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学术论坛
CSSCI南大期刊

影响因子:0.63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学术论坛杂志

主管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
  • 创刊时间:1978
  • 国际刊号:1004-4434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530022
  • 国内刊号:45-1002/C
  • 邮发代号:48-35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广西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政治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哲学研究
  • 法学研究
  • 经济学研究
  • 文艺学研究
  • 历史学研究
  • 行政学研究
  • 有差异的马克思主义与不一样的生态想像——生态马克思主义与有机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之比较

    生态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是当代在生态研究方面值得重视的两种后现代马克思主义思潮。它们都试图从经典马克思主义那里去挖掘可资利用的思想遗产,以确立切实可行的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价值,进而构建自己的生态观体系。但是,两者源同而流异,在生态想像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差异具体体现在生态观的理论基础、生态危机观和生态价值观三个...

  • 《资本论》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成逻辑

    从《资本论》所揭示的走向社会主义的两大条件出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生成逻辑可描述如下:资本的全球扩张导致"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在空间上分离,由此使"资本积累"不足而"贫困积累"有余成为近代中国社会之最大现实——由于"贫困积累"被转移到了中国等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和地区("贫困积累"有余),导致革命的主体条件在...

  • 解构与建构:论主体性对当代核心价值的双重意蕴

    主体性以人为主体,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具有建构与解构的双重意蕴。解构意味着自我解放,建构意味着自我立法。主体性与我国当下社会状况是契合的,能够对当前的核心价值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应该依据主体性建设当代核心价值,发挥理性批判与建构功能,回应信仰问题。我们现有的本土文化资源应对接主体性,在此过程中发挥其殊胜之处。

  • 资本争论的理论溯源:基于《资本论》与《国富论》的文本比较分析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出版是西方经济学学科诞生的标志,它奠定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体系。《资本论》是工人阶级的《圣经》,它的出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西方经济学最终于把资本归于生产费用,而《资本论》把资本归为生产关系,资本发展的历史就是新的生产关系代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国富论》和《资本论》都对当时中国的...

  • 从“政在养民”到“普惠于民”:民生政治之逻辑转向

    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直接指向,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活动,本质上是政治文化的体现,而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主要表现为"政在养民"。其中的以德化民思想彰显了国计与民生关系之道德境界。近代民生主义将民生上升至国家发展的高度,其所蕴含的"无民生,则国无以立足"的知识图景与政治设想,体现了有识之士对"民为国本"事实尊重及对民众生活之关...

  • 治理行动体系:生态治理现代化的困境及应对

    生态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要求。生态治理多元分离的现状和"治理失灵"所反映的治理能力不足要求我们重视以行动体系为中心的生态治理现代化建设。生态治理现代的关键在于实现生态治理的共治共享,从完善生态立法、明确主体权责、构建多元参与机制、打造开放评价机制四个方面入手,构建完善的生态治理行动体系,推进生态治理现代...

  • 共享发展理念下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研究

    文章从共享发展理念出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状况从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信任和政治行为四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认同呈现动态变化性、群体差异明显和渐趋理性化等主要特征;其影响因素为社会权利的贫困、政治权利的不平等、教育权的不公平、政治文化资源的限制;有效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认同,应当改善新生代农民...

  • 社会治理视域下民办非企业单位信息公开问题研究

    民办非企业单位非营利性等性质上的特殊性决定其信息公开的重要性。目前,民办非企业单位信息公开存在制度性障碍,例如法律制度不健全、信息公开措施执行不到位、信息公开渠道不畅、自身能力弱小等,其原因在于民办非企业单位定位不明确、发展不平衡、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人才保障机制僵化等。扫除信息公开障碍,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法律制度,...

  • 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何谓"平等",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何种"平等"有各种各样的解读。面对当前理论界的种种解读,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平等价值观的科学研究和培育建设。其中,最基础性的工作是要科学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什么要倡导平等、倡导什么样的平等和如何实现平等。

  •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国际比较研究

    文章在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框架下,以部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为样本,采用截面数据,构建数量经济模型,从国际化的视角对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形成集聚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检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表明,知识密集度、信息化水平、国家规模、外商直接投资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正相关;政府规模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存在负相关;...

  • 金融区块链技术的监管研究

    金融区块链技术应用如数字货币、智能合约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新的金融风险,这给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系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何对金融区块链技术进行有效监管,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美国等发达国家具有数字货币等金融区块链技术的先发优势,金融区块链技术应用、业务风险及其监管均能在这些国家找到"原型",它们的监管实践经验对我们在确定区...

  • 强化分红政策视角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迎合行为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比例不断提高,但股利支付率、投资者现金红利偏好(溢价)相对较低。文章通过比较现金股利溢价与A股市场分红总况,初步发现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迎合强化分红政策要求。现金股利溢价与上市公司分红意愿之间的预测模型进一步证明了强化分红政策重要时点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意愿的显著影响。同时,现金股利溢价和现金分红意愿呈同向...

  • 个人所得税对广西居民收入差距调节作用效果研究

    对于个人所得税是否有效调节了居民收入差距这一问题仍然存在较大分歧。文章为了考察个人所得税对广西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效果,修正已有评价方法的不足,计算分析广西城镇居民税前和税后收入、MT指数、各阶层平均税率等指标。研究表明,广西个人所得税对收入差距调节作用十分有限,在2003-2013年的大多数年份甚至出现了逆向调节,表现出较强的累退性...

  • 论构建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的就业新体系

    城乡分割二元劳动力市场是制约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缩小贫富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绊脚石。受城乡就业环境、教育培训条件和城乡社会保障等方面影响,城乡劳动力在劳动力市场呈现出明显异质性,阻碍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就业结构的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构建产业升级、制度创新、社会技术带动和提升劳动者素质相耦合的就业新体...

  • 区域生态效率评价及空间相关性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随着山东省区域经济的发展,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提高生态效率已受到了普遍的关注。文章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方法测度了山东省2010-2014年17个地市的生态效率,并运用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对山东省区域生态效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瓶颈及升级版建设路径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以来,合作机制不断完善,相互贸易连年攀升,相互投资不断扩大,园区建设不断推进,教育培训合作不断加深。但随着合作的深入,各方面的瓶颈和问题也不断凸显。文章在总结成效、分析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突破瓶颈、实现升级版的建设路径。

  • 新常态下扩大体育消费的动因与路径

    体育消费是一种具有人力资本投资属性的、持续性的综合消费活动,扩大体育消费对于稳定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实现创新驱动发展都有重要作用,是适应和引领新常态的根本要求。然而,在新常态下扩大体育消费仍面临诸多制约因素,其中既有收入水平不高、消费理念不成熟等需求层面的原因,也有产品和服务品种有限、质量不高等供给...

  • 我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方向研究

    农村集体产权的不同制度安排,直接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是完善农村多种收入分配方式、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我国集体产权制度的变迁进行了梳理,对不同时期的集体产权制度安排对农村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就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问题进行了探讨。

  • 传统人性论对管理的启示

    传统人性论从产生之初就对管理产生影响——基于性善论的管理多体现为内控式柔性管理,基于性恶论则体现为外控式刚性管理。由于传统性善论先天的不足,给管理也带来局限,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儒家心肠+法家手段,柔性心法+刚性执法,才能实现管理的超越。

  • 鲁迅小说的双重叙事时空与竹内好的判断

    文章借助叙事学文本细读方法 ,发现鲁迅小说有双重叙事时空并存的"彷徨体叙事模式"。《在酒楼上》等小说建构了以"我"和对立物分别为主体的第一叙事时空和第二叙事时空,意义上的深层指向分别是作为启蒙者鲁迅的国民性批判和作为文学家鲁迅的绝望辩证法。启蒙与文学的矛盾投射为叙事时空的分隔,意味着自我与非我、自我与对立物/异质物间的矛...

  • 时间、空间与文学北京——论徐则臣的“京漂系列”小说

    在作为一种文学书写与文学想象的"北京叙事"中,时间和空间的位置影响着作家理解世界的方式,在徐则臣的"京漂系列"小说中,那些都市北京的"外来者""边缘者"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流转中努力重构自我的身份认知,在"边缘"与"中心"的空间位移中不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重新定义了"城"与"人"之间的关系,丰富和拓展了以往的城市书写...

  • 《白鹿原》研究二十二年(1993-2015)述评

    《白鹿原》研究22年来,在文本主题研究方面,由前期的文化历史反思到后来的人性救赎,主题解读趋于多义;在创作手法方面,由现实主义对现代主义的借鉴吸纳,到神奇、神秘、魔幻质素的汇入,使人们更深刻地感悟到现实主义永久的生命力;在人物形象解读方面,主要人物文化的、历史的、悲剧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得到了更加全面深入的解读;比较视阈一方面将其置...

  • 历史嬗变中文学南京自我身份的认同与建构——以民国时期文学书写的南京为中心

    文学南京在民国时期获得了空前的可阐释性。借助于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延续着作为地域中心强有力的文化和精神的向心力,同时也突破了传统的根深蒂固的城市形象。文学南京的文化意味与现实遭遇恰恰显现出:民国成立之后,在整个文化的框架内面对北京传统古都的教育文化和上海新型都市的经济,它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因而展现出整个中国在世界之...

  • 语言及族裔的对立与杂糅——论安扎杜尔“边土”书写中的语言跨界现象与族裔身份定位

    墨西哥裔美国女作家安扎杜尔的《边土》是当代跨越边界和学科的奇卡纳文学代表性作品。这部作品的典型特征是语言的"混血"与杂糅的现象。安扎杜尔认为语言是身份认同的主要依据之一,因而她在创作中通过语言杂糅的表现手法表达了她对美国"主流文化观"传统观念的否定及颠覆,并通过文学创作中的新语言体系来确立美国少数族裔与白人群体之间的"...

  • 多元视域中的新西南剧展

    西南剧展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课堂教学中长期缺席的一课。广西师范大学以"青春激活历史、学术引领时尚、信仰照亮人生"为宗旨,复排复演抗战时期桂林文化城剧目,以课外教学补充课堂内容。"从西南剧展走向新西南剧展",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教学、科研以及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有益的尝试,同时也为大学与地方的...

  • 中国普通村民的角色变迁:以村落文化传承为视角

    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普通村民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村落文化传承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口语传播时代,普通村民在相对封闭的村落环境中接受代代相承的地方性文化,并在不自觉的状态将地方性文化传承下去。进入电子媒介时代,村落的信息内容和传播途径多样化,普通村民在对待传统的态度发生改变之时,也改变了自己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村民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 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内生动力机制探究

    资源禀赋是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内生化的逻辑起点,比较优势战略是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方式,制度创新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由资源禀赋结构、比较优势战略与制度创新三者构成的文化产业内在动力系统及其运作机制,是一个稳定的深层次结构系统,成为探索我国文化产业结构演变和转型升级新的分析框架。

  • 版权视域下美国电影的成功经验及中国借鉴

    版权保护是电影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电影版权的保护内容、期限、侵权救济措施等不仅对电影制片人等相关主体的利益产生直接影响,还将对电影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多年雄踞全球票房之首的美国电影,离不开美国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但更得益于美国完善可行的版权法律制度的支持。中国政府将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并从国家产业战略的高度...

  • 桂学溯源:20世纪上半叶桂学的生成与学术渊源

    桂学虽是新近才正式提出的一门学问,但它是有着深厚的根基和渊源的。在20世纪20年代,王国维提出史学研究"二重证据法"后,民俗学、民族学也成为与古史互证的重要学科而受到重视,"三重证据法"时代实际已经开启。广西相对封闭的环境和众多历史悠久的世居民族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地区之一。再加上在李宗仁为首的新桂系治理下的广西成为全国"模...

  • 欧盟反垄断私人实施原告资格研究

    原告资格问题掌握着进入反垄断私人诉讼的闸门,反垄断法上的原告资格理论起源于私人主体于美国提起反垄断诉讼的标准理论,随后发展出"间接购买者规则""禁止转嫁抗辩规则"以及"反垄断损害规则"。与美国反垄断诉讼原告资格的规则不同,欧盟强调扩大原告范围,赋予间接购买者等受到垄断侵害的任何人提起反垄断诉讼以寻求损害赔偿的权利。针对个...

热门期刊