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戏剧之家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2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戏剧之家杂志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单位: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今古传奇传媒集团
  • 创刊时间:1991
  • 国际刊号:1007-0125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邮政编码:430077
  • 国内刊号:42-1410/J
  • 邮发代号:38-321
  • 全年订价:¥ 720.00
  • 发行地区:湖北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特别关注
  • 戏剧研讨
  • 音乐研究
  • 影视论坛
  • 舞蹈世界
  • 教育天地
  • 文化广场
  • 剧本新作
  • 海派京剧与京派京剧之比较

    在京剧的发展历程中,海派京剧打破了"京朝派"一家独大的格局,又以上海当时的经济、地理环境为依托,发展成具有自己独特魅力的艺术风格,给传统程式化的京派京剧带来不可磨灭的冲击,为整个京剧艺术的发展与革新带来了功不可没的一笔。对二者在生长环境、艺术形式、社会反馈上的比较,能更好地了解京剧的历史发展与内涵价值,从社会生长环境中来,形成...

  • 浅谈当代美国现实主义戏剧在中国的跨文化排演

    现实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现实主义的内涵具有繁复性,概念也具有多样性。不同国家的现实主义的组成有着多种的现实意义,与文化传统、国情也密切相关。在今天,研究中美文化交流与碰撞,研究中美戏剧的发展交融,显得尤为具有现实意义。

  •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发展现状——以道真傩戏傩文化为例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乡村文化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呈现出别具一格的表现形态。通过对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傩戏傩文化的考察后发现,道真傩戏傩文化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经历了由原生态到现代化的嬗变,成了以乡村文化推动乡村振兴的典型范式。

  • 明清时期中国戏曲欧洲传播路径及历史意义

    海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沟通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我国戏曲对外传播的主要渠道,明清时期的戏曲西传的主要阵地则是欧洲。这个时期,中国戏曲已经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特别是"京剧"的兴盛,它是皮黄系统剧种中影响较大且流传最广的剧种。本文结合"海丝"视阙,从中国戏曲在欧洲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三方面阐述明清时期我国戏曲在欧洲传播...

  • 从侗戏《珠郎娘美》看侗族民俗“行歌坐月”

    侗族戏剧《珠郎娘美》是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侗族人们流传很久的民间传说,也是黔剧电影《秦娘美》的剧本来源。100年前侗戏师将民间传说改编成侗戏剧本,完整搬上舞台。在舞台上艺术再现了侗族人民的婚姻爱情观。研究100年前的侗戏剧本,就是研究侗族的风俗民情。

  • 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中的“时代症候”探析

    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了便捷,但造成了高科技异化、文化工业化与泛娱乐化等现象滋生,现代人的情绪失重。本文将结合台湾戏剧《莎士比亚打麻将》来进行"时代症候"的解读。

  • 赣南采茶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新路径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而校园文化建设,是戏曲艺术与校园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渠道。赣南采茶戏蕴含着的艺术形式、舞蹈语汇、唱腔特征及浓郁的文化特色,是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重要途径。将赣南采茶戏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有着时代价值,推动着各大中小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发展和创新。

  • 浅谈当代粤剧发展中的困境和策略

    粤剧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底蕴和发展内涵博大精深,粤剧的继承与创新推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当前,粤剧在人才、创新和资金方面都面临着许多困境,必须把握三者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关系,其中人才是核心,是资金和创新的主体;创新是根本,是人才和资金的动力;资金是基础,是人才和创新的源泉,让三者统一于粤剧变化...

  • 林丹夫人与娜拉:未来与当下的碰撞——《玩偶之家》中林丹太太形象浅析

    戏剧大师易卜生的著作《玩偶之家》是一出探讨女性解放的经典戏剧。娜拉的遭际是全剧的核心戏剧冲突,而林丹太太的刻画无疑对核心冲突起到了推动作用,更深化了剧作家对于女性如何才能解放的理解。本文通过分析林丹太太这一形象,探讨其对于该剧主题的推动及深化作用。

  • 从身段范畴谈京剧刀马旦的表演

    京剧刀马旦演员是运用京剧的"四功五法"综合表演手段塑造人物的,其中,刀马旦的身段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京剧刀马旦演员需要掌握深厚的表演技巧。京剧刀马旦的表演在不同剧目、不同人物身上展现的风格不同,使得刀马旦人物各有风采。在京剧刀马旦这一行当的发展中,形成了多个流派,各流派风格迥异。

  •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浅析话剧《徐娘梦》文体的混杂性

    21世纪的戏剧文体呈现出混杂的特点,笔者认为文体的"混杂性"是指戏剧在原本悲剧或喜剧的类型下,杂糅了戏谑、荒诞、抽象等元素以打破原有风格,从而使戏剧的张力和感染力得到提升。《徐娘梦》不同于传统的悲剧,本论文尝试从主题、人物、语言三方面对其文体的混杂性进行分析和探讨,从而揭示《徐娘梦》独特的文体魅力。

  • 常香玉常派艺术审美特征探析

    常香玉是常派艺术风格的创始人,在豫剧各流派中,常派艺术是知名度最高的一个流派。常派艺术风格在演唱方面吐字清晰、感情丰富;在唱腔方面,集各流派的长处于一体;在舞台表现方面也具有京戏身段的韵味。常派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广为流传,一个重要原因,是作品具有明显的时代性,能够准确把握住一个时代的特征。而且常香玉留给常派艺术最大的财富是戏...

  • “庐剧进社区”对安徽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

    庐剧是以安徽特色的山歌和花灯歌舞为基础,结合锣鼓书、嗨子戏、端公戏发展而成。其作为安徽四大剧种之一,在安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但没有像黄梅戏那样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安徽省推行的"庐剧进社区"活动,旨在让老年人近距离接触庐剧,感受传统戏曲文化,同时丰富老年人的娱乐生活。这一活动向居民传播了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同时也丰富了老年人的娱...

  • 眉户剧表演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眉户剧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人物角色是剧本创作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是构成创作的基础,更是一种象征。本文对眉户剧《老槐树下》《虢都遗恨》等剧中的女性角色进行分析,阐述眉户剧舞台表演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塑造。

  • “一带一路”视域下戏曲艺术传播的机遇与挑战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在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增加,逐渐进行文化层面的深入交流。我国传统戏曲艺术作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带一路"发展大背景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应该成为推动中国与世界交流的重要渠道,也需要在汲取其他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基于此,本文尝试分析"一带一路"视域下戏曲...

  • 浅析话剧表演中的语言技巧

    话剧在表演的过程当中,会受到各种语言技巧的影响,每一个环节的错误都会影响到话剧的整体表演。话剧演员作为表演者,更应该认识到语言技巧的重要性,然后在表演过程中合理控制节奏,通过巧妙地运用语言技巧,表现出一个完美的舞台。

  • 浅谈色彩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使用原则及运用研究

    在舞台美术设计中,色彩的使用效果直接影响着整个舞台效果,色彩在舞台美术设计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中,人们对舞台美术设计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人员在色彩的使用方面需要注意的因素也越来越多。本文就色彩在舞台美术设计中的使用原则及运用进行深入分析与探究。

  • 普契尼歌剧作品《图兰朵》的女性主义色彩

    普契尼是意大利伟大的现实主义歌剧作曲家,在其作品中,普契尼对于女性角色尤为钟爱。随着20世纪跨学科领域研究的出现,在普契尼歌剧作品研究中出现了对音乐地域风格、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而增加了人们对于普契尼音乐作品的认识。本文将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分析歌剧《图兰朵》中的女性主义色彩。

  • 《原野》:仇恨与自由

    西方认为,人自出生以来就有罪恶,这种罪恶是连续不断的,是最为基础的罪恶。这种原罪会使人心术不正,使人违背道德、良知、理性和法律。《原野》中仇虎与焦家的仇恨构成了故事的主要框架,仇恨成为仇虎的原罪,使其接连不断犯下通奸、杀人的罪行。花金子对于自由的追求成为其原罪,促使她与仇虎通奸,并在仇虎复仇后与其一同出逃。

  • 浅谈表演创作中的素质——信念

    信念是一名演员的基本素质。无论是在舞台上进行戏剧表演,还是在镜头前进行电影表演,信念都是重中之重。本文分析了信念,并且结合了许多实际的拍摄案例,正反论证了信念在表演创作中的重要性。

  • 浅析《隐婚男女》话剧版与电影版的差异

    《隐婚男女》是李伯男导演执导的话剧作品,展现了"职场隐婚"的社会现象。因话剧的火爆上演,香港导演叶念琛将其进行改编并拍成同名电影,搬上了银幕。由于两种艺术形式自身的不同特点,两种版本呈现出许多差异性。二者聚焦了夫妻之间因为"隐婚"而产生的或喜或悲的故事,引发观众对此情感问题的思考。

  • 浅谈戏曲老生的角色创造

    在我国戏曲唱腔中,"老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戏曲"老生"的角色创造的研究,有助于从业人员进一步对"老生"这一戏曲行当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在新时期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戏曲,满足观众的需要,提高戏曲"老生"角色的生命力。有鉴于此,文章从"唱腔特点"和"角色解读"两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 京胡与京剧之关系探讨

    京胡,又称胡琴,是中国的传统拉弦乐器。胡琴一开始则是为汉剧、滇剧等诸多的大剧种伴奏。后来,京剧的影响力超越了其他剧种,而为京剧伴奏的主要乐器胡琴便因京剧而得名京胡。

  • 现代灯光技术在杂技创作中的运用

    要呈现精彩纷呈的舞台艺术作品,就不能够忽视舞台灯光艺术的应用,切实认识到舞台灯光不仅在舞台美术当中占据重要地位,还关乎舞台艺术的表现力以及艺术品味。舞台灯光设计需要以导演构思为根基,历经反复多次研究之后才能够最终确定下来。杂技灯光的创作设计更是要将舞台整体需要作为根本出发点,运用恰当的表现方法凸显构思与设计意图。对此,要切...

  • 浅论班鼓、堂鼓在花鼓戏中的重要性

    班鼓与堂鼓是有生命的,在戏曲舞台上、在观众面前,它们是具有音乐性的。司鼓对音乐、剧情、人物、唱腔特点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班鼓与堂鼓如何用得恰到好处,是对司鼓综合素质的全面考验。班鼓、堂鼓的作用不可忽视,特别是堂鼓在整部戏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用得好,妙不可言,是任何一件乐器都无法替代的。

  • 司鼓在昆曲音乐伴奏中的作用探讨

    我国戏剧体系较大,在众多的戏曲种类中,昆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我国的戏曲文化发展过程当中,昆曲的重要作用是十分显著,戏曲的发展离不开打击乐的帮助,在众多的打击乐中,司鼓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昆曲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这篇文章就针对司鼓在昆曲音乐伴奏中的作用进行探讨。

  •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地方戏曲传承场域探析——以永福彩调保护传承为例

    "传承场域"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赖以实现的中介实体,有自然场与社会场之别,二者的共同作用,影响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化、活态化保护。正确认识传承场域的相关问题,对于永福彩调的保护传承、永福彩调艺术的全民普及均有着积极作用。

  • 网络古风音乐发展的动力机制与问题反思

    为了探究古风音乐发展的动力机制,本文对古风音乐的主要类型和组成要素进行了梳理,对古风音乐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古风音乐发展的社会环境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古风音乐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古风音乐的特色与功能定位正好满足了古风音乐爱好者的情感和精神需求,古风音乐爱好者在自觉传承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同时,也存在内容虚拟架空、版权意识淡...

  • 地方性民歌文化渊源、认同与传承的维度关系——以广西龙州壮族民歌逐卜调为例

    龙州民歌逐卜调作为凝聚当地文化的独特艺术符号,在不同的维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其以歌为媒、以歌传情的互动形式逐渐成为传唱区域该族群认同和文化认同的音乐语言符号。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龙州民歌逐卜调的传承群体出现的断层现象应引起关注,须集合政府、民间、学界三方力量探寻其可持续发展路径,使龙州民歌逐卜调的音乐语言在当代社会发展...

  • 固定主题的变奏与赋格——以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四乐章为例

    贝多芬《第三交响曲》是其创作完全成熟的里程碑式的作品,它大大充实并发展了自18世纪以来"交响套曲"这一传统形式。本文主要对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第四乐章进行分析,对该乐章中以固定主题旋律(原型)为主的多次、多种变奏进行理论解析。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