拔毕业生时,对毕业生的生源地总体上没有明显偏好;个别单位会偏向选择农村生源或者城市生源,选择农村生源的认为农村孩子较城市孩子能吃苦;选择城市生源的认为判断毕业生是否能吃苦不能依据生源地来判断,他们认为城市的孩子社交能力较强、做事较为灵活。

注:1=非常重视,2=重视,3=比较重视,4=一般

3.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素质评价

高职类人才有别于中职类和本科类,高职毕业生具有其独特的知识构成和素质特征。调查统计得出(如图1-10),用人单位对高职类毕业生各项素质的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表示最满意,敬业精神或工作态度次之,满意度最低的是毕业生的学习和创新能力以及公文写作能力。

图1-10

三、广西建设行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广西建设行业单位人才需求状况及被调查单位所反馈的意见和建议,给了建设类高职院校特别是广西建设类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提供了诸多的启示:

(一)明确办学定位:瞄准地方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从区域分布来看,参会单位基本都来自广西区内。同时,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11届毕业生中,有超过90%毕业生选择在区内就业。可见,建设行业高职院校主要还是立足广西,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当前中国仍需要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广西又面临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热潮,建设行业人才需求依然较大。广西建设行业的高职教育要紧抓机遇,充分利用“行业特色、企业背景、区域开发”的优势,坚持将“为广西建设行业创新发展作贡献,打造广西建设人才培养基地和摇篮,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能力”;“以德育为宗旨、以能力为根本、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渗透在学院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潜心为毕业生就业打基础、拓渠道,实现学校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和企业发展新突破。

(二)调整专业设置:紧贴市场需求

1.依托行业,办特色建设类高职教育。调查显示,用人单位阅读毕业生简历时首先关注的是专业,因此专业对口是至关重要的。当前高等学校很多,设置建设类专业的高职类学校也有很多。高职院校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创立自己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这是在未来生源竞争中取得胜利的关键。为此,发展建设行业高职教育一定要立足自身专业优势,紧贴市场需求,培养出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2.围绕产业实施重点优势专业建设。参加本次双选会的单位,有施工类、设计类、电子信息类,也包括冶金、建材、机械、造纸与木材加工、生物等重点行业的企业。“十二五”时期,广西将围绕食品、汽车、石化、电力、有色金属、冶金、机械、建材、造纸与木材加工、电子信息、医药制造、纺织服装与皮革、生物、修造船及海洋工程装备等千亿元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加大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实施力度,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动工业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大幅提升广西工业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广西建设类高职院校要围绕优先发展产业,实施重点优势专业建设。同时,为增强产业风险抵抗能力,专业设置避免过度单一,要办好优势专业的同时,又要紧贴市场需求和广西发展战略,逐步增加发展前景好、政府政策支持的建设类优势专业。

(三)校企联合,双主体育人,瞄准就业

1.高职教育应依托行业、校友、企业三方社会力量,实施校企合作联合办学;通过引企入校、顶岗实习、订单培养、实务模拟、培训交流等形式,与多家建设行业企业等建立了校企互利双赢合作机制,为毕业生的顶岗实习就业提供了条件。

2.联手企业,共建优秀专兼教师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建设类高职教育要以“校企通融、一职双岗、角色互换”的模式,实施教师下企业执业双能和企业专家上讲台工地互通等制度,全力打造双师型队伍,真正让学生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更好地充实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四)针对性、多层次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用人单位在阅读简历、面试和最终选聘毕业生时分别有自己侧重的标准,不同单位、不同岗位也有不同的侧重标准。企业的各种用人标准为我们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提供了针对性参考。为使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用人单位标准,针对性的就业指导教育是实现我校人才目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此,高等院校应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加强学院专业建设、树立学生崇高的思想品德、锻炼学生社交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五)完善招生、教育教学和就业联动机制

学校举办双选会既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双向选择的平台,也是学院开展行业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状况的调查的机会,通过双选会搜集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可以促进学校进行课程设置、第二课堂、实践教学以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理论探索,为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计划,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不断完善招生、教育教学和就业联动机制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参考文献

[1]张抗私.就业问题:理论与实际研究[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8.

[2]尹华丁,朱向军.建设类高职符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7,23.

[3]叶子飘.高职教育的区域性与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6.

[4]李伯格.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J].职业技术,2009,03.

[5]广西区建设厅:广西建筑业企业名录,1997,1.

作者简介:

人才培养建设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路径

引言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均属于教育体系的类型,两者的地位相同。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洪流之下,职业教育为祖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援。随着我国进一步的飞速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必由之路,技术和人才对于各行各业的发展来说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那么职业教育的发展就必须得到重视。然而,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为了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进一步办好新时代的职业教育,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当中提出了一系列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具体指标。因此,新形势下高职院校立足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构建思政工作、专业建设、师资建设、管理模式于一体的有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高职院校当前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建工专业技能人才的定位

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建工专业技能人才培养的定位显然不同,而且各个高职院校又根据各所学校本身历史或专业特点不同有所差异。我校建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是面向建筑行业的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高职生应具有的思想政治、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工程简要受力分析、建筑材料检测与管理、施工图识读与会审、测量、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成本控制、资料管理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有施工现场管理、协调、组织等各项能力,具有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精神,能够从事建筑施工企业施工员、安全员、质检员等岗位工作,并具备朝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施工企业技术总工的发展潜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制约高职院校建工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因素

围绕本人高职院校教师的本职工作,立足工作岗位,结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发展进行总结思考,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在办学定位中离不开高教性和职业性两个属性,必须要以服务地方与区域为立足点,打造符合自身的专业特色,不能一味地照搬照抄。而影响高职院校建工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专业特色不鲜明。这也是众多高职院校的通病,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能与时俱进,一直延续旧的理念,专业毫无特色,导致招生和就业死循环。

(二)高职院校科研基础薄弱,高水平发展困难。相比本科教育,高职院校教师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然而科学研究也是大学的四大功能之一。反过来,一方面科学研究能够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带动学校往前发展,另一方面科学研究可以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三)师资力量薄弱,生师比较高,教师职称困难。生师比是高校重要的办学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据2019年数据统计,全国普通本专科共有在校生2831.03万人,其中普通本科在校生1697.33万人,普通专科在校生1133.70万人,普通专科在校生占40%。而且,2019年高职院校要扩招100万。然而,普通专科的专任教师比例远远不达标,造成师生比较高,导致专任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难以较好的完成科研等其他工作。

(四)“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理念欠缺或在细小之处落实不够。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自主意识较强,虽然在学习技巧上存在差异。正因如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才需要被更加重视、更加关怀,才能“和谐”的引导他们走得更远。

(五)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当前高职院校的现状仍然是重理论轻实践,然而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是难以适应当前社会的飞速发展,也不是社会之所需,难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校企合作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高职院校建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路径

我校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文化底蕴深厚,是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在影响力上而言,我校连续三年获得“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为了支持学校更好地服务地方与区域发展,江苏省教育厅与扬州市人民政府于2015年签署共同支持我校发展协议。同时,我校又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单位等。建筑工程学院更是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结合我院发展经验,总结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需要总局统筹、落实细微。

(一)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高职院校的基本定位是“以就业为导向”。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办学好坏的主要评价应该在于毕业生的就业率、毕业生的职业道德、毕业生的企业认可度等。这几年来我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根据江苏省招生就业服务中心《专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2018)》显示,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指数、毕业生平均月薪、毕业生对自身发展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均位列全省前列。学校还获评了“江苏省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而建工专业更是发展核电专业特色,在国家大力倡导核电之际,紧抓背景与机遇,将核电建工融入建工专业人才培养,成立“建筑与核电学院”。有计划地培养核电师资,建设核电文化科技馆和仿真实训平台,让教师与学生走进核电。

(二)加大学院科研力度学校科技产业处和教务处加大科研投入,同时组织专家对课题申报进行不定期指导。我校人事处更是将教师职称评定划分为教学岗、教学科研岗、科研岗三类,积极发挥每位教师的特点。根据岗位设置特点,科研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大大核减,部分核减教学科研岗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量,积极调动学院科研积极性。同时,本建筑工程学院紧抓混凝土材料和竹木结构强项,一方面加大学院科研力度,设立二级学院激励政策,鼓励教师积极科研,另一方面与扬州大学开展合作,共同研发、共同申报课题。单单2019一年我院获得部级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10项、中文核心论文15篇、专利45项,以科研带动学院的教学和专业发展。

(三)打造优秀师资队伍(1)吸纳建筑相关专业年轻博士,拓展科研思路,为学院注入新鲜血液;(2)打破传统的用人模式,聘用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校企联合培养,补充师资力量不足;(3)结合职称评定改革,对教师能力区分对待,将教师职称评定划分为教学岗、教学科研岗、科研岗三类,打破常规考核机制,发挥每位教师之所长。

(四)落实“服务学生、成就学生”育人理念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刘金存书记讲:“我们以学生为本,创造人人能够成才、人人可以出彩的育人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充满希望,让他们有尊严地走向社会。”学校推出多种以学生为本的举措,包括学生校长助理参加相关的学校党委扩大会、学生会主席列席校长办公会等,还有特色的“校长早餐会”,倾听学生生活、学习中需要学校解决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意见、建议。学生们当面向校长提了130多个问题,其中83%已经得到妥善解决。我建筑工程学院更是结合学院自身特点,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环境,购置净水机、小厨宝,建设1+X(BIM)认证考试中心、购置大批仿真实训平台和实用的建工方面的专业软件以及科技文化馆和实体模型,使学生不出校园一步即可安全的掌握到建工专业的整个流程。同时,设立学院投票箱,学生合情合理的意见均可上报,经学院党政联席会讨论可行后便可采纳实施。因此,我校建工专业的学生主人翁意识强、对学院的满意度也高。学生的成长需要指点迷津,无论是初入学校的迷茫还是学习中对专业的困惑以及顶岗实习到后来的工作的未知忐忑,为很好地解决这些困惑与迷茫,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校友分享课》《大师公开课》,借助校友和大师的现身说故事。让优秀校友参与管理、作示范,让他们的亲身经历告诉学弟学妹在各个环节会遇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遇挫心理,将来更好地投入工作;让行业大师将行业内的新工艺、新方法及时传递给学生,形成系统的培训讲座,既拓宽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又加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五)加强校企合作我院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中联世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有着深远的合作渊源。一方面,企业大师开展校内的公开课、兼任校内聘任教师,另一方面,企业为学校学生提供就业、提供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的工作环境。同时,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也邀请部分企业的大师参与,我院的校企合作是真正做到了互利共赢,充实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达到了校企合作的初衷。

人才培养建设篇4

(一)人才培养机制不够均衡

近年来,我国一些企业纷纷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在快出人才、多出人才上出主意想办法。然而,设立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建立配套培养机制、发挥培训作用的企业中,往往集中于大型企业。此次调研的58家中小民营企业中,18家设置了专门人才管理岗位,但缺乏规范的人才培养机制;4家虽然进行了会议研究和培训安排,但随意性强,绩效不明显。整体上看,中小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力量,虽然近年来意识到了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由于“重使用、轻培养”意识潜在,加之规模小、人员少、精密化技能含量低,一些企业在人才培养机制建设上不愿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从而减弱了人才培养机制建设力度,企业人才培养“缺腿”现象普遍存在。

(二)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为达到企业发展目标,在企业内部以及与社会培训机构、院校之间建立相匹配的人才培养制度,实施较为稳固的培养路径和方式。经调查,58家宁夏中小民营企业中,13家没有人才培养计划,占22.41%。人才培养计划的缺失,反映了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的弱化,折射了人才培养要素的欠缺性和运行模式的松动性。当前,由于一些企业缺乏专业化的人才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人才培养工作起点低,对人力资源部门功能定位不清,其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不够健全,培养方式单一。由于受家族观念的影响,部分企业对家族外的员工“不放心、不敢用”,尤其在一些重要岗位上任人唯亲,注重在“圈内”提拔人才,人才培育受众率低,缺乏系统完善的培养、使用、评估制度,导致人才培养、选拔、使用工作形同虚设。

(三)人才培养内容不够丰富

近年来,宁夏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强企业人才培养的文件规定,旨在加大政策保障和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增强企业发展的内动力。然而,在人才培养中,一些企业仍然存在着与实际岗位结合不紧密、培训内容不够丰富的问题。比如,在培训着力点上,注重员工职业技能的传、帮、带,忽略了与之相关联的理论知识教育与学习。客观上讲,员工缺少理论知识的涵养,其认知面狭窄,视野不够开阔,职业技能创新发展的后劲也相对不足。在培养的层次上,一些小作坊化、小经营化、小生产化企业需要的人员少,技术含量低,企业内部组织机构不健全,加之受“大众创业”形势的影响,其生存压力加大、经费周转困难,人才竞争更加激烈,在“不想组织、不愿组织、无力组织”人才培养的现状下,企业迫于发展需要,重视管理层忽略员工层、重视技能层忽略战略发展层,致使企业人才培养层次不高,组织结构亟待健全。

二、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效路径和方法

2015年3月9日,中央下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意见的出台,释放了支持众创空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信号。中小民营企业众创的路径固然很多,但最根本的还是要抓住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这个“牛鼻子”,着力推进企业健康良性发展。

(一)多点支撑,搭建人才培养体系运行平台

从理论上讲,平台是指一种基础的可用于衍生其他产品的环境。具体至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建设领域,就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制度,规范培养运行机制,搭建人才培养的软资源和硬件设施支撑平台。一是建立培训机制。要着眼宁夏经济转型新形势,加大中小民营企业高技能人才项目建设,坚持收(统一培训)、放(学校带教)结合,进一步拓展集中培训、个别选训、分批轮训渠道。尤其在统一培训内容的基础上,注重强化员工自我学习意识,提升岗位实践能力,为推进企业发展提供素质保障。二是完善运行机制。政府要引导企业灵活运复合型人才、宽口径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在制定培养目标、规格上下功夫,在实施整套人才培养管理制度上抓创新,在规范教学方式、方法、手段和路径上见成效,确实做到放权不越权、放手不撒手、给力不制约,彻底杜绝人才培养“无组织”状态。三是健全落实机制。企业要应用胜任力模型,为希望培养的人才建立明确的判定标准,并据此选定潜在的培养对象。要将人才培养的工作转化具体的、可操作的工作任务,指定任务负责人,加强检查督促,确保人才培养工作落地生根。

(二)多线连接,构织人才培养生态网络

将生态网络理念融合于中小民营企业发展,就是要把员工作为企业建设的主体,夯实素质支撑“软实力”,增强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当前,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大多集中于专业、通用、创新、技能型人才,“软实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人才培养网络的构建。为此,要深化内部培养的“线”,企业要自觉解脱“不愿花钱培养人才”思想的桎梏,主动破解培养制度不规范、培养机制不健全的瓶颈。尤其针对员工队伍结构不稳定、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要将职业技能培训拓展至企业发展历程及前景、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工艺流程、目标考核、安全操作等范畴,使其在了解企业发展内涵中、提升专业技能中,激发爱企建企情感,夯实中小民营企业人才基础。要延伸外出培养的“线”,中小民营企业要改变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发展现状,积极与地方政府、职业院校搭建沟通桥梁,共商人才培养,共育优质人才,鼓励员工走出去“看世界”,为本职工作“加油”“充电”,进而扬好工作之帆,增强素质涵养。要嫁接岗位轮换的“线”,企业之间、企业内部开展岗位交流活动,使员工在帮思想、帮学习、帮技能活动中,为企业发展输入新鲜血液,增添正能量。通过编织内部培养的“线”、架构外出培养的“线“、生成岗位轮换的“线”,力促人才培养生态网络的生成与运用。

(三)多面契合,建立人才培养工作格局

人才培养建设篇5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大学精神建设 培养模式改革 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a)-0145-02

1 问题的提出: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大学精神建设问题

1.1 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其意义

近年来,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我国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应用型人才培养主要是高校适应社会实际需求,制定相应培养方案,建立并运行相应教育机制,从而培养具有突出实践工作能力的人才。应用型人才具有两大规定性:一是“应用型”,即从事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二是“人才”,要具有综合的、较高的素质,能在实践中实现知识的转化和应用,在应用中创新。

从根本上说,应用型人才培养代表了我国教育事业对教育规律和教育功能的更深刻认识。就教育规律而言,关仲和指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包括科学和技术两个方面。’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科型、研究型的大师级人物,而且要培养大量技术型、应用型的优秀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从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观察,培养应用型人才也是各类以本科教育为主大学的发展趋势和必然选择。”同时,应用型人才培养也是教育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体现,叶飞帆认为:“在大众高等教育阶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多样的。高校就要根据社会需求设置多种多样的专业,培养多品种的应用型人才。”

1.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大学精神建设问题

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正逐渐展开,也取得了部分成效。但是,在此过程中,有一种新的现象值得去关注,那就是部分管理者或研究者认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有针对性的、短平快的教育培养过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应用型高校不需要大学精神建设。对此,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去辨析并进而思考一些相关问题。

应该说,大学精神建设在近几年的大学建设中引起了较多的重视,大学精神对于大学发展、人之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意义越来越得到认可。然而,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淀下来的,是大学在全面吸收历史文化传统、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凝练积淀而成的。因此,大学精神的形成固然意义重大,但绝非一日之功,也绝非一蹴而就之事。在当代,大学精神建设往往面临着很多力量的冲击,包括市场功利性对学校的侵蚀、大学精神世界的庸俗化与管理主义的流弊等。我国很多高校的大学精神建设起步较晚,以上诸多力量的干扰再加上对大学精神建设的认知不清,阻碍了我国高校大学精神建设的发展。

而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下,部分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对大学精神建设有轻视与误解,引发很多问题。孙泽平教授指出,“由于受旧的高等教育观念和资源分配等政策的影响,应用型本科院校往往存在定位偏狭、定位过高、定位没有特色、定位忽视根基等问题,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方面就是培养定位不准确。”一些院校在市场适应中功利化,用短平快的方式,为企业或机构培养“高文凭打工者”,忽视师生的综合素养和长久发展的潜力。部分院校变成营利机构,扩大招生规模,收取高额费用,教育水平低劣。由于缺失大学精神,很多高校培养方向迷失,无法出现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

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的契合:理论与经验探讨

2.1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的理论契合

有研究者认为,培养应用型人才,主要就是学以致用,只需重视应用型知识和技能,使其适应社会需求即可。这种说法未免太过于狭隘。虽然说,应用型人才要“能力为本”,但高校“人才”培养的真正标准,还应该至少符合如下几个标准:具有充实的知识基础;具有创造性或创新性;德才兼备,正确应用能力;能够调整自身以适应变革。无论哪种高校,大学都不应以培养工匠为自己的真正追求。爱因斯坦曾这样解释大学:“学校应该以此为目标:学生离开学校时是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一个专家 。”而四书五经之一的《大学》开篇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就人才而言,首先为“人”,继而论“才”。

中国的大学办学,往往面临着两个大的任务:一是面向实际,扎稳根基;二是着眼未来,不断超越。唯有跨越这两个挑战,才能建立卓越的高校。香港科技大学吴景深教授指出:“欧美和香港的高校十分重视大学的目标与定位,不过他们更愿意称作大学的使命或愿景。(大学)在适应国家和社会需要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对社会的引领和导航。大学是要培养有远见卓识的、有责任感的、富于创新与进取的人才。”

以下内容一般被认为是大学精神的核心:自律、进取、向善的道德精神;求实、创新、开放的学术精神;敏锐的时代精神等。大学精神被视为大学灵魂的塑造者,是一所大学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是影响一所大学发展的深层因素。从根本上讲,大学精神对于为人、成才和处世,都是极其必要的,无论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还是应用型人才培养,都需要大学精神建设为其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保驾护航。

2.2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共进的经验参照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很多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上很好地处理了二者关系,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他们的发展路径和诸多举措,可以为我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共进提供很多经验参照。

一般认为欧洲中世纪大学为近代高等教育之滥觞。11世纪以来,西欧城市逐步兴起,手工业和商业发展迅速,社会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应用型人才,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海德堡大学等应运而生。欧洲中世纪大学特别注重大学精神建设,主要体现为如下:一是倡导学术自由和自治权,欧洲中世纪大学多是自治团体,它既不隶属于教会,又不受制于地方,保持相对独立性,可以自由研究学术;二是课程设置的综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巴黎大学内文法、修辞、伦理、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等课程构成“自由七艺”;三是大学内部具有相对民主和平等的机构,学术交流活跃。在这种大学精神氛围下,欧洲中世纪大学人才培养取得很大的进展。

进入当代社会,为应对技术革命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形成几个有影响力的模式,如:德国应用科学大学(FH)人才培养模式、加拿大和美国的能力本位教育(CBE)人才培养模式等。这些国家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都注重能力为本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在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一直坚持保证教育的质量。其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教育模式的功绩,还在于他们坚守大学精神,保证大学的良性运行。

3 建设大学精神,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当前,大学精神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的契合点,集中体现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因为人才培养模式直接关乎培养方向、培养方式和培养效果,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亟需大学精神的指导、推动和保障。根据教育部规定,培养模式改革的内容包括改革培养目标、调整学科专业及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方式等。

大学精神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都会发挥重要作用。首先,应用型人才培养牧宝应体现大学精神的核心追求,遵循这样的理念:强调教育的育人功能、注重实践与应用、适应国民的全面发展和终生需要、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等,也就是强调做人与做事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次,大学精神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手段提供指导。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涉及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变革。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建设大学精神利于不断革新教育方式,提升学习的自主性,提高人才培养的效果。最后,大学精神建设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内在激励,提升教师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投入。孙泽平指出,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面临的困难和需要付出的努力更为明显,因此,往往缺乏改革动力。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外在的制度性激励,也需要增强内在动力,建设大学精神可以提供这种内在激励。

4 结语

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为社会培养大批合乎需求、具有较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把应用型人才培养简化为技能培训而弱化知识基础,忽略人格培育,仅为当前就业考虑而罔顾人的长远发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出现这种问题,和我国很多高校大学精神的欠缺紧密相关。这既是对大学精神建设的误识,也是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曲解。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大学精神建设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校发展,实现教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 孙泽平.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11(4):55-57.

[2] 孙硕.艺术类民办高校大学精神建设的意义[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9):242-243.

[3] 关仲和.关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6):7-11.

[4] 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

人才培养建设篇6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相互作用; 措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11. 05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 - 0194(2012)11- 0080- 01

1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概述

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其正常运行与发展的关键部分在于学科建设方面,而学科建设也同时对高校的基本运营职责加以体现,包括科研、人才培养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纵观全球较为知名的高校,无一不将学科建设作为其竞争力的核心体现,而这种竞争力也对人才培养起到了保障作用。然而,关于学科建设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学科建设的概念所涵盖的范围较广,包含以下4个要点。首先,作为高校工作的基石,学科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次,学科建设的有效性离不开高校对其投资及相关经验的积累;第三,学科建设肩负着学生与教师双重培养的职责,即学生学业提升及教师学术水平提升;最后,学科建设对于整个学科的长期有效发展及对社会的综合服务方面具备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

根据我国教育部门的文件说明,学科建设优秀与否的判别标准包括以下3个方面:对学科发展方向的判别及内容的精炼,这要求高校对学科的整体走向有着清晰的认识,从而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师资队伍应具备创新性,这要求高校的师资力量应在层次的搭配上比较合理,并具备较为强烈的竞争意识,不断将自身的创新思想加以体现;构建学科发展平台,对于学科建设的投资很大一部分应放到学科平台的建设上,并且诸如仪器、图书、建筑物等硬件的建设需和规章制度、行为逻辑等软件的建设相融合。

2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相互作用

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体而言,可从如下两个部分进行归纳分析。

首先,高等教育学科建设对于高校专业人才快速适应社会具有促进作用。尽管高校融合了社会上较具前沿性的理论知识与技术知识,并且能够培养出高水平的具备综合性知识储备的人才,但这些人才能否快速适应社会环境则成为检验高校教育成果的试金石,而这种对社会的适应性恰恰能够从学科建设当中得到保证。一般而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包括本专科培养系统及研究生培养系统,而这些系统也是根据社会的需求而加以设立的。因此,较为有效的学科建设体系不仅确保高校在该学科的理论发展当中具备前沿性的能力,而且也在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培育出可适应环境的人才,最终确保人才价值的顺利体现,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其次,高等教育学科建设能够确保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储备性及综合素质方面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知识的储备状况及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均离不开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工作。这类学科建设不仅涵盖着实验、实训基地与课程等相关实践能力提升设施的建设,而且也包括学术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综合性理论建设。师资队伍不仅要保障正常的学术科研活动,而且也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在教学水平的提升方面,而这也使得人才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对于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但人才培养对于学科建设也发挥着一定的反作用,而这种反作用基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考虑。

首先,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能够切实衡量高等教育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知识系统,学科建设对于自身能力的体现通常具有阶段性,即依靠自身的师资力量,加大科学研究的力度,从而努力争取在学科内部占据较为前沿的研究地位,进而将这种学科知识的领先性转化为课堂的具体教育资源,不仅鼓励学生参与到这一学科当中,而且将先进的学科理念传授给学生。因此,高水平人才的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最终体现,而所培养人才的知识储备及业务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反映学科建设的有效性。

其次,人才培养通过核心竞争力对学科建设的有效性与否形成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的直接目的在于培养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由于核心竞争力在高校发展及人才吸引方面的重要作用,其作为桥梁,同样影响着人才培养水平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系。就目前社会形势而言,高校对于优秀学生的竞争也是十分激烈,因此,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学科建设也就是培育高校核心竞争力的过程。对于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视也使得高校必须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而这最终也反映到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上来。

3完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的措施

基于上述高等教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互动关系,高校有必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完善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总体而言,这些措施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构建较为完善的学科管理体制。这要求高校应对自身师资队伍的建设进行有效的规划,不仅要在师资队伍当中按年龄、学历、职称等形成一定的层次,而且应推选出学科带头人,并构建较为完善的师资梯队,从而确保教学、科研工作可以顺畅进行,创新活动拥有坚实的基础。

人才培养建设篇7

1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现实可行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国家把开展产学研合作作为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制定一系列措施,为产学研合作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并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步伐,积极鼓励和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技术转移和科研成果转化及商业化、产业化进程。为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地方政府鼓励开展产学研合作,希望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智力、科技信息资源优势,为企业产品创新、工艺流程改进和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对产学研合作的高度重视为推进产学研合作深入开展和创新实践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产学研合作在增强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中的重要作用,将产学研合作作为高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高校特别是农业高校作为农技推广、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通过产学研合作鼓励农业科研人员深入基层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加强农业教育合作人才基地建设,提高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储备。实践充分证明,高校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在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农业高校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积累了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丰富经验,作为产学研结合的主要组织者,农业高校借助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齐全的学科专业门类、完善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制度,在农业现代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上较为单一,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和专业学习,在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还有待改进与提高。同时,农业生产经营企业和地方管理部门直接面向农民和市场,他们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在农村建有面积广阔的产业基地,但农业专业人才和技术相对缺乏和不足。通过产学研结合方式培养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创新型、实践型人才是对农业高校教学与科研功能的有益补充与完善,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当前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业高校与涉农企业产学研结合的紧密度有待提升

受传统观念和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当前我国农业科研评价体系建设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应用,重学术研究、轻科研成果转化,重纵向联系、轻横向交叉等弊端。农业高校作为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也存在同样弊端,导致农业科研成果数量虽然多,但实际应用性成果产出少,农业企业与高校合作紧密度较低。同时,产学研合作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成本高、潜在风险大、社会公益性强、商品性较弱,这些特性决定了农业企业与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的难度。加之我国多数农业企业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在校企合作中需要高校对企业所需的科研成果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并在后期的技术开发应用中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但在目前的高校科研体制机制下,制约了高校科研人员的流动性,对校企深度合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从目前高校人才培养现状看,高校产与研还没有做到完全结合,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上还缺乏有效的平台和载体。

2.2产学研结合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内容有待充实完善

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充分认识到产学研结合在农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主动加强与农业企业、有关部门的对接合作。在实际利益的驱动下,虽然企业、地方农业主管部门与高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并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和科研基地,但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企业更加注重以自身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合作,对高校的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缺乏深入的了解,对学生专业知识、业务能力、综合素质、创新水平等缺乏全面的了解,加之当前产学研合作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双方各自的职责、权益、义务等规定不明确,导致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矛盾纠纷,进而影响到产学研合作的深入开展和实际效果。

2.3产学研结合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制度有待健全

当前,我国产学研结合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各项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和完善,对校企等合作主体在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产权、相关权益分配等缺少明确具体的规定,导致合作过程中因权益分配问题引发矛盾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合作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和科研成果转化并最终走向市场化、产业化带来不利影响,严重挫伤了双方合作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农业人才联合培养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另外,由于法律制度不健全,对产学研合作主体的权利义务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和约束,合作过程中,高校在组织学生进入企业或科研院所进行实践实习后,企业和科研院所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往往把学生看作是廉价劳动力或开展科研的助手,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重视程度不够,管理不严,导致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3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在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下,很多高校特别是农业院校把开展产学研合作作为增强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举措,通过与涉农企业、科研院所合作联合建立农教基地、科研示范基地,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人才培养质量,有力推动了新农村建设进程。越来越多的农业院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方针,坚持面向“三农”的办学方向,积极引导鼓励在校师生走出校门,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技术需求,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在农技推广、人才培养、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中的有效模式与途径。部分高校把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作为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重要举措,以实际行动加入到新农村建设的大潮中。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重点在于加大农业科研投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农业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关键在于依托重点科研项目、产业基地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建设,着力培育农业高层次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积极支持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有力支撑。

3.1要进一步优化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

国家和地方各级部门要发挥引导作用,制定和完善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措施,为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制度规范和政策保障。建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产学研合作主体的职责、权力和义务,切实维护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充分激发和调动参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为深化产学研合作,密切各方联系提供法律政策保障。要突破区域、部门、学科的限制,建立开放、统一、协调的联动联合机制,整合各类资源要素,促进农科教的有效融合。加快推进校企联合共建实习基地、科研示范基地建设,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创新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完善产学研合作评价考核机制,坚持分类指导,注重实际问题解决,改变重横向联合、轻纵向交叉,重基础、轻应用,重学术、轻成果转化的状况,将产学研合作纳入到职务晋升、职称评定、评先树优的整体工作中。积极鼓励科研人员走入社会,深入农业,面向农业,开展校企合作,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真正实现以产带学、以学促产、产学融合的目的。

3.2进一步丰富产学研结合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内涵

从目前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看,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实习基地开展教学实践和实训锻炼,产学研人才培养侧重形式,缺乏实质性内容。因此,在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过程中,应紧密结合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和农民技术需求,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人才、科研优势,加强与涉农企业的合作,采取有效措施吸引企业参与到农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校企联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学方式,完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丰富实践教学环节。鼓励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规划、专业学科建设体系,使农业院校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更加科学合理。要进一步拓宽农业人才培养渠道,允许高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农业硕士等高层次人才,鼓励高校教师定期到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实践和岗位锻炼,了解和把握农业前沿信息、市场需求,开拓视野,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产学研合作,鼓励校企联合建立农业工程实验室或技术中心,为学生开展科研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积累经验、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农业科研技术开发和服务工作,根据教学、科研需要,让学生承担相关科研任务,在实战中得到锻炼,提升能力。

3.3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师绩效考核和学生发展测评体系

在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型、实践型农业专业人才的过程中,教师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教师的辛勤劳动和付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业能力,拓宽了就业渠道,还为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科研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现有的产学研教师考核体系中,教师的价值很难得到有效体现,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师培养农业专业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因此,高校及有关部门应对产学研合作现有评价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先树优等方面,应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数量、工时数量、深入一线指导农技服务的条数、撰写相关科研资料工作量及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等充分考虑进来,激发和调动教师开展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同时,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测评体系,对测评中集中反映的问题采取措施及时进行纠正,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将来就业规划和自身发展定位提供参考。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测评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需要校企合作,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对人才需求状况和标准要求有着更为全面透彻的了解,鼓励企业参与学生发展测评体系的建立,有利于测评体系建立的科学性,也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3.4发挥各级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农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产学研合作培养农业专业人才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不同的参与主体,由于当前我国产学研合作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相关机制还不完善,不同参与主体的利益归属不同,因此产学研合作中难免出现一些矛盾和利益纠纷。因此,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在产学研合作农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引导、协调、监督、服务、管理功能,为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要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完善相关硬件设施设备,为学生进入涉农企业、专业合作社、科研示范基地、教学实践场地等开展教学实践和科研活动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进一步制定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主体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权责义务,消除障碍,确保产学研合作农业人才培养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各级政府部门要把产学研合作农业专业人才培养工作成效纳入到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综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定期考核,并对产学研合作农业人才培养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参与主体进行奖励,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还要建立企业利益补偿机制,鼓励涉农企业积极参与到产学研合作农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来,规范和优化外部环境和条件。

4结语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具有开拓意识、创造能力的创新实践型人才。产学研合作作为知识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在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面对当前在产学研结合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要进一步优化产学研合作的外部环境,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推进农业人才培养工作,建立科学高效的教师绩效考核和学生素质发展测评体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产学研合作农业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建国.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创新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2):10-12.

[2]李友生,李玉清.产学研合作培养农业工程人才的路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5(8):34-35.

[3]沈振锋,胡紫玲.发挥农业高校优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安徽农业科学,2015(1):215-217.

[4]周敏.加快高等农业院校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建议[J].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7-119.

人才培养建设篇8

关键词:教材建设;教学质量;人才培养

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信息载体,教学内容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和主要工具,也是深入教学改革、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高校教材既是教学科研水平及成果的重要反映,也是国家科学文化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国家科学文化与技术积累的水平。教材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十分重要。

一、“本科教学工程”推动高校教材建设

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尽管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和方式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人才培养作为高等学校的一个根本任务始终没有改变。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把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核心内容。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必须有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建设。“十一五”期间“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鼓励高校与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科技水平的新教材,推动高质量教材和新教材选用工作,推进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同时积极推动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建设面向全国高校的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成一批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精品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完善服务终身学习的支持服务体系。

教材是由信息、符号、媒介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核心教学材料。“本科教学工程”国家规划教材建设项目进一步明确了高校教材建设的重点任务,积极鼓励精品教材建设、实验教材建设与特色专业系列课程教材建设,以适应国家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高校教材建设已经与卓越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与专业建设、精品课程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双语课程建设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建设推动了高校教材建设,产生了一大批优秀教材建设成果,成为“本科教学工程”实施的有力支撑,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教材建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1. 教材建设保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使命。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场所,而培养人才是通过教育来实施的,这个实施教育过程又是通过教师、教材和教学设备来实现的。“本科教学工程”实施多年来,已形成了大批有效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成果,而这些成果就是通过教材建设传递给学生,进而培养出具有特色的教育产品——人才。因此,教育教学改革离不开教材,或者说,人才培养离不开教材。同时,教材建设要适应人才培养和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服从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需要。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重点推进优化培养人才的学科知识结构与能力培养的实践, 也就是探索根据现代科技文化的发展和我国培养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具体实际来优化课程方案与实践教育方案,构建适应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和学生差异化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些都为高校教材建设与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高校教材建设与改革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弹性学制与学分制的实行,通识教育与选修课的广泛推行,双学位与辅修制的构建,分类与分级教育教学的试行,各种形式的国际合作教育教学模式的尝试等,迫切要求相应的有不同层次、不同风格、不同要求与不同形式的配套教材建设。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中心,在教材建设中就必须注重创新、体现特色、分类管理,大力支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学科专业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不断修订完善的优秀教材的建设,积极鼓励体现学科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反映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最新趋势的教材建设,以满足各类高等学校多样化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中,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建设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实用性教材,逐步实现教材的高水平、高质量、多规格、多样化目标,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提供特色鲜明的教材,使教材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的必要保证。

2. 教材建设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教材质量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编著者所在学科专业学术水平,教材建设对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材作为科研成果的结晶,教材中储存与反映着最新科技成果和学科知识。但教材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而需要编著者对知识的系统阐发和论证,教材的编写过程是一种再创造过程,也是提升与培养教师能力的过程。同时,教材又是教学经验的结晶。教材的编写过程,是促使编著教师系统总结成功教学经验和方法的过程。在教材建设中充分发挥教学经验丰富、学术水平高的教师的作用,促进师资队伍的建设,特别是通过编写队伍的构建,可促进与培养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在教学团队与专业建设、名师工程、规划教材等“本科教学工程”项目建设中,许多高校积极鼓励高水平教师编著教材,提高了学校与相应专业的学术地位和知名度,带动了年轻教师队伍的成长,提升了师资队伍的建设水平。

3. 教材建设促进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

多年来,高校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大大提升了课程建设整体水平。根据精品课程建设的需要与课程改革要求,同步需要高质量的教材建设与改革。一方面,对不能满足课程改革需要的旧教材推陈出新,对教材体例、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另一方面, 在课程改革中,由于课程体系的改革与调整,一些不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旧课程被取消,一些新课程会随之应运而生,根据课程改革建设后的需要必须进行新教材的建设。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许多高校加强了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实验课程的层次性及其与理论课程的匹配性,加强专业实验系列课程的整合建设,优化课程实验项目,特别是提高了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探索研究性实验教学的新方法。所有这些实验课程与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都需要构建与之相配套的教材体系。实验教材的建设可在根本上巩固实验教学改革的成果,促进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改革。

4. 教材建设奠定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学校的教学质量, 是教和学两方面的综合反映。要提高教学质量, 必须抓好教材建设。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学生系统地获取知识的主要材料。优秀的教材, 为教师备课、讲授、指导学生阅读参考书和作业提供了重要的客观依据;教材中描述的新知识和新方法, 既有利于教师的讲授,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拓展,成为教与学质量提高的可靠保证。在课堂教学中,教与学主要围绕教材进行,抓好教材建设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础环节。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目的,教师必须按教学大纲编写的教材开展教学。要使学生系统地、高效地、循序渐进地获取相关专业知识,必须有专为一定专业与年级学生编写的、经过去伪存真和去粗存精的教材,尽管大学生可从参考书、杂志、参考文献中获取知识,但教材仍是他们获取系统知识的最重要资料。优秀教材的建设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

三、加强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教材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教材一方面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制约,另一方面又通过教案制约着教与学的过程。由于教材对教与学有着直接的制约力,教学内容的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导向作用。

1. 教材的编写与选用

教材编写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学术性的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知识体系建构与时代背景,又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作为教材必须论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严密、合乎逻辑;需要语言精炼、文字流畅、材料组织和逻辑安排要自成体系、特色鲜明;需要体例规范、内容安排与递进符合教学规律与学生的认知特点。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本科专业建设为依托,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基础,强化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涵建设,将教材建设作为加强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来抓。

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我们究竟需要有什么样的教材?教育部多次发文提出,高等学校“要重视为本校开的课程选用高质量的不同特色的教材”,“十一五”期间,部级规划教材的建设,以及国家精品教材的遴选与表彰,都不同程度地对编写高水平教材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认为,作为优秀教材必须达到“五个一流”,即优秀教材应具有一流的编写团队、一流的教学理念、一流的知识集成、一流的编写资源和一流的出版媒体。

一本教材的质量关键在于编写团队,尤其是主编,学术上要有建树和较深的造诣,有多年的任课经验,对学科的体系结构和发展走向有明晰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充分了解学生的要求和教学中的问题,对学科的发展具有创新意识,能统领编写团队共同实现编写目标。

选用一本好的教材,从某种意义上讲就等于为学生请到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能激发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更有助于学生完整、准确、系统地掌握该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同时也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需要。首先学校要制定具体规范的教材选用制度,保证教材质量;其次重视教材样本库建设,及时收集更新教材出版信息,并推荐给教师;第三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教材选用和教材供应的第三方教材选用监管部门,保证教材选用的公正性,以彻底杜绝经济利益影响。

2. 教材的评价与激励

围绕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与需要,应建立科学的教材质量评价内容与指标体系(如图所示),明确教材质量评价目的,将师生应用评价指标纳入教材建设-教材投入-教材应用推广结果的分析框架中,确定各项评价指标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努力-成功-更努力-更成功”良性循环的编写-出版-应用的优秀教材建设激励机制,对于构建优秀教材体系,让更多的优秀教材进入课堂十分重要。

教材评价是对教材价值做出判定,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材的直接价值能满足学生真正的需要,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等各方面发展;二是教材的间接价值,通过学生满足社会需要,即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高校要加强政策导向,通过科学评价,建立以有效的激励机制为中心环节的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教材的质量内涵提高。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