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自然课堂论文8篇

时间:2023-01-08 23:31:08

自然课堂论文

自然课堂论文篇1

当前,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仍然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其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教学结构,不同的课堂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自然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师、媒体、学生”三维双向反馈构成的信息交换系统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这一系统反映了主导、信息、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以《金属》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小学自然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自然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高潮。

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自然课《金属》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三、教学媒体选用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要用语言、板书、挂图、模型、实物以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来传递教学信息,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的采用媒体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能够极大地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自然课堂论文篇2

自然是小学阶段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

当前,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仍然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其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教学结构,不同的课堂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自然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师、媒体、学生”三维双向反馈构成的信息交换系统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这一系统反映了主导、信息、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以《金属》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小学自然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自然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高潮。

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自然课《金属》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三、教学媒体选用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要用语言、板书、挂图、模型、实物以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来传递教学信息,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的采用媒体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能够极大地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自然课堂论文篇3

(编者提示:人教版自然第7册第4课 金属)

自然是小学阶段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

当前,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仍然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其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教学结构,不同的课堂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自然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师、媒体、学生”三维双向反馈构成的信息交换系统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这一系统反映了主导、信息、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以《金属》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小学自然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自然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高潮。

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自然课《金属》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三、教学媒体选用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要用语言、板书、挂图、模型、实物以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来传递教学信息,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的采用媒体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能够极大地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自然课堂论文篇4

【关键词】对分课堂 研讨式教学 课堂改革 对比实践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09062);“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LQ15E09000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高等教育研究资助项目”(YB201619)。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19-01

近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以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为三大主线的教学改革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大学课堂教学效果仍不尽如人意。信息化时代正倒逼大学课堂改革[1-3],如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是广大教学工作者应该反思的。对分课堂是国内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提出的中国原创教学新方法[4],它融合了传统讲授式课堂与研讨式课堂[5-6]的优点,符合个体知识获取的认知心理规律。更重要的是,对分课堂试图从根本层面摆脱我国当前大学课堂教学的困境,形成更适合中国国情的课堂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介绍了对分课堂的基本环节设计与实施,并将对分课堂与研讨式课堂进行了对比实践研究。

一、对分课堂基本模块设计与实施

对分课堂的三个基本模块是前后相继、环环相扣的。先有教师的讲解,接着是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然后是小组的讨论,最后是全班分享。

(1)讲授模块(Presentation)

对分课堂的理念是先教后学,为此保留了传统课堂的教师讲授环节,主要是为了保证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然而,对分课堂的讲授又不同于传统课堂上教师的授课方式。传统课堂教师负责所有教学内容的组织、呈现、解释与总结,备课工作量很大,基本上每次课需要完成几十页的PPT。在对分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时间短,只讲解本次课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重点以及难点,把其他内容留给学生课后学习,让学生在课后有主动探索的空间,引发学生进行主动性学习。讲授环节体现了教师从传统课堂的“灌输者”回归到“引导者”的正确定位。

(2)作业模块(Assimilation)

作业环节是学生课下独立学习与内化吸收的关键,没有作业环节就没有后面的讨论模块。由于教师在讲授环节交给了学生基本框架、重点与难点,但并未穷尽内容,所以作业环节可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所发挥。对分的作业形式也不同于传统课堂,以传统工科类课堂为例,其作业形式无外乎是固定数量的课后习题,同学们迫于平时成绩的压力,基本都会上交,但往往抄袭率很高,没有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当然不同的课程作业的形式也会不一样,对分课堂提倡作业一定要与讲授内容密切相关,理想的作业应该难度适中、负担适中,每个学生都好上手,但不同学生完成的质量不同。“亮考帮”是很好的一种作业形式,不管是理工类、还是文管类课程都可以套用。“亮”即列出学习过程中自己感受最深、受益最大、最欣赏的内容;“考”即列出自己弄懂了,但是觉得别人可能存在困惑的地方,用于挑战别人;“帮”即列出自己不懂的问题,讨论时求助别人。另外“读书笔记”也是一种较好的作业形式,形式可以多样化,不拼字数、拼形式与质量。

(3)讨论模块(Discussion)

讨论环节体现了对分课堂的互助、合作学习。讨论分为4个环节:小组讨论、教师抽查、自由提问、教师总结,次序不能变动。讨论时间根据作业情况确定,小组人数最好不要超过4人。小组讨论时组内同学交流自己的“亮考帮”作业,体现互助学习,最后总结出小组的“亮考帮”;教师抽查就是随机抽查小组成员讲出小组的讨论结果,而非自己的观点,目的在于督促学生认真参与小组讨论。自由发言尽量鼓励学生提问与发言,可以抽点其他同学来回答,督促全班认真听。最后未解决的共性问题由教师进行解答。

二、对分课堂与Group Project课堂对比实践

为了检验对分课堂的实际效果,在2016年春季学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海洋工程系大学三年级《港口机械设计》专业任选课中,尝试了Group Project与隔堂对分模式的对比。该班学生16人,每周上课一次,连续2节,每节45分钟。总共上课14周,前一半课程采用Group Project模式,后一半课程采用对分模式。Group Project是国外大学经常采用的一种研讨式教学模式,国内的大学也经常在借鉴与运用。国外的经验往往是老师在开学之初将课程任务进行分解,不进行任何讲授,课后由一研究生带领与组织小组成员就所负责的课题进行研讨,最后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与讨论。

从教学组织与内容来看,对分模式下学生们对整本书各章节的内容能做到同等关注,而最坏的课堂效果可能在Group Project课堂上出现,某一小组在台上精彩的演讲,台下的其他小组同学根本没有参与,因为他们课下根本没关注过其他小组所负责的内容,这是Group Project最大的问题所在。从学习效果与所花费时间来看,对分模式下课后作业最高分获得者所花费课下时间最长不超过5小时,而Group Project模式下,虽然大多数章节的ppt演示文稿可以从网上下载,但学生们反映至少得花5-6个小时进行消化,负责难度较大章节的学生可能花1-3天时间不等,课后复旦较大。从学生能力培养来看,对分课堂将有备而来的互动讨论放到课堂上,学生在讨论中锻炼表达能力,更多的是学会借鉴他人视角,互相启发与促进,深化理解,而Group Project模式最后演变成每个学生均上台做Presentation,虽然演讲能力得到了锻炼,但实质上忽略了团队或项目的意义。

三、结论

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的课堂改革面临诸多挑战。然而不管采用何种新颖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与唤醒大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与自觉。这一目的需要贯穿于教学方法实施的全过程,同时包含在教学环节的每个步骤设计,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对分课堂作为国内教育界的首创,结合了传统教授式课堂与研讨式课堂的优点,保留了教师讲授这一传统课堂的精华,同时又体现了教与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理念。通过与Group Project研讨式课堂的对比实践表明,对分课堂能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与学的积极性,找到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效果会更好。一旦学生找到学习的积极性,慢慢形成习惯,以后毕业走入社会,大多数学生都会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参考文献:

[1]刘伟.研讨式教学模式构建.高等教育研究,2008,29(10): 65-67.

[2]李志民.互联网正在倒逼大学课堂改革.中国教育网络,2015.

[3]沈翔,刘建进.信息化时代下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科教导刊,2015(18):109-110.

[4]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5]黄世虎.研讨式教学的基本理念与实践模式.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72-74.

[6]宋银桂,许峰.研讨式教学的人本理念.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27(6):146-148.

自然课堂论文篇5

翻转课堂突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局限,将课堂时间延伸到了课外。学生可以坐在家中自主学习,直至学会为止。所以,翻转课堂突破了时空局限,重新建构了学生的学习流程。学生借助教学视频和开放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课堂则成为探讨问题、得到个性指导的地方。学生摆脱了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成为整个教与学过程中的主体,实现了个性化学习。

一、“翻转课堂”的内容选择

翻转课堂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合理设计内容板块。《六国论》的教学成为笔者的第一节“翻转课堂”。课前教师首先需要录视频,笔者确定了本课学习的重点:一是讲解重要字词句,二是分析《六国论》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我将重点录成了微视频,时长约为10分钟左右。录制完成后上传到学校的公共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打开网页自主观看学习,实现课前预习的自主化。

第一步,根据“翻转课堂”特点,把重点字词句放在课前的视频中,让学生在课前梳理课文;

第二步,笔者在视频中讲解“论,是古代常用的一种文体”;

第三步,作者介绍;

第四步,在视频中布置思考题:

1.划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

2.课文第3、4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如何论证的? (提示:方法多样)

第五步,教师讲解第5、6段的作用,视频展示补充时代背景。

“翻转课堂”的古文教学中,可以把字词句的检测、落实放在课前,同时,对于具有鲜明时代背景的文章,应该让学生提前了解,帮助他们更深入地理解文章。这样,课堂教学就可以实现从知识学习到知识运用的转换。

二、课堂教学流程的安排

1.教学视频的观看

录制好的视频,通过学校信息平台发送给学生,学生观看完字词讲解后,老师暂停视频,将不理解的字词记录下来,自主梳理课文内容。学生将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在课堂上探讨研究。

2.课上交流展示

首先,交流课文字词的疑问,因学生课前预习充分,对于字词句的理解基本没有困难。其次,学生交流后明确指出《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分论点: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三段的论证内容与论证方法学生都能轻易解决。内容: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对比论证法:①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③先人得土地之难与子孙失土地之易。④六国割地之繁与所得平安之短。⑤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引证:“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第四段论证了三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齐“与嬴而不助五国”,燕“以荆卿为计”,赵“牧以谗诛”。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以三国灭亡的事例为例,深化并具体论证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道理。

3.学生合作探究

在交流展示后,笔者发现学生忽视了第四段中的“假设论证”,趁势抛出探究问题:“第四段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如何理解这一论证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采用自主探究和小组协作的方式,经过合作讨论后,学生得出第四段中还用了“假如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中的“向使”就是假如的意思。

虽然学生使用了一个非专业名词“假如论证”,(正确应为“假设论证”),然而笔者对学生的讨论结果给予了肯定。

4.精讲点拨

“假设论证”是个全新的知识点,学生不甚了解,教师应该精讲,让学生明白何为假设论证。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中的“向使”就是假如的意思,“向使”是一种典型的假设论证,翻译成现代汉语,可以翻译成“如果……那么”“假如(倘若)……怎能” “假使…那就……”“试想……”等。在古汉语的假设论证中,“向使”是个经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

例1:李斯《谏逐客书》:“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假使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例2: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假使没有君主,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东西,人们都能得到自己的利益。)

在古文中“假设论证”除了“向使”还有在必修三中出现的“不然”。

例3:……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句子中的“不然”就是“如果不这样”的意思,也是“假设论证”的常用词。

5.内化知识

知识点的内化,是课堂生成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事例分析得出,假设论证是在列举事实论据后,从相反的方面进行假设分析,从而揭示论据和论点之间关系的说理方法。

为了进一步内化知识,笔者展示了示例4:

例4:假如王羲之根本没想过要当什么书法家,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练字。正因为他从小就立下高远的志向,才会有坚强的意志去苦练书法,才会成就一代书法家。

笔者让同学们讨论这个片段是不是假设论证。有的学生觉得写得比较完整,有的学生认为没有掌握假设论证的精髓,论证中虽然有“假如”二字,然而却不属于假设论证。还有学生认为这个例子不属于假设论证,而是“因果论证”……讨论很热烈。甚至有学生拿出上学期的作文片段。

例5:“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凡立功名于世者,无不是从小处做起,注意点点滴滴的积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品德才能不断自我完善的。若无每日闻鸡起舞坚持不懈的毅力,那么祖逖又怎能北伐中原而名垂千古!若无长年笔走龙蛇墨染池水的工夫,那么王羲之又怎能挥毫盖世被尊称为书圣呢?

这名学生通过例5,向在座的学生讲解,何为真正的“假设论证”。这种探究方式让课堂产生了新的火花,这种生成让笔者非常欣喜。

最后,学生总结出完整的假设论证包括:材料+多层假设推论+反问+结论,说明知识的内化比较到位,这也解决了其他学生在自学中的疑问。

6.扩展迁移

教学时需要合理设计,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完成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过渡。

笔者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中国合伙人》的片段(6分53秒到7分35秒,约40秒),要求学生以“追求梦想”为话题应用假设论证的方法,写100字片段。

视频播放完毕,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完成片段。学生因为对电影感兴趣,片段完成比较快。写作结束后,小组交流,组内选出最好的片段推荐出来,在全班交流。下面为某位学生创作的片段。

例6:面对高考的失利,家境的艰难,成东青没有停下追求梦想的脚步,为此,在他最亲爱的家人面前,将姿态放倒尘埃里,电影里说,中国的英雄是可以跪的。如果他当初真的放弃了,老老实实做一辈子农民,那么他的人生又会是怎样?他又如何去向他的学生解释他所寓意的新梦想?

推荐出来的片段,让学生进一步修改和完善,誊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交给教师批改,这成了积累素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学生的认知活动是与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及个性心理倾向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因此笔者根据教学实际将翻转课堂分为六个环节:视频观看交流展示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内化知识拓展迁移。

三、翻转课堂的实践策略

1.根据文本特点和学情状况,确定教学内容

笔者在录制视频前,根据文言文的特点和学情状况,确定《六国论》的两个教学重点,在拓展迁移中选择学生喜欢的电影作为素材。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在制定教学内容时,体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在拓展方面,尽量给学生提供新鲜素材,比如新闻、电影等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增强课堂效率。学生还可以通过翻转方式,自行产生课堂探究的问题。

2.视频讲解重点,减少教师教学压力

翻转课堂虽然体现了高效的教学理念,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不愿意实施翻转课堂,主要是担心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并且担心无法顺利完成教学进度。

然而通过教学发现,学生完全可以自主完成古文中的字词学习,在课堂上解决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翻转课堂在自主中探究、拓展,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3.翻转教学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

由于班级规模过大,班级人数过多,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是存在差异的。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发展不均,课堂参与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然而翻转课堂将教学前移,让学生提前参与学习。《六国论》教学中的重点字词,如果放在课堂教学,能力强的学生认为浪费时间,能力较差的学生更有可能跟不上教师节奏。把重点字词放在课前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多次反复学习,从而更有效地完成学习。

翻转课堂让学生把参与课堂活动当做享受,在课堂中可以充分发挥能动性,参与度变高,这使得他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4.翻转教学评价,加强主人翁意识

在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最常见的就是关于过程的评价,主要通过教师对学生课堂的活动的评价,主要是对学生表达内容、语言表述、参与活动和小组合作表现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现的往往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评价,缺少评价的多元性。翻转课堂的评价则体现了评价的多元性,如下图:

图表体现这样几个方面的评价:一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侧重在学习态度、知识理解、问题回答、学习习惯和方法掌握以及问题深度等方面;二是生生评价,侧重在小组合作、理解问题的正确度、参与讨论的态度和方法等方面;三是家长对学生的评价,侧重在反馈和评价学生观看视频的有效度;四是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侧重在视频制作的质量和前移知识的落实;五是教师对家长的评价,侧重在观察和督促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安排与专注态度。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参与、合作、创造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流程的翻转让教学变得丰富和多样,让教学在实际操作中变得容易,易于达成教学目标,实施起来方便快捷。研究与构建出适合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和不同学科的翻转模式,进而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是翻转课堂研究者的当务之急。

参考资料:

1.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2.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年第7期。

3.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4期。

4.张D、蒙泽察《“导学案教学”与“翻转课堂”的价值、限度与共生》,《全球教育展望》2013年第7期。

自然课堂论文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4-0040-02

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语文课堂教学中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这也是现代语文课堂教学的普遍共识。但是,在新理念、新教法带给课堂教学以活力之外,我们却发现很多语文课堂教学失去了一些本真的东西。课堂教学偏离学科属性,语文味淡了;课堂教学形式丰富了,学生“自由”了;教师注重横向延伸,脱离文本了;教师执行教案很坚决,忽视课堂生成了等。正视这些现实问题,及时进行教学反思,这是语文教师必须要直面的课题。

一、戒除虚假繁荣

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要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很多教师意识转变很迅速,在课堂教学中纷纷推出新课堂教学模式,特别是合作学习更是搞得轰轰烈烈,不管面对什么问题,教师都会组织小组讨论,课堂气氛很热闹。很显然,这样的课堂繁荣景象是虚假的,学生讨论有了,师生互动有了,但学习效果未必呈现正比例增长。这就是典型的“虚假繁荣”。因此,教师要注意追求课堂教学实效性,淡化教学形式,从而提升教学覆盖面和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

在一位教师的公开课中,学习的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负荆请罪》,教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就设计了一些阅读思考题:负荆请罪是什么意思?谁向谁请罪?为什么要请罪?结果怎么样?学生开始阅读课文,有些学生还着手查找资料。也许是教师感觉课堂气氛不够浓烈,他让学生对上述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教室内气氛立刻活跃起来,学生议论纷纷。可仔细观察发现,每个小组只有个别学生在讨论文本问题,很多学生不是说题外话,就是在做小动作。讨论结束后,教师检查讨论情况,每个学习小组派出一位代表来回答这些问题,各个小组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安排学生小组讨论,课堂学习气氛被渲染到位了,但学生并没有都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小组讨论变成了个别学生的表演,其他学生成为看客,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就是“假繁荣”。

二、避免放任自流

语文课堂教学要强化学生自主学习,凸显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但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对学生不加任何约束的自由学习当然是不可取的,只能给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混乱。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跟踪引导,要给出具体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要及时矫正学习方向,并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课堂教学情况瞬息万变,学生学习自然也是呈现个性化,教师引导要恰当,其学习效果才会更显著。

在学习《安塞腰鼓》时,一位教师是这样操作的:先让学生听课文配乐朗读,感受文中的激情和朗读技巧,然后让学生自由模仿朗读,可以自己大声读,也可以读给同桌听。课堂内顿时热闹起来,学生朗读课文的声音很响亮。整整十分钟,教师没有给予学生任何指导。进行朗读展示,教师指名读、小组集体读、全班齐读,连读了四五遍,课堂教学时间早已过半,教师在学生朗读过程中也没有给予引导和评价。

教师将半节课的时间都放给了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但由于训练目标不明确,学生学习处于自由状态,教师不给任何引领指导,这样的朗读训练有什么收获呢?强调“书读百遍”没有错,但如果将这种机械朗读也看成是一种有效学习,那就是教师的失职了。

三、警惕过度发挥

教师对文本进行解读,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对学生训练进行拓展,这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征。不管是横向延伸还是纵向拓展,都要有一个限度,如果对学习内容和训练内容进行过度延伸,必定会出现过度解读的嫌疑。小学生认知面较窄,教师要针对教学文本实际,根据学生思维宽度设计教学进程,紧紧抓住文本内容,对学生展开训练,这样才能体现课堂的高效。

教师之所以会出现过度发挥,往往与教师的教学思想有关联,想让学生学到更多,这也许是最基本的想法,结果常常事与愿违。在学习《牛郎织女》时,教师由这个神话故事联系到天宫,自然想到玉皇大帝、孙悟空大闹天宫、嫦娥奔月等内容,教师讲得很起劲,学生也听得很热闹。下课了,教师的故事还没有讲完。这样的借题发挥似乎偏离了教学主题,学生虽然喜欢听故事,但这不是故事课,学习主题不明确,学习效果自然就虚无。

四、杜绝教条主义

教师执行教案设计无可厚非,但在执行过程出现了不和谐,当然需要及时调整,这就是课堂生成。教师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应对自如。新课改有新模式引入,这也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基本特征。不管什么样的教学模式,也不管什么样的教学经验,都有一个适合度的问题,在人家成功运用的基础上进行推广,这当然是可以接受的,但教学是动态的个性化的过程,绝对没有哪一种模式是万能的,在具体教学中要借鉴式学习,而不是照搬照抄。

执行教案是教师施教的基本行为,但课堂随机生成,这也是教学的基本特点,教师不可视而不见。如在学习《草原》时,教师先用视频导入,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进行感知,提出几个感知思考题:课文写了草原什么?全文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写什么?将你喜欢的描写草原的句子画出来,说说喜欢的原因。教师在检查初读感知情况时,学生回答不是很顺利,耽误了一些时间,轮到最后一个问题,学生说喜欢描写草原的句子的原因,很多学生都想发言,教师却生硬制止,进入下一个环节了。学生学习正处于极佳的状态,教师需要进行进一步激发,怎么可以不顾学生学情生硬转移呢?

新课程改革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但随之引发的一些新问题也不容忽视。教师要摆脱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但也不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尊重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规律,注意发挥教师主导作用,让学生在具体学习实践中提升学习主动性。语文课堂教学需要引入新思想新理念,但优良传统做法也不可摒弃,推陈出新很有必要,继承发展也不可偏颇。现代语文教师要正视现实问题,矫正教学意识,回归语文的本真;制定整改措施,在不断探索创新中完善自我,使课堂教学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自然课堂论文篇7

关键词: 积极教育 语文课堂 教师行为

教师的课堂行为,是指在课堂这一特定的环境中,教师为实现课堂教学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活动方式。课堂对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更是育人的主要渠道,不管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教师的课堂行为直接影响学生。

一、教师积极地导入课堂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一开始就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发散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

1.课堂导入内容的指向性。

课堂导入绝对不是随心所欲地设计,或者简单几句话那么简单,虽然它所占的课堂时间并不多,但是使用不好课堂导入就只能是在浪费时间,课堂导入内容必须有指向性,必须指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导入语的设计必须和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陌生的导入内容都不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只有那些和学生已有知识或者生活经验有一定联系,但是利用这些又不能完全理解的导入语,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散学生的积极思维,引起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才能为这节课起到一个很好的开头。

2.课堂导入形式的多样性。

课堂导入的形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语文课堂导入更应该是形式多样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魅力,才能真正还原语文课堂的原汁原味。对于语文课的导入,可以以歌曲为导入,可以以谜语导入,可以以诗词导入,可以以作者的趣事导入,可以以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导入等,应该在这样的多样中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兴趣,让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积极追求。

3.课堂导入的启发性。

语文课程的特殊性,决定了语文课堂的导入可以是多样的,从某种意义上,语文课可以涉及各个方面的知识,语文课堂的导入应该是多样的,形式多样的课堂导入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性的课堂导入可以带给学生一定的思考,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让学生有继续学习相关内容的动力,这样的导入才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

教师应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合适的地方对学生进行引导,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而且能够发散学生的积极思维,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直接影响对整个课堂的组织。

1.在课堂环节的衔接处进行引导。

实行新课改模式教学,实际上可以视为一种模块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模块与模块的衔接处进行过渡引导,精心设计,让语文课堂是一节完整的课堂,是一节自然流畅的课堂。我们可以以一个“读”字贯穿整篇文章,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情节;跳读课文,找出相关内容;精读课文,各抒己见探讨课文故事主题等,力求语文课堂的精致、精美、自然、流畅,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堂的美。

2.在小组讨论的疑难处进行指导。

一个班级学生的知识积累、思维水平各不相同,对于问题的理解程度各有深浅,虽然班主任在进行班级小组分配的时候充分考虑到这点,但是小组之间仍然是有差异的。尤其在语文课堂上,对于一个问题的理解角度很多,这就要求教师在小组谈论遇到疑难时指导,对一些个性问题更应该在小组讨论时,在教师的指导下立即解决,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进行讨论的热情,如果因为某个疑难小组讨论进行不下去,而教师却置之不理,就会挫伤学生进行讨论的积极性,或者干脆是在进行无效的小组讨论。

3.在学生展讲遇到困难时进行指导。

小组讨论一定时间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成果的展示演讲,在讲台上的学生代表的是整个小组讨论的成果,学生或者因为紧张,或者因为讨论不充分,或者因为本身知识的储备不足,对于问题的理解总有偏差或者不全面,这时,教师不能消极地任由其发展,置学生于不顾,让学生对展讲没有信心,甚至产生恐惧心理,教师一定要积极地予以指导,让学生继续展讲下去,这样才能使学生有继续下去的勇气,才能给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积极和主动。

三、教师对学生的应答积极地反馈

1.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并积极地参与学生的讨论。

在实行新课改模式的课堂中,对于导学案上的问题,教师一定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展开小组的讨论,虽然教师对课堂的时间安排有一定的预设,但是更应该在课堂上随机应变,学会等待,细心观察学生的表现。

2.积极地倾听学生的回答。

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一定要积极地倾听,可以说倾听是实行新课改模式的课堂中非常关键的一步,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聆听其他学生的发言,让每个学生都在倾听中互相学习,都能在倾听中有一定的收获。教师更不能因为课时的紧张,在学生还没有说出自己的理解时,就越俎代庖。只有积极倾听,学生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在欣赏、愉悦的环境中积极获取知识。

3.积极地对学生的应答进行评价。

教师的评价要达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积极地求知,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的目的。

总之,教师的课堂积极行为可以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求知,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高效课堂的形成,让语文课堂成为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的主阵地。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4.

自然课堂论文篇8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分课堂;应用实践

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多媒体教学模式已基本取代了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可是,这种改革仅限于技术层面的东西,无非就是利用多媒体,扩充了教学信息量,更深层次的教学革新则付诸阙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师生互动很少,这种填鸭式教学并不因为赋予了多媒体教学方式而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及学生思维能力。讨论式教学占用课堂时间过多,教师讲授时间过少,教师的能力无法得到更好地发挥。而对分课堂则有效填补了讨论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纰漏。对分课堂的关键理念是“把一半课堂时间分配给教师进行讲授,另一半分配给学生以讨论的形式进行交互式学习。类似传统课堂,对分课堂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学生学习在后。类似讨论式课堂,对分课堂强调生生、师生互动,鼓励自主性学习。”[1]对分课堂教学则把教学分为教师教授、学生课后复习探讨、分组讨论三个时段。首先在对分课堂上,由教师首先“介绍基本框架、基本概念,着重讲授重点、难点,但并不穷尽教材内容。”[2]学生通过教师讲授后,掌握了大概内容,降低自学难度,再依据个人特点与节奏与完成消化吸引。最后,通过讨论,与教师同学进行较深的交流互动,加深巩固所学知识。对分课堂错开了讲授与讨论的时间段,打破了传统当堂讨论课因接触新知时间短,无法深入理解,因而无法讨论的窘境。这亦非常符合心理学认知规律,甫经问世,即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把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对分教学课堂模式有效衔接,学生与教师的信息沟通得到充分的挖掘,可以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呼应,形成合力。

一、利用网络技术布置《西方文化概论》对分课堂讨论课前预备工作

《西方文化概论》课程需要学生具有较为广博的知识涵量。而现在的学生囿于高考的压力,没有闲暇阅读西方经典典籍,绝大多数学生对西方文化知识一知半解。因此,这门课程上课前必须布置大量阅读书目,对分课堂教学才能措置裕如地展开。对分课堂的步骤是:先由教师进行讲解,其次学生课后指向性阅读,最后才是讨论,深化知识结构。对分课堂,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而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引导学生课后进行指向性阅读,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师讲授课程主要内容后,布置好课后阅读任务。当然,教师得掌控课程教学设计的总过程。教师把搜集整理的基本材料,纲举目张地悬挂于教师制作的课程主页抑或教师主页上,让学者阅读,抑或教师通过QQ群、微信群等通讯工具与学生互动交流信息,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圈定学生阅读重点,阐明下周讨论课程内容。学生通过上网,浏览教师搜罗的材料,抑或自己去搜寻扩展相关材料,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图景。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3]教师机械性灌输知识远远比不上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索知识。教师讲授终觉疏,要知真知须自探。学生伴随自己的好奇心不断地搜寻思索答案,让他们深长思索后悬着疑问去上课,上课时能有问题可提,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活跃性。而不是传统教堂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则一脸茫然。西方文化类课程对分课堂需要一定的条件,学校须组织教师培训,帮助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网页,从课堂教学到网页制作,学校网络中心应该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做到西方文化类课程等主要课程都有统一完善的网页。其次,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网络建立对分课堂课程教学网页,教师得付出艰辛的劳动。然而,这一切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成功的重要环节。否则就会陷入目前讨论式课堂的流弊。教师制作网页,搜集相关资料虽是费神劳力的事,随着资料逐年增加,实际上,以后的教学工作既高效又省力。同时,教师通过资料的搜集整理,也是导引自己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思想相互激荡,形成自己对西方历史文化的见解。最后演化成自己的思考,形成论文。通过网络技术可以缩短师生的距离,使学生能通过网络随时接受教师的指导,获得更多的帮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远距离的拘囿,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更加互信,为下一阶段的讨论课程奠定良好的根基。

二、利用网络架设师生交流渠道,由重知识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向注重思维方式培养的对分课堂讨论模式

传统的西方文化类课程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多着墨于对西方历史文化叙事的构建,而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育则涉猎甚少。多年的填鸭式知识灌输使学生的思维方式非常两极化,要么是好,要么是坏,不承认事物好坏之间的中间灰色地带。这种简单对立式的思维方式无法形成对西方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独特见解,多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这种教学效果与我们设置西方历史文化类课程的目标相去悬绝。旧的套路走不通,那么如何达到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目标呢?在西方历史学家看来,历史无非就是六个W(WHO,WHEN,WHERE,HOW,WHY,WHAT)。前三个W涉及基本的历史史实,这点分歧不多。然而,关于西方历史的变迁、历史演化背后的原因、历史演化的性质是什么,目前众说纷纭,不一而足。这些就涉及到学生思维方式的上下分殊。我们在对分教学课堂实践中是这样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首先,在对分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布置学生广泛阅读西方政治哲学书籍。课程思维方式的培育亟需其它学科知识的拓延。哲学素养的提升是人类思维能力迅猛发展的助推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发展是曲折的,不可能是整齐划一的。历史在演化的过程中,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其发展必然是在新与旧之间流移徘徊。历史人物面目亦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而不是当今一些理论课程所宣讲的那样,黑白二者间泾渭分明,绝对没有相交接的地带。这种非白即黑的思维方式贻害无穷,绝对不利于学生思维方式的创新。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西方历史文化典籍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读出历史人物的苍凉与困顿,读出历史人物人性的复杂性与多面性,从而能够同情性理解历史人物的历史性决断。其次,在对分课堂讨论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历史性解读人物,又要抽象出具体的语境,解构中西历史人物所作出历史判断的异同,且以此为根基,拓展学生对中西历史文化异同的深度理解。传统教学模式因为没有课前阅读环节,没有根基的中西文化解读多浮于表面,无法解析中西文化异同。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4]西方历史人物的行为,扎根于西方历史文化的土壤汲取养料。因此,我们必须溯流探源,考究其历史行为背后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再如,在讲授中世纪文化一节时,就通过讲授分析了西方人文素质较高的历史原因。上课时我们教师仅仅讲授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影响,没有刻意提到宗教改革对西方人文素质提升的作用。事后布置学生阅读陈乐民的《欧洲文化十五讲》中世纪文化一节,布置思考题:为什么西方人文素质普遍较高?待下一周上对分课堂讨论课时,学生就展开激烈的争论。教师提醒学生中世纪西方的政治特征是什么?就是四分五裂,诸侯并立。在漫长的中世纪,除去短暂的统一外,西欧绝大部分时段都是处于分裂的状态。这与大部分时段都是大一统的中国迥然不同。那么这种长期处于分裂的态势对西方人有何影响?西欧社会诸侯林立,使诸侯国面积非常小,诸侯周围的老百姓时常出入诸侯服役。他们的行为举止深受宫廷文化的影响。上层贵族的礼仪就像滇池的水,润湿昆明的气候一样地深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礼仪。藉于此,西欧整个社会的文明礼仪逐渐发荣滋长起来。众所周知,西欧中世纪是西方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在此,教师不是直接导出结论,而是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中世纪的格局对西方人的深远影响。再次,在对分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大胆置疑相沿成习的课程定论。明代大儒陈献章特别推崇“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的怀疑精神。西方历史文化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艺术。说它是科学的,是因为史实的唯一性,然而我们在解读历史时,却不可避免地掺杂我们读者的意识。我们在引导学生不讲错史实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西方文化的史实。只有这样,才能以扣人心弦的西方文化材料,激荡学生的思维火花。只有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中,引导学生对很多流传久远的旧式观点提出置疑,才能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以质疑的精神对待已有的西方文化类课程结论呢?笔者认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尤其是搜寻与现行教材不相契合的材料,且由此及彼,层层拓展开来,毕竟“同一时代之事不可须臾相离也”,肯定是有大量相类似的材料。搜引大量相似材料后,引导学生探讨是不是可能存在另一种与传统相对立的观点呢?最后让学生通过自我探讨,形成与现有传统学术观点大相径庭的新看法。

三、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对分课堂考核评分体系的应用

教师是对分课堂的引导者,学生仍然是对分课堂的灵魂与主导。那么,如何调动学生在对分课堂教学积极参与的兴趣呢?教学考核是对分课堂中的“东风”,即便万事俱备,若是缺乏科学的课堂评价方式,学生课前精心准备、课堂中踊跃讨论的积极性势必受到影响。“学生是教学话动的直接参加者。教学也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学生是认识过程的主体,当然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5]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设计出课后教学评价表,引导学生对自身及其它同学课堂表现作出评判。我们通过计算机技术,统计学生课前搜集的书籍,上课时引用了哪些书籍的相关内容。你自己的发言是否有新颖的见解?上课时讨论是否积极参与?独特的思维结果源自于书本的熏染还是来自我的思考?同学对你思考的结论反应如何?这一切的评定都可以在课前设置好网络考核问卷,讨论课后,让学生自我填写,班委审核,最后反馈给教师,教师作为期末考核的依据。通过网络化问卷评定学生平时表现,让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发言,乐在其中表现自我。讨论课程思维火花的相互激荡,使学生体验到深层次思考的魅力,大大提升自我探索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育。传统授课模式下教师全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完全没有课程参与的主动权,而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平分,首先是教师的讲授,当然,讲授是勾玄提要式的,不是传统教学的满堂灌输,留下学学生思考与探讨的核心内容,通过课后与学生互动,布置好读书书目,最后讨论课因为有一周的阅读准备,最后呈现出相互辩驳,相互启发。教师最后临门一脚,达到古贤“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至高境界。这样一来,学生学有引导,论有依据,共同关注教学的某一讨论话题。由传统教学强调的叙事性讲授教学转为学生自我阅读简单的叙事,教师引导学生探索新论点,然后让学生课堂讨论,教师总结提升,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然而,这一切的探索均须计算机应用辅助技术的佐助。无论是教师的讲授、课中阅读材料的布置、讨论课后的评价,有了计算机的辅助,就会如虎添翼。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1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47.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