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4-01-10 10:29:47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1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从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再次强调“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表明,这既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视,也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政治性、阶级性、社会性的调整,对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然而,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共通之处在于都强调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重视,特别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关怀,都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关怀、尊重受教育者。然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亦具有明显地区别。人文关怀这一概念的侧重点在于“人文”二字,即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关怀,这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侧重点则在于“关怀”二字,关怀思想要贯彻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不仅仅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而且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上也要全面体现关怀,要培养受教育者关怀人、关怀社会、关怀自然;在教育方法上要运用更人性化、更具关怀色彩的方法;在教育目的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突出受教育者的被关怀品质的培养。

(二)关怀德育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

1.此“关怀”非彼“关怀”在笔者提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以前,学术界比较广泛使用的是关怀德育这一提法。然而在细细研究现有的关怀德育理论之后,笔者发现,现有的研究与其说是关怀德育,不如称其为关怀伦理视野下的道德教育研究。可以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关怀”是存在着相当的差别的,可谓此“关怀”非彼“关怀”。简单地说,关怀德育中的“关怀”是狭义的“关怀”,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关怀”是广义的“关怀”。关怀概念首先是作为一种伦理思想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尤其以西方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派为代表。美国学者吉利根(C.Gilligan)在批判科尔伯格“以正义为核心”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创建了关怀伦理,提出要注重道德教育中的“不同的声音”,她认为女性更加倾向于以关怀和责任作为核心价值来解决道德问题。之后,美国哲学家、教育家内尔·诺丁斯(N.Noddings)将关怀伦理应用到学校的道德教育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道德教育的关怀模式。关怀伦理学的其他代表人物萨拉·拉迪克(S.Ruddick)、琼·特朗托(J.C.Tronto)亦对关怀伦理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关怀伦理逐渐地突破女性性别主义的局限,关怀的概念界定亦逐渐明确,被认为是人类共有的自然情感。可以说,西方关怀伦理学派为关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关怀理论传入我国之后,关怀伦理思想以及关怀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德育的启示亦逐渐成为学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然而,现有的研究亦仅局限于此,并没有把关怀放到更为广阔的古今中外思想长河中。而古今中外的关怀思想,如中国古代儒家的仁爱思想、西方的自爱、博爱思想,甚至佛教的慈悲思想、基督教的圣爱思想,这些都应该是广义关怀的应有之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概念,正是基于这种广义的关怀。甚至可以说,这种广义的关怀伦理思想与正义伦理思想共同构成了古今中外的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如果说正义伦理的要旨表现为做须做的事情、得应得的东西,那么关怀伦理的精义则是为了被关怀方的利益而自觉地做比须做的更多的事情、得比应得的更少的东西。”[6]可见凡是强调对人、对物、对社会重视、挂念、付出的思想,都是关怀理论的重要思想资源,共同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这种建立在更为广泛的关怀思想基础上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必将更具有包容性、更富有生命力。2.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德育一词也可以分为广义德育和狭义德育。狭义的德育特指道德教育。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道德教育是指“把一定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见,狭义德育,更加强调对受教育者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而广义的德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基本一致。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早期发展阶段,有不少学者常常以德育一词指代思想政治教育。关怀德育中的“德育”是侧重于道德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所涵盖的教育内容则是较广泛的,其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7](P4)5大方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实际上也必然涵盖以上5个方面的内容,其关怀理念也必然贯穿于这5方面的基本内容中。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法制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这也进一步说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缩小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的范围,而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和整个过程中,突出并坚持其中的关怀维度,以期在进行以关怀为主线的教育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内容。

二、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式或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是在这一概念基础上衍生的。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在于二者都落脚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促使其成员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二者的主要区别则在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把关怀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一层更具温情的色彩。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区别就是引入关怀理念,所以在明确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关怀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对关怀概念的理解是理解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首先,从中文字面上分析关怀概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查找关怀,得到的解释是“关心:关怀备至、亲切关怀,关怀青少年成长。”可见,《现代汉语词典》中关怀等同于关心。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进一步查找关心一词时,得到的解释是“(把人或事物)常放在心上,重视和爱护:关心群众生活,这是厂里的大事,希望大家多关点儿心。”。[8]可见,在中文释义中,关怀的对象包括人或者事物,关怀意味着对人或者事物的重视和爱护,常常关注、挂心、挂念。其次,如果我们从英文字面上对关怀概念进行分析,关怀则可以被翻译成以下英文单词或词组:carefor;showloving carefor;showsolicitudefor;solici-tude;thought。这些英文单词或词组的含义分别是喜欢、计较、尊重、照料;眷注、关注;挂念、渴望;思想、思索、关心。通过对关怀一词的英文释义的查找与分析,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充分地理解关怀一词的含义,关怀不仅仅是一种尊重、挂念、爱护的心态,更是一种为了实现这种良好心态而进行的思索、照料的行为。关怀是一种在心理动机和行为结果上都强调关爱他人或事物的概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理念和方法,关怀应该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事实上也正是如此,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关怀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其主体、内容、方法等方面均有变化。而就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言,与更加强调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相比,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加突出其中的关怀维度,强调关怀性和政治性并存。在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关怀可以说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线。而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指向上,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强调且致力于培养受教育者具有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品质,进而最终促进被关怀者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新的形态,是关怀思想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传统思政治教育中融入关怀理念,运用关怀方法,通过具有关怀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怀关系中,开展以关怀自我、关怀他人为主线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以关怀社会为主线的政治观教育,以关怀自然为主线的世界观教育,促使受教育者形成感知关怀、回应关怀、实施关怀的被关怀者品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特征解读

要正确理解上述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内涵,还需要从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性和政治性、关系性和动态性、自然性和伦理性、情感性性和知性的辩证统一中去把握。这也构成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特征。

(一)关怀性和政治性的统一

关怀性和政治性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本质属性与本质与两个不同的概念。本质属性的落脚点在于事物的一种性质,本质则落脚于事物到底是什么的事物。学术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的研究,迄今尚无定论。有学者坚持思想政治本质属性是一元论的观点,有的学者坚持二元论甚至是多元论。但有一点基本趋于达成共识,即认为政治性或者阶级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之一。笔者坚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二元论,认为关怀性和政治性同时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之所以仍然把政治性视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仍是强调社会或社会群体促进其成员形成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关怀取向的思想政治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这其中的“社会或社会群体”、“符合这一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就明确地表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在中国社会,这个“社会或社会群体”是指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最广大的劳动人民。这就决定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不可避免地具有政治性或者阶级性的属性。这也顺应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目的。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关怀性也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这一本质属性符合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的,强调了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关怀理念融入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试图通过更富有关怀价值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关怀敏感度、值得被关怀和懂得付出关怀的人。所以,关怀性不仅仅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一个特征,而应该上升到本质属性的地位。总之,相较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政治性和关怀性的两大本质属性。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在兼顾思想政治教育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双重目的时,更加侧重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更加侧重培养散发着人性光辉的、具有关怀品质和被关怀品质的人。

(二)关系性和动态性的统一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P56)马克思认为“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即人无时无刻不处在与自然、社会、自我的关系中。”[10](P24)可见,人本身就是作为一个关系性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一个结点。通过一个个相互联系的结点,社会构成一个整体。而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使处于社会整体中的这一个个体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向心力,形成共同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从而产生社会归属感和社会凝聚力。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正是基于对人的关系性本质的充分认识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这既符合人性的需要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需要。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强调的关系有三大类,即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怀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怀关系。在第一大类人与人的关怀关系中又可以细分为人与自我、与熟人(父母、师长、朋友、恩人)、与陌生人三类。可以说,每个受教育者都是处于这样一种交错复杂的关系体系中,其关怀素质的养成有赖于与以上各种关系的关怀互动。从动态上分析,完整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至少包括以下4个环节:第一,具有关怀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发现受教育者明示或暗示的被关怀的需要;第二,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付出关怀、对受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受教育者感知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第三,受教育者在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关怀互动中体会符合一定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满足被关怀需要;第四,也是最为关键的,被关怀者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起关怀品质,并实现角色转换,能够以关怀者的身份关怀他人,真正成为值得关怀和懂得关怀的人。纵观以上4个环节,我们可以发现,整个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过程均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怀关系中进行的,一旦在某一环节上关怀关系破裂,则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就在那一环节戛然而止。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与动态性相辅相成,使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在关怀关系中动态进行中,完成整个关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三)自然性和伦理性的统一

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然性是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符合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规律,它以人的同情、关怀的自然情感为基础,使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具有自然的人性基础。孟子在其《公孙丑上》中表明“恻隐之心,仁之端也”,认为看到他人受苦的恻隐之心是仁爱行为的诱因。同时,西方思想家亚当·斯密在其着作《道德情操论》中也着重论述了同情,这种对他人处境感同身受的情感,是人们道德行为的基础。人类的这种恻隐和同情的情感是促成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情感因素。在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正是同情、关怀这种情感促使思想政治教育者采取关怀行为,促使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发生,促进受教育者被关怀品质的养成。关怀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具有关怀素养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学生的关怀较多地来自伦理关怀。关怀伦理学派代表人物内尔·诺丁斯(N.Noddings)最先提出“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两个概念,她指出:“自然关怀是原始的、自然的,无需做出任何伦理努力的。自然关怀与伦理关怀是不同的,后者必须作出前者并不需要作出的努力。”[11]可见,在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实施主动关怀的积极德性,也来源于两种:一种是自然关怀,一种是伦理关怀。自然关怀的心声是“我想要去关怀他”,伦理关怀的心声是“我应当关怀他”。但在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对关系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多是出于职业职责要求而对受教育者进行关怀,表现出较强的伦理关怀倾向。当然,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培养自身的关怀素质,促进从伦理关怀向自然关怀的转变。这种发自内心需要的自然关怀将会更具感染力。二是指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伦理要求,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主动承担关怀者的角色,对受教育者付出较多的关怀和爱护。“如果说正义伦理的基本精神是平等地划分权利义务的界限,那么关怀伦理的基本精神则是为了被关怀方的利益而自觉地承担更多的义务、放弃一些自己的权利和利益。”[6](P67)可见,关怀这种伦理思想强调付出大于收获,甚至不求回报,它是一种较高的精神境界。而关怀思想指导下的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同样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能够从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为了保障受教育者的利益和满足其需要而自觉地去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付出 更多关怀。因此可以说,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高的伦理性。自然性与伦理性这一对关系在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中是统一的,其主要表现就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同情、关怀的自然情感为基础,又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者做出伦理努力。同情、关怀的自然情感是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的自然生理基础,但如果仅仅依靠这一自然情感,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实效性的程度则有待考量。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如若达到教育效果,还必须依靠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做出伦理关怀努力,并致力于把源自伦理关怀的行为转化为真正来自内心需要的自然关怀。惟有如此,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实现其预定目标。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人文关怀是以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个性及其社会特征为基础的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需求与价值等的尊重与关切,以及对人的解放、自由与发展的追求。

一、加强人文关怀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人文关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和主旋律。近些年来,集团公司党委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思想政治工作之中,取得显著成效。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本质上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蕴含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要求,体现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是一种直接而生动的价值观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帮助解决大家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针对群众的心理特点进行情感关怀、心理关怀、精神关怀,满足基本需求,引导人们向善求真爱美,发扬相互关爱、守望相助、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有助于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同时,在思想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营造良好文化氛围,让人民群众在娱乐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认同和信仰,有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

(二)加强人文关怀,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更强调社会的全面进步;不仅追求物质财富的增长,更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人文关怀,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和心理需求,培育健康心态、塑造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加强人文关怀,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激发人们的能动性、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发挥人们的创造性,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劲力量;有利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身利益与科学发展的关系,更加自觉地树立新的发展理念,做科学发展的实践者、又好又快发展的推动者。

(三)加强人文关怀,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是促进企业和社会和谐的需要。当前,我们企业正经历着空前广泛的体制机制变革。这种变革在给企业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就对加强和创新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加强和创新企业管理,实现企业和社会和谐最重要的是着力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心态,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组织动员广大职工投身到企业建设和管理之中。因此,既需要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更需要思想文化的教育引导、人文关怀的滋养、心理疏导的排解。加强人文关怀,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自觉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合法的手段处理矛盾,用理性的方式表达诉求,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企业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对于协调关系、规范行为、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应对风险、保持稳定、促进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人文关怀,是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也在不断创新发展。今天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社会条件、工作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认知能力、价值追求多元多样多变;同时,社会思想意识的生成特点、表现形式、传播规律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维护正当利益、满足多元需求、实现自我价值,成为普遍的社会愿望。广大群众对舒缓心理压力、增进心理健康、实现心理和谐的要求更加迫切,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要求大大提高。因此,加强人文关怀,赋予了思想政治工作新的人文精神和科学要素,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内涵,创新了运行机制、增强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凝聚力,对提高思想政治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加强人文关怀的基本内涵

人文关怀,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以及对人类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人文关怀是以人的生存、安全、自尊、发展等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价值尺度。在生活层面上,人文关怀以消除贫困为奋斗目标;在价值层面上,人文关怀以达到社会公平与正义为奋斗目标;在理想层面上,人文关怀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奋斗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就是要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要致力于三个基本方面。

(一)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从人的思想活动规律看,需要引起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导向目标;需要是人们行为的原动力,是产生积极性的源泉;适应和满足人的需要,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关键。充分认识和合理满足人民群众的多重需要,既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的现实出发点,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只有充分了解人的需要,掌握人的需要的发展变化规律,从满足人们正当的需要出发,努力做到“因需要而利导”,才能吸引人,容易为人所接受。加强人文关怀,要充分尊重、关心、理解人的基本需求,努力创造条件帮助人们满足基本需求,切实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们基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二)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个性是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个体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包括动机、意志、气质、情感等。每个人都有独特的自我和精神世界,这是人的社会性的根本体现。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进一步增强,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重视人自身的建设和个性发展,将集体发展的诉求与个人发展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已经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基础和保障。

(三)服务人的幸福生活。幸福,是人类追求的基本价值,是人类发展的共同目标。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是我们党的根本目标。从根本上说,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都服务于这一目标,是与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为创造人民的幸福生活服务,是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的意义所在。只有把群众的幸福感、满意度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考量,才能树立杠杆,确立导向。人民的幸福生活不是抽象的,它是由无数具体个人的幸福生活所构成,没有具体人的幸福,就谈不上人民的幸福、人类的幸福。

三、加强人文关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近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在加强人文关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和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精神心理需求,还有明显的差距,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推进,还有大量的现实问题需要解答。加强新形势下的人文关怀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保证人文关怀工作的正确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根本支撑。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人文关怀,本质上是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在地蕴含着鲜明的价值导向和价值要求。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遵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人文关怀工作之中。

(二)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实现人文关怀与群众工作的有机结合。加强人文关怀是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解决群众困难、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是人文关怀最有说服力的举动。要树立群众观点,深入基层听民声,深入实际察民情,深入群众访民忧,切实把握好新形势下群众的思想脉搏、精神需求和心理期待,使人文关怀工作更好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切中肯綮”,以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来融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要在人文关怀工作中增进群众感情,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着力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好事,使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在人文关怀工作中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心理需求。

(三)深化理论研究,为人文关怀工作提供智力支持。人文关怀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科学知识来支撑,需要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辅助,需要丰富的方式方法来实施。这就需要我们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深化对人文关怀的理论研究,探索规律、把握特点,开展科学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把人文关怀作为加强、改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重点课题,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 人文关怀

一、培育人文关怀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人文关怀意识是注重人文关怀的内因,是人文关怀落到实处的内在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突出人文关怀,关键在于加强人文关怀教育,提高社会对人文关怀的认同度,不断树立人文关怀意识,形成浓厚的人文关怀氛围。一是突出对领导者和管理者的教育,提高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文关怀的认同度。实践证明,人文关怀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取决于各领域各层面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人文关怀的认同程度和落实力度。二是突出对政工人员的人文关怀教育,提高政工人员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度。政工人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执行者,他们对人文关怀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到人文关怀落实的程度和效果。三是突出对社会公众的人文关怀教育,营造浓厚的人文关怀社会氛围。个人是社会的组成元素,无论其在社会舞台处于何种角色,都是和谐社会的建设主体,既是人文关怀的受益者,也是人文关怀的实践者。

二、创新人文关怀载体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思想工作,相对来说比较虚,要使人文关怀取得成效,必须依托各种有效载体,化虚为实,想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一是把人文关怀与业务工作结合起来。在对业务工作定标准、提要求时立足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人的能力水平、环境条件和合理需求;在业务工作考核时坚持公平、公开、公正,把人文关怀体现在对人的业务能力公正考评上,使其获得充分的认同感和成就感。二是把人文关怀与关心人的合理需求结合起来。要在真诚关心、全心帮助的基础上,真心关注人的各种需求,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真心促成其合理需求的实现,即使是不合理要求也要通过耐心解释以求得群众的理解。通过真心、耐心、细心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多方面关注人的需求,使广大群众真切感受到单位和领导的关爱,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感受到党的温暖,从而进一步增强凝聚力、积极性和创造力。三是把人文关怀与日常管理结合起来。要寓人文关怀于管理,把人文关怀的内容和要求渗透到管理之中,赋予人文关怀以更多的硬性约束;同时,在管理中体现人文精神,提高人员素质,赋予管理以更大的教育功能。

三、拓展人文关怀内容

突出人文关怀,必须把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由单纯的政治性教育向综合性教育转变,不断满足人们丰富多彩的各种精神需求。一是更加重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感受和感觉。强化人文关怀必然要求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多层次需要,关注主体感受上是否满意、是否赞成、是否高兴的情绪反应。在现阶段重要的是让人民生活富裕的同时,精神心灵上感到更加愉快,个性人格上获得更多尊重。发展提升上得到更多机遇。二是营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不懈追求的理想,更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政治主张和价值追求,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因此,强化人文关怀,必须突出公平正义。把人文关怀落实到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切实做好就业与再就业、收人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工作,抓紧完善保障社会制度,提供规范、公正、平等的社会活动环境。在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尽可能地降低社会成员所面临的风险因素,减少社会成员正常生存和发展的后顾之优。三是建设更加彰显人文关怀的和谐文化。

四、建立人文关怀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体制。从社会学、人类学的角度看,每个人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希望被承认、被肯定、被表扬的欲望与需求。这种欲望和需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其今后的行为举止,是因为被肯定表扬而更加积极亦或是被批评忽视进而消极怠慢。因而,评价是否公正、合理关系到社会个体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他们的心态和稳定。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努力在全社会倡导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营造一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以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为目标建立健全科学、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工作评价机制,真正让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受到激励,得到重用。进一步激发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建立健全长效的心理疏导机制。意识指导行动。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所呈现出的以烦躁、冲动、偏执等为特征的非健康心理问题,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问题。要高度关注人的心理健康和心理调适问题,加快建立社会心理疏导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完善社会心理救济体系,经常性地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认真倾听广大人民群众的心声,真心实意地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做好解释和疏导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建立动态评估体系。三是建立健全人文关怀的考评机制。逐步探讨建立健全人文关怀工作量化细化的考评体系,把对群众的人文关怀工作成效作为对各级班子和领导者、管理者绩效考评的重要指标。促使各级各部门和各领域各层面领导者、管理者真正把人文关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谋划、来落实,从而推动人文关怀工作的经常化和制度化。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2013年第1期《论人文关怀在管理中的作用》;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现实意义;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23-02

同志说过:“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一大法宝,也是我们党的一贯做法,是我们战胜困难、取得胜利的重要武器。因此,在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那么,如何创新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应是当前关注的重点。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2],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思想政治工作以人为本的宗旨,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基本方向,开创了新的途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遵循人的思想和心理活动的规律,将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工作中去。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内涵释义

(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渊源

“人文”一词最早出自中国古籍《易经》:“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3]。“人文”区别于自然,有人伦之意;区别于神理,有精神教化之义;区别于质朴、野蛮,有文明、文雅之义;区别于成功、武略,有文治教化之义。在传统文化中,人文关怀是人类从野蛮落后到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疏导”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审视。它不同于教导,也不同于指导。教导和诱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用,但教导往往耳提面命,缺乏亲和力;指导常常高高在上,难免束之高阁,往往不能真正解决教育对象内心的疑虑。而“疏导”不仅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因而在实现这一功效方面具有更加实在的作用。

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就是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怀、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与自由的追求。一句话,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就是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自觉意识提高的反映。

(二)“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是一种理论创新

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文关怀”,它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以外,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特别是把“人文关怀”和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联系起来,延伸到正确妥善和谐地处理人际关系,这就使“人文关怀”的内涵得到了扩展,也更易于落到实处。“疏导”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性审视。 “疏导”不仅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因而在实现这一功效方面具有更加实在的作用。

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一种工作理念的创新,也是方法的创新。人文关怀中渗透着心理疏导,选择心理疏导方式本身就体现着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是实现人文关怀的一种手段。二者都是以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为宗旨,而不是脱离政治思想、意识形态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以往思想政治工作有时不尽如人意,原因可能多种多样,而工作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工作思路比较狭窄即为其中之一。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习惯于把问题症结锁定在思想素质、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上,容易造成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给人带来某种新的心理伤害,导致思想政治工作失效。“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提出,对我们有一种勇于创新、视野顿开的感悟。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意义

首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人文关怀”就是确立人的主体性,确立一种赋予人生以价值和意义的人生价值关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不仅仅是从经济和道义上给予关怀,更重要的是在政治上、精神上充分实现人的价值,它在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完整以外,又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心理疏导”则更加注重人性审视,它不仅建立在对对象的尊重上,而且是贴近对象的实际需求。实践证明,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有效地心理疏导常常可以使工作效果事半功倍。

其次,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由“说服教育型”向“理解沟通型”转变的具体体现。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既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更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只有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提高说服力、增强影响力。

再次,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体体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更加丰富。但与此同时,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明显加快,竞争的日趋激烈,导致人们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缓解人的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实现人的心理和谐,已经成为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团结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课题。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对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我们党的事业发展尤为必要。

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融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

1.人性化原则。要尊重人的主体性,人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就是引导人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在引导过程中,一定要尊重人的平等,尊重人格。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灌输式说教方式,应通过人性的需求,理解自己工作的对象,采取换位思维、互相探讨、平等沟通,达到思想上相互信任,感情上相互理解,认识上共同提高。尤其是领导者,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不可高高在上,以权压人,以势压人,要尊重自己的下属,平等待人,“敬人者人恒敬之”。俗语所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艰苦是地矿行业特性,有的领导者善于人性化的关怀,他经常对野外员工的工作、生活、家庭、安全等方面示以关心与问候,这些小小的举动,都会给野外作业的员工久雨盼甘霖之感。人文关怀应特别注重人的感情,人的感情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枢纽。

2.个性化原则。就是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性。每个人由于性格、兴趣、知识、修养以及社会政治经济地位,或者生活环境不同,对同一事物、同一现象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反应,不同的态度是必然的,思想政治工作切忌用一把钥匙去开万把锁,切忌把众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行为都用同一标准和同一模式来衡量塑造。在当今面临社会形态多元化、群体多层次化、价值观念多重化,我们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深入实践多作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工作对象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态度,从人性的角度有针对性采取不同的办法疏导之,这样思想政治工作才会有实效性

3.通俗化原则。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工作、生活、文化之中,即大众化和生活化。思想政治工作面对的是广大群众,而我们广大群众面对的是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问题。所以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要根据大众的需求开展工作,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切忌将向群众传授的思想理论高深化,造成“高山流水,曲高和寡”的局面。应当把高深的思想理论通俗化,要将思想政治工作生活化,从群众所关心的柴、米、油、盐、酱、醋入手,从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入手,从群众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使我们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力点、有的放矢。只要我们把思想理论通俗化,教育内容生活化,工作方式个性化,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群众,贴进生活,走进群众的心灵。

四、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思想政治工作应有的放矢,要达到工作效果,就要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重点,真心实意关心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工作和生活中的思想困惑与矛盾,千方百计为员工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

当前,人们的精神与心灵经历着如同社会大变革一样的强烈震撼与冲击,不同程度地出现了道德困惑、理想迷失、信任危机等现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就是要一方面引导人们加强自身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使人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统一起来,在为祖国和民族的奋斗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就是要更多关注人们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为培育人的心理和谐提供社会环境支持。

2.要善于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要在全社会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着力于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意识,注重从心理上引导大家正确看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同时还要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方法、和谐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处理问题,培育乐观、豁达、宽容的精神,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以开阔的心胸和积极的心境看待一切。在人与人关系上,要引导人们树立合理竞争、共同发展的理念,提倡包容和协作精神,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要着力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学艺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独特作用,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有效调节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消除忧郁感、孤独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绪,让人们不仅生活上富裕,而且精神上感到愉快。

3.积极探索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理论和实践表明,尽管心理危机本身具有不可预测的特点,但早发现、早干预是危机干预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也要提高危机干预、预警意识,建立有效的危机干预、预警机制,提高大家的心理应对能力。要建立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反映机制,加强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促进社会情绪交流渠道畅通,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帮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达到心理和谐。要加大心理卫生投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把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渗透、体现于各级各部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当中。

参考文献:

[1]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弱势群体;关怀;伦理审视

中图分类号:B8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2)03-0030-04

关怀本身是一个充满伦理意蕴的概念,但关怀不一定都是伦理的。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关怀缺失伦理,甚至是反伦理的。在建构和谐社会的今天,弱势群体关怀的伦理性问题,应成为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关怀的伦理意蕴

在汉语里,“关怀”一词又同“关心”、“关爱”。从词义学的角度讲,“关怀”一词的涵义偏重在“怀”上。在《辞海》中,“怀”的义项除了“胸前”和“心意”之外皆为动词(怀抱、怀藏、想念、归向、包围、围绕)。[1]32-34与“怀”相关的词语有“关怀”、“怀念”等。因此“怀”在中国语言中是一个动作性、价值指示性很强的词。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对“关怀”给予了很高的学术关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丰富的“关怀文化”。① “关怀”在英文里是“care/caring”,即照料、照顾、看护、养育等意思,主要是对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或群体的一种关切和帮助。当然,这种照料、照顾、看护等主要是上对下、强对弱、优对劣,是对处于相对弱势的人或群体的一种爱护、帮助和关照。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把关怀界定为人类生活的真正存在,是对其他生物的一种挂念的态度、认真做事情的一种观念、最深切的真实的渴望、短暂的关注及所有属于人类生活的负担和痛苦。[2]15在西方话语中,“关怀”又表示一种“全身心投入”的状态。

在当代,从伦理学的角度对“关怀”进行解读和研究的是西方伦理学界的“另一种声音”――关怀伦理学。关怀伦理学是上世纪60年代伴随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的发展而率先在英美社会逐渐兴起的、建构在女性等弱势群体视角基础上,肯定女性的独特道德体验,强调关怀、情感和关系的一种伦理学理论。关怀伦理学代表人物有卡罗尔・吉利根、内尔・诺丁斯和萨拉・拉迪克等人,而其中又以当代美国伦理学家内尔・诺丁斯为主要代表。本文选取内尔・诺丁斯的关怀伦理思想,对关怀进行伦理学解读。

内尔・诺丁斯借鉴海德格尔的观点,认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怀,也都沉浸在关怀中,关怀体现了生活最终极的本质。[3]13由于在人生的各个时期我们都需要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因此关怀他人和被他人关怀是人的基本需要。诺丁斯把关怀分为两种,自然关怀和伦理关怀。对于自然关怀,她认为主要来源于人类自然的“爱的情感”,是人类情感的自然反应和基于义务的伦理情感,如同现实中当他人陷入“不利境地”向我们求助时,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的一种“我必须”的道德意识。故这种关怀不需要人们在伦理上做出任何努力,仅仅表达了当事人的一种渴望和自然倾向,而不是对责任的认同。因此诺丁斯认为这种关怀是一种“自然”状态,把它称作为“自然关怀”。但是人的复杂性又常常使人们在实施“自然关怀”时,“我必须”的自然倾向遭到来自内部的抵制,也就是我们虽然看到了他人的需要,但却因种种原因不愿予以关怀,这时就必须借助我们的伦理理想。那么何谓伦理理想?诺丁斯指出,“伦理理想是一系列关于关怀和被关怀的记忆,体现了自我和人际关系中最好的一面。因为我们珍视自然关怀中的关系,所以伦理理想就能激励我们维持最初的‘我必须’,对他人的需要做出反应。”[3]14诺丁斯认为,这种关怀有别于上面的自然关怀,需要做出伦理努力才能实现,她称之为伦理关怀。

诺丁斯特别重视道德情感在关怀中的作用。她认为自然关怀来源于爱的情感,伦理义务感的产生也不是来自“上帝的指示”或出于康德式的绝对律令。关怀的产生离不开现实生活中人们的道德情感,都体现了人与人的一种关系性。不论是自然关怀还是伦理关怀,莫不如此。为此,诺丁斯指出关怀伦理就是要“建立、恢复和增强关怀的关系。在这种关怀关系里人们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做出反应”。[3]14因此关怀的产生取决于双方及特定的环境,诺丁斯认为在关怀中需要考虑的是具体情境定的人、特定的需要和特定的反应及体验,而非从某种普遍性法则做出推理和判断。诺丁斯的关怀伦理还承认人性的弱点,特别是人的情感容易受到外部环境或他人的行为影响,强调了营造有利于他人和整个社会道德生活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132,[5]

正如诺丁斯所言,“关心其实是一种关系……” [6]但现实中,我们把关怀感性地理解为一种美德,属于一种个人品质的范畴。这就把原本表示“关系”的关怀置于“个人的范畴”。因此诺丁斯特别指出“……但是,过分强调关心作为一种个人美德则是不正确的,将关心者置于关心的关系之中更为重要。不管一个人声称他多么乐于关心,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创造了一种能够被感知到的关心关系”。 [6]国内学者肖巍在《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一书中对诺丁斯的“关怀”作了阐释,认为诺丁斯的“关怀”有着两种基本含义:“首先,关怀与承担是等同的,如果一个人承担或者操心某种事态,并为之烦恼,他就是在关怀这些事情;其次,如果一个人对某人有一种欲望或者关注,他也是在关怀这个人。换句话说,如果他注意到某人的想法和利益,他就是在关怀这个人。”[4]132通过这种阐释我们可以发现诺丁斯的“关怀”主要揭示了关怀双方的互动关系,是一种双边的关系行为。那么关怀与被关怀双方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呢?是不是一种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回答是否定的。关怀所表示的关系是一种互为主体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即“关怀的形成一方面取决于关怀方对这种关系的维系,另一方面也有赖于被关怀方的态度和感受能力。就是说,关怀实际上是人们在身心上对他人或他物所承担的责任,是关怀方把握他人的现实性,尽可能地满足他人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并能够得到被关怀方回应的一种关系行为”。[4]132

由此可见,关怀不仅是一种道德情感,更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存在状态,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在关怀实践中,关怀主客体之间是平等、双向的互动关系,二者具有不同的道德分工和伦理责任。

二、转型期我国弱势群体关怀的伦理审视

关怀弱势群体的核心是伦理问题,即如何关怀的问题。在感性层面上,人们通常认为弱势群体是需要帮助的群体,只要我们去帮助、去关心,就是道德的行为,而很少有人从伦理角度反思,我们的关怀行为是否契合“伦理”。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关怀是人的基本道德需要。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怀,也都沉浸在关怀中。关怀体现了生活最终极的本质,[2]15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之一。关怀弱者体现了人对“应该”世界的诉求和对自身价值的深刻关注,同时也是人的“类”意识从自发到自觉直至实现道德自律的过程。这种“类”意识就是伦理规范的源头,是人类摆脱“兽性”到达“人性”的主要标尺。随着这种“类”意识的衍生、发展,最后逐渐精致就发展成今天人类共同的“道德律令”。“类”意识最初表现为对同伴、身边人同类的关心,尤其是关注那些处境困难、身受痛苦、生命垂危及遭遇各种打击、挫折和不幸的人。因为,人不同于世间万物的地方,是对本身的生存有一种不满足感,总希望有一种理想的生活,这种理想的生活就是伦理学揭示的道德生活。[2]649关怀他人、关怀弱者,就是人的一种道德生活,但是,综观我国对弱势群体关怀的实践,不得不说,关怀虽然已经行动起来了,但离“伦理”还有一段距离。甚至,有时是与伦理相悖的。

从对弱势群体关怀行为双方的主体关系来看,相对弱势群体来说,关怀主体无论是政府、社会组织,还是强势群体,往往拥有较高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地位;而作为关怀客体的弱势群体身处社会底层或弱势的地位,两者之间的身份落差,构成了一种类似传统社会的等级。强势向弱势施予的关怀活动,无可避免地带有儒家伦理中“等差之爱”的性质,这是不平等关系中上层对下层施予的单向、无原则的关怀。因此,这种关怀是否合理和适度,只能由施予者凭借自身的德性修养和习惯偏好支配,并没有一个普遍适用的正义原则作为公平的保障。[8]作为关怀者,在关怀过程中不时出现的“恩赐”、“救世主”的心态使被关怀者产生“耻辱感”。这种对弱势群体的“强势”关怀,使本来充满伦理意蕴的关怀活动变成了令人难以忍受的“施舍”。

从关怀弱势群体的动机来看,功利色彩浓厚。政府官员炫耀政绩的大张旗鼓、社会组织带有广告性质的虚张声势,以及某些个人带有炒作成分的作秀都使关怀行为成为了一场“表演”。广大的弱势群体被当作某些机构、个人捞取政治资本、吸引世人眼球,或树立“社会形象”的“道具”和“演员”。在某种程度上,弱势群体成为了某些人、某些机构消费的对象和作秀炒作的工具。弱势群体在关怀实践中往往得不到作为社会平等一员所应有的尊重。这种更多地从关怀者自身的某种功利出发的“关怀”多少使受关怀者在人格、尊严、自由和自主方面受损。作为社会的人,弱势群体虽然在经济等方面处于社会底层,但是,弱者在人格、尊严、自主性等方面绝不处于弱势。在人格上,大家是平等的。弱势群体绝非为了“五斗米”就会弯腰,去接受“嗟来之食”。所以,这种没有伦理内涵的关怀不可避免地导致受关怀者生出一种心理上的自我防御,一旦当关怀的内容与其所持有的价值观、信仰、风俗习惯等发生冲突时,或过多展示与现状格格不入的奢华,或过多直露地体现,或宣扬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生活态度,关怀行为就会受到强烈抵制。弱势群体就会下意识地“说服”自己“不被关怀”。那么,“关怀”也可能衍生出无所顾忌的伤害,更谈不上“伦理”的关怀了。[8]

从弱势群体关怀的机制安排上来看,也有很多经不起伦理考量的地方。例如,在关怀对象的选择上,传统计划体制思维依然存在。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有的地方出台的政策带有很强的地方保护色彩,关怀中依然以户籍为标准,内外有别,沿袭早已丧失现实合理性的歧视性规定,把广大的农民工排斥在外。看似关怀弱势群体,实为制度歧视。再如,关怀缺乏长效机制,没有形成制度保障。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只在某些节日等特殊的日子才大张旗鼓地表现出来,是一种“临时性”、“救急性”的关怀行为。另外,关怀形式比较单一。物质形式的关怀多,精神层面的关怀少,对弱势群体进行伦理救助的关怀就更是没人提及。凡此种种,都与伦理关怀的本意相去甚远。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重要的不是给予什么,关键是如何给予。关怀他人,关怀弱者,是人的一种道德生活。同时关怀又是一种关系行为,一种在任何时期我们都需要他人的理解、接纳、尊重和认同的主体间关系,也就是说,关怀实际上是人们在身心上对他人或他物所承担的责任,是关怀方把握他人的现实性,尽可能地满足他人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并能够得到被关怀方回应的一种关系行为。所以,关怀行为应该是一种充满伦理情感的社会行为。由于种种原因,弱势群体在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体验不到自身价值,甚至还会遭到一些强势群体的鄙视、嘲弄、疏远和厌弃。尊重弱势群体是一个社会的“道德底线”。因为,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弱势群体有着与生俱来的权利和尊严,他们与社会其他人一样渴望得到理解与尊重。

总之,弱势群体关怀的核心是伦理问题。在弱势群体关怀实践中,必须对原有关怀理念、模式、行为方式进行伦理反思。转变关怀理念,由“施恩”转为“权利”,由“道义性关怀”转为“义务性关怀”,由“临时的节日性关怀”转为“制度性关怀”。改进关怀的方式方法,运用主体间性原则,突出被关怀者的主体地位。根据弱势群体接受程度的差异,制定具有伦理内涵的关怀方式、方法,让弱势群体有尊严地悦纳关怀。同时,结合弱势群体的伦理生态,对弱势群体进行伦理救助。提高弱势群体的伦理道德水平,恢复和重构弱势群体的自我价值感。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加强弱势群体社会心态的监测、评估和预警,帮助弱势群体达到心理和谐,实现全面发展等。质言之,在弱势群体关怀中,关怀主体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尊重、理解弱势群体,让社会对弱势群体的爱成为温暖的阳光、及时的甘霖、沁人的春风,不仅使弱势群体在逆境中得到关怀,而且,能够在关怀中享受关怀。

三、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实现策略

弱势群体伦理关怀以“人是目的”作为指向和尺度,是对人的尊严与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肯定的一种深层次关怀。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的核心是伦理问题,但又不仅仅是伦理问题,它关涉到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是一个社会综合工程。

首先,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应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伦理关怀不是排斥物质关怀,相反,物质的关怀应成为伦理关怀的主要部分,或者说是伦理关怀的基础。没有了物质作为基础,伦理关怀就成了空中楼阁。物质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 [9]79而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它一些东西。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而且把生产满足生理需要的物质资料作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社会弱势群体最大的弱势就是物质上的贫乏,不仅处于初级的物质层面,而且几乎处于物质层面的最底层。对他们来说,最需要的就是物质上的帮助。说:“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10]467转型社会的今天,对弱者进行物质帮助是最大的伦理关怀。只有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一个社会才能具备相应的社会经济资源,才能为解决弱势群体的弱势地位提供必要的条件、途径和物质基础。没有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不论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多么“伦理”,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意义。

其次,弱势群体伦理关怀需要制度伦理保障。世界银行《2005年全球企业经营环境报告》提出:消灭贫困,必须从消除制度贫困开始。在这里制度贫困并不是缺少制度,而是说不合理的制度容易导致贫困,合理的制度安排才有可能通向“共同富裕”。因此制度贫困主要表现为因缺乏制度的保障和支持的制度匮乏和不合理制度产生的制度剥夺而导致的贫困现象。[11]制度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伦理道德的体现,对弱势群体进行伦理关怀必须消灭制度贫困,建立公平公正的伦理制度。转型社会的制度安排是“强者”优先,不可避免地造成部分群体的弱势。所以,弱势群体的产生与转型社会的制度安排有关。消灭贫困、关怀弱势群体,首先应消除制度的贫困,加强制度伦理建设。要根据弱势群体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激发弱势群体潜能的公共政策,创造一个让弱势群体自由、有信心地进入某个领域发挥才智的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他们都有充分发挥其能力的平等机会,有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发展机会和空间。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体系还很不完善、很不健全,国家必须尽快建立多层次的社会救助体系,在制度设计和制度安排中多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多倾听弱势群体的呼声,使制度更多的体现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和道德支持,并逐步使之法律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尽可能使经济发展中各群体做到起点公平、程度公正、经济活动成本合理等。唯其如此,对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才可能实现。

再次,弱势群体伦理关怀需要教育支持。社会学家阿马蒂亚・森将现代社会的贫困看作是由收入贫困、能力贫困、脆弱性和社会排斥等因素构成的,并认为消除这种贫困的根本途径是发展人的可行能力,以促进人的实质性发展。通过对弱势群体成因的分析,除了体制改革和社会转型的客观原因外,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自身素质和自身能力的问题。必要的社会支持固然十分重要,但是,最终摆脱弱势地位还是要靠弱势者自身的努力。1959年,美国学者奥斯卡・刘易斯首次提出“文化贫困”的概念,认为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结果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点等,即“贫穷亚文化”。这种文化一旦形成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就会对生活其中的人产生影响。要消灭贫穷,首先必须要改造贫困文化。所以,必须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教育支持,把“输血”式救助变为“造血”式救助,在外部因素的帮助下提高弱势群体自身的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唯有如此,弱势群体的潜能才有可能得以开发,社会才能够实现真正平等、有效的合作,弱势群体才能与社会其他群体一道共同发展,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注 释:

①更多的学者把中国文化的特质概括为伦理文化,该观点已为大家熟知。笔者认为,伦理文化的称谓主要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他人、社会、自然的一种“关怀”关系,用关怀文化来表述中国文化更符合我国传统文化的特质。

参考文献:

[1]侯晶晶.内尔•诺丁斯的关怀教育理论述评与启示[D].南京师范大学,2004.

[2]Nel.Noddings. 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M].New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

[3]Nel.Noddings.Educating Moral People[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2.

[4]肖巍.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M].北京出版社,1999.

[5]何艺,檀传宝.诺丁斯的关怀伦理学与关怀教育思想[J].伦理学研究,2004,(1).

[6]王亚琳.母亲的声音――试述诺丁斯关怀教育理论及对我国道德教育的影响[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1).

[7]余卫东,戴茂堂.伦理学何以可能?――一个人性论视角[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8]周永姣.弱势群体人文关怀心理探微[DB/OL].dx. fuyang.省略/upload/Attachment/2008-11-27.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现路径

一、人文关怀的涵义及理论依据

人文关怀的核心的内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方式去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价值特别是人的生命价值和精神价值。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就是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个性需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关心和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重要内容,并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依据。

第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界定为社会关系的总和,也就是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关怀人的首要任务是尊重和满足人的基本需要。

第二,关于人的主体性理论。人的主体性是人的重要本质属性,也是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得以有效展开的基本条件。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主体性指人在创造自己历史的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第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始终作为主题贯彻马克思的学说,而能体现这一主题的就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探讨人的全面发展贯穿始终。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博大而深刻的人文关怀理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实现的必然性。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必要性

(一)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引领人文关怀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些论述凸显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重要作用。

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根本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高校的教育体系中,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将大学生视作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以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为最终目的,才能最终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实现他们的社会价值。

(二)马克思人学理论要求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反复强调,“现实的个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文关怀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人类精神的高度抽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体现。它从现实的人出发,通过主动地关注、改善人的生存状况,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使人能够对生存环境和主体自身进行自觉,合理利用自主选择的权利,实现自我完善和功能的充分发挥。

(三)高校学生追求自身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如今,90后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的主体,个性鲜明,追求自由、思维开放是他们的共性,而高校扩招的负效应加剧了就业市场的竞争,使得他们感到了较大的学习和生活压力。对于性格比较内向、心理承受力差的大学生而言,这些压力对其造成的困扰和影响是不可小觑的。各种压力均会转化为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疾患,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应该重视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四)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属性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一个“总体的人的教育生成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使人的价值不断升值和增值的过程。人的全面发展既是人的价值的最充分体现,又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理想境界。只有全面关注人的本性,特别是尊重并培养人的主体能动性,促进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本性的需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社会大环境变化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发展

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涵盖着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人民生活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了社会体制、社会结构与社会发展的快速、重大转变。政治、经济层面发生的急剧变化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校园中的大学生。在此背景下,人文关怀就显得愈发重要。

三、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视教师为唯一主体,完全忽视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地位,把受教育者当作纯粹灌输的对象。这必然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命令主义、强制压服和单向注入,导致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被严重挫伤,造成受教育者强烈的逆反心理。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缺乏人文关怀精神的结果。

(二)对师生的利益诉求重视不够

邓小平明确指出:“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行,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但大部分高校的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对涉及师生的现实利益问题虽然都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但在实际问题面前缺乏全面调研,很难切实让师生的困难与困惑得到真正解决。

(三)教育方法和手段陈旧、缺乏创新

传统教育不重视学生的发展,把受教育者当作“物”来对待。在教育过程中往往采取一种“灌输”的教育方式,不注意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受教育者当作“产品”来培养和进行灌输,不讲究方法,造成学生情绪上的抵制和行为上的叛逆,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忽视了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作用。

(四)忽视师生的情感世界,缺乏针对性的心理辅导

情感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产生的内心体验,它具有信号功能、调节功能和激励功能,构成人们社会行为的动力系统,这种动力对于人们的行为态度和行为结果至关重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对师生的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的指导,否定了师生的感性需求。当师生出现各种问题时,一些高校缺乏必要的心理辅导,无法真正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深层次问题。

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相关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人文关怀的作用和地位

一部分高校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忽视了人文关怀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没有深入地探究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没有意识到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全面性、持久性,没有意识到学生不同层次的成长需要和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这就难以取得所期待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者本身的素质亟待提升

人文关怀的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者人文关怀素养的高低。由于一部分教育工作者缺乏以人为本的科学教育理念,缺乏平等的教育观念,不能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自身的定位出现了问题。还有一部分工作者不具备对大学生进行精神关怀的能力,没能与学生建立良性的互动关系与情感基础,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效果。

(三)教育模式重视施教主体,轻视受教主体

在当前的教育模式下,一般采取的都是重视施教主体、轻视受教主体的教授方式。当然,并不能完全排斥教育者本位的讲授模式,在很多德育教学领域中,教师的教授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但不能一味灌输,忽视了与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使整个教育过程变得死板没有生气;学生们成了消极被动地接受社会规范和历史、政策的机器人,这样的教育方式将难以获得效果。

(四)在教育方法上,重视共性教育,轻视个性教育

教育管理者习惯于用固定的规章制度来限制学生,培养学生的统一性、服从力。这种只重视共性教育,轻视个性教育发展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常常使大学生缺少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对探求新事物缺乏兴趣,缺少个性、墨守成规,在学习与工作中常常对探求真理的过程缺乏热忱,这种教育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一)树立以人文本的理念,注重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大学生倘若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他们可能会丧失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而且其人文精神和伦理道德也可能处于滑坡和缺失状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要关心和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反思,学会批判,学会创造。

(二)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大学生的现实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世界,做到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切切实实地解决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心理和情感的实际,围绕学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问题、理论问题以及学习、生活、情感、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开展工作。

(三)改革教学方法,重视在师生互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入耳,而且要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经过理解和自主选择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依赖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依赖于营造一种民主与和谐的教育氛围和增强师生间的互动。这样,在平等的师生之间就可以在思想、情感和信息诸方面得到交流。

(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做好心理辅导工作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按照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行事,在教育中要融入人文关怀的精神,要注意从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入手,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教育,在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上下功夫。有效地解决或缓解存在于大学生中的心理困惑,减少他们的焦虑、抑郁、恐慌等不良心理状态,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参考文献

[1] 邓仁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EB/OL].人民网,2012(11).

[3]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N].人民网,2003(07).

[4] 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M].北京:中央编译局,1995.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爱因斯坦全集[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5).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7

一、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

1、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主要是将人作为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主体、动力和目标,关注人的价值、尊严、个性以及理想等等各个方面。具体来说,就是关注人的生存过程中的各种情况,肯定人的尊严和与人性相适应的发展条件,关注每一个人、激发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追求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一种关怀。要在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做到人文关怀,需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认可人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人是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主要力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占据着核心位置的主体,要实现和谐社会建立,就必须先从实现人的和谐发展做起。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科学认识人存在的价值,明白人是实现和谐发展的主导力量和动力,人的和谐发展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建立与发展。

(2)尊重人在社会进步中的主体作用。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尊重人的主体性的前提下进行,人作为物质生活及政治生活的主体,在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要在关注人的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要注重对人的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满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心理疏导

心理疏导从医学的角度理解,就是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和方法对人们的心理认知和情绪行为以及意志等方面加以调节改变,达到消解心理压力、治疗心理疾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来讲,即通过运用语言或非语言了解沟通的方式,改善对方的心理状态,利用对方认知、信念及态度情感的变化接受所需传达的思想,从而转变其不良心理状态,消除思想障碍。它是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是促进人们心理和谐的科学手段,因其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且有较强影响力和说服力,在实际思想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心理疏导的应用。

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关系

人文关怀主要是对人进行科学全面的认知和理解,而心理疏导是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具体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心理或思想障碍加以疏通和排除,促进人们思想意识和素质的提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都是为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水平为目标,人文关怀引导着心理疏导的方法和方式,心理疏导工作体现着人文关怀的具体要求。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

1、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要严格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人的主体性,树立关注人、关心人的价值方式,关怀人的价值意义,促进人的科学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不只是对人在物质层面上进行关注和支持,还对人在政治及精神领域进行关注,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心理疏导注重对人心理和思想上的关注和分析,在充分尊重对象的基础上,联系实际情况,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工作,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进行,是科学发展观在政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2、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满足时展要求的体现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将思想政治工作由传统的“说服教育”转向“理解沟通教育”的形式,增强了说服力和影响力。社会的快速发展增加了人们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压力,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从这方面入手,加强对人们精神疾病的缓解和改善,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和谐。积极引导人们提高自身修养和人格完善,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将个人价值与他人价值的实现有机结合,使之相协调统一,这也是顺应当展的需要。

3、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

在当前新的社会时期,思想政治工作除了进行政治教育,实现社会价值,还对促进人的科学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作为思想政治工作中重要的内容和方法,对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提供了良好的实施途径,也给其指明了工作方向。在具体思想政治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关注人的内在需求,充分考虑不同人之间的思想差异和接受能力,进行相应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建立和完善和谐管理模式的重要方式,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加强人们之间的平等交流、尊重各种人本需求、重视心理引导等方式体现人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和谐管理。

三、有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途径

1、深刻理解和把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有效实现和落实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理念,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以科学的理解和掌握,并将其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已不仅仅局限于政治性和道德性的层面上,而是更加注重思想教育内容的思想性与观念性,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关注教育对象的个性、情感和人格等,做到教育客体性与主体性的客观统一,促进教育对象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者只有深刻把握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科学内涵和本质,才能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将其落实,发挥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作用。

2、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模式

在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困境,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更好地实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作用,就需要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不能依旧按照陈旧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认识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局限和效果的有限性,思想政治内容和观念的更新需要有与之相协调的教育理念来实行。同时,依据时展要求和工作经验,对工作模式加以创新,改革思想工作中的工作形式,不仅要进行思想内容的教育,也要有人本性的思想传播。

3、坚持生活化、人文化的思想原则

人文关怀对社会的重要性篇8

一、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表现

1.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理论研究上的不足

相对于国外人文思想的发展,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理论的发展存在时间短、内容参差不齐、尚未形成完善体系等等问题。

一是发展时间短。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溯源于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将思想政治工作者视为唯一的主体,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主导性无限夸大,甚至完全忽视了思想政治工作客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该具有的积极主动性和主体性地位,这是对人文关怀精神的忽视。

二是内容上良莠不齐。我国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是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同时融合了国外的政治、教育思想的人文关怀因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关怀因素。在其内容上可以说是兼容并包,同时带来了复杂性,造成了内容上的良莠不齐现象。

三是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思想政治工作学在长期实践和研究中已经形成了以基础课程、应用课程和创新课程为主的理论体系。其中涉及人文关怀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目前实践中探索更多的是实际操作层面的人文关怀,缺少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指导人文关怀的实践操作。

2.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人文关怀的欠缺

(1)主、客体地位不平衡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是组织者和实施者,处于主动和支配地位,客体往往处于受动和服从的地位。在未来多样性的社会中思想政治工作追求的不应当是相似性和类同性,而应当是个性,应朝着多样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新形势下,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必须把工作的切入点更多的放在受教育者身上,充分重视他们的个性特征。

(2)强调整体性忽视个性。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过分强调“灌输式”的理论说教。心理疏导为思想政治工作对象提供了情绪宣泄的平台,起到社会安全阀的作用。这就需要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载体的创新和良好思想政治工作氛围的营造,否则思想政治工作就容易失去市场和人群。

二、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实现的有效途径

通过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可从社会环境的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实现路径两个方面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

(一)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实现的环境支撑

现代思想政治工作环境是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并能够反映现代化进程的影响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条件的总和。如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优化,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非常重要。

1.树立人文关怀的环境观念

在力促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实现的过程中,正确看待环境决定论和环境无用论。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就是一个社会性的工作,自然离不开社会大环境的支持,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也是脱离不了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在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环境观问题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者人与环境、教育与环境关系的唯物论,承认环境的决定作用;同时更坚持辩证法,强调人对环境的能动作用。

2.优化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

(1)构建完善的社会机制。首先在经济机制上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争求更大的发展,为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提供一个稳定而又牢固的经济基础的支持。其次要实现政治体制的成功变革。以服务求生存的政治体制模式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支持是必要的。最后在文化发展机制上,需要秉承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理念,力争为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提供一个相对宽松、愉悦的文化氛围。此外,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等其他相关社会机制的构建也对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环境的实现起到支持作用。

(2)优化思想政治工作内部环境。思想政治工作内部环境的支持作用的实现,主要在于构建构建融入社会生活的融合机制、建立思想政治工作主客体有效交流机制、探索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科学育人机制、搭建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激励机制等。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运行机制的构建,有利于实现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方法的有效连接,这对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大有裨益。

(3)明确营造思想政治工作环境的主体。在社会环境的营造上,一方面党和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发挥主体性作用,另一方面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积极性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施首先是为满足思想政治工作客体需求而出现的,思想政治工作客体的需求是首要因素,所以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是实现人与环境互动关系良好发展需考虑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需要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人文关怀的理论和实践体系。人文关怀理念要想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得以贯彻实施,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付诸于实践。

1.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树立人文关怀的理念

在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必须首先树立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具体是指“在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时候坚持从工作对象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既注重人民群众整体利益的提高,同时又现实的关注作为人民群众个体的每个人的生存状态和利益需求,把‘人’的利益和生存状态作为检验一切理论和实践的标准。”

2.构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方法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内容建构、方法构建和机制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从关心人的基本需要、普遍关怀到引导人的终极追求的、终极关怀,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表层往深层推进的过程。

(1)构建人文关怀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不是简单的向客体灌输知识,而是注重唤醒他们的主体性意识,进而创造环境积极培育这种主体意识。因为思想政治工作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教育和管理与思想政治工作客体内化相结合才能达到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