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8篇

时间:2024-03-27 10:23:27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篇1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教学 现代阐释 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6-0048-01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1.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历史的学科。它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所占课时比重较大。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是知识与能力兼顾,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鉴赏能力与审美感受能力,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思想境界,成为知识基础雄厚、能力素养良好的新型人才。

2.授课侧重点各有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知识覆盖面广、内容难度大,涉及文献学、文化学、哲学、美学、史学等诸多学科,在高校教学实践中,如何具体操作该课程的讲授过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教者强调与文字、音韵、训诂学的近缘整合,认为对打牢基础、充实底气、克服浮躁学风是必须的;有的强调与中国古代史、文化史、哲学史等近邻学科进行整合,目的是为古代文学教学提供多维视角和众多参照系;有的强调与中国古代文献学的整合,认为这是古典文学研究和教学自身的需要;还有的强调与文艺学、现当代文学乃至音乐、美术等学科进行整合,对“古典文学”进行真正的“文学”还原,对她的艺术魅力进行深入分析探索。

3.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改革发展方向需要新的定位认识。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历来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是一个研究队伍庞大,研究领域广阔的成熟学科。然而,与学术研究的红火相反,课程的教学研究一直相当冷清,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教学观念僵化、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调等问题十分突出,加上社会上急功近利观念的影响,以及中国古代文学学科本身固有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等特点,应该说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目前存在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重新把握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质,总结古代文学的教学特点,探索适合古代文学的教学方法,已成了学界同仁面临的共同课题。

二、如何在教学中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现代阐释

1.教学内容的阐释要与时俱进

教师要在遵循传统讲授原则基础上,提出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的新的认知,即如果仅只是以古代佐证古代,或者所研究和讲授的东西限制在古代范围内论古代,那么这种教学毫无意义。教者必须在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从古代通向现代,也就是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要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生活、情感、审美、价值观念产生作用,产生现代的新意识,为现实服务。要真正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为当下所用,增强古代文学的现代意识,用现代意识观照古代文学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拉近古代作品与现代生活的距离,引发学生的共鸣,从而达到育化学生心灵的效果。这应该是目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所追求的一个重要问题。

2.教学中要深度挖掘古代文学作品的现实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应难易适当,教学重点放在作品的深度挖掘上,力求让文学作品感染人,文学形象鼓舞人,文学事件教育人,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上下工夫。采用点面结合,点线结合的方法,进一步彰显古代文学作品内涵所蕴涵的魅力,课堂上要最大限度的融入作品,做到一般作家一人一作品,主要作家一人多作品。从教学大纲所选的精读篇目中确定课堂精讲内容,由浅入深,选取人物形象丰满、富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内容,以名家名篇为主。开展以作品赏析为主的课堂讨论活动,培养学生通过古代文学作品透视现实人生的能力。引导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对问题进行理论总结,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写作能力等实际能力。

3.采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目前高校的古代文学课程,都是以教师课堂讲授,并且结合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教学资源实现共享,但是其范围是有限的,而且经研究发现,目前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古代文学的积极性比较低。“慕课”平台可以有效的解决这样的问题,它可以使全球范围内有关古代文学教学的资源实现共享,“慕课”平台的使用极大地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完善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发展了古代文学的教学方式方法,更主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慕课”与原有的只提供课程资源的名校视频公开课不同,“慕课”实现了教学课程的全参与。在这个平台上,学习者可以完成上课、分享观点、做作业、参加考试、得到分数的全过程。

当前,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在社会行为上显得孤独、冷漠,对社会、对集体、甚至对亲人朋友,他们缺乏基本的友爱之情,表现出狭隘和自私。因情感缺失而引发的生命悲剧日益增多,这些悲剧提醒我们在高校开展情感教育刻不容缓。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师要努力发掘古代文学作品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所具的人文价值,启发学生思辨能力,拓展其他们人文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使他们达到理想人格的塑造,人性境界的提升,使学生在阅读、欣赏文学作品的同时,体味中国文学的文化意蕴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汪国林.中国文学批评史教学原则新探―以批评史元典与现代阐释及文化背景为考察中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04).

[2]曹顺庆,王庆.中国古代文论与西方当代文论的对话[J].当代文坛,2010(03).

[3]张万敏.西方文论与中国古代论文的现代转换[J].长春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01).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篇2

关键词:古代文学;人文素质;当代教育

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古代文学教学担负着重要责任,其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古代文化、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拓宽知识面,更能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唤醒国人对中华民族由内而外的自豪感,坚守理想信念,完善人格。中国古代文学是传承历史、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也是长期以来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形式,其本质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受中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古代文学教育成为培养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渠道之一,成为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联系现代教学理念的纽带。

一、古代文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如果说技术科学、社会科学、哲学是以理论、概念、范畴体系来理解和形容这个世界,客观地解释和看待事物的发展秩序,那么文学则是以情感的方式,用人类的主观情绪观察到的形象去表达、描述世界的客观发展规律。“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一本科学著作可帮助人们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各项事物,以及人类活动规律,而文学著作则能牵动人们内心的情感,从理性及感性的角度帮助其全面地认知世界。中国古代文学包含了多个方面的人文精神,主要以诗歌、散文、戏曲、小说等形式流传,生动地再现了传统文化和精神世界,赋予了当代人文素质教育重要的内涵。

(一)关注现实世界的理性精神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西方古代文学多用虔诚、崇拜的心态表达对天堂、神明的向往和敬意,但中国古代文学更多地将目光放在人间而非天堂。虽然佛教、道教在中国历史发展中对人们的精神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综合而言,其对文学表达方式上的影响是有限的。古代士大夫们将目光聚焦在现世,而不是地狱、天上等虚幻的事物,因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们高度统一的入世思想。中国古代,不同朝代具有不同精神的代表人物,以唐诗而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和诗佛王维就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文价值观念,李白以“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等诗句表现了其洒脱自信甚至是自负的张扬个性,也表达了怀才不遇、极度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本质情感,充分反映了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杜甫则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诗句表现忧国忧民,关注现实的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王维则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诗句以充满意趣和禅意的方式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们都借用诗来表现现实世界,又进而抒发自身的豪情壮志及忧虑愤懑、超脱世外的情感,聊以慰藉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踌躇满志、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无论哪个时代,即使昏君在位、佞臣当道,也没能抵挡住中国士大夫挽救国家于水深火热之中、抒发自身满腔热血的脚步。“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等诗句使踌躇满志、坚韧不屈的士大夫形象跃然纸上。忠如岳飞,智如诸葛亮,勇如荆轲,中国历史上的忠臣名将数不胜数,文化造诣极高者也多如牛毛,楚国屈原可谓是其中的翘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塑造了满腔热血报效祖国、刚健有为、宁死不屈的经典士大夫形象,展现了士大夫无所畏惧,勇于前行的进取精神。虽然几乎所有的古代文人墨客都有一腔报国志,或满腹才情,但明君不可求,伯乐不常有,知音难觅踪迹,许多文人在仕途上尤为坎坷,如杜甫、比干、王安石、李商隐、袁崇焕、左宗棠等,其中许多都既是文人,又兼有政客、将领的多重身份。他们的诗歌、文章或透露着不得志的郁郁寡欢,或表达着对报国无路及对现实感到困惑的苦闷,但也有大量催人奋进的内容,展现出其倔强不屈、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

(三)以“和”为贵与中庸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秉承以和为贵,例如,“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等,和谐的思想一直延续至今,指引着人们构建一个和平、和谐的社会。“中庸”的思想在论语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儒家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影响极大,孔子本人就提倡“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较好地体现了“君子之风”。古代文学中的许多作品都展现了文人对现实的不满,但古代文学创作讲求“言情而得情之正”,故而在表达个人情绪时能够合理地掌握“度”,既偏重抒情,又使言语合乎礼仪,多遵循“怨而不怒”“婉而多讽”的创作原则,体现着我国传统文学平和、有礼、偏重理性的人文精神。

二、古代文学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文精神,使人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和升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只是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并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只有利用中国千百年来人类活动遗留和沉淀下来的文化、智慧精神来陶冶人的情操,影响人的思维,帮助其建立更为完善的观念体系和人格,引导其欣赏古文化的美,寻找并理解爱的真谛,才能促使人们找到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或者说人格的养成方向。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文素质教育是当下我国教育界提倡的全面发展在新社会中的实现方式之一。古代文学应用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古代文学中许多优秀的作品都蕴含着古人丰富的智慧,对于还没有完全建立观念体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寻找到精神层面的慰藉,也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另一方面,古代文学还能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和审美能力,古代文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民族特征无疑为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现代学子提供了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且古代文学中的韵律美、自然美、人情美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感染,又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的有利渠道。

三、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措施

尽管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得到了较好的留传和保存,但其中的人文精神并没有真正完全地被当代人领会和吸收,且古代文学的表述方式、情感甚至文字的呈现方式等都与现代有较大的不同,要想利用对古代文学的学习达到提升人文素质的目的,必须加强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一)肯定与突显古代文学对提高人文素养的教学价值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新思想、新观念的形成都会对古代文学教育造成一定影响,为传播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设立了较多障碍。相对于传统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为传播文学内涵提供了契机。过去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教学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但人才综合素质尤其是人文素养又是人才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当代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在充分肯定古代文学重要地位的前提下,在充分吸收古代文学中丰富的人文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肯定和巩固古代文学的地位,为实现其教学价值奠定基础。一方面高校应准确意识到古代文学课程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实现观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提升古代文学课程占比,提高古代文学教师整体的素质,不定期邀请优秀讲师以古代文学中的人文及精神内涵为主题开展公开讲座,以各项实际活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

(二)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准确选取教学内容

古代文学之所以被称为“古代”,不仅仅是时间原因,也是对社会发展形态、生活方式、思维观念的时代界定。教学者必须意识到在不同社会环境中形成的文学并不具有普适性,教师只能从中抽取部分内容加深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联系。例如,“程朱理学”虽是由儒家学说发展而来的,但我们不可忽视其局限性及它给当时社会甚至现代带来的危害。“程朱理学”作为古代文学的一部分,教师应细致分析其发展背景及相关历史,避免在没有深入研究其主要思想的前提下向学生灌输相关观念,产生与教育相悖的结果。教师要明确分析当前的人文诉求,通过问卷调查或谈话的方式了解学生的人文素养现状,进而深度挖掘古代文学的内涵,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或诸如微信、微博等信息传播手段,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将古代文学中优秀的人文内涵传递给学生,在加强古代文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联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素养。即使是在同一片土地上诞生的文学形式及其背后代表的文化精神,在不同时代也必然存在水土不服的情况。因此,教学者应在正确把握人文素质教育需求的前提下,准确选取古代文学中适宜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部分并将其作为教学内容,方能实现古代文学与当代人文素质教育的正向关联。

(三)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

相对于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中丰富的文学辞藻、文学形式及生动鲜活的人物事例体现着不同的人文精神。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尤其是接触、吸收古代文学中对提升人文素质有益的内容,高校及相关政府、教育机构应充分带领学生开展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古代文学为主要内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探究不同时代的文学内涵与现代人文素质教育的契合度,从而在加深对古代文学认知的同时找到其与人文素质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进行宣传扩散,扩大影响力。

四、结语

教学环境、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质量都是决定古代文学在当代人文素质教育中应用效果的重要条件,但这些不可控因素并不能改变古代文学的人文素质教育价值,其情感宣泄的适度和表现方式的多元化、简约化,以及蕴含的丰富的精神内涵都堪称世界瑰宝,值得教师不断去钻研。所以,教师应不断创新、变革古代文学教学,发掘其蕴含的人文教育内涵,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宏.古代文学教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科学教育,2010,(3):15-18.

[2]常效东.关于大学古代文学课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0,(7):179-180.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篇3

    古代文学虽然离我们时代久远,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应该是枯燥无味、曲高和寡的。很多时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满了玄机和珍宝。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机和珍宝,它不是每个普通大众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因此,本文所谈的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学者,而是进行学术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赏。这并不是要降低标准,一味迎合大众低俗需求,而是通过古代文学的研究、传承、传播使大众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众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热火朝天与深层曲高和寡的落差

    当前国学热持续升温,古代文学呈现出了繁荣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国学启蒙课程,很多大学设立了国学班或国学研究院,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纷纷开办国学班,全国几乎所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众多“大学语文”课本中古代文学内容几乎都占绝对优势;古代文学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几乎到了“四海无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问题,如俞香顺在《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中提到“从文学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花卉也体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开放意识和当代意识”,“其研究的原动力或者说是归宿点都是为了提升当前博兴的‘花卉热’内涵,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从习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爱国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无闻的教授走向公众成为学术明星,引起了学界和普通大众对于学术大众化、学者偶像化的纷争。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大量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讲座或讨论版块,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如百家讲坛。各种形式的解读经典、改写经典成为时尚,解读、改写经典的图书也尤为畅销,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自上市伊始,便进入卓越网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会后一个月内销量突破一百万册。很多优秀古代文学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如电影《孔子》《赵氏孤儿》等)且收视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大众对了解古代文学的热情十分高涨,古代文化经典也在逐渐走向人民大众。

    但审视一下当前大众的阅读现状,中国古代文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据调查,“读过四大名着的大学生仅为5%,即便在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里,这个比例也少得可怜”④,更别说在普通大众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读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学术圈内。书店里多数古代文学类书籍问津者甚少。如果大众了解古代文学多数靠讲座、影视剧、课堂讲授,缺少主动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阅读、品读,大众无疑只会徘徊在古代文学和文化的边缘,难以抵达精髓。目前媒体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包装、炒作明显存在偏差,受众也经常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对精神起多大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尴尬局面⑤,古代文学课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阅读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质化,是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的关键,成为国学热的硬伤。这注定目前的国学热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痒式的。这些与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和人民大众物质化、功利化的生活态度,以及科技的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电子网络等传媒手段令人应接不暇,文化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有关。与古代文学自身先天阅读障碍(社会文化背景、字音、词义等)有关。与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存在、学术抄袭剽窃和模仿翻新等问题比较严重,学术文章的论述空洞、乏味,真正创新性、价值高、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少有关。可见,当前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主要停留在表层,普通大众与真实的古代文学还有很厚的隔膜,大众对很多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偏差,难以抵达精髓。

    二、里应外合,推进古代文学走向大众、大众走进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道路涉及面广且漫长。王长华、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学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众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从产生成果——同行专家学者认同——众多学者结合自身体会广播于众——渗透到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个传播过程都要注重实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下意义。所谓当下意义是指现代意义、实用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样要考虑当下实际意义。古代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流派依据主观意志所规定的,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不断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时强调古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生永远是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古代文学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学中有没有对今天依然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呢?赵逵夫的《继承优秀文学遗产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阐释》等文章中有详细阐述。具体归纳如下:一是能为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社会准则、道德风尚、文化热点等追宗溯源,丰富发展其内涵;二是中国文学重人伦、重礼仪、讲“家国同构”“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进父子、夫妻、兄弟、师徒、朋友等关系,是现代社会医治人情冷漠的一剂温补的汤药,如《论语》对于今人处理人际关系、人生价值观架构就有重要启发;三是大量描写自然,体现作者对生活环境深切关注,对大自然热爱的诗歌与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破坏严重矛盾的一种呼救;四是大量表现作者闲情逸致、坦荡胸襟的作品,可以涤荡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成为现代人舒缓压力、心灵安宁的一副安神剂。五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人端视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提高人生修养的一种途径。作为学者或教师能够深刻认识、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代现实意义,推进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这样古代文学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个研究者笔下也是常新的,对每个读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实际意义的。

    其次,无论是教研还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从而在提高人生境界、丰富情感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学本不应该是枯燥、难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为文学本身就是需要心灵沟通、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古代文学有时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经无比繁荣的古城,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师需要在如何抓住观众好奇心理、如何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当代学者会有这样的共鸣,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叶嘉莹、顾随等),都是带着浓厚的学术情感、文化情感开展教学和研究的,而今天还有多少学者带着浓烈的情感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体现这种情感和担当的呢?有了情感,古代文学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艰辛而高深的学术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时又不低俗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可以多编着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学知识读物,多写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编选一些适合当下的总集、别集,使古文底子、社会文化背景隔阂不再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文学研究者应该担负起将深奥难懂的经典通俗化、生动化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古代文学各领域里着名学者撰写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学知识的读物——《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叶嘉莹先生也曾萌生过普及古代诗词的愿望并身体力行,2007年中华书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据她上课或演讲而整理的录音稿,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读本,包括《唐宋词十七讲》等。2013年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上中华书局出版了《诗词写作常识》《诗词格律》《怎样赏

    诗》等“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这些书籍对于普及古代文学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量少,宣传力度不够,受众范围有限。我们至今背诵的经典唐诗依然沿用清人孙洙辑选的《唐诗三百首》,两百多年过去了,它是否还适合当下的审美需要值得质疑。结合当下编选新的《唐诗三百首》及其他总集、别集也是极有必要的。学术普及意识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者也不屑为此事。所以,学者们躬下身来,有意识的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喜欢的语言多编写一些古代文学通俗读物、结合时展多编选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义的。

    2.从受众方面看,要培养与引导并重,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一方面要“培养成熟的受众群体”⑨。受众文化和文学选择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历史上的文学大众化,繁荣了文学发展的同时也隐藏了对文学发展带来的致命伤害,主要表现在降低文学审美水平和质量上。为避免或缩小这种伤害,培养高素质的受众群体,加大对大众阅读的引导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承担起培养成熟受众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门可以有意识的做些阅读引导工作。199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读书文化节活动,主要目的是倡导读书风气、指导读书门径,由此产生了季羡林、张岱年等国内54位着名学者联合推荐的《人文经典应读选读书目》。可是十余年过去了,这样有力的引导工作我们却没有继续做好。各个层面有意识的进行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的宣传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种宣传品上印古代诗词名句、经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图文并茂的古代文学名篇。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篇4

审美教育不仅是文学类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更是其重要内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中的审美教育应以当代化、以人为本为中心,以意境为主要载体,这样才能增加古代文学学科及课程活力,实现古代文学的当代价值。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当代化以人为本意境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专业的核心与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内容是分析中国文学从先秦到近代在不同的特定历史阶段中发展、繁荣与演变情况,具体包括经典作家与作品、文学流派及其艺术表现规律、文学运动与思潮、文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等等;旨在培养、提高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审美鉴赏、解读等综合能力。这些教学内容和目的可以概括为两个维度:一、认知维度,即要求学生掌握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变迁现象相关的各种具体的文学知识;二、审美教育的维度,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对古典文学的审美感受和审美鉴赏中净化和升华师生的精神和心灵,以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认知维度是审美教育实现的知识论前提,后者是前者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们普遍认为通过文学艺术来进行审美教育是最好的途径之一。高尔基曾说:“文学艺术的教育作用是巨大的,因为它以同样的强度既作用于思想,又作用于感情。审美教育是美学在人们人生领域的具体实践,是审美功能的最终体现;在教育领域,审美教育不仅是教学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代中国现实语境中如何发挥我国古典文学的审美教育价值和功能值得我们去关注、分析和探讨。

一.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理念要实现当代化如何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

是当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涉到中国古代文学及其研究教学的生命力。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的“当代化”问题,而今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因为古代文学本身不是也不能成为自身的价值与目的。如果教学与研究目的是为古代文学而古代文学,那么古代文学的教学就会失去当今学生和读者的热爱,久而久之必然就会失去古代文学学科及课程的生命力。本课程目前的教学实践已经面临这一挑战。要特别指出的是:所谓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性不仅仅是人们一般所认为的教学教育手段的当代化,如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技术设备;更重要的是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之价值取向与目标要当代化,要能有效应答学生和读者在当下现实中所面临种种困惑和不安,塑造他们的心灵,净化他们的情感,吁求理想人生境界。

如果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话,那么,古代的文学作品及文学思想,在本质上都具有当代性。但是古典文学的当代性价值如何实现这一命题更多地取决于人们在当下的社会历史环境和时代要求中充分借鉴古今中外的理论和实践资源实现对古典文学的创造性诠释与“误读”。这就要求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者和教学者充分理解时代要求,发掘古代文学资源,并能运用后者来阐释时代命题。古典文学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当下的时代困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物质匮乏的问题,更多地表现为现代化工业社会中人之异化、生态环境等命题,这些命题具有典型的时代性。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应该能够回应、介入这些具有时代典型特征的命题。在《诗经》中、在诸子百家散文中、在汉赋唐诗宋词中、在元曲明清小说中,在中国古代人们创造种种精美的意境中,充满着华夏民族独特的生存智慧,集中体现着古代中国特有的追求“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中国古代文学既有必要也有能力、有资源、有条件实现审美教育理念的当代化。面对日益严重的人之异化与生态危机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中国古代文学有足够的文学及相关文化资源储存,可以大有作为。陶渊明在《饮酒二十首•其五》中写到:“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诗中表现出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对当代人们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虽然该诗语言浅白通俗,但意境清新优美高远,颇具哲理性;诗人没有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追求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同在。更重要的是这些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话语与意境塑造了一个“诗意地栖居在大地”的人之形象,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人之本真存在”的向往与践行。孟浩然在《春晓》中描绘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具体内容与意境完全可以结合当代的时代精神创造性地进行生态阐释。这样类似而又独特的诗句、意境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学生和读者就是在这些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图景、境界、审美中实现了生态教育,在对古典文学进行的审美享受中重塑、重建、重构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实现对时代现实生活中生态危机的回应与介入;同时也实现古代文学自身价值的当代化,实现了“古为今用”,展现古代文学的勃勃生命力。

二.“以人为本”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之目的

文学始终是人的文学。文学应该、必然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关注人的存在。审美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辅助方法或艺术效应,其本身就是实证和实现人的生存理想的重要途径。美育目的在于人本化,即美育既以人的生存为出发点,同时也以人的生存为目的。当代审美教育观念充分肯定审美的人本主义取向,强调审美对于人的生存幸福和全面发展的不可替代的独特意义,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整性是审美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把关心人的生存和发展、尊重个性发展、促进个体的情感解放和精神自由作为审美教育的根本尺度。马克思认为审美教育是为了促进“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深刻的感受力的丰富的、全面的人。”审美教育具有强烈的人文性,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是审美教育的根本目的,人性、人格的完善是其最高理想。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认为人按照其本质来说就是审美的,人的本质和审美本性在本体上具有统一性;主体(人)的审美状态时人的自由本质的充分体现:“按照美的规律建造”和“自由地对待产品”是人作为“自由自觉”的社会存在物的本质力量的确证;不能处于审美状态,不具备审美能力的人就是非人的存在。这样,美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表现,而且更是“自然向人生成”的伟大历史成果;审美就不仅仅是一种额外的享受,而且是人的自由的类生活本身的特性,是人的自由生存的必要充分条件。

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也莫能概外。因为中国古代文学是如此充分如此优美精致地再现着古人的欢欣悲喜、忧伤困惑和豪迈豁达,如此形象生动地表达出古人的种种情绪与情愫。古代文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窥探我们的先人是如何生活着,生存着:在“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感受古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在“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中体验古代中国人特有的人生情怀;在“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中领略古人对生命的眷恋,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中感受古人的深沉与慷慨,在“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中体会古人的建功立业的豪迈,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想象古人的家国情怀……,在这样的优美动人的意境中,读者、学生、当今的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与古人进行着对话,在体验古人情绪和生命的同时感受自己的人生。的确,审美教育不能直接影响人的行为与实践,也不可能直接去创造美的环境,但能逐步改变人的心理结构,建构美的心灵。以此为基础与前提,审美教育无疑会对读者(学生)的行为实践和人生选择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实现了以“以人为本”,以“以今人为本”;也就践行了人们通常所说的“让历史引领现在,让历史照亮未来。”

三.把握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审美与教育的辩证关系

审美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西方马克思批判理论家马尔库塞认为艺术及艺术审美内在的含有政治与革命的潜能,其实质是强调通过艺术及其审美改造人的内在心理结构,包括感觉、情感、判断、认知等等,从而最终改变人的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学艺术审美也势必内在的含有教育功能。但是必须要强调,虽然审美必然引发一定意义上的教育,但是教育并不一定就是审美。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审美教育教学实践中有一点颇为关键,就是要处理、把握好审美与教育的关系。文学审美要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就必须遵循美的规律,必须首先给予学生(读者)以美的享受和乐趣。审美愉悦和享受是文学艺术之教育功能实现的前提和充分条件。很多学者都曾论述过审美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古罗马的贺拉斯说:“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同时又对生活有帮助。在你教育人的时候……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有使他喜欢,才能符合众望”。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而简练地把审美教育的特点和功能归结为“寓教于乐”。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雄辩的目标是说服,历史的目标是教导,诗歌的目标是用移情动魄的文学教法042手段给人。”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狄德罗指出艺术作为教育的有益手段不是简单生硬的说教,“诗人、小说家、演员,他们以迂回曲折的方式打动人心,特别是当心灵本身舒展着迎受这震动的时候,就更准确有力地打动人心深处”。马尔库塞认为:“艺术的政治潜能仅仅存在于它自身的审美层面:艺术作品直接的政治性越强,就越会弱化自身的一再力量,越会迷失根本的、超越的变革目标。”本杰明也曾说:“只有当一件文学作品以文学标准看是正确的时,才可以认为它的倾向在政治上正确的。”所以,文学艺术的教育潜能也仅仅存在与它自身的审美层面,即其文学性、审美感越强,其教育潜能才可能相应越强;反之亦然。文学审美教育具有人文性、感受性、情感性、直观性、形象性、音乐性等特点。审美教育不是像德育那样以“概念”、“逻辑”进行“分析”、“推导”、“说理”、“说教”,而是通过诗人创造的种种美的形象、意境,潜移默化,渗透于人的感官和情感,在感觉、想象、体验中不知不觉中改变人的心理和喜好,从而实现文学艺术审美的教育功能。

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来说,其审美教育实践的基础在于师生要充分把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审美特性,即了解、体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仁义礼智信、天人合一等),认知、体会其文学表现形态的华夏民族古典特色,包括传统的文学观点(言志说、虚静说、文以气为主、赋比兴、文已尽而意有余、神思说、缘情说、妙悟说),古汉字的象形特点和古汉语音韵独特表现(双声叠韵对仗押韵等)。在中国先人所创造的富有感情的富于声律辞采美的古典语言形态中,在美的享受和愉悦中,在中国古代文学最高最具民族特色的审美范畴———意境中充分实现其潜在的教育功能。四.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特有的审美教育载体“意境”是中国古代诗学的最高范畴,是极具华夏民族特色的文学概念,深得儒、道、释三家学说的滋养,是古代先贤以华夏民族传统思维的独特方式,对文学艺术审美特质的理论把握。一般认为,“意境”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等方面,是艺术辩证法的充分体现。它的更为空灵与高妙的美学意蕴则是将有限的生命境遇与无限的宇宙图景相互交融。从汉朝的刘勰,到唐代王昌龄、皎然、刘禹锡、司空图,再到宋代严羽,清代王夫之、王士祯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丰富、深化了传统的“意境”论。直至近代,接受了西方文艺哲学而又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王国维完成了古典美学已经论的探讨,提出了理论化的意境论。中国古代诗人无不在创作、欣赏中鲜明地体现出对意境的审美追求,并在这种对意境的追求中显出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诗人之思和诗化的感觉方式。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一般不提倡激烈感情的直接流露,而强调情感必须通过可以感知的对象(景)呈现出来,使情成体,化无形为有形,将作者情感渗透在、弥漫在、投射在景物上,使率直表露的情感变得含蓄蕴藉,并以具体可感的形象召唤着读者,激发他们的直觉、想象、情感,读者可以把玩无极,回味无穷,即所谓“睹物兴情”、“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一切景语皆成情语。意境是意与境的结合,但“意”中必含有情,情是已经的基本要素,无情不能成意境。杜甫在其名诗《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就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意境。诗中写景与抒情结合完美,真正做到了情境交融的效果。写景状物,叙事绘人,各种因素综合为一个独立的天地和世界,自然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事、人等综合构成的“境”,和作者所要表达之“意”浑然一体,含蓄而又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对于国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前人曾云:“古人卫士,贵于意在言外,使人思而得之”,举出的典型例证就是这首《春望》。《春望》被后世认为是表达“国破家亡”悲愤忧伤之情的典型意境,成为我国古代诗歌作品的经典之作。

四、总结

总之,意境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中最重要的审美教育载体和抓手。古今中外的学者们都认为文学审美教育具有突出的形象性、体验性、情感化、生动化等特征;而意境所具有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正契合了这一要求,使得古代文学的审美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容易打动学生、感染学生,潜移默化,达到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中国古代文学特有的意境使得相应的文学审美教育在实践过程达到了较为理想状态。

参考文献

[1]胡经之.文艺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尔库塞.审美之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陶东风.文学理论基本问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4]周宁,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5]胡经之.西方文艺理论名著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篇5

我们应该从以素质教育为先导、灌注现代意识和借鉴接受美学相应观点等三个方面树立正确的古代文学教学理念 ,搞好古代 文学 教学 。

【关 键 词】古代文学 ;教学理念 ;改革 ;素质 教育 ;现代意识 ;接受美学众所周知,自从有 了文字就产生 了教育教学行为 。真正意义上的学校 教育产生在周代,古代文学教学 的源头似亦应追溯到这个 时代 。自世纪初 ,“中国文学史”学科建立之后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作为其中重要 的组成部分 ,一直保 留在各高校文科教学领域 ,并延续 、发展至今 。然而 ,在长期 的教学过程 中,则形成了所谓“作家生平思想”、“代表作品鉴赏”(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作家地位影响”三部分组成 的呆板凝滞的“填鸭式”

教学窠 臼,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之认为 中国古代文学离现实生活已越来越远 ,学习古代文学似无任何实际应用价值 ,致使预设 的教学 目标难 以实现 。究其原因 ,乃是古代 文学教学理念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因此 ,只有转变教学理念,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 目标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 :“理论来源于实践 ,反过来又影响实践 。”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 ,以及古代文学任课教师问的经验交流总结 ,本文认为古代 文学教学 ,应当树立 以素质教育为先导的观念,灌注现代意识 ,适应新世纪学科交互发展的特点,适 当借鉴接受美学的观点 ,转变陈1日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进。

一、 以素质教育观念为先导 。改革教学方式高等院校中文系是为基础教育中的主干课程一 语文教学提供专门教育人才的主要渠道,其各门课程的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如何 ,将直接影响到基础教育中语文教学施教者的素质 。而古代文学作为中文系所有课程 中开课时间最长 、课时最多的一门课程 ,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也就更显得不容忽视和不可替代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注入式教学为主要方式,传授给学生现成的古代文学知识 ,在考核方式上 ,也更 注重学生对 古代文学知识 的识记和掌握 。这种教育 ,片面强调功利性 ,重视 了专业教育和现成知识的传授 ,却 忽视 了对学 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和能力的训练 。随着素质教育 的深入 ,这种传统 的教学观念已经显现出明显的弊端 ,也对高等院校培养素质教育人才任务的实现起到了不可忽视 的阻碍作用 。因此 ,古代文学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及时改革 ,古代文学教师也必须解放思想 ,及 时树立起素质教育 的新观念。力求在教学 中充分挖掘教学 内容的可能 ,不失时机地使素质教育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得到恰如其分 的渗透 ,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构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为基础教育 的发展塑造高素质 的专门人才。

一)汇通 文史哲 ,全 面观照作 家作 品古代文学教学在教授文学史知识的同时 ,最终还要落实到具体的作家作品。前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先生曾在其《论文学 》一书中提出“文学是人学”的命题,他认为 :“文学家的材料就是和文学家本人 一样的人 ,他们具有同样的品质、打算、愿望和多变的趣味和情绪。”即文学应该以写“人”

为中心,表现和描写“大写的人”。因而 ,文学教学应该立足文学本位,从创作实际的角度出发,观照创作主体(作家)个性特征与创作客体(作 品)之间的必然联系,探索“文如其人”的创作表现。而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 的研究对象 ,又是距离当代有着相 当长的“时空间距”的作家与作品,故而在立足文学本位的同时,也应 同时具 备史学思维和哲学视角。这样 ,作为研究对象的古代的“人”的生平、经历 、志趣 、思想 ,对于其“文”的影响和塑造 ,才能够被全面把握,即打通文、史 、哲界限,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给予全面的观照。以唐诗教学为例 ,唐人感遇咏怀之作,常常因诗人性格与主导思想的差异 ,虽抒发同样 的情怀 ,亦 由各 自的生平经历、思想与视角不 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这样 ,在教学过程中,就不能仅仅分析作品的题材 、体裁与艺术手法,还要联系作家独特的经历与思想 ,遵循孟子所提出的“知人论 世”的文学鉴赏原则,文、史 、哲汇通 ,从 而对作 品进行全面的解读 。总之,只有立足于对作家作品的全面扎实的阐释,才能金针度人,使学生读懂一张又一张“老照片”,得到中国古代文学的真蕴。

二 )立足 当代 ,古为今 用 ,人 文与传道 相 结合古代文学教学,虽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 ,在时间上远离当代社会 ,但在 教学过程 中,应立 足当代 ,结合 现实 ,古为今用 ,发掘古典文学作 品的当代价值 ,将人文与传道相结合 ,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古代文学经典并未从我们身边消失 ,而是魅力永存 ,具有极强的现代意义 ,从而加强他们学习古代文学课的 自觉性。正如清华大学的王步高教授所说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道德教育应结合起来 ,对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传布”,古代文学的教学也应如此 ,不应太受死板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而应结合作家作品,寻找适 当的切人点 ,在讲课 中穿插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哲理、人生体验,让课程变得生动而有人情味 ,充满 当代气息 ,让学生 的学业与人品、智商与情商并进。古代文学融会 了民族 思想价值与历史 ,是 民族精神最典型的载体 ,充分浓缩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价值资源。例如,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善于表现人世间的真善美 、人 与人之间的真挚与友爱 ,千载之下,读之仍令人荡气 回肠 ,感慨不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 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孟浩然《送朱大入秦》:

“分手脱相赠 ,平生一片心。”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 ,落 日故 人情。”王勃 《送杜 少府 之任 蜀州》:“海内存知 己,天涯若 比邻 。”凡此种种,皆体现出民族精神 中富于人性、温 良与美好的心灵价值 ,其他如行健不息的生命精神 、坚韧不拔的君子人格、积极有为的人生取向、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意志品质等等,依然是贯穿 中国千年文学 的文化素质。在教学 中,教师就应该对此重点加以阐发,这样做对于当今的素质教育、品德教育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让古代文化陶冶每个人 的心灵,这是古代文学教学时应该着力之处。苏轼 曾言“知是何人诗句?已应知我此时情”,中国古代文学中蕴含着多少代人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而古人与今人的许多情感 又是相通的。“谁 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传达 出的是人类共 同的母子之爱 ;“举头望 明月,低头思故乡”正是亲身体验到远离故乡之后那潮水般猛烈 的乡愁 。在教学古代文学 的时候 ,应常常引导学生细细体味古人的情感 。

有学者 曾说过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宝库 ,每一个进去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 ,我们每一个人也不要让那些落地作金石声 的名篇佳作从你我耳边滑落 ,因为它们是我们共 同的财富。”

古代文学 中凝聚 和积淀着我们祖先 的历史与文化 ,它大大地 缩短 了我们与历史的距离 。我们 当代人依然需要传统文化的熏陶,古代文学的教学只要贴近学生的心灵 ,张扬其独特的魅力 ,就不会走入 困境 。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 学与创作相结合文学离不开创作 ,同样 ,古代文 学课 的教学,亦不能脱离创作实践。近些年来 ,高校学生对于古代文学课失去兴趣,主要因为一些授课教师本身并不完全具备古代文学创作素养,即是说 ,教古诗词的不会作 旧体诗 ,教古文的不会作 古文 ……长此以往 ,古代文学教学必然会沦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失去生命力 。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古代文学教师 ,应该也必须学习、掌握旧体诗词及古文的创作技法 ,并尝试将个人创作引入课堂 ,以激发学生的听课兴趣以及创作欲望。如此通过“言传身教”,革新教学理念 ,以个人文学创作实践带 动古代文学教学 ,不仅向学生生动地展示 了古典诗词文的美丽 ,同时也锻炼、提高了 自身的文学素养 ,可谓“一击两鸣”。

二 、贯 注现 代意 识 。增 强现 实感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个极为丰富的宝藏,从《诗经》之“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到《古诗 十九首》,从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到苏东坡 的“一 蓑烟雨任平生”,这些千百年来 曾使无数人心灵为之震动的名篇佳作 ,还会使今 天的莘莘学子流连忘返 吗?在 电视、电脑、卡通 流行 的现代 社会 ,古代文学 的走向让我们担忧 ,实在值得反思。

因此 ,古代文学的教学就不能固步 自封 ,拘泥于老一 套的内容与教法 ,而要注重时代性 ,贯注现代意识,增强现实感 。

一)增强古代文学课程的现代化 色彩我们应 当看到,高校的教学工作是为社 会为时代服务的 ,当我们面 向 21世 纪时不能不 提出古代文学教学的时代性问题 ,也 即要增强古代文学课程 的现代化色彩。这就需要强调两点 :

第一,要加强古代文学教学的前沿性。在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 中教师习惯于灌输结论 ,学生常常陷于被动地接受前人的结论 。而其 中又包含大量陈 旧过时的、不确切、不科学的观点 、思想,如作品思想分析中的僵化阶级论 、庸俗社会学观点等 ,戴着有色 眼镜片面分析、苛求古代作家 ,这些内容甚至数十年 占据在教材中。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很少能用批判 的精神去分析 ,进而树立 自己的看法 ,真正从课程中受益 。善于思考的学生则认为教材观点与 自己的阅读感受大相径庭 ,从而对这门课产生了整体的怀疑。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把人类业已积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还要将他们带到本学科发展的前沿 ,去开拓新的知识领域 。

教师不但要掌握传统 的教学方法 ,更要将这种传统方法纳入新的范式 ,仅仅善于“我注六经”还不够,还应当善于在教学工作 中不断赋于新的时代内容 ,善于“六经注我”。换言之 ,一个古代文学教学工作者不仅要掌握传统 的方法读解文本 ,将学生带人古代的创作环境,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应 当面向新 时代,赋于传统教学新的色彩 ,使学生能置身于现实的社会 中理解古人 的作品。惟其如此,教学过程才具 有时代气息和新鲜活力 。这种时代感 的赋予决不是庸 俗的“古为今用”,而是立足于古代文学作 品,更深入地把握古代文学的特质和民族悠久文化和审美情趣基础上的。如在讲授古典戏曲时,可以组织学生欣赏昆曲,既起到辅助教学作用 ,也直接触及 了世界级文化遗产。在讲授古典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时,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教学内容更加引人人胜,还可以通过古典名著的现代改编问题 ,思考名著的经典性所在。

第二 ,通过 比较学习的方法 ,彰显古代文学中的现代意识 。例如 ,通过古今文学比较 ,中外文学比较 ,打通古今 ,勾连 中外 ,强化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现代化认识 ,使学生在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化 的交融中体会古典文学之美,在学以致用 中进一步肯定 古典文学的不朽价值,从而得到学 习乐趣。

比如 ,在讲解《金瓶梅》时可 以将晚明社会与当今社会进行 比较 ,探讨西门庆这一形象的现代意义 ;在对陶渊明田园诗歌 的分析中,可以与英国华兹华斯等人的山水 田园之作进行 比较 ;在讲授王 国维的美学思想时,可以引入对叔本华的介绍 ;在讲解《红楼梦》时 ,可以联 系五四新文学进行比较;在进行作家作品分析时 ,还可 以结合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如接受美学等进行新的观照。对于求知欲望强烈 、思维活跃的学生而言,多用 比较分析,可以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 ,引导其开阔眼界。

二)将人生观教育贯穿于古代文学教 学中古典文学本 身贮存着关 于世界 和人生 的思考 ,是一个思想和感情的宝藏 ,这是其永久的活力和价值之所在,而且这种活力和价值具有普遍性 。

传统的古代文学教学,偏重于对文学史基本知识的传授 ,而未能很好地将教学与学生思想教育 和人生观教育结合起来。高校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他们初步在与社会的碰撞 中体味 了人生的一些真味 ,同时也面对着更多的人生困惑。

现代社会的压力使他们在表面 的 自信之下 ,潜藏着精神危机的暗流 ,从而缺少归属感。而古代文学优秀的感性和理性成果,无 疑是 医治现代人精神失衡的一味 良药。为了增强其现实性 ,古代文学教学应重视学生气质、情趣的培养 ,把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列为重点内容,挖掘作 品所包孕的丰富的精神果实 ,使之成为现代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的精神源泉。例如 ,从陶渊明的“落地成兄弟 ,何必骨肉亲”到辛弃疾的“一松一竹真朋友 ,山鸟山花好弟兄”中,学生可以感悟人道主义者包容 、善待人类乃至万事万物 的深广同情 ;从关 汉卿 的《窦娥冤 》到吴承恩的《西游记 》,在对窦娥与孙悟空的形象解读中,学生可以学习面对打击 、不改初衷的坚定执著,培养一种“独立之意 志,自由之精神”;从杜甫 、辛弃疾 、文天祥等人的作 品中学生可以体味他们深沉的爱国情感。在古典文学教学内容中融人人生观教育 ,既符合高等教育的 目标要求 ,也具有明显的课程优势 ;既满足了受教育者的现实人生需求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轨迹和方 向,也增强了这 门课 的现实生命力。

许多例证都表明,经典的并非是凝滞的,过去的并非是过时的,民族的正是世界的 ,古代的也可化 为现在的。所以,只要我们一方面深入细致 地把握古代文学文本 ,一方面敏锐地感受社会发展前进的脉搏 ,处理好教学这一环节的衔接 ,是完全可 以沟通教与学,建立起面向当代 、面向 21世 纪的行之有效 的教学体系和话语结构的。

三、借鉴接受美学的观点。彰显教学的独特性当今社会,学科发展的交叉性特点 已是显而易见 ,不可回避的问题了,古代文学如何在现代社一 11O 一会保持其蓬勃的生命力?在古代文学教学中适当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 ,以彰显教学的独特性 ,似乎是一个一举 两得的好办法 ,比如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是 2O世纪 6O年代末 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它把文学研究的重心转向对读者接受过程 的研究,使文学跳 出了狭隘的研究范围,在文学研究中起到了革故鼎新 、拓展视野的作用。接受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一般读者阅读文学文本的审美过程 ,而古典文学教学活动则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有 目标 的学习的行为,两者之间有不少共同点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把接受美学引入 中国古典文学教学。接受美学的观点很多,但能够为古代文学教学借鉴的主要有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说和英加登提 出的“未定点”说等 ,具体体现如下。

一)整个教 学过程要 落实到学生的“期待视野 ”上“期待视野”这一新的概念是由接受美学的创始人 、联邦德国的学者姚斯提出的,虽然姚斯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并没有对它作明确的界定 ,但从他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中可 以看出:“期待视野”是指读者接受文学文本时 自身所具有的某种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 ,这种思维定向和先在结构在读者对文本的阅读 、接受过程中 自始至终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本只包含 了意义“潜势”、包含了在各种“期待视野”中被对象化的可能——“它更 多的像一部管弦乐谱 ,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 出来 ,成为一个当代的存在。”把这种“潜势”变成现实还是仰仗读者的“期待视野”。其实,古代文学教学也是一个与此相类的过程,要使教学效果显著 ,达到学生的满意,也必须将整个教学过程落实到学生的期待视野上。

首先 ,课堂的教学设计应该紧扣学生的“期待视野”。按接受美学的观点 ,读者一般总是以自己的“期待视野”是否被融合以及被融合的程度如何来评价所阅读的文本 ,融合程度越高,其评价也越高。这启示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期待视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尽可能地 了解和把握学生“期待视野”的特征 ,充分发挥学生“期待视野”中的积极成分 ,调整其“期待视野”中的消极成分。

其次,教学活动 的最终 目的是扩展学生的“期待视野”。如前所述,读者总是 以 自己的“期待视野”被融合的程度来评价所阅读的文本,而获得高度评价的文本在使读者产生 审美 愉悦 、得 到审美满足的同时,也转化为一种阅读经验、融合进读者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之 中,使读者“期待视野”

进一步扩展 。从 教学的角度来看 ,学生学 习的过程 ,也是一个“期待 视野”逐步扩展的过程。随着读者的思维定 向或先在结构的逐步丰富,其“期待视野”也会越来越广阔。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这应该是古代文学教学的最终 目的。

二)开展教学活动的着眼点要多放在文本 的“未 定点”

现象文学理论代 表人 物英加登提 出了“未定点”概念。他认为文学文本包含了许多潜在因素 ,其中的意 向性关联物如事件 、事物 、活动等等 ,都没有得到质的确定性 ,而只是一些“未定点”。读者在阅读文本 时可 以根据 自己的想象加 以填充,读者与文本的交流正是在这些“未定点”发生的。

换言之,文本 中的“未定 点”在把读者牵涉进来的同时 ,也为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填充的空间和可能 ,文本“所言部分”的内容在读者的想象和填充中得以延伸和扩大 。接受美学“未定点”概念给我们的启示是 :既然读者和文本 的交流在文本的空白处发生,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导 ,要想成功地开展教学 活动 ,在读者和文本 之间建立起成功的联系 ,着眼点就要多放在文本 的“未定 点”

处 。

古代文学特别是古代诗词 ,由于篇幅所限,常常不能把事件发展的完整脉络呈现给读者,而只能截取其中最有启示性的一段 ,把其他的略去 ,留给读者 自己去联想补充 。也就是说 ,古代文学的文本留有较多的“未定点”,如何着眼于这些“未定点”,补足这些“未定点”,这便正是古代文学的教学重点所在 。比如从 词语体味上来看 ,中国古代文学向来强调并推崇对“韵外之致,味外之 旨”的体味,最关键 的是把握作 品的“言外之意”,这是作者未尝言传需要读者去意会的更高层 的意思 。作者虽然没有诉诸言辞,但在文中“所言部分”有一种暗示 ,最终可 以引导读者达 到诗人意 向所在。

所以,在教学 中,扣住“所言部分”的暗示和提示 ,激发学生用联想、想象填充文中的“未定点”,是教学的有效手段 以及重 点所在 。以李商隐的《登乐游原 》为例 :“向晚意不适 ,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其中的“夕阳”、“黄昏”不能只按字面上 的意思去理解 ,在教学过程 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联系李商隐的生平以及唐王朝的没落趋势来 品味,诗人怀才不遇,自叹蹉跎人生,其所处的大唐王朝盛世 的繁荣 已成过 去,这又是另一层面的“夕阳”、“黄 昏”之意。中国古典文学还有象征寄托的传统,从屈原创造 的“香草美人”到骚人墨客笔底的梅兰竹菊各有一定 的寓意,作者有时不敢或不愿把 自己的政治见解 明白说出,就用隐晦曲折的手法透视给读者 ,有 时为了使文本显得含蓄蕴藉 ,也故意隐去真意,用其他事物来 比兴。

这含蓄蕴藉的部分就存在需要补足的“未定点”,也是需要读者格外用心、教师格外用力的地方 。

当然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未定点”的填补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的 ,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文本解读的 自由度与文本对这种 自由度的限制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在 引导学生积极填补 “未定点”的同时 ,既要尊重学生 的解读 ,又要对其中明显的知识性的错误及时地予以修正。

古代文学教学理念改革,是一个 常谈常新的话题 。只有在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将古代文学教学 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贯穿于 IEI常教学实践中,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才能符合“提高质量意识”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高等教育两项改革重点 ,适应 高校中文系培养复合型人才 的办学 目标 ,满足现代化社会对人才培养模式、规格 、方式多样化的要求 ,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学内容的时代特征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趋势,才能在教学中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也只有这样 ,古代文学教学才能获得新的生机和活 力 。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篇6

鲁迅先生曾在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中指出“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的优秀者才能鉴赏”,“倘若说,作品愈高,知音愈少,那么,推论起来,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①。这句话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和传播也是适用的。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一个部分,深刻而生动地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其在现代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当前国学热虽然持续升温,但是古代文学受众范围比较有限,多数时候还是被束之高阁,这是影响其繁荣发展及文化建设功能发挥的最大绊脚石。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及学术普及工作,这些只是古代文学大众化问题上的一部分,对整个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问题关注者甚少,存在缺失。因此,大众化问题应该是古代文学教研的出发点和目的地所在。

古代文学虽然离我们时代久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远,但并不意味着它就应该是枯燥无味、曲高和寡的。很多时候,只要用心挖掘、品味,它就像一座古墓,充满了玄机和珍宝。研究成果就是其中的玄机和珍宝,它不是每个普通大众都能挖掘到的,但研究者能挖掘到。因此,本文所谈的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不是让每个人都成为学者,而是进行学术普及工作,使古代文化在大众文化中占一席之地,雅俗共赏。这并不是要降低标准,一味迎合大众低俗需求,而是通过古代文学的研究、传承、传播使大众文化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提高大众文化品味。

一、表面的热火朝天与深层曲高和寡的落差

当前国学热持续升温,古代文学呈现出了繁荣的一面: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开设国学启蒙课程,很多大学设立了国学班或国学研究院,北大、清华、复旦、人大等高校也曾纷纷开办国学班,全国几乎所有高等学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的必修课或选修课,众多“大学语文”课本中古代文学内容几乎都占绝对优势;古代文学教研和科研文章日增、研究角度、方法日益翻新,几乎到了“四海无良田的境地”②;一些研究者开始关注古代文学研究的当下问题,如俞香顺在《中国荷花审美文化研究》中提到“从文学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花卉也体现了古典文学研究的开放意识和当代意识”,“其研究的原动力或者说是归宿点都是为了提升当前博兴的‘花卉热’内涵,为了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从习焉不察的花卉中去了解中华民族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从而增强爱国信念和民族自信心”③。一些古代文学及文化研究者也由象牙塔默默无闻的教授走向公众成为学术明星,引起了学界和普通大众对于学术大众化、学者偶像化的纷争。电视、广播、报刊等大众传媒大量开设古代文学与文化讲座或讨论版块,受到大众的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如百家讲坛。各种形式的解读经典、改写经典成为时尚,解读、改写经典的图书也尤为畅销,如《人生若只如初见》自上市伊始,便进入卓越网图书排行榜前十名,《于丹〈论语〉心得》签售会后一个月内销量突破一百万册。很多优秀古代文学作品被拍摄成影视剧(如电影《孔子》《赵氏孤儿》等)且收视率一路攀升。以上使我们欣喜地看到社会大众对了解古代文学的热情十分高涨,古代文化经典也在逐渐走向人民大众。

但审视一下当前大众的阅读现状,中国古代文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据调查,“读过四大名著的大学生仅为5%,即便在中文专业的大学生里,这个比例也少得可怜”④,更别说在普通大众中的比例了。研究文章的读者更少,主要局限在学术圈内。书店里多数古代文学类书籍问津者甚少。如果大众了解古代文学多数靠讲座、影视剧、课堂讲授,缺少主动的原汁原味的文本阅读、品读,大众无疑只会徘徊在古代文学和文化的边缘,难以抵达精髓。目前媒体对古代文学的传播、包装、炒作明显存在偏差,受众也经常是一笑而过,并没有对精神起多大影响。大学语文课程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尴尬局面⑤,古代文学课程也好不了多少。文本阅读不足容易使其走向低俗化和物质化,是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的关键,成为国学热的硬伤。这注定目前的国学热只能是表面上的、隔靴搔痒式的。这些与当前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和人民大众物质化、功利化的生活态度,以及科技的发展,文化信息传播渠道的日益增多,书籍、报刊、电视、广播、电子网络等传媒手段令人应接不暇,文化消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有关。与古代文学自身先天阅读障碍(社会文化背景、字音、词义等)有关。与学术界急功近利的浮躁风气存在、学术抄袭剽窃和模仿翻新等问题比较严重,学术文章的论述空洞、乏味,真正创新性、价值高、实用性强的研究成果少有关。可见,当前古代文学的大众化主要停留在表层,普通大众与真实的古代文学还有很厚的隔膜,大众对很多文学现象、作家、作品知之甚少,或者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或者存在一定的误差、偏差,难以抵达精髓。

二、里应外合,推进古代文学走向大众、大众走进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大众化道路涉及面广且漫长。王长华、杜志勇提出:古代文学研究成果由研究者到普通受众一般要经历一个较长过程。从产生成果——同行专家学者认同——众多学者结合自身体会广播于众——渗透到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化形式。⑥在此过程中以下方面值得注意:

1.整个传播过程都要注重实用性、通俗性、人文性和审美性,不断提升自身吸引力

首先,要注重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下意义。所谓当下意义是指现代意义、实用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同样要考虑当下实际意义。古代文学的意义和内涵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流派依据主观意志所规定的,而是结合具体的时代精神,不断注入新解。”⑦詹福瑞同时强调古代文学研究必须关注现实人生,“现实人生永远是文学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古代文学研究也不例外”⑧。那么古代文学中有没有对今天依然特别有价值的东西呢?赵逵夫的《继承优秀文学遗产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李文英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现代意义阐释》等文章中有详细阐述。具体归纳如下:一是能为现代社会所倡导的社会准则、道德风尚、文化热点等追宗溯源,丰富发展其内涵;二是中国文学重人伦、重礼仪、讲“家国同构”“天人合一”以及其突出的抒情特色可以增进父子、夫妻、兄

弟、师徒、朋友等关系,是现代社会医治人情冷漠的一剂温补的汤药,如《论语》对于今人处理人际关系、人生价值观架构就有重要启发;三是大量描写自然,体现作者对生活环境深切关注,对大自然热爱的诗歌与散文不管是在思想内容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都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特征,是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破坏严重矛盾的一种呼救;四是大量表现作者闲情逸致、坦荡胸襟的作品,可以涤荡现代人浮躁不安的心灵,成为现代人舒缓压力、心灵安宁的一副安神剂。五是学习中国古代文学是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使人端视自我心智,是提高人民群众的审美品位,提高人生修养的一种途径。作为学者或教师能够深刻认识、挖掘古代文学的当代现实意义,推进古代文学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这样古代文学作品在每代人心中是常新的,在每个研究者笔下也是常新的,对每个读者也都是有吸引力、有实际意义的。

其次,无论是教研还是科研都需要注入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从而在提高人生境界、丰富情感上发挥难以替代的作用。古代文学本不应该是枯燥、难懂,甚至曲高和寡的,因为文学本身就是需要心灵沟通、情感体验与人生感悟。古代文学有时候就是一座古墓或曾经无比繁荣的古城,教学和研究的过程就是在探索、解密,研究者和教师需要在如何抓住观众好奇心理、如何倾注情感上下功夫。很多当代学者会有这样的共鸣,以前的很多研究者(如叶嘉莹、顾随等),都是带着浓厚的学术情感、文化情感开展教学和研究的,而今天还有多少学者带着浓烈的情感进行教学和研究并体现这种情感和担当的呢?有了情感,古代文学就有了血和肉,就是活生生的了,就是通俗而不低俗的了。通俗的背后往往需要有研究者艰辛而高深的学术支持。所以,在古代文学的传播过程中如何通俗的同时又不低俗值得我们深思。

第三,可以多编著一些通俗的古代文学知识读物,多写一些普及性文章,新编选一些适合当下的总集、别集,使古文底子、社会文化背景隔阂不再成为读者阅读的障碍。文学研究者应该担负起将深奥难懂的经典通俗化、生动化的重任。20世纪80年代,古代文学各领域里著名学者撰写了一套普及古代文学知识的读物——《中国古代文学基本知识丛书》。叶嘉莹先生也曾萌生过普及古代诗词的愿望并身体力行,2007年中华书局和北京出版社推出了根据她上课或演讲而整理的录音稿,主要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普及读本,包括《唐宋词十七讲》等。2013年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上中华书局出版了《诗词写作常识》《诗词格律》《怎样赏

诗》等“诗词中国”普及读物。这些书籍对于普及古代文学知识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总体量少,宣传力度不够,受众范围有限。我们至今背诵的经典唐诗依然沿用清人孙洙辑选的《唐诗三百首》,两百多年过去了,它是否还适合当下的审美需要值得质疑。结合当下编选新的《唐诗三百首》及其他总集、别集也是极有必要的。学术普及意识在整个社会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部分学者也不屑为此事。所以,学者们躬下身来,有意识的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喜欢的语言多编写一些古代文学通俗读物、结合时展多编选一些集子是非常有意义的。

2.从受众方面看,要培养与引导并重,要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一方面要“培养成熟的受众群体”⑨。受众文化和文学选择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古代文学传播质量。历史上的文学大众化,繁荣了文学发展的同时也隐藏了对文学发展带来的致命伤害,主要表现在降低文学审美水平和质量上。为避免或缩小这种伤害,培养高素质的受众群体,加大对大众阅读的引导尤为重要。学校教育应该更加重视文言文阅读训练和古代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承担起培养成熟受众的重任。研究者或教育部门可以有意识的做些阅读引导工作。1997年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读书文化节活动,主要目的是倡导读书风气、指导读书门径,由此产生了季羡林、张岱年等国内54位著名学者联合推荐的《人文经典应读选读书目》。可是十余年过去了,这样有力的引导工作我们却没有继续做好。各个层面有意识的进行传统文化、古代文学的宣传也很有必要,如在各种宣传品上印古代诗词名句、经典名篇名句,在城市街道旁印刷图文并茂的古代文学名篇。

3.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使古代文学走出学术圈,走向社会大众

现代网络、传媒高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

面。尽管目前其对古代文学的影响远不如其他领域深刻,偶尔还有些负面影响,但是在古代文学大众化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无视或回避。在评议百家讲坛时有人说“高雅文化与现代媒体联姻,便找到了一种覆盖面最广和受众人数最多的现代传播的载体”。古代文学文本及其研究中的艰难晦涩往往为广泛传播带来困难,而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中受众面最广,观众平均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大众化传播媒介,恰可以弥补文字传播的不足。电视、电脑等媒介集图像、声音、文字等多种艺术手段为一体,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把高雅文化中用语言塑造的间接形象转换为直观的视觉形象,能用通俗生动的方式消除文字那种需要通过接受教育才能理解的间接性,使观众容易接受,因而能扩大传播的广度。在这样一种现实趋势下,以高雅文化为内核的经典文学文化借助现代传媒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兴趣,也就实现了高雅文化的大众传播。在网络化的今天,如何扩大古代文学与现代媒体的结合度值得思索。

吟诵、歌唱、说唱、讲唱、演唱等是古代文学较为常见的传播方式,对当前的传播依然有现实意义,《一剪梅》《虞美人》《雨霖铃》等被谱成曲后,其传唱之广泛几乎到了无人不知、无人不唱的程度,通过传唱大众既娱乐了身心,又获得了古诗词意蕴美之熏陶。今天,我们也不妨借鉴历史,重新为诗词谱曲,以古代小说等文学作品为基础编写剧本、歌词。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篇7

由上面的探讨我们可以清楚的认识到古代文学与传统思想是相互渗透切不可分割的,它承载了我国数千年的优秀思想和智慧在里面,因而要更好的传承传统思想就要对古代文学有深刻的了解,也要更为清晰的认识到它与传统思想之间的紧密关系。

1.1古代文学是传统思想的载体与重要传承工具

人的思想不同于物质,是无形的。所以在流传上就要依赖于各种各样的承载工具,比如创造物、传说、图腾等等。但是最为行之有效的流传方法还是古代文学的记载和描述。我国的古代文学清楚直观的将遥远的传统思想进行了归类和区分,并且以最为直观的文字形式进行了记载,包括古代的生活环境、当时主流的思想动态、文化形式、药学化学等科技发展甚至包括当时人们的审美观与价值观等等都能在个中文献中得到体现。而其中的许多著作我们如今也还在普遍的运用与学习其中《论语》、《史记》、《本草纲目》仍然被我们当做学习的范本。前人的思想和智慧已经与古代文学融合成了一个整体,是无法分开的。

1.2古代文学能够帮助了解先人优秀思想

古代文学除了记录下优秀的科学理论与思想理论同时也有着许多优美的诗篇和兴味悠长的唯美之作。几千年的历史中每个阶段都有文人墨客们对于爱国情操的抒发、对大好山河的咏唱以及对爱情的追求等等。每个年代的文体和表达形式是不同的,但是其中心的含义和优美的词句是不变的。这些都促使着今天的我们对古代文学的热切研究,同样这也深化了我们对古代优秀思想的理解。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对古代文学的探究的确让今天的我们抓住了古人的思想精髓,也在同时让自己的言行更为端正与合乎传统的优秀理念。

2.我国传统思想如何与古代文学相互融合与发展

要做到弘扬民族文化继承优秀的传统思想就要与古代文学的充分的融合,充分利用古代文学并研究和探索其中深奥的理论,这才能促进我们思想上的进步。

2.1加大对古代文学的研究力度与深度

我们手中掌握的历史资料与古典文献是十分丰富的,而且保存上也是相当完整的。但是在现阶段对于这些古代文学著作的研究却是有偏向性甚至可以说是片面的。当今比较受人们重视的古代文学作品绝大多数是词、曲、诗作、小说等等文学类著作,相比之下对于哲学性、科学性和史学性等比较高的应用型作品就研究过少。这就意味着对于这一类著作当中蕴藏的深刻思想哲理我们并没有深透的挖掘和继承,所以直到现阶段我们对传统思想的学习仍然不到位。要想使传统思想与古代文学充分融合并为我们现今的生产生活做出指导,全面的学习古代著作是十分必要的。

2.2现实中加强对古代文学及传统思想的教育力度

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篇8

自然惯性时间也可称为物理时间,意指在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无论是自然物还是人类社会生活实践和相关事件,如果在某个时间点出现,就必然在某个时间点结束。在这个意义上,人类历史中曾经出现的而现在又已经消失了的社会活动,包括其中的人和事,都不可能以原有的内容、形式和过程再度出现。在这个自然惯性时间的意义上,人类和人类的任何活动都是单向度的,具有不可逆性。过去永远是过去。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过去的文学。以往的文学人物和文学事件在自然时间上虽然永远结束了,但是它们仍以符号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存在。后来的人们可以通过考证,确认一个又一个的文学历史事实,产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历史事实的认知。在自然惯性时间量度中形成的文学理解范式是实证(考据)研究范式。实证是西方说法,考据是中国表述。实证理解范式是将文学历史现象的最终结果理解为历史的内容,认为要揭开文学历史之谜,就必须探知曾经出现过的一切文学事实。由此,文学历史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寻、确定文学历史事实。文学历史事实的丰满是实现理解文学历史的重要途径。文学历史成为无数文学历史的连续事实描述。在西方,对科学无限信任并将严密的科学方法运用于文学研究的主要人物是法国文艺批评家丹纳。他认为一部文学作品只有在其历史背景下、在与制约其生产的种族、环境和时代的具体关系中加以研究才有意义。所以丹纳说:“我惟一的责任是罗列事实,说明这些事实如何产生。”把文学历史研究理解为辨认事实的认识和认知活动,这是实证范式的理论基点。从此出发,文学实证的范式相信文学历史事实都独立于理解者之外。理解者在认知文学历史事实时,应保持这些事实的准确性、客观性和独立性;应在理解过程中,尽量排除一切主观因素,避免对历史事实做动机、心态或规律、价值的探讨。在理解手法上相应地对文学历史的相关事实尽量做客观的零度描述,最大限度地避免任何主观色彩的渗透。考据作为中国治学的一个传统内容和方法,各代都存在。但时至清代初期,学术(包括文学)全部被纳入考据的轨道,甚至在考据和学问之间划上了等号。清代乾嘉时期学人反对宋明理学好发空论言之无物的弊病,走上从书本上寻找疑难问题进行考据的务实道路。乾嘉学风炽盛后,文学批评领域几乎成了考据派的一统天下,造成了“读小说者,亦以考证之眼读之”的风气。这种文学研究范式以获得经典的客观知识为目的,热衷于训诂和考证,探求作者创作的客观历史背景、主观意图、政治倾向、生活态度以及生平事迹为宗旨,力图重建和复制经典创作的主客观条件,以恢复历史的真面目。比如旧红学的考证派、索引派,其兴味全在小说的作者、版本、写作背景等外缘事实,很少顾及作品本身的美学艺术评价。“国人之所聚讼”的焦点,则是小说主人公到底是曹雪芹抑或纳兰性德之类的问题,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无意中就被贬低为一般的自传或野史。毋庸置疑,实证(考据)作为文学批评的准备条件和一种研究手段和范式,具有其独特的作用。它重视客观资料,不以主观想象轻下判断,广泛收集资料,归纳研究,有着细致、专一、锲而不舍等可贵的治学精神,可以揭示那些被埋没的文学历史事实,为心灵时间量度中文学理解提供了可能性和基本的素材。但是,对于中国古代文学历史的研究和教学仅仅只有自然惯性时间量度与实证(考据)理解范式是远远不够的,这个单一的视角和范式会限于偏狭僵化,会死板地将文学当成历史或档案材料,不可能体验把握作者的艺术世界与审美价值。《红楼梦》自诞生到王国维写评论,历经百年,一直得不到应有的评价,障碍有多方面,但拘于“考证之眼”不能不说是一大原因。更重要的是,自然惯性时间其实是不可逆的。这个不可逆行必然导致任何过程、时间的还原都不可能是时间的原真状态。所以,在自然惯性时间量度中的任何历史事实(包括文学历史事实)的实证和考据都不可能是历史的全部内容。即使所谓零度考据、训诂本身不可避免也具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早在20世纪初,意大利著名美学家克罗齐就对实证方法提出过质疑,认为“每件艺术作品都是件独特而个别的结构,是精神的表达,因此是一种创造,而不是一种模仿。”假如企图用事实联系来说明影响,最多只能停留在作品的外缘,因此克罗齐倡导对文学艺术进行价值判断,而不是让作品淹没在渊源和影响的简单历史综合之中。与此同时,单一的自然时间量度与单一的实证(考据)研究范式会不可避免地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研究和教学中产生厚古薄今、脱离生活实践的偏向。长期以往,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学科也就必然会失去文学研究所特有的美学功能,失去与当代生活的活泼泼的有机联系,从而最终丧失学科和课程的生命力。

二中国古代文学的心灵时间量度与文学的历史理解范式

伽达默尔说:“文学对每个现代而言都是当代的。”因为,在现实中承载文学历史、面对文学历史、揭示文学历史进而推动文学历史向前发展的是此时此刻的现实人生。古代文学历史的研究与教学最终完成在理解主体(读者)个体的心灵历程之中。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不仅要有实证范式,更要有心灵时间中的历史理解范式。心灵时间也可称为心理时间,它与人的精神过程密切相关。人的精神与心灵是动态结构,具有自主性、个性化、开放多元等特点,所以心灵时间不同于物理自然时间,它呈现出可逆的状态。在心灵时间量度中,过去的可以成为现在的,也可以成为将来的,没有绝对普遍客观的因果关系。从这个角度上说,中国古代文学只是作家创作作品的时间是古代(自然惯性时间),而作品的价值则是当代的。从这个意义出发,古代文学不仅是古代的文学,同时也是当代的文学。当代阐释学认为文学经典作品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属于过去,而在于它作为持续有意义的存在对我们言说,我们解释经典就是应对经典的言说,重新回答经典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作者的意图,解释作品也不是重新体验和重新构造作者的生命。相反,文学作品的意义在于过去与现在的沟通。理解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复制,而在于与现时和当下生命的思维性的沟通。文学理解不是一种单纯重构过程,而始终是一种创造过程。人们应该摆脱这种观念:通过文学接受我们可以、能够获得文学作品的确切意义。文学作品信息的构成具有模糊性。文学作品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意义,相反的,它负载着一切可生成意义的虚义。总之,优秀的文学作品总是超越产生它的具体年代。它在不同的时代中被重新理解,产生新的意义。因此伽达默尔说:“艺术品的创造者可以投其所处时代的公众之好,但他的作品的真正存在却在于它自身所言说的东西,作品存在超越任何历史限制。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品是一种永恒的现在。”他还认为:“作品和它当前的观赏者之间存在着一种绝对的同时代性……艺术品是由人和为了人而创造。”德国接受美学文论家姚斯认为:对过去作品的再欣赏是与过去艺术与现在艺术之间,传统评价与当前的文学尝试之间进行着不间断的调节同时发生的。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自身独立地向每个时代的不同读者提出同样观点的课题,它并不具有超时代的永恒本质,“它更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文本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所以,古代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不能脱离当下的接收者。它依赖于当下读者的理解而存在。古代文学现象、作品只有在当下的个体心灵中被体验、领悟、解释后才能在现实中复活。比如说,唐代古文运动作为历史事件在自然时间中是有始有终的,但在某些具体的个人的精神时间和心理时间中却并没有而且永远也不会终结,这种揭示会成为一个无限的文化意义生成和展开的过程。理解历史意味着使历史成为现实。总之,研究和学习中国古代文学不仅仅是为了去认识、了解古代文学流派、文学观点以及作家作品,更是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审美,去理解人的存在,去获得一种与人应该怎样立身处世这一人生终级意义密切相关的艺术真理。

三两种时间量度与理解范式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和教学的意义

推荐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