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8篇

时间:2022-12-28 17:48:24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 青少年 校园足球 开展对策 发展对策

中国足球的整体水平在国人的心中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情,和我们的邻居日本与韩国的足球事业相比,我国的足球事业用岌岌可危形容并不夸张。校园足球就是在这样残酷的现实面前被提上日程的,旨在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加入足球运动,成为中国足球界未来的希望。

一、校园足球开展现状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及其相关实施建议》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定位为长期工程:2009-2011年为第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启动小学和初中的工作,特别是三级学校联赛,再衔接高中和大学联赛;2011-2013年是第二阶段,任务是总结经验,科学推进,深化发展;第三阶段是2013-2018年,任务是逐步扩大校园足球的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此,国家体育总局每年会从体育公益金中抽取4千万元人民币,作为校园足球的专项经费,为其开展与实施保驾护航。

目前,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已经进入第二阶段,全国近百座城市,上千所学校,全赛季完成比赛上万场,全国专业参加校园足球运动的代表队500余支。

二、校园足球开展中的问题

1.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国家每年拨出4千万的专项资金实施校园足球,虽然这对于体育总局来说是一笔相当庞大的资金,但是相对于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学校来说,这些资金在使用上僧多粥少。所以要把这些资金都用到学校,那得到这些资金的学校只能把其发挥在引导、资助等基础性作用上。将过去几年的资金平分到千余所学校看,每人每年得到的资助不足50元,而这一数字还在随着参与校园足球的学校的增多连年减少,截止到2014年,每人每年得到的资助已经不足三十元。不要说足球场地的基础建设或是校际之间的联赛开展,就是买一双足球专用袜也非常勉强。一面是大力提倡,一面是捉襟见肘,资金引发的矛盾愈加深入与显现。

2.活动场地严重缺乏

我国足球场地的严重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最严重的瓶颈。这一方面与我国商业用地、农耕用地的基础性现状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是用地成本的高昂将校园足球拒之门外。现在国内比较正规的足球场地大多在高校,仅以北京一处为例,对外开放的50余个足球场(群)中,只有10个在中小学,其余都集中在高校,还有一些城市,在足球场地的租用上平时在200元/小时,在高峰时段可以达到800元/小时。这对于青少年来说无异于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相关部门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如果是新建场地的话,就一线城市来说,仅地价一项,就要花费千万元以上,这样的天价实在是有心无力的。

3.政策保障滞后无力

就目前校园足球发展所呈现出来的问题看,当前既存在政策未落实的情况,又有缺少政策规定的情况,比如从事校园足球的教学、训练与比赛的时数应该怎么转换成标准的工作量,配发工资或奖金补助;还有不同年龄段的足球运动员们如何设置比赛门槛;更重要的是如何解决好教学与训练之间的关系,并形成长效运转机制始终是困扰足球发展的老问题。学校认为教学与成绩是第一要务,即使学校的足球队取得冠军,校级领导也认为是体育部门的成绩,不认为是学校的成绩,这种无奈的现状就和政策的主导有很大的关系,各部门之间的分工、整合与联动没有明确的规定与有效的保障。

4.基层教练员的数量与质素整体偏低

中国对于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力度始终不大,更不要说身处基层的足球教练员了。而且教练员们的待遇普遍偏低,也就直接造成了数量的萎缩。尤其是在校园足球轰轰烈烈的开展后,教练员与学生之间的师生比缺陷愈加明显。以上海为例,2000年初,还有两百余名基层教练员,2010年之后,由于待遇的原因,很多训练员都转行了,留下的教练在物质保障和教学辅助双重不足的情况下,带领学生摸索前行,如履薄冰。

三、校园足球未来的发展对策

1.做好教学与训练的结合

所谓教训结合,首先要把足球课作为一项专修课程纳入课程体系,将校园足球工程中的教学内容与体育教学进行结合,足球运动的发展有群众基础就成功一半;其次,在课时量和考核结果上学校要把其纳入正规的管理工作中,无论是取得成绩还是一时失利,都不要视而不见或是推诿责任,学校只有重视,教训工作才能实效开展。

2.多渠道解决资金问题建设足球场地

仅仅依靠体育总局安排专项费用来进行校园足球建设,显然是远远不够的。各级各地的政府和教育部门要给予财政上的支持,从多方面解决财政问题。学校在进行校舍等基础设施的改造时,要把体育场地的改造纳入计划中,按照通知的要求与规定配置运动器材,改善运动设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足球的兴趣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3.积极组织和开展教练员的培训

校园足球的开展,必须有大量专业的教练员在基层从事教学与训练。所以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足球训练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如果需要的话,甚至可以开展资格考试工作,设置相应的学时数,培训合格的教师予以资格证书的颁发。另外,还要积极发挥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教练员的特长优势,聘请他们到校指导教学、辅导培训教师训练,从理论到实践都予以培训的保障。

4.有计划地培养足球特长生

对于有足球天赋的学生要进行重点的培养,可以为他们制订单独的训练计划,使他们在思想道德、文化素养和运动技能上全面发展,当其学业成绩和专业成绩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时,破格升学或是设立教练员推荐机制,让孩子们的天赋有更多可发展的空间与动力。

四、结语

笔者通过对足球校园在学校的实际实施情况的研究,既看到这项运动的发展态势和发展趋势,又看到现阶段存在的一些“硬伤”。有一些“硬伤”是年深日久的,有一些则是因时而变的,因此,笔者从教学的实际情况、资金与基建、教师培训与学生发展等几个方面对我国校园足球能朝更好地方向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我国的校园足球有效地推进体教结合的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养体系,使我国的足球事业成为一项朝阳事业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王鹏飞,李吉慧.浅谈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S2).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篇2

一、总体目标

通过我县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建设,完善校园足球训练竞赛体系与专业化青少年足球训练竞赛体系有效对接、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加快构建和完善科学规范、衔接紧密的青少年校园足球教学训练竞赛体系,引导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推进全县校园足球活动有序开展,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与足球运动,不断壮大校园足球规模,发掘和培养优秀足球后备人才,确保精英球员能够在“最优VS最优”的竞赛环境中持续提升竞技能力,打造全州一流青少年足球队伍。

二、组织机构与职能

(一)工作机构

训练营建设工作由县教育局体卫艺科开展、统筹推进,具体工作由县校园足球协会组织实施,开展相关工作。

(二)工作职能

1.贯彻落实州青少年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有关要求,开展我县训练营各项工作;

2.聘请、聘用校内外技术总监、教练员和工作人员;

3.组织我县训练营教练团队对各学校训练营和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练员开展培训与技术指导;

4.开展我县训练营营员选拔和日常训练,并随着我县青少年足球发展形势,逐步扩大各年龄段覆盖面;

5.建立我县训练营营员档案,开展动态追踪管理;

6.推动各学校训练工作,对日常训练、比赛等进行监督;

7.组织我县训练营营员,参加国内外青少年足球竞赛、文化交流等活动。

8.为我县训练营营员提供进入职业队、国字号队伍机会。

三、建设步骤

(一)营地校。全县各级各类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为营地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校内足球比赛,选拔优秀足球运动员,加强日常训练,代表学校参加县级选拔赛和各级校园足球比赛。

(二)学校训练营。各学校训练营可借鉴县训练营模式,分年级选拔本校各年龄段最佳阵容,开展日常训练,进行赛前合练,参加县训练营选拔赛和各级校园足球比赛。

(三)县训练营。每年开学初举办全县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选拔赛,选拔各年龄段最强阵容,组建县训练营。县训练营将利用周末、节假日、假期等时间,开展集中训练。

四、县训练营营员选拔和管理

(一)训练营营员年龄

小学丙组:2012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间出生;

小学乙组: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出生;

小学甲组: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间出生;

初中组: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间出生。

每个组别营员人数控制在25-30名左右,最终人数根据参赛学生的足球综合水平确定。县训练营训练本着自愿原则参加,并代表县参加全国、省、州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

(二)评委组设置

邀请足球专业人员、优秀教练员组成评委组,对参加全县校园足球满天星训练营选拔赛的足球运动员进行评分,并根据学生自愿原则,最终确定县训练营营员名单。

(三)评分内容

1.技术部分:进攻和防守能力、第一次触球能力、控球和接球连接能力、运球能力、传球和长传能力、射门(得分能力)、头球能力、双脚使用能力、抢断能力。

2.战术部分:阅读比赛的能力、组织能力、利用空间的能力、防守积极性、无球战术能力、摆脱压迫的能力。

3.体能部分:速度、爆发力、协调和灵敏、耐力(负荷能力)。

4.团队精神:毅力、创造力、积极性、领导能力、自信心、为团队牺牲精神、交流能力。

(四)选举方法

1.小学组:

(1)每场比赛,评委组根据每名运动员在各场上位置上的表现,选最佳阵容;

(2)比赛全部结束后,根据最佳阵容,初选30—40名县训练营营员;

(3)初选运动员将参加县训练营第一期培训班,进行复选,由县训练营教练团队根据运动员实际表现选拔25—30名县训练营营员。

2.初中组:

(1)每场比赛,评委组根据每名运动员在各场上位置上的表现,选最佳阵容。

(2)比赛全部结束后,根据最佳阵容,初选30—40名县训练营营员。

(3)初选运动员将参加县训练营第一期培训班,进行复选,由县训练营教练团队根据运动员实际表现选拔25—30名县训练营营员。

(五)县训练营营员管理制度

1.营员要积极参加县训练营安排的训练、比赛等活动,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教练员请假;

2.未经教练员批准无故不参加活动3次,将取消当年营员资格,并取消下一年县训练营试训资格;

3.营员获得教练员批准前提下,未能参加当年总训练时间的60%(受伤等特殊原因除外),取消当年营员资格;

4.上半年,营员参加训练时间不到60%,取消参加全国、省、州校园足球夏令营资格;

5.营员要遵守训练、比赛、活动时间和相关纪律,凡出现打架、斗殴、破坏队内团结、报复队员、作风恶劣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取消当年营员资格,并取消下一年县训练营试训资格;

6.上述规定中,初中组营员必须遵守第五项规定,并根据参训次数或年末技能测试结果,颁发结业证书或培训合格证书。

五、竞赛体系

(一)校内竞赛。校内竞赛是以班级、年级为单位,在校内开展的足球竞赛活动。小学低年级要以兴趣培养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足球活动和趣味性足球技能竞赛,中高年级以上建立足球代表队,开展5人制或8人制校内足球竞赛。初中、高中(包括职业高中)建立班级、年级、学校足球代表队,开展8人制或11人制校内足球竞赛。

(二)县级竞赛。县级校园足球竞赛以学校为参赛单位,分别开展小学、初中、高中三级比赛,并在其中选拔优秀队伍参加全州校园足球比赛。

(三)全州竞赛。全州校园足球常规赛事有,全州校园足球冬训检验赛暨州训练营选拔赛(以县市为代表队参赛,参赛范围为小学、初中)、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比赛(以学校为代表队参赛,参赛范围为高中)、校园足球夏令营比赛(以县市为代表队参赛,参赛范围为小学、初中)、“州长杯”青少年足球比赛(以县市为代表队参赛,参赛范围为小学、初中、高中)、青少年足球锦标赛(以学校为代表队参赛,参赛范围为小学、初中、高中)、“体校杯”青少年足球比赛(以学校为代表队参赛,参赛范围为小学、初中)等。

六、保障措施

(一)经费保障。县训练营经费主要来源于州校园足球协会、县政府拨款。训练营资金使用范围包括聘请教练团队及工作人员;开展各年龄段营员日常集中训练及比赛;举办校园足球教练员培训班;购买足球相关器材;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比赛和交流活动;支持各学校训练营建设。

(二)场地保障。县训练营场地主要设在一小、二小、四小、五中、二中、四中。

(三)教练员保障。县训练营采取州教育局选派、自行聘用等方式,聘请国内外优秀教练员或在我县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教练员中建立教练团队,聘用协议一年一签。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篇3

摘 要 为建立系统的学校足球培训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辅以教学训练经验,就现在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与国外的进行对比,发现我国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足球人才选拔制度不完善。后备人才的缺乏己是我国足球运动凸现出的一个致命问题,也是制约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行体教结合策略,完善中小学的基础训练体制,让教育系统的后备人才试点学校承担培养高水平足球后备人才的重任。

关键词 校园足球 后备人才 培养

一、前言

我国成年足球队水平与世界足球强国相差甚远,在青少年后备足球人才培养上存在严重误区。足球回归校园是现阶段青少年训练的重要出路。2009年4月,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在全国44个城市的两千多所中小学进行校园足球运动的推广,旨在发展中小学足球运动、培养后备人才。本文通过对成都市校园足球运动的调查分析,找出目前的问题,从而给子一定的建议和对策,来更好的发展成都市的校园足球运动,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作出贡献。2009年全国掀起了足球风暴,随着中国足协的大力整顿,足球界从反贴走向反腐。2009年6月10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了《关于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为了加强校园足球工作的领导,联合制定了《轻国青少年校本足球活动实施方案》,足球校本化开发将为推动校园足球的开展提供有效条件。

二、校园足球的现状与发展

欧洲、南美国家足球强在于从小从娃娃抓起。从“校园足球”开始,进行完善科学的教学训练已经成为当今足球发展的趋势。我国足球从1992年就进入到了职业化改革的阶段。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人数在1995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高达几十万人,足球学校也高达上千所,但从那以后,一直走下坡路,目前全国足球学校不足20所,青少年足球项目注册人数不足7000人。在次我国没有对足球职业化改革采取一系列的配套政策,导致全国的足球环境极为恶化等原因,导致我国青少年足球已经进入到了后继无人的地步,足球职业联赛和国字号球队的竟技水平越来越低。2009年6月10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使“校园足球”在我国有了真正的实施方案,为青少年后备人才的培养迈出了重要一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了《关十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两部委联合成立领导小组。高中毕业的足球后备人才进入大学高水平足球队,或成为高校体育院系体育专业学生这两种人才递进模式己经得到广泛认同,而高中起点的足球后备人才以特长生的身份,适当降低文化成绩予以录取到高校非体育院系代表队的人才递进模式,在我国学术界还没有得到认同,在实践上也没有先例。笔者认为实施真正意义上的体教结合策略,必须推行这一人才递进模式。

三、如何培养校园足球后备人才

(一)积极开展校园足球文化,扩展交流学习渠道

推广校园足球“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理念,在学生中倡导“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勇争一流、报效祖国”的“校园足球文化”,并贯穿到教学中,坚持以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设置趣味性、个性化、多形式的足球健康活动,积极开展阳光足球活动。中国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应该始终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针,聘请足球发达国家的青训教练来我国授教,且建立完善青训讲师、专项教练员的聘用制度和培训制度,严格管理,狠抓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使队员们形成不怕苦、不怕累、不服,关键时刻敢于拚搏的精神。

(二)促进足球薄弱地区的发展

中小城市及农村地区因经济条件不发达,各种足球设施不完善等原因,制约足球运动发展,在这些薄弱地区学生很难有机会接受到系统化的足球培训,也很难将他们身上的潜力挖掘出来,即便是被选出来进行训练,但是也难以保证能够达到较仕的训练效果。针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应该设置专项资金来加大对于他们的帮助和之处,还可以采取给子优惠政策,建立政府资金与个人资金、社会企事业单位资金合作联合培养的方式来运作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扩大人才的培养范围,建立当地的足球训练机构。

四、总结

后备人才试点学校是我国推行体教结合的最佳载体,舍弃旧有的体校培养模式,在原有传统项目学校与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的基础上,重新选拔成立一定数量的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以此为依托成立各个项目、各个年龄段的训练队,把更多资金投入到后备人才试点学校之中,改善教育系统内的训练环境与训练条件,体教结合才能够真正实现。建立、健全俱乐部运行机制确立以俱乐部为主的培养模式,转变足协职能,制定相应法规、政策,规范管理后备人才培养市场,遵循运动人才的生长发展规律,遵循职业足球发展的规律,形成一套真正符合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体系,将会有利于改善和提高我国足球后备人才的发展水平,从而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亮.2010-2011欧洲冠军联赛决赛阶段队员犯规特征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2.

[2] 许章元.沙滩足球世界强队主要进攻方法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篇4

Abstract: With the Asian Football Outlook activities and Campus Football activities conducted in our country, youth football games in China has made great progress, but there also exists many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extract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Asian Football Outlook activities and Campus Football activities through referring to literatures and expert interview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mmonness and highlight the uniqueness. Theoretical proposal is concluded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youth football.

关键词: 足球;青少年;校园;比较研究

Key words: football;youth;campus;comparative study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1-0322-02

0 引言

回顾过去,亚洲足球展望已走过八个年头,在这八年里亚洲足球展望共发展了中国、印度、孟加拉、伊朗、泰国、越南6个主要成员。在亚洲足球展望近十年的影响下,足球市场开发、教练员培训、运动医疗、青少年足球发展等在其成员国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1 孟加拉亚洲足球展望项目开展情况

在亚洲足球展望进入孟加拉之前,在整个亚洲孟加拉的足球是落后的,其国内根本没有足球职业联赛。随着亚洲足球展望的进入孟加拉,使其足球项目有了长足发展和质的飞跃,主要表现在:组建了自己的足球协会,在国内组织了全新的足球联赛,到最后教练员、球运动员、裁判员、联赛的管理和设备都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有了质的飞跃。亚洲足球展望给该国的青少年带去了足球节,让这里的孩子享受到了足球的快乐。

2 国内亚洲足球展望活动开展现状

亚洲足球展望活动始于2005年,我国是主要的成员国之一。亚洲足球展望活动进入我国7年的时间里,青岛、武汉、秦皇岛、昆明、南京、淄博、成都、杭州、重庆永川、大连先后成为亚洲足球展望的成员。成员城市的足球水平在亚洲足球展望计划的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都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并且规范了足球比赛,足球培训制度不断完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武汉展望项目与武汉校园足球。

3.2 研究方法 ①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相关学术作品,为本文提供理论依据。②专家访谈法。本文就校园足球活动与亚洲足球展望活动对湖北省足球协会、武汉市足球协会、运动技术学院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进行访谈,整理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4 结果与分析

武汉市体育局、市教育局为响应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体群字〔2009〕54号),本着丰富育项目、开展足球活动的目的,联合制定了武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不断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共同营造校园足球文化,逐步完善校园足球体系。校园足球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青少年拼搏进取、团结协作的精神为宗旨。

4.1 武汉市校园足球的成就

4.1.1 组织机构健全、调度有力 为认真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的《通知》精神,将校园足球活动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就武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市体育局、教育局专门成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市体育局局长李坤耀、市教育局局长谢世腰任组长,市体育局副局长吴济鹏、市教育局副局长徐定斌、市体育局纪检组长周慧平任副组长,成员由市体育局、教育局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构成。

4.1.2 校园足球试点学校初具规模 经报名注册、筛选、学校推荐等程序,在市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最终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11个区的39所小学、18所初中,共计57所学校为首批试点学校。

4.1.3 人员培训立足实际、注重实效 按照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和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联合下发的《关于开展2009-2010年度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各类人员培训的通知》的要求,市领导小组在2009-2010年度先后组织、开设了各种培训班,进行专业、系统的培训,培训的规模非常庞大,培训对象主要是: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行政管理人员、校长、指导员、裁判员等,接受培训的人员近200余名。

4.1.4 赛事活动因势利导,安排得当 在整个赛季,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比赛场数小学每队不少于18场,初中每队不少于14场。根据武汉市试点学校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市领导小组遵循就近分组的原则,编排赛程实施循环赛。在比赛过程中,结合主场学校场地的实际利用情况,确定比赛机制:小学组进行5人制或7人制,初中组进行7人制或11人制。在本年度足球竞赛中,第一阶段小学组共安排了9轮161场比赛,初中组7轮54场比赛,其它剩余的比赛安排在第二阶段进行。因此,本年度的足球竞赛,武汉市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特点是:时间安排紧、比赛场数多。

4.1.5 舆论先行,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加强与武汉晚报合作,以“阳光体育,快乐足球”为视点对每周比赛日随机选择试点学校进行采访和报道。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广大市民对青少年足球的关注和了解,进而支持足球赛事的发展,并且推动了基层足球工作的开展,以及宣传了青少年足球。

4.2 校园足球面临的困难

4.2.1 读训矛盾较大 学校是推广校园足球活动的主要场所,而学校的主要职责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无论是学习还是足球训练都需要时间,导致在分配学习和足球训练的时间上存在矛盾与冲突。通常情况下,学生进行日常的足球训练和比赛,势必对学习效果和考试成绩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而间接影响到任课教师和班主任的绩效考核。在当前的教育体系下,考核中、小学教师的一个重要依据就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此时,产生了体育教师和文化课教师及班主任之间的利益矛盾。其结果是:学生要么回课堂读书,要么接受足球训练,二者必选其一。

4.2.2 足球教练实践经验偏低 从某种意义上说,时代的发展催生了校园足球活动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也迎合了中国足球赛事的发展需要,一方面提高了学校足球的竞技水平;另一方面增强学生体魄,进而活跃校园气氛。我们的体育教师在足球专业素养方面还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根据查阅的体育方面的现存资料来看:在中小学任教的体育教师大都毕业于体育教育学专业,而运动训练专业的教师只占一小部分。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师缺乏训练经验,其训练方法单一,并且缺乏重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5 建议

①加大对足球发展机制和制度性的障碍性研究,探讨学校足球的发展模式。逐步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或业余俱乐部)联赛体系。②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在体育与教育部门之间建立分工机制,加强调研,按照地方体育局和俱乐部的“双轨制”的方式,培养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并且制订长期的,切实可行的青少年足球发展规划。③借助亚洲足球展望武汉展望的影响力,对各市展望与校园足球的宣传要到位。

参考文献:

[1]曾桂生,郁晶晶.上海市校园足球现状的模型分析与发展建议[J].体育科研,2011(01).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训练时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11-02

足球运动是世界第一大运动,深受国内球迷的喜爱。然而近年来国内足球却呈现出颓势,国内联赛假球、黑哨,媒体负面炒作加剧,环境恶化,造成了近年来国内足球的寒冰期,参加足球训练的青少年越来越少,就连过去校园内经常有的足球运动也越来越少见。[1]2009年,中国高层领导人、、刘延东等就足球运动轮番表态引发关注,他们指出中国足球想发展,必须搞好青少年足球活动,尤其是让足球回归校园,加强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制定了校园足球发展10年规划,规划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四级足球联赛,在青少年中普及足球知识技能,形成校园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真正实现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的“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目标。[2]济南市是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推广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首批布点城市之一,而此项活动也是我国推行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一部分。从2009年的10余所网点学校,20多支球队,200多名注册球员到现在的60多所网点学校,80多支球队,2000多名注册球员,济南市校园足球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凸显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从济南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实际出发,了解济南市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为济南市校园足球的改革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济南市50所网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共500人。

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发放“济南市校园足球发展现状的调查问卷”共计500份,共收回500份,其中教师100份,学生4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100%。(2)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中国知网2000年至今的文献进行检索,以“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17023条;以“青少年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429条;以“校园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24条;以“青少年校园足球”为检索对象,共检索相关文献6条,其中仅有一条为论文文献;以“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为检索对象,共检索文献0条。(3)数理统计法,利用统计学软件对回收的调查问卷统计分析,得出结果。

二、结果与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迫切需要,特别是我国第三届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3]校园足球应该本着“体教结合”的运行模式,注重打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让每一个参与校园足球的孩子都体会到足球的乐趣。

1.济南市校园足球网点学校现状分析。由表1可以看出:2009年是校园足球活动的初始之年,由于一开始各个学校对校园足球活动不了解,政策不明朗,所以第一批申请并认定的网点学校的只有17所,然后随着各中、小学校对足球的理解和参与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消极逐渐发展为积极,从被动逐渐转变为主动,而且还有很多学校正在申请加入这项活动。网点学校数、球队数、注册球员数每年几乎是成倍的增加。

2.济南市校园足球比赛参赛情况分析。校园足球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的足球兴趣,打造“阳光体育,快乐足球”。作为一项竞技运动,激烈的比赛是必不可少的。校园足球的另一大亮点就是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比赛,由表2看出:济南市校园足球的参赛队数、参赛人数、比赛场数也是逐年增加。

3.影响济南市校园足球发展的因素。经过三年的发展,济南市校园足球不论是在政策扶持上还是在训练培养上以及竞赛组织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也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表3可以看出:教师普遍认为影响校园足球发展的三大因素是:训练时间短、场地受限制、教练不专业;学生普遍认为:训练时间短,家长不支持,场地受限制三大因素限制了济南市校园足球的发展。综合来看,训练时间短、场地受限制、教练不专业、家长不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的发展。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1)通过调查可知,济南市校园足球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稳步发展,不论是在对网点学校的扶持帮助上还是在足球训练指导上以及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上都有所发展,足球人口基数不断增加,足球在中小学生中的影响立不断增强,“阳光体育,快乐足球”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2)通过对100名教师和4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训练时间短、场地受限制、教练不专业、家长不支持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校园足球的发展。通过分析可知:训练时间短是由于训练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天放学后,每天训练时间在40~60分钟左右。场地受限制是主要是由于学校自身建设原因造成的,越靠近市中心的学校场地受限情况越严重。各个学校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大多是体育教师兼职,且大都不是足球专业出身,对足球的理解和训练方法的把握还不够科学。由于我国的足球大环境不好再加上家长更注重孩子的文化成绩而轻视孩子的专长和兴趣,这就造成了一部分条件比较好的球员半途退出球队。

2.建议。(1)针对济南市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建议济南市校园足球主管部门一方面继续加大对网点学校的扶持与帮助,特别要针对那些足球开展比较好的学校给予更多的物资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多组织些高质量的比赛,提高各球队的参赛能力。[4](2)建议各学校教练员更合理的安排训练时间,将课间操、体育课、课外活动的时间充分运用起来,同时要注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建议各学校有条件的改善一下学校场地设施,或者和友校、临校合作训练,解决足球场地不够用的困难;建议校园足球管理部门多开展校园足球指导员的培训,多安排有经验、高水准的专业教练去各网点学校进行现场教学,同时各教练员也要不断学习、研究,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训练水平;[5]建议校园足球主管部门加强对校园足球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真实的校园足球,从而改变他们对足球的看法,同时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也要积极的做好球员家长的工作,保证球员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韩勇,王蒲.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6(1).

[2]徐金山,李滨.影响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若干问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1(5).

[3]孙建中.浅谈足球后备人才不足的原因[J].郑州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9,14(4).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篇6

2014年,济源市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校园足球试点城市”,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以普及为导向、以教学为关键、以赛事为支撑、以考评为保障的校园足球发展格局。在校园里随意走上一圈,你会发现,带足球的学生随处可见。不管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还是级的中学生,他们最感兴趣的、谈得最热烈的,就是足球。足球,已经成为济源市广大中小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回顾以往,济源市校园足球的发展历程可以总结为“三人成众,三木成森”,即完成了“三个强化”,建立了“三层三级”竞赛机制,建立了“三级梯队”人才培养机制。

一、强化教育教学,着力提升校园足球普及水平

一是全面普及足球知识。我们坚持在全市开展足球知识进校园活动,推动基础较好的学校开设足球课程,坚持每周上一节足球课,成立足球班,促进学生了解足球、喜欢足球、参与足球,形成“人人会踢球、人人争进足球班”的良好态势。

二是积极建设布点学校。济源市专门制定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考评细则,有效开展省校足办要求的“八个一”活动,即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和一套相关制度,保证每班每周一节足球课,每天一次足球大课间,每学年举行一次校内班级足球联赛,每个学生有一本足球教科书(或校本教材),每个学校有一支足球代表队,建设一块符合要求的足球场地,每学年举办一次校园足球文化节,有力促进了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的发展。近年来,全市已建成32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其中小学18所、初中10所、普通高中4所,基本实现市区、平原乡镇的全覆盖。

三是大力培育足球文化。我们组织各足球特色学校积极举办校园足球文化节、足球冬(夏)令营、足球操比赛和校园足球亲子秀等活动,搭建校园足球文化平台。还以世界著名足球俱乐部名字命名班级足球队,进行班级间比赛,编办足球主题班报,营造浓厚的足球文化氛围。

二、强化机制建设,着力提升校园足球竞技水平

一是建立“三层三级”竞赛机制。在完善每年小学、初中、高中三层竞赛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校长杯”“镇长杯”“市长杯”三级联赛体系,每年6月举行全市“市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全市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9~12月举行本校的“校长杯”足球班级联赛,此外,还举办了“镇长杯”区域学校比赛。

二是建立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我们采用“市队校办”和“名校办名队,名队进名校”方式,建立班队、校队、市队三级梯队训练管理模式,有计划地将一大批学生作为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对象,全市目前已注册800多名市级足球运动员。

三是建立足球学校创建机制。我们对有条件的学校下达年度创建任务,加大指导力度,提升创建水平。济源市第一中学、济源市高级中学等重点校园足球学校培养了一批全市足球特长学生。

四是积极参加“省长杯”校园足球联赛。在2016年“省长杯”足球赛中,济源市四支代表队进入全省各组联赛前四名,其中济源市高级中学在高中女子组比赛中获得第三名,济源一中在高中男子组比赛中获得第四名,太行路学校在初中男子组获得第三名,沁园中学在初中女子组获得第四名。这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发展校园足球的热情,增强了济源市创建部级校园足球示范区的信心。

三、强化行政推动,着力提升校园足球保障水平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济源市出台了《济源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对优化校园足球活动网点布局、完善校园足球竞赛制度、加强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等提出明确要求。在市级层面建立了教育、体育等多个部门参与的校园足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协商问题、推进工作。

二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我们积极安排校园足球专项经费,大力加强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形成了有效的投入机制,保证了校园足球活动的稳步开展。近年来,全市财政已经陆续投入305万元,新建了4个标准化足球比赛场地。

三是加大师资培训力度。这些年,我们每年培训足球特色学校校长、校园足球训练管理干部、体育教师150余人次,培训C、D级教练员50余人次,今年还选送1名体育教师赴法国参加培训。

四是建立健全考评制度。我们出台考评细则,将校园足球工作纳入各校目标考评范畴,明确工作目标要求,严格督察考核。开展优秀校园足球学校、优秀校园足球文化活动评选活动,树立典型,激励各学校加快推进校园足球运动。

今后,济源市将认真落实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着力在校园足球普及与提升上下功夫,努力走出有济源特色的校园足球发展之路。重点将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优化推进机制上下功夫。将校园足球活动纳入全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内容,印发《济源市校园足球“三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教育、体育等部门的职责,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学校主体、社会支持”的工作机制。总结提升“名校办名队、一校一品”的教体融合做法,将足球运动队“植入”其中,继续组织“三层三级”足球联赛,在全市试点创建市级校园足球学校。

二是在加强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在年度教师招聘计划中,安排一定名额招收有足球专长的体育教师,并优先分配到足球特色学校。分类开展面向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和面向高水平运动队教练的等级培训,计划每年举办两期师资培训班和一期裁判员培训班,邀请全国优秀足球教练员和裁判员担任讲师,为校园足球发展提供师资力量。继续做好日常教学和训练,_展冬、夏季青少年足球训练营,积极参与省级赛事,力争为各级足球运动队输送更多优秀的后备人才。

三是在提升保障能力上下功夫。将足球逐步纳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最大限度地普及足球知识和技能。建立各级足球特色学校校长负责制,全面实现校园足球进课堂、进大课间、进校园竞赛、进中考。逐步建立足球特长生中考升学绿色通道。进一步加大校园足球活动的经费投入,积极引进社会赞助机制,为各级各类学校、俱乐部及体育活动中心足球教学、培训和比赛创造条件,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四是在弘扬足球文化上下功夫。在开展全市学校足球技能秀、趣味足球游戏、足球亲子活动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提炼足球特色文化,挖掘足球对青少年人格培养、意志磨炼、团队精神培养和素质发展的积极作用,在各类赛事中弘扬积极健康的足球文化,努力营造阳光向上的和谐足球运动氛围和文化环境。

校园足球发展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济源人将继续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以持之以恒的努力,积极推进校园足球工作的健康开展。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篇7

摘 要 自《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颁布以来,青少年校园足球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对贵州省新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情况的简要分析,提出了未来赛事发展的设想及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事能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推动学校体育特别是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真正有效增强青少年体质,实现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初衷。

关键词 青少年 校园足球 赛事发展 贵州省

一、前言

2014年7月11日,就足球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从基础抓起,特别是抓好青少年。11月,全国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总结交流近年来校园足球工作经验,部署推进今后一段时期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2015年1月,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牵头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6部委成立了“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后,国务院办公厅于3月颁布了该方案,明确提出推进校园足球普及。至此,校园足球成为中国足球改革发展的重点,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以说校园足球的时代真正到来。

二、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现状

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贵州省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校园足球活动:一是成立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于5月在六盘水市举行了“2015年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启动仪式,随即召开了全省学校体育暨校园足球工作座谈会。二是加强特色学校建设,贵阳市第二实验小学等231所中小学校和贵阳市观山湖区于9月被教育部认定命名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及试点县(区)”。三是积极加强师资队伍建,选派有关人员参加全国校园足球行政管理人员、校长培训班和部级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师资培训班,同时积极推进省、市、县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工作,2015年全省各级校园足球培训9843人次。四是加强场地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2015年各地新建校园足球场地210片,改建扩建校园足球场地135片,修缮校园足球场地 185片,总投入61982.78万元。各地投入校园足球专项经费5029.31万元,主要用于开展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师资培训等。五是举办省级校园足球比赛场次399场,参赛足球队163支,参赛学生3200余人。截止2015年12月31日,全省参加校园足球竞赛活动的学生总人数为279307人,足球队10980支,校际足球比赛场次13109场。(以上数据根据各市(州)上报汇总得出)

三、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事发展设想

在全国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首次会议上,王登峰司长提出了校园足球发展的“任务”,其中一条就是要健全四级联赛体系。分大学、高中、初中和小学四个层级,组织实施全国大中小学生足球联赛。鼓励所有学校开展班级比赛,加强校际比赛,组织区域间的选拔性比赛。校园足球竞赛与竞技系列的青少年竞赛最大的区别还是普及与推广,而不是逐级选拔与输送,扮演的是扩大足球基础的角色,承担的是夯实足球基础的职能。校园足球是中国足球崛起的基础,而四级联赛则是校园足球的根本,是足球教学、训练的目标、出口及精彩点所在,是日常足球教学和训练的动力,是教学及训练的导师,也是新校园足球和旧校园足球的标志性的区别[1]。在英国,从事足球训练的青少年,每年比赛场次不少于100场,而在日韩是80场,但中国现在还不到40场比赛。比赛不仅是检验足球训练的方式,更是运动员、球队成长的重要途径。

在2015年竞赛工作的基础上,未来3-5年计划构建以校内竞赛、校际竞赛和区域性竞赛为主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完善校园足球四级联赛机制,组织开展“校长杯”、“试点县(区)联盟杯”和高校“超级联赛”、“甲级联赛”等赛事,初步建立有贵州特色的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特别是要大力打造好大学生超级联赛和甲级联赛的品牌,为其它赛事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实行赛事分级管理,建立校级、县(区)级、市(州)级和省级校园足球竞赛制度,各级校园足球领导小组负责本级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建立和经费、人员的落实,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并由同级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和高等学校要建立常态化校内班际联赛制度,制定并执行年度竞赛计划,组建男、女足球队参加的各级校园足球竞赛活动。县(区)级负责组织实施小学选拔赛和初中预选赛,市(州)级负责组织实施小学总决赛、初中选拔赛和高中预选赛,省校园足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初中总决赛、高中选拔赛和高校联赛,适时实行各级各类比赛按年龄细分竞赛组别。积极实践校园足球竞赛“管办分离”,探索建立由政府牵头、教体主办、企业赞助三方力量支撑,专业赛事公司承办的办赛机制,有效推动校园足球的商业化运作。具体到2016年:一是举办全省学生5人制足球联赛暨动感啦啦操比赛,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组别,从基层学校逐级开展比赛,依托各级教育、体育行政部门,真正形成校―县(区)―市(州)―省四级联动,协力共促的良好局面。二是举办初中、高中、大学的联赛,在赛制上进行大胆改革,实行主客场升降级制,有效提升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三是对参与联赛的工作人员、裁判员、教练员进行培训、考核,实行准入制度,合格持证者才能参与相关工作等等。

四、贵州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事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当然,我们也要防止“锦标主义”再次侵蚀我们新的青少年校园足球,《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里的原则很清楚,这是我们足球从业者和教育工作者最应该领会的精神,就是中央领导把足球放在这么重要的一个地位上,并不是单纯为了出成绩和培养职业运动员,而是希望把足球活动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不仅给他们带来快乐,还要培养坚强、忍受、团结、拼搏和受挫败感等等综合素质,同时把自己身体锻炼得健康、结实。过去那种一个学校选20个人组校队,一周练五天每天练两个小时的做法弊病太多,孩子都给练废了,家长也失望,而且事实证明,还出不了人才,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校园足球定位在普及层面,这才是校园足球的本质[2]。让校园足球成为扭转中国校园体育长期不受重视和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局面的引导者。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对校园足球的定位有三个方面:一是夯实足球人才培养,让更多青少年学踢足球,这是振兴中国足球事业的人才根基;二是校园足球是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突破口,足球是先行先试的改革,很快会推广到其他运动项目上去;三是校园足球要落实教育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校园足球也好,发展其他体育项目也好,最重要的是要通过体育来实现教育的功能。为什么说学校体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在比赛过程中所学会的基本规则,可以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来。体育比赛的规则必须遵守,而这些规则意识反映到日常生活中,就是一个现代公民应该具有的良好修养。学校体育比赛里面一定要杜绝黑哨、假球,不能让孩子们学会了这样的东西。要知道,我们的学校体育让孩子们学成什么样,中国体育的未来就是什么样[3]。

五、结束语

立足于学校体育及校园足球发展大趋势,我们应该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深刻分析我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事特征,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努力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青少年校园足球赛事发展新路,推动我省学校体育特别是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发展,真正有效增强青少年体质,实现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等.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3):58-62.

[2] 郭剑.校园足球专家再点“锦标主义”死穴[N].中国青年报.2015-07-02(8).

校园足球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校园足球 发展策略 学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161-01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的进步则为思想学识与身体素质的进步。中共中央国务院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旨在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与健康水平,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校园足球作为青少年开展最为广泛的一项体育项目,为了全面发展校园足球活动事业,为了合理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为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按照教育部通知的指示,各地教育部门已将其纳入了正在开展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当中,同时颇受学生喜爱。

1 我国校园足球发展的现状

2008年前后,我国校园足球与职业足球运动陷入谷底,足球类项目开展的普及程度不高制约了足球运动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国国家足球队与职业联赛水平长期徘徊不前,其主要原因是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下降。[1]

2009年4月,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携手打造了青少年足球工程,两部门联合下了《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其目的是在中小学校普及足球活动,使更多青少年有机会接触到这个项目,从而提高校园足球运动水平,形成校园足球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特长突出的足球后备人才。至今,我国校园足球逐渐稳步发展,各方面较开始阶段已有了明显提升。

2 我国校园足球运动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2.1 政策

2009年的《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为发展校园足球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2014年11月26日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京召开,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发改委的等多个部门出台新举措,确保校园足球活动发展取得实质性的突破。2015年2月27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意味着中央层面主导的校园足球工作全面启动。

2.2 资源

发展校园足球运动所需的资源涉及到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两方面,其中场地已经成为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瓶颈之一。除足球场外运动场地非常有限,足球场要兼做羽毛球场、排球场等,在受限制场地内踢足球的学生还要考虑到安全因素,无法完全投入到活动与训练之中。因此,扩建、改造场地意义重大。

2.3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则表现为对足球运动认知度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校方往往认为发展足球运动所需的场地较大,较其他项目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实际上足球运动充分体现了现代体育精神,长期学习不仅能让青少年在激烈的竞争中经历挫折,磨练意志,而且能够在胜败得失中培养青少年尊重守则、勇于奉献的精神。[2]

3 新形势下校园足球运动的发展策略

教育部门政策性的文件是教育的指向标,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为该项工作的推广提出了实质性要求与保障,人大代表将校园足球提案带进两会为校园足球带来新的机遇。在这个有力的大环境下,各级各类学校应以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路,逐步建立适合各地区发展的校园足球体系。

3.1 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深化对政策的理解,统一对校园足球的认识,思想要上升到一定高度,但不能够只做表面功夫而偏离了校园足球运动的本质。好的政策只有在深入落实的基础上才能体现其价值,对此各级监督部门需要负起责任,对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与困惑给予指导,出现的难题予以协调解决,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将由校园足球掀起的热潮渗透到学校的体育改革中。

3.2 构建完整的发展机构,有计划地组织各级比赛与活动

在开展小学、初中、高中与大学各级联赛的基础上,通过媒体的宣传与报道,传播校园足球正能量,大力开展多层次、多样化的校园足球竞赛,以比赛促进发展,以活动促进交流,全方位的推进校园足球文化氛围的营造。[3]

3.3 专业教练员走进校园与学校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相结合,提升校园足球运动的科学训练水平

学校经常性聘请足球专业教练员走进校园,利用其自身的专业训练知识指导学生提高运动技能。学校体育教师也要走出校园,经常性参加各类足球教练员培训班,提升足球训练和执教水平。学校双管齐下,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机制,充分发挥教练员各自优势,推进校园足球的发展。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的专业足球体育教师极少,新形势下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初期必须有专业人才的指导与培训,避免学校在自我摸索中所付出的代价,同时节约了发展时间以及更多的资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是推动校园足球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校园足球发展的必经之路。

3.4 校园足球活动是足球发展的主体部分

校园足球首先要加强安全管理,完善保险与医疗制度,消除家长的顾虑,减少学生参加足球类活动的阻力。在课程教育的设置上,中小学每周体育课必修几节足球内容,高中可以在体育选修教学安排足球模块。活动开展中,可通过校内定期举行的足球比赛、利用大课间等活动形式,使学生充分认识足球并且加入进来。大学可以开办好足球社团,开设俱乐部,使学生在接受书本教育的同时提升足球文化素养。

4 结语

新形势下,在我国开展好校园足球运动,必须根据我国的国情,并借鉴国内外的校园足球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好的政策机制,积极推行校园足球运动文化的普及,同时要加强监管,改革原有教育机制,科学选才,严格训练,加快提升青少年足球运动竞技能力水平,为我国足球运动发展培养更多更优秀的足球后备人才,推动我国足球整体运动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1] 中国足球协会.中国青少年足球十二五发展草案(征求意见稿)[S].中国足球协会2010年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