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8篇

时间:2024-01-18 16:08:04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1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很多方面有新的变化[1],尤其是在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内容体系方面,与原实验稿有着很大的不同。新的初中历史课标之所以有这些新变化,除了在修订过程中贯彻德育为先、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原则,考虑到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历史学习的特点,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要从初高中历史教育的整体规划出发,处理好初中和高中历史课程的区分与衔接的问题。本文仅就这一方面进行初步的探索。

一、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

历史课程是初中和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其在各学段的课程定位在总体上都是要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历程,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但在不同的学段,历史课程的定位要有相应的层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初中教育属于基础教育,亦是普及性的国民教育,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应以普及基础性的历史知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包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并避免追求过全、过深、过细的历史叙述。而高中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社会做准备,并为高等学校输入人才,因此历史课程的定位是在初中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中外历史的课程内容,如增加必要的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并使学生在了解“是什么”的基础上进而懂得“为什么”,提高学生对历史发展规律的理性认识。总之,这两个学段历史课程的理念和定位是有一定区分的,由此构成一个相互关联、逐步递进、有效衔接的整体框架,使学生在整个中学阶段都受到适当的历史教育。

正是基于这样的整体设想,《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初中历史课标”)非常强调初中历史教育的基础性问题。这里所说的基础性,既包括历史学科的基础,也包括历史学习的基础。这在新初中历史课标中多处涉及到。如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提出了“基础性”的课程特性,即:“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初中的历史课程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强调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同时,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提出“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遵循历史教育规律,充分发挥历史教育功能,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能力,逐步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并提高正确认识现实的能力”;还提出要“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新初中历史课标所阐释的课程理念与思路,可以说是从整个中学阶段历史课程编制的总体思路出发,特别强调了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

二、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问题

传统的历史课程,大多是采用通史的体例来编排课程内容,初高中课程的循环方式较为单一,重复性较大。而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初,对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有了全新的设计,这就是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是采取“学习主题的呈现方式”,在大的时序框架下,突出各历史时代的特征,用学习主题的方式组合教学内容。而高中则在此基础上,采用“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将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分别构成不同的模块。这种设计的愿望是好的,旨在改变以往简单重复的状况,以一种探究学习为主的思路对初高中历史课程进行衔接。

然而,这样的课程编制在对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历史特点上,考虑有所不足,以至在课程编排上和课程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初中历史课程的主要问题

1.学习主题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史事的选择,容易疏漏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中国古代史板块中有关两宋时期的历史,学习主题是“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主要涉及的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宋代的社会生活,以及当时政权并立的情况,而宋代的政治则因主题限制,未能显现出来。再如,中国近代史中的学习主题“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在鸦片战争的课题之后就是“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缺失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发展和失败,只列出其抗击洋枪队的事迹,这在事理上是忽视全局、只取一点的片面做法。之所以如此,正是由于这一学习主题难以囊括太平天国反抗清朝腐朽统治的内容,从而导致中国近代史上这一重大史事在历史课程中的缺失。我们知道,重大史事往往构成了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亦是历史知识结构中的支架式的重点知识。缺之,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就会被削弱。

2.学习主题的方式容易使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被割裂,课程内容出现跳跃性,前后的必然联系有所割裂,使学生难以把握历史的基本发展历程。例如,中国古代史板块的第三个学习主题是“统一国家的建立”,其中汉代的历史只列出汉武帝大一统和张骞通西域;而第四个学习主题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开始就是三国鼎立。如此编排,只字未提东汉,这样容易给学生造成西汉之后便是三国鼎立的错觉。再如,在中国古代史板块中,还缺失了西晋、东晋、南朝、隋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史事。这样带有跳跃性地展示中国古代的历史的结果之一,就是学生不清楚历史发展演变的基本情况。实际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高中教师普遍反映学生在升入高中后,对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不甚清楚,对历史的基础知识掌握不够,这对高中的教学造成相当的困难。

3.学习主题的方式有时是主旨过大,出现生硬捏合的现象,难以建立基于时序与地域之上的历史因果关系。例如,在世界古代史板块中,有一个学习主题是“中古亚欧文明”,其中第一个课题是“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的主要活动”,而这二者之间其实毫无关系。

4.学习主题的编排,理性偏强,初中学生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困难。尤其是在学生不甚了解历史的基本情况时就去探究某一时代的特征,很容易造成“揠苗助长”的效果。学生在初中阶段若不能掌握最基本的史事,则根据课标撰写的教材中的那些抽象概念很快便会忘掉,到高中阶段继续学习历史便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如前所述,实际情况的反映也证实了这一点。

(二)高中历史课程的问题

1.割裂了历史发展的线索,使得历史的进程被分解,以致历史发展的规律性难以显现出来,这样不利于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例如,必修一讲中国共产党成立,而在必修三讲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得这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被割断。

2.分割了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的活动,不能完整地体现出历史的本来面貌。例如,必修一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必修二讲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必修三讲邓小平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这样的编排,分解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改革开放的历史内容。

3.这种以大专题的方式编排历史课程的内容,容易使重大史事缺失,不能全面反映中外历史发展的情况。例如,在必修课程中,中国近现代史没有涉及戊戌维新运动、北洋军阀的统治、抗美援朝等重要史事;在世界近现代史中没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等重要内容。

4.由于高中历史课程被分为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使得有些内容既被分解,又有重叠。例如,有关孙中山的史事,在必修一中的辛亥革命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到,在必修三中又讲到三民主义的内容;而在选修一中又涉及孙中山关于民主的论述及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在选修四中也有孙中山领导清王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史事。

5.按大专题来组织课程内容,容易使历史发展的前后顺序被打乱,历史本身的前因后果和发展规律难以显现。例如,必修一在第二个专题的最后一个子目讲中国军民的抗日战争,而接下来的第三个专题的前两个课题,则是讲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使得时序混乱,史事的前后顺序颠倒,历史被随意剪裁。

6.重要的历史进程被压缩,不能展现全面的、具体的情况。例如,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只是列为必修一第三个专题中的一个子目,被压缩到一课时中。这样来编排如此重要的历史,显然是极为不当的。类似的情况还有不少,如必修三的一个专题是“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前三个课题,一个是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一个是有关汉字、绘画的演变过程;再一个是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这每一个课题的内容,都可以构成专门史了,其容量之大,是很难在三节课中说清楚的。

以上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历史教育的意义和功能,也在初高中历史课程的衔接上造成了断裂。而且,从对教学第一线的历史教师进行调查的情况上看,教师普遍反映新历史课程难教。这与新课改的思路和初衷也是不符合的。

而新初中历史课标,则是突出历史发展的主线,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和阶段编排具体的内容,体现出历史进程的时序性和阶段性,有利于初中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外历史的发展。在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突出了教学内容的重点,体现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基础性、人文性、思想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同时又适当降低了教学内容的难度,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与原实验稿相比,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在知识总量有所减少的前提下,又适当增加了一些内容,尤其是中国古代史板块中,增加了原实验稿中缺漏的重要史事。这些必要的知识增加,也是为了弥补上述问题,使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性坐实,能与高中课程有更好的衔接。

而现行的高中历史课程,存在的问题较大。教育部基教司在2008年组织了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修订组。修订组对高中历史课程进行了全面的重新调整,改变了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的体例,拟将原必修课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个模块改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史三个新的模块,采用大时序、小专题的编排体例,重新编写课程内容。这样的修改,不仅彻底纠正了高中历史课标实验稿中的错误,避免出现上述的问题,而且使初中与高中的历史教育得以衔接和贯通。

三、初中与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设计

历史课程的设置,涉及到课程内容和教科书编写的体例问题,也就是对历史知识的组织形式和叙述形式。如果初中和高中的历史课程及教科书都采取同样的体例,不仅很容易造成内容的重复,而且难以区别各学段历史教育的目标及其特点。因此,需要对历史课程的内容体例进行全盘的考虑和整体的设计。

新初中历史课标的内容体例,与原实验稿相比,有较大的变化。那么,为什么要在内容体例上进行改变呢?如果我们从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的角度上看,这种改变是必要的。

新初中历史课标在内容的编排上,是以基本的史事为主,按照历史发展的时序,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点”是具体、生动的历史事实;“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通过“点”与“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精选最基本的史事,展现中外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此外,在突出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注意与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

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要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教学的内容,从初中的“点—线”结合,发展到“点—面—线”的结合。在内容的编排方式上,采用“大时序、小专题”的体例形式,以加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探究和认识。在课程内容的编制上,要比初中的课程内容有适当的扩宽和加深,并相对集中于一些重大的史事,进行较为深入的阐述,使学生对历史的发展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

这样的设计,使得初高中历史课程在编排体例上有所不同,教学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并呈现出逐步加深的特点,从而构成了中学历史课程的整体系统。

在进行课程内容体例的整体设计时,还有一个如何处理各学段的差异、避免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总的来说,是应按照人的认识规律,即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浅入深,逐步提升。具体来讲,初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应多传授一些具体的感性知识;到高中阶段,学生的理性思维有了提高,高中历史课程就应在初中的基础上适当加强理性知识的内容,使学生不仅形成正确的历史观,而且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针对学生在不同学段的发展特点以及教育的目标,要对初高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区分出层次,并使历史教育得以贯通,形成有机的、整体的系统。

对于不同学段中相同的教学内容,需要具体情况分别对待,而总的设计思路是要考虑各学段课程及教材的不同层次,在知识的广度、深度及难度上有所区别。基本的原则是:

1.初中历史课程可以侧重于具体的史事过程,如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一些细节;而在高中课程中则不必再重复这些具体细节,可侧重在对史事性质、特点的阐释上,并适当加强理论方面的阐述,尤其是注重对史事的历史地位、作用、意义和影响等方面的阐述。

2.对于一些较深的内容,初中学生难以理解,可放到高中课程中去讲。如政治体制、经济模式、学术发展等,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故在初中教材中不必过多涉及,可在高中历史课程中进行讲述。对有关史事的认识,也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史学基础和素养,因此内容的选择和编排要有所侧重,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阶段。如近代历史上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初中阶段讲述列强侵略中国的主要战争情况,在高中阶段对列强的侵华战争做更为全面的论述,并分析列强侵华的途径及其危害。

3.对于有些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是初高中历史课程中都要出现的,尤其是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和人物,是绝不能为了不重复而回避或省略的。正确的做法是在内容的深浅上加以区别,既不作简单的重复,又能够有所侧重,从而使学生对重要的史事逐步加深认识。例如,对于洋务运动的失败,初中历史教材只须写明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即可;而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则要进一步指出由于统治集团的内部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成功。又如,对抗日战争中敌后战场的游击战,在初中历史教材中主要是讲述地道战、地雷战等具体战例,使学生了解游击战有效地打击了日军;在高中历史教材中,则进一步说明敌后根据地的军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独立自主地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多种战法打击敌人,这些是战争的相持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使学生了解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再如,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初中历史教材可指出它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高中历史教材则要进一步说明它的国际意义,即冲破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同时要阐明,新中国的成立,不仅基本完成了近代以来中国面临的第一项历史任务,即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且为实现第二项历史任务,即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开辟了道路。

这样,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所侧重的编排和叙述,使学生通过不同阶段的学习,历史知识逐步增加,历史视野不断拓展,对同一历史问题的认识得以逐步加深。初高中历史教材也就能够既有联系,又有侧重,从而避免了简单的重复。

下面以中国近代史的部分内容为例,来看初高中历史课程内容的区分于衔接。

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是这样编排的: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知道洪秀全,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

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事实。

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列举《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知道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维新”的主要史事。

高中课程内容的初步设想是这样编排的:

1.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近现代史的开端

(1)知道鸦片战争前夜的世界格局与中国境况。

(2)了解鸦片战争和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出现,分析中国历史由此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进程,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地位和特色。

(2)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及其导致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加深。

3.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了解洋务运动的性质、作用与局限,理解新社会经济因素的出现。

(2)分析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在重重压迫下的曲折成长。

4.民族危机与维新变法运动

(1)知道19世纪70—90年代中国边疆的危机状况。

(2)了解甲午战争,分析《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和民族觉醒的深刻影响。

(3)了解维新变法思潮的兴起及,理解其启蒙意义。

由此可以看出,新初中历史课标的课程内容是突出以具体史事为代表的“点”,并使一个个的“点”串连成历史演进的“线”。而高中历史课程的新设计则是在大时序的基础上,以专题的方式将教学内容扩宽、拓深。两者的侧重有所区别,又构成了初高中历史课程有机的联系与发展。

通过以上所述的对初高中历史课程的定位、梳理和整合,力求避免在课程目标和内容上的简单重复、错位和脱节等问题,使各学段的课程达到有效的衔接,从而增强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有利于达成历史教育的目标,发挥历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本文写作的目的,也是为了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初中历史课标的新变化,尤其是从中学历史课程的整体设计的角度来钻研新初中历史课标,从而更好地落实新课标,使历史教学得以深入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历史,认识历史。

参考文献: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2

王福丽

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和大众文化的扩张,在电视作品的创作中出现了一种与传统口述史既相互关联又彼此区别的新的节目形态,那就是历史口述电视作品。这种节目形态综合而灵活地采用多种叙事元素和呈现方式甚至是“扮演”的方式来“重现”历史,从而满足大众获取知识、愉悦感观的目的。

本文选取《档案》作为研究个案,希望通过对2013年1月2日至2013年5月31日共83期的样本分析,从叙事学的角度来探讨节目本身的叙事元素和叙事特征.并理解这种电视节目形态与传统的口述史节目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一、历史口述电视作品的叙事元素

口述史是指由准备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或录影的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目前电视媒介对传统口述史的使用主要包括三种方式:

第一种是将少量口述史作为文本材料插入相应的电视节目中,但是没有出镜主持人的历史讲述,如一般的电视纪录片中对口述史的少量使用:第二种是大量使用口述史作为文本素材,也没有固定的出境主持人的历史讲述类节目。比如中央电视台的《点燃理想的日子——<东方时空>传奇》、崔永元《我的抗战》。在这类电视节目中,口述史是构成整个节目的主要文本素材:第三种是使用口述史作为部分或主要文本素材,有固定主持人的历史讲述类节目,如北京卫视《档案》。

这三种电视节目都使用到了传统口述史的记录功能。所不同的是,第一和第二种电视节目对传统口述史的使用数量有很大的差别,而第三种形式与前两种最大的区别则是有固定的主持人参与节目之中,成为历史叙述的重要引导。

北京卫视《档案》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且收视率较高。作为一档大型的精品演播室节目,从2009年2月开始播出到2013年年初,已经经历了三次改版升级.目前其叙事元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有一定知名度的主持人。

在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中,主持人是最重要的叙事元素之一,主持人对历史的叙述是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与传统口述史之间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在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中,主持人主要由专业的主持人、知名度较高的学者或者具有演艺背景的影视明星来担当。 《档案》从开播到现在先后用过石凉、赵立新、谭江海、侯璎珏等多位主持人,这些主持人几乎都有演员背景,而且在《档案》中的模式化表现和话语设置具有浓烈的表演性质。

2.拥有多种道具和布景的演播厅。

在硬件上,《档案》拥有1500平米的摄影棚,包括拥有30平米LED的大屏幕区、幻灯区、档案区、录音区、沙盘区、16毫米放映机放映区、景片区和中央演示区。

其中,三维模型的使用非常的普遍。一般是在表示战事地图、革命发展路线、清朝宫廷格局等方面使用,通过立体的道路、房屋展示,配以箭头指引和火团、小红旗等标志物的注明,能更清晰的展示事件的发展脉络。而根据节目所叙述事件来对演播厅布景是《档案》的另一大特色。如在《中国收复南海诸岛》中,布景了主持人在船舱内感受风暴,船舱外电闪雷鸣的情景等,竭力构建一种现场感。

3.画外音和丰富的叙事资料

画外音的作用有些是对叙事的同方向补充,另一些则是对事实进行反方向的补充和质疑。在《档案》中,画外音一般出现在节目开头、结尾和中间设置悬念承上启下的部分。

《档案》中的影像资源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种是纪实性的影像资料,另一种是以“虚构”为特质的影像资料。

而声音资料主要包括配乐、采访的音频等。值得一提的是,《档案》中采访的音频和视频,主要凸显了传统口述史在节目中的大量使用。这些历史事件的亲历者的个人回忆与栏目所使用的文字、实物以及其他资料形成水平互文,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而且给受众提供更多细节性的感受,在增加节目可信度的同时,也更有人情味。

4.文字资料。

主要是历史文字资料和对具体节目的提示性信息(如具体节目名称、栏目赞助单位等):一般采用博物馆的文物资料,特别突出文字资料中的细节内容,比如修改等。

二、历史口述电视作品的叙事特点

1.注重叙事文本的互文性。

法国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认为,一个有意义的文本是无数文本和声音不断介入的结果。也就是说,“互文可以通过参照与原文本相关的其他文本的理解,而为原文本创造出新层次的意义和联想。”在电视文本中,主要包括三个层次:即初级文本、次级文本和第三个层次上的文本。初级文本是电视图像本身,即屏幕的信号模式以及在任意时间内的电波模式:次级文本则是对初级文本的宣传或解读。第三级文本是受众生产的文本,即受众对电视内容的解读。

费斯克认为,电视的互文性分为两个维度,即水平和垂直。水平的互文性是指初级文本之间沿类型、角色或内容的水平轴产生的关系。而垂直的互文性则是指初级文本、次级文本或第三级文本之间的关系。

在《档案》中,电视上出现的影像、声音、文字作为初级文本,三种叙事要素之间形成水平的互文关系:次级文本就是主持人对影像资料的阐述和讲解,对初级文本起到补充或说明的作用。而受众对栏目本身的理解和认知,则构成第三级文本。初级、次级和第三级文本之间形成交叉的垂直互文关系。如主持人的解读与栏目影像呈现之间会呈现垂直互文:主持人的讲解与受众的理解形成垂直互文:受众的理解与影像的制作和呈现同样形成垂直互文。正是因为这三级文本之间的互文性.使得整个《档案》栏目能给受众提供“快感”。

2.注重悬念设置和故事化。

在历史口述电视作品中,悬念和故事化是最重要的两种叙事方式。故事之所以会让人产生快感,惊奇和悬念是两个重要原因。

《档案》作为一档较为成熟的揭秘类节目,有自身的叙事结构。一般表现为:节目开始为播放历史影像资料,配以主持人和画外音的声音解说,不断设置悬念。主持人出场,介绍本集节目内容。设置悬念,播放相关历史影像资料、配以历史文字资料、相关文物展示等,展示节目主要内容,然后是节目结尾。

根据叙事要求,《档案》在每集节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的位置都有悬念设置,大多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对悬念的使用上,《档案》同时使用结构性悬念和兴奋性悬念两种方式。不同侧面的小悬念与总体悬念息息相联,对主题进行层层剥茧式的展现,不仅使节目内涵得以丰富和加深,也能增强受众在观看过程中对故事情节发展的紧迫感。

3.真实与虚构的有机结合。

《档案》中纪实与虚构影像资料的配合使用、各种文献资料与演播厅“虚构”的历史现场间的配合不仅没有损伤节目本身对历史真实性的追求,反而使这一追求过程本身冲满了创造的乐趣,激发了受众无限的想象力,最终带给人一种更为真实的感觉。

4.表演化。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3

一、领会课程理念,改变旧观念

新一轮历史课程改革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充满活力的新课程体系,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初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汲取历史智慧,开阔视野,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初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应遵循初中历史教学规律,在内容的选择上,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关注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和学习经验,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初中历史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积极主动的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和探究性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创新意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二、教学手段要多样化、现代化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4

关键词:乡土历史资源;乡土史;初中历史

【中图分类号】G633.5

初中历史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初中历史教育的作用在于对刚刚正式接触历史课程的学生进行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使他们“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然而,当今快节奏的初中教育和巨大的升学压力,使许多中学忽视了在历史教育中有效地结合当地的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历史教学,这使得初中生们对于自己家乡的历史知之甚少,在情感上难以与家乡文化产生共鸣,也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山东省德州市自古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有着丰富的历史乡土资源。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可以让初中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其学习中国历史的热情和热爱祖国与家乡的情怀,同时还能提高历史课堂效率。

一、德州市开展乡土历史教学的特殊意义

1、德州乡土历史资源是初中历史教材的补充

著名历史学家葛兆光先生在谈及当代历史教科书的诸多缺点时指出:“历史教科书中没有故事,也就没有历史,历史仿佛是按照写作者的概念发展的,内容无趣、枯燥” 。诚然,中国悠久的历史仅靠简单的几本初中历史教材难以囊括,这使得教材对于历史知识的描述只能做到点到为止。如果能够将德州乡土历史资源有效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历史教材在内容方面上的不足。由于近些年来命题趋势的悄然改变,加之上述资源保存完好且极具代表性,笔者在初中中国历史的学习即将结束的时候,将书法鉴赏作为七年级下学期的一节历史活动课,这堂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明清书法艺术的印象,还让学生们对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使学生对中国书法的认识更加系统化。

2、以小见大,培养学生科学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初中生在学习历史(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时候,受民间野史和演义的影响较大,很难以科学的视角看待历史问题。例如,关于中国上古时期的领袖及其故事,初中历史教科书基于严谨的教学要求,仅作了非常简要的描述。然而正是由于此种原因,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于该时期中华民族发展的认识可能变得更加模糊。诚然,上古时期的中国历史虽然多为神话传说,但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真实历史的反映。因此,让学生正确认识神话传说和史实的联系与区别,对于学生自身建立正确的史观很有必要。作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的禹城禹王亭历史久远。虽关于大禹是否确有其人,史学界尚存争议,然而禹城当地一直流传着许多关于大禹的故事,既有《禹王锁蛟龙》等神话,也有《后稷借壤兴农耕》等描述大禹务实治水的传说,还有《曾九皋重修禹王亭》等后人效仿大禹为民谋利的故事 。实际上,大禹作为上古时期黄河流域的传说人物,虽然不一定确有其人,然而民间有关他的传说却是上古时期生活的部分写照。关于此,著名杨宽先生在《中国上古史导论・自序》中提出:“吾人证夏以上古史传说之出于神话,非谓古帝王尽为神而非人也。盖古史传说固有多出于神话,而神话之来源有纯出幻想者,亦有真实历史之背景者” 。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和家乡德州的情怀,教育学生尊重历史

乡土历史资源最突出的特点是形象具体,亲切自然,学生们耳熟能详。将其运用于初中历史教学,易于对于学生们产生很大的感染力;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既能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又能用联系的观点思考该问题由古至今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例如,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国力强盛和薄来厚往外交政策的有力证明,在此影响下,明永乐十五年(公元1417年),菲律宾古苏禄国三王及随从三百余人浮海朝贡明王朝,受到永乐皇帝的盛情款待。不幸的是,三王在回国途中,东王巴都葛叭答剌在山东德州突然病逝。永乐皇帝闻讯后随即派遣官员赐祭,并以亲王之礼将东王葬于德州。此后数百年中,历届中国政府对苏禄王墓的修缮始终没有停止,苏禄王国在中菲两国两脉后裔之间的联系和往来也由此不断加强。围绕苏禄王陵墓形成的德州北营村已有55户222人,而在全国范围内,苏禄王后裔已经达到3700人 。在学习《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一课时,笔者将该本地史料引入课堂,并鼓励学生讨论。由于对苏禄王的故事非常熟悉,大家讨论热烈,最后得出了许多结论:1、苏禄王的归国路线说明德州“九达天衢”、“神京门户”绝非虚指,德州是当时连接华北与华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2、苏禄王墓作为中菲友好交往的象征,其产生和发展过程说明了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对外交往。3、尽管菲律宾国内一小撮政治势力极力鼓吹所谓“中菲领土争端”,但中菲友谊是两国交往的主流,那些无视历史、别有用心的小丑终将被历史和人民所唾弃,等等。可见,家乡的古迹不但能吸引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引起他们对这些古迹由来的思考和其未来的展望,有效地培养了他们学习和思考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运用德州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教学需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认清教材和乡土历史资源的区别和联系

尽管德州乡土资源丰富,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作用巨大,但它仅可作历史教材的补充,不能取代教材。因此,在运用德州乡土资源时,必须仔细斟酌挑选的资源是否有必要,所选资源的各个方面在授课时应如何用言简意赅的语言讲解等问题。虽然初中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浓厚,然而如果教师不假思索地将乡土资源全盘照搬,不但会挤占讲解重点知识的时间,还容易模糊这堂课的学习目标,反而阻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

2、认清“国”与“家”的区别和联系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5

一、对历史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效用,我个人认为,历史教育是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塑造有重要的作用,犹如名言:“读史使人明智”。但是我所在的学校,前几年由于师资不够,根本就没有开设历史课,直到最近几年,师资略显充足,才开设历史课,但是很多教历史的都不是专业出生,师资配置不合理,初中历史课随便找一个老师就可以胜任,这部分老师自己对历史都不是很了解,对历史课的深刻内涵、历史教学方式方法、历史学科的特点等一无所知,据我所观察,他们主要是对历史线索进行讲解,教会学生认识基本的历史事件,但是对历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如爱国、民族团结、尊敬他人等等基本不会涉及。这显然就淡化了历史教育的作用,对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对社会长远的发展不是一件好事。

二、历史教学资源严重不够。由于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对历史教育的不重视,导致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严重不足。在农牧地区,历史教学中只有教科书,有的学校会给历史教师配历史教师用书,极少学校可能会给老师和学生配齐历史填充图册,历史挂图、地方志、博物馆开放、图书室等等,在农牧地区简直就是一片空白。这就导致农牧地区农牧区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照本宣科,枯燥无味的展开教学,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的效果。

三、在许多学校,初中历史课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课程,通常被称为“副课”、“小科”。由于中考时,历史科占的分值较低,所以大多数学生和一些家长都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甚至个别学校领导也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七、八年级历史教学的某些不到位,致使许多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较差,有的学生甚至连起码的时间、朝代概念都没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由此看来,进行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与综合业务水平要求较高。实际上,一则现在基层的历史教师在数量上仍很缺乏,二则从业务能力上,别说一些老教师或“改行”的教师,就是部分科班出身的年轻教师也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尤其是在七、八年级,大部分历史教师并非科班出身,他们往往是语、数、外等科多了的教师或过几年要退休的教师被领导“照顾式”的安排教历史的。试想这样怎能真正教好学生呢?尤其历史这一学科,如果一开始学的历史观点不正确,以后再要改变就很难。依我个人观点,学了一些错误的历史观点还不如不学。而到了九年级历史教学任务重、压力大,然而由于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历史基础知识,所以学习起来必然感到稀里糊涂,不知所云。这就给九年级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难度与更高的要求。所以九年级历史教师在授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够形成完整连贯的知识体系,不得不额外补充一些相关的内容,这就增加了教学时间和容量,导致多数教师感到课时过紧,无法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可见,要想搞好新课标指导下的历史新课程的教学,把历史课程改革顺利地推行下去,必须提升初中历史课的地位,加大初中历史教学的力度,这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历史课程改革的优越性。

解决问题的几点想法:

一、思想认识的提高。

(“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灭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龚自珍)可见历史的重要性。

“态度决定一切!”谦逊的态度变化来源于对其本质和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在办公室里,同行们坐在一起,时常为学科的实际价值争得面红耳赤,各不相让。大多数人都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也有人认为学习地理,便于出行,便于认知天下。可就没几个人会认同历史的价值,更有甚者认为:历史课无非就是故事课而已。老师放放录像,学生看看电视,也就打发课堂四十五分钟了,不用老师,学生也会无师自通的。所以,历史课人人都可上,也就难怪一门主科随便搭一两个班的历史的课务分工不足为奇了,尤其是我们的老同志,教教初一初二历史,也算是领导对他们的照顾了。即使同是所谓的“小学科”的政治、地理、生物同历史放在一起,我们不少人呢也会争着上历史,不一定是对历史的热情,可能是冲着历史课的“方便”。也许这正是历史的悲哀了。

学历史不是简单的了解历史故事,学历史归根到底是为了应用历史,增长历史见识,不用犯历史性的错误。犯一个数学错误,我们可以从来,犯一个历史错误,世间是不等人的,就没有从头再来的寄回了。可以说一个历史学家不一定是个政治家,但一个政治家必须是个历史学家。“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亡;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就比如说解放战争后期,为什么会拒绝国共“划江而治”这一苏联的建议,的请求呢?也就是要吸取西楚霸王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的历史教训。“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二、专职教师的配备。

在市青年教师优秀课大赛报名表少,区区历史只有十几个人,平均两所学校才有一人报名。细一分析,竟还有不少兼职老师。这样的师资配备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专业、专职方能做到专心。“品质源于专业,教育成就未来”。没有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一流的品质。

三、考试模式的改变。

就本人自以为中考还是以闭卷考试为好。我也并不主张加重学生负担,更主张的是全面发展。我们也不用担心学生负担,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置之死地而后生。中考可以简单一点,也不能以开卷形式助长学生“不劳而获”的投机心理。我觉得还是以考查史实为主适当提高到理论层次更适符合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点。初中阶段以打基础为主,拔高、拓展、升华更适合高中生。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6

【关键词】农村初中 历史教学

有效性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6A-0117-02

历史教学是初中课程教学中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历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当前农村地区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历史课堂教学中还存在效率低下的问题,导致农村地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高,历史课成绩落后。对此,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地区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以促进农村地区学生的历史课学习。

一、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

相对于城镇,农村地区的最大特征就是经济不发达,各方面的优质资源都比较欠缺,教育领域表现得尤为突出。具体而言,经济不发达使得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与城镇相比有很大差距,因而造成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高。现阶段,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依然存在很严重的应试教育观念,很多历史课堂教学的开展都是基于中考而进行的,历史这门学科还未得到师生的重视,因而也造成了当前农村初中历史教师数量不多且质量不高的情况。很多从事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师都是一些年迈的教师,这些教师的教学观念比较落后,很多还不愿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再加上知识面比较窄,有时甚至在课堂上不能正确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问。因为教师自身能力的不足,造成整个课堂的教学设计和方法也都不够合理和先进;同时,由于教师一味重视考试成绩,在教学中并未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初中生失去历史学习兴趣,最终使得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另外,在传统教学观念中,历史是纯记忆学科,所以很多初中生并未理解历史教学的目的,只是机械地进行知识记忆,因而未能将所学的历史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同样也是教学有效性没有得到提高的体现。

二、提高农村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近年来,教育教学领域推行的新课改以及素质教育的本质都希望能促使教学方法得到改进,以此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不可否认的是,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进而促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和城镇地区一样,为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考试成绩,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很多教师依然使用题海战术,课堂上“满堂灌”现象仍十分常见,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明显不符合当前的教育教学理念。虽然课堂上师生都付出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学习的质量和效果却依然不佳,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初中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统计发现,初中生的近视率高达80%,而且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紧张、兴趣低下等情绪。在新课改理念的影响下,历史教学得到了重视,其教学质量还是评价教学改革的关键标准,所以使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能确保新课程改革得以具体落实,还能使初中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尊重,进而使学生在优良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实现基础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新课标下农村初中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措施

(一)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新课标教材中的“活动课”和“活动与探究”是教学改革中的亮点,这样的教学内容比较有创新性,能有效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进而使教学内容得到有效的应用。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组织初中生开展模拟时事报道、开办历史小论坛或者展览历史老照片等教学活动,引导初中生进行实践调查,同时写好调查报告。比如,《改革开放》这节课的“活动与探究”中有以下两个题目:一是让学生站在改革开放者的角度收集农村或者城镇改革开放的相关资料,同时提出一些需要改进的建议;二是思考农村和城镇的生产经营体制发生变化后,生产为什么得到了发展?对此,可以要求学生任选一题,在课后对父母或者亲戚进行访谈,然后撰写调查报告,这样的方式能使学生将课堂教学内容应用于生活中,这对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

(二)利用情境教学方式

第一,为农村初中生创造语言情境。创造良好的语言情境,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能提高知识感知效应,最重要的是这种方式不需要借助其他教学设施,因而在农村地区要重点用好这个教学方法。这种形式对于历史教材中的革命题材比较适用。比如,在介绍革命家秋瑾时,笔者播放了一段相对低沉的音乐,然后充满感情地讲述:“她本身有舒适的生活,还有可爱、活泼的孩子,有一条平坦的人生之路,但为了革命和人民的幸福,她放弃了安逸幸福的生活,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会感觉自身就处在那个灾难重重的时代,也就能深刻体会革命家的ゴ蟆5诙,为农村初中生创造音乐和图画情境。虽然农村很多基础设施不是很完善,但是要创造音乐和图画情境还是比较简单的。音乐能给人丰富的感情,将听者带入美妙的意境中;图画则能再现书本上的情境,将书本内容形象化。比如学习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时,可以使用《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在音乐背景下,结合书本上的图画为学生讲述改革开放的理论、过程等,使学生情绪高昂。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音乐选择上一定要确保与教材意境相符。

(三)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

现阶段,国家教育部门对农村教育教学的扶持力度很大,所以学校也应该结合教学的现状为师生配备先进的教学设施,比如在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直观的图片、影像等资料,激发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激情。具体而言,教师应该结合课堂,设计配套图像和视频的播放,借助多媒体技术图文并茂的优势来提高初中生的思维能力,进而使其更好地接受和掌握课堂知识。比如学习圆明园时,可以选择一些与圆明园相关的纪录片进行播放,同时加上适当的配音,让初中生感受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中国军民为保家卫国所做的牺牲,以此提高初中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提高农村历史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首先,农村历史教师要不断参加学习,加强自身的历史专业知识,具有贯通古今中外的历史知识结构,自己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其次,学校要定期组织农村历史教师参加培训,使其能熟练掌握计算机、投影仪、互联网的使用方法,学会制作并使用电子课件,重点强化对新型设备的使用技巧的培训,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适应现代人才培养的需要。另外,虽然农村没有历史博物馆,但是历史教师可以在课后和学生一起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历史见证人等方式进行调查,调查后将记录的内容放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和分析,这样既能加强教师鉴别和运用史料的能力,又能锻炼初中生的知识整理能力,最终促使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都得到全面提高。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7

《中国教师》:与实验版的初中历史课标相比,2011年版课标在诸多方面作了新的厘定,对于课标的变化,广大教师们有什么样的反应?

张汉林:历,过也。过,经过,超过。作为历史教师,最不拒绝变化的发生,因为我们懂得变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但我们也不盲目欢呼变化的到来,因为我们懂得变化的曲折性与反复性。

按照国际惯例,每隔一定的年限,学科课程标准都要根据学术发展和教育实践进行修订。所谓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比如日本的《学习指导要领》(相当于我国的历史课程标准),每十年修订一次。实验版课标颁布于2001年,距2011年版课标的出版,恰好十年。

十年来,广大历史教师在阅读课标、使用课标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实验版课标的理解,同时也发现了实验版课标存在种种不足。在这期间,教育部组织相关部门多次向广大教师征求对于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因此,对于2011年版课程标准的变化,广大教师是有心理预期的。

对于课程目标的变化,广大教师是基本认可的。2011年版课标不仅在横向上把课程目标分解成“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而且在纵向上明确规定了初中历史课程的总体目标、板块目标和具体学习内容的目标。板块目标和具体学习内容的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进一步细化。与实验版课程标准相比,课程目标的叙述更加明确、具体,尤其是过程与方法目标,可操作性强。课程目标明确、具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其指导的功能。而且,课程目标具有层次性,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达成。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侧重于技能的培养,主要是培养历史的时空观念,识读历史图表,正确地计算历史年代,阅读普及性的历史读物,了解传说、故事、演义与史实的区别;对于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培养初步收集和阅读基本史料的能力和初步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初步调查研究的能力;对于初中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主要培养绘制简单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初步的比较、概括和综合,能够初步运用材料对历史进行分析、论证等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这些变化,显然是在十年来广大教师辛勤摸索的基础上,听取了历史教育专家的意见而修正的。这体现了2011年版课标是在总结和巩固十年课改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新课改深入发展的基本思路。

2011年版课标以加强时序性为由,取消学习主题,则引起很大的争议。学习主题与时序性并不矛盾。学习主题是对某一历史阶段的学习内容的概括,学习主题之间、学习主题内部的史实基本上是按照时序先后进行排列的。在实验版课标中,时序性不够强的,似乎只有中国近代史部分的学习主题(一)与学习主题(二)。对于这点不足,可以完善,而不必因噎废食,取消学习主题。在历史课程中,学习主题体现的是历史学习的价值,是后人站在历史教育的角度,对于史实的选择与史识的概括。历史课程不同于历史学者所从事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更为强调的是对历史真相的还原,而历史课程则是在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遴选出具有现代性、价值性的史实和史识,为学生完善人格提供素材。而学习主题的构建,显然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对于学生而言,不必掌握全部的历史,也不可能掌握全部的历史。在实验版课标使用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对于通过学习主题构建课程内容的方式表示认可,而学习主题也在事实上成为学生学习历史的一个有力的抓手。2011年版课标取消学习主题,许多教师表示不解,殊为遗憾。

《中国教师》:为保证2011年版课标课程理念的顺利实施,您所在地区做了哪些具体工作?效果如何?

张汉林:北京市相关教育部门对于2011年版课标的学习是非常重视的。2012年6月15日,北京市初中教师新课程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正式启动,课标解读作为教师一个重要的基本功列入其中。2012年6月22日,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邀请课标修订组核心成员、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徐蓝教授面向全市初中历史骨干教师做2011年版历史课程标准的专题报告,使大家明确了课标修订的基本思路和课标的主要变化。

各区县教育部门随之展开行动,纷纷制订培训计划,为广大教师配备新课标,在2012年暑期或开学以后,即将对2011年版课标进行细化培训。由于培训还没有开始,效果如何无从谈起。作为一个培训者,我想简单谈谈我们开展课标培训的基本思路。本次课标修订是对十年课改的总结和反思,它不仅关涉初中历史教育,还关涉高中历史教育,体现了国家对于历史教育的整体考量。因此,我们所从事的区域培训要在总结十年课改的基础上,站在历史教育的角度,面向北京市西城区的全体中学历史教师进行。从培训的内容来看,要忠实于2011年版课标的原始文本,但更重要的是在历史教育的实践中去解读文本,在解读文本的同时完成自我解读,提升教师历史教育的素养。

《中国教师》:您认为2011年版课标修订内容中有哪些内容需要广大初中教师重点学习和关注?

张汉林:2011年版课标颁布后,许多教师最为关注的是历史知识点的增删。历史知识点多一点还是少一点,选择这个知识点还是那个知识点,诚然有讨论的价值,但这显然并非问题的关键。如果不对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有着整体性理解,那么具体到某个知识点,其地位与功能也就无从谈起。而且,历史知识浩如烟海,仅从史学的角度去判断某个知识点的价值,将会囿于史学的囚笼,而丧失历史教育的蓝天。

初中和高中历史的区别篇8

一、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优化课堂教学

语言是创设情境最直接、最普遍、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历史教学中,教师以真挚、饱满的情感,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生动描述历史长河中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动人故事,感人肺腑、慷慨悲壮的人物命运,气势磅礴、刀光剑影的壮观场面等,把历史课堂本身不同于其他课堂的魅力,通过教师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引导学生将感性上的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认识,进一步去吸引学生,达到师生情感的交融。

比如在学习“探险者的梦想”一课时,可以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回忆中国郑和下西洋的内容,讨论中西方航行探险的区别(区别主要在于历史背景不同,国情不同和动机不同)让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了解哥伦布的探险经过,针对哥伦布探险的动机,西行思想基础及其探险过程中的所作所为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分析,郑和下西洋主要是为宣扬国威和去西洋“取宝”,所以不计经济效益,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和经济交流,这与在追求黄金和财富动机驱使之下欧洲航海家的殖民掠夺活动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二、 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学生自主的时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质量的高低是取得优良成绩的前提基础,如自主预习、小组讨论、小组内部展示等等。如果学生在这些时间里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必然会白白地浪费时间,降低了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求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应该注重点拨和指导,教师在学生自主的时间里,应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不断巡视,尤其是要关注那些学困生和自律性差的同学,在评价上给以鼓励,在学法上加以指导,使他们能够把精力集中到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教给这些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以便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只有把这部分学生管理好,才能使全班的同学都能够逐步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从而提高整个班级的成绩,逐步达到知识与能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比如在学习“叩响现代文明的大门”一课时,为了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前进行收集发明家的小故事,相互交流并讨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亲自讲述莱特兄弟的故事和飞机制造、改进的过程,认识到飞机和汽车的发明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通过分析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体验科学精神,增强学习毅力。

三、通过设计有效的问题以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如何,取决于问题本身的效度,所以在课堂上的提问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而设计出来的。首先课堂提问要适度、适时,历史教学在新课程改革条件下反对“满堂灌”、“一言堂”式的教学,但是也要避免步入一味地用提问来代替讲解的教学误区,经常发现有教师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讲”,这是不可取的。历史教师在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注意提问要适时,否则这种课堂提问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比如有的教师在历史课堂中不该问时也在问,这样会直接导致问题过密,使学生根本没有充分的时间去分析、思考、回答。当然提问的时候在问题的难度设计方面也要适度,不宜过深,也不要过浅。历史是文字学科,初中生对课文浅层知识能看懂,所以那种“什么时间”、 “什么地点”、“什么人”等基础性知识的提问,应尽可能的减少,否则的话,课堂表面看似气氛热烈,其实是既浪费了时间,而且教学效果也不怎么好。另外过于深奥的提问对初中学生来说也是起不到提高课堂高效化的作用的,因为初中生在能力和知识等方面都是很有限的,无法解决深难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难度适宜的提问,既锻炼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让学生体会到回答正确问题以后的一种成功感,从而达到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目的。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