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学学年论文8篇

时间:2022-02-22 11:58:35

社会学学年论文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1

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青年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思想前提,因此,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对当代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知识社会学视角下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当代青年大部分能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多元社会思潮的并存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青年的核心价值观认同,如有一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刻,在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存在逆反心理,甚至有部分青年存在着错误的价值观,并呈现出价值目标功利、价值取向多元、价值评判标准多重的特点。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比较模糊。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内涵、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的认识还停留在表面上,不能完全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并且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来源和实践要求理解也不深刻。二是部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难度增大。在价值观多元化背景下,青年由于所处的特殊环境、年龄阶段以及心理发展水平等因素,更容易成为对各种价值观念最为敏感的群体,不同的价值观导向使得青年价值观陷入迷茫和困惑,价值目标趋于功利化、世俗化,容易导致道德的相对主义、虚无主义,越是党和政府对青年的要求,部分青年越是不愿意认同和践行,进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三是对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比较落后。当前在对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中,忽视青年的生活环境和青年思维方式的特点,居高临下地对青年进行强行灌输,使得青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而不信、知而不行。

(二)知识社会学视角下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宏观层面上的社会环境制约。知识社会学认为研究思想的原因不能从孤立的个人出发,而应从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出发,一定的环境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和出发点。由于社会转型、社会变迁等原因,导致某些社会群体从社会地位到价值观都发生重大的变化,因此,这些群体的成员实际上进入了一种新的社会境况中,这种情况在我们今天的转型社会中并不少见。青年时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所以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往往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当前我国的社会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使得青年的价值观念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此外,部分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受到微观层面上的个人因素的影响。首先,青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个人“视角”的限制。知识社会学认为,每个人由于所处的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会造成他们看问题的视角发生变化。同样,处于不同的生活环境中的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程度也不同,他们会站在自己的视角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都是因为青年看待核心价值观的视角片面造成的。如对于“自由”“民主”概念的理解,有的青年会受到西方自由主义的影响而认同资本主义的自由观,而另外一些青年则更认同社会主义社会的自由;有的青年会向往西方式的民主,而其他青年则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这些都是由于每个青年看待问题的视角不同决定的。其次,青年的核心价值观受到青年逆反心理的影响。知识社会学指出,青年在思想发展过程中一般都要经历一种要挣脱和超越原有价值观和条条框框的“逆反心理”,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不能简单地依靠政府权威、行政手段或道德说教,也不能一味采用强制手段进行思想教育和灌输,这样反而会加深青年的逆反心理,从而影响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成才,必须走出这一误区,用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和培育青年的核心价值观。

二、知识社会学视角下青年核心价值观

认同培育路径探析知识社会学认为,同一群体的人会在价值观上形成一种共识。当代青年价值观正处在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大的可塑性,他们共识的形成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因此,研究知识社会学视角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正确途径,也需要借鉴知识社会学中关于共识形成的思想。

(一)构建引领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存群体实存群体在知识社会学中的涵义是指由其核心成员组成的推动整合机制的形成、提出凝聚个体的思想的特殊群体。要实现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就需要构建能够引领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存群体,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所有青年的基本共识。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核心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所以共产党员尤其是青年模范党员更应该是引领青年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存群体,是广大青年学习的榜样。共产党员的典型示范在所有价值观教育领域中对于青年都是重要的学习方式,应该起到价值引领和道德示范的作用。“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作为引领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实存群体,党员干部要带头实践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和实践列入党支部组织生活的重要内容,让广大青年在认真学习中深刻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使这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外化为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

(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是实现青年价值认同、凝聚青年共识的基本途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思潮、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多元文化并存、各种社会思潮剧烈变化的背景下,要想使青年产生价值认同,就必须加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让青年深刻理解、高度认同、形成共识。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诸如大学、研究院、学术团体、博物馆、图书馆这些传播思想的机构和手段,借助其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和与传播来引领青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其次,由于知识社会学非常关注报纸、知识普及与宣传的作用,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多种载体大力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典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文学、艺术、图书、广播、影视、体育、旅游等文化领域之中,通过青年的间接体验来增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而使广大青年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2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与城镇差距的不断拉大,二元经济结构的出现,社会差距越来越大,民生问题空前突出,新农村建设显得迫在眉睫。所谓留守青少年,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青少年。地处XX地区的XX乡,全乡现辖5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万亩,全乡总人口13800人,全乡在外务工人口约为950人,其中农村留守青少年达567人,女272人,其中小学留守青少年达438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教育事业长期不发达,农民收入主要来自外出打工的收入,而他们的子女基本上托付给了自己的老一辈,或者托付给了学校,形成了本乡留守青少年过多的问题。留守青少年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留守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成为本乡民生问题中的突出问题。为此,今年??月我对家乡的留守青少年教育及其管理问题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二、调查安排

1、调查时间:2009年寒假

2、调查地点:XXX乡政府、部分村委会、乡部分学校学生与教师、部分家长;部分在城市打工的学生家长。

3、调查对象:XXX乡的乡干部、部分村干部、留守青少年家长、留守青少年。

4、调查方式:实地综合考察、访谈、问卷;查阅文献资料和整理分析。

5、调查目标:了解留守青少年存在的主要问题、生存现状、教育状况等,通过调查来使等多的人了解和关注留守青少年,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6、调查内容:

(1)留守青少年的生活习惯问题

(2)留守青少年的入学情况

(3)留守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发展情况

(4)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情况

(5)留守青少年的学习态度与成绩

三、留守青少年存在问题

1、留守青少年普遍存在心理问题

目前的留守青少年,经过抽样调查:72.1%的学生父母是在小学的时候就外出打工,其中22.4%的青少年是在出生才几个月或者一年时间与父母分开而与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11%的学生是在小学时期就寄读在学校的。这些留守的青少年,大部分只有在过节及寒暑假的时候才能与父母见面。由于他们大多都在十五岁以下,正是情感、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长期与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通过我对周围几个村的问卷调查发现:留守青少年十分想念父母的占76%,有49.3%的留守青少年父母每年回来1次,15.4%的留守青少年父母几年回来1次,24%的留守青少年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这就很容易使他们形成情绪消极,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私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躁,有的出现逆反心理、怨恨情绪。同时,留守青少年在学校里面普遍受到教师的关注较少,对这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留守青少年的生活质量较差

从调查的儿童中来看,30%留守青少年平时没有零花钱,平均每人每星期还不到2元钱,更不用说买什么营养品、水果等一些城市家庭的消费。吃穿住是人生最基本的需求,从上述数据看出,很多留守青少年基本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需求。部分留守青少年回家要做家务、干农活,在家根本没有时间学习,而且有的孩子由于做家务而耽误了老师布置的作业,挨老师的批评,这样就给留守青少年带来了心理的压抑和具体的困难。留守青少年独自在家或路边玩耍,路上车辆较多,而老人无暇顾及,造成农村火灾或触电事故时有发生,安全存在一定隐患。

3、留守青少年的行为习惯较差

大多数留守青少年自我控制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青少年行为习惯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制度,不服管理,说谎骗人,小偷小摸,成为了“问题儿童”。“品学兼优”的留守青少年只有14.4%的比例。部分留守青少年与社会不良青年混迹,经常有打架斗殴的现象,加上父母不在身边,出现了问题无法得到帮助,依靠自己的错误方式处理,出现了很多的安全事故。甚至个别孩子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4、留守青少年学习成绩普遍不好

通过对学校的调查发现,教师普遍反映的不良学生,87%都是留守的青少年。在学校里面经常旷课逃课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留守青少年。总体来讲,留守的青少年学习成绩大部分处于中下游,男生比起女生更差一点。只有很少的留守青少年成绩较好。通过对留守学生的理想价值观调查发现:这些学生近一半对未来的打算是打工(小学生打算打工的很少,高中学生准备外出打工的近一半)。据调查显示,在“留守青少年”中,只有20%考入普通高中,10%的就读职业技术高中和中专,多达70%的孩子则在中考后便走上打工之路。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1、学校应加强管理,倾注关爱

学校开办家长学校与留守青少年学校,打通学校、父母、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尽快建立起相应的档案资料,详细记载这些学生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父母的通信地址、电话,并做到定期查访。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和管理小组,开展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管理活动。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针对各类“留守青少年”的具体情况,有的放矢的采取措施,更加有效地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老师应给“留守青少年”以更多的关心、爱护。在安全上时刻提醒;生活上提供帮助;心理上多方沟通;在学习上多予指导;在交往鼓励他们融入集体。学校应开展心理健康课,关注“留守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留守青少年”远离父母。调查中明显反映出部分“留守青少年”已经出现心理问题。因学习困难、考试压力而导致学习障碍。心理上恐惧和焦虑,又进而产生厌学和逃学。因此对“留守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心理咨询是非常必要的。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面对现实的信心和勇气,提高承受成功和挫折的能力,以更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2、家长应努力承担起责任

目前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家长只要给钱给物当好“后勤部长”就可以了,至于孩子学习成绩、思想品德的好差,由老师们去管教。家长应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思想,明确教育子女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家长自身文化水平的高低并不影响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在外地务工,也要把教育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形成合力,把教育孩子的工作做好。应主动与子女的任课老师、班主任联系,加强沟通。家长应加强与“监护人”联系及亲子间的沟通。一方面,加强与“监护人”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的学业、品行及身体健康状况,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方式,注意与孩子的沟通交流。沟通方式可以多样化上,除电话外,可采用书信等进行交流。

3.政府要关注留守青少年问题

镇、村两级要逐步探索帮助留守青少年教育与管理的新路子,在社会上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结对帮扶,也可以建立家长代管制度。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媒体的作用,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引起社是,会各界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关注,引起社会的重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格局,让外出打工的父母安心,让在家的留守青少年健康成长。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3

1974 2020年社科论文心得体会理论文章科学把握思想改造的理论维度

市委书记x在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视频调度会上,从统筹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着眼于高标准完成三大历史任务、圆满交出两份优异答卷,针对一些党员干部中存在的素质能力不足、工作作风不实、方式方法不准等问题,提出了改造思想、改变习惯、改进作风的要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改造思想、改变习惯、改进作风,核心在改造思想。思想纯洁,才能引领良好的习惯成自然、促进优良的作风领风尚,才能养成风清气正的健康政治生态,造就担当有为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思想问题是一切问题产生的根源,也是破解一切难题的钥匙。x同志从改造思想的目的是不忘初心、核心抓手是改造学习、最终成效体现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上三个角度进行了理论阐释,要求我们学思践悟,为我们正确把握改造思想提供了科学的理论维度。

改造思想必须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基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共产党人永恒的信仰和责任担当,是我们思想先进的源头,也是我们改造思想的钥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只有打牢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地基,才能建起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高楼大厦。一些党员干部之所以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地基没有打牢导致了思想大厦坍塌。作为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铭刻在心里,坚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政治信仰,培育和养成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和作风。邓小平同志指出:“什么叫领导?领导就是服务。”我们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必须用来为人民服务。这就是“领导就是服务”这个科学论断的理论渊源。但是,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扩张性,在权力行使过程中,领导是服务、权力是责任、权力的实现靠服务、权力的目的是保护权利等本质特征容易被弱化。因此,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把改造思想作为终身的必修课,科学理解领导和服务、权力和责任的关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标注共产党人的精神坐标。在具体的领导实践中,领导干部要时时刻刻把“人民”二字作为权力行使的出发点和归宿,思想不离人民,事业之树长青。

改造思想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我们的思想和行动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就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x同志在讲话中,把改造学习作为改造思想的核心抓手,要求我们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学深悟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正是抓住了问题的关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是要坚持全面的、系统的、具体的、历史的观点和有的放矢的方法直面时代课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党员干部一定要坚持知行合一,既能看得到,又能抓得起;既能发现问题,又能解决问题,强化逆向思维、立体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成为科学思维的领航者。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中,要树立大局观念,着眼于建成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科学定位,把谋本地发展的“一域”同谋国家发展的全局统一起来;在应对和处理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和事件过程中,要坚持系统思维,准确把握中央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决策的精神内涵;坚持立体思维,规避思想意识中“看不透”的扁平化倾向;坚持辩证思维,科学分析利弊得失,突出解决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逆向思维等创新思维方法,探寻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确立符合中央精神又适应本地实际情况的政策和策略。

改造思想必须锤炼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引领党员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创造出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光辉业绩的思想指南。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是体现党的先进性的人的载体,是推进党的事业的能动力量,在推动事业发展的实践中,更需要将理论和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改造思想必须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懈锤炼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毛泽东同志指出,“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党性的表现,就是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体现的是领导干部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是行动的先导。从观念层面讲,领导干部一定要以党的科学理论为标准划定是与非的界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实践是理论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行为层面讲,领导干部一定要在具体的实践中立标定向,在求真务实中创造政绩。只有坚持锤炼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作风,才能真正地将改造主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有明确的思想方向和干事创业的动力,才能在执政施政实践中不迷茫、不动摇、不懈怠,看得透、把得准、干得实,把我们的初心和使命落实到完成历史任务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去。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4

(1.吉林大学 文学院历史系,吉林 长春 130012;2.赤峰学院 学报编辑部,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2014年共出版、发表辽史著作、论文477余部、篇,其中著作40部,论文437余篇。目录分为政治、经济、民族、人物、社会、文化、文学、宗教、历史地理、考古、文物、史料考据、综合研究13类。

关键词 :契丹辽文化;辽史;著作;论文;目录;2014年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70-06

收稿日期:2015年5月20日

作者简介:陈俊达(1991-),男,江苏徐州人,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辽金史、中朝关系史。孙国军,男, 1963生,赤峰学院历史学教授,赤峰学院学报执行主编,研究方向为地方史、国际关系史、编辑学

一、政治

1.《辽朝政治中心研究》,肖爱民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

2.《契丹史论证稿》,陈述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3.《契丹辽文化论集》,孙国军、李春林主编,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4年。

4.《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日)杉山正明著,乌兰、乌日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5.《横扫千军如卷席:女真灭辽的故事》,赵永春、赵丽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

6.《宋辽风云》,林林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

7.《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马兆锋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

7.《辽金史研究中的正统观》,景爱,《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

8.《坚持多民族的大一统观 摒弃偏颇的“正统观”——以辽金史研究为例》,何天明,《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

9.《试论清人的辽金“正统观”——以辽宋金“三史分修”“各与正统”问题讨论为中心》,赵永春、张喜丰,《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0.《辽金史研究理论方法的回顾与思考》,张志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1.《辽宋夏金政权历史地位辨》,梁斌、石艳,《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2.《“辽”国号新解》,姜维公、姜维东,《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3.《大辽本非契丹国号说》,林鹄,《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4期。

14.《辽天祚朝“皇太叔”名号的政治文化解析》,邱靖嘉,《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15.《论辽朝的政治中心——从中国古代北方行国政治中心谈起》,肖爱民,《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6.《〈辽史〉、〈金史〉中的老人星》,何慕,《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7.《辽朝“因俗而治”统治政策的实现方式及存在论意义》,吴纪龙,《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8.《契丹的社会构造和两种支配体制的确立》,(韩)罗永男,《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9.《辽金时期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与政府的防灾救灾措施研究》,刘玮玮,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0.《辽代社会保障救助事业研究》,朱蕾,《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21.《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张国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2.《辽金元时期生态保护举措初探》,毕季菡、李莉,《河北林业科技》,2014年第2期。

23.《辽初汉官群体研究》,李月新,《兰台世界》,2014年第25期。

24.《试论辽代汉官集团的地域性特征——以考古发掘墓葬为中心》,齐伟、都惜青,《苏州文博论丛》(第五辑),文物出版社,2014年。

25.《辽初汉族集团的形成与演变》,郑毅,《学理论》,2014年第11期。

26.《辽朝统治者的“崇儒”理念与政治实践》,郑毅,《学理论》,2014年第12期。

27.《论辽代后族与辽代政治》,路旻,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8.《辽金时期辽阳渤海人政治活动轨迹考》,刘肃勇,《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29.《辽圣宗朝统治阶层中的契汉矛盾》,冯科,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0.《试论东丹国及其政权的性质》,唐烈,《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1.《辽世宗、枢密院与政事省》,林鹄,《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

32.《辽代大理寺探讨》,杨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6期。

33.《从〈辽史〉看契丹的基层组织管理》,程嘉静,《兰台世界》,2014年第11期。

34.《契丹辽朝州县行政管窥》,王明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5.《辽代五京留守研究》,王旭东,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36.《辽代上京留守选任研究》,王旭东,《学术探索》,2014年第7期。

37.《也谈辽宰相的南、北与左、右问题》,王曾瑜,《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8.《辽代地方要员选任方式浅议》,康鹏,《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9.《辽代职官考核制度探析》,武玉环,《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

40.《辽代职官考核与升黜制度研究》,朱良娟,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1.《辽朝供奉官考》,孙伟祥,《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42.《辽朝官员的丁忧与起复》,张国庆,《东北史地》,2014年第1期。

43.《石刻所见辽朝捺钵“随驾”官考探》,张国庆,《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44.《辽代于越职官研究》,陈耀宇,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5.《辽朝监察制度的民族特色及作用》,付文武、杨发源,《兰台世界》,2014年第27期。

46.《辽代再生礼小考》,李月新,《北方文物》,2014年第1期。

47.《契丹祭山礼仪考论》,吕富华、杨福瑞,《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48.《辽朝辍朝制度研究》,崔学霞,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9.《碑志所见辽代高官丧葬述略》,谷丽芬,《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50.《文化认同视阈下的辽代立法与司法实践》,李玉君,《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1期。

51.《辽代法律中的酷刑》,付爱云,《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52.《辽代东北路统军司考论》,王雪萍、吴树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1期。

53.《府州折氏与辽的关系》,高建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54.《辽宋对界河越界行为的处置》,张宏利,《东北史地》,2014年第3期。

55.《论“澶渊之盟”后的契丹跨界入宋者》,徐世康,《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56.《论白沟的宋辽历史文化遗产》,丁建军、张冲,《河北学刊》,2014年第3期。

57.《辽朝使宋国信使研究》,苏丹,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8.《宋朝遣辽使臣群体出身研究》,王慧杰,《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59.《北宋使臣监察启示录》,王恩山,《辽金西夏研究2012》,同心出版社,2014年。

60.《北宋使臣监察启示录》,王恩山,《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61.《由澶渊之盟看宋辽交聘制度》,郭松雪,《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62.《宋代出使文学研究》,陈大远,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63.《两宋与北朝交聘诗之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白金,《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五卷第二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4.《试论苏颂“使辽诗”中的爱国情怀》,胡彦,《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65.《宋辽战争中武将的便宜行事权》,王轶英、史改侠、李娜,《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66.《北宋熙丰时期二府与对辽关系决策》,陈朝阳,《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9期。

67.《地缘政治视野下高丽和辽、宋关系探究》,胡婷,《东北史地》,2014年第4期。

68.《辽朝海军考述》,张宏利,《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69.《辽朝军队的军兵种研究》,刘雄,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0.《辽朝边防研究》,杜鹃,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1.《北宋对辽军事策略的三次转变(974—989)》,马萌,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2.《论北宋对辽间谍政策》,王轶英,《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73.《辽宋时期谍战的运用》,屈罗木图,《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74.《宋辽战争:宋初军旅诗的内核》,袁君煊、肖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75.《“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杨家将〉中辽宋边疆民族关系探析》,吴景山、强进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76.《“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杨家将〉中辽宋边疆民族关系探析》,吴景山、强进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77.《论辽初经略燕云十六州及其历史意义》,郭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8.《试析契丹与刘仁恭政权的幽州博弈》,李鹏,《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79.《辽金争夺兴中府及其影响》,吴凤霞、王彦力,《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80.《辽对高丽的第一次征伐新探》,陈俊达,《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二、经济

81.《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曾雄生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

82.《辽宋金时期的水旱灾害、水利建设与经济重心的转移——以黄淮海地区和东南江淮两浙地区为考察对象》,关树东,《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83.《辽金时期依附关系研究——以官户、监户、驱、二税户为例》,高玉平,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84.《宋辽金时期赋税——中国税史之四》,蔡昌,《财会学习》,2014年第6期。

85.《从出土的铁制农用工具探讨辽代朝阳地区的农业经济生产状况》,王冬冬,《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86.《从辽代窖藏古钱看辽代货币制度的特点》,王彦力,《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87.《一种鉴定西夏、辽、金、元代钱币辅助方法的探讨》,万泉,《中国钱币》,2014年第6期。

88.《从辽王朝货币制度看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李芳,《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3期。

89.《浅谈辽代钱币的流通问题》,任雁,《文物世界》,2014年第3期。

90.《从辽代的政治制度演进和经济发展谈辽钱的种类和版别》,唐武云,《金融经济》,2014年第4期。

91.《辽金元代白银的使用及货币化的逐步确立》,苏利德,《内蒙古统计》,2014年第6期。

三、民族

92.《契丹古代史研究》,(日)爱宕松男著,邢复礼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年。

93.《金代契丹人研究》,夏宇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94.《辽朝人口总量考》,杨军,《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

95.《契丹始祖传说与契丹族源》,杨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6.《蒙元时期契丹民族的分布浅述契丹民族的走向》,包乌日斯嘎拉、塔娜,《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97.《亡国遗民的军功:金朝对外战争中的契丹将士》,夏宇旭,《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8.《金代契丹族地方官的政治活动及作用》,夏宇旭,《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9.《论金代契丹人反金斗争及其特点》,夏宇旭,《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00.《试论施甸长官司的文化价值取向》,陈世装,《金田》,2014年第11期。

101.《云南保山地区契丹后裔乙肝危险因素分析》,林牧、蒋锡超、申元英,《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102.《达斡尔族起源不容歪曲——驳“大宛、大夏、吐火罗就是达斡尔”说》,景爱、陈志贵、吴丽华,《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103.《达斡尔族歌舞的产生和演变》,景爱,《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104.《达斡尔族文化形态概述》,刘丽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05.《传承千年的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孙岩,《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10期。

106.《达斡尔族“颇列”渊考》,鄂金伟,《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3期。

107.《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文化探骊》,白志忠,《山东体育科技》,2014年第4期。

108.《也谈辽代的乌马山奚——兼与任爱君先生商榷》,葛华廷,《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09.《辽代奚境变迁考论》,毕德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3期。

110.《略论辽朝部族的范围》,张宏利,《湖湘论坛》,2014年第6期。

111.《辽五国部族属探微》,杨海鹏,《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12.《〈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兼论辽宋夏金时代的“回回”》,汤开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13.《论辽金时期朝鲜半岛女真人分布》,沈岩,《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3期。

114.《辽金时期的弘吉剌部及其与乞颜部关系》,康建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15.《说“舍利”——兼论契丹、靺鞨、突厥的政治文化互动》,孙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4期。

116.《奚与契丹的关系探讨》,王丽娟,《北方文化研究》

(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117.《打破鄂尔浑河传统:论公元840年以后黠戛斯对叶尼塞河流域的坚守》,张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18.《宋辽金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侯胜一,《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8期。

119.《海东青与辽灭金兴——以“鹰路斗争”为中心的考察》,聂传平,《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20.《金代女真的政治认同与对辽政策的转变》,王耘,《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21.《论入金辽人、宋人入金后的遭际》,孙明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5期。

122.《降金辽人、宋人降金原因探析》,孙明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6期。

123.《论入金辽人、宋人的理政措施及实效》,孙明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第9期。

124.《契丹与高句丽关系考述》,孙炜冉、李乐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25.《契丹与突厥的关系及影响》,刘治川,《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26.《论唐朝对契丹的政策》,刘治川、肖忠纯,《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

127.《辽代末期渤海遗民起义及反抗活动探析》,仉惟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28.《辽代契丹人汉化问题研究——以风俗文化为中心》,陈程程,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29.《滇西契丹后裔民族融合原因初探》,蒋新红、杨庆玲,《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四、人物

130.《辽金西夏风云人物》,《辽金西夏风云人物》编委会编写,沈阳出版社,2014年。

131.《铁马红颜:萧燕燕》,姜正成主编,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年。

132.《阿保机之“龙眉宫”及相关问题浅探》,葛华廷,《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33.《阿保机建立契丹专制政权的主要途径》,任爱君、王飞,《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34.《到白城春捺钵的四位辽皇帝》,戴丽娟,《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35.《自我的退缩、迷失、放逐——辽穆宗精神人格分析》,岳淑丽、李鹏,《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136.《关于辽长寿公主和延寿公主的几个问题》,史风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1期。

137.《关于辽朝后族室鲁的几个问题》,史风春,《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138.《耶律和鲁斡、耶律淳父子与辽末政治》,关树东,《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39.《试论“耶律倍请兵后唐”之乌有》,耿涛,《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3期。

140.《浅析耶律倍未能继位及其被封东丹王之因》,耿涛、李佳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41.《耶律大石西迁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杜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42.《走进契丹汉人耿崇美》,李月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1期。

143.《悲剧型的契丹名将耶律余睹》,都兴智,《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144.《辽末金初人物耶律余睹研究》,侯震,《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45.《大小武州城与辽国宰相虞仲文》,彭图,《五台山》,2014年第7期。

五、社会

146.《辽金社会与文化研究》,武玉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47.《契丹巾帼:辽代契丹族女性研究》,张邺主编,民族出版社,2014年。

148.《从石刻史料看辽代社会生活》,赵芮彬,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49.《辽代皇家鹰猎之海东青》,邵连杰,《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50.《辽朝宗教文化之契丹人的原始宗教信仰》,孙国军,《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51.《论巫教在契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孙国军、杨福瑞,《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152.《辽代人丧葬观念刍议——以石刻文字资料为中心》,张国庆,《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53.《从辽金至今的巫术演变考察》,(韩)赵容俊,《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154.《论巫术在契丹对外战争中的作用——以契丹与中原政权的战争为中心》,马驰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55.《契丹族社会生活中萨满文化研究》,杜美林,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6.《辽时期吉林西部草原契丹民族的信仰习俗与传承》,张树卿,《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57.《从考古发现看辽上京地区契丹人习俗》,杨婷婷,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8.《辽代阜新的契丹文化》,李琳、张慧,《兰台世界》,2014年第6期。

159.《再论契丹射柳习俗之起源》,张强,《兰台世界》,2014年第7期。

160.《飞翔的图腾——海东青》,宋晓君,《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20期。

161.《契丹国舅别部世系再检讨》,苗润博,《史学月刊》,2014年第4期。

162.《萧和家族在辽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张志勇、齐伟,《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63.《辽代汉人四大家族仕宦问题研究》,吉孝青,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4.《辽代玉田韩氏家族研究》,于超,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5.《辽代刘祜家族研究》,马春红,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6.《辽代萧孝恭家族的族属及其文化特征》,任大卫,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7.《从东平吕氏家族看辽金时期的社会变迁》,苗霖霖,《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68.《北方游牧民族收继婚俗中的女性——以辽金元为例》,贾淑荣,《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169.《时新花样尽涂黄——辽代契丹女性“佛妆”考》,王子怡,《装饰》,2014年第3期。

170.《从辽代石刻看辽代社会中的贤妇观》,张敏,《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71.《辽代石刻中所反映的辽朝母仪规范》,张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72.《论辽代的捺钵文化》,王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73.《契丹捺钵文化研究》,汪澎澜,《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74.《辽代四时捺钵体制及其影响试析》,孙雪江、张博程,《考试周刊》,2014年第45期。

175.《浅析契丹服饰对中原服饰的影响》,靳运洁,《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10期。

176.《辽朝的宴饮活动》,周洁,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77.《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天然材料包装》,彭建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78.《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天然材料包装研究》,彭建祥,《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179.《从河北宣化辽墓文物看宋辽家具的发展状况》,刘显波,《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

六、文化

180.《契丹辽文化论集》,孙国军、李春林主编,现代出版社,2014年。

181.《契丹小字词汇索引》,刘浦江、康鹏主编,中华书局,2014年。

182.《儒风汉韵流海内: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刘扬忠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183.《辽代沈北地区契丹人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以辽墓考古资料为中心》,张国庆,《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84.《10—12世纪宋辽金服饰文化的交流》,郭志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85.《辽朝腹地城镇的文化特征考》,张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86.《辽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高福顺,《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87.《辽代释褐进士群体的文化使命——以翰林院、国史院、起居舍人院考察为中心》,高福顺,《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188.《辽朝科举考试年限考论——以圣宗统和六年以后为中心》,高福顺,《东北亚研究论丛》(第七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189.《辽朝的教育与科举》,黄凤岐、燕煦,《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90.《探寻辽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兴盛及其衰落成因》,贾云飞,《兰台世界》,2014年第9期。

191.《辽朝私学教育对当时教育的影响》,程清旭、石茶、胡凤娟,《兰台世界》,2014年第12期。

192.《浅析辽代的官学、私学及科举制度》,李向东,《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6期。

193.《儒学在辽代的传播及其影响和作用》,丛溆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94.《论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建树与儒学发展》,马燕茹,《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3期。

195.《从辽代考古资料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许宁宁,《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第1期。

196.《〈古俗字略〉与〈龙龛手镜〉注音释义对比研究》,叶穗、郑贤章,《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97.《契丹小字〈故耶律氏铭石〉考释》,刘凤翥,《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

198.《内蒙古大学所藏契丹字文献》,高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99.《读谜谈解——补说〈刍拈墓志〉》,即实,《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2014年。

200.《再论契丹文天干阴阳之别》,吴英喆,《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1.《契丹语“那可儿”考》,吉如何,《北方文化研究》 ( 5 契丹学特刊),,2014年。

202.《契丹语“那可儿”考》,吉如何,《蒙古学集刊》,2014年第3期。

203.《A Supplementary Note on“Khitan”in Tangut Historical Records》,Nie Hongyin,《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4.《Reign Titles of Jin Dynasty in Khitan Small Script Inscriptions》,Sun Bojun,《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5.《The Khitan Lexical Tetrachoricism》,John Tang,《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6.《辽圣宗时代契丹大字官印考证》,陶金,《华西语文学刊》(第十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

207.《辽圣宗时代契丹大字官印考证》,陶金,《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208.《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志〉研究》,白明霞,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09.《试论鲜卑语、契丹语和满语的关系》,戴光宇,《满语研究》,2014年第2期。

210.《Koreanic—Serbi-Mongolic ethnolinguistic contact before the Mongol Empire——Two possible Early Middle Koreanloanwords in Kitan》,Andrew Shimunek,《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11.《从最新研究成果谈起契丹文字概貌》,武内康则撰,德力格日呼译,《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12.《探究辽代音乐的风格》,谢建洲,《大舞台》,2014年第9期。

213.《辽金散乐初探》,安晓霞,《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214.《唐宋音乐对契丹民族音乐发展的影响》,蒋诏宇,《兰台世界》,2014年第30期。

215.《辽代散乐的文化特质研究》,卫丽军,《兰台世界》,2014年第33期。

216.《试论契丹音乐与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交融》,贾增辉,《音乐时空》,2014年第8期。

217.《东北地区辽绣艺术的发展历史与市场开拓研究》,张烁,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18.《浅谈辽绣艺术的历史沿革和表现技法创新》,白丽,《时代漫游》,2014年第3期。

219.《辽代契丹族男性服装研究》,闫献冰,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0.《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代彩塑服饰研究》,杨俊芳,《美育学刊》,2014年第2期。

221.《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菩萨服饰特点初探》,聂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222.《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研究》,聂磊,《美术界》,2014年第5期。

22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金佛造像服饰艺术浅析》,武丽、彭景跃,《艺术评论》,2014年第12期。

224.《辽代后族墓葬艺术研究——以关山、库伦辽墓群为中心》,魏聪聪,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5.《辽代汉人墓葬兼容并包的艺术特征——以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张楚翘,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6.《以岩山寺壁画为例浅析辽金时期寺观壁画绘制方法与材料运用》,董卓,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7.《辽代花鸟画研究》,张雪婷,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8.《水彩画与辽代壁画的比较研究》,李宇亮,《美术界》,2014年第6期。

229.《辽代壁画及其高仿作品》,阿敏布和,《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230.《耸立千年的辽代佛塔建筑之艺术探源》,张琳琳、陈春伟,《兰台世界》,2014年第34期。

231.《北京天宁寺塔的型制与装饰艺术研究》,李烽,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32.《北镇崇兴寺双塔砖雕艺术研究》,张睿,《文教资料》,2014年第21期。

233.《抚顺高尔山辽塔雕饰的艺术研究》,李焕,《美术大观》,2014年第12期。

234.《下华严寺菩萨造像的艺术特点》,许韶华,《雕塑》,2014年第4期。

235.《辽代佛教造像艺术浅论》,任丽俊,《美术界》,2014年第6期。

236.《辽代真寂之寺石窟佛像造型风格与契丹文化的融合研究》,魏凤岚,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37.《辽金时期佛教造型艺术的演化》,亢楠,《文学教育》(下),2014年第11期。

238.《内蒙古扎鲁特旗大黑山人面岩画》,闫洪森、娜木罕,《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7期。

239.《从晋北宋辽金寺观壁画的遗存看山西寺观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魏卞梅,《包装世界》,2014年第5期。

240.《辽朝体育活动考略》,李际麟,《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241.《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体育文化特色研究》,王修方,《兰台世界》,2014年第3期。

242.《“策马草原”的辽金时期马球运动溯源》,赵涛,《兰台世界》,2014年第15期。

243.《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射猎军事体育活动探源》,吕星云,《兰台世界》,2014年第24期。

244.《五代时期契丹辽朝军事体育研究》,赵涛,《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245.《我国古代契丹族斗鸡分析》,漆琼,《兰台世界》,2014年第9期。

246.《辽代的图书出版与书籍传播诸问题论析》,施国新,《理论月刊》,2014年第6期。

247.《简论辽金时期的山西刻书业》,裴兴荣,《辽金元文学研究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248.《辽代藏书概述》,王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年第19期。

249.《应县木塔秘藏中的辽代〈蒙求〉刻本》,杜成辉、马志强,《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5

关键词:契丹辽文化;辽史;著作;论文;目录;2014年

中图分类号:K2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70-06

一、政治

1.《辽朝政治中心研究》,肖爱民著,人民出版社,2014年。

2.《契丹史论证稿》,陈述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

3.《契丹辽文化论集》,孙国军、李春林主编,中国出版集团现代出版社,2014年。

4.《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日)杉山正明著,乌兰、乌日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5.《横扫千军如卷席:女真灭辽的故事》,赵永春、赵丽著,商务印书馆,2014年。

6.《宋辽风云》,林林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

7.《刀锋上的帝国:宋辽夏金元乱史》,马兆锋编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14年。

7.《辽金史研究中的正统观》,景爱,《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

8.《坚持多民族的大一统观 摒弃偏颇的“正统观”――以辽金史研究为例》,何天明,《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期。

9.《试论清人的辽金“正统观”――以辽宋金“三史分修”“各与正统”问题讨论为中心》,赵永春、张喜丰,《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0.《辽金史研究理论方法的回顾与思考》,张志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1.《辽宋夏金政权历史地位辨》,梁斌、石艳,《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2.《“辽”国号新解》,姜维公、姜维东,《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3.《大辽本非契丹国号说》,林鹄,《中华文史论丛》,2014年第4期。

14.《辽天祚朝“皇太叔”名号的政治文化解析》,邱靖嘉,《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

15.《论辽朝的政治中心――从中国古代北方行国政治中心谈起》,肖爱民,《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6.《〈辽史〉、〈金史〉中的老人星》,何慕,《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7.《辽朝“因俗而治”统治政策的实现方式及存在论意义》,吴纪龙,《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8.《契丹的社会构造和两种支配体制的确立》,(韩)罗永男,《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9.《辽金时期自然灾害的统计分析与政府的防灾救灾措施研究》,刘玮玮,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0.《辽代社会保障救助事业研究》,朱蕾,《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21.《辽代后期契丹腹地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原因》,张国庆,《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2.《辽金元时期生态保护举措初探》,毕季菡、李莉,《河北林业科技》,2014年第2期。

23.《辽初汉官群体研究》,李月新,《兰台世界》,2014年第25期。

24.《试论辽代汉官集团的地域性特征――以考古发掘墓葬为中心》,齐伟、都惜青,《苏州文博论丛》(第五辑),文物出版社,2014年。

25.《辽初汉族集团的形成与演变》,郑毅,《学理论》,2014年第11期。

26.《辽朝统治者的“崇儒”理念与政治实践》,郑毅,《学理论》,2014年第12期。

27.《论辽代后族与辽代政治》,路F,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8.《辽金时期辽阳渤海人政治活动轨迹考》,刘肃勇,《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29.《辽圣宗朝统治阶层中的契汉矛盾》,冯科,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30.《试论东丹国及其政权的性质》,唐烈,《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1.《辽世宗、枢密院与政事省》,林鹄,《中国史研究》,2014年第2期。

32.《辽代大理寺探讨》,杨逍,《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6期。

33.《从〈辽史〉看契丹的基层组织管理》,程嘉静,《兰台世界》,2014年第11期。

34.《契丹辽朝州县行政管窥》,王明前,《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35.《辽代五京留守研究》,王旭东,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36.《辽代上京留守选任研究》,王旭东,《学术探索》,2014年第7期。

37.《也谈辽宰相的南、北与左、右问题》,王曾瑜,《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8.《辽代地方要员选任方式浅议》,康鹏,《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9.《辽代职官考核制度探析》,武玉环,《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

40.《辽代职官考核与升黜制度研究》,朱良娟,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1.《辽朝供奉官考》,孙伟祥,《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42.《辽朝官员的丁忧与起复》,张国庆,《东北史地》,2014年第1期。

43.《石刻所见辽朝捺钵“随驾”官考探》,张国庆,《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44.《辽代于越职官研究》,陈耀宇,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5.《辽朝监察制度的民族特色及作用》,付文武、杨发源,《兰台世界》,2014年第27期。

46.《辽代再生礼小考》,李月新,《北方文物》,2014年第1期。

47.《契丹祭山礼仪考论》,吕富华、杨福瑞,《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48.《辽朝辍朝制度研究》,崔学霞,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49.《碑志所见辽代高官丧葬述略》,谷丽芬,《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50.《文化认同视阈下的辽代立法与司法实践》,李玉君,《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11期。

51.《辽代法律中的酷刑》,付爱云,《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52.《辽代东北路统军司考论》,王雪萍、吴树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1期。

53.《府州折氏与辽的关系》,高建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54.《辽宋对界河越界行为的处置》,张宏利,《东北史地》,2014年第3期。

55.《论“澶渊之盟”后的契丹跨界入宋者》,徐世康,《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56.《论白沟的宋辽历史文化遗产》,丁建军、张冲,《河北学刊》,2014年第3期。

57.《辽朝使宋国信使研究》,苏丹,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58.《宋朝遣辽使臣群体出身研究》,王慧杰,《北方文物》,2014年第3期。

59.《北宋使臣监察启示录》,王恩山,《辽金西夏研究2012》,同心出版社,2014年。

60.《北宋使臣监察启示录》,王恩山,《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61.《由澶渊之盟看宋辽交聘制度》,郭松雪,《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62.《宋代出使文学研究》,陈大远,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年。

63.《两宋与北朝交聘诗之差异及其形成原因》,白金,《文学评论丛刊》(第十五卷第二期),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64.《试论苏颂“使辽诗”中的爱国情怀》,胡彦,《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65.《宋辽战争中武将的便宜行事权》,王轶英、史改侠、李娜,《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7期。

66.《北宋熙丰时期二府与对辽关系决策》,陈朝阳,《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9期。

67.《地缘政治视野下高丽和辽、宋关系探究》,胡婷,《东北史地》,2014年第4期。

68.《辽朝海军考述》,张宏利,《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69.《辽朝军队的军兵种研究》,刘雄,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0.《辽朝边防研究》,杜鹃,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1.《北宋对辽军事策略的三次转变(974―989)》,马萌,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2.《论北宋对辽间谍政策》,王轶英,《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73.《辽宋时期谍战的运用》,屈罗木图,《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74.《宋辽战争:宋初军旅诗的内核》,袁君煊、肖华,《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75.《“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杨家将〉中辽宋边疆民族关系探析》,吴景山、强进前,《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76.《“驱驰本为中原用,尝享能令异域尊”――〈杨家将〉中辽宋边疆民族关系探析》,吴景山、强进前,《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77.《论辽初经略燕云十六州及其历史意义》,郭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78.《试析契丹与刘仁恭政权的幽州博弈》,,《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79.《辽金争夺兴中府及其影响》,吴凤霞、王彦力,《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80.《辽对高丽的第一次征伐新探》,陈俊达,《邢台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二、经济

81.《中国农业通史:宋辽夏金元卷》,曾雄生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年。

82.《辽宋金时期的水旱灾害、水利建设与经济重心的转移――以黄淮海地区和东南江淮两浙地区为考察对象》,关树东,《隋唐辽宋金元史论丛》(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83.《辽金时期依附关系研究――以官户、监户、驱、二税户为例》,高玉平,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84.《宋辽金时期赋税――中国税史之四》,蔡昌,《财会学习》,2014年第6期。

85.《从出土的铁制农用工具探讨辽代朝阳地区的农业经济生产状况》,王冬冬,《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86.《从辽代窖藏古钱看辽代货币制度的特点》,王彦力,《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87.《一种鉴定西夏、辽、金、元代钱币辅助方法的探讨》,万泉,《中国钱币》,2014年第6期。

88.《从辽王朝货币制度看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李芳,《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4年第3期。

89.《浅谈辽代钱币的流通问题》,任雁,《文物世界》,2014年第3期。

90.《从辽代的政治制度演进和经济发展谈辽钱的种类和版别》,唐武云,《金融经济》,2014年第4期。

91.《辽金元代白银的使用及货币化的逐步确立》,苏利德,《内蒙古统计》,2014年第6期。

三、民族

92.《契丹古代史研究》,(日)爱宕松男著,邢复礼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4年。

93.《金代契丹人研究》,夏宇旭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94.《辽朝人口总量考》,杨军,《史学集刊》,2014年第3期。

95.《契丹始祖传说与契丹族源》,杨军,《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6.《蒙元时期契丹民族的分布浅述契丹民族的走向》,包乌日斯嘎拉、塔娜,《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97.《亡国遗民的军功:金朝对外战争中的契丹将士》,夏宇旭,《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8.《金代契丹族地方官的政治活动及作用》,夏宇旭,《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99.《论金代契丹人反金斗争及其特点》,夏宇旭,《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00.《试论施甸长官司的文化价值取向》,陈世装,《金田》,2014年第11期。

101.《云南保山地区契丹后裔乙肝危险因素分析》,林牧、蒋锡超、申元英,《大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102.《达斡尔族起源不容歪曲――驳“大宛、大夏、吐火罗就是达斡尔”说》,景爱、陈志贵、吴丽华,《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5期。

103.《达斡尔族歌舞的产生和演变》,景爱,《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104.《达斡尔族文化形态概述》,刘丽萍,《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05.《传承千年的达斡尔族曲棍球文化》,孙岩,《科技创新导报》,2014年第10期。

106.《达斡尔族“颇列”渊考》,鄂金伟,《课程教育研究》,2014年第23期。

107.《达斡尔族传统曲棍球竞技文化探骊》,白志忠,《山东体育科技》,2014年第4期。

108.《也谈辽代的乌马山奚――兼与任爱君先生商榷》,葛华廷,《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09.《辽代奚境变迁考论》,毕德广,《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3期。

110.《略论辽朝部族的范围》,张宏利,《湖湘论坛》,2014年第6期。

111.《辽五国部族属探微》,杨海鹏,《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12.《〈梦溪笔谈〉中“回回”一词再释――兼论辽宋夏金时代的“回回”》,汤开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13.《论辽金时期朝鲜半岛女真人分布》,沈岩,《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3期。

114.《辽金时期的弘吉剌部及其与乞颜部关系》,康建国,《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15.《说“舍利”――兼论契丹、H、突厥的政治文化互动》,孙昊,《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4期。

116.《奚与契丹的关系探讨》,王丽娟,《北方文化研究》

(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117.《打破鄂尔浑河传统:论公元840年以后黠戛斯对叶尼塞河流域的坚守》,张国平,《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18.《宋辽金时期民族关系的表现形式》,侯胜一,《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8期。

119.《海东青与辽灭金兴――以“鹰路斗争”为中心的考察》,聂传平,《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20.《金代女真的政治认同与对辽政策的转变》,王耘,《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21.《论入金辽人、宋人入金后的遭际》,孙明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5期。

122.《降金辽人、宋人降金原因探析》,孙明材,《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6期。

123.《论入金辽人、宋人的理政措施及实效》,孙明材,《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第9期。

124.《契丹与高句丽关系考述》,孙炜冉、李乐营,《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125.《契丹与突厥的关系及影响》,刘治川,《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26.《论唐朝对契丹的政策》,刘治川、肖忠纯,《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9期。

127.《辽代末期渤海遗民起义及反抗活动探析》,仉惟嘉,《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28.《辽代契丹人汉化问题研究――以风俗文化为中心》,陈程程,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29.《滇西契丹后裔民族融合原因初探》,蒋新红、杨庆玲,《保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四、人物

130.《辽金西夏风云人物》,《辽金西夏风云人物》编委会编写,沈阳出版社,2014年。

131.《铁马红颜:萧燕燕》,姜正成主编,中国财富出版社,2014年。

132.《阿保机之“龙眉宫”及相关问题浅探》,葛华廷,《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33.《阿保机建立契丹的主要途径》,任爱君、王飞,《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34.《到白城春捺钵的四位辽皇帝》,戴丽娟,《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35.《自我的退缩、迷失、放逐――辽穆宗精神人格分析》,岳淑丽、,《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年第1期。

136.《关于辽长寿公主和延寿公主的几个问题》,史风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1期。

137.《关于辽朝后族室鲁的几个问题》,史风春,《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138.《耶律和鲁斡、耶律淳父子与辽末政治》,关树东,《宋史研究论丛》(第十五辑),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

139.《试论“耶律倍请兵后唐”之乌有》,耿涛,《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年第3期。

140.《浅析耶律倍未能继位及其被封东丹王之因》,耿涛、李佳桧,《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141.《耶律大石西迁对中亚地区的影响》,杜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142.《走进契丹汉人耿崇美》,李月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1期。

143.《悲剧型的契丹名将耶律余睹》,都兴智,《东北史地》,2014年第5期。

144.《辽末金初人物耶律余睹研究》,侯震,《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45.《大小武州城与辽国宰相虞仲文》,彭图,《五台山》,2014年第7期。

五、社会

146.《辽金社会与文化研究》,武玉环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47.《契丹巾帼:辽代契丹族女性研究》,张邺主编,民族出版社,2014年。

148.《从石刻史料看辽代社会生活》,赵芮彬,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49.《辽代皇家鹰猎之海东青》,邵连杰,《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50.《辽朝宗教文化之契丹人的原始》,孙国军,《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151.《论巫教在契丹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孙国军、杨福瑞,《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152.《辽代人丧葬观念刍议――以石刻文字资料为中心》,张国庆,《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53.《从辽金至今的巫术演变考察》,(韩)赵容俊,《中国文化研究》,2014年第1期。

154.《论巫术在契丹对外战争中的作用――以契丹与中原政权的战争为中心》,马驰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55.《契丹族社会生活中萨满文化研究》,杜美林,渤海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6.《辽时期吉林西部草原契丹民族的信仰习俗与传承》,张树卿,《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57.《从考古发现看辽上京地区契丹人习俗》,杨婷婷,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58.《辽代阜新的契丹文化》,李琳、张慧,《兰台世界》,2014年第6期。

159.《再论契丹射柳习俗之起源》,张强,《兰台世界》,2014年第7期。

160.《飞翔的图腾――海东青》,宋晓君,《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20期。

161.《契丹国舅别部世系再检讨》,苗润博,《史学月刊》,2014年第4期。

162.《萧和家族在辽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张志勇、齐伟,《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63.《辽代汉人四大家族仕宦问题研究》,吉孝青,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4.《辽代玉田韩氏家族研究》,于超,长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5.《辽代刘祜家族研究》,马春红,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6.《辽代萧孝恭家族的族属及其文化特征》,任大卫,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67.《从东平吕氏家族看辽金时期的社会变迁》,苗霖霖,《北方文物》,2014年第2期。

168.《北方游牧民族收继婚俗中的女性――以辽金元为例》,贾淑荣,《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4年第5期。

169.《时新花样尽涂黄――辽代契丹女性“佛妆”考》,王子怡,《装饰》,2014年第3期。

170.《从辽代石刻看辽代社会中的贤妇观》,张敏,《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71.《辽代石刻中所反映的辽朝母仪规范》,张敏,《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172.《论辽代的捺钵文化》,王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73.《契丹捺钵文化研究》,汪澎澜,《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174.《辽代四时捺钵体制及其影响试析》,孙雪江、张博程,《考试周刊》,2014年第45期。

175.《浅析契丹服饰对中原服饰的影响》,靳运洁,《今日湖北》(下旬刊),2014年第10期。

176.《辽朝的宴饮活动》,周洁,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177.《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天然材料包装》,彭建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78.《辽金西夏少数民族天然材料包装研究》,彭建祥,《艺术生活: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179.《从河北宣化辽墓文物看宋辽家具的发展状况》,刘显波,《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

六、文化

180.《契丹辽文化论集》,孙国军、李春林主编,现代出版社,2014年。

181.《契丹小字词汇索引》,刘浦江、康鹏主编,中华书局,2014年。

182.《儒风汉韵流海内:两宋辽金西夏时期的“中国”意识与民族观念》,刘扬忠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4年。

183.《辽代沈北地区契丹人物质文化的多元性特征――以辽墓考古资料为中心》,张国庆,《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84.《10―12世纪宋辽金服饰文化的交流》,郭志伟,《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85.《辽朝腹地城镇的文化特征考》,张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186.《辽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性》,高福顺,《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187.《辽代释褐进士群体的文化使命――以翰林院、国史院、起居舍人院考察为中心》,高福顺,《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188.《辽朝科举考试年限考论――以圣宗统和六年以后为中心》,高福顺,《东北亚研究论丛》(第七辑),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189.《辽朝的教育与科举》,黄凤岐、燕煦,《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190.《探寻辽代儒学教育的发展、兴盛及其衰落成因》,贾云飞,《兰台世界》,2014年第9期。

191.《辽朝私学教育对当时教育的影响》,程清旭、石茶、胡凤娟,《兰台世界》,2014年第12期。

192.《浅析辽代的官学、私学及科举制度》,李向东,《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6期。

193.《儒学在辽代的传播及其影响和作用》,丛溆洋,《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94.《论辽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建树与儒学发展》,马燕茹,《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4年第3期。

195.《从辽代考古资料看儒学在辽代的发展》,许宁宁,《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第1期。

196.《〈古俗字略〉与〈龙龛手镜〉注音释义对比研究》,叶穗、郑贤章,《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6期。

197.《契丹小字〈故耶律氏铭石〉考释》,刘凤翥,《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0期。

198.《内蒙古大学所藏契丹字文献》,高娃,《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99.《读谜谈解――补说〈刍拈墓志〉》,即实,《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0.《再论契丹文天干阴阳之别》,吴英矗《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1.《契丹语“那可儿”考》,吉如何,《北方文化研究》 (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2.《契丹语“那可儿”考》,吉如何,《蒙古学集刊》,2014年第3期。

203.《A Supplementary Note on“Khitan”in Tangut Historical Records》,Nie Hongyin,《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4.《Reign Titles of Jin Dynasty in Khitan Small Script Inscriptions》,Sun Bojun,《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5.《The Khitan Lexical Tetrachoricism》,John Tang,《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06.《辽圣宗时代契丹大字官印考证》,陶金,《华西语文学刊》(第十辑),四川文艺出版社,2014年。

207.《辽圣宗时代契丹大字官印考证》,陶金,《辽金历史与考古》(第五辑),辽宁教育出版社,2014年。

208.《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志〉研究》,白明霞,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09.《试论鲜卑语、契丹语和满语的关系》,戴光宇,《满语研究》,2014年第2期。

210.《Koreanic―Serbi-Mongolic ethnolinguistic contact before the Mongol Empire――Two possible Early Middle Koreanloanwords in Kitan》,Andrew Shimunek,《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11.《从最新研究成果谈起契丹文字概貌》,武内康则撰,德力格日呼译,《北方文化研究》( 5 契丹学特刊),

,2014年。

212.《探究辽代音乐的风格》,谢建洲,《大舞台》,2014年第9期。

213.《辽金散乐初探》,安晓霞,《地域性辽金史研究》(第一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214.《唐宋音乐对契丹民族音乐发展的影响》,蒋诏宇,《兰台世界》,2014年第30期。

215.《辽代散乐的文化特质研究》,卫丽军,《兰台世界》,2014年第33期。

216.《试论契丹音乐与北方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交融》,贾增辉,《音乐时空》,2014年第8期。

217.《东北地区辽绣艺术的发展历史与市场开拓研究》,张烁,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18.《浅谈辽绣艺术的历史沿革和表现技法创新》,白丽,《时代漫游》,2014年第3期。

219.《辽代契丹族男性服装研究》,闫献冰,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0.《大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辽代彩塑服饰研究》,杨俊芳,《美育学刊》,2014年第2期。

221.《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菩萨服饰特点初探》,聂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0期。

222.《大同华严寺辽代彩塑纹饰类型及特点研究》,聂磊,《美术界》,2014年第5期。

22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辽金佛造像服饰艺术浅析》,武丽、彭景跃,《艺术评论》,2014年第12期。

224.《辽代后族墓葬艺术研究――以关山、库伦辽墓群为中心》,魏聪聪,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5.《辽代汉人墓葬兼容并包的艺术特征――以河北宣化辽墓壁画为中心》,张楚翘,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6.《以岩山寺壁画为例浅析辽金时期寺观壁画绘制方法与材料运用》,董卓,中央美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7.《辽代花鸟画研究》,张雪婷,南京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28.《水彩画与辽代壁画的比较研究》,李宇亮,《美术界》,2014年第6期。

229.《辽代壁画及其高仿作品》,阿敏布和,《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230.《耸立千年的辽代佛塔建筑之艺术探源》,张琳琳、陈春伟,《兰台世界》,2014年第34期。

231.《北京天宁寺塔的型制与装饰艺术研究》,李烽,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32.《北镇崇兴寺双塔砖雕艺术研究》,张睿,《文教资料》,2014年第21期。

233.《抚顺高尔山辽塔雕饰的艺术研究》,李焕,《美术大观》,2014年第12期。

234.《下华严寺菩萨造像的艺术特点》,许韶华,《雕塑》,2014年第4期。

235.《辽代佛教造像艺术浅论》,任丽俊,《美术界》,2014年第6期。

236.《辽代真寂之寺石窟佛像造型风格与契丹文化的融合研究》,魏凤岚,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237.《辽金时期佛教造型艺术的演化》,亢楠,《文学教育》(下),2014年第11期。

238.《内蒙古扎鲁特旗大黑山人面岩画》,闫洪森、娜木罕,《黑龙江史志》,2014年第17期。

239.《从晋北宋辽金寺观壁画的遗存看山西寺观壁画的历史文化价值》,魏卞梅,《包装世界》,2014年第5期。

240.《辽朝体育活动考略》,李际麟,《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8期。

241.《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体育文化特色研究》,王修方,《兰台世界》,2014年第3期。

242.《“策马草原”的辽金时期马球运动溯源》,赵涛,《兰台世界》,2014年第15期。

243.《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射猎军事体育活动探源》,吕星云,《兰台世界》,2014年第24期。

244.《五代时期契丹辽朝军事体育研究》,赵涛,《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

245.《我国古代契丹族斗鸡分析》,漆琼,《兰台世界》,2014年第9期。

246.《辽代的图书出版与书籍传播诸问题论析》,施国新,《理论月刊》,2014年第6期。

247.《简论辽金时期的山西刻书业》,裴兴荣,《辽金元文学研究论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248.《辽代藏书概述》,王龙,《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年第19期。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6

后来的研究者认为,傅先生首次在学术界引录了陆楫的那篇后人命名为《禁奢辨》的著名文献,可惜此后的二三十年,陆楫及其思想在大陆并未引起学者的继续讨论。[2]

不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学术界围绕着明清时期所谓的“奢靡”(或谓“奢华”、“侈靡”等等)之风的研究相当突出,再次涉及了陆楫的经济思想问题,这一局面的出现有着深刻的学术与现实背景。

在经济思想史领域,“黜奢崇俭”被视为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史的三大教条之一,奢与俭的褒贬取舍贯穿始终,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更加关注。随着制度经济学的勃兴,拓展了人们的研究视野,更新了人们的固有观念,深化了经济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研究者不仅从成文法等正式规章制度,而且从道德伦理等非正式的规章制度方面重新审视经济史上的各种问题,与制度、伦理有紧密联系的“奢靡”等问题自然成为关注的对象之一。而二战之后兴起的消费经济学也于80年代初在我国受到关注,由此也推动了对消费经济史的探讨,如消费经济思想史学界即以奢俭论作为考察核心。在史学界,“年鉴学派”的影响日趋加深,强调长期起作用的因素、心理因素是其显著的特点,与社会习俗、消费心理密切相关的“奢靡”问题当然需要认真考察。’在中国自身的史学研究变革中,研究的重点也由帝王将相逐渐转向芸芸众生,人们更加着眼于历史上普通百姓的生产与生活,于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层人民生活的“奢靡”现象显然是考察对象之一,并且对以往研究中重生产、轻消费的倾向加以纠正。中国社会经济史学派一向以利用地方资料、研究民间社会、重视基层变化、强调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其地域特色与不平衡性而著称,时而涉及明清时期地方志、私人文集中频频出现的,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顽固纷呈的民间习惯等纠缠在一起的“奢靡”问题。社会史的研究,虽然由来已久,但在新中国真正受到重视却是近一二十年的事,古人对社会生活、社会习俗常用的奢俭评判观念,无法逃离社会史学者的研究视野。文化史研究领域,围绕着所谓的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是否呈现近代化的曙光的讨论,也往往涉及明清时期社会风尚,包括民情世态的变化问题。至于民俗史研究领域,对该问题的探讨,更是自不待言的。此外,处理好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经验教训的总结与反思,也是我们今天和将来需要正确处理的问题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学术界对奢靡之风的讨论并不限于明清两代,但以对该时期的讨论最为集中。清朝灭亡是20世纪的事,但由于本文是对以往研究成果的回顾,所以只好遵从研究习惯,大致以鸦片战争为下限。另外,国外学者对此问题也有研究,但为本人涉猎所囿,本文仅以大陆与台湾为限。

[1]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经济试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106—109页,及《后记》;《明清社会经济史论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86页;《明清社会经济变迁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2—15页,第177—178页。剪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古代部分第七册,中华书局1988年版。傅衣凌主编、杨国祯、陈支平著:《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另外,傅先生在对明清社会经济的研究中,还对乡规民约等倾注了大量精力,除上述著作外,还有:《福建佃农经济史丛考》,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会,1944年版;《明清农村社会经济》,三联书店1961年版。

[2] 赵靖:《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名著选》,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564页。林丽月:《陆揖(1515­—1552)崇奢思想再探——兼论近年明清经济思想史研究的几个问题》,载《新史学》5卷1期,1994年3月。

一、关于“奢靡”的概念及其使用

有的研究者将“奢靡”风习与高消费相联系,甚至等同之,认为就是追求时髦与享受。[1]也有人认为,“奢靡”是一种病态的消费。[2]有的学者没用“奢靡”等词,只用了“消费欲膨胀”的表述。[3]

有的学者认为“奢靡”与高消费有别,只是高消费的表现形式之一。[4]

有的学者强调“奢靡”风习与封建礼法的密切联系。[5]其中或把奢靡与逾制作为对等的概念,认为追逐时髦和违礼逾制在相当程度上是以奢靡为基础的,奢靡往往导致违礼逾制和追逐时髦;[6]或强调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台湾学者即持如是看法,例如林丽月指出,探讨传统社会的禁奢政策,除了“奢”的字面意义即“奢侈”或“浪费”之外,其政治与法制上的制约意义不容忽视;邱仲麟亦从礼制与价值观改变的角度分析明代北京的社会风气变迁。[7]这种认识在文化史研究领域表现得更为突出。

在关于明清时期“奢靡”问题的研究中,也有个别学者讨论到“奢靡”一词的概念。余英时曾指出,英文的“luxury”固然可以翻译为中文的“奢侈”,但两者的涵义存在广狭之别,所占的位置和分量也有差异,前者在西方思想传统中的涵盖面、指涉面远比“奢侈”在中国为大,但中国传统的“奢侈”含义是什么则未暇论及。[8]欧阳卫民认为,中国古代奢俭的划分有两种基本标准,一是是否超越自身等级的标准,二是消费品对主体是否绝对需要。[9]陈国栋定义为:在社会安定的状态下,当平均产出超过维持生命所需时,个人所得可以去消费一些非必要的商品或劳务,这种非必要的消费即为“奢侈性”消费。[10]

[1] 朱子彦、张洁明:《明清时期乌青镇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尚》,载《学术月刊;1988年第12期。陈茂山:《浅谈明代中后期南京社会风气的转变》,载《民俗研究》1991年第1期。王卫平:《明清苏州社会风尚的变迁——吴地民风擅变研究之二》,载《历史教学问题)1993年第4期;《清代吴地赌风述论》,载《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2] 一李景屏:《清前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影响》,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史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385页。

[3] 王春瑜:《明代商业文化初探》,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论明代江南园林》,载《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明朝官场吃喝风考略》,载《光明日报))1989年1月4日。唐文基:《试论明代统治集团的消费问题》,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第2期。

[4] 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陈学文:《略论明中叶的生产观与消费观》,载《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

[5] 姜旭朝、万安培:《近代中国关于奢俭问题的论争及其历史经验》,载《东岳论丛》1986第1期。张仁善:《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6] 常建华:《论明代社会生活性消费风俗的变迁》,载《南开学报》1994年第4期。

[7] 林丽月:《明代禁奢令初探》,载《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2期,1994年6月。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社会风气变迁——礼制与价值观的改变》,载《大陆杂志》第88卷第3期,1994年3月。

[8] 余英时:《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明清社会史与思想史之一面相》,载《近世中国之传统与蜕变:刘广京院士七十五岁祝寿论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1998年版,第3—52页。

[9] 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中央党校出版社版1994年,第35页。

[10] 陈国栋:《经济发展、奢侈风气与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以明代为中心的例证》,载曹添旺、赖景昌、杨建成主编:《经济成长、所得分配与制度演化》,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8月版。

二、关于“奢靡”风习出现的时间范围

相关的论著集中讨论了三个时期:

(一)明代中、后期。社会风尚以侈奢相高。[1]

(二)明中后期至清前期。其中清初有所收敛。[2]

(三)清朝前中期。[3]

一些研究者对“奢靡”风习的出现时间及其演变进行了具体考察:

(一)明朝说。常建华认为始于成化以后。台湾学者徐泓对明代江浙、华北地区社会风气的研究颇见功力,他认为正统至正德的明代中期,一些地区的社会风气渐趋奢靡,嘉靖以后更甚,不过社会风气转变的时间与程度是有差别的。[4]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奢靡”风习或形成于正德;或正德、嘉靖之间;或正德、嘉靖以降;或嘉靖、万历时期等。[5]与以上使用中国传统的年号纪年作为区分标志不同,有的研究者以公元纪年的形式作为划分界限,或认为出现于十六世纪或十六世纪二十年代,或认为江南地区十五世纪五十年代已经开始。[6]

(二)清朝说。持此说的学者,或认为在康熙前期,或认为在康熙中期,或乾隆中期。[7]

与以上论著的明确划分意见相反的是,有人主张应作模糊化处理,因为奢侈浮靡风气的出现,有先后、程度之别,即使同一地区也因人而异;另有学者认为,不仅社会风气的转变可作时间的划分,甚至其中的种类也有先后之别,例如“服饰”风气的转变就早于“舆马”之类,物质上的变化也早于观念上的变迁。[8]

[1] 汤纲、南炳文:《明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1—532页。吴仁安:《明代江南社会风尚初探》,载《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明代江南地区的商人和社会风尚》,载《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5期。王兴亚:《明代中后期河南社会风尚的变化》,载《中州学刊》1989年第4期。

[2] 王新:《明清时期社会风尚变革举隅》,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3期。朱子彦、张洁明:《明清时期乌青镇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尚》,载《学术月刊》1988年第12期。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王卫平:《明清苏州社会风尚的变迁—吴地民风擅变研究之二》,载《历史教学问题》1993年第4期;《清代吴地赌风述论》,载《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

[3] 宋传银:《论清前期“奢靡”之风》,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李景屏:《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清前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影响》,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史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385页。

[4] 徐泓:《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以江、浙地区为例》,载《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明清近代史组》,“中央研究院”1989年版,第137—159页;《明代后期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变迁》,载《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9年版,第107—173页。

[5] 吴存存:《明清社会风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陈茂山:《浅谈明代中后期南京社会风气的转变》,载《民俗研究)1991年第1期。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载《明史研究》第3辑,黄山书社1993年版。傅衣凌主编、杨国祯、陈支平著:《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9页。

[6] 刘志琴:《晚明城市风尚初探》,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王翔:《明清商品经济与江南市民生活》,载《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牛建强:《明代江南地区的早期社会变迁》,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6第3期。

[7] 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李景屏:《清前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影响》,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史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385页。张仁善:《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8] 蓝东兴:《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当议》,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社会风气变迁—礼制与价值观的改变》,载《大陆杂志》第88卷第3期,1994年3月

三、关于“奢靡”风习的波及范围

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讨论大致从以下三个视角展开:

第一种主要是从地域上来区分的。其中,一种意见认为存在于部分地区的城镇,特别是江南城镇;[1]另一种意见认为在其他地区包括内陆地区,社会风尚也由俭朴向奢侈转化,例如河南就是一例。但华北与江南程度有别。[2]进而有文章认为,奢靡之风蔓延全国,不可能只限于经济发达地区,而是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3]

第二种主要是以阶级或阶层来区分的。与上述地域讨论中持城镇观者相对应,一些文章是专门针对市民或城市中的部分人,如官僚商人等。[4]而林丽月认为,到了明末,奢僭是上下普遍的社会习尚。[5]

第三种是以地域结合阶级或阶层来区分的。其中一种意见认为,这种风气仅存在于部分“点”上。汤纲、南炳文认为商贾地主奢侈腐化,经济发达的地区尤为突出。牛建强、汪维真认为,就某一地域而言,奢侈之风起初存在于城市,后传至城郊,由城市衣冠之家而至城市一般市民,然后再至“城郊”农民。王家范认为明清江南城市的高消费以奢侈品消费为大宗,与乡村的低消费形成强烈的反差。[6]另一种意见是承认其普遍性。奢侈的高消费从宫廷、贵族、官僚蔓延到庶民身份的地主、商人以至一般贫民。[7]

不过,也有一些研究者更加突出奢华之风在不同方面表现出的趋同性与差异性。如冯尔康、常建华认为劳动群众多是低消费,他们的奢华只是表现在某些方面。钞晓鸿认为,就“陕西商人”所谓的奢靡问题而言,他们中间并非没有衣食节俭之辈,但应该承认相对的豪华生活是陕商群体的一般特征,在婚嫁丧娶方面的某些形式与内容也会波及普通百姓。不少人则比较突出奢华在不同地域所表现出的差异性。[8]

[1] 刘志琴:《晚明城市风尚初探》,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吴仁安:《明代江南社会风尚初探》,载《社会科学家01987年第2期;《明代江南地区的商人和社会风尚》,载《历史教学问题01988年第5期。朱子彦、张洁明:《明清时期乌青镇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尚》,载《学术月刊》1988年第12期。

[2] 王兴亚:《明代中后期河南社会风尚的变化》,载《中州学刊》1989年第4期。徐乱:《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以江、浙地区为例》,载《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明清近代史组》,“中央研究院”1989年版,第137—159页;《明代后期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变迁》,载《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9年版,第107-173页。

[3] 陈学文:《略论明中叶的生产观与消费观》,载《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商传:《晚明社会转型的畸形因子》,载(台湾)《历史月刊》第105期,1996年10月。

[4] 王翔:《明清商品经济与江南市民生活》,载《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王春瑜:《明代商业文化初探》,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论明代江南园林》,载《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明朝官场吃喝风考略》,载《光明日报》1989年1月4日。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载《明史研究》第3辑,黄山书社1993年版。高建立:《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载《学术月刊》1998年第2期。刘志琴:《商人资本与晚明社会》,载《中国史研究))1983年第2期。张民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来新夏:《清代前期的商人和社会风尚》,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5] 林丽月:《明代禁奢令初探》,载《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2期,1994年6月。

[6] 汤纲、南炳文:《明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1-532页。牛建强、汪维真:《再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变化》,载《河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风尚取向的更移》,载《史学月刊》1990年5期。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效果解析》,载《上海社社科院学术季刊》1988年第2期。

[7] 傅衣凌主编、杨国祯、陈支平著:《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56页。王卫平:《明清苏州社会风尚的变迁—吴地民风嫂变研究之二》,载《历史教学问题》1993年第4期;《清代吴地赌风述论》,载《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蓝东兴:《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当议》,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张仁善:《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宋传银:《论清前期“奢靡”之风》,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张和平:《试论价值理性视野下晚明社会的经济人文与经济生活》,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8] 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7,222,249,239页。钞晓鸿:《明清时期关中经商之盛及奢靡之风》,载张炳武主编:《中国历史社会发展探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人资本》,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传统商人与区域社会的整合—以明清“陕西商人”与关中社会为例》,载《厦门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李景屏:《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清前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影响》,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史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385页。

四、关于“奢靡”风习的成因

一些学者着重从经济,特别从商品经济来分析。徐泓认为,社会风气的转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互为因果的,正是商品经济水平的差距造就了华北与江南奢侈风气的差异。牛建强、汪维真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将明代中后期风尚取向的变化分为三个等差及类型。还有许多学者也是从商品经济的角度来分析的。[1]

一些学者的看法与此相反,认为对经济的作用不宜估计过高,强调其他方面的作用。蓝东兴认为,是人们对享受与发展需要没有正确认识,也与政治腐败关系密切。李景屏认为,关键在于封建制度使得积累起来的社会财富很难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中绝大部分流向消费领域。[2]

一些学者重视从制度方面来分析。在消费经济理论方面,于光远指出,必须重视一国的社会制度对社会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的决定作用。周绍泉曾从经济制度方面分析明代服饰变化。暴鸿昌认为晚明奢靡风气的根源是明代政治腐败的产物。王家范更加强调政治制度的作用,认为在传统社会中,所有奢侈性高消费无不依靠政治权力的支撑。林丽月认为明代中后期社会风气的华侈相高、服饰的违制奢僭是商品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提升的后果,而君主的违制滥赏与晚明法制的松弛更是加速了服饰礼制流于具文。[3]

一些学者注意从心理与思想等方面来分析。冯尔康、常建华认为,婚丧方面的奢侈与人们的虚荣攀比心理有密切关系。巫仁恕认为明代平民服饰风尚的转变,不仅仅是以经济发展作为动力的,也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心态。吴存存认为明代风气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最直接的原因来自思想界的阳明心学。[4]

一些学者注重具体分析,强调时空特殊性与具体因素。如官僚贵族、外地生活方式的诱导。[5]王振忠指出,明代中叶扬州社会风尚的剧烈变化更具体更直接的原因是,成弘年间东南盐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使得大批盐商汇集淮、浙。陈国栋指出,达官贵人的奢侈,未必与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必然的关系。[6]

[1] 徐泓:《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以江、浙地区为例》,载《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明清近代史组》,中央研究院1989年版,第137—159页;《明代后期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变迁》,载《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9年版,第 107—173页。牛建强、汪维真:《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风尚取向的更移》,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5期;《再论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社会风尚的变化》,载《河南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明代中后期江南周围地区风尚取向的改变及其特征》,载《东北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1期。王兴亚:《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以江、浙地区为例》,载《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明清近代史组》,中央研究院1989年版,第137—159页;《明代后期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变迁》,载《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9年版,第107—173页。陈学文:《略论明中叶的生产观与消费观》,载《浙江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宋传银:《论清前期“奢靡”之风》,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张民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

[2] 蓝东兴:《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当议》,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李景屏:《清前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影响》,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史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385页;《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

[3] 于光远:《于光远同志关于消费经济理论研究的一封信》,载《求索》1982年第4期;周绍泉:《明人服饰探论》,载《史学月刊))1990年第6期。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载《明史研究》第3辑,黄山书社1993年版。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性质与消费效果解析》,载《上海社社科院学术季刊》1988年第2期;林丽月:《衣裳与风教—晚明的服饰风尚与“服妖”议论》,载《新史学》第10卷第3期,1999年9月。

[4] 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39,250页。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饰的流行风尚与士大夫的反应》,载《新史学》第10卷第3期,1999年9月。吴存存:《明清社会风气》,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5] 出版社2000年版,第59页。

④傅衣凌主编、杨国祯、陈支平著:《明史新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49-357页。吴仁安:《明代江南社会风尚初探》,载《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明代江南地区的商人和社会风尚》,载《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5期。张仁善:《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载《明史研究》第3辑,黄山书社1993年版。钞晓鸿:《明清时期关中经商之盛及奢靡之风》,载张炳武主编:《中国历史社会发展探奥》,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明清时期的陕西商人资本》,载《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传统商人与区域社会的整合——以明清“陕西商人”与关中社会为例》,载《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李景屏:《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清前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影响》,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史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385页。

[6] 王振忠:《明代扬州盐商社区文化及其影响》,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陈国栋:《经济发展、奢侈风气与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以明代为中心的例证》,载曹添旺、赖景昌、杨建成主编:《经济成长、所得分配与制度演化》,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8月版。

五、对“奢靡”风习的评价

学者们围绕着各自研究的问题进行探讨,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涉及了对“奢靡”风习的评价,可以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些学者明显地对“奢靡”风习持肯定态度。认为其代表、预示着新旧交替的曙光,解决了城市人口就业问题,冲击了封建伦理与等级观念,是对理学家禁欲主义的批判与唾弃,反映了晚明市民阶层的觉醒,推动了商品经济生产,刺激了手工艺进步与特色产品的产生。[1]

一些学者虽然承认“奢靡”风习的负面影响,但从总体上看,还是基本肯定的。[2]值得注意的是,学术界对“奢靡”风习对等级制度的冲击,与当时等级制度的衰退,一般均有很高或正面的评价,但也有学者对此持保留意见,例如邱仲麟认为,平民可能与上层社会的旧有生活水准接近,但上层社会某些成员的物质享受则可能更进了一步;巫仁恕则具体地论证了士大夫创新服饰以重新塑造身份。[3]

一些学者虽然承认“奢靡”风习的积极作用,但总体上看,还是基本否定的。他们认为奢侈之风造成社会贫困和混乱,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不利于中国的原始资本积累。[4]

一些学者则同时指出“奢靡”风习的正、负面影响。[5]

一些学者明显地对“奢靡”风习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病态的高消费,只能导致商品经济的虚假繁荣,无益于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6]

与以上总体评价不同的是,一些学者则进行了具体分析,尽管其中的某些论文并非是专论“奢靡”风习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奢靡”风习在不同地区的后果不同,可谓因地而异。其中,或认为城乡有别,或认为在江南与其他地区的作用不同。

一种观点认为,“奢靡”风习在不同时期的后果不同,可谓因时而异。

一种观点对“奢靡”风习出现的时期与地区并重,就具体内容进行评价。

一种观点认为,“奢靡”风习在各阶级、阶层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在贵族官僚与庶民百姓之中有所差别。[7]

更有学者批评我们在社会风气评价中的功利倾向,主张发掘这些变化的其他内涵,并对陆楫的经济思想进行深人分析。[8]

笔者在作本专题的学术史回顾时发现,研究者很少对自己使用的“奢靡”概念、明清人的奢靡观念等基本问题予以讨论与界定,而且讨论中很少直面地进行观点商榷,这在大陆学界更为突出。这些均为我们今后应该注意的问题。

上述学术史回顾的部分内容,笔者曾在《中国史研究动态》上刊发过,今补充了研究背景与部分台湾学术界研究成果,并对原有部分内容作了增删改动,谨此作为对傅衣凌先生的纪念。

[1] 刘志琴:《晚明城市风尚初探》,载《中国文化研究集刊》第1集,复旦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吴仁安:《明代江南社会风尚初探》,载《社会科学家》1987年第2期;《明代江南地区的商人和社会风尚》,载《历史教学问题》1988年第5期。王翔:《明清商品经济与江南市民生活》,载《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王卫平:《明清苏州社会风尚的变迁—吴地民风擅变研究之二》,载《历史教学问题》1993年第4期;《清代吴地赌风述论》,载《苏州大学学报》1993年第3期。陈国栋:《经济发展、奢侈风气与传统手工艺的发展—以明代为中心的例证》,载曹添旺、赖景昌、杨建成主编:《经济成长、所得分配与制度演化》,“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1999年8月版。高建立:《晚明人文主义思潮与社会风习的转变》,载《学术月刊》1998年第2期。

[2] 来新夏:《清代前期的商业读清人笔记札记之一》,载《社会科学战线》1983年第4期。徐私:《明代社会风气的变迁——以江、浙地区为例》,载《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明清近代史组》,“中央研究院”1989年6月版,第137—159页;《明代后期华北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社会风气的变迁》,载《第二次中国近代经济史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1989年版,第107—173页。王新:《明清时期社会风尚变革举隅》,载《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0年第3期。宋传银:《论清前期“奢靡”之风》,载《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张仁善:《论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生活的反礼法趋势》,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

[3] 邱仲麟:《明代北京的社会风气变迁—礼制与价值观的改变》,载《大陆杂志》第88卷第3期,1994年3月。巫仁恕:《明代平民服饰的流行风尚与士大夫的反应》,载《新史学》第10卷第3期,1999年9月。

[4] 陈茂山:《浅谈明代中后期南京社会风气的转变》,载《民俗研究》1991年第1期。王春瑜:《明代商业文化初探》,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4期;《论明代江南园林》,载《中国史研究))1987年第3期;《明朝官场吃喝风考略》,载《光明日报》1989年1月4日。张和平:《试论价值理性视野下晚明社会的经济人文与经济生活》,载《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

[5] 欧阳卫民:《中国消费经济思想史》,中央党校出版社版1994年,第354,363页。冯尔康、常建华:《清人社会生活》,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67页。商传:《晚明社会转型的畸形因子》,载(台湾)《历史月刊》第105期,1996年10月。李景屏:《清前期奢靡之风述论》,载《清史研究>1997年第2期;《清前期社会风气的变化及其影响》,载朱诚如、王天有主编:《明清史论丛》第2辑,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版,第379-385页。张民服:《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载《中州学刊》1991年第6期。胡一雅:《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等级的消费》,《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方行:《略论中国地主制经济》,《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3期。

[6] 萧国亮:《清代两淮盐商的奢侈性消费及其经济影响》,载《历史研究》1982年第4期。王家范:《明清江南消费风气与消费结构描述》,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王振忠:《明代扬州盐商社区文化及其影响》,载《中国史研究》1992年第2期。暴鸿昌:《论晚明社会的奢靡之风》,载《明史研究》第3辑,黄山书社1993年版。蓝东兴:《明朝中后期奢靡之风当议》,载《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2期。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7

【摘 要 题】理论探索

【关 键 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 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CSSCI),1999年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 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 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3 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分析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 %),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 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 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 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2000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学学年论文篇8

【摘要题】理论探索

【关键词】社会科学/科学生产力/CSSCI

1引言

科学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范畴,它们的成果表现形式有着质的差别。后者的成果是物质的、有形的,而前者则是非物质的、无形的,需要经过转化才能成为有形的。自然科学、技术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论文、著作、专利;社会科学生产力成果的表现形式则主要是著作、论文、研究(咨询)报告。对于物质生产力的评价国际上已经建立起一套通用的、公认的指标体系,可以进行直接评价。而对于科学生产力的评价,由于它的成果是非物质的、无形的,因此无法对它进行直接评价。目前,国际上的通用做法是对它的成果的转化表现形式进行量化评价,从而对科学生产力进行间接评价。

论文是科学成果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这里所说的社会科学生产力是指社会科学生产的能力。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加菲尔德(E.Garfield)主持的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ISI)研制了《科学引文索引》(SCI),以在SCI来源期刊上发表科学论文的数量和已被SCI录用论文的引用量作为衡量科学成果的量和质的主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实践,目前SCI已被国际公认为评价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乃至学者个人科学成果(主要是基础研究)和学术影响的主要工具。自1988年开始,受国家科委的委托,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依据SCI每年我国各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在SCI的发文量和被引量统计。这一重大举措导致了各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纷纷采取各种激励措施,从而在总体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生产力的发展。

在E.Garfield的主持下,自《科学引文索引》之后,美国费城科学信息研究所相继研制、出版了《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和《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A&HCI)。但SCI、SSCI、A&HCI是国际性的,且不收录中文期刊,而我国的科学研究人员的成果绝大多数发表在国内出版的中文期刊上。为了能准确、全面地反映、评价我国的科学生产力,研制基于中文学术期刊的引文索引就成为十分紧迫的重要任务。1995年,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制的以国内出版的核心科技期刊为素材的《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正式出版。1998年南京大学开始研制《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CitationIndex-CSSCI),1999年经专家组论证,教育部正式批准,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列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重大项目。

在教育部社政司的支持和指导下,经过课题组3年多的努力,《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已研制成功,相继出版了CSSCI(1998)、(1999)、(2000)、(2001)光盘和网络版,并提供查询、咨询、统计服务(包括网上服务)。CSSCI的出版填补了我国该领域的空白。

CSSCI来源期刊的选定是在教育部社政司的直接指导下、广大社会科学领域专家的参与下进行的。2001年3月,教育部社政司成立“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咨询委员会”,由全国17所高校的社会科学专家和社科管理专家组成。在教育部社政司领导的参与下,咨询委员会于2001年3月、4月、5月分别在南京、长沙、珠海召开会议,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了充分、深入的讨论,会后由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社会科学领域1000名教授对CSSCI来源期刊进行评选,最后确定CSSCI来源期刊419种。这保证了CSSCI的科学性、客观性。

表1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

附图

说明:由于少数论文涉及2个学科、作者涉及2个地区,故论文总数略多于CSSCI(2001)论文总数。

本文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以发表学术论文为指标,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及其结构、分布作一初步研究,以对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作一宏观描述。

2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及其地区、学科分布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来源期刊为419种,录用来源文献为61492篇。根据CSSCI(2001)数据库,分析、统计得出社会科学学术论文的地区——学科分布,如表1所示(见上页)。

3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结构分析

由表1论文的学科分布可知,2001年我国社会科学学术论文总量中经济学占30.41%,这是我国改革开放20年来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论文学科分布中的反映。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8个学科依次是:教育学,政治学,新闻与传播学,图书馆、情报学与文献学,文学,历史学,法学,哲学。

由表1论文的地区分布可知,2001年发表的社会科学学术论文中北京占28.16%,列第1位,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这是由北京市集中了量多质高的高等院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政部门(含所属研究机构)所导致的。占社科论文总量4%以上的其他6个地区依次是:上海(9.04%),江苏(7.70%),湖北(6.82%),广东(6.45%),浙江(4.52%),四川(4.23%)。表1全面反映了我国社会科学生产力的地区分布。它还列出了社会科学各学科论文的地区分布,由此可反映出社会科学各学科生产力的地区分布。表2列出了各学科论文发文量按地区分布的前5名,反映了各学科社会科学生产力处于领先地位的省、市,比较突出的是北京、上海、江苏、湖北、广东。

表2学科论文地区发文量排序前五名

附图

收稿日期:2003-06-09

【参考文献】

1邹志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01).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2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引文与期刊引用统计(2000年).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推荐期刊
  • 社会
    刊号:31-1123/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大社会
    刊号:44-1717/D
    级别:省级期刊
  • 社会建设
    刊号:22-1410/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社会福利
    刊号:10-1018/D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