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分析心理现象8篇

时间:2024-01-16 16:14:37

分析心理现象

分析心理现象篇1

由于短路现象的危险性,爆炸性(产生电弧),教师怕做,甚至回避不做,学生对短路没有全面深刻了解,对短路事故严重性无明确直观认识,更易在生活、实验、工作中导致短路事故的发生机率增加,危害极大。短路现象在生活中的危险性危害性的事实,迫切要求我们对短路现象要有一个明晰,正确地认识。

首先,短路实验是否该做,什么场合做,应怎样做,应该根据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师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主客观心理分析得出结论。

(一)短路实验教育性。

短路实验教育性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提供短路知识的感性材料,二是提供安全教育的感性材料。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电学中有关短路原理知识仅作简单介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内化短路认知目标而设计短路实验,提供典型的感性实验材料,这对理解短路现象物理本质及规律十分有利。在物理实验中电学安全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包括实验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用电安全,设计短路实验,为学生提供模拟性生活环境,典型性感性材料,进行安全教育具有现实性,很有说服力。

(二)短路实验趣味性

我们对289名初三学生进行电学知识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表明喜爱看短路实验的占24%,喜欢做短路实验的占59%,但也有11%的人害怕做短路实验,且多数为女生,总体上对短路实验感兴趣的学生达83%;由此可见,短路实验深受学生欢迎,因为短路实验现象一般伴有强烈的电弧火光及小声的熔丝断声。

事实上短路实验只能激发学生暂时兴趣,而暂时兴趣易生易灭,在学生大脑中枢此联系软弱、常有盲目性,广泛性,是学生实验兴趣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心理有两个明显特征:①容易形成不正确兴趣品质,甚至造成变戏法,看热闹的感觉;②容易产生害怕担心,惧怕的心理状态,阻碍学生对电学欧姆定律1=U/R本质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而短路实验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两种心理特征产生不利影响因素,因为过多的短路实验容易滋长学生不正确的兴趣品质;强烈,惊险的短路实验易加剧学生的害怕心理。所谓强烈,就是短路时威力大,电弧火光强,伴有小声爆炸声,对眼、耳感官有强烈刺激;所谓惊险,就是线连接错误时,电路一旦接电导通,短路就即刻发生,难于挽救。

从短路产生效果看:似乎实验中发生轰然巨响,电孤火光越亮越好,但是这类实验愈多对学生害怕心理会有负向加剧作用,使他们感到电现象可怕,我们对289名初三学生电学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表明11.2%学生对短路实验现象感到害怕,(导致)这对学生在做电学实验时,会常怀着恐惧心理,甚至可能不间断地问实验指导教师他所在进行地电学实验是否有无危险性,对学生物理电学学习产主消极地负面影响。因此,学生长期在实验时怀着恐惧心理进行电学实验操作,很易将此不良心理迁移到其他物理电学实验操作中,造成电学实验操作上的学习心理障碍。因此,对于发生在电压过高、电流过大等实验条件下短路现象,虽然能激发和满足部分学生暂时兴趣与心理需要,却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指导教师尤应明记此点。

(三)短路实验刺激性

1.刺激性的强烈性

心理学中感知与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表明,作用于耳、目等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被客体所清晰感知。短路实验刺激强度,无论是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都达到能引起学生注意良好的效果,因此,从刺激的物理特征看,短路实验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足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感知,但对听觉阀限研究表明,?声音超过140分贝时,对耳所引的不再是听觉,而是不舒适的触压和痛觉。尽管短路实验声响不是十分强烈,但声与电孤光亮的交互刺激,会使学生两手习惯性捂住两耳,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心理恐惧的存在。

2.实验中学生情绪的两极性

良好的情绪能使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刺激强度相适应,情绪的过度强烈和过度的抑制都是不正常的。短路实验对学生情绪反应具有两极性。有些学生对短路的强亮光,伴随小声响,感觉满足了自我猎奇的感知需要,从而产生愉快、喜悦、兴奋等积极情绪反应;有的学生则对这种短路现象感到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主观愿望,从而产生紧张、厌恶、恐惧的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两极性还表现在积极的增力和消极的减力作用上。前者由于喜爱这类实验而感到兴奋,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后者则往往使学习和积极性受抑制。心理的生理机制研究认为:当刺激物过于强烈的时候,兴奋过程过强烈,会超过神经细胞兴奋性限度,因此,从刺激的情绪特征看,短路实验对初中学生的情绪有明显两极性。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一般两种极端对立情绪反应的学生比例稍有所不同,通常,女生常易产生消极情绪。当做完短路实验后,由于脑神经细胞强烈的反射作用,往往使学生的情绪不能立即静下来,需要几分钟的骚动后才能使全班情绪趋于稳定,逐步转入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时间量是一个矛盾,需要教师妥善处理好短路实验的强度与刺激度。

(四)短路实验紧张度

短路实验能提高学生注意的紧张度,因为他们对即将发生短路的静态实验器材,存在着迫切希望观察到短路的实验现象的企盼心理。由于紧张加强了注意,注意范围缩小,所以,对实验现象的印象极为深刻,因此,从刺激的强调特征看,短路实验提高了学生注意的紧张度,因而达到了高度强化的效果,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中设计短路实验用以强调短路的危害及严重性,是可以收到理想效果的。

根据以上分析知道,短实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发生短路的可能性,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具有真实感、警惕感,从而达到理解电学基础知识和安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短路实验本身又有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事故,还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一些学生情绪,因此,对待设计短路实验,应当采取高度谨慎的态度,我们认为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以下实践原则。

1.尽量排除不安全因素

短路实验本身就孕育着不安全因素,设计这类实验必须尽量排除不安全因素,诸如电流不宜太大,电压不宜太高,熔丝不宜过粗,否则短路现象太强烈,可能涉及人身安全,绝对禁止学生靠近、围观实验。

2.课堂演示不易过会

从教育性分析,过多演示短路实验,会导致不安全事故几率增加;从兴趣性分析,由于这类实验只能激发学生的暂时兴趣,而且过多的这类实验可能滋长学生不正确兴趣品质;从刺激性分析,过多这类实验,会使学生减弱警惕感、新异感,现有初中教材短路知识只稍带讲了,较为妥当。

分析心理现象篇2

由于短路现象的危险性,爆炸性(产生电弧),教师怕做,甚至回避不做,学生对短路没有全面深刻了解,对短路事故严重性无明确直观认识,更易在生活、实验、工作中导致短路事故的发生机率增加,危害极大。短路现象在生活中的危险性危害性的事实,迫切要求我们对短路现象要有一个明晰,正确地认识。

首先,短路实验是否该做,什么场合做,应怎样做,应该根据物理教学的实际需要和师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主客观心理分析得出结论。

(一)短路实验教育性。

短路实验教育性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提供短路知识的感性材料,二是提供安全教育的感性材料。

初中物理课本第二册电学中有关短路原理知识仅作简单介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内化短路认知目标而设计短路实验,提供典型的感性实验材料,这对理解短路现象物理本质及规律十分有利。在物理实验中电学安全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其包括实验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用电安全,设计短路实验,为学生提供模拟性生活环境,典型性感性材料,进行安全教育具有现实性,很有说服力。

(二)短路实验趣味性

我们对289名初三学生进行电学知识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表明喜爱看短路实验的占24%,喜欢做短路实验的占59%,但也有11%的人害怕做短路实验,且多数为女生,总体上对短路实验感兴趣的学生达83%;由此可见,短路实验深受学生欢迎,因为短路实验现象一般伴有强烈的电弧火光及小声的熔丝断声。

事实上短路实验只能激发学生暂时兴趣,而暂时兴趣易生易灭,在学生大脑中枢此联系软弱、常有盲目性,广泛性,是学生实验兴趣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初中生心理有两个明显特征:①容易形成不正确兴趣品质,甚至造成变戏法,看热闹的感觉;②容易产生害怕担心,惧怕的心理状态,阻碍学生对电学欧姆定律1=U/R本质的进一步理解与深化。而短路实验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两种心理特征产生不利影响因素,因为过多的短路实验容易滋长学生不正确的兴趣品质;强烈,惊险的短路实验易加剧学生的害怕心理。所谓强烈,就是短路时威力大,电弧火光强,伴有小声爆炸声,对眼、耳感官有强烈刺激;所谓惊险,就是线连接错误时,电路一旦接电导通,短路就即刻发生,难于挽救。

从短路产生效果看:似乎实验中发生轰然巨响,电孤火光越亮越好,但是这类实验愈多对学生害怕心理会有负向加剧作用,使他们感到电现象可怕,我们对289名初三学生电学学习心理调查,结果表明11.2%学生对短路实验现象感到害怕,(导致)这对学生在做电学实验时,会常怀着恐惧心理,甚至可能不间断地问实验指导教师他所在进行地电学实验是否有无危险性,对学生物理电学学习产主消极地负面影响。因此,学生长期在实验时怀着恐惧心理进行电学实验操作,很易将此不良心理迁移到其他物理电学实验操作中,造成电学实验操作上的学习心理障碍。因此,对于发生在电压过高、电流过大等实验条件下短路现象,虽然能激发和满足部分学生暂时兴趣与心理需要,却不宜在课堂上演示。实验指导教师尤应明记此点。

(三)短路实验刺激性

1.刺激性的强烈性

心理学中感知与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表明,作用于耳、目等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被客体所清晰感知。短路实验刺激强度,无论是绝对强度和相对强度,都达到能引起学生注意良好的效果,因此,从刺激的物理特征看,短路实验具有强烈的刺激性,足够引起学生的注意与感知,但对听觉阀限研究表明,?声音超过140分贝时,对耳所引的不再是听觉,而是不舒适的触压和痛觉。尽管短路实验声响不是十分强烈,但声与电孤光亮的交互刺激,会使学生两手习惯性捂住两耳,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心理恐惧的存在。

2.实验中学生情绪的两极性

良好的情绪能使反应的强度与引起情绪的刺激强度相适应,情绪的过度强烈和过度的抑制都是不正常的。短路实验对学生情绪反应具有两极性。有些学生对短路的强亮光,伴随小声响,感觉满足了自我猎奇的感知需要,从而产生愉快、喜悦、兴奋等积极情绪反应;有的学生则对这种短路现象感到不符合他们的心理需要和主观愿望,从而产生紧张、厌恶、恐惧的消极情绪反应,这种情绪两极性还表现在积极的增力和消极的减力作用上。前者由于喜爱这类实验而感到兴奋,能提高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后者则往往使学习和积极性受抑制。心理的生理机制研究认为:当刺激物过于强烈的时候,兴奋过程过强烈,会超过神经细胞兴奋性限度,因此,从刺激的情绪特征看,短路实验对初中学生的情绪有明显两极性。

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一般两种极端对立情绪反应的学生比例稍有所不同,通常,女生常易产生消极情绪。当做完短路实验后,由于脑神经细胞强烈的反射作用,往往使学生的情绪不能立即静下来,需要几分钟的骚动后才能使全班情绪趋于稳定,逐步转入正常的教学秩序,这对优化课堂教学时间量是一个矛盾,需要教师妥善处理好短路实验的强度与刺激度。

(四)短路实验紧张度

短路实验能提高学生注意的紧张度,因为他们对即将发生短路的静态实验器材,存在着迫切希望观察到短路的实验现象的企盼心理。由于紧张加强了注意,注意范围缩小,所以,对实验现象的印象极为深刻,因此,从刺激的强调特征看,短路实验提高了学生注意的紧张度,因而达到了高度强化的效果,由此可见,在物理教学中设计短路实验用以强调短路的危害及严重性,是可以收到理想效果的。

根据以上分析知道,短实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了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某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发生短路的可能性,提供真实的或模拟的感性材料,使他们具有真实感、警惕感,从而达到理解电学基础知识和安全教育的目的,另一方面,短路实验本身又有不安全因素,容易发生事故,还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因素,影响一些学生情绪,因此,对待设计短路实验,应当采取高度谨慎的态度,我们认为必须在教学实践中遵循以下实践原则。

1.尽量排除不安全因素

短路实验本身就孕育着不安全因素,设计这类实验必须尽量排除不安全因素,诸如电流不宜太大,电压不宜太高,熔丝不宜过粗,否则短路现象太强烈,可能涉及人身安全,绝对禁止学生靠近、围观实验。

2.课堂演示不易过会

从教育性分析,过多演示短路实验,会导致不安全事故几率增加;从兴趣性分析,由于这类实验只能激发学生的暂时兴趣,而且过多的这类实验可能滋长学生不正确兴趣品质;从刺激性分析,过多这类实验,会使学生减弱警惕感、新异感,现有初中教材短路知识只稍带讲了,较为妥当。

分析心理现象篇3

【关键词】自我中心言语; 认知心理学; 幼儿; 思维

儿童从三四岁起就常常会边玩边嘀咕, 一个人絮絮叨叨地不知在说些什么。这种自言自语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是幼儿心理发展和语言学习的必经之路。本文尝试以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来阐释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 并从这一角度来思考幼儿教育的某些实践问题。

一、什么是幼儿自我中心言语

自我中心言语是心理语言学关注的话题之一, 且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与探讨。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指幼儿在活动或游戏过程中发出的、似乎并不在意能否达到与别人沟通的目的的自言自语或公开说的话。

研究者以各自不同的专业角度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作了不同的划分。皮亚杰从幼儿言语的机能出发将其分为自我中心言语和社会化言语。其中, 自我中心言语包括重复、独白和集体独白三种表现形式。维果茨基则依据自我中心言语的功能和作用将其分为自我中心的沟通、幻想游戏和针对非人类物品的谈话、感情的释放和表达、形容自己的活动和自我引导、大声读出以及听不见的喃喃自语几种类型。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有特定的发展路径。儿童在不同的发展时期, 自我中心言语出现的频率是不同的。据皮亚杰统计, 3 岁以前, 自我中心言语占全部言语的 1/2 至 3/4; 3 岁至 6 岁, 自我中心言语逐渐减少, 大约在 1/2 至 1/3 之间; 7 岁以后, 进一步减少到 1/4。而维果茨基则认为, 自我中心言语在学前阶段增加, 在初小阶段逐步减少,其出现频率呈倒 U 型; 当自我中心言语被部分内化时, 公开的自我中心言语便减少; 当自我中心言语被简化及内化时, 会产生结构和文法上的改变;随着儿童的进一步发展, 他们自言自语的时间由跟随在行为之后转变为出现在行为之前, 具有计划和规范的功能。

另有研究发现, 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与任务难度高度相关, 尤其是在中等难度的任务和困难任务中。父母在场对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出现频率没有影响。在学前阶段,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不断地发展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的一部分自我中心言语被内化了。

二、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

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言语发展必经的阶段,与幼儿认知发展相关联。认知心理学关于前额叶发展、执行功能发展和幼儿思维发展特点等三方面的研究能解释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产生的原因。

1.幼儿前额叶的发展

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x) 是控制和整合各种复杂关系表征的生理基础。人的各种高级心理活动, 诸如意识、思维、想象、注意等都与前额叶皮层的功能相关。

维果茨基发现, 以下情景中幼儿会出现比较多的自言自语: 从事较为困难的活动时, 有较多的社会互动机会时, 目标导向的活动中, 解决问题时, 学业活动中, 单独游戏或与能敏感支持幼儿活动的成人一起活动时。可以看出, 以上诸多情景涉及推理、问题解决等加工过程, 与前额叶的功能有诸多联系。因为前额叶是脑种系最新的产生区域, 也是发展较晚、成熟最慢的区域。前额叶的发展一直要持续到青少年时期, 甚至可能是成年早期。幼儿期前额叶发展缓慢限制了幼儿意识和思维的发展; 而语言动作调节功能发展的不足使得幼儿还不能控制发音器官的活动, 因而在问题解决中或游戏中幼儿易出现自我中心言语现象。

2.幼儿执行功能的发展

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看,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 系统是一种调节、控制、综合、分析个体心理过程和外显行为的监控系统。幼儿执行功能是指幼儿对思想和行动进行有意识控制的心理能力, 其本质是幼儿对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 从而产生协调有序、具有目的性的行为。

在幼儿期, 前额叶的发展和执行功能的发展是平行的。研究显示, 执行功能最早在大约 1 岁时产生, 而 2~5 岁是幼儿执行功能发展变化的重要时期。在幼儿期及以后, 执行功能各方面都发生着系统性的变化。尽管有证据表明幼儿在生命初始两年就拥有执行功能, 但这些功能要达到完善还是要到前青少年期。

执行功能的发展与幼儿心理理论、语言、记忆的发展密不可分。幼儿前额叶发展缓慢、不完善,控制和整合复杂关系表征的能力不足, 在对信息进行加工时的调节、控制和分析的能力有限, 在工作记忆、抑制性控制和认知转换上存在困难。这些原因导致幼儿在解决问题或游戏时只得借助言语张开嘴巴“大声地”思考。

3.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4~7 岁的幼儿其思维还没有成熟到能够内化的程度, 因此当面临新的或者困难的任务时, 他们便使用自我中心言语作为自我指导和自我导向。

皮亚杰曾将儿童认知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2~6 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 其思维具有以下特点: 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 但有自我中心的倾向; 集中性和不可逆性。皮亚杰认为, 自我中心言语是前运算阶段的一个特点, 是幼儿自我中心主义的一种表现。这个阶段的幼儿在与他人交流时不考虑听者的需要, 只考虑自己的观点,很难从他人的角度看事物, 也无法接纳他人的观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自我中心的消解, 他们才逐渐学会与他人交流时考虑他人的观点, 自我中心言语也逐渐消失。

维果茨基的观点与皮亚杰不同。维果茨基(1962) 认为, 自我中心言语是从有声言语过渡到内部言语的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和中间阶段。依据他的观点, 幼儿的自言自语其实是出声的思维。他们大声地思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如何从内部控制自己的思维。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会受他人的言辞命令所引导, 当幼儿试图调节自身行为时, 他们就会模仿那些有声的言辞来帮助自己。维果茨基认为, 随着幼儿思维的发展, 自我中心言语不是消失而是发展了, 即转化为内部言语了。

加里培林则认为, 幼儿最初的智力活动只是一些实际的外部活动, 等到逐步内化了才使得智力活动最终形成。这个转化过程经历了五个基本阶段, 即活动的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活动阶段。出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使活动不直接依赖实物或模型, 而利用出声的外部言语形式来进行。用加里培林的话来说,“活动向言语方面的转化不仅意味着用言语来表达活动, 而首先意味着在言语中完成实在的活动。”“如果没有言语范畴的练习, 物质的活动根本不能在表象中反映出来。”正是这一言语活动才使抽象化成为可能。

三、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研究的启示

自我中心言语在语言与思维相结合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它帮助幼儿掌控自己的行为(Allyn & Bacon)。幼儿自我中心言语对于幼儿内化语言、用语言指导自己的行为以及元认知的发展产生着影响。皮亚杰、维果茨基等对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研究给幼儿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1.对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

在幼儿园常规教育中, 让幼儿学习保持安静是一项基本的训练。我们熟悉这样的话语: “谁安静,我安静”,“眼睛向前看, 嘴巴闭起来”,“小眼睛看黑板, 小耳朵竖起来, 小嘴巴闭起来, 小小手放背后”……在教学、游戏和生活活动中, 教师通常要求幼儿安安静静、不发出声音。然而, 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是必然的存在, 我们需要反思这样的常规教育。

要求幼儿保持高度的安静, 禁止幼儿发出自我中心言语会带来不利影响。首先, 幼儿出声的自言自语是其内部言语的原始形态或过渡形态, 是幼儿外部言语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逐步派生出来的。而内部言语与抽象逻辑思维有更多的联系, 它主要执行着自觉的自我调节机能。因此, 过度禁止幼儿自我中心言语会影响其后期内部言语的发展和意识的产生。

其次, 情绪在思维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情绪信息存储于长时记忆中, 在大脑加工过程中具有优先性, 并且可以阻碍或促进认知学习过程。如果教师一再要求幼儿绝对保持安静, 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情绪, 进而影响幼儿的思维和认知。

幼儿自我中心言语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经之路。研究发现, 与不能意识到自我中心言语的幼儿相比, 能意识到自我中心言语的幼儿其语言表达技能更好, 能更多地使用自我中心言语。而那些自我中心言语与任务相关不大的幼儿, 在班级中更少参与有目标导向的行为, 其社会行为表现更差, 也有更多的行为问题。

因此, 教师应允许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事实上, 成人在面临某些困难时, 也会借助自己的声音安慰自己、鼓励自己; 在面临要解决的问题时, 也常常嘴里嘟嘟囔囔, 用语言理顺自己的思路, 甚至借助语言来解决问题。成人尚且如此依赖语言, 有什么理由要求幼儿始终保持安静呢?

2.留心自我中心言语, 提供恰当的帮助

Rubin (1982)曾测查社会退缩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使用状况。他发现, 儿童的社会技能越少,其自我中心言语或想象游戏就越少。Rubin 据此建议, 考虑到他人的自我中心言语对于儿童有着重要的复制作用, 可以帮助儿童将他人的社会性技能运用到自己身上。因此, 可以考虑利用自我中心言语对幼儿进行某些方面的心理治疗。

研究发现, 自我中心言语的最初目的并不是用来与他人沟通的, 而是为了自我规范和自我沟通, 或是引导自己的思考过程及行动。为此, 观察和记录活动中幼儿自我中心言语的情况是教师评估幼儿发展和调整教学节奏或策略的途径之一。由于自我中心言语出现的必然性和自我中心言语带来的益处, 教师应该留意、倾听幼儿的自我中心言语。

分析心理现象篇4

关键词: 运动员 心理耗竭现象 分析研究

在我国,体育运动还是以举国体育机制为主,是竞技性目标为主的体育运动,在这样的体制与环境中,运动员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生理与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心理衰竭现象,导致运动员身心疲惫。

一、心理耗竭的概念与表现

心理耗竭属于心理学研究范畴,一般是指个体在长期高度紧张的压力状态下,心理资源出现殆尽的状态。运动员的心理耗竭主要表现为对所从事的运动项目失去信心与欲望,具有失眠症状,感到身心疲惫,自身的价值观出现明显的变化,大部分还伴有消极放任的心态或者滥用药物等。

二、心理耗竭现象的危害性

在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中,心理耗竭属于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使其对于自己所从事的体育学习与训练活动价值观产生怀疑、动摇,对于继续从事这一项活动的目的性、前途和空间等方面产生消极心态,难以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与比赛活动之中,从而影响自身生理机能水平的发挥,降低训练成绩,进而影响到整个运动生涯的竞技状态。

三、运动员心理耗竭现象的成因

运动员在长期的运动生涯中出现心理耗竭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运动员自身体能承受能力接近极限。在各种体育运动的训练活动中,体力消耗的强度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当前各地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过于强调竞赛成绩,层层传递压力,这一压力传递到教练员和运动员身上的时候,就会被放大若干倍,具体落实到训练活动中,就导致教练员不断增加运动员的训练量。这样高强度、大容量的体育训练活动,会让运动员的身心处于长期的紧张和过度劳累状态,最终导致心理耗竭。

2.竞技性目标导致了运动兴趣性降低。在当前举国竞技体育的体制下,体育运动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全面健康体育的理念,演变成为了奖牌与名次的竞争。运动员在训练活动中,被灌输的是“奖牌、奖牌、还是奖牌”的思想,一切训练运动的目的都是在各级比赛中为本单位和本地区赢得更多的奖牌,这样的竞技性目标导致运动员对体育发展的兴趣严重降低,难以激发内心的积极情感。

3.训练模式理念陈旧增加了运动员的压力。当前绝大多数体育项目训练单位或者基地的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最大的联系就是训练活动,在心理疏导、沟通交流等方面相对薄弱,这种以技能型训练为主,忽略运动员心理因素干预的陈旧训练模式,让运动员在训练活动中感受到的只有目标的压力、教练员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心理耗竭现象。

4.环境关爱和谐程度影响了训练心态。与国外运动训练的环境所不同的是,我国当前运动员之间的团结精神有待进一步探讨,有时候不仅不同的单位之间存在着竞争与心理的敌视,甚至在同一个训练单位,运动员个体之间也会存在问题,这样的环境与氛围影响着整个和谐程度,会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出现孤独无助的消极感受。

5.过高的名次目标压力造成身心失衡。无论是单位领导、教练员还是家长,对于运动员都寄予厚望,这样的厚望主要集中在希望运动员能够获得较好的名次,希望在全省、全国乃至世锦赛、奥运会等重大赛事活动中获得较好的名次,被寄予了过高的期望,有些情况甚至是无法完成的,这就对运动员的训练与比赛活动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长此以往会造成运动员身心失衡,出现心理耗竭现象。

6.退役后前途加重运动员心理负担。前一段时期在网络上炒得沸沸扬扬的全国冠军沦落街头卖艺事件,在一个角度折射出运动员在专职运动生涯结束之后的前途问题,除了一部分在重大赛事取得佳绩的运动员之外,绝大多数运动员在退役时候都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这样的现状对现役运动员的心理有着消极影响,联想到自己未来的前途问题,相当比例的运动员会产生消极心理,加剧了心理负担,最终导致心理耗竭现象。

四、有效避免和消除运动员心理耗竭的建议对策

1.科学制订训练计划,保持最佳机体状态。在运动员训练工作中,教练员要充分考虑到个体的身体机能和年龄特点,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控制运动量,既不能过低,又不能过高,要保持适中,在关键环节与时期可以适当进行拔高,但是要注意运动员的调节问题,要让运动员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做到有张有弛,让机体保持最佳训练状态。

2.强化人生理想教育,激发内心积极情感。在运动员的训练中,要对其强化人生理想教育,鼓励运动员。通过这样的积极思想教育,让运动员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对于自己的人生规划目标更加明确,以积极的内心情感有效抵御心理耗竭。

3.兼顾心理发展需求,调整个体身心压力。对于运动员在训练活动中出现的各种心理障碍,教练员和专兼职心理辅导人员要强化对其的心理疏导,让运动员将自己内心的困惑表达出来,给予针对性疏导,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障碍,减轻身心压力。

4.创建良好训练环境,感受集体温馨和谐。在整个训练环境的创建方面,一定要在运动员中营造团结友爱的氛围,让他们在长期离家的训练中感受到家庭一般的温暖,从而在这样的集体中感受温馨,激发兴趣。

5.立足实际定位目标,发挥近期台阶效应。无论是主管领导、教练员还是家长,对于运动员的目标定位一定要立足实际,结合运动员的机体技能水平和近期训练成绩,实事求是地确定近期目标,让台阶离运动员现有水平更近,逐步提高,减轻心理压力。

分析心理现象篇5

关键词:“”;群众;从众心理

中图分类号:A8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9-0019-03

一、“”时期群众的从众现象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意见往往是对的,从众服从多数,一般是不错的。无从众无以成民族,无以成社会。但从众往往沦为盲从,缺乏分析、不作独立思考、不顾是非曲直地服从多数,随大流走,则是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学者阿希曾进行过从众心理实验,结果在测试人群中仅有1/4~1/3的被试者没有发生过从众行为,保持了独立性。可见从众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

在“”时期,群众的从众行为在很多方面可见一斑。比如,在超越思想影响下,1958年,经修改审定的《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提出“要在15年左右赶上英国,再用20年到30年赶上美国”,可是随着反冒进运动的开展,超越指标不断提升,在1958年5月5日至23日召开的中共二次会议上,于5月18日在《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的批语中提出:“我国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会议要求,建设速度要“成倍地、几倍地以至几十倍地超过过去的中国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由于中央的指标连连攀高,基层干部压力空前,于是随着高指标的出现,浮夸风也泛滥起来,各地竞相放卫星。广东汕头和贵州金沙分别报出晚稻亩产3000斤和3025斤的纪录。6月30日报道河南遂平县小麦亩产3530斤;7月23日报道河南西平县小麦亩产7320斤。8月22日,安徽省第一个宣布自己是早稻平均亩产千斤的省;随后,广东、四川亦宣布自己是千斤省。到了9月18日,各媒体竞相报道四川郫县、广西环江县中稻亩产分别高达82525斤和130434斤。

在工业生产方面,北戴河会议结束后,在全国掀起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8月,全国参加大炼钢铁的人数达百万人,最高峰时达到9000万人。工人、农民、商店职工、学校师生、机关干部,纷纷上阵。在大炼钢铁高潮中,全国上下共建各种小洋炉、小土炉上百万座,广大群众纷纷参与土法炼钢,砍树挖煤,找矿炼铁。不少地方群众把家里烧饭用的铁锅投入炼钢炉;大中型钢铁企业也大搞群众运动。

二、“”时群众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

第一,缺乏判断能力。从众现象产生的最广泛的原因就是由于知识经验、阅历或其他原因的缺乏,因而对一些事件或现象的信息获得往往来源于他人。对他人的信息,往往缺乏分析,容易受暗示,不加分析地接受别人意见并付诸实行。

建国之初,由于广大群众文化知识相对缺乏,特别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类问题一窍不通,对上级的指示没有能力去分析判断,只能遵从。况且中国共产党领导大家翻身得解放,一心一意为人民谋福利,而我党的领袖主席在全党全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对中国的老百姓来说,直觉告诉他们,是正义的象征,是真理的象征,是胜利的象征。他们把看作是使他们能够吃得饱穿得暖的活菩萨,许多农民甚至把“做领导的爱国农民”当作自己的行动口号。广大群众对于提出的指示至上而下纷纷热烈响应,并投入极大的热情。这种热情又经媒体一宣传,迅速扩展到全国。

比如,“”运动直接的追求目标是十五年内在主要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超英赶美”。这个目标是非常诱人的,的主张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面貌的普遍愿望。但是对这个严重脱离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目标,人们毫不怀疑,为了实现钢产量的突破,全国人民齐动员,形成了“以钢为纲”的局面,结果打乱了工农业生产秩序。

第二,群体压力。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单独的个体无法生存,人类之所以可以生存发展凭借的是群体的力量,因此归属感是人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归属一定群体的需要,而偏离大多数人的思想和行为,则意味着对这种归属感的威胁,个体会因此面临巨大群体压力并产生孤独感、不安全感。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所说:“从众的一般动机,是由或强或弱的对不从众感到难堪和不便的感觉构成的。”另一方面,任何群体想要维持发展都必须保持群体内部的一致性倾向以及内部执行机制的统一性。因此,群体一般喜欢接纳、优待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排斥、厌恶那些偏离者。所以。一个人如果不愿意处于孤立的境地,他就会在群体的压力面前,顺应大多数人的意见也就是从众。

“”时期这种现象也很普遍。比如,在小社并大社和“”的形势下,农村开始兴办一批公共食堂。河北省徐水县是大办公社食堂的一面旗帜,领先发出了“吃饭不要钱”的口号。在办食堂方面较为消极的南张丰乡,受到县委批判后,第二天一天之内就建起92个食堂,实现全乡食堂化。在筹建公共食堂时,大刮“一平二调”的“共产风”。社员的房子、炊具、桌椅等被无偿调用,社员饲养的家畜、家禽集中起来无偿地归食堂饲养,社员的自留地收回作食堂的菜地。对此,有许多农民出现不满情绪,但是由于群体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在大炼钢铁时,为了提高钢产量,一些群众将自家的马蹄表、铁锅等都拿来炼钢,他们不知道这样不但损失了原来的物品,而且不能炼出有用的钢,得不偿失。虽然一些群众也有不忍之心,但在炼钢热潮的感染下,在大多数人行为的影响下,也都紧追不舍。

第三,趋利避害。

一般来说,个人对事情一定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个人看法和集体意见保持一致,在这样的条件下通常人们认定自己的意见同多数人保持一致是有好处的,因而会与集体保持一致。如果个人看法同集体不一样,但是在大多数人或集体的意见一致的情况下,迫于集体的压力,个人会保持和集体的一致性,以避免大家的非议。特别是某些从众行为受到赏识,而个人意见受到排挤甚至批判,就更强化了人们的从众行为。

在“”中,各地纷纷大放农业亩产卫星,在1958年6月8日,报纸报道河南省遂平县放出亩产小麦2105斤的“卫星”:6月26日,又报道了江西省贵溪县水稻亩产2340斤的“卫星”:随后,“卫星”越放越大。9月22日,《人民日报》报道的青海蹇什克农场亩产8585斤,为小麦“卫星”放得最高的:9月18日《人民日报》报道的广西环江县红旗农业社亩产130434斤是水稻“卫星”放得最高的。一方面,这种失实的新闻报道使人们以为“”确实取得了巨大成绩,坚定了人们从众的信心。另一方面,那些大放“卫星”的人们不但不会受到严厉的责备,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受到表扬、鼓励,甚至升官。广西环江县因为放“卫星”有功,成了闻名的红旗县,一批制假的干部相继得到提拔和重用,县委书纪成了战功显赫的英雄。这种不正常的激励现象使得人们从众的心理达到了极端。

相反,一些曾经与中央意见相左的人,相继受到批判,使人们在国家、单位、个人三者的不断博弈过程中,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也不去抵触这场运动。

“”运动前的1957年夏季开始的反斗争中,许多知识分子、派人士,向我党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可能有一些过激的言论,极少数资产阶级分子又乘机散布言论,叫嚷要“轮流坐庄”等,结果使反斗争严重扩大化,压制了人民民主,封住了社会上有理性的知识分子的嘴,敢于提不同意见的人都被当作“”分子,打入另类;又如,从1957年9月党的八届三中全会开始,到南宁会议、成都会议及二次会议,一而再、再而三地批判“反冒进”。这种批判形成了一股风,即只能批判保守,不能批判冒进,只许反右,不许反“左”。而且被批判者只有不断检讨的份,没有答辩的权,压制了党内的不同意见。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批判“反冒进”批出来的。1959年庐山会议上,、周小舟等人对开办农村公共食堂提出了置疑, 他们认为,“过早提出吃饭不要钱”、“提倡放开肚皮吃”“都是一种左的倾向”。在发言中支持的观点,指出,“社会主义并不一定要采取供给制、公共食堂这种办法。”但他们的宝贵意见被斥之为“悲观主义的思潮,是腐蚀党、腐蚀人民的一种极坏的思潮。”而且会后,还把他们当作集团分子加以打击并在全国兴起“反右倾”运动等等。

这些对党内外不同意见的压制,使人们为了自身利益宁可屈从于这场运动,有人甚至还推波助澜,如某位科学家撰文论证,如果植物能利用射到一亩地上的太阳光的30% ,稻麦的亩产量就有可能达到4万斤。

三、对“”时期从众现象的评价

虽然“”运动是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错误尝试,但对“”运动中群众的从众心理却不能完全否定。

(一)“”时期群众从众的积极作用

从众是形成集体、社会、国家的基础。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对群体的研究发现:在群体成员彼此接近、趋同的过程中,在相互模仿、受到暗示、表现出服从的基础上形成了群体规范。群体规范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群体发生作用。这种作用是广泛、持久而深入的,从个人的一言一行到群体的共同活动都会受其影响,它使群体中形成一种大多数人的意见,这种意见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每一个成员自觉或不自觉地保持着与大多数人的一致性。由此可见,人类如果没有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集体、国家就难以形成。“”时期,虽然人们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不太了解,但是大家能够坚定不移地服从党的领导,能够你追我赶投身于建设洪流中,能够无怨无悔地为了集体牺牲个人利益。这种精神与从众心理是分不开的。现代社会人们都主张创新,主张标新立异,认为从众是随大流,没有个性,然而在张扬个性的同时,社会的发展还需要强大的凝聚力。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时期那种无私奉献、一心为公、紧密固结的精神。

(二)“” 时期群众盲目从众的弊端

从众并不意味着缺乏个性、丧失原则,但表现为积极效果的从众是有前提的,那就是理性地反映客观现实,正确地分析判断客观事物,也就是说,理性是从众的基础。“”运动的错误不但与党的决策失误有关,群众的盲目从众也是原因之一。

首先,由于群众的盲目从众,在各项建设工作中掀起了大规模的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使我党坚信“人定胜天”、“一天等于二十年”的时代已经到来,对决策上的左倾倾向没有充分重视。比如:“”期间,为了大炼钢铁,完成1958年产钢1070万吨的指标,许多地方发动群众大搞土法炼钢(称为小土群)。1958年9月,全国有5000万人参加大炼钢铁,建成小高炉、土高炉60万座。10月以后,投入的人更多,田野、街道到处都是大炼钢铁的战场。使我党以为“”成效显著,《人民日报》也进行了误导,象《让河水倒流,让穷山变富》、《事在人为,地在人种》进而制定了进一步跃进的决策。

其次,许多地方竞相盲目浮夸,再加上新闻媒体的不实宣传,使我党误以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巨大,进而影响了党的决策。比如“” 时期农业浮夸现象严重,据《新华半月刊》的不完全统计,截止1958年9月25日,全国各报纸的全国农产品高产纪录中,小麦亩产在5000斤以上的“卫星”达1l颗;水稻亩产在30000斤以上的“卫星”达19颗。1958年8月4日,到河北省徐水县第八瀑河农业社视察,县委书记汇报,今年全县平均亩产麦子达到2000斤,总产量达到12亿斤。高兴地对他们说:“你们这么多粮食吃不完怎么办?粮食多了,以后就少种地。一天干半天活,另半天搞文化,学科学,闹文化娱乐,办大学、中学,你们看好吧?”于是各地的文教科技卫星又竞相开放,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到1958年8月底,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竟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红专大学,入学干部群众达l1.7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黑龙江省于1958年在全国率先宣布已消灭了文盲。某师范大学一个文学班26个人苦战四昼夜,竟“读”了290部中外名著,编出了一本文学史大纲。对于这些浮夸,我党深信不疑,以为运动取得了巨大成绩,从而相信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为期不远了,在中大搞“一大二公”,平均主义,实现生产关系的超前变革。结果,严重脱离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群众的觉悟水平,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

“往者既已逝,来者犹可追”,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工作中,既提倡勇于创新的精神,又需要理性的从众,以便形成精诚团结的坚强集体。“”运动虽然过去许多年了,但其教训却值得我们深思。

分析心理现象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就业 心理 比较

课 题:该成果为北京市财政专项(PXM2012_014202_000191 北京城市学院学生成长与发展辅导体系建设创新性研究)的成果。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针对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扰的论述比较丰富,但更多的是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及宏观层面的讨论,对微观心理现象的关注仍然较少。笔者在“大学生就业双选会”做现场心理咨询工作,对学生所反映出来的共性心理现象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分析,希望能够对广大的学生及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提供一些借鉴。

一、问题的提出:学生真实案例

学生:老师,我是学计算机的,我不想做计算机的工作,我觉得太辛苦了,女孩子不适合做那个工作。

老师:哦,那你希望做什么工作呢?

学生:我想做行政助理类的工作,跟人接触的工作,不想天天坐在那里对着计算机。

老师:那很好啊,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这是最好的,那就去做吧。

学生:我其实觉得挺矛盾的,行政类的工作我投了几个公司,工资才2000多元,多的才3000元,而且听说就是一两年后也不会涨很多。

老师:嗯

学生:我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班好多同学都签了,编程类的工作,现在就挣4000多元,再过2年,就能挣七八千呢。

老师:嗯,那你的困扰是什么呢?

学生:我想,如果我现在做行政,挣那么一点钱,在北京的生活费又很高,到时候我能租的房子,我的生活状态,可能和他们就不一样了。

老师:嗯

学生:二三年以后,他们在专业领域里都是越做越好,挣得也会很多,但是我做行政,不一定能做到行政主管,就是做到了,工资也没有干技术工作高。而他们只要技术好,工作就很稳定,到时候我就会觉得自己太不行了。我现在很犹豫,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所以找了好久都没有想好到底找什么,一会想做行政、一会想做技术,到现在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看到,这个同学原本清晰的职业规划,因为与其他同学的比较,导致长期对未来的迷惑及工作方向迟迟不能确定,当然也会给情绪带来一些影响。

因此,笔者旨在讨论就业过程中“比较”心理现象可能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原因及应对方法,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科学择业的目的。

二、对学生可能产生的影响

1.择业上的盲目从众

“比较”心理的存在可能会让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从而显得盲目。因为可比较的方面有很多,例如薪金、福利、晋升机会、学习机会、职业前景、办公环境、公司文化等等。而一个工作很难满足一个人所有的工作价值观,那么不管他获得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有跟别人比较,让自己感到不满意的地方,在长期反复的比较中,个体会迷失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从而难以做出科学的、理性的职业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从众现象的出现就顺其自然了。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的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自我保护行动。近年出现的公务员热、考研热、考博热、出国热等,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毕业生择业上的从众现象。

2.对自己难以进行深入探索

当“比较”心理出现的时候,学生更多地关注他人的优势、能力、机会,让自己焦虑紧张,不能静下心来深入地探索自己内心真实的需要,经常会拿自己的缺点和他人的优点比较,并忽视掉自己的优势能力。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例如,有些人在某个行业中表现平平,但是在其他的行业却可以很出色。每个人都有其自己独特的能力,只要把这种能力找出来,并找到适合它的地方,它就能够得到发挥,从而体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3.影响职业满意度及职业潜能的发挥

心理学家罗圭斯特和戴维斯(Lofquist & Dawis,1984)提出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他们认为,当工作环境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时,个人会感到内在满意,而当个人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时,个人能够达到外在满意。当个人能够同时达到内在和外在满意时,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协调,个人的工作满意度会比较高,在该工作领域也能持久地发展”。

当学生处于“比较”的心理状态时,可能不对自己进行深入的分析,加之对自己认识不足,选择了社会上公认的所谓的好工作,但是并不是适合他的,或者他并不适合工作的要求,这两种情况都会使学生难以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从而影响工作表现,造成流动性大,影响职业发展方向、速度及职业满意度。

4.“比较”心理可能造成就业难

在“比较”中,学生失去了对现实的客观判断,高不成低不就,不能理智地选择,导致错过就业机会,成为就业困难的学生。

三、“比较”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

1.教育的因素

(1)教育过程中的排名制度,重点校、重点班制度。从小学开始,长期采用分数排名的方式进行选拔以进入高一级的学校,还有重点学校制度、实验班等。学生一直在比较的过程中成长起来,他们习惯了比较,通过比较来明确自己的身份。

(2)相关指导课程效果不足。近年来高校竞相设置就业指导中心,开设《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但是在咨询中经常会遇到学生说:“工作怎么找?”“简历怎么写?”“面试时,考官会问什么?”“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当我们问他们学校是否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课程及就业政策讲座时,大多数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

(3)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心理重视不够。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更多是侧重就业技巧方面,就业心理教育、就业心理辅导相对不足,个性化服务难以实现。在咨询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看到“就业心理困扰、心理发展”时很困惑,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他们可以怎么用,可见学生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现象不了解,也没有准备,那么应对起来就会更加困难。有些学校尽管建立了就业辅导室,但是人员的知识结构、辅导技巧等仍需要大力提高,同时也存在对就业咨询和就业宣传不足的现象。

2.自我意识的因素

(1)自我同一性水平低。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d.Erikson)提出人格发展的八阶段理论。他认为青年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自我同一性。按照他的理论,在进入大学前自我同一性的建立工作应该基本完成,但是根据我国实际的教育情况,自我同一的建立往往是在大学阶段完成。自我同一性的具体内涵是指“青少年的需要、情感、能力、目标、价值观等特质整合为统一的人格框架,即具有自我一致的情感与态度,自我贯通的需要与能力,自我恒定的目标与信仰。所有这些人格特性整合而成为随时间、条件而相对稳定的整体。”自我同一性水平低会导致学生在寻找工作时不稳定,觉得这个也好,那个也好,并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2)自我认识不足。毕业生要想做出符合自己的决策是一个复杂的事件,首先需要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心理品质、兴趣爱好、能力特长及自己拥有的现实的资源等有相对客观的、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不足,会导致就业的期望过高或者过低,对自己适合和适合自己的领域和岗位的选择和确定出现困难,盲目地与他人比较。

3.缺乏自信

在咨询过程中,像引例中的学生,对自己的能力特点和目标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做什么会更让自己开心并能够做好。但是学生由于对自己能力及判断的不自信,担心几年以后,自己的生活及工作境遇会比选择做专业技术的同学差,从而不能做出选择,造成拖延。

4.缺乏承担责任的能力

有很多同学既对自己的能力特点有清晰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未来发展的路径有深入的思考,但是在做决定的时候依然会出现难于决断的现象。他们既没有学会如何做决定,同样也没有足够的心理能量来承受选择之后的结果,于是总是通过和别人的比较来判断自己做得对不对。但是比较是没有止境的,因此决策总是迟迟不能做出。

5.社会压力

毕业生包括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他们的年龄大概在22岁到26之间,不管男生和女生,按照社会习俗,他们除了要尽快找到所谓的好工作之外,还要结婚、生育,还要背负双方家庭对他们职业发展的期望,还有自己的职业理想,自己选择的工作将会带来的未来生活的物质及精神生活水平等等。这些重大的问题,对于刚刚准备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是很大的压力,面对这些压力,他们会更加地小心谨慎,和他人的比较,尤其是身边的同学、朋友的比较就应运而生了。

6.社会文化影响

(1)社会文化的影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我们社会中经常用来平衡自己心态的话。其实这也是整个社会民众缺乏自我意识的表现。个体的生活应该主要在其内在的体验,我们需要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都可以过得快乐幸福,过得有意义。社会地位的获得、薪金收入的水平对我们的生活有影响,但它不是生活的全部。

(2)社会舆论的影响。个体生活在社会环境中,尤其大学生还没有真正的迈入社会,对社会生活充满渴望和畏惧,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难免会犹豫,会需要其他人的建议。这时候家长、亲戚、朋友、熟人、媒体、网络等等对好工作,对成功的诠释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他们的判断,从而认为什么样的工作才是好工作,做到什么才是成功,社会对权利和金钱标榜,也会让他们迷茫。

四、如何避免就业中的“比较”心理

1.正确看待“比较”心理现象

(1)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感受,它表明我们希望自己能够表现得更好,有更好的发展,这正符合了罗杰斯的自我实现的假设。

(2)有这种心理并不是羞耻的事情,重要的是利用这种心理的出现分析自己、了解自己,帮助自己做出科学的择业决策。

(3)对自己现状的不满足感,往往提供了我们进步的动力。

2.大学生需要提升自我认识

大学生要想科学地、理性地择业,就要不断地探索自己,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

(1)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以下问题:我能做什么?我喜欢做什么?我擅长做什么?外界给我提供了怎样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可以做好什么?这几个问题可以用来帮助毕业生梳理自己的职业选择。

(2)可以与亲朋好友进行沟通,通过他人的眼睛和感受来了解自己。

(3)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自我探索部分,老师会带领同学们做一些活动,做这些活动是进行自我探索的有效方法。

(4)可以做信度、效度都较好的职业测评、心理测评,通过测量结果思考认识自己。

(5)也可以到学校的就业咨询室进行咨询或心理咨询室进行咨询。

(6)阅读相关的书籍也是很好的方法。

3.提升自信,悦纳自我

毕业生既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豪情,又要有“沧海一粟”的普通人的平和。每个人都不可能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方面上超越别人,所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总有人在某一方面超越自己。这就需要毕业生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能够看到他人的优点并努力学习以提升自己,同时能够接纳自己的缺点,并与之和平相处。当我们对自己感到满意的时候,我们就能够平和地接纳比我们优秀的人,不管他是不是真实地出现在日常生活中。

4.客观地认识自己

现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身能力的限制,每个人都有他的能力特长,同时也有能力短板,因此不要要求自己什么都要做得与其他人一样;二是,客观的现实社会中,没有十全十美的工作满足我们所有的关于工作的价值观,我们必须要学会与现实妥协,并能够在现实的条件下,综合多方面的考虑做出相对正确的决定。

5.加强就业心理方面研究

我们以“就业心理辅导”为关键词在国图网站上搜索,只有两本专著,而且其更多的涉及职业生涯规划及宏观层面的讨论,缺乏实用性和指导性。有关“就业心理辅导”的论文也存在相同问题,甚至有学校把“就业心理辅导”用来保证学生平稳离校的手段,笔者认为这已经不再是就业心理辅导的初衷。因此,加强就业心理辅导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是促进学生有效应对就业时心理困扰的必要举措。

6.加强课程建设

课程是高效地推广就业心理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可以覆盖到全体学生,并系统地传递在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心理困难及应对的方法。当学生事先对这些问题有所了解、有所准备时,再遭遇到此类问题,受到的伤害就会减小,因此课程建设是重要的、急需的工作内容。

参考文献:

[1]贾晓明,陶恒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谐与适应[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钟谷兰,杨开著.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分析心理现象篇7

郭敬明批评

也许是太书生气了,也许是太不识时务了,也许是把郭敬明这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的危害看得太重了。这些年,我们看到,一些还有点理性的人们一直忧心忡忡地关注着“郭敬明现象”,本人亦在其列。

有一些疑惑未能解开。例如,追索“郭敬明现象”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有郭敬明本人的机遇和努力的原因;更有紧紧抓住赚钱商机而不顾及其他的精明出版商们倾心打造的动因;还有重量级文化人顶着法律判决引发的轩然大波、置道德底线于不顾,毅然推荐拒绝公开承认抄袭错误的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的惊世之举;我们也不会忘记,几年前社会公正舆论面对郭氏抄袭问题时可怕的沉默,倒是出版方发表了《九问庄羽》的大文,公开为郭撑腰打气。毫无疑问,所有这些因素,都共同参与了“郭敬明现象”的培育和制造。但这些都是比较明显的因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社会群体直接参与了这种“文化现象”的塑造,这就是郭敬明的粉丝“四迷”们。可以说,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从其出现伊始,你就很难分清,郭氏本人及其粉丝群体,谁的“塑造力”和“影响力”更强更大。这二者,如影随形,如胶似漆,连成一体,却又各具特征。

然而,我们对郭敬明接受群体的关注是很不够的,甚至到现在也未曾引起应有的重视。究其原因,是不明就理,还是怕捣“马蜂窝”呢?笔者拟就郭敬明接受群体的一些情况,做一点社会文化心理方面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准确分析、了解“郭敬明现象”。

笔者自世纪之交即投入精力研究青少年“读名著”的问题,曾联合省内一些中小学语文教师,先后多次走访十数所各种层次的中小学,做阅读情况调查。调查发现,郭敬明的粉丝集中在初中二三年级学生群体。如果细分,女生读《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的为多,喜欢那种悲戚、忧伤又有点浪漫的情调;而男生则多喜《幻城》之类,迷醉其魔幻的故事和孤独的感受以及悲剧的命运。但喜读郭敬明者,大多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他们几乎不读文学经典名著,就连当时比较风行的台港文学作品,如三毛、席慕蓉等也很少读,青少年一直比较欢迎的比如《草房子》系列或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等,更少有人问津。相反,读名著抓得比较好的学校,绝大多数读过水浒、三国、红楼、鲁迅之类的原著的,读过莫泊桑、契诃夫、海明威或上述所列畅销的中外作家作品的学生,不论性别,普遍不喜欢郭敬明,并斥之“浅薄”、“无病”、“追求浮华时尚”等等。这个群体的学生还普遍表示:“就凭抄袭这一条,就说什么也不会去读郭敬明。”

这样的调查给我们一些很深的印象和启发:为什么郭敬明的粉丝们大多是很少有文学名著或优秀畅销书阅读经历的花季少年?而同是花季少年甚至在一个环境上学的另一个青少年群体,有了那样的阅读经历之后,为何普遍不喜欢郭敬明,而且双方争论那么激烈,各不相让呢?我和这些语文教师们的结论是一致的:从小,最先吃进肚子里的食物,对一个人阅读倾向的影响,往往是终生的。读什么,比怎么读,对青少年是一个更为重要的大问题。所以,美学家朱光潜几十年前就反复告诫中学生“要培养纯正的艺术趣味”。所以当代有识之士,也屡屡提醒世人:“要让青少年儿童多读几本给人的一生打底子的书”。这都是金玉良言。有鉴于此,我们不能不承认,郭敬明的受众群体,确实有着精神营养的先天不足的。这不能不说是社会与学校教育的一大缺失。

接下去,问题又来了。同样是阅读,郭的受众群体,为什么读不进经典名著或优秀文学作品,却对郭的作品一拍即合呢?怎样解释这种阅读现象呢?我认为,对于接受主体来说,这里有着双重因素作用的结果。一个是调查发现,“四迷”们决非什么都不读的,与不喜欢郭敬明的群体相比,“四迷”们在接触郭氏文字之先,大多都有了两种嗜好,一个是网读的习惯(尤其是网络游戏),一个是对动漫的酷爱。有的评论说他们普遍“受日、韩文化影响很深”,这提法很是不妥――他们连村上春树都不读,更何谈川端康成之类的日本主流文化?确切说,“四迷”们几乎全都是深受日、韩动漫和网络流行文化、娱乐文化、商业文化薰陶成长起来的一代。这种可操作性的、极尽商品化和娱乐化为能事的网络流行文化,给“四迷”们铺好一个温床,只等待适宜的种子开花结果了。再一个就是,在这般人生背景上,郭敬明走来了,他在日、韩流行文化薰陶下生产的文字种子植入了“四迷”们先期准备好的、接受日韩流行文化洗礼的温床,这已经有了一拍即合的先决条件。再加上“独一代”的粉丝们的“忧伤”和“孤独”被郭氏文字击中,“四迷”们就陶醉其中而不能自拔了。这不是一个典型的封闭式的、自我循环、自我欣赏的小文化圈子吗?大概这就是郭氏文本在他的粉丝群体中传播的秘密吧?

这里,引出了两个重要问题,让人们思考。

有论者说,“郭敬明现象是当代文学的新的生态”。果真如此吗?动漫元素也好,游戏元素也好,流行一时的娱乐文化到底含有多少文学的因子?文学因子稀少的文字还能不能称为文学?而且这类话语文本容易出现抄袭、模仿或雷同,而这三点决非独创,非独创的文字既或允称文学,还有几多价值?人们早已公认,尽管时代不断变化,但自古希腊以来,人类并没有提出新的问题,人类生活的根本方式始终是如一的,就连活版印刷术的发明,也没有改变文学的根本性质。郭氏抄袭、模仿的几本文字就横空出世,创造了“文学新生态”?

另外,初中正是人生阅读的“黄金期”,是读书兴趣的“培养期”,更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期”。我们怎么能放心让孩子把黄金时光抛掷在网络游戏、动漫娱乐,看一肚子郭氏文字呢?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进去的东西。”法国还有一句绕口令式的谚语:“你告诉我你读的都是什么书,我就告诉你你是怎样一个人。”前文已谈及,许多孩子原本在阅读上就先天不足,日后又只在网络快餐和郭氏文字里找快乐,成为“偏食”的孩子。这样一个年轻社会群体的文化精神营养状态,能不让我们深堪其忧吗?

这里,我们还要以郭的抄袭事件来印证这种群体现象有时产生的危害。有人声称“道德批评不是文学批评”,这是“王顾左右而言他”。“郭敬明现象”仅仅指文学,而不包括道德及其他文化现象吗?既然客观上包括道德现象,对道德的批判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呢?郭抄袭庄羽《圈里圈外》,法院判赔20万元,并要在媒体上公开道歉,后者郭氏拒不服从。这除了说明郭本人的道德和他文学原创力的严重缺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受众群体集聚起来时候的群体无意识――“抄袭也是英雄!”郭氏为何敢于硬挺?其动力盖源于他的粉丝群体无理性的起哄力挺。在这个问题上,话语领袖郭氏与他的粉丝群体,都是互为表里的,是拧在一块的。就是不说理,就是刀枪不入,就是不管他判不判决,人多势众。

分析心理现象篇8

1.注重个人的权利有无,轻视义务观念

宪法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力,公民意识教育首先就是让高职学生能够懂得自己的权利,自觉承担自己的义务。但当前很多高职学生对权利与义务的相对性和整体性认识不够,在生活中注重个人权利,强调自己的权力如何保护,却忽视逃避应该承担的义务。

2.强调个人利益,轻视社会利益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这一经济形态在给中国再来发展的同时,也使利益变得更加多元化。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导致人们过分强调个人的得失而忽视社会的责任。在一般情况下,高职生每个人都具有爱国主义的高尚品质,但当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出现矛盾的时候,一些高职生就首先考虑自身利益的满足。例如:高职生就业时由于专业的局限性,社会就业人员多等等压力,是很多高职毕业生无法选择自己梦想中的高薪水、大城市的要求。当预期的择业愿望没有实现时,不能首先将原因归咎于自身,而全部归责于社会,调查发现49.1%的高职生认为社会上没有为其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69%的学生认为就业面试时企业要求学历重于能力,39%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在社会实践中根本没有用处,种种不良的心理导致就业后极易出现被动消极的情绪,这样的情绪很难让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会的经济、政治生活中,甚至会出现一些仇恨社会的情绪,这些都阻碍了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

3.重公民意识教育知识学习,轻有意识的教育实践活动

在高职生刚入学之初便开始对他们的公民意识教育开设了相关的课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心理辅导》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开设对于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课程的设置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没有明确的、独立的公民意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对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内容都含糊不清,教学方式陈旧,说教式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手段强调大道理,追求政治目标的同时缺乏具体实践要求,接受调查实验的政治课教师普遍认为高职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顺应十七大报告要求的重要内容,课程建设中应该把公民意识教育以及实践活动纳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中,并在政治教材中明确体现出来。但由于现今的教育缺乏专门教材支撑, 导致高职生认知模糊,由于缺乏教育实践活动,行为实践水平普遍偏低,一些高职生在公共生活中缺乏与社会、公民的和谐共处的能力。如:生活中高职学生缺乏公民意识实践活动的教育,致使寝室内部出现部分学生公民意识水平差,缺少与同学的交流沟通,致使人际关系恶化无法融入集体的情况。在高职院校部分学生缺乏文明举止,,在寝室、教室等公共场所随地吐痰、随意吸烟、随手乱扔垃圾,食堂里浪费现象比比皆是,调查发现,36%的高职生认为班级课桌上的“课桌文化”有趣或视而不见;对于在公共场所随意吸烟的行为,41%的同学认为与已无关,37%的同学认为这是学校领导的管理问题,使学生的私事;对在学校公共场所男女朋友亲热的行为,37%的同学认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但仍有47%的同学会偶尔或者经常违反交通规则。

4.重校园文化建设,轻深层次内涵建设

公民意识教育首先应来源于高职生对现实生活的感悟,真实公平正义的校园环境是学生提高公民意识水平的主战场,和谐公平的校园环境有利于高职生公民意识的养成,然而从入学初很多高职学生便表现出现实高校与心目中的高校之间的巨大心理反差,社会上对高校象牙塔的描绘,现实高校中存在的考试、评优、就业、入党等过程中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都对学生的内心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都起到了示范、鼓励、熏陶的作用,但很多高校普遍流于形式上的文娱活动,缺乏深层次的内涵建设,没有营造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文环境,公民意识教育就一个蕴含在学校的文化建设之中,但如果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感受不到自身权利的尊重,无法令其积极的去承担社会责任。所以必须将保护尊重学生的权利放在首位,当学生的权力受到侵害时,学校应该健全救济手段,依法治校是校园文化深层次的建设。

5.重感性的朴素情感,轻理性、稳固的价值观念养成。

现今的高职生有较强的家庭责任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感。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生在家庭方面都有较强的责任感。例如:当家中的父母突发疾病或者生活遇到困难时,80%的同学选择回家看望父母亲人;20%的高职生要用学习来报答父母。高职生有较强的民族荣誉感,从对国家繁荣的自豪感到首个国家公祭日的反思历史的愤慨,以及对于国家重要的社会问题的了解和研究,调查表明: 51.4%的同学关注我国政治上的反腐事件,26%的同学关注学校里的道德失范情况,87%的同学认为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特殊的优越性, 49.4%的同学对我党的反腐倡廉工作充满信心;50.7%的同学认为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于未来进入工作岗位的踏实肯干。虽然高职生具有较强烈的爱国情感,但大多数只是停留在朴素的感性认识上,并没有上升为稳固的理性认识。对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学习还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

本研究只是对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水平的现状进行了初步的测评分析,由于时间比较短,对测评的经验不足水平有限,致使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研究过程中仍有许多问题值得商榷:

1、如何调动测评过程中高职生的积极性,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实践中进一步去探索。

2、对高职生的测评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