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商洛学院学报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61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商洛学院学报杂志

主管单位:陕西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商洛学院
  • 创刊时间:1985
  • 国际刊号:1674-003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726000
  • 国内刊号:61-1459/Z
  • 全年订价:¥ 190.00
  • 发行地区:陕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电子与信息技术研究
  • 化学与材料工程研究
  • 环境科学研究
  • 医学研究
  • 区域经济研究
  • 教育教学研究
  • 从感性体验出发的生命飞升旅程

    1985年,是我写作的重要转折。在文学艺术的各种流派新潮的涌动里,接纳并试验了我以为可以信赖的学说,打开了自己;在见识各种新论的时候,吸收了不少自以为有用的东西,丰富了自己;也在纷繁的见识中进行了选择,开始重新确立自己,争取实现对生活的独自发现和独立表述。正是在趋于理性的思想认识和不断成熟的艺术自觉中开始了我的长篇小说《白鹿原》...

  • 刘炜评《半通斋散文选》研究笔谈——我读半通斋

    商洛,这块镶嵌在大秦岭中的神奇土地,堪称艺术沃土、文学富矿、作家摇篮。上世纪八十年代以降,这里涌现了贾平凹、方英文等一批熠熠生辉的文坛新星;近几年,更多的作家从这里奋飞。学者型散文家、才子刘炜评正是其中之一。他的《半通斋散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计32万字)出版以来,业内外人士皆赞誉有加,争相一睹为快,大有洛阳纸...

  • 生命本色晕染而成的多彩家园——论刘炜评《半通斋散文选》

    一、说人 《半通斋散文选》拿到手中,不由一愣。这么厚厚一大册,几乎颠覆了我过去对刘炜评君的印象。印象里的刘炜评,是个潇洒通脱、风流倜傥的才子,温厚良善加上多智多趣,让女子喜欢,也让男子喜欢。饮宴吃茶泡吧聚会,没有他似乎难成宴席。各路神仙拥半城,西安谁人不识君。所以,

  • 透散着作者生命温度的文章——《半通斋散文选·人物素描》赏读

    习惯在睡前阅读一会儿性情文字,让一天在愉悦中收尾。 拿出学长兼老师刘炜评馈赠的新著《半通斋散文选》浏览,不想才看了几篇,就无法释手了。子夜时分,强迫自己合上书,却迟迟不能入睡。眼前仿佛竖了一面隐形舞台,书中所叙之人次第登场,对作者所记诸事来了个“情景再现”。索性爬起来继续看,每到会心处,忍俊不禁。

  • 精神的镜像——评刘炜评的散文

    拉康是一位伟大的智者,能够在前辈哲学家已经把思想的疆域耕耘得几乎没有留下多少荒地的地方,开辟出一个崭新的途径:这就是引发哲学新理论的镜像说。——他提供了认识人的精神世界一个切近的视角,把世界哲学研究推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其实,在文学研究上,也是可以借鉴拉康的镜像理论的。

  • 文言写作的当代意义——兼评刘炜评《半通斋散文选·文言小品》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利益结构的变化和调整,价值主体的多元化和价值选择的多样化,以及外来文化的渗透和融汇诸因素,导致人的价值取向日趋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必然导致审美取向的多元化。文学领域里文言写作在当代的复兴,无疑是国人经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后重新捡回对本土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

  • 性灵——意味——古风:刘炜评散文印象

    获赠刘炜评学长新著《半通斋散文选》,异常欣喜。一则,早闻炜评大名,也曾在我校举办的某次研讨会上遥遥相对,苦于无人引见,深以为憾。二则,书籍的版式设计极其讲究,每一辑自成形制,且以两旬格律严整的七言诗作为每一单元的意旨,足见作者的珍爱与苦心。至于阅读的过程,则可用游目骋怀来形容。忆人叙事,行云流水;摹物述理,波痕宛然。...

  • 关于散文质相的一点粗浅理解——致阎琦教授的一封信

    阎老师: 您惠赐《半通斋散文选》的美序,已刊载于《美文》第12期。感谢的话就不说了,免俗。想汇报给您的是,拙书出版后,自检诸篇,发现了一些问题:因为校对不够细心,别字还是有的;篇目抽去二十多篇更好些;不少文章,文字可以更简练些。就本书说,这些遗憾,恐怕没有机会弥补了。

  • 论贾平凹对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传承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贾平凹是一个具有自觉艺术意识并不断通过创作来丰富和充实自己艺术表现手段的作家。和新时期先锋作家们不同的是,贾平凹注重从中国传统的审美因素中,寻找自己的创作切入点,在传统审美基础上,去发掘新的表现。贾平凹小说艺术意识中重整体、重精神、重意象的观念是对中国传统审美理论的传承。

  • 觉有八徵,梦有六侯——《列子》意识观探析

    《列子》一书多寓言,文中故事恣肆意蕴丰富,其中心理学思想更是言前人所未言。它以冷静的理性精神,正确揭示了意识的一般规律,细致描绘了意识清醒状态、睡眠状态、以及催眠状态。其对感知觉理论的理解相当深入,对变态的感知觉及其原因作了初步分析;释梦理论充满活力,内涵了现代心理学的多种释梦思想,为研究中古时代人们对心理的认识提供了可借鉴...

  • “存在”与“语言”——西方哲学中的语言

    一直认为整个西方哲学对存在问题追求的思维过程为:存在——思维——语言。但综观西方哲学,事实恰恰相反:从早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通过语言确立了形而上学的位置;中世纪的神学家通过语言来论证上帝的存在;近代哲学家则在试图通过语言确立知识的确定性;现代的维特根斯坦则通过语言的分析取消了哲学存在的可能性。海德格尔明确反对以前的哲学...

  • 曲亭马琴与《三国演义》——中日历史演义小说的因缘

    曲亭马琴史传类读本小说的成熟,和以《三国演义》为最高成就的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三国演义》的忠义主题和经典故事情节,被直接吸纳进史传读本《南总里见八犬传》的叙事中。在金圣叹、毛宗岗、谢肇浙等小说评点家的影响下,曲亭马琴突破了《三国演义》"七分事实、三分虚构"的历史叙事模式,将"虚实相伴"、"真幻结合"、"因文...

  • 《诗经》生殖崇拜文化管窥——以《螽斯》、《桃夭》、《芣苢》、《鱼丽》为例

    在《诗经》中的《螽斯》、《桃夭》、《芣苢》、《鱼丽》四篇作品中,都反映出一定的生殖崇拜文化。通过对这四篇作品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揭示出《诗经》中包含的生殖崇拜文化的体系,认为社会生产力和宗法制是形成生殖崇拜文化的主要原因。

  • 秦地文学研究又有新突破——论《文学气象与民族精神——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审美形态》

    冯肖华教授的新著《文学气象与民族精神——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审美形态》,是迄今第一部系统研究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的理论著述。构建了20世纪陕西地缘文学的新框架,揭示了陕西历史文化渊源与地缘文学的互文关系,描述了陕西地缘文学的本体形态,提出了重构陕西地缘文学新格局。首次构建了一种新的地域理论新框架,有着研究方法、研究思维上的新视...

  • 论《尘埃落定》的反“史诗”意识

    反对"十七年"历史小说创造的"史诗"神话是新历史小说问世以来当代创作者共同的艺术追求,阿来的《尘埃落定》彻底完成了对它的颠覆。拟从以虚构而真实的题材内容、分裂而完整的人物形象、表里如一的情节结构、丰富深邃的主题思想对其进行相应拆解等方面分析其新历史小说的特质,彰显其反"史诗"意识,从而凸现《尘埃落定》的文学史意义。

  • 《紫色》:一部黑人女性的成长小说

    采用题材批评法,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分析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紫色》中所具有的成长小说特征,探索这部小说的成长主题,以期证明《紫色》是一部典型的成长小说,从而为读者欣赏这部小说提供一个新的角度,同时为国内外学者对成长小说的研究特别是黑人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 冰山之下的期待——海明威《雨中的猫》再解读

    对海明威小说《雨中的猫》的解读林林总总,但最为可靠的解读还是在于读者本身的接受。不顾及读者的感受,对这部小说的解读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以读者的接受为主要研究着眼点,从读者内在与外在的视角出发,才能还原文本的真正意义。

  • 论艺术美的多样性与个性化之源流

    人们认知的不同产生了对艺术美的需求不同,人对艺术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感性与理性关系的认识不同,这"三个不同"形成了艺术美的丰富多样性与个性化。现代人的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又催生着艺术审美的变化。

  • 论心理典型对二语习得的影响——以一般疑问句的答语为例

    标记性理论认为语言迁移方面有两个相互作用的因素:心理类型和典型性,这两个因素都是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的感知。标记性理论为研究第二语言习得中的母语迁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方向。一般疑问句作为英语中一个最基本的句型,也有其心理原型。学习者在使用中,因为受典型性认知的影响而经常会犯错误。基于心理类型理论和典型性理论,以一般疑问...

  • 标记理论与大学英语写作中介语错误的实证研究

    中介语是过去20多年来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以商洛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一两个班89名学生为受试,采取命题作文抽样的方式进行了数据的收集;结合中介语理论、迁移理论、标记理论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对其写作中的中介语错误进行了分类,探讨了错误的来源并提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增强以及对比分析法在英语教学中的适当运用是促使中国大学...

  • 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差异的实证分析

    以268名高中生为有效被试,采用英语课堂焦虑问卷,考察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城市与农村高中生英语课堂焦虑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性别高中生在英语课堂焦虑总均分及担心、紧张不安、害怕课堂提问三个因子均分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城市与农村高中生在英语课堂焦虑总均分及各因子均分上均没有显著差...

  • 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成因及其调适

    辅导员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工作繁杂、考评机制不健全、职业认同感低等原因使得高校辅导员心理问题突出。拟从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求借鉴意义。

  • 建国以来研究述评

    是中国革命史上的著名人物,他在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实行、促进广东对外开放等一系列历史活动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建国以来,学术界对的研究取得了比较丰富的研究成果,对其进行梳理和总结,有利于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从而使研究成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

  • 基于文化遗产原真性的旅游解说体系构建初探——以西安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为例

    文化遗产是人类数千年文明发展遗留下来的瑰宝,是全人类最可珍视的文化财富。文化遗产的原真性是吸引游客的核心要素之一,对游客而言,阐释或解说隐藏于文化遗产表面之后的深刻内涵显得至关重要。就旅游解说体系如何演绎文化遗产原真性的问题,以西安唐大慈恩寺遗址公园为例,初步构建了文化遗址类免费开放主题公园的旅游解说体系。

  • 西部欠发达地区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构想——以校地共建共享商洛学院图书馆为例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与地方高等学校共建共享图书馆是一种新的办馆模式。以校地共建共享商洛学院图书馆为例分析了西部欠发达地区校地共建共享图书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校地共建图书馆的运作模式、体制建设、服务功能及文献建设提出了见解。

  • 《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一项基于“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演讲辞的研究》述评

    认知语言学无疑是当前国内外学术界最热门和普及的学科之一,如火如荼的认知隐喻研究更是绽放在这块热土上的一朵奇葩。孙毅新近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专著《隐喻机制的劝谏性功能——一项基于“CCTV”杯英语演讲比赛演讲辞的研究》(以下简称《劝谏性》),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CDA)和认知隐喻理论(CMT)为理论基石,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