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8篇

时间:2024-04-10 14:41:51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篇1

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首先提出文化创意产业这个概念,在其政府的《创意产业报告》中是这样定义文化创意产业的:“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这二十年多年来,文化创意产业将文化作为精神诉求、以创意为核心手段、将现代科学和工业生产作为技术支撑,依托于互联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形成了许多文化艺术、商业娱乐等方面的新产品和新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增长点,甚至影响到了整合世界的经济结构。

在这样的产业背景下,我国政府也迅速注意到这一经济和产业趋势,一时之间,各大报刊媒体都可以见到“创意产业”这热词、热搜,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经济与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土地、能源消耗小、对环境破坏程度小,精神情感满足度高、经济产出高,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这种强调自主创新为主导、精神智慧为创造力新的经济方式极大地刺激了人们的视觉神经和对经济结构调整转型的期望。

民间手工艺融入文化创意产业的可行性

在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概念中,可以提炼出“文化性”、“创意性”、“产业化”这三组关键词,其中,文化性是其创意思维和产业开发的创意资源和文化资本。在这方面,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五十六个丰富的民族资源、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拥有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基于“文化性”的文化创意产业被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是次中国经济崛起、民族文化价值复兴的新契机。

在众多文化资源中,民间传统手工艺是其中最为丰富多样,且涉及面较宽、转化力较强的种,并且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特征也最为契合。一方面,民间手工艺有着鲜明的地域性、历史特征和人文内涵,甚至就是当地地域文化、民族特色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民间手工艺往往依赖于民间艺人的才华或是其家族传承的技术观念,承载着他们几十年甚至千百年的记忆情感。因此,这与大机器生产而成的工业制成品和依靠数字技术设计制作而成的现代科技产品相比,更多了丰富的精神情感,这对于许多现代都市人来说,正是他们所需要用来填补空虚和冷漠心理的认知和体验之物。

江西民间手工艺创新开发的意义

江西地域广阔,历史悠久,吴、越、楚文化交融共生,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态和地域特征,也滋养了大量如: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和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万载花炮制作技艺、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瑞昌剪纸和竹编、歙砚制作技艺、金星砚制作技艺、萍乡烟花制作技艺等有着较高文化传承价值、艺术审美价值和经济开发价值的民间手工艺术。然而,尽管数量众多,也有少数知名度较高的项目,但是其整体影响力却较为薄弱,形成产业化的项目较少,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有很多项目由于生存土壤的丧失和老艺人的去世,且无法或是没有机会融入到现代市场经济中,呈现出难以为继、衰退消失的境地,甚是可惜。在这现实背景下,把江西民间手工艺与现代资本结合,通过多元化的市场营销手段,将其纳入到文化创意产业中进行有效的创新开发,形成有影响力的产品链和产业群,有利于促进民间手工业在产品开发、工艺改进、产业结构、营销管理方式等方面的调整;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还有利于刺激旅游经济的发展,对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有着极大的助益。

1.加快创意产品开发

在不改变其地域文化属性的基础上,将现代审美理念和设计系统参与到民间手工艺产品的设计制作中,丰富拓展民间手工艺产品的表现题材,加快产品翻新周期,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工艺、材料和技术上适应现代生产节奏的速度,并从内容和形式上适应现代目标购买受众的消费需要和现代城市环境生活的文化背景。

2.借助新媒体传播推广

民间手工艺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通过影像技术、电子产品、网络影视、动漫软件等媒介和技术手段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宣传和推广,以提高市场的关注度和受众的参与度,也为民间手工艺产品和企业的跨界延伸拓展可能性。

3.创新经营管理模式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篇2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实体书店 体验式营销

文化创意产业(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是一种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生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兴产业,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者文化因素依靠个人或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本是无形的,却能通过产品化和品牌化创造出更多的附加价值。文化创意产业这一新兴产业的推广,给文化类产品的经营注入了更多的可能性,也给社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而最能体现传统文化产业的实体书店,却面临着纷纷倒闭的境遇。一面是实体书店的经营形式单一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光顾,一面是网络书店和电子图书的兴起冲击了实体书店的销售,在这样的双重夹击下,实体书店都面临着巨大的经营压力。在文化创意产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实体书店也开始尝试转变,抛弃传统模式,开始走文化创意化道路,以求得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一、改变经营环境,书店不仅仅是卖书

曾经的书店,它只有一个功能――卖书。消费者到书店里也就只有一个目的――买书。这样单一的功能性,就是实体书店无法超越方便快捷的网络购物的主要问题。现如今,有些实体书店开始转型做起了文化综合体,就是包含书店、餐饮、体验中心和电影院等等与文化相关的综合型商业中心。比如江西南昌的新华文化广场,就是新华书店的升级转型版本,不仅仅有新华书店这类老牌书店,还有儿童体验中心和电影院等娱乐项目,书店就成为了一站式的娱乐中心。

而有些书店则是打出特色书店的品牌文化,将书店环境作为特别卖点,吸引消费者的光顾。南京的先锋书店就是一个典型范例,地下车库作为书店,独特的选址加上特色的内部装饰,在网络上被评为全球十大书店,而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还有些书店直接将餐饮文化与书店文化相结合,做成了类似于书吧一样的经营模式。提供大量阅读区域和餐点选择,是一个可以朋友聚会,休闲娱乐的场所,图书只是作为经营中的一个元素而已。

显然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单一的经营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1+1或者1+n的经营形式才是实体书店的必然结果,书店不再仅仅是卖书而已。

二、增加营销手段,文化活动吸引人气

环境的改变仅是书店的外在转型,要能吸引更多人气,则需要内在更加的有内容。以前的经营方式就是单一的推销图书,“你需要,我提供”这样简单的互动形式而已。但现在,图书种类繁多,消费者需求量减少,不再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为了达到经济效应,很多书店开始推广“体验式”营销的策略。

体验式营销顾名思义是以“体验”为基础,开展各类营销活动,强调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互动,并触动其内在情感和感受,以增加消费者的认同感。

书店的“体验式”营销的侧重点是开展各类文化主题活动。比如根据每个不同的节日策划活动内容,春节就是写春联和剪窗花,元宵节可以猜灯谜,母情节亲子互动活动等等。这类文化活动以贴合节日主题为主,没有过多的商业性质,只是提供一个个大人和孩子们互动的机会,带动书店的人气,建立稳定固定客源。

作者讲座签售也是可以吸引人气、提高营业额的营销活动。这类活动可以联合出版社进行,讲座加签售的模式不但可以吸引作家的粉丝来书店,对于其他的消费者也是一个可以学习和了解的机会。

体验式营销的目的就是为了与消费者的互动,参与其中,增加阅读乐趣,吸引更多人气,稳定书店客源,这是现在网络书店和电子图书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三、宣传模式多样,线上线下多种互动

实体书店有了环境和内在文化,还需要的是宣传。现在是互联网社会,网络信息的传播方便快捷,网络营销的案例也是成出不穷。如果仅靠实体书店本身去推销自己,范围过于狭隘,力度也远远不够。很多实体书店都开通了微博、微信,建立了书友会,甚至有能力的创立了自己的品牌网站。这样的模式,增加了线上线下的互动机会。书店可以推荐好书,消费者也可以提出自己的需求,这样互利共赢,也是“体验式”营销的一种表现形式。

四、尝试流动书市,考虑多种经营形式

书店给人的印象就是在室内,有特定空间的地方。能否打破这个固定模式,将书店搬到室外去,考虑流动书市,将书店带进校园和小区,这也是一种可以尝试的新型经营模式。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文化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实体书店不仅仅是传统文化产业的代表,也是一个城市的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在国家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下,实体书店需要创新经营模式,寻找一条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实体书店不是没有发展,而是要知道如何才能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欢.文化创意的产业化路径论[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1.

[2]张望.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研究生论文].南京大学,2011.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篇3

 

创新是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必备才能,只有具备创新思想和能力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创意即创新的思想和意识,因此文化创意产业与创新有着密切的联系。如今全国的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设置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文化创意产业大开方便之门。高校也应顺应时代的潮流,积极探索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一、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关系

 

1、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艺术教育有共同的目标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改革,应试教育的思想也在不断淡薄,与此同时艺术教育的地位却与日俱增,艺术专业的学生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然而学生是否能成为人才,需要经过时代和社会的检验,只有大浪淘沙后剩下的精华才能称之为人才。

 

高校艺术教育的宗旨是培养人才,并将人才输送到各个企业,但是学校教育只能教授学生创造的方法和思路,更多的是理论上的知识,具体的实践经验需要学生到工作岗位上通过长期的积累获得。文化创意产业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创新的机会,可以加快学生成才的速率,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所以说高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有着共同的目标,都是为培养创意型人才服务。人才的培养带来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可以为高校树立良好的口碑,带来切实的经济利益,还能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2、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艺术教育有共同的导向

 

文化艺术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成功唤醒了人们心中对文化的追求,使得人们在艺术文化上的投入逐渐增加,高校艺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因而实现了可持续性发展。

 

文化消费作为强大的推动力,促使高校培养的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这些人才活跃在各个岗位上,又会扩展更多的消费人群,使高校艺术教育和文化消费形成良性循环,互相促进,共同进步。而文化消费也会为文化创意产业带来新的气象,优秀的创意理念不断生成和实施,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观众,这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来说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高校艺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拥有共同的导向,也就是文化消费,文化消费将二者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使高校艺术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前景变得更为广阔。

 

二、文化创意产业对高校艺术教育的作用

 

1、文化创意产业是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推动力

 

传统教育大多运用了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极大的束缚了学生的思想,这种教育理念无疑为人才的培养增加了难度。现代教育思想提倡解放天性,给予学生自由的空间,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艺术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一味的模仿传统文化只会加快传统文化的变质,我们需要的是改革,是创新,只有根据社会大众的需求,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另一种新颖奇特的文化形式,才会获得大众的认可和支持。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让我们看到了社会公众对文化的关注和重视,此时正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契机,高校应该把握机会立即实施教育改革,并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模式,为培养创意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2、文化创意产业是高校艺术教育前进的发动机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创新的思想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这为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动力源泉。如果高校艺术教育止步不前,就无法满足日益发展壮大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那么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也会因此停滞。反之,高校艺术教育要想跟上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脚步,必然要不断研究创新人才培养策略,并始终保持该策略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最终才能创造和文化创意产业齐头并进的双赢局面。

 

三、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艺术教育的发展路径

 

1、以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市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制度

 

目前全国的大部分高校都已经意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联系,对艺术教育的投资力度也与日俱增,这为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比如说部分高校新增设了文化创意产业,制定了理论结合实践的考核制度,专门培养创意型的人才;有些高校还邀请了文化创意企业的管理人员到企业讲座,让学生了解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理念,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还有些高校与文化创意企业合作,在校内建设了研究基地,并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设置专业课程,实施订单式的培养策略。

 

这些都是高校在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采取的应对策略,现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更快的融入文化创意产业,减少了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时间,同时也提出了更多新奇的理念,为文化创意产业创造了大量的经济效益。

 

2、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核心目标发展高校艺术教育

 

众所周知,“创新”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内容,因此高校应该将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重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他们不但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而且具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是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优势。

 

高校艺术教育应该根据学生的这些性格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将学生的潜能最大化的开发出来。高校艺术教育可以运用开放式的教学环境,带领学生到名胜古迹、山间田野中寻找灵感,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产生不同的感受,有利于学生产生创意和灵感,从而完成作品的创作。还应为学生创造沟通的平台,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互相交换创作意见,通过联想和想象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样在以创新为灵魂的教育方式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立足于日新月异的文化创意产业,才能更好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3、知识结合实践,培养综合型人才

 

中国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文化知识的掌握是非常扎实的,但是具体在工作过程中所展现的才能并不能与之掌握的文化知识相匹配,这样的现象一直是中国教育的弱点,也是综合型人才培养的最大障碍,所以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重视改变这一现状,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完美的结合到一起。学生专业技能很强,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太弱,这就要求高校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大力为学生构建实践的氛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高校可以建设实训基地,可以将学生送到文化创意企业中实习,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顺利操作,又能快速的为文化创意产业注入新鲜的血液,高校艺术教育才能真正扛起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任,为文化创意产业做出人才方面的贡献。

 

四、小结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高校艺术教育带来了改革的契机,由于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才刚刚起步,很多工作都需要摸索来完成,但是这不会影响高校艺术教育改革的决心和斗志。如今高校艺术教育的改革正在全国各个地区如火如荼的展开,他们以文化创意产业为动力源泉,以文化消费为导向,致力于为文化创意产业培养更多的创造型人才,以建立文化和消费的连接和纽带,从而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篇4

【关键词】国际旅游岛;创意产业;黎族文化;策略;建议

0 前言

创意产业以其高知识性、高附加值、强融合性的特点,被认为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海南创意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创意产业日益成为海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依托独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海南省“长流文化创意园区”、“呀偌达文化旅游区”、“陵水智慧村”、“三亚创意新城”、“海南国际创意港”等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具特色的文化创意聚集区正逐步形成。而黎族在数千年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历史文化,无疑是建设海南创意产业的一大亮点,其发展愈来愈受到世人的关注。然而当前对黎族文化艺术还仅限于其外在静止状态的层面,而未能真正挖掘黎族艺术自身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使其具备在当代社会生长的持续力。在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究竟应该如何相时而动,同时又要依托现代产品形式,融合现代技术,进行创造性转化。从而实现黎族文化艺术与当代产品的巧妙结合,借当代产品之行,寄黎族文化艺术之神,从而使得黎族艺术借助新的载体传承延续,也使得我省当代的产品提升民族文化特色,使得双方相得益彰。

1 海南创意产业与黎族文化的关系

1.1 创意产业的内涵

1998年,英国创意产业特别工作组首次对创意产业进行了定义,提出创意产业主要是“源自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叫法是创意产业,主要受英国影响。我国上海采用了英国的叫法,北京、台湾和香港采用文化创意产业的提法。但是以上定义都有一个不足,即没有揭示艺术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对文化创意产业或创意产业的内涵应做出如下概括:依靠个人的知识、智慧、技能、灵感、天赋,通过科技与艺术这两大手段,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重构、嫁接和提升并与其它产业融合生产出具有文化艺术元素的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以满足人类感性需要和理性精神需求的产业。

创意产业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它颠倒了传统的价值增值和产业划分标准,将“创新”引入生产函数,以高新的数字网络技术融合到传统产业中,创造出新的价值增值源泉。创意产业是通过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作为创意手段,它在内容与形式上集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于一身,是迄今人类产业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的“朝阳产业”。

1.2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是黎族文化转型的有利条件

1.2.1 独特的天然资源

海南岛上近120万黎族人民,主要集居在海岛的中南部,他们所集聚的中南部,是海南岛旅游资源最为丰富而奇特的地区。黎族地区终年摄入的热量较多,全年平均气温高,降雨量多,水资源丰富,强光、高温、多雨结合,构成黎族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海南中南部极富特色的山地旅游、温泉旅游,热带雨林的绿色旅游、森林旅游,都全在黎族人民集居的地区。今日三亚市新开发和建成的南山、亚龙湾、天涯海角等著名的旅游区,从古至今都是黎族人民劳动、生活的栖息之地,与黎族有着历史的渊源关系。在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地区无不仅凭着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优美的环境和舒适的气候可聚集来大量的创意人才。创意产业的载体是人,黎族文化创新艺术设计是否能发展关键在于是否能吸引创意产业从业者,如:艺术家、文化人、设计师、工艺师及各种才能的自由职业者。优美环境有利于激发对黎族文化进行艺术设计创作灵感。

1.2.2 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

黎族在海南岛这方热土上,积淀了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逐步形成自己璀璨而独特的文化,具有很高的观赏和实用价值。黎族文化主要表现为:比如黎族古老的纹身文化历经数千年,是黎族一笔机器宝贵的文化遗产,至今仍为学者所关注。黎族文身被人类学者誉为“人体上的敦煌壁画”,见过黎族纹身文化的人会经久难忘。而这些刻在血肉之躯上的由不同纹样的因素而构成的图案,它包含着对生命的祈求,对幸福的盼望,对灾难的回避,对青春美丽的展示,也是黎族妇女人人追求的荣誉。又如黎族的纺织文化,其先民掌握纺织文化伊始,至今可以上溯到4000年前。世人称赞的黎锦,在黎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中堪称一绝其深邃的内涵,丰富的内容,奇妙的技艺,无穷的魅力,闪耀着黎族人民的智慧之光。黎族的纺织文化,经纺织革新家黄道婆的总结和传播,在我国纺织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写下了厚重的一笔。在海南创意产业的大发展背景下,而丰富独特的黎族文化是不乏可进行创新的艺术设计元素。可以通过创意手段对黎族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元素进行艺术设计,使之赋予新的附加值,以实现自主开发具有黎族文化特色品牌形象。例如可举办一些定期具有特色的黎族文化“黎族文化艺术展览”、“黎锦设计大赛”等,这不仅可以挖掘出具有特色的黎族文化元素,而且还通过创新改造黎族文化艺术以满足每年来海南旅游的大批愿意尝试创新产品的国内外高端的游客的需求。

1.3 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黎族文化的挖掘和艺术设计提供崭新平台

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为黎族文化的挖掘和艺术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为黎族文化的创新设计、自主品牌提供了崭新的平台。具体表现为:海南创意产业为黎族文化的艺术设计建立了政策保障系统,海南正逐渐形成一批发展形态多样、各其特色文化的创意产业聚集区,如海南省“长流文化创意园区”、“呀偌达文化旅游区”、“陵水智慧村”、“三亚创意新城”、“海南国际创意港”等都是经过创新手段的创意文化产业区。这些为黎族文化的艺术设计不仅提供了一定的人才技术资源和很好的学习以及创意源泉,而且提供了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展示、营销的平台,使其被群众认可,为黎族文化创意园的发展提供可能。

2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现状分析

2011年8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个政策》。在政策的推动下,海南创意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海南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海南文化产业人数10.16万人,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43.26亿元,占海南GDP的2.1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4.75%。虽然总量不大,但我们可以看出,海南创意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而黎族地区的地理环境优势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都与海南创意产业建设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说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是海南创意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具有不容忽视和低估的重要性。但是,目前黎族文化在艺术设计过程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

对于黎族文化艺术设计认识不足,对其发展不够重视。据知某地的一处黎族聚居区文化园内认为将一座座二至三层的小楼红瓦粉黛,外墙表面粉刷绘制几幅黎族的传统图案,就是对了黎族文化的传统建筑的艺术创新。要明白,无论是干栏式或是船形屋建筑,黎族从来没有也无法将绘制的图案表现在墙面上,谷仓更不可能在屋顶上。对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应该建立在正确的黎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而不是随意篡改。

本土人才的匮乏。一方面,在海南的创意产业领域,非常缺乏既懂文化属性又懂市场属性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黎族的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很多文化产品也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但是却十分缺乏市场的运作和推广,而没有实现艺术作品市场价值的最大化。笔者曾参加一次黎族文化园设计中标评审会,来自全省选送的设计图样,令黎族领导和评审专家们大跌眼镜,最后除评出一个二等奖外,其他奖均空缺。

黎族文化展示内容单调,缺乏创新性。据笔者不完全调查,海南已经开放、正在建或准备建的黎族文化园项目至少有十个以上,而多数项目面貌雷同,展示内容相似,有的甚至连名称都相同,大体都是利用本地的自然风光,有黎族男女服装、竹竿舞的表演等,文化内涵和设施简单单调、规模小,缺少黎族支系和地域特色和创新性,没有认识到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有利条件和独特优势。无法吸引来自国内外的不同游客的的眼球,以及对新鲜创新文化的需求。

3 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策略与发展

依托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对黎族文化由救济式保护向开发式发展转变。要想很好地保护好黎族文化,单纯靠将其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够的,单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对其加以传承是很狭窄的一条路径。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不仅开创了一个新的产业类型,同时它也催生了人们从传统审美和传统艺术创作中去找寻灵感、题材和资源。黎族文化就有了被市场、艺术创作、消费群体重拾的可能。海南创意产业的发展优势不单纯是一种成熟商品经济的优势、完善创意产品的市场优势,它实际上己经为黎族传统文化与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为我省乃至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传统手工艺)建立动态、长效、可持续保护机制开辟了新的路径。基于黎族文化自身的艺术设计和其他发展现状,整合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对黎族文化的发展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3.1 以完善的规划和政策推进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

要大力发展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必须为其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建立起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易平台。虽然黎族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初步成形,但是因为目前的诸多不完善以及产业系统的市场化程度不够高,所以还存在着对其发展的争议性,因此发展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可以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健全的组织领导,成立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协会。根据黎族文化发展现状,制定有特征、有区别的、针对性的、有重点的建立发展规划和行动纲领,统筹、协调和指导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并按职责分工加强对黎族文虎相关艺术设计行业管理和企业服务工作。此外,还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基地建设、公众创办艺术设计企业、加研发投入、扩大艺术设计消费和政府采购、培养和引进艺术设计人才等。

3.2 吸引和培养高层次的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创意人才

黎族文化艺术设计关键在人才。人才是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一大瓶颈,创新设计人才匮乏,制约着黎族文化艺术设计的发展。抓住多区域合作的培养新兴机遇,利用海南省建设国际旅游岛的优势条件以及凭借黎族文化独特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创意产业的领军人物,大力和引进传媒人、策划人、出版人、设计人、广告人、经纪人等创意人才,特别是多媒体设计人才、会展设计人才、广告设计人才、文化经纪人、游戏产业人才。加快培养本土文化优秀创意人才,大力引进国内外创意高端人才,建立人才引进、选聘、使用、培训及待遇机制,培育创意产业领军人物。通过教育、培养等途径,使传统文化工艺人与新培养的创意设计人才、文化市场运作人才等有机组合,培养和造就具有本土文化背景、具有民族传统技艺和现代设计创意设计理念的独特的人才,为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队伍支撑是当务之急。

3.3 走产业化道路,创立民族品牌

创意产业的发展一个核心就是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创意产业。海南创意产业背景下,形成一批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园和创意产业基地。如果把黎族文化纳入海南创意产业的体系,并整合利用海南创意产业下文化、娱乐、会展、旅游、科技、信息等资源对黎锦、创作工艺等加以改进和完善。例如,黎锦传统的、无分工的、完全靠手工操作的劳作方式可以通过现代产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所代替,甚至可以机器的批量生产代替原始的手工创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停留在为了保护而保护的层面,而是要通过某种路径,对传统文化进行行之有效的自主开发。要想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抓住创新发展的契机,主动设计无疑是创新发展的首要之举,特别是产品的功能和外观设计上迫切需要进行再设计。可通过会议、节庆、旅游,以及模特、时装、设计、鲜美等大赛活动的方式将其展示,以实现建立若干个品牌优势、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黎族文化创意企业集团。在保持黎族文化、艺术内涵的前提下,这样的产业化创新为黎族文化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

4 结束语

创意产业作为新兴朝阳产业,客观上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但从海南创意产业的特点及其发展现状来看,我省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正处于向自主品牌设计的内销模式转型,关键是改进黎族文化艺术设计观念和发展理念,向创意新设计、创新制造的自主品牌推进。加上国家在政策上宏观的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海南黎族文化艺术设计有望快速进入新的繁荣时期。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对黎族文化的发展同推动和完善具有海南特色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之间架起一道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使二者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相得益彰,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鲍铭莹.创意产业背景下民间传统手工艺的发展[D].中国美术学院,2009(5).

[2]陈立浩.“黎族研究”与国际旅游岛建设[J].琼州学院,2010(8).

[3]焦勇勤.把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建立黎族文化生态保护区 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C]//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理论研讨会文集.2009(9).

[4]洪传国.对海南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J].国际旅游岛文化产业研究,2010(3).

[5]吴珏.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民俗文化开发之路:体验设计[D].海南大学旅游学院,2011(7).

[6]阎跟齐,张一平.国际旅游岛建设必须尊重黎族社会历史和文化风俗[J].国际旅游岛民俗与人文环境研究,2012(6).

[7]林开耀.加速实施《中国黎学》方案 让黎族文化产品走向世界[J].国际旅游岛民俗与人文环境研究,2012(6).

[8]张士兴.浅谈国际旅游岛建设与创意文化产业发展[J].2010年当代海南论坛文集,2010.

[9]王元.试论海南黎族地区的保护性旅游开发[D].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008(4).

[10]王建国.挖掘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文化内涵[C]//国家战略与国际旅游岛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2009(9).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篇5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民间美术 产业化 品牌化 现代设计

1 文化创意产业的提出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

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显然,这是一种使知识与智能创造产值的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增长方式的转型,创意文化产业近年来成为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的跨界热点。国外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已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尤其在具体实践中已具一定的优势。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目前只是起步阶段。现今我国加强对文化产业的建设,我国是文化发展的大国,尤其是甘肃省,作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大省,有着许多的民间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民间美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类型,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甘肃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主要方面。甘肃的民间美术极其丰富,比如剪纸艺术、刺绣艺术、香包、兰州刻葫芦、泥塑等。这些伟大的民间美术是本民族文化几千年的积淀,是我们生活态度的反映,是人民群众智慧的凝结。但是,在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甘肃民间美术正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危机。在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还处于比较边缘的地位。因此,笔者认为,在当下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我们立足民间美术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在“保护中开发”,实现民间美术发展的新空间,构建甘肃省民间美术文化创意产业体系。

2 甘肃民间美术发展的现状

2.1 民间美术在现代的遭遇

现今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导致了现今对于民间艺术的重视逐渐下降,比如说在春节期间,人们都是极其的忙碌,但是却不是忙碌的筹备春节,而是忙碌自己的生意场,对于春节的筹备热情大大的下降,早已经失去了以往的热情。剪纸贴春联一直都是我国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但是却有很多人遗忘了,这说明人们对于民间美术艺术文化已经渐渐的忽视了。

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今的社会发展过快,新鲜事物让人们眼花缭乱,对于一些传统民间美术无暇顾及;其次,人们的生活方式相比传统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变化,民间美术似乎退出了人们的视野,受到人们的冷落;再次,先进媒体事业的迅速发展,对民间美术传播造成巨大的冲击力,导致了很多的民间美术失去了传播途径,失去了市场占有率。

2.2 工业文明的冲击对传统民间美术艺术影响很大

现今由于工业文明的冲击,对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的冲击很大,使得民间美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小,导致人们对其忽视。由于民间美术的发展缓慢,所以人们对于民间美术的关注不够,但是现今社会依然有很多人对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有着执着的追求,民间美术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作品,民间美术艺术是一种历史的沉淀,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积累,对历史的肯定,所以民间的美术艺术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一种重要的展现形式,对我国的文化事业有着很大的影响。

但是现在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工业文明的崛起,工业文明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冲击力很大,尤其是对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的冲击力很大,最终导致了民间很多美术艺术流失,使得我国的民间美术艺术逐渐地要趋于瓦解①。

2.3 在经济与文化之间的民间美术

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要从经济的角度出发,必须要通过经济的形式来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且在现今的文化事业大力发展的时代,必须要利用经济的发展来带动文化事业的传播发展。但是现今由于经济事业的大力发展,有很多传统的文化产品都出现了粗制滥造的情况,这样导致了传统的文化产品失去了价值意义,并且由于为了经济的发展,很多的工业机械制品与传统的文化之间产生了矛盾,无法很好地将传统文化的价值意义表现出来。最终会导致传统的文化逐渐的流失。

3 甘肃民间美术创意产业构建策略

3.1 政府加强开展民间美术资源的调查

对于甘肃省民间美术的传承,首先要政府带头,积极组织开展对民间美术的调研,加强对其的认识度和重视度。政府要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整理收集,比如针对剪纸艺术、根雕艺术、刺绣、泥塑、兰州刻葫芦等,整理收集的基础上全面了解其发展现状,制定有效的保护措施让民间美术发挥更长远的价值。以政府行动影响社会和大众,以政府的重视度影响整个社会对民间美术的重视度,使人们在新时代的消费观念中始终为民间美术发展留有一席之地。

现今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开始着手于文化事业的建设,并且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度也逐渐提高,所以对于民间美术艺术的保护,国家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在甘肃省的很多地区,民间美术被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所以加强对甘肃省民间美术艺术的保护十分重要。甘肃省是我国的文化发展大省,政府只有对省内各地区的民间美术艺术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够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来加强对省内民间美术文化事业的保护。但是现今由于政府的管理力度不够。所以对于甘肃省内的民间美术艺术的了解程度不够。政府必须要成立相关的小组,由专业人员对省内的民间美术艺术资源进行收集,并且去了解相应的发展状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地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策划,从而来加强对其的保护。

3.2 开展民间美术学科建设

青年学生永远是时代的主流,主导着社会的主流方向。随着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与冲击,青年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内容和形式了解越来越少。根据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和接受能力的不同,学校有选择地把民间美术的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中,使中小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民间美术的艺术魅力,感悟民族文化的灿烂,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对民间美术的认同,只有在青少年中做到普及教育,才能增强他们保护民间美术弘扬民文化的意识②。另一方面,高等学校也要肩负起发展文化传承的重任,开展多种教学模式,为民间美术培养创意型人才,发挥高等学校智力和人才优势,结合甘肃地方特色,在高等学校中设立民间美术学科,为甘肃民间美术的发展培养专门人才,注入新鲜血液。借助高校的人力资源优势,将产、学、研结合起来,学术研究与应用开发结合起来,体现学科学习的价值,增强学术研究的时代价值,发展时代化的文化产业,促进甘肃地区经济的发展。

3.3 提高民间艺人的地位

提高民间艺人的地位,是保护民间美术艺术创作的重要途径。现今,由于甘肃省的经济发展情况,导致了现今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去主动学习民间美术艺术文化,从而使得甘肃省省内的民间艺术艺人大部分都是年老的老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会使得很多的民间美术艺术手艺都被流失。所以现今必须要加强对民间美术艺术艺人的保护,以及要扩大民间美术艺术艺人的影响力,使得人们能够了解民间美术艺术的重要性,使得人们能够对民间美术艺术有充分的了解,从而来主动去学习民间美术艺术,来保证民间美术艺术的传承发展。

3.4 工艺技术的改进

传统的工艺美术都是在手工艺条件下完成的,为了使工艺美术形成产业化,工艺技术的改进是非常关键的,在制作技术改进的基础上,将传统工艺美术与现代科技与审美相结合,把传统民俗文化、民间美术元素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形成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在甘肃民间美术中,尤其是结合丝绸之路的文化发展与建设,具有很好的优势和特色。例如,剪纸艺术若要有新的突破,除了深入文化内涵与结合地方特色外,必须与其他科技媒材结合,创造出独特的特色。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技术。剪纸剪镂、刻镂的技术仍在,但加入现代科技雷射灯等光源的透光性、有色性,与玻璃色块镶嵌的透明性、晶莹剔透的表现特点,整体跟现代建材的搭配设计,让剪纸艺术与当代建筑的空间合成一体成为装置艺术或与生活空间结合,这是可让传统剪纸艺术再生,免于淘汰命运的方法之一。如图1所示,图1 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波兰馆的设计,被称为最精致的“剪纸作品”。 整个设计外观犹如折叠的纸张,在设计上融合了波兰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和现代时尚元素,镂空花纹的剪纸图案营造出明暗对照的独特透光效果,白天阳光透过镂空的雕花射入,在大厅中留下斑驳的光影;而黄昏降临,变幻的室内光线又将穿透“剪纸”图案,使展馆呈现出不同的色彩,“这将是一个在白天非常引人瞩目,而在夜晚愈加金碧辉煌的建筑。”在“人类创造城市”的主题下,聚焦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城市和乡村的相互影响,传达出人是现代城市最重要主体和创造者的信息。

3.5 加强民间美术工艺的宣传与市场推广

政府要加强对民间美术艺术文化的宣传,利用先进的多媒体网络技术,使民间美术艺术在人们生活中等到宣传,使人们能够真正地对民间美术艺术文化有所了解。并且政府要利用网络来加快民间美术艺术的普及化以及大众化,从而来增强民间美术艺术文化的表现形式,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保证民间美术艺术文化得到普及使得民间美术艺术文化走向大众,加强民间美术艺术文化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3.6 品牌化、产业化、现代化的融合

企业可以结合地方优势,创建品牌化产业,将甘肃民间美术融入到现代产业化、品牌化的建设中,促进消费,带动民间美术的发展。文化品牌是剪纸文化创意产业的护身符,也是产业行销的利器,甘肃民间剪纸要在这一波文化创意产业崭露头角就必须建立起自己的文化风格与品牌。艺术文化已经从过去的奢侈品变成必需品,在全球各国开始行销自己本国艺术文化产业的品牌,艺术文化已经变成消费品,从创意与竞争力的角度,重新思考民间美术文化创意产业与国际之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应该寻求跨国合作团队的行销策略,以提升民间美术文化创意产业的品质。例如图2、图3是为“婉凤”纸巾品牌制作的包装设计,在设计中运用到传统和民间艺术的元素,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形成特定的文化产品。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建设的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及其发掘工作愈显重要。甘肃省作为我国的文化大省,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民间美术文化分布广泛,特色鲜明,对我国的文化产业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甘肃民间美术文化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下,通过对民间美术资源的挖掘,开展学科建设,提高民间艺人的地位,改进工艺技术,加强民间美术工艺的宣传和推广以及与品牌化、产业化、现代化相融合的策略,促进甘肃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之瑜.剪纸研究[J].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0,6(5):50-56.

[2]李砚祖.装饰之道[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12):20

-24.

[3]唐家路,孙磊.中国吉祥装饰[J].广西美术出版社,2010,5(6):40-46.

[4]张道一.中国民间美术辞典[J].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20(21):

113-116.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篇6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创新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090-02

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知识经济已经逐渐取代了能源经济,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加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城市、国家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但是,就当前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在市场中还缺乏足够的创意文化人才,在其人才教育与培养模式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高等院校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中的主要问题

(一)尚未建立其科学的教学机制

培养文化创意人才,需要使人才能够掌握一定的新技术,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素养。但是在一般的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技术的培养,忽略了对其技能的培养。文化创意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基本知识,还要能够灵活的将基本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能够妥善处理遇到的问题[1]。但是在当前的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教学中,仍旧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重点,忽略了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这也往往导致高等院校中培养的人才,在市场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在很多高等院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往往是采取开展三年的课堂教学,剩下一年参与到顶岗实习中的人才培育模式。但是在其实践中不能重视到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性,只是将学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这对培养优质的创意人才是很不利的。

(二)高等院校创意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脱节

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是为了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与社会需求仍有脱节。在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中,既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水平,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教师较少。且由于高等院校在其办学中受到相关条件的制约,导致其很难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三)高等院校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合理

在当前的市场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要求人才是技术与艺术平行的复合型人才,但是高等院校在其专业设置以及课程体系建设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很难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需求[2]。一些高等院校在对其进行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设计时,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学生虽然能够掌握大量的专业技能知识,但是其创新思维能力被遏制,不能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培养,也就难以满足文化创意产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对创意人才的文化素质培养不足

文化创意产业在选择员工与人才时,尤其重视创意人才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但是,就当前的高等院校的创意人才培养实际情况来看,还尚未认识到加强人才文化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往往不能对学生的人文修养进行相关的教学。在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中,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与教学理念,在其教育教学中,重视对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忽略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这就很容易导致高等院校培养的创意人才,出现技能较为单一,视野较窄,职业素养偏低等状况,这是很难满足当前的创意文化产业发展需求的。

二、加强高等院校文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可行性策略

(一)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教学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基础,还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要求教师在其教学实践中,能够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因为文化创意产业能引领时代的发展潮流,是时展潮流的指向标,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培养的文化创意人才,能够具备持续更新其知识储备、加强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意的能力。这首先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的转变教学模式,并能加强自身建设[3]。学校也要能够根据市场中的经济转型发展实际情况,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情况,对学校中专业的设置进行及时的调整。在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教育教学管理中,就要通过各种机制,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因为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同普通学院不同,在其教学中强调教师要同时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具体来说,就是要求教师在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外,还要具备与其教学专业相关的时间经验。且当前的高等院校中教师,大多是直接从高校毕业生中招聘的,虽然其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

(二)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为了能够更好地适应市场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需求,在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中就要针对文化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的需求,在学校中开设与文化创意相关的专业,并能设计合理的教学课程。就我国目前的高校实际情况来看,已经在上海戏剧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中,开设了创意学院与文化发展研究院等。高等院校在其建设中,也要结合市场中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对人才的需求情况等多种信息,在学校中开设与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综合性专业,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人才的培养,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4]。同时,还要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对高等院校课程体系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还可以根据课程的需求,专门开设创新课程,并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增加更多的实践环节与实践项目,从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三)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与教育手段

创新能力是文化创意人才最重要的能力,要想培养其创新创意能力,首先就需要能够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与思维习惯中跳出,通过应用丰富的想象力,从而能够创造出符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新事物。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对教师施加了较大的压力。同时,也要求教师能够及时的转变其教育方法与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尽量避免使用传统教学模式,尽量选用启发式、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个体差异,能够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合作关系。从而在启发式的教学环境中,帮助学生养成发散性、聚合性以及创造性等多种思维方法与思维习惯,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积极的应用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高等院校可以利用其自身的教学资源、企业的资源等,建设专业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通过应用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开展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扩展其视野,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提升实践能力。

(四)加强学做一体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高等院校要同企业进行良好的合作,可以在双方的协商与讨论下,设置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培养人才的直接目的,就是在学生毕业后可以迅速地参与到相关的行业岗位中,从而促进行业的发展。因此,高等院校可以同企业联合起来,结合市场的实际情况以及行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从而探索出更加合适的人才培养机制,进而将高等院校的创意文化人才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以及生产实践较好地融合在一起。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加强创意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各种时尚、潮流具有较强的职业敏感度,所以在学生实习实训教育阶段,就要及时进行指导与点拨,也可以借助当地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五)加强文化创意人才的文化素质教育

个人的文化素质对创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文化创意人才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既是文化创意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不断实现创意创新能力的基础[5]。因此,在高等院校的文化创意人才培养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教师要通过采取不同的教学途径,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从而培养学生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并可以通过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之间的联合,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在开设课程的时候,还要注意对课程的相关性与互补性进行分析。同时,高等院校应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各类型的文化活动,能够使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情操得到培养;应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以及社会服务等社会工作,从而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其文化素质,积累素材,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综上所述,市场中还需要大量的文化创意人才,这就需要高等院校的创业型学院能够根据市场的需求,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的创意人才,从而促进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邵文红,于娜,卢军.阜阳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调研报告――以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为对象[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7).

[2]蒋丽华.我国创意产业发展与高职人才培养对策研究――基于文化软实力的视角[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

[3]曲殿彬,张波,李海红,于光,邱月明.关于吉林省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2,(5).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篇7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 大数据 产业链

一、引文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分支,产业融合度高,创新意识强,对于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大量创意产业园区的兴建加快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步伐。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导致了文化创意资源的大量浪费。大数据技术作为互联网的最新发展,已被应用到很多行业中去。本文试图从大数据的视角,为解决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提供一些思路。

二、文化创意产业资源整合中存在的问题

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各地都在加大文化投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但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创意产业园区是当前各地发展创意产业的最佳模式,但很多产业园区定位不清,管理能力欠佳,园区的开发建设缺少综合规划和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很多产业园区是借创意产业之名来进行写字楼开发。创意产业的初衷就是要培育中小企业,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达到“百花齐放”的局面,纵观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中小企业在各种商业竞争之下丧失了最后的净土。

与发达国家的文化创意产业相比,我国的创意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高效的文化创意产业链。产业内各种资源的整合,使不同企业之间相互配合形成一定的产业链,才能为整个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三、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大数据化”

继云计算、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后,大数据成为信息和互联网行业的研究热点。大数据就是从各种结构化、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大数据有四个特点:一是数据总量大,目前大数据的最小单位一般被认为是TB数量级,;二是数据类型多,包括了结构化、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三是数据的价值密度很低;四是数据产生和处理的速度非常快。

文化创意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个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激发了新的产品和市场需求,冲破了传统资源的硬约束,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资本经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即人的创造力,当创造力成为主导资源时,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更广更深的拓展,一座古朴落后的古城、一则简单的民间传说等均成为了有用的资源。

当人的创造力成为主导生产要素时,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来源和渠道扩宽了,资源的种类和数量变得异常庞大,而在众多的资源中如何寻找有价值的信息以及如何充分实现人的创造力成了最为关键的环节,而大数据技术恰好满足的以上的需求,大数据的核心就是从各种各样的数据中快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因此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整合中既是基于二者本身的特性又是基于现实的需求。

四、基于产业链视角的大数据平台的构建

文化创意产业链需要抓住的主要环节包括:内容、渠道、媒体、需求,其中媒体和渠道的作用对于创意产业而言的重要性要大于其他传统行业,创意产业的价值必须依赖全方位的渠道才能完整传递。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的基本价值链主要有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分销渠道和消费者等主要环节。要实现文化创意产业某一行业资源的整合只需要将该行业产业链上各个环节的资源充分利用即可。基于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价值链,首先应构建产业链实现的基础性大数据平台,基础性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主要是为完整的创意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提供基础性支撑,其功能主要包括知识产权咨询,人力资源服务,金融服务,网络信息及基础设施等。在基础性大数据平台的基础上构建基于行业的产业价值链的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其主要功能是对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整合,包括内容创意、生产制造、营销推广、分销渠道和消费者等。通过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现各个环节资源的整合和调动,从而实现行业资源的整合。

五、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大数据平台系统的构建

基于产业价值链视角的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只是实现了对某一文化创意行业资源的整合。然而文化创意产业位居所有传统产业的高端,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是产业融合度较高的产业,因此要想充分整合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应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进一步构建大数据平台系统。大数据平台系统的构建是基于产业关联即各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其主要功能是统筹资源在各个行业之间的分配。

六、结语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文化创意产业资源存在大量的浪费现象。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资源的特性和大数据技术的特征,本文对从大数据的角度为解决资源整合问题提供了思路:首先基于产业链的角度构建文化创意产业某一子行业的大数据平台,该平台的构建解决了这一子行业的资源整合问题;然后基于产业关联的角度构建了覆盖多个行业的大数据平台系统,该系统的构建从社会整体的角度解决了资源整合问题。

参考文献:

[1]周松峰.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园发展现状与前瞻[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2,02.

[2]张心源,李白杨.大数据的概念技术及应用[J].创新科技, 2013,09.

文化创意产业的背景篇8

一、全球化语境下的多元文化

随著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多元文化的交融共进已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正因如此,才为表演艺术的跨界研究与实践带来了可能,对其而言,这不仅是素材上、样式上的丰富,更是视野与思维的拓宽,在方法论上具有深刻的意义。那么,对于不同价值取向的文化持有一种开放包容的心胸,平等相待的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学者刘梦溪就文化交流的必然性说到:“就像一个人不能离群索居一样,一个国家也不可能逸世独存于当代世界。而文明的融合,首先需要文化沟通。文化沟通不仅是文明人的礼仪,而且是文明人的智慧和生存方式。”①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具备文明人的智慧与生存方式是内在要求,那么对于多元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所应采取的模式更应该积极探求。我认为“双边对话”就是一个很好的模式,“‘双边对话’为文化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促使人们从动态开放的视点考察不同文艺形态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探求共同的文化建构。”②对于表演艺术体系的建构和国际化要求,这一对话模式正能内化其美学涵养、跨学科智慧与多元文化特质。

二、越域新创、跨界整合的关键

当艺术工作者在既定的模式中研究、表演、教学、创作一段时间后,必然形成惯有的思维定势,加之不同领域"界"的划定,越愈使人们的视域变得狭窄而单一,导致创新乏力,固步自封。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必须培养跨界思维,这可以说是越域新创的关键所在。

“跨界思维”:跨界思维的实质―“融”的整合:知识层面的跨界、情感层面的跨界、智慧层面的跨界。“知识层面上的跨界是由各个学科的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经验等要素构成的,是思维结构中最重要、最基础的层次。不同领域的知识、信息等的相互激发、碰撞是思维活动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跨界思维孕育的土壤。知识层越深厚、越丰富,其思维的能力与品质就越可能提高。从情感层面上看,跨界是思维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动力,属于调控层次。将各领域的知识结合起来,既有渊博的学识,又使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并重,将会使创作者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与创新思维。而从智慧层面上分析,跨界又是把哲学和技术相结合,把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并灵活有效地运用各种知识和经验进行开拓和创新的更深层次。”③

三、艺术发展的可能趋向

对于这一命题的思考由来已久,随著自身舞蹈教学、研究、创作的不断深入而日益迫切,因为它带有一种命运似的特征,很想去“了知”、“领悟”,以此印证现在的“所作所为”是正确而又有意义的,所以我也就“日思夜想”了。概而论之:

1.艺术发展的超自然趋向。“即以科技媒介为手段,对自然化生存状态的介入,进行物理转换、生化变异、人工生命仿真、数字虚拟、虚设艺术、新媒体地景艺术研究和改造。”④

2.艺术发展的潜默化趋向。“即对人工化、技术化心理的反弹,倾向自然原动力、生命思考、时间观、物化、自然心境这些永恒话题的研究。”⑤

事物的发展或许总是伴随著正反两方面的相互对抗与交融而螺旋式前进,希冀艺术研究者与实践者将两种发展趋向优势互补、扬长避短,开辟出新的发展路径,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继续感化大众。

四、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

艺术创意产业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艺术资源与其它生产要素紧密结合,文化、科技、信息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交融、互为条件、优化发展的新经济模式。因此,艺术创意产业已成为文化创意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上的重要内容。在促进艺术创意产业的发展上,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的落实尤为重要:“(1)培养人才,训练创意思维,提高审美素养;(2)积聚人才,形成创意产业的人才高地与产业高地;(3)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创意学理论研究、创意产业政策研究、相关教材建设;(4)利用高校资源,直接参与市场。”⑥以上种种都离不开艺术类高校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从技能型传授转变为智能型培育、从封闭式教学转变为跨界式探究、从重模仿继承转变为重传承创新、从产-学-研隔裂模式转变为产-学-研对接模式。

注释:

①②贾磊磊.跨文化双边对话――第二届中美文化论坛文集[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分别为第73,376页

③魏广龙,庞琳.跨界与创新[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4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